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十七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杂因诵第三品之五

[导读:界相应 (2/2)]

《杂阿含经》“界相应”的内容为卷十六第444~454经,及本卷第455~465经,是解说各种界(差别、分类)的相关经文,尤其探讨各种界相关的因缘。

上一卷解说了世间有各种差别,心也有各种状态,感官的境界则有十八界等因缘。本卷则进一步提到禅定的不同层次及其因缘,修行人终究要洞察种种界都是无我的,而超越种种界。

(四五五)[0125a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缘界种种故生种种,缘种种触生种种,缘种种想生种种,缘种种欲生种种,缘种种觉生种种,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

“云何缘种种界生种种触?云何?乃至缘种种热生种种求?谓缘眼界生眼触,非缘眼触生眼界,但缘眼界生眼触;缘眼触生眼想,非缘眼想生眼触,但缘眼触生眼想;缘眼想生眼欲,非缘眼欲生眼想,但缘眼想生眼欲;缘眼欲生眼觉,非缘眼觉生眼欲,但缘眼欲生眼觉;缘眼觉生眼热,非缘眼热生眼觉,但缘眼觉生眼热;缘眼热生眼求,非缘眼求生眼热,但缘眼热生眼求。如是耳、鼻、舌、身……意界缘生意触,乃至缘意热生意求,亦如是广说。是名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乃至缘种种热生种种求,非缘种种求生种种热,乃至非缘种种触生种种界,但缘种种界生种种触,乃至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外六入处亦如是说。

[校勘]

宋、元二本无“品”字。

高丽藏无本经,大正藏将本经以附文格式置于卷末,今依宋、元、明三本将本经置于卷初。

大正藏在“缘”字之前有一“非”字,今依据前后文删去。

[注解]

觉:念头,新译为“寻”。相当的南传经文中“觉”的次序在“欲”之前。

热:热忱。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参见卷十六第454经的“读经拾得”。

[进阶辨正]

[导读:天界]

天界是六道当中最殊胜的一道,包含了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诸天,从下到上如下表所示:

无色界四天 非想非非想入处天(非有想非无想处天)
无所有入处天(无所有处天)
识入处天(无量识处天)
空入处天(无量空处天)
色界十八天 四禅天 五净居天(只有三果圣者能往生):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无云天(少福天)、福生天、广果天(因性果实天)、无想天
三禅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二禅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初禅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欲界六天 他化自在天
化乐天(化自在天)
兜率天(兜率陀天)
焰摩天(炎摩天)
忉利天(三十三天)
四天王天

这些天的境界都可借由修行而体验到。

行善但没有禅定能力的人,在命终时往生欲界天;有禅定修为的人则依定境的不同,得以往生对应的色界、无色界天。

解脱的圣者在世时即能入“灭尽定”,灭去六识及其缘生的受、想、行,以下第456经称这个境界为灭界。

(四五六)[0116c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非想非非想入处界,有灭界。”

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稽首礼足,合掌白佛言:“世尊!彼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非想非非想入处界、灭界。如此诸界,何因缘可知?”

佛告比丘:“彼光界者,缘暗故可知。净界缘不净故可知。无量空入处界者,缘色故可知。无量识入处界者,缘内空故可知。无所有入处界者,缘所有可知。非想非非想入处界者,缘有第一故可知。灭界者,缘有身可知。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彼光界,乃至灭界,以何正受而得?”

佛告比丘:“彼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此诸界于自行正受而得。非想非非想入处界,于第一正受而得。灭界者,于有身灭正受而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非想非非想入处界,有灭界”,巴利本作 Ābhādhātu, subhadhātu, ākāsānañcāyatanadhātu, viññāṇañcāyatanadhātu, ākiñcaññāyatanadhātu, 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dhātu, saññāvedayitanirodhadhātu

大正藏无“空”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大正藏在“一”字之后有一“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光界:光明的境界,或许指色界二禅天的境界。

净界:清净的境界,或许指色界三禅天的境界。

无量空入处:以无边的空间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一天的层次。又译为“空入处”、“空处”、“空无边处”。

无量识入处:以无边的识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二天的层次。又译为“识入处”、“识处”、“识无边处”。

无所有入处: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三天的层次。又译为“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入处:没有一般粗重的想阴,但想阴仍未真正断尽的定境。犹如油已经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来了,但表面还是黏着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处已几乎没有想阴,但又不能说断尽想阴。是无色界天的最高层次。

灭界:在这里指灭尽定的境界。“灭尽定”是灭了六识及其缘生的受、想、行的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想受灭界”。

有第一:最寂静、殊胜的存在。

有身:生命的存在;由五阴构成的我。“缘有身可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缘灭而得知”。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确地获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又译为“等至”,音译为“三摩钵底”。

此诸界于自行正受而得:这些界由修行各自的正确定境而得到。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些界应该从想等至达到”。

第一正受:世间定境的极致。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残行等至”。

有身灭正受:灭除“由五阴构成的我”的正确定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灭等至”。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七种境界可如何得知?修什么定而得?

这七种境界中,光界、净界是属于三界中的色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非想非非想入处界属于三界中的无色界;灭界则是出世间的层次。

如何得知各境界?一般说来,可从与其超越的境界比较而得知:

  1. 光界:可由超越黑暗得知。
  2. 净界:可由超越不净得知。
  3. 无量空入处界:可由超越色(物质及物理现象)而得知。禅修上可将色法观空,以无边的空间为所缘,而修无量空入处定。通俗地说,将东西放进、移出特定的空间,该空间都完全不受影响,因此空间是可超越色的。
  4. 无量识入处界:可由超越空间而得知。禅修上可观察修无量空入处定时的心识,以此“无量空入处禅心”为所缘,修无量识入处定。通俗地说,在空间上从台湾移动到美国,是需要时间的,但意识从台湾切换到美国,只需要一瞬间,因此识是可超越空间的。
  5. 无所有入处界:可由超越“有”而得知。禅修上可作意心识的“不存在”,修无所有入处定。通俗地说,只要存在都可能被干扰,不存在则不被干扰,因此无所有是可超越有的。但要注意这时只是作意不存在,心中还是有个相叫“不存在”。
  6. 非想非非想入处界:禅修上可观察修无所有入处定时的心识,以此“无所有入处禅心”的寂静、殊胜(“有第一”)为所缘,加深定力,达到世间定境的极致,没有了一般粗重的“想阴”(心中浮现的相)。
  7. 灭界:也就是灭尽定(灭受想定)的境界,是圣者在世时练习涅槃的出世间定境,超越生命的存在(“有身”)。

修什么定能得各境界?

  1. 光界:以光为所缘而修定。
  2. 净界:以净为所缘而修定。
  3. 无量空入处界:以无边的空间为所缘而修定。
  4. 无量识入处界:以无边的识为所缘而修定。
  5. 无所有入处界:以不存在为所缘而修定。
  6. 非想非非想入处界:精进加深定力达成世间定境的极致,压住一般的想阴(而为“非想”),但由于没有断我见、没有彻底断贪,因此生命还是存在着(而为“非非想”),不能脱离轮回。
  7. 灭界:依佛法修灭尽定(灭受想定)而得。


  • 除了《杂阿含经》及《相应部尼柯耶》外,《瑜伽师地论》卷九十六、《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八十五也有关于本经段落的讨论,其中关于如何得知七界的说明,比较于下表中:
七界 《杂阿含经》 《相应部尼柯耶》 《瑜伽师地论》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
何因缘可知光界? 黑暗 黑暗
何因缘可知净界? 不净 不净 不净 不净
何因缘可知无量空入处界? 色趣 色趣
何因缘可知无量识入处界? 内空 虚空无边处 有量狭小境识 边际
何因缘可知无所有入处界? 所有 识无边处 少所有 所有
何因缘可知非想非非想入处界? 有第一 无所有处 一切有最胜现前 有身
何因缘可知灭界? 有身 有无上由萨迦耶所有相应诸烦恼断 有身灭


[进阶辨正]

(四五七)[0117a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

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觉,于讲堂荫中敷座,于大众前坐,说优檀那句,告诸比丘:“缘界故生说,非不界。缘界故生见,非不界。缘界故生想,非不界。缘下界,我说生下说、下见、下想、下思、下欲、下愿、下士夫、下所作、下施设、下建立、下部分、下显示、下受生。如是中……如是胜界,缘胜界,我说彼生胜说、胜见、胜想、胜思、胜愿、胜士夫、胜所作、胜施设、胜建立、胜部分、胜显示、胜受生。”

时,有婆迦利比丘在佛后执扇扇佛,白佛言:“凡夫见佛非佛,仍出自无明世尊!若于三藐三佛陀起非三藐三佛陀见,彼见亦缘界而生耶?”

佛告比丘:“于三藐三佛陀起非三藐三佛陀见,亦缘界而生,非不界。所以者何?凡夫界者,是无明界,如我先说,缘下界生下说、下见,乃至下受生,中……胜界生胜说、胜见,乃至胜受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荫”,大正藏原为“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荫”。

“下”,大正藏原为“不”,今依据高丽藏改作“下”。

大正藏在“生”字之后有一“胜”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注解]

鹿子母讲堂:佛陀的道场之一,是由鹿子母出资设立的大讲堂,在舍卫城。鹿子母本名毘舍佉,儿子名为“鹿”,因此又称为“鹿子母”,又译为“鹿母”。

优檀那:佛陀不问自说的感性语的集录,是经典的九种分类(九分教)的第五类。又译为“优陀那”。

缘界故生说:依于什么样的境界,则会有什么样的意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缘界而生起寻”。

如是中:比对相当的南传经文,可知这里的全文,即将前句“缘下界……下受生”的“下”改为“中”,成为“缘中界……中受生”。

婆迦利:比丘名,佛陀称赞他“得信解脱,意无犹豫”第一,后来他身患重病,久病厌世,举刀自杀时以四圣谛思惟五受阴而得涅槃。又译作“跋迦利”、“跋迦梨”、“婆迦梨”、“薄迦梨”。

三藐三佛陀:佛陀。“三藐三佛陀”是如来十号中第三个的音译,又译为“三耶三佛”、“三佛”,义译为“正遍知”、“等正觉”,此处以这个称号来代表佛陀。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缘界故生说、缘界故生见、缘界故生想”的意思,可参见下一经的举例。

(四五八)[0117a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因缘生欲、恚、害想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因生欲想,非无因。有因生恚想、害想,非无因。

云何因生欲想?谓缘欲界也。缘欲界故,生欲想欲欲欲觉欲热欲求。愚痴凡夫起欲求已,此众生起三处邪,谓身、口、心。如是邪因缘故,现法苦住,有苦、有碍、有恼、有热,身坏命终,生恶趣中,是名因缘生欲想。

恚、害云何因缘生恚想、害想?谓害界也。缘害界,生害想、害欲、害觉、害热、害求。愚痴凡夫起害求已,此众生起三处邪,谓身、口、心。起三处邪因缘已,现法苦住,有苦、有碍、有恼、有热,身坏命终,生恶趣中,是名因缘生害想。

“诸比丘!若诸沙门、婆罗门如是安于生生危崄想,不求舍离,不、不,彼则现法苦住,有苦、有碍、有恼、有热,身坏命终,生恶趣中。譬如城邑聚落不远有旷野,大火卒起,彼无有力能灭火者,当知彼诸野中众生悉被火害。如是诸沙门、婆罗门安于生,生危崄想,身坏命终,生恶趣中。

有因缘生出要、不恚、不害想诸比丘!有因生出要想,非无因。出要想云何有因生出要想?谓出要界。缘出要界,生出要想、出要欲、出要觉、出要热、出要求。谓彼慧者出要求时,众生三处生正,谓身、口、心。彼如是生正因缘已,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善趣中,是名因缘生出要想。

不恚、不害想云何因缘生不恚、不害想?谓不害界也。不害界因缘生不害想、不害欲、不害觉、不害热、不害求。彼慧者不害求时,众生三处正,谓身、口、心。彼正因缘生已,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善趣中,是名因缘生不害想。

“若诸沙门、婆罗门安于生,生不害想,不舍离、不觉、不吐,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善趣中。譬如城邑聚落边有旷野,大火卒起,有人堪能手足灭火,当知彼诸众生依草木者,悉不被害。如是诸沙门、婆罗门安于生,生正想,不舍、不觉、不吐,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善趣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有”,宋、元、明三本作“为”。

[注解]

缘欲界故:因为有产生欲的根、境、识等(十八)界。全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贪欲使贪欲集起”。

欲想:心中浮现感官之欲的相。

欲欲:对于感官之欲的欲望。

欲觉:对于感官之欲的意向、念头。

欲热:对于感官之欲的热忱。

欲求:对于感官之欲的渴求。

现法苦住:当生保持在苦之中。

安于生:安于因缘的生起。相当的南传经文没有这三个字。

生危崄想:心中生起欲、恚、害这些危险的想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生不正想”。

觉:醒悟。

吐:吐出;摒弃。

卒起:仓猝生起;突然生起。

出要:出离;离欲。

现法乐住:当生保持着安乐、幸福。另译作“见法乐住”。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有因生出要想,非无因。云何有因生出要想?谓出要界,缘出要界,生出要想、出要欲、出要觉、出要热、出要求”。

对于解脱所抱持的“取相、欲望、意向、热忱、渴求”虽然也是欲望,但是这些善法欲(对善法的喜爱)有助于我们持续精进,基于善法欲所行的身、口、意善业,也能引致善果报而让人投生于人天善趣。

善法欲就如同人们乘坐以渡河的筏,在上岸后即可舍离;在修行得力后,修行人能渐渐提升到“无所求”的层次。若能彻底无所求,就不再投生人天,而证得涅槃。

(四五九)[0117c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慰劳已,于一面住,白佛言:“众生非自作、非他作。”

佛告婆罗门:“如是论者,我不与相见汝今自来,而言我非自作、非他作。”

婆罗门言:“云何?瞿昙!众生为自作、为他作耶?”

佛告婆罗门:“我今问汝,随意答我。婆罗门!于意云何?有众生方便界,令诸众生知作方便耶?”

婆罗门言:“瞿昙!有众生方便界,令诸众生知作方便也。”

佛告婆罗门:“若有方便界,令诸众生知有方便者,是则众生自作、是则他作。婆罗门!于意云何?有众生安住界坚固界出界造作界,令彼众生知有造作耶?”

婆罗门白佛:“有众生安住界、坚固界、出界、造作界,令诸众生知有造作。”

佛告婆罗门:“若彼安住界、坚固界、出界、造作界,令诸众生知有造作者,是则众生自作、是则他作。”

婆罗门白佛:“有众生自作、有他作。瞿昙!世间多事,今当请辞。”

佛告婆罗门:“世间多事,宜知是时。”

时,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校勘]

“非”,宋、元、明三本作“不”。[*]

“生”,宋、元、明三本作“生生”。

[注解]

非自作、非他作:世间苦乐等一切,既不是自己所作而造成,也不是他人所作而造成。这是“无因论”外道的见解,认为万物都是无因无缘,不管好的、坏的事物的产生,都没有原因。

我不与相见:我不和他相见,也有解为我不与他持相同的见解。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不作如是见”。

汝今自来,而言我非自作、非他作:你今天是自己来拜访的,却说这(来拜访)不是自己所作而造成,也不是他人所作而造成。

有众生方便界,令诸众生知作方便耶:有努力的状态,使得人们知道自己正在努力吗?例如努力赚钱的人,知道自己正在努力赚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发起界,令知有情发起耶”。

安住界:保持的状态。例如努力赚钱的人继续努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存续界”。

坚固界:不屈不挠的状态。例如努力赚钱的人纵使遇到挫折,仍不屈不挠,继续努力赚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刚毅界”。

出界:超越现况的状态。例如努力赚钱的人企图将事业转型以因应未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出界”。

造作界:积极进取的状态。例如努力赚钱的人积极赚更多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行动界”。

世间多事,今当请辞:我在世俗中还有许多事要处理,现在便请辞先回去了。

宜知是时:现在是适当的时候(回去)了。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所载的婆罗门原先认同“无因论”,认为万物都没有原因,既不是自己所作而造成,也不是他人所作而造成。

佛陀因此问他:有没有见过努力的人?有没有见过一直保持努力的人?不屈不挠地努力的人?努力超越现况的人?努力后积极进取的人?

这些人的努力都会影响他们未来的成就,这就是一种因果的展现。既然从生活上就可以看到因果的展现,那么“无因论”主张万物都没有原因,自然是不合理的。

(四六〇)[0117c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瞿师罗

尔时,瞿师罗长者诣尊者阿难所,礼尊者阿难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所说种种界。云何为种种界?”

尊者阿难告瞿师罗长者:“眼界异、色界异喜处,二因缘生识,三事和合生触,又喜触因缘生乐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复次,长者!有异眼界、异色界忧处,二因缘生识,三事和合生苦触,彼苦触因缘生苦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

“复次,长者!异眼界、异色界舍处,二因缘生识,三事和合生不苦不乐触,不苦不乐触因缘生不苦不乐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

尔时,瞿师罗长者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随喜,礼足而去。

[校勘]

“拘睒弥”,巴利本作 Kosambī。

“瞿师罗”,巴利本作 Ghosita。

[注解]

拘睒弥: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蹉国(拔沙国)的首都,相当于现今的 Kosam,位于恒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跋蹉国又称为拘睒弥国。另译为“俱睒弥”、“拘舍弥”、“拘深”。

瞿师罗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瞿师罗长者所布施。另译为“瞿沙罗园”、“瞿师园”。

眼界异、色界异喜处:眼界为一,而喜爱的色界为另一。

[对应经典]

 

(四六一)[0118a0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瞿师罗长者诣尊者阿难所,稽首礼足,于一面坐。白尊者阿难:“所说种种界。云何为种种界?”

尊者阿难告瞿师罗长者:“有三界。云何三?谓欲界色界无色界。”

尔时,尊者阿难即说偈言:

“晓了于欲界,  色界亦复然,
 舍一切有余,  得无余寂灭
 于身和合界,  永尽无余证,
 三耶三佛说,  无忧离垢句。”

尊者阿难说是经已,瞿师罗长者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注解]

欲界:有淫欲和食欲的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天道的欲界诸天以下统称为欲界,欲天的最高天是他化自在天,以下包含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色界:离于淫欲和食欲,身体及宫殿等物质(色)相当殊胜精致的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包含天道的色界十八天。

无色界:超越物质的世界,是没有感官之欲的渴爱、没有物质的渴爱,但还有精神的渴爱的有情众生所处的境界。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包含天道的无色界四天。

有余:还有余留的。这里特指还有余留的执著。

无余寂灭:无余涅槃,即完全灭除烦恼、生死。

三耶三佛:佛陀。“三耶三佛”是如来十号中第三个的音译,又译为“三藐三佛陀”、“三佛”,义译为“正遍知”、“等正觉”,此处以这个称号来代表佛陀。

[对应经典]

 

(四六二)[0118a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瞿师罗长者诣尊者阿难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所说种种界。云何名为种种界?”

尊者阿难告瞿师罗长者:“有三界,色界、无色界、灭界,是名三界。”即说偈言:

“若色界众生,  及住无色界,
 不识灭界者,  还复受诸有。
 若断于色界,  不住无色界,
 灭界心解脱,  永离于生死。”

尊者阿难说是经已,瞿师罗长者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注解]

不识灭界者:不认得(还没证得)灭界的人。

[对应经典]

 

(四六三)[0118b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瞿师罗长者诣尊者阿难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所说种种界。云何为种种界?”

尊者阿难答瞿师罗长者:“谓三出界。云何三?谓从欲界出至色界,色界出至无色界、一切诸行一切思想灭界,是名三出界。”即说偈言:

“知从欲界出,  超逾于色界,
 一切行寂灭,  勤修正方便。
 断除一切爱,  一切行灭尽,
 知一切有余,  不复转还。”

尊者阿难说是经已,瞿师罗长者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大正藏在“三”字之后有一“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诸行:所有由因缘而生的事物(即“有为法”)。

超逾:超越。

[对应经典]

 

(四六四)[0118b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尊者阿难往诣上座上座名者所,诣已,恭敬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问上座上座名者言:“若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修习于止,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修习于观,多修习已,当何所成?”

止观俱修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阿难复问上座:“云何诸解脱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若断界、无欲界、灭界,是名诸解脱界。”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云何断界?乃至灭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断一切行,是名断界;断除爱欲,是无欲界,一切行灭,是名灭界。

时,尊者阿难闻上座所说,欢喜随喜,往诣五百比丘所,恭敬问讯,退坐一面,白五百比丘言:“若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时,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时,五百比丘答尊者阿难:“当以二法专精思惟,……”,乃至“灭界”,如上座所说。

时,尊者阿难闻五百比丘所说,欢喜随喜,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比丘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佛告阿难:“若比丘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二法专精思惟,……”,乃至“灭界”,如五百比丘所说。

时,尊者阿难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师及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义、同味。我今诣上座名上座者,问如此义,亦以此义、此句、此味答我,如今世尊所说。我复诣五百比丘所,亦以此义、此句、此味而问,彼五百比丘亦以此义、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说。是故当知,师及弟子一切同法、同义、同句、同味。”

佛告阿难:“汝知彼上座为何如比丘?”

阿难白佛:“不知,世尊!”

佛告阿难:“上座者是阿罗汉,诸漏已尽,已舍重担,正智心善解脱,彼五百比丘亦皆如是。”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止:心专注于一处(或一境)而不散乱。音译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观:洞察。音译为“毘婆舍那”。

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行“止”,最终由于有“观”而能圆满成就。通俗地说,最圆满的“止”,是成就智慧(观)所达成的烦恼永尽(涅槃)。

同义、同味:相同意义,相同文句。

[读经拾得]

观五阴无常、苦、空、非我,不只是概念,而须要实证。实证的修法包含“止”与“观”:“止”是心专注于一处(或一境)而不散乱,例如:专注在呼吸上,止息想念与思虑,可以培养“定”;“观”是洞察,例如:观无常,可以培养“慧”。

本经中上座告诉阿难:“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佛弟子修行“止”,最终由于有“观”而能圆满成就;修行“观”,最终由于有“止”而能圆满成就,“止观”俱修而能解脱。关于止与观的次第,也可参考卷二十一第560经中阿难尊者所作的归纳。

由本经可以发现,不同的阿罗汉解脱圣者,解脱境界都是相同的。

[导读:六界无我]

古印度有时将人的身心乃至宇宙区分为六界,也就是六种特性:

  1. 地:坚固性。
  2. 水:湿润性。
  3. 火:温热性。
  4. 风:移动性。
  5. 空:空间。
  6. 识:觉知。

例如骨、肉属于地界;血、尿属于水界;体温属于火界;呼吸、移动属于风界;空隙、空间属于空界;种种心识作用则属于识界。详细的说明可见《中阿含经》卷四十二〈根本分别品2〉第162 经分别六界经。

既然人的身心乃至宇宙都是由这六界组成,因此透过分析与观察这六界,就能知道人的身心乃至宇宙的本质。

凡夫可能误认为有一个恒常、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者为我,并且执取这个“我”。以六界中的“识界”为例,凡夫可能产生以下几种“我”的错误认知:

  • 心识是“我”:心识就是“我”,例如:以为“识”是我,或“灵魂”是“我”。
  • 心识异“我”:心识之外有“我”。例如:以为大脑或身体是“我”,而心识则是这个“我”所拥有的。
  • 心识和“我”互相含摄:“我”处于心识之中,或是心识处于“我”之中。例如:认为有宇宙意识(大我)包含了一切众生的心识。

以上三类认为有“我”的见解,佛经中称为“识是我”、“识异我”、“相在”,这几个名词详细的逻辑定义及探讨,可参见卷五第109经 (CBETA, T02, no. 99, p. 34, b15)

佛陀发现这六界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都是无常的,因此人的身心乃至宇宙都是无常的,没有恒常、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我”。

修证无我的智慧,才能彻底地放下自我(无我),也不挂念身外之物(无我所见),去除贡高我慢(我慢系着)等烦恼的束缚。

(四六五)[0118c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罗睺罗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如何观六界,得无我、我所见、我慢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

佛告罗睺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罗睺罗!若比丘于所有地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复如是。

“罗睺罗!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于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罗睺罗!若比丘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是名断爱缚诸结、断诸爱,正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罗睺罗”,巴利本作 Rāhula。

“正”,元、明二本作“止”。

[注解]

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我这个“有识的身体”及“身外的一切境界、形相”。

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没有“(识身是)恒常不变的自我”的见解,没有“(外境界一切相可由)恒常不变的自我所拥有”的见解,解脱“自我中心、傲慢”的烦恼的系缚。

(地)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地)不是“我”、(地)之外也没有“我”、(地)和“我”不互相含摄。

断爱缚诸结、断诸爱,正慢无间等,究竟苦边:断除爱欲的烦恼系缚,断除各种渴爱,完全地破除我慢,彻底地断尽了苦。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导读:受相应]

“受”即感受,例如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

世俗上常说人有“身”、“心”,而“受”可视为身与心之间的媒介。有了“受”作为媒介,身体的感官才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进一步影响身体。

四念处的第二个为“受念处”,即位于“身念处”和“心念处”之间。在念住时,“受念处”可作为从较明显的“身念处”进入较抽象的“心念处”之间的衔接。

凡夫执著为我的“五阴”当中,“受”是第二个,同时“受”也是十二因缘的第七支,由于它能引生“爱”支,因此了解受的本质,对于洞察贪爱以及苦的生起有其必要。

《杂阿含经》“受相应”的内容为本卷 466~489 经,其中前几经是教导“受”的根本义理,第 469、470 经则指出修行人在身受时可以不生心受,而不执著于受。为什么不应执著受呢?因为受是飘忽无常的,如第 471~474 经所解说。第 475~481 经则分析无常背后受的因缘,第 482 经至卷末则解释较高层次的受以及进阶的名相。

(四六六)[0119a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罗睺罗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如何观三受,得无我、我所见、我慢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

佛告罗睺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此三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此三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彼彼触因、彼彼受生,若彼彼触灭,彼彼受亦灭、止、清凉、没。如是知、如是见我此识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

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转”,宋、元、明三本作“触”。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了知受的起因,只要受的起因灭,受也就跟着灭了。

佛陀以分析因缘的方法,来断除我见、我慢。这也是佛教常用来看待事物以及修行的方法。

(四六七)[0119a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罗睺罗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

佛告罗睺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想。若彼比丘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灭想者,是名正见。”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观乐作苦想,  苦受同剑刺,
 于不苦不乐,  修无常灭想,
 是则为比丘。  正见成就者,
 寂灭安乐道,  住于最后边
 永离诸烦恼,  摧伏众魔军。”

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最后边:苦的最后尽头,表示此生后就不再轮回。

[对应经典]

 

(四六八)[0119b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罗睺罗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贪致乐、瞋致苦、痴致不苦不乐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

佛告罗睺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观于乐受,为断乐受贪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苦受瞋恚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不苦不乐受痴使故,于我所修梵行。

罗睺罗!若比丘乐受贪使已断、已知,苦受恚使已断、已知,不苦不乐受痴使已断、已知者,是名比丘断除爱欲缚、去诸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乐受所受时,  则不知乐受,
 贪使之所使,  不见出要道。
 苦受所受时,  则不知苦受,
 瞋恚使所使,  不见出要道。
 不苦不乐受,  正觉之所说,
 不善观察者,  终不度彼岸。
 比丘勤精进,  正知不动转,
 如此一切受,  慧者能觉知。
 觉知诸受者,  现法尽诸漏,
 明智者命终,  不堕于众数
 众数既已断,  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坐”,宋、元、明三本作“住”。

[注解]

为断乐受贪使故,于我所修梵行:为了断除对乐受的贪的烦恼,而在我(佛陀)这边作清净的修行。

慢无间等:洞察而完全地破除我慢。又译为“正慢无间等”、“正无间等”。

贪使之所使:被贪的烦恼所驱使。第一个“使”指“烦恼”,是名词。第二个“使”指“趋使”,是动词。

不堕于众数:不落入轮回之数。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一般人喜爱乐受,因此在经历乐受时,被“贪”所役使。

一般人讨厌苦受,因此在经历苦受时,被“瞋”所役使。

对于不苦不乐受,虽然没有什么好恶,但仍然是基于“自己”而受,也就是我见、我执还在,因此在经历不苦不乐受时,仍是被“痴”所役使。

对于这些状况,修行人都应该善加观察。

[进阶辨正]

(四六九)[0119c0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大海深崄者,此世间愚夫所说深崄,非贤圣法、律所说深崄。世间所说者,是大水积聚数耳。若从身生诸受,众苦逼迫,或恼、或死,是名大海极深崄处。愚痴无闻凡夫于此身生诸受,苦痛逼迫,或恼、或死,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长沦没溺,无止息处。多闻圣弟子于身生诸受,苦痛逼迫,或恼、或死,不生忧悲、啼哭号呼、心生狂乱,不沦生死,得止息处。”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身生诸苦受,  逼迫乃至死,
 忧悲不息忍,  号呼发狂乱,
 心自生障碍,  招集众苦增,
 永沦生死海,  莫知休息处。
 能舍身诸受,  身所生苦恼,
 切迫乃至死,  不起忧悲想。
 不啼哭号呼,  能自忍众苦,
 心不生障碍,  招集众苦增。
 不沦没生死,  永得安隐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溺”,宋本作“漏”。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凡夫受身苦时会引生心苦,而忧伤悲叹、怨天尤人、心中狂乱,由瞋心而导致更多的苦。修行人受身苦时则平静地承受它,能忍身苦,而不生更多的心苦。

衍生来看,凡夫受身乐时会贪著于乐,甚至乐极生悲,而且由于乐受是无常的,所以若是贪著于乐,那么当乐受消失时心里便生忧恼,可谓自讨苦吃。修行人受身乐时,因为不贪著于乐,当乐受消失时自然也不会忧恼。

(四七〇)[0119c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凡夫与圣人都有苦乐不苦不乐受,处理态度有何差别?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圣弟子亦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凡夫、圣人有何差别?”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苦痛逼迫,乃至夺命,忧愁啼哭,称怨号呼。”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痛,乃至夺命,愁忧称怨,啼哭号呼,心生狂乱,当于尔时,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受

“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愚痴无闻凡夫亦复如是。增长二受,身受、心受,极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痴无闻凡夫不了知故,于诸五欲生乐受触,受五欲乐,受五欲乐故,为贪使所使;苦受触故,则生瞋恚,生瞋恚故,为恚使所使。于此二受,若集、若灭、若味、若患、若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生不苦不乐受,为痴使所使。为乐受所系终不离,苦受所系终不离,不苦不乐受所系终不离。云何系?谓为贪、恚、痴所系,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系。

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

“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为乐受触,不染欲乐,不染欲乐故,于彼乐受,贪使不使。于苦触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于彼二使,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不苦不乐受痴使不使,于彼乐受解脱不系,苦受、不苦不乐受解脱不系。于何不系?谓贪、恚、痴不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系。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多闻于苦乐,  非不受觉知,
 彼于凡夫人,  其实大有闻

 乐受不放逸,  苦触不增忧,
 苦乐二俱舍,  不顺亦不违。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倾动,
 于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诸受故,  现法尽诸漏,
 身死不堕数,  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无“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悲”,大正藏此处空一格,今依据高丽藏改作“悲”。

“味”,大正藏原为“昧”,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味”。

[注解]

身触生诸受:身体所缘生的各种感受,即第469经的“身生诸受”;特指六根中的前五个(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缘生的受。

身受:生理的感受;由身体引起的受,由六根中的前五个(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缘生。

心受:心理的感受;由心理引起的受,由意根所缘生。

五欲: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而起的欲望。也就是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

多闻于苦乐,非不受觉知,彼于凡夫人,其实大有闻:多闻圣弟子并非不受、不觉知苦乐,相较于凡夫而言,多闻圣弟子才是如实地觉知。

身死不堕数:身躯死亡后不落入轮回之数。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受”是修行的下手处之一,如实了知诸受的集、灭、味、患、离,便不会被苦乐牵着走,在经历诸受时仅有身受而可以不生心受,所以不再对于诸受生起贪、瞋、痴,终而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进阶辨正]

(四七一)[0120b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受如风譬如空中狂风卒起,从四方来,有尘土风、无尘土风、毘湿波风鞞岚婆风薄风厚风,乃至风轮起风。身中受风亦复如是,种种受起——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乐心受、苦心受、不苦不乐心受;乐食受苦食受、不苦不乐食受,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受;乐贪受苦贪受、不苦不乐贪受,乐出要受苦出要受、不乐不苦出要受。”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譬如虚空中,  种种狂风起,
 东西南北风,  四维亦如是。
 有尘及无尘,  乃至风轮起,
 如是此身中,  诸受起亦然。
 若乐若苦受,  及不苦不乐,
 有食与无食,  贪著不贪著。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倾动,
 于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诸受故,  现法尽诸漏,
 身死不堕数,  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毘湿波风:工巧的风,能雕琢万物。

鞞岚婆风:迅速猛烈的风。又译为“旋风”。

薄风:小风。

厚风:大风。

风轮:大地四轮之一,世界成立于空轮(虚空)之上,空轮之上有风轮(移动性),其上有水轮、金轮,合称四轮。

乐食受:世俗的乐的感受。这里“食”指世俗的、肉体的。

苦食受:世俗的苦的感受。

乐无食:非世俗的乐的感受。“无食”指非世俗的、精神的。

苦无食:非世俗的苦的感受。

乐贪受:依贪著而起的乐的感受。

苦贪受:依贪著而起的苦的感受。

乐出要受:依出离而起的乐的感受。

苦出要受:依出离而起的苦的感受。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诸受如风

各种感受有如各种风,来无影、去无踪,也是无常,因此无须执著于感受,就好像不会想要紧握住风一样。

  • 本经中对于受的分类举例于下表:
类别 乐受 苦受 不苦不乐受
身的 细滑的感受 刺痛的感受 接触而没特别感受
心的 欣喜的感受 忧伤的感受 舍的感受
食的 感到好吃;感到好听 感到难吃;感到刺耳 吃饱而感到不想多吃了
无食的 发现相对论的快乐 解不开数学难题的苦闷 打坐的舍受
贪的 贪吃而感到好吃 贪吃而吃不到好吃的苦 贪吃但吃饱感到不想多吃了
出要的 持戒修定而轻安喜乐 持八关斋戒而不能看电影的苦受 解脱的舍受


进阶的例子可见本卷第483经。

  • 本经中食、无食的对比,一种可能的解读是欲界、非欲界的差别;贪、出要的对比则是执著与出离的差别。举例来说,色界、无色界的众生已超出五欲因此他们的受是无食的,但色界、无色界众生仍会依贪著而起受。

南传经典关于受的经文中则只有“世俗(肉体)、非世俗(精神)”的区别,没有“贪、出要”的区别,可能南传经文定义中“世俗(肉体)”包含了“贪”、“非世俗(精神)”包含了“出要”的意义。这些只是分类文字上的差别,不影响实际修行。

  • 有同学提问:“为什么有苦出要受?出离不是能离苦吗?”

本经中对于受有不同的分类法,其中一种是将受区分为因贪而起的、或是因出离而起的。举例来说:为了出离,练习打坐因而感到腿痛,也算是一种因出离而起的苦受。纵然因出离也会有苦受,但也如风一般,无需执著。

[进阶辨正]

(四七二)[0120c0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客舍种种人住,若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野人猎师、持戒犯戒、在家出家,悉于中住。此身亦复如是,种种受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乐心受、苦心受、不苦不乐心受,乐食受、苦食受、不苦不乐食受,乐无食受、苦无食受、不苦不乐无食受,乐贪著受、苦贪著受、不苦不乐贪著受,乐出要受、苦出要受、不苦不乐出要受。”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譬如客舍中,  种种人住止,
 刹利婆罗门,  长者居士等,
 旃陀罗野人,  持戒犯戒者,
 在家出家人,  如是等种种,
 此身亦如是。  种种诸受生,
 若乐若苦受,  及不苦不乐,
 有食与无食,  贪著不贪著,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倾动,
 于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诸受故,  现法尽诸漏,
 身死不堕数,  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客舍:旅馆。

刹利: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阶级,掌管政治及军事。又译为“刹帝利”。

旃陀罗: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四姓之下的贱民阶级,最被轻视,以屠杀为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身体上的各种感受变化无常,有如旅馆中的各种房客来来去去,都只是过客。

既然感受是来去无常的,便也无须为某个感受而特别激动或困扰。

(四七三)[0121a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是比丘作是念已,从禅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于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知诸行无常,  皆是变易法
 故说受悉苦,  正觉之所知。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倾动,
 于诸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悉知诸受已,  现法尽诸漏,
 身死不堕数,  永处般涅槃。”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身死不堕”,宋、元、明三本作“死不堕于”。

[注解]

一切行无常:一切的有为法(因缘而生的事物)都是无常的。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而在中国更为人所熟知的是龙树说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最常见的实修四念处的方法是单纯地觉知以摄心,例如修“受念住”时单纯地觉知目前所感受的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不加以人为的思考。例如禅定有乐受,就觉知乐受(在如此能增益善法、减少不善法的前提下),而能收摄心念、提升定力。直到修“法念住”时而能体悟出苦、空、非我的真相。

也有的修法是以正见代入而修观,例如“不净观”是“观身不净”,本卷第467经也载:“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想。”(CBETA, T02, no. 99, p. 119, a27-29)

本经则显示这二类修法在佛教都是可行的,佛陀表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和“诸受是苦”并不违背。

因此,实修时看修行的目的,有什么程度就依次第而修,亲自体证,而不是口头禅。

四念处的修习有各个层次,例如《杂阿含经》卷十九第536经就提到超越“厌离”最后是“厌离不厌离俱舍”的层次:“若比丘于内身起厌离想,于内身起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俱舍想,正念正知。如内身,如是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作厌离想、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俱舍想,住正念正知。如是,尊者大目犍连!是名四念处修习多修习。”(CBETA, T02, no. 99, p. 139, b28-c5)

[进阶辨正]

[导读:四禅、八定、九次第定]

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分类中,初禅至第四禅的定力都属于色界定的层次。四禅的原理,可见卷十四第347经的导读

无色界也有四种定,称为“四无色定”:(无量)空入处定、(无量)识入处定、无所有入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四无色定的说明,可见本卷前面第456经的“读经拾得”。

四禅加上四无色定合称为“八定”。

就证果而言,四禅的定力搭配佛法的观慧已经足够,四无色定不是必须的。

灭受想定(又译为“想受灭正受”、“灭尽定”)为圣者才能证得的定,八定加上灭受想定合称为“九次第定”。

(四七四)[0121a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阿难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复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作是念已,从禅起,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无常故诸受皆苦、渐次寂灭故诸受皆苦世尊!我独一静处禅思,念言:‘如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复,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

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诸受渐次寂灭故说?”

诸受渐次寂灭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渐次诸行止息?”

诸行渐次止息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空入处正受时,色想止息;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止息;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止息;想受灭正受时,想、受止息;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阿难白佛:“世尊!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复有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如是止息,于余止息无过上者。”

阿难白佛:“何等为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佛告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故”字。

宋、元、明三本无“想”字。

[注解]

初禅: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觉与观两者皆有,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第二禅:离于觉与观,内心澄净、专注,觉与观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第三禅:离于喜,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安住于这圣者所说的舍中,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第四禅: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不苦不乐,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出入息寂灭:呼吸停止了。

想受灭正受:灭了想阴、受阴的禅定境界。又译为“灭尽定”、“灭受想定”。

出入息止息:呼吸停止了。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诸受皆苦

holzfigur-980784_640.jpg

在修行四念处时,要如实了知当下的身心状态,例如:清楚明白地觉知当下的受是苦受、乐受还是不苦不乐受。既然有苦受也有乐受,但佛陀却又表示所有受都是苦,阿难尊者觉得有点矛盾,因而向佛陀请问。

佛陀则向阿难尊者说明,因为诸行无常所以说诸受都是苦;也因为诸行渐次寂灭、止息,所以说诸受都是苦。

  • 为什么诸行渐次寂灭、止息,可以说诸受都是苦?

因为禅定的过程是放下粗重烦恼、让心念升华的过程,如果要进阶到更高层次的禅定,迟早要放下前一层次的禅定境界(寻、伺、喜心甚至呼吸等等),才不会成为提升层次的障碍。所以即使是禅定境界也会一一寂灭、也是无常的,何况是世俗的各种受。(既然是无常,便呼应了前面所说“诸行无常所以说诸受都是苦”。)

通俗地说,禅定层次愈高,感受愈是轻安快乐,每提升一个层次的禅定境界,都会发现前一层次的境界是较粗糙、较苦的。

修行人最终证得涅槃,以寂灭为乐,相较之下一切诸受当然都是苦的。

  • 九次第定由初禅至灭受想定的定义和所寂灭的诸行,整理于下表中:

正受定义渐次寂灭的诸行
灭界灭受想一切诸行一切思想灭界想受寂灭
无色界 非想非非想入处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无所有入处想寂灭
无所有入处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识入处想寂灭
识入处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处空入处想寂灭
空入处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色想寂灭
色界 第四禅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出入息寂灭
第三禅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喜心寂灭
第二禅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觉观寂灭
初禅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言语寂灭

本表整理自本经、本卷第463经、卷十四第347经、《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因品 4〉第97经大因经。

[进阶辨正]

(四七五)[0121b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七佛观察诸受的方法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毘婆尸如来未成佛时,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如是观,观察诸受。云何为?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离?如是观察,有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触集是受集。触灭是受灭。若于受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是名受集道迹。若于受不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是名受灭道迹。若受因缘生乐喜,是名受味。若受无常变易法,是名受患。若于受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毘婆尸佛,如是式弃佛、毘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及我释迦文佛,未成佛时思惟观察诸受,亦复如是。

[校勘]

“此”,宋、元二本作“是”。

[注解]

受集:受的起因。

受灭:受的消灭。

道迹:途径。

受味:受的滋味。

受患:受的祸患。

受离:受的出离。

坚住:稳固地保持着。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本经提到过去七佛皆观察诸受、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

其中“诸受、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是分析受本身的生起和灭去,而“受味、受患、受离”则是分析受所引生的后续。

举例来说,“受集”是“触集”,而“受味”是“受因缘生乐喜”,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于:

“受集”是指受的起因、如何产生受的;“受味”则是指受的滋味、受的吸引力,若执著于受味就会引生后续的因缘。前者是说受的“起因”,后者则会牵引到“后续”的因缘。

除了本经的分析外,也可参考卷二第42经所讲述如实知五阴的“七处善”,其中“如实知受”的部分即与本经相当类似。

  • 本经说:“若于受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是名受集道迹。”如果爱乐于受,将来就会生起更多的受,轮回受苦。

[进阶辨正]

(四七六)[0121c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禅思。如是观察诸受。云何受?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离?

时,彼比丘从禅觉已,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禅思,观察诸受。云何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离?”

佛告比丘:“有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触集是受集。触灭是受灭。若于受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是名受集道迹。若于受不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是名受灭道迹。若受因缘生乐喜,是名受味。若受无常变易法,是名受患。若于受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礼”,宋、元、明三本作“佛”。

宋、元、明三本无“喜”字。

[注解]

[对应经典]

 

(四七七)[0121c29]

如异比丘问经,尊者阿难所问经亦如是。

[注解]

 

(四七八)[0122a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云何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佛告比丘:“有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触集是受集。触灭是受灭。若于受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是名受集道迹。若于受不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是名受灭道迹。若受因缘生乐喜,是名受味。若受无常变易,是名受患。若于受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言”字。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乐喜”,宋、元、明三本作“喜乐”。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注解]

[对应经典]

 

(四七九)[0122a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我于诸受不如实知,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我于诸天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得解脱、出离、脱诸颠倒,亦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我于诸受、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故,于诸天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为脱、为出、为脱诸颠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四八〇)[0122a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于诸受不如实知,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者,非沙门、非婆罗门,不同沙门、不同婆罗门,非沙门义、非婆罗门义,非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若沙门、婆罗门于诸受如实知,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者,彼是沙门之沙门婆罗门之婆罗门,同沙门、同婆罗门,沙门义、婆罗门义,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沙门、非沙门,如是沙门数、非沙门数亦如是。

[校勘]

大正藏无“非”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沙门之沙门:修行人当中真正的修行人;修行人当中最优秀的修行人。“沙门”在古代印度原泛指传统婆罗门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婆罗门之婆罗门:修行人当中真正的修行人;修行人当中最优秀的修行人。“婆罗门”原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佛陀则表示婆罗门不应以出生来界定,而要以行为来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对应经典]

 

(四八一)[0122b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壹奢能伽罗国壹奢能伽罗林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欲于此中半月坐禅。诸比丘!勿复游行,唯除乞食及布萨。”即便坐禅,不复游行,唯除乞食及布萨。

尔时,世尊半月过已,敷坐具,于众前坐,告诸比丘:“我以初成佛时所思惟诸禅少许禅分,于今半月,思惟作是念:‘生受的因缘诸有众生,生受皆有因缘,非无因缘。云何因缘?欲是因缘、是因缘、触是因缘。

“诸比丘!于欲不寂灭、觉不寂灭、触不寂灭,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彼欲寂灭、觉不寂灭、触不寂灭,以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彼欲寂灭、觉寂灭、触不寂灭,以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彼欲寂灭、觉寂灭、触寂灭,以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彼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

邪见因缘故,众生生受,邪见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脱、邪智因缘故,众生生受,邪智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正见因缘故,众生生受,正见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因缘故,众生生受,正智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若彼欲不得者得、不获者获、不证者证生,以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彼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是名不寂灭因缘,众生生受,寂灭因缘,众生生受。

“若沙门、婆罗门如是缘缘、缘缘集、缘缘灭、缘缘集道迹、缘缘灭道迹不如实知者,彼非沙门之沙门、非婆罗门之婆罗门,不同沙门之沙门、不同婆罗门之婆罗门,非沙门义、非婆罗门义,非[*]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若沙门、婆罗门于此缘缘、缘缘集、缘缘灭、缘缘集道迹、缘缘灭道迹如实知者,当知是沙门之沙门、婆罗门之婆罗门,同沙门、同婆罗门,以沙门义、婆罗门义,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诸禅”,大正藏原为“禅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诸禅”。

“惟”,宋本作“唯”。

“缘”,宋、元、明三本作“缘故”。

[注解]

壹奢能伽罗国:疑为“壹奢能伽罗村”的讹误,是拘萨罗国的婆罗门村落,又译为“伊车能伽罗”、“那楞伽罗”。

布萨:说戒、忏悔的集会。在出家人来说,是指每半月的集会说戒,若有犯戒的人则在僧众前忏悔,以维持戒行的清净。对在家人来说,则是在斋日受持八关斋戒。

坐具:坐时或卧时垫在身下,以保持衣服干净的长方形布。又译为尼师坛、敷具。

少许禅分:少许的禅支。“禅分”或“禅支”指禅定的一部分,例如初禅有觉、观、喜、乐、一心等五禅支。

觉:念头。也是“有觉有观(有寻有伺)”的“觉(寻)”,把心投向目标。禅定时心投向专注的目标,日常生活里心则投向各种不同的目标,即是念头。旧译为“觉”。

寂灭:这里特指消灭;没有了。

彼欲寂灭、觉寂灭、触寂灭,以彼因缘故,众生生受:当欲、觉、触都没有时,会产生受。例如圣人没有欲、觉、(无明)触时,还是有受,但不因此而起烦恼、执著。

邪业:不正当的行为;杀生、偷盗、邪淫。

邪命:不正当的谋生。

正解脱:真正的解脱;解脱于贪、瞋、痴。

若彼欲不得者得、不获者获、不证者证生:如果他想要得到还没得到的、获得还没获得的、证得还没证得的。(也就是对于未来有所希求,自然会生受;这样的希求寂灭了,也会生受,例如离欲的乐受或不苦不乐受。)其中“生”疑为赘字。

以彼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欲望寂灭,会有清凉喜乐的感受。

缘缘:各个因缘。缘字重复是用来表示清楚地了解每一个因缘。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受如水上泡

佛陀表示众生所有的受都是由因缘而生的。

产生受的心理因缘,本经以欲、觉、触为例:

  • 欲:想要。例如想要吃好吃的,吃到了就有乐受,没吃到就有苦受。
  • 觉:即“寻”,把心投向目标,也就是念头。例如将心思投向美好的记忆,回忆的滋味是甜美的,但离开甜美的回忆就是苦受了。
  • 触:根、境、识和合而生。经文例如“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欲”通常较偏向对于将来的渴求,“觉”的念头不只可以投向现在,也可以投向过去,“触”则是当下的三事和合而生,因此欲、觉、触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能让人生受的原因都含括列举了。

欲、觉、触这三者,不管寂灭或不寂灭,都会缘生“受”:

  • 三者都不寂灭:缘生欲界众生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 只有欲寂灭:缘生初禅“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念持喜安”的乐受。
  • 欲、觉都寂灭,触不寂灭:缘生二禅“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的乐受。
  • 三者都寂灭:这里的“触寂灭”应是特指“无明触”的寂灭,那么如卷三第63经所述:“所起前无明触灭,后明触集起。”(CBETA, T02, no. 99, p. 16, c2) 因此而缘生圣者的受,没有烦恼、执著的成分。

在实践上,八正道及其产生的解脱、解脱知见(合称为十正行、十无学法,参见《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双品1〉第189经圣道经),能让人离苦得乐,而有乐受或舍受;反之则造成苦受。

因此在本经中,对于产生受的因缘,佛陀从微观的心理层面上,以及巨观的实践层面上,都一一解说了。

[进阶辨正]

(四八二)[0122c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夏安居时。

尔时,给孤独长者来诣佛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佛为说法,示、教、照、喜;说种种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唯愿世尊与诸大众受我三月请衣被、饮食、应病汤药。”

尔时,世尊默然而许。

时,给孤独长者知佛默然受请已,从座起去,还归自家,过三月已,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不执布施之乐、不执欲所长养喜乐佛告给孤独长者:“善哉,长者!三月供养衣被、饮食、应病汤药。汝以庄严净治上道于未来世当获安乐果报,然汝今莫得默然乐受此法,汝当精勤时时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

时,给孤独长者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尔时,尊者舍利弗于众中坐,知给孤独长者去已,白佛言:“奇哉!世尊!善为给孤独长者说法,善劝励给孤独长者,言:‘汝已三月具足供养如来大众,净治上道,于未来世,当受乐报;汝莫默然乐着此福,汝当时时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世尊!若使圣弟子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得远离五法,修满五法。云何远离五法?谓断欲所长养喜、断欲所长养忧、断欲所长养舍、断不善所长养喜、断不善所长养忧,是名五法远离。云何修满五法?谓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若圣弟子修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远离五法,修满五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勤”,宋、元、明三本作“进”。

大正藏在“众”字之后有一“中”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给孤独:优婆塞名,是舍卫城的长者,波斯匿王的主藏吏。为城中富豪,秉性仁慈,因常帮助孤苦无依的人,人誉为“给孤独”(音译“阿那邠邸”),又译为“须达多”。曾和波斯匿王长子祇陀太子共同捐献园林给僧团,即祇树给孤独园。

汝以庄严净治上道:你已庄严、清净、整治了修行的道路。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服侍比丘僧团”。

时时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时常学着远离世间而具备满足、亲身体证禅定的喜乐。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你们应该因而这么学:‘我们是否时常能进入后住于独居的喜中。’”

断欲所长养喜、断欲所长养忧、断欲所长养舍、断不善所长养喜、断不善所长养忧:断离因为五欲而增长滋养的喜受(乐受)、忧受(苦受)、舍受(不苦不乐受),断离因为不善法而增长滋养的喜受(乐受)、忧受(苦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欲所引起的一切苦、忧在那时不存在,欲所引起的一切乐、喜在那时不存在,不善所引起的一切苦、忧在那时不存在,不善所引起的一切乐、喜在那时不存在,善所引起的一切苦、忧在那时不存在”。

随喜:通常指见到他人行善而随之心生欢喜,这里特指因为自己清净的行为而心生欢喜,例如因为离欲、恶不善法而心生欢喜。

猗息:轻松安稳,又译为“轻安”。“猗”是轻松美好的意思,读音同“依”;“息”是休息、停止的意思。

一心:专注、纯一的心。是“定”的别名之一,又译为“心一境性”。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学佛不只是作善事

佛陀勉励给孤独长者虽然因为供养僧众三月的关系会有极大的善报,但不要只是快乐地受报,而是要努力修行,时常学着远离世间而亲身体证禅定的喜乐。

  • “远离五法”的五法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远离世间而体证禅悦时,所远离的五法:“欲所长养喜、欲所长养忧、欲所长养舍、不善所长养喜、不善所长养忧”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因为游玩、娱乐而快乐,是“欲所长养喜”;娱乐总会结束,而会忧心没有娱乐的时候怎么办?娱乐结束时也会有失落感,都是“欲所长养忧”;玩到不想多玩了,或是吃美食吃饱了而不想多吃了,是“欲所长养舍”。

偷别人的钱而可以买奢侈品,感到高兴,是“不善所长养喜”;偷了钱因此怕被抓,是“不善所长养忧”。

要证入初禅必须离欲、恶不善法,因此离于五欲及不善法造成的诸受,而且有禅定而生的各种轻安快乐。

  • “修满五法”与禅定和七觉支的关系

佛陀提到远离世间而体证禅悦时,修满“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这五法。

在卷十八第495经中,佛陀也说明以持戒为基础,渐次满足这五法,再进修以得到涅槃的次第:“持戒比丘根本具足,所依具足,心得信乐;得信乐已,心得欢喜寂静三昧、如实知见、厌离、离欲、解脱;得解脱已,悉能疾得无余涅槃。”(CBETA, T02, no. 99, p. 129, a18-21)

卷二十四第615经记载修习四念处能满足这五法:“起净信心,忆念净相已,其心则,悦已生;其心喜已,身则猗息;身猗息已,则受身;受身乐已,其心则。”(CBETA, T02, no. 99, p. 172b16-18)

卷三十三第931经记载修习六念也可以渐次满足这五法:“圣弟子如是念时,不起贪欲缠,不起瞋恚、愚痴心,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随喜心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受乐已,其心;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凶崄众生中,无诸罣碍,入法流水,乃至涅槃。”(CBETA, T02, no. 99, p. 237, c23-29)

念戒是六念之一,因此第495经所说的持戒自然也包含于第931经所说的六念之一,“因戒生定”而能修满这五法,正确地成就禅定。

对照七觉支(觉悟的七个要素),本经中佛陀教导给孤独长者“莫得默然乐受此法”是择法觉支,“汝当精勤,时时学远离”是精进觉支,“修满五法”的内容含括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给孤独长者依此修行,即可达成正定,能好好地修习七觉支的最后一支——舍觉支了。

(四八三)[0123a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食念者、有无食念者、有无食无食念者;有食乐者、无食乐者、有无食无食乐者;有食舍者、有无食舍者、有无食无食舍者;有食解脱者、有无食解脱者、有无食无食解脱者。

“云何食念?谓五欲因缘生念。云何无食念?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无食念。云何无食无食念?谓比丘有觉有观息,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念。

“云何有食乐?谓五欲因缘生乐、生喜,是名有食乐。云何无食乐?谓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是名无食乐。云何无食无食乐?谓比丘离喜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舍,是名无食无食乐。

“云何有食舍?谓五欲因缘生舍,是名有食舍。云何无食舍?谓彼比丘离喜、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舍,第三禅具足住,是名无食舍。云何无食无食舍?谓比丘离苦息乐,忧喜先已离,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舍。

“云何有食解脱?谓色俱行。云何无食解脱?谓无色俱行。云何无食无食解脱?谓彼比丘贪欲不染、解脱,瞋恚、愚痴心不染、解脱,是名无食无食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食念:世俗的想念,即五欲(五种感官之欲)所生的想念。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肉体的喜”。

无食念:非世俗的想念,在本经特指“初禅”的境界。初禅超越了欲界,而到了色界的层次。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精神的喜”。

无食无食念:非世俗的想念中最非世俗的想念,在本经特指“二禅”的境界。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比精神更精神的喜”。

食乐:世俗的乐,即五欲所生的乐。

无食乐:非世俗的乐,在本经特指“二禅”的乐。

无食无食乐:非世俗的乐中最非世俗的乐,在本经特指“三禅”的乐。

食舍:世俗的舍,即五欲所生的舍,例如吃美食吃饱了而不想多吃了。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肉体上的平静”。

无食舍:非世俗的舍,在本经特指“三禅”的平静。

无食无食舍:非世俗的舍中最非世俗的舍,在本经特指“第四禅”的平静。

食解脱:解脱于世俗、五欲的束缚,超越欲界,进入色界。

无食解脱:解脱于色界,进入无色界。

无食无食解脱:解脱于贪、瞋、痴的烦恼,进入涅槃。

离欲、离恶不善法: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

有觉有观:“觉”与“观”两者皆有。“觉”又译为“寻”,是投向的注意力;“观”又译为“伺”,是持续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时将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寻”;接着将心念持续地省察呼吸,就是“伺”。

离生喜乐: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

具足住:进入(达成)并保持着。又译为“成就游”。

有觉有观息,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觉”与“观”消退了,内心澄净、专注,“觉”与“观”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充分达成并保持在第二禅。

离喜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舍:喜消退了,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快乐,安住于这圣者所说的舍中。这是三禅的境界。

离苦息乐,忧喜先已离,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苦、乐都消退了,先前忧、喜已消退了,不苦不乐,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充份达成并保持在第四禅。

色俱行:色界。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关于色的”。

无色俱行:无色界。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关于无色的”。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的各种层次及其面向,整理于如下表所示:

层次\面向 解脱
五欲的念 五欲的乐 五欲的舍 色界
无食 初禅的念 二禅的乐 三禅的舍 无色界
无食无食 二禅的念 三禅的乐 四禅的舍 解脱贪瞋痴


相当的南传经文举例有所不同,如下表所示:

层次\面向 平静 解脱
肉体 五欲的喜 五欲的乐 五欲的平静 有关于色的
精神 初禅、二禅的喜 初禅、二禅、三禅的乐 四禅的平静 有关于无色的
比精神还精神 解脱贪瞋痴


以上两个表格中,无论在层次上(每一列从上而下)、面向上(每一栏从左而右),都是循序渐进、愈来愈高深的境界。虽然因为千年的传诵,南北传的经文在所举例子的细节上略有不同,但两者的重点都在于修行应该一步一步地提升层次,终至解脱贪、瞋、痴。

[进阶辨正]

(四八四)[0123b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跋陀罗比丘及尊者阿难俱住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往诣尊者跋陀罗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住。什么是见、闻、乐、想、有第一时,尊者阿难问尊者跋陀罗比丘言:“云何名为见第一?云何闻第一?云何乐第一?云何想第一?云何有第一?”

尊者跋陀罗语尊者阿难言:“见第一梵天自在造作、化如意,为世之父,若见彼梵天者,名曰见第一。

闻第一阿难!有众生离生喜乐,处处润泽,处处敷悦,举身充满,无不满处。所谓离生喜乐,彼从三昧起,举声唱说,遍告大众:‘极寂静者,离生喜乐,极乐者,离生喜乐。’诸有闻彼声者,是名闻第一。

乐第一复次,阿难!有众生于此身离喜之乐润泽,处处润泽,敷悦充满,举身充满,无不满处,所谓离喜之乐,是名乐第一。

想第一云何想第一?阿难!有众生度一切识入处无所有,无所有入处具足住,若起彼想者,是名想第一。

有第一云何有第一?复次,阿难!有众生度一切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住,若起彼有者,是名有第一。”

尊者阿难语尊者跋陀罗比丘言:“多有人作如是见、如是说,汝亦同彼,有何差别?我作方便问汝,汝当谛听,当为汝说。如其所观,次第尽诸漏,是为见第一。如其所问,次第尽诸漏,是名闻第一。如所生乐,次第尽诸漏者,是名乐第一。如其所想,次第尽诸漏者,是名想第一。如实观察,次第尽诸漏,是名有第一。”

时,二正士共论说已,从座起去。

[校勘]

“跋陀罗”,巴利本作 Bhaddaji。

“作”,宋、元、明三本作“所”。

[注解]

跋陀罗:比丘名,佛陀称赞他“辩才卒起,解人疑滞”第一。又译为“婆陀”。

梵天:婆罗门教认为的造物主。佛教中则认为梵天为初禅天之一,此天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

一切识入处:以无边的识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即识无边处界,无色界之第二天。又译为“无量识入处”、“识无边处”。

如其所观,次第尽诸漏:依他所眼见的,修行断尽各种烦恼。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看见者有烦恼的直接舍断”。

如其所问:比对相当的南传经典及前后文,疑为“如其所闻”的讹误。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阿难尊者问跋陀罗尊者:什么是眼见的第一名?什么是耳听的第一名?什么是快乐的第一名?……。

跋陀罗尊者的回答是基于当时社会主流的见解:

眼见的第一名是什么?见到传说中的造物主,没有更神奇的了。虽然佛教知道没有梵天造物这回事,然而婆罗门教认为梵天造物,也代表当时梵天之上的天界和人间几乎没有互动,梵天大概就是外道能见的天人的极限了。

耳听的第一名是什么?天界的声音比人间的声音美妙,初禅“言语寂灭”(参见本卷第474经)、二禅是“圣默然”(参见卷十八第501经),二禅天人(例如光音天人)以发光代替声音来沟通,二禅以上可能没有声音可言了。因此“离生喜乐”的初禅众生的声音,可能是最高级的声音。(相当的南传经文则说“光音天”的声音第一,和北传经文不同,但可能也是根据二禅是“圣默然”而作的推论。)

快乐的第一名是什么?“离喜之乐”是三禅的境界(参见卷十四第347经),四禅则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没有喜乐可言。因此三禅的乐是世间乐的极致。

想的第一名是什么?佛陀之前的印度禅修者认为“非想非非想入处定”没有想阴而是世间定的极致,因此比“非想非非想入处定”低一层次的“无所有入处定”,从当时外道禅修者的观点来看,大概是最精细的想了。(不过佛陀发现“非想非非想入处定”虽然没有了一般粗重的想阴,但还没断尽想阴,因此佛教对此定的称呼中有“非非想”这个叙述。)

有的第一名是什么?本卷第456经说“非想非非想入处界者,缘有第一(最寂静、殊胜的存在)故可知”,这可说是世间最殊胜的存在了。

阿难尊者则表示,当一个人可对于他所眼见的、耳闻的、受乐的、心想的、存有的,能彻底解脱、断尽一切烦恼时,才是真正的第一名。

(四八五)[0123c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瓶沙诣尊者优陀夷所,稽首作礼,退坐一面。时,瓶沙王白尊者优陀夷言:“云何世尊所说诸受?”

优陀夷言:“大王!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瓶沙王白尊者优陀夷:“莫作是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正应有二受——乐受、苦受。若不苦不乐受,是则寂灭。”如是三说,优陀夷不能为王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俱共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时,尊者优陀夷以先所说,广白世尊:“我亦不能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今故共来具问世尊如是之义,定有几受?”

世尊有时说一受,有时说二受、三受……无量受佛告优陀夷:“我有时说一受,或时说二受,或说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时说无量受。

受的各种分类法云何我说一受?如说所有受,皆悉是苦,是名我说一受。云何说二受?说身受、心受,是名二受。云何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云何四受?谓欲界系受、色界系受、无色界系受,及不系受。云何说五受?谓乐根、喜根、苦根、忧根、舍根,是名说五受。云何说六受?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云何说十八受?谓随六喜行、随六忧行、随六舍行受,是名说十八受。云何三十六受?依六贪著喜、依六离贪著喜、依六贪著忧、依六离贪著忧、依六贪著舍、依六离贪著舍,是名说三十六受。云何说百八受?谓三十六受,过去三十六、未来三十六、现在三十六,是名说百八受。云何说无量受?如说此受彼受等,比丘!如是无量名说,是名说无量受。

不必执著名相分类优陀夷!我如是种种说受如实义,世间不解,故而共诤论,共相违反,终竟不得我法、律中真实之义以自止息。优陀夷!若于我此所说种种受义,如实解知者,不起诤论、共相违反,起、未起诤能以法、律止令休息。

“然,优陀夷!有二受,欲受、离欲受。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缘生受,是名欲受。云何离欲受?谓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离欲受。

“若有说言:‘众生依此初禅,唯是为乐非余者。’此则不然。所以者何?更有胜乐过于此故,何者是?谓比丘离有觉有观,内净,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胜乐。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入处,转转胜说。

“若有说言:‘唯有此处,乃至非想非非想极乐非余。’亦复不然。所以者何?更有胜乐过于此故,何者是?谓比丘度一切非想非非想入处,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是名胜乐过于彼者。

“若有异学出家作是说言:‘沙门释种子唯说想受灭,名为至乐。’此所不然。所以者何?应当语言:‘此非世尊所说受乐数,世尊说受乐数者,如说。’

“优陀夷!有四种乐。何等为四?谓离欲乐、远离乐、寂灭乐、菩提乐。”

佛说此经已,尊者优陀夷及瓶沙王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瓶沙王”,巴利本作 Pañcakaṅga。

“优陀夷”,巴利本作 Udāyi。

“瓶沙”,宋本作“五山”。

“正”,宋本作“政”。

宋、元、明三本无“共”字。

“故”,宋、元、明三本作“欲”。

大正藏无“丘”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义”,宋本作“议”。

“众”,宋、元、明三本作“若众”。

“然”,大正藏原为“应”,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然”。

[注解]

瓶沙:优婆塞名,是摩竭提国的国王,阿阇世王的父亲。悉达多太子出家后曾行经摩竭提国王舍城,瓶沙王见到他很欢喜,表示愿意让半个国家给悉达多太子,要他别出家了。悉达多太子没有接受,瓶沙王就预约他成道后到王舍城接受供养。曾建立迦兰陀竹园,供养三宝,后被太子阿阇世篡位而死在狱中。《长阿含经》卷五第4经阇尼沙经记载他命终后往生为毘沙门天王的太子。又译为“频婆娑罗”。

优陀夷:比丘名,迦毘罗卫国国师的儿子,未出家前净饭王请他带悉达多太子娱乐,劝悉达多太子打消出家的念头。佛陀成道后,跟随佛陀出家,证阿罗汉。佛陀在回家乡前先派遣优陀夷尊者回国,度化了原先讨厌出家人的净饭王,使得释迦族人及全城的人民热烈迎接佛陀进城,佛陀称赞他“善能劝导、福度人民”第一。又译为“优陀耶”。

唯是为乐非余者:只有这是快乐,其余的都不算是快乐。

异学:泛称佛弟子以外的修行者,另译作“外道”。

释种子:释迦族血统的人,这里特指佛陀。

此非世尊所说受乐数,世尊说受乐数者,如说:这种说法(“只有想受灭是乐”)不是佛陀所说的,佛陀说的各种不同的感受的乐,如本经所说。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世尊不只安立‘乐受’于‘乐’中,道友!不论在哪边、以何种方式发现‘乐’,它就在如来所安立的‘乐’中。”

菩提乐:证得正觉的乐。本句中四种乐所指为何的讨论,详见线上版“进阶辨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有时说有一受(诸受皆苦)、有时说有二受(身受、心受)、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等等,这些不同的说法只是分类与观察角度上的不同,彼此之间不会互相抵触。

就好像瞎子摸象的比喻,众人因为看不到大象的全貌,因而各执一端互相诤论。对于见到法的人,因为明白佛陀说法的全貌,自然不会执著于名相分类上,而是能将佛法实际应用于修行解脱。

[进阶辨正]

(四八六)[0124b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生正厌离、不乐、背舍,得尽诸漏,所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三法,谓三受。复有四法,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法,生厌、不乐、背舍,得尽诸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七识住:七种心识的住处;心识贪爱攀缘的七种境界 (1) 欲界的人及天(若干身、若干想) (2) 色界的初禅天(例如梵天初生时若干身、一想) (3) 色界的二禅天(例如光音天一身、若干想) (4) 色界的三禅天(例如遍净天一身、一想) (5) 无色界的空入处天 (6) 无色界的识入处天 (7) 无色界的无所有入处天。详见《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因品 4〉第97经大因经。这是因为识要攀缘名色才能生长,识所攀缘的名色则可归纳为这七种。至于欲界的三恶道、色界的四禅天、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处天,则不是识所贪爱的境界,或者不会增长识,因此不在七识住中。

世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种世间法。另译为“世间八法”、“八风”。

九众生居:九种众生乐于居住的地方 (1) 欲界的人及天(若干身、若干想) (2) 色界的初禅天(例如梵天初生时若干身、一想) (3) 色界的二禅天(例如光音天一身、若干想) (4) 色界的三禅天(例如遍净天一身、一想) (5) 色界的四禅天(例如无想天无想、无所觉知) (6) 无色界的空入处天 (7) 无色界的识入处天 (8) 无色界的无所有入处天 (9) 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处天。详见《长阿含经》卷八第5经众集经。至于欲界的三恶道,并非众生乐于居住的地方,因此不在九众生居中。

十业迹:即“十不善业迹”,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又译为“十恶业道”、“十恶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表示若能离于一法、二法……,或十法,就能漏尽解脱。

一如本卷第485经中提到的概念,这一法至十法只是分类或观察角度上的不同,彼此之间不会互相抵触。

(四八七)[0124b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生正厌离、不乐、背舍,究竟苦边,解脱于苦,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三法,谓三受。复有四法,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法,生正厌离、不乐、背舍,究竟苦边,解脱于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对应经典]

 

(四八八)[0124c1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观察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得尽诸漏,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三法,谓三受。复有四法,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法,正观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得尽诸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对应经典]

 

(四八九)[0124c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观察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究竟苦边,解脱于苦,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三法,谓三受。复有四法,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业迹,观察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究竟苦边,解脱于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无“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对应经典]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七.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17 19:30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6995830535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