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止与观;阿难相应 (2/2)]佛教的修行讲究“止”与“观”: “止”是专注于一对象(所缘)而不散乱,能成就定力。“止”的程度,根据定力的深浅,可以区分为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入处定、识入处定、无所有入处定、非想非非想入处定、灭尽定等。(如果想了解这些不同深浅的定,可参见卷二十六的导读“四禅”,以及卷二十九的导读“四禅、八定、九次第定”) “观”是洞察,依据佛法而观察事物的本质,能成就智慧。 实务上,根据法门的不同,修行止与观的次序会有所差异,如本卷第560经所归纳,有的法门是先着重修止后修观,有的法门是先着重修观后修止,有的修法可止观融合并行。以先着重修止后修观的法门为例,在修行次第上先着重修止,具备了初禅甚至四禅的定力之后,再以定力为基础修观、进而证悟。 《杂阿含经》“阿难相应”的内容为卷二十第556~558经及本卷第559~565经,记录了阿难尊者的说法。阿难尊者担任佛陀侍者长达二十五年,平日忙于帮佛陀打理大小杂事,直到佛陀涅槃后为了结集经典才精进证得阿罗汉。但他很早就证得初果,并且对于佛陀的说法都谨记在心,接下来的几经也记录了阿难尊者清楚分别止观的境界和归纳止观修行的次第,可见阿难尊者在百忙之中仍不忘实修并颇有体悟,也难怪他在佛陀涅槃后能立刻证得阿罗汉。 [第559经经文导读]“阿难相应”的内容记录了阿难尊者的说法,本经即记载阿难尊者回答迦摩尊者的提问。 时,尊者迦摩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语尊者阿难:“奇哉!尊者阿难!有眼有色、有耳有声、有鼻有香、有舌有味、有身有触、有意有法,而有比丘有是等法,能不觉知。云何?尊者阿难!彼比丘为有想不觉知,为无想故不觉知?” 迦摩尊者拜访阿难尊者,互相问候请安、寒暄后在一边坐下,问阿难尊者:“阿难尊者,真奇妙,一般人是有眼睛又有色境(而看到)、有耳根又有声境(而听到)、有鼻根又有香臭(而嗅到)、有舌根又有味道(而尝到)、有身根又有触境(而触碰到)、有意根又有讯息(而意识到),但有些修行人却在有这些事物(有眼睛也有眼睛可看到的色境等)的状况下,能够不知觉。请问阿难尊者,这些修行人是有认知而不知觉外境,还是没有认知而不知觉外境?” 其中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即六个接收外境的感官,所接收的外境即为色、身、香、味、触、法,详见卷八的介绍。当感官在运作且有外境时,一般人自然会感受而知道外境,然后起各种反应。迦摩尊者则见到入定的出家人可以不受外界的影响、对外界不起反应,如如不动地一路打坐到底,因此觉得很奇妙而询问阿难尊者背后的原理。 迦摩尊者提到的“想”在佛经中指人心里的“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么颜色。要注意的是佛经用语中的“想”和现代用语中“想东想西”的“想”意义不太一样。“想阴”(想的积聚)是“五阴”之一,详见卷一的介绍。 迦摩尊者好奇这些修行人在入定而不受外界影响时,心中是否有想阴(取相;认知)的运作? 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有想者亦不觉知,况复无想。” 阿难尊者回答他:“有认知(的定中)都能够不知觉外境了,何况是没有认知(的定中)。” 复问尊者阿难:“何等为有想于有而不觉知?” 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觉知。如是第二、第三、第四禅,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觉知。” 迦摩尊者问阿难尊者:“什么情况是对于存在的事物有认知,却能够(对外境)不知觉?” 禅定能让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阿难尊者的回答中“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禅定时“初禅”的层次,是在持戒而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后,将注意力投向打坐的所缘(例如观呼吸)、持续不断地将注意力摆在所缘上,最后心中会因为舍离于世俗五欲的粗重负担,而生起喜乐的感觉。 阿难尊者接着提到的“第二、第三、第四禅……无所有入处具足住”是心更加专注的禅定层次。这些入定的层次仍有想的运作,但是心都持续不断地专心在所缘上,因此没知觉到所缘以外的外境。例如心无旁骛地观呼吸,因此没听到外界的噪音,这时仍对呼吸有取相、认知,但是不知觉其余外境。 “云何无想有法而不觉知?” “如是比丘一切想不忆念,无想心三昧身作证具足住,是名比丘无想于有法而不觉知。” “什么情况是对于存在的事物不去认知取相,而不知觉?” 阿难尊者所回答的“无想心三昧”即其他经中说的“无相三昧”,是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入了“无相三昧”的定境时,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等事物(“有法”),不会取相、心中不浮现对应的相,而不知觉外境。 “一切想不忆念”是描述入了“无相三昧”的定境时不念一切相,离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法相。“身作证具足住”的意思是“亲身体证且已稳固”,表示稳固地入了这个定境。 尊者迦摩比丘复问尊者阿难:“若比丘无想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何果、何功德?” 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若比丘无想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智果、智功德。” 迦摩尊者进一步追问阿难尊者:“如果修行人修到无相三昧,不会躁动而冲出定境、不会沉没而丧失定境,完成解脱而稳固,稳固而完成解脱,佛陀说这是什么成就?有什么功用?” 阿难尊者回答他:“如果修行人修到无相三昧,不会躁动而冲出定境、不会沉没而丧失定境,完成解脱而稳固,稳固而完成解脱,佛陀说这是出世间智慧的成就、出世间智慧的功用。” 佛教的“无相三昧”是一种止观融合并行的修法,契合于佛法的“无相三昧”能够生起究竟解脱的智慧。 本经是两位高手对于入定境界的切磋探讨,还没有相关经验的人大致知道原理即可,要亲自打坐入定后,这些探讨才对自己有实质意义。 (五五九)[0146b24]如是我闻: 一时,佛①住波罗利弗妒路②国,尊者阿难③及尊者迦摩亦在波罗利弗妒路鸡林精舍④。 入定时可不觉知外境时,尊者迦摩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⑤慰劳已,于一面坐,语尊者阿难:“奇哉!尊者阿难!有眼有色、有耳有声、有鼻有香、有舌有味、有身有触、有意有法,而有比丘⑥有是等法,能不觉知⑦。云何?尊者阿难!彼比丘为有想⑧不觉知,为无想故不觉知?” 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有想者亦不觉知,况复无想。” 复问尊者阿难:“何等为有想于有而不觉知⑨?” 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⑩,有觉有观⑪,离生喜乐⑫,初禅具足住⑬。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觉知。如是第二⑭、第三⑮、第四禅⑯,空入处⑰、识入处⑱、无所有入处⑲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觉知。” “云何无想有法而不觉知?” “如是比丘一切想不忆念,无想心三昧⑳身作证具足住㉑,是名比丘无想于有法而不觉知。” 尊者迦摩比丘复问尊者阿难:“若比丘无想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㉒,世尊㉓说此是何果、何功德?” 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若比丘无想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智果、智功德㉔。” [校勘]ⓐ “涌”,宋本作“勇”。[*] [注解]① 佛:觉者;自觉觉他的人。又译为佛陀。 ② 波罗利弗妒路:古代印度都市名,佛灭后的阿育王将摩竭提国的首都从王舍城迁都至此,位于恒河左岸,即当今印度的巴特那巿所在。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摩竭提国又称为波罗利弗妒路国。另译为“波吒利弗多罗”、“巴连弗邑”、“华氏城”。 ③ 阿难:比丘名,以“多闻第一”闻名。“阿难”是“阿难陀”的简称。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担任佛陀侍者达二十五年。 ④ 鸡林精舍:佛陀的道场之一,位于波罗利弗妒路城东南,佛灭后的阿育王曾加以整修成为国家级寺院。又译为“鸡雀精舍”、“鸡雀寺”、“鸡园”、“鸡林园”。 ⑤ 问讯:问候请安。 ⑥ 比丘: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 ⑦ 有是等法,能不觉知:在有这些事物(有眼睛也有眼睛可看到的色境、有耳朵也有耳朵可听到的声境等等)的状况下,能够不知觉。其中“法”指事物,“觉知”即知觉、感知,例如看到、听到等等。 ⑧ 有想:有认知。“想”是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 ⑨ 有想于有而不觉知:对于存在的事物有认知,却能够(对外境)不知觉。其中“有”指存在(的事物)。 ⑩ 离欲、恶不善法: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 ⑪ 有觉有观:“觉”与“观”两者皆有。“觉”又译为“寻”,是投向的注意力;“观”又译为“伺”,是持续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时将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寻”;接着将心念持续地省察呼吸,就是“伺”。 ⑫ 离生喜乐: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 ⑬ 具足住:进入(达成)并保持着。又译为“成就游”。 ⑭ 第二(禅):离于觉与观,内心澄净、专注,觉与观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⑮ 第三(禅):离于喜,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安住于这圣者所说的舍中,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⑯ 第四禅: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不苦不乐,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⑰ 空入处:以无边的空间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又译为“无量空入处”、“空处”、“空无边处”。 ⑱ 识入处:以无边的识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又译为“无量识入处”、“识处”、“识无边处”。 ⑲ 无所有入处: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又译为“无所有处”。 ⑳ 无想心三昧:即“无相心三昧”,观色、声、香、味、触、法相断,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详见卷三第80经、卷十八第502经。其中“三昧”是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又译为“三摩提”、“三摩地”,义译为“等持”、“定”。 ㉑ 身作证具足住:亲身体证且已稳固。 ㉒ 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不会躁动而冲出定境、不会沉没而丧失定境,完成解脱而稳固,稳固而完成解脱。 ㉓ 世尊:世间所尊重的觉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称佛陀为“世尊”。 ㉔ 智果、智功德:(带来)出世间智慧的成就、出世间智慧的功用。此句的“智”在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完全智”。 ㉕ 正士:追寻正道的人。 ㉖ 随喜:见到他人的言行,而随之心生欢喜。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入定后,由于专心,除了所专注的对象外,没有知觉到其他外境。例如专注在所缘上,因此没听到外界的噪音。即使在定中仍有想阴认知的作用,但不觉知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等存在的事物(有法),本经描述为“有想于有而不觉知”。本经以“初禅”至“无所有入处”的定境为例,对应的南传经文则是举“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的定境为例。 无相三昧是观色、声、香、味、触、法相断,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在无相三昧中,对于存在的事物不去认知取相、心中不浮现对应的相,没有“想于有法”,自然也不知觉外境,而“无想于有法而不觉知”。 佛教的“无相三昧”是一种止观融合并行的修法,契合于佛法的“无相三昧”能够生起究竟解脱的智慧,也就是“智果、智功德”。 [进阶辨正](五六〇)[0146c20]如是我闻: 时,尊者阿难告诸比丘:“若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当善哉慰劳问讯,或求以四道③。何等为四? 先止后观若比丘、比丘尼④坐⑤,作如是住心⑥:善住心⑦、局住心⑧、调伏心⑨、止观一心⑩、等受⑪,分别于法、量度⑫,修习多修习已,得断诸使⑬。若有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⑭,我则如是善哉慰喻⑮,或求是名说初道。 “复次,先观后止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于法选择、思量⑯,住心:善住、局住、调伏、止观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⑰,得离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当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二说道。 “复次,掉乱所持后止比丘、比丘尼为掉乱所持⑱,以调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止观一心、等受化⑲。如是正向多住已,则断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三说道。 “复次,止观并行比丘、比丘尼止观和合俱行⑳,作如是正向多住,则断诸使。若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者,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教诫,或求是名第四说道。” 时,诸比丘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俱睒弥: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蹉国(拔沙国)的首都,相当于现今的 Kosam,位于恒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跋蹉国又称为拘睒弥国。另译为“拘睒弥”、“拘舍弥”、“拘深”。 ② 瞿师罗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瞿师罗长者所布施。另译为“瞿沙罗园”、“瞿师园”。 ③ 若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当善哉慰劳问讯,或求以四道:若有比丘(受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比丘尼(受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在我面前自己记说(证得阿罗汉),我会称叹、慰劳、招呼他,或探讨他是以四种方法(其中的哪一种或哪几种)而成就的。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任何比丘、比丘尼,凡是在我面前明说获得阿罗汉果者,必由所有四支或其中之一支(而获得)”。 ④ 比丘尼: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 ⑤ 坐:打坐、禅坐。 ⑥ 住心:把心安住。 ⑦ 善住心:把心好好地安住。 ⑧ 局住心:把心收摄(在所缘上)。 ⑨ 调伏心:调教、驯伏心。 ⑩ 止观一心:修行止观到心专注、纯一的状态。“一心”又作“心一境性”。 ⑪ 等受:正确地到达定境。又译为“等至”、“正受”,音译“三摩钵底”。 ⑫ 分别于法、量度:辨别、解析事物。 ⑬ 使:烦恼。 ⑭ 记说:决定说;确定说。例如佛弟子记说自己证得的果位,即指此弟子确知地说出自己证得的果位。 ⑮ 慰喻:慰劳开导。 ⑯ 于法选择、思量:拣择、解析事物。同义于前段的“分别于法、量度”,都是指“观”法。 ⑰ 正向多住:多加保持正确的趣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他实行那个道”。 ⑱ 为掉乱所持:被浮动不安所把持。“掉乱”即“掉举”,心浮动不安,是昏沉的对称。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心意被对法的掉举紧紧地握持”。 ⑲ 化:化解了(先前提到的“为掉乱所持”)。 ⑳ 止观和合俱行:止与观融合并行。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中阿难用他自己的话归纳出四种可成就阿罗汉的修学次第:
这四种次第都和止、观有关,根据阿难所说,可知阿罗汉不会只有观而没有止,也不会只有止而没有观,一定具有止与观,只是入手处的不同。这也呼应卷十七第464经:“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23-25) 其中“掉乱所持后止”(南传经文为“心意被对法的掉举紧紧地握持”)这一种次第,有多种解读。一种主流的解读是根据南传《无碍解道》论中所述,有十种“观随染”(光明、智、喜、轻安、乐、极度的信心、极度的精进、现起、舍、欲求)能让人执著,不如实知其无常,而无法彻底地洞察。执著“观随染”也就是“对法的掉举”,而无法证道。若能正坐住心、调伏了这种掉举,才能证道。另一种解读是这边的“掉举”特指“对了悟佛法的极度渴望而带来的焦虑”,一旦解决或放下而得定时,则可能产生洞见。 对这一种次第,南北传其余的各种解读则收录在线上的“进阶辨正”中。 [进阶辨正](五六一)[0147a13]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俱睒弥国瞿师罗园,尊者阿难亦在彼住。 时,有异婆罗门①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问尊者阿难:“何故于沙门②瞿昙③所修梵行ⓐ④?” 尊者阿难语婆罗门:“为断故。” 复问:“尊者何所断?” 答言:“断爱ⓑ。” 复问:“尊者阿难!何所依而得断爱?” 答言:“婆罗门!依于欲⑤而断爱。” 复问:“尊者阿难!岂非无边际⑥?” 答言:“婆罗门!非无边际。如是有边际,非无边际。” 复问:“尊者阿难!云何有边际,非无边际。” 答言:“婆罗门!我今问汝,随意答我。婆罗门!于意云何?汝先有欲来诣精舍不?” 婆罗门答言:“如是,阿难!” “如是,婆罗门!来至精舍已,彼欲息不?” 答言:“如是,尊者阿难!彼精进⑦、方便、筹量⑧,来诣精舍。” 复问:“至精舍已,彼精进、方便、筹量息不?” 答言:“如是,尊者阿难!” 复语婆罗门:“如是,婆罗门!如来、应、等正觉⑨所知所见,说四如意足⑩,以一乘道⑪净众生、灭苦恼、断忧悲。何等为四?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⑫,精进定⑬、心定⑭、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⑮。如是,圣弟子修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乃至断爱,爱断已,彼欲亦息。修精进定、心定、思惟定断行成就,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乃至爱尽,爱尽已,思惟则息。婆罗门!于意云何?此非边际耶?” 婆罗门言:“尊者阿难!此是边际,非不边际。” 尔时,婆罗门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校勘]ⓐ “梵行”,巴利本作 Brahmacariya。 ⓑ “爱”,巴利本作 Chanda。 [注解]① 异婆罗门:某位大家较不熟悉的婆罗门。“婆罗门”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 ② 沙门:出家的修行人。 ③ 瞿昙: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后分族称释迦氏。又译为“乔达摩”。佛弟子称佛陀为“世尊”,而外道则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昙”或“沙门瞿昙”来称呼他。 ④ 梵行:清净的修行。 ⑤ 欲:欲望,这里特指修习善法的欲望。 ⑥ 无边际:没有尽头。 ⑦ 精进:勤奋上进。 ⑧ 筹量:审查;思量。 ⑨ 如来、应、等正觉:佛陀。如来、应(供)、等正觉(又译为“正遍知”)是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十号)的前三个,这里以这三个称号来代表佛陀。 ⑩ 四如意足:基于四种因素产生禅定、成就神通:(1)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2)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⑪ 一乘道:直通目的地的道路。 ⑫ 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依“意欲”所引发的禅定,断除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其中“欲定”是指由(对禅定的、圣果的)意愿、欲望而引发的禅定;“断行”可解为断除各种造作,也可解为勤奋努力(即行于“四正断”);“如意足”又译为“神足”,即神通的基础。又译为“欲定心成就断如意足”、“欲定如意足”、“欲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欲定精勤不懈灭行成就以修神足”、“自在三昧行尽神足”、“自在三昧神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欲定勤行成就神足”。 ⑬ 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依“精进”所引发的禅定,断除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精进定”又译为“勤定”。 ⑭ 心定(断行成就如意足):依“心念专注”所引发的禅定,断除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心定”又译为“意定”。 ⑮ 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依“慧观”所引发的禅定,断除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思惟定”又译为“观定”、“诫三昧”。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婆罗门质疑阿难尊者所说“以修习善法的欲望来断爱欲”,不就一直有欲望、没完没了吗? 阿难尊者就打了个比方:来到寺院之前,要有来寺院的欲望,才能成行。当抵达寺院后,来寺院的欲望自然就消失了。 “以修习善法的欲望来断爱欲”也是如此,依四如意足成就神通、解脱,达成解脱后修习善法的欲望自然就消失了,因此不是一直有欲望,不会没完没了。 可注意描述四如意足的经文是以“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作结,四如意足的定境、神通,毕竟都只是过程。就如佛陀常说的“筏喻”,修行中每一个阶段的成就,在更高的阶段时得要放下。 本经“依于欲”的“(善法)欲”在后世也有称作“愿”。 [进阶辨正][导读:三毒]我们会沉陷于生死轮回,无法解脱,是因为有种种的烦恼。这些烦恼当中,最重要的有三种:
简称贪、瞋、痴或是贪、恚、痴,统称为“三毒”。 对于我所喜爱的,就生贪欲。我所喜爱的拿不到、有违逆我的,就生瞋恚。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智慧,也就是无明。 修行到最后能不被贪欲、瞋恚、愚痴所束缚,而能解脱自在。 (五六二)[0147b13]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尊者阿难亦在彼住。 尔时,瞿师罗长者诣尊者阿难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①,白尊者阿难:“云何名为世间说法者?云何名世间善向②?云何名世间善到③?” 尊者阿难语瞿师罗长者:“我今问汝,随意答我。长者!于意云何?若有说法,调伏贪欲④、调伏瞋恚⑤、调伏愚痴⑥,得名世间说法者不?” 长者答言:“尊者阿难!若有说法,能调伏贪欲、瞋恚、愚痴,是则名为世间说法。” 复问:“长者!于意云何?若世间向调伏贪欲、调伏瞋恚、调伏愚痴,是名世间善向;若世间已调伏贪欲、瞋恚、愚痴,是名善到耶?为非耶?” 长者答言:“尊者阿难!若调伏贪欲,已断无余,瞋恚、愚痴已断无余,是名善到。” 尊者阿难答言:“长者!我试问汝,汝便真实答我,其义如此,当受持之。” 瞿师罗长者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注解]① 稽首礼足,退坐一面:以头顶礼受礼者的脚或地(五体投地、最高礼法),然后退下,坐在旁边。 ② 善向:依善而修行,在这里指修行以调伏贪欲、瞋恚、愚痴。 ③ 善到:达成善的目标,在这里指已经调伏了贪欲、瞋恚、愚痴。 ④ 贪欲: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简称“贪”。 ⑤ 瞋恚:生气;忿怒。简称“瞋”。 ⑥ 愚痴:无智;无明。简称“痴”。 [读经拾得]依据“是否有助于调伏贪瞋痴?”可以判断所说的法是否为佛法、善向。 依据“修行之后是否减轻了贪瞋痴、还是加重了贪瞋痴?”可以检视是否行于正道、还是入了魔道。 [导读:三学]“三学”是指戒、定、慧三种修学,又称作“三增上学”。佛教的各种修行内容,都可说含括在三学之中:
“慧学”以如实知“四圣谛”为代表。“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四圣谛”即佛陀悟到的四个真理:
以下第563经中佛陀对三学的内容作了一些举例,而在卷二十九、卷三十“学相应”的经中有更多的探讨。 (五六三)[0147c02]如是我闻: 尔时,无畏离车ⓑ③是尼犍ⓒ④弟子,聪明童子ⓓ离车是阿耆毘⑤弟子,俱往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时,无畏离车语尊者阿难:“我师尼犍子灭炽然ⓔ⑥,清ⓕ净超出,为诸弟子说如是道:‘宿命⑦之业,行苦行故,悉能吐之。身业不作,断截桥梁,于未来世无复诸漏⑧,诸业永尽;业永尽故,众苦永尽;苦永尽故,究竟苦边⑨。’尊者阿难!此义云何?” 尊者阿难语离车言:“戒吐宿业、定至四禅、慧断宿业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三种离炽然[*]清净超出道,以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越苦恼,得真如法⑩。何等为三?如是,圣弟子戒住于净戒,受波罗提木叉⑪,威仪⑫具足,信于诸罪过,生怖畏想。受持如是具足净戒,宿业渐吐⑬,得现法离炽然[*],不待时节,能得正法,通达,现见观察,智慧自觉⑭。离车长者!是名如来、应、等正觉说所知所见说离炽然[*],清净超出,以一乘道净众生、灭苦恼、越忧悲,得真如法。 “复次,离车!因戒生定如是净戒具足,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是名如来、应、等正觉说离炽然[*],乃至得如实法。 “因定发慧复有三昧正受⑮,于此苦圣谛⑯如实知⑰,此苦集圣谛⑱、苦灭圣谛⑲、苦灭道迹圣谛⑳如实知,具足如是智慧心,业更不造,宿业渐已断,得现正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生自觉智。离车!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第三离炽然[*],清净超出,以一乘道净众生、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尔时,尼犍弟子离车无畏默然㉑住。 尔时,阿耆毘弟子离车聪慧重语离车无畏言:“怪哉!无畏!何默然住?于如来、应、等正觉所说、所知、所见、善说法,闻不随喜耶?” 离车无畏答言:“我思惟其义,故默然住耳。谁闻世尊沙门瞿昙所说法不随喜者?若有闻沙门瞿昙说法而不随喜者,此则愚夫,长夜㉒当受非义不饶益苦㉓。” 时,尼犍弟子离车无畏、阿耆毘弟子聪慧重闻佛所说法,尊者阿难陀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校勘]ⓐ “毘舍离”,巴利本作 Vesālī。 ⓑ “无畏离车”,巴利本作 Abhaya Licchavi。 ⓒ “尼犍”,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 “聪明童子”,巴利本作 Paṇḍita Kumāraka。 ⓔ “然”字之后大正藏有一“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圣本无“清”字。 [注解]① 毘舍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译为“毘耶离”、“鞞舍离”、“广严城”。 ② 重阁讲堂:佛陀的道场之一,在毘舍离城北边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讲堂。又译为“高楼台观”、“大林精舍”。 ③ 离车:古代居住在毘舍离城的刹帝利种族名。佛世时此种族实施共和制,颇为富强,佛陀涅槃后,此族的民众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养。 ④ 尼犍:外道六师之一,耆那教的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须以苦行偿还,要脱离轮回,必须修苦行,等苦行成就、旧业消灭,新业不生时,生命就回复清净,舍离肉体、获得解脱。此派与外道其余五师相比,较类似佛教,但主张命与非命二元论,而不是因缘论,所主张的极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对的。又译为“尼揵子”、“尼揵陀若提子”。 ⑤ 阿耆毘:“邪命”的音译,即以邪法生活。此处形容以邪法生活的外道。 ⑥ 灭炽然:灭除如火烧般逼迫身心的烦恼。 ⑦ 宿命:宿世的生命;过去世。 ⑧ 漏:烦恼。一般人由眼、耳等感官,时常流漏烦恼而不停止,所以以漏譬喻烦恼。 ⑨ 究竟苦边:到达苦的尽头。 ⑩ 真如法:不变的真理。其中“真”是指真理、真谛,“如”是指如常、如本,也就是不变。又译为“如实法”。 ⑪ 波罗提木叉:为音译,指佛陀制定的戒条,持守之可逐渐解脱烦恼。义译为“从解脱”、“别解脱”。 ⑫ 威仪:行为的规矩、仪态。 ⑬ 宿业渐吐:过去所造的业渐渐消灭。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他不作新业,旧业经一再接触而作终结”。 ⑭ 得现法离炽然,不待时节,能得正法,通达,现见观察,智慧自觉:当生就得以灭除燃烧身心的烦恼,即时、不须等待便能够得到正法,趣向涅槃,在这当下见到,以智慧亲自体证。按:这是形容佛法特质的定型句,表示佛法是可当下体证的,详见本经线上“进阶辨正”中的比对。 ⑮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确地获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又译为“等至”,音译为“三摩钵底”。 ⑯ 苦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真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遇见仇人)是苦、爱别离(和所爱的离别)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五受阴是苦;无常即是苦,会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⑰ 如实知: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 ⑱ 苦集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起因的真理;苦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 ⑲ 苦灭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止息的真理,即烦恼息灭的涅槃。 ⑳ 苦灭道迹圣谛:圣者所证的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的真理,即“八正道”。 ㉑ 默然:沉静无声。 ㉒ 长夜:长时间。 ㉓ 非义不饶益苦:对真义的获得没有帮助,而得苦果。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表示具足净戒、禅定、智慧,才是彻底离苦的方法,苦行本身则不能离苦;耆那教想要以苦行来消业,佛教则是以戒定慧来消业。 怎么消业、灭业?依据本经所说,最根本的就是修行戒定慧。 本经提到的戒定慧次第,也同于《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934经:“此圣弟子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受持学戒,受持学戒具足已;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如是三昧具足已,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如实知,此苦灭如实知,此苦灭道迹如实知。”(CBETA, T02, no. 99, p. 239, a17-22) [进阶辨正](五六四)[0148a13]如是我闻: 时,有异比丘尼③于尊者阿难所,起染著④心,遣使白尊者阿难:“我身遇病苦,唯愿尊者哀愍⑤见看。” 尊者阿难晨朝⑥着衣持钵,往彼比丘尼所。 彼比丘尼遥见尊者阿难来,露身体卧床上。尊者阿难遥见彼比丘尼ⓐ身,即自摄𣫍ⓑ诸根⑦,回身背住。彼比丘尼见尊者阿难摄𣫍[*]诸根,回身背住,即自惭愧,起着衣服,敷坐具⑧,出迎尊者阿难,请令就座,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时,尊者阿难为说法言:“姊妹!如此身者,秽食⑨长养、憍慢⑩长养、爱所长养、淫欲长养。姊妹!依秽食者,当断秽食,依于慢者,当断憍慢,依于爱者,当断爱欲。 姊妹!依食断食云何名依于秽食,当断秽食?谓圣弟子于食计数思惟而食⑪,无著乐想、无憍慢想、无摩拭想⑫、无庄严想,为持ⓓ身⑬故、为养活故、治饥渴病故、摄受梵行⑭故,宿诸受令灭,新诸受不生⑮,崇习长养⑯,若力、若乐、若触⑰,当如是住。譬如商客以酥ⓔ油膏以膏其车,无染着想、无憍慢想、无摩拭想、无庄严想,为运载故。如病疮者涂以酥[*]油,无染著ⓕ想、无憍慢想、无摩拭想、无庄严想,为疮愈故。如是,圣弟子计数而食,无染着想、无憍慢想、无摩拭想、无庄严想,为养活故、治饥渴故、摄受梵行故,宿诸受离,新诸受不起,若力、若乐、若无罪触安隐住。姊妹!是名依食断食。 “依慢断慢者。依慢断慢云何依慢断慢?谓圣ⓖ弟子闻某尊者、某尊者弟子尽诸有漏⑱,无漏⑲心解脱⑳、慧解脱㉑,现法㉒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㉓。’闻已,作是念:‘彼圣弟子尽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我今何故不尽诸有漏,何故不自知不受后有。’当于尔时则能断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姊妹!是名依慢断慢。 “姊妹!依爱断爱云何依爱断爱?谓圣弟子闻某尊者、某尊者弟子尽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我等何不尽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彼于尔时能断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姊妹!是名依爱断爱。姊妹!无所行者,断截淫欲、和合桥梁㉔。” 尊者阿难说是法时,彼比丘尼远尘离垢㉕,得法眼净㉖,彼比丘尼见法、得法、觉法、入法㉗,度狐疑,不由于他,于正法、律,心得无畏㉘。礼尊者阿难足,白尊者阿难: “我今发露㉙悔过:愚痴不善,脱作如是不流类㉚事;今于尊者阿难所,自见过、自知过,发露忏悔,哀愍故㉛!” 尊者阿难语比丘尼:“汝今真实自见罪、自知罪,愚痴不善,汝自知作不类㉜之罪,汝今自知、自见而悔过,于未来世得具足戒。我今受汝悔过,哀愍故,令汝善法增长,终不退减ⓘ。所以者何?知过能改若有自见罪、自知罪,能悔过者,于未来世得具足戒,善法增长,终不退减[*]。” 尊者阿难为彼比丘尼种种说法,示、教、照、喜㉝已,从[*]座起去。 [校勘]ⓐ “尼”,宋、元、明三本作“尼见”。 ⓑ “𣫍”,明本作“敛”。[*] ⓒ “住”,宋、元、明三本作“坐”。 ⓓ “持”,宋、元、明、圣四本作“知”。 ⓔ “酥”,宋、元、圣三本作“苏”。[*] ⓕ “染著”,大正藏原为“著乐”,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染著”。 ⓖ 大正藏无“圣”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有”,大正藏原为“者”,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有”。 ⓘ “减”,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减”。[*] [注解]① 舍卫:古代中印度拘萨罗国的首都,该国的南方有另外一个国家也叫做拘萨罗国,为方便区分,后来就将首都名作为国号,称作舍卫国。在当今印度北部近尼泊尔处。 ② 祇树给孤独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给孤独长者向祇陀太子买下土地,并由祇陀太子布施树林。“给孤独长者”是须达多长者的绰号,因为他乐善好施,常常救济孤独无依的人,因此被称为给孤独长者。 ③ 异比丘尼:某位大家较不熟悉的比丘尼。 ④ 染著:贪染、执著。 ⑤ 哀愍:悲悯。 ⑥ 晨朝:约早上六点到九点。 ⑦ 摄𣫍诸根:收摄、约束眼耳等感官。“𣫍”通“敛”。 ⑧ 坐具:坐时或卧时垫在身下,以保持衣服干净的长方形布。又译为尼师坛、敷具。 ⑨ 秽食:粗秽的食物,例如食物吃下去后会成为大小便拉出来。 ⑩ 憍慢:傲慢。 ⑪ 于食计数思惟而食:吃饭时如理省察而不贪著,知足、不过量。“数”在此读音同“属”,指省察。详见《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75经、卷四十二第1150经。 ⑫ 无摩拭想:不是为了让身体白白嫩嫩。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为了好身材”。 ⑬ 持身:支持身体;维持生命。 ⑭ 摄受梵行:收取和护持清净的修行。“梵行”指清净的修行。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资助梵行”。 ⑮ 宿诸受令灭,新诸受不生:过去的(例如饥饿而造成的苦)受让它消灭,还没生起的(例如吃太饱而造成的苦)受让它不生起。 ⑯ 崇习长养:滋养崇高的修行。 ⑰ 若力、若乐、若触:疑为“气力安乐、无罪触住故”的略称,为了保持体力安稳喜乐、没有过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健康、无过失,住于安乐”。 ⑱ 尽诸有漏:断尽所有的烦恼。 ⑲ 无漏:断尽烦恼。 ⑳ 心解脱:心自由了,解脱于贪爱等束缚。 ㉑ 慧解脱:以智慧断除烦恼而解脱。 ㉒ 现法:这一生。“法”在这边是广义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无形、真实、虚妄的事物或道理,所以“现法”即现在的事物,表示这一生。 ㉓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不会再次出生,清净的修行已经确立,应当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会再受轮回。 ㉔ 无所行者,断截淫欲、和合桥梁:已经达到无为(不造业)程度的人,断绝了淫欲这个导致性行为的桥梁。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个身体经由性交生成,但关于性交,桥的破坏为世尊所说”。 ㉕ 远尘离垢:远离尘垢。尘垢在此特指“见惑”(见道所断的惑),基于四圣谛的正见断了见惑,称作“得法眼净”,证得初果。 ㉖ 法眼净: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四圣谛)。初果圣者即有法眼净。 ㉗ 见法、得法、觉法、入法:看见(理解)了正法、证得了正法、觉知了正法、悟入了正法。形容证初果者对正法体悟的情境。 ㉘ 度狐疑,不由于他,于正法、律,心得无畏:超越了疑惑,自证自知而不会人云亦云,对于佛教正法、戒律没有任何畏惧。 ㉙ 发露:表白自己所犯的过失。 ㉚ 不流类:不入流的;没水准的。 ㉛ 哀愍故:(请尊者)因为悲悯的缘故(原谅我的罪过)。 ㉜ 不类:不像样。 ㉝ 示、教、照、喜:开示、教导、鼓励、使欢喜。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中说的“断食”并不是不吃饭,而是不贪著食物,在卷十一第275经也有同样的说明。中国的寺院在进食前也有所谓“食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本经中说的“依慢断慢”、“依爱断爱”即“有为者亦若是”。后世一些宗派有“观想自己如佛”的修法,本义是如佛而应离贪瞋痴、具足慈悲与智慧,若能因此而勤修戒定慧,也算是种“依慢断慢”的应用。 [进阶辨正](五六五)[0148c11]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桥池ⓐ人间游行①,与尊者阿难俱,至婆头ⓑ聚落国北身恕②林中。 尔时,婆头聚落诸童子闻尊者阿难桥池人间游行,住婆头聚落国北身恕林中。闻已,相呼聚集,往诣尊者阿难所,稽首礼尊者阿难足,退坐一面。 时,尊者阿难语诸童子言:“虎ⓒ种ⓓ③!四种清净如来、应、等正觉说四种清净,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解脱清净。 “戒清净云何为戒清净断ⓔ④?谓圣弟子住于戒,波罗提木叉,戒增长,威仪具足,于微细罪能生恐怖,受持学戒⑤。戒身⑥不满者,能令满足;已满者,随顺执持,欲精进方便超出,精勤ⓕ勇猛,堪能诸身心法,常能摄受,是名戒净断。 “心清净虎ⓖ种!云何名为心净断?谓圣弟子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定身未满者令满,已满者随顺执受,欲精进乃至常执受,是名心净断。 “见清净虎[*]种!云何名为见净断?谓圣弟子闻大师⑦说法。如是如是说法,则如是如是入如实正观⑧。如是如是得欢喜、得随喜、得从于佛。 “复次,圣弟子不闻大师说法,然从余明智ⓗ尊重梵行者说⑨,闻尊重梵行者如是如是说,则如是如是入如实观察,如是如是观察,于彼法得欢喜、随喜,信于正法。 “复次,圣弟子不闻大师说法,亦复不闻明智尊重梵行者说,随先所闻受持者重诵习⑩,随先所闻受持者如是如是重诵已,如是如是得入彼法,乃至信于正法。 “复次,圣弟子不闻大师说法,不闻明智尊重梵行者说,又复不能先所受持重诵习,然先所闻法为人广说⑪,先所闻法如是如是为人广说,如是如是得入于法,正智观察,乃至信于正法。 “复次,圣弟子不闻大师说法,复不闻明智尊重梵行者说,又复不能先所受持重诵习,亦复不以先所闻法为人广说,然于先所闻法独一静处⑫思惟观察,如是如是思惟观察,如是如是得入正法,乃至信于正法。如是从他闻,内正思惟⑬,是名未起正见令起,已起正见令增广。是名未满戒身令满,已满者随顺摄受,欲精进方便,乃至常摄受,是名见净断。 “解脱清净虎[*]种!云何为解脱清净断?谓圣弟子贪心无欲解脱,恚、痴心无欲解脱。如是解脱,未满者令满,已满者随顺摄受,欲精进乃至常摄受,是名解脱净断。” 虎[*]种!尊者阿难说是法时,婆头聚落诸童子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桥池”,巴利本作 Koḷiya。 ⓑ “婆头”,巴利本作 Sāpūga。 ⓒ “虎”,大正藏原为“帝”,宋、元、明三本作“苦”,今依据圣本改作“虎”。 ⓓ “虎种”,巴利本作 Vyagghapajja。 ⓔ 大正藏无“断”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勤”,圣本作“懃”。 ⓖ “虎”,大正藏原为“苦”,今依据前后文及巴利本改作“虎”。[*] ⓗ “智”,元本作“知”。 [注解]① 人间游行:游历各个地方,随缘度化。也称作“游行人间”、“游行”、“行脚”。 ② 身恕:印度黄檀,为豆科黄檀属的落叶大乔木,原产于印度。又译为“申恕”、“尸舍婆”、“尸摄惒”。 ③ 虎种:相传桥池城建立在一只老虎的足迹上,因此桥池城的人又称为“虎种”。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虎路们”。 ④ 戒清净断:勤奋于戒的清净。“断”在这里指勤奋,同于“四正断”中的用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戒遍净勤奋支”。 ⑤ 学戒:“有学”的戒律。初果至四果的圣人中,除阿罗汉外都是“有学”(阿罗汉则是“无学”,已毕业了)。 ⑥ 戒身:戒的聚集;戒的一类。其中“身”指“聚集”。 ⑦ 大师:在经中通常指佛陀。 ⑧ 如实正观:契合真理地正确观察、见解。 ⑨ 从余明智尊重梵行者说:遵从其余聪明有智慧、受敬重的清净修行人所说的法。 ⑩ 随先所闻受持者重诵习:依照以前曾经听闻记住的法,反复诵读修习。 ⑪ 广说:详细说明。 ⑫ 独一静处:独自处在安静的地方。 ⑬ 内正思惟:内心正确地思惟;内心如理地思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理作意”。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导读:质多罗相应]质多罗长者是一位富有的长者,住在舍卫城附近的城市摩师山的芒果林旁。有一次他到舍卫城,见到佛陀最先度化的五比丘中的摩诃男尊者,感佩于尊者的威仪而供养,又听了尊者说法而证得初果。于是他在芒果林中建立精舍,奉献给僧团,后来也陆续终身供养许多僧众。 质多罗长者不只勤于供养三宝,也勤修戒定慧,证得三果。佛陀称赞他是在家弟子中“第一智慧”,佛陀的许多在家弟子也以他为榜样。 质多罗长者参与的一些法义问答,即收录于《杂阿含经》“质多罗相应”,本卷第566~575经。 (五六六)[0149a28]如是我闻: 时,有质多罗ⓑ③长者诣诸上座比丘,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时,诸上座[*]比丘为质多罗长者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默然住。时,质多罗长者稽首礼诸上座[*]比丘足,往诣那伽达多比丘房,稽首礼那伽达多比丘足,退坐一面。 时,那伽达多比丘问质多罗长者,如所说:
“枝青以白覆, 一辐转之车, “长者!此偈有何义?” 质多罗长者言:“尊者那伽达多!世尊说此偈耶?” 答言:“如是。” 质多罗长者语尊者那伽达多言:“尊者!须臾⑤默然,我当思惟此义。” 须臾默然思惟已,语尊者那伽达多言:“青者谓戒也,白覆谓解脱也,一辐者身念也,转者转出也,车者止观也⑥。离结者,有三种结,谓贪、恚、痴,彼阿罗汉⑦诸漏已尽、已灭、已知、已断根本,如截多罗ⓔ树⑧头更不复生,未来世成ⓕ不起法。 “观察者谓见也,来者人也。断流者,爱流于生死,彼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不复生,于未来世成不起法。 “不缚者,谓三缚ⓗ:贪欲缚、瞋恚缚、愚痴缚,彼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更不复生,于未来世成不起法。是故,尊者那伽达多!世尊说此偈:
“枝青以白覆, 一辐转之车, “此世尊所说偈,我已分别也。” 尊者那伽达多问质多罗长者言:“此义汝先闻耶?” 答言:“不闻。” 尊者那伽达多言:“长者!汝得善利,于此甚深佛法,贤圣慧眼⑨得入。” 时,质多罗长者闻尊者那伽达多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菴罗林”,巴利本作 Ambāṭakavana。 ⓑ “质多罗”,巴利本作 Citta。 ⓒ “离”,宋本作“虽”。 ⓓ “枝青以白覆,一辐转之车,离结观察来,断流不复缚”,巴利本作 Nelango setapacchādo, Ekāro vattatī ratho Auīghaṃ passa āyataṃ, Chinnasotam abandhananti。 ⓔ “多罗”,巴利本作 Tāla。 ⓕ “成”,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明本改作“成”。 ⓖ 大正藏无“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缚”,巴利本作 Bandhana。 [注解]① 菴罗:芒果。 ② 上座:对出家年数较多者的尊称,又译为“长老”。刚出家至出家九年称“下座”,出家十年至十九年称“中座”,二十年至四十九年称“上座”,五十年以上称“耆旧长老”。 ③ 质多罗:优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名,佛陀称赞他是在家弟子中“第一智慧”,佛陀的许多在家弟子也以他为榜样。质多罗长者住在舍卫城附近的城市摩师山的芒果林旁,富有且净信佛法,他在芒果林中建立精舍,终身供养僧众。又译为“质多”。 ④ 枝青以白覆,一辐转之车,离结观察来,断流不复缚:青色枝条以白色覆盖,由一个辐的轮子转动的车,离开烦恼观察来者,切断水流不再受到束缚。“枝青”在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各部分无缺陷的”。 ⑤ 须臾:片刻;短时间。 ⑥ 车者止观也:车子是比喻为止观。相当的南传经文解读不同,而为“‘二轮战车’,这是对于这父母生成、米粥积聚、无常削减、磨灭、破坏、分散法之四大身的同义语”。 ⑦ 阿罗汉:断尽烦恼、不再轮回的四果圣人。 ⑧ 多罗树:扇椰子,为棕榈科乔木,此树的树干截断后即无法再发芽生长。在纸发明前,东南亚国家的人民将佛经刻写于此树的叶子保存,称为贝叶经。又译为“贝多罗树”。 ⑨ 慧眼:智慧。智慧能洞察事物,因此称慧眼。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那伽达多尊者请质多罗长者解读一个偈子,有点像是哑谜: “枝青以白覆,一辐转之车,离结观察来,断流不复缚。” 质多罗长者想了想,就把哑谜解开了。既然是哑谜,就不是有系统的正式说法,也不一定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而需要靠意义的联想或是相似的字音、字形,才能解出。但是这哑谜毕竟是用佛世时的俗语讲的,既不是梵语、也不是巴利语、更非中文,翻译成中文后自然更不容易解,就像中文的哑谜翻成英文后许多就无法解了,因此中文的读者看不懂也不必太在意。 “枝青以白覆”,质多罗长者解为“枝青”代表“戒”,“白覆”代表“解脱”。意义上,没有戒就没有解脱。 从中文看不出来为什么“枝青”解为“戒”,巴利本则不是作“枝青”,而是作“各部分无缺陷的”,比较容易联想,虽然比较难视觉化。 “一辐转之车”,质多罗长者解“一辐”为“身念住”。“辐”是轮子中间衔接轮轴和轮圈的板条,一般的轮子有五、六个甚至更多个辐,时至今日的轿车轮胎上也可见到轮辐。《杂阿含经》卷十六第432经将轮回五道比喻为“五辐车轮”,所谓“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地快速轮回,人的起心动念也是随时陷入五道之间而轮回,要在这轮回中收摄心念,就要靠“身念住”,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1171经所说的以身念处来立桩、收摄心念。因此从凡夫轮转五道的五辐,收摄为身念住的一辐,就是日常生活间的修行法。 《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711经表示以念觉支为基础,可以渐次完成七觉支,也就是完成止观的修习,因此“车”可解为“止观”。对应的南传经文则是将“一辐”解为“念”、“车”解为“身”,一辐的车即是“念身”,和北传经文整体的意义类似但拆解方法不同。 “离结观察来、断流不复缚”则是讲阿罗汉的状态。“结”是结使、烦恼,把绑着的结解开了,就能解脱、见到了解脱;“流”是贪爱之流、生死之流,断了这流,不被束缚,就是阿罗汉。 四句一起看,第一句讲“戒”和“解脱”,第二句在讲身念住以得到“止、观”或是“定、慧”,第三、四句讲阿罗汉的“解脱”及“解脱知见”,这四句含摄了佛陀及阿罗汉所证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和前一经(第565经)相通。 [进阶辨正][导读:打坐的方法]打坐修行有许多方法,例如四无量心、三三昧、观呼吸等等:
打坐前要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三拜,一则念佛有助于正念乃至正定(参见卷三十三第931经),二则别于外道修法,祈请三宝加被而修行于正道。 单就“定”的层次来看,打坐修“止”可成就不同深浅的定力,例如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入处定、识入处定、无所有入处定、非想非非想入处定等,如本卷开头的导读所提到。 依据佛法修“止”,终究会配合“观”而成就,进而达成解脱的智慧,离于贪、瞋、痴。 [第567经经文导读]佛弟子常彼此切磋法义,不是打高空地谈玄说理,而是依据自己所亲自实证的止观境界,和其他高手们验证。 本经即记载了那伽达多尊者和质多罗长者之间的讨论: 尊者那伽达多告质多罗长者:“有无量心三昧、无相心三昧、无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云何?长者!此法为种种义故种种名?为一义有种种名?” 那伽达多尊者问质多罗长者:“有无量心三昧、无相心三昧、无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这些定境。请问长者,这些是因为有种种不同的义理,因此而有种种不同的名称?还是一样的义理,只是有种种不同的名称?” 质多罗长者问尊者那伽达多:“此诸三昧为世尊所说?为尊者自意说耶?” 尊者那伽达多答言:“此世尊所说。” 质多罗长者问那伽达多尊者:“我们讨论的这些三昧,是佛陀所说的吗?还是依尊者您自己的意见所定义的名词?” 佛世时外道也有类似名称、甚至类似步骤的定境,但和佛教的正定不同,外道的修定方法通常搭配了错误的认知,例如外道也有修定的方法是对一切众生散发慈心、超越人我的界限,但目的是为了和梵天(造物主)的“神我”(大我)融为一体,以为打破自己的“小我”、融入梵天的“神我”后,就能永生不灭了。 现今有更多附佛外道,采用名称或步骤跟佛教修法类似但基于外道邪见的修法,混淆世人。佛弟子还是得回归经、律中的定义,以辨明哪些才是能引致正定及开启智慧的修法。 因此质多罗长者要先确认所讨论的这些名词,是依佛教的定义,还是有别的定义?定义确定了,讨论才不会鸡同鸭讲。 那伽达多尊者回答:“这些是佛陀所说的。”自然是依佛教的定义。 质多罗长者语尊者那伽达多:“听我小思惟此义,然后当答。” 须臾思惟已,语尊者那伽达多:“有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有法一义种种味。” 质多罗长者跟那伽达多尊者说:“让我稍微思考一下这些义理,然后回答您。” 稍事思考后,他回答那伽达多尊者:“这些名词背后,有不同的义理、不同的词句、不同的文句,也有一样的义理、不同的文句。” 也就是说这些定境有各自不同的义理,但也有共通的义理。 复问长者:“云何有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 长者答言:“无量三昧者,谓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普缘,一方充满。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充满诸方,一切世间普缘住,是名无量三昧。云何为无相三昧?谓圣弟子于一切相不念,无相心三昧,身作证,是名无相心三昧。云何无所有心三昧?谓圣弟子度一切无量识入处,无所有,无所有心住,是名无所有心三昧。云何空三昧?谓圣弟子世间空,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是名为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 那伽达多尊者又问质多罗长者:“什么是您所指的不同的义理、不同的词句、不同的文句?” 长者即一一解释这些三昧各自的意义: 无量(心)三昧,以其中的慈无量心三昧为例,是修行人心中有慈,没有怨恨、没有讨厌、没有忿怒,心胸宽广,无边无际地以这慈心平等对待一切,将慈心充满一方,再像这样地将慈心充满二方、三方、四方、上下方,将慈心平等充满一切世间。 无相三昧,是修行人不念一切相(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法相等),亲身作证心中无相的定境。 无所有心三昧,是修行人超越“无量识入处”(以无边的识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成就的定境)后,什么都没有(以“什么都没有”为意念专注的对象),稳固于心中“什么都没有”的定境。 空三昧,是修行人专注在世间一切皆无常、是空的,契合真理地观察世间没有实质的自体,没有“我”、没有“我”所拥有的,而成就的定境。 这些定境各自有各自的修法以及境界,也就是有不同的义理。 复问长者:“云何法一义种种味?” 答言:“尊者!谓贪有量,若无诤者第一无量。谓贪者是有相,恚、痴者是有相,无诤者是无相。贪者是所有,恚、痴者是所有,无诤者是无所有。复次,无诤者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义种种味。” 那伽达多尊者又问质多罗长者:“什么是您所指的一样的义理、不同的文句呢?” 长者回答:“尊者!所谓贪欲是有量(有限)的,无烦恼是最究竟的无量(没有限制)。所谓贪欲是有相的(贪于色、声、香、味、触、法),瞋恚、愚痴是有相的,无烦恼是无相的。贪欲是有的,瞋恚、愚痴是有的,无烦恼是什么都没有。再来,无烦恼即空,空于贪欲,空于瞋恚、愚痴,没有实质的自体,没有“我”、没有“我”所拥有的。这就是一样的义理、不同的文句。” “无烦恼”即无贪欲、无瞋恚、无愚痴。在佛法中无贪欲、无瞋恚、无愚痴是这些三昧共通的最高境界。 (五六七)[0149c06]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菴罗聚落菴罗林精舍,与众多上座比丘俱。 时,有质多罗长者诣诸上座[*]比丘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时,诸上座[*]比丘为质多罗长者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时,质多罗长者诣尊者那伽达多比丘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尊者那伽达多告质多罗长者:“有无量心三昧ⓐ①、无相心三昧ⓑ②、无所有心三昧ⓒ③、空心三昧ⓓ④。云何?长者!此法为种种义故种种名?为一义有种种名?⑤” 质多罗长者问尊者那伽达多:“此诸三昧为世尊所说?为尊者自意说耶?” 尊者那伽达多答言:“此世尊所说。” 质多罗长者语尊者那伽达多:“听我小思惟此义,然后当答。” 须臾思惟已,语尊者那伽达多:“有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⑥,有法一义种种味⑦。” 各三昧的各自意义复问长者:“云何有ⓔ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 长者答言:“无量三昧无量三昧者,谓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普缘,一方充满。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充满诸方,一切世间普缘住,是名无量三昧。无相三昧云何为无相三昧?谓圣弟子于一切相不念,无相心三昧身作证,是名无相心三昧。无所有心三昧云何无所有心三昧?谓圣弟子度一切无量识入处,无所有,无所有心住,是名无所有心三昧。空三昧云何空三昧?谓圣弟子世间空,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⑧,非我⑨、非我所⑩,是名空心三昧。是名为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 复问长者:“云何法一义种种味?” 答言:“尊者!谓各三昧的最高境界都是无贪瞋痴贪有量⑪,若无诤⑫者第一无量。谓贪者是有相,恚、痴者是有相,无诤者是无相。贪者是所有,恚、痴者是所有,无诤者是无所有。复次,无诤者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义种种味。” 尊者那伽达多问言:“云何?长者!此义汝先所闻耶?” 答言:“尊者!不闻。” 复告长者:“汝得大利,于甚深佛法,现圣ⓕ慧眼得入⑬。” 质多罗长者闻尊者那伽达多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无量心三昧”,巴利本作 Appamāṇā cetovimutti。 ⓑ “无相心三昧”,巴利本作 Animittā Cetovimutti。 ⓒ “无所有心三昧”,巴利本作 Akiñcaññā Cetovimutti。 ⓓ “空心三昧”,巴利本作 Suññatā Cetovimutti。 ⓔ 圣本无“有”字。 ⓕ 大正藏在“圣”字之前有一“贤”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注解]① 无量心三昧:起慈、悲、喜、舍四种心,广大没有边界,所成就的定。又译为“无量三昧”。 ② 无相心三昧:观色、声、香、味、触、法相断,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又译为“无相三昧”。 ③ 无所有心三昧:以无所有为专注对象,而成就的定境。又译为“无所有三昧”。 ④ 空心三昧:观五阴无常、本空,而成就的定境。又译为“空三昧”。 ⑤ 此法为种种义故种种名?为一义有种种名?:这些是因为有种种不同的义理,因此而有种种不同的名称?还是一样的义理,只是有种种不同的名称? ⑥ 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不同的义理、不同的词句、不同的文句。这里“味”的原梵文一字多义,唐代以后新译作“文”。 ⑦ 一义种种味:一样的义理,不同的文句。 ⑧ 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契合真理地观察世间没有实质的自体。“常住不变易”指“本质”,这句是说世间的本质即空,没有实质的自体。 ⑨ 非我:不是“我”。 ⑩ 非我所:不是“我”所拥有的。 ⑪ 贪有量:贪是有限的。这句中的“无量”是以“无量心三昧”中“无量”所指的没有限制、打破我和众生的界限,而加以升华。 ⑫ 无诤:没有烦恼。“诤”通常指诤论,但在这里特指“烦恼”,这样的用法多用在“有诤”(及对应的“无诤”)一词中。 ⑬ 现圣慧眼得入:展现了悟入佛法的超凡的慧眼。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单就定的层次来看,印度当时也有外道修到和本经提到的三昧相近的定力,例如佛陀在成道前的外道仙人老师修无色定,或是婆罗门教修四无量心定。但在佛法中,这些三昧结合了四圣谛的观照,而能启发智慧、获得解脱。 因此在佛法中这些三昧的最高境界都是无贪、无瞋、无痴。
“慈无量心”的修法要发起慈心(愿给众生安乐的心),让慈心没有限制、没有边际。 首先要发起慈心,可以忆想能激起自己慈心的文句或是画面,例如一个小孩或可爱的动物的画面,接着将这慈贯注身心,充盈满溢。 成为盈满的慈心稳定后,开始散发慈心:就像被帘子遮盖的一盏灯,首先掀开前方的帘子,慈心就如光线般自然映射前方无边无际的空间。 如同太阳光的照耀没有边际,也像大法螺吹起时的宏伟音声瞬间远近皆闻,只要我们不自己设限、不加上边界,自然就没有边界,向无边无际的前方散发慈心。 这样稳定后,以顺时钟方向掀开右方的帘子,即能向右方无边无际的空间散发慈心。接着一一掀开后方、左方、上方、下方的帘子,以无边无际的慈心遍满十方。 之后也可以呼吸为辅助,在无边无际地散发慈心时,吸气时意念稍微着重于“慈”,呼气时意念稍微着重于“无量”(无边无际地散发),持续于慈无量心。 修习慈无量心可以练习到对人事物的第一反应即为慈心,甚至最终可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没有分别,所以称为“无量”,这样达成的定境即称为“(慈)无量心三昧”。 这个慈无量心的修法,是无著比丘基于四无量心相关经典的研究所整理而成。 慈心对治瞋恚,修习慈无量心能让脾气火爆的人较不易生气,对人更为和善,因而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及善缘。在遇到逆境甚至打坐腿痛时,修习慈心也能让人较不烦躁。
《杂阿含经》卷三第80经提到“空三昧”是观五阴无常、本空,而入的定境,能让修行人印证“诸行无常”,本经则解说空三昧可以“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非我、非我所”来修习。也可参见《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双品 1〉第190经小空经、第191经大空经。 一种浅尝的方法是以空无边处(以无边的空间为所缘而修定)入手:在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三拜后,观想身体分解成为游离分子,将分子全部释放,然后视角离开地球、进入太空,太空无边无际,只有极远处点点的星光,心念专注于无边无际的空间。 这过程中如果有想到身体、或是心中起杂念,都知道是无常的,一切都会消逝,剩下无边无际的空间。睡前也可作这种观想而入睡。 [进阶辨正](五六八)[0150a1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菴罗聚落菴罗林中,与诸上座比丘俱。 时,有质多罗长者诣诸上座比丘所,礼诸上座已,诣尊者伽摩ⓐ比丘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尊者伽摩比丘:“所谓‘行’ⓑ者,云何名‘行’?” 伽摩比丘言:“‘行’者,谓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复问:“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 答言:“长者!出息、入息ⓒ①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②名为意行。” 复问:“何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 答ⓕ:“长者!出息、入息是身法,依于ⓖ身、属于身、依身转③,是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故则口语④,是故有觉、有观是口行。想、思是意行,依于心、属于心、依心转,是故想、思是意行。” 复问:“尊者!觉、观已,发口语⑤,是觉、观名为口行。想、思是心数法⑥,依于[*]心、属于心相ⓗ转ⓘ,是故想、思名ⓙ为意行。” 复问:“尊者!有几法?
“若人舍身时, 彼身尸ⓚ卧地, 答言:“长者!
“寿、暖及与识⑧, 舍身时俱舍, 复问:“死与入灭尽正受的差别尊者!若死、若入灭尽正受⑨,有差别不?” 答ⓛ:“舍于寿、暖,诸根⑩悉坏,身命分离⑪,是名为死。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身命相属⑫。此则命终、入灭正受差别之相。” 复问:“灭尽定的各现象尊者,云何入灭正受?” 答言:“长者!入灭正受,不言:‘我入灭正受,我当入灭正受。’然先作如是渐息方便⑬,如先方便,向入正受。” 复问:“尊者!入灭正受时,先灭何法?为身行、为口行、为意行耶?” 答言:“长者!入灭正受者,先灭口行,次身行、次意行。” 复问:“尊者!云何为出灭正受?” 答言:“长者!出灭正受者亦不念言:‘我今出正受,我当出正受。’然先已作方便心,如其先心而起⑭。” 复问:“尊者!起灭正受者,何法先起,为身行、为口行、为意行耶?” 答言:“长者!从灭正受ⓝ起者,意行先起,次身行,后口行。” 复问:“尊者!入灭正受者。云何顺趣、流注、浚输ⓞ⑮?” 答言:“长者!入灭正受者,顺趣于离、流注于离、浚输于离,顺趣于出、流注于出、浚输[*]于出,顺趣涅槃⑯、流注涅槃、浚输[*]涅槃。” 复问:“尊者!住灭正受时,为触几触⑰?” 答言:“长者!触不动、触无相、触无所有⑱。” 复问:“尊者!入灭正受时,为作几法⑲?” 答言:“长者!此应先问,何故今问,然当为汝说。比丘入灭正受者,作于二法,止以观⑳。” 时,质多罗长者闻尊者迦摩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伽摩”,巴利本作 Kāmabhū。 ⓑ “行”,巴利本作 Saṅkhāra。 ⓒ “出息入息”,巴利本作 Assāsapassāsā。 ⓓ “有觉有观”,巴利本作 Vitakkavicārā。 ⓔ “想思”,巴利本作 Saññā ca vedanā。 ⓕ “答”,圣本作“若”。 ⓖ 圣本无“于”字。[*] ⓗ “相”,大正藏原为“想”,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相”。 ⓘ “转”,圣本作“缚”。 ⓙ 明本无“名”字。 ⓚ “尸”,圣本作“尸”。 ⓛ 圣本无“答”字。 ⓜ “灭尽定者”,巴利本作 Saññāvedayita-nirodhasamāpatti。 ⓝ “受”,元本作“为”。 ⓞ “浚输”,圣本作“后轮”。[*] [注解]① 出息、入息:呼气、吸气。这一段可说是以打坐观呼吸前后的一些身、口、意的造作,来列举身行、口行、意行的例子。 ② 思:意志活动;使心造作的精神作用,是最常见的一种行阴。 ③ 转:依因缘而生起、转动。 ④ 有觉、有观故则口语:有投向的注意力、持续的注意力,因此而能说话。“觉”又译为“寻”,是投向的注意力;“观”又译为“伺”,是持续的注意力。例如说话时要先将心念投向要讲的话,就是“寻”;接着将心念持续地放在要讲的话,就是“伺”。 ⑤ 发口语:发声说话。 ⑥ 心数法:即“心所有法”,指五阴中的受、想、行阴。经中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行)”,有识阴才会缘生受、想、行阴,因此后世将识阴称为心王,受、想、行阴称为心所有法。 ⑦ 丘塜:坟墓;坟堆。 ⑧ 寿、暖及与识:寿命(业力造成的生命持续期间)、体温(肉体)、心识(精神)。这三个须互相依持,生命才得以持续。 ⑨ 灭尽正受:灭了六识及其缘生的受、想、行的定。又译为“灭尽定”、“想受灭正受”、“灭受想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灭受想定”。 ⑩ 诸根:这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⑪ 身命分离:身体没有了生命。 ⑫ 相属:相接连;相继。 ⑬ 先作如是渐息方便:先进行这样渐次止息身心的方法。“方便”指方法。 ⑭ 先已作方便心,如其先心而起:在入灭尽定之前心中已先作意准备如何出定,而能依照先前心中的作意出定。 ⑮ 顺趣、流注、浚输:倾注、汇流、导向。 ⑯ 涅槃:灭除烦恼、生死。 ⑰ 住灭正受时,为触几触:出灭尽定时,有几种触的接触?参考相当的《中阿含经》卷五十八〈晡利多品 3〉第211经大拘𫄨罗经及南传经文,疑为“出灭正受时,为触几触”的讹误。 ⑱ 触不动、触无相、触无所有:接触不动(空)、接触无相(离一切相)、接触无所有(贪瞋痴相断),也就是接触卷三第80经所说的三解脱门。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当比丘从灭受想定出定时,有三种触接触:空触、无相触、无愿触”。 ⑲ 入灭正受时,为作几法:要有哪些作法,才能入灭尽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几种法多资助灭受想定呢?” ⑳ 止以观:止以及观;止与观。“止”是专注于一境(所缘)而不散乱,能成就定力;“观”是洞察,能成就智慧。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止与观”。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伽摩比丘举了例,“身的造作”如呼吸,“口的造作”如有寻(投向的注意力)、伺(持续的注意力)而说话,“意的造作”如想(取相;认知)、思(意志活动)。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有“觉(寻)”与“观(伺)”,例如说话时要先将心念投向要讲的话,就是“寻”;接着将心念持续地放在要讲的话,就是“伺”。 初禅时也是“有觉(寻)有观(伺)”,但寻、伺完全摆在所缘上,没有分心的念头可说话,自然就“言语寂灭”了。 本经说“觉、观已,发口语”,可见言语的源头在于寻、伺,这寻、伺在第二禅“无觉无观”才会真正舍离,因此卷十八第501经说第二禅是“圣默然”。
[进阶辨正][导读:六根、六境、六识]“六根”是:
这六个感官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因此又称为“六入处”。 六根所接收的,是“六境”:
六根接收六境,而产生六识:
举例来说,“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会有视觉(“眼识”)。眼根、影像、视觉,三者都有,而有后续的心理运作。 六根、六境、六识,合称“十八界”。把这些解析清楚后,即会发现不管是视觉、听觉…乃至意识的过程,都是由一连串的因缘条件而产生。这时如果有欲贪,就会追逐著外境跑,陷入轮回。如果没有欲贪,就能有智慧地辨明外境,心不随境转。 (五六九)[0150c08]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菴罗聚落菴罗林中,与众多上座比丘俱。 时,质多罗长者诣诸上座比丘所,稽首礼足,于一面坐。诸上座比丘为质多罗长者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时,质多罗长者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十指掌,请诸上座言:“唯愿诸尊受我薄食①。”时,诸上座默然受请。 时,彼长者知诸上座默然受请已,礼足而去,还归自家,办种种饮食,敷床座,晨朝遣使白:“时到。” 时,诸上座着衣持钵,至长者舍,就座而坐,长者稽首礼诸上座足,于一面坐,白诸上座:“所谓种种界②,云何为种种界?” 时,诸上座默然而住③。如是再三。 尔时,尊者梨犀达多ⓐ众中下坐④,白诸上座比丘言:“诸尊者ⓑ!我欲答彼长者所问。” 诸上座答言:“可。” 长者质多罗即问言:“尊者!所谓种种界,何等种种界?” 梨犀达多答言:“长者!眼界异ⓒ、色界异、眼识界异;耳界异、声界异、耳识界异;鼻界异、香界异、鼻识界异;舌界异、味界异、舌识界异;身界异、触界异、身识界异;意界异、法界异、意识界异。如是,长者!是名种种界。” 尔时,质多罗长者下种种净美饮食供养。众僧食已,澡嗽⑤、洗钵讫,质多罗长者敷一卑床⑥,于上座前坐听法。 尔时,上座为长者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 时,诸上座于路中语梨犀达多:“善哉,善哉,梨犀达多比丘!汝真辩捷ⓓ,知时ⓔ而说,若于余时,汝应常如此应⑦。” 时,诸上座闻梨犀达多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梨犀达多”,巴利本作 Isidatta。 ⓑ 大正藏无“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异”,圣本作“异异”。 ⓓ “捷”,明本作“揵”。 ⓔ “时”,大正藏原为“事”,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时”。 [注解]① 薄食:微薄的食物供养。这是质多罗长者自谦的讲法。 ② 界:差别、分类。 ③ 默然而住:不发一语,保持沉默。 ④ 下坐:资浅;出家九年以内。又译为“下座”。 ⑤ 澡嗽:洗手、漱口。 ⑥ 卑床:矮的座位。 ⑦ 若于余时,汝应常如此应:以后在其他时候,你也可以常这么应答。(也就是说赞同梨犀达多尊者的应答)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有同学提问:“质多罗长者问什么是种种界,为什么上座比丘们答不出来?为什么梨犀达多尊者以十八界作答?” 有兴趣探究的同学,可参考《杂阿含经》“界相应”(卷十六第444~454经,卷十七第455~465经)的脉络。在“界相应”中,佛陀在卷十六第444经表示:“当知诸界,其数无量”,有无数的界(差别、分类)。之后的经文则收敛到以“十八界”等修行能入手的界为主,以观察身心运作的因缘。 有无数的界,或许因此上座比丘一时也不知从何下手回答,而梨犀达多尊者则效法佛陀说法的脉络,以“十八界”作为范例而解说,让质多罗长者有个分析感官运作的下手处。 如果对于感官运作的分析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参阅《杂阿含经》卷八等“六入处相应”的内容。 [导读:五阴无我]在佛经的用语中,人的身心及世间的一切可区分为:
以上色、受、想、行、识五项,合称“五阴”或“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 凡夫执著认为有“我”的范畴,不出色、受、想、行、识这五阴。举例而言,就“色”(例如身体)与“我”的关系,凡夫可能误认:
这些见解的逻辑关系,如以下图例所示: 如果初学者一时看不懂这些逻辑关系,只要知道凡夫通常认为宇宙及身心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也就是不管以上五阴的图怎么画,凡夫都会画出一块认为是恒常不变的“我”,但都是错误的见解。若有兴趣探讨这方面详细的逻辑定义,可参见卷五第109经。 佛陀悟道时,发现一切的事物以及身心,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没有恒常不变的“我”。例如人的身体属于色阴,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内的细胞早因新陈代谢而不一样了,物理世界也是一直迁流变化的,没有恒常不变的色阴。心理也是如此,刹那生灭,更没有恒常不变的“我”。 (五七〇)[0151a09]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菴罗聚落菴罗林中,与众多上座比丘俱。 时,质多罗长者诣诸上座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诸上座言:“诸世间所见,或说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说世间吉凶。云何?尊者!此诸异见,何本、何集、何生、何转①?” 时,诸上座默然不答。如是三问,亦三默然。 时,有一下座比丘名梨犀达多,白诸上座言:“我欲答彼长者所问。” 诸上座言:“善能答者答。” 时,长者即问梨犀达多:“尊者!凡世间所见,何本、何集、何生、何转?” 尊者梨犀达多答言:“长者!凡世间所见,或言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说世间吉凶,斯等诸见,一切皆以ⓐ身见ⓑ②为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转。” 复问:“尊者!云何为身见?” 答言:“长者!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③、色异我④、色中我⑤、我中色ⓒ⑥,受、想、行、识见是我ⓓ、异我、我中识、识中我。长者,是名身见。” 复问:“尊者!云何得无此身见?” 答言:“长者!谓多闻⑦圣弟子不见色是我,不见色ⓔ异我,不见我中色、色中我;不见受、想、行、识是我,不见识异我,不见我中识、识中我,是名得无身见。” 复问:“尊者!其父何名?于何所生?” 答言:“长者!我生于后方长者家。” 质多罗长者语尊者梨犀达多:“我及尊者二父本是善知识。” 梨犀达多答言:“如是,长者!” 质多罗长者语梨犀达多言:“尊者若能住此菴罗林中,我尽形寿⑧供养衣服、饮食、随病汤药。”尊者梨犀达多默然受请。 供养可能障碍修行时,尊者梨犀达多受质多罗长者请,供养障碍ⓕ⑨故,久不诣世尊所。 时,诸上座比丘为质多罗长者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质多罗长者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以”,圣本作“已”。 ⓑ “身见”,巴利本作 Sakkāyadiṭṭhi。 ⓒ “色是我色异我色中我我中色”,巴利本作 rūpam attato samanupassati, rūpa-vantaṃ vā attānaṃ attanivā rūpaṃ rūpasmiṃ vā attānaṃ。 ⓓ 大正藏在“我”字之后有一“识”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宋、元、明三本无“色”字 ⓕ “碍”,圣本作“阂”。 [注解]① 何本、何集、何生、何转:什么是其根本?什么是其集起?什么产生它?什么转动它? ② 身见:执著于五阴有“我”的见解。 ③ 色是我:色就是我。例如身体就是我,至于受、想、行、识都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东西。 ④ 色异我:色之外有我(而色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例如以为识(觉知)甚至所谓的“灵魂”是“我”,而身体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东西。 ⑤ 色中我:色当中有我。例如以为识(觉知)是“我”,遍布于身体中。 ⑥ 我中色:我当中有色。例如以为识(觉知)是“我”,而身体是存在于识(“我”)之中。 ⑦ 多闻:多听闻佛法而受持。 ⑧ 尽形寿:终身;一辈子。 ⑨ 供养障碍:因为(贪著)供养而障碍了修行。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质多罗长者问道:“凡世间所见,或言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说世间吉凶”从何而来?也可以说是问“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等世间知见从何而来? 答案是从有“我”的见解(“身见”)而来。 凡夫执著于身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处处计较我和他人的分别,产生业与轮回,造成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就逻辑来看,“色异我”、“色中我”、“我中色”都是认为色是我所(拥有的),其中“色异我”特指“色”和“我”各自独立,“色中我”特指“我”被包含、遍布于“色”之中,“我中色”特指“色”包含于“我”之中。以糖和水来比喻,“色异我”就像分离的糖和水,“我中色”或“色中我”就像糖溶在水中。糖虽然在水中,也与水无法区别,但糖毕竟不是水。 这些可以引申而含括外道的各种我见,例如一些外道认为大地之母(Earth Mother、Gaia、大我)是一种永恒的觉知(识),遍于一切物质(也包括身体)之中,一切物质都有大地之母在其中,这也属于“色中我”。
质多罗长者是富人,又不遗余力供养僧众,给僧众一辈子(尽形寿)吃得好、住得好,但有的比丘却会因为太过安逸而障碍了修行。下一经中摩诃迦尊者则对供养障碍有所警觉,因此不继续待着受供养。 (五七一)[0151b1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菴罗聚落菴罗林中,与众多上座比丘俱。 时,有质多罗长者诣诸上座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诸上座比丘言:“唯愿诸尊于牛牧①中受我请食。” 时,诸上座默然受请。 质多罗长者知诸上座默然受请已,即ⓐ自还家。星夜备具种种饮食,晨朝敷座②,遣使白诸上座:“时到。” 诸上座着衣持钵,至牛牧中ⓑ质多罗长者舍,就座而坐。 时,质多罗长者自手供养种种饮食。食已,洗钵、澡漱ⓒ③毕,质ⓓ多罗长者敷一卑床,于上座前坐听法。 时,诸上座为长者说种种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质多罗长者亦随后去。 诸上座食诸酥ⓔ酪蜜饱满,于春后月热时,行路闷极。 尔时,有一下座比丘名摩诃迦ⓕ,白诸上座:“今日大热,我欲起云雨微风,可尔不?” 诸上座答言:“汝能尔者,佳。” 时,摩诃迦即入三昧,如其正受④。应时云起,细雨微下,凉ⓖ风ⓗ亹亹⑤从四方来,至精舍门,尊者摩诃迦语诸上座言:“所作可止?” 答言:“可止。” 时,尊者摩诃迦即止神通,还于自房。 时,质多罗长者作是念:“最下座比丘而能有此大神通力,况复中座及与上座。”即礼诸上座比丘足,随摩诃迦ⓘ比丘至所住房,礼尊者摩诃迦足,退坐一面,白言:“尊者!我欲得见尊者过人法⑥神足现化ⓙ⑦。” 尊者摩诃迦言:“长者!勿见恐怖⑧。” 如是三请,亦三不许。长者犹ⓚ复重请愿见尊者神通变化。 尊者摩诃迦语长者言:“汝且出外,取干草木积聚已,以一张㲲ⓛ⑨覆上。” 质多罗长者即如其教,出外聚薪⑩成𧂐ⓜ⑪,来白尊者摩诃迦:“薪𧂐[*]已成,以㲲[*]覆上。” 时,尊者摩诃迦即入火光三昧⑫,于户钩孔⑬中出火焰光,烧其积ⓝ薪都尽,唯白㲲[*]不然,语长者言:“汝今见不?” 答言:“已见,尊者!实为奇特。” 尊者摩诃迦语长者言:“不放逸才能成就当知此者皆以不放逸⑭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转⑮,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⑯。是故,长者!此及余功德,一切皆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转,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余道品法。” 质多罗长者白尊者摩诃迦:“愿常住此林中,我当尽寿供养ⓞ衣、被、饮食、随病汤药。” 尊者摩诃迦有行因缘故,不受其请⑰。 质多罗长者闻说法已,欢喜随喜,即ⓟ从座起,作礼而去。 供养可能障碍修行尊者摩诃迦不欲令供养利障ⓠ罪故,即从座起去,遂不复还。 [校勘]ⓐ “即”,大正藏原为“既”,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即”。 ⓑ 圣本无“中”字。 ⓒ “漱”,圣本作“嗽”。 ⓓ “质”,圣本作“与质”。 ⓔ “酥”,圣本作“苏”。 ⓕ “摩诃迦”,巴利本作 Mahaka。 ⓖ “凉”,圣本作“良”。 ⓗ “风”,明本作“凉”。 ⓘ “诃迦”,大正藏原为“迦诃”,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诃迦”。 ⓙ “过人法神足现化”,巴利本作 Uttarimanussadhamma, iddhipāṭihāriya。 ⓚ “犹”,大正藏原为“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犹”。 ⓛ “㲲”,圣本作“叠”。[*] ⓜ “𧂐”,圣本作“积”。[*] ⓝ “积”,明本作“𧂐”。 ⓞ 大正藏无“供养”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元、明、圣四本无“即”字。 ⓠ “障”,圣本作“彰”。 [注解]① 牛牧:养牛的牧场。“牧”可指放养牲畜的地方。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牛棚”。 ② 敷座:铺设座位。 ③ 澡漱:洗手、漱口。 ④ 如其正受:依着他所入的定。 ⑤ 亹亹:连续不停,读音同“伟伟”。 ⑥ 过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脱或神通。 ⑦ 神足现化:展示神足通。神足通是能依意念飞行、前往不论远近的地方、或转变物质的神通。 ⑧ 勿见恐怖:还是别看了,唯恐异象会让人害怕。 ⑨ 㲲:细致的棉布。读音同“叠”。 ⑩ 薪:柴草;柴火。 ⑪ 𧂐:积薪;柴火。又通“积”字。 ⑫ 火光三昧:以火为专注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入这种定时,身体能发出火焰。又译为“火三昧”、“火焰三昧”。 ⑬ 户钩孔:钥匙孔。 ⑭ 不放逸:不怠惰。 ⑮ 不放逸转:因为不怠惰而生起、转动。 ⑯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⑰ 有行因缘故,不受其请:因为有旅行的因缘,而不接受长者的供养。相当的南传经文没有这几个字。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摩诃迦尊者以神通“起云雨微风”,这是借由三昧操控四大中的水大及风大。后来“烧其积薪都尽,唯白㲲不然”,这是操控四大中的火大。
佛陀后来的确制戒禁止僧众向未受大戒的人说过人法,可能因为类似的考量,摩诃迦尊者一开始连续三次不答应质多罗长者的请求。然而从本卷其他经文可知,质多罗长者本身也有过人的禅定及果证,不是一般的俗人,可能因此摩诃迦尊者基于切磋的立场而以特例处理。另一方面,此事件后摩诃迦尊者即永远离开该地,没再去找过质多罗长者受供养,可见其不着利养。 (五七二)[0151c29]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菴罗林中,与众多上座比丘俱。 尔时,众多上座比丘集于食堂①,作如是论议:“诸尊!于意云何?谓眼系色耶?色系眼耶?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意系法耶?法系意耶?” 时,质多罗长者行有所营②,便过精舍,见诸上座比丘集于食堂,即便前礼诸上座足,礼足已,问言:“尊者集于食堂,论说何法?” 诸上座答言:“长者!我等今日集此食堂,作如此论:‘为眼系色耶?色系眼耶?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意系法耶?为法系意耶ⓐ?’” 长者问言:“诸尊者于此义云何记说③?” 诸上座言:“于长者意云何?” 长者答诸上座言:“如我意,谓欲贪系根境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然中间有欲贪ⓑ者,随彼系也。譬如二牛,一黑一白,驾以轭④鞅⑤。有人问言:‘为黑牛系白牛?为白牛系黑牛?’为等问⑥不?” 答言:“长者!非等问也。所以者何?非黑牛系白牛,亦非白牛系黑牛,然彼轭鞅是其系也。” “如是,尊者!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然于ⓒ中间,欲贪是其系也。” 时,质多罗长者闻诸上座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为意……意耶”十字,圣本无“为意……意耶”十字。 ⓑ “欲贪”,巴利本作 Chandarāga。 ⓒ “于”,大正藏原为“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注解]① 食堂:饭厅。 ② 行有所营:有事情要办。 ③ 记说:决定说;确定说。质多罗长者这句是问结论是什么。 ④ 轭:在车衡两端扼住牛、马等颈背上的曲木。 ⑤ 鞅:套在牛、马颈上的皮带。 ⑥ 等问:正确的提问。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男子看到美丽的女子,视线离不开美女,这不是因为眼睛绑着美女,也不是因为美女绑着眼睛,而是因为欲贪让视线离不开美女。 (五七三)[0152a23]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菴罗林中。时,有阿耆毘ⓐ外道①是质多罗ⓑ长者先人亲厚②,来诣质多罗长者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住。 质多罗长者问阿耆毘外道:“汝出家几时?” 答言:“长者!我出家已ⓒ来二十余年。” 质多罗长者问言:“汝出家来过二十年,为得过人法,究竟知见,安乐住不?” 答言:“长者!虽出家过二十年,不得过人法,究竟知见,安乐住,唯有裸形③、拔发④、乞食,人间游行,卧于土中。” 质多罗长者言:“此非名称法、律,此是恶知,非出要道⑤,非曰等觉⑥,非赞叹处,不可依止。唐⑦名出家过二十年,裸形、拔发、乞食,人间游行,卧灰土中。” 阿耆毘问质多罗长者:“汝为沙门瞿昙作弟子,于今几时?” 质多罗长者答言:“我为世尊弟子过二十年。” 复问质多罗长者:“汝为沙门瞿昙弟子过二十年,复得过人法,胜、究竟知见不?” 质多罗长者答言:“汝ⓓ今当知ⓔ,质多罗长者要不复经由胞胎而受生,不复增于丘塜,不复起于血气⑧,如世尊所说五下分结⑨,不见一结而不断者,若一结不断,当复还生此世。” 如是说时,阿耆毘迦悲叹涕泪ⓕ,以衣拭面,谓质多罗长者言:“我今当作何计?” 质多罗长者答言:“汝若能于正法、律出家者,我当给汝衣钵供身之具。” 阿耆毘迦须臾思惟已,语质多罗长者言:“我今随汝ⓖ,示我所作。” 时,质多罗长者将⑩彼阿ⓗ耆毘迦往诣诸上座所,礼诸上座足,于一面坐。白诸上座比丘言:“尊者!此阿耆毘迦是我先人亲厚,今求出家作比丘,愿诸上座度令出家,我当供给衣钵众具。” [校勘]ⓐ “阿耆毘”,巴利本作 (Ājīva)Acela。 ⓑ “质多罗”,巴利本作 Citta。 ⓒ “已”,宋、元、明、圣四本作“以”。 ⓓ “汝”,圣本作“如”。 ⓔ 圣本无“知”字。 ⓕ “泪”,宋、元、明、圣四本作“泗”。 ⓖ “汝”,大正藏原为“喜”,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汝”。 ⓗ “阿”,元本作“何”。 [注解]① 外道:佛教以外的宗教。另译作“异学”。 ② 亲厚:朋友。 ③ 裸形:裸体;不穿衣服。 ④ 拔发:拔自己的头发,以产生痛苦,作为苦行。 ⑤ 非出要道:不是出离生死的方法。 ⑥ 等觉:真正的觉悟、证悟。又译为“正觉”。 ⑦ 唐:徒然;虚。如在“功不唐捐”一词中的意思。 ⑧ 不复经由胞胎而受生,不复增于丘塜,不复起于血气:不会再投生人间成为胎儿出生,不再多一座坟墓,不再有血肉之躯。 ⑨ 五下分结:身见(执著于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贪欲、瞋恚。断除五下分结,即为第三果圣者,这一世结束后就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⑩ 将:率领。读音同“匠”。 ⑪ 袈裟:出家人所穿的衣服,须经染色,以别于在家人所穿的白衣。又作“染色衣”。 ⑫ 善男子:信佛的好男人。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导读:初禅与第二禅]禅定能让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在佛经中最常提到的禅定是“四禅”,四禅的前两个是:
初禅: 在初禅的定义中,“觉”又译为“寻”,作用是将注意力投向目标;“观”又译为“伺”,作用是持续不断地注意目标。举例来说,在修行观呼吸的时候,将心念投向于呼吸,就是“寻”,接着持续不断地省察呼吸,即是“伺”。 当心念持续放在专注的对象(例如呼吸)而达到初禅后,会维持在当下,不再生起新的状况,这时心中会因为离于五欲的粗重负担,而有喜乐的感觉。若与欲界的淫欲相比,初禅喜乐有如遍身清凉能除热恼,而欲界的淫欲就像是火烧身心,因此入初禅后自然更容易调伏对五欲的贪爱。 第二禅: 在初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随着功力渐深,渐渐地,“寻”、“伺”显得是刻意、多余的扰动,因此放下了初禅的“寻”、“伺”,则能进入第二禅。 此时内心更加地澄净(“内净”),达成专注、纯一的心(“一心”)。这时的定力能产生喜乐,又胜过初禅的喜乐。 本卷的经文中即有提到初禅、第二禅的境界,至于第三禅、第四禅等更深定境的说明,可参见卷二十六的导读“四禅”。 (五七四)[0152b28]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菴罗聚落菴罗林中,与诸上ⓐ座比丘俱。 时,有尼犍若提子ⓑ①与五百眷属诣菴罗林中,欲诱质多罗长者以为弟子。质多罗长者闻尼犍若提子将五百眷属来诣菴罗林中,欲诱我为弟子,闻已,即往诣其所,共相问讯毕,各于一面坐。 时,尼犍若提子语质多罗长者言:“汝信沙门瞿昙得无觉无观三昧ⓒ②耶?” 质多罗长者答言:“我不以信ⓓ故来也③。” 阿耆毘ⓔ言:“长者!汝不谄④、不幻、质直、质直所生。长者,若能息有觉有观者,亦能以绳系缚于风,若能息有觉有观者,亦可以一把土断恒水流ⓕ,我于行、住、坐、卧智见常生⑤。” 质多罗长者问尼犍若提子:“为信在前耶?为智在前耶?信之与智,何者为先?何者为胜?” 尼犍若提子答言:“信应在前,然后有智,信智相比,智则为胜。” 质多罗长者语尼犍若提子:“我已求得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三昧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⑥。我昼亦住此三昧,夜亦住此三昧,终夜常住此三昧,有如是智,何用信世尊为?” 尼犍若提子言:“汝谄曲、幻伪、不直、不直所生。” 质多罗长者言:“汝先言我不谄曲ⓗ、不幻、质直、质直所生,今云何言谄曲、幻伪、不直、不直所生耶?若汝前实者,后则虚,后实者,前则虚。汝先言:‘我于行、住、坐、卧知见常生。’汝于前后,小事不知。云何知过人法?若知、若ⓘ见安ⓙ乐住事⑦?”长者复问尼犍若提子:“有于一问ⓚ、一说、一记论⑧,乃至十问、十说、十记论,汝有此不?若无一问、一说、一记论,乃至十问、十说、十记论。云何能诱于我,而来至此菴罗林中欲诱诳我?” 于是尼犍若提子息闭掉头,反乃ⓛ而出,不复还顾。 [校勘]ⓐ “上”,明本作“土”。 ⓑ “尼犍若提子”,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Nātaputta。 ⓒ “无觉无观三昧”,巴利本作 Avitakka avicāra samādhi。 ⓓ “信”,巴利本作 Saddhā。 ⓔ “阿耆毘”,明本作“尼揵若提子” ⓕ “恒水流”,巴利本作 Gaṅga。 ⓖ “内”,元本作“者”。 ⓗ 圣本无“曲”字。 ⓘ 圣本无“若”字。 ⓙ 宋、元、明、圣四本在“安”之前有一“若”字。 ⓚ “问”,宋、元、明、圣四本作“日”。 ⓛ “乃”,大正藏原为“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乃”。 [注解]① 尼犍若提子:即本卷第563经提到的“尼犍”,外道六师之一,耆那教的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须以苦行偿还,要脱离轮回,必须修苦行,等苦行成就、旧业消灭,新业不生时,生命就回复清净,舍离肉体、获得解脱。此派与外道其余五师相比,较类似佛教,但主张命与非命二元论,而不是因缘论,所主张的极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对的。又译为“尼揵陀若提子”、“尼揵子”、“尼揵连陀阇提弗多罗”。 ② 无觉无观三昧:已经止息了“觉”与“观”的定境,也就是第二禅以上的定境。 ③ 我不以信故来也:我不是因为相信(佛陀得无觉无观三昧)而来的。 ④ 谄:奉承、巴结。 ⑤ 智见常生:常生起智慧的见解。 ⑥ 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三昧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止息觉与观,内心澄净、专注,觉与观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达成并保持在第二禅的境界。 ⑦ 若知、若见安乐住事:或知道、或见到禅定中保持着快乐的境界。 ⑧ 一问、一说、一记论:一个问题,一个说法,一个详细的论说。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一个问题、一个说示、一个解答”。这段是说外道没办法头脑清楚地问答,质多罗长者怎么可能被拉作弟子。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五七五)[0153a03]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菴罗聚落菴罗林中,与众多上座比丘俱。 尔时,质多罗长者病苦,诸亲围遶,有众多诸天来诣长者所①,语质多罗长者言:“长者!汝当发愿得作转轮王ⓐ②。” 质多罗长者语诸天言:“若作转轮王,彼亦无常、苦、空、无我。” 时,长者亲属语长者:“汝当系念③。汝当系念。” 质多罗长者语亲属:“何故汝等教我系念,系念?” 彼亲属言:“汝作是言:‘无常、苦、空、非ⓑ我。’是故教汝系念ⓒ、系念也。” 长者语诸亲属:“有诸天人来至我所,语我言:‘汝当发愿得作转轮ⓓ王,随愿得果。’我即答言:‘彼转轮王亦复无常、苦、空、非我。’” 彼诸亲属语质多罗长者:“转轮王有何,而彼诸天教汝愿求?” 长者答言:“转轮王者ⓔ以正法治化,是故诸天见如是福利④故,而来教我为发愿求。” 诸亲属言:“汝今用心,当如之何?” 长者答言:“诸亲属,我今作心,唯不复见胞胎受生,不增丘塜,不受血气,如世尊说,五下分结我不见有,我不自见一结不断,若结不断,则还生此世。”
“服食积所积, 广度于众难⑦, 质多罗长者说此偈已,寻即命终,生于不烦热天⑱。 尔时,质多罗天子作是念:“我不应停此,当往阎浮提⑲礼拜诸上座比丘。”如力士⑳屈ⓛ伸ⓜ臂顷㉑,以天神力至菴罗林中,放身天光,遍照菴罗林。 时,有异比丘夜起出房,露地㉒经行㉓,见胜光明普照树林。即说偈言:
“是谁妙天色, 住于虚空中, 质多罗天子说偈答言:
“我是天人王, 瞿昙名称子, 质多罗天子说此偈已,即没不现。 [校勘]ⓐ “转轮王”,巴利本作 Cakkavattin。 ⓑ “非”,大正藏原为“无”,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非”。 ⓒ “念”,圣本作“念也”。 ⓓ 大正藏在“轮”字之后有一“圣”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者”,圣本作“有”。 ⓕ “跏”,大正藏原为“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跏”。 ⓖ “植”,大正藏原为“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植”。 ⓗ “无间集”,大正藏原为“所闻习”,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无间集”。 ⓘ “造”,大正藏原为“远”,今依据宋、明、圣三本改作“造”。 ⓙ “稍”,圣本作“称”。 ⓚ “终”,圣本作“众”。 ⓛ 宋、元、明三本无“屈”字。 ⓜ “伸”,圣本作“申”。 ⓝ “仁”,圣本作“人”。 [注解]① 有众多诸天来诣长者所:有许多的天人来拜访长者的所在。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众多宿于游园、森林、树木及药草林树中之诸天,群来集会”。 ② 转轮王:以正法统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善业感召天空中飞来轮宝,四方国家看到轮宝就自行归服,因此称作转轮王。又译为“转轮圣王”。 ③ 系念:心念连续不断地系于一处。 ④ 福利:好处。 ⑤ 结跏趺坐:禅坐时,将两脚盘于大腿上的坐法。 ⑥ 正念: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 ⑦ 服食积所积,广度于众难:(生而为人因此)服用食物而积聚了五阴,我的一生已度过了众多的障难。 ⑧ 施上进福田,植斯五种力:布施上进的修行者,种植了五种力的善根。“福田”是譬喻供养应当供养的修行人能获得福报,如同农夫在田中播种,往后则能收成。“五种力”可能指在家五法:信、戒、施、闻、慧,也可能指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⑨ 以斯义所欲,俗人处于家,我悉得此利,已免于众难,世间无间集,造离众难事:以这样的义理所指示的理想,我虽然身为在家人,都得到了好处,而已能免于世间众多没有间断相续而生的障难,行善以离于众多的障难。“俗人”即在家人。 ⑩ 生乐知稍难,随顺等正觉:生了乐果则知道这乐果逐渐也会生苦,而随顺于佛陀的教法。 ⑪ 漏尽:断尽烦恼的。 ⑫ 声闻:从佛听法而修行的佛弟子。另译为“弟子”。 ⑬ 牟尼:寂默的意思,指寂默修道的圣贤。 ⑭ 超越见:超越了世俗的各种见解的人,也就是圣人。 ⑮ 于上诸胜处,常行士夫施,克终获大果:常常布施给上述各值得布施的所在,最终将获得丰富的果报。 ⑯ 五欲: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而起的欲望。也就是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 ⑰ 悭悋:吝啬。 ⑱ 不烦热天:不烦天或不热天,是三果阿那含圣者才能往生的五净居天之一。 ⑲ 阎浮提: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们居住于此。另译为“南赡部洲”、“阎浮洲”、“阎浮里”。 ⑳ 力士:大力士;有力的人。 ㉑ 屈伸臂顷:弯曲再伸直手臂那么短的时间。 ㉒ 露地:户外没有遮蔽物的地方。 ㉓ 经行:在一定的路径上专心地往返步行,是一种能调剂身心、减少昏沉的修行方法。 ㉔ 阎浮檀:最上等的金子。在阎浮树旁河中出产的金沙,相传是地球上最好的金子。印度古代称地球为“阎浮提”即因阎浮树而命名。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质多罗长者已断五下分结,证三果,因此往生五净居天之中,将在天界证得涅槃。 [进阶辨正]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校勘]ⓐ 圣本在“一”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