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卷第十四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导读(六七)中阿含王相应品ⓑ大天㮈林经第三ⓒ(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鞞陀提国,与大比丘众俱,往至弥萨罗①ⓔ,住大天㮈②林ⓕ中。 尔时,世尊行道中路欣然而笑ⓖ。尊者阿难见世尊笑[*],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何因缘笑[*]?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若无因缘,终不妄笑,愿闻其意。” 彼时,世尊告曰:“阿难ⓗ!在昔异时此弥萨罗㮈林之中,于彼有王,名曰大天ⓘ,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阿难!彼大天王成就七宝,为何谓耶ⓚ?谓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 “阿难!彼大天王云何名为成就轮宝?阿难!时,大天王于月十五日说从解脱③时,沐浴澡洗,昇正殿上,有天轮宝④从东方来,轮有千辐,一切具足,清净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焰ⓛ,光明昱烁。大ⓜ天王见已,欢喜踊跃,心自念曰:‘生贤轮宝,生妙轮宝,我亦曾从古人闻之,若顶生刹利王于月十五日说从解脱时,沐浴澡洗,昇正殿上,有天轮宝从东方来,轮有千辐,一切具足,清净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焰[*],光明昱烁,彼必当作转轮王也。我将无作转轮王耶?’ “阿难!昔大天王将欲自试天轮宝。时,集四种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集四种军已,诣天轮宝所,以左手抚轮,右手转之,而作是语:‘随天轮宝,随天轮宝之所转去。’阿难!彼天轮宝ⓝ转已即去,向于东方。时,大天王亦自随后及四种军,若天轮宝有所住处,时,大天王即彼止宿及四种军。于是,东方诸小国王,彼皆来诣大天王所,白曰:‘天王!善来。天王!此诸国土极大丰乐,多有人民,尽属天王,唯愿天王以法教之,我等亦当辅佐天王。’于是,大天王告诸小王曰:‘卿等各各自领境界,皆当以法,莫以非法,无令国中有诸恶业、非梵行人。’ “阿难!彼天轮宝过东方去,度东大海,回至南方、西方、北方。阿难!随天轮宝周回转去时,大天王亦自随后及四种军,若天轮宝有所住处,时,大天王即彼止宿及四种军。于是,北方诸小国王,彼皆来诣大天王所白曰:‘天王!善来。天王!此诸国土极大丰乐,多有人民,尽属天王,唯愿天王以法教之,我等亦当辅佐天王。’于是,大天王告诸小王曰:‘卿等各各自领境界,皆当以法,莫以非法,无令国中有诸恶业、非梵行人。’阿难!彼天轮宝过北方去,度北大海,即时速还至本王城,彼大天王坐正殿上料ⓞ理财物。时,天轮宝住于虚空,是谓ⓟ大天王成就如是天轮之宝。 “阿难!彼大天王云何名为成就象宝?阿难!时,大天王而生象宝,彼象极白而有七支,其象名曰于娑贺。大天王见已,欢喜踊跃,若可调者,极令贤善。阿难!彼大天王则于后时告象师曰:‘汝速御象,令极善调,若象调已,便来白我。’尔时,象师受王教已,至象宝所,速御象宝,令极善调。彼时象宝受极御治,疾得善调,犹昔良象寿无量百千岁,以无量百千岁受极御治,疾得善调,彼象宝者亦复如是,受极御治,疾得善调。阿难!尔时,象师速御象宝,令极善调,象宝调已,便诣大天王所,白曰:‘天王!当知我以极御治之,象宝已调,随天王意。’阿难!昔大天王试象宝时,平旦日出,至象宝所,乘彼象宝,游一切地乃至大海,即时速还至本王城,是谓大天王成就如是白象之宝。 “阿难!彼大天王云何名为成就马宝?阿难!时,大天王而生马宝,彼马宝者,极绀青色,头像如乌ⓠ,以毛严身,名髦ⓡ马王。天王见已,欢喜踊跃,若可调者,极令贤善。阿难!彼大天王则于后时告马师曰:‘汝速御马,令极善调,若马调已,便来白我。’尔时,马师受王教已,至马宝所,速御马宝,令极善调。彼时马宝受极御治,疾得善调,犹昔良马寿无量百千岁,以无量百千岁受极御治,疾得善调,彼马宝者亦复如是,受极御治,疾得善调。阿难!尔时,马师速御马宝,令极善调,马宝调已,便诣大天王所,白曰:‘天王!当知我以极御治之,马宝已调,随天王意。’阿难!昔大天王试马宝时,平旦日出,至马宝所,乘彼马宝,游一切地乃至大海,即时速还至本王城,是谓大天王成就如是绀马之宝。 “阿难!彼大天王云何名为成就珠宝?阿难!时,大天王而生珠宝,彼珠宝者,明净自然,无有造者,八楞无垢,极好磨治,贯以五色绳,青、黄、赤、白、黑。阿难!时,大天王内宫殿中欲得灯明,即用珠宝。阿难!昔大天王试珠宝时,便集四种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集四种军已,于夜暗中竖立高幢,安珠置上,出ⓢ至园观,珠之光耀照四种军,明之所及方半由延,是谓大天王成就如是明珠之宝。 “阿难!彼大天王云何名为成就女宝?阿难!时,大天王而生女宝,彼女宝者,身体光泽,皎ⓣ洁明净,美色过人,小ⓤ不及天⑤,姿容端正,睹者欢悦,口出芬馥青莲华香,身诸毛孔出栴ⓥ檀馨,冬则身温,夏则身凉。彼女至心承事于王,发言悦乐,所作捷疾,聪明智慧,欢喜行善。彼女念王,常不离心,况身、口行,是谓大天王成就如是美女之宝。 “阿难!彼大天王云何成就居士ⓦ之宝?阿难!时,大天王生居士宝,彼居士宝极大丰富,资财无量,多有畜牧、封户、食邑,种种具足福业之报,而得天眼;见诸宝藏,空、有悉见,见有守护、无守护者,金藏、钱藏,作以不作皆悉见之。阿难!彼居士宝诣大天王,白曰:‘天王!若欲得金及钱宝者,天王莫忧,我自知时。’阿难!昔大天王试居士宝时,彼王乘船,入恒水中,告曰:‘居士!我欲得金及以钱宝。’居士白曰:‘天王!愿船至岸。’时,大天王告曰:‘居士!正欲此中得,正欲此中得。’居士白曰:‘天王!愿令船住。’阿难!时,居士宝至船前头,长跪申手,便于水中举四藏,出金藏、钱藏、作藏、不作藏⑥,白曰:‘天王!随意所欲,金及钱宝恣其所用。’用已余者,还著水中。是谓大天王成就如是居士之宝。 “阿难!彼大天王云何成就主兵臣宝?阿难!时,大天王生主兵宝,彼主兵臣聪明智慧,辩才巧ⓧ言,多识分别。主兵臣宝为大天王设现世义,劝安立之,设后世义,劝安立之,设现世义、后世义,劝安立之。彼主兵臣为大天王,欲合军众,便能合之,欲解便解,欲令大天王四种军众不使疲乏,及劝助之,诸臣亦然,是谓大天王成就如是主兵臣宝。阿难!是谓大天王成就七宝。 “阿难!彼大天王云何得人四种如意之德?彼大天王寿命极长八万四千岁,为童子嬉戏八万四千岁,作小国王八万四千岁,为大国王八万四千岁,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学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弥萨罗,住大天㮈林中ⓨ。阿难!若大天王寿命极长八万四千岁,为童子嬉戏八万四千岁,作小国王八万四千岁,为大国王八万四千岁,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学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弥萨罗,住大天㮈林中者,是谓大天王第一如意之德。 “复次,阿难!彼大天王无有疾病,成就平等食味之道,不冷不热,安隐无诤,由是之故,其所饮食而得安消。阿难!若大天王无有疾病,成就平等食味之道,不冷不热,安隐无诤,由是之故,其所饮食而得安消者,是谓大天王第二如意之德。 “复次,阿难!彼大天王身体光泽,皎[*]洁明净,美色过人,小不及天,端正姝好,睹ⓩ者欢悦。阿难!若大天王身体光泽,皎[*]洁明净,美色过人,小不及天,端正姝好,睹Ⓐ者欢悦,是谓大天王第三如意之德。 “复次,阿难!彼大天王常于爱念梵志、居士,如父念子,梵志、居士亦复敬重于大天王,如子敬父。阿难!昔大天王在园观中告御者曰:‘徐徐御车,我欲久视梵志、居士。’梵志、居士亦告御者:‘徐徐御车,我等欲久视大天王。’阿难!若大天王常于爱念梵志、居士,如父念子,梵志、居士亦复敬重于Ⓑ大天王,如子敬父者,是谓大天王第四如意之德。阿难!是谓大天王得人四种如意之德。 “阿难!彼大天王则于后时告剃发Ⓒ人:‘汝若见我头生白发者,便可启我。’于是,剃发[*]人受王教已,而于后时沐浴王头,见生白发,见已,启曰:‘天王!当知天使已至,头生白发Ⓓ。’彼大天王复告剃发[*]人:‘汝持金镊徐拔白发,著吾手中。’时,剃发[*]人闻王教已,即以金镊徐拔白发,著王手中。阿难!彼大天王手捧白发而说颂曰:
“‘我头生白发, 寿命转衰减, “阿难!彼大天王见白发已,告太子曰:‘太子!当知天使已至,头生白发。太子!我已得人间欲,今当复求天上之欲。太子!我欲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太子!我今以此四天下付授于汝,汝当如法治化,莫以非法,无令国中有诸恶业、非梵行人。太Ⓔ子!汝后若见天使已至,头生白发者,汝当复以此国政授汝太子,善教敕之;授太子国已,汝亦当复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太子!我今为汝转此相继之法⑦,汝亦当复转此相继之法,莫令人民堕在极边⑧。太子!云何我今为汝转此相继之法,汝亦当复转此相继之法,莫令人民Ⓕ堕在极边?太子!若此国中传授法绝,不复续者,是名人民堕在极边。太子!以是之故,我今为汝转。太子!我已为汝转此相继之法,汝亦当复转此相继之法,莫令人民堕在极边。’ “阿难!彼大Ⓖ天王以此国政付授太子,善教敕已,便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学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弥萨罗大天Ⓗ㮈林中。彼亦转轮王,成就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云何成就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如前所说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 “阿难!彼转轮王亦于后时告剃发[*]人:‘汝若见我头生白发者,便可启我。’于是,剃发[*]人受王教已,而于后时沐浴王头,见生白发,见已,启曰:‘天王!当知天使已至,头生白发。’彼转轮王复告剃[*]须人:‘汝持金镊徐拔白发,著吾手中。’时,剃发[*]人闻王教已,即以金镊徐拔白发,著王手中。阿难!彼转轮王手捧白发而说颂曰:
“‘我头生白发, 寿命转衰减, “阿难!彼转轮王见白发已,告太子曰:‘太子!当知天使已至,头生白发。太子!我已得人间欲,今当复求天上之欲。太子!我欲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我今以此四天下付授于汝,汝当如法治化,莫以非法,无令国中有诸恶业、非梵行人。太子!汝后若见天使已至,头生白发者,汝亦当复以此国政授汝太子,善教敕之;授太子国已,汝亦Ⓙ当复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太子!我今为汝转此相继之法,汝亦当复转此相继之法,莫令人民堕在极边。太子!云何我今为汝转此相继之法,汝亦当复转此相继之法,莫令人民堕在极边?太子!若此国中传授法绝,不复续者,是名人民堕在极边。太子!以是之故,我今为汝转。太子!我已为汝转此相继之法,汝亦当复转此相继之法,莫令人民堕在极边。’ “阿难!彼转轮王以此国政付授太子,善教敕已,便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学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弥萨罗大天㮈林中。 “阿难!是为从子至子,从孙至孙,从族至族,从见至见,展转八万四千转轮王,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学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弥萨罗大天㮈林中。彼最后王名曰尼弥Ⓚ,如法法王,行法如法,而为太子、后妃、婇女⑨及诸臣民、沙门、梵志乃至蜫虫,奉持法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诸穷乏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以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⑩、綩𫄧、给使⑪、明灯。 “彼时,三十三天Ⓛ集坐善法讲堂Ⓜ,咨嗟称叹尼弥王曰:‘诸贤!鞞陀提Ⓝ人有大善利,有大功德。所以者何?彼最后王名曰尼弥,如法法王,行法如法,而为太子、后妃、婇女及诸臣民、沙门、梵志,乃至蜫虫,奉持法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诸穷乏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以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綩𫄧、给使、明灯。’ “时,天帝释Ⓞ亦在众中。于是,天帝释告三十三天曰:‘诸贤!汝等欲得即在此见尼弥王耶?’三十三天白曰:‘拘翼!我等欲得即在此见彼Ⓟ尼弥王。’尔时,帝释犹如力士屈伸Ⓠ臂顷,于三十三天上忽没不现,已来至此尼弥王殿。于是,尼弥王见天帝释,见已,问曰:‘汝为是谁?’帝释答曰:‘大王!闻有天帝释耶?’答曰:‘闻有帝释。’告曰:‘我即是也。大王有大善利,有大功德。所以者何?三十三天为汝集坐善法讲堂,咨嗟称叹曰:“诸贤!鞞陀提人有大善利,有大功德。所以者何?彼最后王名曰尼弥,如法法王,行法如法,而为太子、后妃、婇女及诸臣民、沙门、梵志,乃至蜫虫,奉持法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诸穷乏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以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綩𫄧、给使、明灯。”大王!欲见三十三天耶?’答曰:‘欲见。’帝释复告尼弥王曰:‘我还天上,当敕严驾千象车来,大王乘车娱乐游戏昇于天上。’时,尼弥王为天帝释默然而受。 “于是,帝释知尼弥王默然受已,犹如力士屈[*]伸[*]臂顷,于尼弥王殿忽没不现,已还至彼三十三天。帝释到已,告御者曰:‘汝速严驾千象车,往迎尼弥王。到已,白曰:“大王!当知天帝释遣此千象车来迎于大王,可乘此车娱乐游戏昇于天上。”王乘车已,复白王曰:“王欲令我从何道送,为从恶受恶报道,为从妙受妙报道耶⑫?”’ “于是,御者受帝释教已,即便严驾千象车,往至尼弥王所,到已,白曰:‘大王!当知帝释遣此千象车来迎于大Ⓡ王,可乘此车娱乐游戏昇于天上。’时,尼弥王昇彼车已,御者复白王:‘欲令我从何道送?为从恶受恶报道,为从妙受妙报道耶?’时,尼弥王告御者曰:‘汝于两道中间送我⑬,恶受恶报,妙受妙报。’于是,御者便于两道中间送王,恶受恶报,妙受妙报。于是,三十三天遥见尼弥王来,见已称善:‘善来,大王!善来Ⓢ,大王!可与三十三天共住娱乐。’时,尼弥王为三十三天而说颂曰:
“‘犹如假借乘, 一时暂求车, “阿难!昔大天王者汝谓异人耶?莫作是念,当知即是我也。阿难!我昔从子至子,从孙至孙,从族至族,从我展转八万四千转轮王,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学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弥萨罗大天㮈林中。阿难!我尔时为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尔时说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净,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讫。尔时不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亦未能得脱一切苦。 “阿难!我今出世,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我今为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我今说法得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讫,我今得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我今已得脱一切苦。 “阿难!我今为汝转相继法,汝亦当复转相继法,莫令佛种断。阿难!云何我今为汝转相继法,汝亦当复转相继法,莫令佛种断?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阿难!是谓我今为汝转相继法,汝亦当复转相继法,莫令佛种断。” 佛说如是。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天㮈林经第三Ⓤ竟Ⓥ(四千七百三十九字)Ⓦ [校勘]ⓐ 宋本在译者的次行有“王相应品之四第二小土城诵”十二字,元本作“王相应品之四第二小王城诵”。又次行,宋、元二本有“大天㮈林经大善见王经”十字。 ⓑ 宋、元二本无“中阿含王相应品”,明本作“中阿含”。 ⓒ “三”,明本作“十”。 ⓓ 宋、元、明三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 “弥萨罗”,巴利本作 Mithilā。 ⓕ “大天㮈林”,巴利本作 Makhādevambavana。 ⓖ “笑”,醍醐寺本作“笑”。[*] ⓗ “难”,大正藏原为“虽”,今依据前后文改作“难”。 ⓘ “大天”,巴利本作 Makhādeva。 ⓙ “转轮王”,巴利本作 Dhammarāja。 ⓚ “耶”,醍醐寺本作“邪”。[*] ⓛ “焰”,大正藏原为“𤈷”,今依据醍醐寺本改作“焰”。[*] ⓜ 宋、元、明、醍四本无“大”字。 ⓝ 宋、元、明三本无“宝”字。 ⓞ “料”,大正藏原为“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料”。 ⓟ “谓”,醍醐寺本作“诸”。 ⓠ “乌”,宋本作“鸟”。 ⓡ “髦”,宋、元、明、醍四本作“毛”。 ⓢ “出”,醍醐寺本作“步”。 ⓣ “皎”,大正藏原为“曒”,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皎”。[*] ⓤ “小”,大正藏原为“少”,今依据宋、元、明、醍四本改作“小”。 ⓥ “栴”,宋、元、明三本作“旃”。 ⓦ 大正藏在“士”字之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巧”,醍醐寺本作“工”。 ⓨ “中”,宋、元、明三本作“中所”。 ⓩ “睹”,大正藏原为“观”,今依据醍醐寺本、高丽藏二本改作“睹”。 Ⓐ “睹”,大正藏原为“观”,今依据高丽藏改作“睹”。 Ⓑ “于”,正藏原为“我”,今依据高丽藏改作“于”。 Ⓒ “发”,大正藏原为“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发”。[*] Ⓓ “天使已至,头生白发”,巴利本作 Pātubhūtā kho devassa devadūtā: dissanti sirasmim phalitāni jātāni。 Ⓔ “太”,大正藏原为“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太”。 Ⓕ “民”,醍醐寺本作“种断”。 Ⓖ “大”,醍醐寺本作“太”。 Ⓗ 大正藏在“天”字之后有一“王”字,今依据高丽藏删去。 Ⓘ 宋、元、明三本无“人”字。 Ⓙ 宋、元、明三本无“亦”字。 Ⓚ “尼弥”,巴利本作 Nimi。 Ⓛ “三十三天”,巴利本作 Deva Tāvatimsat。 Ⓜ “善法讲堂”,巴利本作 Sudhammā。 Ⓝ “鞞陀提”,巴利本作 Videha。 Ⓞ “天帝释”,巴利本作 Sakka devānaṃ Inda。 Ⓟ “彼”,宋、元、明三本作“于”。 Ⓠ “伸”,大正藏原为“申”,今依据明本改作“伸”。[*] Ⓡ 大 “大”,宋本作“天”。 Ⓢ 宋、元、明三本无“善来”二字。 Ⓣ “裟”,大正藏原为“娑”,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裟”。 Ⓤ “三”,宋、元二本作“十”。 Ⓥ 明本无“大天㮈林经第三竟”八字。 Ⓦ “四千七百三十九字”,宋、元二本作“四千七百二十四字”,明本无此八字。 [注解]① 弥萨罗:中印度的古城,是鞞陀提国的首都,属于跋耆族。又译为“弥梯罗”、“弥𫄨罗”。 ② 㮈:芒果。又译为“菴罗”。 ③ 从解脱:戒条,另译作“波罗提木叉”。 ④ 天轮宝:即“轮宝”。转轮王的宝器,能在轮王前飞行引导,四方国家看到轮宝就自动归服。 ⑤ 小不及天:稍微比不上天人。 ⑥ 金藏、钱藏、作藏、不作藏: ⑦ 相继之法:传承下去的法门;不断绝的法门。 ⑧ 极边:偏远不文明的地方。又译为“边地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最后一人”。 ⑨ 婇女:宫女。 ⑩ 氍氀:读音同“渠驴”,毛织品、毛织的地毯。 ⑪ 给使:供人差遣使唤。 ⑫ 王欲令我从何道送,为从恶受恶报道,为从妙受妙报道耶:尼弥王希望我载你走什么路?恶有恶报的路,还是善有善报的路呢? ⑬ 汝于两道中间送我:请你载我走两条道路中间。相当的《增壹阿含经》经文作“今日行道,善恶皆欲从之”,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两条路都带我走”。 [对应经典]
(六八)中阿含ⓐ王相应品大善见王经第四ⓑ(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拘尸①城ⓓ,住惒跋单力士娑罗林ⓔ中。 尔时,世尊最后欲取般涅槃②时,告曰:“阿难!汝往至双娑罗树ⓕ间,可为如来北首敷床,如来中夜当般涅槃。” 尊者阿难受如来教,即诣双树,于双树间而为如来北首敷床。敷床已讫,还诣佛所,稽首礼足,却住一面,白曰:“世尊!已为如来于双树间北首敷床,唯愿世尊自当知时。”于是,世尊将尊者阿难至双树间,四叠郁多罗僧③以敷床上,襞④僧伽梨ⓖ⑤作枕,右胁而卧,足足相累,最后欲取般涅槃。 时,尊者阿难执拂侍佛,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更有余大城,一名瞻波,二名舍卫,三名鞞舍离,四名王舍城,五名波罗㮈ⓗ,六名迦ⓘ维罗卫ⓙ。世尊不于彼般涅槃,何故正在此小土城,诸城之中此最为下?” 是时,世尊告曰:“阿难!汝莫说此为小土城,诸城之中此最为下。所以者何?乃往ⓚ过去时,此拘尸城名拘尸王城,极大丰乐,多有人民。阿难!拘尸王城长十二由延ⓛ,广七由延。阿难!造立楼橹⑥,高如一人,或二、三、四,至高七人。阿难!拘尸王城于外周匝有堑⑦七重,其堑则以四宝塼垒金、银、琉[*]璃及水精,其底布以四种宝沙金、银、琉[*]璃及水精。阿难!拘尸王城周匝外有垣墙⑧七重,其墙亦以四宝塼垒金、银、琉[*]璃及水精。阿难!拘尸王城周匝七重,行四宝多罗树金、银、琉[*]璃及水精,金多罗树银叶华实,银多罗树金叶华实,琉[*]璃多罗树水精叶华实,水精多罗树琉[*]璃叶华实。 “阿难!彼多罗树间作种种华池,青莲华池,红莲、赤莲、白莲华池。阿难!其华池岸四宝塼垒金、银、琉ⓜ璃及水精,其底布以四种宝沙金、银、琉[*]璃及水精。阿难!彼池中有四宝梯陛⑨金、银、琉[*]璃及水精,金陛银磴ⓝ⑩,银陛金磴[*],琉[*]璃陛水精磴[*],水精陛琉[*]璃磴[*]。阿难!彼池周匝有四宝钩栏金、银、琉[*]璃及水精,金栏银钩,银栏金钩,琉[*]璃栏水精钩,水精栏琉[*]璃钩。阿难!彼池覆以罗网,铃悬其间,彼铃四宝金、银、琉[*]璃及水精,金铃银舌,银铃金舌,琉[*]璃铃水精舌,水精铃琉[*]璃舌。 “阿难!于彼池中植ⓞ种种水华,青莲华,红莲、赤莲、白莲华,常水常华,无守视者,通一切人。阿难!于彼池岸植[*]种种陆华,修摩那⑪华、婆师⑫华、瞻卜⑬华、修揵提华、摩头揵提华、阿提牟哆⑭华、波罗头华。 “阿难!其华池岸有众多女,身体光泽,皎ⓟ洁明净,美色过人,小ⓠ不及天,姿容端正,睹者欢悦,众宝璎珞,严饰具足。彼行惠施,随其所须,饮食、衣被、车乘、屋舍、床褥、氍氀、给使、明灯,悉以与之。 “阿难!其多罗ⓡ树叶,风吹之时,有极上妙音乐之声,犹五种妓工师作乐,极妙上好谐和之音。阿难!其多罗树叶,风吹之时,亦复如是。阿难!拘尸城中设有弊恶极下之人,其有欲得五种妙ⓢ乐者,即共往至多罗树间,皆得自恣,极意娱乐。阿难!拘尸王城常有十二种声,未曾断绝,象声、马声、车声、步声、吹螺声、鼓声、薄洛鼓声、伎鼓声、歌声、舞声、饮食声、惠施声。 “阿难!拘尸城中有王,名大善见ⓣ,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云何成就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如前所说七宝、四种人如意之德。阿难!于是,拘尸王城梵志、居士,多取珠宝、钳婆罗⑮宝,载诣大善见王,白曰:‘天王ⓤ!此多珠宝、钳婆罗宝,天王当为见慈愍故,愿埀⑯纳受。’大善见王告梵志、居士曰:‘卿等送献,我所不须,吾亦自有。’ “阿难!复有八万四千诸小国王诣大善见王,白曰:‘天王!我等欲为天王作殿。’大善见王告诸小王:‘卿等欲为我作正殿,我所不须,自有正殿。’八万四千诸小国王皆叉手向,再三白曰:‘天王!我等欲为天王作殿,我等欲为天王作殿。’于是,大善见王为八万四千诸小王故,默然而听。尔时,八万四千诸小国王知大善见王默然听已,拜谒辞退,绕三匝而去,各还本国,以八万四千车载金自重,并及其钱作以不作,复以一一珠宝之柱载往拘尸城,去城不远,作大正殿。 “阿难!彼大正殿长一由延,广一由延。阿难!彼大正殿四宝塼垒金、银、琉[*]璃及水精。阿难!彼大正殿四宝梯陛金、银、琉璃及水精,金陛银磴[*],银陛金磴[*],琉[*]璃陛水精磴[*],水精陛琉[*]璃磴[*]。阿难!大正殿中有八万四千柱,以四宝作金、银、琉[*]璃及水精,金柱银栌⑰磉ⓥ⑱,银柱金栌磉[*],琉[*]璃柱水精栌磉[*],水精柱琉[*]璃栌磉[*]。阿难!大正殿内立八万四千楼,以四宝作金、银、琉[*]璃及水精,金楼银覆,银楼金覆,琉[*]璃楼水精覆,水精楼琉[*]璃覆。 “阿难!大正殿中设八万四千御座,亦四宝作金、银、琉[*]璃及水精,金楼设银御座,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锦绮罗縠ⓦ⑲,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如是银楼设金御座,琉[*]璃楼设水精御座,水精楼设琉[*]璃御座,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阿难!彼大正殿周匝绕[*]有四宝钩栏金、银、琉[*]璃及水精,金栏银钩,银栏金钩,琉[*]璃栏水精钩,水精栏琉[*]璃钩。阿难!彼大正殿覆以罗网,铃悬其间,彼铃四宝金、银、琉[*]璃及水精,金铃银舌,银铃金舌,琉[*]璃铃水精舌,水精铃琉[*]璃舌。 “阿难!彼大正殿具足成已,八万四千诸小国王去殿不远,作大华池。阿难!彼大华池长一由延,广一由延。阿难!彼大华池四宝塼垒金、银、琉[*]璃及水精,其底布以四种宝沙金、银、琉[*]璃及水精。阿难!彼大华池有四宝梯陛金、银、琉[*]璃及水精,金陛银磴[*],银陛金磴[*],琉[*]璃陛水精磴[*],水精陛琉[*]璃磴[*]。 “阿难!彼大华池周匝绕Ⓒ有四宝钩栏金、银、琉[*]璃及水精,金栏银钩,银栏金钩,琉[*]璃栏水精钩,水精栏琉[*]璃钩。阿难!彼大华池覆以罗网,铃悬其间,彼铃四宝金、银、琉[*]璃及水精,金铃银舌,银铃金舌,琉[*]璃铃水精舌,水精铃琉[*]璃舌。 “阿难!彼大华池其中则有种种水华,青莲华,红莲、赤莲、白莲华,常水常华,有守视者,不通一切人。阿难!彼大华池其岸则有种种陆华,修摩那华、婆师华、瞻卜华、修揵提华、摩头揵提华、阿提牟哆华、波罗赖Ⓓ华。 “阿难!如是大殿及大华池具足成已,八万四千诸小国王去殿不远,作多罗园。阿难!彼多罗园长一由延,广一由延。阿难!多罗园中植[*]八万四千多罗树,则以四宝金、银、琉[*]璃及水精,金多罗树银叶华实,银多罗树金叶华实,琉[*]璃多罗树水精叶华实,水精多罗树琉[*]璃叶华实。阿难!彼多罗园周匝有四宝钩栏金、银、琉[*]璃及水精,金栏银钩,银栏金钩,琉[*]璃栏水精钩,水精栏琉[*]璃钩。阿难!彼多罗园覆以罗网,铃悬其间,彼铃四宝金、银、琉[*]璃及水精,金铃银舌,银铃金舌,琉[*]璃铃水精舌,水精铃琉[*]璃舌。 “阿难!如是大殿华池及多罗园具足成已,八万四千诸小国王即共往诣大善见王,白曰:‘天王!当知大殿华池及多罗园悉具足成,唯愿天王随意所欲。’阿难!尔时,大善见王便作是念:‘我不应先昇此大殿,若有上尊沙门、梵志,依此拘尸王城住者,我宁可请一切来集坐此大殿,施设上味极美肴馔,种种丰饶食啖含消,手自斟酌,皆令饱满,食竟收器,行澡水讫,发遣令还。’ “阿难!大善见王作是念已,即请上尊沙门、梵志,依彼拘尸王城住者,一切来集昇大正殿,都集坐已,自行澡水,便以上味极美肴馔,种种丰饶食啖含消,手自斟酌,皆令饱满,食竟收器,行澡水讫,受咒愿⑳已,发遣令还。 “阿难!大善见王复作是念:‘今我不应大正殿中而行于欲,我宁可独将一侍人昇大殿住。’阿难!大善见王则于后时,将一侍人昇大正殿,便入金楼,坐银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逮初禅成就游。从金楼出,次入银楼,坐金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逮初禅成就游。从银楼出,入琉[*]璃楼,坐水精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逮初禅成就游。从琉[*]璃楼出,入水精楼,坐琉[*]璃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逮初禅成就游。 “阿难!尔时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并久不见大善见王,各怀饥虚,渴仰欲见。于是,八万四千夫人共诣女宝,白曰:‘天后!当知我等并久不觐天王。天后!我等今欲共见天王。’女宝闻已,告主兵臣:‘汝今当知!我等并久不觐天王,今欲往见。’主兵臣闻,即送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至大正殿,八万四千象、八万四千马、八万四千车、八万四千步、八万四千小王亦共侍送至大正殿,当去之时,其声高大,音响震动。大善见王闻其声高大,音响Ⓔ震动,闻已,即问傍侍者曰:‘是谁声高大,音响震动?’侍者白曰:‘天王!是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今悉共来诣大正殿,八万四千象、八万四千马、八万四千车、八万四千步、八万四千小王亦复共来诣大正殿。是故其声高大,音响震动。’大善见王闻已,告侍者曰:‘汝速下殿,可于露地疾敷金床,讫还白我。’侍者受教,即从殿下,则于露地疾敷金床讫,还白曰:‘已为天王则于露地敷金床讫,随天王意。’ “阿难!大善见王即共侍者从殿来下,昇金床上,结跏趺坐。阿难!彼时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皆Ⓕ悉共前,诣大善见王。阿难!大善见王遥见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见已,则便闭塞诸根。于是,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见王闭塞诸根已,便作是念:‘天王今必不用我等。所以者何?天王适见我等,便闭塞诸根。’ “阿难!于是,女宝则前往诣大善见王,到已,白曰:‘天王!当知彼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尽是天王所有,唯愿天王常念我等,乃至命终。八万四千象、八万四千马、八万四千车、八万四千步、八万四千小王,尽是天王所有,唯愿天王常念我等,乃至命终。’ “彼时大善见王闻斯语已,告女宝曰:‘妹!汝等长夜教我为恶,不令行慈。妹!汝等从今以Ⓖ后,当教我行慈,莫令为恶。’阿难!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却住一面,涕零悲泣,而作此语:‘我等非是天王之妹,而今天王称我等为妹。’ “阿难!彼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各各以衣抆Ⓗ㉑拭其泪,复前往诣大善见王,到已,白曰:‘天王!我等云何教天王行慈,不为恶耶?’大善见王答曰:‘诸妹!汝等为我,应如是说:“天王知不?人命短促,当就后世,应修梵行。生无不终,天王!当知彼法必来,非可爱念,亦不可喜Ⓘ,坏Ⓙ一切世,名曰为死。是以天王于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有念有欲者,唯愿天王悉断、舍离,至终莫念。于八万四千象、八万四千马、八万四千车、八万四千步、八万四千小王,天王有欲有念者,唯愿天王悉断、舍离、至终莫念。”诸妹!汝等如是教我行慈,不令为恶。’ “阿难!彼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白曰:‘天王!我等从今已后,当教天王行慈,不令为恶。天王!人命短促,当就后世,彼法必来,非可爱念,亦不可喜[*],坏一切世,名曰为死。是以天王于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有念有欲者,唯愿天王悉断、舍离,至终莫念。于八万四千象、八万四千马、八万四千车、八万四千步、八万四千小王,天王有欲有念者,唯愿天王悉断、舍离,至终莫念。’阿难!大善见王为彼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发遣令还。阿难!彼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知大善见王发遣已,各拜辞还。 “阿难!彼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还去不久,大善见王即共侍者还昇大殿,则入金楼,坐银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作是观:‘我Ⓚ是最后边,念欲、念恚、念害、斗诤、相憎、谀谄、虚伪、欺诳、妄言,无量诸恶不善之法是最后边。’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从金楼出,次入银楼,坐金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作是观:‘我是最后边,念欲、念恚、念害、斗诤、相憎、谀谄、虚伪、欺诳、妄言,无量诸恶不善之法是最后边。’心与悲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从银楼出,入琉璃楼,坐水精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作是观:‘我是最后边,念欲、念恚、念害、斗诤、相憎、谀谄、虚伪、欺诳、妄言,无量诸恶不善之法是最后边。’心与喜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从琉[*]璃楼出,入水精楼,坐琉[*]璃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作是观:‘我是最后边,念欲、念恚、念害、斗诤、相憎、谀谄、虚伪、欺诳、妄言,无量诸恶不善之法是最后边。’心与舍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阿难!大善见王于最后时生微微死痛㉒,犹如居士或居士子,食极妙食,生小微烦。阿难!大善见王于最后时生微微死痛亦复如是。阿难!尔时大善见王修习四梵室㉓,舍念欲已,乘是命终,生梵天中。 “阿难!在昔异时大善见王者,汝谓异人耶?莫作斯念,当知即是我也。阿难!我于尔时为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尔时说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净,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讫。尔时不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亦未能得脱一切苦。 “阿难!我今出世,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我今为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我今说法得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讫。我今得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我今已得脱一切苦。 “阿难!从拘尸城,从和跋单力士娑Ⓜ罗林,从尼连然河,从婆Ⓝ求河,从天冠寺,从为我敷床处,我于其中间七反舍身,于中六反为转轮王,今第七如来、无所著、等正觉。 “阿难!我不复见世中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天至人,更复舍身者,是处不然。阿难!我今最后生、最后有、最后身、最后形、得最后我,我Ⓞ说是苦边㉔。” 佛说如是。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善见王经第四竟Ⓟ(四千六百一十五Ⓠ字)Ⓡ 中阿含经卷第十四(九千三百五十四字)Ⓢ(第二小土城诵)Ⓣ [校勘]ⓐ 宋、元二本无“中阿含”三字。 ⓑ “四”,宋、元、明三本作“十一”。 ⓒ 宋、元、明三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 “拘尸城”,巴利本作 Kusinārā。 ⓔ “惒跋单力士娑罗林”,巴利本作 Upavattana. Nailānaṃ sālavana。 ⓕ “双娑罗树”,巴利本作 Yamaka-sālā。 ⓖ “梨”,明本作“黎”。 ⓗ “柰”,大正藏原为“㮈”,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柰”。 ⓘ “迦”,大正藏原为“加”,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迦”。 ⓙ “瞻波,二名舍卫,三名鞞舍离,四名王舍城,五名波罗㮈,六名迦维罗卫”,巴利本作 Campā, Sāvatthī, Vesālī, Rājagaha, Bārāṇasī, Kapilavatthu。 ⓚ 大正藏无“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由延”,巴利本作 Yojana。 ⓜ “琉”,宋、元、明、醍四本作“琉”。[*] ⓝ “磴”,大正藏原为“蹬”,宋本作“橙”,今依据元、明、醍三本改作“磴”。[*] ⓞ “植”,大正藏原为“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植”。[*] ⓟ “皎”,大正藏原为“曒”,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皎”。 ⓠ “小”,大正藏原为“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小”。 ⓡ “多罗”,巴利本作 Tāla。 ⓢ “妙”,大正藏原为“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妙”。 ⓣ “大善见”,巴利本作 Mahāsudassana。 ⓤ “天王”,巴利本作 Mahārāja。 ⓥ “栌磉”,宋本作“𬬻鎟”,元本作“𬬻”。[*] ⓦ “縠”,大正藏原为“壳”,今依据前后文改作“縠”。 ⓧ “衬”,醍醐寺本作“榇”。[*] ⓨ “惒逻”,醍醐寺本作“和罗”。[*] ⓩ “縠”,大正藏原为“壳”,今依据前后文改作“縠”。 Ⓐ “枕”,醍醐寺本作“㭇”。[*] Ⓑ “罗”,宋、元二本作“逻”。 Ⓒ “绕”,元、明二本作“围绕”。[*] Ⓓ “赖”,醍醐寺本作“柰”。 Ⓔ “响”,大正藏原为“声”,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响”。 Ⓕ 宋、元、明三本无“皆”字。 Ⓖ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醍醐寺本改作“以”。 Ⓗ “抆”,醍醐寺本作“𢪛”。 Ⓘ “喜”,醍醐寺本作“憙”。[*] Ⓙ “坏”,醍醐寺本作“怀”。 Ⓚ “我”,醍醐寺本作“身我”。 Ⓛ “方”,醍醐寺本作“切”。[*] Ⓜ “娑”,宋本作“婆”。 Ⓝ “婆”,大正藏原为“求”,醍醐寺本无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婆”。 Ⓞ 宋、元、明三本无“我”字。 Ⓟ 明本无“大善见王经第四竟”八字。 Ⓠ “五”,宋、元二本作“三”,明本无此字。 Ⓡ “四千六百一十五字”,宋、元而本作“四千六百一十三字”,明本无此八字。 Ⓢ 宋、元、明三本无“九千三百五十四字”八字。 Ⓣ “第二小土城诵”,宋、元、明、醍四本无此六字。 [注解]① 拘尸:古代印度末罗国的城名,在中印度的东北方,佛陀在这城的娑罗园双树间圆寂。又作拘尸那竭、拘夷那竭、鸠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 ② 取般涅槃:圣人生命终止且证入没有残余生死、断尽一切烦恼的境界。 ③ 郁多罗僧:三法衣中的上衣。礼拜、听法、听戒时加披于内衣之外。 ④ 襞:折叠。读音同“必”。 ⑤ 僧伽梨:三法衣中的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正式的。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所必须穿着。 ⑥ 楼橹:瞭望楼、城上楼。 ⑦ 堑:深坑、护城河。读音同“欠”。 ⑧ 墙:“墙”的异体字。 ⑨ 陛:台阶、阶梯。读音同“必”。 ⑩ 磴:读音同“凳”。石阶、台阶或梯子之层级。 ⑪ 修摩那:意译悦意花,富有香气的一种灌木,肉豆蔻的一种,花黄白色,很香。又译为“须摩那”。 ⑫ 婆师:婆利师迦花的简称。素馨的一种,花白色,很香。 ⑬ 瞻卜:佛经中记载的一种花。色黄,香浓,树身高大。或以为即栀子花。又译为“薝卜”。 ⑭ 阿提牟哆:草名,形如大麻,红华绿叶,子可作油。也能作香华,不产于中国。又译为“阿提目多伽”。 ⑮ 钳婆罗:毛织物。 ⑯ 埀:“垂”的异体字。 ⑰ 栌:斗拱。架在柱上以支撑屋梁的方木。读音同“炉”。 ⑱ 磉:柱下的基石。读音同“嗓”。 ⑲ 縠:读音同“湖”,绉纱,一种丝织物,质地疏细,有折纹。可用以制作衣服、头巾、被面等。 ⑳ 咒愿:祈福,在这里特指出家人在接受布施后,对布施者的祝福。 ㉑ 抆:擦拭。读音同“问”。 ㉒ 微微死痛:死时只有微微的痛。 ㉓ 四梵室: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等“四无量心”,为梵天的境界。(然而若只有四梵室,则只是从小我变大我,还不是“无我”。) ㉔ 苦边:苦的尽头。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释迦牟尼佛过去不同世曾作为转轮圣王,例如第60经记载他作为顶生转轮圣王时,被帝释天邀请后起贪欲想篡帝释天的位而堕落;在第67经所记载的大天转轮圣王时则修习善法,也被帝释天邀请,但没有起贪欲堕落,最后往生天界;本经所载成为大善见转轮圣王时则修习四无量心而往生梵天。在成佛这一世则不选择作王、也不志在升天,而是成佛解脱。 第67经提到大天王,表示佛法才是相继法;第68经提到善见王,表示解脱才是最后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