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经火灭品第十六

导读

(一)[0578a13]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难陀在舍卫城象华园中。是时,尊者难陀在闲静处,便生是念:“如来出世甚为难遇,亿劫乃出,实不可见,如来久远长夜时乃出耳。犹如优昙钵花时乃出现,此亦如是。如来出世甚为难遇,亿劫乃出,实不可见,此处亦难遇,一切诸行悉休息止,[*]爱尽无余,亦无染污,灭尽泥洹。”

尔时,有一魔行天子,知尊者难陀心中所念,便往至孙陀利释种女所,飞在虚空,以颂而嗟叹曰:

“汝今发欢喜,  严服作五乐;
 难陀今舍服,  当来相娱乐。”

尔时,孙陀利释种女闻天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便自庄严,修饰房舍,敷好坐具,作倡妓乐,如难陀在家无异。尔时,王波斯匿集在普会讲堂,闻难陀比丘还舍法服,习于家业。所以然者,有天在空中告其妻曰。是时,王波斯匿闻是语已,便怀愁忧,即乘驾白象,往至彼园。到已,便入华象池中,遥见尊者难陀,便前至难陀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尔时,尊者难陀告波斯匿曰:“大王!何故来至此间,颜色变异?复有何事来至吾所?”

波斯匿报曰:“尊者当知,向在集讲堂,闻尊者舍法服,还作白衣。闻此语已,故来至此,不审尊者何所敕告?”

是时,难陀含笑徐告王曰:“不见不闻,大王何故作此语耶?大王!岂不从如来边闻:我诸结已除,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胞胎,如实而知,今成阿罗汉,心得解脱。”

波斯匿曰:“我不从如来闻难陀比丘生死已尽,得阿罗汉,心得解脱。所以然者,有天来告孙陀利释种女曰。是时,孙陀利夫人闻此语已,便作倡妓乐,修治服饰,敷诸坐具。我闻此语已,便来至尊者所。”

难陀告曰:“王不知不闻,何故大王而作是语?诸有沙门、婆罗门无不乐此休息乐、善逝乐、沙门乐、涅槃乐,而不自观此淫火之坑。复当就者此事不然,骨犹如肉如聚石犹蜜涂刀,坐贪小利,不虑后患。亦如菓繁折枝,亦如假借不久当还,犹如剑树之薮亦如毒害药,亦如毒叶,如毒华[*]菓,观此[*]淫欲亦复如是。意染著者此事不然,从火坑之欲乃至毒[*]菓,不观此事,欲得度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者,此事不然。以不度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而欲得入无余泥洹界而般[*]泥洹者,此事不然。大王当知,诸有沙门、婆罗门观察此休息乐、善逝乐、沙门乐、涅槃乐,此事必然。彼以作是观察,解了[*]淫坑之火,犹如骨锁、肉聚、蜜涂利刀、菓繁折枝、假借不久,亦如剑树、毒树,如毒害药,悉观了知,此则有处。已解了知淫火所兴,便能得渡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此事必然。彼已[*]渡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此事必然。云何,大王!以何见何知而作是说?今我,大王!已成罗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母胞胎,心得解脱。”

尔时,王波斯匿心怀欢喜,善心生焉,白尊者难陀曰:“我今无狐疑如毛发许,方知尊者成阿罗汉,今请辞还,国事众多。”

难陀对曰:“宜知是时。”

尔时,王波斯匿即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波斯匿王去未几时,时彼魔天来至尊者难陀所,住虚空中,复以此偈向难陀曰:

“夫人面如月,  金银璎珞身,
 忆彼姿容颜,  五乐恒自娱。
 弹琴鼓弦歌,  音响甚柔软,
 能除诸愁忧,  乐此林间为。”

是时,尊者难陀便作是念:“此是魔行天人。”觉知此已,复以偈报曰:

“我昔有此心,  [*]淫泆无厌足;
 为欲所缠裹,  不觉老病死。
 我度爱欲渊,  无污无所染;
 荣位悉是苦,  独乐真如法。
 我今无诸结,  [*]淫怒痴悉尽;
 更不习此法,  愚者当觉知。”

尔时,彼魔行天人闻此语便怀愁忧,即于彼没不现。

尔时,众多比丘以此因缘,具白世尊。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端正比丘者,无有胜难陀比丘;诸根澹泊,亦是难陀比丘;无有欲心,亦是难陀比丘;无有瞋恚,亦是难陀比丘;无有愚痴,亦是难陀比丘;成阿罗汉,亦是难陀比丘。所以然者,难陀比丘端正[*],诸根寂静。”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弟子端正[*]者,难陀比丘是。诸根寂静,是亦难陀比丘。”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增壹阿含经〕-【明】

  明本无“增壹阿含经”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增壹阿含经”五字,今依据明本删去。

~cf. Theragāthā. V. 279.

  ???

(皆)+悉【宋】【元】【明】

  “悉”,宋、元、明三本作“皆悉”。
  大正藏无“皆”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止〕-【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止”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止”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颂=此颂偈【宋】【元】【明】

  “颂”,宋、元、明三本作“此颂偈”。
  “此颂偈”,大正藏原为“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此颂偈”。

妓=伎【圣】

  “妓”,圣本作“伎”。
  “伎”,大正藏原为“妓”,今依据圣本改作“伎”。

于=乎【圣】

  “于”,圣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为“于”,今依据圣本改作“乎”。

〔乘〕-【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乘”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乘”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集=会【宋】【元】【明】

  “集”,宋、元、明三本作“会”。
  “会”,大正藏原为“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会”。

(于)+法服【宋】【元】【明】

  “法服”,宋、元、明三本作“于法服”。
  大正藏无“于”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敕告=告敕【宋】【元】【明】

  “敕告”,宋、元、明三本作“告敕”。
  “告敕”,大正藏原为“敕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告敕”。

而知=知之【宋】【元】【明】

  “而知”,宋、元、明三本作“知之”。
  “知之”,大正藏原为“而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知之”。

曰王=王曰【宋】【元】【明】

  “曰王”,宋、元、明三本作“王曰”。
  “王曰”,大正藏原为“曰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王曰”。

(一)+乐【圣】

  “乐”,圣本作“一乐”。
  大正藏无“一”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锁=琐【宋】【圣】

  “锁”,宋、圣二本作“琐”。
  “琐”,大正藏原为“锁”,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琐”。

菓=果【宋】*【元】*【明】*

  “菓”,宋、元、明三本作“果”。
  “果”,大正藏原为“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果”。

亦+(如毒树)【宋】【元】【明】

  “亦”,宋、元、明三本作“亦如毒树”。
  大正藏无“如毒树”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叶”,大正藏原为“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叶”。

以=已【宋】【元】【明】【圣】

  “以”,宋、元、明、圣四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已”。

无明流+(者)【宋】【元】【明】

  “无明流”,宋、元、明三本作“无明流者”。
  大正藏无“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泥洹=涅槃【宋】*【元】*【明】*

  “泥洹”,宋、元、明三本作“涅槃”。
  “涅槃”,大正藏原为“泥洹”,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涅槃”。

“必”,大正藏原为“不”,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必”。

〔如〕-【圣】

  圣本无“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如”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渡=度【宋】【元】【明】【圣】*

  “渡”,宋、元、明、圣四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为“渡”,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度”。

(阿)+罗汉【宋】【元】【明】

  “罗汉”,宋、元、明三本作“阿罗汉”。
  大正藏无“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无+(有)【宋】【元】【明】

  “无”,宋、元、明三本作“无有”。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曰=说【宋】【元】【明】,(说)+曰【圣】

  ????

容颜=颜容【宋】【元】【明】

  “容颜”,宋、元、明三本作“颜容”。
  “颜容”,大正藏原为“容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颜容”。

弦=弦【宋】【元】【明】【圣】

  “弦”,宋、元、明、圣四本作“弦”。
  “弦”,大正藏原为“弦”,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弦”。

响=向【圣】

  “响”,圣本作“向”。
  “向”,大正藏原为“响”,今依据圣本改作“向”。

心=念【宋】【元】【明】

  “心”,宋、元、明三本作“念”。
  “念”,大正藏原为“心”,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念”。

我度爱=今我度【宋】【元】【明】,度=今【圣】

  ????

天人=人天【圣】

  “天人”,圣本作“人天”。
  “人天”,大正藏原为“天人”,今依据圣本改作“人天”。

“正”,圣本作“政”。[*]

“是难陀比丘”,大正藏原为“难陀比丘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是难陀比丘”。

弟子=第一【宋】【元】【明】

  “弟子”,宋、元、明三本作“第一”。
  “第一”,大正藏原为“弟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第一”。

(所谓)+难【宋】【元】【明】

  “难”,宋、元、明三本作“所谓难”。
  大正藏无“所谓”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是亦=亦是【宋】【元】【明】

  “是亦”,宋、元、明三本作“亦是”。
  “亦是”,大正藏原为“是亦”,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亦是”。

[注解]

优昙钵:聚果榕,为桑科榕属落叶大乔木。果实长在树干上,由没有叶子的小枝簇生,如同无花果般为隐花果,因此人们认为它不开花而结果,印度古代以优昙钵开出花朵(基因突变)引申为极为稀有的意思。

孙陀利:难陀尊者出家前的妻子。

严服:整装;打扮好服饰。

波斯匿:优婆塞名,是舍卫城的城主、拘萨罗国的国王,相传与佛陀同年纪。年长后继承王位,早年暴恶无信,后来因末利夫人的引导,笃信佛法,治理拘萨罗国及迦尸国,国威强盛。他将妹妹为韦提希夫人嫁给摩竭提国频婆娑罗王,女儿胜鬘夫人嫁给阿逾阇国友称王。又译为“胜军”。

普会讲堂:大众集会用的讲堂。又译为“普集讲堂”。

骨犹如锁:骨头犹如链条锁一节一节的连环。这是以链条锁形容一节接着一节的骨头。

肉如聚石:肌肉犹如堆聚的小石头。这是以可填补空间的小石头比喻填在身体中的肉块。

犹蜜涂刀:好像将蜂蜜涂在刀口上,贪图蜂蜜而舔了就会划破舌头。

菓繁折枝:树枝上长了许多果子,果子太重导致枝条折断。

剑树之薮:茂密生长著树叶如剑能伤人的树的沼泽。这是对应到经文中说淫欲“犹蜜涂刀”。

欲流:感官之欲的烦恼。“流”是以洪流比喻能让人流转生死的烦恼。

有流:生命的存在的烦恼。“有”即十二因缘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见流:邪见的烦恼。

无明流:无明的烦恼。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不要轻信无形界

本经记载了一位“魔行天子”散布关于难陀尊者的假消息,在空中发声宣布难陀尊者要还俗了,这种天现的神迹还惊动了波斯匿王,亲自去问难陀尊者是不是真要还俗了?

其实难陀尊者此时已证阿罗汉,根本不为所动,并乘机给波斯匿王上了一堂课。魔行天子之后仍在空中发声试图说服难陀尊者还俗,难陀尊者知道这是魔天在作怪,就回了一偈,劝魔天别耍笨了。

经上常提到有天人帮助修行人,但也提到有魔天或鬼神会迷惑人们,因此不宜轻易相信无形界,例如鬼、神、甚至天人所说。

有志证得佛智的人,自然要以经典为依归。

  • 难陀修行的成就

难陀修行的成就如何?《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75经:“而今难陀关闭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精勤修习,正智成就,堪能尽寿纯一满净,梵行清白。”(CBETA, T02, no. 99, p. 73, a26-29)

此句中的每一个项目,该经中都有更详细的说明。

  • 本文脉络与校勘,以“观察欲望的灾患能朝向涅槃”为观察主题(暂以大正藏版本为主)

本经中,魔行天子散播谣言让波斯匿王误会难陀比丘还俗,实际上佛陀已认证难陀证得阿罗汉, 波斯匿王当面跟难陀求证,难陀说明如何才能证得涅槃,于是有了以下对话;

本经一开始读我觉得有点怪怪的,我尝试由[此事不然⇒此事[不然 or 必然]⇒此则有处⇒此事必然]的转折词来解析: 原经文摘录如下:

...(略)... 王不知不闻,何故大王而作是语?诸有沙门、婆罗门无不乐...涅槃乐,而不自观此淫火之坑。复当就者[此事不然], 骨犹如锁...犹蜜涂刀...,观此淫欲亦复如是。意染著者[此事不然],从火坑之欲乃至毒菓,不观此事,欲得度...无明流者,[此事不然]。 以不度...无明流,而欲得入无余泥洹界而般泥洹者,[此事不然]。

大王当知,诸有沙门、婆罗门观察此...涅槃乐,[此事[不然 or 必然]]。 彼以作是观察,解了淫坑之火,犹如骨锁、肉聚...,悉观了知,[此则有处]。 已解了知淫火所兴,便能得渡...无明流,[此事必然]。彼已渡...无明流,[此事必然]。 云何,大王!以何见何知而作是说?今我,大王!已成罗汉...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母胞胎,心得解脱。”..(略)

个人尝试白话简略语意解读:

第一大段“范例说明”:从“王不知不闻”到“大王当知...”之前的文句: 那些沙门没有一个不是乐于涅槃乐而没有去观察淫欲如火的,重新回到淫欲之事者,没有这样的事⇒ 犹如骨锁、蜜刀等等,观察淫欲如是。⇒ 染著淫欲(而想有涅槃乐者,参照第一句)者,没有这样的事⇒ 不观察(淫欲犹如骨锁、蜜刀等)而想要度过...无明流,没有这样的事⇒ 没有渡过...无明流等想要得到涅槃乐者,没有这样的事。

上述为“范例说明”,说明了那些证得涅槃的沙门、婆罗门是如何观察,以下承先启后,难陀为波斯匿王讲解“修行阶段论”:

第二大段“修行阶段论” 可能的第一种解法[沙门观察此...涅槃乐,此事不然] 大王你要知道,那些沙门、婆罗门观察涅槃乐者,没有这样的事⇒ (即此事不然,个人理解先以大正藏版本为主;个人理解是:直接观察涅槃快乐的修行者无法得到涅槃的快乐)

那些人是如此观察:了解淫欲如火、如蜜刀,这样观察才有证得涅槃的可能(原文:此则有处。概念呼应第一大段第一句:欲得涅槃乐者…)⇒ 已经彻底了解淫欲如火,便能渡过有流与见流等,这件事必定是这样⇒ 已经渡过有流与见流,这件事必定是这样。(修行过程的证悟层次说明:从“能渡”有流与见流到“已渡”有流与见流)。 ...大王你是见到了什么而说我还俗呢,我已经成阿罗汉,不再受生...

第二大段“修行阶段论” 可能的第二种解法[沙门观察此...涅槃乐,此事必然]: 大王当知,诸有沙门、婆罗门观察此休息乐、善逝乐、沙门乐、涅槃乐,此事必然... 此解法也有可能,即:一开始即将沙门、婆罗门的观察涅槃乐视为纲领,再说明:先观察淫欲如火⇒能渡有流⇒已渡有流。

而我倾向第一种解法的理由是⇒ 1.在“范例说明”第一大段时,是写“乐”涅槃乐,而不是“观察”涅槃乐,所以在说明“修行阶段论”时,以观察起头,来说明可能的修行错误,是有可能的。 2.渐进式的程度加强:先从否定直接观察涅槃乐能得涅槃乐开始,渐渐引导听者转换观察的对象,观察欲火过患⇒有可能证悟,“能渡”有流、无明流⇒“已渡”有流、无明流 此处可参照证初果者断三结:身见(我见)、戒禁取、疑,必得涅槃。 由于本经目前我没看到南传版本,个人尝试以经解经,以暂时的假设提出来跟大家讨论看看。(阿建)

[进阶辨正]

(二)[0579a12]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法涅槃界。云何为二?有余涅槃界、无余涅槃界。彼云何名为有余涅槃界?于是,比丘灭五下分结,即彼般涅槃,不还来此世,是谓名为有余涅槃界。彼云何名为无余涅槃界?于是,比丘尽有漏成无漏,意解脱、智慧解脱,自身作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为无余涅槃界。此二涅槃界,当求方便,至无余涅槃界。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Itiv. 44.

  ???

〔法〕-【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有…界~Saupādisesā nibbānadhātu.

  ???

无…界~Anupādisesā nibbānadhātu.

  ???

〔来〕-【宋】

  宋本无“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来”字,今依据宋本删去。

〔名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名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名为”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所作已辨)+更【宋】【元】【明】

  “更”,宋、元、明三本作“所作已辨更”。
  大正藏无“所作已辨”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复)+受【宋】【元】【明】

  “受”,宋、元、明三本作“复受”。
  大正藏无“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是故诸比丘)+当【宋】【元】【明】

  “当”,宋、元、明三本作“是故诸比丘当”。
  大正藏无“是故诸比丘”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有余涅槃:在这里特别形容阿那含果,指阿那含果圣人已不再生于人间,只有余留天界剩余生命,迟早会在天界证得涅槃。案:“有余涅槃”通常形容入灭前的阿罗汉,因为还在人间行走的阿罗汉已断绝一切烦恼及未来生死的起因,只余有今生果报的身体,但在《阿含经》中也有用来形容阿那含果圣人,如本经所述。

无余涅槃:完全断绝烦恼、生死,即阿罗汉的境界。

[对应经典]

  • Itivuttaka 44。

[读经拾得]

“涅槃”是音译,义译是灭、寂灭、灭度。“有余涅槃”是有残余东西的寂灭,“无余涅槃”是没有残余东西的寂灭。

本经中说的“断五下分结”是三果圣者的定义,是断了:

  1. 身见(执著于有恒常不变的自我)、
  2.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3. 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4. 贪欲、
  5. 瞋恚。

断除五下分结,即为第三果阿那含圣者,因为断尽了任何跟欲界的牵连,永不还生于人世间,所以又称“不还果”,原则上是往生于净居天(又称为不还天)然后于净居天证阿罗汉果。因为所有来人间的业报已寂灭,但还有残余在净居天的天身,在本经中形容为“有余涅槃”。

至于证得阿罗汉的圣者,证得彻底的解脱,完全没有烦恼了,因此是“什么都没有残余的涅槃”,即“无余涅槃”。

可注意的是,“有余涅槃”通常是作另一种用法,指阿罗汉圣者还没有灭度前在人间行走:由于还有“身体”,因此称灭度前的阿罗汉圣者是“有余涅槃”,是证涅槃,能解脱而且也有解脱智慧了,但还有身体即“有残余东西”的涅槃。

因此“有余涅槃”在本经中不算专有名词,而是用“有余”(有残余东西)作形容词。后来佛经的翻译名词统一后,则会以“有余依”形容阿那含圣者,“有余涅槃”形容入灭前的阿罗汉。

[进阶辨正]

(三)[0579a24]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乌喻,亦当说猪喻,善思念之,吾当演说。”

对曰:“如是。世尊!”是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人喻如乌?犹如有人在寂静处,恒习淫欲,作诸恶行,后便羞耻,便自悔过,向人演说,陈所作事。所以然者,或为诸梵行人,所见讥弹:‘此人习欲,作诸恶行。’彼作诸恶行已,向人悔过,自知羞耻,犹如彼乌恒患苦饥,便食不净,寻即拭[口*隽],恐有余鸟见言:‘此乌食不净。’此亦如是。若有一人在闲静处,习于[*]淫欲,作不善行,后便羞耻而自悔过,向人演说陈所作事。所以然者,或为诸梵行人所见记识,此人习欲,作诸恶行,是谓名为人犹如乌。

“彼云何名为人如猪?若有一人在闲静处,长习[*]淫欲,作诸恶行,亦不羞耻,复非悔过,向人自誉,贡高自用:‘我能得五欲自娱,此诸人等不能得五欲。’彼作恶已,不羞耻,此人喻如猪,恒食不净,卧于不净,便自跳踉向于余猪。此亦如是。若有一人习于[*]淫欲,作诸恶行,亦不羞耻,复非悔过,向人自誉,贡高自用:‘我能得五欲自娱,此诸人不能得五欲自娱。’是名为人如猪。是故,诸比丘!当舍远离。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淫+(泆)【宋】【元】【明】,淫=淫【圣】*

  ????

弹=惮【宋】*,=别【圣】*

  ????

[口*隽]=觜【宋】【元】【明】

  “[口*隽]”,宋、元、明三本作“觜”。
  “觜”,大正藏原为“[口*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觜”。

鸟=乌【宋】【元】【明】【圣】

  “鸟”,宋、元、明、圣四本作“乌”。
  “乌”,大正藏原为“鸟”,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乌”。

名为人=为人喻【宋】【元】【明】

  “名为人”,宋、元、明三本作“为人喻”。
  “为人喻”,大正藏原为“名为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为人喻”。

非=不【宋】【元】【明】

  “非”,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为“非”,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不+(知)【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不知”。
  大正藏无“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名为人=谓为人【宋】【元】【明】

  “名为人”,宋、元、明三本作“谓为人”。
  “谓为人”,大正藏原为“名为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谓为人”。

〔诸〕-【圣】

  圣本无“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诸”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注解]

跳踉:跳动。

[对应经典]

 

(四)[0579b21]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人有似驴者,有似牛者,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是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人像驴者?若有一人,剃除须发,著三法衣,以信牢固,出家学道。尔时,彼人诸根不定,若眼见色,随起色想,流驰万端,尔时眼根则非清净,生诸乱想,不能制持,众恶普至,亦复不能护于眼根。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意知法,随起识病,流驰万端,尔时意根则非清净,生诸乱想,不能制持,众恶普至,亦复不能护于意根。无有威仪礼节之宜,行步进止,屈伸低仰,执持衣钵,都违禁戒,便为梵行人所见讥[*]弹:‘咄,此愚人像如沙门?’便取弹举:‘设是沙门者,宜不应尔。’彼作是说:‘我亦是比丘!我亦是比丘!’犹如驴入牛群之中而自称曰:‘我亦是牛!我亦是牛!’然观其两耳复不似牛,角亦不似,尾亦不似,音声各异。尔时,群牛或以角抵,或以脚蹋,或以口啮者。今此比丘亦复如是,诸根不定,若眼见色,随起色想,流驰万端,尔时眼根则非清净,生诸乱想,不能制持,众恶普至,亦复不能护于眼根。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了细滑,意知法,随起识病,流驰万端,尔时意根则非清净,生诸乱想,不能制持,众恶普至,亦复不能护念意根。无有威仪礼节之宜,行步进止,屈伸低仰,执持禁戒,便为梵行人所见讥[*]弹:‘咄,此愚人像如沙门?’便见[*]弹举:‘设是沙门者,宜不应尔。’尔时彼作是说:‘我是沙门。’犹如驴入于牛群,是谓人像驴者也。

“彼人云何像牛者耶?若有一人,剃除须发,著三法衣,以信牢固,出家学道。尔时,彼人诸根寂定,饮食知节,竟日经行,未曾舍离意游三十七道品之法。若眼见色,不起色想,亦无流驰之念,尔时眼根则应清净,生诸善想,亦能制持,无复诸恶,常拥护于眼根。耳声、鼻香、口味、身细滑、意法不起识病,尔时意根则得清净。彼人便到诸梵行人所,诸梵行人遥以见来,各自扬声:‘善来,同学!’随时供养,不使有短,犹如良牛入牛众中,而自称说:‘我今是牛!’然其毛尾、耳角、音声都悉是牛,诸牛见已,各来舐体。此亦如是,剃除须发,著三法衣,以信[*]牢固,出家学道。尔时,彼人诸根寂定,饮食知节,竟日经行,未曾舍离意游三十七道品之法。若眼见色,不起色想,亦无流驰之念,尔时眼根则得清净,生诸善想,亦能制持,无复诸恶,常拥护于眼根。耳声、鼻香、[*]口味、身细滑、意法不起识病,尔时意根则得具足,是谓此人像牛者也。如是,诸比丘!当学如牛,莫像如驴也。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以+(作)【圣】

  “以”,圣本作“以作”。
  大正藏无“作”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牢=坚【宋】*【元】*【明】*

  “牢”,宋、元、明三本作“坚”。
  “坚”,大正藏原为“牢”,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坚”。

弹=惮【宋】*

  “弹”,宋本作“惮”。
  “惮”,大正藏原为“弹”,今依据宋本改作“惮”。

牛群=群牛【宋】【元】【明】

  “牛群”,宋、元、明三本作“群牛”。
  “群牛”,大正藏原为“牛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群牛”。

角抵+(者)【宋】【元】【明】

  “角抵”,宋、元、明三本作“角抵者”。
  大正藏无“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脚蹋+(者)【宋】【元】【明】

  “脚蹋”,宋、元、明三本作“脚蹋者”。
  大正藏无“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舌=口【圣】

  “舌”,圣本作“口”。
  “口”,大正藏原为“舌”,今依据圣本改作“口”。

念=于【宋】【元】【明】

  “念”,宋、元、明三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为“念”,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尔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尔时”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尔时”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口=舌【宋】*【元】*【明】*

  “口”,宋、元、明三本作“舌”。
  “舌”,大正藏原为“口”,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舌”。

以见来=见来已【宋】【元】【明】

  “以见来”,宋、元、明三本作“见来已”。
  “见来已”,大正藏原为“以见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见来已”。

短=乏【宋】【元】【明】

  “短”,宋、元、明三本作“乏”。
  “乏”,大正藏原为“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乏”。

得=应【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应”。
  “应”,大正藏原为“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应”。

[注解]

三十七道品:三十七类成就涅槃的方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又译为“三十七品”。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想是指心中取像,眼见色,随起色想,似乎是必然,如何做到眼见色,不起色想?

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眼见色,相当于光子投射到视网膜,在视网膜上只有光点的资讯,这些资讯传递到视觉皮层,才产生了对于色彩、形状、深度、物体等等的认知,这样的认知,经文称之为起色想,而这些认知是经由我们经由不断地观察学习并据此调整视觉皮质的神经连结建构而来的,因为神经连结是具有可塑性的,因此,我们借由修行,调整神经连结,便能够做到,眼见色,不起色想,单纯地观察到世界的本质,而不贪爱染著于其中而生烦恼。

(五)[0580a16]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善、不善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彼:“云何名为不善?云何名为善?所谓杀生为不善,不杀为善。不与取为不善,与取为善。淫泆为不善,不淫为善。妄语为不善,不妄语为善。绮语为不善,不绮语为善。两舌为不善,不两舌为善。斗乱彼此为不善,不斗乱彼此为善。贪他为不善,不贪他为善。起恚为不善,不[*]起恚为善。邪见为不善,正见为善。如是,比丘!行此恶已,堕畜生、饿鬼、地狱中。设行善者,便生人中、天上,及诸善趣阿须伦中。是故,当远离恶行,修习善行。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世尊【宋】【元】【明】

  “世尊”,宋、元、明三本作“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世尊”。
  大正藏无“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九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告+(曰)【宋】【元】【明】

  “告”,宋、元、明三本作“告曰”。
  大正藏无“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淫=淫泆【圣】

  “淫”,圣本作“淫泆”。
  “淫泆”,大正藏原为“淫”,今依据圣本改作“淫泆”。

〔起〕-【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起”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起”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诸)+比丘【宋】*【元】*【明】*

  “比丘”,宋、元、明三本作“诸比丘”。
  大正藏无“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是故+(诸比丘)【宋】【元】【明】

  “是故”,宋、元、明三本作“是故诸比丘”。
  大正藏无“诸比丘”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远离=离远【圣】

  “远离”,圣本作“离远”。
  “离远”,大正藏原为“远离”,今依据圣本改作“离远”。

[注解]

斗乱彼此:互相诤斗。又译为“恶口”。

[对应经典]

 

(六)[0580b02]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与汝等说微妙法,初善、中善、至竟亦善,有义、有味,得修具足梵行之法,所谓二法也。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与汝具足说之。”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是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为二法?所谓邪见、正见,邪治、[*]正治,邪语、[*]正语,邪业、[*]正业,邪命、[*]正命,邪方便、正方便,邪念、[*]正念,邪三昧、[*]正三昧,是谓[*]比丘名为二法。我今已与汝说此二法,如来所应为者,今已周讫。善念、观诵,勿有懈惓,今不行者,后悔无及。”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与=为【宋】【元】【明】

  “与”,宋、元、明三本作“为”。
  “为”,大正藏原为“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为”。

正=等【圣】*

  “正”,圣本作“等”。
  “等”,大正藏原为“正”,今依据圣本改作“等”。

正=等【宋】【圣】

  “正”,宋、圣二本作“等”。
  “等”,大正藏原为“正”,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等”。

为=曰【宋】【元】【明】

  “为”,宋、元、明三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为“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观=讽【宋】【元】【明】【圣】

  “观”,宋、元、明、圣四本作“讽”。
  “讽”,大正藏原为“观”,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讽”。

懈惓=懈倦【宋】【元】【明】

  “懈惓”,宋、元、明三本作“懈倦”。
  “懈倦”,大正藏原为“懈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懈倦”。

[注解]

[对应经典]

 

(七)[0580b15]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烛明之法,亦当说由烛趣道之业。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彼云何名烛明者?所谓贪[*]淫、瞋恚、愚痴尽。彼云何名为由烛趣道之业?所谓正见、正治、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谓由烛趣道之业。我由此已说烛明,亦说由烛趣道之业,如来所应为者,今已周讫。善念、讽诵,勿有懈怠,今不行者,后悔无及。”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我由此=我为比丘【宋】【元】【明】,=我由比丘【圣】

  ????

[注解]

烛明:照亮。

[对应经典]

 

(八)[0580b26]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力。云何为二力?所谓忍力、思惟力,设吾无此二力者,终不成无上正真等正觉。又无此二力者,终不于优留毘处六年苦行,亦复不能降伏魔怨,成无上正真之道,坐于道场。以我有忍力、思惟力故,便能降伏魔众,成无上正真之道,坐于道场。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修此二力,忍力、思惟力,便成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得=为【圣】【丽-CB】【CB】

  “得”,圣、丽-CB、CB三本作“为”。
  “为”,大正藏原为“得”,今依据圣、丽-CB、CB三本改作“为”。

以=已【圣】

  “以”,圣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圣本改作“已”。

(此)+忍力【宋】【元】【明】

  “忍力”,宋、元、明三本作“此忍力”。
  大正藏无“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术语)忍辱之力也。法华经序品曰:“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无量寿经上曰:“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术语)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国语辞典(教育部)] 1.思量。《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2.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将外在所得的表象、概念经由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步骤的认识活动的过程。也作“思维”。

无上正真之道:佛陀的智慧,音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经文中,忍力与思惟力撑过六年苦行与降伏魔王。个人解读:有毅力超越单纯的苦行,又能以思惟力舍下苦行,进而忍力与思惟力共同的运作而降伏魔王。

忍力可成就戒、定,思惟力可成就慧,因此有忍力及思惟力能成就戒、定、慧三增上学。

(九)[0580c09]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那律拘尸那竭本所生处。尔时,释、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便往至尊者阿那律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住。复以此偈叹阿那律曰:

“归命人中上,  众人所敬奉;
 我等今不知,  为依何等禅?”

尔时,有梵志名曰阇拔吒,是梵摩喻弟子。复至尊者阿那律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彼梵志问阿那律曰:“我昔在王宫生,未曾闻此自然之香,为有何人来至此间,为是天、龙、鬼神、人、非人乎?”

尔时,阿那律报梵志曰:“向者释、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来至我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复以此偈而叹我曰:

“‘自归人中上,  众人所敬奉;
  我等今不知,  为依何等禅?’”

梵志问曰:“以何等故,我今不见其形?释、梵、四天王为何所在?”

阿那律报曰:“以汝无有天眼故也,是故不见释、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及二十八大鬼神王。”

梵志问曰:“设我能得天眼者,见此释、梵、四天王及二十八大鬼神王耶?”

阿那律报曰:“设当得天眼者,便能见释、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然复,梵志!此天眼者何足为奇!有梵天名曰千眼,彼见此千世界,如有眼之士,自手掌中观其宝冠。此梵天亦如是,见此千世界无有罣碍,然此梵天不自见身所著服饰。”

梵志问曰:“何以故?千眼梵天不自见形所著服饰?”

阿那律曰:“以其彼天无有无上智慧眼故,故不自见己身所著服饰。”

梵志问曰:“设我得无上智慧眼者,见此身所著服饰不耶?”

阿那律曰:“若能得无上智慧眼者,则能见己形所著服饰。”

梵志问曰:“愿尊与我说极妙之法,使得无上智慧之眼。”

阿那律曰:“汝有戒耶?”

梵志问曰:“云何名之为戒?”

阿那律曰:“不作众恶,不犯非法。”

梵志报曰:“如此戒者,我堪奉持如此之戒。”

阿那律曰:“汝今,梵志!当持禁戒,无失毫厘,亦当除去憍慢之结,莫计吾我染著之想。”

时,梵志复问阿那律曰:“何者是吾?何者是我?何者是憍慢结?”

阿那律曰:“吾者是神识也,我者是形体之具也。于中起识生吾、我者,是名为憍慢结也。是故,梵志!当求方便,除此诸结。如是,梵志!当作是学。”

梵志即从座起,礼阿那律足,遶三匝而去。未至所在,于中道思惟此义,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尔时,有天昔与此梵志亲友,知识梵志心中所得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尔时,彼天复往至尊者阿那律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即以此偈叹阿那律曰:

“梵志未至家,  中道得道迹;
 垢尽法眼净,  无疑无犹豫。”

尔时,尊者阿那律复偈告天曰:

“我先观彼心,  中间应道迹;
 彼人迦叶佛,  曾闻此法教。”

尔时,尊者阿那律即其时离彼处,在人间游,渐渐至舍卫国,到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尔时,世尊具以法语告阿那律,阿那律受佛教已,便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弟子,得天眼第一者,所谓阿那律比丘是。”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梵摩喻=梵摩逾【宋】【元】【明】

  “梵摩喻”,宋、元、明三本作“梵摩逾”。
  “梵摩逾”,大正藏原为“梵摩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梵摩逾”。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天”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及=拜【宋】【元】【明】

  “及”,宋、元、明三本作“拜”。
  “拜”,大正藏原为“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拜”。

梵天+(王)【宋】【元】【明】【圣】

  “梵天”,宋、元、明、圣四本作“梵天王”。
  大正藏无“王”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手=于【宋】【元】【明】

  “手”,宋、元、明三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为“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服饰”,大正藏原为“衣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服饰”。

〔自〕-【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自”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自”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能=服【圣】

  “能”,圣本作“服”。
  “服”,大正藏原为“能”,今依据圣本改作“服”。

〔名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名之”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名之”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为“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毫=豪【圣】

  “毫”,圣本作“豪”。
  “豪”,大正藏原为“毫”,今依据圣本改作“豪”。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识〕-【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识”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识”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复=便【宋】【元】【明】

  “复”,宋、元、明三本作“便”。
  “便”,大正藏原为“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便”。

〔以〕-【圣】

  圣本无“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以”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此)+偈【宋】【元】【明】

  “偈”,宋、元、明三本作“此偈”。
  大正藏无“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彼)+天【宋】【元】【明】

  “天”,宋、元、明三本作“彼天”。
  大正藏无“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受佛=从佛受【宋】【元】【明】

  “受佛”,宋、元、明三本作“从佛受”。
  “从佛受”,大正藏原为“受佛”,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从佛受”。

(第一)+弟子【宋】【元】【明】

  “弟子”,宋、元、明三本作“第一弟子”。
  大正藏无“第一”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第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第一”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第一”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阿那律:比丘名,以“天眼第一”闻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译为“阿那律陀”。

拘尸那竭:古代印度末罗国的城名,在中印度的东北方,佛陀在此城的娑罗园双树间圆寂。又作拘尸、拘夷那竭、鸠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按:拘尸那竭城是末罗国末罗种族的发源地,在这里是以发源地代国名。

本所生处:出生地;故乡。在这里特指拘尸那竭城为末罗国末罗种族的发源地,而在城名后加上“本所生处”,不是指阿那律的出生地。

梵摩喻:婆罗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祭司阶级的人)名,是拘萨罗国年纪一百二十岁的知名婆罗门教大师,他想要根据婆罗门相书所说,验证佛陀是否有三十二相,在拜访佛陀见到三十二相后即皈依佛陀,不久后就过世了,证阿那含果。详见《中阿含经》卷四十一〈梵志品 1〉第161经梵摩经。

中道:路途当中。

彼人迦叶佛,曾闻此法教:他曾经从迦叶佛听闻过佛法。迦叶佛是地球上释迦牟尼佛的前一位佛。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为依何等禅?

本经一开始天人赞叹阿那律尊者“为依何等禅”,虽然在本经中没有进一步说明,其实即为《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926经所说不随五盖、不依一切相的“真实禅”,详细的义理可参见该经。该经中也说修习真实禅的人会被:“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合掌恭敬,稽首作礼而说偈言:‘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禅定?’”

  • 护法天人

本经提到的“释、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是天人中较常和佛弟子互动的列举,其中

二十八宿

  1. 天帝释:欲界中忉利天(三十三天)的天主,护持佛法不遗余力。
  2. 梵天:色界初禅天(包括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的天主,在佛陀成道时请佛说法。
  3. 四天王:欲界中四天王天的天王,是和人间最近的一天,较常和人间互动,也是佛教的护法。
  4. 二十八大鬼神王:以二十八星宿为名的大鬼神王。二十八星宿是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二十八个位置的星座。以空间来看,可分为东西南北四方各有七位;以时间来看,则农历每月二十八天一日一位。十二药叉大将中有七位即这二十八大鬼神王中的七位代表。
  • 肉眼见不到天人

由本经可知没有天眼的人见不到天人,但像本经中的梵志能闻到香味,可能为乾闼婆的香气。乾闼婆义译“香神”,是天龙八部之一,很会弹琴,是音乐神,不食酒肉,以香气为食,其身也有香气。《杂阿含经》中则提到一般人也可能在黑夜(日出前)见到天人聚集处的光明。

  • 为什么“千眼梵天不自见形所著服饰”?

这里可能是譬喻,表示梵天也见不到自己所执著的“随杂染”(巴利文 upakkilesā,另译为上烦恼、秽),要有无上智慧才能见到微细的烦恼。

  • 千眼

佛经中以千眼比喻超凡的明察秋毫能力,像本经中说梵天:“名曰千眼,彼见此千世界,如有眼之士,自手掌中观其宝冠”,《杂阿含经》卷四十第1106经则记载天帝释:“本为人时,聪明智慧,于一坐间,思千种义,观察称量。以是因缘,彼天帝释复名千眼。”(CBETA, T02, no. 99, p. 291, a15-17) 观世音菩萨除了千眼外还有千手,以千眼照见、以千手护持佛法及众生。

(一〇)[0581b15]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罗云奉修禁戒,无所触犯,小罪尚避,况复大者,然不得有漏心解脱。尔时,众多比丘便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众多比丘白世尊曰:“罗云比丘奉修禁戒,无所触犯,然故有漏心不解脱。”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具足禁戒法,  诸根亦成就,
 渐渐当逮得,  一切结使尽。

“是故,诸比丘!常当念修治正法,无有漏失。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难陀.涅槃.乌  驴不善有二
 烛及忍思惟  梵志及罗云◎

[校勘]

者+(阿那律)【圣】

  “者”,圣本作“者阿那律”。
  大正藏无“阿那律”三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罗云=罗云【宋】【元】【明】【圣】*

  “罗云”,宋、元、明、圣四本作“罗云”。
  “罗云”,大正藏原为“罗云”,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罗云”。

得=于【圣】

  “得”,圣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为“得”,今依据圣本改作“于”。

心+(得)【圣】

  “心”,圣本作“心得”。
  大正藏无“得”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往)+至【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往至”。
  大正藏无“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卷第七终【■】

  ???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具足禁戒法,  诸根亦成就⇒守好戒能够渐渐满足信、进、念、定、慧等善根。

 
agama1/增壹阿含經火滅品第十六.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21 15:27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4789390563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