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九众生居品第四十

导读

(一)[0764c20]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世时>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九众生居处,是众生所居之处。云何为九?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所谓天及人也;或有众生,若干种身一想,所谓梵迦夷天最初出现也;或有众生,一身若干想,所谓光音天也;或有众生,一身一想,所谓遍净天也;或有众生无量空,所谓空处天也;或有众生无量识,识处天也;或有众生不用处,[*]所谓不用处天也;或有众生有想无想,有想无想处天也;诸所生之处名为九也。是谓,比丘!九众生居处,群萌之类,曾居、已居、当居。是故,比丘!当求方便,离此九处。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含=鋡【圣】*

  “含”,圣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为“含”,今依据圣本改作“鋡”。

四十=三十九【圣】*

  “四十”,圣本作“三十九”。
  “三十九”,大正藏原为“四十”,今依据圣本改作“三十九”。

(东晋…译)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宋】【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明】,〔东晋…译〕十三字-【圣】

  ????

四+(九法初)【明】,四=二【圣】

  ????

~A. IX. 24. Sattāvāsa.

  ???

梵迦夷天~Brahmakāyikā.

  ???

光音天~Ābhassarā.

  ???

遍净天~Subhakinhā.

  ???

〔所谓〕-【宋】*【元】*【明】*,所谓=处【圣】

  ????

识+(处)【圣】

  “识”,圣本作“识处”。
  大正藏无“处”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想+(处)【宋】【元】【明】

  “想”,宋、元、明三本作“想处”。
  大正藏无“处”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九众生居处:九种众生乐于居住的地方 (1) 欲界的人及天(若干身、若干想) (2) 色界的初禅天(例如梵天初生时若干身、一想) (3) 色界的二禅天(例如光音天一身、若干想) (4) 色界的三禅天(例如遍净天一身、一想) (5) 色界的四禅天(例如无想天无想、无所觉知) (6) 无色界的空入处天 (7) 无色界的识入处天 (8) 无色界的无所有入处天 (9) 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处天。详见《长阿含经》卷八第5经众集经。至于欲界的三恶道,并非众生乐于居住的地方,因此不在九众生居中。

梵迦夷天:色界初禅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的通称,此天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又译为“梵身天”。

最初出现也:梵迦夷天在刚形成时,大梵天以为梵天众都是自己所生,梵天众也都以为自己是大梵天所生,想法完全一致,因此是“一想”。时间久了之后,梵天众开始有不同的心想。因此“若干种身一想”只适用于梵迦夷天最初出现的时候。

光音天:色界二禅天中的最高一层。光音天人不用口语沟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称为“光音”。坏劫开始的时候,宇宙发生大火灾,将光音天之下全部烧毁,但无法烧到光音天,此时光音天之下的各界众生会辗转生于光音天。

遍净天:色界第三禅天之第三天。此天净光周遍,故名遍净天。

空处天:以无边的空间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一天的层次。又译为“空入处”、“空处”、“空无边处”、“无量空处”。

识处天:以无边的识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二天的层次。又译为“识入处”、“识处”、“识无边处”。

不用处天: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三天的层次。又译为“无所有处”、“无所有入处”。

有想无想处天:没有一般粗重的想阴,但想阴仍未真正断尽的定境,是世间最深的定境。犹如油已经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来了,但表面还是黏着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处已几乎没有想阴,但又不能说断尽想阴。是无色界天的最高层次。又译为“非想非非想入处”。

群萌:群生;众生。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若干身、若干想

通俗上说众生有身、心。从五阴来看,身即色阴,心即受想行识阴。

本经所说的身、想,其实就是指身、心,以“想”代表心。

“九众生居”为欲界的人及天、色界(四禅天)、无色界(四无色天)等九种众生乐于居住的地方:

  1. 欲界的人及天──若干身、若干想:身形不同,心想也不同。就像人们各自有各自的长相、各自的想法。
  2. 色界的初禅天──例如梵天初生时若干身、一想:梵天众的身形有差异,例如大梵天身形最大、最庄严,梵辅天(大梵天的大臣)身形次之,梵众天(一般天众)身形一般。在梵天刚形成时,大梵天以为梵天众都是自己所生,梵天众也都以为自己是大梵天所生,想法完全一致,因此是“一想”。时间久了之后,梵天众才开始有不同的心想。
  3. 色界的二禅天──例如光音天一身、若干想:光音天众的身形都一样庄严,但是各自有各自的心想。
  4. 色界的三禅天──例如遍净天一身、一想:遍净天众的身形都一样庄严,心想则都单纯是三禅的快乐,没有其他的想法,因此是“一想”。
  5. 色界的四禅天──例如无想天有色,无想、无所觉知:无想天众有身体,但无想、无所觉知。(本经缺少四禅天的例子。)

无色界的众生没有可观察到的身体,只有心识,因此身形的区别在无色界没有意义,就只区分其心识的四种不同的层次了。

(二)[0765a06]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说嚫愿有九种[*]之德,汝等善思念之!吾今当敷演其义。”是时,诸比丘受佛教诫。

佛告比丘:“彼云何名为嚫愿九种之德?比丘当知,檀越施主成就三法;所施之物亦成就三法;受物之人亦成就三法。彼檀越施主云何成就三法?于是,檀越施主信成就,誓愿成就,亦不杀生,是谓檀越施主成就此三法。所施之物云何成就此三法?于是,施物色成就、香成就、味成就,是谓施物三事成就。云何受物之人成就三事?于是,受物之人戒成就、智慧成就、三昧成就,是谓受施之人成就三法。如是,达嚫成就此九法,获大果报,至甘露灭尽之处。夫为施主欲求其福者,当求方便,成就此九法。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诫=戒【宋】【圣】

  “诫”,宋、圣二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为“诫”,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戒”。

〔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嚫愿:祈福,在这里特指出家人在接受布施后,对布施者的祝福。又译为“咒愿”。

檀越:为音译,义译为“施主”,施与僧众衣食等的人。

达嚫:供养僧众时,所供养的财物叫做达嚫,而受供的僧人会回报说法或咒愿,也叫达嚫。有转(施主的)财施成为(僧人的)法施的意义。

甘露灭尽之处:甘露之处、灭尽之处的缩写。甘露是印度传说中的不死药,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脱法门,因为解脱的圣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灭尽则指灭除烦恼、生死的涅槃。

[对应经典]

可与《增壹阿含经》卷29〈六重品37〉第4经对读。

 

(三)[0765a23]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为成就九法。云何为九?强颜耐辱、贪心、悭著心念不舍离、健忘、少睡隐匿无返复为九。是谓,比丘!为成就此九法。恶比丘亦复成就九法。云何为九?于是,恶比丘强颜、耐辱、贪心、悭著、健忘、少睡、[*]淫泆静匿、亦无返复、念不舍离为九。

“云何恶比丘强颜?于是,恶比丘不应求者而求之,违沙门之行。如是比丘名为强颜。

“[*]云何恶比丘耐辱?于是,恶比丘在诸贤善比丘所,自称叹说,毁呰他人。如是比丘名为耐辱。

“云何比丘生贪心?于是,比丘见他财物皆生贪心,此名为贪也。

“云何比丘悭著?于是,比丘所得衣钵不与人共,恒自藏举。如是名为悭著。

“云何比丘健忘?于是,恶比丘恒多漏失妙善之言,亦不思惟方便,论说国事兵战之法。如是恶比丘成就此健忘。

“云何恶比丘少于睡眠?于是,恶比丘所应思惟法而不思惟,如是恶比丘少于睡眠。

“云何恶比丘匿处[*]淫[*]泆?于是,恶比丘所为隐匿,不向人说。‘我今淫勿令人知。’如是比丘所隐匿淫[*]泆。

“云何恶比丘无返复?于是,恶比丘无恭敬之心,不奉事师长、尊敬贵重之人。如是恶比丘无有返复。

“若恶比丘成就此九法,念不舍离者,终不成道果。是故,比丘!诸恶之法念当舍之。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淫=淫【圣】*

  “淫”,圣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为“淫”,今依据圣本改作“淫”。

泆=侄【宋】*

  “泆”,宋本作“侄”。
  “侄”,大正藏原为“泆”,今依据宋本改作“侄”。

亦无=无有【宋】【元】【明】

  “亦无”,宋、元、明三本作“无有”。
  “无有”,大正藏原为“亦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无有”。

心=食【圣】

  “心”,圣本作“食”。
  “食”,大正藏原为“心”,今依据圣本改作“食”。

静=隐【宋】【元】【明】

  “静”,宋、元、明三本作“隐”。
  “隐”,大正藏原为“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隐”。

行淫=所行【宋】【元】【明】

  “行淫”,宋、元、明三本作“所行”。
  “所行”,大正藏原为“行淫”,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所行”。

〔淫〕-【圣】

  圣本无“淫”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淫”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所+(为)【宋】【元】【明】

  “所”,宋、元、明三本作“所为”。
  大正藏无“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无+(有)【宋】【元】【明】

  “无”,宋、元、明三本作“无有”。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无“敬”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念当=当念【明】

  “念当”,明本作“当念”。
  “当念”,大正藏原为“念当”,今依据明本改作“当念”。

[注解]

强颜:厚脸皮。

耐辱:能够忍受羞辱,在这里特指没有羞耻心。

悭著:吝啬、执著财物。

心念不舍离:不想解脱;执著而放不下。

少睡:睡得少,在这里特指心思太乱而失眠。

隐匿淫泆:偷鸡摸狗;偷偷摸摸地纵欲。

无返复:不知感恩。

藏举:收藏。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有一些描述是以正面的词汇来描述负面的行为,有反讽的意味。

(四)[0765b22]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孔雀鸟成就九法。云何为九?于是,孔雀鸟颜貌端正,音响清彻,行步庠序,知时而行,饮食知节,常念知足,念不分散,少于睡眠,亦复少欲知于返复。是谓,比丘!孔雀之鸟成就此九法。贤哲比丘亦复成就九法。云何为九?于是,贤善比丘颜貌端正[*],音响[*]清彻,行步庠序,知时而行,饮食知节,常念知足,念不分散,少于睡眠,亦复少欲知于返复。

“云何贤善比丘颜貌端正[*]?所谓彼比丘出入行来进止之宜,终不失叙。如是贤善比丘颜貌端正[*]。

“云何比丘音响[*]清彻?于是,比丘善别义理,终不错乱。如是比丘音响[*]清彻。

“云何比丘行步庠序?于是,比丘知时而行,不失次[*]叙,又知可诵知诵,可习知习,可默知默,可起知起。如是比丘知于时节。

“云何比丘知时而行?于是,比丘应往即往,应住即住,随顺听法。如是比丘知时而行。

“云何比丘饮食知节?于是,比丘所得遗余,与人共分,不惜所有。如是比丘饮食知节。

“云何比丘少于睡眠?于是,比丘初夜时,习于,习三十七品无有漏脱,恒以经行、卧觉而净其意;复于中夜思惟深奥,至后夜时,右胁着地,脚脚相累,思惟计明之想,复起经行而净其意。如是,比丘少于睡眠。

“云何比丘少欲[*]知于返复?于是,比丘承事三尊,奉敬师长。如是比丘少欲[*]知于返复。如是,贤善比丘成就九法。今此九法当念奉行!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正”,大正藏原为“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响”,圣本作“向”。*

宋、元、明三本无“就”字。

“欲”,圣本作“欲知足”。*

叙=绪【圣】*

  “叙”,圣本作“绪”。
  “绪”,大正藏原为“叙”,今依据圣本改作“绪”。

“顺”,大正藏原为“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顺”。

惜=昔【圣】

  “惜”,圣本作“昔”。
  “昔”,大正藏原为“惜”,今依据圣本改作“昔”。

大正藏无“于”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警”,圣本作“景”。

[注解]

庠序:安详肃穆。“庠”通“详”。

颜貌端政:容貌庄严好看,在这里特指应对进退的行为得体。

警寤:警觉;警醒。

承事:听从、事奉。

[对应经典]

 

(五)[0765c24]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女人成就九法系缚男子。云何为九?所谓歌、舞、、乐、笑、啼、常求方宜、自以幻术颜色形体,计尔许事中,唯有更乐,缚人最急,百倍、千倍,终不相比。如我今日观察诸义,更乐缚人最急,无出是者,随彼男子系之牢固也。是故,诸比丘!当念舍此九法。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VIII. 17. Bandha.

  ???

许=诸【宋】

  “许”,宋本作“诸”。
  “诸”,大正藏原为“许”,今依据宋本改作“诸”。

[注解]

伎:技艺、才能。

常求方宜、自以幻术颜色形体:常向他人寻求方法、或自己尝试能眩惑人的技巧来化妆。其中“方宜”指方法,“颜色形体”即化妆。

更乐:即“触”的另译。可以解为身体的摸触,也可以解为十二因缘的“触”。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六)[0766a04]

闻如是:

一时,佛在优迦罗竹园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与汝当说妙法,初善、中善、竟善,义理深邃,清净修行梵行,此经名曰一切诸法之本。汝等善思念之。”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是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佛告之曰:“彼云何名为一切诸法之本?于是,比丘!凡夫之人不睹贤圣之教,亦不掌护如来言教,不亲近善知识,不受善知识言教。彼观此地如实知之,此是地如审是地;如实是地,亦复是水,亦复是火,亦复是风,四事合以为人,愚者之所娱乐。天自知为天,乐于天中天;梵天自知为梵天,大梵自知为大梵,无能出者;光音天还自相知由光音天来;遍净天自知为遍净天;果实天自知为果实天而不错乱;阿毘耶陀天自知为阿毘耶陀天;空处天自知为空处天;识处天自知为识处天;不用处天自知为不用处天;有想无想处天自知为有想无想处天;见者自知为见;闻者自知为闻;欲者自知为欲;智者自知为智;一类自知为一类;若干类自知为若干类;悉具足自知为悉具足;涅槃自知为涅槃,于中而自娱乐。所以然者,非智者之所说也。

“若圣弟子往圣人,承受其法,与善知识从事,恒亲近善知识,观此地种皆悉分明,知所来处,亦不着于地,无有污染之心。水、火、风亦复如是。人、天、梵王、光音、遍净、果实、阿毘耶陀天、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处,见、闻、念、知,一种、若干种,乃至于涅槃,亦不着于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善分别、善观察。若彼比丘漏尽阿罗汉,所作已办,舍于重担,尽生死原本,平等解脱,彼能分别地种,都不起想著。地种、人、天、梵王,乃至有想无想处,亦复如是。至于涅槃,不着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坏[*]淫、怒、痴之所致也。比丘当知,如来.至真.等正觉善能分别于地,亦不着于地种,不起地种之想。所以然者,皆由破爱网之致,因有有生,因生有老死,皆悉除尽,是故如来成最正觉。”佛说此语时,是时诸比丘不受其教。所以然者,由魔波旬闭塞心意故。

“此经名曰一切诸法之本,我今具足说之。诸佛世尊所应修行,我今已具足施行。汝等当念闲居树下,端意坐禅,思惟妙义。今不为者,后悔无益。此是我之教诫也。”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掌=宝【宋】【元】【明】

  “掌”,宋、元、明三本作“宝”。
  “宝”,大正藏原为“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宝”。

〔审是地如〕-【圣】

  圣本无“审是地如”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审是地如”四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天”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天〕-【圣】

  圣本无“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天”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自〕-【圣】

  圣本无“自”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自”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知〕-【圣】

  圣本无“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知”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都=睹【圣】

  “都”,圣本作“睹”。
  “睹”,大正藏原为“都”,今依据圣本改作“睹”。

著=于【圣】

  “著”,圣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为“著”,今依据圣本改作“于”。

破+(坏)【宋】【元】【明】

  “破”,宋、元、明三本作“破坏”。
  大正藏无“坏”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所=不【圣】

  “所”,圣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为“所”,今依据圣本改作“不”。

致+(也)【宋】【元】【明】

  “致”,宋、元、明三本作“致也”。
  大正藏无“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生)+老【宋】【元】【明】【圣】

  “老”,宋、元、明、圣四本作“生老”。
  大正藏无“生”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诫=戒【圣】*

  “诫”,圣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为“诫”,今依据圣本改作“戒”。

[注解]

初善、中善、竟善:开头、中间、结尾都是善的。

善知识:字面的意思是“好的朋友”,在佛教中特指能帮助众生舍恶修善的人。

此是地如审是地:这是地大,如同所知道的是地大。???

觐:拜望、省候尊者或长辈。

地种:四大之一,指事物的坚固性。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说:“至于涅槃,不着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坏淫、怒、痴之所致也。”和《金刚经》所言“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否?”的般若智慧相通。

(七)[0766b22]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罗阅城中有一比丘,身遇疾病,至为困悴,卧大小便,不能自起止,亦无比丘往瞻视者,昼夜称佛名号:“云何世尊独不见愍?”

是时,如来以天耳闻彼比丘称怨,唤呼投归如来。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吾与汝等,悉案行诸房,观诸住处。”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

是时,世尊与比丘僧前后围绕,诸房间案行。尔时,病比丘遥见世尊来,即欲从座起而不能自转摇。是时,如来到彼比丘所,而告之曰:“止!止!比丘!勿自动转,吾自有坐具,足得坐耳。”

是时,毘沙门天王知如来所念,从野马世界没,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是时,释提桓因知如来心中所念,即来至佛所。梵天王亦复知如来心中所念,从梵天没,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时,四天王知如来心中所念,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是时,佛告病比丘曰:“汝今患苦有损不至增乎?”

比丘对曰:“弟子患苦遂增不损,极为少赖。”

佛告比丘:“瞻病人今为所在?何人来相瞻视?”

比丘白佛言:“今遇此病,无人相瞻视也。”

佛告比丘:“汝昔日未病之时,颇往问讯病人乎?”

比丘白佛言:“不往问讯诸病人。”

佛告比丘:“汝今无有善利于正法中。所以然者,皆由不往瞻视病故也。汝今,比丘!勿怀恐惧,当躬供养,令不有乏。如我今日天上、人中独步无侣,亦能瞻视一切病人,无救护者与作救护,盲者与作眼目,救诸疾人。”是时,世尊自除不净,更与敷坐具。

是时,毘沙门天王及释提桓因白佛言:“我等自当瞻此病比丘,如来勿复执劳。”

佛告诸天曰:“汝等且止!如来自当知时。如我自忆昔日未成佛道,修菩萨行,由一鸽故,自投命根,何况今日以成佛道,当舍此比丘乎?终无此处。又释提桓因先不瞻此病比丘,毘沙门天王、护世之主亦不相瞻视。”是时,释提桓因及毘沙门天王皆默然不对。

尔时,如来手执扫篲除去污泥,更施设坐具,复与浣衣裳,三法视之,扶病比丘令坐,净水沐浴。有诸天在上,以香水灌之。是时,世尊以沐浴比丘已,还坐床上,手自授食。

尔时,世尊见比丘食讫,除去钵器,告彼比丘曰:“汝今当舍三世之病。所以然者,比丘当知,生有处胎之厄,因生有老。夫为老者,形羸气竭。因老有病。夫为病者,坐卧呻吟,四百四病一时俱臻。因病有死。夫为死者,形神分离,往趣善恶。设罪多者,当入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吞饮融铜;或为畜生,为人所使,食以刍草,受苦无量;复于不可称计无数劫中,作饿鬼形,身长数十由旬,咽细如针,复以融铜而灌其口,经历无数劫中得作人身,榜笞拷掠,不可称计。复于无数劫中得生天上,亦经恩爱合会,又遇恩爱别离,欲无厌足;得贤圣道,尔乃离苦。

“今有九种之人,离于苦患。云何为九?所谓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须陀洹、得须陀洹、种性人为九。是谓,比丘!如来出现世间,甚为难值,人身难得,生正国中,亦复难遭,与善知识相遇,亦复如是,闻说法言,亦不可遇,法法相生,时时乃有。比丘当知,如来今日现在世间,得闻正法,诸根不缺,堪任闻其正法,今不慇勤,后悔无及。此是我之教[*]诫。”

尔时,彼比丘闻如来教已,熟视尊颜,即于[*]座上得三明,漏尽意解

佛告比丘:“汝[*]以解病之原本乎?”

比丘白佛:“我[*]以解病之原本,去离此生、老、病、死。皆是如来神力所加,以四等之心,覆护一切,无量无限不可称计,身、口、意净。”

是时,世尊具足说法已,即从[*]座起而去。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汝今速打,诸有比丘在罗阅城者,尽集普会讲堂。”

是时,阿难从佛受教,即集诸比丘在普会讲堂,前白佛言:“比丘已集,唯愿世尊宜知是时。”

尔时,世尊往至讲堂所,就[*]座而坐。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学道为畏国王、盗贼而出家乎?比丘!信坚固修无上梵行,欲得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亦欲离十二牵连。”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

佛告诸比丘:“汝等所以出家者,共一师、同一水乳,然各不相瞻视。自今已往,当展转相瞻视。设病比丘无弟子者,当于众中差次使看病人。所以然者,离此已,更不见所为之处福胜视病之人者;其瞻病者瞻我无异。”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设有供养我,  及过去诸佛,
 施我之福德,  瞻病而无异。”

尔时,世尊说此教已,告阿难曰:“自今已后诸比丘各各相瞻视:若复比丘知而不为者,当案法律。此是我之教[*]诫。”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投归=归投【圣】

  “投归”,圣本作“归投”。
  “归投”,大正藏原为“投归”,今依据圣本改作“归投”。

〔与〕-【圣】

  圣本无“与”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与”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座=坐【圣】*

  “座”,圣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为“座”,今依据圣本改作“坐”。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心中)+所【宋】【元】【明】

  “所”,宋、元、明三本作“心中所”。
  大正藏无“心中”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人=比丘【圣】

  “人”,圣本作“比丘”。
  “比丘”,大正藏原为“人”,今依据圣本改作“比丘”。

人+(也)【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人也”。
  大正藏无“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疾=病【宋】【元】【明】

  “疾”,宋、元、明三本作“病”。
  “病”,大正藏原为“疾”,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病”。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篲=帚【宋】【元】【明】

  “篲”,宋、元、明三本作“帚”。
  “帚”,大正藏原为“篲”,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帚”。

视之=之床【宋】【元】【明】

  “视之”,宋、元、明三本作“之床”。
  “之床”,大正藏原为“视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之床”。

有=又【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又”。
  “又”,大正藏原为“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尔=是【明】

  “尔”,明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为“尔”,今依据明本改作“是”。

去=其【宋】【元】【明】

  “去”,宋、元、明三本作“其”。
  “其”,大正藏原为“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其”。

针=鍼【宋】【元】【明】

  “针”,宋、元、明三本作“鍼”。
  “鍼”,大正藏原为“针”,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鍼”。

笞=𢰥【圣】

  “笞”,圣本作“𢰥”。
  “𢰥”,大正藏原为“笞”,今依据圣本改作“𢰥”。

生+(相)【圣】

  “生”,圣本作“生相”。
  大正藏无“相”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勤=懃【圣】

  “勤”,圣本作“懃”。
  “懃”,大正藏原为“勤”,今依据圣本改作“懃”。

椎=捶【宋】【元】【明】,=推【圣】

  ????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各+(各)【宋】【元】【明】

  “各”,宋、元、明三本作“各各”。
  大正藏无“各”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往>往]=后【宋】【元】【明】【圣】

  “[往>往]”,宋、元、明、圣四本作“后”。
  “后”,大正藏原为“[往>往]”,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后”。

为=施【宋】【元】【明】

  “为”,宋、元、明三本作“施”。
  “施”,大正藏原为“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施”。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当)+相【宋】【元】【明】

  “相”,宋、元、明三本作“当相”。
  大正藏无“当”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护世:四天王居住于须弥山半山腰,各自守护其天下,因此名为护世。

种性人:修学接近向须陀洹,但还未到达的人。??

四等之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揵椎:磬。

普会讲堂:大众集会用的讲堂。又译为“普集讲堂”。

差次:排定次序。

[对应经典]

  • Dhammapāda Aṭṭhakathā I. p.319。

 

(八)[0767b27]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九种[*]之人可敬可贵,供之得福。云何为九?所谓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种性人为九。是谓,比丘!九种之人,供之得福,终无耗减。”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IX. 10. Ahuneyya.

  ???

阿罗汉~Arahaṁ.

  ???

阿那含~Anāgāmin.

  ???

斯陀含~Sakadāgāmin.

  ???

须陀洹~Sotāpanna.

  ???

向种性~Gotrabhū.,〔向〕-【宋】【元】【明】

  ????

[注解]

[对应经典]

 

(九)[0767c06]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是时,满呼王子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是时,[*]满呼王子白世尊言:“我曾闻:‘朱利槃特比丘与卢迦延梵志共论,然此比丘不能答对。’我又曾闻:‘如来弟子众中,诸根暗钝无有慧明,无出此比丘上者。如来优婆塞中在居家者,迦毘罗卫城中瞿昙释种,诸根暗钝,情意闭塞。’”

佛告王子曰:“朱利槃特比丘有神足之力,得上人之法,不习世间谈论之宜。又王子当知,此比丘者极有妙义。”

是时,[*]满呼王子白世尊言:“佛所说虽尔,然我意中犹生此念:‘云何有大神力,而不能与彼外道异学而共论议?’我今请佛及比丘僧,唯除朱利槃特一人。”

是时,世尊默然受请。是时,王子已见世尊受请已,即从[*]座起,头面礼世尊足,右遶三匝,便退而去。即其夜办种种甘馔、饮食,敷好坐具,而白:“时到,今正是时。”

尔时,世尊以钵使朱利槃特比丘捉在后住,将诸比丘众,前后围遶,入罗阅城,至彼王子所,各次第坐。尔时,王子白世尊言:“唯愿如来手授我钵,我今躬欲自饭如来。”

佛告王子曰:“今钵在朱利槃特比丘所,竟不持来。”

王子白佛言:“愿世尊遣一比丘往取钵来。”

佛告王子:“汝今自往取如来钵来。”

尔时,朱利槃特比丘化作五百华树,其树下皆有朱利槃特比丘坐。

尔时,王子闻佛教已,往取钵。遥见五百树下,皆有朱利槃特比丘于树下坐禅,系念在前,无有分散。见已,便作是念:“何者是朱利槃特比丘?”是[*]满呼王子即还来世尊所,而白佛言:“往彼园中,均是朱利槃特比丘。不知何者是朱利槃特比丘?”

佛告王子曰:“还至园中,最在中央住,而弹指作是说:‘其实是朱利槃特比丘者,唯愿从[*]座起!’”

是时,[*]满呼王子受教已,复至园中,在中央立,而作是说:“其实是朱利槃特比丘者,便从[*]座起。”

王子作是语已。其余五百化比丘自然消灭,唯有一朱利槃特比丘在。是时,[*]满呼王子共朱利槃特比丘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尔时,[*]满呼王子白佛言:“唯愿世尊!今自悔责,不信如来言教:‘此比丘有神足大威力。’”

佛告王子曰:“听汝忏悔!如来所说终无有二。又此世间有九种人周旋往来。云何为九?一者豫知人情,二者闻已便知,三者观相然后乃知,四者观察义理然后乃知,五者知味然后乃知,六者知义、知味然后乃知,七者不知义、不知味,八者学于思惟神足之力,九者所受义鲜。是谓,王子!九种之人出现世间。如是,王子!彼观相之人,于八人中最为第一,无过是者。今此朱利槃特比丘习于神足,不学余法,此比丘恒以神足与人说法。我今阿难比丘观相便知,豫知人情,知如来须是、不用是,亦知如来应当说是、离是,皆令分明,如今无有出阿难比丘上者,博览诸经义,靡不周遍。又此朱利槃特比丘能化一形作若干形,复还合为一。此比丘后日当于虚空中取灭度。吾更不见余人取灭度,如阿难比丘、朱利槃特比丘之比也。”

是时,佛复告诸比丘曰:“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变化身形,能大能小,无有如朱利槃特比丘之比。”

是时,[*]满呼王子手自斟酌,供养众僧,除去钵器,更取小[*]座,在如来前,叉手白世尊言:“唯愿世尊听朱利槃特比丘恒至我家,随其所须衣被、杂物、沙门之法,尽在我家取之,当尽形寿供给所须。”

佛告王子:“汝今,王子!还向朱利槃特比丘忏悔,躬自请之!所以然者,非智之人欲别智者,此事难遇欲言智者能别有智之人,可有此理耳。”

是时,[*]满呼王子即前向朱利槃特比丘礼,自称姓名,求其忏悔:“大神足比丘,生意轻慢,自今已后更不敢犯。唯愿受忏悔,更不敢犯。”

朱利槃特比丘报曰:“听汝悔过,后莫复犯,亦莫复诽谤贤圣。王子当知,其有众生诽谤圣人者,必当堕三恶趣生地狱中。如是,王子!当作是学。”

尔时,佛与[*]满呼王子说极妙之法,劝发令喜,即于[*]座上,演咒愿

“祠祀火为上,  经书颂为最,
 人中王为尊,  众流海为首,
 星中月为先,  光明日第一。
 上下及四方,  诸所有形物,
 天及世间人,  佛者最为尊,
 欲求其福者,  供养三佛陀。”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即从[*]座起。

是时,[*]满呼王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满=蒲【圣】*

  “满”,圣本作“蒲”。
  “蒲”,大正藏原为“满”,今依据圣本改作“蒲”。

(往)+至【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往至”。
  大正藏无“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无〕-【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无”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无”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昙=蜜【宋】【元】【明】

  “昙”,宋、元、明三本作“蜜”。
  “蜜”,大正藏原为“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蜜”。

论=议【宋】【元】【明】

  “论”,宋、元、明三本作“议”。
  “议”,大正藏原为“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议”。

力=足【宋】【元】【明】

  “力”,宋、元、明三本作“足”。
  “足”,大正藏原为“力”,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足”。

议=义【圣】

  “议”,圣本作“义”。
  “义”,大正藏原为“议”,今依据圣本改作“义”。

〔已〕-【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已”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已”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右遶=遶佛【宋】【元】【明】

  “右遶”,宋、元、明三本作“遶佛”。
  “遶佛”,大正藏原为“右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遶佛”。

(唯)+愿【宋】【元】【明】

  “愿”,宋、元、明三本作“唯愿”。
  大正藏无“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作〕-【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作”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作”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是+(时)【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时”。
  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来=至【宋】【元】【明】

  “来”,宋、元、明三本作“至”。
  “至”,大正藏原为“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至”。

(极)+有【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极有”。
  大正藏无“极”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有)+大【宋】【元】【明】

  “大”,宋、元、明三本作“有大”。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谓=为【宋】【元】【明】

  “谓”,宋、元、明三本作“为”。
  “为”,大正藏原为“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为”。

令=悉【宋】【元】【明】

  “令”,宋、元、明三本作“悉”。
  “悉”,大正藏原为“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悉”。

上者=者上【宋】【元】【明】

  “上者”,宋、元、明三本作“者上”。
  “者上”,大正藏原为“上者”,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者上”。

览=揽【宋】【圣】

  “览”,宋、圣二本作“揽”。
  “揽”,大正藏原为“览”,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揽”。

〔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比+(也)【圣】

  “比”,圣本作“比也”。
  大正藏无“也”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智”,宋、元、明三本作“知智”。

“前”,大正藏原为“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前”。

“已”,大正藏原为“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受”,明本作“求”。

大正藏在“演”字之前有一“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祠祀”,宋、元、明三本作“祀祠”。

“陀”,大正藏原为“业”,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陀”。

[注解]

满呼:优婆塞名,后来成为跋耆国(首都毘舍离)的国王,离车族人。他可能是曾在毘舍离城北边建立重阁讲堂的菩提王子,或菩提王子的长辈。

朱利槃特:意译为小路、路边生。禀性鲁钝愚笨,凡学习之教法,诵过即忘,故时人称之为愚路。其后,佛陀教示简短之“拂尘除垢”一语,令其于拂拭诸比丘之鞋履时反复念诵,遂渐除业障,某日忽然开悟而证得阿罗汉果。证悟之后,具大神通,能示现各种形像,尝现大神力为六群比丘尼说法。又作“周利槃特”。

迦毘罗卫:古代中印度国名、城名,位于当今尼泊尔境内,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译为“迦毘罗越”、“迦维罗卫”。

情意闭塞:心念迟钝;笨蛋。

上人之法:超越凡人的解脱或神通。又译为“上人法”。

豫知人情:先知人情世故。“豫”通“预”,事先。

所受义鲜:所学得的义理很少;不受教。“鲜”同“鲜”,少的意思。

小座:矮的座位。又译为“小床”、“卑床”。

非智之人欲别智者,此事难遇:没有智慧的人要辨别有智慧的人,这是很难的。

欲言智者能别有智之人,可有此理耳:要说有智慧的人能分辨有智慧的人,这样说是合理的。

咒愿:祈福,在这里特指出家人在接受布施后,对布施者的祝福。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有同学提问:“本经最后佛陀说的咒愿,只提到应供养佛,而没特别提到应供养其他圣僧,和经中讨论的义理似乎没有贯通?”

佛陀及僧众在接受供养后会为供养者咒愿,祝福他们。而这咒愿的偈子有时会客制化,有时则是诵常用的偈子,例如当今寺院中吃完饭后会祝愿:“所为布施者,必获其义利,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也是常用的一偈。本经最后的咒愿偈子在《增壹阿含经》中出现过几次,是常用的咒愿偈子之一,因此不必然对应到本经的内容。

(一〇)[0768c06]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阿难白世尊言:“所谓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人也,将引善道以至无为。”

佛告阿难:“勿作是言:‘言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识[*]人,即是全梵行[*]人,与共从事,将视好道。我亦由善知识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以此方便,知夫善知识[*]人,全是梵行[*]人也。

“复次,阿难!若善男子、善女人与善知识共从事者,信根增益,闻、施、慧德皆悉备具。犹如月欲盛满,光明渐增,倍于常时。此亦如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亲近善知识,信、闻、念、施、慧皆悉增益。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识者即是全梵行[*]人也。

“若我昔日不与善知识从事,终不为灯光佛所见授决也。以与善知识从事故,得为与提和竭罗佛所见授决。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识者,即是全梵行[*]人也。

“阿难!若当世间无善知识者,则无有尊卑之[*]叙,父母、师长、兄弟、宗亲,则与彼猪犬之属与共一类,造诸恶缘,种地狱罪缘;有善知识故,便别有父母、师长、兄弟、宗亲。”

是时,世尊便说此偈:

“善知识非恶,  亲法非为食
 将导于善路,  此亲最尊说。

“是故,阿难!勿复更说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人也。’”

尔时,阿难从佛受教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人”字之前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灯”,宋、元、明三本作“锭”,圣本作“镫”。

“阿难若当”,大正藏原为“若当阿难”,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阿难若当”。

“导”,圣本作“道”。

[注解]

半梵行:(成全)部分的清净修行。也有解为只有部分清净修行。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是梵行的一半”。

全梵行:成全清净修行。也有解为完成清净修行。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就是梵行的全部”。

与共从事,将视好道:跟随他(善知识)一起修行,将能看清正确的修行道路。

授决:对众生未来成佛的预言。又作“授记”。

提和竭罗佛:灯光佛(燃灯佛)的音译。

亲法非为食:亲近佛法,不是为了食物。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1. 本经和相当的南传经文的意义大致为:“善知识之谊不是一半的梵行,而是全部的梵行”,意指善知识能成全我们的修行。另外,《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26经、卷二十八第768经、卷四十六第1238经在文字上和本经有部分重复,但意义不同,较接近为:“只有部分清净修行的人仍不算善知识,完全清净修行的人才是善知识”。这些可能本来就为意义不同的两经,或在佛经早期传抄时即有两种不同解读的版本流传。

[进阶辨正]

(一一)[0769a05]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之众五百人俱。

是时,释提桓因三十三天没,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白世尊言:“天及人民有何想念?意何所求?”

佛告之曰:“世间流浪,其性不同,所趣各异,想念非一。天帝当知,昔我无数阿僧祇劫亦生此念:‘天及众生之类,意何所趣向?为求何愿?’从彼劫至今日,不见一人心共同者。释提桓因当知,世间众生起颠倒[*]之想,无常计常[*]之想,无乐计乐[*]之想,无我有我[*]之想,不净有净[*]之想,正路有邪路[*]之想,恶有福想,福有恶想,以此方便,知众生之类,其根难量,性行各异。

“若当众生尽同一想,无若干想者,九众生居处,则不可知,亦难分别九众生居,神识所止亦复难明,亦复不知有八大地狱,畜生所趣亦复难知。不别有地狱之苦,不知有四姓之豪贵,不知有阿须伦所趣之道,亦复不知三十三天。设当尽共同一心者,当如光音天。以众生若干种,想念亦若干种。是故,知有[*]九众生居处、九神所止处,知有八大地狱、三恶道,至三十三天,亦复如是。以此方便,知众生类,其性不同,所行各异。”

是时,释提桓因白世尊言:“如来所说甚为奇雅:‘众生之性,其行不同,想念各异,以其众生所行不同故,致有青、黄、白、黑、长、短不均。’又且,世尊!诸天事,欲还天上。”

佛告释提桓因曰:“宜知是时。”

是时,释提桓因即从[*]座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尔时,释提桓因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止.嚫.孔雀  系缚.法之本
 病.供养.槃特  梵行.若干想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

[校勘]

~A. IX. 24. Satta.

  ???

想=相【圣】

  “想”,圣本作“相”。
  “相”,大正藏原为“想”,今依据圣本改作“相”。

九=七【圣】*

  “九”,圣本作“七”。
  “七”,大正藏原为“九”,今依据圣本改作“七”。

〔不〕-【圣】

  圣本无“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不”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生+(之)【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生之”。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烦)+猥【宋】【元】【明】

  “猥”,宋、元、明三本作“烦猥”。
  大正藏无“烦”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光明皇后愿文)【圣】

  圣本在“??”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大正藏无“光明皇后愿文”六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注解]

猥:众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以其众生所行不同故,致有青、黄、白、黑、长、短不均”,和《杂阿含经》卷十第267经:“彼嗟兰那鸟心种种故其色种种。是故,当善观察思惟于心,长夜种种贪欲、瞋恚、愚痴种种,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CBETA, T02, no. 99, p. 69, c21-23) 类似。

 
agama1/增壹阿含經九眾生居品第四十四.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21 14:51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381413459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