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经卷第二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广演品第三 [导读:十念]《增壹阿含经》第二卷是〈广演品〉,呼应第一卷的主轴,佛陀一一的为十法如何广演作详细的介绍。 “十念”是十种能收摄心念乃至证得涅槃的禅修方法,包括:
修行十念能将心摆在能引导解脱的善念上,此时自然没有不好的念头,渐渐而能得定,再因定发慧。 经验上,同学们通常是两卷一下子就读完了,因为内容“看来差不多”,老师们大概一堂课就解决了。可是,有没有了解并练习这十念,对实修却有深远的影响,值得想要得道“自致涅槃”的同学们细细品味。 除了本卷的说明外,也可对读《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0经、卷三十三第931经所说的“六念”,即是十念的前六个。 (一)[0554a07]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①味,至无为处②,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佛。”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佛,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③!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之。” 答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④,结跏趺坐⑤,系念在前⑥,无有他想,专精念佛。观如来形,未曾离ⓔ目;已不离目,便念如来功德:如来体者,金刚所成,十力⑦具ⓕ足,四无所畏⑧,在众勇健。如来颜貌,端正无双,视之无厌。戒德成就,犹如金刚,而不可毁,清净无瑕,亦如ⓖ琉璃。如来三昧⑨,未始有减,已息永寂,而无他念,憍慢强梁⑩诸情憺泊ⓗ。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犹豫ⓘ网结,皆悉除尽。如来慧身,智无ⓙ崖底,无所罣碍。如来身者,解脱成就,诸趣已尽,无复生分⑪,言我当更堕于生死。如来身者,度知见ⓚ城;知他人根,应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来生死之际,有解脱者,无解脱者,皆具知之。是谓修行念佛,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佛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含”,圣本作“鋡”。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十三字,宋、元二本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明本作“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圣本无此段文字。 ⓒ 至=具【明】* “至”,明本作“具”。 “具”,大正藏原为“至”,今依据明本改作“具”。 ⓓ 逮=获【明】 “逮”,明本作“获”。 “获”,大正藏原为“逮”,今依据明本改作“获”。 ⓔ 目=自【元】 “目”,元本作“自”。 “自”,大正藏原为“目”,今依据元本改作“自”。 ⓕ 长=足【圣】【丽-CB】【CB】 “长”,圣、丽-CB、CB三本作“足”。 “足”,大正藏原为“长”,今依据圣、丽-CB、CB三本改作“足”。 ⓖ 琉璃=瑠璃【宋】【元】【明】【圣】 “琉璃”,宋、元、明、圣四本作“瑠璃”。 “瑠璃”,大正藏原为“琉璃”,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瑠璃”。 ⓗ “泊”,大正藏原为“怕”,今依据圣本改作“泊”。 ⓘ 网=慢【宋】【元】【明】 “网”,宋、元、明三本作“慢”。 “慢”,大正藏原为“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慢”。 ⓙ 崖底=涯底【宋】【元】【明】 “崖底”,宋、元、明三本作“涯底”。 “涯底”,大正藏原为“崖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涯底”。 ⓚ 城=成【圣】 “城”,圣本作“成”。 “成”,大正藏原为“城”,今依据圣本改作“成”。 ⓛ 此死=死此【宋】【元】【明】 “此死”,宋、元、明三本作“死此”。 “死此”,大正藏原为“此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死此”。 [注解]① 甘露:印度传说中的不死药,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脱法门,因为解脱的圣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 ② 无为处:贪欲、瞋恚、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又译为“涅槃”。 ③ 谛听:仔细地听。 ④ 正身正意:端正身体,如理思惟。 ⑤ 结跏趺坐:禅坐时,将两脚盘于大腿上的坐法。 ⑥ 系念在前:专注于当下。 ⑦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种智力:(1)处、非处智力:完全了知什么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处”),什么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无有是处”)。(2)业异熟智力:完全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因果业报。(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种禅定境界,这些定境要怎么入手、有哪些深浅的层次、有哪些因缘能阻碍或成就这些定境。(4)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根器好坏。(5)种种意解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各种意向。(6)种种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间与众生的各种差别、分类。(7)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么途径能通往什么结果。(8)宿住随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忆念自己及众生的过去世。(9)死生智力:完全了知众生未来世的往生去处,以及导致往生这些去处的善恶因缘。(10)漏尽智力:完全自知自证得漏尽,断尽烦恼。详见《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84经。 ⑧ 四无所畏:佛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畏惧的自信,而勇猛安稳:(1)正等觉无畏、(2)漏永尽无畏、(3)说障法无畏、(4)说出道无畏。又译为“四无畏”。 ⑨ 三昧: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又译为“三摩地”、“三摩提”,义译为“等持”。 ⑩ 强梁:横行霸道。 ⑪ 生分:出生的因素。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本经所载的念佛法,包含以下列的各个角度念佛陀的功德:
本经记载念佛是以观如来形象入手,思惟佛的功德,如五分法身(无学圣者所具备的五种功德: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及觉他的层面。在实作上是以坐姿念佛为主。 《杂阿含经》卷二十、三十、三十三所记载的念佛是“念如来事”,并以如来十号(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例。其中卷三十第857经并强调最好行、住、坐、卧随时念佛。 《增壹阿含经》的观如来形象,或许是后世观想念佛的本源;《杂阿含经》的念如来十号,或许是后世持名念佛的本源;《杂阿含经》卷五十第1349经甚至提到天神观佛陀的足迹以念佛。各经所载可说是相通的,次第无非是以是以持名或者观佛形象,带入对佛功德的思惟(十号是说觉者的功德,五分法身是说无学圣者的功德),基于此而成就念住。
本经所教是以坐姿念佛,实作上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例如一次一个阶段:念佛形象的阶段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稳定后进展到念佛的戒身的阶段,稳定后再进展到念佛的定身的阶段,依此类推。最后安住在其中一个念佛阶段上而修定。 也有人是较长期的修习自己最使得上力的一个阶段,例如专注在观佛形象。 也有以念佛作打坐一开始的摄心,当念佛而能心念澄净后,转换所缘至其他的修定法。 总之并不拘泥在单一的方法上,只要能透过念佛将心念收摄,不起不好的念头,进而修得定慧,就是好方法。 至于如何透过十念而能成就念住,发展七觉支,修得定慧,则属于较进阶的修行原理,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931经的“读经拾得”,或本经线上版的进阶辨正。 [进阶辨正](二)[0554b11]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广布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法。”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法,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佛告之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法。除诸欲爱,无有尘劳,渴爱之心,永不复兴。夫正法者,于欲至无欲,离诸结缚、诸盖之病。此法犹如众香之气,无有瑕疵乱想之念。是谓,比丘!修行ⓐ念法者,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法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念法=法念【宋】【元】【明】【圣】 “念法”,宋、元、明、圣四本作“法念”。 “法念”,大正藏原为“念法”,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法念”。 [注解][对应经典][读经拾得]佛陀在世时,许多弟子直接和佛陀有过互动,因此念佛是相当自然的。当时也有佛陀弟子至边地游化,他们的弟子可能从来没有见过佛陀,但是依著佛法、圣僧而修行,对于这些弟子而言,可能觉得念法、念僧更加踏实。 念法是以佛法的义理随时提醒自己,或以对佛法功德、利益的感恩或敬佩来收摄心念。 (三)[0554c06]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功德,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僧。”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僧,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众。如来圣众,善业成就,质直①顺义,无有邪业,上下和穆,法法成就②。如来圣众,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知见成就。圣众者,所谓四双八辈③,是谓如来圣众,应当恭敬,承事④礼顺,所以然者,是世福田故。四双八辈自度亦度人于此众中,皆同一器,亦以自度,复度他人至三乘⑤道,如此之业名曰圣众。是谓,诸比丘!若念僧者,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僧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念众=念僧【明】 “念众”,明本作“念僧”。 “念僧”,大正藏原为“念众”,今依据明本改作“念僧”。 ⓑ “解脱”,大正藏原为“度”,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解脱”。 [注解]① 质直:朴实正直。 ② 法法成就:每一法都达成。 ③ 四双八辈:四组共八种圣人,即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洹向、斯陀洹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④ 承事:听从、事奉。 ⑤ 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1. 形象:如来圣众,善业成就,质直顺义,无有邪业,上下和穆,法法成就。 只是将“念佛”中的佛陀形象改为僧团的形象,也就是僧团清净和合的形象。
[进阶辨正](四)[0555a05]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戒。”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戒,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戒。所谓戒者,息诸恶故。戒能成道,令人欢喜,戒缨络身,现众好故。夫禁戒者,犹吉祥瓶①,所愿便克②,诸道品法,皆由戒成。如是,比丘!ⓐ行禁戒者,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戒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行〕-【圣】 圣本无“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行”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注解]① 吉祥瓶:能自然涌出所须万物的宝瓶。 ② 克:战胜,引申为成功的意思。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念戒是以戒律随时提醒自己,或以对戒律功德、利益的感恩或敬佩来收摄心念。 在社会上遇到不平的事时,生物的本能是起瞋心生气甚至吵架,此时若有念戒,则在骂出口前会有所警觉,避免犯恶口戒,转念以更有智慧的方式处理问题,不致陷入无谓的争吵中。有这样的修为,不再“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自然也能渐渐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本经说:“夫禁戒者,犹吉祥瓶,所愿便克,诸道品法,皆由戒成”。 念戒成为习惯、持戒清净后,自然心念不涣散、不被外界吸引,而能轻松安乐;不会做让自己后悔的事,心也就安定,而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中阿含经》卷三十〈大品 1〉第128经优婆塞经也提到在家居士可以从守五戒入门以去恶向善,念僧、法、僧、戒而得到定、慧。 (五)[0555a29]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施。”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施,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施。我今所施,施中之上,永无悔心,无ⓐ返报想,快得善利①。若人骂我,我终不ⓑ报;设人害我,手ⓒ卷相加,刀杖相向,瓦石相掷,当起慈心,不兴瞋恚。我所施者,施意不绝。是谓,比丘!名曰大施,便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施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返=反【圣】 “返”,圣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为“返”,今依据圣本改作“反”。 ⓑ (还)+报【宋】【元】【明】 “报”,宋、元、明三本作“还报”。 大正藏无“还”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卷=拳【宋】【元】【明】,=权【圣】 ???? [注解]① 快得善利:真是受益良多。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六)[0555b25]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法,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天。”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天,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天。身、口、意净,不造秽行,行戒成身;身放光明,无所不照,成彼天身;善果ⓒ报,成彼天身;众行具足,乃成天身。如是,诸比丘!名曰念天,便得具足,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天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甘露法=甘露味【明】【圣】 “甘露法”,明、圣二本作“甘露味”。 “甘露味”,大正藏原为“甘露法”,今依据明、圣二本改作“甘露味”。 ⓑ 逮=建【宋】【元】 “逮”,宋、元二本作“建”。 “建”,大正藏原为“逮”,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建”。 ⓒ (果)+报【宋】【元】【明】 “报”,宋、元、明三本作“果报”。 大正藏无“果”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本经中将念天以感得天人果报的持戒、行善的功德来作说明,《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0经的解说较细,提到念天人在世时行在家五法:信、戒、施、闻、慧,而得以生天,佛弟子见贤思齐,有为者亦若是。
天人虽然尚未解脱,但在清净的程度、福报、甚至定力上还是远胜于一般人,也是来世善有善报的好例子。也有天人会帮助修行者,甚至天人本身是圣者,例如《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48〉第3经记载未来佛弥勒菩萨现在位于兜率天。 念天如同六念当中任何一个,可以使心正直、获得轻安、进而心定,乃至因定发慧。以“念施”为例,布施本身不等于解脱,但可以清净施作为入手处,清净心意,而获得更高的成就。 (七)[0555c20]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休息。”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休息,便有名誉,成大果报,众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休息。所谓休息者,心意想息①,志性详谛②,亦无卒暴③,恒专一心,意乐闲居,常求方便④,入三昧定。常念不贪,胜光ⓑ上达⑤。如是,诸比丘!名曰念休息,便得具足,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休息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妙”,宋、元、明、圣四本作“妙法”。 ⓑ “光”,宋、元、明、圣四本作“先”。 [注解]① 心意想息:心念止息。 ② 志性详谛:详细考察心念的状态。 ③ 卒暴:心念急遽起伏。 ④ 方便:努力;可达成目标的方法。 ⑤ 胜光上达:修行的殊胜光明上达天界。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念休息有没有生活上较易理解的行法? 《佛说八大人觉经》:“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CBETA, T17, no. 779, p. 715, b10-11) 对佛法接触较久的人,都知道贪欲有其后患,心外驰骋于声色犬马,是很累的,守戒才能得到休息,因此自然不想作犯戒的行为;打坐时的妄念也是很累人的,因此自然渐渐不追随妄念。这些都是“念休息”的初步应用。 [进阶辨正](八)[0556a15]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具,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安ⓑ般。”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安般,便有名誉,成大果报,众善普具,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宣。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安般。所谓安般者,若息长时,亦当观知我今息长;若复息短,亦当观知我今息短;若息极冷,亦当观知我ⓒ今息冷;若复息热,亦当观知我今息热。具观身体,从头至足皆当观知①。若复息ⓓ有长短,亦当观息有长有短。用心持身②,知息长短,皆悉知之,寻息出入,分别晓了。若心持身知息长短,亦复知之,数息长短,分别晓了。如ⓔ是,诸比丘!名曰念安般,便得具足,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安般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具=至【圣】 “具”,圣本作“至”。 “至”,大正藏原为“具”,今依据圣本改作“至”。 ⓑ 般+(成)【圣】 “般”,圣本作“般成”。 大正藏无“成”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身=今【圣】【丽-CB】【CB】 “身”,圣、丽-CB、CB三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为“身”,今依据圣、丽-CB、CB三本改作“今”。 ⓓ 〔有〕-【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有”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是〕-【圣】 圣本无“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是”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注解]① 具观身体,从头至足皆当观知:观察呼吸对全身的影响,气息从头传播至脚,都要觉知。(生理学上,肺循环会将氧气由肺部带入心脏,体循环再将氧气由心脏带至全身。) ② 用心持身:专心在身体上。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念安般”的修法,《阿含经》中以《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03经所列的步骤最为详细,原则上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修行,先由观察呼吸长、短、呼吸遍全身、呼吸宁静的身念住,次修观察喜、乐、感受遍全身、感受平静的受念住,再修观察心、心悦、心定、心解脱的心念住,最后达成随观无常、离欲、灭、舍的法念住。每一个阶段通常都须要长时间的练习,纯熟后才进入下一阶段。本经则将念安般的步骤列举其中身念住及心念住的部分:
《增壹阿含经》卷七〈安般品 17〉第1经也有将念安般列举其中身念住及心念住部分的说明。 (九)[0556b15]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身。”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身,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宣。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法,诸比丘从如来闻法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身。所谓念身者,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胆、肝、肺、心、脾、肾、大肠、小肠、白膜ⓓ①、膀胱、屎、尿、百叶②、沧荡③、胃、脬ⓔ④、溺⑤、泪、唾⑥、涕、脓、血、肪脂、涎⑦ⓕ、髑髅、脑。何者是身?为地种是也,水种是也,火种是也ⓖ,风种是也。为父种、母种所造耶?从何处来?为谁所造?眼、耳、鼻、舌ⓗ、身、心,此终当生何处?如是,诸比丘!名曰念身,便得具足,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身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处”,大正藏原为“道”,今依据明本改作“处”。 ⓑ “齿”,圣本作“齿膜”。 ⓒ 大正藏无“髓”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膜”,大正藏原为[月*直],圣本为“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膜”。 ⓔ “沧荡胃脬”,大正藏原为“沧荡脾泡”,宋本为“沧肠胃泡”,元、明二本为“仓肠胃脬”,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沧荡胃脬”。 ⓕ “涎”,大正藏原为“[泳-永+羡]”,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涎”。 ⓖ “也”,大正藏原为“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也”。 ⓗ “舌”,大正藏原为“口”,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舌”。 [注解]① 白膜:这里特指“肠系膜”等悬吊、固定脏器的腹膜。 ② 百叶: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这里可能指人的胃。 ③ 沧荡:疑为“生藏”或“生、熟藏”的字型讹误,参见《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吃下的食物尚未消化为“生藏”,已消化快要成为粪便为“熟藏”。 ④ 脬:膀胱,读音同“抛”。和前面提到的“膀胱”重复,可能是因为古代“胞”可指膀胱(“脬”),也可指子宫,因此民间有人以为“膀胱”与“脬”是两个不同的器官,中医典籍即有更正此民间讹传的论述。 ⑤ 溺:小便,读音同“尿”。通“尿”。 ⑥ 唾:口水。 ⑦ 涎:口水。读音同“咸”。涎较清,由腮腺分泌;唾较浓,由舌下腺分泌。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四念处”中“身念处”的修法有很多种,各经所载共通的有不净观(观察解剖的部分)、四界分别观(观察地、水、火、风四大构成)、死尸观这三种修法,觉知了所观察的对象之后,也要思惟它的生起及灭去。本经的内容可说是这些修法的摘要:
关于念身的较详细经文,可参考《增壹阿含经》卷五〈壹入道品 12〉第1经。 其中不净观的修法,各经所列人体的器官组成略有出入,较常见的是将人体区分为三十一身分(三十一个解剖的部分、身体的部分)。实修上,在入门时通常可先从简化的类别来观察、扫描,例如将三十一身分先简化为皮、肉、骨三种类别来观察、扫描,等熟悉后再作更细的身分区别。而像“白骨观”则是简化为专注观骨骼的部分。 念身的实修方法有很多种,线上版的“进阶辨正”也记录了一种修法。 [进阶辨正](一〇)[0556c13]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死。”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死,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宣。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法,诸比丘从如来闻法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死。所谓死者,此没生彼,往来诸趣①,命逝不停,诸根散坏,如腐败木,命根断绝,宗族分离,无形无ⓒ响,亦无相貌②。如是,诸比丘!名曰念死,便得具足,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死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法及圣众, 乃至竟死念,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 [校勘]ⓐ 至=具【明】【圣】 “至”,明、圣二本作“具”。 “具”,大正藏原为“至”,今依据明、圣二本改作“具”。 ⓑ 至=具【明】 “至”,明本作“具”。 “具”,大正藏原为“至”,今依据明本改作“具”。 ⓒ 响=向【宋】【圣】 “响”,宋、圣二本作“向”。 “向”,大正藏原为“响”,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向”。 ⓓ 佛法…别异=须伦益一道,光明及阇冥,道品没尽信,炽盛无与等【圣】 ???? ⓔ +(光明皇后愿文)【圣】 圣本在“??”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大正藏无“光明皇后愿文”六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注解]① 趣:义译为道,指众生因造作的业而趣向来世的去处,有天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② 无形无响,亦无相貌:(人死后)没有形体,无声无息,也没有长相与容貌。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念死是将心念放在死亡这件必然会发生的事上,警觉到随时有可能死亡,自然会对于修行有所助益,减少贪瞋痴,把握时光精进修行。
《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五〈七日品40〉第8经记载佛陀以婆迦利比丘久病时厌患此身恶露不净,思惟生法皆是死法以举例说明念死:“其能如婆迦利比丘者,此则名为思惟死想。彼比丘者,善能思惟死想,厌患此身恶露不净。若比丘思惟死想,系念在前,心不移动,念出入息往还之数,于其中间思惟七觉意,则于如来法多所饶益。所以然者,一切诸行皆空、皆寂,起者、灭者皆是幻化,无有真实。”(CBETA, T02, no. 125, p. 742, a22-29) 此经文表示可在出入息中念死。婆迦利比丘则是身患重病、久病厌世,举刀砍下的瞬间以四圣谛思惟五受阴而证阿罗汉,因此也是在出入息的瞬间急切地念死,详细经载可见《增壹阿含经》卷十九〈四意断品 26〉第10经、《杂阿含经》卷四十七第1265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