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导读(一七八)心品猎师经第七(第四分别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迦兰陀ⓑ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猎师饲鹿,不如是心,令鹿得肥、得色、得力、得乐、长寿。猎师饲鹿,如是心饲,唯欲近食,使ⓒ近食已,令憍恣①放逸,彼ⓓ放逸已,便ⓔ随猎师、猎师眷属,猎师饲鹿,如是心也。 “第一群鹿近食猎师食,彼近食已,便憍恣放逸,放逸已,便随猎师、猎师眷属。如是彼第一群鹿不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 “第二群鹿而作是念:‘第一群鹿近食猎师食,彼近食已,便憍恣放逸,彼[*]放逸已,便随猎师、猎师眷属,如是第一群鹿不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我今宁可舍ⓕ猎师食,离于恐怖,依无事处②,食草饮水耶?’第二群鹿作是念已,便舍猎师食,离于恐怖,依无事处,食草饮水。彼春后月诸草水尽,身极羸③瘦ⓖ,气力衰退,便随猎师、猎师眷属。如是彼第二群鹿亦复不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 “第三群鹿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群鹿一切不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我今宁可离猎师、猎师眷属,依住不远,住不远已,不近食猎师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猎师、猎师眷属。’第三群鹿作是念已,便离猎师、猎师眷属,依住不远,住不远已,不近食猎师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猎师、猎师眷属。彼猎师、猎师眷属便作是念:‘第三群鹿甚奇谄黠④,第一ⓗ谄黠。所以者何?食我食已,而不可得,我今宁可作长围罝⑤,作长围罝已,便得第三群鹿所依住止。’猎师、猎师眷属作是念已,便作长围罝,作长围罝已,便得第三群鹿所依住止,如是第三群鹿亦复不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 “第四群鹿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第三群鹿一切不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我今宁可依住猎师、猎师眷属所不至处⑥,依住彼已,不近食猎师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猎师、猎师眷属。’第四群鹿作是念已,便依住猎师、猎师眷属所不至处,依住彼已,便不近食猎师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猎师、猎师眷属。彼猎师、猎师眷属复作是念:‘第四群鹿甚奇猛俊,第一猛俊,若我逐彼,必不能得,余鹿则当恐怖惊散,我今宁可舍罝⑦第四群鹿。’猎师、猎师眷属作是念已,则便舍罝。如是第四群鹿便得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 “比丘!我说此喻,欲令解义,我今说此,当观其义。猎师食者,当知五欲功德,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猎师食者,当知是五欲功德也。猎师者,当知是恶魔王也。猎师眷属者,当知是魔王眷属也。群鹿者,当知是沙门、梵志也。第一沙门、梵志近食魔王食,世间信施⑧食,彼近食已,便憍恣放逸,彼[*]放逸已,便随魔王、魔王眷属,如是第一沙门、梵志不脱魔王、魔王眷属ⓘ境界。犹如第一群鹿近食猎师食,彼近食已,便憍恣放逸,彼[*]放逸已,便随猎师、猎师眷属,如是第一群鹿不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当观彼第一沙门、梵志亦复如是。 “第二沙门、梵志亦作是念:‘第一沙门、梵志近食魔王食,世间信施食,彼近食已,便憍恣放逸,彼[*]放逸已,便随魔王、魔王眷属,如是彼第一沙门、梵志不脱魔王、魔王眷属境界。我今宁可舍此ⓙ世间信施饮ⓚ食,离于恐怖,依无事处,食果ⓛ及根耶ⓜ。’第二沙门、梵志作是念已,便舍世间信施饮[*]食,离于恐怖,依无事处,食果[*]及根。彼春后月诸果[*]根尽,身极羸瘦[*],气力衰退,力ⓝ衰退已,便心解脱、慧解脱衰退,心解脱、慧解脱衰退已,便随魔王、魔王眷属,如是第二沙门、梵志亦不脱魔王、魔王眷属境界。犹如第二群鹿而作是念:‘第一群鹿近食猎师食,彼近食已,便憍恣放逸,彼[*]放逸已,便随猎师、猎师眷属,如是第一群鹿不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我今宁可舍猎师食,离于恐怖,依无事处,食草饮水耶?’第二群鹿作是念已,便舍猎师食,离于恐怖,依无事处,食草饮水。彼春后月诸草水尽,身极羸瘦[*],气力衰退,便随猎师、猎师眷属,如是第二群鹿亦不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当观彼第二沙门、梵志亦复如是。 “第三沙门、梵志亦作是念:‘第一、第二沙门、梵志一切不脱魔王、魔王眷属境界,我今宁可离魔王、魔王眷属,依住不远,住不远已,不近食世间信施饮[*]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魔王、魔王眷属。’第三沙门、梵志作是念已,便离魔王、魔王眷属,依住不远,住不远已,便不近食世间信施饮[*]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魔王、魔王眷属。然受持二见,有见及无见。彼受此二见故,便随魔王、魔王眷属。如是第三沙门、梵志亦不脱魔王、魔王眷属境界。 “犹如第三群鹿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群鹿一切不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我今宁可离猎师、猎师眷属,依住不远,住不远已,不近食猎师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猎师、猎师眷属。’第三群鹿作是念已,便离猎师、猎师眷属,依住不远,住不远已,不近食猎师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猎师、猎师眷属。彼猎师、猎师眷属便作是念:‘第三群鹿甚奇谄黠,第一[*]谄黠。所以者何?食我食已,而不可得,我今宁可作长围罝,作长围罝已,便得第三群鹿所依住止。’猎师、猎师眷属作是念已,便作长围罝,作长围罝已,便得第三群鹿所依住止。如是第三群鹿亦不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所依者当知有见也。住止者当知无见也。当观彼第三沙门、梵志亦复如是。 “第四沙门、梵志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第三沙门、梵志一切不脱魔王、魔王眷属境界,我今宁可依住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依住彼已,不近食ⓞ世间信施饮[*]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魔王、魔王眷属。’第四沙门、梵志作是念已,便依住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依住彼已,不近食世间信施饮[*]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魔王、魔王眷属。如是第四沙门、梵志便脱魔王、魔王眷属境界。 “犹如第四群鹿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第三群鹿一切不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我今宁可依住猎师、猎师眷属所不至处,依住彼已,不近食猎师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猎师、猎师眷属。’第四群鹿作是念已,便依住猎师、猎师眷属所不至处,依住彼已,不近食猎师食,不近食已,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已,便不随猎师、猎师眷属。彼猎师、猎师眷属复作是念:‘第四群鹿甚奇猛㑺ⓟ,第一猛㑺[*],若我逐彼,必不能得,余鹿则当恐怖惊散,我今宁可舍罝第四群鹿。’彼猎师、猎师眷属作是念已,则便舍罝。如是第四群鹿便脱猎师、猎师眷属境界。当观彼第四沙门、梵志亦复如是。 “比丘!当学如是所依住止,令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何者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是谓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复次,何者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谓比丘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是谓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 “复次,何者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谓比丘度一切色想,至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是谓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复次,何者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谓比丘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身触成就游,慧见诸漏尽断知,是谓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比丘!如是所依住止,令ⓠ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处,当学如是ⓡ。”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猎师经第七竟ⓢ(二千三百九十六字)ⓣ [校勘]ⓐ 明本无“第四分别诵”五字。 ⓑ “陀”,大正藏原为“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陀”。 ⓒ 大正藏无“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舍”,大正藏原为“不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舍”。 ⓖ “极羸瘦”,大正藏原为“体极羸”,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极羸瘦”。[*] ⓗ “第一”,大正藏原为“极”,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第一”。[*] ⓘ 大正藏无“魔王眷属”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饮”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果”,宋本作“菓”。[*] ⓜ 大正藏无“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元、明三本无“食”字。 ⓟ “猛㑺”,大正藏原为“㑺猛”,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猛㑺”。[*] ⓠ “止令”,大正藏原为“正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止令”。 ⓡ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修”。 ⓢ 明本无“猎师经第七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无“二千三百九十六字”八字。 [注解]① 憍恣:陶醉。 ② 无事处:离开聚落,寂静而适合修行的地方。又译为“空闲”、“空闲处”、“阿练若”、“阿兰若”。 ③ 羸:衰弱。读音同“雷”。 ④ 谄黠:狡猾聪明。 ⑤ 长围罝:长围篱。“罝”读音“居”,捕兽用的网。 ⑥ 所不至处:无路可到的地方。 ⑦ 罝:读音“居”,捕兽用的网。 ⑧ 信施:信徒的布施。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四种鹿群的一种解读: 出家僧侣以托钵乞食的方式,来维持出家生活。生活用品等,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四种物品,简称“四资具”。
(一七九)中阿含ⓐ心品五支物主经第八(第四分别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五支物主ⓒ平旦ⓓ出舍卫国,往诣佛所,欲见世尊供养礼事,五支物主便作是念:“且置往见佛世尊,或能宴坐及诸尊比丘,我今宁可诣一娑罗末利异学园ⓔⓕ。”于是,五支物主便至此ⓖ道游戏欢乐,近巾头阿梨ⓗ,往诣一娑罗末利异学园[*]。 彼时,娑逻末利异学园[*]中,有一异学沙门文祁子ⓘ,在于彼中为大宗主,众人之师,众所敬重,统领大众五百异学师。彼在扰乱众发高大音声,其声喧闹,说若干种畜生之论①,谓论王、论贼、论斗诤、论饮食、论衣被、论妇人、论童女、论淫女、论世间、论邪道、论海中,如是比聚集,论若干种畜生之论。异学沙门文祁子遥见五支物主来,便自敕己众,令默然住:“汝等默然,莫复语言,宜自收敛,此沙门瞿昙弟子五支物主来。若有沙门瞿昙在家弟子居舍卫国者,无过于五支物主。所以者何?彼爱乐默然,称说默然,若彼见此众默然者,或能来前。”彼时,异学沙门文祁子止己众已,自默然住。 于是,五支物主往诣异学沙门文祁子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异学沙门文祁子语曰:“物主!若有四事,我施设彼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得第一义、质直沙门。云何为四?身不作恶业、口不恶言,不行邪命、不念恶念。物主!若有此四事者,我施设彼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得第一义、质直沙门。” 五支物主闻异学沙门文祁子所说,不是不非,从坐起去。“如此所说,我自诣佛,当问此义。”便往诣佛,稽首作礼,却坐一面,与异学沙门文祁子所共论者,尽向佛说。 世尊闻已,告曰:“物主!如异学沙门文祁子所说,若当尔者,婴孩童子支节柔软,仰向卧眠,亦当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得第一义,质直沙门。物主!婴孩童子尚无身想,况复作身恶业耶?唯能动身。物主!婴孩童子,尚无口想,况复恶言耶?唯能得啼。物主!婴孩童子,尚无命想,况复行邪命耶?唯有呻吟。物主!婴孩童子,尚无念想,况复恶念耶?唯念母乳。物主!若如异学沙门文祁子说者,如是婴孩童子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得第一义、质直沙门。 “物主!若有四事,我施设彼成就善、第一善,然非无上士,不得第一义,亦非质直沙门。云何为四?身不作恶业,口不恶言,不行邪命,不念恶念。物主!若有此四事,我施设彼成就善、第一善,然非无上士,不得第一义,亦非质直沙门。物主!身业、口业者,我施设是戒;物主!念者,我施设是心所有与心相随。物主!我说当知不善戒,当知不善戒从何而生?当知不善戒何处灭无余?何处败坏无余?当知贤圣弟子云何行灭不善戒耶?物主!我说当知善戒,当知善戒从何而生?当知善戒何处灭无余?何处败坏无余?当知贤圣弟子云何行灭善戒耶?物主!我说当知不善念,当知不善念从何而生,当知不善念何处灭无余?何处败坏无余?当知贤圣弟子云何行灭不善念耶?物主!我说当知善念,当知善念从何而生?当知善念何处灭无余?何处败坏无余?当知贤圣弟子云何行灭善念耶? “物主!云何不善戒耶?不善身行,不善口、意行,是谓不善戒。物主!此不善戒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心生。云何为心?若心有欲、有恚、有痴,当知不善戒从是心生。物主!不善戒何处灭无余?何处败坏无余?多闻圣弟子舍身不善业,修身善业,舍口、意不善业,修口、意善业,此不善戒灭无余,败坏无余。物主!贤圣弟子云何行灭不善戒?若多闻圣弟子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不善戒也。 “物主!云何善戒耶?善身业,善口、意业,是谓善戒。物主!此善戒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心生。云何为心?若心无欲ⓙ、无恚、无痴,当知善戒从是心生。物主!善戒何处灭无余?何处败坏无余?若多闻圣弟子行戒不着戒②,此善戒灭无余③,败坏无余。物主!贤圣弟子云何行灭善戒?若多闻圣弟子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善戒也。 “物主!云何不善念耶?欲念、恚念、害念,是谓不善念。物主!不善念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想生。云何为想?我ⓚ说想多种、无量种、若干种行,或欲想,或恚想,或害想。物主!众生因欲界想故,生不善念,欲界相应。若有想者,因彼想故,生不善念,欲界相应。物主!众生因恚、害界想故,生不善念,恚、害界相应。若有想者,因彼想故,生不善念,恚、害界相应,此不善念从是想生。物主!不善念何处灭无余?何处败坏无余?若多闻圣弟子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此不善念灭无余,败坏无余。物主!贤圣弟子云何行灭不善念?若多闻圣弟子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不善念也。 “物主!云何善念耶?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是谓善念。物主!善念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想生。云何为想?我说想多种、无量种、若干种行,或无欲想,或无恚想,或无害想。物主!众生因无欲界想故,生善念,无欲界相应。若有想者,因彼想故,生善念,无欲界相应。物主!众生因无恚、无害界故,生善念无恚、无害界相应。若有想者,因彼想故生善念,无恚ⓛ、无害界相应,此善念从是想生。物主!善念何处灭无余?何处败坏无余?若多闻圣弟子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此善念灭无余,败坏无余。物主!贤圣弟子云何行灭善念?若多闻圣弟子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善念也。 “物主!若多闻圣弟子以慧观不善戒知如真,从生不善戒知如真,此不善戒灭无余,败坏无余,知如真,以慧观。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不善戒知如真。以慧观善戒知如真,从生善戒知如真,此善戒灭无余,败坏无余,知如真,以慧观。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善戒知如真。以慧观不善念知如真,从生不善念知如真,此不善念灭无余,败坏无余,知如真,以慧观。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不善念知如真。以慧观善念知如真,从生善念知如真,此善念灭无余,败坏无余,知如真,以慧观。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善念知如真。所以者何?因正见故生正志,因正志故生正语,因正语故生正业,因正业故生正命,因正命故生正方便,因正方便故生正念,因正念故生正定。贤圣弟子心如是定已,便解脱一切淫、怒、痴。 “物主!贤圣弟子如是正心解脱已,便知一切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谓学ⓜ见迹ⓝ成就八支ⓞ,漏尽阿罗汉ⓟ成就十支[*]。物主!云何学见迹[*]成就八支[*]?谓学正见至学正定,是谓学见迹[*]成就八支[*]。物主!云何漏尽阿罗汉[*]成就十支[*]?谓无学正见至无学正智,是谓漏尽阿罗汉[*]成就十支[*]。物主!若有十支[*],我施设彼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得第一义、质直沙门。” 佛说如是。彼五支[*]物主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支[*]物主经第八竟ⓠ(二千一百七十八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第四分别诵”五字。 ⓒ “五支物主”,巴利本作 Pañcakaṅga thapati。 ⓓ “旦”,大正藏原为“日”,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旦”。 ⓔ “一娑罗末利异学园”,大正藏原为“一娑逻末利异学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一娑罗末利异学园”。[*] ⓕ “一娑罗末利异学园”,巴利本作 Ekasālaka Mallikā ārāma。 ⓖ “此”,大正藏原为“比”,宋、明二本作“此”,元本作“北”,今依据宋、明二本改作“此”。 ⓗ “巾头阿梨”,巴利本作 Tindukācīra。 ⓘ “沙门文祁子”,巴利本作 Samaṇamaṇḍikāputta。 ⓙ 大正藏在“欲”字之后有“无欲”二字,今依据前后文删去。 ⓚ “我”,元、明二本作“戒”。 ⓛ “恚”,大正藏原为“慈”,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恚”。 ⓜ “学”,圣本作“觉”。 ⓝ “迹”,宋、元、明、圣四本作“迹”。[*] ⓞ “支”,圣本作“枝”。[*] ⓟ “汉”,大正藏原为“诃”,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汉”。[*] ⓠ 明本无“五支物主经第八竟”八字。 ⓡ 宋、元、明、圣四本无“二千一百七十八字”八字。 [注解]① 畜生之论:无意义的谈论。 ② 行戒不着戒:受持戒律,而且不因持戒而起执著。按:这是指圣者持戒的同时,不会认为“我”在持戒、“我”有功德,而起执著,因此能超越善业,而不造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但非戒所成者”。 ③ 此善戒灭无余:这持戒的善行寂灭、没有业力残留。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他如实了知那些善习惯灭无余之处的心解脱、慧解脱。”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外道认为身口意不要作恶,就是极致的圣人了。佛陀则以因缘作进一步的分析,转化外道的说法为佛法,以四圣谛的架构分析身、口的不善戒、善戒,意的不善念、善念:
(一八〇)中阿含[*]ⓐ心品瞿昙弥经第九(第四分别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释羇瘦ⓒ,在加鞞罗卫尼拘类ⓓ树园。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持新金缕黄色衣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曰:“世尊!此新金缕ⓖ黄色衣我自为世尊作,慈愍我故,愿垂纳受。” 世尊告曰:“瞿昙弥!持此衣施比丘众,施比丘众已,便供养我,亦供养大ⓗ众。” 大生主ⓘ①瞿昙弥至再三白曰:“世尊!此新金缕黄色衣我自为世尊作,慈愍我故,愿垂纳受。” 世尊亦至再三告曰:“瞿昙弥!持此衣施比丘众,施比丘众已,便供养我,亦供养众。” 尔时,尊者阿难立世尊后执拂侍佛。于是,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此大生主瞿昙弥于世尊多所饶益,世尊母命终后乳养世尊。” 世尊告曰:“如是,阿难!如是,阿难!大生主瞿昙弥实于我多所饶益,我母命终后乳养于我。阿难!我亦于大生主瞿昙弥多所饶益。所以者何?大生主瞿昙弥因我故,得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不疑三尊、苦集ⓙ灭道,成就信、戒、多闻、施、慧,离杀断杀、不与取、邪淫、妄言、离酒断酒。阿难!若有人因人故,得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不疑三尊、苦集[*]灭道,成就信、戒、多闻、施、慧,离杀断杀、不与取、邪淫、妄言、离酒断酒者,此人供养于彼人至尽形寿②,以饮食、衣被、床榻、汤药及若干种诸生活具,不得报恩③。 “复次,阿难!有七施众④,有十四私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阿难!云何七施众,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信族姓男、族姓女,佛在世时,佛为首,施佛及比丘众,是谓第一施众,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信族姓男、族姓女,世尊般涅槃后不久施二部众,施比丘众、施比丘尼众,入比丘僧园而白众曰:‘众中尔所比丘来,布施彼也。’入比丘尼僧房而白众曰:‘众中尔所比丘尼来,布施彼也。’是谓第五施众,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 “阿难!当来时有比丘,名姓种,不精进,著袈裟衣,彼不精进,不精进故施,依众故,缘众故,上众故,因众故,我说尔时施主得无量不可数不可计福,得善得乐⑤,况复令ⓚ比丘成就行事,成就除事,成就行事除事,成就质直,成就柔软,成就质直柔软,成就忍,成就乐,成就忍乐,成就相应,成就经纪,成就相应经纪,成就威仪,成就行来游,成就威仪行来游,成就信,成就戒,成就多闻,成就施,成就慧,成就信、戒、多闻、施、慧也ⓛ?是谓第七施众,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是谓有七施众,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 “阿难!云何有十四私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有信族姓男、族姓女布施如来,施缘一觉ⓜ⑥,施阿罗汉ⓝⓞ,施向阿罗汉[*]ⓟ,施阿那含ⓠ,施向阿那含ⓡ,施斯陀含ⓢ,施向斯陀含ⓣ,施须陀洹ⓤ,施向须陀洹ⓥ,施离欲外仙人,施精进人,施不精进人,布施畜生。阿难!布施畜生得福百倍,施不精进人得福千倍,施精进人得福百千倍,施离欲外仙人得福亿百千倍,施向须陀洹无量,得须陀洹无量,向斯陀含无量,得斯陀含无量,向阿那含无量,得阿那含无量,向阿罗汉[*]无量,得阿罗汉[*]无量,缘一觉[*]无量,况复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耶?此十四私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 “复次,阿难!有四种布施,三净施。云何为四?或有布施,因施主净,非受者;或有布施,因受者净,非施主;或有布施,非因施主净,亦非受者;或有布施,因施主净,受者亦然。阿难!云何布施因施主净,非受者耶?施主精进行妙法,见来见果,如是见、如是说,有施有施果⑦;受者不精进,行恶法,不见来不见果,如是见、如是说,无施无施果。是谓布施因施主净,非受者也。 “阿难!云何布施因受者净,非施主耶?施主不精进,行恶法,不见来不见果,如是见、如是说,无施无施果;受者精进行妙法,见来见果,如是见、如是说,有施有施果。是谓布施因受者净,非施主也。阿难!云何布施非因施主净,亦非受者耶?施主不精进,行恶法,不见来不见果,如是见、如是说,无ⓦ施无施果;受者亦不精进,行恶法,不见来不见果,如是见、如是说,无施无施果。是谓布施非因施主净,亦非受者。阿难!云何布施因施主净,受者亦然耶?施主精进行妙法,见来见果,如是见、如是说,有施有ⓧ施果;受者亦精进行妙法,见来见果,如是见、如是说,有施有施果。是谓布施因ⓨ施主净,受者亦然。”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精进施不精进, 如法得欢喜心, 佛说如是。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瞿昙弥经第九竟Ⓐ(千五百二十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第四分别诵”五字。 ⓒ “释羇瘦”,巴利本作 Sakkesu。 ⓓ “加鞞罗卫尼拘类”,巴利本作 Kapilavathu Nigrodha。 ⓔ “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大正藏原为“摩诃簸逻阇钵提瞿昙弥”,宋、元、明三本作“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圣本作“摩诃簸罗阇钵提瞿昙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 ⓕ “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巴利本作 Mahāpajāpati Gotamī。 ⓖ “缕”,圣本作“镂”。 ⓗ 大正藏无“大”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生主”,巴利本作 Mahāpajāpati。 ⓙ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集”。[*] ⓚ “令”,大正藏原为“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 “也”,大正藏原为“耶”,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也”。 ⓜ “缘一觉”,宋本作“一缘觉”。[*] ⓝ “阿罗汉”,大正藏原为“阿罗诃”,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阿罗汉”。[*] ⓞ “阿罗汉”,巴利本作 (Tathāgatasāvaka)-arāham。 ⓟ “向阿罗汉”,巴利本作 Arahattaphalasacchikiriyā。 ⓠ “阿那含”,巴利本作 Anāgāmin。 ⓡ “向阿那含”,巴利本作 Anāgāmiphalasacchikiriyā。 ⓢ “斯陀含”,巴利本作 Sakadāgāmin。 ⓣ “向斯陀含”,巴利本作 Sakadāgāmiphalasacchikiriyā。 ⓤ “须陀洹”,巴利本作 Sotāpanna。 ⓥ “向须陀洹”,巴利本作 Sotāpattiphalasacchikiriyā。 ⓦ “无”,圣本作“不”。 ⓧ 圣本无“有”字。 ⓨ “因”,圣本作“曰”。 ⓩ “受”,圣本作“爱”。 Ⓐ 明本无“瞿昙弥经第九竟”七字。 Ⓑ 宋、元、明、圣四本无“千五百二十字”六字。 [注解]① 大生主:佛陀的姨母,旧译为大爱道。 ② 尽形寿:终身;一辈子。 ③ 不得报恩:没有办法回报(让人学佛的极大)恩惠。 ④ 七施众:对七种僧团的布施:1. 以佛陀为上首的比丘、比丘尼僧团。2. 如来般涅槃后的比丘、比丘尼僧团。3. 比丘僧团。4. 比丘尼僧团。5. 指定僧团中的比丘与比丘尼。6. 指定僧团中的比丘。7. 指定僧团中的比丘尼。 ⑤ 当来时有比丘,名姓种,不精进,著袈裟衣,彼不精进,不精进故施,依众故,缘众故,上众故,因众故,我说尔时施主得无量不可数不可计福,得善得乐: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未来世将有以袈裟围在颈部、破戒、恶法的众多姓氏者,人们由于僧团而对那些破戒者施与布施,阿难!即使这样,我说对僧团的供养还是无法数、无法计量的,阿难!我说无论如何对个人布施比对僧团供养没有更大的果报。” ⑥ 缘一觉:独觉、辟支佛。 ⑦ 见来见果,如是见、如是说,有施有施果:有正见知道将来的果报,这么知见、这么说:布施是善的、布施有果报。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中阿含经》卷47〈3 心品〉:“当来时有比丘,名姓种,不精进,著袈裟衣,彼不精进,不精进故施,依众故,缘众故,上众故,因众故,我说尔时施主得无量不可数不可计福,得善得乐,况复 ⓑ 今比丘成就行事,成就除事,成就行事除事,成就质直,成就柔软,成就质直柔软,成就忍,成就乐,成就忍乐,成就相应,成就经纪,成就相应经纪,成就威仪,成就行来游,成就威仪行来游,成就信,成就戒,成就多闻,成就施,成就慧,成就信、戒、多闻、施、慧{{CollationBody sn='41' num='3' key='3' D}}耶?是谓第七施众,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CBETA, T01, no. 26, p. 722, b1-12) ⓑ 今=令【宋】【元】【明】。{{CollationBody sn='41' num='3' key='3' D}}耶=也【宋】【元】【明】【圣】。 可对照《地藏十轮经》中对于四种沙门供养仍有功德。 无论如何对个人布施比对僧团供养没有更大的果报。 布施者或受施者之一是清净的,则是清净施。布施者或受施者之一如何清净?三轮体空。举例而言,若有人以不清净的心供养佛,因为所供养的是佛,因此仍获福无量。或是有人三轮体空而供养假冒的出家人,因为供养者三轮体空,而获福无量,纵使假冒出家者入三恶道。 * * * * 本经是佛陀讲布施因对象不同与功德大小差异,布施依对象分二种:众施(僧团)& 私施(个别)
1﹒众施:有七种
这段话后佛陀还预言:《阿难!当来时有比丘名姓种,不精进,著袈裟衣》简单说(名姓种)就是空有比丘外表,却不过比丘梵行,清浄生活,就是假和尚啦!《彼不精进,不精进故施,依众故,缘众故,上众故,因众故,我说尔时施主得无量不可计数不可计福》可知布施给僧团其福德无量,不因其中有假比丘而让施者应有福德打了折扣。
2﹒私施:有十四种 施 佛陀、施辟支佛、施四双八辈(八种)、施离欲外道仙人、施精进人、施不精进人、布施畜生。 “布施畜生得福百倍,施不精进人得福千倍,施精进人得福百千倍,施离欲外仙人得福亿百千倍,施向须陀含无量,……”说明只要有布施就有福德,但会因布施的对象不同使福德多寡相差悬殊。 (一八一)中阿含[*]ⓐ心品多界经第十(第四分别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独安静ⓒ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诸有恐怖,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诸有遭事、灾患、忧戚,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于是,尊者阿难则于晡时,从宴[*]坐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曰:“世尊!我今独安静[*]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诸有恐怖,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诸有遭事、灾患、忧戚,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 世尊告曰:“如是。阿难!如是。阿难!诸有恐怖,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诸有遭事、灾患、忧戚,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阿难!犹如从苇𧂐ⓔ草𧂐[*]生火,烧楼阁堂屋。阿难!如是诸有恐怖,从愚痴生,不从智慧。诸有遭事、灾患、忧戚,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阿难!昔过去时若有恐怖,彼一切亦从愚痴生,不从智慧。诸有遭事、灾患、忧戚,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阿难!当来ⓕ时诸有恐怖,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诸有遭事、灾患、忧戚,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阿难!今现在诸有恐怖,从愚痴生,不从智慧。诸有遭事、灾患、忧戚,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阿难!是为愚痴有恐怖,智慧无恐怖。愚痴有遭事、灾患、忧戚,智慧无遭事、灾患、忧戚。阿难!诸有恐怖、遭事、灾患、忧戚,彼一切从愚痴可得,不从智慧。” 于是,尊者阿难悲泣泪出,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云何比丘愚痴非智慧?” 世尊答曰:“阿难!若有比丘不知界,不知处,不知因缘,不知是处、非处①者,阿难!如是比丘愚痴非智慧。”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如是比丘愚痴非智慧。世尊!云何比丘智慧非愚痴?” 世尊答曰:“阿难!若有比丘知界、知处、知因缘,知是处、非处者。阿难!如是比丘智慧非愚痴。”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如是比丘智慧非愚痴。世尊!云何比丘知界?” 世尊答曰:“阿难!若有比丘见十八界知如真,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阿难!见此十八界知如真。复次,阿难!见六界知如真,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阿难!见此六界知如真。复次,阿难!见六界知如真,欲界、恚界、害界,无欲界、无恚界、无害界。阿难!见此六界知如真。复次,阿难!见六界知如真,乐界、苦界、喜界、忧界、舍界、无明界。阿难!见此六界知如真。复次,阿难!见四界知如真,觉界、想界、行界、识界。阿难!见此四界知如真。复次,阿难!见三界②知如真,欲界③、色界④、无色界⑤。阿难!见此三界知如真。复次,阿难!见三界知如真,色界、无色界、灭界。阿难!见此三界知如真。 “复次,阿难!见三界知如真,过去界、未来界、现在界。阿难!见此三界知如真。复次,阿难!见三界知如真,妙界、不妙界、中界。阿难!见此三界知如真。复次,阿难!见三界知如真,善界、不善界、无记界。阿难!见此三界知如真。复次,阿难!见三界知ⓖ如真,学界、无学界、非学非无学界⑥。阿难!见此三界知如真。复次,阿难!见二界知如真,有漏界、无漏界。阿难!见此二界知如真。复次,阿难!见二界知如真,有为界、无为界、阿难!见此二界知如真。阿难!见此六十二界知如真。阿难!如是比丘知界。”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如是比丘知界。世尊!云何比丘知处?” 世尊答曰:“阿难!若有比丘见十二处知如真,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阿难!见此十二处知如真。阿难!如是比丘知处。”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如是比丘知处。云何比丘知因缘?” 世尊答曰:“阿难!若有比丘见因缘及从因缘起知如真,因此有彼,无此无彼,此生彼生,此灭彼灭,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阿难!如是比丘知因缘。”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如是比丘知因缘。云何比丘知是处、非处?” 世尊答曰:“阿难!若有比丘见处是处知如真,见非处是非处知如真。阿难!若ⓗ世中有二转轮王并治者,终无是处,若世中有一转轮王治者,必有是处。阿难!若世中有二如来者,终无是处,若世中有一如来者,必有是处。阿难!若见谛ⓘ⑦人故害父母,杀阿罗汉ⓙ,破坏圣众,恶心向佛,出如来血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故害父母,杀阿罗汉[*],破坏圣众,恶心向佛,出如来血者,必有是处。阿难!若见谛人故犯戒,舍戒罢道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故犯戒,舍戒罢道者,必有是处。若见谛人舍离此内,从外求尊、求福田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舍离此内,从外求尊、求福田者,必有是处。 “阿难!若见谛人从余沙门、梵志作是说:‘诸尊!可见则见,可知则知⑧。’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从余沙门、梵志作是说:‘诸尊!可见则见,可知则知。’者,必有是处。阿难!若见谛人信卜问吉凶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信卜问吉凶者,必有是处。阿难!若见谛人从余沙门、梵志卜问吉凶相应,见有苦有烦,见是真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从余沙门、梵志卜问吉凶相应,见有苦有烦,见是真者,必有是处。 “阿难!若见谛人生极苦甚重苦,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断命,舍离此内,更从外求。或有沙门、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脱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尽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舍离此内,更从外求,或有沙门、梵志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脱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尽者,必有是处。阿难!若见谛人受八有⑨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受八有者,必有是处。 “阿难!若身恶行,口、意恶行,因此缘此,身坏命终,趣至善处,生于天中者,终无是处。若身恶行,口、意恶行,因此缘此,身坏命终,趣至恶处,生地狱中者,必有是处。阿难!若身妙行,口、意妙行,因此缘此,身坏命终,趣至恶处,生地狱中者,终无是处。若身妙行,口、意妙行,因此缘此,身坏命终,趣至善处,生天中者,必有是处。阿难!若身恶行,口、意恶行,受乐报者,终无是处。阿难!若身恶行,口、意恶行,受苦报者,必有是处。阿难!若身妙行,口、意妙行,受苦报者,终无是处。若身妙行,口、意妙行,受乐ⓛ报者,必有是处。 “阿难!若不断五盖、心秽、慧羸,心正立四念处者,终无是处。若断五盖、心秽、慧羸,心正立四念处者,必有是处。阿难!若不断五盖、心秽、慧羸,心不正立四念处,欲修七觉意者,终无是处。若断五盖、心秽、慧羸,心正立四念处,修七觉意者,必有是处。阿难!若不断五盖、心秽、慧羸,心不正立四念处,不修七觉意,欲得无上正尽觉者,终无是处。若断五盖、心秽、慧羸,心正立四念处,修七觉意,得无上正尽觉者,必有是处。阿难!若不断五盖、心秽、慧羸,心不正立四念处,不修七觉意,得ⓜ无上正尽觉,尽苦边者,终无是处。若断五盖、心秽、慧羸,心正立四念处,修七觉意,得无上正尽觉,尽苦边者,必有是处。阿难!如是比丘知是处、非处。”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如是比丘知是处、非处。” 于是,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此经名何?云何奉持?” 世尊告曰:“阿难!当受持此多界、法界、甘露界、多鼓、法鼓、甘露鼓、法镜、四品。是故称此经名曰多界。” 佛说如是。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多界经第十竟ⓝ(二千二百三十六字)ⓞ 中阿含[*]心品第三ⓟ竟(二万一千二十二字)ⓠ第四分别诵ⓡⓢ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八千三百三十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第四分别诵”五字。 ⓒ “静”,大正藏原为“靖”,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静”。[*] ⓓ “宴”,圣本作“燕”。[*] ⓔ “𧂐”,宋、元、明、圣四本作“积”。[*] ⓕ “来”,圣本作“来来”。 ⓖ “知”,大正藏原为“如”,今依据前后文改作“知”。 ⓗ “若”,大正藏原为“苦”,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若”。 ⓘ “见谛”,大正藏原为“谛见”,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见谛”。 ⓙ “阿罗汉”,大正藏原为“阿罗诃”,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阿罗汉”。[*] ⓚ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集”。[*] ⓛ “乐”,宋、元、明、圣四本作“乐乐”。 ⓜ 大正藏在“得”字之前有一“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明本无“多界经第十竟”四字。 ⓞ 宋、元、明、圣四本无“二千二百三十六字”八字。 ⓟ “第三”,明本作“第十四”。 ⓠ 宋、元、明、圣四本无“二万一千二十二字”八字。 ⓡ “第四分别诵”,大正藏原为“第四分别说”,宋、元二本作“第四分别诵”,明本无“第四分别诵”五字,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第四分别诵”。 ⓢ 圣本在“诵”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 宋、元、明、圣四本无“八千三百三十字”七字。 ⓤ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八千三百三十字)”,大正藏原将“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八千三百三十字)”置于“中阿含心品第三竟(二万一千二十二字)第四分别诵”前行,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置于卷末。 [注解]① 是处、非处:亦作“处非处智”,为如来十力之一。处,道理。完全了知什么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处”),什么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无有是处”)。 ② 三界:众生居住的三种世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③ 欲界:有淫欲和食欲的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天道的欲界诸天以下统称为欲界,欲天的最高天是他化自在天,以下包含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④ 色界:离于淫欲和食欲,身体及宫殿等物质(色)相当殊胜精致的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包含天道的色界十八天。 ⑤ 无色界:超越物质的世界,是没有感官之欲的渴爱、没有物质的渴爱,但还有精神的渴爱的有情众生所处的境界。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包含天道的无色界四天。 ⑥ 学界、无学界、非学非无学界:学界指初果以上的圣者,无学界指阿罗汉,非学非无学界为凡夫。 ⑦ 见谛:证悟四圣谛的真理,即得法眼净、证初果。 ⑧ 可见则见,可知则知:能够见到的自然就会见到,能够知道的自然就会知道。按:这是外道末迦梨瞿舍利子的邪见,认为人的际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为造成的,一切随命运摆布,努力是徒然的。无论愚智,都要轮回受诸苦乐,直到八万四千大劫后,就自然得到解脱。因此也否定因果论,认为人所作的善事恶事都是徒然。可说是宿命论者。?? ⑨ 八有:初果圣者“七有天人往生”,来回人天出生最多七次,因此不会有第八次出生(八有)。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有智慧的人会知道以下的议题:
本经中所举“见谛人”的各种例子,南北传列举的内容有多处差异,例如南传经文举例女子不可能成为转轮王、帝释、魔、佛,北传则没该句;北传经文提到持咒相关例子,南传则完全没有提到。因此不排除本经的例子原先可能是各部派的注释。 [进阶辨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