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经卷第十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四谛品第二十

导读

四圣谛是佛陀悟到的四个真理:

  • 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遇见仇人)是苦、爱别离(和所爱的离别)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会令人执著的五阴是苦;无常即是苦,会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 集:苦的起因,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
  • 灭:苦的止息,叫做“涅槃”。
  • 道: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

(一)[0631a07]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四谛之法。云何为四?所谓初苦谛,义不可尽,义不可穷,说法无尽。第二者苦习谛,义不可尽,义不可穷,说法无尽。第三[*]者苦尽谛,义不可尽,义不可穷,说法无尽。第四[*]者苦出要谛,义不可尽,义不可穷,[*]说法无尽。

“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

“彼云何[*]名为苦[*]习谛?所谓[*]习谛者,爱与欲相应,心恒染著,是谓[*]名为苦[*]习谛。

“彼云何[*]名为苦尽谛?所谓尽谛者,欲爱永尽无余,不复更造,是谓[*]名为苦尽谛。

“彼云何[*]名为苦出要谛?所谓苦出要谛者,谓贤圣八品道,所谓正见、正治、正语、正行、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谓[*]名为苦出要谛。

“如是,比丘!有此四谛,实有不虚,世尊之所说,故名为谛。诸有众生,二足、三足、四足,欲者、色者、无色者,有想、无想者,如来最上。然成此四谛,故名为四谛。是谓,比丘!有此四谛。然不觉知,长处生死,轮转五道。我今以得此四谛,从此岸至彼岸,成就此义,断生死根本,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今有四谛法,  如实而不知,
 轮转生死中,  终不有解脱。
 如今有四谛,  [*]以觉[*]以晓了,
 [*]以断生死根,  更亦不受有。

“若有四部之众,不得此谛,不觉不知,便随五道。是故,诸比丘!当作方便,成此四谛。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含=鋡【圣】

  “含”,圣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为“含”,今依据圣本改作“鋡”。

七=六【圣】*

  “七”,圣本作“六”。
  “六”,大正藏原为“七”,今依据圣本改作“六”。

(东晋…译)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宋】【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明】,〔东晋…译〕-【圣】

  ????

五+(四法初)【宋】【元】【明】,五=四【圣】

  ????

~S. 56. 21. Vijjā 1.

  ???

〔初〕-【圣】

  圣本无“初”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初”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习=集【元】【明】【圣】*

  “习”,元、明、圣三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集”。

〔不可尽义〕-【圣】

  圣本无“不可尽义”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不可尽义”四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第三者〕-【圣】

  圣本无“第三者”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第三者”三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说法无尽〕-【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说法无尽”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说法无尽”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名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名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名为”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离〕-【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离”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离”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谛〕-【圣】

  圣本无“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谛”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三足〕-【圣】

  圣本无“三足”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三足”二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足+(多足)【圣】

  “足”,圣本作“足多足”。
  大正藏无“多足”二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随=堕【宋】【元】【明】

  “随”,宋、元、明三本作“堕”。
  “堕”,大正藏原为“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堕”。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人生一切的苦,总不离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苦,而这些总归是五阴所造成的。怎么说呢:

宇宙一切外在、身心,都是五阴、六入组成的。当人的“六入”接“触”到六境,就产生“受”,包括苦受(容易引起瞋心)、乐受(容易引起贪心)或不苦不乐受(容易引起痴心)。

“受”之后 → “爱”→ 取 → 有 → 生→ 老死 →...,十二因缘的纯大苦聚因此周而复始。

所以,换句话说,当我们把一切苦(苦)都研究透彻了,就会发现苦的源头都来自于我们对于五阴、六入的贪爱(集);只要能于五阴、六入离“爱”,十二因缘的锁链就会断掉,我们就能究竟涅槃(灭);证得涅槃的方法,就是八正道(道),而证得涅槃之后,我们一切的身、语、意就会100%合乎八正道。

(melon注:以上还请大家不吝指正,谢谢。)


  • 苦与集
苦(苦的现象) 集(苦的原因)
生的痛苦 来自对?的渴爱
老的痛苦 来自对青春的渴爱?
病的痛苦 来自对健康的渴爱?
怨憎会的痛苦 来自对所爱人、事、物的渴爱
爱别离的痛苦 来自对所爱人、事、物的渴爱
求不得的痛苦 来自对幸福、顺境的渴爱?
  • 对于有修行止观的人,可以发现享受五欲虽然快乐,却也时时有苦。以享受米其林五星级美食为例,想要美食的当下,这个渴望就有“求不得苦”;享受美食的当下,在色香味俱全麻痹感官的背后是“五阴炽盛苦”;享受完美食,吃完了,则是“爱别离苦”。

(二)[0631b11]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四法,多饶益人。云何为四?第一法者当亲近善知识,第二者当闻法,第三者当知法,第四者当法法相明。是谓,比丘!有此四法,多饶益人。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成此四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四预流支”不同说法的对照
《杂阿含经》卷30第843经 本经 《增一、卷6、利养品13》第5经
(1)亲近善男子 (1)亲近善知识
(2)听正法 (2)当闻法
(3)内正思惟 (3)当知法
(4)法次法向 (4)法法相明 法法成就

(三)[0631b19]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若如来出现于世时,便有四未曾有法出现于世。云何为四?

执著很深的众生,也能受法、行法此众生类多有所著,若说不染着法时,亦复承受,念修行之,心不远离。若如来出现于世时,有此四未曾有法出现于世,是谓初未曾有法出现于世。

“复次,阿难!轮转不停的众生,也能受法、行法轮转不住,恒在五道,正使欲说法时,亦复承受,心不远离。若如来出现世时,有此二未曾有法出现于世。

“复次,阿难!骄慢的众生,也能受法、行法此众生类,恒怀憍慢,不去心首,若使说法,亦复承受,心不远离。然复,阿难!此众生类,恒怀憍慢,不去须臾,设复说法时,亦复承受,是谓第三未曾有法出现于世。

“复次,阿难!无明的众生,也能受法、行法此众生类,无明所覆,设复说有明法时,亦复承受而不忘失。若复,阿难!说此有明、无明法时,而心意柔和,恒喜修行。是谓,阿难!若如来出现世时,便有此四未曾有法出现于世。若有多萨阿竭现在时,便有此四未曾有法出现于世。是故,阿难!当发喜心向如来所。如是,阿难!当作是学。”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IV. 127. Abbh tadhammā.

  ???

未曾有法~Abbhutadhammā.

  ???

多萨阿竭~Tathāgata.

  ???

[注解]

未曾有法:希有而值得赞叹的事。

不去心首:(憍慢)不离开心头。

不去须臾:(憍慢)片刻不离。

多萨阿竭:音译,如来十号之一;义译为“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之意。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本经是说,如来出现于世时,会有四种未曾有的事情:

1. 执著很深的众生,也能受法、行法。
2. 轮转不停的众生,也能受法、行法。
3. 骄慢的众生,也能受法、行法。
4. 无明的众生,也能受法、行法。

  • 如来十号(以下出自佛光大藏经)

虽称十号,然一般皆列举十一号,即:
(一)如来(梵 tathā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
(二)应供(梵 arhat),音译阿罗汉,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
(三)正遍知(梵 samyak-sajbuddha),音译三藐三佛陀,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
(四)明行足(梵 vidyā-carana-sajpanna),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悉圆满具足。
(五)善逝(梵 sugata),乃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槃。
(六)世间解(梵 loka-vid),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
(七)无上士(梵 anuttara),如诸法中,涅槃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
(八)调御丈夫(梵 purusa-damya-sārathi),佛大慈大智,时或软美语,时或悲切语、杂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槃。
(九)天人师(梵 śāstā deva-manusyānāj),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脱烦恼。
(十)佛(梵 buddha),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知见三世一切诸法。
(十一)世尊(梵 bhagavat),即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

  •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anuttara-samyak-sajbodhi):

其实就是佛的两号:无上士(梵anuttara)-正遍知(梵samyak-sajbuddha)。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四)[0631c11]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担,亦当说持担人,亦当说担因缘,亦当说舍担。汝等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是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担?所谓五盛阴是。云何为五?所谓色、痛、想、行、识阴,是谓[*]名为担。

“彼云何名为持担人?所谓持担人者,人身是也。字某、名某,如是生,食如是食,受如是苦乐,寿命长短,是谓[*]名为持担人。

“彼云何[*]名为担因缘?所谓担因缘者,爱着因缘是。与欲共俱,心不远离,是谓[*]名为担因缘。

“彼云何[*]名为当舍离担?所谓能使彼爱永尽无余,已除、已吐。是谓,比丘!名舍离担。

如是,比丘!我今已说担,已说担因缘,已说持担人,已说舍担,然诸如来所应行者,我今已办。若树下、空处、露坐,常念坐禅,莫行放逸。”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当念舍重担,  更莫造新担,
 担是世间病,  舍担第一乐。
 亦当除爱结,  及舍非法行,
 尽当舍离此,  更不复受爱。

“是故,诸比丘!当作方便,舍离于担。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S. 22. 22. Bhāra.

  ???

担~Bhāra.

  ???

〔谛听〕-【圣】

  圣本无“谛听”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谛听”二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名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名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名为”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某名某=其【圣】

  “某名某”,圣本作“其”。
  “其”,大正藏原为“某名某”,今依据圣本改作“其”。

寿=受【圣】

  “寿”,圣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为“寿”,今依据圣本改作“受”。

〔担〕-【圣】*

  圣本无“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担”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比丘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比丘名”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比丘名”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离〕-【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离”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离”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如是比丘〕-【圣】

  圣本无“如是比丘”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如是比丘”四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爱=有【宋】【元】【明】

  “爱”,宋、元、明三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为“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担:五盛阴
  • 持担人:人身
  • 持担因缘:爱着
  • 当舍离担:能使彼受永尽无余

(五)[0632a07]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四生。云何为四?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彼云何名为卵生?所谓卵生者,鸡、雀、乌、鹊、孔雀、蛇、鱼、蚁子之属,皆是卵生。是谓[*]名为卵生。

“彼云何[*]名为胎生?所谓人及畜生,至二足虫,是谓[*]名为胎生。

“彼云何[*]名为因缘生?所谓腐肉中虫、厕中虫、如尸中虫。如是之属,皆名为因缘生。

“彼云何[*]名为化生?所谓诸天、大地狱、饿鬼、若人、若畜生,是谓名为化生。是谓,比丘!有此四生。诸比丘舍离此四生,当求方便,成四谛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乌=鸟【宋】【元】【明】【圣】

  “乌”,宋、元、明、圣四本作“鸟”。
  “鸟”,大正藏原为“乌”,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鸟”。

蚁子之属=之属蚁子【宋】【元】【明】【圣】

  “蚁子之属”,宋、元、明、圣四本作“之属蚁子”。
  “之属蚁子”,大正藏原为“蚁子之属”,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之属蚁子”。

“所谓人及”,宋、元、明三本作“舍欲界天及人之属”。

“畜”,圣本作“六畜”。

尸=尸【圣】

  “尸”,圣本作“尸”。
  “尸”,大正藏原为“尸”,今依据圣本改作“尸”。

诸天大=大【宋】【元】,=天【明】

  ????

[注解]

卵生:受精卵自母体排出,由卵内蛋黄提供营养,在体外孵化成新的个体。如鸟类、鱼类、爬虫类等皆属卵生动物。

胎生:受精卵在母体中,靠母体补给的营养,经过适当发育而后产生新的个体。

湿生:依湿气而生的动物,如蚊蝇。

化生:变化而生,如诸天,地狱,及劫初的人类都是化生的。

因缘生:此疑为湿生之误植。

若人、若畜生:也有(少数)人及畜生是化生。前二段经文已说明人及畜生一般是胎生,这边则提少数人及畜生是化生,例如劫初时从光音天堕落的人类,是化生的,因为他们原本是在光音天,化生于人间。

[对应经典]

 

(六)[0632a20]

闻如是:

一时,尊者舍利弗、尊者目揵连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

尔时,舍利弗告诸比丘:“世间有此四人。云何为四?所谓第一人者与结相随,然内有结而不知。或有一人与结相随,然内有结如实知之。或有一人不与结相随,然内无结如实而不知。或有一人不与结相随,然内无结如实知之。

“诸贤当知,第一人者与结相随,然内有结而不知,此二有结人中,此人最为下贱。所谓彼第二人与结相随,内有结如实知之,此人极为妙。彼第三人不与结相随,内无结如实而不知,此人于二无结人中,此人最为下贱。所谓彼第四人不与结相随,内无结如实知之,此人于无结人中最为第一。诸贤当知,世间有此四人。”

是时,尊者目连问舍利弗曰:“有何因缘,有结相随人,一人下贱,一人最妙?复有何因缘,此二无结人相随,一人下贱,一人最妙?”

舍利弗对曰:“彼与结相随,内有结如实不知。彼人作是念:‘我当作净想。’彼便思惟作净想。当作净想时,便起欲心,以起欲心已,便有贪欲、瞋恚、痴心而命终。尔时,不求方便,灭此欲心,便有瞋恚、愚痴之心而命终。目连当知,犹如有人诣市买得铜器,尘土垢坌,极为不净。彼人不随时摩抆,不随时净洗,然彼铜器倍更生垢,极为不净。此第一人亦复如是,与垢相随,内有结如实不知,彼便作是念:‘我当思惟净想。’已思惟净想,便生欲心,已生欲心,则有贪欲、瞋恚、愚痴而命终,不求方便,灭此欲心。

“彼第二人与结相随,内有结如实知!‘我今可舍净想,思惟不净想。’彼已舍净想,思惟不净想,彼[*]以思惟不净想,便不生欲心,求方便,不得者得、不获者获、不及者及,便无贪欲、瞋恚、愚痴,亦复无结而命终。犹如有人从市中买得铜器,尘垢所染,彼人随时修治,洗荡使净。此人亦复如是。与结相随,内有结如实知之。彼人便舍净想,思惟不净想,彼思惟不净想,更求方便,不得者得、不获者获、不作证者教令得证,已无欲心、无瞋恚、愚痴而命终。是谓,目连!有此二人与结相随,一人下贱,一人最妙。”

目连曰:“复以何因缘,使此二人不与结相随,一人下贱,一人最妙?”

舍利弗曰:“彼第三人不与结相随,内无结如实而不知。彼便作是思惟,我不求方便思惟,不得者得、不获者获、不作证者而作证。彼人有欲心、瞋恚、愚痴所缚而命终。犹如有人诣市买铜器,非尘垢所染,然不随时洗治,亦不随时修治;此第三人亦复如是,不与结相随,内无结如实不知,亦不作是学,我当求方便,灭此诸结;而有贪欲、瞋恚、愚痴之心而命终。

“彼第四人不与结俱,内无结如实知之。彼便作是思惟,求方便,不得者得、不获者获、不作证者令作证。彼以无此结而命终。犹如有人诣市,得好铜器极净洁,复加随时修治,磨洗其器。尔时,彼器倍复净好,此第四人亦复如是,不与结相随,内无结如实知之,彼便作是思惟,求方便,不获者获、不得者得、不作证者而作证,彼便无结使贪欲、瞋恚、愚痴,身坏命终。是谓,目连!有此二人不与结相随,内无结如实知之,一人为上,一人下贱。”

是时,尊者目连问舍利弗曰:“何以故名曰结?”

舍利弗曰:“目连当知,恶不善法,起诸邪见,故名为结。或复有人而作是念:‘如来问我义已,然后与诸比丘说法,不问余比丘义,而如来与比丘说法。’或复有是时,世尊语余比丘而说法,然不语彼比丘如来说法。‘如来不语我与比丘说法。’或有不善,或有贪欲。既有不善,又有贪欲,此二俱不善。

“或复有时,比丘作是念:‘我恒在诸比丘前而入村乞食,不使余比丘在比丘前而入村乞食。’或有是时,余比丘在前而入村乞食,不使彼比丘在比丘前而入村乞食。‘我不在比丘前而入村乞食。’既有不善,又有贪欲,此二俱不善。

“目连当知,或复有是时,比丘作是念:‘我当在比丘前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不使余比丘先比丘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或复有时,余比丘在比丘前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不使彼比丘在比丘前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我不在比丘前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既有不善,又有贪欲,此二俱不善。

“或复有时,比丘作是念:‘我食已与檀越说法,不使余比丘食讫与檀越说法。’或复有时,余比丘食竟与檀越说法,不使彼比丘食竟与檀越说法。‘不使我食竟与檀越说法。’既有不善,又有贪欲,此二俱不善。

“或复有时,比丘作是念:‘我当至园中,与长者婆罗门说法,不使余比丘至园中,与长者婆罗门说法。’或复有时,余比丘至园中,与长者婆罗门说法,不使余比丘至园中,与长者婆罗门说法。‘不使我至园中,与长者婆罗门说法。’既有不善,又有贪欲,此二俱不善。

“或复有时,比丘作是念:‘我今犯戒,使诸比丘不知我犯戒。’或复有时,彼比丘犯戒,诸比丘知此比丘犯戒,既有不善,又有贪欲,此二俱不善。

“或复有时,比丘作是念:‘我今犯戒,不使余比丘语我言犯戒。’或复有时,彼比丘犯戒,余比丘语言犯戒。既有不善,又有贪欲,此二俱不善。

“或复有时,彼比丘作是念:‘我今犯戒,使清净比丘告我,不使不清净比丘告我。’或复有时,不清净比丘告彼比丘言:‘彼比丘犯戒。’既有不善,又有贪欲,此二俱不善。

“或复有时,比丘作是念:‘我今犯戒。若有比丘告我者,当在屏处,不在大众之中。’或复有时,彼比丘犯戒,在大众中告语,不在屏处。比丘复作是念:‘此诸比丘在大众中告我,不在屏处。’既有不善,又有贪欲,此二俱不善。

“目连当知,此诸法之本,兴起此行者,名为结使。目连!复知诸有四部之众,犯此行者,皆共闻知。虽言我行阿练若,在闲静之处,正使著五纳衣,恒行乞食,不择贫富,行不卒暴,往来住止,坐起动静,言语默然,彼比丘作是念:‘使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斯诸梵行者,恒来供养我。’彼比丘虽有是念,然四部众亦不随时供养。所以然者,以彼比丘恶不善行未除故,见闻念知。犹如有人,一铜器极为清净,复以不净盛着铜器中,复以余器盖其上,持行诣国界。众人见已,问彼人曰:‘君所持者是何物乎?我等欲得观见。’是时,众人素既饥俭,谓呼:‘是好饮食。’寻发器盖,然是不净,皆共得见。此比丘亦复如是。虽有阿练若行,随时乞食,著五纳衣,正身正意系念在前,彼虽生此念:‘欲使诸梵行者,随时来供养。’然复诸梵行人,不随时供养。所以然者,以彼比丘恶不善法结使未尽故。

“目连当知,诸有比丘无此恶不善法,结使已尽,见闻念知,虽在城傍行,犹是持法之人。或受人请,或受长者供养,彼比丘无此贪欲之想。是时,四部之众及诸梵行者,皆来供养。所以然者,以彼比丘行清净故,皆见闻念知。犹如有人有好铜器,盛好饮食,气味极香,复以物盖其上,持行诣国界,众人见已,问彼人曰:‘此是何物,我等欲得观见。’时寻发看,见是饮食,皆共取食。此亦如是,比丘见闻念知,虽在城傍行,受长者供养,彼不作是念:‘使诸梵行者来供养我。’然复诸梵行者,皆来供养之。所以然者,以彼比丘恶不善行[*]以除尽故。是故,目连!以此诸行故,名为结使。”

是时,尊者大目揵连叹曰:“善哉!善哉!舍利弗!所以然者,我昔游此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到时着衣持钵,入罗阅城乞食,至彼车师舍,在门外默然而立。是时,彼工师手执斧而材。是时,更有长老工师有少事缘,来至此工师舍。是时,彼工师修治材板。是时,彼老工师而生此念:‘此小工师斫材如我意不?我今当观之。’是时,彼工师所嫌之处,彼工师尽取斫之。是时,彼老工师甚怀欢喜,而作是念:‘善哉!善哉!卿所斫材尽如我意。’此亦如是,诸有比丘心不柔和,舍沙门行,心怀奸伪,不从沙门之法,性行麁踈,不知惭愧,强颜耐辱,为卑贱行,无有勇猛。或喜多忘失,不忆所行,心意不定,所作错乱,诸根不定,然今尊者舍利弗观察性行已,而修治之。

“诸有族姓子,以信坚固,出家学道,甚恭敬戒,不舍沙门贤圣之法,无有幻伪,不行卒暴,心意柔和,言常含笑,不伤人意,心恒一定,无有是非,诸根不乱。彼闻尊者舍利弗语已,便自承受,亦不忘失。犹如若男、若女,端正无双,极自沐浴,著好新衣,用香涂身。若复有人,复加以优钵华,持用奉上,彼人得已,即著头上,欢喜踊跃,不能自胜。此亦如是,若有族姓子,以信坚固,出家学道,恭敬于戒,不失沙门之法,无有幻伪,不行卒暴,心意柔和,言常含笑,不伤人意,心恒一定,无有是非,诸根不乱。彼从尊者舍利弗闻是语已,甚怀欢喜,不能自胜,而受其教。如此诸族姓子说此法教。”

尔时,诸贤各各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M. 5. Anaṅgaṇa.,[No. 26(87), No. 49]

  ????

揵=健【圣】

  “揵”,圣本作“健”。
  “健”,大正藏原为“揵”,今依据圣本改作“健”。

二+(人)【宋】【元】【明】

  “二”,宋、元、明三本作“二人”。
  大正藏无“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愚)+痴【宋】【元】【明】

  “痴”,宋、元、明三本作“愚痴”。
  大正藏无“愚”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随=俱【圣】*

  “随”,圣本作“俱”。
  “俱”,大正藏原为“随”,今依据圣本改作“俱”。

摩抆不随=磨拭不俱【宋】【元】【明】

  “摩抆不随”,宋、元、明三本作“磨拭不俱”。
  “磨拭不俱”,大正藏原为“摩抆不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磨拭不俱”。

〔净想已〕-【圣】

  圣本无“净想已”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净想已”三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知+(之)【宋】【元】【明】

  “知”,宋、元、明三本作“知之”。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如实知我今可舍)+净想【宋】【元】

  “净想”,宋、元二本作“如实知我今可舍净想”。
  大正藏无“如实知我今可舍”七字,今依据宋、元二本补上。

洗荡=荡器【宋】【圣】,=荡器【元】【明】

  ????

教=而【宋】【元】【明】

  “教”,宋、元、明三本作“而”。
  “而”,大正藏原为“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而”。

大正藏无“非”字,今依据前后文、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及相当的南传经文补上。

〔贪欲〕-【圣】

  圣本无“贪欲”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贪欲”二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磨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磨洗”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磨洗”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时〕-【圣】

  圣本无“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时”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不使…说法〕十二字-【圣】

  圣本无“不使…说法”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不使…说法”五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使〕-【圣】

  圣本无“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使”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我)+言【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我言”。
  大正藏无“我”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诸=语【圣】*

  “诸”,圣本作“语”。
  “语”,大正藏原为“诸”,今依据圣本改作“语”。

〔夷〕-【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夷”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夷”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之)+众【宋】【元】【明】

  “众”,宋、元、明三本作“之众”。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盖=看【宋】【元】【明】

  “盖”,宋、元、明三本作“看”。
  “看”,大正藏原为“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看”。

得=恶【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恶”。
  “恶”,大正藏原为“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恶”。

(之)+人【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之人”。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观)+看【宋】【元】【明】

  “看”,宋、元、明三本作“观看”。
  大正藏无“观”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我〕-【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我”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我”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时〕-【圣】

  圣本无“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时”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新衣用香=华香兼用【宋】【元】【明】

  “新衣用香”,宋、元、明三本作“华香兼用”。
  “华香兼用”,大正藏原为“新衣用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华香兼用”。

无有=又无【宋】【元】【明】,=有无【圣】

  ????

[注解]

檀越:为音译,义译为“施主”,施与僧众衣食等的人。

斫:以刀斧砍削。读音同“浊”。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观察心中的烦恼

觉察心念中有结、无结,是四念处中“心念处”的范畴,心念的活动与身、受相连,已能如实知“身念处”、“受念处”的人,因为心足够敏锐,可进一步觉察到比身、受更细微的心念,观照何时有或无贪、瞋、痴等烦恼,这就是“心念处”。

本经中的第三种人是“内无结,而如实不知”,虽然目前没有烦恼,但是并未断除烦恼的根源,由于这种人连心中当下有没有烦恼都不知道,浑浑噩噩且毫无警戒,日后因缘俱足时就会再生起烦恼。

例如有人不吸毒,但对毒害没有概念,不知道毒碰不得,这也算无结而不知。这样的缺点是或许某一天有人诱惑他吸毒,他就陷进去了。

有结人 vs 无结人:

有没有心结 用譬喻的话就是 优劣比一比
心里有结,自己不知道 铜器买来就脏,又放着生灰尘
心里有结,自己能知道 铜器买来就脏,可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心里无结,自己不知道 铜器买来很干净,却放着生灰尘
心里无结,自己能知道 铜器买来很干净,加上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同场加映] 外表好坏 vs 内在境界:(《杂阿含经》卷35第991经)

外表和内在 优劣比一比
犯戒,而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
犯戒,但于心解脱、慧解脱能如实知
持戒者(掉动者、瞋恨者、苦贪者),但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
持戒者(掉动者、瞋恨者、苦贪者),而于心解脱、慧解脱能如实知

(七)[0634a17]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四果。云何为四?或有[*]果生而似熟,或有[*]果熟而似生,或有[*]果熟而似熟,或有[*]果生而似生。是谓,比丘!世间有此四[*]果。世间有此四人,亦复如是。云何为四?或有人熟而像生,或有人生而像熟,或有人生而似生,或有人熟而[*]似熟。

何等人生而[*]似熟?或有人往来行步不行卒暴,眼目视瞻恒随法教,着衣持钵亦复随法行步,视地不左右顾望;然复犯戒不随正行,实非沙门而似沙门,不行梵行而自言行梵行,尽坏败正法,根败之种,是谓此人生而像熟。

“彼人云何熟而像生?或有比丘性行似踈,视瞻不端,亦不随法行,喜左右顾视;然复精进多闻,修行善法,恒持戒律,不失威仪,见少非法,便怀恐惧,是谓此人熟而像生。

“彼云何人生而像生?或有比丘不持禁戒,不知行步礼节,亦复不知出入行来,亦复不知着衣持钵,诸根错乱,心着色、声、香、味、细滑之法,彼犯禁戒,不行正法,不是沙门而似沙门,不行梵行而似梵行,根败之人,不可修饰,是谓此人生而[*]似生。

“彼云何有人熟而[*]似熟?或有比丘持戒禁限,出入行步不失时节,看视不失威仪;然极精进,修行善法,威仪礼节皆悉成就,见小非法,便怀恐怖,况复大者,是谓此人熟而[*]似熟。

“是谓,比丘!世间有此四[*]果之人,当学熟[*]果之人。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IV. 106. Ambāni.

  ???

果=菓【宋】*【元】*【明】*

  “果”,宋、元、明三本作“菓”。
  “菓”,大正藏原为“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菓”。

像=似【圣】

  “像”,圣本作“似”。
  “似”,大正藏原为“像”,今依据圣本改作“似”。

似=像【宋】*【元】*【明】*

  “似”,宋、元、明三本作“像”。
  “像”,大正藏原为“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像”。

(彼)+何【宋】【元】【明】

  “何”,宋、元、明三本作“彼何”。
  大正藏无“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法=顺【圣】

  “法”,圣本作“顺”。
  “顺”,大正藏原为“法”,今依据圣本改作“顺”。

正=心【圣】

  “正”,圣本作“心”。
  “心”,大正藏原为“正”,今依据圣本改作“心”。

〔行〕-【宋】

  宋本无“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行”字,今依据宋本删去。

人云何=云何有人【宋】【元】【明】

  “人云何”,宋、元、明三本作“云何有人”。
  “云何有人”,大正藏原为“人云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云何有人”。

(有)+人【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有人”。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戒禁=禁戒【明】

  “戒禁”,明本作“禁戒”。
  “禁戒”,大正藏原为“戒禁”,今依据明本改作“禁戒”。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修行人的优劣要看内在,不能以外表来评断;然而若能表里如一、两全其美当然是最好。以下是本品第 6、7、9三经对照:
经典 内在 外表 用譬喻的话就是 优劣比一比
第 6 经 有结 修梵行、阿练若行 (外表)干净铜器但(内在)里面装了秽物 不优
无结 修梵行、城傍而行 (外表)干净铜器而(内在)里面装了美食
第 7 经 犯戒不随正行 威仪安详 (内在)生而(外表)似熟的水果
持戒、精进、多闻 不威仪安详 (内在)熟而(外表)似生的水果
犯戒不随正行 不威仪安详 (内在)生而(外表)似生的水果
持戒、精进、多闻 威仪安详 (内在)熟而(外表)似熟的水果 优。应当学
第 9 经 犯戒不随正行 威仪安详 (内在)声丑(外表)形好的鸟
持戒、精进、多闻 不威仪安详 (内在)声好(外表)形丑的鸟
犯戒不随正行 不威仪安详 (内在)声丑(外表)形丑的鸟
持戒、精进、多闻 威仪安详 (内在)声好(外表)形好的鸟 优。应当学

(八)[0634b18]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日空中有随岚风,设复有飞鸟至彼者,若鸟、鹊、鸿值彼风者,头脑、羽翼各在一处。此间一比丘亦复如是。舍禁戒已,作白衣行,是时三衣、钵器、鍼六物之属各在一处,犹随岚之风吹杀彼鸟。是故,诸比丘!当修行梵行。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鸟=乌【宋】【元】【明】【圣】

  “鸟”,宋、元、明、圣四本作“乌”。
  “乌”,大正藏原为“鸟”,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乌”。

脑=胁【宋】【元】【明】

  “脑”,宋、元、明三本作“胁”。
  “胁”,大正藏原为“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胁”。

筒=筒【宋】

  “筒”,宋本作“筒”。
  “筒”,大正藏原为“筒”,今依据宋本改作“筒”。

[注解]

随岚风:音译,又作毘蓝、吠蓝婆;义译为迅猛风,劫灾时的大猛风,所到之处,悉皆散坏,能坏世界。(不过应该不是大三灾灾后重建大千世界的“僧伽风”、“阿那毘罗大风”,也不是大三灾风灾时毁坏大千世界的“大僧伽风”)。

鸿:大雁。

鹄:天鹅。读音同“胡”。

三衣:出家人的三种袈裟,包括安陀会(日常劳务或就寝时用;贴身的衣)、郁多罗僧(礼拜、听法、听戒时加披于安陀会外;上衣)、僧伽梨(外出托钵或入聚落王宫,说法教化时用;外套)。

六物:出家人不可或缺的随身生活资具,其形状、材料、制法都有严格规定,极其简约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出家人将物质贪欲减少到最低。六物包括了:三衣、钵、尼师坛(敷布坐卧之具)、饮水所用之漉水囊(避免误伤水中虫命)等六种。若略去后二者,一般称为三衣一钵。若加裁缝用具之针、筒,则为八物。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戒,不要视为拘束,它其实是一种随身的保护。五欲,也不要视为及时行乐,它其实也可能是堕落的陷阱。


  • 世尊蛮常把四处游化的“比丘”比喻为自由飞翔的“鸟”:

《杂阿含经》卷24第637:“衣钵随身,如鸟两翼”。

《中阿含经》卷19〈80 迦𫄨那经第9〉: 阿那律尊者代佛说法:“诸贤,我已成就此圣戒聚,当复学极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躯,随所游至,与衣钵俱;行无顾恋,犹如鹰鸟与两翅俱,飞翔空中。”

(九)[0634b27]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比丘当知,有此四鸟。云何为四?或有鸟声好而形丑,或有鸟形好而声丑,或有鸟声丑形亦丑,或有鸟形好声亦好。

“彼云何鸟声好而形丑?翅罗鸟是也。是谓此鸟声好而形丑。彼云何鸟形好而声丑?所谓鸷鸟是也。是谓此鸟形好而声丑。彼云何鸟声丑形亦丑?所谓兔枭是也。是谓此鸟声丑形亦丑。复有何鸟声好形亦好?所谓孔雀鸟是也。是谓此鸟声好形亦好。是谓,比丘!有此四鸟,当共觉知。

“此亦如是,世间亦有四人似鸟,当共觉知。云何为四?于是,或有比丘颜貌端政,出入行来,着衣持钵,屈申俯仰,威仪成就;亦复不能有所讽诵诸所有法,初善、中善、竟善,不能承法之教,亦复不能善讽诵读。是谓此人形好而声不好。

“复有何等人声好而形丑?或有一比丘出入行来,屈[*]申俯仰,着衣持钵,威仪不成就,恒好广说;然复彼人精进持戒,闻法能知所学,多闻诸所有法,初善、中善、竟善,义理深邃,具足修梵行,然复彼法善持善诵。是谓此人声好而形丑。

彼复有何等人声丑形亦丑?或有一人犯戒、不精进、不多闻,所闻便失;彼于此法,应具足行梵行,然不肯承受。是谓此人声亦丑形亦丑。

彼何等人声[*]亦好形亦好?或有比丘颜貌[*]端政,出入行来,着衣持钵,不左右顾视;然复精进修行善法。然戒律具足,见小非法,尚怀恐惧,何况大者!亦复多闻,所受不忘,诸所有法,初善、中善、竟善,修其善行,如此之法,善讽诵读。是谓此人声好形亦好。

“是谓世间有此四人,在世间者,当共觉知。是故,诸比丘!当学声好形亦好。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拘翅罗=拘抧罗【宋】【元】【明】

  “拘翅罗”,宋、元、明三本作“拘抧罗”。
  “拘抧罗”,大正藏原为“拘翅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拘抧罗”。

翅+注(居梨)【圣】

  ???

云何=何者【圣】

  “云何”,圣本作“何者”。
  “何者”,大正藏原为“云何”,今依据圣本改作“何者”。

〔彼〕-【圣】

  圣本无“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彼”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兔〕-【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兔”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何〕-【圣】

  圣本无“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何”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端政=端正【宋】*【元】*【明】*【圣】

  “端政”,宋、元、明、圣四本作“端正”。
  “端正”,大正藏原为“端政”,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端正”。

申=伸【宋】*【元】*【明】*

  “申”,宋、元、明三本作“伸”。
  “伸”,大正藏原为“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不好=丑【宋】【元】【明】

  “不好”,宋、元、明三本作“丑”。
  “丑”,大正藏原为“不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丑”。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亦)+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亦不”。
  大正藏无“亦”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彼+(人)【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彼人”。
  大正藏无“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肯=有【圣】

  “肯”,圣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为“肯”,今依据圣本改作“有”。

〔亦〕-【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亦”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亦”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彼=复有【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复有”。
  “复有”,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复有”。

[注解]

[对应经典]

 

(一〇)[0635a03]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云。云何为四?或有云雷而不雨,或有云雨而不雷,或有云亦雨亦雷,或有云亦不雨亦[*]不雷,是谓四种云。世间四种人而像云,何等四人?或有比丘雷而不雨,或有比丘雨而不雷,或有比丘亦不雨亦不雷,或有比丘亦雨亦雷。

“彼云何比丘雷而不雨?或有比丘高声诵习,所谓契经、祇夜、受决、偈、本末、因缘、已说、生经、颂、方等、未曾有法、譬喻。如是诸法,善讽诵读,不失其义;不广与人说法。是谓此人雷而不雨。

彼云何人雨而不雷?或比丘有颜色[*]端政,出入行来,进止之宜,皆悉具知,修诸善法,无毫厘之失;然不多闻,亦不高声诵习,复不修行契经、本末、授决、偈、因缘、譬喻、生经、方等、未曾有法,然从他承受,亦不忘失,好与善知识相随,亦好与他说法。是谓此人雨而不雷。

“彼何等人亦不雨亦复不雷?或有一人颜色不[*]端政,出入行来,进止之宜,皆悉不具,不修诸善法;然不多闻,亦不高声诵习读,复不修行契经至方等,亦复不与他说法。是谓此人亦不雨亦不雷。

复有何等人亦雨亦雷?或有一人颜色[*]端政,出入行来,进止之[*]宜,亦悉具知,好喜学问,所受不失;亦好与他说法,劝进他人,令使承受。是谓此人亦雷亦雨。是谓,比丘!世间有此四人。是故,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谛.饶益.阿难  重担.四生.结
 四果.随岚风  四鸟.雷在后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七

[校勘]

~A. IV. 102. Valāhaka.

  ???

(不)+雨【宋】【元】【明】

  “雨”,宋、元、明三本作“不雨”。
  大正藏无“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不)+雷【宋】【元】【明】

  “雷”,宋、元、明三本作“不雷”。
  大正藏无“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契经~Sutta.

  ???

祇夜~Geyya.

  ???

受决~Veyyākaraṇa.,受=授【宋】【元】【明】

  ????

偈~Gāthā.

  ???

本末~Itivuttaka(?).

  ???

生经~Jātaka.

  ???

颂~Udāna.(?)

  ???

方等~Vedalla.

  ???

未曾有法~Abbhutadhamma.

  ???

〔彼〕-【圣】

  圣本无“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彼”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人=比丘【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比丘”。
  “比丘”,大正藏原为“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比丘”。

比丘有=有比丘【宋】【元】【明】【圣】

  “比丘有”,宋、元、明、圣四本作“有比丘”。
  “有比丘”,大正藏原为“比丘有”,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有比丘”。

之宜=威仪【圣】

  “之宜”,圣本作“威仪”。
  “威仪”,大正藏原为“之宜”,今依据圣本改作“威仪”。

毫=豪【圣】

  “毫”,圣本作“豪”。
  “豪”,大正藏原为“毫”,今依据圣本改作“豪”。

〔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宜=仪【圣】*

  “宜”,圣本作“仪”。
  “仪”,大正藏原为“宜”,今依据圣本改作“仪”。

〔读〕-【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读”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读”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复=彼【宋】【元】【明】

  “复”,宋、元、明三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为“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亦雷亦雨=亦雨亦雷【宋】【元】【明】

  “亦雷亦雨”,宋、元、明三本作“亦雨亦雷”。
  “亦雨亦雷”,大正藏原为“亦雷亦雨”,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亦雨亦雷”。

+(光明皇后愿文)【圣】

  圣本在“??”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大正藏无“光明皇后愿文”六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本经的比喻中:
    • 云:修行人的分类。
    • 雷:读诵经文、修行如实知。(雷是种光电的作用,造成本质的变化。)
    • 雨:以佛法滋润众生、广结善缘。(雨下在很多地方,投射在很多人的心上。)

雨及雷在四种状态里指称的事项略有不同??

对应的南传经文比喻也不太相同:

  • 云:修行人的分类。
  • 雷:能读法、说法。
  • 雨:实践、体验法义。
  • 十二部经、十二分教:

一般我们常说“三藏十二部经”,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十二部经,也称为十二分教。

“十二部经”是指将佛经依照表现形式、叙述形式、内容等等,做出不同的分类,而佛所说的法,有时属于其中的一项,有时属于两项,或是三项。这些分类是在经典结集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有作“三分教”(这是最原始的分法:契经、祇夜、记别)、“九分教”或“十二分教”。

本经提到的十二分教分别是︰契经、祇夜、受决(记别)、偈(讽颂)、本末(本事)、因缘、已说(论议?)、生经(本生)、颂(自说)、方等(方广)、未曾有法、譬喻。

(以下参考《中华佛学百科全书》)

(1)“契经”(su^tra,sutta,修多罗、经、线经)

  • 简单来说:简洁地将要点叙述下来的散文集。
  • 广义来说:契经包含一切佛经。
  • 本意是:本来所谓的su^tra是丝或线之意,就像是把长的丝和花串在一起做成花环。经也是如此,把简单的散文连结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


(2)“祇夜”(geya,geyya,应颂、重颂)︰

  • 本意是:‘可以唱出来的’。
  • 简单来说:散文与韵文(偈)兼而有之的佛的说法形式。应颂:‘对应着散文的颂(韵文)’。重颂:‘重复散文内容所说的颂’。
  • 例如:本品的第 4 经,上文说完之后,复述上文再说一次偈。常见:“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3)“受决”、记别(vya^karan!a,veyya^karan!a,和伽罗那、记说、受记、悬记)︰

  • 本意是:‘问答体的解说文章’,后来又进一步解为‘对简单的做详细解说’的意思。
  • 在大乘佛教里,也引申有‘受记(授记)’的意思。


(4)“偈”、讽颂(ga^tha^,伽陀、偈)︰

  • 这是一种只有韵文的文学形式,如法句经、长老偈、长老尼偈等都是其中一例。


(5)“本末”、本事(itivr!ttaka,itivuttaka,伊帝目多伽、如是语)︰

  • 一般是指佛弟子过去事的故事。


(6)“因缘”(nida^na,尼陀那)︰

  • 1.世尊过去世修行的因缘故事。
  • 2.制定戒律戒条的因缘。


(7)“已说” = 论议(upades/a,优波提舍、论议)?

  • 广解义,是一种详细注释的说法。(相对于“略说法”)。


(8)“生经”、本生(ja^taka,阇多伽)︰

  • 一般是指佛陀前生的故事。


(9)“颂”、自说(uda^na,优陀那、无问自说、感兴语)︰

  • 本意是:世尊无问而说。
  • 佛陀通常都是应别人的请求而说法,自说是未经他人请求而自己说出来的,在形式上散文韵文都有。

例如《杂阿含经》卷3第64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

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起,出讲堂,于堂阴中大众前,敷座而坐。尔时,世尊叹
 优陀那偈:
“法无有吾我,  亦复无我所;
 我既非当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脱此,  则断下分结。”


(10)“方等”、方广(vaipulya,vedalla,毗佛略、毗陀罗、有明)︰

  • 1.问与答。(为了得到知识上的满足而有询问,以及针对这个询问所作的解答。)
  • 2.在大乘佛教中,语义上是︰‘广说种种甚深的法义’,也泛指一切大乘经。


(11)“未曾有法”(adbhutadharma,abbhuta-dha-mma,阿佛陀达磨)︰

  • 希有、未曾有、而不可思议的事情。例如出世法的第一义,或神通事迹。
  • 例如:本周的第 2 经,“如来出世,有四种未曾有法。....”


(12)“譬喻”(avada^na,apada^na,阿婆陀那、阿波陀那)︰

  • 本意是:‘英雄行为的故事’,与因果业报说有关系。某些人在现世有杰出的表现,在过去世也曾有过英雄式的善行,像这样将过去、现在连串起来的故事就是譬喻。
  • 例如:上周maki导读的长寿王经就算是“譬喻”的经文。
 
agama1/增壹阿含經四諦品第二十五.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17 16:2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82658767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