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四

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导读:外道的见解]

佛世时印度百家争鸣,对于宇宙和人生有六十二种不正确的见解,称为“外道六十二见”,可归纳为以下种类:

  • 常论:主张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变,人死后自我再生于来世而以现状相续,永远不会改变。这就是“常见”,“灵魂永生”的概念即是常见的一种。另一种常见,则是婆罗门教的“梵我如一”,认为我与大梵(造物主、大我)是一体的,因此而不灭。
  • 半常半无常论:主张宇宙有恒常的部分、也有不恒常的部分,例如造物主是常,众生则是无常的。
  • 有边无边论:执著认为宇宙有边界、没有边界、既有边界也没有边界、既非有边界也非没有边界,乃至推测宇宙的形状。
  • 异问异答:问东答西,不肯定自己的立场,而是仗着语言的技巧去驳倒对手,类似中国的“白马非马论”。
  • 无因论:主张万物都是无因无缘,不管好的、坏的事物的产生,都没有原因。其中有一派认为万物没有任何原因即产生,另一派认为万物都是自然产生,没有其他的原因。
  • 死后有想论、无想论、非想非非想论:讨论众生于未来死后是否仍保有感觉、认识、意志、思考等意识作用,属于执著未来所起之常见或断见。
  • 断灭论:主张死后断灭,归于无有,一了百了,没有来生。
  • 现世涅槃论:以不究竟的快乐,认为是究竟的涅槃。例如主张五欲的快乐是最高的境界,或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或第四禅为最高的境界。

佛陀证悟后发现这些见解都是基于身见、基于爱欲、基于有限的观察或臆测而误认的,因此无法趋向解脱。初果圣者即已断身见、戒取、疑,而超越这些邪见。

外道产生错误的见解也是有因有缘的,在本经中即一一加以说明。

(二一)长阿含第三分梵动经第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游摩竭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游行人间竹林,止宿在王堂上。时,有梵志名曰善念,善念弟子名梵摩达,师徒常共随佛后行,而善念梵志以无数方便毁谤佛、法及比丘僧,其弟子梵摩达以无数方便称赞佛、法及比丘僧,师徒二人各怀异心,共相违背。所以者何?斯由异习、异见、异亲近故。

尔时,众多比丘于乞食后集会讲堂,作如是论:“甚奇!甚特!世尊有大神力,威德具足,尽知众生志意所趣。而此善念梵志及其弟子梵摩达随逐如来及比丘僧;而善念梵志以无数方便毁谤佛、法及与众僧,弟子梵摩达以无数方便称赞如来及法、众僧;师徒二人各怀异心,异见、异习、异亲近故。”

尔时,世尊于静室中以天耳净过于人耳,闻诸比丘有如是论,世尊于静室起诣讲堂所,大众前坐,知而故问:“诸比丘!汝等以何因缘集此讲堂?何所论说?”

时,诸比丘白佛言:“我等于乞食后集此讲堂,众共议言:‘甚奇!甚特!如来有大神力,威德具足,尽知众生心志所趣。而今善念梵志及弟子梵摩达常随如来及与众僧,而善念以无数方便毁谤如来及法、众僧,弟子梵摩达以无数方便称赞如来及法、众僧。所以者何?以其异见、异习、异亲近故。’向集讲堂议如此事。”

毁谤赞誉皆不动心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方便毁谤如来及法、众僧者,汝等不得怀忿结心,害意于彼所以者何若诽谤我、法及比丘僧,汝等怀忿结心,起害意者,则自陷溺,是故汝等不得怀忿结心,害意于彼。比丘若称誉及佛法、众僧者,汝等于中亦不足以为欢喜庆幸,所以者何?若汝等生欢喜心,即为陷溺,是故汝等不应生喜。所以者何?此是小缘威仪戒行凡夫寡闻,不达深义,直以所见如实赞叹。

世间人认为了不起的事,在佛法只是基本功

“云何小缘威仪戒行,凡夫寡闻,直以所见如实称赞?彼赞叹言:‘沙门瞿昙灭杀、除杀,舍于刀仗,怀惭愧心,慈愍一切。’此是小缘威仪戒行,彼寡闻凡夫以此叹佛。又叹:‘沙门瞿昙舍不与取,灭不与取,无有盗心。’又叹:‘沙门瞿昙舍于淫欲,净修梵行,一向护戒,不习淫泆,所行清洁。’又叹:‘沙门瞿昙舍灭妄语,所言至诚,所说真实,不世人。沙门瞿昙舍灭两舌,不以此言坏乱于彼,不以彼言坏乱于此;有诤讼者能令和合,已和合者增其欢喜,有所言说不离和合,诚实入心,所言知时。沙门瞿昙舍灭恶口,若有麤言伤损于人,增彼结恨怨憎者,如此麤言尽皆不为;常以善言悦可人心,众所爱乐,听无厌足,但说此言。沙门瞿昙舍灭绮语知时之语、实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但说是言。

“‘沙门瞿昙舍离饮酒,不着香华,不观歌舞,不坐高非时不食,不执金银,不畜妻息僮仆婢使,不畜象马、猪羊、鸡犬及诸鸟兽,不畜象兵、马兵、车兵、步兵,不畜田宅种植五谷,不以手拳与人相加,不以斗欺诳于人,亦不贩卖券约断当,亦不取受抵债横生无端,亦不阴谋面背有异,非时不行;为身养寿,量腹而食,其所至处,衣随身,譬如飞鸟,羽身俱。’此是持戒小小因缘,彼寡闻凡夫以此叹佛。

“如余沙门、婆罗门受他信施,更求储积,衣服饮食无有厌足,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自营生业,种植[*]树木,鬼神所依,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诸利养,象牙、杂宝、高广大床、种种文绣氍毹𣰆、綩𫄧被褥,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自庄严,酥油摩身,香水洗浴,香自涂,香泽梳头,著好华鬘,染目绀色,拭面庄严澡洁,以镜自照,著宝革屣,上服纯白,戴庄严[*],沙门瞿昙无如此事。

“如余沙门、婆罗门专为嬉博奕,八道、十道,至百千道,种种戯法以自娱乐,沙门瞿昙无如是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但说遮道无益之言,王者、战斗、军马之事,群、大臣、骑乘出入、游戯园观,及论卧起、行步、女人之事,衣服、饮食、亲里之事,又说入海采宝之事,沙门瞿昙无如是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无数方便,但作邪命谄谀美辞,现相毁呰,以利求利,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但共诤讼,或于园观,或在浴池,或于堂上,互相是非,言:‘我知经律,汝无所知;我趣正道,汝趣邪径;以前著后,以后著前;我能忍汝,汝不能忍;汝所言说,皆不真正;若有所疑,当来问我,我尽能答。’沙门瞿昙无如是事。

“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为使命,若为王、王大臣、婆罗门、居士通信使,从此诣彼,从彼至此,持此信授彼,持彼信授此,或自为,或他为,沙门瞿昙无如是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但习战阵斗诤之事,或习刀仗、弓矢之事,或斗鸡犬、猪羊、象马、牛驼诸兽,或斗男女,或作众声,吹声、鼓声、歌声、舞声,缘幢倒绝,种种技戯,无不玩习,沙门瞿昙无如是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男女,吉凶好丑,及相畜生,以求利养,沙门瞿昙无如是事。

“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召唤鬼神,或复驱遣,种种,无数方道,恐热于人,能聚能散,能苦能乐,又能为人安胎出衣,亦能人使作驴马,亦能使人聋盲喑痖,现诸技术,叉手向日月,作诸苦行以求利养,沙门瞿昙无如是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为人咒病,或诵恶术,或诵善咒,或为医方鍼灸药石,疗治众疾,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咒水火,或为鬼咒,或诵刹利咒,或诵鸟咒,或支节咒,或安宅符咒,或火烧、鼠能为解咒,或诵知死生书,或诵梦书,或相手面,或诵天文书,或诵一切音书,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占[*]相天时,言雨不雨,谷贵谷贱,多病少病,恐怖安隐,或说地动、彗星、月蚀、日蚀,或言星蚀,或言不蚀,方面所在,皆能记之,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言此国当胜,彼国不如,或言彼国当胜,此国不如,占[*]相吉凶,说其盛衰,沙门瞿昙无如是事。诸比丘!此是持戒小小因缘,彼寡闻凡夫以此叹佛。”

外道六十二见

佛告诸比丘:“更有余法,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贤圣弟子能以此法赞叹如来。何等是甚深微妙大光明法,贤圣弟子能以此法赞叹如来?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说,尽入六十二见中;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说,尽不能出过六十二见中。彼沙门、婆罗门以何等缘,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无数,各随意说,尽入此六十二见中,齐是不过

外道六十二见中基于对过去的观察的十八见(1~18)

“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种种无数,各随意说,尽入十八见中;本劫本见,种种无数,各随意说,尽不能过十八见中。彼沙门、婆罗门以何等缘,于本劫本见,种种无数,各随意说,尽入十八见中,齐是[*]不过?

1~4 常论

“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常论,言:‘我及世间常存。’此尽入四见中;于本劫本见言:‘我及世间常存。’尽入四见,齐是不过。

定中所见是有局限的“彼沙门、婆罗门以何等缘,于本劫本见,起常论,言:‘我及世间常存。’此尽入四见中,齐是不过?或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二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说:‘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二十成劫败劫,其中众生不增不减,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此是初见。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四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说:‘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四十成劫败劫,其中众生不增不减,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此是二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八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言:‘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八十成劫败劫,其中众生不增不减,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此是三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纯以世间智慧推论“或有沙门、婆罗门有捷疾相智,善能观察,以捷疾相智方便观察,谓为审谛,以己所见,以己辩才作是说,言:‘我及世间是常。’此是四见。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于四见中,齐是不过。此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如此一切尽入四见中,我及世间是常,于此四见中,齐是不过。唯有如来知此见处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如来所知又复过是,虽知不着,已不着则得寂灭,知受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余解脱,故名如来。是为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

5~8 半常半无常论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何等是?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论,言:‘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彼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于此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是时,此劫始成,有余众生福尽、命尽、行尽,从光音命终,生空梵天中,便于彼处生爱着心,复愿余众生共生此处。此众生既生爱着愿已,复有余众生命、行、福尽,于光音天命终,来生此空梵天中,其先生众生便作是念:‘我于此处是梵、大梵,我自然有,无能造我者;我尽知诸义典,千世界于中自在,最为尊贵,能为变化,微妙第一。为众生父,我独先有,余众生后来,后来众生,我所化成。’其后众生复作是念:‘彼是大梵,彼能自造,无造彼者,尽知诸义典,千世界于中自在,最为尊贵,能为变化,微妙第一,为众生父,彼独先有,后有我等,我等众生,彼所化成。’彼梵众生命、行尽已,来生世间,年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自识本生,便作是言:‘彼大梵者能自造作,无造彼者,尽知诸义典,千世界于中自在,最为尊贵,能为变化,微妙第一。为众生父,常住不变,而彼梵化造我等,我等无常变易,不得久住,是故当知: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此实余虚。’是谓初见。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半常半无常,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众生喜戏笑懈怠数戏笑以自娱乐,彼戏笑娱乐时,身体疲极便失意,以失意便命终,来生世间,年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彼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自识本生,便作是言:‘彼余众生不数戏笑娱乐,常在彼处,永住不变,由我数戏笑故,致此无常,为变易法,是故我知: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此实余虚。’是为第二见。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于四见中,齐此不过。

“或有众生展转相看已,便失意,由此命终,来生世间,渐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识本所生,便作是言:‘如彼众生以不展转相看,不失意故,常住不变;我等于彼数相看,数相看已便失意,致此无常,为变易法,我以此知: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此实余虚。’是第三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于四见中,齐此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有捷疾相智,善能观察,彼以捷疾观察相智,以己智辩言:‘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此实余虚。’是为第四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于四见中,齐是不过。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尽入四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此见处,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如来所知又复过是,虽知不着,已[*]不着则得寂灭,知受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余解脱,故名如来。是为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

9~12 有边无边论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何等法是?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彼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于此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世间,起边想,彼作是说:‘此世间有边,是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世间有边,是故知世间有边,此实余虚。’是谓初见。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世间,起无边想,彼作是言:‘世间无边,此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世间无边,是故知世间无边,此实余虚。’是第二见。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无边,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世间,谓上方有边,四方无边彼作是言:‘世间有边无边,此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观上方有边,四方无边,是故我知世间有边无边,此实余虚。’是为第三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有捷疾相智,善于观察,彼以捷疾观察智,以己智辩言:‘我及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此实余虚。’是为第四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此实余虚,于四见中,齐是不过。此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论:我及世间有边无边,尽入四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此见处,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如来所知又复过是,虽知不着,已[*]不着则得寂灭,知受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余解脱,故名如来。是为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

13~16 异问异答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何者是?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异问异答,彼彼问时,异问异答,于四见中,齐是不过。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异问异答,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作如是见:因为不知,所以模拟两可地回答‘我不见不知善恶有报耶、善恶无报耶?我以不见不知故,作如是说:善恶有报耶?无报耶?’世间有沙门、婆罗门广博多闻,聪明智慧,常乐闲静,机辩精微,世所尊重,能以智慧善别诸见。当问我诸深义者,我不能答,有愧于彼,于彼有畏,当以此答以为归依、为、为,为究竟道。彼设问者,当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初见。沙门、婆罗门因此问异答异,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作如是见:‘我不见不知为有他世耶?无他世耶?’诸世间沙门、婆罗门以天眼知、他心智,能见远事,已虽近他,他人不见。如此人等能知有他世、无他世;我不知不见有他世、无他世。若我说者,则为妄语,我恶畏妄语,故以为归依、为洲、为舍,为究竟道。彼设问者,当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第二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问异答异,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见,作如是论:‘我不知不见何者为善?何者不善?我不知不见如是说是善、是不善?’我则于此生爱,从爱生,有爱有恚,则有受生;我欲灭受,故出家修行;彼恶畏受,故以此为归依、为洲、为舍,为究竟道。彼设问者,当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第三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问异答异,于四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愚钝,他有问者,彼随他言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不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是为四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异问异答,于四见中,齐是不过。或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异问异答,尽入四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此见处,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如来所知又复过是,虽知不着,已[*]不着则得寂灭,知受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余解脱,故名如来。是为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

17~18 无因论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何等是?或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谓无因而出有此世间,彼尽入二见中,于本劫本见无因而出有此世间,于此二见中,齐是不过。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本劫本见,谓无因而有,于此二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众生无想无知,若彼众生起想,则便命终,来生世间,渐渐长大,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识本所生,彼作是语:‘我本无有,今忽然有,此世间本无、今有,此实余虚。’是为初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谓无因有,于二见中,齐是不过。

“或有沙门、婆罗门有捷疾相智,善能观察,彼已[*]捷疾观察智观,以己智辩能如是说:‘此世间无因而有,此实余虚。’此第二见。诸有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无因而有,有此世间,于二见中,齐是不过。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无因而有,尽入二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彼尽入是十八见中;本劫本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于十八见,齐是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

外道六十二见中基于对未来的推论的四十四见(19~62)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彼尽入四十四见中;于末劫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说,于四十四见,齐是不过。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于四十四见,齐此不过?

19~34 有想论

“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生有想论,说世间有想;彼尽入十六见中,于末劫末见生想论,说世间有想,于十六见中,齐是不过。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生想论,说世间有想,彼尽入十六见中,齐是不过?

“诸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如是见,言:‘我此终后,生有色有想,此实余虚。’是为初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末劫末见生想论,说世间有想;于十六见中,齐是不过。有言:‘我此终后,生无色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色无色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非有色非无色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边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无边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边无边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非有边非无边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而一向有乐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而一向有苦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乐有苦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不苦不乐有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一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若干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少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无量想,此实余虚。’是为十六见。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生想论,说世间有想;于此十六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

35~42 无想论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生无想论,说世间无想;彼尽入八见中,于末劫末见,生无想论,于此八见中,齐此不过。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生无想论,说世间无想,于八见中,齐此不过?

“诸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见,作如是论:‘我此终后,生有色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无色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色无色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非有色非无色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边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无边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边无边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非有边非无边无想,此实余虚。’是为八见。若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末劫末见,生无想论,说世间无想;彼尽入八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

43~50 非想非非想论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或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生非想非非想论,说此世间非想非非想;彼尽入八见中,于末劫末见,作非想非非想论,说世间非想非非想,于八见中,齐是不过。诸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生非想非非想论,说世间非想非非想,于八见中,齐是不过?

“诸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作如是见:‘我此终后,生有色非有想非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无色非有想非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色无色非有想非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边非有想非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无边非有想非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有边无边非有想非无想,此实余虚。’有言:‘我此终后,生非有边非无边非有想非无想,此实余虚。’是为八见。若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末劫末见,生非有想非无想论,说世间非有想非无想;尽入八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

51~57 断灭论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起断灭论,说众生断灭无余;彼尽入七见中,于末劫末见起断灭论,说众生断灭无余,于七见中,齐是不过。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起断灭论,说众生断灭无余,于七见中,齐是不过?

“诸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论,作如是见:‘我身四大六入,从父母生,乳𫗦养育,衣食成长,摩扪拥护,然是无常,必归磨灭,齐是名为断灭。’第一见也。或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言:‘此我不得名断灭,我欲界天断灭无余,齐是为断灭。’是为二见。或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言:‘此非断灭我色界化身诸根具足,断灭无余,是为断灭。’有言:‘此非断灭,我无色空处断灭。’有言:‘此非断灭,我无色识处断灭。’有言:‘此非断灭,我无色不用处断灭。’有言:‘此非断灭,我无色有想无想处断灭,是第七断灭。’是为七见。诸有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末劫末见,言此众生类断灭无余;于七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

58~62 现世涅槃论

“复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现在生泥洹论,说众生现在有泥洹;彼尽入五见中,于末劫末见说现在有泥洹,于五见中,齐是不过。彼沙门、婆罗门因何事于末劫末见,说众生现有泥洹,于五见中,齐是不过?

“诸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见,作是论,说:‘我于现在五欲自恣,此是我得现在泥洹。’是第一见。复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此是现在泥洹,非不是,复有现在泥洹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独我知耳;如我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此名现在泥洹。’是第二见。复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说:‘此是现在泥洹,非不是,复有现在泥洹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独我知耳;如我灭有觉、观,内喜、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齐是名现在泥洹,是为第三见。复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言:‘此是现在泥洹,非不是,复有现在泥洹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独我知耳;如我除念、舍、喜、住乐,护念一心,自知身乐,贤圣所说,入第三禅。’齐是名现在泥洹,是为第四见。复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言:‘此是现在泥洹,非不是,现在泥洹复有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独我知耳;如我乐灭、苦灭,先除忧、喜,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此名第一泥洹,是为第五见。若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生现在泥洹论,于五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亦复如是。

“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于四十四见中,齐是不过,唯佛能知此诸见处,亦复如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尽入此六十二见中;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无数种种,随意所说,于六十二见中,齐此不过,唯如来知此见处,亦复如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生常论,说:‘我、世间是常。’彼沙门、婆罗门于此生智,谓异信、异欲、异闻、异缘、异觉、异见、异定、异忍,因此生智,彼以则名为受,——乃至现在泥洹,亦复如是。诸有沙门、婆罗门生常论,言:‘世间是常。’彼因受缘,起爱生爱而不自觉知,染著于爱,为爱所伏,——乃至现在泥洹,亦复如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生常论,言:‘世间是常。’彼因触缘故,若离触缘而立论者,无有是处,——乃至现在泥洹,亦复如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各随所见说,彼尽入六十二见中,各随所见说,尽依中在中,齐是不过。犹如巧捕鱼师,以细目网覆小池上,当知池中水性之类,皆入网内,无逃避处,齐是不过。诸沙门、婆罗门亦复如是,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所说,尽入六十二见中,齐是不过。

佛教如实知六触的集、灭、味、患、离,达到真正的涅槃

“若比丘于六触集、灭、味、过、出要,如实而知,则为最胜,出彼诸见。如来自知生死已尽,所以有身,为欲福度诸天、人故,若其无身,则诸天、世人无所恃怙,犹如多罗树断其头者,则不复生。佛亦如是,已断生死,永不复生。”

当佛说此法时,大千世界三返六种震动。尔时,阿难在佛后执扇扇佛,偏露右臂长跪叉手,白佛言:“此法甚深,当以何名?云何奉持?”

佛告阿难:“当名此经为义动、法动、见动、魔动、梵动。”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四

[校勘]

宋、元二本无“佛说”二字。

“姚秦三藏法师”,大正藏原为“后秦弘始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师”。

大正藏无“长阿含”三字,今依据宋、元二本补上。

“林”,宋、元、明三本作“村”。

“善念”,巴利本作 Suppiya。

“梵摩达”,巴利本作 Brahmadatta。

“耳净”,大正藏原为“净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耳净”。

“静”,大正藏原为“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静”。

大正藏无“而善念”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此”,大正藏原为“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及佛”,大正藏原为“佛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及佛”。

“仗”,大正藏原为“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仗”。

“泆”,大正藏原为“逸”,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泆”。

“植”,大正藏原为“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植”。[*]

“斗”,宋、元二本作“㪷”。

“约”,大正藏原为“要”,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约”。

大正藏在“无”字之后有一“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毹毾”,大正藏原为“氀𣯚”,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毹毾”。

“𫄧”,宋本作“莚”,元本作“筵”。

“末”,宋、元、明三本作“粖”。

“严”,大正藏原为“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严”。[*]

“纽”,宋本作“约”。

“里”,宋、元、明三本作“理”。

“是”,大正藏原为“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大正藏无“汝”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大正藏在“或”字之后有一“教”字,今依据宋、元二本删去。

“仗”,大正藏原为“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仗”。

“技”,大正藏原为“伎”,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技”。

“占”,大正藏原为“瞻”,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占”。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厌”,大正藏原为“𧞣”,宋、元二本作“猒”,明本作“厌”,今依据明本改作“厌”。

“技”,宋本作“伎”。

“术”,大正藏原为“咒”,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术”。

“灸”,大正藏原为“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灸”。

“疾”,大正藏原为“病”,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疾”。

“鸟”,大正藏原为“象”,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鸟”。

“记”,宋本作“说”。

“法”,大正藏原为“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法”。

“是”,大正藏原为“此”,今依据碛砂藏、永乐北藏二本改作“是”。[*]

“存”,宋、元、明三本作“在”。

宋、元、明三本无“来”字。

“已”,明本作“以”。[*]

大正藏在“过”字之后有“或过”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音”,宋、元、明三本作“音天”。

大正藏无“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年”,元本作“生”。

大正藏在“数”字之后有“生不数”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大正藏无“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见”,宋本作“是”。

宋本无“无边”二字。

大正藏在“于”字之后有一“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大正藏在“此”字之后有一“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异问异答”,巴利本作 Amarāvikkhepika。

大正藏无“耶善恶”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彼”,宋、元、明三本作“彼诸”。

大正藏无“不实此事”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有今”,大正藏原为“今有”,今依据宋、元、明、碛砂藏四本改作“有今”。

“见”,大正藏原为“际”,今依据宋、元、明、碛砂藏四本改作“见”。

大正藏在“彼”字之后有一“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宋、元、明三本无“有言”二字。

宋、元、明三本无“生”字。

“诸”,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诸”。

宋、元、明三本无“有”字。

大正藏无“我”字,今依据宋、元、明、碛砂藏四本补上。

“七”,宋、元、明三本作“一”。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碛砂藏四本补上。

“布”,大正藏原为“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布”。

“返”,宋、元、明三本作“反”。

宋、元二本无“佛说”二字。

[注解]

摩竭: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恒河中游南岸地区。另译为“摩竭提”、“摩竭陀”。

梵志: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音译为“婆罗门”。

异习、异见、异亲近:不同的学习、见解、亲近。

威德:声威与德行,表现在对人的影响力及受人的敬爱。

志意:志气愿望。

随逐:跟随、亲近。

天耳净:即“天耳通”,能听到不论远近的声音的神通。又译为“净天耳”、“天耳”、“天耳智”、“天耳智通”。

害意于彼:对他们有加害的想法。

陷溺:陷入、沉溺。在此特指陷入冤冤相报的恶因缘中。

称誉:称扬赞誉。

庆幸:因出乎意料的好成果,而感到值得安慰与庆贺。

小缘:

凡夫:指凡庸之人。就修行而言,指未见四圣谛的道理,见识浅薄者,均称凡夫。

寡闻:没有广泛的见闻。

不与取:没有经过允许即私自拿取。

和合:和好;相处融洽。

麤言:粗鲁的言语。“麤”是“粗”的异体字。

结恨:烦恼;仇恨。

怨憎:仇恨厌恶。“憎”是厌恶,如:“爱憎分明”、“面目可憎”。读音同“增”。

爱乐:欢喜。

厌足:满足。

知时之语、实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于适当时机言说、所说内容真实、有利于众生、相应于佛法、相应于戒律、遮止错误。

妻息:妻子儿女。“息”是子女、儿子。如:“子息”。

婢使:使唤的丫头。“婢”读音同“必”。

欺诳:诈欺、诳骗。

券约:契约。

断当:(典当业用语)典当物至抵押期限仍未赎回,当铺直接把货物出售卖掉。

文绣:锦绣的衣服或织品。

氍毹:毛织品、毛织的地毯,读音同“渠于”。

毾𣰆:有彩纹的细毛毯,读音同“踏登”。《杂阿含经》卷十264经“毾㲪”的异体字。

香泽:涂发的香油。

玩习:反复研习。“玩”读音同“万”,研习。

支节咒:??依四肢手足征相的占卜术、咒术。

本劫本见:??对于过去生片面的观察,形成了错误的见解。

末劫末见:??对于现在世及后世,产生的错误见解。

齐是不过:不能超越(六十二见)的范围。

六十二见:即“外道六十二见”,外道对于宇宙和人生的六十二种不正确见解。按:即本经接下来列出的“十八见”加上“四十四见”。

十八见:十八种(错误)的见解。按:这是指下文中,四个段落(常论、半常半无常论、有边无边论、异问异答)各列举“四见”,加上一个段落(无因论)列举“二见”,总共十八种错误的见解。

常论:认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变的见解。例如认为有“真我”或“造物主”永恒不变的见解。又称为“常见”、“有见”。

四见:以下列四种推论方式产生了(错误的)见解。按:本经中几个段落中的“四见”并不是指特定的四种见解,而是指该段所列举的四种错误推论而产生错误的见解,因此每段的四见所指不同。下文中的“二见”也同理,是指该段中列举两种错误推论而产生错误的见解。

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二十成劫败劫:入定后依定心回忆起二十次宇宙的生成与败坏。其中“定意”在南传作“心定”,和“三昧”同义;“三昧”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

成劫败劫:宇宙(世间)的生成与败坏。

捷疾相智:??

审谛:仔细考察。

辩才:善于说法的才智。

见处:观察处。

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

寂灭:灭除(烦恼与生死)。

受集、灭、味、过、出要:感受的生起、止息、滋味、过患、出离。详见《杂阿含经》卷二第42经、卷八第209经

平等观:??完全、彻底的观察。

无余解脱:完全、彻底的解脱。

此劫始成:这个宇宙(世间)刚成立的时候。

行尽:??

光音天:色界二禅天的最高天。光音天人不用口语沟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称为“光音”。坏劫开始的时候,宇宙发生大火灾,将光音天之下全部烧毁,但无法烧到光音天,此时光音天之下的各界众生会辗转生于光音天。

空梵天:刚形成而还没有天众的梵天;第一位化生于梵天的天众,即为大梵天王。

千世界:一个恒星光明所照的范围是一世界,当中有须弥山、四大洲、各天界等组成。一千个世界的范围,称为小千世界。

自识本生:回忆起过去世。

常住:恒常存在。

无常:迁流变化,没有恒常不变的。

变易:改变。

戏笑:嬉笑。

懈怠:懒惰;怠惰。

数:时常。

疲极:疲倦。这里的“极”特指“倦”的意思。

失意:心散乱;失去正念。

变易法:具有会变化的性质,与“无常”意思类似。

展转相看:沉溺于欲爱。按:欲界高等级的天众,眼睛相视就可性交。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互相嫉妒。长时间互相嫉妒的他们互相使心污染,他们有互相污秽的心、疲累的身、疲累的心”。??

智辩:世间的智慧与辩才。

世间有边无边:宇宙既是有边界、又是没有边界。

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宇宙既不是有边界、也不是没有边界。

异问异答:问东答西,不肯定自己的立场,而是仗着语言的技巧去驳倒对手,类似中国的“白马非马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诡辩论者”。

机辩:机智而擅长言词。

精微:精深微妙。

归依:归向、依靠。

州:水上的陆块,引申为“休息地、庇护所”的意思。

舍:房舍;住处。

究竟:最高;无上。

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这件事情是这样的: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真的、也可能并非不是真的、也可能既非不是真的也不是不是真的。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样”不被我[回答];“那样”也不被我;“另一种”也不被我;“不”也不被我;“非不”也不被我”。

他世:过去世或未来世。

天眼:能见到不论远近的事物的神通。又译为“天眼通”、“天眼智通”、“天眼智”。

他心智:知道他人心里在想什么的神通。

无因而出:没有原因而自然出现。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自然生”。

有想论:死后仍有意识觉知的理论。

世间有想:在这世间死后仍然有(真我)知觉存在。

有色有想:死后(真我)仍有物质(色,例如身体)及知觉(想)。

无色有想:死后(真我)没有物质,有知觉。

有色无色有想:死后(真我)既有物质也没有物质,有知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真我是有色且无色的[、无病、有想]”。

非有色非无色有想:死后(真我)既不是有物质也不是没有物质,有知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真我是既非有色且非无色[、无病、有想]”。

有边有想:死后(真我)有边界,有知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真我是有边的[、无病、有想]”。

无边有想:死后(真我)没有边界,有知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真我是无边的[、无病、有想]”。

有边无边有想:死后(真我)既有边界也没有边界,有知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真我是有边且无边的[、无病、有想]”。

非有边非无边有想:死后(真我)既不是有边界也不是没有边界,有知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真我是既非有边也非无边的[、无病、有想]”。

一向有乐有想:死后(真我)有知觉,并且总是快乐。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真我是一向乐的[、无病、有想]”。

一向有苦有想:死后(真我)有知觉,并且总是痛苦。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真我是一向苦的[、无病、有想]”。

有乐有苦有想:死后(真我)有知觉,并且有苦也有乐。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真我是乐且苦的[、无病、有想]”。

不苦不乐有想:死后(真我)有知觉,并且不苦不乐。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真我是不苦不乐的[、无病、有想]”。

一想:死后(真我)只有一种不变的知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真我是单一想的”。

若干想:死后(真我)有各种知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真我是种种想的”。

少想:死后(真我)有范围狭小的知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真我是少想的”。

无量想:死后(真我)有无边无际的知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真我是无量想的”。

无想论:死后没有知觉的理论。

世间无想:在这世间死后(真我)没有知觉。

有色无想:死后(真我)是有物质、没有知觉的。按:例如若主张人死后生为植物,或是人死后成为天上的星星,即可能类似这种见解。

非想非非想论:认为死后几乎没有一般的想阴,但又不是完全断尽想阴的理论。犹如油已经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来了,但表面还是黏着一些油。

有色非有想非无想:死后有色,几乎没有一般的想阴,但又不是完全断尽想阴。

无色非有想非无想:死后无色,几乎没有一般的想阴,但又不是完全断尽想阴。

有色无色非有想非无想:死后既是有色、又是没有色,几乎没有一般的想阴,但又不是完全断尽想阴。

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死后既不是有色、也不是没有色,几乎没有一般的想阴,但又不是完全断尽想阴。

断灭论:断灭的见解。例如认为“人死后尘归尘、土归土,一无所有”的见解。又称为“断灭见”、“无见”。

无余:没有剩余、残留。

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感官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称为内六入处。也称为六入处、六内入处、六根。

𫗦:给予食物、喂食。读音同“步”。

摩扪:抚摸、拿持。“扪”读音同“门”。

无常:迁流变化,没有恒常不变的。

磨灭:消散。

我欲界天断灭无余:我死后会往生欲界天(有淫欲和食欲的天),在欲界天死亡后就一了百了,永远消灭了。按:例如若主张天或鬼死亡时魂飞魄散,一了百了,即可能类似这种见解。

色界:离于淫欲和食欲,身体及宫殿等物质(色)相当殊胜精致的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包含天道的色界十八天。

空处:以无边的空间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一天的层次。又译为“空入处”、“空无边处”、“无量空处”。

识处:超越空间,以无边的识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二天的层次。又译为“无量识入处”、“识无边处”。

不用处: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三天的层次。又译为“无所有处”、“无所有入处”。

有想无想处:没有一般粗重的想阴,但想阴仍未真正断尽的定境,是世间最深的定境。犹如油已经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来了,但表面还是黏着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处已几乎没有想阴,但又不能说断尽想阴。是无色界天的最高层次。又译为“非想非非想入处”。

现在生泥洹论:现在生就是涅槃(灭除烦恼、生死)的见解。

泥洹:即涅槃。

五欲自恣:放纵于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的享乐。

异信、异欲、异闻、异缘、异觉、异见、异定、异忍:异于正法的信心、喜好、听闻、因缘、觉悟、见解、禅定、信仰。

布现:宣说、教导(他人)。

恃怙:依靠、凭借。

多罗树:扇椰子,为棕榈科乔木,此树的树干截断后即无法再发芽生长。在纸发明前,东南亚国家的人民将佛经刻写于此树的叶子保存,称为贝叶经。又译为“贝多罗树”。

三返:重复三次。

六种震动:六种地震的方式,包含六种方向: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以及六种现象:动、涌、震、击、吼、爆(前三个形容动态,后三个形容声响)。

长跪:直身屈膝成直角的跪礼。古人席地而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长跪时,则将腰股伸直,以示庄重。

奉持:持守。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所列十四种小缘威仪戒行,为十善和八关斋戒的联集:

  1. 灭杀、除杀,舍于刀仗,怀惭愧心,慈愍一切
  2. 舍不与取,灭不与取,无有盗心
  3. 舍于淫欲,净修梵行,一向护戒,不习淫泆,所行清洁
  4. 舍灭妄语,所言至诚,所说真实,不诳世人
  5. 舍灭两舌,不以此言坏乱于彼,不以彼言坏乱于此
  6. 有诤讼者能令和合,已和合者增其欢喜,有所言说不离和合
  7. 诚实入心,所言知时
  8. 舍灭恶口,若有麤言伤损于人,增彼结恨长怨憎者,如此麤言尽皆不为
  9. 常以善言悦可人心,众所爱乐,听无厌足,但说此言
  10. 舍灭绮语,知时之语、实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但说是言)
  11. 舍离饮酒
  12. 不着香华,不观歌舞
  13. 不坐高床
  14. 非时不食

受他信施时,佛教僧团与外道出家人不同的是:

  1. 更求储积
  2. 自营生业
  3. 求诸利养
  4. 求自庄严
  5. 专为嬉戯
  6. 说遮道无益之言
  7. 作邪命
  8. 共诤讼
  9. 求为使命
  10. 习战阵斗诤之事
  11. 行遮道法,邪命自活

本经所载也可和《杂阿含经》卷七第152~171经所载对照参考。

[进阶辨正]

 
agama3/長阿含經第二十一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3/08/31 13:40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803901195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