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佛说长阿含经ⓐ第三分三明经第七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俱萨罗ⓑ国人间游行,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诣伊车能伽罗俱萨罗婆罗门村,止宿伊车林中。 时,有婆罗门名沸伽罗娑罗ⓒ、婆罗门名多梨车ⓓ,以小缘诣伊车能伽罗村。此沸伽罗娑罗婆罗门,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毁,异典三部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善能分别。又能善于大人相法、观察吉凶、祭祀仪礼,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废。其一弟子名婆悉咤ⓔ,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毁,异学三部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尽能分别,亦能善于大人相法,观察吉凶,祭祀仪礼,亦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废。 多梨车婆罗门,亦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毁,异学三部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善ⓖ能分别,亦能善于大人相法、观察吉凶、祭祀仪礼,亦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废。其一弟子名颇罗堕ⓗ,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毁,异学三部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尽能分别,亦能善于大人相法、观察吉凶、祭祀仪礼,亦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废。 时,婆悉咤、颇罗堕二人于清旦至园中,遂共论义,更相是非①。时,婆悉咤语颇罗堕:“我道真正,能得出要,至于梵天,此是大师沸伽罗娑罗婆罗门所说。” 颇罗堕又言:“我道真正,能得出ⓙ要,至于梵天,此是大师多梨车婆罗门所说。”如是,婆悉咤再三自称己道真正,颇罗堕亦再三自称己道真正,二人共论,各不能决。 时,婆悉咤语颇罗堕曰:“我闻沙门瞿昙释种子出家成道,于拘萨罗国游行人间,今在伊车能伽罗林中,有大名称,流闻天下,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于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中,自身作证,为他说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义味具足,梵行清净。如是真人,宜往觐现。我闻彼瞿昙知梵天道,能为人说,常与梵天往返言语,我等当共诣彼瞿昙,共决此义。若沙门瞿昙有所言说,当共奉持。”尔时,婆悉咤、颇罗堕二人相随到伊车林中,诣世尊所,问讯已,一面坐。 尔时,世尊知彼二人心中所念,即告婆悉咤曰:“汝等二人清旦至园中,作如是论,共相是非。汝一人言:‘我法真正,能得出要,至于梵天,此是大师沸伽罗娑罗婆罗门ⓛ所说。’彼一人言:‘我法真正,能得出ⓜ要,至于梵天,此是大师多梨车所说。’如是再三,更相是非,有如此事耶?” 时,婆悉咤、颇罗堕闻佛此言,皆悉惊愕②,衣毛为竖,心自念言:“沙门瞿昙有大神德,先知人心,我等所欲论者,沙门瞿昙已先说讫。”时,婆悉咤白佛言:“此道、彼道皆称真正,皆得出要,至于梵天,为沸伽罗娑罗婆罗门所说为是?为多梨车婆罗门所说为是耶?” 佛言:“正使③,婆悉咤!此道、彼道真正出要,得至梵天,汝等何为清旦园中共相是非,乃至再三耶?” 时,婆悉咤白佛言:“诸有三明婆罗门说种种道,自在欲道、自作道、梵天道,此三道者尽向梵天。瞿昙!譬如村营,所有诸道皆向于城,诸婆罗门虽说种种诸道,皆向梵天。” 佛告婆悉咤:“彼诸道为尽趣梵天不?” 答曰:“尽趣。” 佛复再三重问:“种种诸道尽趣梵天不?” 答曰:“尽趣。” 尔时,世尊定其语已,告婆悉咤曰:“云何三明婆罗门④中,颇有一人得见梵天者不?” 答曰:“无有见者。” “云何?婆悉咤!三明婆罗门先师,颇有得见梵天者不?” 答曰:“无有见者。” “云何?婆悉咤!乃往三明仙人旧婆罗门,讽诵通利,能为人说旧诸赞诵,歌咏⑤诗书,其名阿咤摩ⓝ婆罗门、婆摩ⓞ婆罗门ⓟ、婆摩提婆ⓠ婆罗门、毘婆审ⓡ婆罗门、伊尼罗斯ⓢ婆罗门、蛇婆提伽ⓣ婆罗门、婆婆悉婆罗门、迦叶ⓤ婆罗门、阿楼那婆罗门、瞿昙摩婆罗门、首脂婆罗门、婆罗损陀婆罗门,彼亦得见梵天不耶?” 答曰:“无有见者。” 佛言:“若使ⓥ三明婆罗门无有一见梵天者,若三明婆罗门先ⓦ无有见梵天者,又诸旧大仙三明婆罗门阿咤摩等亦不见梵天者,当知三明婆罗门所说非实。” 又告婆悉咤:“如有ⓧ淫人言:‘我与彼端正女人交通,称叹淫法。’余人语言:‘汝识彼女不?为在何处?东方、西方、南方、北方耶?’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所止土地城邑⑥村落不?’答曰:‘不知。’又问:‘汝识彼女父母及其姓字ⓩ不?’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为是刹利女,为是婆罗门、居士、首陀罗女耶?’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为长短、麤细、黑白、好丑耶?’答曰:‘不知。’云何?婆悉咤!彼人赞叹为是实不?” 答曰:“不实。” “如是。婆悉咤!三明婆罗门所说亦尔,无有实也。云何?婆悉咤!汝三明婆罗门见日月游行出没处所,叉手供养,能作是说:‘此道真正,当得出要,至日月所。’不?” 报曰:“如是。三明婆罗门见日月游行出没处所,叉手供养,而不能言:‘此道真正,当得出要,至日月所。’也。” “如是。婆悉咤!三明婆罗门见日月游行出没之处,叉手供养,而不能说:‘此道真正,当得出要,至日月所。’而常叉手供养恭敬,岂非虚妄耶?” 答曰:“如是。瞿昙!彼实虚妄。” 佛言:“譬如有人立梯空地,余人问言:‘立梯用为。’答曰:‘我欲上堂⑦。’又问:‘堂何所在?东、南、西Ⓐ、北耶?’答云:‘不知。’云何?婆悉咤!此人立梯欲上堂者,岂非虚妄耶?” 答曰:“如是,彼实虚妄。” 佛言:“三明婆罗门亦复如是,虚诳⑧无实。婆悉咤!五欲洁净,甚可爱乐。云何为五?眼见色,甚可爱乐;耳声、鼻香、舌味、身触,甚可爱乐。于我贤圣法中,为著⑨、为缚,为是拘锁。彼三明婆罗门为五欲所染,爱着坚固,不见过失Ⓑ,不知出要,彼为五欲之所系缚。正使奉事⑩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者。’无有是处。譬如阿夷罗⑪河,其水平岸,乌鸟得饮,有人在此岸身被重系,空唤彼岸言:‘来度Ⓒ我去。’彼岸宁来度[*]此人不?” 答曰:“不也。” “婆悉咤!五欲洁净,甚可爱乐,于贤圣法中犹如拘锁。彼三明婆罗门为五欲所染,爱着坚固,不见过失,不知出要。彼为五欲之所系缚,正使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上Ⓓ。’亦复如是,终无是处。Ⓔ婆悉咤!譬如阿夷罗Ⓕ河,其水平岸,乌鸟得饮,有人欲度[*],不以手足身力,不因船Ⓖ筏⑫,能得度[*]不?” 答曰:“不能。” “婆悉咤!三明婆罗门亦复如是,不修沙门清净梵行,更修余道不清净行,欲求生梵天者,无有是处。婆悉咤!犹如山水暴起,多漂人民,亦无船Ⓗ筏,又无桥梁,有行人来,欲度[*]彼岸,见山水暴起,多漂人民,亦无船[*]筏,又无桥梁,彼人自念:‘我今宁可多集草木,坚牢Ⓘ缚筏,自以身力度[*]彼岸耶?’即寻缚筏,自以身力安隐得渡。婆悉咤!此亦如是,若比丘舍非沙门不清净行,于Ⓙ沙门清净Ⓚ行,欲生梵天者,则有是处。云何?婆悉咤!梵天有恚心耶?无恚心耶?” 答曰:“无恚心也。” 又问:“三明婆罗门有恚心耶Ⓛ、无恚心耶?” 答曰:“有恚心。” “婆悉咤!梵天无恚心,三明婆罗门有恚心,有恚心、无恚心不共同,不俱解脱,不相趣向⑬,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瞋心、无瞋心耶?” 答曰:“无瞋心。” 又问:“三明婆罗门有瞋心、无瞋心耶?” 答曰:“有瞋心。” 佛言:“梵天无瞋心,三明婆罗门有瞋心,有瞋心、无瞋心不同趣,不同解脱,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恨心、无恨心耶?” 答曰:“无恨心。” 又问:“三明婆罗门有恨心、无恨心耶?” 答曰:“有恨心。” 佛言:“梵天无恨心,三明婆罗门有恨心,有恨心、无恨心不同趣,不同解脱,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家属产业⑭不?” 答曰:“无。” 又问:“三明婆罗门有家属产业不?” 答曰:“有。” 佛言:“梵天无家属产业,三明婆罗门有家属产业,有家属产业、无家属产业不同趣,不同解脱,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得自在⑮、不得自在耶?” 答曰:“得自在。” 又问:“三明婆罗门得自在、不得自在耶?” 答曰:“不得自在。” 佛言:“梵天得自在,三明婆罗门不得自在,不得自在、得自在不同趣,不同解脱,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 佛言:“彼三明婆罗门,设有人来问难⑯深义,不能具答。实如是不?” 答曰:“如是。” 时,婆悉咤、颇罗堕二人俱白佛言:“且置余论,我闻沙门瞿昙明识⑰梵道,能为人说,又与梵天相见往来言语,唯愿沙门瞿昙以慈愍故,说梵天道,开示演布⑱。” 佛告婆悉咤:“我今问汝,随意报我。云何?婆悉咤!彼心念Ⓜ国,去此近远Ⓝ⑲?” 答曰Ⓞ:“近。” “若使有人生长彼国,有余人问彼国道径,云何?婆悉咤!彼人生长彼国答彼道径,宁有疑不?” 答曰:“无疑。所以者何?彼国生长故。” 佛言:“正使彼人生长彼国,或可有疑;若有人来问我梵道,无疑也。所以者何?我常数数说彼梵道故。” 时,婆悉咤、颇罗堕俱白佛言:“且置此论,我闻沙门瞿昙明识梵道,能为人说,又与梵天相见往来言语,唯愿沙门瞿昙以慈愍故,说于梵道,开示演布。” 佛言:“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答言:“唯然,愿乐欲闻。” 佛言:“若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十号具足,乃至四禅,于现法中而自娱乐⑳。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专念不忘,乐独闲静,不放逸故。彼以慈心遍满一方,余方亦尔Ⓟ,广布无际,无二、无量㉑,无恨Ⓠ、无害,游戏㉒此心而自娱乐:悲、喜、舍心遍满一方,余方Ⓡ亦尔,广布无际,无二、无量,无有结恨,无恼害意,游戏此心以自娱乐。云何?婆悉咤!梵天有恚心、无恚心耶?” 答曰:“无恚心也。” 又问:“行慈比丘有恚心、无恚心耶?” 答曰:“无恚心。” 佛言:“梵天无恚心,行慈比丘无恚心,无恚心、无恚心同趣,同解脱,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瞋心耶?无瞋心耶?” 答曰:“无也。” 又问:“行慈比丘有瞋心、无瞋心耶?” 答曰:“无。” 佛言:“梵天无瞋心,行慈比丘无瞋心,无瞋心、无瞋心同趣,同解脱,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恨心、无恨心耶?” 答曰:“无。” 又问Ⓢ:“行慈比丘有恨心、无恨心耶?” 答曰:“无。” 佛言:“梵天无恨心,行慈比丘无恨心,无恨心、无恨心同趣,同解脱,是故比丘、梵天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家属产业不?” 答曰:“无也。” 又问:“行慈比丘有家属产业不Ⓣ?” 答曰:“无也。” 佛言:“梵天无家属产业,行慈比丘亦无家属产业,无家属产业、无家属产业同趣,同解脱,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得自在不耶?” 答曰:“得自在。” 又问:“行慈比丘得自在耶?” 答曰:“得自在。” 佛言:“梵天得自在,行慈比丘得自在,得自在、得自在同趣,同解脱,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 佛告婆悉咤:“当知行慈比丘身坏命终,如发箭之顷㉓,生梵天上。”佛说是法时,婆悉咤、颇罗堕即于座上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㉔。 尔时,婆悉咤、颇罗堕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 [校勘]ⓐ “佛说长阿含经”,大正藏原为“佛说长阿含”,宋、元二本作“佛说长阿含经”,明本无“佛说长阿含经”五字,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佛说长阿含经”。 ⓑ “俱萨罗”,巴利本作 Kosala。 ⓒ “沸伽罗娑罗”,巴利本作 Pokkharasāti。 ⓓ “多梨车”,巴利本作 Tārukkha。 ⓔ “婆悉咤”,巴利本作 Vāsettha。 ⓕ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 “善”,大正藏原为“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善”。 ⓗ “颇罗堕”,巴利本作 Bhāradvāja。 ⓘ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明本改作“以”。 ⓙ “出”,宋、元二本作“此”。 ⓚ “等”,大正藏原为“第”,今依据碛砂藏、永乐北藏二本改作“等”。 ⓛ 大正藏无“婆罗门”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出”,宋本作“此”。 ⓝ “阿咤摩”,巴利本作 Aṭṭhaka。 ⓞ “婆摩”,巴利本作 Vāmaka。 ⓟ 大正藏无“婆摩婆罗门”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婆摩提婆”,巴利本作 Vāmadeva。 ⓡ “毘婆审”,巴利本作 Vāseṭṭha。 ⓢ “伊尼罗斯”,巴利本作 Aṅgiras。 ⓣ “蛇婆提伽”,巴利本作 Yamaṭaggi。 ⓤ “迦叶”,巴利本作 Kassapa。 ⓥ “使”,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 大正藏在“先”字之后有一“师”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有”,大正藏原为“是”,今依据碛砂藏、永乐北藏二本改作“有”。 ⓨ “又”,元、明二本作“为”。 ⓩ “字”,宋本作“家”。 Ⓐ “南西”,大正藏原为“西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南西”。 Ⓑ “失”,宋本作“矣”。 Ⓒ “度”,大正藏原为“渡”,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度”。 Ⓓ “上”,明本作“者”。 Ⓔ “婆”,宋、元二本作“彼婆”。 Ⓕ “阿夷罗”,巴利本作 Aciravatī。 Ⓖ “船”,宋、元二本作“舡”。 Ⓗ “船”,宋本作“舡”。[*] Ⓘ “坚牢”,大正藏原为“牢坚”,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坚牢”。 Ⓙ 大正藏在“于”字之前有一“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大正藏在“净”字之后有一“梵”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大正藏无“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心念”,巴利本作 Manasākata。 Ⓝ “近远”,大正藏原为“远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近远”。 Ⓞ 大正藏无“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元二本无“尔”字。 Ⓠ “恨”,宋、元二本作“限”。 Ⓡ 宋、元二本无“余方”二字。 Ⓢ “问”,大正藏原为“间”,今依据碛砂藏、永乐北藏二本改作“问”。 Ⓣ 大正藏在“不”字之后有一“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尘离”,宋本作“离尘”。 Ⓥ “诸法”,明本作“于诸法中得”。 Ⓦ “生”,明本作“净”。 [注解]① 是非:争论事理的对与错。 ② 惊愕:惊讶害怕。 ③ 正使:纵使。 ④ 三明婆罗门:通达三部吠陀的婆罗门。 ⑤ 歌咏:以诗文歌唱抒发情感。 ⑥ 城邑:城市;都邑。 ⑦ 堂:正房、大厅;专门用途的房屋。 ⑧ 虚诳:虚假欺骗。 ⑨ 著:染著。 ⑩ 奉事:服侍。 ⑪ 阿夷罗: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Rapti 河。又译为“伊罗跋提”。 ⑫ 筏:同“筏”。以竹、木或塑胶筒等材料并排编成,用来渡河或航行的简易交通工具。如:“木筏”、“胶筏”。也称为“筏子”。 ⑬ 不共同,不俱解脱,不相趣向:(有恚心、无恚心)不是一样的、不能都具备解脱、不能导向相同的去处。 ⑭ 产业:货财、土地、屋宅等财产的总称。 ⑮ 自在:舒畅、快乐而不受拘束。 ⑯ 问难:辩论诘问。 ⑰ 明识:明白了解。 ⑱ 开示演布:解说以让义理明白。 ⑲ 彼心念国,去此近远:那位三明婆罗门(即婆悉咤的老师,沸伽罗娑罗婆罗门)心系的祖国,离这里是近还是远?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玛那沙葛德在离这里近处,玛那沙葛德在离这里不远处?” ⑳ 自娱乐:自得其乐,乐在其中。又译为“具足住”、“成就游”。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进入后住于”。 ㉑ 广布无际,无二、无量:广泛地传播散布,没有对象、边界的限制。 ㉒ 游戏:比喻纯熟自在。 ㉓ 发箭之顷:如同箭射出的一瞬间,那么短的时间。 ㉔ 诸法法眼生:得到看见一切事物本质的法眼,指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四圣谛),又译为“得法眼净”。初果圣者即有法眼净。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