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佛说长阿含ⓐ第二分释提桓因问经第十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国菴婆罗①ⓒ村北,毘陀ⓓ山因陀娑罗窟ⓔ②中。 尔时,释提桓因ⓕ③发微妙善心,欲来见佛:“今我当往至世尊所。” 时,诸忉利天ⓖ闻释提桓因发微ⓗ妙善心,欲诣佛所,即寻诣帝释,白言:“善哉,帝释!发妙善心,欲诣如来,我等亦乐侍从诣世尊所。” 时,释提桓因即告执乐神ⓘ般遮翼ⓙ④曰:“我今欲诣世尊所,汝可俱行,此忉利诸天亦当与我俱诣佛所。” 对曰:“唯然!”时,般遮翼持琉璃ⓚⓛ琴,于帝释前忉利天众中鼓琴供养。 时,释提桓因、忉利诸天及般遮翼,于法堂上忽然不现,譬如力士屈伸臂顷,至摩竭国北毘陀山中。 尔时,世尊入火焰三昧⑤,彼毘陀山同一火色,时国人见,自相谓言:“此毘陀山同一火色,将是如来诸天之力。” 时,释提桓因告般遮翼曰:“如来、至真甚难得睹,而能垂降此闲静处,寂默无声,禽兽为侣,此处常有诸大神天侍卫世尊,汝可于前鼓琉璃琴娱乐世尊,吾与诸天寻于后往。” 执乐神以情歌赞佛 对曰:“唯然!”即受教已,持琉璃琴于先诣佛。去佛不远,鼓琉璃琴,以偈歌曰:
“跋陀⑥礼汝父, 汝父甚端严; 尔时,世尊从三昧起,告般遮翼言:“善哉,善哉,般遮翼!汝能以清净音和⑦琉璃琴称赞如来,琴声、汝音,不长不短,悲和哀婉,感动人心。汝琴所奏,众义备有,亦说欲缚,亦说梵行,亦说沙门,亦说涅槃。” 尔时,般遮翼白佛言:“我念世尊昔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陀ⓢ尼俱律ⓣ树下初成佛道时,有尸汉陀ⓤ天大将子及执乐天王ⓥ女,共于一处,但设欲乐,我于尔时见其心尔,即为作颂,颂说欲缚,亦说梵行,亦说沙门,亦说涅槃。时,彼天女闻我偈已,举目而笑语我言:‘般遮翼!我未见如来,我曾于忉利天法讲堂上,闻彼诸天称赞如来,有如是德,有如是力。汝常怀信,亲近如来,我今意欲与汝共为知识。’世尊!我时与一言之后,不复与语。” 天帝释求教于佛 时,释提桓因作是念:“此般遮翼已娱乐如来讫,我今宁可念于彼人。”时,天帝释即念彼人。时,般遮翼复生念言:“今天帝释乃能念我。”即持琉璃琴诣帝释所。帝释告曰:“汝以我名并称忉利天意,问讯世尊:‘起居轻利,游步强耶?’” 时,般遮翼承帝释教,即诣世尊所,头面礼足,于一面住,白世尊言:“释提桓因及忉利诸天故,遣我来问讯世尊:‘起居轻利,游步强耶?’” 世尊报曰:“使汝帝释及忉利天寿命延长,快乐无患。所以然者?诸天、世人及阿须伦ⓦ诸众生等,皆贪寿命、安乐、无患。” 尔时,帝释复自念言:“我等宜往礼觐世尊。”即与忉利诸天往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时,帝释白佛言:“不审我今去世尊远近可坐?” 佛告帝释曰:“汝天众多,但近我坐。” 时,世尊所止因陀罗窟,自然广博,无所障碍⑧。尔时,帝释与忉利诸天及般遮翼皆礼佛足,于一面坐,帝释白佛言:“一时,佛在舍卫国婆罗门ⓧ舍,尔时世尊入火焰三昧,我时以少因缘,乘千辐宝车,诣毘楼勒天王所,于空中过,见一天女叉手在世尊前立,我寻语彼女言:‘若世尊三昧起者,汝当称我名字,问讯世尊:起居轻利,游步强耶?’不审彼女后竟为我达此心不?世尊!宁能忆此事不?” 佛言:“忆耳!彼女寻以汝声致问于我,吾从定起,犹闻汝车声。” 女居士生为天子,三比丘生为低阶天众 帝释白佛言:“昔者,我以少缘,与忉利诸天集在法堂,彼诸旧天皆作是言:‘若如来出世,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伦[*]众ⓨ。’今我躬见世尊,躬见自知,躬自作证,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轮众。此有瞿夷⑨ⓩ释女,于世尊所净修梵行,身坏命终,生忉利天宫,即为我子。忉利诸天皆称言:‘瞿夷大天子有大功德,有大威力。’复有余三比丘,于世尊所净修梵行,身坏命终,生于卑下执乐神Ⓐ中,常日夕Ⓑ来为我给使,瞿夷见已,以偈触娆曰:
“‘汝为佛弟子, 我本在家时, 两位低阶天众被苛责后忆起前世而离欲,往生光音天
“二人勤精进, 思惟如来法,
“患厌于欲缚, 瞿夷说此言:‘
“自见殊胜已, 皆生光音天, 帝释白佛言:“愿开闲暇,一决我疑。” 佛言:“随汝所问,吾当为汝一一演说。” 众生互相伤害的因缘 尔时,帝释即白佛言:“诸天、世人、乾沓和、阿修Ⓕ罗及余众生等,尽与何结⑭相应,乃生Ⓖ怨雠⑮、刀杖相向?” 佛告帝释Ⓗ言:“怨结之生,皆由贪嫉,故使诸天、世人、阿修[*]罗、余众生等,刀杖相加。” 尔时,帝释即白佛言:“实尔!世尊!怨结之生,由贪嫉故,使诸天、世人、阿修[*]罗、余众生等,刀杖相加。我今闻佛所说,疑网悉除,无复疑也,但不解此贪嫉之生,何由而起?何因何缘?谁为原首?从谁而有?从谁而无?” 佛告帝释:“贪嫉之生,皆由爱憎,爱憎为因,爱憎为缘,爱憎为首,从此而有,无此则无。” 尔时,帝释即白佛言:“实尔。世尊!贪嫉之生,皆由爱憎,爱憎为因,爱憎为缘,爱憎为首,从此而有,无此则无。我今闻佛所说,迷惑悉除,无复疑也。但不解爱憎复Ⓘ何由而生?何因何缘?谁为原首?从谁而有?从谁而无?” 佛告帝释:“爱憎之生,皆由于欲,因欲缘欲,欲为原首,从此而有,无此则无。” 尔时,帝释白佛言:“实尔!世尊!爱憎之生,皆由于欲,因欲缘欲,欲为原首,从此而有,无此则无。我今闻佛所说,迷惑悉除,无复疑也。但不知此欲复何由而Ⓙ生?何因何缘?谁为原首?从谁而有?从谁而无?” 佛告帝释:“爱由想生,因想缘想,想为原首,从此而有,无此即Ⓚ无。” 尔时,帝释白佛言:“实尔!世尊!爱由想生,因想缘想,想为原首,从此而有,无此则无。我今闻佛所说,无复疑也。但不解想复何由而生?何因何缘?谁为原首?从谁而有?从谁而无?” 佛告帝释:“想之所生,由于调戏⑯,因调缘调,调为原首,从此而有,无此则无。帝释!若无调戏则无想,无想则无欲,无欲则无爱憎,无爱憎则无贪嫉,若无贪嫉,则一切众生不相伤害。帝释!但缘调为本,因调缘调,调为原首,从此有想,从想有欲,从欲有爱憎,从爱憎有贪嫉;以贪嫉故,使群生等共相伤害。” 帝释白佛言:“实尔!世尊!由调有想,因调缘调,调为原首,从此有想由调而有,无调则无。若本无调者则无想,无想则无欲,无欲则无爱憎,无爱憎则无贪嫉,无贪嫉则一切群生不相伤害。但想由调生,因调缘调,调为原首,从调有想,从想有欲,从欲有爱憎,从爱憎有贪嫉,从贪嫉使一切众Ⓛ生共相伤害。我今闻佛所说,迷惑悉除,无复疑也。” 尔时,帝释复白佛言:“一切沙门、婆罗门尽除调戏在灭迹耶⑰?为不除调戏在灭迹耶?” 佛告帝释:“一切沙门、婆罗门不尽除调戏在灭迹也。所以然者?帝释,世间有种种界⑱,众生各依己界,坚固守持,不能舍离,谓己为实,余者为虚。是故,帝释!一切沙门、婆罗门不尽除调戏而在灭迹。” 尔时,帝释白佛言:“实尔!世尊!世间有种种众生,各依己界,坚固守持,不能舍离,谓己为是,余为虚妄。是故一切沙门、婆罗门不尽除调戏而在灭迹。我闻佛言,疑惑悉除,无复疑也。” 灭除烦恼的途径 帝释复白佛言:“齐几调在灭迹⑲耶?” 佛告帝释:“调戏有三:一者口,二者想,三者求⑳。彼口所言,自害、害他,亦二俱害。舍此言已,如所言,不自害、不害他、不二俱害。知时比丘如口所言,专念不乱,想亦自害、害他,亦二俱害;舍此想已,如所想,不自害、不害他,二俱不害,知时比丘如所想,专念不乱。帝释!求亦自害、害他Ⓜ,亦二俱害;舍此求已,如所求,不自害、不害他,不二俱害,知时比丘如所求,专念不乱。” 尔时,释提桓因言:“我闻佛所说,无复狐疑。” 又白佛言:“齐几名贤圣舍心㉑?” 佛告帝释:“舍心有三:一者喜身,二者忧身,三者舍身㉒。帝释!彼喜身者,自害、害他,亦二俱害;舍此喜已,如所喜,不自害、不害Ⓝ他,二俱不害,知时比丘专念不忘,即名受具足戒㉓。帝释!彼忧身者,自害、害彼,亦二俱害;舍此忧已,如所忧,不自害、不害[*]他,二俱不害,知时比丘专念不忘,即名受具足戒。复次,帝释!彼舍身者,自害、害他,亦二俱害;舍此舍Ⓞ已,如所舍,不自害、不害他,二俱不害,知时比丘专念不忘,是即名为受具足戒。” 帝释白佛言:“我闻佛所说,无复狐疑。” 又白佛言:“齐几名贤圣律诸根具足㉔?” 佛告帝释:“眼知色,我说有二:可亲、不可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我说有二:可亲、不可亲。” 尔时,帝释白佛言:“世尊!如来略说,未广分别,我以具解。眼知色,我说有二:可亲、不可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有二:可亲、不可亲。世尊!如眼观色,善法损减,不善法增,如此眼知色,我说不可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知法,善法损减,不善法增,我说不可亲。世尊!如眼见色,善法增长,不善法减,如是眼知色,我说可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知法,善法增长,不善法减,我说可亲。” 佛告帝释:“善哉,善哉,是名贤圣律诸根具足。” 帝释白佛言:“我闻佛所说,无复狐疑。” 复白佛言:“齐几比丘名为究竟、究竟梵行、究竟安隐、究竟无余㉕?” 佛告帝释:“为爱所苦身得灭者㉖Ⓟ,是为究竟、究竟梵行、究竟安隐、究竟无余。” 帝释白佛言:“我本长夜,所怀疑网,今者如来开发所疑。” 佛陀高于外道修行人 佛告帝释:“汝昔颇曾诣沙门、婆罗门所问此义不?” 帝释白佛言:“我自忆念:昔者,曾诣沙门、婆罗门所咨问此义。昔我一时曾二Ⓠ集讲堂,与诸天众共论:‘如来为当出世,为未出世?’时共推求,不见如来出现于世,各自还宫,五欲娱乐。世尊!我复于后时见诸大神天,自恣五欲已,渐各命终。时我,世尊!怀大恐怖,衣毛为竖。时,见沙门、婆罗门处在闲静,去家离俗Ⓡ,我寻至彼所问言:‘云何名究竟?’我问此义,彼不能报。彼既不知,逆问我言:‘汝为是谁?’我寻报言:‘我是释提桓因。’彼复问言:‘汝是何释?’我时答言:‘我是天帝释,心有所疑,故来相问耳。’时,我与彼如所知见,说于释义。彼闻Ⓢ我言,更为我弟子。 天帝释的未来 “我今是佛弟子,得须陀洹道,不堕余趣,极七往返Ⓣ,必成道果,唯愿世尊记我为斯陀含。”说此语已,复作颂曰:
“由彼染秽想, 故生我狐疑; 佛告帝释:“汝忆本得喜乐、念乐时不?” 帝释答曰:“如是,世尊!忆昔所得喜乐、念乐。世尊!我昔曾与阿须伦[*]共战,我时得胜,阿须伦[*]退,我时则还,得欢喜、念乐,计此欢喜、念乐,唯Ⓧ有秽恶刀杖喜乐、斗讼喜乐。今我于佛所得喜、念乐Ⓨ,无有刀杖、诤讼之乐。” 佛告帝释:“汝今得喜乐、念乐,于中欲求何功德果?” 尔时,帝释白佛言:“我于喜乐、念乐中,欲求五功德果,何等五?”即说偈言:
“我后若命终, 舍于天上寿; 说此偈已,白佛言:“我于喜乐、念乐中,欲得如是五功德果。” 尔时,帝释语忉利诸天曰:“汝于忉利天上梵童子前恭敬礼事,今于佛前复设此敬者,不亦善哉!” 其语未久,时,梵童子忽然于虚空中天众上立,向天帝释而说偈曰:
“天王清净行, 多利益众生; 时,梵童子说此偈已,忽然不现。是时,帝释即从座起,礼世尊足,遶佛三匝,却行㉙而退,忉利诸天及般遮翼亦礼佛足,却行而退。 有情人终成眷属 时,天帝释少复前行,顾语般遮翼曰:“善哉,善哉,汝能先于佛前鼓琴娱乐,然后我及诸天于后方到,我今以⒠汝补汝父位,于乾沓和中最为上首⒡,当以彼跋陀⒢⒣乾沓和王女与汝⒤为妻。” 净信人得法眼净 时,释提桓因、忉利诸天及般遮翼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 [校勘]ⓐ 明本无“佛说长阿含”五字。 ⓑ “摩竭”,巴利本作 Magadhā。 ⓒ “菴婆罗”,巴利本作 Amba。 ⓓ “毘陀”,巴利本作 Vediyaka。 ⓔ “因陀娑罗窟”,巴利本作 Indasāla-guhā。 ⓕ “释提桓因”,巴利本作 Sakka-devānam-inda。 ⓖ “忉利天”,巴利本作 Tāvatiṁsa。 ⓗ 大正藏无“微”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执乐神”,巴利本作 Gandhabba。 ⓙ “般遮翼”,巴利本作 Pañcasikha。 ⓚ “琉璃”,圣本作“流离”。 ⓛ “琉璃”,巴利本作 Beluva。 ⓜ “女”,大正藏原为“汝”,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女”。 ⓝ “缘故”,大正藏原为“因缘”,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缘故”。 ⓞ “奔”,大正藏原为“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奔”。 ⓟ “共”,大正藏原为“供”,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共”。 ⓠ “郁鞞罗”,巴利本作 Uruveīā。 ⓡ “尼连禅”,巴利本作 Nerañjarā。 ⓢ “阿游波陀”,巴利本作 Ajapāla。 ⓣ “尼俱律”,巴利本作 Nigrodha。 ⓤ “尸汉陀”,巴利本作 Sikhaddhi。 ⓥ “王”,宋、元、明三本作“玉”。 ⓦ “伦”,大正藏原为“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伦”。[*] ⓧ 宋、元、明三本无“门”字。 ⓨ “阿须伦众”,巴利本作 Asura-kāyā。 ⓩ “瞿夷”,巴利本作 Gopikā。 Ⓐ “执乐神”,巴利本作 Gandhabba。 Ⓑ “夕”,大正藏原为“日”,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夕”。 Ⓒ “勤”,宋、元、明三本作“进”。 Ⓓ “绊”,大正藏原为“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绊”。 Ⓔ “本”,大正藏原为“大”,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本”。 Ⓕ “修”,大正藏原为“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修”。[*] Ⓖ “乃生”,大正藏原为“乃至”,宋、元、明三本作“乃生”,圣本作“及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乃生”。 Ⓗ “帝释”,大正藏原为“释”,今依据明本改作“帝释”。 Ⓘ 宋、元、明三本无“复”字。 Ⓙ 大正藏无“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即”,大正藏原为“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即”。 Ⓛ “众”,宋、元、明三本作“群”。 Ⓜ “他”,宋、元、明三本作“彼”。 Ⓝ “不害”,大正藏原为“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不害”。[*] Ⓞ “舍”,大正藏原为“身”,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舍”。 Ⓟ “灭者”,大正藏原为“减者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灭者”。 Ⓠ 大正藏无“二”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俗”,大正藏原为“欲”,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俗”。 Ⓢ “闻”,大正藏原为“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闻”。 Ⓣ “返”,宋、元二本作“反”。 Ⓤ “今我”,大正藏原为“我今”,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今我”。[*] Ⓥ “已”,宋、元二本作“以”。 Ⓦ “归”,大正藏原为“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归”。 Ⓧ “唯”,大正藏原为“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唯”。 Ⓨ “喜、念乐”,明本作“喜乐念乐”。 Ⓩ “喜”,圣本作“乐”。 ⒜ “自”,大正藏原为“身”,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自”。 ⒝ “趣”,大正藏原为“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趣”。 ⒞ “德”,圣本作“福”。 ⒟ “阿迦尼吒”,巴利本作 Akaniṭṭhā。 ⒠ “以”,大正藏原为“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 “首”,圣本作“昔”。 ⒢ “跋陀”,大正藏原为“拔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跋陀”。 ⒣ “跋陀”,巴利本作 Bhaddā。 ⒤ 圣本无“汝”字。 ⒥ 圣本在“十”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注解]① 菴婆罗:摩竭国的村名,“芒果”的音译。 ② 毘陀山因陀娑罗窟:王舍城东边毘陀山上的一个石窟,天帝释(音译“因陀娑罗”)曾在此问法,是佛陀时代王舍城地区的五个佛教精舍之一。又作“鞞陀提山因陀罗石室”、“界隔山天帝释石窟”、“隔界山石窟”。 ③ 释提桓因:欲界六天当中,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的天主。又译为“天帝释”。 ④ 般遮翼:一位执乐神(天龙八部中的乾闼婆神)的名字,常为天帝释演奏音乐。又译为“波遮旬”、“五结”、“五髻”。 ⑤ 火焰三昧:以火为专注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入这种定时,身体能发出火焰。又译为“火光三昧”、“火三昧”。 ⑥ 跋陀:执乐神女的名字,意思是“吉祥”,又译为“贤月色”。 ⑦ 和:声音相应。如:“附和”、“唱和”。读音同“鹤”。 ⑧ 碍:“碍”的异体字。 ⑨ 瞿夷:“瞿昙”(乔达摩)族的“夷”(女性)。 ⑩ 恭恪:恭敬谨慎。“恪”读音同“克”。 ⑪ 诳:说谎、欺骗。 ⑫ 彼子本失意,其后还得念:三位比丘在生时修行未竟全功,投生为较低阶的天众。其中两位受激励呵责后提起正念离欲,往生到光音天。 ⑬ 道谛: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的真理,即“八圣道”。 ⑭ 结:烦恼。比喻烦恼如绳“结”系缚众生。 ⑮ 雠:仇怨。“仇”的异体字。 ⑯ 调戏:心浮动不安(而产生种种戏论妄想)。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虚妄想”。 ⑰ 一切沙门、婆罗门尽除调戏在灭迹耶:一切的修行人都已完全灭除调戏、戏论了吗?其中“调戏在灭迹”指灭除调戏、戏论(违反真理或不能增进善法的见解)的途径,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虚妄想之部分灭之行道的道迹”。 ⑱ 界:差别、分类。 ⑲ 齐几调在灭迹:如何是灭除调戏的途径?“齐几”指如何、怎么样。 ⑳ 调戏有三:一者口,二者想,三者求:心浮动不安(而产生种种戏论妄想)的行为有三种:一、口说,二、惦记,三,寻求。按:例如争论政治、想念娱乐、寻求名利,不能增进善法;论法、念佛、求解脱,则增进善法。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一曰念,二曰言,三曰求”,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喜[……]忧[……]舍[……]”。 ㉑ 齐几名贤圣舍心:如何能称作贤圣的放下一切、没有执著的心? ㉒ 舍心有三:一者喜身,二者忧身,三者舍身:放下一切而没有执著的心,能够不执著三种感受。一、喜的这类感受,二、忧的这类感受,三、舍的这类感受。这里的“身”是种类、类集的意思。按:心理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又称为喜受、忧受、舍受,因此这三者含括一切感受。这句是指不执著任何感受,这样就能不引生十二因缘“受支”之后的爱、取、有……老死等支了。 ㉓ 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按:这段是说不管自己受到了别人怎么样的对待、而产生喜、忧、还是不喜不忧(舍)的感受,都一心一意地不害自己和他人,则算圆满地持戒。这是因为犯戒的事要不就是害自己、要不就是害他人,因此不害自己和他人自然也是持戒。 ㉔ 贤圣律诸根具足:依照佛教戒律圆满地守护六根。可参考《杂阿含经》卷十一282经“贤圣法、律无上修诸根”。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护从解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为了根自制的行道”。 ㉕ 无余:没有执取。没有执取(贪爱)而涅槃,不再往生他处。 ㉖ 为爱所苦身得灭者:被爱所苦的种种烦恼得以灭除的人。这里的“身”是种类、类集的意思。 ㉗ 日光尊:指释迦牟尼佛。按:印度神话传说释迦族的远祖,是由甘蔗中孕育,之后甘蔗经过日晒裂开而出生,因此称为“日种”、“甘蔗种”,音译为“瞿昙”。 ㉘ 阿迦尼吒:为音译,义译作“色究竟天”,是色界十八天的最高天、四禅天的最高天,也是五净居天的最高天。又译为“阿伽尼吒”、“阿迦腻吒”。 ㉙ 却行:倒退著走。 ㉚ 远尘离垢:远离尘垢。尘垢在此特指“见惑”(见道所断的惑),基于四圣谛的正见断了见惑,称作“得法眼净”,证得初果。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众生互相伤害的因缘,本经中举例为:
调戏 → 想 → 欲 → 爱憎 → 贪嫉 → 怨结 举例而言,办公室里常可见到有人因为觉得无聊而搬弄别人的是非,加油添醋。这种因为无聊而制造小剧场的行为,也是因为心浮动不安(“调戏”),所以心中浮现某些歪念头(“想”),而想要(“欲”)搬弄是非,接着同喜好的人成为小团体、受害者则讨厌这些人(“爱憎”),人际上的不平等就会增长嫉妒和更多是非(“贪嫉”),甚至让人成为仇家(“怨结”)。 灭除这些烦恼、不互相伤害的方法,在相当的《中阿含经》及南传经文中回答为八正道,本经中则回答为不自害、不害他,以及六根对六境时不染著,而圆满持戒。
本经内容丰富,除了与四圣谛相关的法义外,也含括了天界一些人事的因果,首尾呼应,例如:
本经记载天帝释于石窟中向释迦牟尼佛请教,当中佛陀提到:“为爱所苦身得灭者,是为究竟、究竟梵行、究竟安隐、究竟无余。”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为:“若有沙门、梵志于无上爱尽,正善心解脱者,彼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讫。” 基于这句话,日后天帝释向佛陀进一步询问什么是“爱尽解脱”,该段对话又引生后续的问答及事件,算是横跨四部阿含、尼柯耶,传诵天上与人间的问答接龙。这些经载彼此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进阶辨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