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卷第六十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导读

(二一六)例品爱生经第五(第五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有一梵志,唯有一儿,心极爱念,忍意温润,视之无厌,忽便命终。命终之后,梵志愁忧,不能饮食,不着衣裳,亦不涂香,但至冢哭,忆儿卧处。于是,梵志周遍彷徉,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

世尊问曰:“梵志!今汝诸根不似自心住耶?”

梵志答曰:“今我诸根何由当得自心住耶?所以者何?唯有一儿,心极爱念,忍意温润,视之无厌,忽便命终。彼命终已,我便愁忧,不能饮食,不着衣裳,亦不涂香,但至塜哭,忆儿卧处。”

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是,梵志!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梵志语曰:“瞿昙!何言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耶?瞿昙!当知若爱生时,生喜乐心。”

世尊如是至再三告曰:“如是,梵志!如是,梵志!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梵志亦至再三语曰:“瞿昙!何言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耶?瞿昙!当知若爱生时,生喜乐心[*]。”

时,彼梵志闻佛所说,不说言是,但说非已,即从座起,奋头而去

尔时,胜林于其门前有众多市郭儿而共博戏,梵志遥见已,便作是念:“世中若有聪明智慧者,无过博戏人,我今宁可往彼,若与瞿昙所共论者,尽向彼说。”于是,梵志往至众多市郭儿共博戏所,若与世尊所共论者,尽向彼说。

众多市郭博戏儿闻已,语曰:“梵志!何言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耶?梵志!当知若爱生时,生喜乐心[*]。”

梵志闻已,便作是念:“博戏儿所说,正与我同。”而去。

于是,此论展转广布,乃入王宫,拘萨罗王波斯匿闻沙门瞿昙作如是说:“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末利皇后曰:“我闻瞿昙作如是说:‘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末利皇后闻已,白曰:“如是,大王!如是,大王!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拘萨罗王波斯匿语末利皇后曰:“闻师宗说,弟子必同,沙门瞿昙是汝师,故作如是说,汝是彼弟子,故作如是说:‘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末利皇后白曰:“大王!若不信者,可自往问,亦可遣使。”

于是,拘萨罗王波斯匿即告那利鸯伽梵志曰:“汝往沙门瞿昙所,为我问讯沙门瞿昙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作如是语:‘拘萨罗王波斯匿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沙门瞿昙实如是说:‘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耶?’那利鸯伽!若沙门瞿昙有所说者,汝当善受持诵。所以者何?如是之人,终不妄言。”

那利鸯伽梵志受王教已,即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白曰:“瞿昙!拘萨罗王波斯匿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沙门瞿昙实如是说:‘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耶?’”

世尊告曰:“那利鸯伽!我今问汝,随所解答。那利鸯伽!于意云何?若使有人,母命终者,彼人发狂,心大错乱,脱衣裸形,随路遍走,作如是说:‘诸贤!见我母耶?诸贤!见我母耶?’那利鸯伽!以此事故可知,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如是父、兄、姊、妹也,儿妇命终,彼人发狂,心大错乱,脱衣裸形,随路遍走,作如是说:‘诸贤!见我儿妇耶?诸贤!见我儿妇耶?’那利鸯伽!以此事故可知,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那利鸯伽!昔有一人,妇暂归家,彼诸亲族欲夺更嫁。彼女闻之,即便速疾还至夫家,语其夫曰:‘君!今当知我亲族强欲夺君妇嫁与他人,欲作何计?’于是,彼人即执妇臂,将入屋中,作如是语:‘俱至后世,俱至后世,便以利刀斫杀其妇,并自害己。’那利鸯伽!以此事故可知,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那利鸯伽梵志闻佛所说,善受持诵,即从座[*]起,绕三匝而去,还至拘萨罗王波斯匿所,白曰:“大王!沙门瞿昙实如是说:‘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拘萨罗王波斯匿闻已,语末利皇后曰:“沙门瞿昙实如是说:‘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末利皇后白曰:“大王!我问大王,随所解答,于意云何?王爱鞞留罗大将耶?”

答曰:“实爱。”

末利复问:“若鞞留罗大将变易异者,王当云何?”

答曰:“末利!若鞞留罗大将变易异者,我必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末利白曰:“以此事故,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末利复问:“王爱尸利阿荼大臣,爱一奔陀利象,爱婆夷利童女,爱雨日盖,爱加尸及拘萨罗国耶?”

答曰:“实爱。”

末利复问:“若加尸及拘萨罗国变易异者,王当云何?”

答曰:“末利!我所具足五欲功德自娱乐者,由彼二国,若加尸及拘萨罗国当变易异者,我乃至无命,况复不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耶?”

末利白曰:“以此事故,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末利问王:“于意云何?为爱我耶?”

王复答曰:“我实爱汝。”

末利复问:“若我一旦变易异者,王当云何?”

答曰:“末利!若汝一旦变易异者,我必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末利白曰:“以此事故,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拘萨罗王波斯匿语曰:“末利!从今日去,沙门瞿昙因此事是我师,我是彼弟子。末利!我今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唯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

佛说如是。拘萨罗王波斯匿及末利皇后,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爱生经第五竟(一千六百七十八字)

[校勘]

圣本无“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十三字。

明本无“第五后诵”四字。

“遍”,明本作“游”。

“诸”,大正藏原为“根”,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诸”。

“乐心”,大正藏原为“心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乐心”。[*]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生”,大正藏原为“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生”。

“颔”,元、明二本作“奋”,圣本作“镇”。

“拘萨罗”,巴利本作 Kosala。

“波斯匿”,巴利本作 Pasenadi。

“末利”,巴利本作 Mallikā。

“那利鸯伽”,巴利本作 Nālijaṅgha。

“兄”,圣本作“母”。

“暂”,圣本作“暂”。

“己”,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己”。

“大”,大正藏原为“天”,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大”。

“鞞留罗”,巴利本作 Viḍūḍabha。

“必”,元、明二本作“心”。

“陀”,圣本作“他”。

“婆夷利”,巴利本作 Vajīrī。

“雨日盖”,巴利本作 Vāsabhā。

“加尸及拘萨罗国”,巴利本作 Kāsi-kosalā。

“及”,宋、元、明三本作“王”。

明本无“爱生经第五竟”六字。

宋、元、明、圣四本无“一千六百七十八字”八字。

[注解]

奋头而去:猛然掉头就走。

颔头:点头。“颔”读音同“汉”。

末利:优婆夷名,是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的王后,佛陀称赞她“供养如来”第一。她原为贵族,父亲过世后沦为舍卫城内释迦族人摩呵男的婢女,名为黄头,常守末利园,一天见到佛陀入城乞食,即供养佛陀,并且发愿回向能脱离婢女的身分而成为王妃。一次波斯匿王出外游猎,为避暑而至末利园,受到她接待到荫凉的地方,让波斯匿王很欢喜,最后并娶她为王妃。因为是从末利园请来的,而称为末利夫人。她接引波斯匿王信佛,让原先暴恶无信的波斯匿王变成虔诚的佛弟子。又译为“摩利”。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本经显示在享乐时即已造了苦因。这个概念更深入的阐释,可见《杂阿含经》关于当下的缘起的经文。
  • 最爱的是谁?

看完这则经文,我们自己也可想想:

自己最爱、最珍视的是什么?

自己最爱的人事物,能永存吗?

如果迟早会失去,就得要有能放得下的气度,否则世间迟早会逼我们不得不放下。

若连最爱的人事物都能放下,其他的事物又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

那么,打坐时的妄念,又为什么不能放下?

(二一七)中阿含[*]例品八城经第六(第五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般涅槃后不久,众多上尊名德比丘游波罗利子城,住在鸡园

是时,第十居士八城持多妙货,往至波罗利子城治生贩卖。于是,第十居士八城,彼多妙货,货卖速售,大得财利,欢喜踊跃,出波罗利子城,往诣鸡园众多上尊名德比丘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时,诸上尊名德比丘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默然而住。

时,诸上尊比丘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于是,第十居士八城白曰:“上尊!尊者阿难今在何处?我欲往见。”

诸上尊比丘答曰:“居士!尊者阿难今在鞞舍离猕猴江边高楼台观,若欲见者,可往至彼。”

尔时,第十居士八城即从座起,稽首诸上尊比丘足,绕三匝而去,往诣尊者阿难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白曰:“尊者阿难!欲有所问,听我问耶?”

尊者阿难告曰:“居士!欲问便问,我闻已当思。”

居士问曰:“尊者阿难!世尊、如来、无所著、正尽觉成就慧眼,见第一义,颇说一法,若圣弟子住漏尽无余,得心解脱耶?”

尊者阿难答曰:“如是。”

居士问曰:“尊者阿难!世尊、如来、无所著、正尽觉成就慧眼,见第一义。云何说有一法,若圣弟子住漏尽无余,得心解脱耶?”

尊者阿难答曰:“居士!依初禅至四禅修法念处可得四果或三果多闻圣弟子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彼依此处,观法如法,彼依此处,观法如法,住彼得漏尽者,或有是处。若住彼,不得漏尽者,或因此法,欲法、爱法、乐法、静法,爱乐欢喜,断五下分结尽,化生于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终不还此。

“复次,居士!依四无量心修法念处可得四果或三果多闻圣弟子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彼依此处,观法如法,彼依此处,观法如法,住彼得漏尽者,或有是处,若住彼,不得漏尽者,或因此法,欲法、爱法、乐法、静[*]法,爱乐欢喜,断五下分结尽,化生于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终不还此。是谓如来、无所著、正尽觉成就慧眼,见第一义,说有一法,若圣弟子住漏尽无余,得心解脱。

“复次,居士!依四空定修法念处可得四果或三果多闻圣弟子度一切色想,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彼于此处,观法如法,彼于此处,观法如法,住彼得漏尽者,或有是处。若住彼,不得漏尽者,或因此法,欲法、爱法、乐法、静[*]法,爱乐欢喜,断五下分结尽,化生于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终不还此。是谓如来、无所著、正尽觉成就慧眼,见第一义,说有一法,若圣弟子住漏尽无余,得心解脱。”

于是,第十居士八城即从座[*]起,偏袒着衣,叉手白曰:“尊者阿难!甚奇!甚特!我问尊者阿难一甘露门,而尊者阿难一时为我说于十二甘露法门,今此十二甘露法门必随所依,得安隐出。尊者阿难!犹去村不远,有大屋舍,开十二户,若人所为故,入彼屋中。复一人来,不为彼人求义及饶益,不求安隐而烧彼屋。尊者阿难!彼人必得于此十二户随所依出,得自安隐。如是我问尊者阿难一甘露门,而尊者阿难一时为我说于十二甘露法门,今此十二甘露法门必随所依,得安隐出。尊者阿难!梵志法、律中说不善法、律,尚供养师,况复我不供养大师尊者阿难耶?”

于是,第十居士八城即于夜中,施设极妙净美丰饶食啖含消,施设食已,平旦敷座,请鸡园众及鞞舍离众皆集一处,自行澡水,则以极妙净美丰饶食啖含消,手自斟酌,令得饱满,食讫收器,行澡水竟,持五百种物买屋别施尊者阿难。尊者阿难受已,施与招提僧

尊者阿难所说如是。第十居士八城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奉行。

八城经第六竟(一千一百七十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明本无“第五后诵”四字。

“波罗利子”,巴利本作 Pāṭaliputta。

“鸡园”,巴利本作 Kukkuṭārāma。

“第十居士八城”,巴利本作 Dasama-gahapati-Aṭṭakanāgara。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或”,宋本作“成”。

“静”,大正藏原为“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静”。[*]

明本无“八城经第六竟”六字。

宋、元、明、圣四本无“一千一百七十字”七字。

[注解]

鸡园:佛陀的道场之一,位于波罗利子城东南,佛灭后的阿育王曾加以整修成为国家级寺院。又译为“鸡林园”、“鸡林精舍”、“鸡雀寺”。

第十居士八城:来自八城的第十居士。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八城之居士第十”。

鞞舍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译为“毘舍离”、“毘耶离”、“广严城”。

高楼台观:佛陀的道场之一,在毘舍离城北边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讲堂。又译为“重阁讲堂”、“大林精舍”。

招提僧:游化四方的僧人。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说的“十二甘露门”是指修成十二种定(四禅、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所修的定、四空定)之一,在止的基础上修观,修行“法念住”,得到智慧而解脱。也就是“因定发慧”。

(二一八)中阿含[*]例品阿那律陀经第七(第五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诸比丘则于晡时从宴坐起,往诣尊者阿那律陀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白曰:“我等欲有所问,听乃敢陈。”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诸贤!欲问便问,我闻已当思。”

时,诸比丘即便问曰:“云何比丘贤死、贤命终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诸贤!若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者,是谓比丘贤死、贤命终也。”

时,诸比丘又复问曰:“比丘极是贤死、贤命终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诸贤!比丘不极是贤死、贤命终也。复次,诸贤!若比丘得如意足、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谓比丘贤死、贤命终也。”

时,诸比丘又复问曰:“比丘极是贤死、贤命终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诸贤!比丘极是贤死、贤命终也。”

于是,诸比丘闻尊者阿那律陀所说,善受持诵已,即从座起,稽首尊者阿那律陀足,绕三匝而去。

尊者阿那律陀所说如是。彼诸比丘闻尊者阿那律陀所说,欢喜奉行。

阿那律陀经第七竟(三百五十三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经”,明本作“经上”。

明本无“第五后诵”四字。

“宴”,大正藏原为“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禅”,宋、元、明三本作“禅若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明本无“阿那律陀经第七竟”八字。

明、圣二本无“三百五十三字”六字。

[注解]

贤死、贤命终:好的死亡、好的归宿。

极是贤死、贤命终耶:这是好死、好归宿当中最好的吗?

他心智:知道他人心里在想什么的神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杂阿含经》卷47:“正智、正善解脱善男子,有供养家、亲厚家、善言语家。舍利弗!我不说彼有大过。若有舍此身,余身相续者,我说彼等则有大过;若有舍此身已,余身不相续者,我不说彼有大过也。”(CBETA, T02, no. 99, p. 348, a23-27)

(二一九)中阿含[*]例品阿那律陀经第八(第五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诸比丘则于晡时从宴坐起,往诣尊者阿那律陀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白曰:“我等欲有所问,听乃敢陈。”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诸贤!欲问便问,我闻已当思。”

时,诸比丘即便问曰:“云何比丘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诸贤!正见及戒若比丘见质直及得圣爱戒者,是谓比丘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

时,诸比丘又复问曰:“比丘极是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诸贤!比丘不极是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复次,诸贤!四念处若比丘观内身如身,乃至观觉、心、法如法,是谓比丘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

时,诸比丘又复问曰:“比丘极是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诸贤!比丘不极是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复次,诸贤!若比丘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是谓比丘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

时,诸比丘又复问曰:“比丘极是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诸贤!比丘不极是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复次,诸贤!若比丘度一切色想,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是谓比丘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

时,诸比丘又复问曰:“比丘极是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诸贤!比丘不极是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复次。诸贤!若有比丘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身触成就游,及慧观诸漏已尽者,是谓比丘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

时,诸比丘又复问曰:“比丘极是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耶?”

尊者阿那律陀答曰:“诸贤!比丘极是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

时,诸比丘闻尊者阿那律陀所说,善受持诵,即从坐起,稽首尊者阿那律陀足绕三匝而去。

尊者阿那律陀所说如是。彼诸比丘闻尊者阿那律陀所说,欢喜奉行。

阿那律陀经第八竟(六百五十一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经”,明本作“经下”。

明本无“第五后诵”四字。

“宴”,大正藏原为“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圣本无“有”字。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明本无“阿那律陀经第八竟”八字。

宋、元、明、圣四本无“六百五十一字”六字。

[注解]

不烦热死:不烦恼炽热而死。

见质直:见解质朴、正直。

圣爱戒:圣者所爱护的戒。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的脉络包含了《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24经中的次第:“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CBETA, T02, no. 99, p. 175, a7-8)

(二二〇)中阿含[*]例品见经第九(第五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般涅槃后不久,尊者阿难游王舍城,在竹林迦兰哆园。

于是,有一异学梵志,是尊者阿难未出家时友,中后彷徉,往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语尊者阿难:“欲有所问,听我问耶?”

尊者阿难答曰:“梵志!欲问便问,我闻已当思。”

异学梵志即便问曰:“所谓此见舍置除却,不尽通说,谓世有常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沙门瞿昙知此诸见如应知耶?”

尊者阿难答曰:“梵志!所谓此见,世尊、如来、无所著、正尽觉舍置除却,不尽通说,谓世有常,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世尊、如来、无所著、正尽觉知此诸见如应也。”

异学梵志又复问曰:“所谓此见,沙门瞿昙舍置除却,不尽通说,谓世有常,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沙门瞿昙云何知此诸见如应耶?”

尊者阿难答曰:“梵志!所谓此见,世尊、如来、无所著、正尽觉舍置除却,不尽通说,谓世有常,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异学梵志如是具、如是受、如是趣、如是生、如是至后世;所谓此是世尊、如来、无所著、正尽觉舍置除却,不尽通说,谓世有常,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如是知此诸见,此诸见应如是知。”

异学梵志白曰:“我今自归于阿难。”

尊者阿难告曰:“梵志!皈依于佛而非只一师汝莫自归于我,如我自归于佛,汝亦应自归于佛

异学梵志白曰:“阿难!我今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唯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

尊者阿难所说如是。彼异学梵志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奉行。

见经第九竟(六百二十五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明本无“第五后诵”四字。

“迦”,宋、元二本作“加”。

“哆”,宋、元、明三本作“陀”。

“友”,圣本作“往反”。

“无”,宋、元、明三本作“无有”。

“具”,圣本作“见”。

大正藏无“于佛”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身自”,宋本作“自身”。

明本无“见经第九竟”五字。

宋、元、明、圣四本无“六百二十五字”六字。

[注解]

此见舍置除却,不尽通说:(佛陀)对这样的见解舍弃、搁置、排除、推却,不加以详细解释。

世有常:宇宙的主体是永恒不变的。

世无有常:宇宙的主体是无常的,会消失而一了百了(断灭论)。

世有底:宇宙有边界。另译为“世有边”。

世无底:宇宙没有边界。另译为“世无边”。

命即是身:生命(灵魂)即是肉体,两者不可以分离。另译为“彼命彼身”、“是命是身”。

命异身异:生命(灵魂)是一回事,肉体是另一回事,两者可以分离。

如来终:如来死后就没了。另译为“如来死后无”、“如来无后生死”。

如来不终:如来死后常存。另译为“如来死后有”、“如来有后生死”。

如来终不终: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另译为“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有后生死、无后生死”。

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如来死后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另译为“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如来非有后生死、非无后生死”。

知此诸见如应知耶:知道这些事情的真相吗?

异学梵志如是具、如是受、如是趣、如是生、如是至后世:外道出家人这样的契合、这样的领受、这样的趣向、这样的出生、这样的轮回到下一生。(也就是说外道沉迷於戏论,而无法出离轮回。)相当的《佛说邪见经》经文为:“此邪见者,相应、等相应、如是趣、如是生及后世。”

[对应经典]

  • 《佛说邪见经》

[读经拾得]

“十四无记”是佛陀不予回答的问题,此经所记载即当中的十个无记,省略的四个无记是:“世常无常”,“世非常非无常”,“世有底无底”,“世非有底非无底”。是更玄虚的文字游戏了。

外道们是根据他们的“常见”或“断见”而提出这十四个问题:

  • “常见”:认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变的见解,例如认为有“真我”或“造物主”永恒不变的见解,又称为“有见”。
  • “断见”:断灭的见解,例如认为“人死后尘归尘,土归土,一无所有”的见解,又称为“无见”。

要如何正确的看待“十四无记”的问题?可参见《杂阿含经》卷十第262经:“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CBETA, T02, no. 99, p. 67, a2-4) 佛陀离于有、无的二边,离于断、常的二边,以因缘法讲说世间完整的面貌。

有同学会问说:“十四无记有‘世无有常’,佛教也认为‘世间无常’呀?”其实两者虽然中文字面看似相同,实际的意义却不一样。十四无记所说的“世无有常”是将宇宙(世间)视为一个主体、大我,认为这个主体是无常,会消失而一了百了,属于断灭论。佛教所说的“世间无常”则是基于因缘的分析,描述人世间的迁流变化,而非有一个主体、大我。

也有同学会问说:“十四无记有‘如来死后无’,但佛教也认为‘如来死后涅槃’呀?”如果如来仍自认是一个轮回的主体,那就是“我见”,若说命终后什么都没有了,那就是“断见”。这些问题是根基于“有一个生死轮回的主体”来问的,而在究竟的角度来看,如来已经彻底解脱于五阴了,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我”的主体,那又怎么能说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没有呢?问题就错了,因此不予回答。

证悟了“无我”,就没有了烦恼,但不是人就突然不见了。在世间的角度来看,证悟的圣者还是随缘处世,但他的所作所为已都不再基于“我见”而有执著了,因此圣者死后也不再被轮回给绑住,已超越凡夫所能想像的,超越有或无地彻底解脱了。

有这样的认知,般若经典的许多内容才能正确地理解,例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CBETA, T08, no. 235, p. 749, c7-10)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CBETA, T08, no. 235, p. 749, a21-25)

关于佛陀应对“十四无记”的记载,多数收录于《杂阿含经》卷三十四“婆蹉种出家相应”和“外道出家相应”中,也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三十二第905经、《长阿含经》卷十二第18经欢喜经

本经最后阿难强调佛弟子皈依是皈依于三宝,而不只是皈依于一位师父。广大的三宝都是佛弟子可学习的。

(二二一)中阿含[*]例品箭喻经第十(第五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鬘童子独安静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所谓此见,世尊舍置除却,不尽通说,谓世有常,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我不欲此,我不忍此,我不可此。若世尊为我一向说世有常者,我从彼学梵行。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世有常者,我当难诘彼,舍之而去。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若世尊为我一向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我从彼学梵行,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我当难诘彼,舍之而去。”

于是,尊者鬘童子则于晡时,从宴[*]坐起,往诣佛所,稽首作礼,却坐一面,白曰:“世尊!我今独安静[*]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所谓此见,世尊舍置除却,不尽通说,谓世有常,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我不欲此,我不忍此,我不可此。若世尊一向知世有常者,世尊!当为我说。若世尊不一向知世有常者,当直言不知也。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若世尊一向知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世尊!当为我说。若世尊不一向知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当直言不知也。’”

世尊问曰:“鬘童子!我本颇为汝如是说世有常,汝来从我学梵行耶?”

鬘童子答曰:“不也。世尊!”

“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我本颇为汝如是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汝来从我学梵行耶?”

鬘童子答曰:“不也。世尊!”

“鬘童子!汝本颇向我说,若世尊为我一向说世有常者,我当从世尊学梵行耶?”

鬘童子答曰:“不也。世尊!”

“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鬘童子!汝本颇向我说,若世尊为我一向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我当从世尊学梵行耶?”

鬘童子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告曰:“鬘童子,我本不向汝有所说,汝本亦不向我有所说,汝愚痴人!何故虚妄诬谤我耶?”

于是,尊者鬘童子为世尊面诃责数,内怀忧戚,低头默然,失辩无言,如有所伺。

于是,世尊面诃鬘童子已,告诸比丘:“若有愚痴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世有常者,我不从世尊学梵行。’彼愚痴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若有愚痴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我不从世尊学梵行。’彼愚痴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

“犹如有人身被毒箭,因毒箭故,受极重苦。彼有亲族怜念愍伤,为求利义饶益安隐,便求箭医。然彼人者方作是念:‘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彼人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为长、短、麤、细,为黑、白、不黑不白,为刹利族,梵志、居士、工师族,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彼弓为、为桑、为、为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弓扎,彼为是牛筋、为獐鹿筋、为是丝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弓色为黑、为白、为赤、为黄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弓弦为筋、为丝、为、为麻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箭簳为木、为竹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箭缠为是牛筋、为獐鹿筋、为是丝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箭羽为飘鶭毛、为雕鹫毛、为鶤鸡毛、为鹤毛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箭𨮹为、为矛、为刀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作箭𨮹师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为长、短、麤、细,为黑、白、不黑不白,为东方、西方、南方、北方耶?’彼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

“若有愚痴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世有常者,我不从世尊学梵行。’彼愚痴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若有愚痴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我不从世尊学梵行。’彼愚痴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

“世有常,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世有常,有此见故,不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有此见故,不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世有常,无此见故,不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无此见故,不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者,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愁戚、啼哭、忧苦、懊恼,如是此淳大苦阴生。如是,世无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者,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愁戚、啼哭、忧苦、懊恼,如是此淳大苦阴生。

“世有常,我不一向说此。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说此?此非义相应,非法相应,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槃,是故我不一向说此。如是,世无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我不一向说此。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说此?此非义相应,非法相应,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槃,是故我不一向说此也。何等法我一向说耶?此义我一向说,苦、苦集、苦灭、苦灭道迹,我一向说。以何等故,我一向说此?此是义相应,是法相应,是梵行本,趣智、趣觉、趣于涅槃,是故我一向说此。是为不可说者则不说,可说者则说,当如是持,当如是学。”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箭喻经第十竟(二千二十七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明本无“第五后诵”四字。

“鬘童子”,巴利本作 Māluṅkyaputta。

“静”,大正藏原为“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静”。[*]

“宴”,大正藏原为“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责”,圣本作“啧”。

“有”,大正藏原为“见”,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有”。

“北”,大正藏原为“比”,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北”。

圣本无“扎”字。

宋、元、明三本无“彼”字。

“飘鶭”,宋、元、明三本作“𪅃𪅋”,圣本作“鸡𮭏”。

“为”,宋本作“为鑇为”,元、明、圣三本作“为齐为”。

“不”,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前后文补上。

“义”,圣本作“苦”。

圣本无“苦”字。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集”。

明本无“箭喻经第十竟”六字。

宋、元、明、圣四本无“二千二十七字”六字。

[注解]

我本颇为汝如是说世有常,汝来从我学梵行耶:我当初可是为了向你说“世有常”,所以你来向我学清净的修行吗?“颇”是“可”的意思,表疑问的语气。

柘:木名。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头状花序,果实球形。叶可喂蚕,木质密致坚韧,是贵重的木料,木汁能染赤黄色。读音同“这”。

槻:木名。常绿乔木。叶为椭圆形,花小而色淡黄,实为小形核果。木理美,质坚韧,可作弓材。读音同“规”。

角:“角端弓”是用异兽角端牛的角制成的弓。

纻:苎麻。读音同“住”。

箭簳:箭身。

飘鶭:与鹤相似,白面青羽之鸟。

鶤鸡:凤凰。

錍:凡箭镞之类,其形状广长而薄镰者。

铍:实剑而用刀削裹之者称为‘铍’。今指箭镞如铍刀形。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是有名的《箭喻经》。

本经中提到了对于十四无记观点的四种组合,是否如此见,都不会因此向佛学清净的修行:

  • 世有常,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 世有常,有此见故,不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 世有常,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 世有常,无此见故,不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这可能是为了强调不管一个人“是否认为”世有常,都不会因此而跟佛学。例如学物理的人,不管他在物理学的见解如何,都不会因为讨论物理学而学佛。

佛陀最后说了:“世有常者,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愁戚、啼哭、忧苦、懊恼,如是此淳大苦阴生。如是,世无常...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愁戚、啼哭、忧苦、懊恼,如是此淳大苦阴生。”可以理解为:不管宇宙有没有边际,我们的生老病死都是必然的!

(二二二)中阿含[*]例品例经第十一(第五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欲断无明者,当修四念处。云何欲断无明者,当修四念处?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是谓欲断无明者,当修四念处。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四念处。云何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四念处?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是谓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四念处。

“欲断无明者,当修四正断。云何欲断无明者,当修四正断?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已生恶不善法为断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断。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断。未生善法为生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断。已生善法为久住不忘、不退、增长、广大修习具足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断。是谓欲断无明者,当修四正断。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四正断。云何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四正断?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已生恶不善法为断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断。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断。未生善法为生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断。已生善法为久住不忘、不退、增长、广大修习具足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断。是谓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四正断。

“欲断无明者,当修四如意足。云何欲断无明者,当修四如意足?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欲定如意足,成就断行,依离、依无欲、依灭,趣非品,如是修精进定心定也。修思惟定如意足,成就断行,依离、依无欲、依灭,趣非品,是谓欲断无明者,当修四如意足。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四如意足。云何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四如意足?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欲定如意足,成就断行。依离、依无欲、依灭,趣非品,如是修精进定、心定也。修思惟定如意足,成就断行,依离、依无欲、依灭,趣非品,是谓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四如意足。

“欲断无明者,当修四禅。云何欲断无明者,当修四禅?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是谓欲断无明者,当修四禅。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四禅。云何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四禅?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是谓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四禅。

“欲断无明者,当修五根。云何欲断无明者,当修五根?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信根、精进、念、定、慧根,是谓欲断无明者,当修五根。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无明者,当修五根。云何欲别知无明者,当修五根?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信根、精进、念、定、慧根,是谓欲别知无明者,当修五根。

“欲断无明者,当修五力。云何欲断无明者,当修五力?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信力、精进、念、定、慧力,是谓欲断无明者,当修五力。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无明者,当修五力。云何欲别知无明者,当修五力?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信力、精进、念、定、慧力,是谓欲别知无明者,当修五力。

“欲断无明者,当修七觉支。云何欲断无明者,当修七觉支[*]?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念觉支[*]、依离、依无欲、依灭,趣非品,如是修法、精进、喜、息、定也。修舍觉支[*],依离、依无欲、依灭,趣非品,是谓欲断无明者,当修七觉支[*]。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无明者,当修七觉支[*]。云何欲别知无明者,当修七觉支[*]?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念觉支[*]、依离、依无欲、依灭,趣非品,如是修法、精进、喜、息、定也。修舍觉支[*],依离、依无欲、依灭,趣非品,是谓欲别知无明者,当修七觉支[*]。

“欲断无明者,当修八支[*]圣道。云何欲断无明者,当修八支[*]圣道?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正见乃至修正定为八,是谓欲断无明者,当修八支[*]圣道。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八支[*]圣道。云何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八支[*]圣道?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正见乃至修正定为八,是谓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八支[*]圣道。

“欲断无明者,当修十一切处。云何欲断无明者,当修十一切处?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第一地一切处,四维上下不二、无量。如是修水一切处、火一切处、风一切处、青一切处、黄一切处、赤一切处、白一切处、无量空处一切处。修第十无量识处一切处,四维上下不二、无量,是谓欲断无明者,当修十一切处。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十一切处。云何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十一切处?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第一地一切处,四维上下不二、无量,如是修水一切处、火一切处、风一切处、青一切处、黄一切处、赤一切处、白一切处、无量空处一切处。修第十无量识处一切处,四维上下不二、无量。是谓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十一切处。

“欲断无明者,当修十无学法。云何欲断无明者,当修十无学法?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无学正见,乃至修无学正智,是谓欲断无明者,当修十无学法。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十无学法。云何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十无学法?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无学正见,乃至修无学正智。是谓欲别知无明者,当修十无学法。

“如无明,行亦如是,如行,识亦如是,如识,名色亦如是,如名色,六处亦如是,如六处,更乐亦如是,如更乐,觉亦如是,如觉,爱亦如是,如爱,受亦如是,如受,有亦如是,如有,生亦如是。欲断老死者,当修四念处。云何欲断老死者,当修四念处?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是谓欲断老死者,当修四念处。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四念处。云何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四念处?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观内身如身,乃至观觉、心、法如法,是谓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四念处。

“欲断老死者,当修四正断。云何欲断老死者,当修四正断?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已生恶不善法为断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断。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断。未生善法为生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断。已生善法为久住不忘、不退、增长、广大修习具足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断。是谓欲断老死者,当修四正断。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四正断。云何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四正断?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已生恶不善法为断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断。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断。未生善法为生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断。已生善法为久住不忘、不退、增长、广大修习具足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断。是谓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四正断。

“欲断老死者,当修四如意足。云何欲断老死者,当修四如意足?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欲定如意足,成就断行。依离、依无欲、依灭,趣非品,如是修精进定、心定也。修思惟定如意足,成就断行,依离、依无欲、依灭,趣非品,是谓欲断老死者,当修四如意足。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四如意足。云何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四如意足?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欲定如意足,成就断行。依离、依无欲、依灭,趣非品,如是修精进定、心定也。修思惟定如意足,成就断行,依离、依无欲、依灭,趣非品,是谓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四如意足。

“欲断老死者,当修四禅。云何欲断老死者,当修四禅?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是谓欲断老死者,当修四禅。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四禅。云何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四禅?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是谓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四禅。

“欲断老死者,当修五根。云何欲断老死者,当修五根?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信根、精进、念、定、慧根,是谓欲断老死者,当修五根。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老死者,当修五根。云何欲别知老死者,当修五根?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信根、精进、念、定、慧根,是谓欲别知老死者,当修五根。

“欲断老死者,当修五力。云何欲断老死者,当修五力?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信力、精进、念、定、慧力,是谓欲断老死者,当修五力。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老死者,当修五力。云何欲别知老死者,当修五力?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信力、精进、念、定、慧力,是谓欲别知老死者,当修五力。

“欲断老死者,当修七觉支[*]。云何欲断老死者,当修七觉支[*]?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念觉支[*]、依离、依无欲、依灭,趣非品,如是修法、精进、喜、息、定也。修舍觉支[*],依离、依无欲、依灭,趣非品,是谓欲断老死者,当修七觉支[*]。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老死者,当修七觉支[*]。云何欲别知老死者,当修七觉支[*]?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念觉支[*]、依离、依无欲、依灭,趣非品。如是修法、精进、喜、息、定也。修舍觉支[*],依离、依无欲、依灭,趣非品,是谓欲别知老死者,当修七觉支[*]。

“欲断老死者,当修八支[*]圣道。云何欲断老死者,当修八支[*]圣道?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正见乃至修正定为八,是谓欲断老死者,当修八支[*]圣道。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八支[*]圣道。云何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八支[*]圣道?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正见乃至修正定为八,是谓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八支[*]圣道。

“欲断老死者,当修十一切处。云何欲断老死者,当修十一切处?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第一地一切处,四维上下不二、无量。如是修水一切处、火一切处、风一切处、青一切处、黄一切处、赤一切处、白一切处、无量空处一切处,修第十无量识处一切处,四维上下不二、无量,是谓欲断老死者,当修十一切处。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十一切处。云何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十一切处?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第一地一切处,四维上下不二、无量。如是修水一切处、火一切处、风一切处、青一切处、黄一切处、赤一切处、白一切处、无量空处一切处,修第十无量识处一切处,四维上下不二、无量。是谓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十一切处。

“欲断老死者,当修十无学法。云何欲断老死者,当修十无学法?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无学正见,乃至修无学正智,是谓欲断老死者,当修十无学法。如是数断、解脱、过度、拔绝、灭止、总知、别知,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十无学法。云何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十无学法?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修无学正见,乃至修无学正智,是谓欲别知老死者,当修十无学法。”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例经第十一竟(四千八百七十三字)

阿含[*]例品第四竟(二万二千一百四十九字)(第五后诵讫)

中阿含[*]经卷第六十(一万一千三百七十七字)

后出中阿含[*]经记

释法师于长安出《中阿含》、《增壹》、《阿毘昙》、《广说》、《僧伽罗叉》、《阿毘昙心》、《婆须蜜》、《三法度》、《二众从解脱》、《从解脱缘》,此诸经律,凡百余万言,并违本失旨,名不当实,依俙属辞,句味亦差,良由译人造次未善晋言故使尔耳。会燕秦交战,关中大乱,于是良匠背世,故以弗获改正。乃经数年,至关东小清,冀州道人释法和、罽宾沙门僧伽提和,招集门徒,俱游洛邑,四、五年中研讲遂精,其人渐晓汉语,然后乃知先之失也。于是,和乃追恨先失,即从提和更出《阿毘昙》及广说也。自是之后,此诸经律渐皆译正,唯《中阿含[*]》、《僧伽罗叉》、《婆须蜜》、《从解脱缘》未更出耳。

会僧伽提和进游京师,应运流化,法施江左。于时晋国大长者,尚书令卫将军、东亭侯优婆塞王元琳,常护持正法以为己任,即檀越也。为出经故,造立精舍,延请有道释慧持等义学沙门四十余人,施诸所安,四事无乏,又豫请经师僧伽罗叉,长供数年,然后乃以晋隆安元年丁酉之岁十一月十日,于扬州丹阳郡建康县界,在其精舍,更出此《中阿含[*]》,请罽宾沙门僧伽罗叉令诵胡本,请僧伽提和转胡为晋,豫州沙门道慈笔受,吴国李宝、康化共书,至来二年,戊戌之岁六月二十五日草本始讫。此《中阿含[*]》凡有五诵,都十八品,有二百二十二经,合五十一万四千八百二十五字,分为六十卷。

时,遇国大难,未即正书,乃至五年辛丑之岁,方得正写,校定流传。其人传译,准之先出,大有不同,于此二百二十二经中,若委靡顺从,则惧失圣旨,若从本制,名类多异旧,则逆忤先习,不怗众情,是以其人不得自专,时有改本,从旧名耳。然五部异同,孰知其正?而道慈愚意怏怏,于违本故诸改名者,皆抄出注下,新旧两存,别为一卷,与目录相连,以示于后,将来诸贤令知同异,得更采访,脱遇高明外国善晋胡方言者,访其得失,刊之从正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宋、元二本无“例品”二字。

明本无“第五后诵”四字。

“至”,大正藏原为“云”,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至”。

“数”,大正藏原为“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数”。

“支”,宋、圣二本作“枝”。[*]

“七”,元本作“十”。

“定”,宋、元二本作“四”。

“定”,宋、元、明三本作“定禅定”。

明本无“例经第十一竟”六字。

宋、元、明、圣四本无“四千八百七十三字”八字。

“中”,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碛砂藏补上。

“中阿含例品第四竟”,明本作“例品第十八竟”。

宋、元、明、圣四本无“二万二千一百四十九字”十字。

“第五后诵讫”,大正藏原无“第五后诵讫”五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宋、元二本在“中阿含经卷第六十”后有“第五后诵讫”五字。

宋、元、明、圣四本无“一万一千三百七十七字”十字。

大正藏原将“中阿含经卷第六十(一万一千三百七十七字)”置于“中阿含例品第四竟(二万二千一百四十九字)(第五后诵讫)”前行,今依据房山石经改置于卷末。

“俙”,圣本作“悕”。

“康”,圣本作“唐”。

“后出中阿含经记昔释法师于长安……访其得失,刊之从正”,此六百一十一字与房山石经相同,宋、元、明、碛砂藏、永乐北藏、嘉兴藏六本无此六百一十一字。

圣本在“正”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注解]

总知:总体的了知。

别知:分别的了知。

四正断:2.正确地勤奋于四个层面:(1)已生恶令断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其中“断”指决断,引申为勤奋的意思。另译为“四正勤”。

欲定如意足,成就断行:依“意欲”所引发的禅定,断除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其中“欲定”是指由(对禅定的、圣果的)意愿、欲望而引发的禅定;“断行”可解为断除各种造作,也可解为勤奋努力(即行于“四正断”);“如意足”又译为“神足”,即神通的基础。又译为“欲定心成就断如意足”、“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欲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欲定精勤不懈灭行成就以修神足”、“自在三昧行尽神足”、“自在三昧神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欲定勤行成就神足”。

精进定(如意足,成就断行):依“精进”所引发的禅定,断除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精进定”又译为“勤定”。

心定(如意足,成就断行):依“心念专注”所引发的禅定,断除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心定”又译为“意定”。

思惟定如意足,成就断行:依“慧观”所引发的禅定,断除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思惟定”又译为“观定”、“诫三昧”。

十一切处:即以无量“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为专注对象(所缘)的修定。又译为“十遍处”。

无学:阿罗汉已无惑可断、毕业了,因此称为“无学”。

释法师:即昙摩难提。参阅‘出三藏记集’卷十三(大五五‧九四下)、‘高僧传’卷一(大五十‧三二二下)。当时昙摩难提所译之中阿含为第一译本。”

阿毘昙:为音译,其中“阿毘”指殊胜,“阿毘昙”字面直译为“胜法”,又译为“论”,指为阐明法义的问答论议,后来也指佛弟子对经的论述。又译作“阿毘达磨”。

中阿含[……]从解脱缘:这些列出的经、律、论中,现今仍留存的只有《增一阿含经》、《阿毘昙心》、《婆须蜜》、《三法度》等,然其内容未必同于现今通行之其他版本。”(参考《佛光阿含藏.中阿含(四)》)

会燕秦交战,关中大乱:此系指姚苌入寇关内一事。

隆安元年:即东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

令诵胡本:译场上“执本”或“译主”的工作。

转胡为晋:译场上“译语”或“传语”的工作。

李宝、康化共书:李宝、康化共同任译场的“书记”。又彼等所书写出者即为第二译本之底本。

五年: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当年鸠摩罗什来到长安。

先出:指昙摩难提所译的第一译本。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要断无明、行、识……等十二因缘,则要修行三十七道品加上十一切处(十遍处。参见卷五十九第215经)、十无学法(无学正见……无学正定、正解脱、正智。参见卷四十九第189经)。

《杂阿含经》的第一卷、第一经,《中阿含经》的最后一卷、最后一经,刚好都有提纲契领的性质:《杂阿含经》阐明佛教的根本教理,尤其教导我们如何以智慧观照一切,从卷一的第1经就开始展现了整体的脉络;《中阿含经》重视烦恼的对治,尤其在修定的次第有务实的探讨,在最后一卷、尤其是最后一经,作整体的总结,详述了如何修定以发慧,而又不致于钻牛角尖到十四无记的程度。

[注解]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六十.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2/01 13:15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65336847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