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诸天相应 (2/4)]

《杂阿含经》“诸天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卷三十六第995~1022经、本卷、卷四十八、和卷四十九第1294~1318经,是和诸天众有关的经文。

天道是六道之一,以清净心行善的人命终后往生天界,自然天人也有其习性。正面来说,天人通常已离开粗重的欲望,将五欲升华到较高的禅乐的层次,心怀仁慈、乐于行善助人,沉浸在喜悦中(初禅即“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念持喜安”)。负面来说,天人也可能沉迷于做善事或是追逐禅乐,而没有兴趣解脱。

在“诸天相应”的经文中,即可见天人分享天界如何快乐,佛陀则表示解脱才是真正的快乐无忧;天人赞叹世间的善法,而佛陀则引导他们进一步到解脱的层次;天人鼓吹禅定,佛陀则开示智慧。

虽然许多天人沉迷在天界的乐境,但也有对佛法有兴趣、护持三宝的天人,《杂阿含经》的“诸天相应”和“林相应”就记载了满多天人与佛陀和佛弟子的问答及互动。

不是所有的天人都信佛,有些连“佛”是什么都没有概念,甚至有少数是来踢馆的,但绝大多数的天人对于佛陀以及圣者都相当恭敬,也会随缘帮助佛弟子,不吝指点修行的路,甚至直接、间接促使佛弟子证得圣果。

《杂阿含经》本卷及卷三十六至卷五十当中含有大量偈子的部分卷数,相当于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有偈篇”,也是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第一篇,因此虽然内容看似较不具组织,却深受南传学人重视。

[第576经经文导读]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容貌极为好看的天人,在后夜(凌晨三点至六点期间)拜访佛陀,五体投地礼拜佛陀,以头触及佛陀的双足后,退到一旁坐下。天人身上发出的光明照遍了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白佛:“不处难陀林,终不得快乐,忉利天宫中,得天帝名称。”

这时,那位天人以偈诵向佛说:“没有到过忉利天上提供娱乐的难陀林,就不知道什么才是快乐的所在,这园林所位于的忉利天宫,有着享有名望及称誉的天帝。”

忉利天是行善的人命终后可往生的天界之一,忉利天有四大园林,其中的难陀林又称欢喜园,当中的景致极为美妙,能让人自然而然就快乐了起来。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童蒙汝何知,阿罗汉所说,一切行无常,是则生灭法,生者既复灭,俱寂灭为乐。”

这时,佛陀以偈诵回答他:“幼稚无知的你,又怎么知道断尽烦恼的阿罗汉所说的:一切因缘而生的事物都无常,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由因缘离散而消灭;凡是生起的都会再灭去,没有生和灭的涅槃才是真正的快乐。”

世间甚至天界的娱乐都是因缘而生的,自然也会因缘而灭,例如天人因为欢喜园的景致而快乐,离开欢喜园这快乐自然就淡去;阿罗汉证得涅槃,灭除烦恼、生死,才是真正的快乐。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这时,天人再说偈回答道:“好久不见如此的修行人,达到了完全的涅槃,度过了一切的怖畏,永远超越世间的恩爱。”

许多人希望享有天界的快乐,但不管天界多快乐,拉长时间来看总是无常的,证得解脱才能永远地无忧无虑。

(五七六)[0153c05]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白佛:

“不处难陀林,  终不得快乐,
 忉利天中,  得天帝名称。”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童蒙汝何知,  阿罗汉所说,
 一切行无常,  是则生灭法
 生者既复灭,  俱寂灭为乐。”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宫”,宋、元、明三本作“居”。

“蒙”,宋本作“朦”,圣本作“曚”。

“ 一切……为乐”,巴利本作 Aniccā sabbe saṅkhārā, uppādavayadhammino, uppajjitvā nirujjhanti, tesaṃ vūpasamo sukho ti。

[注解]

后夜:夜晚的最后四分之一,约凌晨三点至六点。古印度将一天分为八时,即昼四时、夜四时。夜四时为初夜、中夜、中夜后、后夜。(案:古印度有两种计时系统,一种是一天八时,一种是一天六时,在此采用一天八时的系统)

难陀林:忉利天王天帝释的四大园林之一,提供各种娱乐及美妙的境界。又译为“难陀园”、“欢喜园”、“大喜园”、“难檀槃那园观”。

忉利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位于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三天。另译为“三十三天”。

童蒙:幼稚无知。

一切行无常:一切的有为法(因缘而生的事物)都是无常的。

生灭法: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由因缘离散而消灭的事物;有生就有灭。

俱寂灭为乐:没有生和灭的涅槃(灭除烦恼、生死)才是真正的快乐。

婆罗门:修行人。原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佛陀则表示婆罗门不应以出生来界定,而要以行为来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逮:达到。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五七七)[0153c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即说偈言:

“断一切钩鏁,  牟尼无有家,
 沙门著教化,  我不说善哉。”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一切众生类,  悉共相缠缚,
 其有智慧者,  孰能不愍伤?
 善逝哀愍故,  常教授众生,
 哀愍众生者,  是法之所应。”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注解]

钩鏁:即“钩、锁”,这里特指家室的牵绊。“鏁”是古字,同“锁”。

善逝:指佛陀。“善逝”是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十号)之一,意思是彻底地到达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之海,此处以这个称号来代表佛陀。

哀愍故:因为悲悯的缘故。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在本经的几部对应经典中,都将来访佛陀者称为“夜叉”,这一经在南传巴利藏中则归于“夜叉相应”而不是“诸天相应”。夜叉是住在地上或空中,行动极为迅速,以威势恼害人类的鬼类,但也有皈依佛教而守护正法的夜叉。

害人的无形众生通常不喜欢佛陀教化众生,因为佛陀的教导会使得世间的善人变多,由于善人的心性平稳,这些无形众生自然就少了很多见缝插针而害人的机会;人间的善人愈多,也表示未来将投生于天界的人也愈多,相对地害人的无形众生的势力就会减弱。

本经中的夜叉可能因此而不希望佛陀说法,并将佛陀对众生说法讲成是佛陀执著于教化他人。佛陀则表明他是因为悲悯众生而说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中更说明佛陀是以“明净心教诫他人”,而不是“被怜悯与同情束缚”,也就是说佛陀教化他人的同时并没有执著。

佛陀的说服力一向很强,让这位夜叉最后不得不佩服佛陀。

(五七八)[0154a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常习惭愧心,  此人时时有,
 能远离诸恶,  如顾鞭良马。”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常习惭愧心,  此人实希有,
 能远离诸恶,  如顾鞭良马。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悉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注解]

惭愧:羞耻、愧疚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

顾鞭良马:好马看到鞭影便能善观形势,调整步伐及方向,随顺驾御者的心。比喻修行人面对事件,能够随时反省,避免造恶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指出常有惭愧心的人很稀有,这样的人能调御自己的心而不作恶。

《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6经表示惭愧是离苦的第一步:“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CBETA, T02, no. 99, p. 96, b16-23)

[进阶辨正]

[导读:四果]

佛法的修习不只是在信仰及实践的层次,还可以亲身体证解脱。以解脱的程度来衡量,修道的成就可略分为四果:

  1. 初果:须陀洹果。
  2. 二果:斯陀含果。
  3. 三果:阿那含果。
  4. 四果:阿罗汉果。

证得果位的条件以及剩余轮回的束缚,如下表所述:

果位 条件 轮回的束缚
须陀洹果 断身见、戒取、疑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断身见、戒取、疑,贪瞋痴薄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阿罗汉果 断五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贪瞋痴永尽、烦恼永尽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其中一些名词的简略意义如下:

  • 身见:执著于有“我”。
  •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 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 欲贪:欲界众生的贪爱。
  • 瞋恚:生气。
  • 愚痴:无智;无明。

初果圣者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称为“见法”而有“法眼净”。初果以上的二果、三果、四果则是根据贪、瞋、痴断除的彻底程度来区分。

四果阿罗汉有时中文简称作“罗汉”,阿罗汉的贪瞋痴永尽、烦恼永尽,又称为“漏尽”。

(五七九)[0154a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不习近正法,  乐着诸邪见
 睡眠不自觉,  长劫心能悟。”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专修于正法,  远离不善业,
 是漏尽罗汉,  崄恶世平等。”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悉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注解]

习近:亲近。

邪见: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见解。

睡眠不自觉:比喻不亲近正法而亲近外道邪见,有如沉睡不醒。

长劫:极长的时间。“劫”是时间单位,代表极长的时间。

罗汉:“阿罗汉”的简称,即断尽烦恼、不再轮回的四果圣人。

崄恶世平等:在这五浊恶世里能保持宁静不执著。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天人所说的邪见:“不习近正法,乐着诸邪见,睡眠不自觉,长劫心能悟”,类似外道六师的“末迦梨瞿舍利子”主张的宿命论,认为人的际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为造成的,一切随命运摆布,努力是徒然的,轮回本身就是学习、就是修行,经历过所有这些轮回,自然就会解脱。在《杂阿含经》卷七第163经即有记载这种外道见解。

有些持有邪见的人,因为过去生所造的善业或是此生所造的其他善行,死后往生天界而成为天人,并不是因为邪见而往生天界。然而如果只看到表相而不明白因缘本末,这些天人也可能误以为自己是因为邪见而生天。

(五八〇)[0154b05]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以法善调伏,  不堕于诸见,
 虽复著睡眠,  则能随时悟。”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以法调伏,  不随余异见
 无知已究竟,  能度世恩爱。”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遍”,大正藏原为“过”,今依据前后文改作“遍”。

“堕”,大正藏原为“随”,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堕”。

“诸”,圣本作“耶”。

“竟”,宋本作“意”。

[注解]

余异见:异于佛法的见解;外道的见解。

无知已究竟:已彻底除去无知。

能度世恩爱:能超越世间的各种情爱。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天人所说“不堕于诸见”的见解,与外道六师之一“先阇那毘罗胝子”主张的怀疑论类似,认为所谓的真理只不过是主观上以为是真的,要不陷于主观的执著,最稳当的作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场。这一派没有自己固定的主张,而是仗着语言的技巧去驳倒对手,如同中国的“白马非马论”一般。可说是怀疑论、不可知论者。在《杂阿含经》卷七第164经即有记载这种外道见解。

(五八一)[0154b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若罗汉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诸漏尽,  持此后边身
 记说言有我,  及说我所不?”

尔时,世尊即说偈答:

“若罗汉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诸漏尽,  持此后边身,
 正复说有我,  我所亦无咎。”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若罗汉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漏已尽,  持此最后身
 心依于我慢,  而说言有我,
 及说于我所,  有如是说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已离于我慢,  无复我慢心,
 超越我我所,  我说为漏尽。
 于彼我我所,  心已永不着,
 善解世名字,  平等假名说。”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持此后边身”,巴利本作 Antimadehadhārin。

[注解]

所作已作:应当完成的都已完成。

后边身:生死轮回中最后一世的身体。

我所:我所拥有的。

无咎:没有过错。这句是说阿罗汉纵使说“我”如何如何,也不会执著于我,因此没有过错。

最后身:生死轮回中最后一世的身体。

我慢:自我中心、傲慢;因为认为五阴有我而有的傲慢。

世名字:方便世间沟通而有的名字。

平等假名说:心中平等,只是采用世间假立的名字方便沟通。

[对应经典]

 

(五八二)[0154c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白佛:

“若罗汉比丘,  漏尽持后身,
 颇说言有我,  及说我所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罗汉比丘,  漏尽持后身,
 亦说言有我,  及说有我所。”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若罗汉比丘,  自所作已作,
 已尽诸有漏,  唯持最后身,
 何言说有我,  说何是我所。”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罗汉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诸漏尽,  唯持最后身,
 说我漏已尽,  亦不着我所,
 善解世名字,  平等假名说。”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稽首佛足”,宋、元、明、圣四本无“稽首佛足”四字。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阿罗汉在日常言谈中也会使用“我”、“我的”这类惯用语,采用这些世间假立的名字是为了方便沟通,阿罗汉并不会执著于“我”或是“我所”。

(五八三)[0155a0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罗睺罗阿修罗王月天子。时,诸月天子悉皆恐怖,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说偈叹佛:

“今礼最胜觉,  能脱一切障,
 我今遭苦恼,  是故来归依。
 我等月天子,  归依于善逝,
 佛哀愍世间,  愿阿修罗。”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破坏诸暗冥,  光明照虚空,
 今遮那,  清净光明显。
 罗睺避虚空,  速放飞兔像!”

罗睺阿修罗,即舍月而还,举体悉流污,战怖不自安,神惛志迷乱,犹如重病人。

时,有阿修罗名曰婆稚,见罗睺罗阿修罗疾舍月还,便说偈言:

“罗睺阿修罗,  舍月一何速,
 神体悉流污,  犹如重病人。”

罗睺罗阿修罗说偈答言:

瞿昙说咒偈,  不速舍月者,
 或头破七分,  受诸邻死苦。”

婆稚阿修罗复说偈言:

“佛兴未曾有,  安隐于世间,
 说咒偈能令,  罗睺罗舍月。”

佛说此经已,时月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罗睺罗阿修罗王”,巴利本作 Rāhu Asurinda。

“毘”,宋、元、明、圣四本作“鞞”。

“卢”,宋、圣二本作“鲁”。

“睺”,圣本作“睺罗”。

“虚空”,圣本作“去”。

“惛”,大正藏原为“昏”,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惛”。

“婆稚”,巴利本作 Vepacitti。

大正藏无“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罗睺罗阿修罗:阿修罗王名,前世曾以救佛塔免于被火吞噬的功德,回向身体巨大,因此生为欲界身形最大的众生,能变大变小。“阿修罗”是喜爱战斗的众生,有福报但因为瞋、慢、疑而生为阿修罗。

障:遮蔽。

解:解除阿修罗的障蔽。

毘卢遮那:光明遍照。

飞兔像:即月亮,中国古代有时以“玉兔”称呼月亮。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彼月”,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月”。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罗睺罗阿修罗王和月天子的战事

《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8〉:“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国名国,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CBETA, T01, no. 1, p. 135, a29-b3)

“月天子”是依于月球为名的天人,天人和阿修罗时常征战,《杂阿含经》卷四十即有许多相关记载。至于经典流传中是否因为翻译者或传抄者的解读,而影响到一些用词,则不得而知。

常有人联想到本经所述是否和月蚀有关?佛教早期即知道月亮圆缺的原理,是由于月亮运行到离太阳近的地点时,影子朝向着我们而造成。其实日、月本身并没有变化,因此本经所述应该不是指一般的月蚀成因,详见本经线上“进阶辨正”收录的讨论。

  • 佛陀的祝愿

本经中佛陀“说咒偈”有效,一般是认为圣者口业清净,所说的为“真实语”,因此祝愿(咒愿)特别有效,这是各佛教部派都承认的一个现象。

[进阶辨正]

(五八四)[0155b0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为有族本不?  有转生族耶?
 有俱相属无?  云何解于缚?”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我无有族本,  亦无转生族,
 俱相属永断,  解脱一切缚。”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何名为族本?  云何转生族?
 云何俱相属?  何名为坚缚?”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母为世族本,  妻名转生族,
 子俱是相属,  爱欲为坚缚,
 我无此族本,  亦无转生族,
 俱相属亦无,  是名脱坚缚。”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善哉无族本,  无生族亦善,
 善哉无相属,  善哉缚解脱。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怨悉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族本”,巴利本作 Kuṭikā。

“转生族”,巴利本作 Kulāvaka。

“缚”,巴利本作 Bandhana。

“属”,大正藏原为“续”,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属”。

“世”,圣本作“放”。

“怨悉”,宋、元、明三本作“怖已”。

[注解]

族本:家族的根本、来源,如母亲。

转生族:再生新生命,如妻子能使家族延续。

相属:连续;相续。如儿子能让家族延续下去。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经中的“无有族本”意思是指佛陀已经不入轮回、不再有亲眷的缠缚,而不是说佛陀没有世间的母亲及家人。

[进阶辨正]

(五八五)[0155b29]

如是我闻:

世尊新剃须发,后夜打坐以衣覆头一时,佛住释氏优罗提那塔所。

尔时,世尊新剃须发,于后夜时结跏趺坐直身正意系念在前以衣覆头

时,优罗提那塔边有天神住,放身光明,遍照精舍,白佛言:“沙门忧耶?”佛告天神:“何所忘失?”

天神复问:“沙门为欢喜耶?”

佛告天神:“为何所得?”

天神复问:“沙门不忧不喜耶?”

佛告天神:“如是,如是。”

尔时,天神即说偈言:

“为离诸烦恼?  为无有欢喜?
 云何独一住,  非不乐所坏?”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我无恼解脱,  亦无有欢喜,
 不乐不能坏,  故独一而住。”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云何得无恼?  云何无欢喜?
 云何独一住,  非不乐所坏?”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烦恼生欢喜,  喜亦生烦恼,
 无恼亦无喜,  天神当护持。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善哉无烦恼,  善哉无欢喜,
 善哉独一住,  不为不喜坏。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神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跏”,大正藏原为“加”,今依据明、圣二本改作“跏”。

“已”,大正藏原为“己”,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已”。

[注解]

结跏趺坐:禅坐时,将两脚盘于大腿上的坐法。

直身正意:挺直身体,端正心念。

系念在前:专注于当下。

何所忘失:有忘掉或失去什么吗?(意指没有忘掉或失去东西,不必忧心。)

云何独一住,非不乐所坏:你如何在独坐的时候,不被不乐所影响?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现代的出家人有时是晚上打坐太冷所以以衣覆头,看来佛世时就如此了。
  • 释迦牟尼佛像的发型

由本经说“世尊新剃须发”,可知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是以比丘形象行走人间,也就是剃除须发理光头。其他经律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例如:

《杂阿含经》卷四十四第1184经:“尔时,世尊剃发未久,于后夜时,结跏趺坐,正身思惟,系念在前,以衣覆头。”(CBETA, T02, no. 99, p. 320, b22-24)

因为婆罗门教的修行人蓄发的较多,有的外道会以“秃头沙门”、“剃头沙门”来骂佛陀,例如:

《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57经:“火与婆罗门遥见佛来,作是念:‘秃头沙门何故数来,贪美食耶?’”(CBETA, T02, no. 99, p. 308, a7-9)

《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58经:“为鬼著耶?无有此义,舍诸三明大德婆罗门,而称叹彼秃头沙门。”(CBETA, T02, no. 99, p. 308, c3-4)

《杂阿含经》卷四十四第1180经:“时,婆罗门长者悉集堂上,遥见世尊,共相谓言:‘彼剃头沙门竟知何法?’”(CBETA, T02, no. 99, p. 319, a24-26)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八〈听法品36〉第5经:“此二龙王便生此念:‘秃头沙门恒在我上飞,我等当共制之,令不陵虚。’”(CBETA, T02, no. 125, p. 703, b28-c1)

佛陀强调他也是僧众的一分子,经中也有记载许多人遇到佛陀却不知道他是释迦牟尼佛,只知道他是僧团的一分子。僧众的穿着都很朴素,佛陀平日穿着也如此,因此外人才分不出来。

那么为何北传、南传、藏传,包含全世界的博物馆,都少见比丘形象的释迦牟尼佛像呢?

因为佛世时不流行造佛像,当时的弟子通常以菩提树代表佛陀成道,法轮代表佛陀说法,足印代表佛陀游化,佛塔代表佛陀涅槃,礼佛通常就礼佛陀本人,或是礼这些象征物,自然很少真正的佛陀造像。(至于网络谣言号称诸如大英博物馆所收录佛陀在世时的绘像,其实都是假的。)

佛像是在像法时期才开始盛行的,佛像旨在让人有忆念佛陀的目标,但是塑像并不等同佛陀。此时距离佛陀的时代已过了约五百年,塑造佛像的艺术家只能从经典中提到佛陀的“三十二相”找寻灵感,其中的“顶上肉髻”相就具相化成为“螺丝发型”,搭配犍陀罗、秣菟罗等地的造像艺术,而有了典雅庄严的佛像。因此释迦牟尼佛像上的“螺丝发型”其实不是头发,更不是发型,而是“顶上肉髻”相的视觉化。

佛陀刚出生还没头发时,就被看出有三十二相。三十二相是古印度的命相用语,为凸显特定表征的讲法,不是写实的叙述。就如同中国古代命相所说的“断掌”并不是说手掌断掉了。根据命相用语所作的视觉化,自然不会是精确的佛陀形象。

无论如何,所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发型如何都不影响佛陀的慈悲与智慧,佛像只要能让人忆念佛陀,就能发挥其功效,而在念佛时我们心中去除贪瞋痴、生起慈悲与智慧,就是佛像最大的价值。

[进阶辨正]

(五八六)[0155c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妙绝,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犹如利剑害,  亦如头火燃
 断除贪欲火,  正念求远离。”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譬如利剑害,  亦如头火燃,
 断除于后身,  正念求远离。”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妙绝”,宋、元、明三本作“绝妙”。

“后身”,巴利本作 Sakkāyadiṭṭhi。

[注解]

头火燃:头发被火所烧,比喻事情的急迫。

后身:在这里特指令人轮回后世的身见。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吾我见”,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身见”。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调伏贪欲可超越欲界,往生高层次的天界。断除身见则可超凡入圣,证得初果,最后将能解脱轮回。

(五八七)[0156a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天女众围遶,  如毘舍脂众,
 痴惑丛林中,  何由而得出?”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正直平等道,  离恐怖之方
 乘寂默之车,  法想为密覆
 惭愧为长,  正念为羁络
 智慧善御士,  正见为前导
 如是之妙乘,  男女之所乘,
 出生死丛林,  逮得安乐处。”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毘舍脂”,巴利本作 Pisāca。

“痴惑”,巴利本作 Vanan tam mohanaṃ。

“离恐怖之方”,巴利本作 Abhayā nāma sā disā。

“法想”,巴利本作 Dhammacakka。

“长縻”,巴利本作 Alālamba。

“羁络”,巴利本作 Parivāraṇa。

“士”,圣本作“土”。

[注解]

毘舍脂:食人精气或血肉的鬼。又译为“毘舍遮”、“毘舍阇”,义译为“恶鬼”、“食人鬼”。

正直平等道,离恐怖之方:正直、平等的道路,是离恐怖(丛林)的方法。

法想为密覆:以思惟佛法作为防护。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能覆善觉观”,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被法轮连结”。

縻:牵引牛的绳子。读音同“迷”。

羁络:套住马口的嘴套。

智慧善御士,正见为前导:以智慧作为好的驾驶人,以正见(正确的见解)作为前方的引导。

妙乘:美妙的载具。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根据南传注释书的说法,这位天神前世是一位过度精进而常不吃、不睡的比丘,因此导致风病而过世,往生忉利天。他一出生在忉利天,就被一群天女所围绕,天女们引诱他一起玩乐。因为这个转换太快了,他将天女们视为引诱他的恶鬼,而跑去向佛陀求助。

(五八八)[0156a2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有四轮九门,  充满贪欲住,
 深溺淤泥中,  大象云何出?”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断爱喜,  贪欲等诸恶,

 拔爱欲根本,  正向于彼处。”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轮”,大正藏原为“转”,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轮”。

“四轮九门”,巴利本作 Catucakkaṃ navadvāraṃ。

“淤”,大正藏原为“乌”,圣本作“象”,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淤”。

“爱喜”,巴利本作 Nandi。

“贪欲”,巴利本作 Icchālobha。

[注解]

四轮九门:四个轮子、九个门的车子,比喻为人身。南传注释书解说“四轮”为行、住、坐、卧,“九门”为两眼、两耳、两鼻孔、嘴、生殖孔、肛门等九个入口。

[对应经典]

 

(五八九)[0156b1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赖吒槃提,  有诸商贾客
 大富足财宝,  各各竞求富,
 方便欲财利,  犹如然炽火,
 如是竞胜心,  欲贪常驰骋,
 云何当断贪,  息世间勤求?”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舍俗出非家,  妻子及财宝,
 贪恚痴离欲,  罗汉尽诸漏,
 正智心解脱,  爱尽息方便。”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赖吒槃提”,巴利本作 Raṭṭhavanta。

“贪恚痴”,巴利本作 Rāga, dosa, avijjā。

[注解]

赖吒槃提国:疑为“拥有国家的”的音译。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罗吒国”,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拥有国家的(刹帝利族)”。

贾客:商人。

舍俗出非家:相信世俗的家不是最终的归宿,而出家。又译为“正信非家,出家学道”。

正智: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

[对应经典]

 

[导读:十二因缘]

佛陀在出家前,见到了生、老、病、死的现象,为了探寻真理而出家修行,最后了悟了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根源而证道。

什么是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根源呢?简言之,因为没有智慧(“无明”),因为有贪爱、执著。

若作更细部的解析,可分解为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十二因缘的各支,简单解释如下:

第几支 名称 意义 举例
1 无明 没有智慧 不如实知四圣谛
2 造作、造业 身行(身体的造作)、口行(言语的造作)、意行(意念的造作)
3 识知、觉知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4 名色 “名”是“受、想、行、识”,加上“色”,也就是五阴
5 六入处 (观察五阴的感官是)眼、耳、鼻、舌、身、意,六个可对外境反应的感官
6 (感官、外境、识三者的)接触 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7 (接触后产生)感受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8 (对于感受产生)贪爱 欲爱(欲界众生感官之欲的渴爱)、色爱(断除淫欲的色界众生的渴爱)、无色爱(断除淫欲与物质欲的无色界众生的渴爱)
9 (由于贪爱,因此)执取 欲取(执著欲贪)、见取(执著邪见)、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我语取(执著认为“有我”)
10 (因为执取,所以有)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 欲有(欲界的存在)、色有(色界的存在)、无色有(无色界的存在)
11 (生命存在而)出生 众生的出生、身心的产生
12 老病死忧悲恼苦 (出生后,自然会有)衰灭及苦果


“缘”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前者不一定直接产生后者,也可能只是后者成立的间接条件;但能确定的是,若没有前者,后者就不会生起。

从生老病死等开始一路追本溯源,最后回追到无明的过程,称为“逆观十二因缘”;至于从无明开始一支支往后分析到生老病死等,则称为“顺观十二因缘”。佛陀是先逆观找出十二因缘,然后再顺观列出十二因缘,这个过程称为“逆顺观察”十二因缘。佛弟子在观察十二因缘时,也可以追随这个过程,先逆观十二因缘、之后顺观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的义理很深,不是读过以上这张表格就能懂的,同学若目前还无法完整了解因缘没关系,可先了解“由于感官接触到外境时起贪爱执著,这样的因缘才会缠缚众生”,以及“一切事物是相依而生、而灭,是无常的,因此没有不变的自我”即可。

如果对于十二因缘的详细义理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参阅《杂阿含经》卷十二等“因缘相应”的内容。

(五九〇)[0156c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拘萨罗国有诸商人,五百乘车,共行治生,至旷野中。时有五百群贼在后随逐,伺便欲作劫盗。时,旷野中有一天神,止住路侧。

“时,彼天神作是念:‘当往诣彼拘萨罗国诸商人所,问其义理。若彼商人喜我所问,时解说者,我当方便令其安隐,得脱贼难;若不喜我所问者,当放舍之,如余天神。’

“时,彼天神作是念已,即放身光,遍照商人车营,而说偈言:

“‘谁于觉睡眠,  谁复睡眠觉,
  谁有解此义,  谁能为我说。’

“尔时,商人中有一优婆塞信佛、信法、信比丘僧,一心向佛、法、僧,归依佛、法、僧,于佛离疑,于法、僧离疑,于苦、集、灭、道离疑,见四圣谛第一无间等果,在商人中与诸商人共为行侣。彼优婆塞于后夜时端坐思惟,系念在前,于十二因缘逆顺观察,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如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时,彼优婆塞如是思惟已,而说偈言:

“‘我于觉睡眠,  我于睡眠觉,
  我解知此义,  能为人记说。’

“时,彼天神问优婆塞:‘云何觉睡眠?云何睡眠觉?云何能解知?云何能记说?’

“时,优婆塞说偈答言:

“‘贪欲及瞋恚,  愚痴得离欲,
  漏尽阿罗汉,  正智心解脱,
  彼则为觉悟,  我于彼睡眠。
  不知因生苦,  及苦因缘集,
  于此一切苦,  得无余灭尽
  又不知正道,  等趣息苦处,
  斯等为常眠,  我于彼则觉。
  如是觉睡眠,  如是睡眠觉,
  如是善知义,  如是能记说。’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善哉觉睡眠,  善哉眠中觉,
  善哉解知义,  善哉能记说,
  久远乃今见,  诸兄弟而来,
  缘汝恩力故,  令诸商人众,
  得免于劫贼,  随道安乐去。’

“如是,诸比丘!彼拘萨罗泽中诸商人众皆得安隐从旷野出。”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时”,大正藏原为“旷野”,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时”。

[注解]

拘萨罗: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部,其首都为舍卫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国。另译为“憍萨罗”。

治生:营生;谋生。

伺便:等待时机。

优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

四圣谛:四项圣者所证的真理,即“苦、集、灭、道”。“苦”是说明生命是苦迫的,“集”是说明苦的起因,“灭”是说明苦的止息,“道”是说明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

第一无间等果:指初果。

十二因缘:十二种导致苦及生死轮回的条件。又译为“十二缘起”、“十二支缘起”。

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有了这个因此而有那个,这个生起因此那个生起。指十二因缘的各支相依生起,终究造成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也说明一切身心乃至生命的现象是由因缘所生,并非没有起因而独自存在。另译为“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无明:无智;不彻底明白佛法。也是“痴”的异名。

纯大苦聚集:全都是大苦的积聚。

记说:决定说;确定说。

无余灭尽:灭除而没有残余。

等趣:正确地趋向。又译为“正趣”、“等向”。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天神可助人,但常是看心情、有条件的,天神通常较会帮助清净的人。

本经比喻初果圣者相对于阿罗汉有如在睡眠中的人,也就是说阿罗汉相对于初果圣者是醒悟的人;凡夫相对于初果圣者有如在睡眠中的人,也就是说初果圣者相对于凡夫是醒悟的人。

(五九一[0157a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海洲上优婆塞至他优婆塞舍会坐,极毁呰欲,言:‘此欲者,虚妄不实,欺诳之法,犹如幻化,诳于婴儿。’还自己舍,于五欲,是优婆塞舍有天神止住。时,彼天神作是念:‘是优婆塞不胜不类,于余优婆塞舍会坐众中极毁呰欲,言:“如是欲者,虚伪不实,欺诳之法,如诳婴儿。”还己舍已,自恣五欲,我今宁可发令觉悟。’而说偈言:

“‘于大聚会中,  毁呰欲无常,
  自没于爱欲,  如牛溺深泥。
  我观彼会中,  诸优婆塞等,
  多闻明解法,  奉持于净戒。
  汝见彼乐法,  而说欲无常,
  如何自恣欲,  不断于贪爱,
  何故乐世间,  畜妻子眷属。’

“时,彼天神如是如是开觉彼优婆塞已。如是如是彼优婆塞觉悟已,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精勤修习,尽诸有漏,得阿罗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一”,大正藏原为“二”,今依据前后文改作“一”。

“住”,元、明二本作“在”。

“恣”,明本作“咨”。

“呰”,圣本作“訾”。

[注解]

极毁呰欲:极力责备批评欲贪。

欺诳:诈欺、诳骗。

恣于五欲:放纵于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的享乐。

不胜不类:不伦不类;没有水准、不像样。

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基于正信从家出离,出家修行。其中“正信非家”可诠释为“相信世俗的家不是最终的归宿”。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有位居士很会说法,但都要求别人,自己则沉迷五欲。有位天神看到了,就现身警醒他,要他说到做到。这位居士颇有慧根,从此出家精进修行,证得阿罗汉。

修行人得将佛法落实在自己的生活上、时时检讨自己,而不是拿佛法要求别人。

护持佛法的天人有的会提醒修行者用功,在《杂阿含经》卷五十“林相应”的经文中有许多这类例子。

[进阶辨正]

(五九二)[0157b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寒林丘冢间。

时,给孤独长者有小因缘至王舍城,止宿长者舍。夜见长者告其妻子、仆使、作人言:“汝等皆起,破樵然火炊饭作饼调和众味,庄严堂舍。”

给孤独长者见已,作是念:“今此长者何所为作,为嫁女娶妇耶?为请宾客、国王、大臣耶?”念已,即问长者:“汝何所作?为嫁女娶妇?为请宾客、国王、大臣耶?”

时,彼长者答给孤独长者言:“我不嫁女娶妇,亦不请呼国王、大臣,唯欲请佛及比丘僧,设供养耳。”

时,给孤独长者闻未曾闻佛名字已,心大欢喜,身诸毛孔皆悉怡悦,问彼长者言:“何名为佛?”

长者答言:“有沙门瞿昙,是释种子,于释种中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为佛。”

给孤独长者言:“云何名僧?”

彼长者言:“若婆罗门种剃除须发,著袈裟衣,信家非家,而随佛出家;或刹利种、毘舍种、首陀罗善男子等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彼佛出家而随出家,是名为僧。今日请佛及现前僧,设诸供养。”

给孤独长者问彼长者言:“我今可得往见世尊不?”

彼长者答言:“汝且住此,我请世尊来至我舍,于此得见。”

给孤独长者念佛而生明相时,给孤独长者即于其夜至心念佛,因得睡眠。天犹未明,忽见明相谓天已晓,欲出其舍,行向城门,至城门下,夜始二更,城门未开,王家常法,待远使命来往,至初夜尽,城门乃闭,中夜已尽,辄复开门,欲令行人早得往来。

尔时,给孤独长者见城门开,而作是念:“定是夜过天晓门开。”乘明相出于城门,出城门已,明相即灭,辄还暗冥。给孤独长者心即恐怖,身毛为竖,得无为人及非人,或奸狡人恐怖我耶?即便欲还。

尔时,城门侧有天神住。时,彼天神即放身光,从其城门至寒林丘塜间光明普照,告给孤独长者言:“汝且前进,可得胜利,慎勿退还。”

时,彼天神即说偈言:

“善良马百匹,  黄金满百斤,
 骡车及马车,  各各有百乘,
 种种诸珍奇,  重宝载其上,
 宿命种善根,  得如此福报,
 若人宗重心,  向佛行一步,
 十六分之一,  过前福之上。

“是故,长者!汝当前进,慎勿退还。”即复说偈:

“雪山大龙象,  纯金为庄饰,
 巨身长大牙,  以此象施人,
 不及向佛福,  十六分之一。

“是故,长者!当速前进,得其大利,非退还也。”复说偈言:

“金菩阇国女,  其数有百人,
 种种众妙宝,  璎珞具庄严,
 以是持施与,  不及行向佛,
 一步之功德,  十六分之一。

“是故,长者!当速前进,得其胜利,非退还也。”

时,给孤独长者问天神言:“贤者!汝是何人?”

天神答言:“我是摩头息揵大摩那婆先,是长者善知识,于尊者舍利弗大目揵连所起信敬心,缘斯功德,今得生天,此城门,是故告长者:‘但当进前,慎莫退还,前进得利,非退还也。’”

时,给孤独长者作是念:“佛兴于世,非为小事;得闻正法,亦非小事。是故天神劝我令进,往见世尊。”时,给孤独长者寻其光明,迳至寒林丘塜间。

尔时,世尊出房露地经行,给孤独长者遥见佛已,即至其前,以俗人礼法恭敬问讯:“云何,世尊!安隐卧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婆罗门涅槃,  是则常安乐,
 爱欲所不染,  解脱永无余。
 断一切希望,  调伏心炽燃,
 心得寂止息,  止息安隐眠。”

尔时,世尊给孤独长者往入房中,就座而坐,端身系念。尔时,世尊为其说法,示、教、照、喜已,世尊说:“诸法无常,宜布施福事、持戒福事、生天福事,欲味欲患欲出,远离之福。”

给孤独长者闻法、见法、得法、入法、解法度诸疑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心得无畏,即从座起,正衣服,为佛作礼,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从今日尽其寿命,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为优婆塞,证知我。”

尔时,世尊问给孤独长者:“汝名何等?”

长者白佛:“名须达多。以常给孤贫辛苦故,时人名我为给孤独。”

世尊复问:“汝居何处?”

长者白佛言:“世尊!在拘萨罗人间,城名舍卫,唯愿世尊来舍卫国,我当尽寿供养衣被、饮食、房舍、床卧、随病汤药。”

佛问长者:“舍卫国有精舍不?”

长者白佛:“无也,世尊!”

佛告长者:“汝可于彼建立精舍,令诸比丘往来宿止。”

长者白佛:“但使世尊来舍卫国,我当造作精舍僧房,令诸比丘往来止住。”尔时,世尊默然受请。

时,长者知佛世尊默然受请已,从座起,稽首佛足而去。

[校勘]

“寒林”,巴利本作 Sītavana。

“中”,元、明二本作“比”。

“饼”,大正藏原为“䴵”,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饼”。

“味”,元本作“法”。

“狡”,大正藏原为“姣”,宋、元、明三本为“妖”,今依据圣本及中华大藏经改作“狡”。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莫”,宋、元、明三本作“勿”。

“露地经行”,巴利本作 Ajjhokāse caṅkamati。

“言”, 宋、元二本无“言”字。

“爱欲”,巴利本作 Kāma。

“须达多”,巴利本作 Sudatta。

[注解]

王舍城:中印度摩羯陀国的首都。

寒林: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场所之一,位于王舍城北方。称作寒林是因为林木多而较凉,也是弃尸的树林,而让一般人恐惧而发凉。

给孤独:优婆塞名,是舍卫城的长者,波斯匿王的主藏吏。为城中富豪,秉性仁慈,因常帮助孤苦无依的人,人誉为“给孤独”(音译“阿那邠邸”),又译为“须达多”。曾和波斯匿王长子祇陀太子共同捐献园林给僧团,即祇树给孤独园。

止宿:住宿。

仆使、作人:仆人、工人。

破樵然火:砍柴升火。

炊饭作饼:煮饭、做饼。

调和众味:烹调各种菜肴。

释种子:释迦族血统的人。

信家非家:相信世俗的家并非最终的归宿。

刹利: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阶级,掌管政治及军事。又译为“刹帝利”。

毘舍: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中产阶级,从事农牧工商。又译为“鞞舍”、“居士种”。

首陀罗: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奴隶阶级,为工人、农奴。又译为“工师种”。

明相:因定力而在心中出现的光明,相关原理可参见《中阿含经》卷十七〈长寿王品 2〉第72经长寿王本起经。

谓天已晓:以为天已经亮了。

二更:晚上九点至十一点。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约晚间六点至九点。

中夜:夜晚四分的第二分,约九点至十二点。

宿命:过去世。

宗重:尊崇敬重。

龙象:梵文及巴利文Nāga为龙及象的合称,在这里指大象。

璎珞:以玉编缀的饰品,通常挂在脖子上。

善知识:好的朋友,这里是说天神生前是给孤独长者的好朋友。

舍利弗:比丘名,以“智慧第一”闻名。又译为“舍利子”,因为他的母亲名叫“舍利”。

大目揵连:比丘名,以“神通第一”闻名。又译为“大目犍连”。

典:掌管。

俗人:在家人。

示、教、照、喜:佛陀教化众生的四种方式,又称为“示、教、利、喜”,即开示(示)、教导(教)、鼓励(利)、使欢喜(喜)。与“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同义。

欲味:对欲贪爱染著。心理的回味与爱着。

欲患:对欲的贪爱所引起的祸患。

欲出:不再对欲有所贪爱。

见法、得法、入法、解法:看见(理解)了正法、证得了正法、悟入了正法、了解了正法。形容证初果者对正法体悟的情境。

度诸疑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心得无畏:超越了疑惑,自证自知而不会人云亦云,悟入正法、戒律而没有任何畏惧。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upload.wikimedia.org_wikipedia_commons_e_e9_jetvan_bharhut.jpg

  • 给孤独长者

给孤独长者是佛世时著名的在家居士及布施者,也是位证果的圣者,在经典中留下许多记载。例如长者以黄金铺地,买地修建“祇树给孤独园”供养佛陀,就是众所周知的事迹之一。

本经则记载了长者最初皈依佛的因缘。他第一次听说佛陀,就非常欢喜,并且至心希望拜访佛陀。他至心地念佛入睡,因此起了明相,以为天亮了。一位城门神提供照明,让给孤独长者在半夜极暗时能见路找到佛所,帮助了他的皈依佛。

长者初次见佛即证得初果,由于对佛、法、僧、戒的信心充满,给孤独长者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实践佛法、推广三皈五戒,常行布施回向,让全家族的人都因而得益,详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七第1241经。

日后给孤独长者曾生重病,在病中长者对阿难尊者、舍利弗尊者这两位长年的好友兼善知识,仍经常津津乐道于自己当初皈依佛的情景。佛陀及尊者们探病的相关记载可参见《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30~1032经、《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非常品51〉第8经、《中阿含经》卷六〈舍梨子相应品3〉第28经教化病经。

后来给孤独长者疾病命终,往生天界,往生后第一件事仍是回来谒见佛陀,详见下一经。

  • 佛陀对刚接触佛法的人说法次第

佛陀对于刚接触佛法的人,说法是有次第性的,如同本经所说:“诸法无常,宜布施福事、持戒福事、生天福事,欲味、欲患、欲出,远离之福。”

在《增壹阿含经》及《长阿含经》所载的次第也一样,佛陀通常先说“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再说“欲为不净,断漏为上,出家为要”,等到听法的人心开意解后,才说“诸佛所可常说法者,苦、集、灭、道”等解脱法。

先谈如何做个好人,才谈如何做个圣人 :-)

[进阶辨正]

[导读:天界]

天界是六道当中最殊胜的一道,包含了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诸天,从下到上如下表所示:

无色界四天 非想非非想入处天(非有想非无想处天)
无所有入处天(无所有处天)
识入处天(无量识处天)
空入处天(无量空处天)
色界十八天 四禅天 五净居天(只有三果圣者能往生):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无云天(少福天)、福生天、广果天(因性果实天)、无想天
三禅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二禅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初禅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欲界六天 他化自在天
化乐天(化自在天)
兜率天(兜率陀天)
焰摩天(炎摩天)
忉利天(三十三天)
四天王天

这些天的境界都可借由修行而体验到。

行善但没有禅定能力的人,在命终时往生欲界天;有禅定修为的人则依定境的不同,得以往生对应的色界、无色界天。

至于解脱的阿罗汉则能超越三界,不再有烦恼、生死。

(五九三)[0158b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给孤独长者疾病命终,生兜率天,为兜率天子,作是念:“我不应久住于此,当往见世尊。”作是念已,如力士屈伸臂顷,于兜率天没,现于佛前,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时,给孤独天子身放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给孤独天子而说偈言:

“于此祇桓,  仙人僧住止,
 诸王亦住此,  增我欢喜心,
 深信净戒业,  智慧为胜寿,
 以此净众生,  非族姓财物,
 大智舍利弗,  正念常寂默,
 闲居修远离,  初建业良友。”

说此偈已,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其夜过已,入于僧中,敷尼师坛,于众前坐,告诸比丘:“今此夜中,有一天子,容色绝妙,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于此祇桓林,  仙人僧住止,
 诸王亦住此,  增我欢喜心,
 深信净戒业,  智慧为胜寿,
 以此净众生,  非族姓财物,
 大智舍利弗,  正念常寂默,
 闲居修远离,  初建业良友。”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世尊所说,给孤独长者生彼天上,来见世尊,然彼给孤独长者于尊者舍利弗极相敬重。”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阿难!给孤独长者生彼天上,来见于我。”

尔时,世尊以尊者舍利弗故,而说偈言:

“一切世间智,  唯除于如来,
 比舍利弗智,  十六不及一。
 如舍利弗智,  天人悉同等,
 比于如来智,  十六不及一。”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伸”,大正藏原为“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桓”,宋、元、明、圣四本作“洹”。*

“祇桓林”,巴利本作 Jetavana。

“仙人僧”,巴利本作 Isisaṅgha。

[注解]

兜率天: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译为“兜率陀天”,义译为“知足天”。

族姓:大族、家族。

尼师坛:坐时或卧时垫在身下,以保持衣服干净的长方形布。又译为坐具、敷具。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给孤独长者往生兜率天

本经显示给孤独长者往生兜率天,呼应《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非常品 51〉第7经记载佛陀预言长者来世将随弥勒菩萨从兜率天下生,并随佛出家,证得阿罗汉。

若依《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30经、《十诵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所载(南传巴利藏则无此记载),佛陀曾授记给孤独长者证得三果。如果这记载无误,则三果圣者虽然不还生欲界,但也可能因愿力而有例外。

  • 修行果位愈高不必然往生愈高的天界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15经等经表示初果圣者永不堕于三恶道,最多七次往返人间、天界,就能自证涅槃;二果圣者则最多一次往返人、天,就必定解脱。初果、二果圣者所往生的天界不一定是哪一天,果位愈高所往生的天界也不必然愈高。

从下表的例子中,可看出同样是往生兜率天,就有凡夫、初果、二果的修行人。

圣者名字 修行成就 往生天界 经典记载
净口外道出家尼 于尊者舍利弗所生信心 (欲界)兜率天 《杂阿含经》卷十八第500经
富兰那、梨师达多 二果 (欲界)兜率天 《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第990经
给孤独长者 初果(依南传经载)或三果(依北传经载) (欲界)兜率天 《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3经
旷野长者(手天子) 对佛、法、僧无厌足;三果 (色界)无热天 《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4经
难提婆罗 三果 (色界)无烦天 《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5经
质多罗长者 三果 (色界)不烦热天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75经


阿罗汉则是不受后有,彻底解脱轮回。

  • 给孤独长者和舍利弗尊者的因缘

本经记载,给孤独天子回到人间拜访佛陀时,特别称赞舍利弗尊者,这是因为舍利弗尊者常指导给孤独长者。

例如建立祇树给孤独园时,佛陀就是派舍利弗尊者配合给孤独长者建园(《五分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等律及《大般涅槃经》所载);给孤独长者发愿往生兜率天弥勒菩萨处,也是在和舍利弗尊者的谈话时所作的决定(《贤愚经》卷十〈须达起精舍品41〉);给孤独长者重病时,舍利弗尊者向他开示如何观察六根、六尘、六识而没有执著,让他解脱烦恼(《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32经)。

因此当给孤独长者往生兜率天,证实舍利弗尊者所言不虚后,除了向佛陀报平安,第一个想到的人是舍利弗尊者,自然也是很合理的。

[进阶辨正]

[导读:五净居天]

三果(阿那含)圣者断尽贪、瞋,只剩微弱的无明,自然不会再感召欲界果报、不会还生人间,因此三果又称为“不还果”。

五净居天位于色界第四禅天之中,三果圣者才能往生五净居天,在此处修行后证得阿罗汉而入涅槃,因此五净居天又称为“五不还天”。

五净居天包括以下五个天:

  1. 无烦天:没有烦忧。
  2. 无热天:没有热恼。
  3. 善现天:善于显现(果报、殊胜身形等)。
  4. 善见天:善于看见(所见世界清澈)。
  5. 色究竟天:色界天中最殊胜。

(五九四)[0159a0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旷野精舍

时,有旷野长者疾病命终,生无热天。生彼天已,即作是念:“我今不应久于此住,不见世尊。”作是念已,如力士屈伸[*]臂顷,从无热天没,现于佛前。

时,彼天子天身,不能自立,犹如酥油委地,不能自立。如是,彼天子天身细软,不自持立。

尔时,世尊告彼天子:“汝当变化作此身,而立于地。”

时,彼天子即自化形,作此麁身,而立于地。于是,天子前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手天子:“汝手天子,本于此间为人身时,所受经法,今故忆念不悉忘耶?”

手天子白佛言:“世尊!本所受持,今悉不忘。本人间时,有所闻法,不尽得者,今亦忆念,如世尊善说。世尊说言:‘若人安乐处,能忆持法,非为苦处。’此说真实。如世尊在阎浮提,种种杂类,四众围遶,而为说法,彼诸四众闻佛所说,皆悉奉行。我亦如是,于无热天上,为诸天人大会说法,彼诸天众悉受修学。”

佛告手天子:“汝于此人间时,于几法无厌足故,而得生彼无热天中?”

手天子白佛:“世尊!我于三法无厌足故,身坏命终,生无热天。何等三法?我于见佛无厌足故,身坏命终生无热天;我于佛法无厌足故,生无热天;供养众僧无厌足故,身坏命终,生无热天。”时,手天子即说偈言:

“见佛无厌足,  闻法亦无厌,
 供养于众僧,  亦未曾知足,
 受持贤圣法,  调伏悭著垢
 三法不知足,  故生无热天。”

时,手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校勘]

“委”,宋、元、明、圣四本作“萎”。

“立”,明本作“力”。

“手”,巴利本作 Hatthaka。

“厌足”,大正藏无“足”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佛”,元、明二本作“闻”。

“不现”, 宋本无“不现”二字。

[注解]

旷野精舍:佛陀的道场之一,位于阿罗毘(义译为“旷野”)国,原为外道的祠堂,后来转为佛教道场。又译为“阿罗毘祠”、“伽逻”。

旷野:优婆塞名,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摄受五百长者一起学佛,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也修得很好,名声传到忉利天,甚至毘沙门天王亲自前往称赞,此时长者继续专心禅定而没有理会毘沙门天王,佛陀称赞他“恒坐禅思”第一。又译为“手长者”、“首长者”、“手阿罗婆长者子”、“呵侈阿罗婆”。

无热天:意乐调柔,离于热恼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圣者才能往生的五净居天之一。

委地:蜷伏在地上。

麁:“粗”的异体字。

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无厌足:不厌烦满足(而继续追求)。

悭著垢:“悭”是吝啬,“著”是执著,“垢”是污秽。吝啬而执著财物是一种心中的污秽,因此称作悭著垢。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旷野长者往生色界无热天,立刻回地球问候佛陀,不过因为色界天人的细致形体不耐地球的重力,而“犹如酥油委地”,站不起来。佛陀教他把身形变粗后,才能站立。
  • 旷野长者往生成为手天子,在无热天说法,经上记载他:“为诸天人大会说法,彼诸天众悉受修学。”虽然一般天界太乐了而难以修行,不过此处是五净居天之一,是三果圣者才能往生的天界,自然都是修行人。
  • 有同学提问:“本经记载旷野长者见佛无厌足、于佛法无厌足、供养众僧无厌足,而得以往生无热天。对佛、法、僧、戒有不坏的信心,是证初果的条件,那么旷野长者为什么能证三果并往生无热天?”

这是因为旷野长者不仅对三宝有不坏的信心,而且“无厌足”,勇猛精进地依三宝所教而修行,如本经偈子中提到的“受持贤圣法,调伏悭著垢”。断除了五下分结,证得三果,才得以往生无热天。

[进阶辨正]

(五九五)[0159b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无烦天子,容色绝妙,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生彼无烦天,  解脱七比丘,
 贪、瞋恚已尽,  超世度恩爱,
 谁度于诸流,  难度死魔军?
 谁断死魔縻,  永超烦恼?”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尊者优波迦,  及波罗揵荼
 弗迦罗娑梨、  跋提、揵陀叠
 亦婆休难提,  及波毘瘦㝹
 如是等一切,  悉皆度诸流,
 断绝死魔縻,  度彼难度者,
 断诸死魔縻,  超越诸天轭,
 说甚深妙法,  觉悟难知者,
 巧便问深义,  汝今为是谁?”

时,彼天子说偈白佛:

“我是阿那含,  生彼无烦天,
 故能知斯等,  解脱七比丘,
 尽贪欲瞋恚,  永超世恩爱。”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眼耳鼻舌身,  第六意入处,
 若彼名及色,  得无余灭尽,
 能知此诸法,  解脱七比丘,
 贪有悉已尽,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鞞跋楞伽村,  我于彼中住,
 名难提婆罗,  造作诸瓦器,
 迦叶佛弟子,  持优婆塞法,
 供养于父母,  离欲修梵行
 世世为我友,  我亦彼知识,
 如是等大士,  宿命共和合,
 善修于身心,  持此后边身。”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如是汝贤士,  如汝之所说,
 鞞跋楞伽村,  名难提婆罗,
 迦叶佛弟子,  受优婆塞法,
 供养于父母,  离欲修梵行,
 昔是汝知识,  汝亦彼良友,
 如是诸正士,  宿命共和合,
 善修其身心,  持此后边身。”

佛说此经已,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校勘]

“无烦天”,巴利本作 Aviha。

“轭”,圣本作“扼”。

“优波迦”,巴利本作 Upaka。

“波罗揵荼”,巴利本作 Phalagaṇḍa。

“迦”,元、明二本作“逝”。

“弗迦罗娑梨”,巴利本作 Pukkusāti。

“跋提”,巴利本作 Bhaddiya。

“揵陀叠”,巴利本作 Khaṇḍadeva。

“婆休难提”, 巴利本作 Bāhuraggi。

“波毘瘦㝹”,巴利本作 Piṅgiya。

“鞞跋楞伽”,巴利本作 Vehaliṅga。

[注解]

无烦天:离欲界苦、色界乐,不令苦乐烦扰身心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圣者才能往生的五净居天之一。

诸流:贪爱之流、生死的流转。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之系缚”。

死魔:死亡会断人性命,所以比喻为死魔。“魔”是音译“魔罗”的简称,有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的意思。

死魔縻:死亡的系缚。縻是牵牛的绳子。

轭:在车衡两端扼住牛、马等颈背上的曲木,在此比喻为束缚、限制。

鞞跋楞伽:过去伽叶佛时代的村落名,位于佛世时的拘萨罗国境内。又译为“鞞婆陵耆”。

难提婆罗:迦叶佛时代的优婆塞名,他父母的眼睛都瞎了,为了照顾父母而不出家,以在家的身分作出家的修行。他是释迦牟尼佛前世优多罗童子的好朋友,费了一番努力才让优多罗童子拜访迦叶佛,优多罗童子因此而从迦叶佛出家,详见《中阿含经》卷十二〈王相应品 6〉第63经鞞婆陵耆经。又译为“难提波罗”。

迦叶佛:这个世界中,释迦牟尼佛的前一位佛。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难提婆罗陶师

《中阿含经》卷十二〈王相应品 6〉第63经鞞婆陵耆经记载佛陀经过拘萨罗国一个地方时,欣然微笑,原来在迦叶佛时代那个地方叫鞞跋楞伽村,有迦叶佛的讲堂,迦叶佛有位在家弟子叫难提婆罗陶师,父母的眼睛都瞎了,为了照顾父母而不出家,以在家的身分做出家的修行,修行得相当好。

难提婆罗陶师是释迦牟尼佛前世优多罗童子的好朋友,费了一番努力才让优多罗童子拜访迦叶佛,优多罗童子因此而从迦叶佛出家。

由本经可知难提婆罗陶师在迦叶佛时代证得三果,命终后往生无烦天,因此也认识释迦牟尼佛往生无烦天的几位弟子,并且前来人间向老朋友打招呼,表示释迦牟尼佛“世世为我友,我亦彼知识,如是等大士,宿命共和合”,而且他们两人终于都已“善修于身心,持此后边身”。

  • 天界的时间过得慢,在色界天的层次,迦叶佛涅槃到现在还没有过太久。
  • 三果圣者已断尽贪、瞋,但仍有无明(痴),因此经文写“贪、瞋恚已尽”。

[进阶辨正]

(五九六)[0159c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此世多恐怖,  众生常恼乱,
 已起者亦苦,  未起亦当苦,
 颇有离恐处,  唯愿慧眼说。”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无有异苦行,  无异伏诸根,
 无异一切舍,  而得见解脱
。”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已”,元、明二本作“未”。

[注解]

慧眼:智慧能洞察事物,因此称慧眼。这里特指有慧眼的佛陀。

无有异苦行,无异伏诸根,无异一切舍,而得见解脱:唯有根据佛法的勤苦修行、唯有调伏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唯有舍离于一切,才能得到、亲证解脱。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勤修戒、定、慧,是彻底离苦的不二方法。

(五九七)[0160a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诸众生,  受身得妙色
 云何修方便,  而得乘出道
 众生住何法,  为何所修习,
 为何等众生,  诸天所供养?”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持戒明智慧,  自修习正受
 正直心系念,  炽[*]然忧悉灭,
 得平等智慧,  其心善解脱
 斯等因缘故,  受身得妙色,
 成就乘出道,  心住于中学
 如是德修者,  为诸天供养。”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修”,大正藏原为“备”,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修”。

[注解]

受身得妙色:得到身体相貌庄严圆满的果报。

方便:努力;可达成目标的方法。

得乘出道:得以驾驭出离烦恼生死的方法。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确地获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又译为“等至”,音译为“三摩钵底”。

正直心系念:方正质直、专心系念在一处(修定)。

炽然:猛烈燃烧的样子,这里形容像火烧般逼迫身心的烦恼。

心善解脱:心彻底地解脱。

心住于中学:心念保持在这(戒定慧)当中而修学。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修习戒定慧,能报得殊胜的身相、能解脱烦恼、能为诸天所礼敬。

(五九八)[0160a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沉没于睡眠,  欠呿、不乐,
 饱食心愦闷,  懈怠不精勤,
 斯十覆众生,  圣道不显现。”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心没于睡眠,  欠呿不欣乐,
 饱食心愦闷[*],  懈怠不精勤,
 精勤修习者,  能开发圣道。”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时,彼”,宋、元、明三本作“彼时”。

“闷”,大正藏原为“闹”,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闷”。[*]

[注解]

欠呿:打呵欠。“呿”指张口,读音同“区”。

欣:喜乐。

饱食心愦闷:吃饱了而心智昏沉。“愦”指心智昏乱不明。

十覆:十项障覆修道的事,疑为将五事的动词、名词各算一个。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及南传经文都只有列出五事:睡眠、打哈欠、不欣乐、饱食而昏沉、懈怠。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如果因为睡眠、打哈欠、不欣乐、饱食而昏沉、懈怠而耽误了修行,就要以精进心克服,而能继续进步。

“以精进心克服”实际的作法如何?可参见卷二十四第615经“读经拾得”中的整理。

(五九九)[0160b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外缠结非缠,  内缠缠众生
 今问于瞿昙,  谁于缠离缠?”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智者建立戒,  内心修智慧,
 比丘勤修习,  于缠得解缠。”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外缠……众生”,巴利本作 Antojaṭā bahijaṭā, jaṭāya jaṭitā. pajā.。

“得”,大正藏原为“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得”。

[注解]

外缠结非缠,内缠缠众生:外在的系缚不是真正的系缚,内在的系缚才真正绑住了众生。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建立戒、修智慧,能解缠缚。

(六〇〇)[0160b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难度难可忍,  沙门无知故,
 多起诸艰难,  重钝溺沉没,
 心随觉自在,  数数溺沉没,
 沙门云何行,  善摄护其心?”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如龟善方便,  以壳自藏六
 比丘习禅思,  善摄诸觉想
 其心无所依,  他莫能恐怖,
 是则自隐密,  无能诽谤者。”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心随觉自在”,巴利本作 Cittaṃ ce na nivāreyya。

“龟”, 巴利本作 Kumma。

“壳”,明本作“鷇”。

[注解]

数数:频繁地。

以壳自藏六:乌龟以壳藏头尾及四肢,比喻修行人要收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如龟藏六”的譬喻详见卷四十三第1167经

善摄诸觉想:好好地收摄注意力。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覆恶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收妥于意之寻中”。

自隐密: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入涅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已般涅槃”。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善护六根,如龟藏六,能不沉沦。

“如龟藏六”,心要藏哪里?有什么实际的作法?

可参见卷二十四的导读:“四念处与善摄根门”。

(六〇一)[0160c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萨罗小流注,  当于何反流
 生死之径路,  于何而不转
 世间诸苦乐,  何由灭无余?”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眼耳鼻舌身,  及彼意入处,
 名色灭无余,  萨罗小还流,
 生死道不转,  苦乐灭无余。”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萨罗”,巴利本作 Sarā。

[注解]

萨罗:为音译,义译为溪流或湖泊。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池水”,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溪流”。

反流:流水折回。

于何而不转:在哪边不再轮转于生死。

灭无余:灭除而没有残余。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如何逆生死之流、不落入轮回?

六根不染著、没有后续的身心(名色)相续,而能解脱。

(六〇二)[0161a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伊尼耶鹿𨄔,  仙人中之尊,
 少食不嗜味,  禅思乐山林,
 我今敬稽首,  而问于瞿昙,
 云何出离苦?  云何苦解脱?
 我今问解脱,  于何而灭尽?”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世间五欲德,  心法说第六,
 于彼欲无欲,  解脱一切苦,
 如是于苦出,  如是苦解脱,
 汝所问解脱,  于彼而灭尽。”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伊尼耶鹿𨄔”,巴利本作 Eṇijaṇgha。

“𨄔”,大正藏原为“跳-兆+尃”,今依据前后文改作“𨄔”。

“五欲德”,巴利本作 Pañcakāmaguṇā。

“欲”,巴利本作 Chanda。

[注解]

伊尼耶鹿𨄔:如麋鹿小腿,是三十二大人相之一,又译为“如鹿王相”。其中“伊尼耶”为音译,义译为“麋鹿”。“𨄔”为“小腿”。

五欲德:即“五欲功德”,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这五种欲的功能。

心法:法境;法尘。

于彼欲无欲:不贪爱前述的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法欲。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不贪著六境,而能解脱。

(六〇三)[0161a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度诸流?  云何度大海
 云何能舍苦?  云何得清净?”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信能度诸流,  不放逸度海,
 精进能除苦,  智慧得清净。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流”,巴利本作 Ogha。

“海”,巴利本作 Aṇṇava。

“不放逸”,巴利本作 Appamāda。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的信、不放逸、精进、智慧的次第关系,也可参见《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6经:“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起贪、恚、,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

[校勘]

大正藏校勘指出宋、元二本在经末题次行有“性空佛宝施药王佛”八字,碛砂藏在经末题次行有“性空佛 宝施佛 药王佛”九字。

圣本在“二”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二.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20 16:1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307799816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