您有新信

 
关於 “prayojana(dgos pa)” 与 “abhiprraya(dgo?s pa)?
#1
@Facebook
【关於 “prayojana(dgos pa)” 与 “abhiprraya(dgo?s pa)”——「用意」
vs.「密意」】

※节录自<《中观论颂.24.7》在解读上的几个问题>万金川

藏本《德格版》《明句论》的偈文, "dgos" 一词写作 "dgo?s" ;因此, "sto?
?id dgo?s" 一词或可译作「空性的密意」。此义虽善,然而,就校勘学的观点来说
,要建立这种「读法」却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在偈文中写为 "sto? ?id dgo?s" 者,
只有《德格版》是如此,而在所有与《根本中颂》相关的藏译文献(共计五种,此中
《无畏论》与《佛护论》自二十三品以下,其文全同,故合计为一种,另加《般若灯
论复注》一种)之中,不论是《北京版》或《奈塘版》,其於偈文中均作 "sto? ?id
dgos";而且,在藏本《德格版》《明句论》的长行释文里也都作 "sto? ?id
dgos",并无"sto? ?id dgo?s" 一词的译例。由此可见,《德格版》《明句论》偈文
之中的 "dgo?s" 一词当为「刊刻之误」而不能以所谓「异文」视之。

然而,若是有人但识藏语,而且手边仅只握有《德格版》的《明句论》所牒引的《中
观论颂》,在这种情况下,此人显然不可能有任何校勘学上的警觉,这个时候他似乎
除了随顺 "sto? ?id dgo?s" (空性的密意)此一译语而来理解颂文之义外,还能有
更好的办法来阅读吗(当然对他来说, 根本没有「误读」这一回事)?也许现代那
些精熟《中观论颂》梵汉藏各种版本的文献学家会认为∶凡是此类未经他们精心校订
过的版本都是不堪使用的,而一切在这种未经驯服的「野本」上所建立的说法也都是
虚浮不实的,而必须有待他们「钦订」之後,哲学式的研究方有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这种文献学者的霸权心态,其实正是清儒以降所谓「训诂明,而後义理明」的另一种
版本。因此,诸如天台智者大师对《中观论颂.24.18》的理解与诠释,便迭遭文献
学者的批评(这种批评与天台宗的哲学在本质上是不相干的),而神会和尚对什译《
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体会与挪用,也被讥为不免於牵强(这种批评
也与禅宗的思想无涉)。

「刊刻之误」是□雠学上的名目,而□雠之学是今日佛教学研究里历史文献学的一环
;然而,「刊刻之误」毕竟不是佛学研究里的术语。也许在本颂的训读上,「空性的
用意」(sto? ?id dgos )乃是「正确的读法」,而所谓「空性的密意」(sto? ?id
dgo?s)乃是「不正确的读法」;然而,读法上的正确与否是一回事(这自然是文献
学者关心的焦点,否则他们心中所谓的「原义」便无处可觅),而某一读法(不论「
正确」与否)及其义理的抉发,在诠释上是否「切题」,亦即与「文本的义理结构」
,或注释传统里所勾勒出来的「问题视域」(fragehorizont)是否相干,则是另一
回事。也许在後者的情况下,由「用意」(dgos)一转而为「密意」(dgo?s),并
不是所谓「刊刻之误」,而是基於某种诠释观点而来的「刻意误读」(这对文献学者
来说,自是一种玷污「原典」的「窜乱」)。总之,我们以为此处若仅视 "dgo?s"
一词为「误殖」,而不去深究其可能的原因,往往也会同时失去了从「用意」与「密
意」的对比里来看这首偈颂的机会。

事实上,从这首偈颂在第二四章里出现的脉胳来看,也许从佛教解释学上所谓「密意
」的观点(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要我们准备把颂文中的 "dgos" 改订为 "dgo?s"
来读),或许更能让我们清楚见出这首颂的意义所在。宗玉□(1996,pp. 20~1)
曾据《金光明经.空品》的用语分析而指出∶"naya"(理趣)与 "hetu"(因缘),
乃至 "prayojana"(用意)与 "abhipr?ya"(密意)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其说法如
下∶

此关系在《空品》中很明显∶佛「为钝根故,起大悲心」而演说「种种因缘」(
nayahetu)......从佛所持不同的角度来说,佛是有「用意」(prayojana)的。 但
「众生根钝,於智慧不能广知无量空义」,对於理解上有困难的众生,佛的「用意」
就变成「密意」(abhipr?ya,此一梵语为笔者所添)了。

所谓「一切法空」,其「用意」原本对利根者来说,是清晰而明确的。然而,对於钝
根者而言,便会有理解上的困难,乃至误解的出现;因此,「用意」一转而成了有待
进一步解释的「密意」。这一点在《中观论颂》第二四章第七诗颂以下而至第十二诗
颂,龙树其实表达的相当清楚,试看其中的第十一~二的两首诗颂即便可知∶

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

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

或许《德格版》西藏大藏经的雕版者与校对者都是顺著这种理路来进行工作,而使得
"dgos" 一转而变为 "dgo?s" ,其间竟未觉察出此一「笔误」(一般而言,在版本上
,《德格版》比起《北京版》来,其刊刻之误是比较少的)。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chbj/10/chbj1007.htm
Thu Mar 24 20:25:08 2016
回覆 | 转寄 | 返回

关於 “prayojana(dgos pa)” 与 “abhiprraya(dgo?s pa)?
#2
@Facebook
【关於 “prayojana(dgos pa)” 与 “abhiprraya(dgo?s pa)”——「用意」
vs.「密意」】

※节录自<《中观论颂.24.7》在解读上的几个问题>万金川

藏本《德格版》《明句论》的偈文, "dgos" 一词写作 "dgo?s" ;因此, "sto?
?id dgo?s" 一词或可译作「空性的密意」。此义虽善,然而,就校勘学的观点来说
,要建立这种「读法」却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在偈文中写为 "sto? ?id dgo?s" 者,
只有《德格版》是如此,而在所有与《根本中颂》相关的藏译文献(共计五种,此中
《无畏论》与《佛护论》自二十三品以下,其文全同,故合计为一种,另加《般若灯
论复注》一种)之中,不论是《北京版》或《奈塘版》,其於偈文中均作 "sto? ?id
dgos";而且,在藏本《德格版》《明句论》的长行释文里也都作 "sto? ?id
dgos",并无"sto? ?id dgo?s" 一词的译例。由此可见,《德格版》《明句论》偈文
之中的 "dgo?s" 一词当为「刊刻之误」而不能以所谓「异文」视之。

然而,若是有人但识藏语,而且手边仅只握有《德格版》的《明句论》所牒引的《中
观论颂》,在这种情况下,此人显然不可能有任何校勘学上的警觉,这个时候他似乎
除了随顺 "sto? ?id dgo?s" (空性的密意)此一译语而来理解颂文之义外,还能有
更好的办法来阅读吗(当然对他来说, 根本没有「误读」这一回事)?也许现代那
些精熟《中观论颂》梵汉藏各种版本的文献学家会认为∶凡是此类未经他们精心校订
过的版本都是不堪使用的,而一切在这种未经驯服的「野本」上所建立的说法也都是
虚浮不实的,而必须有待他们「钦订」之後,哲学式的研究方有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这种文献学者的霸权心态,其实正是清儒以降所谓「训诂明,而後义理明」的另一种
版本。因此,诸如天台智者大师对《中观论颂.24.18》的理解与诠释,便迭遭文献
学者的批评(这种批评与天台宗的哲学在本质上是不相干的),而神会和尚对什译《
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体会与挪用,也被讥为不免於牵强(这种批评
也与禅宗的思想无涉)。

「刊刻之误」是□雠学上的名目,而□雠之学是今日佛教学研究里历史文献学的一环
;然而,「刊刻之误」毕竟不是佛学研究里的术语。也许在本颂的训读上,「空性的
用意」(sto? ?id dgos )乃是「正确的读法」,而所谓「空性的密意」(sto? ?id
dgo?s)乃是「不正确的读法」;然而,读法上的正确与否是一回事(这自然是文献
学者关心的焦点,否则他们心中所谓的「原义」便无处可觅),而某一读法(不论「
正确」与否)及其义理的抉发,在诠释上是否「切题」,亦即与「文本的义理结构」
,或注释传统里所勾勒出来的「问题视域」(fragehorizont)是否相干,则是另一
回事。也许在後者的情况下,由「用意」(dgos)一转而为「密意」(dgo?s),并
不是所谓「刊刻之误」,而是基於某种诠释观点而来的「刻意误读」(这对文献学者
来说,自是一种玷污「原典」的「窜乱」)。总之,我们以为此处若仅视 "dgo?s"
一词为「误殖」,而不去深究其可能的原因,往往也会同时失去了从「用意」与「密
意」的对比里来看这首偈颂的机会。

事实上,从这首偈颂在第二四章里出现的脉胳来看,也许从佛教解释学上所谓「密意
」的观点(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要我们准备把颂文中的 "dgos" 改订为 "dgo?s"
来读),或许更能让我们清楚见出这首颂的意义所在。宗玉□(1996,pp. 20~1)
曾据《金光明经.空品》的用语分析而指出∶"naya"(理趣)与 "hetu"(因缘),
乃至 "prayojana"(用意)与 "abhipr?ya"(密意)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其说法如
下∶

此关系在《空品》中很明显∶佛「为钝根故,起大悲心」而演说「种种因缘」(
nayahetu)......从佛所持不同的角度来说,佛是有「用意」(prayojana)的。 但
「众生根钝,於智慧不能广知无量空义」,对於理解上有困难的众生,佛的「用意」
就变成「密意」(abhipr?ya,此一梵语为笔者所添)了。

所谓「一切法空」,其「用意」原本对利根者来说,是清晰而明确的。然而,对於钝
根者而言,便会有理解上的困难,乃至误解的出现;因此,「用意」一转而成了有待
进一步解释的「密意」。这一点在《中观论颂》第二四章第七诗颂以下而至第十二诗
颂,龙树其实表达的相当清楚,试看其中的第十一~二的两首诗颂即便可知∶

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

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

或许《德格版》西藏大藏经的雕版者与校对者都是顺著这种理路来进行工作,而使得
"dgos" 一转而变为 "dgo?s" ,其间竟未觉察出此一「笔误」(一般而言,在版本上
,《德格版》比起《北京版》来,其刊刻之误是比较少的)。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chbj/10/chbj1007.htm
Thu Mar 24 20:25:08 2016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