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佛说长阿含第二分自欢喜经第十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那难陀波婆利菴婆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舍利弗如何知道佛的智慧神通最高

时,长老舍利弗于闲静处,默自念言:“我心决定知过去、未来、现在沙门、婆罗门智慧、神足功德无有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等者。”时,舍利弗从静室起,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于静室,默自思念:过去、未来、现在沙门、婆罗门智慧、神足、功德、道力,无有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等者。”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能于佛前说如是语,一向受持,正师子吼,余沙门、婆罗门无及汝者。云何?舍利弗!汝能知过去诸佛心中所念,彼佛有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智慧、如是解脱、如是解脱堂不?”

对曰:“不知。”

“云何?舍利弗!汝能知当来诸佛心中所念,有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智慧、如是解脱、如是解脱堂不?”

答曰:“不知。”

“云何?舍利弗!如我今如来、至真、等正觉心中所念,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智慧、如是解脱、如是解脱堂,汝能知不?”

答曰:“不知。”

又告舍利弗:“过去、未来、现在如来、至真、等正觉心中所念,汝不能知,何故决定作是念?因何事生是念?一向坚持而师子吼,余沙门、婆罗门若闻汝言:‘我决定知过去、未来、现在沙门、婆罗门智慧、神足、功德、道力,无有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等者。’当不信汝言。”

舍利弗白佛言:“我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心中所念,我不能知,佛总相法我则能知。如来为我说法,转高转妙,说黑、白法,缘、无缘法,照、无照法,如来所说,转高转妙,我闻法已,知一一法,于法究竟,信如来、至真、等正觉,信如来法善可分别,信如来苦灭众善成就,诸善法中,此为最上。世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所有沙门、婆罗门无有能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佛说的各种妙法

规划教导“世尊说法复有上者,谓制法。制法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八贤圣道,是为无上制。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所有沙门、婆罗门皆无有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者?

六入处“世尊说法又有上者,谓制诸入。诸入者,谓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如过去如来、至真、等正觉亦制此入,所谓眼色,——乃至意法;正使未来如来、至真、等正觉亦制此入,所谓眼色,——乃至意法;今我如来、至真、等正觉亦制此入,所谓眼色,——乃至意法。此法无上,无能过者,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能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四种入胎的情况“世尊说法又有上者,谓识入胎。入胎者,一谓乱入胎、乱住、乱出,二者不乱入、乱住、乱出,三者不乱入、不乱住而乱出,四者不乱入、不乱住、不乱出。彼不乱入、不乱住、不乱出者,入胎之上。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能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如来说法复有上者,所谓道也。所谓道者,诸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修念觉意,依欲、依离、依灭尽、依出要;法、精进、喜、猗、定、舍觉意,依欲、依离、依灭尽、依出要。此法最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能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如来说法复有上者,所谓为。灭者,谓苦灭迟得,二俱卑陋;苦灭速得,唯苦卑陋;乐灭迟得,唯迟卑陋;乐灭速得,然不广普,以不广普,故名卑陋。如今如来乐灭速得,而复广普,乃至天人见神变化。”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为如来说无上灭。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能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言语清净“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言清净。言清净者,世尊于诸沙门、婆罗门,不说无益虚妄之言,言不求胜,亦不朋党,所言柔和,不失时节,言不虚发,是为言清净。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有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五种见定“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见定。彼见定者,诸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观头至足,观足至头,皮肤内外,但有不净发、毛及爪甲,肺、肝、肠、胃、脾、肾五脏,汗、肪、髓、脑、屎、尿、涕、泪臭处不净,无可贪者,是初见定。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诸不净,唯观白骨及与牙齿,是为二见定。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诸不净及白骨,唯观心识在何处住?为在今世?为在后世?今世不断,后世不断;今世不解脱,后世不解脱,是为三见定。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诸不净及除白骨,复重观识;识在后世,不在今世;今世断,后世不断;今世解脱,后世不解脱,是为四见定。诸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诸不净及除白骨,复重观识,不在今世,不在后世;二俱断,二俱解脱,是为五见定。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三种常法“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说常法。常法者,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忆识二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言:‘世间常存,此为真实,余者虚妄,所以者何?由我忆识,故知有此成劫败劫,其余过去我所不知,未来成败我亦不知。’此人朝暮以无智说言:‘世间常存,唯此为实,余者为虚。’是为初常法。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忆识四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言:‘此世间常,此为真实,余者虚妄。所以者何?以我忆识故知成劫败劫,我复能知是过去成劫败劫,我不知未来劫之成败。’此说知始,不说知终,此人朝暮以无智说言:‘世间常存,唯此真实,余者虚妄。’此是二常法。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忆识八十成劫败劫,彼言:‘此世间常,余者虚妄。所以者何?以我忆识故知有成劫败劫,复过是知过去成劫败劫,未来劫之成败我亦悉知。’此人朝暮以无智说言:‘世间常存,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是为三常存法。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有能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四种观察他心的方式“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观察。观察者,谓有沙门、婆罗门以想观察,他心尔趣,此心尔趣,彼心作是想时,或虚或实,是为一观察。诸沙门、婆罗门不以想观察,或闻诸天及非人语,而语彼言:‘汝心如是,汝心如是。’此亦或实或虚,是二观察。或有沙门、婆罗门不以想观察,亦不闻诸天及非人语,自观己身,又听他言,语彼人言:‘汝心如是,汝心如是。’此亦有实有虚,是为三观察。或有沙门、婆罗门不以想观察,亦不闻诸天及非人语,又不自观、观他,除觉、观已,得定意三昧,观察他心,而语彼言:‘汝心如是,汝心如是。’如是观察则为真实,是为四观察。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有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教诫“如来说法复有上者,所谓教诫。教诫[*]者,或时有人不违教诫[*],尽有漏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受有,是为初教诫[*]。或时有人不违教诫[*],尽五下结,于彼灭度,不还此世,是为二教诫[*]。或时有人不违教诫[*],三结尽,薄淫、怒、痴,得斯陀含,还至此世而取灭度,是为三教诫[*]。或时有人不违教诫[*],三结尽,得须陀洹,极七往返,必成道果,不堕恶趣,是为四教诫[*]。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有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持戒清净“如来说法复有上者,为他说法,使戒清净。戒清净者,有诸沙门、婆罗门所语至诚,无有两舌,常自敬肃捐除睡眠,不怀邪谄,口不妄言,不为世人记于吉凶,不自称说从他所得以示于人,更求他利,坐禅修智,辩才无,专念不乱,精勤不怠。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有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解脱智“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解脱智。谓解脱智者,世尊由他因缘内自思惟言:‘此人是须陀洹,此是斯陀含,此是阿那含,此是阿罗汉。’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有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宿命智“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自识宿命智证。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自忆往昔无数世事,一生、二生,——乃至百千生成劫败劫,如是无数我于某处生,名字如是,种、姓如是,寿命如是,饮食如是,苦乐如是;从此生彼,从彼生此,若干种相,自忆宿命无数劫事,昼夜常念本所经历。此是色,此是无色;此是想,此是无想,此是非无想,尽忆尽知。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天眼智“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天眼智。天眼智者,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观诸众生,死者、生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随其所行,尽见尽知。或有众生,成就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诽谤贤圣,信邪倒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或有众生,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谤贤圣,见正信行,身坏命终,生天人中,以天眼净,观诸众生,如实知见。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神足证“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神足证。神足证者,诸[*]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作无数神力,能变一身为无数身,以无数身合为一身,石壁无碍,于虚空中结跏趺坐。犹如飞鸟,出入于地;犹如在水,履水如地;身出烟,如火𧂐燃;以手日月,立至梵天。若沙门、婆罗门称是神足者,当报彼言:‘有此神足,非为不有。此神足者,卑陋下劣,凡夫所行,非是贤圣之所修习。若比丘于诸世间爱色不染,舍离此已,如所应行,斯乃名为贤圣神足。于无喜色,亦不憎恶,舍离此已,如所应行,斯乃名曰贤圣神足。于诸世间爱色、不爱色,二俱舍已,修平等护,专念不忘,斯乃名曰贤圣神足。犹如世尊精进勇猛,有大智慧,有知、有觉,得第一觉,故名等正觉。世尊今亦不乐于欲,不乐卑贱凡夫所习,亦不劳勤受诸苦恼。世尊若欲除弊恶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游于初禅,如是便能除弊恶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游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亦复如是。精进勇猛,有大智慧,有知、有觉,得第一觉,故名等觉。’”

佛告舍利弗:“若有外道异学来问汝言:‘过去沙门、婆罗门与沙门瞿昙等不?’汝当云何答?彼复问言:‘未来沙门、婆罗门与沙门瞿昙等不?’汝当云何答?彼复问言现在沙门、婆罗门与沙门瞿昙等不?汝当云何答?”

时,舍利弗白佛言:“设有是问:‘过去沙门、婆罗门与佛等不?’当答言:‘有。’设有问:‘未来沙门、婆罗门与佛等不?’当答言:‘有。’设问:‘现在沙门、婆罗门与佛等不?’当答言:‘无。’”

佛告舍利弗:“彼外道梵志或复问言:‘汝何故或言有?或言无?’汝当云何答?”

舍利弗言:“我当报彼:‘过去三耶三佛与如来等,未来三耶三佛与如来等,我从佛闻,欲使现在有三耶三佛与如来等者,无有是处。’世尊!我如所闻,依法顺法,作如是答,将无耶?”

佛言:世无二佛“如是答,依法顺法,不违也。所以然者?过去三耶三佛与我等,未来三耶三佛与我等,欲使现在有二佛出世,无有是处。”

尔时,尊者郁陀夷在世尊后执扇扇佛,佛告之曰:“郁陀夷!汝当观世尊少欲知足,今我有大神力,有大威德,而少欲知足,不乐在欲。郁陀夷!若余沙门、婆罗门于此法中能勤苦得一法者,彼便当竖,告四远言:‘如来今者少欲知足,今观如来少欲知足,如来有大神力,有大威德,不用在欲。’”

尔时,尊者郁陀夷正衣服,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叉手白佛言:“甚奇!世尊!少有少欲知足如世尊者,世尊有大神力,有大威德,不用在欲。若复有余沙门、婆罗门于此法中能勤苦得一法者,便能竖幡,告四远言:‘世尊今者少欲知足。’舍利弗!当为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数说此法,彼若于佛、法、僧,于道有疑者,闻说此法,无复疑网。”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当为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说此法。所以者何?彼于佛、法、僧,于道有疑者,闻汝所说,当得开解。”

对曰:“唯然。世尊!”

时,舍利弗即便数数为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说法,以自清净故,故名清净经。

尔时,舍利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明本无“佛说长阿含”五字。

“那难陀”,巴利本作 Nāḷandā。

“波婆利菴婆林”,大正藏原为“波波利菴婆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波婆利菴婆林”。

“波婆利菴婆林”,巴利本作 Pāvārikambavana。

“道”,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高丽藏、碛砂藏二本补上。

“智慧”,大正藏原为“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智慧”。

“总相法”,巴利本作 Dhammanvaya。

“妙”,宋、元、明三本作“远”。

“苦灭众善”,大正藏原为“众苦灭”,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苦灭众善”。

“制诸入”,巴利本作 Āyatana-paññatti。

“入胎”,巴利本作 Gabbhâvakkanti。

大正藏在“定”字之后有一“慧”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言清净”,巴利本作 Bhassa-samācāra。

“诸”,大正藏原为“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诸”。

大正藏无“及”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肺肝”,大正藏原为“肝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肺肝”。

“脏”,宋、元、明三本作“藏”。

大正藏在“泪”字之前有一“澡”字,今依据高丽藏、碛砂藏二本删去。

大正藏无“处”字,今依据高丽藏、碛砂藏二本补上。

“可贪者”,大正藏原为“一可贪”,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可贪者”。

“常法”,巴利本作 Sassata-vāda。

大正藏在“识”字之后有“世间”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宋、元、明三本无“败劫”二字。

“知是”,大正藏原为“过是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知是”。

“观察”,巴利本作 Ādesana-vidhā。

“不”,宋、元、明三本作“有”。

“教诫”,宋、元、明三本作“教戒”。[*]

“教诫”,巴利本作 Anusāsana。

“返”,宋、元、明三本作“反”。

“戒清净”,巴利本作 Sīla-samācāra。

“有诸沙门婆罗门”,宋、元、明三本作“诸有沙门”。

“更”,宋、元、明三本作“不”。

“解脱智”,巴利本作 vimutti-ñaṇa。

“自识宿命智”,巴利本作 Pubba-nibāsa-anussati-ñāṇa。

“某”,宋本作“其”。

“无”,宋、元、明三本作“非”。

“诸”,宋、元、明三本作“谓”。[*]

“神足证”,巴利本作 Iddhi。

“跏”,大正藏原为“加”,今依据明本改作“跏”。

“焰”,大正藏原为“火”,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焰”。

“𧂐”,大正藏原为“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𧂐”。

“陋”,大正藏原为“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陋”。

“憎”,宋、元、明三本作“增”。

“等正觉”,大正藏原为“等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等正觉”。

“设有”,大正藏原为“设”,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设有”。

“与佛”,大正藏原为“瞿昙”,今依据高丽藏、碛砂藏二本改作“与佛”。

“咎”,大正藏原为“答”,今依据高丽藏、碛砂藏二本改作“咎”。

“郁陀夷”,巴利本作 Udāyi。

“欲”,宋、元、明三本作“欲如来”。

宋、元、明三本无“甚奇”二字。

[注解]

波婆利菴婆林:园林名,位于那难陀城。又译为“波婆利掩次”。

功德:??功用;能为未来世带来善报的善行。

道力:??修行的程度、力量。

无有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等者:没有能比得上佛的。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曾有与将没有,以及现在不存在其他沙门或婆罗门比世尊更高证智的,即:正觉”。按:依本经全经经文来看,可解读为过去、现在、未来的佛都是神通智慧第一的觉者,没有其他的修行者比得上。南传经文略有不同,是说过去、现在、未来没有比释迦牟尼佛更高的觉者,亦即过去和未来的佛也和释迦牟尼佛一样的正觉,其余修行人则都比不上。

汝能知过去诸佛心中所念:??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凡那些存在于过去世的阿罗汉、遍正觉者;那一切世尊被你以心熟知心后知道”。

解脱:南传作“这样解脱者”。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属于这样的释放”(of such liberation, SN),从...解脱出来。

解脱堂:南传作“这样住处者。智髻比丘长老英译为“他们的[入定]住处是这样的”(their abiding [in attainments] was thus, MN)。住于这样的解脱,堂有住的意思。

总相法:共通的原则;真理的规则。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法的类推”。

黑、白法,缘、无缘法,照、无照法:??无缘法=无为法=无造作的法;不是由因缘而生(因此也不会随因缘而灭)的法。例如涅槃。“法”在这边是广义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无形、真实、虚妄的事物或道理。

无余:??完全;彻底。

制法:规划佛法(的教导),例如将修行方法整理出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诸善法”。

不乱入、不乱住、不乱出:正知地入胎、住胎、出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正知地入母胎,正知地在母亲的子宫中存续,正知地从母亲的子宫出来”。

修念觉意,依欲、依离、依灭尽、依出要:疑为“修念觉意,依离、依无欲、依灭尽、依出要”的讹误,《杂阿含经》中译为“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意即在修七觉支(这句为念觉支)时,依从远离,依从离欲,依从寂灭,修行通往弃舍之道。

灭:这里是指“四道”、“四通行”。修行通往涅槃的四种模式:(1)苦灭迟得(由五受阴的逼迫,厌离苦而生起软弱的五根,修行证得涅槃)、(2)苦灭速得(由五受阴的逼迫,厌离苦而生起猛利的五根,修行证得涅槃)、(3)乐灭迟得(由禅定的安乐而生起软弱的五根,修行证得涅槃)、(4)乐灭速得(由禅定的安乐而生起猛利的五根,修行证得涅槃)。这四种模式又译为苦迟通行、苦速通行、乐迟通行、乐速通行。

苦灭迟得,二俱卑陋:因受到苦而修行,修行迟缓地证得涅槃。既苦、又缓慢,从这两点来说这修行过程是坎坷的。

广普:在这里指广说、普传佛法。

朋党:同类的人相互集结成党派,排除异己。

不失时节:在适当的时机。时节是时刻、时候的意思。

见定:有助于观察的禅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看见等至”。

今世解脱,后世不解脱:《瑜伽师地论》及《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解说为解脱了这一世的束缚,但尚未解脱下一世的束缚,例如三果圣人已不再往生欲界(解脱了今世的欲界存在),但通常下一世生在色界,然后才解脱。另外,也可能将这里的“解脱”解读为入深定而暂时没有烦恼的状态,如果没有依定而生起智慧,出定后仍会在因缘具足时产生烦恼,因此这一世由定力压住了烦恼而自在,定力丧失后则下一生不得自在。相当的南传经文没有第四见定的这一句。

忆识:回忆;知道。

以想观察,他心尔趣:借由观察他人外在的相,而推测他人的内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以相告知”。

至诚:心意极为诚恳。

敬肃:规律;节制;约束。

自称说从他所得以示于人,更求他利:自己诉说从其他地方获得什么供养,故意让信众看,以使更多信众也供养。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以利得换取其他利得”。

成劫败劫:宇宙(世间)的生成与败坏。

此是色,此是无色;此是想,此是无想,此是非无想:(过去的生命)曾是有色(物质)的、没有色的;有想的、没有想的、没有一般的想但也不是完全断绝想。

神足证:一般是指是能依意念飞行、前往不论远近的地方、或转变物质的神通。在本经中特指佛教的神足证超越外道也有的神通,不只身体能自由来去,而要心能不受爱憎的束缚,才是最上的神通。

焰:火苗、火花。同“焰”。

诸世间爱色:世间种种令人喜爱的事物。

无喜色:不喜爱的事物。

平等护:即“平等舍”,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

弊恶法:有害处的法。

等觉:真正的觉悟、证悟。又译为“正觉”。

咎:过错。

郁陀夷:比丘名,迦毗罗卫国国师的儿子,未出家前净饭王请他带悉达多太子娱乐,劝悉达多太子打消出家的念头。佛陀成道后,跟随佛陀出家,证阿罗汉。佛陀在回家乡前先派遣优陀夷尊者回国,度化了原先不喜欢出家人的净饭王,使得释迦族人及全城的人民热烈迎接佛陀进城,佛陀称赞他“善能劝导、福度人民”第一。又译为“乌陀夷”、“优陀耶”。

四远:四方边远之人、地。

数:时常。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诸佛自觉觉他的智慧与神通(福德),无人能及。诸佛所作最重要的,就是发现、觉悟佛法,并且教导给他人,在本经中称为“制法”。

本经也举了很多佛陀所制的法。或许是为了彰显佛陀自觉觉他的能力,在一些名词的描述上,和其他经中相比多了些有助于教学的能力叙述,例如四种观察他心的方式:好的老师能够基于学生的心理状况而指导,例如透过察言观色(以想观察)、通风报信(闻诸天及非人语)、设身处地(自观己身,又听他言)等方式,而推测其内心状况,佛陀则可直接以他心通得知学生的内心状况,而给予最适切的指导。

另一方面,一些名词的描述则强调佛教的殊胜处。例如经中对于神足智证通(神足证)的描述通常如《杂阿含经》卷第经所述:“神足示现者,世尊随其所应,而示现入禅定正受,陵虚至东方,作四威仪,行、住、坐、卧,入火三昧,出种种火光,青、黄、赤、白、红、颇梨色,水火俱现、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周圆四方亦复如是”,也就是能依意念飞行、前往不论远近的地方、或转变物质的神通。在本经中则特指佛教的神足证超越外道也有的神通,不只身体能自由来去,而要心能不受爱憎的束缚,才是最上的神通。

[进阶辨正]

 
agama3/長阿含經第十八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3/08/05 13:1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4990282058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