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一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导读

(八四)中阿含长寿王品无刺经第十三(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鞞舍离,在猕猴江边高楼台观。此诸名德、长老上尊、大弟子等,谓遮罗、优簸遮罗、贤善、贤患、无患、耶舍上称,如是比诸名德、长老上尊、大弟子等,亦游鞞舍离猕猴江边高楼台观,并皆近佛叶屋边住。

诸鞞舍离丽掣闻世尊游鞞舍离猕猴江边高楼台观,便作是念:“我等宁可作大如意足,作王威德,高声唱传,出鞞舍离,往诣佛所供养礼事。”

时,诸名德、长老上尊、大弟子等,闻诸鞞舍离丽掣作大如意足,作王威德,高声唱传,出鞞舍离,来诣佛所供养礼事,便作是念:“禅以声为刺,世尊亦说禅以声为刺,我等宁可往诣牛角娑罗林,在彼无乱,远离独住,闲居静处,宴坐思惟。”于是,诸名德、长老上尊、大弟子等,即便共往诣牛角娑罗林,在彼无乱,远离独住,闲居静[*]处,宴坐思惟。

尔时,众多鞞舍离丽掣作大如意足,作王威德,高声唱传,出鞞舍离,往诣佛所供养礼事。或有鞞舍离丽掣,稽首佛足,却坐一面,或有与佛共相问讯,却坐一面,或有叉手向佛,却坐一面,或有遥见佛已,默然而坐。

彼时,众多鞞舍离丽掣各坐已定,世尊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默然而住。于是,众多鞞舍离丽掣,世尊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即从座起,稽首佛足,绕三匝而去。

鞞舍离丽掣去后不久。于是,世尊问诸比丘:“诸长老上尊、大弟子等为至何许?”

诸比丘白曰:“世尊!诸长老上尊、大弟子等,闻诸鞞舍离丽掣作大如意足,作王威德,高声唱传,出鞞舍离,来诣佛所供养礼事,便作是念:‘禅以声为刺,世尊亦说禅以声为刺。我等宁可往诣牛角娑罗林,在彼无乱,远离独住,闲居静[*]处,宴坐思惟。’世尊!诸长老上尊、大弟子等共往诣彼。”

于是,世尊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若长老上尊、大弟子等应如是说:‘禅以声为刺,世尊亦说禅以声为刺。’所以者何?我实如是说,禅有刺,持戒者以犯戒为刺,护诸根者以严饰身为刺修习恶露者以净相为刺,修习慈心者以恚为刺,离酒者以饮酒为刺,梵行者以见女色为刺。入初禅者以声为刺,入第二禅者以觉观为刺,入第三禅者以喜为刺,入第四禅者以入息出息为刺,入空处者以色想为刺,入识处者以空处想为刺,入无所有处者以识处想为刺,入无想处者以无所有处想为刺,入想知灭定者以想知为刺。

“复次,有三刺:欲刺、恚刺、愚痴之刺。此三刺者,漏尽阿罗诃已断、已知,拔绝根本,灭不复生,是为阿罗诃无刺、阿罗诃离刺、阿罗诃无刺离刺。”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无刺经第十三竟(八百三十五字)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中阿含”三字。

“第二小土城诵”,宋、元二本皆置于“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一”后,明本无此六字。

“遮罗”,巴利本作 Cāla。

“优簸遮罗”,巴利本作 Upocāla。

“丽掣”,巴利本作 Licchavī。

“刺”,巴利本作 Kanthaka。

“牛角娑罗林”,巴利本作 Gosiṅgasālavana。

“静”,宋、元、明三本作“靖”。[*]

大正藏无“即便共”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明本无“无刺经第十三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无“八百三十五字”六字。

[注解]

鞞舍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译为“毘舍离”、“毘耶离”、“广严城”。

高楼台观:佛陀的道场之一,在毘舍离城北边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讲堂。又译为“重阁讲堂”、“大林精舍”。

耶舍:比丘名,是随佛出家的第六人。出生自波罗奈国的巨富世家,一天歌舞娱乐过后,半夜醒来,见到睡着的美女,睡相难看有如死人,边睡边流口水,美女口中的白齿也是白骨,因此生厌离心,心神不宁地跑出城外,在河岸边遇到佛陀,听佛说法后随佛出家。

丽掣:音译,另译作“离车”。古代居住在毘舍离城的刹帝利种族名。佛世时此种族实施共和制,颇为富强,佛陀涅槃后,此族的民众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养。

作大如意足:作超乎常人的强力(宣扬);超级强力地进行(宣扬)。

远离独住:远离世俗而独自居住。

护诸根者以严饰身为刺:守护六根的人以精心打扮的美女或俊男为忌。严饰身指精心装饰、打扮的身体。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对守护根门者来说,看表演是刺”。

修习恶露者以净相为刺:修习不净观的人以美丽漂亮的相为忌。

[对应经典]

 

(八五)中阿含长寿王品真人经第十四(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为汝说真人法及不真人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佛言:“云何不真人法?或有一人是豪贵族出家学道,余者不然,彼因是豪贵族故,自贵贱他,是谓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观:‘我不因此是豪贵族故,断淫、怒、痴。’或有一人不是豪贵出家学道,彼行法如法,随顺于法,向法次法,彼因此故,得供养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谛法者,不自贵、不贱他,是谓真人法。

“复次,或有一人端正可爱,余者不然,彼因端正可爱故,自贵贱他,是谓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观:‘我不因此端正可爱故,断淫、怒、痴。’或有一人不端正可爱,彼行法如法,随顺于法,向法次法,彼因此故,得供养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谛法者,不自贵、不贱他,是谓真人法。

“复次,或有一人才辩工谈,余者不然,彼因才辩工谈故,自贵贱他,是谓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观:‘我不因此才辩工谈故,断淫、怒、痴。’或有一人无才辩工谈,彼行法如法,随顺于法,向法次法,彼因此故,得供养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谛法者,不自贵、不贱他,是谓真人法。

“复次,或有一人是长老,为王者所识及众人所知,而有大福,余者不然,彼因是长老,为王者所识及众人所知,而有大福故,自贵贱他,是谓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观:‘我不因此是长老,为王者所识及众人所知,而有大福故,断淫、怒、痴。’或有一人非是长老,不为王者所识及众人所知,亦无大福,彼行法如法,随顺于法,向法次法,彼因此故,得供养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谛法者,不自贵、不贱他,是谓真人法。

“复次,或有一人诵经、持律、学阿毘昙,谙阿含,多学经书,余者不然,彼因谙阿含[*]慕,多学经书故,自贵贱他,是谓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观:‘我不因此谙阿含[*]慕,多学经书故,断淫、怒、痴。’或有一人不谙阿含[*]慕,亦不多学经书,彼行法如法,随顺于法,向法次法,彼因此故,得供养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谛法者,不自贵、不贱他,是谓真人法。

“复次,或有一人著粪扫衣,摄三法服,持不慢衣,余者不然,彼因持不慢衣故,自贵贱他,是谓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观:‘我不因此持不慢衣故,断淫、怒、痴。’或有一人不持不慢衣,彼行法如法,随顺于法,向法次法,彼因此故,得供养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谛法者,不自贵、不贱他,是谓真人法。

“复次,或有一人常行乞食,饭齐五升,限七家食,或复一食,过中不饮浆,余者不然,彼因过中不饮浆故,自贵贱他,是谓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观:‘我不因此过中不饮浆故,断淫、怒、痴。’或有一人不断过中饮浆,彼行法如法,随顺于法,向法次法,彼因此故,得供养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谛法者,不自贵、不贱他,是谓真人法。

“复次,或有一人在无事处、山林树下,或住高岩,或止露地,或处冢间,或能知时,余者不然,彼因此知时故,自贵贱他,是谓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观:‘我不因此知时故,断淫、怒、痴。’或有一人而不知时,彼行法如法,随顺于法,向法次法,彼因此故,得供养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谛法者,不自贵、不贱他,是谓真人法。

“复次,或有一人逮得初禅,彼因得初禅故,自贵贱他,是谓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观:‘初禅者,世尊说无量种,若有计者是谓受也。’彼因此故,得供养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谛法者,不自贵、不贱他,是谓真人法。

“复次,或有一人得第二、第三、第四禅,得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余者不然,彼因得非有想非无想处故,自贵贱他,是谓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观:‘非有想非无想处,世尊说无量种,若有计者是谓受[*]也。’彼因此故,得供养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谛法者,不自贵、不贱他,是谓真人法。

“诸比丘!是谓真人法、不真人法,汝等当知真人法、不真人法,知真人法、不真人法已,舍离不真人法,学真人法,汝等当学如是。”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豪贵、端正、谈  长老、诵诸经
 衣、食、无事、禅  四无色在后

真人经第十四竟(千二百九十三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含”,宋、元、明三本作“鋡”。[*]

“冢”,宋、元、明三本作“冡”。

“受”,大正藏原为“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明本无“真人经第十四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无“千二百九十三字”三字。

[注解]

自贵贱他:抬举自己、贬低他人。

才辩工谈:口才好,善于辩论、演说。

阿毘昙:为音译,其中“阿毘”指殊胜,“阿毘昙”字面直译为“胜法”,又译为“论”,指为阐明法义的问答论议,后来也指佛弟子对经的论述。又译作“阿毘达磨”。

阿含慕:音译自 agama,义译是“传(承)”,指释迦牟尼佛所传来的法。

三法服:出家众可以保有的三种衣服。

不慢衣:代表去除憍慢心的衣服,粪扫衣也算是一种不慢衣。

无事处:离开聚落,寂静而适合修行的地方。又译作“无事”、“空闲”、“空闲处”,音译为“阿兰若”、“阿练若”。

知时:此处指知道何时该修何种法。参见见卷一第一经:“云何比丘为知时耶?谓比丘知是时修下相,是时修高相,是时修舍相,是谓比丘为知时也。”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不管修行人的程度如何,如果恃才傲物,自贵贱他,就不是即将成为圣者的人。唯有知道无助于灭贪瞋痴的境界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才能修行有成。

  • 如何辨别善知识?

佛陀常教导弟子如何辨别善知识,最常见的是以观察对方的“戒”作为开始: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24经表示应当依据持戒、修德、惭、愧、成真实法这五个条件,找到该亲近奉事的比丘。

《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48经教导我们要观察对方的戒行,观察他是否清净;看他遭遇苦难时的反应;并和他交谈以知他的智慧。这些都要在长时间、用心、以智慧观察的前提下,而不要只看肤浅的表相。

也可说是观察对方是否相应于戒、定、慧,是否没有贪、瞋、痴。

《中阿含经》卷36〈梵志品2〉第145经瞿默目揵连经则列出十个条件:修习禁戒、广学多闻、作善知识、乐住远离、乐于燕坐、知足、常行于念、常行精进、修行智慧、诸漏已尽。

《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80经则表示不染著的人(“若彼眼见色,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念,内心寂静,不行非法行,行等行,不踈涩行”),才应奉事。

本经及《增壹阿含经》卷8〈安般品17〉第9经则进一步表示:如果因为我出身高、长得帅、谈吐佳、有名气、诵经持律学论、行头陀行、持戒、清修、证得各种禅定,而“自贵贱他”,就不是善知识的作为。

这也呼应最前面佛陀说的“惭、愧”的条件,善知识不会自我抬举,而是修证无我。

至于神通感应、道场大小、捐款多少、宗派师承、超出戒律的苦行等等,都不在条件之内。

(八六)中阿含长寿王品说处经第十五(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则于晡时从宴坐起,将诸年少比丘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诸年少比丘亦稽首佛足,却坐一面。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此诸年少比丘我当云何教呵?云何训诲?云何为彼而说法耶?”

世尊告曰:“阿难!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处及教处。若为诸年少比丘说处及教处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时。善逝!今正是时。若世尊为诸年少比丘说处及教处者,我与诸年少比丘从世尊闻已,当善受持。”

世尊告曰:“阿难!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及诸年少比丘广分别说。”尊者阿难等受教而听。

世尊告曰:“阿难!我本为汝说五盛阴,色盛阴,觉、想、行、识盛阴。阿难!此五盛阴,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五盛阴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六内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阿难!此六内处,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六内处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六外处,色处,声、香、味、触、法处。阿难!此六外处,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六外处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六识身,眼识,耳、鼻、舌、身、意识。阿难!此六识身,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六识身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六更乐身,眼更乐,耳、鼻、舌、身、意更乐。阿难!此六更乐身,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六更乐身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六觉身,眼觉,耳、鼻、舌、身、意觉。阿难!此六觉身,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六觉身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六想身,眼想,耳、鼻、舌、身、意想。阿难!此六想身,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六想身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六思身,眼思,耳、鼻、舌、身、意思。阿难!此六思身,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六思身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六爱身,眼爱,耳、鼻、舌、身、意爱。阿难!此六爱身,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六爱身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六界,地界,水、火、风、空、识界。阿难!此六界,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六界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因缘起及因缘起所生法。若有此则有彼,若无此则无彼,若生此则生彼,若灭此则灭彼。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处,缘六处更乐,缘更乐觉,缘觉爱,缘爱受,缘受有,缘有生,缘生老死。若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更乐灭,更乐灭则觉灭,觉灭则爱灭,爱灭则受灭,受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阿难!此因缘起及因缘起所生法,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因缘起及因缘起所生法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四念处,观身如身,观觉、心、法如法。阿难!此四念处,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四念处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四正断,比丘者,已生恶不善法为断故,起欲求方便行,精勤举心断。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起欲求方便行,精勤[*]举心断。未生善法为生故,起欲求方便行,精勤举心断。已生善法为住故、不忘故、不退故、转增多故、广布故、满具足故,起欲求方便行,精勤举心断。阿难!此四正断,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四正断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四如意足,比丘者,成就欲定烧诸行,修习如意足,依于无欲、依离、依灭,愿至非品,如是精进定、心定,成就观定烧诸行。修习如意足,依于无欲、依离、依灭,愿至非品。阿难!此四如意足,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四如意足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四禅,比丘者,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阿难!此四禅,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四禅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四圣谛,苦圣谛、苦习、苦灭、苦灭道圣谛。阿难!此四圣谛,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四圣谛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四想,比丘者,有小想、有大想、有无量想、有无所有想。阿难!此四想,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四想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四无量,比丘者,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阿难!此四无量,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四无量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四无色,比丘者,断一切色想,乃至得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阿难!此四无色,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四无色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四圣种,比丘、比丘尼者,得麤素衣而知止足,非为衣故求满其意。若未得衣,不忧悒,不啼泣,不捶胸,不痴惑;若得衣者,不染不着,不欲不贪,不触不计。见灾患知出要而用衣,如此事利不懈怠而正知者,是谓比丘、比丘尼正旧圣种。如是食、住处,欲断乐断、欲修乐修,彼因欲断乐断、欲修乐修故,不自贵、不贱他,如此事利不懈怠而正知者,是谓比丘、比丘尼正[*]住旧圣种。阿难!此四圣种,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四圣种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四沙门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最上阿罗汉果。阿难!此四沙门果,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四沙门果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五熟解脱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不净恶露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阿难!此五熟解脱想,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五熟解脱想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五解脱处,若比丘、比丘尼因此故,未解脱心得解脱,未尽诸漏得尽无余,未得无上涅槃得无上涅槃。云何为五?阿难!世尊为比丘、比丘尼说法,诸智梵行者亦为比丘、比丘尼说法。阿难!若世尊为比丘、比丘尼说法,诸智梵行者亦为比丘、比丘尼说法,彼闻法已,便知法解义;彼因知法解义故,便得欢悦;因欢悦故,便得欢喜;因欢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觉乐;因觉乐故,便得心定。阿难!比丘、比丘尼因心定故,便得见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故,便得厌;因厌故,便得无欲;因无欲故,便得解脱;因解脱故,便得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难!是谓第一解脱处,因此故,比丘、比丘尼未解脱心得解脱,未尽诸漏得尽无余,未得无上涅槃得无上涅槃。

“复次,阿难!世尊不为比丘、比丘尼说法,诸智梵行者亦不为比丘、比丘尼说法,但如本所闻、所诵习法而广读之。若不广读本所闻、所诵习法者,但随本所闻、所诵习法为他广说。若不为他广说本所闻、所诵习法者,但随本所闻、所诵习法心思惟分别。若心不思惟分别本所闻、所诵习法者,但善受持诸三昧相。阿难!若比丘、比丘尼善受持诸三昧相者,便知法解义,彼因知法解义故,便得欢悦;因欢悦故,便得欢喜;因欢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觉乐;因觉乐故,便得心定。阿难!比丘、比丘尼因心定故,便得见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故,便得厌;因厌故,便得无欲;因无欲故,便得解脱;因解脱故,便得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难!是谓第五解脱处,因此故,比丘、比丘尼未解脱心得解脱,未尽诸漏得尽无余,未得无上涅槃得无上涅槃。阿难!此五解脱处,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五解脱处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五根,信根,精进、念、定、慧根。阿难!此五根,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五根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五力,信力,精进、念、定、慧力。阿难!此五力,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五力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五出要界。云何为五?阿难!多闻圣弟子极重善观欲,彼因极重善观欲故,心便不向欲,不乐欲,不近欲,不信解欲;若欲心生,即时融消燋缩,转还不得舒张,舍离不住欲,秽恶厌患欲。阿难!犹如鸡毛及筋,持着火中,即时融消燋缩,转还不得舒张。阿难!多闻圣弟子亦复如是极重善观欲,彼因极重善观欲故,心便不向欲,不乐欲,不近欲,不信解欲;若欲心生,即时融消燋缩,转还不得舒张,舍离不住欲,秽恶厌患欲。观无欲,心向无欲,乐无欲,近无欲,信解无欲,心无碍,心无浊,心得乐,能致乐,远离一切欲及因欲生诸漏烦热忧戚。解彼脱彼,复解脱彼,彼不复受此觉,谓觉因欲生,如是欲出要。阿难!是谓第一出要界。

“复次,阿难!多闻圣弟子极重善观恚,彼因极重善观恚故,心便不向恚,不乐恚,不近恚,不信解恚;若恚心生,即时融消燋缩,转还不得舒张,舍离不住恚,秽恶厌患恚。阿难!犹如鸡毛及筋,持着火中,即时融消燋缩,转还不得舒张。阿难!多闻圣弟子亦复如是极重善观恚,彼因极重善观恚故,心便不向恚,不乐恚,不近恚,不信解恚;若恚心生,即时融消燋缩,转还不得舒张,舍离不住恚,秽恶厌患恚。观无恚,心向无恚,乐无恚,近无恚,信解无恚,心无碍,心无浊,心得乐,能致乐,远离一切恚,及因恚生诸漏烦热忧戚。解彼脱彼,复解脱彼,彼不复受此觉,谓觉因恚生,如是恚出要。阿难!是谓第二出要界。

“复次,阿难!多闻圣弟子极重善观害,彼因极重善观害故,心便不向害,不乐害,不近害,不信解害;若害心生,即时融消燋缩,转还不得舒张,舍离不住害,秽恶厌患害。阿难!犹如鸡毛及筋,持着火中,即时融消燋缩,转还不得舒张。阿难!多闻圣弟子亦复如是极重善观害,彼因极重善观害故,心便不向害,不乐害,不近害,不信解害;若害心生,即时融消燋缩,转还不得舒张,舍离不住害,秽恶厌患害。观无害,心向无害,乐无害,近无害,信解无害,心无碍,心无浊,心得乐,能致乐,远离一切害及因害生诸漏烦热忧戚。解彼脱彼,复解脱彼,彼不复受此觉,谓觉因害生,如是害出要。阿难!是谓第三出要界。

“复次,阿难!多闻圣弟子极重善观色,彼因极重善观色故,心便不向色,不乐色,不近色,不信解色;若色心生,即时融消燋缩,转还不得舒张,舍离不住色,秽恶厌患色。阿难!犹如鸡毛及筋,持着火中,即时融消燋缩,转还不得舒张。阿难!多闻圣弟子亦复如是极重善观色,彼因极重善观色故,心便不向色,不乐色,不近色,不信解色;若色心生,即时融消燋缩,转还不得舒张,舍离不住色,秽恶厌患色。观无色,心向无色,乐无色,近无色,信解无色,心无碍,心无浊,心得乐,能致乐,远离一切色及因色生诸漏烦热忧戚。解彼脱彼,复解脱彼,彼不复受此觉,谓觉因色生,如是色出要。阿难!是谓第四出要界。

“复次,阿难!多闻圣弟子极重善观己身,彼因极重善观己身故,心便不向己身,不乐己身,不近己身,不信解己身;若己身心生,即时融消燋缩,转还不得舒张,舍离不住己身,秽恶厌患己身。阿难!犹如鸡毛及筋,持着火中,即时融消燋缩,转还不得舒张。阿难!多闻圣弟子亦复如是极重善观己身,彼因极重善观己身故,心便不向己身,不乐己身,不近己身,不信解己身;若己身心生,即时融消燋缩,转还不得舒张,舍离不住己身,秽恶厌患己身。观无己身,心向无己身,乐无己身,近无己身,信解无己身,心无碍,心无浊,心得乐,能致乐,远离一切己身及因己身生诸漏烦热忧戚。解彼脱彼,复解脱彼,彼不复受此觉,谓觉因己身生,如是己身出要。阿难!是谓第五出要界。

“阿难!此五出要界,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五出要界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七财,信财,戒、惭、愧、闻、施、慧财。阿难!此七财,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七财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七力,信力,精进、惭、愧、念、定、慧力。阿难!此七力,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七力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七觉支,念觉支,择法、精进、喜、息、定、舍觉支。阿难!此七觉支,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七觉支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本为汝说八支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谓为八。阿难!此八支圣道,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八支圣道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于是,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甚奇!甚特!世尊为诸年少比丘说处及教处。”

世尊告曰:“阿难!如是,如是。甚奇!甚特!我为诸年少比丘说处及教处。阿难!若汝从如来复问顶法及顶法退者,汝便于如来极信欢喜。”

于是,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时。善逝!今正是时。若世尊为诸年少比丘说顶法及顶法退说及教者,我及诸年少比丘从世尊闻已,当善受持。”

世尊告曰:“阿难!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及诸年少比丘说顶法及顶法退。”尊者阿难等受教而听。

世尊告曰:“阿难!多闻圣弟子真实因心,思念称量,善观分别无常、苦、空、非我,彼如是思念,如是称量,如是善观分别,便生忍、生乐、生欲、欲闻、欲念、欲观,阿难!是谓顶法。阿难!若得此顶法复失衰退,不修守护,不习精勤,阿难!是谓顶法退。如是内、外、识、更乐、觉、想、思、爱、界、因缘起,阿难!多闻圣弟子此因缘起及因缘起法,思念称量,善观分别无常、苦、空、非我,彼如是思念,如是称量,如是善观分别,便生忍、生乐、生欲,欲闻、欲念、欲观。阿难!是谓顶法。阿难!若得此顶法复失衰退,不修守护,不习精勤,阿难!是谓顶法退。阿难!此顶法及顶法退,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顶法及顶法退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阿难!我为汝等说处及教处,顶法及顶法退,如尊师所为弟子起大慈哀,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者,我今已作。汝等当复自作,至无事处、山林树下、空安静处宴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进,莫令后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训诲。”

佛说如是。尊者阿难及诸年少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阴、内、外、识、更  觉、想、思、爱、界
 因缘、念、正断  如意、禅、谛、想
 无量、无色、种  沙门果、解脱
 处、根、力、出要  财、力、觉、道、顶

说处经第十五竟(五千一百九十七字)

长寿王品第二竟(四万四千九百四十七字)第二小土城诵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七千三百二十四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处”,巴利本作 Āyatana。

“六内处”,巴利本作 Cha ajjhattikāni āyatanāni。

“六外处”,巴利本作 Cha bāhirāni ā。

“六识身”,巴利本作 Cha viññāṇakāyā。

“六更乐身”,巴利本作 Cha phassakāyā。

“六觉身”,巴利本作 Cha vedanākāyā。

“六爱身”,巴利本作 Cha taṇhākāyā。

“勤”,宋、元、明三本作“进”。[*]

“习”,元、明二本作“集”。

“正”,宋、元、明三本作“止”。[*]

“脱彼”,大正藏原为“彼脱”,今依据高丽藏改作“脱彼”。

“患”,宋、元、明三本作“患厌患”。

“支”,宋本作“枝”。

“志”,宋、元、明三本作“思”。

“我”,宋本作“犹”。

“问”,宋本作“向”。

明本无“说处经第十五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无“五千一百九十七字”八字。

“二竟”,明本作“七竟”。

宋、元、明三本无“四万四千九百四十七字”十字。

大正藏在“长寿王品第二竟(四万四千九百四十七字)”后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今依据宋、元二本补上。

宋、元、明三本无“七千三百二十四字”八字。

大正藏原将“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七千三百二十四字)”置于“长寿王品第二竟(四万四千九百四十七字)”前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置于卷末。

[注解]

五盛阴:色、受、想、行、识合称“五阴”,有执著的五阴,又称为“五盛阴”。“盛”读音同“成”。参见《杂阿含经》卷二第5558经。又译为“五受阴”、“五取蕴”。

六识身:六个识的种类:眼识(视觉)、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里的“身”是指种类、集合,只是虚拟的比喻,而不是指身体。

六更乐身:即“六触身”,六个触的种类:眼触(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更乐”为“触”的旧译,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举例而言,眼根、光线、眼识,三者接触而生“眼触”,依着眼触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运作。“身”在这里指“种类”。

六觉身:即“六受身”,六个受的种类:眼触生受(眼触缘生的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这里的“觉”为“受”的旧译。

六想身:六个想的种类:眼触生想(眼触缘生的取相)、耳触生想、鼻触生想、舌触生想、身触生想、意触生想。

六思身:六个思的种类:眼触生思(眼触缘生的思惟)、耳触生思、鼻触生思、舌触生思、身触生思、意触生思。

六爱身:六个爱的种类:眼触生爱(眼触缘生的喜爱)、耳触生爱、鼻触生爱、舌触生爱、身触生爱、意触生爱。

六界:古代印度人认为众生身心乃至世界有六种特性构成:地界(坚固性)、水界(湿润性)、火界(温热性)、风界(移动性)、空界(空间)、识界(觉知)。例如骨、肉属地界,血、尿属水界,体温属火界,呼吸、移动属风界,空隙、空间属空界,种种心识作用属识界。详见《中阿含经》卷四十二〈根本分别品2〉第162经分别六界经。

因缘起及因缘起所生法:事物是依于条件而生起的法则,以及依条件而生起的事物。又译为“因缘法及缘生法”。详见《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96经

四念处: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1)身念处、(2)受念处、(3)心念处、(4)法念处。

四正断:正确地勤奋于四个层面:(1)已生恶令断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其中“断”指决断,引申为勤奋的意思。另译为“四正勤”。

四如意足:基于四种因素产生禅定、成就神通:(1)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2)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又译为“四神足”。

愿至非品:想要出离世间。又译为“向于舍”。

四禅:色界的四个禅定层次: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四圣谛:四项圣者所证的真理,即“苦、集、灭、道”。“苦”是说明生命是苦迫的,“集”是说明苦的起因,“灭”是说明苦的止息,“道”是说明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

四想:小想、大想、无量想、无所有想。“小想”指作意思维特定、狭小的色,例如思维尸体不净、思维一片水、思维一片白色、思维欲望的过患。“大想”指作意思维广大、但仍有边际的色,例如思维成山成海的人身皆同尸体、思维一大片水、思维范围广大的白色等。“无量想”指作意思维广大没有边际的色,例如思维所有物质皆会败坏、思维无边无际的水、思维无边无际的白色等。“无所有想”指作意思维一切都没有我,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当中没有恒常不变的我,因此无我,既然无我,也就没有我所拥有的事物了。四想的每一阶段皆以较广大、细致的想取代前一阶段较狭小、粗糙的想、以较轻的疲劳取代前一阶段较重的疲劳。

四无量: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这四种修定的方法。其中“慈无量”的修法要发起慈心(愿给众生安乐的心),让慈心没有限制、没有边际,以无边无际的慈心遍满十方,最终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没有分别,所以称为“无量”。

四无色:无色界的四个禅定层次: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四圣种:四种能生贤圣的种子:(1)衣服喜足、(2)饮食喜足、(3)卧具喜足、(4)乐断乐修。也就是知足于衣服、饮食、卧具,乐于断贪修行。又译为“四贤圣族”。

旧圣种:四圣种是过去诸佛及弟子即依循的,因此有时称为“古昔圣种”或“旧圣种”。

四沙门果:修行的四阶段成果,即初果至四果。“沙门”在古代印度原泛指传统婆罗门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五熟解脱想:使解脱成熟的五种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不净恶露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参见《杂阿含经》卷一第9经:“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无常想:观察与思惟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因缘生灭。又译为“一切行无常想”。

无常苦想:观察与思惟事物无常变异,所以是逼迫的、苦的。

苦无我想:观察与思惟事物是逼迫的、苦的,让我不得自在,可见没有“永恒、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我。

不净恶露想:观察与思惟身体是由皮肤、各种血肉器官、乃至骨头等等所组成的,而得知美丽的外表只是幻象,其实是不净的。不净恶露想可以对治贪欲。又译为“不净想”、“不净观”。

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观察与思惟世间一切没有什么可爱乐贪著的。

五解脱处:五个依之修行能获得解脱的途径:(1)从师长听闻佛法、(2)读诵佛法、(3)为他人解说佛法、(4)依法修观、(5)修止。因此而能正确地理解佛法,因为正确地理解佛法而能欢悦,因为欢悦而能欢喜,因为欢喜而能轻安,因为轻安而能觉乐,因为觉乐而能心定,因为心定而能发起智慧乃至解脱。

知如真: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又译为“如实知”。

五根: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个根本:(1)信根、(2)精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五力:由五根实修而发挥出的具体力量,即:(1)信力、(2)精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五出要界:出离世间的五个要素:(1)出离欲心、(2)出离恚心、(3)出离害心、(4)出离色、(5)出离身见。其中第三个在《长阿含经》中作出离嫉妒。

极重善观欲:反复再三好好地看破欲望的本质。

不信解欲:不被欲望所迷惑。??

七财:能资助修行的七种财富:信、戒、惭、愧、闻、施、慧。

七力:修行的七种力量:信、精进、惭、愧、念、定、慧。

七觉支:觉悟的七个要素:(1)念觉支、(2)择法觉支、(3)精进觉支、(4)喜觉支、(5)轻安觉支、(6)定觉支、(7)舍觉支。又译为“七觉分”。

八支圣道: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1)正见、(2)正志、(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又译为“八圣道”、“八正道”、“八道支”。

顶法:有如到达山顶的善根。

生忍、生乐、生欲、欲闻、欲念、欲观:能够忍可(接受、安住)、产生信乐、产生喜爱、想要闻法、想要记忆不忘、想要洞察。这里的“欲”特指“善法欲”,对善法的喜爱。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进阶辨正]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2/24 21:30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859678268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