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修行讲究“止”与“观”:

“止”是专注于一对象(所缘)而不散乱,例如专注在呼吸上,止息想念与思虑,能成就定力。

“观”是洞察,依据佛法而观察事物的本质,例如观无常,能成就智慧。

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

这一句简单描述修“止”而证得初禅的定境:

“若行、若形、若相”即禅定的修习、境界、目标。这是指修行禅定时,经历入定前的状态、心念持续放在专注的对象上,而能渐渐入定。

入初禅定境的修行人,会维持在当下,不再生起新的状况,这时心中会因为离于五欲的粗重负担,而有喜乐的感觉。若与欲界的淫欲相比,初禅喜乐有如遍身清凉能除热恼,而欲界的淫欲就像是火烧身心,因此入初禅后自然更容易调伏对五欲的贪爱。

“离欲、恶不善法”即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

“有觉有观”指觉与观两者皆有,其中的“觉”又译为“寻”,作用是将注意力投向目标;“观”又译为“伺”,作用是持续不断地注意目标。举例来说,在修行观呼吸的时候,将心念投向于呼吸,就是“寻”,接着持续不断地省察呼吸,即是“伺”。

“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描述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进入(达成)并保持在初禅的境界。

初禅是色界四个禅定层次的第一个层次,进一步关于这四个禅定层次的说明,可参见卷十四或卷二十六的导读“四禅”,在这里就不赘述。

彼不忆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然于彼色、受、想、行、识法,作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思惟,于彼法生厌、怖畏、防护;

得定之后没有任何杂念,心中如同清澈静止的湖面,而可进一步修“观”。

“彼不忆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指此时不再以修定为重心、不再专注于入定,而是以清净的心念来分析、洞察身心乃至世间一切事物(“色、受、想、行、识法”)的本质。

什么本质呢?

世间虽然有许多可爱、让人执著的事物,但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必然会因缘灭去,执著不放就会造成心中的苦。因此看似可爱的表相背面却也“如病(疾病)、如痈(脓疮)、如刺(毒刺)、如杀(凶器)”,能引起苦,本质上是“无常(迁流变化)、苦(受到逼迫)、空(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实体)、非我(无我)”的。

这样地思惟能生起智慧,而能看穿事物的本质,自然就不再贪得无厌,知道世间的可畏,而能够舍离以守护内心的清净。

生厌、怖畏、防护已,以甘露门而自饶益,如是寂静,如是胜妙,所谓舍离,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

成就了智慧,也就是以佛法利益自己,证得没有烦恼、没有苦的寂静和殊胜的境界。因此而能彻底放下,断尽剩余的贪爱,没有贪欲,灭尽烦恼,不再生死,获得真正的自由。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