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nmind:

请问经文“举衣钵”的“举”是什么意思?


guest:

下文节录自 http://www.fuyan.org.tw/download/FBS_vol8-4.pdf

25.《中阿含9经》:举衣钵,《鹦鹉经》:藏举

阿含经中有多处经文为“举衣钵”,183例如:

《中阿含•9经》: 尊者舍梨子亦过夜平旦,着衣持钵,入舍卫国而行乞食,食讫,中后还,举衣钵,澡洗手足。

《杂阿含•104经》: 尔时,尊者舍利弗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出城,还精舍,举衣钵已。

《辞海》列举十四个字义,似乎其中并无切合上述经文的义释。参照下列所引经文,“举衣钵”相当于“举藏应器”、“收举衣钵”、“摄举衣钵”,依“收举”、“摄举”、“举藏”、“藏举”的词义,应该是“同义复合词”,也就是说“举”的字义与“收、摄、藏”相当,因此,“举”字应该是意为“收藏”。

《佛说义足经》:“子曹正各起座,到舍卫求食,食竟举藏应器,还到祇树入园,为佛作礼。”

《中阿含•32 经》:“于是,世尊过夜平旦,着衣持钵,入鞞舍离城而行乞食,乞食已竟,收举衣钵,澡洗手足。”

《杂阿含•272 经》:“世尊责诸比丘故,晨朝着衣持钵,入城乞食。食已,出,摄举衣钵,洗足,入安陀林,坐一树下,独静思惟。”

《增壹阿含•17.11 经》:“是时,众多比丘乞食已,还归所在,摄举衣钵,往至世尊所。”

《苦阴经》:“彼得钱财,便守护之、极藏举之。”

《鹦鹉经》:“当示我父遗财,汝本藏举,我今不知处。”

上引《鹦鹉经》的对应经文为《中阿含•170 经》“若前世时是我父者,当示于我父本所举金、银、水精、珍宝藏处,谓我所不知。”

《中阿含•170经》的“举”字,也应该是作“收藏”解。

《一切经音义》解释“藏举”为“藏弆”。195“弆”字是一个近代罕见的僻字,《一切经音义》解释为“弆,藏也”。

类似的用语如《杂宝藏经》卷 2:“兄得此肉,藏弃不啖,自割脚肉,夫妇共食。”

董志翘解释此处经文,认为“藏弃”应作“藏弆”,意思即是“储藏”。此两字《大正藏》的校本“宋、元、明藏”作“藏举”。《法苑珠林》引此文作“兄得此肉,藏弃不敢食之,自割脚肉,夫妇共食。”“藏弃”显然不合理,因为后文提到“以先藏肉,还与弟食”,此肉是“先前所藏”,并未“抛弃”。此处《法苑珠林》引文的“藏弃”,“宋、元、明藏”也是作“藏举”,“弃”字与“弆”字形体相近,有极大可能是因“弆”讹写成“弃”。 有些经文除了将“藏弆”抄写成“藏弃”之外,也抄写成“藏去”。例如: 《生经》卷 2:“于是比丘……明旦,着衣持钵,入彼国邑,若于聚落,护诸根门,分卫始竟,饭食毕讫,藏去衣钵,洗其手足。”

总结此说,“藏弆”又作“藏举”、“举藏”、“藏去”、“藏弃”,都应该是作“收藏”解释。

节录自“初期汉译佛典疑难词释义”,苏锦坤作。


grace:

关于卷三十九中“举”的注解,中文的”藏”,原意为”匿”,亦有”深”之意涵,因此”收藏”二字比较偏向放置于深处,或长时间放置的意思。但衣钵是每天在使用的东西,用”收拾”来解释会比”收藏”来的恰当,故改为“收拾”。


David:

当初是根据上面这篇论文,不过“举”好像在我曾找的一些辞典也没有列出“收藏”这意思。

经过grace 所说,刚请谷哥大神作了地毯式搜查,发现这则: 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word_attribute.rbt?quote_code=QTAzNDAw 第12项解释是“拾取”。

我曾看有这词的经典的对应南传经文,庄居士翻译的,印象中没看到太直接对应的词汇。

另外请教,(佛世时)僧众可以将一些东西寄放在一个道场,以后回来时再取出吗?我好像有印象在经律读到类似的概念,但早忘了是讲什么东西,是否衣钵、卧具这类东西可放?先前想到“收藏”这意思会不会是指这类。


grace:

作汉译佛典名词的学术研究,文字学、音韵学的知识不可或缺,否则即使参照某些具学者头衔的人的文章,也不一定能分辨其论点的可信度。 “藏举”和 “举衣钵 ”的 “举”是两个不同意思。
“举衣钵 ”的 “举” 就是两手拿着 衣或 钵 往上的动作,这个动作过程可以理解成“收拾”或“整理”。
“收拾”的概念就是 “物归原位”,所以出外使用的衣和钵,回来之后折叠清洗放回原处,这些动作就是“收拾”,或说“整理”也行。


grace:

寄放东西的动作不一定要用“收藏”来描述,
最下方,我整理出僧众寄放东西的七种情况,其中的动词也是直接用“寄”,而不是“举”或“藏举”。 “举”字,光靠字典而没有语言学知识是不会知道这个字在“藏举”一语中跟“举”字原义无关。

=======以下是僧众寄放东西的情况===============

律中可以看到僧众的衣钵等物可以寄放在很多处所,例如:

1.寄放在其他道场
[0738b09] “若客比丘入寺,见旧比丘作袈裟,客比丘心念:‘此旧比丘故,当为我看此钵。’
默置而去。后遂失此钵,客比丘不得责钵。何以故?不付嘱故。(善见律毘婆沙卷第九)

2.寄放在居士处
[0467c25] 一比丘衣钵寄居士,居士失去,是比丘往居士边索,居士言:“失。”
比丘言:“汝自失,我不失。若失,汝自偿。”诸比丘是事白佛,佛言:
“若好看,失不应偿;若不好看,失应偿。”(善见律毘婆沙卷第九)

[0123c14] 有一比丘寄衣在居士舍,是比丘闻居士舍为火所烧,忘不白余比丘,从僧坊出向聚落,
尔时忆念:“我不白余比丘。”忆已道中还至僧坊,白余比丘。尔所时间居士舍烧尽,
比丘衣亦俱烧尽。(十诵律卷第十七/第三诵之四)

[0294c05]复次佛住舍卫城祇洹精舍,尔时舍卫城中失火。时城中诸人象马车乘男女担负衣物出城,
诸比丘多于城中寄衣,畏火烧衣故急走向城。(摩诃僧祇律卷第八)

3.寄放在长老处
[0470b12] 佛在舍婆提。牟罗破求那比丘死,是衣钵物,本寄长老阿难。牟罗破求那在异处死,
长老阿难在异处,所寄衣钵物在异处。死处诸比丘言:“是衣钵物应属我等。”(十诵律卷第六十一/善诵毘尼序卷中)

4.比丘将衣钵寄放在比丘尼处
[0469c19] 憍萨罗国一住处,一比丘死。是死比丘,以衣钵物寄比丘尼精舍。
诸比丘言:“我等应分。”比丘尼言:“我等应分。”比丘不知云何?以是事白佛。
佛言:“若比丘死前,寄比丘尼衣钵物,现前比丘僧应分。”(善见律毘婆沙卷第九)

5.比丘尼将衣钵寄放在比丘处
[0469c24] 憍萨罗国一住处,比丘尼死。是死比丘尼,以衣钵物寄比丘精舍。
诸比丘尼言:“我等应分。”比丘言:“我等应分。”比丘尼不知云何?以是事白佛。
佛言:“若比丘尼死前,寄比丘衣钵物,现前比丘尼僧应分。”(善见律毘婆沙卷第九)

6.衣物太多到处寄放
[0202c13] 憍萨罗国一住处一比丘死,是比丘衣物处处寄,是比丘衣物现前僧分竟,
僧问是看病比丘:“谁供养瞻视?”答言:“我等。”僧言:“汝等彼处处所寄处衣索取。”
诸瞻病人往索不得,便起斗诤相言,以是事白佛。佛言:“现前六物先与看病人,余轻物僧应分,
重物不应分。”(十诵律卷第二十八/第四诵之八)

7.比丘代管居士衣物
[0467c29] 有贾客寄比丘衣物,比丘失去。是贾客往比丘边索,比丘言:“失去。”
贾客言:“汝自失,我不失。若失,汝自偿。”诸比丘是事白佛,佛言:“若得自在,不应偿;
若不得自在,应偿。”(善见律毘婆沙卷第九)


Cathy:

趁今天有点空档,再简单说说“举衣钵”这件事。
“举衣钵”和之前我一直向 David 强调的“尼师坛”有关。

“尼师坛”就是现在僧众们在用的“坐具”,现在的具只有在大殿礼佛时才用,严格来说,一般性的礼佛用蒲团就好,“具”会使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比如初一十五的拜愿,礼忏法会等等,所以现在的“具”只是一个附加使用的工具,和佛世时的使用方法及定义不大一样。

现在说说我所知道佛世时“尼师坛”的定义及用法,先说,我知道的这些是我去受戒时由戒师授课得知,不是我自己去查资料来的。
三衣一钵在戒律中是僧人一定要随身携带,不可离身的。戒律中是说不可离身超过一日夜,也就是说,去对面小七买个泡面可以不带,可是去台北投票住二三天就一定要带!又,照戒律规定,一般正常的出家人,没有生病体弱等等,只能有“三衣”,就三件!!所以很珍贵,不可以常常洗,所以才会有“尼师坛”的出现。

“尼师坛”是为了保护三衣而出现的,使用的场合有,外出托钵后,在树下吃饭时铺在地上避免衣服弄脏; 在外游行,野外露宿时铺在地上睡觉用。当然,以前的住屋条件不那么好,大多出家众即使在精舍中吃饭睡觉的地方也是泥地的话,还是要把“尼师坛”请出来使用。

现在南传僧人肩上披的那条应该就是“尼师坛”。既然“尼师坛”和钵是常常要用的,那就不可能“收藏”,只有用完收拾好,放回原位。

以上就是之前我根据实际使用情形,所以认为“举”衣钵的举为收拾而非收藏。

再来是 David 问僧众寄放东西的情形,同样的,“正常”来说,因为三衣一钵是珍贵的,不可遗失的,要随身扫带的,所以应该不会有“寄放他处”这件事。果然,Grace 所提出的几种情形都是曾发生的“特例”所以才会报告佛陀,被当成案例记录下来。

补充一下,三衣一钵都是由居士所供养,而当时的衣服,吃饭的钵等属于贵重物资,如果遗失或坏了,需要请居士再供养,为避免僧众不爱惜所有物,让居士一直破费而有讥嫌,佛陀才制了三衣一钵不离身的规定,这是我所知道的部分。


grace:

关于“举”字,在阿含经中会因前后文不同而有数种不同的意思,无法在“举衣钵”的“举”注解中全部列出,否则会造成混乱。为了顾及出版进度,这里仅针对第三册的“举衣钵”的“举”作注解。

举:此处指收拾、整理、放置。

以上的注解是考量阿含经中对梵文pātracīvaraṃ pratiśāmya的不同翻译。

杂阿含经中的“举衣钵”有其他翻译,分别为

  • “置衣钵” 卷二(五七)经
  • “摄衣钵” 卷十(二六二)经
  • “摄举衣钵”卷十(二六二)经

中阿含为“收举衣钵”。

长阿含为“安置衣钵”。

增一阿含为“摄举衣钵”、“收摄衣钵”。

别译杂阿含为“收摄衣钵”、“摄于衣钵”、“摄其衣钵”

另外,杂阿含卷十(二六二)经中的“摄举衣钵”及
卷二十九(八一五)经、卷三十(八三〇)经中的“举衣钵”
不是乞食回住处的收拾行为,而是把衣钵暂时放在别人的道场。
基于以上考量,将“举衣钵”的“举”作如上注解。

Ps: 卷十(二六二)已出版,但是dokuwiki上的“摄”和“摄举”注解可能需要修改。

  • 摄:整理。
  • 摄举:收拾、整理、放置。

David Chiou:

谢谢grace 细心的比对分析!

以《好读》的注解习惯,通常这种单字或单词,除非注释的文字本身不易懂,我们会用最简单的描述,例如能用一个词就不用两个词。由于“收拾”和“整理”在这边是同义词,我们就只留一个,请问grace有没有建议留哪一个呢?

另一方面,收拾、整理、放置,是否能说都是从“举”为“拿起”的这个动作衍生出来的意思?如果可以这样说,则以下的注释是否适合? 读者会不会比较容易理解:

吃完饭后,回到道场:

  • 举:拿起。“举衣钵”在这里指收拾衣钵。

出门拜访,到达对方的所在地,暂时将衣钵置于一处:

  • 举:拿起。“举衣钵”在这里指放置衣钵。

grace:

“举”用三个词汇来解释就是因为有前面的考量, 这样可以套用到“举衣钵”、“摄举衣钵”、“收举衣钵”的注解。

“收拾”和“整理”严格来说并不是同义词,要看句子描述。
例如“摄衣钵”的“摄”就不能用收拾来解释,而是整理。
就如同“摄身”、“摄心”是端正身或心,是一种整理的行为,但却不是收拾的行为。

而“举衣钵”、“摄举衣钵”在经文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乞食回住处收拾衣钵,
一种是出门拜访尊长时,将随身携带的衣钵暂放他处。这时候就不宜用收拾衣钵来解释,而是整理衣钵或放置衣钵。

注解用三个词汇来解释是为了方便读者自己套用。
就像查字典时“举”字有十几个意思,查阅者会自己套用。
目前使用三个词汇注解会造成不”浅显易懂”吗?ㄜ……
除非要费工夫依前后文进行不同注解,例如
“还自住处,举衣钵,洗足已,至世尊所”的句型就注解为 收拾、放置。
“渐渐游行到拘睒弥国,摄举衣钵,洗足已,诣尊者阿难所”的句型就注解为 放置。
“入波罗㮈城乞食。食已,还摄衣钵,洗足已”的句型注解为 整理。

收拾、整理、放置,都是从“举”字原义为”双手抬起”衍生出来的,当然也可以衍生为“拿起”。
在“举”字的注解加上“拿起”,确实可能让读者更清楚。
但加上“拿起”会增加字数,那就必须费工夫依不同的前后文去作注解。
所以,第三册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一五)、卷第二十七(七一三)的注解都可以改成

举:拿起。“举衣钵”在这里指收拾衣钵。


grace:

关于“举衣钵”的“举”

阿含经中有多处“举衣钵”,大部分出现的场景都是僧众们出去乞食,接着“食已,还精舍,举衣钵”。
另有一部分的场景是出远门拜访他人,在对方的所在地将衣钵暂放于一处,例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九(八一五)经中有一段 “诸处人间比丘闻世尊于舍卫国安居,满迦低月满已,作衣竟,持衣钵, 于舍卫国人间游行。渐至舍卫国,举衣钵,洗足已,诣世尊所。”

就乞食而言,“举衣钵”是日常行为,将“举衣钵”解释为“收藏衣钵”并不合理;而拜访他人时暂放衣钵,更难以理解为“收藏衣钵”。 “举衣钵”的“举”原先被当作“藏”来解释是源自与“藏举”的“举”混为一谈。但是这两个词汇中的“举”字不必然要是同一个意思。

首先看“藏举”。据《一切经音义》:“藏举,上昨郎反,下姜圄反。有经本或作弆,墟圄反,亦音举也。”前半句是指发音, 后半句是说有些经本把“藏举”写为“藏弆”,且“弆”的发音为“举”。至于“弆”字,《一切经音义》解释为“弆,藏也。” 因此“藏举”、“藏弆”皆为同义复词,也就是“藏”的意思。

“藏举”二字大量出现于隋唐之前翻译的佛经,但“藏弆”在唐代以后才逐渐被普遍使用。(例如《六臣注文选》卷五十六 有一段唐代李善对西汉陈遵的描述:“陈遵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弆以为荣也。”是说陈遵擅长写字,他写给别人的书信都被收信人当成墨宝珍藏起来。这一则纪录也成为日后文人雅士在描述收藏书画雅玩时,喜用“藏弆”二字的滥觞。)
再由“藏举”一语列在《一切经音义》,可知“藏举”是古语,唐代人对“藏举”二字已不熟悉。 反之,“弆”列在《一切经音义》中,但《说文解字》却无收录,显示这是一个较新的字,或者在早期较少被使用的字。 换句话说,“藏举”是早期在翻译佛经时,为了对应原文的发音和语意所出现的语汇,“举”字在“藏举”一语中只是为了发音而存在,与其原义无关。 直到唐代才有人将具备“藏”义的“弆”字取代“举”字而写为“藏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藏举”的“举”字是“弆”字的通假字。 所谓的通假字,就是利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这种情形在越早期的年代越常出现。 例如大家孰悉的《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字是“悦”字的通假字。 《孟子》〈离娄〉的“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其中的“蚤”字是“早”字的通假字。
此外,“藏弆”有时也会被写成“藏去”,在宋代以后尤其常见。古人以行书或草书写字时,为求快速而省去一些笔划,“弆”字写成“去”的形状并不奇怪。而“弃”字在唐代也有人写成“弆”的字形,因此将“藏弆”写成“藏弃”的情况也就出现了,但是这种例子在古史文献中并不多见,可以说是少数粗心人士的写法。
总而言之,古人对“藏去”、“藏弃”的认识不会跟现代人一样看成是两个反义字的组合,他们仍然可以理解其原来的书写方式为“藏弆”,其义为“藏”。

就一般常识而言,珍贵的、喜爱的东西才会被收藏,所以佛经中的“藏举”、“藏去”常用在收藏财宝或珍视之物,例如:

  • “彼得钱财,便守护之、极藏举之。”(《佛说苦阴经》)
  • “得财物恒藏举之。” (《增壹阿含经》卷九.惭愧品第十八》)
  • “比丘所得衣钵不与人共,恒自藏举。如是名为悭著。”(《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众生居品第四十四)
  • “求索香华衣被床卧,藏去珍宝。”(《佛说寂志果经》)

当“举”字被当成“弆”字的通假使用时有“藏”的意思。因此我们会看到《中阿含经》卷四十四.根本分别品第一七〇的经文中有以下的用法:

  • “若前世时是我父者,当示于我父本所举金、银、水精、珍宝藏处。”

即使如此,并非隋唐之前汉译佛典中的“举”字都被当成“弆”字使用,我们可以发现经、律中有大量的动作描述使用“举”字,且大部分以“举”字的原义及其延伸意义被使用。“举”字原义为双手抬起,而人会双手抬起的情况大多是因为手中拿着东西要做什么事。以阿含经为例,经文中以“举”字描述的动作都需要双手抬起,例如:

  • “如人刈草,手揽其端,举而抖擞,萎枯悉落”(《杂阿含经》卷十.二七〇经)
  • “尊者宾头卢以手举眉毛”(《杂阿含经》卷二十三.六〇四经)
  • “跋迦梨比丘告侍病者,令举绳床,出精舍外”(《杂阿含经》卷四十七.一二四七经)
  • “浣衣已,举著空中而曝之”(《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须陀品第三十)
  • “狱卒复取罪人,颠倒其身,举著镬中”(《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第三十二)
  • “父母抱举令坐,又持食与,然彼子不饮、不食,亦不起坐。”(《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三.善恶品第四十七)
  • “见水瓶、澡罐空无有水,便持行取,若能胜者,便举持来,安著一面;若不能胜,则便以手招一比丘,两人共举,持着一面。”(《中阿含经》卷十七.长寿王品第二)
  • “举佛舍利置于床上,末罗童子奉举四角,擎持幡盖。”(《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第二后)


至于“举衣钵”的“举”则是两手抬起拿着衣或钵的动作而延伸出收拾、整理或放置之意。“举衣钵”的梵文原文是pātracīvaraṃ pratiśāmya,在梵文《杂阿含经》中可以找到对应的汉译经文。(参见Sanskrithandschriften aus den Turfanfunden Teil 11 : Die Katalognummern 4363-5799, Stuttgart:Franz Steiner Verlag,2012 和Jin-il Chung, A survey of the Sanskrit fragments corresponding to the Chinese Samyuktagama ,(别名:杂阿含经相当梵文断片一覧) , 东京:山喜房佛书林 , 2008)

pātracīvaraṃ是pātra(钵) 和cīvara-(衣)的组合,即衣钵。pratiśāmya则是由prati和√śam-及-aya-组合而成。prati是前缀,在梵英辞典有return的意思;在梵和辞典则是”取り戻す、回复する”。√śam-为语根,-aya-则有指示作用。一般将pratiśāmya英文翻译为put away。而pātracīvaraṃ pratiśāmya在《杂阿含经》中,除了作“举衣钵”,有时也作“置衣钵”、“摄举衣钵”、“摄衣钵”。“摄”即整理之意。至于《增壹阿含经》与《中阿含经》中,除了“举衣钵”、“摄举衣钵”之外,尚有“收摄衣钵”和“收举衣钵”的翻译。《长阿含经》则只简单译为“安置衣钵”。另外,在《别译杂阿含经》中还可以看到“收摄衣钵”、“摄于衣钵”、“摄其衣钵”的写法。

除了上述翻译,再来看看阿含经译者以外的其他译经师又是如何翻译这个梵文词汇。
在梵文金刚经中有一段:
atha khalu bhagavān pūrvâhṇa-kāla-samaye nivāsya pātracīvaram-ādāya śrāvastīṃ mahānagarīṃ piṇḍāya prāvikṣat. atha khalu bhagavān śrāvastīṃ mahānagarīṃ piṇḍāya caritvā kṛta-bhaktakṛtyaḥ paścād-bhakta-piṇḍapāta-pratikrāntaḥ 〔pātracīvaraṃ pratiśāmya〕 pādau prakṣālya nyaṣīdat-prajñapta evâsane paryaṅkam-ābhujya ṛjuṃ kāyaṃ praṇidhāya pratimukhīṃ smṛtim-upasthāpya.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元魏留支三藏译:
尔时世尊,于日前分,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国而行乞食。于其国中次第行已,还至本处,饭食事讫。于中后时,〔收衣钵〕,洗足已。如常敷座跏趺安坐,端身而住,正念现前。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整理常服,执持衣钵,入室罗筏大城乞食。时薄伽梵,于其城中,行乞食巳,出还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巳,于食后时,敷如常座,结加趺坐,端身正愿,住对面念。

唐三藏沙门义净译:
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于先设座,加跌端坐,正念而住。

从上面的对照,可以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两位译经师,及唐代的两位译经师都将pātracīvaraṃ pratiśāmya翻译为“收衣钵”。当然,也不排除后翻译者参照了前翻译的可能性,但至少他们都认同这种描述乞食、用餐结束的后续行为以“收衣钵”来翻译是适当的。

话说回来,为什么有些译经师喜用“举”字来描述进行劳务的动作,这也许是为了更贴切地反映印度人的风俗习惯。印度人拿东西或搬运东西时,习惯将东西高举,顶在头上。 此外,从衣钵的收拾方式也可以看出许多动作需要抬举双手。律中纪录了许多出家众应注意的生活细节,也包括收拾衣钵的规矩。
由律中可以看到出家众在常住地活动时穿的是园中衣,外出乞食则换上入聚落衣(僧伽梨),乞食回来后要将入聚落衣脱下来换回园中衣,然后洗足。

  • “若比丘聚落中还时,应脱入聚落衣抖擞襞亵著常处,著园中衣、敷坐床聚洗脚板,盛水罂自近,以巾拂脚尘土。”(《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五.明威仪法之二)

乞食回来后,脱下来的入聚落衣要放置于“常处”,也就是专门放衣服的场所,且世尊建议制作衣架来放置。

  • “苾刍随处而安衣服,便多垢腻被虫蚁穿。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不应随处而置衣服,当作衣架。’苾刍即便穿壁安衣,令壁损坏,佛言:‘不得穿壁,初造寺时应出木坎上置衣竿。’时诸苾刍房内置竿、檐前不作,佛言:‘檐前亦作,勿令阙事。’缘处同前。佛言应作衣架者,兰若苾刍求竹无处,佛言:‘应将葛蔓横系置衣。’或葛亦无,佛言:‘以绳为笐(户浪反)。’”(《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第十三)

出家众乞食回来后要将换下来的入聚落衣“抖擞襞亵”,即拿起来抖动,以便减轻衣服上的褶痕及清除粘在衣服上的灰尘或污物(襞为衣服上的折痕;亵指秽物),然后拿到专门放置衣服的处所挂到衣架上去。衣架可以用竹或葛蔓(植物名)或绳来制作,但总之跟现代人晾衣服用的横杆或晾衣绳一样。所以,无论是把衣服拿起来抖动的动作或挂上衣架的动作都需要抬起双手,这些动作使用“举”字来描述也就不难想像。

其次,乞食、用餐之后的钵又是如何处理?

  • “比丘入聚落,乞食食已,应解缀。若灰若土净洗,洗时不得持坚物刺孔中令破,当以鸟翮刺中。洗钵时,不得以沙灰洗令脱色,当用无沙巨摩根汁、叶汁、花汁、果汁洗。(中略)。洗已晒令燥,还持绳缀。缀已,举著一处。”(《摩诃僧祇律》卷十.明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之二)

用餐后,将绑在钵上的绳子解开,进行清洗,洗完之后晒干,晒干后的钵再绑上绳子,然后“举著一处”。所以钵也有专门放置的场所,且要用钵龛或钵笼保护起来。

  • “时诸苾刍随处安钵令其损坏,苾刍白佛,佛言:‘不应随处安钵,应为钵龛。’时诸苾刍穿墙而作,佛言:‘不应如是,初造寺时于诸房中作安钵处。’佛言应作钵龛者,兰若苾刍无作龛处,佛言:‘应用葛蔓或以草索编笼,涂以牛粪或将泥拭。’置钵于中有尘土入,佛言:‘应还如是作盖合之,不应置地。宜可施系挂在树枝。’”(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第十五)

龛是橱柜,嵌在墙壁上,所以世尊的弟子一听到应做钵龛就“穿墙而作”,但是这样会损坏墙壁原有的结构,于是世尊建议钵龛要在一开始造寺时就顺便做进去。如果是茅棚之类的兰若,就做笼子来放钵,也要制作盖子盖住以避免尘土,且钵笼不能放在地面,最好挂在树枝上。
从钵的清洗、干燥直到存放,经常会有两手捧著的动作,尤其钵龛或钵笼的位置都远离地面,无论将钵放置在钵龛或放置在钵笼都需要抬举双手,“举著一处”这四个字可以说相当贴切地概括这些动作。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使用“举”字当动词,比“置”、“摄”、“收”字更能生动地表现出古代印度人收拾、整理及放置衣钵的行为。从而,我们也可以知道“举衣钵”的“举”字不等于“藏举”的“举”,并非“藏”的意思。

 
agama/什麼是_舉衣鉢.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04/11 15:45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41679382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