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城的风暖暖的袭来,每一个眼角都是历史的速写
真真实实的来到桃花源
崇兰社区位在屏东市的西北方,这里有阿缑文化园区、萧氏家庙、兰陵学堂(社区发展协
会),也可以进一步的连结到整个阿缑城。
17世纪荷兰殖民者将此地原住民记以Akauw之名,清帝国领台後,汉人则在文献上定调社
名为「阿猴」。
日本殖民领台,以「猴」字不雅,在苏云梯等地方仕绅禀请下,
1905年正名为「阿缑(音同勾)厅」、「阿缑街」,
扇柄帽沿垂缀的红丝线,暂时取代了猴群活泼纵横的意象。(屏东深度旅游手册)
小百科:澎湖马公市以前是:平湖妈宫,也是因为认为不雅所以改为现在名称的
崇兰社区的故事要从清朝开始,顺著万年溪分为湿地以及涌泉,有水就有聚落。
日治时期时被规画成为都市计划的市集又叫做「旧街」,因为离机场近,有许多日式官庄
。
崇兰便位在清朝眷村和日式官庄的冲突点,却也迸出了文化的火花。
456艺术巷弄
在兰陵学堂(崇兰社区发展协会)对面的小巷子有阿缑地方文化馆的告示牌,可以通往4
56艺术巷
走完彩虹农村昌荣社区(点我去看)後,456艺术巷弄显得比较简洁。
用各色的朱槿(扶桑花)沿著旧时的牛车道,连接兰陵学堂和阿缑文化园区,让整条路有一
系列的感觉。
已经颓废的古厝在壁面画上以前的形象,好像把老房子又复苏了一样。
456艺术巷两个比较大的壁画,运用水墨的画法,把每一个颜色都带点墨色,很有复古
的味道。
阿缑地方文化馆
阿缑地方文化馆建於西元1927年之萧家学堂□课馀轩,
西元2004年以□置空间再利用加上萧氏家族的共同努力,把这里重新整理,将以前学堂再
度开门。
萧珍记文化艺术基金会萧会长,站在阿缑城地图面前把遗落在屏东的珍珠给串起来。
崇兰萧家开台祖萧维天,原籍广东陆丰,约於1740年代落脚阿猴,创「珍记」商号从事米
糖贸易,
累积可观财富。有钱人追求名望,会选择回馈乡里,例如捐钱盖书院,追求「士大夫」精
神。
阿缑地方文化馆常设展「黄家宏剪黏艺术特展」
黄嘉宏,1961年生於台南麻豆,从事剪黏及交趾陶工艺已有30多年。
黄嘉宏自幼喜欢绘画,小学毕业後即因家中经济因素,至陈三火家向李世逸学习寺庙剪黏
技艺。
小百科:「剪黏」,先剪後黏,属於一种镶嵌式浮雕,庙宇上的神祉几乎都是剪黏作品。
26岁因当时传统剪黏逐渐没落,遂至嘉义向交趾陶大师林添木先生学习交趾陶技艺,
交趾陶釉彩配置师承苏俊夫老师,另在剪黏作法上跟随陈三火利用废弃花瓶做为剪黏材料
,开创出不同的剪黏风格。
最明显的是蓝白陶瓷的部分,几乎不难发现那可能原本就是你我家中的碗盘。
其中最困难的便是上图一根根的毛,必须非常小心细腻地将其黏上去,可以细观。
萧氏家庙
在阿缑地方文化馆旁的萧氏家庙建於清光绪六年(西元1880年),为崇兰地区重要的文化资
产。
萧氏家庙於西元2001年获选为台湾历史建□百景之一,2004年屏东县政府指定为县定古迹
。
萧氏家庙於2012年12月完成修护工程,除了木结构之美外,
气宇宏伟的屋脊及其燕尾造型,表现在屋脊上的剪黏与交趾陶都是值得品味的工艺。
虽然不如以前古□,但旧庙翻新代表的是期望永续保存。
左青龙右白虎中间呢?
小惊喜:请注意看老虎的横梁上是不是有两个小小的机关,
这个老虎是可以翻起来的,里面的图像是一条龙,象徵「卧虎藏龙」!
中黄龙!其实这在一般家庙是大不敬!只有帝王才可以画!
萧会长和我们说因为屏东地处偏远,所以中黄龙之事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
至於拔元牌可以让我们知道萧家曾经出过九位秀才,他们在经营商业外也对於学问不遗馀
力。
在整修其中,发现名师陈玉峰的彩绘,但很多幅都曾经过覆盖修复,已不是当年陈玉峰之
笔。
因此透过整修将覆盖层抹去,将原画呈现。
一般家庙都是同姓氏的人才会拜的,所以若非萧家人,并不需要祭拜。
牌位上通常会追溯到该姓氏最有名的人,萧家便是汉高祖刘邦。
热烈的阳光下,庙埕前没有人经过。再将阿缑文化园区整理起来後,反而带动了周遭的房
地产,
有越来越多的建商想在附近盖房子,看中的便是这一块宁静又才子辈出的环境。
在旁边的老房子里,断垣残壁,却仍旧有人居住。
隐身在名门背後的巷弄间,表现了另一种风景。
「阿缑地方文化馆」(包含456艺术巷、萧氏家庙)
地址:屏东市崇兰里崇兰69号
电话:08-7330924
Email: chornglan@yahoo.com.tw
常设展览:黄家宏剪黏艺术特展
网站
:http://superspace.moc.gov.tw/hall/local_culture_page.aspx?oid=de998e89-9c4b-4528-831f-d7fca4b5f9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