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卷第二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导读(六)七法品善人往ⓐ经第六(初一日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七善人所往至处及无余涅槃。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佛言:“云何为七?比丘行当如是。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已有便断,已断得舍,有乐不染,合会不着。如是行者,无上息迹慧之所见,然未得证。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如烧麸,才ⓒ①燃便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②未尽,五下分结已断,得中般涅槃③,是谓第一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④。 “复次,比丘行当如是。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已有便断,已断得舍,有乐不染,合会不着。行如是者,无上息迹慧之所见,然未得证。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铁洞燃俱炽,以锤ⓓ打之,迸火飞空,上已即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未尽,五下分结已断,得中般涅槃,是谓第二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 “复次,比丘行当如是。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已有便断,已断得舍,有乐不染,合会不着。行如是者,无上息迹慧之所见,然未得证。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铁洞燃俱炽,以锤[*]打之。迸火飞空,从上来还,未至地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未尽,五下分结已断,得中般涅槃,是谓第三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 “复次,比丘行当如是。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已有便断,已断得舍,有乐不染,合会不着。行如是者,无上息迹慧之所见,然未得证。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铁洞然俱炽,以锤[*]打之,迸火飞空,堕地而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未尽,五下分结已断,得生般涅槃⑤,是谓第四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 “复次,比丘行当如是。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已有便断,已断得舍,有乐不染,合会不着。行如是者,无上息迹慧之所见,然未得证。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铁洞燃俱炽,以锤[*]打之,迸火飞空,堕少薪草上,若烟若燃,燃已便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未尽,五下分结已断,得行般涅槃⑥,是谓第五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 “复次。比丘行当如是。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已有便断,已断得舍,有乐不染,合会不着。行如是者,无上息迹慧之所见,然未得证。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铁洞燃俱炽,以锤[*]打之,迸火飞空,堕多薪草上,若烟若燃,燃尽已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未尽,五下分结已断,得无行般涅槃⑦,是谓第六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 “复次。比丘行当如是。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已有便断,已断得舍,有乐不染,合会不着。行如是者,无上息迹慧之所见,然未得证。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铁洞燃俱炽,以锤[*]打之,迸火飞空,堕多薪草上,若烟若燃,燃已便烧村邑、城郭、山林、旷野。烧村邑、城郭、山林、旷野已,或至道、至水、至平地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未尽,五下分结已断,得上流阿迦腻ⓕ吒般涅槃⑧,是谓第七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 “云何无余涅槃?比丘行当如是。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已有便断,已断得舍,有乐不染,合会不着。行如是者,无上息迹慧之所见,而已得证。我说彼比丘不至东方,不至西方、南方、北方、四维、上、下,便于现法中息迹灭度。我向所说七善人所往至处及无余涅槃者,因此故说。”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善人往经第六竟ⓗ(千一百三字)ⓘ [校勘]ⓐ “往”,宋、元、明三本作“往来”。 ⓑ 明本无“初一日诵”四字。 ⓒ “才”,宋本作“裁”。 ⓓ “锤”,大正藏原为“椎”,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锤”。[*] ⓔ “往”,宋本作“住”。 ⓕ “腻”,宋、元二本作“贰”。 ⓖ 宋、元、明三本在“行”之后有“性空佛海德佛”六字。 ⓗ 明本无“善人往经第六竟”七字。 ⓘ 宋、元、明三本无“千一百三字”五字。 [注解]① 才:才。 ② 少慢: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慢烦恼潜在趋势”。 ③ 中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从人间命终往生天界的中阴阶段即证得涅槃者。因为在“中”阴阶段“般涅槃”,所以名为“中般涅槃”。 ④ 世间谛如有:世间真正是有这种(圣者)。 ⑤ 生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往生天界即证得涅槃者。因为出“生”即“般涅槃”,所以名为“生般涅槃”。 ⑥ 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往生天界后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者。因为努力修“行”才“般涅槃”,所以名为“行般涅槃”。 ⑦ 无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往生天界后不经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者。因为“无”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为“无行般涅槃”。 ⑧ 上流阿迦腻吒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先往生色界较低层次的天,命终后往生更高层次的天,甚至色界最高天色究竟天(音译“阿迦腻吒”)而证得涅槃者。因为往更“上”层的天界“流”转甚至到“阿迦腻吒”天“般涅槃”,所以名为“上流阿迦腻吒般涅槃”。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七善人所往至处及无余涅槃:
[进阶辨正](七)中阿含ⓐ七法品世间福经第七(初一日诵)ⓑ我闻如是: 尔时,尊者摩诃周那③则于晡时④从宴坐⑤起,往诣佛所,到已作礼,却坐一面,白曰:“世尊!可得施设⑥世间福耶?” 世尊告曰:“可得。周那!有七世间福,得大福祐,得大果报,得大名誉,得大功德。云何为七?周那!有信族姓男、族姓女,施比丘众房舍、堂阁。周那!是谓第一世间之福,得大福祐,得大果报,得大名誉,得大功德。 “复次,周那!有信族姓男、族姓女,于房舍中施与床座、氍𭯫⑦、𣯾𣰆ⓒ⑧、被ⓓ褥、卧具。周那!是谓第二世间之福,得大福祐,得大果报,得大名誉,得大功德。 “复次,周那!有信族姓男、族姓女,于房舍中施与一切新净妙衣。周那!是谓第三世间之福,得大福祐,得大果报,得大名誉,得大功德。 “复次,周那!有信族姓男、族姓女,于房舍中常施于众朝粥⑨、中食⑩,又以园民供给使令,若风雨寒雪,躬往园所,增施供养。诸比丘众食已,不患风雨寒雪沾ⓔ渍衣服,昼夜安乐禅寂思惟。周那!是谓第七世间之福,得大福祐,得大果报,得大名誉,得大功德。 “周那!信族姓男、族姓女已得此七世间福者,若去若来,若立若坐,若眠若觉,若昼若夜,其福常生,转增转广。周那!譬如恒伽⑪水,从源流出,入于大海,于其中间转深转广。周那!如是信族姓男、族姓女已得此七世间福者,若去若来,若立若坐,若眠若觉,若昼若夜,其福常生,转增转广。” 于是,尊者摩诃周那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长跪叉手⑫白曰:“世尊!可得施设出世间福耶?” 世尊告曰:“可得。周那!更有七福出于世间,得大福祐,得大果报,得大名誉,得大功德。云何为七?周那!有信族姓男、族姓女,闻如来、如来弟子游于某处,闻已欢喜,极怀踊跃。周那!是谓第一出世间福,得大福祐,得大果报,得大名誉,得大功德。 “复次,周那!有信族姓男、族姓女,闻如来、如来弟子欲从彼至此,闻已欢喜,极怀踊跃。周那!是谓第二出世间福,得大福祐,得大果报,得大名誉,得大功德。 “复次,周那!有信族姓男、族姓女,闻如来、如来弟子已从彼至此,闻已欢喜,极怀踊跃,以清净心躬往奉见,礼敬供养,既供养已,受三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而受禁戒。周那!是谓第七出世间福,得大福祐,得大果报,得大名誉,得大功德。 “周那!有ⓗ信族姓男、族姓女若得此七世间之福及更有七出世间福者,其福不可数,有尔所福,尔所福果,尔所福报,唯不可限、不可量、不可得ⓘ大福之数。周那!譬如从阎浮洲⑬有五河流:一曰恒伽,二曰摇尤那,三曰舍劳浮,四曰阿夷罗婆提,五曰摩企,流入大海,于其中间水不可数,有尔所升ⓙ斛,唯不可限,不可量、不可得大水之数。周那!如是信族姓男、族姓女若得此七世间之福及更有七出世间福者,其ⓚ福不可数,有尔所福,尔所福果,尔所福报,唯不可限、不可量、不可得大福之数。”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恒伽之河, 清净易渡ⓛ, 佛说如是。尊者摩诃周那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世间福经第七竟ⓜ(九百九十三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初一日诵”四字。 ⓒ “𣯾𣰆”,元、明二本作“㲪𣰅”。 ⓓ “被”,大正藏原为“毡”,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被”。 ⓔ “沾”,大正藏原为“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沾”。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及比丘众”,宋、元二本作“僧众”,明本作“僧中”。 ⓗ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得”,宋、元、明三本作“得知”。 ⓙ “升”,宋、元、明三本作“斗”。 ⓚ 宋、元、明三本无“其”字。 ⓛ “渡”,宋、元、明三本作“度”。 ⓜ 明本无““世间福经第七竟”七字。 ⓝ 宋、元、明三本无“九百九十三字”六字。 [注解]① 拘舍弥: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蹉国(拔沙国)的首都,相当于现今的 Kosam,位于恒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跋蹉国又称为拘睒弥国。另译为“拘睒弥”、“俱睒弥”、“拘深”。 ② 瞿沙罗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瞿沙罗长者所布施。另译为“瞿师罗园”、“瞿师园”。 ③ 摩诃周那:比丘名,七岁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灭外道六十二见后证得阿罗汉果,参见《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三〈善恶品 47〉第9经。又译为“周那”、“均头”、“大均头”、“纯陀”、“大纯陀”。 ④ 晡时:黄昏时分,约下午三点至五点多。 ⑤ 宴坐:另译作“燕坐”,指坐禅。 ⑥ 施设:安立;描述。“可得施设世间福耶?”是问说“有‘世间的福德’这种事吗?”相当的《增壹阿含经》经文作:“颇有此义,恒益功德?为无此理?” ⑦ 氍𭯫:“𭯫”应为“氀”之异体字。“氍氀”,读音同“渠驴”,毛织品、毛织的地毯。 ⑧ 𣯾𣰆:毛席,即““毾㲪”。读作“踏登”。也作“毾㲪”、“毾𣰆”、“蹹蹬”、“㩉撜”、“闟登”、“拓橙”、“㩉撜”、“㩉蹬”等。 ⑨ 朝粥:早餐,通常是白粥,因此为“朝粥”。 ⑩ 中食:午餐。 ⑪ 恒伽:恒河。又译为“恒水”、“殑伽”。 ⑫ 叉手:双手在胸前合而为一,表示恭敬。又译为“合十”、“合掌”、“叉十”。 ⑬ 阎浮洲:佛经所载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们居住于此。另译为“阎浮提”、“阎浮里”、“南赡部洲”。 ⑭ 㯓:“榻”的异体字,类似床的坐卧用具。读音同“踏”。 ⑮ 茵褥:褥垫、床垫。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七世间福:
七出世间福:
以上七世间福可渐渐导引至七出世间福,最后达成出世间的解脱,就如同河流最终流入大海般。 本经说七世间福至七出世福的次第,以打禅七为例,还不能打禅七的人,可以先护七,帮助正在用功的修行人,培育七世间福,等到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及资粮后,就能开始修行甚至打禅七,导引至七出世间福。 (八)中阿含ⓐ七法品七日经第八(初一日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鞞舍离①,在㮈ⓒ氏树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一切行无常,不久住法、速变易法、不可倚ⓓ法②,如是诸行不当乐着,当患厌之,当求舍离,当求解脱。所以者何?有时不雨,当不雨时,一切诸树、百谷、药木皆悉枯槁,摧碎灭尽,不得常住。是故一切行无常,不久住法、速变易法、不可倚[*]法,如是诸行不当乐着,当患厌之,当求舍离,当求解脱。 “复次,有时二日出世,二日出时,诸沟渠川流皆悉竭尽,不得常住。是故一切行无常,不久住法、速变易法、不可倚[*]法,如是诸行不当乐着,当患厌之,当求舍离,当求解脱。 “复次,有时三日出世,三日出时,诸大江河皆悉竭尽,不得常住。是故一切行无常,不久住法、速变易法,不可倚[*]法,如是诸行不当乐着,当患厌之,当求舍离,当求解脱。 “复次,有时四日出世,四日出时,诸大泉源从阎浮洲五河所出:一曰恒伽ⓔ,二曰摇尤那③ⓕ,三曰舍牢浮④ⓖ,四曰阿夷罗婆提⑤ⓗ,五曰摩企⑥ⓘ,彼大泉源皆悉竭尽,不得常住。是故一切行无常,不久住法、速变易法,不可倚[*]法,如是诸行不当乐着,当患厌之,当求舍离,当求解脱。 “复次,有时五日出世,五日出时,大海水减一百由延,转减乃至七百由延;五日出时,海水余有七百由延,转减乃至一百由延;五日出时,大海水减一多罗树,转减乃至七多罗树;五日出时,海水余有七多罗树,转减乃至一多罗树;五日出时,海水减一ⓙ人,转减乃至七人;五日出时,海水余有七人,转减乃至一人;五日出时,海水减至颈、至肩、至腰、至胯ⓚ、至膝、至踝,有时海水消尽,不足没指。是故一切行无常,不久住法、速变易法、不可倚[*]法,如是诸行不当乐着,当患厌之,当求舍离,当求解脱。 “复次,有时六日出世,六日出时,一切大地须弥山王皆悉烟起,合为一烟,譬如陶师始爨灶⑦时,皆悉烟起,合为一烟。如是六日出时,一切大地须弥山王皆悉烟起,合为一烟。是故一切行无常,不久住法、速变易法,不可倚[*]法,如是诸行不当乐着,当患厌之,当求舍离,当求解脱。 “复次,有时七日出世,七日出时,一切大地须弥山王洞燃俱炽,合为一焰ⓛ;如是七日出时,一切大地须弥山王洞燃俱炽,合为一焰[*],风吹火焰[*],乃至梵天。是时,晃昱诸天始生天者,不闻ⓜ世间成败,不见世间成败,不知世间成败,见大火已,皆恐怖毛竖而作是念:‘火不来至此耶?火不来至此耶?’前生诸天闻[*]世间成败,见世间成败,知世间成败,见大火已,慰劳诸天曰:‘莫得恐怖,火法齐彼,终不至此。’七日出时,须弥山王百由延崩散坏灭尽,二百由延、三百由延,乃ⓝ至七百由延崩散坏灭尽;七日出时,须弥山王及此大地烧坏消灭,无余灰ⓞ烬,如燃酥油,煎熬消尽,无余烟焰ⓟ;如是七日出时,须弥山王及此大地无余灰ⓠ烬。是故一切行无常,不久住法、速变易法、不可倚[*]法,如是诸行不当乐着,当患厌之,当求舍离,当求解脱。 “我今为汝说须弥山王当崩坏尽,谁有能信?唯见谛⑧者耳,我今为汝说大海水当竭消尽,谁有能信?唯见谛者耳。我今为汝说一切大地当烧燃尽,谁有能信?唯见谛者耳。所以者何?比丘!昔有大师名曰善眼ⓡ,为外道仙人之所师宗,舍离欲爱,得如意足⑨。善眼大师有无量百千弟子,善眼大师为诸弟子说梵世法ⓢ,若善眼大师为说梵世法时,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终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焰[*]摩天,或生兜率哆天,或生化乐天,或生他化乐天。若善眼大师为说梵世法时,诸弟子等设有具足奉行法者,彼修四梵室,舍离于欲,彼命终已,得生梵天。彼时善眼大师而作是念:‘我不应与弟子等同俱至后世共生一处,我今宁可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终得生晃昱天⑩中。’彼时善眼大师则于后时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终得生晃昱天中。善眼大师及诸弟子学道不虚,得大ⓣ果报。 “诸比丘!于意云何?昔善眼大师为外道仙人之所师宗,舍离欲爱,得如意足者,汝谓异人耶?莫作斯念,当知即是我也。我于尔时名善眼大师,为外道仙人之所师宗,舍离欲爱,得如意足;我于尔时有无量百千弟子,我于尔时为诸弟子说梵世法。我说梵世法时,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终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焰[*]摩天,或生兜率哆天,或生化乐天,或生他化乐天。我说梵世法时,诸弟子等设有具足奉行法者,修四梵室,舍离于欲,彼命终已,得生梵天。我于尔时而作是念:‘我不应与弟子等同俱至后世共生一处,我今宁可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终得生晃昱天中。’我于后时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终得生晃昱天中。我于尔时及诸弟子学道不虚,得大果报。我于尔时亲行斯道,为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尔时说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净,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讫,尔时不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亦未能得脱一切苦。 “比丘!我今出世,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⑪.善逝.世间解⑫.无上士.道法御⑬.天人师,号佛、众祐⑭;我今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我今说法得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讫,我今已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我今已得脱一切苦。”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日经第八竟ⓤ(千七百一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初一日诵”四字。 ⓒ “㮈”,宋、元、明三本作“奈”。 ⓓ “倚”,大正藏原为“猗”,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倚”。[*] ⓔ “恒伽”,巴利本作 Gaṅgā。 ⓕ “摇尤那”,巴利本作 Yamunā。 ⓖ “舍牢浮”,巴利本作 Sarabhū。 ⓗ “阿夷罗婆提”,巴利本作 Aciravatī。 ⓘ “摩企”,巴利本作 Mahī。 ⓙ “一”,宋、元、明三本作“十”。 ⓚ “胯”,大正藏原为“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胯”。 ⓛ “焰”,大正藏原为“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焰”。[*] ⓜ “闻”,大正藏原为“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闻”。 ⓝ 宋、元、明三本无“乃”字。 ⓞ “灰”,大正藏原为“栽”,元、明二本作“灾”,今依据宋本改作“灰”。 ⓟ “焰”,大正藏原为“墨”,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焰”。 ⓠ “灰”,大正藏原为“灾”,今依据宋本改作“灰”。 ⓡ “善眼”,巴利本作 Sunetta。 ⓢ “梵世法”,巴利本作 Brahmalokasahavyatāya dhamma。 ⓣ “大”,宋、元、明三本作“天”。 ⓤ 明本无“七日经第八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无“千七百一字”五字。 [注解]① 鞞舍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译为“毘舍离”、“毘耶离”、“广严城”。 ② 不可倚法:不可靠的。 ③ 摇尤那:五大河(恒河及其四大支流)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Yamuna 河,为恒河的最大支流。又译为“耶扶那”、“耶蒲那”、“耶符那”。 ④ 舍牢浮: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Ghaghara 河。又译为“萨罗㳛”、“萨罗由”、“萨罗游”。 ⑤ 阿夷罗婆提: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Rapti 河。又译为“伊罗跋提”。 ⑥ 摩企: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Koshi 河。又译为“摩酰”。 ⑦ 爨灶:煮食用的炉灶。“爨”是以火烧煮食物,也有炉灶的意思,读音同“篡”。 ⑧ 见谛:证悟四圣谛的真理,即得法眼净、证初果。 ⑨ 如意足:这里为神通的通称,包含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⑩ 晃昱天:即“光音天”,色界第二禅天中的最高一层。光音天人不用口语沟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称为“光音”。 ⑪ 明行成为: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与行为(戒、定等)皆圆满具足。又译为“明行足”。 ⑫ 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的事理。 ⑬ 道法御:能调御一切可以度的人,让他们修行。又译为“调御丈夫”。 ⑭ 众祐:具足众德,而为世间所尊重的觉者。新译为“世尊”。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提到世界有可能出现多个太阳,这样的传说在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中也出现过,虽然佛经中并没有人能射下太阳。 不过佛经中也表示“一日一月一世界”,此处提到七日,似乎与佛经其余地方一般的记载的并不是很相合,或许另有所指,例如太阳的数目也可能譬喻太阳的热度,如同天文学中表示太阳在很久很久以后会变成红巨星,将靠近太阳的行星吞噬。 (九)中阿含ⓐ七法品七车经第九(初一日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精舍①ⓒ,与大比丘众共受夏坐②,尊者满慈子ⓓ③亦于生地④受夏坐。是时,生地诸比丘受夏坐讫,过三月已,补治衣⑤竟,摄衣持钵,从生地出,向王舍城,展转进前,至王舍城,住王舍城竹林精舍。 是时,生地诸比丘诣世尊所,稽首⑥作礼,却坐一面。 世尊问曰:“诸比丘!从何所来?何处夏坐?” 生地诸比丘白曰:“世尊!从生地来,于生地夏坐。” 世尊问曰:“于彼生地诸比丘中,何等比丘为诸比丘所共称誉,自少欲、知足,称说少欲、知足⑦;自闲居,称说闲居;自精进,称说精进;自正念,称说正念;自一心,称说一心;自智慧,称说智慧;自漏尽,称说漏尽;自劝发渴仰、成就欢喜,称说劝发渴仰、成就欢喜?” 生地诸比丘白曰:“世尊!尊者满慈子于彼生地,为诸比丘所共称誉,自少欲、知足,称说少欲、知足;自闲居,称说闲居;自精进,称说精进;自正念,称说正念;自一心,称说一心;自智慧,称说智慧;自漏尽,称说漏尽;自劝发渴仰、成就欢喜,称说劝发渴仰、成就欢喜。” 是时,尊者舍梨子在众中坐,尊者舍梨子作如是念:“世尊如事问彼生地诸比丘辈,生地诸比丘极大称誉贤者满慈子,自少欲、知足,称说少欲、知足;自闲居,称说闲居;自精进,称说精进;自正念,称说正念;自一心,称说一心;自智慧,称说智慧;自漏尽,称说漏尽;自劝发渴仰、成就欢喜,称说劝发渴仰,成就欢喜。” 尊者舍梨子复作是念:“何时当得与贤者满慈子共聚集会,问其少义,彼或能听我之所问。” 尔时,世尊于王舍城受夏坐讫,过三月已,补治衣竟,摄衣持钵,从王舍城出,向舍卫国,展转进前,至舍卫国,即住胜林给孤独园。尊者舍梨子与生地诸比丘于王舍城共住少日,摄衣持钵,向舍卫国,展转进前,至舍卫国,共住胜林给孤独园。 是时,尊者满慈子于生地受夏坐讫,过三月已,补治衣竟,摄衣持钵,从生地出,向舍卫国,展转进前,至舍卫国,亦住胜林给孤独园。尊者满慈子诣世尊所,稽首作礼,于如来前敷尼师檀ⓔ,结跏ⓕ趺坐。 时,尊者舍梨子问余比丘:“诸贤!何者是贤者满慈子耶?” 诸比丘白尊者舍梨子:“唯然,尊者在如来前坐,白皙隆鼻,如鹦鹉𠿘⑧,即其人也。” 时,尊者舍梨子知满慈子色貌已,则善记念。 尊者满慈子过夜平旦⑨,着衣持钵,入舍卫国而行乞食,食讫中后,还举⑩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檀[*]著于肩上,至安陀林ⓖ经行之处。尊者舍梨子亦过夜平旦,着衣持钵,入舍卫国而行乞食,食讫中后,还举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檀[*]著于肩上,至安陀林经行之处。 时,尊者满慈子到安陀林,于一树下敷尼师檀[*],结跏[*]趺坐。尊者舍梨子亦至安陀林,离满慈子不远,于一树下敷尼师檀[*],结跏[*]趺坐。 尊者舍梨子则于晡时从燕坐ⓗ⑪起,往诣尊者满慈子所,共相问讯⑫,却坐一面,则问尊者满慈子曰:“贤者!从沙门瞿昙修梵行耶⑬?” 答曰:“如是。” “云何?贤者!以戒净故,从沙门瞿昙修梵行耶⑭?” 答曰:“不也。” “以心净⑮故、以见净⑯故、以疑盖净⑰故、以道非道知见净⑱故、以道迹知见净⑲故、以道迹断智净⑳故,从沙门瞿昙修梵行耶?” 答曰:“不也。” 又复问曰:“我向问贤者从沙门瞿昙修梵行耶?则言如是。今问贤者以戒净故从沙门瞿昙修梵行耶?便言不也。以心净故、以见净故、以疑盖净故、以道非道知见净故、以道迹知见净故、以道迹断智净故,从沙门瞿昙修梵行耶?便言不也。然以何义,从沙门瞿昙修梵行耶?” 答曰:“贤者!以无余涅槃ⓘ故。” 又复问曰:“云何?贤者!以戒净故,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槃耶㉑?” 答曰:“不也。” “以心净故、以见净故、以疑盖净故、以道非道知见净故、以道迹知见净故、以道迹断智净故,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槃耶?” 答曰:“不也。” 又复问曰:“我向问仁㉒,云何贤者以戒净故,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槃耶?贤者言不。以心净故、以见净故、以疑盖净故、以道非道知见净故、以道迹知见净故、以道迹断智净故,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槃耶?贤者言不。贤者所说为是何义?云何得知?” 答曰:“贤者!若以戒净故,世尊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槃者,则以有余称说无余㉓;以心净故、以见净故、以疑盖净故、以道非道知见净故、以道迹知见净故、以道迹断智净故,世尊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槃者,则以有余称说无余。贤者!若离此法,世尊施设无余涅槃者,则凡夫亦当般涅槃,以凡夫亦离此法故。贤者!但七清净的顺序以戒净故,得心净,以心净故,得见净,以见净故,得疑盖净,以疑盖净故,得道非道知见净,以道非道知见净故,得道迹知见净,以道迹知见净故,得道迹断智净,以道迹断智净故,世尊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槃也。 “贤者!复听。昔拘萨罗王波斯匿ⓙ㉔在舍卫国,于婆鸡帝ⓚ有事,彼作是念:‘以何方便㉕,令一日行,从舍卫国至婆鸡帝耶?’复作是念:‘我今宁可从舍卫国至婆鸡帝,于其中间布置七车。’尔时,即从舍卫国至婆鸡帝,于其中间布置七车。布七车已,从舍卫国出,至初车,乘初车,至第二车,舍初车,乘第二ⓛ车,至第三车,舍第二车,乘第三车,至第四车,舍第三车,乘第四车,至第五车,舍第四车,乘第五车,至第六车,舍第五车,乘第六车,至第七车,舍第六车ⓜ,乘第七车,于一日中至婆鸡帝。 “彼于婆鸡帝办其事已,大臣围绕,坐王正殿,群臣白曰:‘云何,天王!以一日行从舍卫国至婆鸡帝耶?’王曰:‘如是。’‘云何天王,乘第一车一日从舍卫国至婆鸡帝耶?’王曰:‘不也。’‘乘第二车乘第三车至第七车,从舍卫国至婆鸡帝耶?’王曰:‘不也。’云何贤者!拘萨罗王波斯匿群臣复问,当云何说? “王答群臣:‘我在舍卫国,于婆鸡帝有事,我作是念:“以何方便,令一日行,从舍卫国至婆鸡帝耶?”我复作是念:“我今宁可从舍卫国至婆鸡帝,于其中间布置七车。”我时即从舍卫国至婆鸡帝,于其中间布置七车。布七车已,从舍卫国出,至初车,乘初车,至第二车,舍初车,乘第二车,至第三车,舍第二车,乘第三车,至第四车,舍第三车,乘第四车,至第五车,舍第四车,乘第五车,至第六车,舍第五车,乘第六车,至第七车,舍第六车[*],乘第七车,于一日中至婆鸡帝。’ “如是,贤者!拘萨罗王波斯匿答对群臣所问如是。如是,贤者!以戒净故,得心净,以心净故,得见净,以见净故,得疑盖净,以疑盖净故,得道非道知见净,以道非道知见净故,得道迹知见净,以道迹知见净故,得道迹断智净,以道迹断智净故,世尊施设无余涅槃。” 于是,尊者舍梨子问尊者满慈子:“贤者名何等?诸梵行人云何称贤者耶?” 尊者满慈子答曰:“贤者!我父号ⓝ满也。我母名慈,故诸梵行人称我为满慈子。” 尊者舍梨子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满慈子,为如来弟子,所作智辩聪明决定,安隐无畏,成就调御,逮大辩才,得甘露幢,于甘露界自作证成就游,以问贤者甚深义尽能报故。贤者满慈子!诸梵行人为得大利,得值贤者满慈子,随时往见,随时礼拜,我今亦得大利,随时往见,随时礼拜。诸梵行人应当萦㉖衣顶上戴贤者满慈子,为得大利,我今亦得大利,随时往见,随时礼拜。” 尊者满慈子问尊者舍梨子:“贤者名何等,诸梵行人云何称贤者耶?” 尊者舍梨子答曰:“贤者!我字优波鞮舍ⓞⓟ,我母名舍梨,故诸梵行人称我为舍梨子。” 尊者满慈子叹曰:“我今与世尊弟ⓠ子共论而不知,第二尊共论而不知,法将共论而不知,转法轮复转弟子共论而不知。若我知尊者舍梨子者,不能答一句,况复尔所深论?善哉,善哉,尊者舍梨子!为如来弟子,所作智辩聪明决定,安隐无畏、成就调御、逮大辩才、得甘露幢,于甘露界自作证成就游,以尊者甚深甚深问故。尊者舍梨子!诸梵行人为得大利,得值尊者舍梨子,随时往见,随时礼拜,我今亦得大利,随时往见,随时礼拜。诸梵行人应当萦衣顶上戴尊者舍梨子,为得大利,我今亦得大利,随时往见,随时礼拜。” 如是二贤更相称说,更相赞善已,欢喜奉行,即从座ⓡ起,各还所止。 七车经第九竟ⓢ(二千五百八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初一日诵”四字。 ⓒ “竹林精舍”,巴利本作 Veḷuvana。 ⓓ “满慈子”,巴利本作 Puṇṇa Mantāniputta。 ⓔ “檀”,宋、元、明三本作“坛”。[*] ⓕ “跏”,大正藏原为“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跏”。[*] ⓖ “安陀林”,巴利本作 Andhavana。 ⓗ “燕”,宋、元、明三本作“宴”。 ⓘ “无余涅槃”,巴利本作 Anupādā parinibbāna。 ⓙ “波斯匿”,巴利本作 Pasenadi。 ⓚ “婆鸡帝”,巴利本作 Saketa,大正藏在巴利文后校勘作“娑鸡帝”。 ⓛ “二”,大正藏原为“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二”。 ⓜ 大正藏无“舍第六车”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父号”,大正藏原为“号”,宋本作“父号”,元、明二本作“字”,今依据宋本改作“父号”。 ⓞ “优波鞮舍”,宋、元、明三本作“忧波鞮舍”。 ⓟ “优波鞮舍”,巴利本作 Upatissa。 ⓠ “弟”,宋、元、明三本作“等弟”。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明本无“七车经第九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无“二千五百八字”六字。 [注解]① 竹林精舍:佛陀的道场之一,为迦兰陀长者所拥有的竹林中所建立的道场,是佛教最早盖的寺院。又译为“迦兰陀竹园”、“竹林加兰哆园”。 ② 受夏坐:在印度夏季三个月的雨季中,出家众禁止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又译为“结夏安居”、“结夏坐”、“夏安居”。 ③ 满慈子:比丘名,以“说法第一”闻名,佛陀称赞他“能广说法,分别义理”。又译为“富楼那”、“富留那弥多罗尼子”、“满愿子”。 ④ 生地:出生的地方;家乡。 ⑤ 补治衣:补足了(三衣等)衣服。 ⑥ 稽首:以头顶礼受礼者的脚或地(五体投地、最高礼法)。 ⑦ 自少欲、知足,称说少欲、知足:自己少欲、知足,并且随喜赞叹他人少欲、知足(以鼓励其他人少欲、知足)。 ⑧ 𠿘:鸟喙;鸟嘴。读音同“嘴”。 ⑨ 平旦:天亮的时候。 ⑩ 举:拿起。“举衣钵”在这里指收拾衣钵。 ⑪ 燕坐:也译作“宴坐”,禅坐的意思。 ⑫ 问讯:问候请安。 ⑬ 从沙门瞿昙修梵行耶:你是跟随佛陀修清净的修行吗?相当的《增壹阿含经》经文作“为由世尊得修梵行为弟子乎?”,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跟随我们的世尊修梵行吗?”“瞿昙”是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后分族称释迦氏,又译为“乔达摩”。 ⑭ 以戒净故,从沙门瞿昙修梵行耶:你是以持戒清净为目标,而跟随姓瞿昙的出家人修清净的修行吗?相当的《增壹阿含经》经文作“因世尊得修清净戒乎?”,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为了戒清净而跟随世尊修梵行吗?” ⑮ 心净:禅定心清净,指正确地证得禅定。 ⑯ 见净:知见清净;见解清净。可以解为断除“身见”(执著于五阴有“我”的见解),也有解为如实知四圣谛。 ⑰ 疑盖净:清除对于真理、三宝的怀疑犹豫。 ⑱ 道非道知见净:对于正道、邪道辨识清楚明白。 ⑲ 道迹知见净:知道修行的道路,清楚明白。 ⑳ 道迹断智净:清楚明白修道终点的智慧。 ㉑ 以戒净故,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槃耶:以持戒清净的缘故,姓瞿昙的出家人安立无余涅槃吗?这是问说若能“持戒清净”,是否佛陀就称作达到“无余涅槃”了?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戒清净是无取著般涅槃吗?” ㉒ 我向问仁:我之前询问您(仁者)。 ㉓ 若以戒净故,世尊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槃者,则以有余称说无余:如果佛陀将“持戒清净”就称作达到“无余涅槃”了,则是将还有余留的(尚未解脱的)称作没有余留的(已经解脱的)。 ㉔ 波斯匿:优婆塞名,是舍卫城的城主、拘萨罗国的国王,相传与佛陀同年纪。年长后继承王位,早年暴恶无信,后来因末利夫人的引导,笃信佛法,治理拘萨罗国及迦尸国,国威强盛。他将妹妹为韦提希夫人嫁给摩竭提国频婆娑罗王,女儿胜鬘夫人嫁给阿逾阇国友称王。又译为“胜军”。 ㉕ 方便:方法。 ㉖ 萦:缠绕。读音同“莹”。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所说七清净的顺序为:
然后得无余涅槃。 这七清净可以说是将戒、定、慧三学的次第作进一步的拆分,戒学成就戒净,定学成就心净,慧学成就见净、疑盖净、道非道知见净、道迹知见净、道迹断智净。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5经:“如来、应、等正觉说四种清净,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解脱清净”,《长阿含经》卷八第8经散陀那经:“四净:戒净、心净、见净、度疑净”,也都是对戒、定、慧三学的次第作进一步拆分,只是拆成四个。 修学的次第可以拆成三个、四个、七个、甚至更多个步骤,就像从台北到高雄可以说经过三个车站、四个车站、七个车站,或是更多车站,只要能确保行车方向正确,终究能抵达终点。 [进阶辨正](一〇)中阿含ⓐ七法品漏尽经第十(初一日诵)ⓑ我闻如是: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以知、以见故诸漏得尽ⓒ,非不知、非不见也。云何以知、以见故诸漏得尽耶?有正思惟、不正思惟ⓓ。若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③而生,已生便增广,未生有漏④、无明漏⑤而生,已生便增广;若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灭,未生有漏、无明漏而不生,已生便灭。” “然凡夫愚人不得闻正法,不值真知识,不知圣法,不调御圣法⑥,不知如真法⑦。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广,未生有漏、无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广。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灭,未生有漏、无明漏而不生,已生便灭。不知如真法故,不应念法而念,应念法而不念,以不应念法而念,应念法而不念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广,未生有漏、无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广。 “多闻圣弟子得闻正法,值真知识,调御圣法,知如真法。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广,未生有漏、无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广。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灭,未生有漏、无明漏而不生,已生便灭。知如真法已,不应念法不念,应念法便念,以不应念法不念,应念法便念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灭,未生有漏、无明漏而不生,已生便灭也。 “七种断烦恼的方法有七断漏、烦恼、忧戚法。云何为七?有漏从见ⓕ断,有漏从护ⓖ断,有漏从离ⓗ断,有漏从用ⓘ断,有漏从忍ⓙ断,有漏从除ⓚ断,有漏从思惟ⓛ断。 “云何有漏从见断耶?凡夫愚人不得闻正法,不值真知识,不知圣法,不调御圣法,不知如真法,不正思惟故,便作是念:‘我有过去世,我无过去世,我何因过去世,我云何过去世耶?我有未来世,我无未来世,我何因未来世,我云何未来世耶?自疑己身何谓是,云何是耶?今此众生从何所来,当至何所?本何因有,当何因有?’彼作如是不正思惟,于六见⑧中随其见生而生真有神,此见生而生真无神,此见生而生神见神,此见生而生神见非神,此见生而生非神见神,此见生而生此是神,能语、能知、能作、能ⓜ教、能ⓝ起、教起,生彼彼处,受善恶报,定无所从来,定不有、定不当有,是谓见之弊,为见所动,见结所系。凡夫愚人以是之故,便受生、老、病、死苦也。 “多闻圣弟子得闻正法,值真知识,调御圣法,知如真法,知苦如真,知苦集ⓞ、知苦灭、知苦灭道如真。如是知如真已,则三结尽,身见、戒取、疑三结尽已,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便得苦际。若不知见者,则生烦恼、忧戚,知见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见断也。 “云何有漏从护断耶?比丘!眼见色护眼根者,以正思惟不净观也,不护眼根者,不正思惟以净观也。若不护者,则生烦恼、忧戚,护则不生烦恼、忧戚。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护意根者,以正思惟不净观也,不护意根者,不正思惟以净观也。若不护者,则生烦恼、忧戚,护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护断也。 “云何有漏从离断耶?比丘!见恶象则当远离,恶马、恶牛、恶狗、毒蛇、恶道、沟坑、屏厕、江河、深泉、山岩。恶知识、恶朋友、恶异道、恶闾里、恶居止,若诸梵行与其同处,人无疑者而使有疑,比丘者应当离。恶知识、恶朋友、恶异道、恶闾里、恶居止,若诸梵行与其同处,人无疑者而使有疑,尽当远离。若不离者,则生烦恼、忧戚,离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离断也。 “云何有漏从用断耶?比丘!若用衣服,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严饰故,但为蚊虻、风雨、寒热故,以惭愧故也。若用饮食,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肥悦故,但为令身久住,除烦恼、忧戚故,以行梵行故,欲令故病断,新病不生故,久住安隐无病故也。若用居止房舍、床褥、卧具,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严饰故,但为疲倦ⓟ得止息故,得静ⓠ坐故也。若用汤药,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肥悦故,但为除病恼故,摄御命根故,安隐无病故。若不用者,则生烦恼、忧戚,用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用断也。 “云何有漏从忍断耶?比丘!精进断恶不善,修善法故,常有起想,专心精勤,身体、皮肉、筋骨、血髓皆令干竭,不舍精进,要得所求,乃舍精进。比丘!复当ⓡ堪忍饥渴、寒热、蚊虻蝇蚤虱ⓢ,风日所逼,恶声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诸病ⓣ,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可乐,皆能堪忍。若不忍者,则生烦恼、忧戚,忍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忍断也。 “云何有漏从除断耶?比丘!生欲念不除断舍离,生恚念、害念不除断舍离。若不除者,则生烦恼、忧戚,除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除断也。 “云何有漏从思惟断耶?比丘!思惟初念觉支,依离、依无欲、依于灭尽,趣ⓤ至出要⑨,法精进喜息定,思惟第七舍觉支,依离、依无欲、依于灭尽,趣至出要。若不思惟者,则生烦恼、忧戚,思惟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思惟断也ⓥ。 “若使比丘有漏从见断则以见断,有漏从护断则以护断,有漏从离断则以离断,有漏从用断则以用断,有漏从忍断则以忍断,有漏从除断则以除断,有漏从思惟断则以思惟断,是谓比丘一切漏尽诸结已解,能以正智而得苦际ⓦ。”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漏尽经第十竟ⓧⓨ(千六百二十一字)ⓩ 中阿含Ⓐ七法品第一竟(一万六千四十三字)Ⓑ(初一日诵)Ⓒ 中阿含经卷第二(七千九百三十四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初一日诵”四字。 ⓒ “以知、以见故诸漏得尽”,巴利本作 jānato passato āsavāna khayaṃ。 ⓓ “正思惟、不正思惟”,巴利本作 yoniso manasikāraṃ ayoniso m。 ⓔ “欲漏”,巴利本作 Āsava。 ⓕ “见”,巴利本作 Dassana。 ⓖ “护”,巴利本作 Saṃvara。 ⓗ “离”,巴利本作 Parivajjana。 ⓘ “用”,巴利本作 Paṭisevanā。 ⓙ “忍”,巴利本作 Adhivāsana。 ⓚ “除”,巴利本作 Vinodana。 ⓛ “思惟”,巴利本作 Bhāvana。 ⓜ 大正藏无“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能”,大正藏原为“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能”。 ⓞ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集”。 ⓟ “倦”,大正藏原为“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倦”。 ⓠ “静”,宋、元、明三本作“靖”。 ⓡ “复当”,宋、元、明三本作“当复”。 ⓢ 明本无“虱”字。 ⓣ “病”,宋、元、明三本作“疾”。 ⓤ “趣”,大正藏原为“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趣”。 ⓥ 宋、元、明三本无“也”字。 ⓦ “际”,宋、元、明三本作“除”。 ⓧ “十竟”,元本作“竟十”。 ⓨ 明本无“漏尽经第十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无“千六百二十一字”七字。 Ⓐ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宋、元、明三本无“一万六千四十三字”八字。 Ⓒ 明本无“初一日诵”四字。 Ⓓ 宋、元、明三本无“七千九百三十四字”八字。 Ⓔ 大正藏原将“中阿含经卷第二(七千九百三十四字)”置于“中阿含七法品第一竟(一万六千四十三字)(初一日诵)”之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置于卷末。 [注解]① 拘楼瘦:在拘楼国中。其中“拘楼”是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恒河上游西岸,相当于现今的德里所在,“搜”为地方的复数语尾。又译为“拘留搜”、“拘留沙”、“拘流沙”。 ② 剑磨瑟昙拘楼都邑:剑磨瑟昙这个拘楼国的都市,是佛陀教化游历最西北端的城市。又译为“剑摩瑟昙拘楼都邑”、“劫摩沙住处”,义译为“调牛聚落”、“调伏駮牛聚落”、“杂色牧牛聚落”、“法行城”。 ③ 欲漏:欲贪引起的烦恼;欲界众生的烦恼。其中“漏”是“烦恼”的意思。 ④ 有漏: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烦恼;色界与无色界众生的烦恼。 ⑤ 无明漏:无明的烦恼;没有智慧、让众生不能出离生死的烦恼。 ⑥ 不调御圣法:不以圣法调御自己;不修行圣法。 ⑦ 如真法:确实的知道无常是苦。见增壹阿含经 (卷27)(10)。 ⑧ 六见:六种邪见,即1.有我的真我。2.无我的真我。3.我以真我而解了真我。4.我以真我而解了非真我。5.我以非真我而解了真我。6.我的真我能说,能感受,能经验善恶,而这我的真我是永恒不变的。(《增壹阿含四十品六经》、《中阿含十经》、《中部二经》) ⑨ 出要:出离;离欲。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这七个中,可说前两个(见、护)是基础,若没有正见或放逸六根,自然会有没完没了的烦恼;中间三个(离、用、忍)是治标,妥善地处理世间的事,以免起烦恼;最后两个(除、思惟)是治本,从内在的根源消除烦恼。 就治标的三个来看,“有漏从离断”远离凶险,而不会自找麻烦、自寻烦恼。除此之外,生活上还有许多必须处理的事务,“有漏从用断”有了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来维持生命,能避免生活困顿造成的烦恼,也以“不是为了享受”的心态避免起贪心。但如果没有办法改善生活的困顿及环境的恶劣,也只能“有漏从忍断”,逆来顺受而避免起瞋心,并精进修行以断恶修善。
没有正见而产生的六种邪见,本经及相当的南传经文对照如下:
“无我”和“真无神”两者虽然文字逻辑类似,实际意义却不同。佛教所说的“无我”是基于因缘的分析,在人的身心当中没有一个不变的主体,只有因缘的流转。“真无神”则是将自己视为一个独存的主体,这独存的主体没有真我,不是从因缘来分析,反而可能较近于“断见”。 十四无记中“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的问题也是如此,假设如来仍自认是一个轮回的主体,那就是“我见”;如果认为如来死后就没了,那就是“断见”,然而佛陀发现并证知身心都只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轮回主体名为如来。从究竟的层次来看,如来已经彻底解脱于五阴,只有因缘的生灭,既然都已经没有“我”的主体,那么又怎能问说如来死后是有还是没有呢?由于问题本身就已经错了,因此佛陀说这些问题不应论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