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一ⓐ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力品第三十八ⓑ之一 导读ⓒ(一)[0717b17]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凡常①之力。云何为六?小儿以啼为力,欲有所说,要当先啼;女人以瞋恚为力,依瞋恚已,然后所说;沙门、婆罗门以忍为力,常念下②,下于人然后自陈;国王以憍慢ⓓ为力,以此豪势而自陈说;然阿罗汉以专精③为力,而自陈说;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④为力弘益众生。是ⓔ谓,比丘!有此六凡常之力。是故,比丘!常念修行此大慈悲力ⓕ。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东晋…译)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宋】【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明】 ???? ⓑ 〔之一〕-【宋】【元】 宋、元二本无“之一”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之一”二字,今依据宋、元二本删去。 ⓒ ~A. VIII. 27. Bala. ??? ⓓ “慢”,大正藏原为“傲”,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慢”。 ⓔ 谓=诸【明异】 “谓”,明异本作“诸”。 “诸”,大正藏原为“谓”,今依据明异本改作“诸”。 ⓕ 大正藏无“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① 凡常:世间的。 ② 念下:谦卑。 ③ 专精:心专一而精进修行。 ④ 悲:见众生遭遇不幸,而生不忍、同情的心。有悲心而能拔众生苦。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本经说阿罗汉以专精为力,诸佛则以大悲为力,就如同要学有专精才能拿到博士(阿罗汉),有同理心教人才能作个好教授(诸佛)。 (二)[0717b28]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思惟无常想①,广布②无常想,已思ⓐ惟、广布无常想,尽断欲界③爱,色界④、无色界⑤爱,亦断无明、憍慢。犹如以火ⓑ烧焚草木,永尽无余,亦无遗迹,此亦如是。若修无常想,尽断欲爱、色爱、无色爱,无明、憍慢永无有余。所以然者,比丘!当修无常想时,而无欲心;彼ⓒ以无欲心,便能分别⑥法,思惟其义,无有愁、忧、苦、恼。彼[*]以思惟法义,则无愚惑。ⓓ设修行人若见有斗诤者,彼便作是念:‘此诸贤士不修无常想,不广布无常想,故致此斗讼耳。彼[*]以斗诤,不观其义;[*]以不观其义,则有迷惑之心;彼[*]以执此愚惑,而命终入三恶道,饿鬼、畜生、地狱中。’是故,诸比丘!当修,无常想,广布无常想,便无瞋恚、愚惑之想,亦能观法,亦观其义。若命终ⓔ之后,生三ⓕ善处,生天上、人中、涅槃之道。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惟+(无常想)【宋】【元】【明】 “惟”,宋、元、明三本作“惟无常想”。 大正藏无“无常想”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烧焚=焚烧【宋】【元】【明】 “烧焚”,宋、元、明三本作“焚烧”。 “焚烧”,大正藏原为“烧焚”,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焚烧”。 ⓒ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设修行人”,大正藏原为“错误修行”,圣本作“心设修行”,今依宋、元、明三本改作“设修行人”。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善〕-【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善”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善”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① 无常想:观察与思惟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因缘生灭。又译为“一切行无常想”。 ② 广布:扩大。 ③ 欲界:有淫欲和食欲的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天道的欲界诸天以下统称为欲界,欲天的最高天是他化自在天,以下包含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④ 色界:离于淫欲和食欲,身体及宫殿等物质(色)相当殊胜精致的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包含天道的色界十八天。 ⑤ 无色界:超越物质的世界,是没有感官之欲的渴爱、没有物质的渴爱,但还有精神的渴爱的有情众生所处的境界。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包含天道的无色界四天。 ⑥ 分别:分析;辨别。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本经中佛陀教我们思惟无常(事物并非恒常不变,而是会随着因缘而不断变化),在每个起心动念的当下都思惟无常,有助于断除贪爱、傲慢、无明,就如同以火焚烧草木,草木将会燃烧殆尽,没有余留。 因为思惟无常时,便不会有贪欲、执著;没有了贪欲、执著的干扰,就能够清晰地看透一切事物的本质,清楚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因此没有忧、悲、苦、恼,没有愚惑。 因此要思惟无常,在每个起心动念的当下都思惟无常。
本经说“若修无常想,尽断欲爱、色爱、无色爱,无明、憍慢永无有余”,《杂阿含经》卷十第270经也说:“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CBETA, T02, no. 99, p. 70, c3-4)。 本经说“当修无常想时,而无欲心;彼以无欲心,便能分别法,思惟其义,无有愁、忧、苦、恼。彼以思惟法义,则无愚惑”,呼应《杂阿含经》卷十第270经说的:“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CBETA, T02, no. 99, p. 71, a1-2) ⓐ(三)[0717c18]闻如是: 一时,佛在摩竭国ⓑ忧迦支江水侧。 尔时,世尊诣一树下,躬自敷座而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 尔时,有一梵志往至彼处。是时,梵志见世尊脚迹极为殊妙ⓒ,见已,便生此念:“ⓓ是何人之迹?为是天、龙、鬼神、ⓔ乾沓和①、阿须伦、人、若非人?为是ⓕ我先祖梵天②耶?”是时,梵志即逐迹前进,遥见世尊在ⓖ一树下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见已,ⓗ作是语:“为是天耶?” 世尊告曰:“我非是天。” “为乾沓和耶?” 世尊告曰:“我非乾沓和也。” “为是龙ⓘ子乎?” 对曰:“我非是龙ⓙ也。” “为ⓚ阅叉③ⓛ也?” 佛报梵志:“我非阅叉。” “为是祖父[*]也。” 佛报曰:“我非祖父。” 是时,婆罗门问世尊曰:“汝今是谁?” 世尊告曰:“有爱者则有爱ⓜ,有受④则有受ⓝ,因缘合会,然后各各相生如此,ⓞ如此五苦盛阴无有断绝时。以知爱已,则知五欲,亦知外六尘、内六入,即知此盛阴之本末。”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世间有五欲, 意为第六ⓟ生, “是故,当求方便,灭内外六事。如是,梵志!当作是学。” 尔时,彼梵志闻佛如是教,思惟玩习⑤不去心怀,即于ⓠ坐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尔时,彼梵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IV. 36. (1-2),[Nos. 99(101), 100(267.)] ???? ⓑ 忧迦支~Ukkaṭṭha.,忧=优【宋】【元】【明】【圣】 ???? ⓒ “极为殊妙”,大正藏原为“为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极为殊妙”。 ⓓ (此)+是【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是”。 大正藏无“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乾沓和~Gandhabba. ??? ⓕ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一=上【宋】【元】【明】 “一”,宋、元、明三本作“上”。 “上”,大正藏原为“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上”。 ⓗ (便)+作【宋】【元】【明】【圣】 “作”,宋、元、明、圣四本作“便作”。 大正藏无“便”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子〕-【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子”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子”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也为=为是【宋】【元】【明】 “也为”,宋、元、明三本作“为是”。 “为是”,大正藏原为“也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为是”。 ⓚ 阅叉~Yakkha. ??? ⓛ 也=耶【宋】*【元】*【明】* “也”,宋、元、明三本作“耶”。 “耶”,大正藏原为“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耶”。 ⓜ “爱”,大正藏原为“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爱”。 ⓝ “受”,大正藏原为“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 〔如此〕-【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如此”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如此”二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生=王【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王”。 “王”,大正藏原为“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王”。 ⓠ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注解]① 乾沓和:义译香神,很会弹琴,是音乐神。不食酒肉,以香气为食,其身也有香气。又译为“乾闼婆”。 ② 先祖梵天: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教认为梵天造物,因此称梵天为先祖。 ③ 阅叉:即“夜叉”,义译为“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类或守护正法的鬼类,行动极为迅速。 ④ 受:在这里指执取。又译为“取”。 ⑤ 玩习:反复研习。“玩”读音同“万”,研习。 [对应经典]
ⓐ(四)[0718a13]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本为ⓑ菩萨时,未成佛道中有此念:‘此世间极为勤苦;有生、有老、ⓒ有病、有死,然此五盛阴不得尽本原。’是时,我复作是念:‘由何因缘有生、老、病、死?复由何因缘致此灾患?’当思惟此时,复生此念:‘有生则有老、病、死。’尔时,当思惟是时,复更生念:‘由何因缘有ⓓ生?’此由有而生。复生此念:‘有者,何由而有?’ⓔ当思惟是时,便生此念:‘此有由ⓕ受而有。’复念:‘此受何由而有?’尔时,以智观之,由爱而有ⓖ受。复更思惟:‘此爱何由而生?’重ⓗ观察之,由痛而有爱。复更思惟:‘此痛何由而生?’当作是观察时,由更乐而有此痛。复重思惟:‘此更乐何由而有?’我生此念时,缘六入而有此更乐。时我重思惟:‘此六入何由而有?’观察是时,由名色而有六入。时我复作是念:‘名色何由而有?’观察是时,ⓘ复由识而有名色。‘此识何由而有?’观察是时,由行生识。时我复作是念:‘行何由而生?’观察是时,行由痴而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更乐,更乐ⓙ缘痛,痛缘爱,爱缘受,受ⓚ缘有,有缘生,生缘死,死缘愁、忧、苦、恼,不可称计。如是名为苦盛阴所ⓛ习。 “我尔时复作是念:‘由何因缘灭生、老、病、死?’我观察是时,生灭,老、病、死灭。时复生此念:‘由何而无生?’观此生原,有灭,生则灭。复念:‘由何而无有?’时生此念:‘无[*]受则无有。’时我生ⓜ此念:‘由何灭受?’观察是时,爱灭,[*]受则灭。复生此念:‘由何而灭爱?’重更观察,痛灭,爱则灭。复思惟:‘由何而灭痛?’观察是时,更乐灭,则痛灭。ⓝ复思惟:‘更乐何由而灭?’观察是时,六入灭,则更乐灭。复观此六入何由而灭?当观察时,名色灭,则六入灭。复观名色何由而灭?识灭,则名色灭。复观ⓞ察此识何由而灭?行灭,则识灭。复观此行何由而灭?痴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更乐灭;更乐灭,则痛灭;痛灭,则爱灭;爱灭,则受灭;受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灭,ⓠ老、病灭,则死灭,是谓名为五盛阴灭。 “时我复生此念:‘此识最为原首①,令人致此生、老、病、死;然不能知此生、老、病、死ⓡ生之原本。’犹如有人在山林中行,逐小径道。小复前行,见旧大道,古昔诸人在中行处。是时,彼人便复ⓢ此道,小复前进,见旧城ⓣ郭、园观、浴池,皆悉茂盛,但彼城中无有居民。此人见已,还归本国,前白王言:‘昨游山林见好城[*]郭,树木繁茂,但彼城中无有人民。大王!可使人民在彼ⓤ城止住。’是时,国王闻此人语,即居止人民;然此城郭还复如故,人民炽盛,快乐无比。 “ⓥ诸比丘当知,我昔未成菩萨时,在山中学道,见古昔诸佛所游行处,便从彼道,即知生、老、病、死所起原本,有生有灭,皆悉分别,知生苦、生ⓦ习、生尽、生道,皆悉了知,ⓧ有、受、ⓨ爱、痛、更乐、六入、名色、识、行、痴,亦复如是。无明起则行起,行所造者复由于识,我今[*]以明于识,今与四部之众而说此本;皆当知此原本所起,ⓩ知苦、知[*]习、知尽、知道,念使分明,[*]以知六入,则知生、老、病、死,六入灭则Ⓐ生、老、病、死灭。是故,比丘!当求方便,灭于六入。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S. 12. 65. Nagara. ??? ⓑ 菩萨~Bodhisatta. ??? ⓒ 〔有病〕-【圣】 圣本无“有病”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有病”二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生此=此生【宋】【元】【明】 “生此”,宋、元、明三本作“此生”。 “此生”,大正藏原为“生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此生”。 ⓔ (我)+当【宋】【元】【明】【圣】 “当”,宋、元、明、圣四本作“我当”。 大正藏无“我”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受=取【圣】* “受”,圣本作“取”。 “取”,大正藏原为“受”,今依据圣本改作“取”。 ⓖ 〔受〕-【圣】 圣本无“受”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受”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观察=察观【宋】【元】【明】【圣】 “观察”,宋、元、明、圣四本作“察观”。 “察观”,大正藏原为“观察”,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察观”。 ⓘ 〔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缘痛…爱〕六字-【圣】 圣本无“缘痛…爱”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缘痛…爱”四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缘+(爱爱缘取取缘)【圣】 “缘”,圣本作“缘爱爱缘取取缘”。 大正藏无“爱爱缘取取缘”六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习=集【圣】 “习”,圣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圣本改作“集”。 ⓜ 此念由何=念由何而【宋】【元】【明】,〔此〕-【圣】 ???? ⓝ 复+(更)【宋】【元】【明】【圣】 “复”,宋、元、明、圣四本作“复更”。 大正藏无“更”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病+(死)【宋】【元】【明】 “病”,宋、元、明三本作“病死”。 大正藏无“死”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老病灭则死灭〕-【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老病灭则死灭”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老病灭则死灭”六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行)+此【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行此”。 大正藏无“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郭=墎【圣】* “郭”,圣本作“墎”。 “墎”,大正藏原为“郭”,今依据圣本改作“墎”。 ⓤ 〔城〕-【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城”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城”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习=集【元】,【明】【圣】* ???? ⓧ 有受=受有【宋】【元】【明】,=有取【圣】 ???? ⓨ 爱=受【宋】 “爱”,宋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为“爱”,今依据宋本改作“受”。 ⓩ 〔知苦〕-【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知苦”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知苦”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① 此识最为原首:在相当的《杂阿含经》经文中,也提到佛陀从老死往前追溯因缘时,曾经“齐识而还,不能过彼”,可用来解释“此识最为原首”的现象,详见《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87经。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佛陀在未成佛前,静坐观察什么是老、病、死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有“生”(出生),才会有老、病、死。 什么是“生”的原因?“有”(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 什么是“有”的原因?“取”(执取)。 什么是“取”的原因?“爱”(贪爱)。 什么是“爱”的原因?“受”(感受)。 什么是“受”的原因?“触”(感官、外境、识的接触)。 什么是“触”的原因?要有“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六个可对外境反应的感官)。 什么是“六入处”的原因?有“名色”(五阴,包含认知的对象)则六入处才能起作用。 什么是“名色”的原因?“识”(识知、觉知)能引起后续的身心运作。 什么是“识”的原因?“行”(造作、造业)而有后续所有的这些业报。 什么是“行”的原因?“无明”(没有智慧)因此而造业。 更深入的经文及分析,可参考《杂阿含经》卷十二及卷十四。 [进阶辨正](五)[0718c17]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万众而为说法。尔时,阿那律①在彼坐上。是时,阿那律在众中睡眠。 尔时,佛见阿那律ⓑ睡ⓒ眠,便说此偈:
“ⓓ受法快睡眠, 意无有错乱, 是时,世尊告阿那律:“汝畏王法及畏盗贼而作道乎?” 阿那律报曰:“不也。世尊!” 佛告阿那律:“汝何故出家学道?” 阿那律白佛言:“厌患此ⓔ老、病、死、愁、忧、苦、恼,为苦所恼,故欲舍之,是故出家学道。” 世尊告曰:“汝今,族姓子!信心坚固,出家学道。世尊今日躬自说法,云何于中睡眠?” 是时,尊者阿那律即从座起,偏露右肩,长跪叉手,白世尊言:“自今已后形融体烂,终不在如来前坐睡。” 尔时,尊者阿那律达晓不眠,然不能除去睡眠,眼根遂损。尔时,世尊告阿那律曰:“勤加精进者与调戏②盖相应,设复懈怠与结相应,汝今所ⓕ行当处其中③。” 阿那律白佛:“前ⓖ已在如来前誓,今不能复违本要。” 是时,世尊告耆域④曰:“疗治阿那律眼根。” 耆域报曰:“若阿那律小睡眠者,我当治目。” 世尊ⓗ告阿那律曰:“汝可寝寐。所以然者,一切诸法由食⑤而存,非食不存。眼者以眠为食,耳者以声为食,鼻者以香为食,舌者以味为食,身者以细滑为食,意者以法为食,我今亦说涅槃ⓘ有食。” 阿那律白佛言:“涅槃者以何ⓙ等为食?” 佛告阿那律:“涅槃者以无放逸为食,乘无放逸,得至ⓚ于无为⑥。” 阿那律白佛言:“世尊!虽言眼者以眠为食,然我不堪睡眠。” 尔时,阿那律缝故衣裳。是时,眼遂败坏,而得天眼,无有瑕秽。是时,ⓛ阿那律以凡常之法而缝衣裳,不能得使缕通ⓜ针孔中。是时,阿那律便作是念:“诸世间得道罗汉,当与我贯ⓝ针。” 是时,世尊以天耳清净,闻此音声:“诸世间得道阿罗汉者,当与我贯[*]针。”尔时,世尊至阿那律所而告之曰:“汝持[*]针来,吾ⓞ与贯之。” 阿那律白佛言:“向所称说者,谓诸世间欲求其福者,与ⓟ我贯[*]针。” 世尊告曰:“世间求福之人无复过我,如来于六法无有厌足。云何为六?一者施;二者教ⓠ诫;三者忍,四者法说、义说;五者将护众生,六者求无上正真之道。是ⓡ谓,阿那律!如来于此六法无有厌足。” 阿那律曰:“如来身者真法之身,复欲更求何法?如来ⓢ已度生死之海,又脱爱着。然今日故ⓣ求为福之ⓤ首。” 世尊告曰:“如是,阿那律!如汝所说,如来亦知此六法为无厌足。若当众生知罪恶之原身、口、意所行者,终不堕三恶趣;以其众生不知罪恶之原,故坠堕三恶趣中。”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世间所有力, 游在天人中, “是故,阿那律!当求方便,得此六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央=鞅【宋】 “央”,宋本作“鞅”。 “鞅”,大正藏原为“央”,今依据宋本改作“鞅”。 ⓑ 睡眠=坐睡【圣】 “睡眠”,圣本作“坐睡”。 “坐睡”,大正藏原为“睡眠”,今依据圣本改作“坐睡”。 ⓒ 〔眠〕-【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眠”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眠”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受=爱【宋】【元】【明】 “受”,宋、元、明三本作“爱”。 “爱”,大正藏原为“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爱”。 ⓔ (生)+老【宋】【元】【明】 “老”,宋、元、明三本作“生老”。 大正藏无“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行=应【明】 “行”,明本作“应”。 “应”,大正藏原为“行”,今依据明本改作“应”。 ⓖ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 告=若【宋】 “告”,宋本作“若”。 “若”,大正藏原为“告”,今依据宋本改作“若”。 ⓘ 有=为【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为”。 “为”,大正藏原为“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为”。 ⓙ 〔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于〕-【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于”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于”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阿那律=尊者【宋】【元】【明】【圣】 “阿那律”,宋、元、明、圣四本作“尊者”。 “尊者”,大正藏原为“阿那律”,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尊者”。 ⓜ 针=吾【圣】 “针”,圣本作“吾”。 “吾”,大正藏原为“针”,今依据圣本改作“吾”。 ⓝ 针=鍼【宋】【元】【明】【圣】* “针”,宋、元、明、圣四本作“鍼”。 “鍼”,大正藏原为“针”,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鍼”。 ⓞ 与+(汝)【宋】【元】【明】 “与”,宋、元、明三本作“与汝”。 大正藏无“汝”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我=吾【明】 “我”,明本作“吾”。 “吾”,大正藏原为“我”,今依据明本改作“吾”。 ⓠ 诫=戒【宋】【元】【明】【圣】 “诫”,宋、元、明、圣四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为“诫”,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戒”。 ⓡ 谓+(六)【宋】【元】【明】 “谓”,宋、元、明三本作“谓六”。 大正藏无“六”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已=以【宋】【元】【明】【圣】 “已”,宋、元、明、圣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以”。 ⓣ 求为=为求【宋】【元】【明】 “求为”,宋、元、明三本作“为求”。 “为求”,大正藏原为“求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为求”。 ⓤ 首=道【宋】【元】【明】【圣】 “首”,宋、元、明、圣四本作“道”。 “道”,大正藏原为“首”,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道”。 [注解]① 阿那律:比丘名,以“天眼第一”闻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译为“阿那律陀”。 ② 调戏:即“掉举”,心浮动不安。 ③ 勤加精进者与调戏盖相应,设复懈怠与结相应,汝今所行当处其中:辛勤强加努力的话,会有心浮动不安的烦恼;懒惰的话,也会有烦恼,你今天应该在这两个极端当中找到平衡。 ④ 耆域:优婆塞名,王舍城的良医。又译为“耆婆”、“耆婆伽”。 ⑤ 食:这里是以“吃”比喻藉以长养(身心)。参见《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4经中“四食”以及《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15经的用法。 ⑥ 无为:无造作的,在这里指涅槃。“为”是“造作”的意思。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六)[0719b20]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众多比丘入舍卫城乞食,闻王ⓑ波斯匿宫门外有众多人民,于中举手唤呼皆称怨:“国界有贼名ⓒ鸯掘魔①,极为凶暴,杀害生类不可称计,无ⓓ慈悲于一切众生,国界人民无不厌ⓔ患,日取人杀以指为鬘②,故名为指鬘。唯愿大王当往共战。” 是时,众多比丘乞食已,还诣祇洹精舍。收摄衣钵,以尼师ⓕ檀著肩上,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众多比丘白世尊言:“我等众多比丘入舍卫城乞食,见众多人民在王宫门外,称怨诉辞:‘今王国界有贼名鸯掘[*]魔,为人凶暴,无有慈心,ⓖ杀ⓗ于一切众生,人亡国虚皆由此人,又取人指以为华鬘。’” 尔时,世尊闻彼比丘语已,即从座起,默然而行。 是时,世尊寻到彼所,诸有取薪、负草、犁作之人,及牧牛ⓘ羊者,见世尊诣彼道,各白佛言:“沙门!沙门!勿从彼道。所以然者,此路侧有贼名鸯掘[*]魔,于中止住。诸有人民,欲就此道者,要集十人、或二十人、或三十、四十、五十人,犹不得过,尽为鸯掘[*]魔所ⓙ擒获。然沙门瞿昙独无有ⓚ侣,为鸯掘[*]魔所触娆者,于事不省。”世尊虽闻此语,故进不住。 尔时,鸯掘[*]魔母,持食诣鸯掘[*]魔所。是时,鸯掘[*]魔便作是念:“吾指鬘为充数不乎?”是时,即数指,ⓛ未充数,复更重数,唯少一人指。是时,鸯掘[*]魔左右顾视,求觅生人,欲取杀之;然四远顾望,亦不见人,便作是念:“我师有教:‘若能害母者,必当生天。’我今母躬来在此,即可取杀之,得指充数,生于天上。” 是时,鸯掘魔左手ⓜ捉母头,右手拔剑而语母言:“小住,阿母。”是时,世尊便作是念:“此鸯掘魔当为五逆。”即放眉间相光明,普照彼山林。是时,鸯掘魔见光明已,ⓝ复语母言:“此是何光明照此山林?将非国王集诸兵众,攻伐我身乎?” 是时母告曰:“汝今当知,此非日月火光,亦非释、梵天王光明。” 尔时,其母便说此偈:
“此非火光明, 非日月释梵, 是时,鸯掘魔闻佛音ⓢ响,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便作是语:“我师亦有教ⓣ诫而敕我曰:‘设汝能害母,并杀沙门瞿昙者,必生梵天上。’” 是时,鸯掘魔语母曰:“母!今且住,我先取沙门瞿昙杀,然后当食。” 是时,鸯掘魔即放母而往逐世尊。遥见世尊来,亦如金聚,靡所不照,见已,并笑而说是语:“今此沙门定在我手,必ⓤ杀不疑。其有人民欲行此道者,皆集大众而行此道;然此沙门独无伴侣,我今当取杀之。” 是时,鸯掘魔即拔ⓥ腰剑,往ⓦ逆世尊。是时,世尊寻还复道,徐ⓧ而行步,而鸯掘魔奔驰而逐,亦不能及如来。是时,鸯掘魔白世尊言:“住,住,沙门!” 世尊告曰:“我自住耳,汝自不住。” 是时,彼鸯掘魔并走,遥说此偈:
“去而复言住, 语我言不住, 尔时,世尊ⓨ以偈报ⓩ曰:
“世尊言已住, 不害于一切, 是时,鸯掘魔闻此偈已,便作是念:“我今审为恶耶?又师语我言:‘此是大祠,获大果报。能取千人杀,以指作鬘者,果其所愿;如此之人,命终之后,生善处天上。设取所生母及沙门瞿昙杀者,当生梵天上。’是时,佛作威Ⓐ神,神识Ⓑ㸌寤,诸梵志书籍亦有此言:‘如来出世甚为难遇,时时亿劫乃出。彼出世时,不度者Ⓒ令度,不解脱者令得解脱。彼说灭六见④之法。云何为六?言有我见者,即说灭六见之法;无有我者,亦与说灭无有我见之法;言有我见、无有我见,亦与说有我见、无我见之法,复自观察、说观察之法;自说无我之法,亦非我说、亦非我不说之法。若如来出世,说此灭六见之法。’又我奔走之时,能及象、马、车乘,亦及人民。然此沙门行不暴疾,然Ⓓ今日不能及此,必当是如来。” 是时,鸯掘魔便说此偈:
“尊今为我故, 而说微妙偈, 是时,鸯掘魔即前白佛言:“世尊!唯愿听作沙门。” 世尊告曰:“善来,比丘!”即时鸯掘魔便成沙门,著三法衣⑤。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汝今[*]以剃头, 除结亦当尔, 是时,鸯掘魔闻此语已,即时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尔时,世尊将鸯掘魔比丘还诣舍卫城祇洹精舍。 是时,王波斯匿集四部之众,欲往攻伐贼鸯掘魔。是时,王便作是念:“我今可往至世尊所,以此因缘,具白世尊。若世尊有所说者,当奉行之。”尔时,王波斯匿即集四部之兵,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问王曰:“大王!今日欲何所至?尘Ⓔ污身体,乃至于斯。” 波斯匿王白佛言:“我今国界有贼名鸯掘魔,极为凶暴,无有慈心于一切众生,使国丘荒,人民流迸,皆由此贼。彼今取人杀之,以指为鬘,此是恶鬼,非为人也。我今欲诛伐此人。” 世尊告曰:“若当大王见鸯掘魔信心坚固,出家学道者,王当奈之何?” 王白佛言:“知复如何?但当承事供养,随时礼拜。然复,世尊!彼是恶人,无ⓐ毫ⓑ釐之善,恒杀ⓒ害,能有此心出家学道乎?终无此理。” 是时,鸯掘魔去世尊不远,结跏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尔时,世尊伸右手指示王曰:“此是贼鸯掘魔。” 王闻此语,便怀恐怖,衣毛皆竖。世尊告王:“勿怀恐怖,可往至前,自当ⓓ悟王意耳⑥。” 是时王闻佛语,即至鸯掘魔前,语鸯掘魔曰:“汝今姓谁?” 鸯掘魔曰:“我姓ⓔ伽伽,母名ⓕ满足。” 是时王礼足已,在一面坐。尔时王问曰:“善乐此正法之中,勿有懈怠,修清净梵行,得尽苦际,我当ⓖ尽形寿供养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 是时,鸯掘魔默然不对⑦。王即从座起,头面礼足,还诣世尊所,头[而>面]礼足,在一面坐。 是时,王复白佛言:“不降者使降,不伏者使伏,甚奇!甚特!曾所不有,乃能降伏极恶之人。唯愿ⓗ大尊受命无穷,长养生民,蒙世尊恩,得免此难。国事猥多,欲还城池。” 世尊告曰:“王知是时。”尔时,国王即从座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尔时,鸯掘魔作阿练若,著五纳衣,到时持钵,家家乞食,周而复始,著补纳弊坏之衣,极为麤丑;亦复露坐,不覆形体。是时,鸯掘魔在闲静之处,自修其行,所以族姓子,出家学道者,欲修无上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时,鸯掘魔便成ⓞ罗汉,六通清彻,无有尘垢,已成阿罗汉。 到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是时,有妇女临产甚难,见已,便作ⓟ是念:“众生ⓠ类极为苦痛,受ⓡ胎无限。”是时,鸯掘魔食后,收摄衣钵,以尼师[*]檀著肩上,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鸯掘魔白世尊言:“我向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见一妇ⓢ人身体重ⓣ妊。是时,我便作是念:‘众生受苦何至于斯?’” 世尊告曰:“汝今往彼妇人所,而作是说:‘我从贤圣生ⓤ已来,未曾杀生⑧。’持此至诚之言,使此母人胎得无他⑨。” 鸯掘魔对曰:“如是。世尊!” 是时,鸯掘魔即其日,着衣持钵,入舍卫城,往至彼母人所,语彼母人曰:“我从贤圣生[*]已来,ⓥ更不杀生。持此至诚之言,使胎得解脱。”是时,母人胎即得解脱。 是时,鸯掘魔城中乞食,诸男女大小见之,各各自相谓言:“此名鸯掘魔,杀害众生不可称计,今复在城中乞食。” 是时,城中人民,各各以瓦石打者,或有以刀斫者,伤坏头目,衣裳裂尽,流血污体,即出舍卫城至如来所。是时,世尊遥见鸯掘魔头目伤破,流血污衣而来,见已,便作是说:“汝今忍之。所以然者,此罪乃应永劫受之。” 是时,鸯掘魔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鸯掘魔在如来前,便说此偈:
“坚固听法句, 坚固行佛法, 是时,如来可鸯掘魔所说。是时,鸯掘魔[*]以见如来然可之,即从座起,礼世尊足,便退而去。 是时,诸比丘白世尊言:“鸯掘魔本作何功德,今日聪明ⓒ智慧,面目端ⓓ政,世之希有?复作何不善行,于今身上,杀害生类不可称计?复作何功德,于今值如来,得阿罗汉道?”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者,过去久远于此贤劫之中,有佛名迦叶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迦叶如来去世之后,有王名大果,统领国界,典阎浮提。尔时,彼王有八万四千宫人ⓔ婇女,各无儿息。尔时,大果王向诸树神、山神、日月、星宿,靡所不周,欲求男女。尔时,王第一夫人身即怀[*]妊,经八、九月便生男儿,颜貌端[*]政,ⓕ世之希有。是时,彼王便生ⓖ是念:‘我本无有儿息,经尔许时,今方生儿,宜当立字,ⓗ于五欲之中,而自娱乐。’ “是时,王召诸群臣能瞻相者,而告之曰:‘我今[*]以生此儿,各与立字。’是时,群臣闻王教已,ⓘ即白王言:‘今此太子极为奇妙,端[*]政无比,面如桃华色,必当有大力势,今当立字名曰大力。’是时,相师与太子立字已,各从座起而去。 “是时,国王爱ⓙ慜此太子,未曾去目前。是时,太子年向八岁,将诸臣佐往ⓚ父所,朝贺问讯。父王复作是念:‘今此太子极自奇特。’即告之曰:‘吾今与汝ⓛ取妇何如乎?’太子白王:‘子今年幼何须娉娶?’是时,父王权停不与[*]取妇。复经二十ⓜ岁,王复告曰:‘吾欲与汝[*]取妇。’太子白王:‘不须[*]取妇。’是时,父王告群臣人民曰:‘我ⓝ本无儿息,经Ⓕ历久远,方生一子,今不肯[*]取妇,清净无瑕。’尔时,王太子转字名曰清净。 “是时,清净ⓞ大子年向三十,王复敕群臣曰:‘吾今年[*]已衰微,更无儿息;今唯有清净太子,今王高位应授与太子。然ⓟ太子不乐五欲之中,当云何理国事?’群臣报曰:‘当为方便,使乐五欲。’是时,父王即ⓠ椎钟鸣鼓,敕国中人:‘其能使清净太子乐五欲者,ⓡ吾当赐与千金及诸宝物。’ “尔时,有女人名曰淫种,尽明六十四变。彼女人闻王有教令:‘其能使王太子习五欲者,当赐与ⓢ金千斤及诸宝物。’即往至父王所,而告之曰:‘见与千金及诸宝物,能使ⓣ王太子习于五欲。’父王报曰:‘审能尔者,当重相赐,不负言信。’时淫女白ⓤ王:‘太子为寝宿何处?’王报曰:‘在东堂上,无有女人,唯有一男儿,在彼侍卫。’女人白曰:‘ⓥ惟愿大王敕内宫中,勿见限遮,随意出入!’ “是时,淫女即其夜鼓二时,在太子门侧,ⓦ佯举声哭。是时,太子闻女人哭声,便敕侍人曰:‘此是何人于斯而哭?’侍人报曰:‘此是女人在门侧哭。’太子告曰:‘汝ⓧ速往问所由哭耶?’时,彼侍臣往而问之所由哭耶?淫女报曰:‘夫主见弃,是故哭耳。’侍臣还白太子:‘此女人为夫主所弃,又畏盗贼,是故哭耳。’太子告曰:‘将此女人著象厩中。’到彼复哭;复将至马厩中,复哭。太子复语侍臣:‘将来在此。’即将入堂,复于中哭。太子躬自问曰:‘何为复哭?’淫女报ⓨ曰:‘太子!女人单弱极怀恐怖,是故哭耳。’太子告曰:‘上吾床上,可得无畏。’ⓩ时,女人默然不语,亦复不哭。是时,女人即脱衣裳,前捉太子手,举着己胸上,即时惊觉,渐渐起欲想,[*]以起欲心,便身就之。 “是时,清净太子明日清旦,往父王所。是时,父王遥见太子颜色,殊于常日,见已,便作是说:‘汝Ⓐ今所欲者,事果乎?’太子报曰:‘如Ⓑ大王所言。’是时,父王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并作是说:‘欲求何愿,吾当与之。’太子报曰:‘所赐愿者,勿复中悔,当求其愿。’时王报曰:‘如汝所言,终不中悔,欲求何愿?’太子白王:‘[*]大王!今日统领阎浮提内,皆悉自由;阎浮提Ⓒ里内诸未嫁女者,先适我家,然后使嫁。’是时王曰:‘随汝所言。’王即敕国内人民之类曰:‘诸有女未出门者,先使诣清净太子,然后嫁之。’ “尔时,彼城中有女名须蛮,次应至王所。是时,须蛮长者女露形裸跣在众人中行,亦无羞耻。众人见已,各相对谈:‘此是长者女,名称远闻。云何露形在人中行?如驴何异?’女报众人曰:‘我非为驴,汝等众人斯是驴耳。汝等颇见女人还见女人有相耻乎?城中生类尽是女人⑩,唯有清净太子是男子矣!若我至清净太子门者,当着衣裳。’是时,城中人民自相谓言:‘此女所说Ⓓ诚入我意,我等实是女,非男也。唯有清净太子乃是男也。我等今日当行男子之法。’ “是时,城中人民各办Ⓔ战具,著铠持ⓐ杖,往至父王所,白父王曰:‘欲求二愿,唯见听许。’王报之曰:‘何等二愿?’人民白王:‘王欲存者当杀清净太子;ⓑ子欲存者今当杀王。我等不堪任承事清净太子辱国常法。’ “是时,父王便说此偈:
“‘为家ⓒ忘一人, 为村[*]忘一家, “是时,父王说此偈已,告人民曰:‘今正是时,随汝等意。’是时,诸人ⓓ将清净太子取两手缚之,将诣城外,各相谓言:‘我等咸共以瓦石打杀,何须一人杀乎?’ “是时,清净太子临欲死时,而作是说:‘又作誓ⓔ愿,ⓕ诸人民取吾抂杀,然父王自与我愿,我今受死亦不敢辞。使我将来之世,当报此怨。ⓖ又使值真人罗汉,速得解脱。’是时,人民取太子杀已,各自散去。 “诸比丘!莫作是观,尔时大果ⓗ王者,岂异人乎?今鸯掘魔师是也。尔时ⓘ淫女者,今师ⓙ妇是也。尔时人民者,今八万人ⓚ民死者是也。尔时清净太子,今鸯掘魔比丘是也。临欲死时作ⓛ是誓愿,今还报怨无免ⓜ手者。缘此因缘,杀害无限,ⓝ后作誓愿,愿欲值佛,今得解脱,成阿罗汉。此是其义,当念奉行。”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聪明捷疾智者,所谓鸯掘魔比丘是Ⓕ也。”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校勘]ⓐ ~M. 86. Aṅgulimāla.,[Nos. 99(1077), 100(16), 118-120]. ???? ⓑ [>波斯匿]~Pasenadi. ??? ⓒ [>鸯掘魔]~Aṅgulimāla.,魔=摩【圣】* ???? ⓓ 慈悲=有慈心【宋】【元】【明】,〔悲〕-【圣】 ???? ⓔ 患+(者)【宋】【元】【明】 “患”,宋、元、明三本作“患者”。 大正藏无“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檀=坛【宋】*【元】*【明】* “檀”,宋、元、明三本作“坛”。 “坛”,大正藏原为“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坛”。 ⓖ 〔杀〕-【宋】 宋本无“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杀”字,今依据宋本删去。 ⓗ 〔于〕-【元】【明】【圣】 元、明、圣三本无“于”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于”字,今依据元、明、圣三本删去。 ⓘ (牧)+羊【宋】【元】【明】 “羊”,宋、元、明三本作“牧羊”。 大正藏无“牧”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擒=禽【圣】 “擒”,圣本作“禽”。 “禽”,大正藏原为“擒”,今依据圣本改作“禽”。 ⓚ 侣+(备)【宋】【元】【明】 “侣”,宋、元、明三本作“侣备”。 大正藏无“备”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犹)+未【宋】【元】【明】 “未”,宋、元、明三本作“犹未”。 大正藏无“犹”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捉=撮【宋】【元】【明】【圣】 “捉”,宋、元、明、圣四本作“撮”。 “撮”,大正藏原为“捉”,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撮”。 ⓝ 复=彼【圣】 “复”,圣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为“复”,今依据圣本改作“彼”。 ⓞ 狩=兽【宋】【元】【明】 “狩”,宋、元、明三本作“兽”。 “兽”,大正藏原为“狩”,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兽”。 ⓟ 净=明【宋】【元】【明】【圣】 “净”,宋、元、明、圣四本作“明”。 “明”,大正藏原为“净”,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明”。 ⓠ 天=无【圣】 “天”,圣本作“无”。 “无”,大正藏原为“天”,今依据圣本改作“无”。 ⓡ 睹=观【宋】【元】【明】 “睹”,宋、元、明三本作“观”。 “观”,大正藏原为“睹”,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观”。 ⓢ 响=向【圣】 “响”,圣本作“向”。 “向”,大正藏原为“响”,今依据圣本改作“向”。 ⓣ 诫=戒【圣】 “诫”,圣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为“诫”,今依据圣本改作“戒”。 ⓤ 杀=然【宋】*【元】*【明】* “杀”,宋、元、明三本作“然”。 “然”,大正藏原为“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然”。 ⓥ 腰=要【圣】 “腰”,圣本作“要”。 “要”,大正藏原为“腰”,今依据圣本改作“要”。 ⓦ 逆=逐【宋】【元】【明】 “逆”,宋、元、明三本作“逐”。 “逐”,大正藏原为“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逐”。 ⓧ 而行=行而【圣】 “而行”,圣本作“行而”。 “行而”,大正藏原为“而行”,今依据圣本改作“行而”。 ⓨ (复)+以【宋】【元】【明】【圣】 “以”,宋、元、明、圣四本作“复以”。 大正藏无“复”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曰=言【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为“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 神+(令被)【宋】【元】【明】 “神”,宋、元、明三本作“神令被”。 大正藏无“令被”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怡-台+霍]=㸌【宋】【元】【明】,=焕【圣】 ???? Ⓒ 〔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我)+今【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我今”。 大正藏无“我”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污=坌【宋】【元】【明】【圣】 “污”,宋、元、明、圣四本作“坌”。 “坌”,大正藏原为“污”,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坌”。 ⓐ 毫=豪【圣】 “毫”,圣本作“豪”。 “豪”,大正藏原为“毫”,今依据圣本改作“豪”。 ⓑ 釐=牦【元】 “釐”,元本作“牦”。 “牦”,大正藏原为“釐”,今依据元本改作“牦”。 ⓒ 害+(人)【宋】【元】【明】 “害”,宋、元、明三本作“害人”。 大正藏无“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悟=窹【宋】【元】【圣】,=寤【明】 ???? ⓔ 伽伽~Gagga. ??? ⓕ 满足~Mantāṇī. ??? ⓖ 尽形=形尽【圣】 “尽形”,圣本作“形尽”。 “形尽”,大正藏原为“尽形”,今依据圣本改作“形尽”。 ⓗ 大=天【宋】【元】【明】【圣】 “大”,宋、元、明、圣四本作“天”。 “天”,大正藏原为“大”,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天”。 ⓞ (阿)+罗【宋】【元】【明】 “罗”,宋、元、明三本作“阿罗”。 大正藏无“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是=此【圣】 “是”,圣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为“是”,今依据圣本改作“此”。 ⓠ (之)+类【宋】【元】【明】 “类”,宋、元、明三本作“之类”。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胎=恼【宋】【元】【明】【圣】 “胎”,宋、元、明、圣四本作“恼”。 “恼”,大正藏原为“胎”,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恼”。 ⓢ 人=女【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女”。 “女”,大正藏原为“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女”。 ⓣ 妊=任【圣】* “妊”,圣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为“妊”,今依据圣本改作“任”。 ⓤ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 〔更〕-【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更”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更”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成=至【宋】【元】【明】 “成”,宋、元、明三本作“至”。 “至”,大正藏原为“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至”。 ⓧ 漂=漂【宋】【元】【明】 “漂”,宋、元、明三本作“漂”。 “漂”,大正藏原为“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漂”。 ⓨ 无害~Ahiṃsaka. ??? ⓩ 杀=然【宋】【元】【明】【圣】 “杀”,宋、元、明、圣四本作“然”。 “然”,大正藏原为“杀”,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然”。 Ⓐ 真谛实~Sacca. ??? Ⓑ 水=船【宋】【元】【明】【圣】 “水”,宋、元、明、圣四本作“船”。 “船”,大正藏原为“水”,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船”。 Ⓒ 今我=我今【宋】【元】【明】,=今身【圣】 ???? Ⓓ 〔人前…现〕四句-【宋】【元】【明】,〔人前…消〕八句-【圣】 ???? Ⓔ 此=于【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为“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 日=月【元】【明】 “日”,元、明二本作“月”。 “月”,大正藏原为“日”,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月”。 ⓑ 待=是【宋】【元】【明】 “待”,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为“待”,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 智=黠【宋】【元】【明】 “智”,宋、元、明三本作“黠”。 “黠”,大正藏原为“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黠”。 ⓓ 政=正【宋】*【元】*【明】*【圣】* “政”,宋、元、明、圣四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为“政”,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正”。 ⓔ 婇=彩【圣】 “婇”,圣本作“彩”。 “彩”,大正藏原为“婇”,今依据圣本改作“彩”。 ⓕ 世=希【明】 “世”,明本作“希”。 “希”,大正藏原为“世”,今依据明本改作“希”。 ⓖ 是=此【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为“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 (使)+于【宋】【元】【明】【圣】 “于”,宋、元、明、圣四本作“使于”。 大正藏无“使”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即=因【宋】【元】 “即”,宋、元二本作“因”。 “因”,大正藏原为“即”,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因”。 ⓙ 慜=愍【宋】【元】【明】【圣】 “慜”,宋、元、明、圣四本作“愍”。 “愍”,大正藏原为“慜”,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愍”。 ⓚ 父+(王)【宋】【元】,(至)+父【圣】 ???? ⓛ 取=娶【宋】*【元】*【明】* “取”,宋、元、明三本作“娶”。 “娶”,大正藏原为“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娶”。 ⓜ 岁=年【宋】【元】【明】 “岁”,宋、元、明三本作“年”。 “年”,大正藏原为“岁”,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年”。 ⓝ 本=今【宋】【元】【明】 “本”,宋、元、明三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为“本”,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今”。 Ⓕ 历=立【明】 “历”,明本作“立”。 “立”,大正藏原为“历”,今依据明本改作“立”。 ⓞ 大=太【宋】【元】【明】【圣】 “大”,宋、元、明、圣四本作“太”。 “太”,大正藏原为“大”,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太”。 ⓟ (此)+太【宋】【元】【明】 “太”,宋、元、明三本作“此太”。 大正藏无“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椎=推【圣】 “椎”,圣本作“推”。 “推”,大正藏原为“椎”,今依据圣本改作“推”。 ⓡ 〔吾〕-【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吾”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金千斤=千金【宋】【元】【明】【圣】 “金千斤”,宋、元、明、圣四本作“千金”。 “千金”,大正藏原为“金千斤”,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千金”。 ⓣ 〔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王+(王)【圣】 “王”,圣本作“王王”。 大正藏无“王”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惟=唯【宋】【元】【明】【圣】 “惟”,宋、元、明、圣四本作“唯”。 “唯”,大正藏原为“惟”,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唯”。 ⓦ 佯=阳【圣】 “佯”,圣本作“阳”。 “阳”,大正藏原为“佯”,今依据圣本改作“阳”。 ⓧ 速往=往速【宋】【元】【明】 “速往”,宋、元、明三本作“往速”。 “往速”,大正藏原为“速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往速”。 ⓨ 曰太子=太子曰【宋】【元】【明】 “曰太子”,宋、元、明三本作“太子曰”。 “太子曰”,大正藏原为“曰太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太子曰”。 ⓩ (是)+时【宋】【元】【明】 “时”,宋、元、明三本作“是时”。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今〕-【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今”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大=太【圣】* “大”,圣本作“太”。 “太”,大正藏原为“大”,今依据圣本改作“太”。 Ⓒ 〔里〕-【圣】 圣本无“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里”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诚=成【圣】 “诚”,圣本作“成”。 “成”,大正藏原为“诚”,今依据圣本改作“成”。 Ⓔ 〔战〕-【圣】 圣本无“战”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战”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杖=仗【宋】【元】【明】 “杖”,宋、元、明三本作“仗”。 “仗”,大正藏原为“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仗”。 ⓑ (太)+子【宋】【元】【明】 “子”,宋、元、明三本作“太子”。 大正藏无“太”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忘=亡【圣】* “忘”,圣本作“亡”。 “亡”,大正藏原为“忘”,今依据圣本改作“亡”。 ⓓ (即)+将【宋】【元】【明】 “将”,宋、元、明三本作“即将”。 大正藏无“即”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愿=言【圣】 “愿”,圣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为“愿”,今依据圣本改作“言”。 ⓕ (此)+诸【宋】【元】【明】 “诸”,宋、元、明三本作“此诸”。 大正藏无“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又=人【宋】 “又”,宋本作“人”。 “人”,大正藏原为“又”,今依据宋本改作“人”。 ⓗ 王=长【宋】【元】 “王”,宋、元二本作“长”。 “长”,大正藏原为“王”,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长”。 ⓘ 淫=淫【圣】 “淫”,圣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为“淫”,今依据圣本改作“淫”。 ⓙ 妇=妻【宋】【元】【明】 “妇”,宋、元、明三本作“妻”。 “妻”,大正藏原为“妇”,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妻”。 ⓚ 〔民〕-【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民”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民”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是=此【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为“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 手=乎【圣】 “手”,圣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为“手”,今依据圣本改作“乎”。 ⓝ 后=复【宋】【元】【明】【圣】 “后”,宋、元、明、圣四本作“复”。 “复”,大正藏原为“后”,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复”。 Ⓕ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含=鋡【圣】 “含”,圣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为“含”,今依据圣本改作“鋡”。 Ⓗ 〔一〕-【圣】 圣本无“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一”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注解]① 鸯掘魔:比丘名,曾误信邪师而以为杀人可升天,杀了许多人,后来受佛陀渡化出家,证阿罗汉。佛陀称赞他“体性利根,智慧渊远”第一。又译为“央掘魔罗”、“央瞿利摩罗”。 ② 鬘:花环,读音同“蛮”。 ③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种智力:(1)处、非处智力:完全了知什么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处”),什么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无有是处”)。(2)业异熟智力:完全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因果业报。(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种禅定境界,这些定境要怎么入手、有哪些深浅的层次、有哪些因缘能阻碍或成就这些定境。(4)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根器好坏。(5)种种意解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各种意向。(6)种种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间与众生的各种差别、分类。(7)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么途径能通往什么结果。(8)宿住随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忆念自己及众生的过去世。(9)死生智力:完全了知众生未来世的往生去处,以及导致往生这些去处的善恶因缘。(10)漏尽智力:完全自知自证得漏尽,断尽烦恼。详见《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84经。 ④ 灭六见:灭除六种邪见:(1)有我的真我、(2)无我的真我、(3)我以真我而解了真我、(4)我以真我而解了非真我、(5)我以非真我而解了真我、(6)我的真我能说,能感受,能经验善恶,而这我的真我是永恒不变的。详见《增一阿含经》七日品第360经、《中阿含经》第10经。 ⑤ 三法衣:出家人的三种袈裟,包括安陀会(日常劳务或就寝时用;贴身的衣)、郁多罗僧(礼拜、听法、听戒时加披于安陀会外;上衣)、僧伽梨(外出托钵或入聚落王宫,说法教化时用;外套)。 ⑥ 自当悟王意耳:自然就会让国王你意会、理解了。 ⑦ 是时,鸯掘魔默然不对:这时,鸯掘魔保持静默,没有回应国王(所提出的供养)。这是表示鸯掘魔对国王提出的供养无动于衷。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当时,尊者鸯掘摩罗是住林野者、食施食者、穿粪扫衣者、持三衣者。那时,尊者鸯掘摩罗对憍萨罗国波斯匿王这么说:‘够了,大王!我的衣服已完备。’” ⑧ 我从贤圣生已来,未曾杀生:我自从生于贤圣僧众以来,不曾杀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从我以圣者之生而生以来,我不自证故意夺取生物的生命”。 ⑨ 无他:无恙。这里的“他”本作“它”,也作“虵”,是“蛇”的古字,上古时期人类居住于林野中,多有蛇患,因此以“无它”为问候语。 ⑩ 城中生类尽是女人:城中这些人们都是女人。这是讽刺大家是娘娘腔,才不反抗清净太子的苛政。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鸯掘魔尊者在遇见佛陀之前由于邪师的误导而杀了许多人,却在佛陀开示后“放下屠刀”,痛改前非,成为清净的修行人。 佛陀曾教鸯掘魔尊者向难产的妇人发誓:“我从贤圣生已来,未曾杀生”,用这句至诚的话,回向母子均安,而这个祝愿也确实发挥了效果。 这是经律中常见的回向方式,是贤圣以“真实语”(又译为“真言”)回向的原理:由于贤圣不说谎,因此他们所说的话、所作的祝愿回向特别有效。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力品ⓓ第三十八之ⓔ二 导读ⓕ(七)[0723a06]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①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见此ⓗ灵鹫山乎?” 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 “ⓘ卿等当知,过去久远世时,此山更有异名。汝等复见此ⓙ广普山乎?” 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 “汝等当知,过去久远,此山更有异名,不与今同。汝等见ⓚ白善山乎?” 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 “过去久远,此山更有异名,不与今同。汝等颇见此ⓛ负重山乎?” 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 “汝等颇见此ⓜ仙人掘山乎?” 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 “此山过去久远,亦同此名,更无异名。所以然者,此仙人山,恒有神通菩萨、得道罗汉、诸仙人所居之处;又ⓝ辟支佛亦在中游戏。我今当说辟支佛名号,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有辟支佛,名ⓞ阿利吒、ⓟ婆利吒,审谛ⓠ重辟支佛、ⓡ善观辟支佛、究竟辟支佛、聪明辟支佛、无垢辟支佛、帝奢念观辟支佛,无ⓢ灭、无形、胜、最胜、ⓣ极大、[*]极雷电光明辟支佛。此,比丘!诸辟支佛若如来不出世时,尔时此山中有此五百辟支佛,居此仙人山中。如来在兜术天上欲来生时,净居天子自来在此,相告:‘普敕世间,当净佛土,却后二岁,如来当出现于世。’ “ⓤ是诸辟支佛闻天人语已,皆腾在虚空,ⓥ而说此偈:
“‘诸佛未出时, 此处贤圣居, “是时,诸辟支佛即于空中烧身取般涅槃。所以然者,世无二佛之号,故取灭度耳。一商客中终无二ⓦ导师,一国之中亦无二王,一佛境界无二尊号。所以然者,过去久远,此罗阅城中有王名喜益,彼恒念地狱苦痛,亦念饿鬼、畜生之痛。尔时,彼王便作是念:‘我今恒忆地狱、ⓧ畜生、饿鬼之苦痛,我今不宜更入此三恶道中。今宜尽舍国王正位、妻子、仆从,以信坚固,出家学道。’ “尔时,大王喜益,厌此酸苦,即舍王位,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在空闲之处,而自克已,观五盛阴,观了无常。所谓此色,此色ⓨ习,此色尽,痛、想、行、识,亦复如是,皆悉无常。当观此五盛阴时,诸可[*]习法,尽是灭法;观此法已,然后成辟支佛道。 “是时,喜益辟支佛ⓩ已成道果,便说此偈:
“‘我忆地狱苦, 畜生五道中, “是时,此辟支佛在彼仙人山中。比丘当知,以此方便,知此山中恒有神通菩萨、得道真人、学仙道者而居其中,是故名曰仙人之山,更无异名。若如来不出现于世时,此仙人山中诸天恒来恭敬。所以然者,斯山中纯是真人,无有杂错者。若弥勒佛降神世时,此诸山名各各别异,此仙人山更无异名。此贤劫之中,此山名亦不异。汝等,比丘!当亲近此山,承事恭敬,便当增益诸Ⓐ功德。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含=鋡【圣】* “含”,圣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为“含”,今依据圣本改作“鋡”。 ⓑ 第三十二=三十一【圣】 “第三十二”,圣本作“三十一”。 “三十一”,大正藏原为“第三十二”,今依据圣本改作“三十一”。 ⓒ (东晋…译)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宋】【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明】,〔东晋…译〕-【圣】 ???? ⓓ 第三十八之二=分之余【圣】 “第三十八之二”,圣本作“分之余”。 “分之余”,大正藏原为“第三十八之二”,今依据圣本改作“分之余”。 ⓔ 二=余【宋】【元】 “二”,宋、元二本作“余”。 “余”,大正藏原为“二”,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余”。 ⓕ ~M. 116. Isigili. ??? ⓖ 罗阅城~Rājagaha. ??? ⓗ 灵鹫山~Gijjhakūṭa. ??? ⓘ 卿等=汝等【圣】 “卿等”,圣本作“汝等”。 “汝等”,大正藏原为“卿等”,今依据圣本改作“汝等”。 ⓙ 广普山~Vepulla. ??? ⓚ 白善~Paṇḍava.,善=墡【元】【明】 ???? ⓛ 负重~Vebhāra. ??? ⓜ 仙人掘~Isigili.,掘=窟【宋】【元】【明】 ???? ⓝ 辟支佛~Paccekabuddha. ??? ⓞ 阿利吒~Ariṭṭha. ??? ⓟ 婆利吒~Upariṭṭha. ??? ⓠ 重=童【宋】【元】【明】 “重”,宋、元、明三本作“童”。 “童”,大正藏原为“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童”。 ⓡ 善观~Sudassana. ??? ⓢ 灭=减【宋】【元】【明】 “灭”,宋、元、明三本作“减”。 “减”,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减”。 ⓣ 极=浆【元】【明】*,=将【圣】 ???? ⓤ 是+(时)【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时”。 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导=道【圣】 “导”,圣本作“道”。 “道”,大正藏原为“导”,今依据圣本改作“道”。 ⓧ 畜生饿鬼=饿鬼畜生【圣】 “畜生饿鬼”,圣本作“饿鬼畜生”。 “饿鬼畜生”,大正藏原为“畜生饿鬼”,今依据圣本改作“饿鬼畜生”。 ⓨ 习=集【元】【明】【圣】* “习”,元、明、圣三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集”。 ⓩ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 (善)+功【宋】【元】【明】 “功”,宋、元、明三本作“善功”。 大正藏无“善”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诸〕-【圣】 圣本无“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诸”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注解]① 耆阇崛山:为音译,义译为“灵鹫山”,因山顶似鹫头、且山中多鹫而得名。位于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角。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辟支佛、阿罗汉都见到了真理、体验了涅槃,他们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佛陀经过累世的勤修,福德最为圆满,因此能无师自悟而又广传佛法、收弟子建立僧团,并让弟子能听闻佛法后证阿罗汉印证真理;辟支佛也经由多生的修行而能无师自悟,但不广弘佛法、建立僧团,顶多在乞食时随缘问答。
本经提到“世无二佛之号”,是说一个大千世界在同一个时期,只会有一位佛出世,毕竟“佛”的原始定义就是在无佛时代自悟佛法又弘扬佛法的圣者。如果有一位佛出世了,其他觉悟的人要不就是听从佛的教法(声闻)而悟道,要不就是在没有佛法的地方自己证悟(独觉),但没有将证悟方法广泛流传。 常有人问:“那么为什么其他经典提到别的世界的诸佛呢?”依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州品 1〉:“如一小千世界,尔所小千千世界,是为中千世界。如一中千世界,尔所中千千世界,是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败,众生所居名一佛刹。”(CBETA, T01, no. 1, p. 114, c5-8) 一个佛刹(佛国;佛土)的范围,也就是一位佛教化的范围,包括一个大千世界。在这大千世界之外才会有其他尊佛,也因此其他经典中提到承事其他尊佛的大菩萨通常不是在地球土生土长的地球人,而是在他方世界修行,发心于释迦牟尼佛涅槃后远远看顾释迦牟尼佛弟子的大修行人。 ⓐ(八)[0723c06]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专念而自修己。云何当专念?于是,比丘!可身念处行知行,举动、进止、屈ⓑ申、ⓒ俯仰、着衣法则、睡眠、觉寤、或语、或默,皆悉知时。若复比丘心意专正,彼比丘欲漏未生便不生,已生便灭之;未生有漏使不生,已生令灭之;未生无明漏使不生,已生令灭之。若专念分别六入,终不堕恶道。 “云何六入为恶道?眼观此色,若好、若丑,见好则喜,见恶不喜;若耳闻声,若好、若丑,闻好则喜,闻不好则不喜;鼻、口、身、意,亦复如是。犹如ⓓ有六种之虫,性行各异,所行不同。若有人取绳ⓔ缠缚之,取狗、野狐、猕猴、鳣鱼、ⓕ蚖蛇、飞鸟,皆ⓖ悉缚之,共系一处而放之。尔时,六种之虫各有性行。尔时,狗意中欲ⓗ赴趣村中;野狐意中欲ⓘ趣赴塜间;鳣鱼意中欲趣水中;猕猴意中欲向山林之间;毒蛇意中欲入穴中;飞鸟意中欲飞在空。尔时,六种之虫各各有性行而不共同。 “设复有人取此六种之虫,系着一处,而不得东、西、南、北。是时,六种之虫虽复动转,亦不离故处。此内六情亦复如是,各各有所ⓙ主,其事不同,所观别异,若好、若丑。 “尔时,比丘系此六情而著一处。是故,诸比丘!当念专精,意不错乱,是时弊魔波旬终不得其便,ⓚ诸善功德皆悉成就。如是,诸比丘!当念具足眼根,便得二果,于现法中得阿那含果,若得阿罗汉果。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S. 35. 206. Chapāna. ??? ⓑ 申=伸【宋】【元】【明】 “申”,宋、元、明三本作“伸”。 “伸”,大正藏原为“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 俯=低【圣】 “俯”,圣本作“低”。 “低”,大正藏原为“俯”,今依据圣本改作“低”。 ⓓ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缠〕-【圣】 圣本无“缠”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缠”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蚖蛇=蛇蚖【宋】【元】【明】 “蚖蛇”,宋、元、明三本作“蛇蚖”。 “蛇蚖”,大正藏原为“蚖蛇”,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蛇蚖”。 ⓖ 悉=来【圣】 “悉”,圣本作“来”。 “来”,大正藏原为“悉”,今依据圣本改作“来”。 ⓗ 赴=起【宋】【元】【明】 “赴”,宋、元、明三本作“起”。 “起”,大正藏原为“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起”。 ⓘ 趣赴=起趣【宋】【元】【明】 “趣赴”,宋、元、明三本作“起趣”。 “起趣”,大正藏原为“趣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起趣”。 ⓙ 主=生【宋】【元】 “主”,宋、元二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为“主”,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生”。 ⓚ 诸=众【宋】【元】【明】 “诸”,宋、元、明三本作“众”。 “众”,大正藏原为“诸”,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众”。 [注解][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第一段中描述一种身念处的修行方法,在平日行住坐卧时都觉知自己在行住坐卧,以达收摄心念的效果。就如同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都栓在一根柱子上,心就不会随着外境攀缘而随便乱飘了。这种修行方法在南传称为“身至念”。 (九)[0724a07]闻如是: 一时,佛在波罗ⓐ㮈鹿野园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思惟无常想,广布无常想,ⓑ以思惟无常想,广布无常想,便断欲爱、色爱、无色爱,尽断憍慢、无明。何以故?昔者过去久远世时,有辟支佛名善目,颜貌端ⓒ政,面如桃华色,视[赡>瞻]审谛,口作ⓓ优钵华香,ⓔ身作ⓕ栴檀香。 “是时,善目辟支佛到时,着衣持钵,入波罗[*]㮈城乞食。渐渐至大长者家,在门外默然而立。是时,长者女遥见有道士在门外立,端[*]政无双,颜貌殊特,世之希有,口作[*]优钵ⓖ华香,ⓗ体作[*]栴檀香,便ⓘ起欲心,向彼比丘所,便作是说:‘汝今端ⓙ政,面如桃华色,世之希有!我今虽处女人,亦复端[*]政,可共合会。然我家中饶ⓚ多珍宝,资财无量;然作沙门,甚为不易。’ “是时,辟支佛问曰:‘大妹!今为染著何处?’ “长者女报曰:‘我今正着眼色,又复口中作[*]优钵华香,身作[*]栴檀香。’ “是时,辟支佛舒左手,以右手挑眼著掌中,而告之曰:‘所爱眼者,此之谓也。大妹!今日为着何处?犹如痈疮,无一可贪,然此眼中,亦ⓛ漏不净。大妹当知,眼如浮泡,亦不牢固,幻伪非真,诳惑世人;ⓜ眼、耳、鼻、口、身、意皆不牢固,欺诈不真。口是唾器,出不净之物;纯含白骨,身为苦器,为ⓝ磨灭之法,恒盛臭处,诸虫所扰;亦如画瓶,内盛不净。大妹!今日为着何处?是故,大妹!当专其心,思惟此法幻伪不真。如妹思惟眼、色无常,所有着欲之想ⓞ自消灭。耳、鼻、口、身、意皆悉无常。思惟此已,所有欲意自当消除;思惟六入,便无欲想。’ “是时,长者女便怀恐惧,即前礼辟支佛足,白辟支佛言:‘自今已去,改过修善,更不兴欲想。唯愿受悔过,如是再三修行。’ “辟支佛报曰:‘止!止!大妹!此非汝咎,是我宿罪,受此形故,使人见起欲情意。当熟观眼,此眼非我,ⓟ我亦非彼有;亦非我造,亦非彼为,乃从无有中而生,ⓠ已有便自坏败;亦非往世、今世、后世,皆由合会因缘。所谓合会因缘者,缘是有是,此起则起,此无则无,此灭则灭。[*]眼、耳、鼻、口、身、意亦ⓡ复如是,皆悉空寂。是故,大妹!莫着眼色,以不着色,便至安隐之处,无复情欲。如是,大妹!当作是学。’ “尔时,辟支佛与彼女人,说四非常之法①已,昇在虚空,现十八变,还归所止。 “尔时,彼女人观眼、耳、鼻、ⓢ舌、身、意了无所有,便在闲静ⓣ之处,思惟此法。彼女人复更思惟六情无主,得四等心,身坏命终,生梵天上。 “比丘当知,若思惟无常想,广布无常想,尽断欲、色、无色爱,憍慢、无明皆悉除尽。是故,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㮈=奈【宋】【元】【明】【圣】* “㮈”,宋、元、明、圣四本作“奈”。 “奈”,大正藏原为“㮈”,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奈”。 ⓑ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政=正【宋】*【元】*【明】*【圣】 “政”,宋、元、明、圣四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为“政”,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正”。 ⓓ 优=忧【圣】* “优”,圣本作“忧”。 “忧”,大正藏原为“优”,今依据圣本改作“忧”。 ⓔ 身=体【宋】【元】【明】【圣】 “身”,宋、元、明、圣四本作“体”。 “体”,大正藏原为“身”,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体”。 ⓕ 栴=旃【圣】* “栴”,圣本作“旃”。 “旃”,大正藏原为“栴”,今依据圣本改作“旃”。 ⓖ (莲)+华【宋】【元】【明】 “华”,宋、元、明三本作“莲华”。 大正藏无“莲”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体=身【宋】【元】【明】 “体”,宋、元、明三本作“身”。 “身”,大正藏原为“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身”。 ⓘ 起=兴【宋】【元】【明】 “起”,宋、元、明三本作“兴”。 “兴”,大正藏原为“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兴”。 ⓙ 政=正【宋】【元】【明】【圣】* “政”,宋、元、明、圣四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为“政”,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正”。 ⓚ 多珍=财多【圣】 “多珍”,圣本作“财多”。 “财多”,大正藏原为“多珍”,今依据圣本改作“财多”。 ⓛ 漏+(净亦漏)【宋】【元】【明】【圣】 “漏”,宋、元、明、圣四本作“漏净亦漏”。 大正藏无“净亦漏”三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磨=摩【宋】【元】 “磨”,宋、元二本作“摩”。 “摩”,大正藏原为“磨”,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摩”。 ⓞ (便)+自【宋】【元】【明】 “自”,宋、元、明三本作“便自”。 大正藏无“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我〕-【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我”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我”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 〔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舌=口【宋】【元】【明】 “舌”,宋、元、明三本作“口”。 “口”,大正藏原为“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口”。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① 四非常之法:从不净、苦、空、无我四个层面观察身体的无常,而能除去欲望执著。参见《贤愚经》卷十三〈优波鞠提品 60〉。 [对应经典]
[导读:外道的见解]古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教认为有“恒常、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我”,而要追寻真我。另外还有六种主要的外道,是反对婆罗门思想的自由思想家,佛教称为“外道六师”。 不管是婆罗门教的追寻真我,或是外道六师,都是错误的见解,佛弟子由于知道正法,而能不受这些邪见所缚,有了正确的见解,才会有正确的行为,并达成解脱。 外道六师是:
除了外道六师外,当时百家争鸣,对于宇宙和人生有六十二种不正确的见解,称为“外道六十二见”,可归纳为以下八类:
佛陀证悟后发现这些见解都是基于身见、基于爱欲、基于有限的观察或臆测而误认的,因此无法趋向解脱。初果圣者即已断身见、戒取、疑,而超越这些邪见。 佛法离于“常见”与“断见”这二边,说着十二因缘的中道。 (一〇)[0724b28]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波斯匿王告御车人曰:“汝今办羽宝ⓐ之车,吾欲出外游观。” 是时,彼人受王教敕,即办羽宝[*]之车,前白王曰:“已严驾羽宝[*]之车,王宜知是时。” 波斯匿王将此人便出舍卫城,至彼园观,观诸树木,皆无声响ⓑ,亦无人民,寂然空虚。见已,便忆如来说诸法之本。是时,彼人在王后,执扇而ⓒ扇王。 “此园果ⓓ树木皆无声响[*],亦无人民,寂然空虚,我今欲请如来.至真.等正觉在此游化,然不知如来今为所在?我欲往觐ⓔ。” 侍人报曰:“释种有村名曰鹿堂①,如来在彼游化。” 波斯匿王告曰:“此鹿堂去此远近ⓕ?” 侍人白王:“如来住处去此不远,计其道里有三由旬②。” 是时,波斯匿王告曰:“速办羽[*]宝之车,我今欲见如来。” 是时,彼人受王教已,即办驾车,前白王曰:“车今[*]已驾,王知是时。”王即乘车往诣彼村。 尔时,众多ⓖ比丘辈于露地而经行,是时王下车至众多比丘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住。是时,王白比丘曰:“如来今ⓗ为所在?吾欲见之。” 众多比丘报曰:“世尊在此讲堂中住,可往见之,勿以为难。王欲去时,徐举其足,无令有声。”是时,波斯匿王还顾视彼侍人,是时侍人便作是念:“王今独与世尊相见,我应住此。” 是时,王独往至世尊所。尔时,世尊以天眼观见波斯匿王在门外立。是时,世尊即从座ⓘ起与王开门。王见世尊,头面礼足,自称姓名:“我是波斯匿王。”三自称号。 世尊告曰:“汝今是王,我今释种出家学道。” 时王白佛:“唯愿世尊延寿无穷,使天、人得安。” 世尊告曰:“使大王当延寿无穷,以法治化,莫以非法。诸有以法治ⓙ化者,皆生天上善处,正使命终之后,名称不朽。世人所传云:‘昔有国王以法治化,未曾有枉③ⓚ。’设有人民住此王境界,叹王功德,思忆不忘者,王身在天上,增六事功德。云何为六?一者天寿,二者天色,三者天乐,四者天神足,五者天豪④,六者天光。是故,大王!当以法治,莫以非法。我今日ⓛ身中有此功德,应受人ⓜ恭敬礼拜。” 王白佛言:“如来功德应受人礼ⓝ拜。” 世尊告曰:“汝今云何言如来应受人礼拜?” 王白佛言:“如来有六功德,应得受人礼拜。云何为六?如来正法甚为和雅,智者所修行,是谓如来初功德,可事、可敬。 “复次,如来圣众极为和顺,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所谓圣众者四双八辈,此是如来圣众,可敬、可贵,世间之大福田,是谓如来第二功德。 “复次,如来有四部之众,所施行法皆习行之,更不重受触扰如来⑤,是谓如来第三功德。 “复次,世尊!我见刹利之姓、婆罗门、居士、沙门,高才盖世,皆来集论议:‘我等当以此论往问如来,设彼沙门瞿昙不报此论者,则有缺也;设当能报者,我等当称其善。’是时,四姓来至世尊所,而问此论,或复ⓟ有默然者。尔时,世尊与彼说法,彼闻法已,更不复问事,况复欲论,皆师事如来,是谓如来ⓠ第四功德。 “复次,诸六十二见⑥,欺诳世人,不解正法,由此致愚。然如来能除此诸邪见业,修其正见,是谓第五如来功德。 “复次,众生身、口、意行ⓡ恶,彼若命终,忆如来功德,离三恶趣,得生天上;正使极恶之人,得生天上,是谓第六如来功德。其有众生见如来者,皆起恭敬之心,而供养之。”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大王!乃能如来前作师子吼,演如来功德。是故,大王!常当兴心向于如来。如是,大王!当作是学。” 尔时,世尊与王波斯匿说微妙之法,使令欢喜。是时,大王闻佛ⓢ说法已,即从座[*]起,礼世尊足,便退而去。 王去ⓣ未久,佛告比丘:“汝等当持ⓤ此法供养,善讽诵念。所以然者,此波斯匿王之所说也。汝等亦当与四部众广演其义。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宝”,元、明二本作“葆”。* ⓑ “响”,圣本作“向”。* ⓒ “扇”,圣本作“扇于”。 ⓓ “果”,圣本作“菓”。 ⓔ “觐”,圣本作“观”。 ⓕ “远近”,大正藏原为“近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远近”。 ⓖ 大正藏无“多”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今”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座”,圣本作“坐”。* ⓙ 大正藏无“治”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枉”,宋、元二本作“抂”。 ⓛ 圣本无“日”字。 ⓜ “人”,宋、元、明三本作“天人”。 ⓝ 大正藏无“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三昧成就”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谓如来”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行”,宋、元、明三本作“修”。 ⓢ 宋、元、明三本无“佛”字。 ⓣ 大正藏无“王去”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圣本作“去”。 ⓤ “持”,圣本作“于”。 [注解]① 鹿堂:古代印度城市名,居民为释迦族。又译为“弥娄离”。 ② 由旬:长度单位,公牛挂轭行走一日的距离,约七、八公里。另译作“由延”。 ③ 枉:邪恶不正、冤屈。 ④ 天豪:天人的威势。又译为“天威神”、“天威德”、“天威福”。 ⑤ 更不重受触扰如来:不会一再讲不听而麻烦佛陀。 ⑥ 六十二见:佛陀时代外道对于宇宙和人生的六十二种错误的见解,包括常见论、半常半无常论、有边无边论、种种论、无因论、死后有想论、死后无想论、死后非想非非想论、断灭论、现世涅槃论等。详见《长阿含经》卷十四第21经梵动经。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因此应该恭敬礼拜佛陀。
[进阶辨正](一一)[0725b14]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伽ⓐ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阿阇世王告群臣曰:“汝等速驾羽宝[*]之车,吾欲往见世尊!” 是时,群臣受王教敕,即驾羽宝[*]之车,前白王言:“严驾已[*]办,王宜知时。” 时,王乘羽宝ⓑ之车,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阿阇世王白世尊言:“唯愿世尊受我请,在罗阅城九十日夏坐。” 尔时,世尊默然受王请。是时,王见世尊默然受请,即从座[*]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是时,阿阇世王随时供养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 尔时,毘舍离城鬼神兴盛,人民死亡不可称计。一日之中死者百数,鬼神罗刹充满其中,面目黄色,或经三、四日而死者。是时,毘舍离人民恐惧,皆集一处,而共论议ⓓ:“此大城中极为炽盛,土ⓔ人丰熟,富乐无限,如彼天宫释所住处。然今日为此鬼神所害,尽当死亡,丘ⓕ荒犹如山野。谁能有此神德,却此灾患?” 是时,人民各各ⓖ自相谓曰:“我等闻:‘有沙门瞿昙,所至到处,众邪恶鬼不得娆近。’若当如来来至此者,此诸鬼神各自驰散。但今日世尊在此罗阅城中ⓗ,为阿阇世所供养,将恐不来此间游化。” 或复有作是说:“如来有大慈悲,愍念众生,遍观一切,未度者使令得度,不舍一切众生,如母爱子。设当有人请者,如来便来,阿阇世王终不留住。谁能堪ⓘ往至阿阇世王界,而白世尊云:‘我等城中今遭此ⓙ困厄,唯愿世尊慈愍屈顾!’” 尔时,有大长者,名曰最大,集在彼众。是时,诸人语长者曰:“我等闻:‘沙门瞿昙所至到处,诸邪恶鬼无ⓚ能害者。’若当如来至此间者,便能除此灾患。汝可往世尊所,具白此意,使此城廓永得存在。” 是时,长者默然从众人语,即从座[*]起,往至家中。到已,办道路行具,将诸ⓛ人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尔时,长者白世尊言:“毘舍离城中人民遇此ⓜ灾患,人民之类死亡者ⓝ多,计彼城中一日之内,连车载ⓞ尸,动有百数。唯愿世尊垂愍接度,使ⓟ余人拔择安处,令得无为。又闻:‘世尊所至到处,天、龙、鬼神不敢ⓠ娆近。’愿垂屈顾,至彼城中,度彼人民,安处无为。” 世尊告曰:“我今[*]已受罗阅城阿阇世王请。诸佛世尊言无有二,若当阿阇世王见听者,如来当往。” 最大长者白佛言:“此事甚难,阿阇世王终不放如来使至彼国。所以然者,阿阇世王于我国ⓡ土,无有ⓢ毫厘之善,长夜求方便,欲害彼民。设当阿阇世王见我者,即取我杀,况复得陈此事!若当闻彼国人民为鬼神所害者,欢喜无量。” 世尊告曰:“勿怀恐惧,汝今ⓣ往至王所,而白此事言:‘如来记莂ⓤ①王身,终无虚妄,所言无二。父王无咎而取害之,当生阿鼻地狱中,经历一劫。然今日以离此罪,改其过罪,于如来法中,信根成就,缘此德本,得灭此罪,永无有余,于今身命终,当生拍ⓥ球地狱②中;于彼命终当生四天王上,于彼命终生艳天上;于艳天上命终生兜术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复还以次来至四天王中。大王当知,二十劫中不堕恶趣,恒在ⓦ人中生。最后受身,以信坚固,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名曰除恶辟支佛。’彼王闻此语,便当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亦当告汝作是语:‘随汝所求要愿,吾不违之。’” 是时,长者白世尊言:“我今当持世尊威神至彼王所。”即从座[*]起,头面礼足,往彼王所。 尔时,阿阇世王与诸群臣在高殿上,有所讲论。是时,大长者往至王前,王遥见来,语群臣曰:“若当此人今至此所,汝等欲取何为?”或有作是说:“我等当取五兀ⓧ③之。” 或言:“当枭其首。” 阿阇世王言:“汝等催取杀之,不须见吾。” 是时,长者闻此语已,极怀恐惧,寻时高声而作是语:“我是佛之所使。” 王闻佛音已,即下ⓨ坐,右膝着地,向如来所,问彼长者曰:“如来何所教敕?” 长者报曰:“世尊记莂[*]圣王而无虚妄,所吐言教,终无有二。如来言:‘王取父王害之,缘此罪本当入阿鼻地狱中,经历一劫;然ⓩ复寻时改过于如来所,今当Ⓐ生拍[*]球地狱中;于彼命终当生四天王中;展转生他化自在天中;还复次来生四Ⓑ王天中,二十劫中不堕三恶趣,流转天、人之中。最后受身,以信坚固,出家学道,名曰除恶辟支佛,出现于世。’” 王闻此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告大长者曰:“汝今欲求何愿,吾当与之。” 长者白王:“所求愿者,王勿见违。” 阿阇世王告曰:“汝今但说欲求何愿,吾不违之。” 长者Ⓒ白王:“毘舍离城人民遇灾,为鬼神所害,不可称计。如今罗刹鬼神极为暴虐。唯愿大王听放世尊至彼ⓐ世界,令彼鬼神各各驰散!所以然者,我等曾闻:‘若如来所至到处,天、龙、鬼神不得其便。’唯愿大王听许世尊至彼国界。” 王闻此语已,便长叹息,告长者曰:“此愿极大,非常人ⓑ之所及;汝若当随吾求城ⓒ廓、村落、国财、妻子,吾不吝之。我不虑汝,当屈ⓓ愿世尊;然我先[*]以许所求之愿,今随汝意。” 是时,长者极怀欢喜,即从座[*]起,辞ⓔ退而去,往至世尊所ⓕ言:“阿阇世王[*]以许放世尊诣彼国界。” 世尊告曰:“汝并在前,如来自当知时。” 是时,长者头面礼足,绕佛三匝,便退而去。 是时,世尊清旦将诸比丘众,前后围绕出迦ⓖ兰陀竹园所,往诣毘舍离城。尔时,ⓗ阿阇世王在高楼上,及将持盖一人。尔时,王遥见世尊向彼国界,便自叹息告左右曰:“我等为此长者所欺,我今复用活为?乃使如来出此国界。” 是时,阿阇世王持五百盖,往送世尊,恐有ⓘ尘坋身。罗阅城中复有五百宝盖从如来后。是时,释提ⓙ桓因知世尊心中所念,复以五百宝盖在虚空中,恐有尘土坋如来身;及诸河神复持五百宝盖在虚空中。是时,毘舍离城人民之类闻世尊今当入城,复持五百宝盖,前迎世尊。尔时,有二千五百宝盖悬在空中。 尔时,世尊见此盖已,即时便笑。此是诸佛世尊常法,设如来笑时,口中便有五色光出,青、黄、白、黑、赤。 侍者阿难见此光明,作此思惟:“此是何缘?设世尊笑,必有因缘,事不ⓚ唐ⓛ尔。”是时,阿难长跪叉手,白世尊言:“如来终不妄笑,笑必当有缘。” 世尊告曰:“汝今见此二千五百宝盖供养如来乎?” 阿难白佛:“唯然,见之。” 世尊告曰:“若如来不出家学道者,当二千五百世作转轮圣王,治化人民;以如来出家学道,更不受此宝盖。 “阿难当知,过去久远,有王名善化治,在蜜𫄨罗国,以法治化,ⓜ接纳有方,统此阎ⓝ浮里地,靡不从令者。尔时,彼王有八万四千ⓞ夫人婇女,皆是刹利种姓,第一夫人名曰日光,亦无儿息ⓟ继嗣者。 “是时,彼王便作是念:‘我今统此阎浮里地,然今无有儿息。’便向诸山神、树神、天地神明求有儿息。又未经数日之中,夫人怀ⓠ妊。是时,日光夫人白王言:‘大王当知,我今觉知有Ⓓ娠,宜自将护。’复经八、九月,生一男儿,颜貌端Ⓔ政,面如桃华色。夫人见已,极怀欢喜,往Ⓕ视[天>大]王,王见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及八万四千夫人,见生太子,亦各欢喜。 “是时,国王召诸群臣国师、道士,使瞻相之,又与立字使世称传。尔时,相师前白王言:‘今生太子极为端[*]政,与世有异,其有见者,莫不爱念,今当立ⓡ名爱念。’自[*]已立字竟,各还所在。是时,国王爱念太子,未曾离目,即与太子起三时讲堂;复以婇女充满其中,与王太子共相娱乐。 “尔时,太子便作是念:‘此中婇女,颇有常存不离世间,亦不变易。然观彼众中,尽皆无常,无有常存于世者,悉是幻伪,无有真实,使人民之类染著爱乐,皆不知远离之。我今复用此为?可舍而学道。’是时,爱ⓢ念太子即以其日,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寻即其夜,断诸结缚,思惟有[*]习之法,皆是磨灭,成辟支佛。ⓣ成佛已,便说此偈:
“‘欲者无常法, 变易无实定, “是时,辟支佛说此偈已,即飞在虚空,遶彼蜜𫄨罗城三匝。 “是时,国王在高殿上,及诸宫人共相娱乐,见辟支佛遶城三匝,极怀欢喜,不能自胜:‘我今太子,腾在虚空,如彼飞鸟。’又不知成辟支佛,而告之曰:‘儿!今来下至此殿上,与吾共相娱乐。’是时,阿难!彼辟支佛寻下殿上,欲度父母故。时王语曰:‘太子!今日何为着此彩ⓤ衣,又剃须发,与人有异?’辟支佛报曰:‘子今所着甚为奇雅,非常人ⓥ所习④。’时王报曰:‘何缘更不至宫中?’辟支佛言:‘自今已后,不复习欲,亦不乐此五欲之中。’时王语言:‘设不乐此五欲中者,在吾后园中住。’ “尔时,国王即自至园中,造立屋舍。是时,辟支佛欲度父母故,便住彼园馆中受王供养,经历数时,便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王取舍利而ⓦ耶维之,ⓧ于彼ⓨ处立大神ⓩ祠。Ⓐ是王复以余日往至园中观看,见彼神寺,雕落坏败。见已便作是念:‘此是我儿神寺,今[*]以雕坏。’是时,国王即以己盖,覆彼神寺上,皆由爱心未尽。 “Ⓑ是故,阿难!莫作[是>异]观,尔时善化王者,即我身是。时,以儿故,以一盖覆寺上,缘此德本,流转天、人之间,数百千变为转轮圣王,或为帝释、梵天。我尔时不知是辟支佛,设我知是辟支佛者,其德不可称量。若如来不成无上正真道者,更二千五百Ⓒ变作转轮圣王,治化天下;以成道故,今有此二千五百盖,自然应现。是谓,阿难!缘此因缘,如来笑耳。承事诸佛,功德乃尔不可称计。是故,阿难!当求方便,供养诸佛世尊!如是。阿难!当作是学。” 是时,世尊将诸比丘众,往诣毘舍离城,住城门中,便说此偈:
“今以成如来, 世间最第一, 如来说此语已,是时罗刹、鬼神各自驰走,不安其所,更不复入毘舍离城;诸有疾病之人各得除愈。 尔时,世尊游在ⓐ猕猴池侧,国土人民承事供养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随其贵贱,各来饭佛及比丘僧,亦受八关斋,不失时节。 是时,毘舍离城内,有六师在彼游化。所谓六师者:不兰迦叶、阿夷ⓒ耑、瞿耶楼、波休迦[*]栴、先比卢持、尼揵子等。是时,六师集在一处,而作是说:“此沙门瞿昙住此毘舍离城,为人民所供养,然我等不为人民所供养。我等可往与彼论议[*],何者得胜?何者不如?” 不兰迦叶曰:“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便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便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⑥?” 阿夷[*]耑言:“无施、无受,亦无与者,亦无今世、后世众生之类,亦无善恶之报。” 瞿耶楼说曰:“在恒水侧杀害人民不可称计,积肉成山;在恒水左,作诸功德,缘此都无善恶之报。” 波ⓔ休迦ⓕ栴言:“正使在恒水左,布施、持戒,随时供给不令有乏,亦复无此福报。” 先比卢持言:“无有言语,亦无言语之报,唯默然快乐。” 尼揵子曰:“有言语,亦有言语之报。沙门瞿昙亦是人,ⓖ我亦是人;瞿昙有所知,我等亦有所知;沙门瞿昙有神足,我亦有神足。若彼沙门现一神足,ⓗ我ⓘ等当现二神足;彼现二神足,我现四神足;彼现四,我现八;彼现八,我现十六;彼现十六,我现三十二,恒使增多,终不为彼屈,足得与ⓡ角力。设彼不受我等论者,即是彼之咎,人民闻已,不复供养,我等便得供养。” [如>]是时,有比丘尼闻此语ⓢ云:“六师集在一处,生此论本:‘沙门瞿昙不受人论,我等足得胜。’”是时,输卢尼ⓣ⑦比丘尼飞在虚空,向彼六师,而说此偈:
“我师无等伦, 最尊无过者, 是比丘尼说此语已,六师尚不能仰视颜色,况与论议。 是时,毘舍离城人民之类,遥见比丘尼在虚空中,共六师而论议[*],然六师不能报之;各各称庆,欢喜无量:“六师今日屈折于彼。” 是时,六师极怀愁忧,出毘舍离城而去,更不入城。 是时,众多比丘闻输卢比丘尼与六师共论而得胜,闻已,至世尊所,头面礼足,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告诸比丘:“输卢比丘尼有大神足,有大威神,智慧多闻。我长夜恒生此念:‘更无有能与六师共论,唯有如来及此比丘尼。’”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颇见余比丘尼能降伏外道如此比丘尼ⓥ乎?” 诸比丘对曰:“不也。世尊!” 世尊告ⓦ曰:“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尼能降伏外道,所谓输卢比丘尼是。”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迦”,大正藏原为“加”,今依据明本改作“迦”。 ⓑ “羽宝”,大正藏原为“宝羽”,今依据宋本改作“羽宝”,元、明二本作“羽葆”。 ⓒ “坐”,宋、元、明三本作“住”。 ⓓ “论议”,明本作“议论”,圣本作“论义”。* ⓔ “土”,明本作“士”。 ⓕ “丘”,圣本作“坵”。 ⓖ 大正藏无“各”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中”,大正藏原为“住”,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中”。 ⓘ 往=任【宋】【元】【明】 “往”,宋、元、明三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为“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任”。 ⓙ 〔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能害者=有能害【宋】【元】【明】 “能害者”,宋、元、明三本作“有能害”。 “有能害”,大正藏原为“能害者”,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有能害”。 ⓛ 人使=使人【宋】【元】【明】 “人使”,宋、元、明三本作“使人”。 “使人”,大正藏原为“人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使人”。 ⓜ 灾患=鬼灾【宋】【元】【明】 “灾患”,宋、元、明三本作“鬼灾”。 “鬼灾”,大正藏原为“灾患”,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鬼灾”。 ⓝ 多=众【宋】【元】【明】 “多”,宋、元、明三本作“众”。 “众”,大正藏原为“多”,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众”。 ⓞ 尸=尸【宋】【元】【明】 “尸”,宋、元、明三本作“尸”。 “尸”,大正藏原为“尸”,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尸”。 ⓟ 余人=彼遗余【宋】【元】【明】 “余人”,宋、元、明三本作“彼遗余”。 “彼遗余”,大正藏原为“余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彼遗余”。 ⓠ 娆=绕【圣】 “娆”,圣本作“绕”。 “绕”,大正藏原为“娆”,今依据圣本改作“绕”。 ⓡ 土=王【宋】【元】【明】 “土”,宋、元、明三本作“王”。 “王”,大正藏原为“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王”。 ⓢ 毫=豪【圣】 “毫”,圣本作“豪”。 “豪”,大正藏原为“毫”,今依据圣本改作“豪”。 ⓣ 往=径【宋】【元】【明】【圣】 “往”,宋、元、明、圣四本作“径”。 “径”,大正藏原为“往”,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径”。 ⓤ “莂”,大正藏原为“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莂”。* ⓥ 球=鞠【宋】【元】【明】【圣】* “球”,宋、元、明、圣四本作“鞠”。 “鞠”,大正藏原为“球”,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鞠”。 ⓦ (天)+人【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天人”。 大正藏无“天”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兀”,元、明二本作“杌”。 ⓨ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复=后【圣】 “复”,圣本作“后”。 “后”,大正藏原为“复”,今依据圣本改作“后”。 Ⓐ 〔生〕-【圣】 圣本无“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生”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王天=天王【宋】【元】【明】,〔王〕-【圣】 ???? Ⓒ 白=曰【元】 “白”,元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为“白”,今依据元本改作“曰”。 ⓐ 世=国【宋】【元】【明】 “世”,宋、元、明三本作“国”。 “国”,大正藏原为“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国”。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廓=墎【圣】 “廓”,圣本作“墎”。 “墎”,大正藏原为“廓”,今依据圣本改作“墎”。 ⓓ 愿=顾【宋】【元】【明】【圣】 “愿”,宋、元、明、圣四本作“顾”。 “顾”,大正藏原为“愿”,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顾”。 ⓔ 退而=王退【宋】【元】【明】 “退而”,宋、元、明三本作“王退”。 “王退”,大正藏原为“退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王退”。 ⓕ (白世尊)+言【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白世尊言”。 大正藏无“白世尊”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兰=罗【圣】 “兰”,圣本作“罗”。 “罗”,大正藏原为“兰”,今依据圣本改作“罗”。 ⓗ 阿阇世王=王阿阇世【宋】【元】【明】 “阿阇世王”,宋、元、明三本作“王阿阇世”。 “王阿阇世”,大正藏原为“阿阇世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王阿阇世”。 ⓘ 尘+(土)【宋】【元】【明】 “尘”,宋、元、明三本作“尘土”。 大正藏无“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桓=洹【圣】 “桓”,圣本作“洹”。 “洹”,大正藏原为“桓”,今依据圣本改作“洹”。 ⓚ 唐=虚【宋】【元】【明】 “唐”,宋、元、明三本作“虚”。 “虚”,大正藏原为“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虚”。 ⓛ 尔=捐【圣】 “尔”,圣本作“捐”。 “捐”,大正藏原为“尔”,今依据圣本改作“捐”。 ⓜ 接=绥【元】【明】【圣】 “接”,元、明、圣三本作“绥”。 “绥”,大正藏原为“接”,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绥”。 ⓝ 浮+(提)【宋】【元】【明】 “浮”,宋、元、明三本作“浮提”。 大正藏无“提”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夫=宫【宋】【元】【明】,〔夫〕-【圣】 ???? ⓟ (用)+继【宋】【元】【明】,继=系【圣】 ???? ⓠ 妊=任【圣】 “妊”,圣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为“妊”,今依据圣本改作“任”。 Ⓓ 娠=身【宋】【元】【明】【圣】 “娠”,宋、元、明、圣四本作“身”。 “身”,大正藏原为“娠”,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身”。 Ⓔ 政=正【宋】*【元】*【明】* “政”,宋、元、明三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为“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 视=示【宋】【元】【明】【圣】 “视”,宋、元、明、圣四本作“示”。 “示”,大正藏原为“视”,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示”。 ⓡ 名爱念自=字名曰爱念【宋】【元】【明】,=字名爱目【圣】 ???? ⓢ 念=目【圣】 “念”,圣本作“目”。 “目”,大正藏原为“念”,今依据圣本改作“目”。 ⓣ 〔成佛〕-【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成佛”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成佛”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彩”,大正藏原为“婇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彩”,圣本作“婇”。 ⓥ 大正藏在“人”字之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耶维=维耶【宋】 “耶维”,宋本作“维耶”。 “维耶”,大正藏原为“耶维”,今依据宋本改作“维耶”。 ⓧ (即)+于【宋】【元】【明】 “于”,宋、元、明三本作“即于”。 大正藏无“即”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处〕-【圣】 圣本无“处”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处”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祠=寺【宋】【元】【明】【圣】 “祠”,宋、元、明、圣四本作“寺”。 “寺”,大正藏原为“祠”,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寺”。 Ⓐ 是+(时)【宋】【元】【明】【圣】 “是”,宋、元、明、圣四本作“是时”。 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变=反【宋】【元】【明】 “变”,宋、元、明三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为“变”,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反”。 ⓐ 猕猴=弥获【圣】 “猕猴”,圣本作“弥获”。 “弥获”,大正藏原为“猕猴”,今依据圣本改作“弥获”。 ⓑ 饭=饮【宋】【元】【明】【圣】* “饭”,宋、元、明、圣四本作“饮”。 “饮”,大正藏原为“饭”,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饮”。 ⓒ 耑=湍【宋】【元】【明】【圣】* “耑”,宋、元、明、圣四本作“湍”。 “湍”,大正藏原为“耑”,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湍”。 ⓓ 便=更【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更”。 “更”,大正藏原为“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更”。 ⓔ “波”,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波”。 ⓕ 栴=旃【宋】【元】【明】【圣】 “栴”,宋、元、明、圣四本作“旃”。 “旃”,大正藏原为“栴”,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旃”。 ⓖ 我+(等)【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等”。 大正藏无“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我+(等)【宋】【元】【明】【圣】 “我”,宋、元、明、圣四本作“我等”。 大正藏无“等”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角=捔【宋】【元】【明】 “角”,宋、元、明三本作“捔”。 “捔”,大正藏原为“角”,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捔”。 ⓢ 云+(何)【圣】 “云”,圣本作“云何”。 大正藏无“何”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如=汝【明】 “如”,明本作“汝”。 “汝”,大正藏原为“如”,今依据明本改作“汝”。 ⓥ (比)+乎【宋】【元】【明】 “乎”,宋、元、明三本作“比乎”。 大正藏无“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① 记莂:即“授记”,佛陀确知地预言弟子将证得的果位或往生去处。又译为“记别”。 ② 拍球地狱:受苦短暂很快就能脱离的地狱,如同拍球落地立刻就弹起来。 ③ 五兀:削去五官的刑罚,又作“五刓”。“兀”形容光秃。 ④ 子今所着甚为奇雅,非常人所习:儿子我今天穿的(辟支佛自然衣)相当奇特不俗,不是一般人所熟悉的。 ⑤ 无他:无恙。这里的“他”本作“它”,也作“虵”,是“蛇”的古字,上古时期人类居住于林野中,多有蛇患,因此以“无它”为问候语。 ⑥ 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更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更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许多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话,更进而质问,这不是修行人该有的行为;而这位叫乔达摩的出家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话,更进而质疑,我们又怎么能和他议论?(这外道是自己片面推脱说释迦牟尼佛不愿意谈,不是我不愿意谈。) ⑦ 输卢:比丘尼名,佛陀称赞他是比丘尼中“降伏外道,立以正教”第一。又译为“输那”、“栴檀输那”。 ⑧ 事事报:一件一件答复。 ⑨ 掩:袭击。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佛陀曾提过疾病有许多原因造成,例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第977经就提过诸如身体四大不调、苦行自虐、他人加害、气候变化等生理因素,然而也有疾疫是由恶鬼神所造成,如本经所载。 南传另有《宝经》记载有一年毘舍离城发生了饥荒、非人和疾疫三种灾祸,当地居民邀请佛陀前往,佛陀教导阿难尊者通过念诵此经平息了灾祸,该经中也提到以圣者的真实语祝愿疾疫消除。 [进阶辨正](一[一>二])[0728b01]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细滑更乐①入。云何为六?所谓眼、耳、鼻、舌ⓐ、身、意入,是谓六入。凡夫之人,若眼见色,便起染著之心,不能舍离;彼[*]以见色,极起爱着,流转生死,无有解时。六情②亦复如是,起染着想ⓑ,意不能舍离,由是流转,无有解时。 “若世尊贤圣弟子,眼见色已,不起染著,无有污心,即能分别此眼是无常之法,苦、空、非身之法。六情亦复如是,不起染污心,分别此六情无常、苦、空、非身之法。当思惟此时,便获二果,于现法中得阿那含、若阿罗汉。犹如有人极饥,欲修治谷麦,扬ⓒ③治令净而取食之,除去饥渴。贤圣弟子亦复如是,于此六情,思惟恶ⓓ露不净,即成道迹④,入无余涅槃⑤界。是故,比丘!当求方便,灭此六情。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二ⓔⓕ [校勘]ⓐ “舌”,宋、元、明三本作“口”。 ⓑ 宋、元、明三本无“想”字。 ⓒ “扬”,宋、元、明三本作“飏”。 ⓓ “恶”,大正藏原为“污”,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恶”。 ⓔ “二”,圣本作“一”。 ⓕ 圣本在“二”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注解]① 更乐:即“触”的另译,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举例而言,眼根、光线、眼识,三者接触而生“眼触”,依着眼触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运作。 ② 六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旧译,因为依根、识而有情,由结果而称为“六情”。 ③ 扬:风吹。 ④ 成道迹:成就道业,完成修行。 ⑤ 无余涅槃:完全断绝烦恼、生死。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六根接触六境时染著,就是轮回;六根接触六境时不起染著,了知是无常、苦、空、非我,则是贤圣。 [进阶辨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