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学相应 (2/2)]《杂阿含经》“学相应”的内容为卷二十九第816~829经和本卷第830~832经,是解说戒定慧三学的相关经文。 (八三〇)[0213a05]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崩伽阇ⓐ①崩伽耆林中。 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戒相应法ⓑ②,赞叹制戒法。 尔时,尊者迦叶氏ⓒ于崩伽聚落住,闻世尊说戒相应法,赞叹是戒,极心不忍不喜③,言:“此沙门极赞叹是戒,极制是戒④。” 尔时,世尊于崩伽聚落随所乐住已,向舍卫国去,次第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尊者迦叶氏,世尊去后不久,心即生悔:“我今失利,得大不利,于世尊所说戒相应法,赞叹制戒时,于世尊所,心不忍不喜,心不欢喜,而作是言:‘沙门极制是戒,极赞叹是戒。’” 时,尊者迦叶氏夜过晨朝,着衣持钵,入崩伽聚落乞食。食已,还精舍,付嘱卧具⑤,自持衣钵,向舍卫城次第游行,至舍卫国,举衣钵,洗足已,诣世尊,稽首礼足,白佛言:“悔过,世尊!悔过,善逝!我愚我痴,不善不辨ⓓ。我闻世尊为诸比丘说戒相应法,赞叹制戒时,于世尊所,不忍不喜,心不欣乐,而作是言:‘是沙门极制是戒,赞叹是戒。’” 佛告迦叶氏:“汝何时于我所,心不忍不喜,不生欣乐,而作是言:‘此沙门极制是戒,赞叹是戒’?” 迦叶氏白佛言:“时,世尊于崩伽阇聚落崩伽耆林中,为诸比丘说戒相应法,赞叹是戒。我尔时于世尊所,心得不忍、不欢喜,心不欣乐,而作是言:‘是沙门极制是戒,赞叹是戒。’世尊!我今日自知罪悔,自见罪悔,唯愿世尊受我悔过,哀愍故。” 忏悔而后能守净戒佛告迦叶氏:“汝自知悔、愚痴、不善不辨[*],闻我为诸比丘说戒相应法,赞叹制戒,而于我所,不忍不喜,心不欣乐,而作是言:‘是沙门极制是戒,极叹是戒。’汝今迦叶自知悔、自见悔已,于未来世,律仪戒生,我ⓔ今授汝,哀愍故。迦叶氏!如是悔者,善法增长,终不退减。所以者何?若有自知罪、自见罪而悔过者,于未来世,律仪戒生,善法增长,不退减故。 “正ⓕ使⑥迦叶为上座者,不欲学戒、不重于戒、不叹制戒,如是比丘我不赞叹。所以者何?若大师所赞叹者,余人则复与相习近,恭敬亲重;若余人与相习近亲重者,则与同见,同彼所作;同彼所作者,长夜当得不饶益苦⑦。是故我于彼长老初不⑧赞叹,以其初始不乐学戒故。如长老,中年、少年亦如是。 “若是上座长老初始重于戒学,赞叹制戒,如是长老我所赞叹,以其初始乐戒学ⓖ故。大师所赞叹者,余人亦当与相习近亲重,同其所见;同其所见故,于未来世,彼当长夜以义饶益。是故于彼长老比丘常当赞叹,以初始乐学戒故。中年、少年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崩伽阇”,巴利本作 Paṅkadhā。 ⓑ “戒相应法”,巴利本作 Sikkhāpadapaṭisaṃyuttāya dhammiyā。 ⓒ “迦叶氏”,巴利本作 Kassapagotta。 ⓓ “辨”,宋、圣二本作“辩”。[*] ⓔ “我”,大正藏原为“戒”,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我”。 ⓕ “正”,宋、元、明、圣四本作“政”。 ⓖ “戒学”,元、明二本作“学戒”。 [注解]① 崩伽阇:拘萨罗国的村名。 ② 戒相应法:与戒相关的法。 ③ 极心不忍不喜:心中非常不能接受、不喜欢。“忍”是接受的意思,“极心”是“心极”的倒装,指“心中极为……”。 ④ 极制是戒:制定这些戒律过于严格。 ⑤ 付嘱卧具:将目前自己睡觉的地方与用品交付给他人。 ⑥ 正使:纵使。 ⑦ 不饶益苦:没有利益、带来苦恼。 ⑧ 初不:从来不。“初”指从来、始终,这种用法用于否定句。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表示纵使是资深的上座比丘,只要不重视戒律,佛陀就不会称赞他,否则新进比丘就会有样学样,招致戒律的破败、团体的堕落。 在世俗上,企业团体当中愈是资深的干部,愈可能认为自己不必如新手受规矩束缚。然而,愈资深的干部不守规矩,就愈容易上梁不正下梁歪,群起仿效,造成整个团体的败坏。本经中佛陀所开示的原则也适用于企业管理,若有资深干部不守规矩,则不宜赞许。相反地,该赞许守规矩的人,制度才能建立、团体才能运作顺畅。
本经中迦叶氏比丘向佛陀忏悔他先前轻视、不接受戒律的过失后,佛陀则肯定他能忏悔改过,表示忏悔而后能守净戒。真正了解错误及错误带来的后果,并加以忏悔,自然就比较不容易再犯了。 [进阶辨正](八三一)[0213b26]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诸上座长老比丘初始不乐学戒、不重于戒,见余比丘初乐学戒、重于戒、赞叹制戒者,彼亦不随时赞叹,我ⓐ于此等比丘所亦不赞叹,以其初始不乐学戒故。所以者何?若大师赞叹彼者,余人当复习近亲重,同其所见①;以同其所见故,长夜当受不饶益苦。是故我于彼长老,中年、少年亦复如是。乐学ⓑ戒者,如前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我”,宋本作“美哉”。 ⓑ 宋本无“学”字。 [注解]① 习近亲重,同其所见:亲近重视,学习相同的见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戒律不只是个人修行的基础,也是团体相处的规则。要重视、持守戒律,才有可能自利利他。 (八三二)[0213c08]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何等为增上戒学?若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①,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增上戒学。何等为增上意学?若比丘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是名增上意学。何等为增上慧学?若比丘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是名增上慧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学余经,如前念处说。 如禅,如是无量、无色。如四圣谛,如是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四道、四法句、止观修习,亦如是说。
[注解]① 具足威仪行处:行为举止合宜,并且不出入不适当的场所。“行处”可指行为举止,也可指出入的场所。又译为“往返出入,具诸威仪”。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导读:不坏净相应 (2/3)]四不坏净是:
凡夫对于三宝的信心有进有退,持戒时好时坏,而初果圣者亲身体证佛法,自然断除对三宝的狐疑,成就对于三宝的不坏的信心,并且持戒清净。因此四不坏净是初果圣者的成就之一。 《杂阿含经》“不坏净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卷三十一第902~904经、本卷第833~860经、卷四十一第1121~1135经,是佛陀解说四不坏净的经文。 (八三三)[0213c24]如是我闻: 时,有善调象师离车ⓑ,名曰难陀ⓒ,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离车难陀言:“成就四不坏净,而能自在如意若圣弟子成就四不坏净ⓓ者,欲求寿命,即得寿命,求好色、力、乐、辩、自在即得①。何等为四?谓佛不坏净成就,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我见是圣弟子于此命终,生于天上,于天上得十种法。何等为十?得天寿、天色、天名称②、天乐、天自在③,天色、声、香、味、触。若圣弟子于天上命终,来生人中者,我见彼十事具足。何等为十?人间寿命、人好色、名称、乐、自在、色、声、香、味、触。我说彼多闻圣弟子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从他闻、不取他意、不因他思④,我说彼有如实正慧知见。” 尔时,难陀有从者,白难陀言:“浴时已到,今可去矣。” 难陀答言:“我今不须人间澡浴,我今于此胜妙法以自沐浴,所谓于世尊所得清净信乐。” 尔时,离车调象师难陀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而去。 [校勘]ⓐ “毘舍离”,巴利本作 Vesāli。 ⓑ “善调象师离车”,巴利本作 Licchavimahāmatta。 ⓒ “难陀”,巴利本作 Nandaka。 ⓓ “不坏净”,巴利本作 Aveccappasāda。 [注解]① 欲求寿命,即得寿命,求好色、力、乐、辩、自在即得:想要求长寿,即能得长寿,想要求好的容貌、力量、快乐、口才、随心所欲,都能够得到。 ② 天名称:天神的名望与称誉。 ③ 天自在:天神的随心所欲。 ④ 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从他闻、不取他意、不因他思:不因为他人而相信、不因为他人而想学、不因为他人而听闻、不由他人的意思、不因为他人的想法。这是描述证得四不坏净的人已亲身体证佛法,所以不会人云亦云。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表示:“若圣弟子成就四不坏净者,欲求寿命,即得寿命,求好色、力、乐、辩、自在即得。” 有四不坏净的人,净信三宝,自然行于正道,而感得人天善果甚至解脱;奉持净戒,自然不造恶业,不生恶果。因此成就四不坏净者有种种的善报,能自在如意。 这也是各经中说净信三宝有殊胜善报的根本原因,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CBETA, T13, no. 412, p. 778, b6-7) 若净信三宝最终得四不坏净、证得初果,自然有殊胜善报。但若只是见神拜神、见佛求佛,却没有对三宝的净信及符合八正道的修行,果报自然大打折扣。 证得初果后不再造三恶道业,但在证初果前曾造的恶业仍可能成熟,造成不如意。这些有各自的因果,与本经所说并不抵触。 有同学问:“修行通常要去除世俗的欲望,本经为何提这些好处?”其实本经单纯是讲“善果”,善果不等同欲望。例如给孤独长者很有钱,有钱并不是“原罪”,善用钱财的话也可成为修行上的资粮:给孤独长者以他的钱财布施行善、护持佛法,增加修行的资粮,促成他成就圣果。 (八三四)[0214a1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国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圣弟子成就四不坏净者,不于人中贫活而活①,不寒乞②,自然富足。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成就,法、僧、圣戒不坏净成就。是故,比丘!当如是学:‘我当成就于佛不坏净,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贫活而活:过着贫困的生活。 ② 寒乞:寒天乞食,比喻贫寒;穷困。 [对应经典]
(八三五)[0214a2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转轮王七宝具足,成就人中四种神力,王四天下①,身坏命终,生于天上。虽复转轮圣王七宝具足,成就人间神力,王四天下,身坏命终,得生天上,然犹未断地狱、畜生、饿鬼恶趣之苦。所以者何?以转轮王不得于佛不坏净,法、僧不坏净,圣戒不成就故。 “多闻圣弟子持粪扫衣②,家家乞食,草蓐卧具③;而彼多闻圣弟子解脱地狱、畜生、饿鬼恶趣之苦。所以者何?以彼多闻圣弟子于佛不坏净,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于佛不坏净,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四天下:古代印度人认为人间分成东南西北四大洲,称为四天下。 ② 粪扫衣:捡拾被丢弃的衣物,清洗后缝制成的衣服。又译作“纳衣”。穿粪扫衣而不穿施主布施的衣服是十二头陀行(舍弃对衣服、饮食、住处的贪著,以修练身心、去除尘垢烦恼的苦行法)之一。 ③ 草蓐卧具:以草席当床铺。“蓐”即草席、草垫,读音同“辱”。 [对应经典]
(八三六)[0214b0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起哀愍心①、慈悲心。若有人于汝等所说乐闻乐受②者,汝当为说四不坏净,令入令住③。何等为四?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于圣ⓑ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④——地、水、火、风,有变易增损,此四不坏净未尝增损变异。彼无增损变异者,谓多闻圣弟子于佛不坏净成就,若堕地狱、畜生、饿鬼者,无有是处。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我当成就于佛不坏净,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亦当建立余人,令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起”,宋、元、明、圣四本作“趣”。 ⓑ 圣本无“圣”字。 [注解]① 起哀愍心:生起悲悯众生的心。 ② 乐闻乐受:乐于听闻接受。 ③ 令入令住:帮助他了解并受持。 ④ 四大:古代印度人认为一切物质及物理现象,有四种组成:地大(坚固性)、水大(湿润性)、火大(温热性)、风大(移动性)。不过在佛教的观点,四大并非不可分割、永存的,四大彼此也是互为因缘、无常的。一个东西的地大特别明显时,我们称它为地,但它其实还是有其他三大的特性,只是不那么明显。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八三七)[0214b20]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信人的五种过失若信人①者,生五种过患,彼人或时犯戒违律,为众所弃。恭敬其人者,当作是念:‘此是我师,我所敬重ⓐ,众僧弃薄②,我今何缘入彼塔寺?’不入塔寺已,不敬众僧;不敬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信敬人生初过患。 “复次,敬信人者,所敬之人犯戒违律,众僧为作不见举③。敬信彼人者,当作是念:‘此是我师,我所敬重,而今众僧作不见举,我今何缘复入塔寺?’不入塔寺已,不敬众僧;不敬众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二过患。 “复次,彼人若持衣钵,余方游行④。敬彼人者,而作是念:‘我所敬人着衣持钵,余方ⓑ游行,我今何缘入彼塔寺?’不入塔寺已,不得恭敬众僧;不敬众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三过患。 “复次,彼所信敬人舍戒还俗。敬信彼人者,而作是念:‘彼是我师,我所敬重,舍戒还俗,我今不应入彼塔寺。’不入寺已,不敬众僧;不敬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四过患。 “复次,彼所信敬人身坏命终。敬信彼人者,而作是念:‘彼是我师,我所敬重,今已命终,我今何缘入彼塔寺?’不入寺故,不得敬僧;不敬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故,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五过患。 “是故,诸比丘!当如是学:‘我当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敬重”,大正藏原为“重敬”,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敬重”。 ⓑ “余方”,大正藏原为“人间”,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余方”。 [注解]① 信人:以人为信仰对象。 ② 弃薄:嫌弃鄙视。 ③ 不见举:举发不承认自己犯戒的犯戒者。“不见”指出家人犯戒但不认罪。 ④ 余方游行:到别的地方游历。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佛陀表示信人有五种过失:
“信人的五种过失”是佛陀在介绍“四不坏净”的经文中一并解说的,可见“依法不依人”与“四不坏净”不相违背,要有“依法不依人”的智慧,才能真正的敬信三宝。 根据《阿含经》诸多经文,“皈依僧”是皈依“圣众”,而不仅单一个人;具有对三宝的净信,不因单一个人的行为而动摇,才能成就四不坏净。 (八三八)[0214c25]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食,长养众生,四大增长摄受。何等为四?谓抟ⓐ食①、触食②、意思食③、识食④。如是,福德润泽,为安ⓑ乐食。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我当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抟”,宋、元、明、圣四本作“揣”。 ⓑ “安”,明本作“女”。 [注解]① 抟食:物质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食物为抟食。“抟”读音同“团”。又译为“揣食”、“麁抟食”。本经提到的“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合称“四食”,是四类能长养身心(五阴)的食物。 ② 触食:根、境、识三者接触而生喜乐、长养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体触摸细滑,都是触食。又译为“细触食”。 ③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维系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粮”。 [对应经典]
(八三九)[0215a0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于佛不坏净成就者……为闻法……众僧所念……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对应经典]
(八四〇)[0215a09]次经亦如上说。差别者:“若于佛不坏净成就者,……法……僧……悭垢①缠众生,离悭垢心,在家而住,解脱心施②,常行乐施③,常乐于舍④,行平等施⑤……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悭垢:“悭”是吝啬,“垢”是污秽。吝啬是一种心中的污秽,因此称作悭垢。 ② 解脱心施:没有执着地布施。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自在施舍”。 ③ 常行乐施:乐于布施。 ④ 常乐于舍:乐于舍离。 ⑤ 行平等施:平等地布施。又译为“等心行施”、“等心普施”、“平等心而以惠施”。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对于佛、法、僧的不坏信心,清净布施,还有圣戒成就,都能带来滔滔不绝的福德、善法、安乐。 “不偷盗戒”的进一步积极面即“布施”,因此“圣戒成就”和“清净布施”也有所关联。 (八四一)[0215a14]次经亦如上说。差别者:“四不坏净的功德,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如是圣弟子四种福德润泽,善法润泽,摄受称量功德,不可称量①尔所果福、尔所果、尔所福果集,然彼得众多福利,是大功德聚数②。譬如五河合流,谓恒河ⓐ③、耶菩那ⓑ④、萨罗由ⓒ⑤、伊罗跋提ⓓ⑥、摩酰ⓔ⑦,于彼诸水无能度量百瓶、千瓶、百千万瓶者,然彼水多,是大水聚数。如是圣弟子成就四功德润泽者,无能度量其福多少,然彼多福,是大功德聚数。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我当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众吉之巨海, 自净能净彼⑧, [校勘]ⓐ “恒河”,巴利本作 Gaṅgā。 ⓑ “耶菩那”,巴利本作 Yamunā。 ⓒ “萨罗由”,巴利本作 Sarabhū。 ⓓ “伊罗跋提”,巴利本作 Aciravatī。 ⓔ “摩酰”,巴利本作 Mahī。 [注解]① 不可称量:数量大到无法计算。 ② 大功德聚数:属于极大数量的功德积聚。 ③ 恒河:五大河(恒河及其四大支流)之一,即恒河。又译为“恒水”、“恒伽”、“殑伽”。 ④ 耶菩那: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Yamuna 河,为恒河的最大支流。又译为“耶符那”、“耶扶那”、“耶蒲那”、“摇尤那”。 ⑤ 萨罗由: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Ghaghara 河。又译为“萨罗游”、“萨罗㳛”、“舍牢浮”。 ⑥ 伊罗跋提: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Rapti 河。又译为“阿夷罗婆提”。 ⑦ 摩酰: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Koshi 河。又译为“摩企”。 ⑧ 自净能净彼:大海能自行净化,而当混浊的河水流入大海后,也会被大海所净化。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比喻四不坏净的功德如同五大河汇流大海的水量,不只百瓶、千瓶、百千万瓶水,而是多到无法计算,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世间所有的福德果报都是缘起缘灭,不是永恒的。相较之下,证得初果、得四不坏净,能够永不堕恶道,自然远远超过一般会退失的人天福德。 (八四二)[0215b01]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婆罗门者,说虚伪道,愚痴恶邪,不正趣向,非智、等觉、向于涅槃。彼作如是化诸弟子:于十五日,以胡麻屑、菴罗摩罗屑①沐浴身体,著新劫贝②,头垂长缕,牛屎涂地而卧于上,言:‘善男子!晨朝早起,脱衣举著一处,裸③其形体,向东方驰走,正使道路逢凶象、恶马、狂牛、猘④狗、棘刺、丛林、坑涧、深水,直前莫避,遇害死者,必生梵天。’是名外道愚痴邪见,非智、等觉、向于涅槃。我为弟子说平正ⓐ路,非愚痴,向智慧、等觉,向于涅槃,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正”,宋本作“等”。 [注解]① 菴罗摩罗屑:余甘子皂化制作而成的肥皂粉。又译为“菴摩罗屑”、“菴摩罗末”。“菴罗摩罗”是音译,即“余甘子”,又译为“阿摩勒”。 ② 劫贝:棉花的音译,在这里指棉布所织的衣服。 ③ 裸:“裸”的异体字。 ④ 猘:发狂的。读音同“制”。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八四三)[0215b15]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弗:“所谓流ⓐ者。何等为流?”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流者,谓八圣道。” 复问舍利弗:“谓入流分ⓑ①。何等为入流分?”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②。” 复问舍利弗:“入流者ⓓ成就几法?” 舍利弗白佛言:“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告舍利弗:“如何入流如汝所说,流者,谓八圣道。入流分者有四种,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成就四不坏净入流者成就四法,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尊者舍利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流”,巴利本作 Sota。 ⓑ “入流分”,巴利本作 Sotāpattiyaṅga。 ⓒ “善男子”,巴利本作 Sappurisasaṃseva。 ⓓ “入流者”,巴利本作 Sotāpanna。 ⓔ “男子”,宋、元、明三本作“知识”。 [注解]① 入流分:入圣者之流的要素;证得初果的要素。 ② 法次法向:依著一个修行“法”、下一个修行法(“次法”)的实践方“向”顺序修行。又译为“向法次法”、“如说修行”。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的“入流分”又称为“四预流支”,是证得初果的四个要素,为:
我们可从善知识学习(“亲近善士”)而多加了解正法(“听闻正法”),进一步依循正法而如理地思惟(“内正思惟”),一步步地按照次第修行(“法次法向”)。经由四预流支得以修证至初果,而能有四不坏净。
在工作上或生活上不免有自己看不顺眼的人,甚至是找自己麻烦的仇家。如果没有内正思惟,遇到这种人,心中自然就会起瞋心,纵然对方什么事都还没做;如果有内正思惟,就可能了解这个人找自己麻烦的因缘而不起瞋心,或是怜悯他造作恶业的愚痴,以智慧应对他,而不是以瞋心应对他,进而减少冤冤相报的循环。 [进阶辨正][导读:证初果的条件]证得初果的条件是断三结: 初果圣人证得无我、没有了“身见”,亲身体证佛法,自然断除对三宝的狐“疑”,成就“四不坏净”:
初果圣人圣戒成就,自然对持戒有正确的见解,即断“戒取”,并且不造恶业,永不堕于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在天界与人间最多往返七次,就能证得涅槃。 (八四四)[0215c0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诣尊者阿难所,问讯慰劳已,退住一面。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阿难:“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记说不?” 尊者阿难语舍利弗:“随意所问,知者当答。” 舍利弗问尊者阿难:“为断几法,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记说彼人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向正觉,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尊者阿难语尊者舍利弗:“断四法、成就四法,如来、应、等正觉记说彼人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何等为四?谓圣弟子于佛不信住,则已断已知,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信、恶戒①,彼则已断已知,成就法、僧不坏净及圣戒成就。如是四法断、四法成就,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记说彼人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尊者阿难语ⓓ尊者舍利弗:“如是,如是,四法断、四法成就,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记说彼人得须陀洹,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展转随喜,从座起去。 [校勘]ⓐ “所”,宋、元、明、圣四本作“正”。 ⓑ “法”,圣本作“佛”。 ⓒ 圣本无“正”字。 ⓓ 大正藏无“语”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元、明、圣四本无“正”字。 [注解]① 恶戒:破戒。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表示断了对佛法僧戒的疑、成就四不坏净,即得初果。 成就四不坏净即证初果,听起来简单,实际上还是要有实证断三结(身见、戒禁取见、疑结)的工夫。因为亲自断了身见,体证佛法,才能有对三宝的不坏信心,也就没有了疑;因为了知苦的集起与灭去,也就是因缘法,不会自讨苦吃,而持戒清净,并且不会执著错误的禁戒、禁忌。 大多人信宗教,是因为相信它、喜欢它、听信传说、理性深思它、或思考之后接受它,而《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13经则表明除了这些以外,佛弟子还能亲自证知真理,也呼应以上所说。 [导读:三皈五戒]学佛要接受三皈依,并且最好能受持五戒。 三皈依相当于上学前先向学校注册,包括:
五戒是在家人学佛要受持的戒律,包括:
如果因为工作等因素而不能受持全部的五戒,则可先受持其中自己可守的戒,守一分的戒就有一分防非止恶的力量,等到因缘成熟再渐次受持完整的五戒。 受持三皈五戒是学佛的开始,也是离苦得乐的开始。 (八四五)[0215c2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五恐怖怨对①休息②,三事决定③,不生疑惑,如实知见贤圣正道,彼圣弟子能自记说:‘地狱、畜生、饿鬼恶趣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何等为五恐怖怨对休息?若杀生因缘罪怨对恐怖生,若离杀生者,彼杀生罪怨对因缘生恐怖休息。若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罪怨对因缘生恐怖;彼若离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罪怨对者,因缘恐怖休息,是名罪怨对因缘生五恐怖休息。 “何等为三事决定,不生疑惑?谓于佛决定离于疑惑,于法、僧决定离疑惑,是名三法决定离疑惑。 “何等名为圣道如实知见?谓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是名圣道如实知见。 “若于此五恐怖罪怨对休息、于三法决定离疑惑、于圣意如实知见,是圣弟子能自记说:‘我地狱尽,畜生、饿鬼恶趣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怨对:怨恨。 ② 休息:止息。 ③ 决定:心中确定;不犹豫。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八四六)[0216a1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何等为圣道如实知见?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 次经亦如是说。差别者:“何等为圣道如实知见?谓十二支ⓐ缘起①如实知见。如所说:‘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如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是名圣弟子如实知见。”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支”,圣本作“枝”。 ⓑ “苦恼”,宋、元、明、圣四本作“恼苦”。 [注解]① 十二支缘起:即“十二因缘”,十二种导致苦及生死轮回的条件。详见卷十二。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初果圣者断三结(身见、戒禁取见、疑结),成就法眼净,自然如实知四圣谛。四圣谛当中的集谛即本经中所提的十二因缘,道谛即本经中所提的八圣道。因此自然如本经所说,初果圣者如实知见八圣道、十二因缘。 (八四七)[0216a28]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诸天天道ⓑ①,未净众生令净,已净者重令净②。何等为四?谓圣弟子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名四种诸天天道,未净众生令净,已净者重令净。”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圣四本无“四种”二字。 ⓑ “诸天天道”,巴利本作 Devānaṃ devapadāni。 [注解]① 诸天天道:诸天的天道;往生诸天的方法。 ② 已净者重令净:让已经清净的众生更加清净。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诸天天道”一词,一方面可说“天道”有高尚的意涵,如同经中说佛法为“天乘、婆罗门(贵族)乘、大乘”,另一方面也是往生天界的方法,往生天界须要行十善道甚至一定程度的定力。接下来几经即描述以念佛、念法、念僧、念戒而得以舍恶修善、证得禅定,自然也具备成为天人的资格。 (八四八)[0216b06]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诸天天道。何等为四?念佛谓圣弟子念如来事①,如是: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此如来事生随喜心,随喜已,心欢悦,心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②,觉受乐已,三昧定③,三昧定已,圣弟子作如是学:‘何等为诸天天道?’复作是念:‘我闻无恚④为上诸天天道。’作是念:‘我从今日,于世间若怖若安,不起瞋恚,我但当自受纯一满净诸天天道。’是名第一诸天天道,未净众生令净,已净者重令净。 “复次,比丘!念法圣弟子念于法事,谓如来说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涅槃,即身观察,缘自觉知⑤。如是知法事已,心生随喜;随喜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三昧定,三昧定已,圣弟子作如是学:‘何等为诸天天道?’复作是念:‘我闻无恚为上诸天天道,我从今日,于此世间若怖若安,不起瞋恚,我当受持纯一满净诸天天道。’是名第二诸天天道。 “复次,比丘!念僧若于僧事起于正念,谓世尊弟子僧正直等向,所应恭敬、尊重、供养,无上福田。彼如是于诸僧事正忆念已,心生随喜;心随喜已,得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三昧定,三昧定已,彼圣弟子作如是学:‘何等诸天天道?’复作是念:‘我闻诸天无恚为上诸天天道,我从今日,于诸世间若怖若安,不起瞋恚,我但当受持纯一满净诸天天道。’是名第三诸天天道。 “复次,比丘!念戒谓圣弟子自念所有戒事,随忆念言:‘我于此不缺戒、不污ⓑ戒、不杂戒、明智所叹戒、智者不厌戒⑥。’于如是等戒事正忆念已,心生随喜;随喜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三昧定,三昧定已,圣弟子作是念:‘何等为诸天天道?’复作是念:‘我闻诸天无恚为上,我从今日,于诸世间若怖若安,不起瞋恚,我当受持纯一满净诸天天道。’是名第四诸天天道。未净众生令净,已净者重令净。”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猗”,圣本作“倚”。[*] ⓑ “污”,大正藏原为“汗”,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污”。 ⓒ 圣本无“已”字。 [注解]① 念如来事:忆念佛陀的名号或德性。 ② 觉受乐:感受快乐。 ③ 三昧定:入定而不散乱。“三昧”是音译,“定”是义译。 ④ 无恚:没有忿怒。 ⑤ 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涅槃,即身观察,缘自觉知:当生就能灭除如火烧般逼迫身心的烦恼,即时、不须等待,正确地趣向涅槃,就在这里马上可以看到,亲自体证。按:这是形容佛法特质的定型句,表示佛法是可当下体证的,详见本经线上“进阶辨正”中的比对。 ⑥ 不缺戒、不污戒、不杂戒、明智所叹戒、智者不厌戒:不缺漏戒、不毁坏戒、只为解脱(不夹杂其他世间的目的)而持戒、聪慧智者所赞叹的戒、智者不嫌恶的戒。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本经说的“诸天天道”包括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以念佛为例,修行次第是: 念佛(例如忆念如来名号) → 随喜 → 心欢悦 → 身猗息 → 觉受乐 → 定 → 不起瞋恚。 精进念佛时安住在当下,能离于世俗的心念,并随着念佛而心生欢喜;这样自然心中喜悦;心中喜悦后身体轻松安稳;身体轻松安稳后感受到更高层次的乐;在安乐的状态下容易得定;基于定力能不起瞋心,如同天人般。
本经所述相当于“六念”或“十念”当中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的修法,也与“念天”相关。 《增壹阿含经》卷二〈广演品3〉讲述“念天”的重点是念诸天“身、口、意净,不造秽行,行戒成身”(CBETA, T02, no. 125, p. 555, c11-12),也就是效法其身、口、意清净、成就净戒。 诸天离于欲贪、调伏瞋恚,如同本经所说的“诸天天道”。
本经和《杂阿含经》卷十七第842经所说呼应:“若使圣弟子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得远离五法,修满五法。云何远离五法?谓断欲所长养喜、断欲所长养忧、断欲所长养舍、断不善所长养喜、断不善所长养忧,是名五法远离。云何修满五法?谓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CBETA, T02, no. 99, p. 123, a14-19) 修满“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五法能得禅定,也就是本经所说“念如来故,心生随喜……欢悦……身猗息……觉受乐……三昧定”。
佛法是可即身体证的,如佛经中一再出现的句子:“如来说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涅槃,即身观察,缘自觉知”。实证佛法不须要等到死后,而是此生此时此刻就可体验的。 这定型句是佛经中常见形容佛法的特质的标准说法,在《杂阿含经》中出现多次,义理一致,文句略有不同,细节整理于本经线上的“进阶辨正”以方便同学们对照参考。 [进阶辨正](八四九)[0216c1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诸天天道。未净众生令净,已净者增其净。何等为四?谓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是: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如是念如来事已,则断恶贪①,及断心恶不善过②。念如来故,心生随喜;心随喜已,则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三昧定;三昧定已,圣弟子作如是学:‘何等为诸天天道?’复作是念:‘我闻无恚为上诸天天道。我从今日,于诸世间若怖若安,不起瞋恚,但当受持纯一满净诸天天道。’如是法、僧、圣戒成就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恶贪:严重的贪欲。 ② 断心恶不善过:断除心中恶的、不善的过失。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前经和本经所述的修行内容,除了可以和能得禅定的“修满五法”对应,也相通于卷二十六第711经所解说由念觉支次第生起的“七觉支”。 佛弟子修行念住后,逐渐完成七觉支,以“念佛”为例:
(八五〇)[0217a0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诸天天道,未净众生令净,已净者增其净。何等为四?谓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是: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圣弟子念如来事已,心离ⓐ贪欲缠①,瞋恚、愚痴缠,其心正直②。念如来事,是圣弟子得法流水、得义流水③、得念如来饶益随喜;随喜已,生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三昧定;三昧定已,是圣弟子作如是学:‘何等为诸天天道?’复作是念:‘我闻无恚为上诸天天道,我从今日,于诸世间不起瞋恚,纯一满净诸天天道。’如是法、僧、圣戒成就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离”,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931经及《杂阿含经论汇编》补上。 [注解]① 缠:缠缚,指“烦恼”。 ② 其心正直:心地清净质直,没有虚假。 ③ 得法流水、得义流水:获得佛法灌注,获得义理灌注。又译为“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 [对应经典]
(八五一)[0217a1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法镜①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法镜经?谓圣弟子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名法镜经。”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法镜:由佛法所成的镜子,指四不坏净。按:四不坏净能让人得到清净正见,有如明镜能让人看清自己及世间。 [对应经典]
(八五二)[0217a23]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众多比丘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乞食时,闻难屠①比丘ⓐ命终、难陀ⓑ比丘尼命终、善生优婆塞ⓒ命终、善生优婆夷ⓓ②命终。乞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入舍卫城乞食,闻难屠比丘、难陀比丘尼、善生优婆塞、善生优婆夷命终。世尊,彼四人命终,应生何处?” 佛告诸比丘:“彼难屠比丘、难陀比丘尼诸漏已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善生优婆塞、善生优婆夷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生于天上而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说法镜经,于佛不坏净,乃至圣戒成就,是名法镜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难屠比丘”,巴利本作 Sāḷhabhikkhu。 ⓑ “难陀”,巴利本作 Nandā。 ⓒ “善生优婆塞”,巴利本作 Sudatta upāsaka。 ⓓ “善生优婆夷”,巴利本作 Sujātāupāsikā。 ⓔ “漏已尽”,巴利本作 Āsavānaṃkhayā。 ⓕ “无漏”,巴利本作 Anāsavaṃ。 ⓖ “心解脱”,巴利本作 Cettovimuttiṃ。 ⓗ “慧解脱”,巴利本作 Paññāvimuttiṃ。 ⓘ “现法自知作证”,巴利本作 Diṭṭheva dhamme sayaṃ abhiññā sacchikatvā upasampajjavihāsi。 [注解]① 难屠:比丘名,未出家前是牧牛人,在牧牛时听到佛陀为比丘的说法而求出家,佛陀则要他先将牛归还给雇主,他归还牛后即随佛出家,证得阿罗汉。详见卷四十三第1174经。 ② 优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的对应经典另外提到成就四不坏净的佛弟子即能自记说入流,自己就如同拥有明镜般清楚地知道(不堕恶趣、入于涅槃之流等),不须要他人告知。 经中常提到证得各果位是“自知作证”,自己证知,不须要他人告知,本卷第833经也强调这点。相反地,坊间的附佛外道则会册封果位给弟子。 (八五三)[0217b11]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如ⓐ上广说。差别者:“有异比丘、异比丘尼、异优婆塞、异优婆夷命终……”亦如上说。 [校勘]ⓐ “上”,圣本作“此”。
[对应经典]
(八五四)[0217b1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那梨迦ⓐ聚落①繁耆迦精舍ⓑ。尔ⓒ时,那梨迦聚落多人命终。 时,有众多比丘着衣持钵,入那梨迦聚落乞食,闻那梨迦聚落罽迦舍优婆塞ⓓ命终,尼迦吒ⓔ、佉楞迦罗ⓕ、迦多梨沙婆ⓖ、阇露、优婆阇露、梨色吒、阿梨色吒、跋陀罗、须跋陀罗、耶舍耶输陀、耶舍郁多罗悉皆命终。闻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众多比丘晨朝入那梨迦聚落乞食,闻罽迦舍优婆塞等命终。世尊!彼等命终,当生何处?” 佛告诸比丘:“彼罽迦舍等已断五下分结,得阿那含,于天上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 诸比丘白佛:“世尊!复有过二百五十优婆塞命终……复有五百优婆塞于此那梨迦聚落命终……”“皆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于彼天上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复有过二百五十优婆塞命终……”“皆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当受一生,究竟苦边。”“此那梨迦聚落,复有五百优婆塞于此那梨迦聚落命终……”“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佛告诸比丘:“汝等随彼命终、彼命终而问者,徒劳耳,非是如来所乐答者。夫生者有死,何足为奇?佛陀只是发现本来就存在的真理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②。彼如来自知成等正觉,显现演说,分别开示。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苦阴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苦阴灭。今当为汝说法镜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法镜经?谓圣弟子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那梨迦”,巴利本作 Nātika。 ⓑ “繁耆迦精舍”,巴利本作 Giñjakāvasatha。 ⓒ 圣本无“尔”字。 ⓓ “罽迦舍优婆塞”,巴利本作 Kakkaṭa upāsaka。 ⓔ “尼迦吒”,巴利本作 Nikata。 ⓕ “佉楞迦罗”,巴利本作 Kāliṅga. Kālakata。 ⓖ “迦多梨沙婆”,巴利本作 Katissaha。 ⓗ “听”,大正藏原为“聪”,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听”。 [注解]① 那梨迦聚落:村落名,位于跋耆国拘利村至鞞舍离的路上,附近有牛角娑罗林。又译为“那梨聚落”、“那陀村”、“那提”。 ② 法性常住:事物的本质是永远一样的,也就是说真理(缘起法)是永远一样的。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说“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表示不管佛陀是否出世,真理(缘起法)是永远一样的,佛陀只是发现本来就存在的真理。这也等同卷十二第299经所说:“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CBETA, T02, no. 99, p. 85, b24-26) (八五五)[0217c18]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难提ⓐ优婆塞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圣弟子于此五根一切时不成就①者,为放逸?为不放逸?” 佛告难提:“若于此五根一切时不成就者,我说此等为凡夫数②。若圣弟子不成就者,为放逸,非ⓑ不放逸。难提!若圣弟子于佛不坏净成就,而不上求,不于空闲林中,若露地坐,昼夜禅思,精勤修习,胜妙出离,饶益随喜;彼不随喜已,欢喜不生,欢喜不生已,身不猗息,身不猗息已,苦觉则生,苦觉生已,心不得定,心不得定者,是圣弟子名为放逸。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亦如是说。 如是,难提!若圣弟子成就于佛不坏净,其心不起知足想。于空闲林中,树下露地,昼夜禅思,精勤方便,能起胜妙出离随喜;随喜已,生欢喜,生欢喜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心则定。若圣弟子心定者,名不放逸。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难提优婆塞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礼佛足而去。 [校勘]ⓐ “难提”,巴利本作 Nandiya。 ⓑ “非”,大正藏原为“为”,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非”。 [注解]① 一切时不成就:任何时候都不具足。 ② 凡夫数:属于凡夫一类。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凡夫完全没有五根。佛弟子纵使有四不坏净(即成就五根中的信根甚至念根),仍必须精进成就五根,否则仍算是放逸。 由此可知纵使佛弟子对佛、法、僧之一有深厚的信心,或是持戒清净,但不精进修行以致于无法得定,都还是不够的。 成就了四不坏净的佛弟子,进而成就五根及七觉支,则是真正的不放逸。 本经经文和五根、七觉支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本经强调完成“五根”的重要性,下一经(第856经)强调完成“四不坏净”的重要性,南传《相应部尼柯耶》〈预流相应55〉第40经难提经经文类似,则强调完成“四预流支”(四个证得初果的要素)的重要性。根据本卷第843经,四预流支能成就四不坏净,因此南北传这三小经之间虽然强调的重点不同,义理仍是互相衔接的。 (八五六)[0218a10]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释氏难提ⓐ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圣弟子于四不坏净一切时不ⓑ成就者,是圣弟子为是放逸?为不放逸?” 佛告释氏难提:“若于四不坏净一切时不成就者,我说是等为外凡夫数①。释氏难提!若圣弟子放逸、不放逸,今当说……”广说如上。 佛说此经已,释氏难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而去。 [校勘]ⓐ “释氏难提”,巴利本作 Nandiya Sakka。 ⓑ 宋、元、明、圣四本无“不”字。 [注解]① 外凡夫数:属于还没有趋向解脱之流的凡夫一类。 [对应经典]
[导读:六念]“六念”是六种能收摄心念乃至证得涅槃的禅修方法,包括:
修行六念能将心摆在能引导解脱的善念上,此时自然就不会犯戒,也不会有不好的念头,渐渐而能得定,再因定发慧。 《增壹阿含经》卷二〈广演品3〉中将六念再加上“念休息(念寂静)”、“念安般”、“念身”、“念死”,成为“十念”,不论“六念”或“十念”都是佛教中很常见的修法。 本卷第857至第859经提到六念的功能,至于六念的实际修法详见《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0经、卷三十三第931经、《增壹阿含经》卷二〈广演品3〉的解说。 修行六念有什么好处?经上说修习六念或十念可以“出苦处昇于胜处,说一乘道净诸众生,离诸恼苦,忧悲悉灭,得真如法”(CBETA, T02, no. 99, p. 143, b21-23),“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CBETA, T02, no. 99, p. 237, c20),“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CBETA, T02, no. 125, p. 554, a9-11)。 (八五七)[0218a19]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前三月夏安居竟,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佛缝衣。如来不久作衣竟,当着衣持钵出精舍,人间游行。 时,释氏难提闻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佛缝衣,如来不久作衣竟,着衣持钵,人间游行。释氏难提闻已,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四体支解,四方易韵①,先所闻法,今悉迷忘,闻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世尊缝衣言:‘如来不久作衣竟,着衣持钵,人间游行。’是故我今心生大苦,何时当复得见世尊及诸知识比丘?” 佛告释氏难提:“汝见佛、若不见佛,若见知识②比丘、若不见,汝当修习五喜处随时修习五种欢喜之处。何等为五?汝当随时念如来事: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法事、僧事、自持戒事、自行世事③ 。随时忆念:‘我得己ⓐ利,我于悭垢众生所,念施当多修习离悭垢住,修解脱施、舍施、常炽然ⓑ施、乐于舍,平等惠ⓒ施,常怀施心④。’如是,释氏难提!此五支定若住、若行、若坐、若卧,乃至妻子俱,常当系心此三昧念。” 佛说此经已,释氏难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己”,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己”。 ⓑ “然”,圣本作“燃”。 ⓒ “惠”,圣本作“慧”。 [注解]① 四体支解,四方易韵:悲伤到四肢好像要崩溃了,四方都黯淡走调。意指听说佛陀要离开,不知何时能再见到佛陀而很悲伤。 ② 知识:熟识的人;朋友。 ③ 自行世事:疑为“自行施事”的讹误,即自己作布施的事。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随念自己的施舍”。 ④ 解脱施、舍施、常炽然施、乐于舍,平等惠施,常怀施心:没有执着地布施、舍离地布施、勤于布施、乐于舍离,平等地布施,常有布施的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自在施舍,亲手施与,乐于舍,回应乞求、乐于均分与布施”。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本经所说的五种欢喜之处为:
本经说“此五支定若住、若行、若坐、若卧,乃至妻子俱,常当系心此三昧念”,也就是说最好于行、住、坐、卧随时能系心念佛、法、僧、戒、施,做到极致也就是定境(三昧),例如证得念佛三昧,一切时、一切处皆在念佛。 佛陀也在其他经教我们可随时忆念三宝,例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第980经:“尔时,世尊告诸贾客:‘汝等当行于旷野中,有诸恐怖,心惊毛竖。尔时,当念如来事,谓如来、应、等正觉,乃至佛世尊。如是念者,恐怖则除。又,念法事,佛正法、律,现法能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亲近,缘自觉知。又,念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乃至世间福田。如是念者,恐怖即除。’” 身为佛弟子的我们,是否能在念佛时起欢喜心,心意柔软?是否成功地尝试过,从起床到就寝前一整天都系心念佛? [进阶辨正](八五八)[0218b13]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前三月夏安居。 时,有释氏难提闻佛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前三月结夏安居,闻已,作是念:“我当往彼,并复于彼造作供养众事,供给如来及比丘僧。”即到彼,三月竟,时,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世尊缝衣,而作是言:“如来不久作衣竟,着衣持钵,人间游行。” 时,释氏难提闻众多比丘集于食堂,言:“如来不久作衣竟,着衣持钵,人间游行。”闻已,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四体支解,四方易韵,先所受法,今悉迷忘。我闻世尊人间游行,我何时当复更见世尊及诸知识比丘?” 不论是否见得到佛或善知识,应随时修六念佛告释氏难提:“若见如来、若不见,若ⓐ见知识比丘、若不见,汝当随时修于六念。何等为六?当念如来、法、僧事、自所持戒、自所行施,及念诸天。” 佛说此经已,释氏难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若”,大正藏原为“苦”,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若”。 [注解][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教导我们不论是否见得到佛或善知识,应随时修六念:
对照本卷第854经所说:“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CBETA, T02, no. 99, p. 217, c8-9),虽然佛陀已入灭,佛弟子还是应当修习六念,遵循佛陀的教诲,修习多修习。 (八五九)[0218c0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前三月结夏安居……如前说。差别者:时,有长者名ⓐ梨师达多及富兰那①兄弟二人,闻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世尊缝衣……如上难提修多罗广说。 佛说此经已,梨师达多长者及富兰那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而去。 [校勘]ⓐ “名”,宋、元、明三本作“多”。 [注解]① 梨师达多及富兰那:优婆塞名,是兄弟,都是波斯匿王的大臣,常供养三宝,梨师达多智慧较高、富兰那持戒较好,都证得二果,命终后都往生兜率天。详见卷三十五第990经。 [对应经典]
(八六〇)[0218c09]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前三月结夏安居竟,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世尊缝衣。 时,有长者梨师达多ⓐ及富兰那ⓑ兄弟二人,于鹿径泽中修治田业①,闻众多比丘在于食堂,为世尊缝衣,言:“如来不久作衣竟,着衣持钵,人间游行。”闻已,语一士夫言:“汝今当往诣世尊所,瞻视世尊;若必去者,速来语我。” 时,彼士夫即受教敕,往到一处,见世尊出,即速来还白梨师达多及富兰那:“世尊已来,及诸大众。” 时,梨师达多及富兰那往迎世尊。世尊遥见梨师达多及富兰那随路而来,即出路边,敷尼师坛,正身端坐。 梨师达多及富兰那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四体支解,四方易韵,所忆念事,今悉迷忘,何时当复得见世尊及诸知识比丘?世尊今出至拘萨罗ⓒ,从拘萨罗至伽尸ⓓ②,从伽尸至摩罗ⓔ③,从摩罗至摩竭陀ⓕ④,从摩竭陀至殃伽⑤,从殃伽至修摩,从修摩至分陀罗,从分陀罗至迦陵伽。是故我今极生忧苦,何时当复得见世尊及诸知识比丘?” 佛告梨师达多及富兰那:“汝见如来及不见如来,见诸知识比丘及不见,汝且随时修习六念。何等为六?汝当念如来事……”广说乃至“念天。然其长者,在家愦闹ⓖ⑥,在家染著;出家空闲,难可俗人处于非家,一向鲜洁,纯一满净,梵行清白。” 长者白佛:“奇哉!世尊!善说此法:‘在家愦闹[*],在家染著,出家空闲,难可俗人处于非家,一向鲜洁,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我是波斯匿⑦王大臣,波斯匿王欲入园观,令我乘于大象,载王第一宫女,一在我前,一在我后,我坐其中。象下坂⑧时,前ⓗ者抱我项ⓘ⑨,后者攀我背;象上坂⑩时,后者抱我颈ⓙ,前者攀我衿⑪。彼诸婇女为娱乐王故,衣缯彩ⓚ⑫衣,著众妙香,璎珞庄严。我与同游,常护三事:一者御象,恐失正道。二自护心,恐生染著。三自护持,恐其颠坠。世尊!我于尔时,于王婇女,无一刹那⑬不正思惟。” 佛告长者:“善哉,善哉,能善护心。” 长者白佛:“我在家中所有财物,常与世尊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共受用,不计我所。” 佛告长者:“善哉,善哉,汝拘萨罗国钱财巨富,无有与汝等者,而能于财,不计我所。” 尔时,世尊为彼长者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而ⓝ去。 [校勘]ⓐ “梨师达多”,巴利本作 Isidatta。 ⓑ “富兰那”,巴利本作 Purāṇa。 ⓒ “拘萨罗”,巴利本作 Kosala。 ⓓ “伽尸”,巴利本作 Kāsi。 ⓔ “摩罗”,巴利本作 Malla。 ⓕ “摩竭陀”,巴利本作 Māgadha。 ⓖ “闹”,大正藏原为“丙”,宋、圣二本为“挠”,今依据高丽藏改作“闹”。* ⓗ “前”,圣本作“侍”。 ⓘ “项”,宋、元、明、圣四本作“颈”。 ⓙ “颈”,宋、元、明、圣四本作“项”。 ⓚ “彩”,大正藏原为“婇”,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彩”。 ⓛ “照”,明本作“诏”。 ⓜ “照”,元、明二本作“诏”。 ⓝ “而”,宋、元、明三本作“起”。 [注解]① 修治田业:在田中工作。 ② 伽尸: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拘萨罗国东南,中印度北部。又译为“迦尸”。 ③ 摩罗: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迦毘罗卫城的东边,中印度北部。“摩罗”为音译,义译是“力士”,本来是当地人的族名,后来也作国名,该族人发源自拘尸那竭城。又译为“末罗”。 ④ 摩竭陀: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恒河中游南岸地区。另译为“摩竭提”。 ⑤ 殃伽: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摩竭陀国的东北边,曾隶属于摩竭陀国。又译为“鸯伽”。 ⑥ 愦闹:混乱喧闹。 ⑦ 波斯匿:优婆塞名,是舍卫城的城主、拘萨罗国的国王,相传与佛陀同年纪。年长后继承王位,早年暴恶无信,后来因末利夫人的引导,笃信佛法,治理拘萨罗国及迦尸国,国威强盛。他将妹妹为韦提希夫人嫁给摩竭提国频婆娑罗王,女儿胜鬘夫人嫁给阿逾阇国友称王。又译为“胜军”。 ⑧ 下坂:下斜坡。 ⑨ 项:脖子。如果要与“颈”区别,则“颈”可指脖子的前部,“项”可指脖子的后部。 ⑩ 上坂:上斜坡。 ⑪ 衿:衣领。 ⑫ 缯彩:彩色丝织品。 ⑬ 刹那:极短的时间;古印度的时间单位,相当于七十五分之一秒。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波斯匿王的大臣骑着大象载国王的宫女入园,他的前面坐着一位宫女、后面也坐一位宫女,当象走下坡时,宫女一位攀着他的背、一位拉着他的脖子,此时大臣完全不敢乱想,因为若不正思惟,要不就迷路、要不就起邪念被国王杀头、要不就害宫女掉下大象摔死,想要平安无事就得要坐怀不乱,所以他“无一刹那不正思惟”。 佛陀因此称赞他“能善护心”,这也值得作为在家人于世间行走时护心的借镜。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校勘]ⓐ 圣本在“十”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