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佛说长阿含经第一分阇尼沙经第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游那提揵椎住处,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尊者阿难在静室坐,默自思念:“甚奇!甚特!如来授人记别,多所饶益。彼伽伽罗大臣命终,如来记之,此人命终,断五下结,即于天上而取灭度,不来此世。第二迦陵伽,三毘伽陀,四伽利输,五遮楼,六婆耶楼,七婆头楼,八薮婆头,九他梨舍㝹,十薮达梨舍㝹,十一耶输,十二耶输多楼,诸大臣等命终,佛亦记之,断五下结,即于天上而取灭度,不来生此。复有余五十人命终,佛亦记之,断三结,淫、怒、痴薄,得斯陀含,一来此世便尽苦际。复有五百人命终,佛亦记之,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极七往返必尽苦际。有佛弟子处处命终,佛皆记之,某生某处、某生某处。鸯伽国、摩竭国、迦尸国、居萨罗国、拔祇国、末罗国、支提国、拔沙国、居楼国、般阇罗国、颇漯波国、阿般提国、婆蹉国、苏罗婆国、乾陀罗国、剑浮沙国,彼十六大国有命终者,佛悉记之,摩竭国人皆是王种王所亲任,有命终者,佛不记之。”

尔时,阿难于静室起,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而白佛言:“我向于静室默自思念:‘甚奇!甚特!佛授人记,多所饶益,十六大国有命终者,佛悉记之,唯摩竭国人,王所亲任,有命终者,独不蒙记。唯愿世尊当为记之!唯愿世尊当为记之!饶益一切,天人得安。又佛于摩竭国得道,其国人命终,独不与记。唯愿世尊当为记之!唯愿世尊当为记之!又摩竭国缾沙王为优婆塞,笃信于佛,多设供养,然后命终,由此王故,多人信解,供养三宝,而今如来不为授记。唯愿世尊当与记之!饶益众生,使天人得安。’”尔时,阿难为摩竭国人劝请世尊,即从座起,礼佛而去。

尔时,世尊着衣持钵,入那伽城乞食已,至大林处坐一树下,思惟摩竭国人命终生处。时,去佛不远,有一鬼神,自称己名,白世尊曰:“我是阇尼沙!我是阇尼沙!”

佛言:“汝因何事,自称己名为阇尼沙?(阇尼沙秦言胜结使)。汝因何法,自以妙言称见道迹?”

阇尼沙言:“非余处也。我本为人王,于如来法中为优婆塞,一心念佛而取命终,故得生为毘沙门天王太子。自从是来,常照明诸法,得须陀洹,不堕恶道,于七生中常名阇尼沙。”

时,世尊于大林处随宜住已,诣那陀揵稚住处[*],就座而坐,告一比丘:“汝持我声,唤阿难来。”

对曰:“唯然!”即承佛教,往唤阿难。

阿难寻来,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而白佛言:“今观如来颜色胜常,诸根寂定。住何思惟,容色乃尔?”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汝向因摩竭国人来至我所,请记而去,我寻于后,着衣持钵,入那罗城乞食,乞食讫已,诣彼大林,坐一树下,思惟摩竭国人命终生处。时,去我不远,有一鬼神,自称己名,而白我言:‘我是阇尼沙!我是阇尼沙!’阿难!汝曾闻彼阇尼沙名不?”

阿难白佛言:“未曾闻也。今闻其名,乃生怖畏,衣毛为竖。世尊!此鬼神必有大威德,故名阇尼沙尔[*]。”

佛言:“我先问彼:‘汝因何法,自以妙言称见道迹?’阇尼沙言:‘我不于余处,不在余法。我昔为人王,为世尊弟子,以笃信心为优婆塞,一心念佛,然后命终,为毘沙门天王作子,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极七往返,乃尽苦际,于七生中,常名阇尼沙。一时,世尊在大林中一树下坐,我时乘天千辐宝车,以少因缘,欲诣毘楼勒天王,遥见世尊在一树下,颜貌端正[*],诸根寂定,譬如深渊澄净清明,见已念言,我今宁可往问世尊,摩竭国人有命终者,当生何所?又复一时,毘沙门王自于众中,而说偈言:

“‘我等不自忆,  过去所事;
  今遭值世尊,  寿命得增益。’

“又复一时,忉利诸天以少因缘,集在一处。时,四天王各当位坐,提头赖吒在东方坐,其面西向,帝释在前;毘楼勒叉天在南方坐,其面北向,帝释在前;毘楼博叉天王在西方坐,其面东向,帝释在前;毘沙门天王在北方坐,其面南向,帝释在前。时,四天王皆先坐已,然后我坐。复有余诸大神天,皆先于佛所,净修梵行,于此命终,生忉利天,增益诸天,受天五福:一者天寿,二者天色,三者天名称,四者天乐,五者天威德。时,诸忉利天皆踊跃欢喜言:‘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伦众。’尔时,释提桓因知忉利诸天有欢喜心,即作颂曰:

“‘忉利诸天人,  帝释相娱乐;
  礼敬于如来,  最上法之王
  诸天受影福,  寿、色、名、乐威;
  于佛修梵行,  故来生此间。
  复有诸天人,  光色甚巍巍;
  佛智慧弟子,  生此复殊胜。
  忉利及因提,  思惟此自乐;
  礼敬于如来,  最上法之王[*]。’

“阇尼沙神复言:‘所以忉利诸天集法堂者,共议思惟,观察称量,有所教令,然后敕四天王,四王受教已,各当位而坐。其坐未久,有大异光照于四方,时,忉利天见此异光,皆大惊愕,今此异光将有何怪?余大神天有威德者,皆亦惊怖,今此异光将有何怪?时,大梵王即化作童子,头五角髻,在天众上虚空中立,颜貌端正[*],与众超绝,身紫金色,蔽诸天光。时,忉利天亦不起迎,亦不恭敬,又不请坐。时,梵童子随所诣坐,坐[*]生欣悦,譬如刹利水浇头种,登王位时,踊跃欢喜。其坐未久,复自变身,作童子像,头五角髻[*],在大众上虚空中坐。譬如力士坐于安座,嶷然不动,而作颂曰:

“‘调伏无上尊,  教世生明处;
  大明演明法,  梵行无等侣,
  使清净众生,  生于净妙天。’

“时,梵童子说此偈已,告忉利天曰:‘梵音有五种清净相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何等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遍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我今更说,汝等善听!摩竭国人往生去处如来弟子摩竭优婆塞,命终有得阿那含,有得斯陀含,有得须陀洹者,有生他化自在天者,有生化自在天、兜率天、焰天、忉利天、四天王者,有生刹利、婆罗门、居士大家,五欲自然者。’时,梵童子以偈颂曰:

“‘摩竭优婆塞,  诸有命终者,
  八万四千人,  吾闻俱得道。
  成就须陀洹,  不复堕恶趣,
  俱乘平正路,  得道能救济。
  此等群生类,  功德所扶持,
  智慧舍恩爱,  惭愧离欺妄。
  于彼诸天众,  梵童记如是;
  言得须陀洹,  诸天皆欢喜。’

“时,毗沙门王闻此偈已,欢喜而言:‘世尊出世说真实法,甚奇!甚特!未曾有也。我本不知如来出世,说如是法。于未来世,当复有佛说如是法,能使忉利诸天发欢喜心。’

“时,梵童子告毗沙门王曰:‘汝何故作此言?如来出世说如是法,为甚奇!甚特!未曾有也如来以方便力说善不善,具足说法而无所得,说空净法而有所得,此法微妙,犹如醍醐。’

“时,梵童子又告忉利天曰:‘汝等谛听,善思念之,当更为汝说。四念处如来、至真善能分别说四念处。何等为四?一者内身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内外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内身观已,生他身智;内观受已,生他受智;内观意已,生他意智;内观法已,生他法智,是为如来善能分别说四念处。

‘复次,诸天!汝等善听,吾当更说,七定具如来善能分别说七定具。何等为七?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是为如来善能分别说七定具。

‘复次,诸天!四神足如来善能分别说四神足,何等谓四?一者欲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二者精进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三者意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四者思惟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是为如来善能分别说四神足。’

“又告诸天:‘过去诸沙门、婆罗门以无数方便,现无量神足,皆由四神足起;正使当来沙门、婆罗门无数方便,现无量神足,亦皆由是四神足起;如今现在沙门、婆罗门无数方便,现无量神足者,亦皆由是四神足起。’时,梵童子即自变化形为三十三身,与三十三天一一同坐,而告之曰:‘汝今见我神变力不?’答曰:‘唯然已见。’梵童子曰:‘我亦修四神足故,能如是无数变化。’

“时,三十三天各作是念:‘今梵童子独于我坐而说是语,而彼梵童一化身语,余化亦语;一化身默,余化亦默。’时,彼梵童还摄神足,处帝释坐,告忉利天曰:‘我今当说,汝等善听,三径路如来、至真自以己力开三径路,自致正觉。何谓为三?或有众生亲近贪欲,习不善行,彼人于后近善知识,得闻法言,法法成就,于是离欲舍不善行,得欢喜心,恬然快乐,又于乐中,复生大喜;如人舍于麤食,食百味饭,食已充足,复求胜者。行者如是,离不善法,得欢喜乐,又于乐中,复生大喜,是为如来自以己力开初径路,成最正觉。又有众生多于瞋恚,不舍身、口、意恶业,其人于后遇善知识,得闻法言,法法成就,离身恶行、口、意恶行,生欢喜心,恬[*]然快乐,又于乐中,复生大喜;如人舍于麤食,食百味饭,食已充足,复求胜者。行者如是,离不善法,得欢喜乐,又于乐中,复生大喜,是为如来开第二径路。又有众生愚冥无智,不识善恶,不能如实知苦、集、尽、道,其人于后遇善知识,得闻法言,法法成就,识善不善,能如实知苦、集[*]、尽、道,舍不善行,生欢喜心,恬[*]然快乐,又于乐中,复生大喜;如人舍于麤食,食百味饭,食已充足,复求胜者。行者如是,离不善法,得欢喜乐,又于乐中,复生大喜,是为如来开第三径路。’

“时,梵童子于忉利天上说此正法,毗沙门天王复为眷属说此正法,阇尼沙神复于佛前说是正法,世尊复为阿难说此正法,阿难复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说是正法。”

是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五

[校勘]

“佛说长阿含经”,大正藏原为“佛说长阿含”,宋、元二本作“佛说长阿含经”,明本无“佛说长阿含经”六字,圣本作“长阿含”,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佛说长阿含经”。

“那提”,巴利本作 Nādika。

“揵椎住处”,大正藏原为“揵稚住处”,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揵椎住处”。[*]

“揵椎住处”,巴利本作 Giñjakâvasatha。

“自”,宋、元、明三本作“然”。

“特”,元本作“时”。

“别”,明、圣二本作“莂”。

“第二迦”,宋、元、明三本作“二迦”。

“利”,宋、元、明三本作“梨”。

“迦尸”,巴利本作 Kāsī。

“居萨罗”,巴利本作 Kosalā。

“拔祇”,巴利本作 Vajjī。

“末罗”,巴利本作 Mallā。

“支提”,巴利本作 Cetī。

“拔沙”,大正藏未标明任一本大藏经作“䟦沙”,今查碛砂藏、永乐北藏二本皆作“跋沙”。

“拔沙”,巴利本作 Vaṅsā。

“居楼”,巴利本作 Kurū。

“般阇罗”,巴利本作 Pañcālā。

“颇漯”,宋、元、明三本作“阿湿”。

“般”,圣本作“槃”。

“婆”,圣本作“娑”。

“浮”,大正藏原为“洴”,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浮”。

“摩竭”,巴利本作 Māgadhā。

“授”,宋本作“受”。

“缾沙”,巴利本作 Bimbisāra。

大正藏无“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那伽”,巴利本作 Nādika。

“阇尼沙”,巴利本作 Janavasabha。

明本无“阇尼沙秦言胜结使”八字。

“毘沙门”,巴利本作 Vessavaṇa。

“诣”,元、明二本作“诸”。

大正藏在“乃”字之后有一“至”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大正藏在“生”字之后有一“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毘楼勒”,巴利本作 Virūḷhaka。

“净”,大正藏原为“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净”。

“值”,大正藏原为“遇”,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值”。

“忉利诸天”,巴利本作 Tāvatiṁsā。

“提头赖吒”,圣本作“提帝赖吒”。

“提头赖吒”,巴利本作 Dhataraṭṭha。

宋、元、明三本无“叉”字。

“毘楼博叉”,圣本作“毘楼波叉”。

“毘楼博叉”,巴利本作 Virūpakkha。

“阿修伦众”,巴利本作 Asura-kāyā。

“释提桓因”,巴利本作 Sakka devānam Inda。

“王”,大正藏原为“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王”。[*]

“法堂”,巴利本作 Sudhammā Sabhā。

“怖”,大正藏原为“怪”,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怖”。

“梵童子”,巴利本作 Brahmā Sanaṁkumāra。

“坐”,大正藏原为“座”,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坐”。[*]

“生”,宋、元、明、圣四本作“主”。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大正藏无“天”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宋本无“于未来世,当复有佛说如是法”十二字。

宋、元、明三本无“甚”字。

“也”,宋、元、明三本作“耶”。

“醍醐”,圣本作“提湖”。

“等”,大正藏原为“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等”。

大正藏无“身”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无“内外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十六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等为”,宋、元、明三本作“谓”。

宋、元、明三本无“等”字。

“数”,宋、元、明三本作“量”。

“恬”,宋、元、明三本作“淡”,圣本作“沾”。[*]

“智”,宋、元、明三本作“知”。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集”。[*]

宋、元、圣三本无“佛说”二字。

圣本在“五”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注解]

那提:村名,同下文之那伽、那罗。

揵椎住处:位于那提村,一座用砖瓦建成的建筑物。卷二作“犍椎处”。

居萨罗: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部,其首都为舍卫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国。另译为“憍萨罗”、“拘萨罗”。

拔祇:即是卷二的跋祇。

拔沙国:十六大国之一,又作“跋蹉国”,首都为拘睒弥。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跋蹉国又称为拘睒弥国。

缾沙:优婆塞名,是摩竭提国的国王,阿阇世王的父亲。悉达多太子出家后曾行经摩竭提国王舍城,瓶沙王见到他很欢喜,表示愿意让半个国家给悉达多太子,要他别出家了。悉达多太子没有接受,瓶沙王就预约他成道后到王舍城接受供养。曾建立迦兰陀竹园,供养三宝,后被太子阿阇世篡位而死在狱中。又译为“频婆娑罗”、“瓶沙”。

阇尼沙秦言胜结使:“阇尼沙”是音译,在汉语中意指超越烦恼。

见道迹:见到圣道的途径。

衣毛为竖:全身发麻,身上的毛都竖了起来。

更:经历。

影福:由佛庇荫而来的福份,在这里特指天人听佛说法后天福会增长。

真实法:正法;真实的教义。

如来以方便力说善不善,具足说法而无所得,说空净法而有所得:佛陀采用有效的方法教导弟子区分善与不善,充分地说法却在心中没有所得(没有执著),讲说空而清净的法却让听众有所得(有所领悟)。

醍醐:从牛奶中精炼出来的最上等乳酪。

内身观已,生他身智:观察自身以内后,也生起观察自身以外(例如他人身体或身外的物理世界)的智慧。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当住于在自身内的身上随观著身时,那时,他完全入定,完全明净,当已完全入定,已完全明净时,他在外部其他的身上使智见生起”。

七定具:七个修习正定的辅助,即八圣道的前七支。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七个定的资助”。按: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二十八第749经及《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双品1〉第189经圣道经,八圣道由正见开始次第相生,最后成就正定。

正见:正确的见解;布施是善的、咒愿(祝福)是善的、供养是善的、有善行恶行、有善恶业报、有轮回、有父母(要孝顺)、有众生轮回受生(非断灭见)、有办法证得涅槃,以及四圣谛等出世间的智慧。

正志:正确的意向;离于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又译为“正治”、“正思”、“正思惟”。

正语:正确的言语;不说妄语、恶口、两舌、绮语。

正业:正确的行为;不做杀生、偷盗、邪淫的事。

正命:正当的谋生;以不违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

正方便:正确的努力;已生的恶令断,未生的恶令不起,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长。另译为“正精进”、“正勤”。

正念: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现前的对象)。

欲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依“意欲”所引发的禅定,勤奋修行,而成就神通。其中“欲定”是指由(对禅定的、圣果的)意愿、欲望而引发的禅定,“灭行”是?勤奋?修行,“神足”即神通的基础。又译为“欲定勤行成就神足”、“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欲定心成就断如意足”、“欲定如意足”、“欲定精勤不懈灭行成就以修神足”、“自在三昧行尽神足”、“自在三昧神力”。

精进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依“精进”所引发的禅定,勤奋修行,而成就神通。“精进定”又译为“勤定”。又译为“精进定勤行成就神足”。

意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依“心念专注”所引发的禅定,勤奋修行,而成就神通。“意定”又译为“心定”。又译为“心定勤行成就神足”。

思惟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依“慧观”所引发的禅定,勤奋修行,而成就神通。“思惟”是以智慧分析事物,洞察事物的本质。“思惟定”又译为“观定”、“诫三昧”。又译为“观定勤行成就神足”。

神足:这里为神通的通称,包含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当来:未来。

化身:变化出来的身体。

还摄:收回;整理。

善知识:字面的意思是“好的朋友”,在佛教中特指能帮助众生舍恶修善的人。

麤食:粗糙的食物。又译为“麤疏食”。

百味:种种美味。

不善法:不善的事情。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缾沙王的前世今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缾沙王(频婆娑罗王)曾为摩竭提国的国王,也是第一位护持佛陀的国王,但晚年被提婆达兜教唆下的太子阿阇世篡位软禁于狱中,参见《增一阿含经》卷八〈安般品17〉第11经所载。阿阇世王后来听到他母亲韦提希夫人描述父亲在他小时候是怎么地爱他,而心生悔意,但缾沙王已饿死于狱中。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十七记载缾沙王之所以饿死狱中,是由于前世所造恶业:他在过去世时,曾因不辨善恶,误会辟支佛,而将辟支佛锁在房中,并叫骂辟支佛在房中饿死算了。后来气消之后,还是给了辟支佛食物,在发现自己错怪辟支佛后,更发露忏悔。因为忏悔并供养辟支佛的善业而生为国王并得遇佛陀且证得初果,也因为禁闭辟支佛的恶业而饿死狱中。

他此生护持及修行佛法也功不唐捐,本经记载了缾沙王在人间饿死后,往生为毗沙门天王的天子,受福无量,而且在七世内必得涅槃。

  • 七定具:七个修习正定的辅助

《杂阿含经》卷二十八第749经和《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双品1〉第189经圣道经都表示八圣道由正见开始次第而起,最后成就正定。本经也表示八圣道当中的前七个有助于正定(八圣道当中的第八个)。

有正确的见解(正见),而能有正确的意向、动机(正志),有正确的言行(正语、正业)、从事正当的工作(正命)、适切地努力(正方便),才能心安理得,培养清澈的觉知(正念),最终达成真正的禅定(正定)。

八圣道中正志、正语、正业即正确的意业、正确的口业、正确的身业。有正见才会知道要时时保持清净的身口意三业;有正见并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面对大环境,而能选择、从事正命及正方便;有清净的身口意而观照身心,才能有正念及正定。

 
agama3/長阿含經第四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12/10 22:31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69930934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