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十八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弟子所说诵第四品

[导读:舍利弗相应]

舍利弗尊者原先依外道出家,七天即精通外道的法,成为其大弟子。佛陀成道后不久,阿湿波誓(又译为马师、马胜)尊者有次入城乞食,舍利弗尊者见到阿湿波誓尊者的威仪端正、行步稳重,就问他的老师是谁?学什么法?阿湿波誓尊者回答说他的老师是佛陀,佛陀教他诸法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才听完转述,舍利弗尊者就得法眼净、证初果了,于是他从佛出家,证阿罗汉。

《杂阿含经》“舍利弗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490~500经,记录了舍利弗尊者的说法。舍利弗尊者以“智慧第一”闻名,这些经也记录了舍利弗尊者以智慧清楚地说明法义,精准地辨析什么才是正法,并指引出确实可行的修行之道。

(四九〇)[0126a0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竭提那罗聚落

尔时,尊者舍利弗亦在摩竭提国那罗聚落。

时,有外道出家名阎浮车是舍利弗旧善知识,来诣舍利弗,问讯、共相慰劳已,退坐一面,问舍利弗言:“贤圣法、律中,有何难事?”

舍利弗告阎浮车:“唯出家难。”

云何出家难?”

答言:“爱乐者难。”

“云何爱乐难?”

答言:“乐常修善法难。”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常修善法增长耶?”

答言:“有。谓八正道。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阎浮车言:“舍利弗!此则善道,此则善向,修习多修习,于诸善法常修习增长。舍利弗!出家常修习此道,不久疾得尽诸有漏。”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如是比阎浮车所问序四十经

阎浮车问舍利弗:“云何名善说法者?为世间正向?云何名为世间善逝?”

舍利弗言:“若说法调伏欲贪,调伏瞋恚,调伏愚痴,是名世间说法者。若向调伏欲贪,向调伏瞋恚,向调伏愚痴,是名正向。若贪欲已尽、无余、断知,瞋恚、愚痴已尽、无余、断知,是名善逝。”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能起善断?”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谓涅槃者,云何为涅槃?”

舍利弗言:“贪瞋痴诸烦恼永尽是涅槃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得涅槃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舍利弗言:“为断贪欲故,断瞋恚故,断愚痴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得断贪欲、瞋恚、愚痴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谓有漏尽,云何名为有漏尽?”

舍利弗言:“有漏者,三有漏,谓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此三有漏,欲尽无余,名有漏尽。”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得漏尽耶?”

舍利弗答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阿罗汉者,云何名阿罗汉?”

舍利弗言:“贪欲已断无余,瞋恚、愚痴已断无余,是名阿罗汉。”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得阿罗汉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阿罗汉者,云何名阿罗汉者?”

舍利弗言:“贪欲永尽无余,瞋恚、愚痴永尽无余,是名阿罗汉者。”

复问:“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得阿罗汉者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无明者,云何为无明?”

舍利弗言:“什么是无明?所谓无明者,于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中际无知;佛、法、僧宝无知,苦、集、灭、道无知;善、不善、无记无知,内无知、外无知,若于彼彼事无知障,是名无明。

阎浮车语舍利弗:“此是大暗积聚。”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断无明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复问尊者舍利弗:“所谓有漏,云何有漏?”如前说。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有,云何为有?”

舍利弗言:“有谓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断此有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有身,云何有身?”

舍利弗言:“有身是指五受阴有身者,五受阴。云何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断此有身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苦者,云何为苦?”

舍利弗言:“苦者,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略说五受阴苦,是名为苦。”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断此苦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流者,云何为流?”

舍利弗言:“流者,谓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断此流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者,云何为扼[*]?”扼[*]如流说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取者,云何为取?”

舍利弗言:“取者,四取,谓欲取、我取、见取、戒取。”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断此取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缚者,云何为缚?”

舍利弗言:“缚者,四缚,谓贪欲缚、瞋恚缚、戒取缚、我见缚。”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断此缚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结者,云何为结?”

舍利弗言:“者,九结,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他取结、疑结、结、结。”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断此结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使者,云何为使?”

舍利弗言:“使者,七使,谓贪欲使、瞋恚使、有爱使、慢使、无明使、见使、疑使。”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断此使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欲者,云何为欲?”

舍利弗言:“欲者,谓眼所识色可爱、乐、念,染着色。耳声、鼻香、舌味、身所识触可爱、乐、念,染著触。阎浮车,此功德非欲,但觉想、思惟者是。”时,舍利弗即说偈言:

“非彼爱欲使,  世间种种色,
 唯有觉想者,  是则士夫欲。
 彼诸种种色,  常在于世间,
 调伏爱欲心,  是则黠慧者。”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断此欲耶?”

舍利弗答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言:“所谓盖者,云何为盖[*]?”

舍利弗言:“盖[*]者有五盖[*],谓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断此五盖[*]耶?”

舍利弗答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谓稣息者,云何为稣息?”

舍利弗言:“稣息者,谓断三结。”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断三结耶?”

舍利弗答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谓得稣息者,云何为得稣息者?”

舍利弗言:“得稣息者,谓三结已尽、已知。”

复问:“有道有向,断此结耶?”

舍利弗答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谓得上稣息,云何为得上稣息?”

舍利弗言:“得上稣息者,谓贪欲永尽,瞋恚、愚痴永尽,是名得上稣息。”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得上稣息耶?”

舍利弗答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谓得上稣息处,云何为得上稣息处?”

舍利弗言:“得上稣息处者,谓贪欲已断、已知,永尽无余,瞋恚、愚痴已断、已知,永尽无余,是为得上稣息处。”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得上稣息处耶?”

舍利弗答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清凉,云何为清凉?”

舍利弗言:“清凉者,五下分结尽,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

复问:“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断此五下分结,得清凉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谓得清凉,云何为得清凉?”

舍利弗言:“五下分已尽、已知,是名得清凉。”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得清凉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上清凉者,云何为上清凉?”

舍利弗言:“上清凉者,谓贪欲永尽无余,瞋恚、愚痴永尽无余,一切烦恼永尽无余,是名上清凉。”

复问:“有道有向,得此上清凉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得上清凉,云何名得上清凉?”

舍利弗言:“得上清凉者,谓贪欲永尽无余,已断、已知,瞋恚、愚痴永尽无余,已断、已知,是名得上清凉。”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得此上清凉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爱,云何为爱?”

舍利弗言:“有三爱,谓欲爱、色爱、无色爱。”

复问:“有道有向,断此三爱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谓业迹,云何为业迹?”

舍利弗言:“业迹者,十不善业迹,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断此十业迹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秽者,云何为秽?”

舍利弗言:“秽者,谓三秽,贪欲秽、瞋恚秽、愚痴秽。”

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断此三秽耶?”

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如秽,如是垢、腻、刺、恋、缚亦尔

[校勘]

“那罗聚落”,巴利本作 Nālakagāmaka。

“外道出家”,巴利本作 Paribbājaka。

“阎浮车”,巴利本作 Jambukhādaka。

“世间善逝”,巴利本作 Loke sugatā。

“正向”,巴利本作 Suppaṭipannā。

“逝”,大正藏原为“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逝”。

“有道有向”,巴利本作 Atthi maggo atthi paṭipadā。

“修习”,大正藏原为“习修”,今依据高丽藏改作“修习”。

宋、元、明三本无“时”字。

“明”,宋、元、明三本作“明者云何为有明”。

大正藏无“正”字,今依据高丽藏补上。

“三有”,巴利本作 Tayo bhav。

“欲有、色有”,巴利本作 Kāmabhava, Rūpabhava。

宋、元、明三本无“八正道”三字。

“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巴利本作 Kāmogha, Bhavogha, Diṭṭhogha, Avijjogha。

“扼”,宋、元、明三本作“枙”。

“欲取、我取、见取、戒取”,巴利本作 Kāmupādāna, Diṭṭhupādāna, Sīlabbatupādāna, Attavādupādāna。

“贪欲”,宋、元、明三本作“欲贪”。

“盖”,大正藏原为“养”,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盖”。

“得稣息者”,巴利本作 Assāsapatta。

“三爱”,巴利本作 Tisso taṇhā。

“欲爱、色爱、无色爱”,巴利本作 Kāmataṇhā(欲爱),bhavataṇhā(有爱),vibhavataṇhā(无有爱)。

[注解]

舍利弗生卒地的那烂陀寺遗迹 摩竭提: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恒河中游南岸地区。另译为“摩竭陀”。

那罗聚落:摩揭提国的村名,是舍利弗的出生地及圆寂地,位于王舍城北方约十公里,今日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罗贡村。又译为“那罗揵陀”、“那烂陀”。

是舍利弗旧善知识:是舍利弗尊者的老朋友、好朋友。

云何出家难:什么是已出家的人难做的事?

爱乐:欢喜。

有道有向:有道路、有方向。

有漏:有烦恼。其中“漏”是譬喻有所漏失。

如是比阎浮车所问序四十经:像这样比照阎浮车所提的问题,依序有四十个问答。

云何名善说法者?为世间正向?云何名为世间善逝:怎么样是擅长说法的人?世间中正确的趣向?怎么样是世间中好的去处?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谁为世之法语者?谁为世之善行者?谁为世之善到者耶?”

断知:(舍断而)彻底地了知。

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欲贪引起的烦恼、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烦恼、无明烦恼;欲界众生的烦恼、色界与无色界众生的烦恼、三界的无明烦恼。“有漏”是“有烦恼”的意思。

前际:过去。

后际:未来。

中际:现在。

欲有、色有、无色有:欲界的存在、色界的存在、无色界的存在。“有”表示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

有身:生命的存在;由五阴构成的我。

略说五受阴苦:简而言之,有执著的五阴的苦。“五受阴”指有执著的五阴。

欲流:感官之欲的烦恼。“流”是以洪流比喻能让人流转生死的烦恼。

有流:生命的存在的烦恼。“有”即十二因缘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见流:邪见的烦恼。

无明流:无明的烦恼。

扼:在车衡两端扼住牛、马等颈背上的曲木,在此比喻为束缚、限制。通“”。

扼如流说:关于“扼”的回答,如同“流”的回答,也就是“扼”包括“欲扼、有扼、见扼、无明扼”。

欲取、我取、见取、戒取:执著欲贪、执著认为“有我”、执著错误的邪见、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其中“取”即执著。

四缚:四种束缚人、让人不得解脱的枷锁。

结:结使;烦恼。

他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另译为“戒取”、“戒禁取”。

嫉:嫉妒。

悭:吝啬。

七使:七种驱使人、让人不能休息的烦恼。

有爱:对存在的渴爱。

此功德非欲,但觉想、思惟者是:这些感官的功能并不是贪欲,因此而念念不忘才是贪欲。其中“觉(寻)想”、“思惟”是同义复词,是指将心投向目标,也就是去想所贪爱的事物。

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这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远离五盖,可证初禅。

掉悔:心浮动静不下来。“掉”又译为“掉举”,心浮动不安;“悔”即“追悔”,于所作的事心怀忧恼。

稣息:休养、安息。其中“稣”同“甦”。

三结:身见(执著于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断除三结,即为初果圣者。

五下分结:身见(执著于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贪欲、瞋恚。断除五下分结,即为第三果圣者。

五下分:即“五下分结”。

欲爱、色爱、无色爱:欲界众生(感官之欲)的渴爱、(断除淫欲的)色界众生的渴爱、(断除淫欲与物质欲的)无色界众生的渴爱。

业迹:造作的途径。又译为“业道”。

如秽,如是垢、腻、刺、恋、缚亦尔:如同用污秽来比喻贪瞋痴,也可用肮脏、黏着、有刺、眷念、束缚来说明它的特性。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阎浮车询问老朋友舍利弗尊者有什么方法能达到各种修行的目标?舍利弗尊者的回答则都是依循“八正道”,也就是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
    1. 正见:正确的见解;布施是善的、咒愿(祝福)是善的、供养是善的、有善行恶行、有善恶业报、有轮回、有父母(要孝顺)、有众生轮回受生(非断灭见)、有办法证得涅槃,以及四圣谛等出世间的智慧。
    2. 正志:正确的意向;离于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又译为“正思惟”。
    3. 正语:正确的言语;不说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4. 正业:正确的行为;不做杀生、偷盗、邪淫的事。
    5. 正命:正当的谋生;以不违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
    6. 正方便:正确的努力;已生的恶令断,未生的恶令不起,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长。又译为“正精进”、“正勤”。
    7. 正念: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
    8. 正定:正确的禅定。

经中对于“八正道”的进一步解说,详见卷二十八

  • 本经中舍利弗尊者说“此功德非欲,但觉想、思惟者是”,呼应其余经中的说法,例如:
    • 《杂阿含经》卷八第229经:“云何无漏法?谓出世间意,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出世间者,是名无漏法。”(CBETA, T02, no. 99, p. 56, a13-16)
    • 《杂阿含经》卷九第250经:“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 于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CBETA, T02, no. 99, p. 60, b3-5)
    • 《杂阿含经》卷九第254经:“若眼常识色,终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乃至无常。”(CBETA, T02, no. 99, p. 63, a18-20)
  • 本经中舍利弗尊者说:“此功德非欲,但觉想、思惟者是”,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能否举例修习八正道而调伏贪欲的过程?

以对美色的贪欲为例,人美并没有错,我们看到美女不一定就有贪欲(“此功德非欲”),然而如果看到美女之后,觉得很受吸引而想要一亲芳泽(“觉想、思惟者”)则是贪欲。身为欲界众生常会有欲望,有欲望不一定会犯五戒,然而如果是已婚者因为贪欲而外遇,那么不仅犯了戒,也因此会有后续的苦果。 修习八正道的人了知贪欲的后患,有正确的见解(“正见”),因此见到美女时不起非分之想,能有正确的思惟(“正志”),不会为了勾引美女而花言巧语(“正语”),也不会调戏美女或外遇(“正业”),从事正当的工作(“正命”)。同时精进修行(正方便),时时观察心中是否有贪欲,体会贪念无常的本质,解析了贪念生起与灭去的因缘,进而减轻对贪欲的执著(“正念”)。在这样的基础上禅定得力(“正定”),所获得的轻安快乐胜于世间五欲,也就较能调伏贪欲。

根据卷二十八第785经,八正道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世间八正道”及“出世间八正道”,在家人及出家人的行法也有所不同,要根据自己的程度而采取适当的次第,避免好高骛远、也避免走错方向。

[进阶辨正]

(四九一)[0128a28]

如阎浮车所问经,沙门出家所问亦如是。

[注解]

[对应经典]

 

(四九二)[0128b0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亦在彼住。

时,尊者舍利弗语诸比丘:“若有比丘得无量三昧,身作证具足住于有身灭涅槃心不乐着,顾念有身。譬如士夫胶着于手,以执树枝,手即著树,不能得离。所以者何?胶着手故。比丘!无量三摩提身作证,心不乐着有身灭涅槃,顾念有身,终不得离,不得现法随顺法教,乃至命终亦无所得,还复来生此界,终不能得破于痴冥。譬如聚落傍有泥池,泥极深溺,久旱不雨,池水干消,其地破裂。如是,比丘!不得见法随顺法教,乃至命终亦无所得,来生当复还堕此界。

“若有比丘得无量三昧,身作证具足住,于有身灭涅槃心生信乐,不念有身。譬如士夫以干净手执持树枝,手不着树。所以者何?以手净故。如是,比丘!得无量三昧,身作证具足住,于有识灭涅槃心生信乐,不念有身,现法随顺法教,乃至命终不复来还生于此界。是故,比丘!当勤方便,破坏无明。譬如聚落傍有泥池,四方流水及数天雨,水常入池,其水盈溢,秽恶流出,其池清净。如是皆得现法随顺法教,乃至命终不复还生此界。是故,比丘!当勤方便,破坏无明。”

尊者舍利弗说此经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枝”,大正藏原为“技”,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枝”。

[注解]

得无量三昧,身作证具足住:得到了许多定境,亲身体证且已稳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具足了某一种寂静的心解脱而且已稳固”。

于有身灭涅槃心不乐着,顾念有身:对于自我的寂灭涅槃,不喜好、信服,还牵挂着自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于有身灭,心不进、不澄、不安住、不信解”。

有识灭涅槃:自我意识的寂灭涅槃。疑为“有身灭涅槃”的讹误。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身灭涅槃”。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即使已经证得了稳固的“定”境,修行者仍必须修习无我的智“慧”,才能脱离轮回。

(四九三)[0128b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若阿练若比丘或于空地、林中、树下,当作是学,内自观察思惟:‘心中自觉有欲想不?’若不觉者,当于境界,或于净相,若爱欲起,违于远离。譬如士夫用力乘船,逆流而上,身小疲怠,船则倒还,顺流而下。如是,比丘!思惟净想,还生爱欲,违于远离;是比丘学时,修下方便,行不淳净,是故还为爱欲所漂,不得法力,心不寂静,不一其心,于彼净相随生爱欲,流注浚输,违于远离。当知是比丘不敢自记五欲功德离欲解脱。

“若比丘或于空地、林中、树下,作是思惟:‘我内心中为离欲不?’是比丘当于境界,或取净相,若觉其心于彼远离,顺趣浚注譬如鸟翮,入火则卷,不可舒展。如是,比丘或取净相,即顺远离,流注浚输。比丘!当如是知,于方便行,心不懈怠,得法寂静,寂止、息、乐,淳净一心,谓我思惟已,于净相顺于远离,随顺修道,则能堪任自记于五欲功德离欲解脱。”

尊者舍利弗说是经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行不”,大正藏原为“不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行不”。

“相”,宋、元、明三本作“想”。

[注解]

阿练若比丘:离开聚落,寂静而修行的出家人。其中“阿练若”指离开聚落,寂静而适合修行的地方。

若不觉者:如果没有觉察到贪念。相当的《本事经》经文作:“若不觉有内贪欲缠,汝等复应审谛观察:‘我今为有内贪欲缠,而不觉耶?我今为无内贪欲缠,而不觉耶?’”

净相:在这里特指令人喜爱的影像,也就是“不净观”所对治的相。

修下方便:修行的方法不纯熟、不适合、或不正确。

法力:佛法的力量。

浚输:导向。

自记:自己记说

五欲功德: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这五种欲的功能。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五种欲”。

顺趣浚注:(向解脱)倾注、汇流。

譬如鸟翮,入火则卷,不可舒展:犹如鸟类的羽毛投入火中则会收缩卷起来,不再能舒展开。(以此譬喻证得离欲解脱是不可逆的,不会再沉迷五欲。)“翮”是羽毛中的硬梗,或指翅膀,读音同“何”。

方便行:方法的实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在本经的比喻中,修行功夫浅的人就好像在爱欲的河流中,划著船想要逆流而上,当然会深感费力;修行功夫深的人,则像是在解脱的河流中(入流了)顺水行舟,相对地就很自然了。

已证得离欲解脱的修行人,不会被五欲所吸引,反过来说,如果对于境界或是合意的影像生起爱欲,代表功夫还不够深。

[进阶辨正]

(四九四)[0128c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尊者舍利弗在耆阇崛山中。

以神通变化物质的原理尔时,尊者舍利弗晨朝着衣持钵,出耆阇崛山,入王舍城乞食,于路边见一大枯树,即于树下敷坐具𣫍身正坐,语诸比丘:“若有比丘修习禅思,得神通力,心得自在,欲令此枯树成地,即时为地。所以者何?谓此枯树中有地界。是故,比丘得神通力,心作地解,即成地不异。

“若有比丘得神通力,自在如意,欲令此树为水、火、风、金、银等物,悉皆成就不异。所以者何?谓此枯树有水界故。是故,比丘!禅思得神通力,自在如意,欲令枯树成金,即时成金不异,及余种种诸物,悉成不异。所以者何?以彼枯树有种种界故。是故,比丘!禅思得神通力,自在如意,为种种物悉成不异,比丘当知,比丘禅思神通境界不可思议。是故,比丘!当勤禅思,学诸神通。”

舍利弗说是经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𣫍身正坐:收敛身体而端正地坐着。“𣫍”通“敛”。

禅思:禅定。

地界:物质及物理现象中的坚固性。古代印度人认为一切物质及物理现象,有四种组成:地大(坚固性)、水大(湿润性)、火大(温热性)、风大(移动性)。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前一经(第493经)中,舍利弗尊者提供了在内心试炼自己是否真得已离欲解脱的方法;在本经中,也可说舍利弗尊者间接提供了在外境上试炼自己是否真得有神通的方法。

时下许多附佛外道都自称六通俱足,但如果连“点石成金”的能力都没有,那么不仅连世俗的神通都称不上,更不用说是证得漏尽通了。

[导读:戒]

“戒”是佛教徒所遵守的规范,有防非止恶的功用,音译为“尸罗”、“尸赖”。

依据持戒者在身分、程度上的差异,佛教的戒会有不同的规范,比如在家居士的“五戒”、沙弥的“十戒”、出家人的“具足戒”等等。

由于戒的规范与保护,持戒的人不会去造作恶行,避免了因恶行而招致的恶果;若是持戒的人犯了戒,则要立刻警觉、忏悔,避免未来再犯,以求离恶向善。

修行人在见到外境时,心不贪著、不向外驰骋,而可持戒清净。心不驰骋、不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而能保持心境的坦然与平稳,安定的心能够保持专一,得以进一步修习禅定,进而开启智慧。所以说“戒”是“定”与“慧”的基础。

佛陀要求出家弟子每半个月聚集一次说戒,如果有弟子犯了戒,在说戒之后可以于僧众前“发露忏悔”,表白自己所犯的过失。其他出家弟子也可以就事论事地“举罪”,揭发不合宜的行为。这些不外乎是为了砥励修行,也为了维持僧团的清净。

接下来第495经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强调戒的重要性,再次表明了戒是定与慧的基础。在第496、497经中,舍利弗尊者则教导大家,在举罪时检举人与被检举人所该具备的自省及心态,好让正法、律得以真正发挥安心与增益修行的作用。

更多关于戒的重要性的经文,可参见《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三十“学相应”的内容,至于戒律的详细制定以及缘由,则收录于律藏中。

(四九五)[0129a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尊者舍利弗在耆阇崛山中。

尔时,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其犯戒者,以破戒故,所依退减,心不乐住;不乐住已,失喜、、乐、寂静三昧、如实知见、厌离、离欲、解脱已,永不能得无余涅槃。如树根坏,枝叶华果悉不成就,犯戒比丘亦复如是。功德退减,心不乐住,不信乐已,失喜、息、乐、寂静三昧、如实知见、厌离、离欲、解脱,失解脱已,永不能得无余涅槃。

持戒比丘根本具足,所依具足,心得信乐;得信乐已,心得欢喜、息、乐、寂静三昧、如实知见、厌离、离欲、解脱;得解脱已,悉能疾得无余涅槃。譬如树根不坏,枝叶华果悉得成就,持戒比丘亦复如是。根本具足,所依成就,心得信乐,得信乐已,欢喜、息、乐、寂静三昧、如实知见、厌离、离欲、解脱,疾得无余涅槃。”

尊者舍利弗说是经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永”,宋、元二本作“求”。

[注解]

息:这里是“猗息”的略称,轻松安稳,又译为“轻安”。

无余涅槃:完全断绝烦恼、生死。

根本具足,所依具足:根本的戒具足,所依的戒具足(因此而能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戒具足”。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持戒比丘根本具足,所依具足,心得信乐;得信乐已,心得欢喜寂静三昧”即因戒生定而达成卷十七第482经所载“修满五法”(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的过程。

[进阶辨正]

(四九六)[0129a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舍利弗告诸比丘:“若诸比丘诤起相言,有犯罪比丘、举罪比丘。彼若不依正思惟自省察者,当知彼比丘长夜强梁,诤讼转增,共相违反,结恨弥深,于所起之罪,不能以正法、律止令休息。若比丘有此已起诤讼,若犯罪比丘、若举罪比丘,俱依正思惟自省察克责,当知彼比丘不长夜强梁,共相违反,结恨转增,于所起之罪,能以法、律止令休息。

犯罪者应悔过云何比丘正思惟自省察?比丘应如是思惟:‘我不是不类、不应作罪,令彼见我;若我不为此罪,彼则不见,以彼见我罪不喜、嫌责,故举之耳。余比丘闻者,亦当嫌责,是故长夜诤讼,强梁转增,诤讼相言,于所起之罪,不能以正法、律止令休息,我今自知,如己输税。’是名比丘于所起罪能自观察。

举罪者应见不贤而内自省云何举罪比丘能自省察?举罪比丘应如是念:‘彼长老比丘作不类罪,令我见之,若彼不作此不类罪者,我则不见。我见其罪,不喜故举,余比丘见,亦当不喜故举之,长夜诤讼,转增不息,不能以正法、律止所起罪,令其休息。我从今日,当自去之,如己输税[*]。’如是举罪比丘善能依正思惟,内自观察。

“是故,诸比丘有罪及举罪者,当依正思惟,而自观察,不令长夜强梁增长。诸比丘!得不诤讼,所起之诤,能以法、律止令休息。”

尊者舍利弗说是经已,诸比丘闻已,欢喜奉行。

[校勘]

“税”,宋本作“移”。[*]

[注解]

举罪:揭发他人所犯的错。

省察:内省;反省。

长夜强梁,诤讼转增,共相违反,结恨弥深:长时间的刚强横暴,诤辩诉讼愈来愈多,彼此冲突,结怨更深。

不是:不对。

不类:不像样。

如己输税:如同自己应该缴税给国家般,意指“这是应该的”。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提醒在检举的过程中,犯罪的人以及举罪的人该有的自省与心态:犯罪的人应该忏悔过自己的过失,举罪的人则应该见不贤而内自省,双方都应了解举罪是对事不对人,尽量超脱于自身我执立场之外,而以正、法律为依归。

[进阶辨正]

(四九七)[0129b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举罪比丘欲举他罪者,令心安住,几法得举他罪?”

佛告舍利弗:“具五法得举他罪,令心安住若比丘令心安住,五法得举他罪。云何为五?实、非不实时、不非时义饶益、非非义饶益柔软、不麁涩慈心、不瞋恚舍利弗!举罪比丘具此五法,得举他罪。”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被举比丘复以几法自安其心?”

佛告舍利弗:“被举比丘当以五法令安其心。念言:‘彼何处得,为实、莫令不实,令时、莫令非时,令是义饶益、莫令非义饶益,柔软、莫令麁涩,慈心、莫令瞋恚。’舍利弗!被举比丘当具此五法,自安其心。”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见举他罪者,不实、非实,非时、非是时,非义饶益、非为义饶益,麁涩、不柔软,瞋恚、非慈心。世尊!于不实举他罪比丘,当以几法饶益令其改悔?”

佛告舍利弗:“不实举罪比丘当以五法饶益令其改悔,当语之言:‘长老!汝今举罪,不实、非是实,当改悔;不时、非是时,非义饶益、非是义饶益,麁涩、非柔软,瞋恚、非慈心,汝当改悔。’舍利弗!不实举他罪比丘当以此五法饶益令其改悔,亦令当来世比丘不为不实举他罪。”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被不实举罪比丘复以几法令不变悔?”

佛告舍利弗:“被不实举罪比丘当以五法不自变悔。彼应作是念:‘彼比丘不实举罪、非是实,非时、非是时,非义饶益、非是义饶益,麁涩、非柔软,瞋恚、非慈心,我真不变悔。’被[*]不实举罪比丘当以此五法自安其心,不自变悔。”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比丘举罪实、非不实,时、不非时,义饶益、不非义饶益,柔软、非麁涩,慈心、非瞋恚,实举罪比丘当以几法饶益令不改变?”

佛告舍利弗:“实举罪比丘当以五法饶益令不变悔,当作是言:‘长老!汝实举罪、非不实,时、不非时,义饶益、不非义饶益,柔软、非麁涩,慈心、非瞋恚。’舍利弗!实举罪比丘当以此五法义饶益令不变悔,亦令来世实举罪比丘而不变悔。”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被[*]实举罪比丘当以几法饶益令不变悔?”

佛告舍利弗:“被[*]举罪比丘当以五法饶益令不变悔,当作是言:‘彼比丘实举罪、非不实,汝莫变悔;时、不非时,义饶益、不非义饶益,柔软、非麁涩,慈心、非瞋恚,汝莫变悔。’”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见被[*]实举罪比丘有瞋恚者。世尊!被[*]实举罪瞋恚比丘当以几法令于瞋恨而自开觉?”

佛告舍利弗:“被[*]实举罪瞋恚比丘当以五法令自开觉,当语彼言:‘长老!彼比丘实举汝罪、非不实,汝莫瞋恨……’乃至‘慈心、非瞋恚,汝莫瞋恨。’舍利弗!被[*]实举罪瞋恚比丘当以此五法,令于恚恨而得开觉。”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实、不实举我罪者,于彼二人,我当自安其心。若彼实者,我当自知,若不实者,当自开解言:‘此则不实,我今自知无此法也。’世尊!我当如是,如世尊所说解林譬经说,教诸沙门:‘若有贼来,执汝以锯解身,汝等于贼起恶念恶言者,自生障碍。是故,比丘!若以锯解汝身,汝当于彼勿起恶心变易及起恶言,自作障碍。于彼人所,当生慈心,无怨无恨,于四方境界慈心正受具足住,应当学。’是故,世尊!我当如是,如世尊所说,解身之苦,当自安忍,况复小苦、小谤而不安忍?沙门利、沙门欲,欲断不善法,欲修善法;于此不善法当断,善法当修,精勤方便,善自防护,系念思惟,不放逸行,应当学。”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若举他比丘罪,实、非不实,时、非不时,义饶益、非非义饶益,柔软、非麁涩,慈心、不瞋恚,然彼被举比丘有怀瞋恚者。”

佛问舍利弗:“何等像类比丘闻举其罪而生瞋恚?”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彼比丘谄曲幻伪、欺诳不信、无惭无愧、懈怠失念、不定恶慧、慢缓、违于远离、不敬戒律、不顾沙门、不勤修学、不自省察、为命出家、不求涅槃。如是等人,闻我举罪,则生瞋恚。”

佛问舍利弗:“何等像类比丘闻汝举罪而不瞋恨?”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不谄曲、不幻伪、不欺诳、有信、惭愧、精勤正念、正定智慧、不慢缓、不舍远离、深敬戒律、顾沙门行、尊崇涅槃、为法出家、不为性命。如是比丘闻我举罪,欢喜顶受,如饮甘露。譬如刹利、婆罗门女,沐浴清净,得好妙华,爱乐顶戴,以冠其首。如是,比丘不谄曲、不幻伪、不欺诳、正信、惭愧、精勤正念、正定智慧、不慢缓、心存远离、深敬戒律、顾沙门行、勤修自省、为法出家、志求涅槃。如是比丘闻我举罪,欢喜顶受,如饮甘露。”

默摈的条件佛告舍利弗:“若彼比丘谄曲幻伪、欺诳、不信、无惭无愧、懈怠失念、不定恶慧、慢缓、违于远离、不敬戒律、不顾沙门行、不求涅槃、为命出家。如是比丘不应教授,与共言语。所以者何?此等比丘破梵行故。若彼比丘不谄曲、不幻伪、不欺诳、信心、惭愧、精勤正念、正定智慧、不慢缓、心存远离、深敬戒律、顾沙门行、志崇涅槃、为法出家。如是比丘应当教授。所以者何?如是比丘能修梵行,能自建立故。”

佛说此经已,尊者舍利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被”,宋、元、明三本作“彼”。

“被”,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前后文及相当的南传经文改作“被”。

“不”,大正藏原为“是”,今依据前后文及相当的南传经文改作“不”。

大正藏无“饶益”二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林”,大正藏原为“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林”。

[注解]

实、非不实:是事实而不是捏造的。

时、不非时:在适当的时机,不是在不适当的时机。

义饶益、非非义饶益:有利益,不是没有利益。其中“义”是“利益”的意思。

柔软、不麁涩:和顺的建议,而不是恶劣的语气。

慈心、不瞋恚:心怀慈悲心,而不是瞋恨心。

饶益:帮助;利益。

变悔:后悔;遗憾。

开觉:心开意解而醒悟。

无此法:没这回事。

解林譬经:即《中阿含经》卷五十〈大品2〉第193经牟犁破群那经

安忍:安心忍耐。

系念:心念连续不断地系于一处。

像类:种类。

谄曲:狡猾;谄媚以欺瞒人。

欺诳:诈欺、诳骗。

为命出家:为了维生而出家(不是为了求法而出家)。

甘露:印度传说中的不死药,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脱法门,因为解脱的圣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指陈他人的过失时,要把握住“实、非不实,时、不非时,义饶益、非非义饶益,柔软、不麁涩,慈心、不瞋恚”的原则,希望双方都从中受益。

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僧团的举罪,也可应用在生活上需要纠正他人的场景。

指陈他人过失时须具备的这五法,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进阶辨正]

[导读:住四念处,修七觉分]

修行四念处,是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

  1. 身念处:正念安住在身体上,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
  2. 受念处:正念安住在感受上,觉知当下的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
  3. 心念处:正念安住在心念上,觉知当下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散乱等状态。
  4. 法念处:正念安住在诸法上,觉知五盖、七觉分等法,进一步则可调伏五盖、培养七觉分、证知四圣谛。

四念处的身、受、心、法,是从较粗显的层次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层次。修习身念处,觉知身体的状态或本质纯熟之后,可进一步觉知身体带来的苦、乐、不苦不乐等受,也就是受念处;在修习受念处纯熟之后,则可以更细致地觉知因为这些感受而带来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散乱等心念,也就是心念处;修习心念处纯熟时,则可及早发现妨碍修行的心念、培养资助修行的觉支,觉知诸法而体悟真理,也就是法念处。

修行四念处,自然能培养七觉分:四念处即是七觉分中的念觉分,能促成后续的其他觉分;有念觉分后能辨别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也就是择法觉分;择有益的法而努力,即是精进觉分;精进修行能离于世俗的心念并产生喜悦,而为喜觉分;喜悦能让身心轻松安稳,是猗觉分;身心轻松安稳伴随着更高层次的乐,而容易得定,是定觉分;有了定后无欲无忧,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是舍觉分。

关于四念处的详细说明,可见卷二十四“念处相应”内容;关于调伏五盖、培养七觉分的详细说明,可见卷二十六、二十七的“觉支相应”内容。

(四九八)[0130c0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那罗揵陀卖衣者菴罗园

尔时,舍利弗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深信世尊,过去、当来、今现在,诸沙门、婆罗门所有智慧,无有与世尊菩提等者,况复过上?”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善哉所说,第一之说,能于众中作师子吼,自言深信世尊,言过去、当来、今现在,沙门、婆罗门所有智慧,无有与佛菩提等者,况复过上?”佛问舍利弗:“汝能审知过去三藐三佛陀所有增上戒?”

舍利弗白佛言:“不知。”

世尊复问:“舍利弗!知如是法、如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脱、如是住不?”

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佛告舍利弗:“汝复知未来三藐三佛陀所有增上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脱、如是住不?”

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佛告舍利弗:“汝复能知今现在佛所有增上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脱、如是住不?”

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佛告舍利弗:“汝若不知过去、未来、今现在诸佛世尊心中所有诸法。云何如是赞叹?于大众中作师子吼,说言:‘我深信世尊,过去、当来诸沙门、婆罗门所有智慧,无有与世尊菩提等者,况复过上’?”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能知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世尊心之分齐,然我能知诸佛世尊法之分齐。我闻世尊说法,转转深、转转胜、转转上、转转妙,我闻世尊说法,知一法即断一法,知一法即证一法,知一法即修习一法,究竟于法,于大师所得净信,心得净。

“世尊是等正觉。世尊!譬如国王有边城,城周匝方直,牢固坚密,唯有一门,无第二门,立守门者,人民入出皆从此门,若入若出,其守门者,虽复不知人数多少,要知人民唯从此门,更无他处。如是,我知过去诸佛、如来、应、等正觉悉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彼当来世诸佛世尊亦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现在诸佛世尊、如来、应、等正觉亦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过去、未来、今现在佛悉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是经已,尊者舍利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陀”,宋、元、明三本作“他”。

“那罗揵陀卖衣者菴罗园”,巴利本作 Nālandāyaṃ. Pāvārikambavane。

“三藐三佛陀”,巴利本作 Sammāsambuddha。

大正藏无“不”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巴利本作 Anuttara sammāsambodhi。

“五盖”,巴利本作 Pañcanīvaraṇa。

大正藏无“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菴罗园:芒果园。

菩提:为音译,义译为“觉”,即觉悟、证悟。

三藐三佛陀:佛陀。“三藐三佛陀”是如来十号中第三个的音译,又译为“三耶三佛”、“三佛”,义译为“正遍知”、“等正觉”,此处以这个称号来代表佛陀。

增上戒:崇高的、有助益的戒律。

我不能知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世尊心之分齐,然我能知诸佛世尊法之分齐:我不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各个佛的心中想过哪些事(以及随犯随制的戒相有哪些、讲过哪些经等等),但我知道各个佛证得的法(是一样的)。相当的《长阿含经》经文作“我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心中所念,我不能知,佛总相法我则能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对过去、未来、现在的应供、正等觉者没有他心智,但我知道法的类比”。

转转深、转转胜、转转上、转转妙:精深再精深,超越再超越,上等再上等,奥妙再奥妙。

佛、如来、应、等正觉:佛陀。佛、如来、应(供)、等正觉(又译为“正遍知”)是如来十号的其中四个,此处以这四个来代表如来十号。

悉断五盖恼心:都断除了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这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和种种心的烦恼。

慧力羸:心被烦恼覆盖而使慧力衰弱。

堕障碍品:堕落在障碍之中。“品”指某一类东西的总称,例如“物品”、“食品”。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三世诸佛都是教导弟子住四念处,修七觉分,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当的南传经文同样强调四念处与七觉分的重要性,不过内容上略有差异,南传经文中说的是三世诸佛都是住四念处、修七觉分,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卷二十四第635经也说:“若比丘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罗汉、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 T02, no. 99, p. 176, a11-18)

[进阶辨正]

(四九九)[0131a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在耆阇崛山中。

时,有月子比丘,是提婆达多弟子,诣尊者舍利弗,共相问讯慰劳已,退住一面。退住一面已,尊者舍利弗问月子比丘言:“提婆达多比丘为诸比丘说法不?”

月子比丘答言:“说法。”

尊者舍利弗问月子比丘言:“提婆达多云何说法?”

月子比丘语尊者舍利弗言:“彼提婆达多如是说法言:‘比丘心法修心,是比丘能自记说:“我已离欲,解脱五欲功德。”’”

舍利弗语月子比丘言:“汝提婆达多何以不说法言:‘比丘心法善修心,离欲心,离瞋恚心,离愚痴心,得无贪法、无恚法、无痴法,不转还欲有、色有、无色有法,彼比丘能自记说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耶?’”

月子比丘言:“彼不能也,尊者舍利弗!”

尔时,尊者舍利弗语月子比丘言:“若有比丘心法善修心者,能离贪欲心、瞋恚、愚痴心,得无贪法、无恚、无痴法,是比丘能自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譬如村邑,近有大石山,不断、不坏、不穿、厚密,正使东方风来,不能令动,亦复不能过至西方。如是南、西、北方、四维风来,不能倾动,亦不能过。如是,比丘心法善修心者,离贪欲心,离瞋恚心,离愚痴心,得无贪法、无恚法、无痴法,是比丘能自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譬如因陀铜铁及铜柱深入地中,筑令坚密,四方风吹不能倾动。如是,比丘心法善修心已,离贪欲心,离瞋恚心,离愚痴心,得无贪法、无恚法、无痴法,是比丘能自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譬如石柱长十六,八肘入地,四方风吹不能倾动。如是,比丘心法善修心已,悉离贪欲心,离瞋恚心,离愚痴心,得无贪法、无恚法、无痴法,能自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譬如火烧未烧者,烧已不复更烧。如是,比丘心法修心已,离贪欲心,离瞋恚心,离愚痴心,得无贪法、无恚法、无痴法,能自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舍利弗说此经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月子”,巴利本作 Candikaputta。

“提婆达多”,巴利本作 Devadatta。

“西”,宋、元、明三本作“四”。

[注解]

提婆达多:阿难尊者的兄长,佛陀的堂兄弟,曾加入佛教僧团,在修成神通后贪取名利而自立教团,吸收阿阇世王的供养,与佛陀为敌。

心法修心:在心中修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心以心统一”。

记说:决定说;确定说。例如佛弟子记说自己证得的果位,即指此弟子确知地说出自己证得的果位。

心法善修心:在心中好好地修心、彻底地修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心以心善统一”。

因陀铜铁及铜柱:即铜、铁制的“因陀罗柱”,城门前的柱状纪念碑,例如阿育王石柱一类。“因陀罗”即帝释天的音译,意译作天主、帝。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提婆达多教导弟子“心法修心”,仅止于离五欲;舍利弗尊者表示应更进一步地“心法修心”,也就是离五欲之外,应更进一步离贪、恚、痴,以证得涅槃。

(五〇〇)[0131c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尊者舍利弗亦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乞食已,于一树下食。

时,有净口外道出家尼从王舍城出,少有所营,见尊者舍利弗坐一树下食,见已,问言:“沙门食耶?”

尊者舍利弗答言:“食。”

复问:“云何?沙门下口耶?”

答言:“不也,姊妹!”

复问:“仰口耶?”

答言:“不也,姊妹!”

复问:“云何?方口耶?”

答言:“不也,姊妹!”

复问:“四维口耶?”

答言:“不也,姊妹!”

复问:“我问沙门食耶?”答我言:“食。”我问仰口耶?答我言:“不。”“下口食耶?”答我言:“不。”“方口食耶?”答我言:“不。”四维口食耶?答我言:“不。”如此所说,有何等义?

尊者舍利弗言:“姊妹!诸所有沙门、婆罗门明于事者、明于横法邪命求食者、如是沙门、婆罗门下口食也。若诸沙门、婆罗门仰观星历,邪命求食者,如是沙门、婆罗门则为仰口食也。若诸沙门、婆罗门为他使命,邪命求食者。如是沙门、婆罗门则为方口食也。若有沙门、婆罗门为诸医方种种治病,邪命求食者,如是沙门、婆罗门则为四维口食也。姊妹!我不堕此四种邪命而求食也。然我,姊妹!但以法求食而自活也,是故我说不为四种食也。”

时,净口外道出家尼闻尊者舍利弗所说,欢喜随喜而去。

时,净口外道出家尼于王舍城里巷四衢处赞叹言:“沙门释子净命自活,极净命自活;诸有欲为施者,应施沙门释种子;若欲为福者,应于沙门释子所作福。”

时,有诸外道出家闻净口外道出家尼赞叹沙门释子声,以嫉妒心,害彼净口外道出家尼,命终之后生兜率天,以于尊者舍利弗所生信心故也。

[校勘]

“净口”,巴利本作 Sucimukhī。

“下口”,巴利本作 Adhomukha。

“仰口”,巴利本作 Ubbhamukha。

“方口”,巴利本作 Disāmukha。

“四维口”,巴利本作 Vidisāmukha。

“历”,明本作“象”。

“如”,宋、元、明三本作“则”。

“诸”,宋、元、明三本作“余”。

[注解]

净口外道出家尼:名为“净口”的外道出家女性。

少有所营:有些事情要办。

下口食:吃东西时脸朝下。

仰口食:吃东西时脸朝上。

方口食:吃东西时脸朝东、西、南、北(四面张望)。

四维口食:吃东西时脸朝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维张望)。

明于事者、明于横法:懂得事理、技术。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依事明(种植、宅地等事的了解)的畜生明”,相当的《大智度论》经文作“合药、种谷、殖树”。

邪命求食:以不正当的方法谋生。(对出家人来说,正当的谋生方法是乞食、不贪图利养。)

为他使命:为他人做信差或跑腿。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从事遣使、使节”,相当的《大智度论》经文作“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

四衢:十字路口。

释种子:释迦族血统的人,这里指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尊者)。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佛教的出家人如法乞食为生,不贪图利养,而是清净的修行人。因此不管是利用自己的知识或技术替人谋划、仰观星历以预测未来、为人做信差或跑腿、或是帮人开药治病等等,出家人只要以这些工作贪图利养,就是邪命、不清净。至于在家众的戒并没有禁止赚钱谋生,只要不违五戒,便可用世间的各种技术与正当方式合理求财。
  • 本经中的“净口外道出家尼”原本执著于外道的禁忌,十分讲究吃东西时脸所朝的方向,像这样执著于无益于解脱的禁戒、禁忌,即是“戒禁取见”。舍利弗尊者引导这位净口外道出家尼,从原本执迷于表相的禁忌,转而注重心念、动机是否清净。这种同时着重心念与行为的修行,正是佛教持戒的殊胜处。

[进阶辨正]

[导读:目犍连相应 (1/2)]

目揵连尊者与舍利弗尊者从小就是朋友,原先都是外道的大弟子,两人曾经互相约定,谁先证悟真理的话要通知对方。舍利弗尊者在听了马胜尊者转述的佛陀说法后,便证得了初果,然后依约通知目揵连尊者,于是两人一同带着弟子从佛出家,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从此舍利弗尊者、目揵连尊者即成为协助佛陀弘法的左右手。

《杂阿含经》“目揵连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501~503经及卷十九第504~534经,是跟目揵连尊者相关的经文。目揵连尊者以“神通第一”闻名,神通是以禅定为基础而产生的,以下几经即记录了目揵连尊者超凡的禅定与神通。

(五〇一)[0132a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告诸比丘:“一时,世尊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我于此耆阇崛山中住,我独一静处,作如是念:‘云何为圣默然?’复作是念:‘若有比丘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三昧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圣默然。’复作是念:‘我今亦当圣默然,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三昧生喜乐,具足住、多住。’多住已,复有觉有观心起。尔时,世尊知我心念,于竹园精舍没,于耆阇崛山中现于我前,语我言:‘目揵连!汝当圣默然,莫生放逸。’我闻世尊说已,即复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三昧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如是再三,佛亦再三教我:‘汝当圣默然,莫放逸。’我即复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三昧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

“若正说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者,则我身是也。所以者何?我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以少方便,得禅、解脱、三昧正受。譬如转轮圣王长太子,虽未灌顶,已得王法,不勤方便,能得五欲功德。我亦如是,为佛之子,不勤方便,得禅、解脱、三昧、正受,于一日中,世尊以神通力三至我所,三教授我,以大人处所建立于我。”

尊者大目揵连说此经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目揵连”,巴利本作 Mahā-Moggallāna。

“二”,大正藏原为“三”,今依据前后文及相当的南传经文改作“二”。

[注解]

大目揵连:比丘名,以“神通第一”闻名。又译为“大目犍连”。

圣默然:贤圣的静默。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圣默”。

多住:多加修习保持(入定的状态)。

竹园精舍:即“迦兰陀竹园”。

少方便:一些努力;不太费力。

转轮圣王:以正法统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善业感召天空中飞来轮宝,四方国家看到轮宝就自行归服,因此称作转轮王。又译为“转轮王”。

灌顶:古印度国王即位时的登基仪式,以海与河的水浇淋头顶,来表示祝福。

不勤方便:不需特别勤奋努力。

以大人处所建立于我:将我培育为修行有成的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他是被大师资助已达到大通智的弟子”。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有同学提问:“卷十七第474经说‘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为何本经却说第二禅才叫“圣默然”?”

“言语寂灭”与“圣默然”在层次上仍有不同。“言语寂灭”是指在“有觉(寻)有观(伺)”的初禅状态时,寻、伺完全专注在禅定的所缘上,没有分心的念头可说话,所以言语寂灭。

本经所说的“圣默然”不仅言语寂灭,更舍离了言语的源头:寻、伺。《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8经:“有觉、有观名为口行”,由此可知必须到了“无觉无观”的第二禅才真正舍离了口行,成就“圣默然”。

  • 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本经中大目揵连尊者说:“我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其余经中也有说清净的僧众是佛真子,如《中阿含经》卷二十九〈大品1〉第121经:“谓汝等辈是我真子,从口而生,法法所化,汝当教化,转相教诃。”(CBETA, T01, no. 26, p. 610, a17-18)、《杂阿含经》卷四十五第1212经:“汝等为子,从我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CBETA, T02, no. 99, p. 330, a13-14)

后代有些论师以《妙法莲华经》卷二〈譬喻品3〉:“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CBETA, T09, no. 262, p. 10, c13-14) 衍生主张佛陀的声闻弟子不是佛子,菩萨才是佛真子,这恐怕是种误解。

[进阶辨正]

(五〇二)[0132b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告诸比丘:“一时,世尊住王舍城,我住耆阇崛山中。我独一静处,作如是念:‘云何名为圣住?’复作是念:‘若有比丘不念一切相,无相心正受,身作证具足住,是名圣住。’我作是念:‘我当于此圣住,不念一切相、无相心正受。身作证具足住、多住。’多住已,取相心生。尔时,世尊知我心念,如力士屈伸臂顷,以神通力,于竹园精舍没,于耆阇崛山中现于我前,语我言:‘目揵连!汝当住于圣住,莫生放逸。’我闻世尊教已,即离一切相,无相心正受,身作证具足住。如是至三,世尊亦三来教我:‘汝当住于圣住,莫生放逸。’我闻教已,离一切相,无相心正受,身作证具足住。

“诸大德!若正说佛子者,则我身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所以者何?我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以少方便,得禅、解脱、三昧、正受。譬如转轮圣王太子,虽未灌顶,已得王法,不勤方便,能得五欲功德。我亦如是。为佛之子,不勤方便,得禅、解脱、三昧、正受,于一日中,世尊以神通力三至我所,三教授我,以大人处建立于我。”

尊者大目揵连说此经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不”,明本作“一”。

“伸”,大正藏原为“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注解]

圣住:贤圣的安住,是相对于“天住”、“梵住”而说。例如空、无相、无愿三三昧,除了外道着重的定力外,还有智慧的成分。

无相心正受:观色、声、香、味、触、法相断,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参见卷三第80经

取相心生:生起了取相的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生相随顺之识”。

屈伸臂顷:弯曲再伸直手臂那么短的时间。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五〇三)[0132c0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尊者阿难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于一房共住。

时,尊者舍利弗于后夜时告尊者目揵连:“奇哉!尊者目揵连!汝于今夜住寂灭正受?”

尊者目揵连闻尊者舍利弗语尊者目揵连言:“我都不闻汝喘息之声。”

尊者目揵连言:“此非寂灭正受,麁正受住耳。尊者舍利弗!我于今夜与世尊共语。”

尊者舍利弗言:“目揵连!世尊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去此极远。云何共语?汝今在竹园,云何共语?汝以神通力至世尊所?为是世尊神通力来至汝所?”

天眼加天耳的无线通讯尊者目揵连语尊者舍利弗:“我不以神通力诣世尊所,世尊不以神通力来至我所,然我于舍卫国王舍城中闻,世尊及我俱得天眼天耳故。我能问世尊:‘所谓殷勤精进。云何名为殷勤精进?’世尊答我言:‘目揵连!殷勤精进若此比丘昼则经行、若坐,以不障碍法自净其心初夜若坐、经行,以不障碍法自净其心。于中夜时,出房外洗足,还入房,右胁而卧足足相累念明相,正念、正知,作起思惟。于后夜时,徐觉徐起,若坐亦经行,以不障碍法自净其心,目揵连!是名比丘殷勤精进。’”

尊者舍利弗语尊者目揵连言:“汝大目揵连真为大神通力、大功德力,安坐而坐,我亦大力,得与汝俱。目揵连!譬如大山,有人持一小石投之,大山色味悉同,我亦如是,得与尊者大力大德,同座而坐。譬如世间鲜净好物,人皆顶戴。如是,尊者目揵连大德大力,诸梵行者皆应顶戴。诸有得遇尊者目揵连交游往来,恭敬供养者,大得善利,我今亦得与尊者大目揵连交游往来,亦得善利。”

时,尊者大目揵连语尊者舍利弗:“我今得与大智大德尊者舍利弗同座而坐,如以小石投之大山,得同其色,我亦如是,得与尊者大智舍利弗同座而坐,为第二伴。”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校勘]

“殷勤精进”,巴利本作 Āraddhaviriya。

“系”,大正藏原为“系”,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系”。

大正藏无“我”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寂灭正受:寂灭的定境。这可能不是指特定的一种定境,而是描述第四禅(呼吸停止)以上无色界定一类的定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寂静之住处”。

喘息:在这里特指呼吸。

麁正受:(相对于寂灭正受而言)粗浅的定境。“麁”是“粗”的异体字。

以不障碍法自净其心:除去障碍修行的种种(例如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而清净自己的心。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约晚间六点至九点。古印度将一天分为八时,即昼四时、夜四时。夜四时为初夜、中夜、中夜后、后夜。

中夜:夜晚四分的第二分,约九点至十二点。

右胁而卧:向右侧躺。“胁”是胸部两侧,由腋下至肋骨尽处的部位。

足足相累:(膝盖弯曲)将左脚放在右脚上。

系念明相:连续不断地念著光明的相。

作起思惟:作要醒起来的想法,不贪睡。

后夜:夜晚的最后四分之一,约凌晨三点至六点。

大山色味悉同:大山没有任何变化。(表示小石头微不足道,丢向大山对大山一点影响都没有。)

第二伴:陪伴。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杂阿含经卷第十八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八.txt · 上一次變更: 2023/02/22 22:4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2429270744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