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游记] 云林|北港。朝天宫进香随拍
#1
阿母思壮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图文网志:http://trongtrong.pixnet.net/blog/post/96851018


此起彼落的鞭炮声、挥刀舞枪的潇□身姿、喃喃低语的告词,

全台历史资深、极富盛名的妈祖庙--北港朝天宫,

每逢周末都会涌入一阵又一阵,

来自全台各地的进香队伍,

过去一直不知道有这回事的我,

透过此次云林北港之旅,

切身见识到旗鼓喧天的台湾进香文化。

以下,开始。



+++++++++++++++++++++++++++++++++++++++++++++++++++++++++++



即使天气预报宣告这两天出游(5.18-19)会有豪雨、大雷雨的机会发生,
不过也没阻扰已经因雨延宕许久的云林北港之行,
来到北港圆环(颜思齐纪念碑)进入朝天宫之前,
友人提议先品□当地特色美食「青蛙汤」。


我们点了两种,比较重口味的红烧,以及口感较清爽的清炖汤,
红烧青蛙已经有先裹上太白粉炸过,看起来已经不太像原来的青蛙,
不过老实说要肢解清蒸里的「朝天蛙」还真需要一点点勇气(无论是拆还是吃),
毕竟这是我从来没有品□过的料理,吃起来有点像鱼肉,也有点像鸡肉。

至於吃相...大概就像进击的巨人里头巨人吃人类的样子吧
(因为也不知道要从何吃起)。


经过青蛙的震撼教育後,直接来到朝天宫进行check in,
出来没多久,一整天阴郁的天空终究还是止不住□意,下起滂沱大雨。

但幸好雨势来得快去得也快,大概只持续一碗老受鸭肉饭的时间。


一时因雨阒静的老街上又顿时热闹起来,
而且比以往在平常日来造访这里时还要热闹好几倍,
後来才得知,假日的北港朝天宫都会有从全台各地远驾前来进香的妈祖队伍。


後来随手抓了一个穿著朝天宫衣服的工作人员询问,
除了得知每周周末都会有进香团这个讯息之外,
也大概了解整个进香的流程,所有进香团要进香前,
必须从朝天宫另一侧,
亦即有千里眼、顺风耳巨大雕像的北港大桥,沿著老街一路走进。

根据工作人员表示,这天有七支进香团,
有的会在当地停留一个晚上,也有的包车来进香後就会马上返程,
一天七队乍听之下感觉数目不少,
可是在妈祖农历诞辰前後更是进香盛况空前,据说一天就有一百多支进香团前来。


回到旅馆小憩兼看电视关心菲律宾事件的发展,
然而越到晚上,朝天宫鞭炮的声音越是热烈,
由於白天观光客、进香者众,
没能挤到最佳位置观赏电音三太子、八家将、乩童的姿态,
於是拎起相机再次前往一探。


扶乩仪式中少见的女乩童,其实围观的人一样很多,
虽然白天庙方的工作人员表示只有七支,
不过感觉一整天或看或听下来至少也超过十来支有吧?

要说全台各地来进香的进香团最远到底有多远?
除了这次碰到有来自艋□的之外,据说还有来自离岛的妈祖进香团。


各个进香团进香的时间还算紧凑,通常都是前一个进香团妈祖神轿甫入殿,
打扫人员把现场遗留的鞭炮碎屑、火苗馀烬还没清理完,
远远就听到下一个进香团开始施放鞭炮。


看到这一幕,还真给他有点怵目惊心,
真心觉得进香文化真的不像想像中那麽简单就能表现,
一整天下来看过的每一支进香团队伍,没有一个乩童(武乩)不见血,
不过这位大哥比较特别,大部分看见的武乩都是在扶乩过程中挥刀甩斧让自己见血,
这位武乩是一进场就已经血流满面了...


确定所有进香团都已经进香完毕後,便进入朝天宫里面晃晃、随拍。


说起北港朝天宫的历史,是在1694年,
由中国福建的湄州天后宫移驾宋代时期雕塑的软身妈祖神像来台时建庙供奉,
是目前全台湾唯一以佛教进行祭祀仪典的妈祖庙,
这或许和当时携妈祖来台的是佛教禅师有关吧。


放在拜殿前的神偶们,以前住在鹿港时也常常会有神偶队伍经过,
那时年纪还小,看到这些神偶不知道为什麽就一直被吓哭,
但哭归哭,下次又有进香团经过时,还是会吵著要去屋外看,
然後再被吓哭(爱哭又爱看),一直无限loop...


结束进香活动之後的朝天宫庙外广场,一切恢复平常悠□、宁静的风貌。


无论是早年居住在鹿港也好,或者是日後在彰化念书,每逢大甲妈祖□境经过也罢,
一直以来时常见过戴著神偶出巡的进香队伍,
但我其实对於这一文化的内涵及过程仍然一窍不通,
有时会觉得鞭炮很吵,又制造空气污染,有时又会觉得这样的一个仪式颇为有趣,
因为他们所展现的是台湾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真意,以及对信仰的赞赏和尊敬,
不管喜不喜欢,我觉得都很值得一看。
2013/06/02 Sun 20:22:4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