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十一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六入处的运作;六入处相应 (4/5)]“六入处”是:
这六个感官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称为六入处,又称为“六内入处”、“六根”。 六入处当中的眼、耳、鼻、舌、身在人体有对应器官,这些器官也是由物质所构成的。佛经用语中,物质(例如身体)及物理世界的现象称为“色阴”,古印度人认为色阴是由“四大”以及四大所造成的物质及物理现象所构成的。四大是:
例如视觉器官有眼球等固体,是眼的“地”大;有眼内的津液、血液,是眼的“水”大;有体温,是眼的“火”大;而眼球的转动则是“风”大的作用。 六入处所接收的,是“六境”:
六境又称为“六外入处”。由于六境能沾染身心,也称作“六尘”。 六入处能接收六境:
“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会有视觉(“眼识”)。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而能感“受”影像,映“想”起这是影像,而有意“思”、意志活动。这个过程经文叙述为:“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 感官所感知的,都是因缘而生,也就都会因缘而灭(“无常”),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主体(“非我”)。我们对自我的认定以及对世界的认知,都是透过感官,而所有感官感知的都是因缘生灭而无常的,自我以及世界也是因缘生灭而无常,没有什么可以永远执著不放的。 《杂阿含经》“六入处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第八、九、四十三、十一、十三卷,当中佛陀对我们开示六入处的性质、作用、为何会染著、如何防护、以及如何藉六入处修行解脱。由于本卷的内容较复杂,如果读起来太过吃力,可以先复习或研习卷八,即能循序渐进地理解本卷的义理。 (二七三)[0072b20]如是我闻: 时,有异ⓐ比丘④独静思惟:“云何为我?我何所为?何等是我?我何所住?”从禅觉已⑤,往诣⑥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⑦,白佛言:“世尊⑧!我独一静处⑨,作是思惟:‘云何为我?我何所为?何法是我?我于何住?’” 佛告比丘⑩:“今当为汝说于二法。谛听,善思,云何为二?眼色为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是名二法。比丘!若有说言:‘沙门⑪瞿昙⑫所说二法,此非为二,我今舍此,更立二法。’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境界故⑬。所以者何⑭?缘眼、色,生眼识。 “比丘!彼眼者,是肉形、是内ⓑ⑮、是因缘、是坚、是受⑯,是名眼肉形内地界⑰。比丘!若眼肉形,若内、若因缘、津泽、是受,是名眼肉形内水界⑱。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内、若因缘、明暖、是受,是名眼肉形内火界⑲。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内、若因缘、轻飘动摇、是受,是名眼肉形内风界⑳。 “比丘!譬如两手和合相对作声㉑。如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㉒,触俱生受㉓、想㉔、思㉕。此等诸法㉖非我㉗、非常,是无常㉘之我,非恒、非安隐㉙,变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谓生、老、死、没㉚、受生㉛之法。 “比丘!诸行刹那生灭诸行㉜如幻、如炎㉝,刹那时顷尽朽㉞,不实来实去。是故,比丘!于空诸行㉟当知、当喜、当念:‘空诸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㊱,无我㊲、我所㊳。’譬如明目士夫㊴,手执明灯,入于空室,彼空室观察。 “如是,比丘!于一切空行,心ⓒ观察欢喜,于空法行㊵,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我、我所。如眼,耳、鼻、舌、身……意、法㊶因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诸法无我、无常,乃至空我、我所。比丘!于意云何㊷?眼是常、为非常耶?” 答言:“非常,世尊!”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复问:“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㊸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㊹不?” 答言:“不也,世尊!” “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如是多闻圣弟子于眼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㊺:‘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校勘]ⓐ 明本无“异”字。 ⓑ “内”,宋、元、明三本作“肉”。 ⓒ “心”字之前大正藏有一“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① 佛:觉者;自觉觉他的人。又译为佛陀。 ② 舍卫:古代中印度拘萨罗国的首都,该国的南方有另外一个国家也叫做拘萨罗国,为方便区分,后来就将首都名作为国号,称作舍卫国。在当今印度北部近尼泊尔处。 ③ 祇树给孤独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给孤独长者向祇陀太子买下土地,并由祇陀太子布施树林。“给孤独长者”是须达多长者的绰号,因为他乐善好施,常常救济孤独无依的人,因此被称为给孤独长者。 ④ 异比丘:某位大家较不熟悉的比丘。 ⑤ 从禅觉已:禅坐完毕之后。 ⑥ 诣:拜访。 ⑦ 稽首礼足,退住一面:以头顶礼受礼者的脚或地(五体投地、最高礼法),然后退下,停留在旁边。 ⑧ 世尊:世间所尊重的觉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称佛陀为“世尊”。 ⑨ 独一静处:独自处在安静的地方。 ⑩ 比丘: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 ⑪ 沙门:出家的修行人。 ⑫ 瞿昙: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后分族称释迦氏。又译为“乔达摩”。佛弟子称佛陀为“世尊”,而外道则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昙”或“沙门瞿昙”来称呼他。 ⑬ 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境界故:这只是空话,如果去问他,他就回答不出来了,只会愈来愈迷惑,因为他其实没有相关经验。其中“言数”又译为“言说”。 ⑭ 所以者何:为何会这样呢? ⑮ 内:在自身内的。 ⑯ 受:能有感受的。 ⑰ 地界:坚固性。 ⑱ 水界:湿润性。(南传的论则主张为“流动或溢出”,并可“黏聚”其他色法。) ⑲ 火界:温热性。 ⑳ 风界:移动性。 ㉑ 两手和合相对作声:拍手发声。 ㉒ 三事和合触:感官(根)、外境、识,三者和合而为“触”。例如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而为“眼触”。 ㉓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 ㉔ 想: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么颜色;接触到一个概念、语言,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接触过相同的概念、语言,而知道这是什么概念、语言。 ㉕ 思:意志活动;使心造作的精神作用,是最常见的一种行阴。 ㉖ 此等诸法:前句中的眼(根)、色(境)、眼识、触、受、想、思。 ㉗ 非我:不是“我”。又译为“无我”。 ㉘ 无常:迁流变化,没有恒常不变的。 ㉙ 安隐:安稳。 ㉚ 没:消失、终了。 ㉛ 受生:(陷于轮回而)投生。 ㉜ 诸行:所有由因缘而生的事物(即“有为法”)。 ㉝ 炎:即“阳焰”,太阳照射地面,空气受热而产生对流,或是火焰周围空气受热而扰动的现象,远看像奔腾不停的野马或波动的水面(海市蜃楼之类),走近时即不见了。 ㉞ 刹那时顷尽朽:立刻就都败坏了。 ㉟ 空诸行:本性是空的有为法(因缘而生的事物)。又译为“空行”。 ㊱ 常、恒、住、不变易法空:世人以为恒常、稳固不变的“我”,不是实有的。其中“常、恒、住、不变易法”是古印度婆罗门教所主张“我”的特性。 ㊲ 我:世人以为的轮回主体,古印度婆罗门教认为有永恒、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特性,佛教则由因缘的分析而发觉“无我”。 ㊳ 我所:我所拥有的。 ㊴ 士夫:人。音译为“补特伽罗”。 ㊵ 空法行:空法、空行。跟“空诸行”同义。 ㊶ 法:这里指六境中的“法”,即讯息。“耳、鼻、舌、身……意、法因缘生意识”是“耳、声因缘,生耳识……鼻、香因缘,生鼻识……舌、味因缘,生舌识……身、触因缘,生身识……意、法因缘,生意识”的简称。 ㊷ 于意云何:于意云何是“于汝意云何”的简化,询问对方意见的意思。 ㊸ 多闻:多听闻佛法而受持。 ㊹ 见我、异我、相在:视(眼)为我、(眼)之外有我、(眼)包含或被包含于我之中。(“是我、异我、相在”的定义详见卷五第109经。) ㊺ 解脱知见:知道自己已证得了解脱的智慧。 ㊻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不会再次出生,清净的修行已经确立,应当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会再受轮回。 ㊼ 不放逸:不怠惰。 ㊽ 阿罗汉:断尽烦恼、不再轮回的四果圣人。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佛陀解说眼内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也就是说眼和外面的世界一般,都是由四大所构成的,眼内没有一个特殊的、不灭的自我。 眼睛如何看到东西?佛陀将之比喻为拍手,两手拍在一起时击出掌声,但一拍完声音就不见了,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看到东西”的过程也类似,有眼睛、所看的东西,以及眼识三者和合,眼睛就看到东西,这个过程是因缘而生,也就因缘而灭,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不灭的自我。 不只眼见色如此,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识法,都是如此,因缘生灭。 [进阶辨正](二七四)[0073a0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非汝有者,当尽ⓐ弃舍,舍彼法已,长夜安乐①。诸比丘!于意云何?于此祇桓②中,诸草木枝叶,有人持去,汝等颇有念言:‘此诸物是我所,彼人何故辄持去?’” 答言:“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亦非我、非我所故,汝诸比丘亦复如是。于非所有物当尽弃舍,弃ⓑ舍彼法已,长夜安乐。何等为非汝所有?谓眼,眼非汝所有,彼应弃舍,舍彼法已,长夜安乐。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云何?比丘!眼是常耶?为非常耶?” 答言:“无常。” 世尊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复问:“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于此六入处③观察非我、非我所,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④,无所取故,无所著⑤,无所著故,自觉涅槃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无“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元、明三本无“弃”字。 ⓒ “后”,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后”。 [注解]① 长夜安乐:长久得到安稳快乐。 ② 祇桓:“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给孤独长者向祇陀太子买下土地,并由祇陀太子布施树林。 ③ 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感官。 ④ 取:执取;执著。 ⑤ 著:黏着;执著。 ⑥ 涅槃:灭除烦恼、生死。 [对应经典]
[导读:六入处与善摄根门]佛陀常告诫我们要“善摄根门”、“关闭根门”,好好地守护六根,因为六根是对外的门户。当我们透过六根接触到外境时,也就是根、境、识和合生触的当下,此时如果有智慧、具足正念,心就不会随着外境而转,自然不会生起烦恼。 关于正念与善摄根门,《杂阿含经》卷二十四“念处相应”中有更深入的阐述,佛陀表示有持戒则四念处(正念)才修得好;基于正念,对于眼所见、耳所听、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思,有警觉心,不会沉迷其中,这也算是“正智”的作用。心不向外驰骋,有正念、正智,才能够专一安定,进而觉悟解脱的智慧。 (二七五)[0073a2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其有说言大ⓑ力者,其唯难陀①,此是正说。其有说言最端正ⓒ者,其唯难陀,是则正说。其有说言爱欲重者,其唯难陀,是则正说。 “诸比丘!而今难陀关闭根门②,饮食知量,初夜③、后夜④精勤修习,正智⑤成就,堪能⑥尽寿纯一满净,梵行清白⑦。 “关闭根门彼难陀比丘关闭根门故,若眼见色,不取色相⑧,不取随形好⑨。若诸眼根增不律仪⑩、无明⑪暗⑫障、世间贪、忧ⓓ、恶不善法⑬不漏⑭其心,生诸律仪;防护于眼、耳、鼻、舌、身、意根,生诸律仪,是名难陀比丘关闭根门。 “饮食知量饮食知量者,难陀比丘于食系数⑮:‘不自高、不放逸、不着色、不着庄严,支身⑯而已。任其所得,为止饥渴,修梵行⑰故。故起苦觉令息灭ⓔ,未起苦觉令不起故⑱,成其崇向故⑲。气力安乐、无罪触ⓕ住故⑳。如人乘车,涂以膏油,不为自高,乃至庄严,为载运故。又如涂疮,不贪其味,为息苦故。’如是,善男子㉑难陀知量而食,乃至无罪触[*]住,是名难陀知量而食。 “精勤修业彼善男子难陀初夜、后夜精勤修业者,彼难陀昼则经行㉒、坐禅,除去阴障㉓,以净其身。于初夜时,经行、坐禅,除去阴障,以净其身。于中夜㉔时,房外洗足,入于室中,右胁而卧㉕,屈膝累足㉖,系ⓖ念明相ⓗ㉗,作起觉想㉘。于后夜时,徐觉徐起,经行、坐禅,是名善男子难陀初夜、后夜精勤修习ⓘ。 “正念、正智成就彼善男子难陀胜念㉙正知㉚者,是善男子难陀观察东方,一心正念㉛,安住观察;观察南、西、北方,亦复如是。一心正念,安住观察。如是观者,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漏其心。彼善男子难陀觉诸受起,觉诸受住,觉诸受灭,正念而住,不令散乱;觉诸想起,觉诸想住,觉诸想灭,觉诸觉㉜起,觉诸觉住,觉诸觉灭,正念而ⓚ住,不令散乱,是名善男子难陀正念、正智成就。 “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关闭根门,如善男子难陀;饮食知量,如善男子难陀;初夜、后夜精勤修业,如善男子难陀;正念、正智成就,如善男子难陀。’如教授难陀法,亦当持是为其余人说。” 时,有异比丘而说偈言:
“善关闭根门, 正念摄心㉝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住”,宋、元、明三本作“在”。 ⓑ “大”,元、明二本作“有大”。 ⓒ “正”,大正藏原为“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 “忧”,大正藏原为“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忧”。 ⓔ “灭”,宋、元、明三本作“灭故”。 ⓕ “罪触”,大正藏原为“闻独”,宋、元、明三本作“间独”,今依据卷二十一第564经及《瑜伽师地论》改作“罪触”。[*] ⓖ “系”,大正藏原为“系”,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系”。 ⓗ “相”,大正藏原为“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相”。 ⓘ “习”,大正藏原为“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习”。 ⓙ “忧”,大正藏原为“爱”,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忧”。 ⓚ “而”,大正藏原为“心”,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而”。 [注解]① 难陀:比丘名,极为英俊,出家前有位美艳的妻子。初出家时,难忘其妻子,后经佛陀善巧引导,而断除爱欲,证阿罗汉。以“大体端正,与世殊异”第一、“诸根寂静,心不变易”第一闻名。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最小的弟弟。 ② 根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是外境进入身心的门户,因此称为根门。 ③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约晚间六点至九点。古印度将一天分为八时,即昼四时、夜四时。夜四时为初夜、中夜、中夜后、后夜。(案:古印度有两种计时系统,一种是一天八时,一种是一天六时,在此采用一天八时的系统。) ④ 后夜:夜晚的最后四分之一,约凌晨三点至六点。 ⑤ 正智: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 ⑥ 堪能:有能力。 ⑦ 尽寿纯一满净,梵行清白:终其一生都完全清净地修行。 ⑧ 色相:显而易见的形貌特征。显而易见的表征称为“相”,微细、不易立刻辨识的美好称为“随……好”。例如说佛陀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即指在相法上来看佛陀有“纤长指相”等三十二种显而易见的庄严相貌,“每个指头都妙好”等八十种微细、不易立刻辨识的美好形貌特征。 ⑨ 随形好:微细、不易立刻辨识的美好形貌特征。 ⑩ 律仪:遵守法则;约束举止。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自制”。 ⑪ 无明:无智;不彻底明白佛法。也是“痴”的异名。 ⑫ 暗:即“暗”。 ⑬ 恶不善法:恶的、不善的事情。 ⑭ 漏:烦恼。一般人由眼、耳等感官,时常流漏烦恼而不停止,所以以漏譬喻烦恼。 ⑮ 于食系数:吃饭时如理省察(不自高、不放逸、不着色等)而不贪著,知足、不过量。“数”在此读音同“属”,指省察。 ⑯ 支身:支持身体;维持生命。 ⑰ 梵行:清净的修行。 ⑱ 故起苦觉令息灭,未起苦觉令不起故:已生起的(例如饥饿而造成的)苦受让它消灭,还没生起的(例如吃太饱而造成的)苦受让它不生起。 ⑲ 成其崇向故:成就他崇高的志向。 ⑳ 气力安乐、无罪触住故:为了保持体力安稳喜乐、没有过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健康、无过失,住于安乐”。 ㉑ 善男子:信佛的好男人。 ㉒ 经行:在一定的路径上专心地往返步行,是一种能调剂身心、减少昏沉的修行方法。 ㉓ 除去阴障:除去障碍修行的种种(例如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除去阴盖”,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心从障碍法净化”。 ㉔ 中夜:夜晚四分的第二分,约九点至十二点。 ㉕ 右胁而卧:向右侧躺。“胁”是胸部两侧,由腋下至肋骨尽处的部位。 ㉖ 屈膝累足:膝盖弯曲、将左脚放在右脚上。 ㉗ 系念明相:连续不断地念著光明的相。 ㉘ 作起觉想:作要醒起来的想法,不贪睡。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意念作起身想”。 ㉙ 胜念:最好的念,即“正念”。“正念”指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 ㉚ 正知: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又译为“正智”。 ㉛ 正念: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 ㉜ 觉:念头。 ㉝ 摄心:收摄心念而不外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杂阿含经》卷三十八第1067经记载难陀刚出家时喜欢衣着光鲜亮丽、嬉戏调笑,经过佛陀告诫后才一改态度,用心修行。《增一阿含经》卷九〈惭愧品18〉第7经也记载,难陀修行一阵子后还是无法忘怀他美艳的妻子,甚至想要还俗,因此佛陀善巧引导,让他上天看天女、下地看油锅,他了解了因果,也就调伏了心念,好好修行。 借由如下的修行,难陀尊者由一爱欲深重的男子汉,成为梵行清白的大丈夫:
本经中的“关闭根门”,经中举例为“若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眼睛视物但不执取,而不是说永远闭上眼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守护根门”,也是一样的意旨。 《增一阿含经》卷七〈火灭品16〉第1经记载难陀证阿罗汉后自然不受魔扰,佛陀称赞他:“端正比丘者,无有胜难陀比丘;诸根澹泊,亦是难陀比丘;无有欲心,亦是难陀比丘;无有瞋恚,亦是难陀比丘;无有愚痴,亦是难陀比丘;成阿罗汉,亦是难陀比丘。所以然者,难陀比丘端正,诸根寂静。”(CBETA, T02, no. 125, p. 579, a3-8) [进阶辨正](二七六)[0073c09]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如是像类①大声闻②尼众③住舍卫国王园④中。比丘尼众其名曰:纯陀⑤比丘尼、民陀⑥比丘尼、摩罗婆⑦比丘尼、波罗遮罗⑧比丘尼、阿ⓐ罗毘迦⑨比丘尼、差摩⑩比丘尼、难摩比丘尼、告难舍瞿昙弥⑪比丘尼、优钵罗色⑫比丘尼、摩诃波阇波提ⓑ⑬比丘尼,此等及余比丘尼住王园中。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五百比丘尼前后围遶⑭,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为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说法,示、教、照、喜⑮;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发遣令还。言:“比丘尼!应时宜去⑯。”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尔时,世尊知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去已,告诸比丘:“我年已老迈ⓒ,不复堪能为诸比丘尼说法,汝等诸比丘僧,今日诸宿德⑰上座⑱,当教授诸比丘尼。” 时,诸比丘受世尊教,次第教授比丘尼,次至难陀ⓓ。尔时,难陀次第应至而不欲教授。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五百比丘尼前后围遶,诣世尊所,稽首礼足,乃至闻法,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尔时,世尊知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去已,问尊者阿难⑲:“谁应次至教授诸比丘尼?” 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诸上座次第教授比丘尼,次至难陀,而难陀不欲教授。” 尔时,世尊告难陀言:“汝当教授诸比丘尼,为诸比丘尼说法。所以者何?我自教授比丘尼,汝亦应尔;我为比丘尼说法,汝亦应尔。” 尔时,难陀默然⑳受教。 时,难陀夜过晨朝㉑,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㉒衣钵,洗足已,入室坐禅。从禅觉,著僧伽梨ⓔ㉓将一比丘㉔往诣王园,诸比丘尼遥见尊者难陀来,疾敷床座,请令就座ⓕ,尊者难陀坐已,诸比丘尼稽首敬礼,退坐一面。尊者难陀语诸比丘尼:“诸姊妹!汝等当问我,今当为汝等说法。汝等解者,当说言解;若不解者,当说不解。于我所说义,若当解者,当善受持;若不解者,汝当更问,当为汝说。” 诸比丘尼白尊者难陀言:“我等今日闻尊者教,令我等问,告我等言:‘汝等若未解者,今悉当问;已解者当言解,未解者当言不解。于我所说义,已解者当奉持,未解者当复更问。’我等闻此,心大欢喜,未解义者,今日当问。” 尔时,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云何?姊妹!于眼内入处㉕观察,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耳、鼻、舌、身、意内入处观察,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尊者难陀!我等已曾于此法如实知见㉖,于六内入处观察无我,我等已曾作如是意解㉗:‘六内入处无我。’”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应如是解:‘六内入处观察无我。’诸比丘尼!色外入处㉘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声、香、味、触、法外入处,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尊者难陀!我已曾于六外入处如实观察无我,我常作此意解,六外入处如实无我。” 尊者难陀赞诸比丘尼:“善哉,善哉,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六外入处无我。’若缘眼、色,生眼识,彼眼识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彼意识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已曾于此六识身㉙如实观察无我,我亦常作是意解,六识身如实无我。”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察:‘六识身如实无我。’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彼触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彼触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已曾于此六触㉚观察如实无我,我亦常如是意解,六触如实无我。”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当如实观察:‘于六触身㉛如实无我。’缘眼、色,生眼触,三事和合触,触缘受,彼触缘受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彼受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等曾于此六受身㉜如实观察无我,我亦常作此意解,六受身如实无我。”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察:‘此六受身如实无我。’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触缘想,彼想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触缘想,彼想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曾于此六想身㉝如实观察无我,我亦常作此意解,六想身如实无我。”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比丘尼!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察:‘此六想身如实无我。’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思,彼思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缘思,彼思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曾于此六思身㉞如实观察无我,我常作此意解:‘此六思身如实无我。’”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比丘尼!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察:‘此六思身如实无我。’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爱,彼爱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缘爱,彼爱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曾于此六爱身㉟如实观察无我,我常作此意解:‘此六爱身如实无我。’”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察:‘此六爱身如实无我。’姊妹!譬因膏油、因炷㊱,灯明得然㊲;彼油无常,炷亦无常,火亦无常,器㊳亦无常。若有作是言:‘无油、无炷、无火、无器,而所依起灯光,常、恒、住、不变易。’作是说者,为等说㊴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缘油、炷、器然灯,彼油、炷、器悉无常;若无油、无炷、无器,所依灯光亦复随灭、息、没㊵、清凉、真实。” “如是,姊妹!此六内入处无常。若有说言:‘此六内入处因缘生喜乐,常、恒、住、不变易、安隐。’是为等说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等曾如实观察,彼彼㊶法缘生彼彼法;彼彼缘法灭,彼彼生法亦ⓖ复随灭、息、没、清凉、真实。”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比丘尼!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察:‘彼彼法ⓗ缘生彼彼法,彼彼法[*]缘灭,彼彼生法亦复随灭、息、没、寂静、清凉、真实。’诸姊妹!譬如大树根、茎ⓘ、枝、叶,根亦无常,茎[*]、枝、叶皆悉无常。若有说言:‘无彼树根、茎[*]、枝、叶,唯有其影常、恒、住、不变易、安隐者,为等说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如彼大树根、茎、枝、叶,彼根亦无常,茎、枝、叶亦复无常,无根、无茎、无枝、无叶,所依树影,一切悉无。” “诸姊妹!若缘外六入处无常,若言外六入处ⓙ因缘生喜乐,常ⓚ恒、住、不变易、安隐者,此为等说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曾于此义如实观察,彼彼法缘生彼彼法,彼彼法缘ⓛ灭;彼彼生法亦复随灭、息、没、寂静、清凉、真实。”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汝于此义当如实观察:‘彼彼法缘生彼彼法,彼彼法缘灭,彼彼生法亦复随灭、息、没、寂灭、清凉、真实。’诸姊妹!听我说譬,夫智者因譬得解。譬如善屠牛师、屠牛弟子手执利刀,解剥其牛,乘间而剥,不伤内肉、不伤外皮,解其肢ⓜ节筋骨,然后还以皮覆其上。若有人言:‘此牛皮肉全而不离。’为等说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彼善屠牛师、屠牛弟子手执利刀,乘间而剥,不伤皮肉,肢ⓝ节筋骨悉皆断截,还以皮覆上,皮肉已离,非不离也。” “姊妹!我说所譬,今当说义。牛者譬人身麁㊷色,如箧毒蛇经㊸广说㊹。” “肉者谓内六入处,外皮者谓外六入处,屠牛者谓学见迹㊺,皮肉中间筋骨者谓贪、喜俱㊻,利刀者谓利智慧。多闻圣弟子以智慧利刀断截一切结、缚、使㊼、烦恼、上烦恼㊽、缠㊾。是故,诸姊妹!当如是学:‘于所可乐法,心不应着,断除贪故;所可瞋法,不应生瞋,断除瞋故;所可痴法,不应生痴,断除痴故。于五受阴㊿,当观生灭;于六触入处⑴,当观集灭;于四念处⑵,当善系心⑶。住七觉分⑷,修七觉分已,于其欲漏⑸,心不缘著,心得解脱;于其有漏⑹,心不缘著,心得解脱;于无明漏⑺,心不缘著,心得解脱。’诸姊妹!当如是学。” 尔时,尊者难陀为诸比丘尼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五百比丘尼眷属围遶,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乃至为佛作礼而去。 尔时,世尊知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去已,告诸比丘:“譬如明月十四日夜,多众观月,为是满耶?为未满耶?当知彼月未究竟满。如是,善男子难陀为五百比丘尼正教授、正说法,于其解脱犹未究竟。然此等比丘尼命终之时,不见一结不断⑻,能使彼还生于此世。” 尔时,世尊复告难陀:“更为诸比丘尼说法。” 尔时,尊者难陀默然奉教,夜过晨朝,持钵入城乞食,食已,乃至往诣王园,就座而坐,为诸比丘尼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复于异时与五百比丘尼前后围遶,往ⓞ诣佛所,稽首礼足,乃至作礼而去。 尔时,世尊知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去已,告诸比丘:“譬如明月十五日夜,无有人疑月满不满者,然其彼月究竟圆满。如是,善男子难陀为诸比丘尼说如是正教授,究竟解脱;若命终时,无有说彼道路所趣⑼,此当知即是苦边⑽。”是为世尊为五百比丘尼授ⓟ第一果记⑾。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阿”,大正藏原为“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阿”。 ⓑ “摩诃波阇波提”,巴利本 Mahāpajāpatī。 ⓒ “迈”,宋、元、明三本作“遂”。 ⓓ “难陀”,巴利本作 Nandaka。 ⓔ “梨”,明本作“黎”。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宋、元、明三本无“亦”字。 ⓗ 宋、元、明三本无“法”字。[*] ⓘ “茎”,宋、元、明三本作“茎[干-木+禾]”。[*] ⓙ 宋、元、明三本无“处”字。 ⓚ 大正藏无“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法缘”,宋、元、明三本作“缘法”。 ⓜ “肢”,大正藏原为“枝”,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肢”。 ⓝ “肢”,大正藏原为“枝”,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肢”。 ⓞ “往”,明本作“住”。 ⓟ “授”,大正藏原为“受”,今依据明本改作“授”。 [注解]① 像类:种类。 ② 声闻:从佛听法而修行的佛弟子。另译为“弟子”。 ③ 尼众:即“比丘尼众”。比丘尼是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 ④ 王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波斯匿王所建,在舍卫城东南,祇树给孤独园附近。 ⑤ 纯陀:比丘尼名,家人因瘟疫而都过世后成为乞丐,后来受到比丘尼施食,感佩比丘尼的庄严而出家。 ⑥ 民陀:比丘尼名,是释迦族人,在佛陀回国说法时皈依三宝,后来出家。 ⑦ 摩罗婆:比丘尼名,佛陀称赞她“修习无愿,心恒广济”。又译为“末腊婆”、“末那婆”。 ⑧ 波罗遮罗:比丘尼名,是舍利弗的妹妹。又译为“优波遮罗”、“优波折罗”。 ⑨ 阿罗毘迦:比丘尼名,未出家前是阿罗毘国的公主。又译为“旷野”、“尸罗”。 ⑩ 差摩:比丘尼名,佛陀称赞她是比丘尼中“智慧聪明”第一。又译为“谶摩”。 ⑪ 告难舍瞿昙弥:比丘尼名,比对相当的南传经文,应为“吉离舍瞿昙弥”的讹误。未出家前,父母、丈夫、几个儿子都死了,伤心过度而几乎疯了,直到遇见佛陀为她说法,领悟四圣谛,证得初果,而从佛出家。佛陀称赞她“持律第一”。又译为“机梨舍瞿昙弥”、“瘦瞿昙弥”、“基利施”。 ⑫ 优钵罗色:比丘尼名,即“莲华色比丘尼”。未出家前,原为王舍城人,婚后曾生一女。因发现丈夫与母亲私通,故离家至波罗㮈城,另嫁一长者,长者至外地经商娶妾回家,才知所娶的妾是莲华色的女儿。莲华色深感命运悲凉,自暴自弃而做妓女,以美丽闻名。直至听闻目犍连尊者说法,而归信佛教,依大爱道比丘尼出家。佛陀称赞她“神足第一,感致诸神”。又译为“优钵华色”、“优波罗”。 ⑬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名,即“大爱道比丘尼”,是佛陀未出家前的姨妈,也是佛陀母亲难产去世后的养母。她坚持要出家,并由阿难再三向佛陀要求,成为第一位出家的比丘尼。又译为“大爱道瞿昙弥”、“憍昙弥”。其中“瞿昙”是佛陀俗家的姓,“瞿昙弥”为“瞿昙”的女声,是释迦族女子的通称,在佛经中“瞿昙弥”常特指大爱道比丘尼。佛陀称赞她“久出家学,国王所敬”第一。 ⑭ 围遶:围绕。 ⑮ 示、教、照、喜:佛陀教化众生的四种方式,又称为“示、教、利、喜”,即开示(示)、教导(教)、鼓励(利)、使欢喜(喜)。与“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同义。 ⑯ 应时宜去:是回去的时候了。 ⑰ 宿德:资深且德高望重的。 ⑱ 上座:对出家年数较多者的尊称,又译为“长老”。按刚出家至出家九年称“下座”,出家十年至十九年称“中座”,二十年至四十九年称“上座”,五十年以上称“耆旧长老”。 ⑲ 阿难:比丘名,以“多闻第一”闻名。“阿难”是“阿难陀”的简称。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担任佛陀侍者达二十五年。 ⑳ 默然:沉静无声。 ㉑ 晨朝:约早上六点到九点。 ㉒ 举:拿起。“举衣钵”在这里指收拾衣钵。 ㉓ 僧伽梨:三法衣中的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正式的。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所必须穿着。 ㉔ 将一比丘:带着一位比丘。出家众若为异性说法,必须找人作伴以避嫌。“将”是“率领”的意思,读音同“匠”。 ㉕ 内入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感官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称为六内入处。也称为六入处、六根。 ㉖ 如实知见: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见到。又译为“如实知、如实见”。 ㉗ 意解:理解。 ㉘ 外入处:色、声、香、味、触、法。因为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内入处)相对,而称为六外入处。又称为六境、六尘。 ㉙ 六识身:六个识的种类:眼识(视觉)、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里的“身”是指种类、集合,只是虚拟的比喻,而不是指身体。 ㉚ 六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这里的“触”特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进而能生起其它心理运作,是十二因缘之一。举例而言,眼根、光线、眼识,三者接触而为“眼触”,依着眼触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运作。 ㉛ 六触身:六个触的种类:眼触(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㉜ 六受身:六个受的种类:眼触生受(眼触缘生的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 ㉝ 六想身:六个想的种类:眼触生想(眼触缘生的取相)、耳触生想、鼻触生想、舌触生想、身触生想、意触生想。 ㉞ 六思身:六个思的种类:眼触生思(眼触缘生的思惟)、耳触生思、鼻触生思、舌触生思、身触生思、意触生思。 ㉟ 六爱身:六个爱的种类:眼触生爱(眼触缘生的喜爱)、耳触生爱、鼻触生爱、舌触生爱、身触生爱、意触生爱。 ㊱ 炷:油灯的灯心。 ㊲ 然:同“燃”。 ㊳ 器:容器。 ㊴ 等说:正确的说法。 ㊵ 灭、息、没:尽灭、寂止、灭没。是以同义字重复以使语意更加充实的用法。 ㊶ 彼彼:那些;一一。 ㊷ 麁:“粗”的异体字,容易辨识者。 ㊸ 箧毒蛇经:《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1172经,以箱中的四条毒蛇譬喻人身的地、水、火、风四大,如果毒蛇逃出箱子可能杀了主人,如同人体四大出问题则非死即伤。 ㊹ 广说:详细说明。 ㊺ 学见迹:已见圣道足迹的有学人(初果至三果的圣者)。又译为“学迹”。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行道的有学人”。 ㊻ 贪、喜俱:伴随着贪欲、喜爱。 ㊼ 结、缚、使:结使、系缚、驱使,这三者都是指“烦恼”。 ㊽ 上烦恼:粗重的烦恼,例如贪欲、瞋恚、愚痴、我慢、疑惑等烦恼。 ㊾ 缠:缠缚,指“烦恼”。 ㊿ 五受阴:色、受、想、行、识合称“五阴”,有执著的五阴,又称为“五受阴”。参见《杂阿含经》卷二第55、58经。又译为“五盛阴”、“五取蕴”。 ⑴ 六触入处:由“六触”进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触使人心意动摇、产生贪爱的过程、时空、或情境。六触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这里的“触”特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是十二因缘之一。 ⑵ 四念处: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1)身念处、(2)受念处、(3)心念处、(4)法念处。 ⑶ 善系心:让自己的心念安住。 ⑷ 七觉分:觉悟的七个要素:(1)念觉分、(2)择法觉分、(3)精进觉分、(4)喜觉分、(5)轻安觉分、(6)定觉分、(7)舍觉分。 ⑸ 欲漏:欲贪引起的烦恼;欲界众生的烦恼。其中“漏”是“烦恼”的意思。此经中的欲漏、有漏、无明漏统称“三漏”。 ⑹ 有漏: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烦恼;色界与无色界众生的烦恼。 ⑺ 无明漏:无明的烦恼;没有智慧、让众生不能出离生死的烦恼。 ⑻ 不见一结不断:没见到任何一个(能让人还生于欲界的)烦恼还没断的。 ⑼ 无有说彼道路所趣:没有人能说他们(究竟解脱的比丘尼)将投生在哪一道(因为已出脱轮回)。 ⑽ 苦边:苦的尽头。 ⑾ 授第一果记:记说为最高成就者,即“阿罗汉”。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进阶辨正](二七七)[0075c18]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不律仪、律仪。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不律仪云何不律仪?眼根不律仪所摄护①。眼识着色,缘著故,以生苦受;苦受故,不一其心②;不一心故,不得如实知见;不得如实知见故,不离疑惑;不离疑惑故,由他所误,而常苦住。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不律仪。 “律仪云何律仪?眼根律仪所摄护。眼识ⓐ色,心不染著;心不染著已,常乐受ⓑ住;心乐住③已,常一其心;一其心已,如实知见;如实知见已,离诸疑惑;离诸疑惑已,不由他误,常安乐住。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识”字之后有一“识”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受”,大正藏原为“更”,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受”。 [注解]① 摄护:收摄、守护。相当的《佛说不自守意经》经文作“自守”,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自制”。 ② 一其心:使自己的心念专一。 ③ 乐住:住于安乐。因为正确的持戒、不染著,而喜悦,也就较易得定。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所说也和“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呼应。 [导读:六入处与三毒]凡夫执著于感官欲望,有如被外境牵着走,对于我所喜爱的,就生贪欲;我所喜爱的却得不到、或是违逆于我,就生瞋恚;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智慧,也就是无明。 因为执著感官欲望而产生的种种烦恼当中,最重要的有三种:
简称“贪、瞋、痴”或是“贪、恚、痴”,统称为“三毒”。 (二七八)[0076a03]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退、不退法六触入处①。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退法云何退法②?谓眼识色生欲觉③,彼比丘欢喜赞叹,执取系着,随顺④彼法回转,当知是比丘退诸善法,世尊所说,是名退法。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不退法云何名不退法?眼识色缘,不生欲觉结⑤,彼比丘不喜、不赞叹、不执取、不系着,于彼法不随顺回转,当知是比丘不退转⑥诸善法,世尊说是不退法。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云何六胜入处?眼识色缘,不生欲觉结染著,当知是比丘胜彼入处。胜彼入处,是世尊所说。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若彼比丘于六胜入处胜已,贪欲⑦结断,瞋恚ⓐ⑧、愚痴⑨结断。譬如王者,摧敌胜怨,名曰胜王;断除众结,名胜婆罗门⑩。”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瞋恚”,宋、元、明三本作“恚瞋”。 [注解]① 六触入处:参考下文及相当的南传经文,这里疑为“六胜入处”的讹误。 ② 退法:让人退步、堕落的法。 ③ 欲觉:感官之欲的念头;欲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随顺于结的恶不善之忆念与意向”。 ④ 随顺:依从。举例来说,“随顺父母的教导”即“依从(随着、顺着)父母的教导”。 ⑤ 结:结使;烦恼。此句“不生欲觉结”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生欲觉结”。 ⑥ 退转:退步而转变方向;退失而转变修行的阶段。 ⑦ 贪欲: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简称“贪”。 ⑧ 瞋恚:生气;忿怒。简称“瞋”。 ⑨ 愚痴:无智;无明。简称“痴”。 ⑩ 胜婆罗门:胜出的修行人;战胜烦恼(断除众结)的修行人。“婆罗门”原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佛陀则表示婆罗门不应以出生来界定,而要以行为来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当六根识六尘时,如果起了贪欲执著,就是“退法”,退诸善法。举例而言,眼睛看到了美色,如果起了贪著而不惜犯戒,修行自然就退步了。引申来说,修行人也会因为起了较强的贪瞋痴而退失定境甚至神通。 [进阶辨正](二七九)[0076a20]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此六根不调伏①、不关闭、不守护、不执持、不修习,于未来世必受苦报。 “何等为六根?眼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修习、不执持,于未来世必受苦报;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愚痴无闻凡夫眼根见色,执受相②,执受随形好,任彼眼根趣向,不律仪执受,住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以漏其心,此等不能执持律仪,防护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如是于六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执持、不修习,于未来世必受苦报。 “云何六根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执持、善修习,于未来世必受乐报?多闻圣弟子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仪,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漏其心,能生律仪,善护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如是ⓒ六根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执持、善修习,于未来世必受乐报。”
即说偈言: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忧”,大正藏原为“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忧”。[*] ⓑ 宋、元、明三本无“根”字。 ⓒ “如是”,宋、元、明三本作“是名”。 [注解]① 调伏:调教、驯服。 ② 执受相:执著于所接收的色相(显而易见的影像)。 ③ 长夜:长时间。 ④ 可意:合意的;可爱的。 ⑤ 念:(能让人)惦记的;在意的。 ⑥ 嚊:古字,同“嗅”。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中说善摄根门则“于未来世必受乐报”,纵使还没有解脱,也能有善报。这在很多其余的经律中也有提到,例如《斋经》:“奉持八戒,习五思念,为佛法斋,与天参德,灭恶兴善,后生天上,终得泥洹。”(CBETA, T01, no. 87, p. 911, c15-17) [进阶辨正](二八〇)[0076c03]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拘萨罗ⓐ①国人间游行②,到频头城ⓑ北申恕③林中。 尔时,频头城中,婆罗门长者皆闻世尊于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住频头城申恕林中。闻已,悉共出城,至申恕林,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频头城婆罗门长者:“若人问汝言:‘何等像类沙门、婆罗门④不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汝当答言:‘若沙门、婆罗门眼见色,未离贪、未离欲、未离爱、未离渴、未离念,内心不寂静,所行非法,所ⓒ行踈涩行⑤。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如是像类比丘,不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 “作是说已,当复问言:‘何故如此像类沙门、婆罗门,不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汝应答言:‘我等眼见色,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念,内心不寂静。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彼沙门、婆罗门眼见色,亦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念,内心不寂静,行非法,行踈涩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我于斯等求其差别,不见差别之行。是故我于斯等像类沙门、婆罗门不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 “什么样的沙门婆罗门应恭敬供养若复问言:‘何等像类沙门、婆罗门所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汝应答言:‘若彼眼见色,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念,内心寂静,不行非法行,行等行⑥,不行ⓔ踈涩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如是像类沙门、婆罗门所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 “若复问言:‘何故于此像类沙门、婆罗门恭敬、尊重、礼事、供养?’汝应答言:‘我等眼ⓕ见色,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念,内心不寂静,行非法行,行踈涩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斯等像类沙门、婆罗门离贪、离欲、离渴、离念,内心寂静,行如法⑦行,不行踈涩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我等于彼,求其差别,见差别故,于彼像类沙门、婆罗门所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 “如是说已,若复问言:‘彼沙门、婆罗门有何行ⓖ?有何形貌?有何相?汝等知是沙门、婆罗门离贪、向调伏贪,离恚、向调伏恚,离痴、向调伏痴⑧?’汝应答言:‘我见彼沙门、婆罗门有如是像类,住ⓗ空闲处⑨、林中树下、卑床⑩草蓐,修行远离,离诸女人,近乐独人,同禅思者⑪;若于彼处,无眼见色可生乐着,无耳声、鼻香、舌味、身触可生乐着,若彼沙门、婆罗门有如是行、如是形貌、如是相,令我等知是沙门,婆罗门离贪、向调伏贪,离恚、向调伏恚,离痴、向调伏痴。’” 时,诸沙门、婆罗门长者白佛言:“奇哉!世尊!不自誉、不毁他,正说其义,各各自于诸入处,分别染污清净⑫,广说缘起⑬,如如来⑭、应⑮、等正觉⑯说。譬如士夫,溺者能救,闭者能开⑰,迷者示路,暗处然灯⑱。世尊亦复如是,不自誉、不毁他,正说其义,乃至如如来、应、等正觉说。” 尔时,频头城婆罗门长者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 [校勘]ⓐ “拘萨罗”,巴利本作 Kosala。 ⓑ “频头城”,巴利本作 Nagaravinda。 ⓒ “所”,元、明二本作“行”。 ⓓ 宋、元、明三本无“应”字。 ⓔ 大正藏无“行”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宋、元、明三本无“眼”字。 ⓖ “行”,大正藏原为“门”,今依据高丽藏改作“行”。 ⓗ “住”,大正藏原为“在”,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住”。 [注解]① 拘萨罗: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部,其首都为舍卫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国。另译为“憍萨罗”。 ② 人间游行:游历各个地方,随缘度化。也称作“游行人间”、“游行”、“行脚”。 ③ 申恕:印度黄檀,为豆科黄檀属的落叶大乔木,原产于印度。又译为“身恕”、“尸舍婆”、“尸摄惒”。 ④ 沙门、婆罗门:修行人的统称。 ⑤ 踈涩行:粗糙的行为。“踈涩”又作“疏涩”,是“柔软”的对称。 ⑥ 等行:正确的行为。 ⑦ 如法:依照正法。 ⑧ 离贪、向调伏贪,离恚、向调伏恚,离痴、向调伏痴:正确地远离贪爱、朝向调教驯服贪爱的方向前进,正确地远离瞋恚、朝向调教驯服瞋恚的方向前进,正确地远离愚痴、朝向调教驯服愚痴的方向前进。 ⑨ 空闲处:离开聚落,寂静而适合修行的地方。又译为“阿兰若”、“阿练若”。 ⑩ 卑床:矮的座位。 ⑪ 近乐独人,同禅思者:亲近一样喜欢独自禅修的行者。 ⑫ 各各自于诸入处,分别染污清净:一一说明六入处(在应对境界时),如何是染污的、如何是清净的。 ⑬ 缘起:由因缘(种种条件)而生起。 ⑭ 如来:依于真理而来成佛,即指佛陀。“如来”是古印度对觉者的称号之一。其中“如”指真如、真实不变。 ⑮ 应:应受人、天的供养。另译作“应供”,音译“阿罗汉”。 ⑯ 等正觉:完全契于真理、遍于一切的觉悟。另译作“正遍知”。本句中的如来、应、等正觉是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十号)的前三个,这里以这三个称号来代表佛陀。 ⑰ 闭者能开:能为被关的人开启一扇门。 ⑱ 暗处然灯:在黑暗的地方点起一盏灯。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佛陀常教导弟子如何辨别善知识,最常见的是以观察对方的“戒”作为开始: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24经表示应当依据持戒、修德、惭、愧、成真实法这五个条件,找到该亲近奉事的比丘。 《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48经教导我们要观察对方的戒行,观察他是否清净;看他遭遇苦难时的反应;并和他交谈以知他的智慧。这些都要在长时间、用心、以智慧观察的前提下,而不要只看肤浅的表相。 也可说是观察对方是否相应于戒、定、慧,是否没有贪、瞋、痴。 《中阿含经》卷36〈梵志品2〉第145经瞿默目犍连经则列出十个条件:修习禁戒、广学多闻、作善知识、乐住远离、乐于燕坐、知足、常行于念、常行精进、修行智慧、诸漏已尽。 本经则表示不染著的人(“若彼眼见色,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念,内心寂静,不行非法行,行等行,不踈涩行”),才应奉事。 《中阿含经》卷二十一〈长寿王品2〉第85经真人经以及《增壹阿含经》卷8〈安般品17〉第9经则进一步表示:如果因为我出身高、长得帅、谈吐佳、有名气、诵经持律学论、行头陀行、持戒、清修、证得各种禅定,而“自贵贱他”,就不是善知识的作为。 这也呼应最前面佛陀说的“惭、愧”的条件,善知识不会自我抬举,而是修证无我。 至于神通感应、道场大小、捐款多少、宗派传承、超出戒律的苦行等等,则不在条件之内。 [进阶辨正][导读:四念处、七觉分]“四念处”是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
四念处的身、受、心、法,是从较粗显的层次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层次。修习身念处,觉知身体的姿势、动作、器官、四大等状态或本质纯熟之后,可进一步觉知身体带来的苦、乐、不苦不乐等受,也就是受念处;在修习受念处纯熟之后,则可以更细致地觉知因为这些感受而带来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散乱等心念,也就是心念处;修习心念处纯熟时,则可及早发现妨碍修行的心念、培养资助修行的觉支,觉知诸法而体悟真理,也就是法念处。 四念处的修法详见卷二十四。 四念处是“七觉分”的基础,七觉分即觉悟的七个部分。“分”即“部分”、“要素”的意思,“修念觉分”即“修习念觉的部分”。 “七觉分”是:
修行四念处,时时正念觉知、安住在当下,就是念觉分,能促成后续的其他觉分;有念觉分后能辨别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也就是择法觉分;择有益的法而努力,即是精进觉分;精进修行能离于世俗的心念而心生欢喜,即是喜觉支;欢喜能让身心轻松安稳,是猗觉分;身心轻松安稳伴随着更高层次的乐,而容易得定,是定觉分;有了定后无欲无忧,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是舍觉分。 “七觉分”修法详见卷二十六、二十七。 什么是四念处、七觉分的基础呢?即包含善摄根门(六触入处律仪),详见以下第281经。 (二八一)[0077a29]如是我闻: 时,有萦发目揵连③出家来诣佛所,共相问讯④,问讯已,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萦发目揵连:“汝从何来?”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我从彼众多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遮罗迦⑤出家,集会未曾讲堂听法,从彼林来。” 佛告萦发目揵连:“汝为何等福力故⑥,从彼众多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遮罗迦出家所听其说法?” 萦发目揵连言:“我试ⓐ听其竞胜论义福利,听其相违反论议福利故⑦。” 佛告目揵连:“长夜久远,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遮罗迦出家竞胜论议,相违反论议福利,迭ⓑ相破坏⑧。”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瞿昙!为诸弟子说何等法福利,令彼转为人说,不谤如来,不增不减,诚说、法说、法次法说⑨,无有余人能来ⓒ比挍⑩、难诘、诃责?” 佛告目揵ⓓ连:“明⑪、解脱果报福利,为人转说者,不谤如来,不乖⑫其理,法次法说,无有能来比挍、难诘、嫌责。” 六触入处律仪→三妙行→四念处→七觉分萦发目揵连白佛言:“瞿昙!诸弟子有法,修习多修习,令明、解脱福利满足者不?” 佛告萦发目犍连:“有七觉分,修习多修习,明、解脱福利满足。”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有法修习,能令七觉分满足不?” 佛告萦发目揵连:“有四念处,修习多修习,能令七觉分满足。” 萦发目揵连白佛:“复有法修习多修习,令四念处满足不?” 佛告萦发目揵连:“有三妙行⑬,修习多修习,能令四念处满足。”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复有法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不?” 佛告目揵连:“有六触入处律仪,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云何六触入处律仪,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 佛告目揵连:“若眼见适意、可爱念、能长养⑭欲乐、令人缘著之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不赞叹、不缘、不着、不住;若眼见不适意、不可爱念、顺于苦觉之色,诸比丘见已,不畏、不恶、不嫌、不恚。于彼好色⑮,起眼见已,永不缘著;不好色,起眼见已,永不缘著;内心安住不动,善修解脱,心不懈倦。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如是于六触入处ⓔ修习多修习,满足三妙行。 “云何修三妙行,满足四念处?多闻圣弟子于空闲处、林中、树下,作如是学、如是思惟:‘此身恶行,现世、后世必得恶报。我若行身恶行者,必当自生厌悔,他亦嫌薄,大师⑯亦责,诸梵行者亦复以法而嫌我;恶名流布,遍于诸方,身坏命终,当堕地狱。’于身恶行,见现世、后世如是果报,是故除身恶行,修身妙行,口、意恶行亦复如是。是名修习三妙行已,得四念处清净满足。 “云何修四念处,得七觉分满足?目揵连!比丘如是顺身身观住⑰,彼顺身身观住时,摄ⓕ念安住不忘,尔时方便⑱修习念觉分⑲;方便修习念觉分已,得念觉分满足,于彼心念选择于法,觉想思量,尔时方便修习择法觉分⑳;方便修习择法觉分已,逮得择法觉分满足。选择彼法,觉想思量。方便修习精进觉分㉑;方便修习精进觉分已,逮得精进觉分满足。勤精进已,生欢喜心,尔时修习方便欢喜觉分㉒;修习欢喜觉分已,逮得欢喜觉分满足。心欢喜已,身心止息,尔时修习猗息觉分㉓;修习猗息觉分已,逮得猗息觉分满足。身心息已,得三摩提㉔,尔时修习定觉分㉕,修习ⓖ定觉分已,定觉分满足。谓一其心,贪忧灭息,内身㉖行舍,方便修习舍觉分㉗;方便修习舍觉分已,逮得舍觉分清净满足。受、心、法念处,亦如是说。如是修习四念处,七觉分满足。 “云何修习七觉分,明、解脱满足?目揵连!若比丘修念觉分,依远离、依离欲、依灭舍,于进趣修念觉分,逮得明、解脱清净满足。乃至修习舍觉分,亦如是说,是名修习七觉分已,明、解脱清净满足。如是,目揵连!法法相依ⓗ㉘,从此岸㉙而到彼岸㉚。” 说是法时,萦发目揵连远尘离垢㉛,得法眼净㉜。时,萦发目揵连见法、得法、知法、入法㉝,度诸疑惑,不由于他,于诸法、律得无所畏㉞。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㉟白佛言:“我今宁得于正法、律㊱出家,得具足比丘分不?” 佛告目揵连:“汝今已得于正法、律出家,具足得比丘分,得出家已,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成阿罗汉。” [校勘]ⓐ “试”,明本作“拭”。 ⓑ “迭”,宋、元、明三本作“递”。 ⓒ “来”,宋本作“求”。 ⓓ 大正藏无“揵”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处”字,今依据前后文补上。 ⓕ “摄”,宋、元、明三本作“系”。 ⓖ “习”,明本作“息”。 ⓗ “依”,大正藏原为“律”,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依”。 [注解]① 王舍城:中印度摩羯陀国的首都。 ② 迦兰陀竹园:佛陀的道场之一,为迦兰陀长者所拥有的竹林中所建立的道场,是佛教最早盖的寺院。又译为“竹林加兰哆园”、“竹林精舍”。 ③ 萦发目揵连:将头发盘绕在头上的一位外道,叫目揵连。这个人并不是佛弟子大目揵连尊者。 ④ 问讯:问候请安。 ⑤ 遮罗迦:居无定所的游行僧。 ⑥ 汝为何等福力故:你是为了什么利益(而去听这些外道说法)? ⑦ 我试听其竞胜论义福利,听其相违反论议福利故:我是为了试着听他们互相竞争求胜的论说以获得利益,听他们彼此交锋的论说以获得利益(而去听这些外道说法)。 ⑧ 迭相破坏:互相攻击。 ⑨ 法次法说:依著一个法、下一个法(次法)合于顺序的说;指所说是正确的。 ⑩ 比挍:比试、较量。 ⑪ 明:智慧;彻底明白佛法。“无明”的对称。 ⑫ 乖:违背。 ⑬ 三妙行: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即善的行为、言语、意念(动机)。又译为“三善行”。 ⑭ 长养:生长、滋养。 ⑮ 好色:美好的色境。 ⑯ 大师:在经中通常指佛陀。 ⑰ 顺身身观住:即“身念处”,正念安住在身体上,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 ⑱ 方便:努力;采用方法以达成目标。 ⑲ 念觉分:专注清楚,修习四念处。其中“念”是专注清楚,“觉”即觉悟,“分”即部分、分支。“念觉分”即“觉悟的念的要素(部分)”,由修习四念处而成。 ⑳ 择法觉分:以智慧明辨、拣择各种法。 ㉑ 精进觉分:勇猛精勤修行。 ㉒ 欢喜觉分:修行让烦恼减轻而心生欢喜。 ㉓ 猗息觉分:身心轻安、平静。又译为“猗觉分”、“除觉分”、“轻安觉分”。 ㉔ 三摩提: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又译为“三昧”、“三摩地”,义译为“等持”。 ㉕ 定觉分:入定而不散乱。 ㉖ 内身:自身以内。 ㉗ 舍觉分: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 ㉘ 法法相依:法和法之间是环环相扣的。 ㉙ 此岸:生死流转。 ㉚ 彼岸:涅槃。 ㉛ 远尘离垢:远离尘垢。尘垢在此特指“见惑”(见道所断的惑),基于四圣谛的正见断了见惑,称作“得法眼净”,证得初果。 ㉜ 法眼净: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四圣谛)。初果圣者即有法眼净。 ㉝ 见法、得法、知法、入法:看见(理解)了正法、证得了正法、了知了正法、悟入了正法。形容证初果者对正法体悟的情境。 ㉞ 度诸疑惑,不由于他,于诸法、律得无所畏:超越了疑惑,自证自知而不会人云亦云,信受众多佛法、戒律而没有任何畏惧。 ㉟ 合掌:双手在胸前合而为一,表示恭敬。又译为“合十”、“叉手”、“叉十”。 ㊱ 法、律:佛法、戒律。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前者即在日常行住坐卧时都可以修行不放逸,后者即是在打坐时专心修行。 [进阶辨正](二八二)[0078a2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迦征ⓐ伽罗牟真邻陀ⓑ林中。 时,有年少名郁多罗ⓒ①,是波罗奢那ⓓ②弟子,来诣佛所,恭敬问讯已,退坐一面。 六根清净不是作盲人聋人尔时,世尊告郁多罗:“汝师波罗奢那为汝等说修诸根③不?” 郁多罗言:“说已,瞿昙!” 佛告ⓔ郁多罗:“汝师波罗奢那云何说修诸根?” 郁多罗白佛言:“我师波罗奢那说,眼不见色,耳不听声,是名ⓕ修根。” 佛告郁多罗:“若如汝波罗奢那说,盲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不见色。” 尔时ⓗ,尊者阿难在世尊后,执扇扇佛,尊者阿难语郁多罗ⓘ言:“如波罗奢那所说,聋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聋者耳不闻声。”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异于贤圣法、律无上修诸根④。” 阿难白佛言:“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贤圣法、律无上修根,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阿难:“谛听,善思,当为汝说。缘眼、色,生眼识,见可意色,欲修如来厌离,正念、正智⑤。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故,修如来不厌离,正念、正智⑥。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欲修如来厌离、不厌离,正念、正智⑦。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可意⑧,欲修如来不厌离、厌离,正念、正智。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来厌、不厌俱离舍心⑨,住正念、正智。 “如是,阿难!若有于此五句,心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摄持、善修习,是则于眼、色无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阿难!是名贤圣法,律无上修根。” 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贤圣法、律为贤圣修根?” 佛告阿难:“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如是如实知⑩:‘我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则寂灭,此则胜妙,所谓俱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譬如力士⑪弹指ⓙ顷⑫灭ⓚ。如是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俄尔⑬尽灭,得离厌、不厌,舍。’ “如是耳、声缘生耳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圣弟子如是如实知:‘我耳识闻声,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则寂灭、胜妙,所谓为舍;得舍已,离厌、不厌。譬如大力士夫弹指,发声即灭。如是耳、声缘生耳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是则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 “鼻、香缘生鼻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圣弟子如是如实知:‘鼻、香缘生鼻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则寂灭,此则胜妙,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譬如莲华ⓛ,水所不染。如是鼻、香缘生鼻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 “舌、味缘生舌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如是如实知:‘舌、味缘生舌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寂灭、胜妙,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譬如力士舌端唾沫ⓜ,尽唾令灭。如是舌、味缘生舌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 “身、触缘生身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圣弟子如是如实知:‘身、触缘生身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寂灭、胜妙,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譬如ⓝ铁丸烧令极热,小滴ⓞ水洒,寻即⑭消灭。如是身、触缘生身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 “意、法缘生意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速灭。圣弟子如是如实知:‘意、法缘生意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是则寂灭,是则胜妙,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譬如力士断多罗树⑮头。如是意、法缘生意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尽灭,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阿难!是为贤圣法、律,为圣弟子修诸根。” “云何为圣法、律觉见迹⑯?” 佛告阿难:“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惭耻厌恶。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惭耻厌恶。阿难!是名贤圣法、律觉见迹。阿难!是名贤圣法、律无上修诸根。已说贤圣修诸根,已说觉见迹。阿难!我为诸声闻所作,所作已作,汝等当作所作……”广说如箧毒蛇经。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征”,大正藏原为“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征”。 ⓑ “迦征伽罗牟真邻陀”,巴利本作 Kajaṅgala Mukhelu。 ⓒ “郁多罗”,巴利本作 Uttara。 ⓓ “波罗奢那”,巴利本作 Pārāsariya。 ⓔ “告”,宋、元、明三本作“言”。 ⓕ “名”,宋、元、明三本作“为”。 ⓖ 宋、元、明三本无“如”字。[*] ⓗ “时”,明本作“等”。 ⓘ 大正藏无“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弹指”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灭”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华”,大正藏原为“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华”。 ⓜ “沫”,元、明二本作“味”。 ⓝ “如”,明本作“令”。 ⓞ “滴”,大正藏原为“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滴”。 [注解]① 郁多罗:婆罗门名。又译为“乌答”。 ② 波罗奢那:婆罗门名。 ③ 诸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④ 贤圣法、律无上修诸根:佛教经、律中至高无上的修行六根的方法。 ⑤ 见可意色,欲修如来厌离,正念、正智:见到合于己意的色,要修如来所教的厌离(以不生贪念),而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 ⑥ 不可意故,修如来不厌离,正念、正智:见到不合于己意的色,要修如来所教的不厌离(以不生瞋念),而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 ⑦ 可意不可意,欲修如来厌离、不厌离,正念、正智:先合于己意、然后不合己意的境界,要修如来所教的厌离(以对合于己意的境界不生贪念)、不厌离(以对不合于己意的境界不生瞋念),而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 ⑧ 不可意可意:先不合于己意、然后合于己意的境界。例如先听说要被调职了(而不合于己意),然后得知要被调到更好的职位上(而合于己意)。相当的南传经文没有“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厌离,正念、正智”这句。 ⑨ 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来厌、不厌俱离舍心:不管是对合于己意的、不合于己意的、合意及不合意交错的,都要修离于厌恶、也离于不厌恶的平等心,没有执著。 ⑩ 如实知: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 ⑪ 力士:大力士;有力的人。 ⑫ 弹指顷:手指强力摩擦、弹出声音那么短暂的时间。 ⑬ 俄尔:一会儿。 ⑭ 寻即:立刻。 ⑮ 多罗树:扇椰子,为棕榈科乔木,此树的树干截断后即无法再发芽生长。在纸发明前,东南亚国家的人民将佛经刻写于此树的叶子保存,称为贝叶经。又译为“贝多罗树”。 ⑯ 觉见迹:即第276经的“学见迹”,已见圣道足迹的有学人(初果至三果的圣者,有时也泛指未证阿罗汉的修行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行道的有学人”。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佛教的“善摄根门”并不是鸵鸟心态,求看不到、听不到,否则盲人、聋人的修为就高了。佛教的“善摄根门”是为了“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从慧得解脱”,凭借着六根而修行解脱,无入而不自得。
对照相当的南传经文《增支部尼柯耶》集8〈慈品1〉第9经,本经所说的修习六根,以眼根为例,有以下的阶段:
圣法、律觉见迹(学人的行为):
贤圣法、律无上修根(学人进修六根的方法):
贤圣法、律为贤圣修根(圣贤已修习六根的成就):
[进阶辨正]杂阿含经卷第十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