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二十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阿那律相应 (2/2)]

《杂阿含经》“阿那律相应”的内容为卷十九第535~536经及本卷第537~545经,记录了阿那律尊者的说法,也记载到阿那律尊者常向大家说修习四念处的好处。

(五三七)[0139c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大目犍连、尊者阿那律住舍卫国手成浴池侧。

尊者舍利弗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阿那律言:“奇哉!阿那律!有大德神力,于何功德修习多修习而能致此?”

尊者阿那律语尊者舍利弗言:“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何等为四念处?内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知,如是调伏世间贪忧。尊者舍利弗!是名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

“尊者舍利弗!我于四念处善修习故,于小千世界少作方便,能遍观察,如明目士夫于楼观上,观下平地种种之物,我少作方便,观察小千世界亦复如是。如是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校勘]

圣本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十一字。

“致”,大正藏原为“至”,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致”。

圣本无“如”字。

“种”,圣本作“平”。

[注解]

大德神力:大神通。

内身身观念处:正念安住在身体内,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

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贪忧:勤奋努力,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调教、驯服世间的贪与忧。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阿那律尊者是“天眼第一”,天眼所见能及一千个行星系(围绕某恒星公转的各种天体的集合,例如太阳系)的范围,而这神通是修习四念处所成就的。

(五三八)[0140a0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阿那律住舍卫国。

尔时,尊者大目犍连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时,尊者大目犍连问尊者阿那律:“于何功德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

尊者阿那律语尊者大目犍连:“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何等为四?内身身观系心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除世间贪忧,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观系心住,精进方便,除世间贪忧,是名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于千须弥山少方便悉能观察,如明目士夫登高山顶,观下千多罗树林。如是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以少方便见千须弥山。如是,尊者大目犍连!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注解]

身身观系心住:即“身身观念处”、“身念处”。

[对应经典]

 

(五三九)[0140a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阿那律住舍卫国手成浴池侧。

尔时,尊者阿难往尊者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尊者阿难问尊者阿那律:“于何功德修习多修习,成就如是大德大力大神通?”

尊者阿那律语尊者阿难:“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大力。何等为四?内身身观念处系心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除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观念处系心住,精勤方便,除世间贪忧。如是,尊者阿难!修习四念处成就天眼通我于此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少方便,以净天眼过于人眼,见诸众生,死时、生时,好色、恶色,上色、下色,善趣、恶趣,随业受生,皆如实见。此诸众生身恶行,口、意恶行,诽谤贤圣,邪见因缘,身坏命终,生地狱中。如是众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谤贤圣,正见成就,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天上。

“譬如明目士夫住四衢道,见诸人民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我亦如是,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大力神通,见诸众生,死时、生时,善趣、恶趣。如是众生身恶行,口、意恶行,诽谤贤圣,邪见因缘,生地狱中。如是众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谤贤圣,正见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天上。如是,尊者阿难!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大力神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浴”字。

“于”,大正藏原为“天”,今依据圣本改作“于”。

[注解]

四衢道:十字路口。“衢”读音同“渠”。

[对应经典]

 

(五四〇)[0140b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身遭病苦。

时,有众多比丘诣尊者阿那律所,问讯慰劳已,于一面住,语尊者阿那律言:“尊者阿那律!所患增损可安忍不?病势渐损不转增耶?”

尊者阿那律言:“我病不安,难可安忍,身诸苦痛,转增无损。”即说三种譬,如上叉摩经说。

“然我身已遭此苦痛,且当安忍,正念、正知。”

诸比丘问尊者阿那律:“心住何所,而能安忍如是大苦,正念、正知?”

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言:“心放哪边才能安忍大苦住四念处,我于所起身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何等为四念处?谓内身身观念处,乃至受、心、法观念处,是名住于四念处,身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

时,诸正士共论议已,欢喜随喜,各从座起而去。

[校勘]

“林”,宋、圣二本作“材”。[*]

“松林精舍”,巴利本作 Andhavana。

“忍”,圣本作“住”。

[注解]

松林精舍:祇树给孤独园内的一栋建筑。

叉摩经:《杂阿含经》卷五第103经,当中譬喻差摩比丘得重病时,比以下三种情况还痛苦 1) 头被绳索网住大力绞杀时的头痛 2) 牛被屠夫剖腹割取内脏时的腹痛 3) 两手被从两边捉住以将身体悬挂在火上烧烤时两脚的焚烧痛苦。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心住四念处,而能安忍大苦,正念、正知

阿那律尊者心住四念处,而能安忍大苦,正念、正知。例如在病苦时,修“受念住”观察“苦受”,可将“痛苦”从主观的经验变成客观的观察对象,而能不陷溺于痛苦中,保持正念、正知。

也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五第107经:“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不生爱乐,见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恼苦生;心不随转恼苦生已,得不恐怖、障碍、顾念、结恋。受、想、行、识亦复如是。”(CBETA, T02, no. 99, p. 33, b14-19) 以及卷十七第470经:“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CBETA, T02, no. 99, p. 120, a25-27)

(五四一)[0140c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病未久。

时,有众多比丘往诣阿那律所,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问尊者阿那律:“安隐乐住不?”

阿那律言:“安隐乐住,身诸苦痛渐已休息。”

诸比丘问尊者阿那律:“住何所住,身诸苦痛渐得安隐?”

尊者阿那律言:“住四念处,身诸苦痛渐得安隐。何等为四?谓内身身观念处,乃至法法观念处,是名四念处。住此四念处故,身诸苦痛渐得休息。

时,诸正士共论议已,欢喜随喜,各从座起而去。

[校勘]

大正藏无“渐”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差:同“瘥”,病痊愈。读音为“拆”作四声。

[对应经典]

 

(五四二)[0140c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

时,有众多比丘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问尊者阿那律:“若比丘在于学地,上求安隐涅槃住,圣弟子云何修习多修习,于此法、律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言:“若比丘在于学地,上求安隐涅槃心住,圣弟子云何修习多修习,于此法、律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者?当住四念处。何等为四?谓内身身观念处,乃至法法观念处。如是四念处修习多修习,于此法、律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诸比丘共闻尊者阿那律所说,欢喜随喜,各从座起而去。

[校勘]

“求”,大正藏原为“述”,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求”。

[注解]

学地:在修学戒定慧的“有学”阶段。佛弟子中尚未证阿罗汉的圣者,还有法须修学,因此称为“有学”。(阿罗汉则是“无学”,已毕业了。)

[对应经典]

 

(五四三)[0141a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住。

时,有众多比丘诣尊者阿那律所,与尊者阿那律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语尊者阿那律言:“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离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亦修四念处耶?”

尊者阿那律语比丘言:“若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离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彼亦修四念处也。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证者证,为现法乐住故。所以者何?我亦离诸有漏,得阿罗汉,所作已作,心善解脱,亦修四念处故。不得者得,不到者到,不证者证,乃至现法安乐住。”

时,诸正士共论议已,欢喜随喜,各从座起而去。

[校勘]

“作”,圣本作“作心”。

[注解]

不得者得,不证者证,为现法乐住:为了(让尚未证阿罗汉的人)得到未得的、证到未证的,(让阿罗汉)当生保持在安乐中。相当的南传经文没有这句。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有同学问:“阿罗汉是‘无学’圣者,为什么还要修四念处?”

四念处是将心念栓住,将心念摆在身、受、心、法上,而不会散乱。阿罗汉的心念已经不会散乱,自然也住于四念处。

(五四四)[0141b0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语尊者阿那律:“尊者何故于沙门瞿昙法中出家?”

尊者阿那律言:“为修习故。”

复问:“何所修习?”

答言:“谓修诸、修诸、修诸觉分、修诸念处,汝欲闻何等修?”

复问:“根、力、觉分,我不知其名字,况复问义,然我欲闻念处。”

尊者阿那律言:“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比丘内身身观念处,乃至法法观念处。”

时,众多外道出家闻尊者阿那律所说,欢喜随喜,各从座起而去。

[校勘]

圣本无“诸”字。

“众多”,宋、元、明三本作“多众”。

[注解]

根:五根;五种能转迷为悟的能力(1)信、(2)精进、(3)念、(4)定、(5)慧。

力:五力;由五根实修而发挥出的具体力量,即 (1)信力、(2)精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觉分:七觉分;觉悟的方法的各个部分 (1)念觉分、(2)择法觉分、(3)精进觉分、(4)喜觉分、(5)轻安觉分、(6)定觉分、(7)舍觉分。

念处:四念处;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1)身念处、(2)受念处、(3)心念处、(4)法念处。

 

(五四五)[0141b1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住松林精舍。

时,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譬如大树,生而顺下,随浚随输,若伐其根,树必当倒,随所而顺下。如是比丘修四念处,长夜顺趣浚[*]输,向于远离;顺趣浚[*]输,向于出要,顺趣浚[*]输,向于涅槃。”

尊者阿那律说此经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浚”,宋、元、明、圣四本作“后”。[*]

[注解]

浚输:疏通、通往。其中“浚”是疏通,“输”是运送。

出要:出离;离欲。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说持续地修行四念处,自然水到渠成、向于涅槃。以下两经也表达类似的概念:

  •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27经:“彼田夫随时耕磨、溉灌、下种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长,今日果实,今日成熟,若明日、后日也。’[……]伏鸡生卵,若十乃至十二,随时消息,冷暖爱护。彼伏鸡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后日,当以口啄,若以爪刮,令其儿安隐得生。’然其伏鸡善伏其子,爱护随时,其子自然安隐得生。”(CBETA, T02, no. 99, p. 212, a27-b15)

[导读:大迦旃延相应]

日本兴福寺像

摩诃迦旃延尊者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出生于西印度阿槃提国,是该国国师婆罗门之子。从佛出家而证阿罗汉后,他大多在当时佛法尚未普及的西印度弘法。

常有佛弟子听到了佛陀精简的说法,听不懂的,向摩诃迦旃延尊者请教,他都能详细解说,让人了解佛法的义理,因此以“善解经律,而能论义”闻名。

《杂阿含经》“大迦旃延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546~555经,记录了摩诃迦旃延尊者的说法。

(五四六)[0141b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在跋兰那聚落乌泥池侧。

时,有执澡梵志诣摩诃迦旃延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问摩诃迦旃延言:“何因何缘王、王共诤,婆罗门居士、婆罗门居士共诤?”

摩诃迦旃延答梵志言:“贪欲系着因缘故,王、王共诤,婆罗门居士、婆罗门居士共诤。”

梵志复问:“何因何缘出家、出家而复共诤?”

摩诃迦旃延答言:“以见欲系着故,出家、出家而复共诤。”

梵志复问:“摩诃迦旃延!颇有能离贪欲系着及离此见欲系着不?”

尊者摩诃迦旃延答言:“梵志!有。我大师如来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能离此贪欲系着及见欲系着。”

梵志复问:“佛世尊今在何所?”

答言:“佛世尊今在婆罗耆人中,拘萨罗国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梵志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向佛所住处合掌赞叹。

“南无南无佛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能离欲贪诸系着,悉能远离贪欲缚及诸见欲,净根本。”

时,持澡[*]罐[*]杖梵志闻尊者摩诃迦旃延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校勘]

“摩诃迦旃延”,巴利本作 Mahā-kaccāna。

“跋兰那”,巴利本作 Varaṇā。

宋本无“澡”字。[*]

“罐”,大正藏原为“灌”,宋本则作“盥”,今依据元、圣二本改作“罐”。[*]

“执澡罐杖”,巴利本作 Ārāmadaṇḍa。

圣本无“婆罗门居士”五字。

宋、元、明三本无“供”字。

[注解]

摩诃迦旃延:比丘名,以“善解经律,而能论义”闻名。又作“大迦旃延”。

执澡罐杖:拿着水瓶和拐杖。“澡罐”是水瓶,可用来洗手。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净的修行)的人,音译为“婆罗门”,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

见欲:对见解的贪著。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世上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来自对于贪欲的执著;出家人之间的斗争,来自对于见解的执著。佛陀没有这些执著,达到真正的清净。
  • 有同学问:“择善固执算不算是见欲系着?”

世俗所谓的“择善固执”有导向解脱、离贪瞋痴的,也可能有导向贪瞋痴的。佛弟子自然是导向解脱、离贪瞋痴的择善固执。

佛弟子以善法欲(对善法的喜爱)精进修行,达成解脱后自然连善法欲也如筏一般地舍离了,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1经中说:“圣弟子修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乃至断爱,爱断已,彼欲亦息。修精进定、心定、思惟定断行成就,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乃至爱尽,爱尽已,思惟则息。”(CBETA, T02, no. 99, p. 147, b4-9)

(五四七)[0141c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尊者摩诃迦旃延在婆罗那乌泥池侧,与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持衣事。

时,有执杖梵志年耆根熟,诣食堂所,于一面拄杖而住,须臾默然已,语诸比丘:“诸长老!汝等何故见老宿士不共语问讯,恭敬命坐?”

时,尊者摩诃迦旃延亦在众中坐。时,尊者摩诃迦旃延语梵志言:“我法有宿老来,皆共语问讯,恭敬礼拜,命之令坐。”

梵志言:“我见此众中无有老于我者,不恭敬礼拜、命坐,汝云何言:‘我法见有宿老,恭敬礼拜,命其令坐’?”

摩诃迦旃延言:“梵志!若有耆年八十、九十,发白齿落,成就年少法者,此非宿士;虽复年少年二十五,色白发黑,盛壮美满,而彼成就耆年法者,为宿士数。”

梵志问言:“云何名为八十、九十,发白齿落,而复成就年少之法,年二十五,肤白发黑,盛壮美色,为宿士数?”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梵志言:“不贪五欲才是资深五欲功德。谓眼识色爱、乐、念,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爱[*]、乐、念。于此五欲功德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浊。梵志!若如是者,虽复八十、九十,发白齿落,是名成就年少之法。虽年二十五,肤白发黑,盛壮美色,于五欲功德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浊,若如是者,虽复年少年二十五,肤白发黑,盛壮美色,成就老人法,为宿士数。

尔时,梵志语尊者摩诃迦旃延:“如尊者所说义,我自省察,虽老则少,汝等虽少,成耆年法。世间多事,今便请还。”

尊者摩诃迦旃延言:“梵志!汝自知时。”

尔时,梵志闻尊者摩诃迦旃延所说,欢喜随喜,还其本处。

[校勘]

“拄”,大正藏原为“柱”,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拄”。

“爱”,圣本作“受”。[*]

“今”,大正藏原为“令”,今依据前后文改作“今”。

[注解]

执杖梵志:手拿拐杖的外道在家修行人。相当的《增壹阿含经》经文作“奸荼婆罗门”。

宿老:老人,常指德高望重的人。

宿士数:属于长辈。

世间多事,今便请还:在世俗中还有许多事要处理,现在便请辞先回去了。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大迦旃延尊者指出“不贪五欲”才是真正的资深。虽然年长,若贪爱染著于感官之欲,实际上心智是较不成熟的;即使年少,若对于感官之欲不贪爱染著,心智上则是较成熟的。

[进阶辨正]

[导读:十恶、十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佛经通常列举十恶业及十善业。十恶是:

  1. 杀生:杀人、畜。
  2. 偷盗:偷窃。
  3. 邪淫:不正当的性关系。
  4. 妄语:说谎。
  5. 两舌:离间。
  6. 恶口:骂人。
  7. 绮语:花言巧语。
  8. 贪欲:贪心。
  9. 瞋恚:生气。
  10. 邪见: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见解。


十恶又称为十不善业迹、十恶业道,行十恶会感召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

相反的则是十善:

  1. 不杀生:不杀人、畜,悲念众生。
  2. 不偷盗:不偷窃。
  3. 不邪淫:没有不正当的性关系。
  4. 不妄语:不说谎。
  5. 不两舌:不离间。
  6. 不恶口:不骂人。
  7. 不绮语:不花言巧语。
  8. 不贪欲:不贪心。
  9. 不瞋恚:不生气。
  10. 正见:正确的见解。


十善又称为十善业迹、十善业道,行十善会感召天道或人道,甚至成为解脱的基础。

十善或十恶中,前三个是属于身业,接着的四个是属于口业,最后三个是属于意业。身、口、意三业清净,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业力的运作是世间自然的法则,自然也不会因为人的身分、阶级而有任何差别。

(五四八)[0142a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尊者摩诃迦旃延在中住。

时,摩偷罗国王是西方王子,诣尊者摩诃迦旃延所,礼摩诃迦旃延足,退坐一面,问尊者摩诃迦旃延:“婆罗门自言:‘我第一,他人卑劣,我白,余人黑,婆罗门清净,非非婆罗门;是婆罗门子从口生婆罗门所化,是婆罗门所有。’尊者摩诃迦旃延!此义云何?”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摩偷罗王言:“大王!此是世间言说耳。世间言说言:‘婆罗门第一,余人卑劣,婆罗门白,余人黑,婆罗门清净,非非婆罗门;是婆罗门从婆罗门生,生从口生,婆罗门所化,是婆罗门所有。’大王当知,业真实者,是依业者。”

王语尊者摩诃迦旃延:“此则略说,我所不解,愿重分别。”

尊者摩诃迦旃延言:“今当问汝,随问答我。”即问言:“大王!汝为婆罗门王,于自国土,诸婆罗门、刹利、居士、长者,此四种人悉皆召来,以财以力使其侍卫,先起后卧,及诸使令,悉如意不?”

答言:“如意。”

复问:“大王!刹利为王、居士为王、长者为王,于自国土所有四姓悉皆召来,以财以力令其侍卫,先起后卧,及诸使令,皆如意不?”

答言:“如意。”

复问:“大王!如是四姓悉皆平等,有何差别?当知,大王!四种姓者,皆悉平等,无有胜如差别之异。”

摩偷罗王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实尔,尊者!四姓皆等,无有种种胜如差别。”

“是故,大王!当知四姓,世间言说为差别耳,乃至依业,真实无差别也。复次,大王!此国土中有婆罗门,有偷盗者,当如之何?”

王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婆罗门中有偷盗者,或鞭、或缚,或驱出国,或罚其金,或截手足耳鼻,罪重则杀,及其盗者。然婆罗门,则名为贼。”

复问:“大王!若刹利、居士、长者中有偷盗者,当复如何?”

王白尊者摩诃迦旃延:“亦鞭、亦缚,亦驱出国,亦罚其金,亦复断截手足耳鼻,罪重则杀。”

“如是,大王!岂非四姓悉平等耶?为有种种差别异不?”

王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如是义者,实无种种胜如差别。”

尊者摩诃迦旃延复语王言:“当知,大王!四种姓者,世间言说言:‘婆罗门第一,余悉卑劣,婆罗门白,余人悉黑,婆罗门清净,非非婆罗门。’当依业真实、业依耶?”

复问:“大王!婆罗门杀生、偷盗、邪淫、妄言、恶口、两舌、绮语、贪、恚、邪见,作十不善业迹已,为生恶趣耶?善趣耶?于阿罗呵所为何所?”

王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婆罗门作十不善业迹,当堕恶趣,阿罗呵所,作如是闻。刹利、居士、长者亦如是说。”

复问:“大王!若婆罗门行十善业迹,离杀生,乃至正见,当生何所?为善趣耶?为恶趣耶?于阿罗呵所,为何所闻?”

王白尊者摩诃迦旃延:“若婆罗门行十善业迹者,当生善趣,阿罗呵所,作如是、闻如是,刹利、居士、长者亦如是说。”

复问:“云何?大王!如是四姓,为平等不?为有种种胜如差别耶?”

王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如是义者,则为平等,无有种种胜如差别。”

“是故,大王当知,四姓悉平等耳,无有种种胜如差别。世间言说故有:‘婆罗门第一,婆罗门白,余者悉黑,婆罗门清净,非非婆罗门;婆罗门生,生从口生,婆罗门作,婆罗门化,婆罗门所有。’当知业真实、业依。”

王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实如所说,皆是世间言说,故有:‘婆罗门胜,余者卑劣,婆罗门白,余者悉黑,婆罗门清净,非非婆罗门;婆罗门生,生从口生,婆罗门化,婆罗门所有。’皆是业真实、依于业。”

尔时,摩偷罗王闻尊者摩诃迦旃延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稠”,圣本作“筹”。

“摩偷罗”,巴利本作 Madhura。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令其”,圣本作“使令”,宋、元、明三本无“其”字。

“耳”,圣本作“异”。

“罪重”,圣本作“重罪”。

元、明二本在“门”字之后有“生生从口生婆罗门化婆罗门所有”十四字。

“所”,宋、元、明三本作“所为何所”。

大正藏无“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者”,圣本作“人”。

[注解]

稠林:茂密的森林。

摩偷罗:中印度的古国,在当今印度德里东南约一百四十公里处,为古代通商要地。

口生:婆罗门教的吠陀经典传说梵天口生婆罗门种,双臂生刹帝利种,双腿生毘舍种,双脚生首陀罗种,而区分出四个种姓阶级,因此称婆罗门为“口生”。

婆罗门所化:梵天所创造的。“梵天”(brahma)古译有时混译为“梵者”、“婆罗门”(brāhmaṇa)。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梵天所化作”。

业真实者,是依业者:(一个人的高贵与否,)身口意业的造作才是真实的标准、依据。

以财以力使其侍卫,先起后卧,及诸使令:以钱财及势力让他们服侍、护卫国王,比国王早起及晚睡,并且作各种的使唤、差遣。

种姓:家世;血统;阶级。

胜如:优劣。

于阿罗呵所为何所闻:你从佛陀所听到的是什么?“阿罗呵”即如来十号中“应供”的音译,也是“阿罗汉”的另译。

[对应经典]

 

(五四九)[0143a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住阿槃提拘罗罗咤精舍。尊者摩诃迦旃延晨朝着衣持钵,入拘罗罗咤精舍,次第乞食,至迦梨迦[*]优婆夷舍。

时,优婆夷见尊者摩诃迦旃延,即敷床坐,请令就坐,前礼尊者摩诃迦旃延足,退住一面,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如世尊所说,答僧耆多童女所问,如世尊说僧耆多童女所问偈:

“实义存于心,  寂灭而不乱,
 降伏诸勇猛,  可爱端正色
 一心独静思,  服食妙禅乐,
 是则为远离。  世间之伴党,
 世间诸伴党,  无习近我者

“尊者摩诃迦旃延!世尊此偈,其义云何?”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优婆夷言:“姊妹!有一沙门婆罗门言:‘地一切入处正受,此则无上,为求此果。’姊妹!若沙门婆罗门于地一切入处正受,清净鲜白者,则见其本、见患、见灭、见灭道迹;以见本、见患、见灭、见灭道迹故,得真实义存于心,寂灭而不乱。姊妹!如是水一切入处、火一切入处、风一切入处、青一切入处、黄一切入处、赤一切入处、白一切入处、空一切入处、识一切入处为无上者,为求此果。

“姊妹!若有沙门婆罗门,乃至于识处一切入处正受,清净鲜白者,见本、见患、见灭、见灭道迹;以见本、见患、见灭、见灭道迹故,是则实义存于心,寂灭而不乱,善见善入。是故世尊答僧耆多童女所问偈:

“实义存于心,  寂灭而不乱,
 降伏诸勇猛,  可爱端正色。
 一心独静思,  服食妙禅乐,
 是则为远离,  世间之伴党,
 世间诸伴党,  无习近我者。

“如是,姊妹!我解世尊以如是义故,说如是偈。”

优婆夷言:“善哉,尊者说真实义,唯愿尊者受我请食。”

时,尊者摩诃迦旃延默然受请。

时,迦梨迦优婆夷知尊者摩诃迦旃延受请已,即办种种净美饮食,恭敬尊重,自手奉食。

时,优婆夷知尊者摩诃迦旃延食已,洗钵、澡漱讫,敷一卑座[*],于尊者摩诃迦旃延前恭敬听法。

尊者摩诃迦旃延为迦梨迦优婆夷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而去。

[校勘]

“阿槃提”,巴利本作 Avantī。

“拘罗罗咤”,巴利本作 Kuraraghara。

“迦”,宋、圣二本作“伽”。[*]

“迦梨迦”,巴利本作 Kālī。

“问”,圣本作“说”。

“漱”,大正藏原为“嗽”,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漱”。[*]

[注解]

阿槃提: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西印度。是摩诃迦旃延的祖国。又译为“阿磐提”。

拘罗罗咤精舍:阿槃提国拘罗罗咤(猕猴)村山上的石窟,是摩诃迦旃延尊者修行的地方。

次第乞食:依著次序一家一家地托钵乞求食物。又译为“次第行乞”、“次行乞食”。

床坐:坐卧用的台座。

答僧耆多童女所问:疑为“答爱欲天女所问”的讹误,出自《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第1092经。

降伏诸勇猛,可爱端正色:降伏各种强而有力(而能奴役人)的可爱、漂亮的色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征服可爱、悦意形色的军队后”。

世间诸伴党,无习近我者:字面意义为“世俗的伙伴党羽,没有亲近我的”,摩诃迦旃延尊者的解说则可显示这是指如实了知而解脱于世间的一切。

一切入处正受: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等十法,使其一一周遍于一切处的修定法,也作“十遍处”,“十一切处”。

清净鲜白:无瑕无垢。

见其本、见患、见灭、见灭道迹:知道其本质、祸患、解脱、解脱的道路。

善见:清楚地了解。

善入:好好地实证。

澡漱:洗手、漱口。

卑座:矮的座位。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本经中提到的“一切入处正受”,在《中阿含经》中较多解说,例如“地一切入处正受”是以地大为所缘,观想使其周遍于一切处的修定法。本经中摩诃迦旃延尊者即解说在定境之上,要能结合四圣谛的谛观,才能有真正的解脱。也就是因定发慧。
  • 有同学问:“本经引用的偈子中,为何好像佛陀在强调他没有朋友?”

这偈子在原经文中是回应爱欲天女(魔女)的诱惑,天魔波旬的女儿想作佛陀的女朋友,佛陀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因此这偈子乍看讲得比较绝,以显示佛陀不受魔女的诱惑。而摩诃迦旃延尊者更进一步地解释,这是因为因定发慧的圣者不染著于一切,自然也不染著于世俗的伴党。

[进阶辨正]

[导读:六念]

“六念”是六种能收摄心念乃至证得涅槃的禅修方法,包括:

  1. 念佛:忆念佛陀的德性,例如如来十号。念佛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他人的意向,不染著于五欲,安住于正念、正智,直心没有后悔,而能身心轻松安稳,进而心定,乃至成就涅槃。
  2. 念法:忆念正法、律能让人离欲,解脱烦恼,当下体证。念法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别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3. 念僧:忆念圣众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应当恭敬供养。念僧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别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4. 念戒:忆念戒德,成就清净戒。念戒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别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5. 念施:忆念布施,高兴地离于吝啬与贪心,没有执著,平等布施。念施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别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6. 念天:忆念天人的德性,念有信、戒、施、闻、慧的修行人命终得生天上,我也应该要有信、戒、施、闻、慧。念天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别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修行六念能将心摆在能引导解脱的善念上,此时自然就不会犯戒,也不会有不好的念头,渐渐而能得定,再因定发慧。

本卷第550经是《杂阿含经》中解说六念的重要经文,并可对读卷三十第857经卷三十三第931经《增壹阿含经》卷二〈广演品3〉的解说。

《增壹阿含经》卷二〈广演品3〉中将六念再加上“念休息(念寂静)”、“念安般”、“念身”、“念死”,成为“十念”,不论“六念”或“十念”都是佛教中很常见的修法。

修行六念有什么好处?经上说修习六念或十念可以“出苦处昇于胜处,说一乘道净诸众生,离诸恼苦,忧悲悉灭,得真如法”(CBETA, T02, no. 99, p. 143, b21-23),“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CBETA, T02, no. 99, p. 237, c20),“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CBETA, T02, no. 125, p. 554, a9-11)

(五五〇)[0143b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诸比丘:“佛世尊、如来、、等正觉所知所见,说法出苦处昇于胜处,说一乘道净诸众生,离诸恼苦,忧悲悉灭,得真如法。何等为六?念佛谓圣弟子念如来、应、等正觉所行法净,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圣弟子念如来、应所行法故,离贪欲觉、离瞋恚觉、离害觉。如是,圣弟子出染著心。何等为染着心?谓五欲功德,于此五欲功德离贪、恚、痴,安住正念、正智,乘于直道,修习念佛,正向涅槃,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第一出苦处昇于胜处,一乘道净于众生,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念法复次,圣弟子念于正法,念于世尊现法、律,离诸热恼,非时,通达,即于现法,缘自觉悟尔时,圣弟子念此正法时,不起欲觉、瞋恚、害觉。如是,圣弟子出染着心。何等为染着心?谓五欲功德。于此五欲功德离贪、恚、痴,安住正念、正知,乘于直道,修习念法,正向涅槃,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第二出苦处昇于胜处,一乘道净于众生,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念僧复次,圣弟子念于僧法,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随顺行,谓向须陀洹、得须陀洹果,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如是四双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供养、恭敬、礼拜处,世间无上福田圣弟子如是念僧时,尔时圣弟子不起欲觉、瞋恚、害觉。如是,圣弟子出染着心。何等为染着心?谓五欲功德。于此五欲功德离贪、恚、痴,安住正念、正知,乘于直道,修习念僧,正向涅槃,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第三出苦处昇于胜处,一乘道净于众生,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念戒复次,圣弟子念于戒德,念不缺戒、不断戒、纯厚戒、不离戒、非盗取戒、善究竟戒、可赞叹戒、梵行不憎恶戒若圣弟子念此戒时,自念身中所成就戒,当于尔时不起欲觉、瞋恚、害觉。如是,圣弟子出染着心。何等为染着心?谓五欲功德。于此五欲功德离贪、恚、痴,安住正念、正知,乘于直道,修戒念,正向涅槃,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第四出苦处昇于胜处,一乘道净于众生,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念施复次,圣弟子自念施法,心自欣庆。我今离垢、虽在居家,解脱心施、常施、舍施、乐施、具足施、平等施。若圣弟子念于自所施法时,不起欲觉、瞋恚、害觉。如是,圣弟子出染着心。于何染著?谓五欲功德。于此五欲功德离贪、恚、痴,安住正念、正知,乘于直道,修施念,正向涅槃,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第五出苦处昇于胜处,一乘道净于众生,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念天复次,圣弟子念于天德,念四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清净信心,于此命终,生彼诸天。我亦如是,信、戒、施、闻、慧,于此命终,生彼天中。如是,圣弟子念天功德时,不起欲觉、瞋恚、害觉。如是,圣弟子出染着心。于何染著?谓五欲功德。于此五欲功德离贪、恚、痴,安住正念、正知,乘于直道,修天念,正向涅槃,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第六出苦处昇于胜处,一乘道净于众生,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尊者摩诃迦旃延说此经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六”,大正藏原为“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六”。

“念佛”,宋、元、明、圣四本作“佛念”。

宋、元、明三本无“于”字。

圣本无“于”字。

宋、元、明三本无“习”字。

“憎”,宋、元、明三本作“增”。[*]

宋、元、明三本无“悭”字。

“虽”,大正藏原为“离”,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虽”。

“王天”,圣本作“天王”。[*]

[注解]

六法出苦处昇于胜处:有六种方法可以出离诸苦而达到更好的境界。

离贪欲觉、离瞋恚觉、离害觉:脱离感官之欲的意向、生气的意向、加害他人的意向。

如实法:不变的真理。“如”是指如常、如本,也就是不变。“实”是指真实、真理。又译为“真如法”。

离诸热恼,非时,通达,即于现法,缘自觉悟:灭除炽热的烦恼,不须等待,趣向涅槃,就在当下,亲自能体证。

善向、正向、直向、等向:良善的趣向,正确的趣向,正直的趣向,如法的趣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依善而行、依正直而行、依真理而行、如法而行”。

四双八士:即“向须陀洹、须陀洹、向斯陀含、斯陀含、向阿那含、阿那含、向阿罗汉、阿罗汉”,这些数起来为四双、八种。另译作“四双八辈”。

不缺戒、不断戒、纯厚戒、不离戒、非盗取戒、善究竟戒、可赞叹戒、梵行不憎恶戒:不缺漏戒、不毁坏戒、纯净深厚的戒、不离开戒、不犯戒、完善圆满的戒、值得赞叹的戒、清净的修行者不嫌恶的戒。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无毁坏、无瑕疵、无污点、无杂色、智者所称赞、不取著、导向定”戒。

悭贪:吝啬与贪心。“悭”是吝啬,不舍得给别人东西;“贪”是贪心,想要更多而不满足。

信、戒、施、闻、慧:净信、持戒、布施、闻法、智慧,为优秀的在家佛教徒应该具足的五个条件,俗称“在家五法”,其定义详见卷三十三第927经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杂阿含经》及《增壹阿含经》记载的念佛行法

《杂阿含经》卷二十、三十、三十三所记载念佛是“念如来事”,并以如来十号(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例。卷三十第857经并强调最好行、住、坐、卧随时念佛。

《增壹阿含经》卷二记载念佛是以观如来形象入手,思惟佛的功德,如五分法身(无学圣者所具备的五种功德: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及觉他的层面。在实作上是以坐姿念佛为主。

其中《杂阿含经》的念如来十号,或许是后世持名念佛的本源;《增壹阿含经》的观如来形象,或许是后世观想念佛的本源;《杂阿含经》卷五十第1349经甚至提到天神观佛陀的足迹以念佛。各经所载可说是相通的,次第无非是以持名或者观佛形象,带入对佛功德的思惟(十号是说觉者的功德,五分法身是说无学圣者的功德),基于此而成就念住。


  • 天人并没有真正地解脱,为何要“念天”?

天人虽然尚未解脱,但在清净的程度、福报、甚至定力上还是远胜于一般人,也是来世善有善报的好例子。也有天人会帮助修行者,甚至天人本身是圣者,例如《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48〉第3经记载未来佛弥勒菩萨现在位于兜率天。

念天的重点在于忆念天人的德性,念有信、戒、施、闻、慧的修行人命终得生天上,因此我也要有信、戒、施、闻、慧,有为者亦若是。

念天如同六念当中任何一个,可以使心正直、获得轻安、进而心定,乃至因定发慧。以“念施”为例,布施本身不等于解脱,但可以清净施作为入手处,清净心意,而获得更高的成就。


  • 为何六念时“离贪欲觉、离瞋恚觉、离害觉”,而不直接“离贪、瞋、痴”?

“欲觉、恚觉、害觉”的“觉”又译为“寻”,是投向的注意力,寻伺在二禅以上就会寂灭了。以修行的过程来说,经上常要求初学者“不起欲觉、恚觉、害觉”,例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七第1246经有一段用炼金比喻修行历程的记述,层次是:

  1. 净心进向比丘麁烦恼缠、恶不善业、诸恶邪见渐断令灭,如彼生金,淘去刚石坚块。[……]
  2. 除次麁垢,欲觉、恚觉、害觉。[……]
  3. 次除细垢,谓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
  4. 有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
  5. 于诸三昧有行所持。[……]
  6. 得诸三昧,不为有行所持。[……] 离诸觉观,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禅。如是正受,纯一清净,离诸烦恼,柔软真实不动。于彼彼入处,欲求作证悉能得证。

可见“欲觉、恚觉、害觉”是“粗垢”,除掉后修定才能更上一层楼。至于断除“贪、瞋、痴”较进阶,真正彻底断尽“痴”(无明)则是阿罗汉了。

修行六念可以断除“欲觉、恚觉、害觉”这些恶的念头,将心意调柔,进而断除“贪、瞋、痴”。

也有别经的经文直接写六念或十念时不起贪、瞋、痴,或许是比较约略的说法。


  • 佛法的特质

佛法是可当下体证的,如佛经中一再出现的句子:“圣弟子念于正法,念于世尊现法、律,离诸热恼,非时,通达,即于现法,缘自觉悟”。实证佛法不须要等到死后,而是此生此时此刻就可体验的。

这定型句是佛经中常见形容佛法的特质的标准说法,在《杂阿含经》中出现多次,义理一致,文句略有不同,细节整理于本经线上的“进阶辨正”以方便同学们对照参考。

[进阶辨正]

(五五一)[0144a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住释氏诃梨聚落精舍。

时,诃梨聚落长者诣尊者摩诃迦旃延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如世尊义品答摩揵提所问偈

“断一切诸流,  亦塞其流源
 聚落相习近, 牟尼不称叹。
 虚空于五欲,  永以不还满
 世间诤言讼,  毕竟不复为

“尊者摩诃迦旃延!此偈有何义?”

尊者摩诃迦旃延答长者言:“眼流者,眼识起贪,依眼界贪欲流出,故名为流。耳、鼻、舌、身、意流者,谓意识起贪,依意界贪识流出,故名为流。”

长者复问尊者摩诃迦旃延:“云何名为不流?”

尊者迦旃延语长者言:“谓眼识、眼识所识色依生爱喜,彼若尽、无欲、灭、息、没,是名不流。耳、鼻、舌、身、意、意识、意识所识法依生贪欲,彼若尽、无欲、灭、息、没,是名不流。”

复问:“云何?”

尊者摩诃迦旃延答言:“谓缘眼及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依此染著流。耳、鼻、舌、身、意、意识、意识法,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依此受生爱喜流,是名流源。云何亦塞其流源?谓眼界取心法境界系着使,彼若尽、无欲、灭、息、没,是名塞流源。耳、鼻、舌、身、意取心法境界系着使,彼若尽、无欲、灭、息、没,是名亦塞其流源。”

复问:“云何名习近相赞叹?”

尊者摩诃迦旃延答言:“在家、出家共相习近,同喜、同忧、同乐、同苦,凡所为作,悉皆共同,是名习近相赞叹。”

复问:“云何不赞叹?”

“在家、出家不相习近,不同喜、不同忧、不同苦、不同乐,凡所为作,悉不相悦可,是名不相赞叹。”

“云何不空欲?”

“谓五欲功德,眼识色爱乐念长养,爱[*]欲深染著。耳声、鼻香、舌味、身触爱乐念[*]长养,爱欲深染著,于此五欲不离贪、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是名不空欲。”

“云何名空欲?”

“谓于此五欲功德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是名空欲。说我系着使,是名心法还复满。”

“彼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更不复生,云何当复与他诤讼?”

“是故世尊说义品答摩犍提所问偈:

“若断一切流,  亦塞其流源,
 聚落相习近,  牟尼不称叹。
 虚空于诸欲,  永已不还满,
 不复与世间,  共言语诤讼。

“是名如来所说偈义分别也。”

尔时,诃梨聚落长者闻尊者摩诃迦旃延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诃梨聚落长者”,巴利本作 Hāliddikānigahapati。

“义品”,巴利本作 Aṭṭhakavaggika。

“摩揵提所问偈”,巴利本作 Māgandiyapañha。

“源”,圣本作“原”。[*]

“爱”,圣本作“受”。[*]

“生”,圣本作“生生”。

宋、元、明三本无“色”字。

“爱”,宋、元、明、圣四本作“受”。

“为作”,圣本作“作为”。

“念”,宋、元、明三本作“令”。[*]

[注解]

世尊义品答摩揵提所问偈:本偈出自“义品”,相当于《佛说义足经》第9经摩因提女经,或南传《小部尼柯耶.经集》〈义品4〉第47经摩健地耶经。《佛说义足经》此小经记载摩因提(摩揵提)梵志想要将绝世美女女儿许配给佛陀,佛陀不答应,表示连波旬的三位天女女儿都没兴趣了,何况是人间的女子?因此而有一连串关于修行的说明。

相习近:与之亲近;互相亲近。另译作“相亲近”。

牟尼:寂默的意思,指寂默修道的圣贤。

虚空于五欲,永以不还满:五欲已经空了,永远不会再回复。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诸欲已除去了,不怀着期盼”。

世间诤言讼,毕竟不复为:永远不会再与人斗诤、诉讼。

眼界取心法境界系着使:眼见色的心理过程产生的执著、烦恼。例如看到美女,眼睛就移不开了。“眼界取心法境界”即眼界执取的心理过程,是经文前一句“缘眼及色,生眼识,……依此受生爱喜流”整个过程的简称,“系着使”也是形容这整个过程的结果。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色界之诸欲、贪、喜、爱、取,意之摄受,现贪,随眠者”。

不相悦可:不互相取悦认可。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将自己卷入他们的事务及义务”。

说我系着使,是名心法还复满:认为有我,有执著、有烦恼,就叫做回复到充满(执著、烦恼等)心理现象。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此处有人,为思惟:‘我于来世得如是色、得如是受、得如是想、得如是行、得如是识。’居士!如是为希望者。”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有同学问:“‘世尊义品答摩揵提所问偈’中说‘聚落相习近,牟尼不称叹’,好像佛陀不鼓励人际互动?”

其实摩诃迦旃延尊者在本经中即作了说明,佛陀不鼓励的是出家人卷入在家人的生活,不赞成“在家、出家共相习近,同喜、同忧、同乐、同苦,凡所为作,悉皆共同”。在《杂阿含经》卷五十第1342经以及许多律中,都有提到此点。

佛陀鼓励出家人多到阿练若处(寂静无人处)以利修定,像禅七通常禁语也是一样的意思。佛陀也建议出家人不要常跟世俗的在家人杂处,例如跟着在家人一起谈政治、看戏等等,以免影响出家威仪或卷入是非、挑起欲望,不利修行,交往到后来甚至就还俗了。

但佛陀鼓励良好的人际互动,例如《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67经:“四摄事:惠施、爱语、行利、同利。”(CBETA, T02, no. 99, p. 184, c28-29)

[进阶辨正]

(五五二)[0144c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住释氏诃梨聚落精舍。

时,诃梨聚落主长者诣尊者摩诃迦旃延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如世尊于界隔山天帝释石窟说言:‘憍尸迦!若沙门、婆罗门无上爱尽解脱心正善解脱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毕竟清净。’云何于此法、律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毕竟清净?”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长者言:“谓眼、眼识、眼识所识色相依生喜,彼若尽、无欲、灭、息、没,于此法、律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毕竟清净。耳、鼻、舌、身、意、意识、意识所识法相依生喜,彼若尽、灭、息、没,比丘于此法、律究竟无垢,究竟梵行,毕竟清净。”

时,诃梨聚落主长者闻尊者摩诃迦旃延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爱尽解脱”,巴利本作 Taṇhāsaṅkhayavimuttā。

圣本无“意”字。

[注解]

心正善解脱:即“心解脱”的加强语气;彻底地心解脱。

究竟边际:究竟了生死的尽头。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诃梨聚落主长者问摩诃迦旃延尊者,佛陀曾在界隔山石窟向天帝释开示时提到的爱尽解脱是什么?尊者表示对于六根、六境、六识等的贪著,尽、无欲、灭、息、没,即为解脱。

这则佛陀对天帝释的开示,出自《中阿含经》卷三十三第134经大品释问经,另译可见《长阿含经》卷十第14经释提桓因问经。

《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第988经则记载天帝释也曾向佛陀询问上次开示时提到的爱尽解脱是什么?佛陀则表示如实知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的集、灭、味、患、离后,观其无常、无欲、灭、舍离,而得解脱。

本经是佛弟子说的法,卷三十五第988经是佛陀说的法,两经字面上的入手处不太相同,或许是说法者视发问者的情境而以最适合的角度切入,以让发问者受益,然而两经所载的修行法同样都能达到爱尽解脱。

[进阶辨正]

(五五三)[0145a0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在释氏诃梨聚落。

,聚落主长者诣尊者摩诃迦旃延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问尊者摩诃迦旃延:“如世尊界隔山石窟中为天帝释说言:‘憍尸迦!若沙门、婆罗门无上爱尽解脱,心善解脱,边际究竟,究竟无垢,究竟梵行,毕竟清净。’云何于此法、律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毕竟清净?”

尊者迦旃延语长者言:“若比丘眼界取心法境界系着使,彼若尽、无欲、灭、息、没,于此法、律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毕竟清净。耳、鼻、舌、身、意、意界取心法境界系着使,若尽、离、灭、息、没,于此法、律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毕竟清净。”

时,诃梨聚落主长者闻尊者摩诃迦旃延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无“灭”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毕”,大正藏原为“究”,今依据明、圣二本改作“毕”。

[注解]

[对应经典]

 

(五五四)[0145a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住释氏诃梨聚落。

时,诃梨聚落主长者身遭病苦。尊者摩诃迦旃延闻诃梨聚落主长者身遭病苦,闻已,晨朝着衣持钵,入诃梨聚落乞食,次第入诃梨聚落主长者舍。诃梨聚落主长者遥见尊者摩诃迦旃延,从座欲起。

尊者摩诃迦旃延见长者欲起,即告之言:“长者莫起,幸有余座[*],我自可坐于余座。”语长者言:“云何?长者!病可忍不?身诸苦痛渐差愈不?得无增耶?”

长者答言:“尊者!我病难忍,身诸苦痛转增无损。”

即说三种譬,如前叉摩比丘经说。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长者言:“是故,汝当修佛不坏净、法不坏净、僧不坏净、圣戒成就,当如是学。”

长者答言:“如佛所说四不坏净,我悉成就,我今成就佛不坏净、法不坏净、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长者言:“汝当依此四不坏净修习六念长者!当念佛功德,此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念法功德,于世尊正法、律现法离诸热恼,非时通达,缘自觉悟。念僧功德,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随顺行,谓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如是四双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供养、恭敬、尊重之处,堪为世间无上福田。念戒功德,自持正戒,不毁不缺,不断不坏,非盗取戒、究竟戒、可赞叹戒、梵行戒、不憎[*]恶戒。念施功德,自念布施,心自欣庆,舍除悭贪,虽在居家,解脱心施、常施、乐施、具足施、平等施。念天功德,念四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清净信戒,于此命终,生彼天中。我亦如是清净信、戒、施、闻、慧,生彼天中。长者!如是觉依四不坏净,增六念处。”

长者白尊者摩诃迦旃延:“世尊说依四不坏净,增六念处,我悉成就,我当修习念佛功德,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长者言:“善哉,长者!能自记说,得阿那含。”

是时,长者白尊者摩诃迦旃延,愿于此食。

尊者摩诃迦旃延默然受请。

诃梨聚落主长者知尊者摩诃迦旃延受请已,具种种净美食,自手供养。饭食讫,澡[*]钵、洗嗽毕,为长者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

[校勘]

“座”,圣本作“床”。

“愈”,宋、元、明三本作“与”。

圣本无“非时”二字。

“施”,大正藏原为“旋”,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施”。

[注解]

四不坏净:对佛、法、僧、戒的坚固信心。

[读经拾得]

摩诃迦旃延尊者先要长者修四不坏净,长者回报说自己已成就四不坏净后,尊者才说“当依此四不坏净修习六念”,可见对佛法僧戒的清净信心是修习六念的基础。

(五五五)[0145c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于释氏诃梨聚落住。

时,有八城长者名曰陀施,身遭病苦。尊者摩诃迦旃延闻陀施长者身遭苦患,晨朝着衣持钵,入八城乞食,次到陀施长者舍,如诃梨长者经广说。

[注解]

 

[导读:无相心三昧;阿难相应 (1/2)]

“无相心三昧”即三三昧当中的“无相三昧”,“无相”是指心中不取一切相、面对境界心中不浮现对应的相,因此“无相心三昧”是观色、声、香、味、触、法相断,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

关于三三昧作为圣法印的解说,详见《杂阿含经》卷三第80经。简言之,三三昧搭配四圣谛的谛观,即可证得究竟的智慧。

接下来的经文也提到,若能依据佛法而稳固地证入无相三昧并获得解脱,即可得到出世间智慧的果报及功德。

《杂阿含经》“阿难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556~558经及卷二十一第559~565经,记录了阿难尊者的说法。

(五五六)[0145c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娑祇城安禅林中。

尔时众多比丘尼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尔时,世尊为众多比丘尼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时,诸比丘尼白佛言:“世尊!若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此无相心三昧,世尊说是何果、何功德?”

佛告诸比丘尼:“若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此无相心三昧智果、智功德。”

时,诸比丘尼闻世尊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时,众多比丘尼往诣尊者阿难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若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此三昧说,是何果、何功德?”

尊者阿难语诸比丘尼:“姊妹!若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是智果、智功德。”

诸比丘尼言:“奇哉!尊者阿难!大师及弟子同句、同味、同义,所谓第一句义。今诸比丘尼诣世尊所,以如是句、如是味、如是义问世尊,世尊亦以如是句、如是味、如是义为我等说,如尊者阿难所说不异,是故奇特,大师及弟子同句、同味、同义。”

时,诸比丘尼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涌”,大正藏原为“勇”,宋本则作“踊”,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涌”。[*]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注解]

娑祇: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拘萨罗国的旧都城,位于当时的中印度,舍卫城的南方,和拘萨罗国以南的阿逾阇城隔河相望。又译为“娑鸡帝”。

无相心三昧:观色、声、香、味、触、法相断,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详见卷三第80经、卷十八第502经。

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不躁动而冲出定境、不沉没而丧失定境,完成解脱而稳固,稳固而完成解脱。

智果、智功德:(带来)出世间智慧的成就、出世间智慧的功用。此句的“智”在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完全智”。

第一句义:最好的文句和意义。

 

(五五七)[0146a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瞿师罗园。尔时,尊者阿难亦在彼住。

时,有阇知罗比丘尼诣尊者阿难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问尊者阿难:“若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尊者阿难!世尊说此何果、何功德?”

尊者阿难语阇知罗比丘尼:“若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是智果、智功德。”

阇知罗比丘尼言:“奇哉!尊者阿难!大师及弟子同句、同味、同义。尊者阿难!昔于一时,佛在娑祇城安禅林中。时,有众多比丘尼往诣佛所,问如此义。尔时,世尊以如是句、如是味、如是义为诸比丘尼说,是故当知奇特,大师弟子所说同句、同味、同义,所谓第一句义。”

时,阇知罗比丘尼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阇知罗比丘尼,迦罗跋比丘尼亦尔。

[校勘]

“拘睒弥”,巴利本作 Kosambī。

“瞿师罗园”,巴利本作 Ghositārama。

“阇知罗”,巴利本作 Jaṭilā。

“娑祇”,巴利本作 Sāketa。

“安禅林”,巴利本作 Añjana。

[注解]

[对应经典]

 

(五五八)[0146b0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俱睒弥国瞿师罗园。尔时,尊者阿难亦住俱睒弥国瞿师罗园。

时,有异比丘得无相心三昧,作是念:“我若诣尊者阿难所,问尊者阿难:‘若比丘得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此无相心三昧何果?世尊说此何功德?’尊者阿难若问我言:‘比丘!汝得此无相心三昧耶?’我未曾有实问异答。我当随逐尊者阿难,有余人问此义者,因而得闻。”

彼比丘即随尊者阿难,经六年中,无有余人问此义者,即自问尊者阿难:“若比丘问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何果、何功德?”

尊者阿难问彼比丘言:“比丘!汝得此三昧?”

彼比丘默然住,尊者阿难语彼比丘言:“若比丘得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智果、智功德。”

尊者阿难说此法时,异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俱睒弥:即“拘睒弥”,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蹉国(拔沙国)的首都,相当于现今的 Kosam,位于恒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跋蹉国又称为俱睒弥国。

我未曾有实问异答:我从来不曾在别人实在地问问题时,我闪躲不答。

脱:倘若。

[读经拾得]

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但由于担任佛陀的侍者忙上忙下,没有时间修定,因此僧团内许多人知道阿难尊者禅定功夫不深,在佛陀涅槃前已证初果但还没证阿罗汉。

这位异比丘自己证得无相心三昧,想要就近找“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印证,问无相心三昧继续修、修到稳固的终点为何?然而,如果阿难尊者反问他:“你得到无相心三昧了吗?”他不知如何回答较好,因为他不想炫耀(褒己),也不想让阿难尊者在对比下显得定力差(贬他),所以不想肯定地回复,但也不能妄语而否定。

于是异比丘宁愿等其他人问,就待在阿难尊者旁边,等别人讨论到这个问题时,自然就知道答案了。只是没想到一等就是六年,没人跟阿难尊者讨论这个问题,最后他还是自己向阿难尊者提问了。

阿难尊者这时果然反问他“你得到无相心三昧了吗?”异比丘不愿炫耀,所以默然而住,客气到说不出口,但也相当于默认得到无相心三昧。还好阿难尊者不是省油的灯,的确是“多闻第一”,以佛陀曾作的开示正确地回答:无相心三昧稳固后终点是“智果、智功德”(得究竟智)。

[进阶辨正]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

[校勘]

圣本在“十”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10 13:1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807180404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