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十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六入处的运作;六入处相应 (4/5)]

“六入处”是:

  • 眼:视觉器官。
  • 耳:听觉器官。
  • 鼻:嗅觉器官。
  • 舌:味觉器官。
  • 身:触觉器官。
  • 意:心作为感官。(可能在身体上的投射为大脑的运作。)

这六个感官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称为六入处,又称为“六内入处”、“六根”。

六入处当中的眼、耳、鼻、舌、身在人体有对应器官,这些器官也是由物质所构成的。佛经用语中,物质(例如身体)及物理世界的现象称为“色阴”,古印度人认为色阴是由“四大”以及四大所造成的物质及物理现象所构成的。四大是:

  • 地大:坚固性。
  • 水大:湿润性。
  • 火大:温热性。
  • 风大:移动性。

例如视觉器官有眼球等固体,是眼的“地”大;有眼内的津液、血液,是眼的“水”大;有体温,是眼的“火”大;而眼球的转动则是“风”大的作用。

六入处所接收的,是“六境”:

  • 色:影像。
  • 声:声音。
  • 香:香臭。
  • 味:味道。
  • 触:碰触。
  • 法:讯息。

六境又称为“六外入处”。由于六境能沾染身心,也称作“六尘”。

六入处能接收六境:

  • 眼根接收影像(色)而有视觉(眼识)。
  • 耳根接收声音(声)而有听觉(耳识)。
  • 鼻根接收香臭(香)而有嗅觉(鼻识)。
  • 舌根接收味道(味)而有味觉(舌识)。
  • 身根接收碰触(触)而有触觉(身识)。
  • 意根接收各种讯息(法)而有意识。

“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会有视觉(“眼识”)。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而能感“受”影像,映“想”起这是影像,而有意“思”、意志活动。这个过程经文叙述为:“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

感官所感知的,都是因缘而生,也就都会因缘而灭(“无常”),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主体(“非我”)。我们对自我的认定以及对世界的认知,都是透过感官,而所有感官感知的都是因缘生灭而无常的,自我以及世界也是因缘生灭而无常,没有什么可以永远执著不放的。

《杂阿含经》“六入处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第八、九、四十三、十一、十三卷,当中佛陀对我们开示六入处的性质、作用、为何会染著、如何防护、以及如何藉六入处修行解脱。由于本卷的内容较复杂,如果读起来太过吃力,可以先复习或研习卷八,即能循序渐进地理解本卷的义理。

(二七三)[0072b20]

如是我闻:

一时,舍卫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比丘独静思惟:“云何为我?我何所为?何等是我?我何所住?”从禅觉已,往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作是思惟:‘云何为我?我何所为?何法是我?我于何住?’”

佛告比丘:“今当为汝说于二法。谛听,善思,云何为二?眼色为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是名二法。比丘!若有说言:‘沙门瞿昙所说二法,此非为二,我今舍此,更立二法。’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境界故所以者何?缘眼、色,生眼识。

“比丘!彼眼者,是肉形、是、是因缘、是坚、是,是名眼肉形内地界。比丘!若眼肉形,若内、若因缘、津泽、是受,是名眼肉形内水界。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内、若因缘、明暖、是受,是名眼肉形内火界。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内、若因缘、轻飘动摇、是受,是名眼肉形内风界

“比丘!譬如两手和合相对作声。如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隐,变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谓生、老、死、受生之法。

“比丘!诸行刹那生灭诸行如幻、如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是故,比丘!于空诸行当知、当喜、当念:‘空诸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无我所。’譬如明目士夫,手执明灯,入于空室,彼空室观察。

“如是,比丘!于一切空行,心观察欢喜,于空法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我、我所。如眼,耳、鼻、舌、身……意、因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诸法无我、无常,乃至空我、我所。比丘!于意云何?眼是常、为非常耶?”

答言:“非常,世尊!”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复问:“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如是多闻圣弟子于眼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时,彼比丘闻世尊说合手声譬经教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成阿罗汉

[校勘]

明本无“异”字。

“内”,宋、元、明三本作“肉”。

“心”字之前大正藏有一“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佛:觉者;自觉觉他的人。又译为佛陀。

舍卫:古代中印度拘萨罗国的首都,该国的南方有另外一个国家也叫做拘萨罗国,为方便区分,后来就将首都名作为国号,称作舍卫国。在当今印度北部近尼泊尔处。

祇树给孤独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给孤独长者向祇陀太子买下土地,并由祇陀太子布施树林。“给孤独长者”是须达多长者的绰号,因为他乐善好施,常常救济孤独无依的人,因此被称为给孤独长者。

异比丘:某位大家较不熟悉的比丘。

从禅觉已:禅坐完毕之后。

诣:拜访。

稽首礼足,退住一面:以头顶礼受礼者的脚或地(五体投地、最高礼法),然后退下,停留在旁边。

世尊:世间所尊重的觉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称佛陀为“世尊”。

独一静处:独自处在安静的地方。

比丘: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

沙门:出家的修行人。

瞿昙: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后分族称释迦氏。又译为“乔达摩”。佛弟子称佛陀为“世尊”,而外道则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昙”或“沙门瞿昙”来称呼他。

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境界故:这只是空话,如果去问他,他就回答不出来了,只会愈来愈迷惑,因为他其实没有相关经验。其中“言数”又译为“言说”。

所以者何:为何会这样呢?

内:在自身内的。

受:能有感受的。

地界:坚固性。

水界:湿润性。(南传的论则主张为“流动或溢出”,并可“黏聚”其他色法。)

火界:温热性。

风界:移动性。

两手和合相对作声:拍手发声。

三事和合触:感官(根)、外境、识,三者和合而为“触”。例如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而为“眼触”。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

想: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么颜色;接触到一个概念、语言,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接触过相同的概念、语言,而知道这是什么概念、语言。

思:意志活动;使心造作的精神作用,是最常见的一种行阴。

此等诸法:前句中的眼(根)、色(境)、眼识、触、受、想、思。

非我:不是“我”。又译为“无我”。

无常:迁流变化,没有恒常不变的。

安隐:安稳。

没:消失、终了。

受生:(陷于轮回而)投生。

诸行:所有由因缘而生的事物(即“有为法”)。

炎:即“阳焰”,太阳照射地面,空气受热而产生对流,或是火焰周围空气受热而扰动的现象,远看像奔腾不停的野马或波动的水面(海市蜃楼之类),走近时即不见了。

刹那时顷尽朽:立刻就都败坏了。

空诸行:本性是空的有为法(因缘而生的事物)。又译为“空行”。

常、恒、住、不变易法空:世人以为恒常、稳固不变的“我”,不是实有的。其中“常、恒、住、不变易法”是古印度婆罗门教所主张“我”的特性。

我:世人以为的轮回主体,古印度婆罗门教认为有永恒、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特性,佛教则由因缘的分析而发觉“无我”。

我所:我所拥有的。

士夫:人。音译为“补特伽罗”。

空法行:空法、空行。跟“空诸行”同义。

法:这里指六境中的“法”,即讯息。“耳、鼻、舌、身……意、法因缘生意识”是“耳、声因缘,生耳识……鼻、香因缘,生鼻识……舌、味因缘,生舌识……身、触因缘,生身识……意、法因缘,生意识”的简称。

于意云何:于意云何是“于汝意云何”的简化,询问对方意见的意思。

多闻:多听闻佛法而受持。

见我、异我、相在:视(眼)为我、(眼)之外有我、(眼)包含或被包含于我之中。(“是我、异我、相在”的定义详见卷五第109经。)

解脱知见:知道自己已证得了解脱的智慧。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不会再次出生,清净的修行已经确立,应当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会再受轮回。

不放逸:不怠惰。

阿罗汉:断尽烦恼、不再轮回的四果圣人。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解说眼内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也就是说眼和外面的世界一般,都是由四大所构成的,眼内没有一个特殊的、不灭的自我。

眼睛如何看到东西?佛陀将之比喻为拍手,两手拍在一起时击出掌声,但一拍完声音就不见了,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看到东西”的过程也类似,有眼睛、所看的东西,以及眼识三者和合,眼睛就看到东西,这个过程是因缘而生,也就因缘而灭,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不灭的自我。

不只眼见色如此,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识法,都是如此,因缘生灭。

[进阶辨正]

(二七四)[0073a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非汝有者,当尽弃舍,舍彼法已,长夜安乐。诸比丘!于意云何?于此祇桓中,诸草木枝叶,有人持去,汝等颇有念言:‘此诸物是我所,彼人何故辄持去?’”

答言:“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亦非我、非我所故,汝诸比丘亦复如是。于非所有物当尽弃舍,弃舍彼法已,长夜安乐。何等为非汝所有?谓眼,眼非汝所有,彼应弃舍,舍彼法已,长夜安乐。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云何?比丘!眼是常耶?为非常耶?”

答言:“无常。”

世尊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复问:“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于此六入处观察非我、非我所,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无所取故,无所,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无“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宋、元、明三本无“弃”字。

“后”,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后”。

[注解]

长夜安乐:长久得到安稳快乐。

祇桓:“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给孤独长者向祇陀太子买下土地,并由祇陀太子布施树林。

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感官。

取:执取;执著。

著:黏着;执著。

涅槃:灭除烦恼、生死。

[对应经典]

 

[导读:六入处与善摄根门]

佛陀常告诫我们要“善摄根门”、“关闭根门”,好好地守护六根,因为六根是对外的门户。当我们透过六根接触到外境时,也就是根、境、识和合生触的当下,此时如果有智慧、具足正念,心就不会随着外境而转,自然不会生起烦恼。

关于正念与善摄根门,《杂阿含经》卷二十四“念处相应”中有更深入的阐述,佛陀表示有持戒则四念处(正念)才修得好;基于正念,对于眼所见、耳所听、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思,有警觉心,不会沉迷其中,这也算是“正智”的作用。心不向外驰骋,有正念、正智,才能够专一安定,进而觉悟解脱的智慧。

(二七五)[0073a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其有说言大力者,其唯难陀,此是正说。其有说言最端正者,其唯难陀,是则正说。其有说言爱欲重者,其唯难陀,是则正说。

“诸比丘!而今难陀关闭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精勤修习,正智成就,堪能尽寿纯一满净,梵行清白

关闭根门彼难陀比丘关闭根门故,若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若诸眼根增不律仪无明障、世间贪、忧恶不善法其心,生诸律仪;防护于眼、耳、鼻、舌、身、意根,生诸律仪,是名难陀比丘关闭根门。

饮食知量饮食知量者,难陀比丘于食系数:‘不自高、不放逸、不着色、不着庄严,支身而已。任其所得,为止饥渴,修梵行故。故起苦觉令息灭,未起苦觉令不起故成其崇向故气力安乐、无罪触住故。如人乘车,涂以膏油,不为自高,乃至庄严,为载运故。又如涂疮,不贪其味,为息苦故。’如是,善男子难陀知量而食,乃至无罪触[*]住,是名难陀知量而食。

精勤修业彼善男子难陀初夜、后夜精勤修业者,彼难陀昼则经行、坐禅,除去阴障,以净其身。于初夜时,经行、坐禅,除去阴障,以净其身。于中夜时,房外洗足,入于室中,右胁而卧屈膝累足念明相作起觉想。于后夜时,徐觉徐起,经行、坐禅,是名善男子难陀初夜、后夜精勤修习

正念、正智成就彼善男子难陀胜念正知者,是善男子难陀观察东方,一心正念,安住观察;观察南、西、北方,亦复如是。一心正念,安住观察。如是观者,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漏其心。彼善男子难陀觉诸受起,觉诸受住,觉诸受灭,正念而住,不令散乱;觉诸想起,觉诸想住,觉诸想灭,觉诸起,觉诸觉住,觉诸觉灭,正念而住,不令散乱,是名善男子难陀正念、正智成就。

“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关闭根门,如善男子难陀;饮食知量,如善男子难陀;初夜、后夜精勤修业,如善男子难陀;正念、正智成就,如善男子难陀。’如教授难陀法,亦当持是为其余人说。”

时,有异比丘而说偈言:

“善关闭根门,  正念摄心住,
 饮食知节量,  觉知诸心相,
 善男子难陀,  世尊之所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住”,宋、元、明三本作“在”。

“大”,元、明二本作“有大”。

“正”,大正藏原为“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忧”,大正藏原为“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忧”。

“灭”,宋、元、明三本作“灭故”。

“罪触”,大正藏原为“闻独”,宋、元、明三本作“间独”,今依据卷二十一第564经及《瑜伽师地论》改作“罪触”。[*]

“系”,大正藏原为“系”,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系”。

“相”,大正藏原为“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相”。

“习”,大正藏原为“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习”。

“忧”,大正藏原为“爱”,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忧”。

“而”,大正藏原为“心”,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而”。

[注解]

难陀:比丘名,极为英俊,出家前有位美艳的妻子。初出家时,难忘其妻子,后经佛陀善巧引导,而断除爱欲,证阿罗汉。以“大体端正,与世殊异”第一、“诸根寂静,心不变易”第一闻名。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最小的弟弟。

根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是外境进入身心的门户,因此称为根门。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约晚间六点至九点。古印度将一天分为八时,即昼四时、夜四时。夜四时为初夜、中夜、中夜后、后夜。(案:古印度有两种计时系统,一种是一天八时,一种是一天六时,在此采用一天八时的系统。)

后夜:夜晚的最后四分之一,约凌晨三点至六点。

正智: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

堪能:有能力。

尽寿纯一满净,梵行清白:终其一生都完全清净地修行。

色相:显而易见的形貌特征。显而易见的表征称为“相”,微细、不易立刻辨识的美好称为“随……好”。例如说佛陀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即指在相法上来看佛陀有“纤长指相”等三十二种显而易见的庄严相貌,“每个指头都妙好”等八十种微细、不易立刻辨识的美好形貌特征。

随形好:微细、不易立刻辨识的美好形貌特征。

律仪:遵守法则;约束举止。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自制”。

无明:无智;不彻底明白佛法。也是“痴”的异名。

暗:即“暗”。

恶不善法:恶的、不善的事情。

漏:烦恼。一般人由眼、耳等感官,时常流漏烦恼而不停止,所以以漏譬喻烦恼。

于食系数:吃饭时如理省察(不自高、不放逸、不着色等)而不贪著,知足、不过量。“数”在此读音同“属”,指省察。

支身:支持身体;维持生命。

梵行:清净的修行。

故起苦觉令息灭,未起苦觉令不起故:已生起的(例如饥饿而造成的)苦受让它消灭,还没生起的(例如吃太饱而造成的)苦受让它不生起。

成其崇向故:成就他崇高的志向。

气力安乐、无罪触住故:为了保持体力安稳喜乐、没有过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健康、无过失,住于安乐”。

善男子:信佛的好男人。

经行:在一定的路径上专心地往返步行,是一种能调剂身心、减少昏沉的修行方法。

除去阴障:除去障碍修行的种种(例如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除去阴盖”,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心从障碍法净化”。

中夜:夜晚四分的第二分,约九点至十二点。

右胁而卧:向右侧躺。“胁”是胸部两侧,由腋下至肋骨尽处的部位。

屈膝累足:膝盖弯曲、将左脚放在右脚上。

系念明相:连续不断地念著光明的相。

作起觉想:作要醒起来的想法,不贪睡。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意念作起身想”。

胜念:最好的念,即“正念”。“正念”指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

正知: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又译为“正智”。

正念: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

觉:念头。

摄心:收摄心念而不外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杂阿含经》卷三十八第1067经记载难陀刚出家时喜欢衣着光鲜亮丽、嬉戏调笑,经过佛陀告诫后才一改态度,用心修行。《增一阿含经》卷九〈惭愧品18〉第7经也记载,难陀修行一阵子后还是无法忘怀他美艳的妻子,甚至想要还俗,因此佛陀善巧引导,让他上天看天女、下地看油锅,他了解了因果,也就调伏了心念,好好修行。

借由如下的修行,难陀尊者由一爱欲深重的男子汉,成为梵行清白的大丈夫:

  • 关闭根门
  • 饮食知量
  • 精勤修习
  • 正念正智

本经中的“关闭根门”,经中举例为“若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眼睛视物但不执取,而不是说永远闭上眼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守护根门”,也是一样的意旨。

《增一阿含经》卷七〈火灭品16〉第1经记载难陀证阿罗汉后自然不受魔扰,佛陀称赞他:“端正比丘者,无有胜难陀比丘;诸根澹泊,亦是难陀比丘;无有欲心,亦是难陀比丘;无有瞋恚,亦是难陀比丘;无有愚痴,亦是难陀比丘;成阿罗汉,亦是难陀比丘。所以然者,难陀比丘端正,诸根寂静。”(CBETA, T02, no. 125, p. 579, a3-8)

[进阶辨正]

(二七六)[0073c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如是像类声闻尼众住舍卫国王园中。比丘尼众其名曰:纯陀比丘尼、民陀比丘尼、摩罗婆比丘尼、波罗遮罗比丘尼、罗毘迦比丘尼、差摩比丘尼、难摩比丘尼、告难舍瞿昙弥比丘尼、优钵罗色比丘尼、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此等及余比丘尼住王园中。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五百比丘尼前后围遶,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为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说法,示、教、照、喜;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发遣令还。言:“比丘尼!应时宜去。”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尔时,世尊知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去已,告诸比丘:“我年已老迈,不复堪能为诸比丘尼说法,汝等诸比丘僧,今日诸宿德上座,当教授诸比丘尼。”

时,诸比丘受世尊教,次第教授比丘尼,次至难陀。尔时,难陀次第应至而不欲教授。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五百比丘尼前后围遶,诣世尊所,稽首礼足,乃至闻法,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尔时,世尊知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去已,问尊者阿难:“谁应次至教授诸比丘尼?”

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诸上座次第教授比丘尼,次至难陀,而难陀不欲教授。”

尔时,世尊告难陀言:“汝当教授诸比丘尼,为诸比丘尼说法。所以者何?我自教授比丘尼,汝亦应尔;我为比丘尼说法,汝亦应尔。”

尔时,难陀默然受教。

时,难陀夜过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衣钵,洗足已,入室坐禅。从禅觉,著僧伽梨将一比丘往诣王园,诸比丘尼遥见尊者难陀来,疾敷床座,请令就座,尊者难陀坐已,诸比丘尼稽首敬礼,退坐一面。尊者难陀语诸比丘尼:“诸姊妹!汝等当问我,今当为汝等说法。汝等解者,当说言解;若不解者,当说不解。于我所说义,若当解者,当善受持;若不解者,汝当更问,当为汝说。”

诸比丘尼白尊者难陀言:“我等今日闻尊者教,令我等问,告我等言:‘汝等若未解者,今悉当问;已解者当言解,未解者当言不解。于我所说义,已解者当奉持,未解者当复更问。’我等闻此,心大欢喜,未解义者,今日当问。”

尔时,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云何?姊妹!于眼内入处观察,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耳、鼻、舌、身、意内入处观察,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尊者难陀!我等已曾于此法如实知见,于六内入处观察无我,我等已曾作如是意解:‘六内入处无我。’”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应如是解:‘六内入处观察无我。’诸比丘尼!色外入处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声、香、味、触、法外入处,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尊者难陀!我已曾于六外入处如实观察无我,我常作此意解,六外入处如实无我。”

尊者难陀赞诸比丘尼:“善哉,善哉,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六外入处无我。’若缘眼、色,生眼识,彼眼识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彼意识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已曾于此六识身如实观察无我,我亦常作是意解,六识身如实无我。”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察:‘六识身如实无我。’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彼触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彼触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已曾于此六触观察如实无我,我亦常如是意解,六触如实无我。”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当如实观察:‘于六触身如实无我。’缘眼、色,生眼触,三事和合触,触缘受,彼触缘受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彼受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等曾于此六受身如实观察无我,我亦常作此意解,六受身如实无我。”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察:‘此六受身如实无我。’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触缘想,彼想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触缘想,彼想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曾于此六想身如实观察无我,我亦常作此意解,六想身如实无我。”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比丘尼!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察:‘此六想身如实无我。’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思,彼思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缘思,彼思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曾于此六思身如实观察无我,我常作此意解:‘此六思身如实无我。’”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比丘尼!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察:‘此六思身如实无我。’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爱,彼爱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缘爱,彼爱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曾于此六爱身如实观察无我,我常作此意解:‘此六爱身如实无我。’”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察:‘此六爱身如实无我。’姊妹!譬因膏油、因,灯明得;彼油无常,炷亦无常,火亦无常,亦无常。若有作是言:‘无油、无炷、无火、无器,而所依起灯光,常、恒、住、不变易。’作是说者,为等说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缘油、炷、器然灯,彼油、炷、器悉无常;若无油、无炷、无器,所依灯光亦复随灭、息、没、清凉、真实。”

“如是,姊妹!此六内入处无常。若有说言:‘此六内入处因缘生喜乐,常、恒、住、不变易、安隐。’是为等说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等曾如实观察,彼彼法缘生彼彼法;彼彼缘法灭,彼彼生法亦复随灭、息、没、清凉、真实。”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比丘尼!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察:‘彼彼法缘生彼彼法,彼彼法[*]缘灭,彼彼生法亦复随灭、息、没、寂静、清凉、真实。’诸姊妹!譬如大树根、茎、枝、叶,根亦无常,茎[*]、枝、叶皆悉无常。若有说言:‘无彼树根、茎[*]、枝、叶,唯有其影常、恒、住、不变易、安隐者,为等说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如彼大树根、茎、枝、叶,彼根亦无常,茎、枝、叶亦复无常,无根、无茎、无枝、无叶,所依树影,一切悉无。”

“诸姊妹!若缘外六入处无常,若言外六入处因缘生喜乐,常恒、住、不变易、安隐者,此为等说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曾于此义如实观察,彼彼法缘生彼彼法,彼彼法缘灭;彼彼生法亦复随灭、息、没、寂静、清凉、真实。”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汝于此义当如实观察:‘彼彼法缘生彼彼法,彼彼法缘灭,彼彼生法亦复随灭、息、没、寂灭、清凉、真实。’诸姊妹!听我说譬,夫智者因譬得解。譬如善屠牛师、屠牛弟子手执利刀,解剥其牛,乘间而剥,不伤内肉、不伤外皮,解其肢节筋骨,然后还以皮覆其上。若有人言:‘此牛皮肉全而不离。’为等说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彼善屠牛师、屠牛弟子手执利刀,乘间而剥,不伤皮肉,肢节筋骨悉皆断截,还以皮覆上,皮肉已离,非不离也。”

“姊妹!我说所譬,今当说义。牛者譬人身色,如箧毒蛇经广说。”

“肉者谓内六入处,外皮者谓外六入处,屠牛者谓学见迹,皮肉中间筋骨者谓贪、喜俱,利刀者谓利智慧。多闻圣弟子以智慧利刀断截一切结、缚、使、烦恼、上烦恼。是故,诸姊妹!当如是学:‘于所可乐法,心不应着,断除贪故;所可瞋法,不应生瞋,断除瞋故;所可痴法,不应生痴,断除痴故。于五受阴,当观生灭;于六触入处,当观集灭;于四念处,当善系心。住七觉分,修七觉分已,于其欲漏,心不缘著,心得解脱;于其有漏,心不缘著,心得解脱;于无明漏,心不缘著,心得解脱。’诸姊妹!当如是学。”

尔时,尊者难陀为诸比丘尼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五百比丘尼眷属围遶,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乃至为佛作礼而去。

尔时,世尊知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去已,告诸比丘:“譬如明月十四日夜,多众观月,为是满耶?为未满耶?当知彼月未究竟满。如是,善男子难陀为五百比丘尼正教授、正说法,于其解脱犹未究竟。然此等比丘尼命终之时,不见一结不断,能使彼还生于此世。”

尔时,世尊复告难陀:“更为诸比丘尼说法。”

尔时,尊者难陀默然奉教,夜过晨朝,持钵入城乞食,食已,乃至往诣王园,就座而坐,为诸比丘尼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复于异时与五百比丘尼前后围遶,往诣佛所,稽首礼足,乃至作礼而去。

尔时,世尊知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去已,告诸比丘:“譬如明月十五日夜,无有人疑月满不满者,然其彼月究竟圆满。如是,善男子难陀为诸比丘尼说如是正教授,究竟解脱;若命终时,无有说彼道路所趣,此当知即是苦边。”是为世尊为五百比丘尼第一果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阿”,大正藏原为“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阿”。

“摩诃波阇波提”,巴利本 Mahāpajāpatī。

“迈”,宋、元、明三本作“遂”。

“难陀”,巴利本作 Nandaka。

“梨”,明本作“黎”。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宋、元、明三本无“亦”字。

宋、元、明三本无“法”字。[*]

“茎”,宋、元、明三本作“茎[干-木+禾]”。[*]

宋、元、明三本无“处”字。

大正藏无“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法缘”,宋、元、明三本作“缘法”。

“肢”,大正藏原为“枝”,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肢”。

“肢”,大正藏原为“枝”,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肢”。

“往”,明本作“住”。

“授”,大正藏原为“受”,今依据明本改作“授”。

[注解]

像类:种类。

声闻:从佛听法而修行的佛弟子。另译为“弟子”。

尼众:即“比丘尼众”。比丘尼是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

王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波斯匿王所建,在舍卫城东南,祇树给孤独园附近。

纯陀:比丘尼名,家人因瘟疫而都过世后成为乞丐,后来受到比丘尼施食,感佩比丘尼的庄严而出家。

民陀:比丘尼名,是释迦族人,在佛陀回国说法时皈依三宝,后来出家。

摩罗婆:比丘尼名,佛陀称赞她“修习无愿,心恒广济”。又译为“末腊婆”、“末那婆”。

波罗遮罗:比丘尼名,是舍利弗的妹妹。又译为“优波遮罗”、“优波折罗”。

阿罗毘迦:比丘尼名,未出家前是阿罗毘国的公主。又译为“旷野”、“尸罗”。

差摩:比丘尼名,佛陀称赞她是比丘尼中“智慧聪明”第一。又译为“谶摩”。

告难舍瞿昙弥:比丘尼名,比对相当的南传经文,应为“吉离舍瞿昙弥”的讹误。未出家前,父母、丈夫、几个儿子都死了,伤心过度而几乎疯了,直到遇见佛陀为她说法,领悟四圣谛,证得初果,而从佛出家。佛陀称赞她“持律第一”。又译为“机梨舍瞿昙弥”、“瘦瞿昙弥”、“基利施”。

优钵罗色:比丘尼名,即“莲华色比丘尼”。未出家前,原为王舍城人,婚后曾生一女。因发现丈夫与母亲私通,故离家至波罗㮈城,另嫁一长者,长者至外地经商娶妾回家,才知所娶的妾是莲华色的女儿。莲华色深感命运悲凉,自暴自弃而做妓女,以美丽闻名。直至听闻目犍连尊者说法,而归信佛教,依大爱道比丘尼出家。佛陀称赞她“神足第一,感致诸神”。又译为“优钵华色”、“优波罗”。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名,即“大爱道比丘尼”,是佛陀未出家前的姨妈,也是佛陀母亲难产去世后的养母。她坚持要出家,并由阿难再三向佛陀要求,成为第一位出家的比丘尼。又译为“大爱道瞿昙弥”、“憍昙弥”。其中“瞿昙”是佛陀俗家的姓,“瞿昙弥”为“瞿昙”的女声,是释迦族女子的通称,在佛经中“瞿昙弥”常特指大爱道比丘尼。佛陀称赞她“久出家学,国王所敬”第一。

围遶:围绕。

示、教、照、喜:佛陀教化众生的四种方式,又称为“示、教、利、喜”,即开示(示)、教导(教)、鼓励(利)、使欢喜(喜)。与“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同义。

应时宜去:是回去的时候了。

宿德:资深且德高望重的。

上座:对出家年数较多者的尊称,又译为“长老”。按刚出家至出家九年称“下座”,出家十年至十九年称“中座”,二十年至四十九年称“上座”,五十年以上称“耆旧长老”。

阿难:比丘名,以“多闻第一”闻名。“阿难”是“阿难陀”的简称。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担任佛陀侍者达二十五年。

默然:沉静无声。

晨朝:约早上六点到九点。

举:拿起。“举衣钵”在这里指收拾衣钵。

僧伽梨:三法衣中的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正式的。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所必须穿着。

将一比丘:带着一位比丘。出家众若为异性说法,必须找人作伴以避嫌。“将”是“率领”的意思,读音同“匠”。

内入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感官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称为六内入处。也称为六入处、六根。

如实知见: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见到。又译为“如实知、如实见”。

意解:理解。

外入处:色、声、香、味、触、法。因为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内入处)相对,而称为六外入处。又称为六境、六尘。

六识身:六个识的种类:眼识(视觉)、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里的“身”是指种类、集合,只是虚拟的比喻,而不是指身体。

六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这里的“触”特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进而能生起其它心理运作,是十二因缘之一。举例而言,眼根、光线、眼识,三者接触而为“眼触”,依着眼触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运作。

六触身:六个触的种类:眼触(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六受身:六个受的种类:眼触生受(眼触缘生的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

六想身:六个想的种类:眼触生想(眼触缘生的取相)、耳触生想、鼻触生想、舌触生想、身触生想、意触生想。

六思身:六个思的种类:眼触生思(眼触缘生的思惟)、耳触生思、鼻触生思、舌触生思、身触生思、意触生思。

六爱身:六个爱的种类:眼触生爱(眼触缘生的喜爱)、耳触生爱、鼻触生爱、舌触生爱、身触生爱、意触生爱。

炷:油灯的灯心。

然:同“燃”。

器:容器。

等说:正确的说法。

灭、息、没:尽灭、寂止、灭没。是以同义字重复以使语意更加充实的用法。

彼彼:那些;一一。

麁:“粗”的异体字,容易辨识者。

箧毒蛇经:《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1172经,以箱中的四条毒蛇譬喻人身的地、水、火、风四大,如果毒蛇逃出箱子可能杀了主人,如同人体四大出问题则非死即伤。

广说:详细说明。

学见迹:已见圣道足迹的有学人(初果至三果的圣者)。又译为“学迹”。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行道的有学人”。

贪、喜俱:伴随着贪欲、喜爱。

结、缚、使:结使、系缚、驱使,这三者都是指“烦恼”。

上烦恼:粗重的烦恼,例如贪欲、瞋恚、愚痴、我慢、疑惑等烦恼。

缠:缠缚,指“烦恼”。

五受阴:色、受、想、行、识合称“五阴”,有执著的五阴,又称为“五受阴”。参见《杂阿含经》卷二第55、58经。又译为“五盛阴”、“五取蕴”。

六触入处:由“六触”进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触使人心意动摇、产生贪爱的过程、时空、或情境。六触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这里的“触”特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是十二因缘之一。

四念处: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1)身念处、(2)受念处、(3)心念处、(4)法念处。

善系心:让自己的心念安住。

七觉分:觉悟的七个要素:(1)念觉分、(2)择法觉分、(3)精进觉分、(4)喜觉分、(5)轻安觉分、(6)定觉分、(7)舍觉分

欲漏:欲贪引起的烦恼;欲界众生的烦恼。其中“漏”是“烦恼”的意思。此经中的欲漏、有漏、无明漏统称“三漏”。

有漏: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烦恼;色界与无色界众生的烦恼。

无明漏:无明的烦恼;没有智慧、让众生不能出离生死的烦恼。

不见一结不断:没见到任何一个(能让人还生于欲界的)烦恼还没断的。

无有说彼道路所趣:没有人能说他们(究竟解脱的比丘尼)将投生在哪一道(因为已出脱轮回)。

苦边:苦的尽头。

授第一果记:记说为最高成就者,即“阿罗汉”。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本经中佛陀要求资深的比丘轮流为比丘尼说法,轮到难陀尊者教导比丘尼时,一开始他并不愿意教,这可能是因为比丘会尽量避免接近女众,难陀当时或许有这个坚持。
  • 后世常拿刀、剑譬喻智慧能斩断烦恼,本经中“利刀者谓利智慧”可能是这类的譬喻在《阿含经》中的出处。

[进阶辨正]

(二七七)[0075c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不律仪、律仪。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不律仪云何不律仪?眼根不律仪所摄护。眼识着色,缘著故,以生苦受;苦受故,不一其心;不一心故,不得如实知见;不得如实知见故,不离疑惑;不离疑惑故,由他所误,而常苦住。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不律仪。

律仪云何律仪?眼根律仪所摄护。眼识色,心不染著;心不染著已,常乐受住;心乐住已,常一其心;一其心已,如实知见;如实知见已,离诸疑惑;离诸疑惑已,不由他误,常安乐住。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识”字之后有一“识”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受”,大正藏原为“更”,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受”。

[注解]

摄护:收摄、守护。相当的《佛说不自守意经》经文作“自守”,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自制”。

一其心:使自己的心念专一。

乐住:住于安乐。因为正确的持戒、不染著,而喜悦,也就较易得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也和“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呼应。

[导读:六入处与三毒]

凡夫执著于感官欲望,有如被外境牵着走,对于我所喜爱的,就生贪欲;我所喜爱的却得不到、或是违逆于我,就生瞋恚;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智慧,也就是无明。

因为执著感官欲望而产生的种种烦恼当中,最重要的有三种:

  • 贪欲: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
  • 瞋恚:生气;愤怒。
  • 愚痴:无智;无明。

简称“贪、瞋、痴”或是“贪、恚、痴”,统称为“三毒”。

(二七八)[0076a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退、不退法六触入处。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退法云何退法?谓眼识色生欲觉,彼比丘欢喜赞叹,执取系着,随顺彼法回转,当知是比丘退诸善法,世尊所说,是名退法。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不退法云何名不退法?眼识色缘,不生欲觉,彼比丘不喜、不赞叹、不执取、不系着,于彼法不随顺回转,当知是比丘不退转诸善法,世尊说是不退法。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云何六胜入处?眼识色缘,不生欲觉结染著,当知是比丘胜彼入处。胜彼入处,是世尊所说。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若彼比丘于六胜入处胜已,贪欲结断,瞋恚愚痴结断。譬如王者,摧敌胜怨,名曰胜王;断除众结,名胜婆罗门。”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瞋恚”,宋、元、明三本作“恚瞋”。

[注解]

六触入处:参考下文及相当的南传经文,这里疑为“六胜入处”的讹误。

退法:让人退步、堕落的法。

欲觉:感官之欲的念头;欲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随顺于结的恶不善之忆念与意向”。

随顺:依从。举例来说,“随顺父母的教导”即“依从(随着、顺着)父母的教导”。

结:结使;烦恼。此句“不生欲觉结”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生欲觉结”。

退转:退步而转变方向;退失而转变修行的阶段。

贪欲: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简称“贪”。

瞋恚:生气;忿怒。简称“瞋”。

愚痴:无智;无明。简称“痴”。

胜婆罗门:胜出的修行人;战胜烦恼(断除众结)的修行人。“婆罗门”原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佛陀则表示婆罗门不应以出生来界定,而要以行为来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当六根识六尘时,如果起了贪欲执著,就是“退法”,退诸善法。举例而言,眼睛看到了美色,如果起了贪著而不惜犯戒,修行自然就退步了。引申来说,修行人也会因为起了较强的贪瞋痴而退失定境甚至神通。

[进阶辨正]

(二七九)[0076a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此六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执持、不修习,于未来世必受苦报。

“何等为六根?眼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修习、不执持,于未来世必受苦报;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愚痴无闻凡夫眼根见色,执受相,执受随形好,任彼眼根趣向,不律仪执受,住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以漏其心,此等不能执持律仪,防护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如是于六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执持、不修习,于未来世必受苦报。

“云何六根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执持、善修习,于未来世必受乐报?多闻圣弟子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仪,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漏其心,能生律仪,善护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如是六根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执持、善修习,于未来世必受乐报。”

即说偈言:
如何守护六根
“于六触入处,  住于不律仪,
 是等诸比丘,  长夜受大苦。
 斯等于律仪,  常当勤修习,
 正信心不二,  诸漏不漏心。
 眼见于彼色,  可意不可意,
 可意不生欲,  不可不憎恶。
 耳闻彼诸声,  亦有不念,
 于念不乐着,  不念不起恶。
 鼻根之所,  若香若臭物,
 等心于香臭,  无欲亦无违。
 所食于众味,  彼亦有美恶,
 美味不起贪,  恶味亦不择。
 乐触以触身,  不生于放逸,
 为苦触所触,  不生过恶想。
 平等舍苦乐,  不灭者令灭,
 心意所观察,  彼种彼种相。
 虚伪而分别,  欲贪转增广,
 觉悟彼诸恶,  安住离欲心。
 善摄此六根,  六境触不动,
 摧伏众魔怨,  度生死彼岸。”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忧”,大正藏原为“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忧”。[*]

宋、元、明三本无“根”字。

“如是”,宋、元、明三本作“是名”。

[注解]

调伏:调教、驯服。

执受相:执著于所接收的色相(显而易见的影像)。

长夜:长时间。

可意:合意的;可爱的。

念:(能让人)惦记的;在意的。

嚊:古字,同“嗅”。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说善摄根门则“于未来世必受乐报”,纵使还没有解脱,也能有善报。这在很多其余的经律中也有提到,例如《斋经》:“奉持八戒,习五思念,为佛法斋,与天参德,灭恶兴善,后生天上,终得泥洹。”(CBETA, T01, no. 87, p. 911, c15-17)

[进阶辨正]

(二八〇)[0076c03]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拘萨罗人间游行,到频头城申恕林中。

尔时,频头城中,婆罗门长者皆闻世尊于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住频头城申恕林中。闻已,悉共出城,至申恕林,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频头城婆罗门长者:“若人问汝言:‘何等像类沙门、婆罗门不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汝当答言:‘若沙门、婆罗门眼见色,未离贪、未离欲、未离爱、未离渴、未离念,内心不寂静,所行非法,所踈涩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如是像类比丘,不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

“作是说已,当复问言:‘何故如此像类沙门、婆罗门,不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汝应答言:‘我等眼见色,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念,内心不寂静。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彼沙门、婆罗门眼见色,亦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念,内心不寂静,行非法,行踈涩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我于斯等求其差别,不见差别之行。是故我于斯等像类沙门、婆罗门不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

什么样的沙门婆罗门应恭敬供养若复问言:‘何等像类沙门、婆罗门所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汝应答言:‘若彼眼见色,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念,内心寂静,不行非法行,行等行,不行踈涩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如是像类沙门、婆罗门所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

“若复问言:‘何故于此像类沙门、婆罗门恭敬、尊重、礼事、供养?’汝应答言:‘我等眼见色,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念,内心不寂静,行非法行,行踈涩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斯等像类沙门、婆罗门离贪、离欲、离渴、离念,内心寂静,行如法行,不行踈涩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我等于彼,求其差别,见差别故,于彼像类沙门、婆罗门所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

“如是说已,若复问言:‘彼沙门、婆罗门有何行?有何形貌?有何相?汝等知是沙门、婆罗门离贪、向调伏贪,离恚、向调伏恚,离痴、向调伏痴?’汝应答言:‘我见彼沙门、婆罗门有如是像类,住空闲处、林中树下、卑床草蓐,修行远离,离诸女人,近乐独人,同禅思者;若于彼处,无眼见色可生乐着,无耳声、鼻香、舌味、身触可生乐着,若彼沙门、婆罗门有如是行、如是形貌、如是相,令我等知是沙门,婆罗门离贪、向调伏贪,离恚、向调伏恚,离痴、向调伏痴。’”

时,诸沙门、婆罗门长者白佛言:“奇哉!世尊!不自誉、不毁他,正说其义,各各自于诸入处,分别染污清净,广说缘起,如如来等正觉说。譬如士夫,溺者能救,闭者能开,迷者示路,暗处然灯。世尊亦复如是,不自誉、不毁他,正说其义,乃至如如来、应、等正觉说。”

尔时,频头城婆罗门长者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

[校勘]

“拘萨罗”,巴利本作 Kosala。

“频头城”,巴利本作 Nagaravinda。

“所”,元、明二本作“行”。

宋、元、明三本无“应”字。

大正藏无“行”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宋、元、明三本无“眼”字。

“行”,大正藏原为“门”,今依据高丽藏改作“行”。

“住”,大正藏原为“在”,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住”。

[注解]

拘萨罗: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部,其首都为舍卫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国。另译为“憍萨罗”。

人间游行:游历各个地方,随缘度化。也称作“游行人间”、“游行”、“行脚”。

印度黄檀

申恕:印度黄檀,为豆科黄檀属的落叶大乔木,原产于印度。又译为“身恕”、“尸舍婆”、“尸摄惒”。

沙门、婆罗门:修行人的统称。

踈涩行:粗糙的行为。“踈涩”又作“疏涩”,是“柔软”的对称。

等行:正确的行为。

如法:依照正法。

离贪、向调伏贪,离恚、向调伏恚,离痴、向调伏痴:正确地远离贪爱、朝向调教驯服贪爱的方向前进,正确地远离瞋恚、朝向调教驯服瞋恚的方向前进,正确地远离愚痴、朝向调教驯服愚痴的方向前进。

空闲处:离开聚落,寂静而适合修行的地方。又译为“阿兰若”、“阿练若”。

卑床:矮的座位。

近乐独人,同禅思者:亲近一样喜欢独自禅修的行者。

各各自于诸入处,分别染污清净:一一说明六入处(在应对境界时),如何是染污的、如何是清净的。

缘起:由因缘(种种条件)而生起。

如来:依于真理而来成佛,即指佛陀。“如来”是古印度对觉者的称号之一。其中“如”指真如、真实不变。

应:应受人、天的供养。另译作“应供”,音译“阿罗汉”。

等正觉:完全契于真理、遍于一切的觉悟。另译作“正遍知”。本句中的如来、应、等正觉是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十号)的前三个,这里以这三个称号来代表佛陀。

闭者能开:能为被关的人开启一扇门。

暗处然灯:在黑暗的地方点起一盏灯。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如何辨别善知识?

佛陀常教导弟子如何辨别善知识,最常见的是以观察对方的“戒”作为开始: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24经表示应当依据持戒、修德、惭、愧、成真实法这五个条件,找到该亲近奉事的比丘。

《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48经教导我们要观察对方的戒行,观察他是否清净;看他遭遇苦难时的反应;并和他交谈以知他的智慧。这些都要在长时间、用心、以智慧观察的前提下,而不要只看肤浅的表相。

也可说是观察对方是否相应于戒、定、慧,是否没有贪、瞋、痴。

《中阿含经》卷36〈梵志品2〉第145经瞿默目犍连经则列出十个条件:修习禁戒、广学多闻、作善知识、乐住远离、乐于燕坐、知足、常行于念、常行精进、修行智慧、诸漏已尽。

本经则表示不染著的人(“若彼眼见色,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念,内心寂静,不行非法行,行等行,不踈涩行”),才应奉事。

《中阿含经》卷二十一〈长寿王品2〉第85经真人经以及《增壹阿含经》卷8〈安般品17〉第9经则进一步表示:如果因为我出身高、长得帅、谈吐佳、有名气、诵经持律学论、行头陀行、持戒、清修、证得各种禅定,而“自贵贱他”,就不是善知识的作为。

这也呼应最前面佛陀说的“惭、愧”的条件,善知识不会自我抬举,而是修证无我。

至于神通感应、道场大小、捐款多少、宗派传承、超出戒律的苦行等等,则不在条件之内。

[进阶辨正]

[导读:四念处、七觉分]

“四念处”是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

  1. 身念处:正念安住在身体上,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
  2. 受念处:正念安住在感受上,觉知当下的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
  3. 心念处:正念安住在心念上,觉知当下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散乱等状态。
  4. 法念处:正念安住在诸法上,觉知五盖、七觉分等法,进一步则可调伏五盖、培养七觉分、证知四圣谛。

四念处的身、受、心、法,是从较粗显的层次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层次。修习身念处,觉知身体的姿势、动作、器官、四大等状态或本质纯熟之后,可进一步觉知身体带来的苦、乐、不苦不乐等受,也就是受念处;在修习受念处纯熟之后,则可以更细致地觉知因为这些感受而带来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散乱等心念,也就是心念处;修习心念处纯熟时,则可及早发现妨碍修行的心念、培养资助修行的觉支,觉知诸法而体悟真理,也就是法念处。

四念处的修法详见卷二十四。

四念处是“七觉分”的基础,七觉分即觉悟的七个部分。“分”即“部分”、“要素”的意思,“修念觉分”即“修习念觉的部分”。

“七觉分”是:

  1. 念觉分:专注清楚,修习四念处
  2. 择法觉分:以智慧明辨、拣择各种法。
  3. 精进觉分:勇猛精勤,修习四正勤
  4. 喜觉分:修行让烦恼减轻而心生欢喜。
  5. 猗觉分:身心轻安、平静。又译为除觉分、轻安觉分。
  6. 定觉分:入定而不散乱。
  7. 舍觉分: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

修行四念处,时时正念觉知、安住在当下,就是念觉分,能促成后续的其他觉分;有念觉分后能辨别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也就是择法觉分;择有益的法而努力,即是精进觉分;精进修行能离于世俗的心念而心生欢喜,即是喜觉支;欢喜能让身心轻松安稳,是猗觉分;身心轻松安稳伴随着更高层次的乐,而容易得定,是定觉分;有了定后无欲无忧,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是舍觉分。

“七觉分”修法详见卷二十六、二十七。

什么是四念处、七觉分的基础呢?即包含善摄根门(六触入处律仪),详见以下第281经。

(二八一)[0077a2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萦发目揵连出家来诣佛所,共相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萦发目揵连:“汝从何来?”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我从彼众多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遮罗迦出家,集会未曾讲堂听法,从彼林来。”

佛告萦发目揵连:“汝为何等福力故,从彼众多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遮罗迦出家所听其说法?”

萦发目揵连言:“我试听其竞胜论义福利,听其相违反论议福利故。”

佛告目揵连:“长夜久远,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遮罗迦出家竞胜论议,相违反论议福利,相破坏。”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瞿昙!为诸弟子说何等法福利,令彼转为人说,不谤如来,不增不减,诚说、法说、法次法说,无有余人能来比挍、难诘、诃责?”

佛告目揵连:“、解脱果报福利,为人转说者,不谤如来,不其理,法次法说,无有能来比挍、难诘、嫌责。”

六触入处律仪→三妙行→四念处→七觉分萦发目揵连白佛言:“瞿昙!诸弟子有法,修习多修习,令明、解脱福利满足者不?”

佛告萦发目犍连:“有七觉分,修习多修习,明、解脱福利满足。”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有法修习,能令七觉分满足不?”

佛告萦发目揵连:“有四念处,修习多修习,能令七觉分满足。”

萦发目揵连白佛:“复有法修习多修习,令四念处满足不?”

佛告萦发目揵连:“有三妙行,修习多修习,能令四念处满足。”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复有法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不?”

佛告目揵连:“有六触入处律仪,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云何六触入处律仪,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

佛告目揵连:“若眼见适意、可爱念、能长养欲乐、令人缘著之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不赞叹、不缘、不着、不住;若眼见不适意、不可爱念、顺于苦觉之色,诸比丘见已,不畏、不恶、不嫌、不恚。于彼好色,起眼见已,永不缘著;不好色,起眼见已,永不缘著;内心安住不动,善修解脱,心不懈倦。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如是于六触入处修习多修习,满足三妙行。

“云何修三妙行,满足四念处?多闻圣弟子于空闲处、林中、树下,作如是学、如是思惟:‘此身恶行,现世、后世必得恶报。我若行身恶行者,必当自生厌悔,他亦嫌薄,大师亦责,诸梵行者亦复以法而嫌我;恶名流布,遍于诸方,身坏命终,当堕地狱。’于身恶行,见现世、后世如是果报,是故除身恶行,修身妙行,口、意恶行亦复如是。是名修习三妙行已,得四念处清净满足。

云何修四念处,得七觉分满足?目揵连!比丘如是顺身身观住,彼顺身身观住时,摄念安住不忘,尔时方便修习念觉分;方便修习念觉分已,得念觉分满足,于彼心念选择于法,觉想思量,尔时方便修习择法觉分;方便修习择法觉分已,逮得择法觉分满足。选择彼法,觉想思量。方便修习精进觉分;方便修习精进觉分已,逮得精进觉分满足。勤精进已,生欢喜心,尔时修习方便欢喜觉分;修习欢喜觉分已,逮得欢喜觉分满足。心欢喜已,身心止息,尔时修习猗息觉分;修习猗息觉分已,逮得猗息觉分满足。身心息已,得三摩提,尔时修习定觉分,修习定觉分已,定觉分满足。谓一其心,贪忧灭息,内身行舍,方便修习舍觉分;方便修习舍觉分已,逮得舍觉分清净满足。受、心、法念处,亦如是说。如是修习四念处,七觉分满足。

“云何修习七觉分,明、解脱满足?目揵连!若比丘修念觉分,依远离、依离欲、依灭舍,于进趣修念觉分,逮得明、解脱清净满足。乃至修习舍觉分,亦如是说,是名修习七觉分已,明、解脱清净满足。如是,目揵连!法法相依,从此岸而到彼岸。”

说是法时,萦发目揵连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时,萦发目揵连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于他,于诸法、律得无所畏。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我今宁得于正法、律出家,得具足比丘分不?”

佛告目揵连:“汝今已得于正法、律出家,具足得比丘分,得出家已,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成阿罗汉。”

[校勘]

“试”,明本作“拭”。

“迭”,宋、元、明三本作“递”。

“来”,宋本作“求”。

大正藏无“揵”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无“处”字,今依据前后文补上。

“摄”,宋、元、明三本作“系”。

“习”,明本作“息”。

“依”,大正藏原为“律”,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依”。

[注解]

王舍城:中印度摩羯陀国的首都。

迦兰陀竹园:佛陀的道场之一,为迦兰陀长者所拥有的竹林中所建立的道场,是佛教最早盖的寺院。又译为“竹林加兰哆园”、“竹林精舍”。

萦发目揵连:将头发盘绕在头上的一位外道,叫目揵连。这个人并不是佛弟子大目揵连尊者。

问讯:问候请安。

遮罗迦:居无定所的游行僧。

汝为何等福力故:你是为了什么利益(而去听这些外道说法)?

我试听其竞胜论义福利,听其相违反论议福利故:我是为了试着听他们互相竞争求胜的论说以获得利益,听他们彼此交锋的论说以获得利益(而去听这些外道说法)。

迭相破坏:互相攻击。

法次法说:依著一个法、下一个法(次法)合于顺序的说;指所说是正确的。

比挍:比试、较量。

明:智慧;彻底明白佛法。“无明”的对称。

乖:违背。

三妙行: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即善的行为、言语、意念(动机)。又译为“三善行”。

长养:生长、滋养。

好色:美好的色境。

大师:在经中通常指佛陀。

顺身身观住:即“身念处”,正念安住在身体上,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

方便:努力;采用方法以达成目标。

念觉分:专注清楚,修习四念处。其中“念”是专注清楚,“觉”即觉悟,“分”即部分、分支。“念觉分”即“觉悟的念的要素(部分)”,由修习四念处而成。

择法觉分:以智慧明辨、拣择各种法。

精进觉分:勇猛精勤修行。

欢喜觉分:修行让烦恼减轻而心生欢喜。

猗息觉分:身心轻安、平静。又译为“猗觉分”、“除觉分”、“轻安觉分”。

三摩提: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又译为“三昧”、“三摩地”,义译为“等持”。

定觉分:入定而不散乱。

内身:自身以内。

舍觉分: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

法法相依:法和法之间是环环相扣的。

此岸:生死流转。

彼岸:涅槃。

远尘离垢:远离尘垢。尘垢在此特指“见惑”(见道所断的惑),基于四圣谛的正见断了见惑,称作“得法眼净”,证得初果。

法眼净: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四圣谛)。初果圣者即有法眼净。

见法、得法、知法、入法:看见(理解)了正法、证得了正法、了知了正法、悟入了正法。形容证初果者对正法体悟的情境。

度诸疑惑,不由于他,于诸法、律得无所畏:超越了疑惑,自证自知而不会人云亦云,信受众多佛法、戒律而没有任何畏惧。

合掌:双手在胸前合而为一,表示恭敬。又译为“合十”、“叉手”、“叉十”。

法、律:佛法、戒律。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本经中佛陀开示如何从六触入处律仪下手,依次满足三妙行、四念处、七觉分以至于明、解脱的方法。其中六触入处律仪→三妙行→四念处的次第,等同于《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24经:“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CBETA, T02, no. 99, p. 175, a7-8)
  • 除了从六触入处律仪下手外,由《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10经可知,也可从安那般那念(观呼吸)开始,以达到四念处、七觉分的满足,乃至于明、解脱。因此可说有以下两种的入门:
  1. 《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81经:六触入处律仪→三妙行→四念处→七觉分→明、解脱
  2.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10经:安那般那念→四念处→七觉分→明、解脱

前者即在日常行住坐卧时都可以修行不放逸,后者即是在打坐时专心修行。

[进阶辨正]

(二八二)[0078a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迦征伽罗牟真邻陀林中。

时,有年少名郁多罗,是波罗奢那弟子,来诣佛所,恭敬问讯已,退坐一面。

六根清净不是作盲人聋人尔时,世尊告郁多罗:“汝师波罗奢那为汝等说修诸根不?”

郁多罗言:“说已,瞿昙!”

佛告郁多罗:“汝师波罗奢那云何说修诸根?”

郁多罗白佛言:“我师波罗奢那说,眼不见色,耳不听声,是名修根。”

佛告郁多罗:“若如汝波罗奢那说,盲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不见色。”

尔时,尊者阿难在世尊后,执扇扇佛,尊者阿难语郁多罗言:“如波罗奢那所说,聋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聋者耳不闻声。”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异于贤圣法、律无上修诸根。”

阿难白佛言:“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贤圣法、律无上修根,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阿难:“谛听,善思,当为汝说。缘眼、色,生眼识,见可意色,欲修如来厌离,正念、正智。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故,修如来不厌离,正念、正智。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欲修如来厌离、不厌离,正念、正智。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厌离,正念、正智。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来厌、不厌俱离舍心,住正念、正智。

“如是,阿难!若有于此五句,心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摄持、善修习,是则于眼、色无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阿难!是名贤圣法,律无上修根。”

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贤圣法、律为贤圣修根?”

佛告阿难:“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如是如实知:‘我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则寂灭,此则胜妙,所谓俱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譬如力士弹指。如是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俄尔尽灭,得离厌、不厌,舍。’

“如是耳、声缘生耳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圣弟子如是如实知:‘我耳识闻声,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则寂灭、胜妙,所谓为舍;得舍已,离厌、不厌。譬如大力士夫弹指,发声即灭。如是耳、声缘生耳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是则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

“鼻、香缘生鼻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圣弟子如是如实知:‘鼻、香缘生鼻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则寂灭,此则胜妙,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譬如莲华,水所不染。如是鼻、香缘生鼻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

“舌、味缘生舌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如是如实知:‘舌、味缘生舌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寂灭、胜妙,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譬如力士舌端唾沫,尽唾令灭。如是舌、味缘生舌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

“身、触缘生身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圣弟子如是如实知:‘身、触缘生身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寂灭、胜妙,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譬如铁丸烧令极热,小滴水洒,寻即消灭。如是身、触缘生身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

“意、法缘生意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速灭。圣弟子如是如实知:‘意、法缘生意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是则寂灭,是则胜妙,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譬如力士断多罗树头。如是意、法缘生意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阿难!是为贤圣法、律,为圣弟子修诸根。”

“云何为圣法、律觉见迹?”

佛告阿难:“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惭耻厌恶。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惭耻厌恶。阿难!是名贤圣法、律觉见迹。阿难!是名贤圣法、律无上修诸根。已说贤圣修诸根,已说觉见迹。阿难!我为诸声闻所作,所作已作,汝等当作所作……”广说如箧毒蛇经。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征”,大正藏原为“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征”。

“迦征伽罗牟真邻陀”,巴利本作 Kajaṅgala Mukhelu。

“郁多罗”,巴利本作 Uttara。

“波罗奢那”,巴利本作 Pārāsariya。

“告”,宋、元、明三本作“言”。

“名”,宋、元、明三本作“为”。

宋、元、明三本无“如”字。[*]

“时”,明本作“等”。

大正藏无“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无“弹指”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无“灭”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华”,大正藏原为“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华”。

“沫”,元、明二本作“味”。

“如”,明本作“令”。

“滴”,大正藏原为“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滴”。

[注解]

郁多罗:婆罗门名。又译为“乌答”。

波罗奢那:婆罗门名。

诸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贤圣法、律无上修诸根:佛教经、律中至高无上的修行六根的方法。

见可意色,欲修如来厌离,正念、正智:见到合于己意的色,要修如来所教的厌离(以不生贪念),而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

不可意故,修如来不厌离,正念、正智:见到不合于己意的色,要修如来所教的不厌离(以不生瞋念),而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

可意不可意,欲修如来厌离、不厌离,正念、正智:先合于己意、然后不合己意的境界,要修如来所教的厌离(以对合于己意的境界不生贪念)、不厌离(以对不合于己意的境界不生瞋念),而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

不可意可意:先不合于己意、然后合于己意的境界。例如先听说要被调职了(而不合于己意),然后得知要被调到更好的职位上(而合于己意)。相当的南传经文没有“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厌离,正念、正智”这句。

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来厌、不厌俱离舍心:不管是对合于己意的、不合于己意的、合意及不合意交错的,都要修离于厌恶、也离于不厌恶的平等心,没有执著。

多罗树照片,取自 Wikipedia 上 Borassus flabelliformis 照片

如实知: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

力士:大力士;有力的人。

弹指顷:手指强力摩擦、弹出声音那么短暂的时间。

俄尔:一会儿。

寻即:立刻。

多罗树:扇椰子,为棕榈科乔木,此树的树干截断后即无法再发芽生长。在纸发明前,东南亚国家的人民将佛经刻写于此树的叶子保存,称为贝叶经。又译为“贝多罗树”。

觉见迹:即第276经的“学见迹”,已见圣道足迹的有学人(初果至三果的圣者,有时也泛指未证阿罗汉的修行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行道的有学人”。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六根清净不是作盲人聋人

佛教的“善摄根门”并不是鸵鸟心态,求看不到、听不到,否则盲人、聋人的修为就高了。佛教的“善摄根门”是为了“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从慧得解脱”,凭借着六根而修行解脱,无入而不自得。

  • 清净六根的次第

对照相当的南传经文《增支部尼柯耶》集8〈慈品1〉第9经,本经所说的修习六根,以眼根为例,有以下的阶段:

圣法、律觉见迹(学人的行为)
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惭耻厌恶(有惭有愧)

贤圣法、律无上修根(学人进修六根的方法)
缘眼、色,生眼识,见可意色,欲修如来厌离,正念、正智。
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故,修如来不厌离,正念、正智。
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欲修如来厌离、不厌离,正念、正智。
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厌离,正念、正智。
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来厌、不厌俱离舍心,住正念、正智。
(前四句为对治的阶段,最后一句为离于厌恶、也离于不厌恶的平等心的阶段。)

贤圣法、律为贤圣修根(圣贤已修习六根的成就)
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俄尔尽灭,得离厌、不厌,舍。
(随时立刻达到离于厌恶、也离于不厌恶的平等心的阶段。)

  • 修如来厌离是为了对治贪,修如来不厌离是为了对治瞋,修如来厌不厌俱离舍心则可对治痴,也可参考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5第144经底甘陀经的解说。

[进阶辨正]

杂阿含经卷第十一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一.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17 19:40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5788955688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