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卷第十八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导读

(七三)中阿含长寿王品天经第二(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枝提瘦,在水渚林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本未得觉无上正真道时,而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如是我极大明净。’我为知[*]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我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见形色也。然我未与彼天共同集会,未相慰劳,未有所论说,未有所答对。

“我复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如是我智见极大明净。’我为知[*]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我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也。然我不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

“我复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我知[*]见极大明净。’我为知[*]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我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也。然我不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

“我复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我智见极大明净。’我为知[*]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我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也。然我不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

“我复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如是我知[*]见极大明净。’我为知[*]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我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也。然我不知彼天作如是如是业已,死此生彼。

“我复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业已,死此生彼。如是我知[*]见极大明净。’我为知[*]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我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业已,死此生彼也。然我不知彼天、彼彼天中

“我复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业已,死此生彼;亦知彼天、彼彼天中。如是我知[*]见极大明净。’我为知[*]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我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业已,死此生彼;亦知彼天、彼彼天中也。然我不知彼天上,我曾生中、未曾生中。

“我复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业已,死此生彼;亦知彼天、彼彼天中;亦知彼天上,我曾生中、未曾生中。如是我知[*]见极大明净。’我为知[*]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我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业已,死此生彼;亦知彼天、彼彼天中;亦知彼天上,我曾生中、未曾生中也。

“若我不正知得此八行者,便不可一向说得,亦不知我得觉无上正真之道;我亦于此世间,诸天、魔、梵、沙门、梵志不能出过其上;我亦不得解脱种种解脱;我亦未离诸颠倒,未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若我正知得此八行者,便可一向说得,亦知我得觉无上正真之道;我亦于此世间,诸天、魔、梵、沙门、梵志出过其上;我亦得解脱种种解脱,我心已离诸颠倒,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天经第二竟(千七百七十四字)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中阿含”三字。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知”,大正藏原为“智”,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知”。[*]

“见”,大正藏原为“具”,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见”。

明本无“天经第二竟”五字。

宋、元、明三本无“千七百七十四字”七字。

[注解]

枝提瘦:在枝提国中。其中“枝提”是佛世十六大国之一,又译为“支提”,“搜”为地方的复数语尾。

彼天、彼彼天中:(天人转生到的)那个天界、那些天界。??

解脱种种解脱:超越种种禅定。按:禅定也称为(世间的)解脱,因为禅定能超越较低层次的境界。相当的南传经文没有这几个字。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或许也显示佛教修成天眼通的次第。

因为知道天人的生老病死,佛陀知道天界还是在轮回中,不是解脱。

(七四)中阿含长寿王品八念经第三(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婆奇瘦,在鼍山怖林鹿野园中。

尔时,尊者阿那律陀在枝提瘦水渚林中。彼时,尊者阿那律陀在安静处思惟,心作是念:“大人八念道从无欲,非有欲得。道从知足,非无厌得。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道从精勤,非懈怠得。道从正念,非邪念得。道从定意,非乱意得。道从智慧,非愚痴得。

于是,世尊以他心智知尊者阿那律陀心中所念、所思、所行。世尊知已,即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犹若力士屈伸臂顷,如是世尊从婆奇瘦鼍山怖林鹿野园中忽没不现,住枝提瘦水渚林中尊者阿那律陀前。是时,世尊便从定觉,叹尊者阿那律陀曰:“善哉,善哉,阿那律陀!谓汝在安静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从无欲,非有欲得。道从知足,非无厌得。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道从精勤,非懈怠得。道从正念,非邪念得。道从定意,非乱意得。道从智慧,非愚痴得。’

“阿那律陀!汝从如来更受第八大人之念,受已,便思道从不、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阿那律陀!若汝成就此大人八念者,汝必能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复得此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者,如王、王臣有好,盛满种种衣,中前欲著,便取著之,中时、中后若欲着衣,便取著之,随意自在。阿那律陀!汝亦如是,得粪扫衣为第一服,汝心无欲,行此住止行。

“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复得此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者,如王、王臣有好厨宰,种种净妙甘美肴馔。阿那律陀!汝亦如是,常行乞食为第一馔,汝心无欲,行此住止行。

“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复得此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者,如王、王臣有好屋舍,或楼阁宫殿。阿那律陀!汝亦如是,依树下止为第一舍,汝心无欲,行此住止行。

“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复得此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者,如王、王臣有好床座,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哆罗那。阿那律陀!汝亦如是,草座叶座为第一座,汝心无欲,行此住止行。

“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复得此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者,如是汝若游东方,必得安乐,无众苦患;若游南方、西方、北方者,必得安乐,无众苦患。

“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复得此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者,我尚不说汝诸善法住,况说衰退?但当昼夜增长善法而不衰退。

“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复得此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者,汝于二果必得其一,或于现世得究竟智,或复有余得阿那含

“阿那律陀!汝当成就此大人八念,亦应得此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已,然后于枝提瘦水渚林中受夏坐也。”

尔时,世尊为尊者阿那律陀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犹若力士屈伸[*]臂顷,如是世尊从枝提瘦水渚林中忽没不见,住婆奇瘦鼍山怖林鹿野园中。

彼时,尊者阿难执拂侍佛。于是,世尊便从定觉,回顾告曰:“阿难!若有比丘游鼍山怖林鹿野园中者,令彼一切皆集讲堂,集讲堂已,还来白我。”

尊者阿难受佛教已,稽首礼足,即行宣敕:“诸有比丘游鼍山怖林鹿野园中者,令彼一切皆集讲堂。”集讲堂已,还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曰:“世尊!诸有比丘游鼍山怖林鹿野园中者,已令一切皆集讲堂,唯愿世尊自当知时。”

于是,世尊将尊者阿难往诣讲堂,于比丘众前敷座而坐,坐已,告曰:“诸比丘!我今为汝说大人八念,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佛言:“大人八念者,谓道从无欲,非有欲得。道从知足,非无厌得。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道从精勤,非懈怠得。道从正念,非邪念得。道从定意,非乱意得。道从智慧,非愚痴得。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

修行有成不欲人知云何道从无欲,非有欲得?谓比丘得无欲,自知得无欲,不令他人知我无欲,得知足、得远离、得精勤、得正念、得定意、得智慧、得不戏……自知得不戏,不欲令他知我无欲 ,是谓道从无欲,非有欲得。

“云何道从知足,非无厌得?谓比丘行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躯,是谓道从知足,非无厌得。

“云何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谓比丘行远离,成就二远离:身及心俱远离,是谓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

“云何道从精勤,非懈怠得?谓比丘常行精进,断恶不善,修诸善法,恒自起意,专一坚固,为诸善本不舍方便,是谓道从精勤,非懈怠得。

“云何道从正念,非邪念得?谓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内觉、心、法如法,是谓道从正念,非邪念得。

“云何道从定意,非乱意得?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是谓道从定意,非乱意得。

“云何道从智慧,非愚痴得?谓比丘修行智慧,观兴衰法,得如是智,圣慧明达,分别晓了,以正尽苦,是谓道从智慧,非愚痴得。

“云何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谓比丘意常灭戏,乐住无余涅槃,心恒乐住,欢喜意解,是谓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

“诸比丘!阿那律陀比丘成就此大人八念已,然后枝提瘦水渚林中受夏坐也。我以此教彼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彼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已,族姓子所为,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唯无上梵行讫,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是时,尊者阿那律陀得阿罗呵,心正解脱,得长老上尊,则于尔时而说颂曰:

“遥知我思念,  无上世间师,
 正身心入定,  乘虚忽来到。
 如我心所念,  为说而复过,
 诸佛乐不戏,  远离一切戏。
 既从彼知法,  乐住正法中,
 逮得三昧达,  佛法作已办。
 我不乐于死,  亦不愿于生,
 随时任所适,  立正念正智。
 鞞耶离竹林,  我寿在彼尽,
 当在竹林下,  无余般涅槃。”

佛说如是,尊者阿那律陀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念经第三竟(千九百五十四字)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中阿含”三字。

宋、元、明三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婆奇瘦”,巴利本作 Bhaggesu。

“鼍山怖林鹿野园”,巴利本作 Suṃsumāragira Bhesakaḷāvana Migadāya。

“枝提瘦”,巴利本作 Cetīsu。

“宴”,大正藏原为“燕”,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宴”。[*]

“伸”,大正藏原为“申”,今依据明本改作“伸”。[*]

“得”,元本作“得道”。

“大人八念”,巴利本作 Aṭṭha mahāpurisa-vittakka。

“缄”,元、明二本作“𥠆”。

“馔”,大正藏原为“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馔”。

“尚”,明本作“向”。

“二”,明本作“三”。

“勤”,大正藏原为“进”,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勤”。

明本无“八念经第三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无“千九百五十四字”七字。

[注解]

鼍山:为佛陀及佛弟子游化人间时所多次居止之处。“鼍”读音同“陀”。又译为“尸牧摩罗山”、“设首婆罗山”、“失收魔罗山”、“胶鱼山”。

大人之念:大丈夫的念头;有成就的人的念头。按:《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14经表示解脱者为大丈夫。

易不难得:容易、不难得到。

戏:指“戏论”,即违反真理或不能增进善法的言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虚妄”。

缄簏:竹编的箱子。读音同“间路”。

究竟智:究竟的智慧;阿罗汉的智慧。又译为“完全智”、“所得智”。

阿那含: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的圣人,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第三果,又称为不还果。

不欲令他知我无欲:疑为“不欲令他知我无戏”的讹误。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他不欲求:‘愿人们知道我是“不乐于虚妄者”’”。

阿罗呵:“阿罗汉”的另译。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有成就的人都想什么?

本经提到以下八种念头是有成就的人的想法:

大人八念 经文说明
无欲 得无欲,自知得无欲,不令他人知我无欲,得知足、得远离、得精勤、得正念、得定意、得智慧、得不戏……自知得不戏,不欲令他知我无欲
知足 行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躯
远离 行远离,成就二远离:身及心俱远
精勤 常行精进,断恶不善,修诸善法,恒自起意,专一坚固,为诸善本不舍方便
正念 观内身如身,观内觉、心、法如法
定意 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
智慧 修行智慧,观兴衰法,得如是智,圣慧明达,分别晓了,以正尽苦
不戏 意常灭戏,乐住无余涅槃,心恒乐住,欢喜意解


相当的南传经文以及《阿那律八念经》所载的大人八念和本经一致,佛陀在阿那律尊者的七念外,强调“不戏论”作为第八念,并且进一步表示依此而证得各种禅定乃至涅槃。

相当的《增壹阿含经》经文中没有正念、不戏这两项,而是持戒、多闻,并且表示持戒胜于多闻,精进则是第八个,最为重要。

几部对应经典的用词对照如下:

《中阿含经》大人八念 南传《中部尼柯耶》大丈夫之寻 《增壹阿含经》八大人念
无欲(非有欲) 少欲(不是强欲) 少欲(非为多欲)
知足(非无厌) 知足(不是不知足) 知足(非无厌)
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 独居(不是喜欢众居) 闲居(非在愦闹)
精勤(非懈怠) 活力已被发动(不是懈怠) 精进(非懈怠)
正念(非邪念) 念已现前(不是念已忘失) 持戒(非犯戒)
定意(非乱意) 得定(不是未得定) 三昧(非乱)
智慧(非愚痴) 有慧(不是劣慧) 智慧(非愚)
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 乐于无虚妄(不是乐于虚妄) 多闻(非少闻)


  • 有同学问:“阿那律尊者程度应该很好,靠着自己想到的大人七念其中正念、定、慧等应该能成道,为什么佛陀要教他第八念?”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程度高的修行者,可能由天眼通而得知天人的错误推论(例如梵天认为自己创造世间)甚至沉迷于玄虚的境界,或是饱读经论的人喜好佛学论辩,心习惯于攀缘各种法,疏忽了进一步的修行。不戏论即可斩断对于各种法的攀缘,才能更上一层楼,如本经所说证得“无余涅槃”。

从趣味的解读来看,也可以说佛陀知道阿那律尊者想着这些,因此叫他不要想太多以免发展成为戏论,而要赶紧用功精进,以实证禅定乃至涅槃,

(七五)中阿含长寿王品净不动道经第四(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拘楼瘦,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欲者无常、虚伪、妄言,是妄言法,则是幻化、欺诳、愚痴。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彼一切是魔境界,则是魔饵,因此令心生无量恶不善之法,增伺、瞋恚及斗诤等,谓圣弟子学时为作障碍。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世尊所说,欲者无常、虚伪、妄言,是妄言法,则是幻化、欺诳、愚痴。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彼一切是魔境界,则是魔饵,因此令心生无量恶不善之法,增伺、瞋恚及斗诤等,谓圣弟子学时为作障碍。彼作是念:‘我可得大心成就游,掩伏世间摄持其心。若我得大心成就游,掩伏世间,摄持其心者,如是心便不生无量恶不善之法,增伺、瞋恚及斗诤等,谓圣弟子学时为作障碍。’彼以是行、以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动,或以慧为解。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不动。是谓第一说净不动道

“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有色者,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四大者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动,或以慧为解。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不动。是谓第二说净不动道。

“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于尔时必得不动想。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动,或以慧为解。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不动。是谓第三说净不动道。

“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及不动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于尔时得无所有处想。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动,或以慧为解。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不动。是谓第一说净无所有处道。

“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此世空,空于神、神所有,空有常,空有恒,空长存,空不变易。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无所有处,或以慧为解。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无所有处。是谓第二说净无所有处道。

“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我非为他而有所为,亦非自为而有所为。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无所有处,或以慧为解。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无所有处。是谓第三说净无所有处道。

“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及不动想、无所有处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于尔时而得无想。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无想,或以慧为解。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无想处。是谓说净无想道。”

是时,尊者阿难执拂侍佛。于是,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若有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世尊!比丘行如是,彼为尽,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阿难!此事不定,或有得者,或有不得。”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比丘云何行不得般涅槃?”

世尊告曰:“阿难!若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阿难!连舍也不能执著若比丘乐彼舍、著彼舍、住彼舍者,阿难!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比丘若有所受,不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阿难!若比丘有所受者,彼必不得般涅槃也。”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彼比丘为何所受?”

世尊告曰:“阿难!行中有余,谓有想、无想处,于有中第一,彼比丘。”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彼比丘受余行耶?”

世尊告曰:“阿难!如是比丘受余行也。”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比丘云何行必得般涅槃?”

世尊告曰:“阿难!若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阿难!若比丘不乐彼舍、不着彼舍、不住彼舍者,阿难!比丘行如是,必得般涅槃。”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比丘若无所受,必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阿难!若比丘无所受,必得般涅槃。”

尔时,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已说净不动道,已说净无所有处道,已说净无想道,已说无余涅槃。世尊!云何圣解脱耶?”

世尊告曰:“阿难!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及不动想、无所有处想、无想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是谓自己有。若自己有者,是生、是老、是病、是死。阿难!若有此法,一切尽灭无余不复有者,彼则无生,无老、病、死。圣如是观,若有者必是解脱法,若有无余涅槃者是名甘露,彼如是观、如是见,必得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阿难!我今为汝已说净不动道,已说净无所有处道,已说净无想道,已说无余涅槃,已说圣解脱。如尊师所为弟子起大慈哀,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者,我今已作;汝等当复自作,至无事处,至林树下,空安静处,燕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进,莫令后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训诲。”

佛说如是。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净不动道经第四竟(千七百八十七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拘楼瘦”,巴利本作 Kurūsu。

“剑磨瑟昙”,巴利本作 Kammassadhamma。

“是谓第一说净不动道”,巴利本作 Ayaṃ paṭhamā āṇañjasappāya paṭipadā akkhāyati。

“彼”,宋、元、明三本作“后”。

“怜”,大正藏原为“邻”,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怜”。

“道”,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高丽藏补上。

明本无“净不动道经第四竟”八字。

宋、元、明三本无“千七百八十七字”七字。

[注解]

拘楼瘦:在拘楼国中。其中“拘楼”是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恒河上游西岸,相当于现今的德里所在,“搜”为地方的复数语尾。又译为“拘留搜”、“拘留沙”、“拘流沙”。

剑磨瑟昙拘楼都邑:剑磨瑟昙这个拘楼国的都市,是佛陀教化游历最西北端的城市。又译为“剑摩瑟昙拘楼都邑”、“劫摩沙住处”,义译为“调牛聚落”、“调伏駮牛聚落”、“杂色牧牛聚落”、“法行城”。

妄言:妄语、谎言。

增伺:欲贪。“伺”指“等待机会”,“增伺”即为“加强寻求机会”,在《中阿含经》中“增伺”一词特指欲贪。

大心:广大的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广大、高大之心”。

掩伏世间:超越世间。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克服世间后”。

摄持其心:收摄心念;专注心念。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以意确立”。

不动:不动摇的定境,通常指第四禅或第四禅以上的定境。

以慧为解:以智慧而了解、悟入,也有解为以智慧而解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依慧而胜解”。

无所有处: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三天的层次。又译为“无所有入处”。

空于神、神所有:无我、无我所。

我非为他而有所为,亦非自为而有所为:(待填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不属于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那里也不属于我”。

无想:即“无相”,观色、声、香、味、触、法相断,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详见《杂阿含经》卷三第80经、卷十八第502经。按:经中记载“无想定”是外道的定,“无相三昧”是佛教修行的定,但古代“想”、“相”两字常混用,在不同时代的翻译中容易混淆,本经中的“无想”特指佛教修行的“无相三昧”,而不是外道的“无想定”。又译为“无想心定”、“无相心三昧”、“无相心正受”。相当的南传经文不同,为“非想非非想处”。

于有中第一:最寂静、殊胜的存在。又译为“有第一”。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最殊胜的执取”。

受:执著(于微细的存在)。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执取”。

净不动道:清净以达到不动境界的修行方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随应于不动之道迹”。

净无所有处道:

净无想道:

自己有:有身见。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清净证得第四禅及无色定的方法

本经中佛陀教导我们如何清净心意以入第四禅以及无色定的关键,在于以如下的观照来突破执著:

(待整理)

入不动的三种方法:

  • 离欲:欲者无常、虚伪、妄言,是妄言法,则是幻化、欺诳、愚痴。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彼一切是魔境界。
  • 离色:若有色者,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四大者是无常法,是苦、是灭。
  • 离欲想、色想: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


入无所有处的三种方法:

  • 离欲想、色想、不动想: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及不动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
  • 我空、我所空:此世空,空于神、神所有,空有常,空有恒,空长存,空不变易。
  • 任何人事物都无我:我非为他而有所为,亦非自为而有所为。


入无相的方法:

  • 离欲想、色想、不动想、无所有处想: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及不动想、无所有处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


日常生活中偶尔也有可用以比喻“无相”的例子,例如路上突然有人向我们打招呼,我们却一时之间认不出他是谁,这是因为这时心中没有浮现这个人的相(但还是有其他相,因此不是真正的“无相”)。修无相三昧时则要常在类似状态,不念一切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法相。

  • 连舍也不执著

本经中提到对于已证得无相三昧的人,修行无我、无我所而舍去一切时,如果执著于舍,则仍不能解脱:“若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阿难!若比丘乐彼舍、著彼舍、住彼舍者,阿难!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

这是佛教实修上最高的层次,诸经中也有提醒,例如《杂阿含经》卷11:“缘眼、色,生眼识,见可意色,欲修如来厌离正念正智。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故,修如来不厌离正念正智……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来厌、不厌俱离舍心住正念正智。”(CBETA, T02, no. 99, p. 78)

  • 相关经文

《杂阿含经》卷1:“我于色离有求有行,若于色离随顺觉,则于色离以智慧如实见;如是受、想、行、识离有求有行,若于受、想、行、识离随顺觉,则于受、想、行、识离以智慧如实见。”(CBETA, T02, no. 99, p. 2, c20-23)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CBETA, T08, no. 235, p. 749, b5-11)

待整合:

《性空学探源》卷2:“这与无色界的无所有处定同。但分析其内容,觉得它包含三解脱门思想在内。观欲色相、欲色想、不动想无所有,是无相的;观常恒我我所的不可得,是空的;观不为自不为他而有所作为,是无作(无愿)的。虽包含三义,但特重在无所作为,所以称之为无所有处道。”(CBETA 2020.Q1, Y11, no. 11, p. 92a2-5)

(七六)中阿含长寿王品郁伽支罗经第五(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郁伽支罗,在恒水池岸。

尔时,一比丘则于晡时燕坐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白曰:“世尊!唯愿为我善略说法。从世尊闻已,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族姓子所为,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唯无上梵行讫,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世尊告曰:“比丘!当如是学,令心得住,在内不动无量善修,复观内身如身,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复观外身如身,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复观内外身如身,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比丘!如此之定,去时、来时当善修习,住时、坐时、卧时、眠时、觉时、眠觉[*]时亦当修习。复次,亦当修习有觉有观定、无觉少观定,修习无觉无观定,亦当修习喜共俱定、乐共俱定、定共俱定,修习舍共俱定

“比丘!若修此定极善修者,比丘!当复更修观内觉如觉,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复观外觉如觉,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复观内外觉如觉,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比丘!如此之定,去时、来时当善修习,住时、坐时、卧时、眠时、觉[*]时、眠觉[*]时亦当修习。复次,亦当修习有觉有观定、无觉少观定,修习无觉无观定,亦当修习喜共俱定、乐共俱定、定共俱定,修习舍共俱定。

“比丘!若修此定极善修者,比丘!当复更修观内心如心,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复观外心如心,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复观内外心如心,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比丘!如此之定,去时、来时当善修习,住时、坐时、卧时、眠时、觉[*]时、眠觉[*]时亦当修习。复次,亦当修习有觉有观定、无觉少观定,修习无觉无观定,亦当修习喜共俱定、乐共俱定、定共俱定,修习舍共俱定。

“比丘!若修此定极善修者,比丘!当复更修观内法如法,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复观外法如法,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复观内外法如法,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比丘!如此之定,去时、来时当善修习,住时、坐时、卧时、眠时、觉[*]时、眠觉[*]时亦当修习。复次,亦当修习有觉有观定、无觉少观定,修习无觉无观定,亦当修习喜共俱定、乐共俱定、定共俱定,修习舍共俱定。

“比丘!若修此定极善修者,比丘!心当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比丘!若汝修习此定极善修者,若游东方,必得安乐,无众苦患;若游南方、西方、北方者,必得安乐,无众苦患。比丘!若汝修习此定极善修者,我尚不说汝诸善法住,况说衰退?但当昼夜增长善法而不衰退。比丘!若汝修习此定极善修者,汝于二果必得其一,或于现世得究竟智,或复有余得阿那含。”

于是,彼比丘闻佛所说,善受善持,即从座起,稽首佛足,绕三匝而去,受持佛教,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族姓子所为,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唯无上梵行讫,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尊者知法已至,得阿罗诃。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郁伽支罗经第五竟(千二百六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大正藏在“从”字之后有一“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觉”,大正藏原为“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觉”。[*]

“修”,宋、元、明三本作“修习”。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座”。

明本无“郁伽支罗经第五竟”八字。

宋、元、明三本无“千二百六字”五字。

[注解]

观内身如身...观内外法如法:指四念处之实修,即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1)身念处、(2)受念处、(3)心念处、(4)法念处。

有觉有观定、无觉少观定,修习无觉无观:这里是以寻、伺的有无来分类禅定的境界。这三者分别可指初禅、初禅和第二禅中间的定境、第二禅及以上的定境。

喜共俱定、乐共俱定、定共俱定:这里是以是否有喜、乐、定来分类禅定的境界。例如初禅及第二禅有喜、乐、定,第三禅无喜、有乐、有定,第四禅无喜、无乐、有定。

绕三匝:顺着尊者的右方绕三圈,以表示礼敬。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为何七定中,有六定是两两重复的?有何不同? 有觉有观定、无觉少观定,修习无觉无观定,亦当修习喜共俱定、乐共俱定、定共俱定,修习舍共俱定。

HeavenChow:

个人以为, 此经不是以禅定的程度来划分的, 而是以禅支来分类.

也就是禅支有 “觉, 观, 喜, 乐, 定, 舍” , 佛陀说有这些禅支的禅定都应该修习.

初禅 觉 , 观 , 喜 , 乐 , 定(心一境性) 二禅 喜 , 乐 , 定 三禅 乐 , 定 四禅 舍 , 定 四无色定 舍 , 定

在阿毘达摩中, 色界禅不是分成四禅, 而是五禅, 在初禅与二禅中间还有 “无寻有伺禅”, 和此经的 “无觉少观” 应该是同一种.

(七七)中阿含长寿王品娑鸡帝三族姓子经第六(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娑鸡帝,在青林中。

尔时,娑鸡帝有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难提、尊者金毘罗,并皆年少新出家学,共来入此正法不久。尔时,世尊问诸比丘:“此三族姓子并皆年少新出家学,共来入此正法不久,此三族姓子颇乐于此正法、律中行梵行耶?”时,诸比丘嘿然不答。

世尊复再三问诸比丘:“此三族姓子并皆年少新出家学,共来入此正法不久,此三族姓子颇乐于此正法、律中行梵行耶?”时,诸比丘亦复再三嘿然不答。

于是,世尊自问三族姓子,告尊者阿那律陀:“汝等三族姓子并皆年少新出家学,共来入此正法不久,阿那律陀!汝等颇乐此正法、律中行梵行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曰:“世尊!如是。我等乐此正法,修行梵行。”

世尊问曰:“阿那律陀!汝等小时年幼童子,清净黑发,身体盛壮,乐于游戏,乐数澡浴,严爱其身,于后亲亲及其父母共相爱恋,悲泣啼哭,不欲令汝出家学道。汝等故能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阿那律陀!汝等不畏王而行学道,亦不畏贼,不畏负债,不畏恐怖,不畏贫穷不得活故而行学道,但厌生、老、病、死、啼哭、忧苦,或复欲得大苦聚边。阿那律陀!汝等不以如是心故出家学道耶?”

答曰:“如是。”

“阿那律陀!若族姓子以如是心出家学道者,为知所由,得无量善法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世尊曰:“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唯愿说之,我等闻已,得广知义。”

佛便告曰:“阿那律陀!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其义。”阿那律陀等受教而听。

世尊告曰:“阿那律陀!若为欲所覆、恶法所缠者,不得舍乐、无上止息,彼心生增伺、瞋恚、睡眠,心生不乐,身生频呻,多食心忧;彼比丘便不能忍饥渴、寒热、蚊虻、蝇蚤、风日所逼,恶声、捶杖亦不能忍,身遇诸疾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可乐,皆不堪耐。所以者何?以为欲所覆、恶法所缠,不得舍乐、无上止息故。若有离欲,非为恶法之所缠者,必得舍乐及无上止息,彼心不生增伺、瞋恚、睡眠、心不生不乐,身不生频呻[*],亦不多食,心不愁忧;彼比丘便能忍饥渴、寒热、蚊虻、蝇蚤、风日所逼,恶声、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诸疾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可乐,皆能堪耐。所以者何?以非为欲所覆故,不为恶法之所缠故,又得舍乐、无上止息故。”

世尊问曰:“阿那律陀!如来以何义故?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所吐耶?”

阿那律陀白世尊曰:“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唯愿说之,我等闻已,得广知义。”

佛便告曰:“阿那律陀!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其义。”阿那律陀等受教而听。

世尊告曰:“阿那律陀!诸漏秽污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如来非不尽,非不知故,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所吐。阿那律陀!如来但因此身故,因六处故,因寿命故,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所吐。阿那律陀!如来以此义故,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所吐。”

世尊问曰:“阿那律陀!如来以何义故,住无事处、山林树下,乐居高岩,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燕坐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世尊曰:“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唯愿说之,我等闻已,得广知义。”

佛便告曰:“阿那律陀!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其义。”阿那律陀等受教而听。

世尊告曰:“阿那律陀!如来非为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故,住无事处、山林树下,乐居高岩,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燕坐。阿那律陀!如来但以二义故,住无事处、山林树下,乐居高岩,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燕坐:一者为自现法乐居故,二者为慈愍后生人故。或有后生人效如来住无事处、山林树下,乐居高岩,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燕坐。阿那律陀!如来以此义故,住无事处、山林树下,乐居高岩,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燕坐。”

世尊问曰:“阿那律陀!如来以何义故,弟子命终,记说某生某处、某生某处?”

尊者阿那律陀白世尊曰:“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唯愿说之,我等闻已,得广知义。”

佛便告曰:“阿那律陀!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其义。”阿那律陀等受教而听。

世尊告曰:“阿那律陀!如来非为趣为人说,亦不欺诳人,亦不欲得人欢乐故,弟子命终,记说某生某处、某生某处。阿那律陀!如来但为清信族姓男、族姓女,极信极爱,极生喜悦,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故弟子命终,记说某生某处、某生某处。若比丘闻某尊者于某处命终,彼为佛所记,得究竟智,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或自见彼尊者,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尊者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闻已,忆彼尊者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比丘闻某尊者于某处命终,彼为佛所记,五下分结已尽,生于彼间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或自见彼尊者,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尊者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闻已,忆彼尊者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比丘闻某尊者于某处命终,彼为佛所记,三结已尽,淫怒痴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一往来已而得苦际。或自见彼尊者,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尊者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闻已,忆彼尊者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比丘闻某尊者于某处命终,彼为佛所记,三结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而得苦际。或自见彼尊者,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尊者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闻已,忆彼尊者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若比丘尼闻某比丘尼于某处命终,彼为佛所记,得究竟智,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或自见彼比丘尼,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比丘尼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闻已,忆彼比丘尼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尼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比丘尼闻某比丘尼于某处命终,彼为佛所记,五下分结已尽,生于彼间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或自见彼比丘尼,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比丘尼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闻已,忆彼比丘尼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尼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比丘尼闻某比丘尼于某处命终,彼为佛所记,三结已尽,淫怒痴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一往来已而得苦际。或自见彼比丘尼,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比丘尼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闻已,忆彼比丘尼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尼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比丘尼闻某比丘尼于某处命终,彼为佛所记,三结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而得苦际。或自见彼比丘尼,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比丘尼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闻已,忆彼比丘尼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尼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若优婆塞闻某优婆塞于某村命终,彼为佛所记,五下分结已尽,生于彼间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或自见彼优婆塞,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优婆塞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闻已,忆彼优婆塞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彼优婆塞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优婆塞闻某优婆塞于某村命终,彼为佛所记,三结已尽,淫怒痴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一往来已而得苦际。或自见彼优婆塞,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优婆塞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闻已,忆彼优婆塞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彼优婆塞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优婆塞闻某优婆塞于某村命终,彼为佛所记,三结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而得苦际。或自见彼优婆塞,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优婆塞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闻已,忆彼优婆塞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优婆塞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若优婆私闻某优婆私于某村命终,彼为佛所记,五下分结已尽,生于彼间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或自见彼优婆私,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优婆私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闻已,忆彼优婆私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优婆私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优婆私闻某优婆私于某村命终,彼为佛所记,三结已尽,淫怒痴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一往来已而得苦际。或自见彼优婆私,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优婆私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闻已,忆彼优婆私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优婆私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优婆私闻某优婆私于某村命终,彼为佛所记,三结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而得苦际。或自见彼优婆私,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优婆私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其人闻已,忆彼优婆私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阿那律陀!如是优婆私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如来以此义故,弟子命终,记说某生某处、某生某处。”

佛说如是。尊者阿那律陀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鸡帝三族姓子经第六竟(三千四百六字)

中阿含经卷第十八(万一百二十七字)(第二小土城诵)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共”,大正藏原为“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共”。

“呻”,大正藏原为“伸”,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呻”。[*]

“来”,宋、元、明三本作“是”。

“正”,元本作“王”。

“惠”,大正藏原为“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惠”。[*]

“已”,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前后文补上。

“世”,大正藏原为“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世”。

“惠”,大正藏原为“慧”,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惠”。

大正藏无“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彼”,宋、元、明三本作“彼处”。[*]

“法”,大正藏原为“趣”,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法”。

“娑”,宋本作“婆”。

“娑鸡帝三族姓子经第六竟”,宋本作“婆鸡帝三族姓子经第六竟”,明本无此十一字。

宋、元、明三本无“三千四百六字”六字。

宋、元、明三本无“万一百二十七字”七字。

“第二小土城诵”六字明本置于“中阿含经卷第十八”前行。

[注解]

娑鸡帝: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拘萨罗国的旧都城,位于当时的中印度,舍卫城的南方,和拘萨罗国以南的阿逾阇城隔河相望。又译为“娑祇”。

嘿然:不作声。又作“默然”。

不畏王而行学道:不是因为国王逼迫才出家修行。

不得舍乐、无上止息:得不到舍离的快乐以及最高的止息。“无上止息”指熄灭贪瞋痴而获得解脱。

频呻:打呵欠、伸懒腰。又作“频伸”。

现法乐居:当生保持着安乐、幸福。另译作“现法乐住”、“见法乐住”。

从他数数闻之:从其他人多次听说。

差降安乐:不同程度的安乐。

五下分结:身见(执著于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贪欲、瞋恚。断除五下分结,即为第三果圣者。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十八.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7/15 00:2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940290927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