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游记] 泰国古都大城游记
#1
想和□看棒球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图文网志版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150378108




泰国古都大城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发去大城

  六月的泰国正值炎炎夏季,走出苏凡纳布国际机场(Suvarnabhumi
International Airport) ,马上就能感受浓浓的热带异国气氛。今
年六月与家人安排了一趟泰国自助旅行,行程表计画以曼谷和周边的
一些地区景点为主,泰国的首都曼谷(Bangkok) 是亚洲著名的观光
胜地,常见各国观光客漫步街头,购物、市集、马杀鸡成为鲜明的曼
谷印象,但游历大城(Ayutthaya) 时却让我体验到泰国文化的另一
面。

【旅行Map1】

  晴朗的南国早晨,我们来到曼谷的华蓝彭火车站(Hua Lamphong
Train Station) 搭火车北上,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便抵达大城火车
站。我们搭乘的泰国火车虽然没有冷气,但车资却非常便宜,三等车
厢的单程票价仅仅20泰铢,若考量节省旅费,搭火车是一种不错的旅
行方式。当然,便宜的价钱一定会有不便宜行事的地方,稍後再谈。

【大城火车站】

  大城直辖县(Amphoe Phra Nakhon Si Ayutthaya) 隶属大城府
(Phra Nakhon Si Ayutthaya Province) ,距离曼谷北方约 100公
里,位於昭披耶河(Chao Phraya River) 东岸的平原上,北方、东
方又有洛汶里河(Lop Buri River)、把□河(Pasak River) 。西
元1350年,大城王国第一位君王拉玛迪波里一世(King Ramathibodi
 I)看中三条河流汇集形成天然屏障,而且四周肥沃稻田环绕,是非
常理想的行政和交通中心,於是选择在此地建立国都。

【把□河风光】

  从火车站前往大城,需要往南走一段路到纳丽孙桥(Naresun
Bridge)才能过河,但也有不用绕路的过河方式。走出大城火车站,
往河边走一下即来到渡船口,我们搭乘渡船横渡把□河,便来到大城
平原。当地人常常利用渡船往来大城与火车站,单趟船资仅 4泰铢,
若先搭船,等过河後再雇车或租车游大城即可。

  租车是一种不错的游大城方式,不但自由度高、充满异地探索的
新鲜感,而且也比雇用嘟嘟车便宜。一过河便有一家租车行,租车需
要证件抵押,因为不想押护照,所以押了我的中华民国身分证。

【泰国的自助加油机】

  当地可选择租脚踏车或机车,而我们租了两辆自动机车,一辆200
泰铢/天,不贵,但汽油得自费,所以别忘记要依租车行的路线指示
,先到加油站加满机车油箱。离租车行最近的加油站位在一处十字路
口圆环(旅行Map2上的红线),那是一个小小的自助加油机,若不留
心还真的不容易看到。询问了当地人并了解自助加油的方法後,加满
油箱(基本油资60泰铢就够一天游历),我们开始了探访大城之旅。

【旅行Map2】

  大城王国(Ayutthaya Kingdom ,又译为「阿瑜陀耶」王国;
Ayutthaya 的泰文有不破之城、伟大之城之意)建於西元1351~1767
年,首都为大城。西元1438年,最後一名素可泰君王逝世後,大城王
国并吞北方的素可泰王国(Sukhothai Kingdom) ,又打败高棉帝国
(Khmer Kingdom) ,征服大片土地,开启了辉煌的泰人王朝历史,
佛教在此达到颠峰,使佛教精神深植於泰国文化之中。

  大城为佛教文化胜地,拥有许多佛教古迹,当地的寺庙、佛塔及
佛像的镂刻,无不表现出历史古都的庄严与典雅,但却多因受战火波
及而饱受摧残,充满历史沧桑的氛围,西元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玛哈泰寺

  来到大城的第一站一定会去玛哈泰寺(Wat Mahathat),奇景「
树干盘佛头」让人叹为观止。在神殿前,一尊佛像头被一棵巨大而古
老的无花果树盘绕,形成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树干盘佛头】

  西元1767年缅甸军队入侵大城王国,大城被彻底破坏,就连寺庙
大佛也难以幸免,据说当时这尊佛头被缅甸军砍下来,滚到这颗无花
果树下,树干竟然马上生枝把佛头紧紧盘住、保护他,成为此奇观的
众多传说之一。

【「树干盘佛头」前的佛像与佛塔】

【坍塌主佛塔的巨大基底】

  宋潭王(King Song Tham,西元1611~1628年)时期,玛哈泰寺
的主佛塔发生坍塌,只留下巨大的基底,围绕在四周的高大佛塔林立
,生动呈现了经历时代沧桑却屹立不倒的佛教传世精神。兴建於西元
1374年的玛哈泰寺,是大城中最古老的庙宇。

【高大佛塔矗立】

  当年缅甸军入侵大城,为了取得附著在佛像、佛塔上的黄金,不
惜以大火焚烧,使黄金因热涨冷缩而从石头上剥离下来,所以现在大
城的古迹废墟里,有许多佛像的头部、手部因此被破坏而断裂、遗失
。

【佛塔古迹与废墟佛像】

【玉蜀黍形式的佛塔】

  大城古都境内的佛塔主要有三种形式:吊钟形式(Chedi ,素可
泰时期由锡兰传入)、尖笋形式(Mondop,纯泰国风)、玉蜀黍形式
(Khao Luang,源自高棉婆罗门教建□)。玛哈泰寺的佛塔可顾名思
义,椭圆弹头的外型多为玉蜀黍形式。仰望高塔,红砖层层堆砌,直
矗蓝天白云,繁盛荣景的曾经是历历在目,散发出一种庄严典雅的平
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嘉布拉那寺

  参观玛哈泰寺时,就可以望见北方拉嘉布拉那寺的雄伟主塔。拉
嘉布拉那寺(Wat Ratchaburana)与玛哈泰寺仅相隔一条马路,建於
西元1424年,当年膺陀罗□王(King Intharachathirat) 的两个儿
子因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互相争战,最後却两败俱伤双亡,继位的拉
玛迪波里二世(King Ramathibodi II) 将父亲与两位兄长火化後的
骨灰长存於此,雄伟主塔与其说是佛塔,倒不如说是一座坟墓。

【拉嘉布拉那寺】

【拉嘉布拉那寺的雄伟主塔】

  由入口处进入,穿过只剩一面墙壁的寺庙大门,就能看见雕工精
致的主塔。主塔为玉蜀黍形式佛塔,上半部的穹顶主要由灰色碑状石
块排列层叠成椭圆弹头,下半部则是红砖堆砌的主体与佛像雕刻。我
们造访拉嘉布拉那寺时正逢外部维修工程,仍见施工鹰架搭建在主塔
南边,影响了观赏美感,不过整体上仍不失其建□构造上的恢宏气度
,值得细细品味欣赏。

【拉嘉布拉那寺】

【雕工精致的石刻】

  游客可沿阶梯步道登上主塔,能由上往下鸟瞰拉嘉布拉那寺周围
。参观主塔内部,有陡峭狭窄的阶梯向下通往塔心密室,而上方空间
就是目前在大城府所发现的最大拱顶。

【主塔内部的拱顶空间】

【寺庙废墟】

【鸟瞰主塔周围】

  主塔被古迹废墟环绕,几座吊钟形式佛塔矗立,周围尽是残破的
寺庙围墙与支离破碎的佛陀。忽然见一座佛塔旁,佛像碎块躺卧在大
树的阴影下,想像当年缅甸入侵大城的烧杀掳虐,那尊闭目微笑的佛
头似乎悠然自得,表现了佛家参悟豁达的精神,不禁令人追思。

【闭目微笑的佛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邯帕蒙空博碧

  来到维邯帕蒙空博碧(Wihan Phra Mongkhon Bophit),马上就
被色彩亮丽的建□外观所吸引。这座被我□称为「红白庙」的维邯帕
蒙空博碧,在西元1956年重新修建成现在的寺庙外观,白色墙面、柱
子,红色屋顶加上金边点缀,配色丰富,在蓝天白云下呈现出令人心
旷神怡的视觉效果,与其他充满历史沧桑的大城古迹是大异其趣。

【维邯帕蒙空博碧】

  维邯帕蒙空博碧内供奉著一尊全泰国最大的青铜佛像,宽 9.5公
尺(盘坐两膝之间距),高12.5公尺(不含底座)。这尊青铜佛像亦
曾经过整修并灌铸青铜,成为现在的辉煌金身,然而他的原始石像本
尊据信是在西元1448~1602年之间所建。

【维邯帕蒙空博碧内的大青铜佛像】

  当初的大佛像座落在大城大皇宫东侧,後来宋潭王(King Song
Tham)在西侧加盖一座尖笋形式的大佛塔并把他迁移过来。西元1767
年,缅甸入侵大城时摧毁佛塔与寺庙,毁坏了大佛像的头和右臂,直
到西元1956年才重新加以整修成现在的样貌。

【拉玛五世(Rama V,西元1868~1910年)时期的维邯帕蒙空博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帕席桑碧寺

  相较於维邯帕蒙空博碧的鲜艳亮丽,紧邻一旁的帕席桑碧寺(Wat
Phra Si Samphet) 则□实无华。西元1448年,波隆摩戴莱洛迦纳王
(King Boroma-Tri-Loka-Nat)决定在大皇宫建立寺庙,於是兴建帕
席桑碧寺。现在的寺庙古迹座落於大城大皇宫遗址,三座吊钟形式的
灰白色锡兰式佛塔一字排开,成为大城府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象徵。

【帕席桑碧寺】

  三座佛塔内分别存放了波隆摩戴莱洛迦纳王(King Boroma-Tri
-Loka-Nat) 、波隆摩罗□三世(King Boroma-Rachathirat III)
与拉玛迪波里二世(King Ramathibodi II) 的骨灰。由於供奉皇族
,帕席桑碧寺成为大城王国的皇室宗庙,僧侣不得居於寺内,地位之
崇高相当於曼谷的玉佛寺。

【吊钟形式的灰白色锡兰式佛塔】

  在大城王国的鼎盛时期,大皇宫和帕席桑碧寺被称为亚洲最巧夺
天工的宫殿式建□,此地曾供奉一尊高16公尺、包覆黄金的直立式大
佛,然而当年缅甸的侵略,让大城的往昔辉煌毁於战乱与大火之中,
只留下断垣残壁,令人不胜唏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罗亚苏塔兰寺

  离开帕席桑碧寺,我们继续往西边探索大城,从南到北又往南,
绕了一大圈才终於找到这尊慕名已久的露天大卧佛。罗亚苏塔兰寺(
Wat Lokayasutharam)没有任何历史纪录记载其背景,据说原本是一
座修道院。罗亚苏塔兰寺的露天大卧佛约29公尺长,由砖块堆砌并覆
盖石膏,大卧佛的头脚以北南方向躺卧,佛像背後则留有僧院大堂的
遗迹。

【罗亚苏塔兰寺的露天大卧佛】

【大卧佛笑脸盈盈】

  依建□型态特徵推论,罗亚苏塔兰寺从大城王国早期便已经存在
,直到王朝晚期仍有在使用。西元1954年,大卧佛被重新雕塑外观,
并在佛像头部加上了帝王式的装扮,散发出高贵尊严的气度。

【大卧佛:咦?好像踩到了甚麽?……】

  黄色袈裟披覆身体,随著微风拂来轻轻摆动,大卧佛笑盈盈的舒
适表情好像在说:「本佛普渡众生累了,睡卧在此,终於可以放松一
下。」充满想像情节的对白设计,不禁让人会心一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沃拉确塔寺

  从罗亚苏塔兰寺往北方走一小段路就是沃拉确塔寺(Wat
Worachettharam),这座寺庙位於大城大皇宫西边墙外,根据大城王
国的历史记载,沃拉确塔寺由厄迦陀沙拉王(King Eakathosarot)
於西元1593年兴建。当年纳丽孙王(King Naresun)率领大城军队征
伐缅甸的东吁王国(Tong-U Kingdom),但却不幸战死沙场,为了纪
念并荣耀兄长,厄迦陀沙拉王於是建了沃拉确塔寺,作为火葬仪式的
举办场所。当时有超过一万名僧侣前来参加,让这场盛况空前的皇家
超渡法会充满了庄严与肃穆。

【沃拉确塔寺】

  一尊佛像盘坐在佛塔前是沃拉确塔寺的特色景观,佛塔为吊钟形
式,寺庙旁有小湖泊,常有鹭鸶栖息池畔,□适优雅,别有一番景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差瓦塔纳兰寺

  参观完沃拉确塔寺已经是下午三点,距离预定搭火车返回曼谷的
时间所剩不多,虽然还有很多地方没去,但我们决定只能再去寻访最
後一个大城景点了,那就是差瓦塔纳兰寺(Wat Chaiwatthanaram)
。我们骑上环绕大城西部的公路、沿昭披耶河畔,依路标指示向西过
桥,离开被河流环伺的大城平原,下桥後马上左转继续往南,再行一
段路途即抵达差瓦塔纳兰寺。

【差瓦塔纳兰寺】

  这个位於昭披耶河西畔的寺庙至今仍保留完好,成为大城最优美
的建□古迹。玉蜀黍形式的中心佛塔四周被尖笋形式的卫星佛塔所围
绕,整体气势宏伟壮丽,据说尤其以傍晚时分的夕阳辉映佛塔景色举
世闻名,可惜我们这次因为受限时间安排而无缘一见。

【尖笋形式的泰国风佛塔】

  西元1630年,帕拉赛东王(King Prasatthong)兴建差瓦塔纳兰
寺,据说是为了荣耀他的母亲,又另一种说法是纪念他打败高棉王国
所以建立椭圆弹头的高棉式佛塔。佛塔上的红白色泥灰砖块堆砌,似
乎形成一种相当别致的条理外观,不仅色彩的层次独树一格,更充满
历史沧桑的悲壮情感。耸立的佛塔似乎有股魔力,仔细凝望时不禁让
人肃然起敬。

【差瓦塔纳兰寺的漂亮佛塔】

  因为属於皇室宗庙,所以几乎历代的大城国王都整修过差瓦塔纳
兰寺,也都在此地举行火葬,大城王国沦陷後还曾经被当作军营,所
以据说晚上闹鬼闹得很凶。泰国的乡野传闻是否属实?我们仍不得而
知,但也许能从泰国鬼片电影工业的兴盛来一猜端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曼谷

【把□河上的渡船】

  退还机车、搭船横渡把□河,下午四点前我们就回到了大城火车
站,准备要搭乘班次时刻表上四点半的火车,没想到却拖到五点半才
搭上火车,原来是火车误点了……在泰国,火车误点是常态,这对於
旅行的行程安排很不方便。如果返回曼谷的火车是五点半,那麽我们
还能利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再去探访大城的其他景点。旅行的时间是
很宝贵的,浪费时间让我觉得非常不值得,然而泰国人似乎对火车误
点不当一回事,处之泰然、随遇而安,这应该就是热带国度的人民,
那种懒散又悠哉的性格表现吧。

【搭火车返回曼谷,傍晚沿途风景】

  泰国火车票价便宜,就会有不便宜行事的地方,那就是常态性的
火车误点。下过雨的潮湿感蒸发了水气并带走热能,傍晚的曼谷清爽
,已经不像白天那样炎热,约晚上七点,我们终於回到华蓝彭火车站
,结束了大城的一日户外行。

【曼谷,华蓝彭火车站】

  由於大城的三十三位统治者吸收了高棉天授神权的观念,揉和婆
罗门教的仪式,因此兴建了许多壮丽美观的宫殿和佛寺,而能留给後
世欣赏与缅怀。这次的大城寻访时间仍然不足够,许多地方如崖拆蒙
空寺(Wat Yai Chaimongkhon)、帕楠称寺(Wat Phananchoeng)、
普考同寺(Wat Phu Khao Thong)等这些距离较远的著名景点,皆落
为遗珠之憾,却成为以後再来拜访的动力,期待下回的大城寻访游记
。
2013/06/18 Tue 22:03:2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