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放牛品第四十第四分别诵

导读

(一)[0794a07]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放牛儿成就十一法,牛群终不长益,亦复不能将护其牛。云何为十一?于是,[*]放牛人亦不别其色,不解其相,应摩刷而不摩刷,不覆护疮痍,不随时放烟,不知良田茂草处,不知安隐之处,亦复不知渡牛处所,不知时宜,若𤛗牛时不留遗余尽取𤛗之,是时诸大牛可任用者不随时将护。是谓,比丘!若牧牛人成就此十一法,终不能长养其牛,将护其身。

“今此众中比丘亦复如是,终不能有所长益。云何为十一?于是,比丘不别其色,不晓其相,应摩刷而不摩刷,不覆护疮痍,不随时放烟,不知良田茂草处,不知渡处,亦复不知安隐之处,不知时宜,食不知留遗余,诸长老比丘亦不敬待。

“云何比丘不知色?于是,比丘有四大及四大所造色,皆悉不知。如是比丘不别其色。

“云何比丘不别其相?于是,比丘不知行愚,亦不知行智,如实而不知。如是比丘不别其相。

“云何比丘应摩刷而不摩刷?于是,比丘若眼见色便起色想,有诸乱念,又且不守护眼根,以不善摄念,造众殃舋,不守护眼根;如是,比丘若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意知法,起诸乱想,亦不守护意根,不改其行。如是比丘应摩刷而不摩刷。

“云何比丘不覆护疮?于是,比丘起欲想而不舍离,亦不除去其念;若起瞋想、杀害想,起诸恶不善想,终不舍之。如是比丘不覆护疮。

“云何比丘不随时起烟?于是,比丘所讽诵法,不随时向人说。如是比丘不随时放烟。

“云何比丘不知良田茂草?于是,比丘不知四意止,如实而不知。如是比丘不知良田茂草处。

“云何比丘不知[*]渡处?于是,比丘不别贤圣八品道,如是比丘不知[*]渡处。

“云何比丘不知所爱?于是,比丘于十二部契经祇夜授决因缘本末方等譬喻生经广普未曾有法。如是比丘不知所爱。

“云何比丘不知时宜?于是,比丘便往轻贱家、博戏家。如是比丘不知时宜。

“云何比丘不留遗余?于是,比丘有信梵志、优婆塞往而请之,然诸比丘贪著饮食不知止足。如是比丘不留遗余。

“云何比丘不敬长老诸高德比丘?于是,比丘不起恭敬之心向诸有德人,如是比丘多有所犯。是谓比丘不敬长老。若有比丘成就十一法,终不能于此法中多所饶益。

“若复牧牛人成就十一法者,能拥护其牛,终不失时,有所饶益。云何为十一?于是,牧牛人知其色,别其相,应摩刷而摩刷,覆护疮痍,随时而起烟,知良田茂草处,知[*]渡要处,爱其牛,分别时宜,亦知性行,若𤛗牛时知留遗余,亦复知随时将护可任用者。如是牧牛人将护牛。如是,比丘!若牧牛人成就此十一法,不失时节者,终不可沮坏。

“如是,比丘若成就十一法者,于此现法中多所饶益。云何十一法?于是,比丘知色,知相,知摩刷,知覆护疮,知起烟,知良田茂草处,知所爱,知择道行,知渡处,知食止足,知敬奉长老比丘,随时礼拜。

“云何比丘而知色?于是,比丘知四大色,亦知四大所造色。是谓比丘知色。

“云何比丘知相?于是,比丘知愚相,知智相,如实而知之。如是比丘知相。

“云何比丘知摩刷?于是,比丘若欲想起,念知舍离,亦不殷勤,永无欲想;若恚想、害想,及诸恶不善想起,念知舍离,亦不[*]殷勤,永无恚想。如是比丘为知摩刷。

“云何比丘知覆护疮?于是,比丘若眼见色不起色想,亦不染著而净眼根,除去愁忧恶不善法,心不贪乐,于中而护眼根;如是,比丘若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意知法,不起识想,亦不染著而净意根。如是比丘知覆护疮。

“云何比丘知起烟?于是,比丘所从闻法广与人说。如是比丘为知起烟。

“云何比丘知良田茂草处?于是,比丘贤圣八品道如实知之。是谓比丘知良田茂草处。

“云何比丘知所爱?于是,比丘若闻如来所说法宝,心便爱乐。如是比丘为知所爱。

“云何比丘择道行?于是,比丘于十二部经择而行之,所谓契经、祇夜、授决、偈、因缘、本末、方等、譬喻、生经、说、广普、未曾有法。如是比丘知择道行。

“云何比丘知[*]渡处?于是,比丘知四意止。是谓比丘知[*]渡处。

“云何比丘知食止足?于是,比丘有信梵志、优婆塞来请者,不贪饮食,能自止足。如是比丘为知止足。

“云何比丘随时恭奉长老比丘?于是,比丘恒以身、口、意善行,向诸长老比丘。如是比丘随时恭奉长老比丘。如是。若成就十一法者,于现法中多所饶益。”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牧牛不放逸,  其主获其福,
 六牛六年中,  展转六十牛。
 比丘戒成就,  于禅得自在,
 六根而寂然,  六年成六通

“如是。比丘!若有人能离此恶法,成后十一法者,于现法中多所饶益。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含=鋡【圣】*

  “含”,圣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为“含”,今依据圣本改作“鋡”。

六=五【宋】【元】【明】【圣】

  “六”,宋、元、明、圣四本作“五”。
  “五”,大正藏原为“六”,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五”。

(东晋…译)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宋】【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明】,〔东晋…译〕-【圣】

  ????

放=牧【宋】*【元】*【明】*

  “放”,宋、元、明三本作“牧”。
  “牧”,大正藏原为“放”,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牧”。

九=七【丽】*,=九之一【明】,=八【圣】

  ????

〔第四…诵〕-【圣】

  圣本无“第四…诵”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第四…诵”四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A. XI. 18. M. 33. Gopālaka.,[No. 99(1249)].

  ????

渡=度【圣】*

  “渡”,圣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为“渡”,今依据圣本改作“度”。

𤛗=构【宋】,=𤛗【元】,=[((谷-禾)-又)/牛]【明】,=捔【圣】

  ????

𤛗=构【宋】【元】【明】,=捔【圣】

  ????

待=侍【圣】

  “待”,圣本作“侍”。
  “侍”,大正藏原为“待”,今依据圣本改作“侍”。

舌=口【圣】

  “舌”,圣本作“口”。
  “口”,大正藏原为“舌”,今依据圣本改作“口”。

草+(处)【圣】

  “草”,圣本作“草处”。
  大正藏无“处”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授=受【宋】【元】【明】

  “授”,宋、元、明三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为“授”,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请=语【宋】【元】【明】

  “请”,宋、元、明三本作“语”。
  “语”,大正藏原为“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语”。

处知渡=知渡知【宋】【元】【明】

  “处知渡”,宋、元、明三本作“知渡知”。
  “知渡知”,大正藏原为“处知渡”,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知渡知”。

𤛗=构【宋】,=𤛗【元】,=[((谷-禾)-又)/牛]【明】,=捔【圣】

  ????

渡=度【宋】【明】【圣】

  “渡”,宋、明、圣三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为“渡”,今依据宋、明、圣三本改作“度”。

殷勤=殷勤【圣】*

  “殷勤”,圣本作“殷勤”。
  “殷勤”,大正藏原为“殷勤”,今依据圣本改作“殷勤”。

爱+(处)【圣】

  “爱”,圣本作“爱处”。
  大正藏无“处”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后=就【元】【明】

  “后”,元、明二本作“就”。
  “就”,大正藏原为“后”,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就”。

[注解]

不解其相:不了解其特性。

疮痍:创伤、伤痕。

放烟:以烟熏驱离吸血的蚊虫,牛只看到了烟也会主动靠近。

𤛗:挤乳。读音同“克”,为“𤛓”的异体字。

殃舋:灾祸、争端。“殃”意指灾祸。“舋”意指争端、过错,读音同“信”。

讽诵:诵读。

四意止:即“四念住”,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1)身念处、(2)受念处、(3)心念处、(4)法念处。

十二部:将佛陀说法依据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又译为“十二部经”、“十二分教”。

契经:佛陀所说法中简单散文形式的经文。又译为“贯经”、“正经”,音译为“修多罗”。按:“契经”可广义地指全部的佛经,在这里则是狭义地指十二部经之一。

祇夜:为音译,义译为“歌咏”,本意是“可以唱出来的”,但在文学形式里是指以韵文形式的偈颂来重述前面散文形式的经文。例如经中的摄颂(结集经典时将佛经中的关键名词以偈颂代表,以避免遗漏、并方便记忆,常见将每十经的关键名词整理为一摄颂),以及在《杂阿含经》以八众为说法对象的经文(八众诵)中,常见佛陀在问答后所说的偈颂。又译为“祇夜经”。

授决:原指佛陀说法中进一步详细解说教理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的部分,后转指佛陀确知地预言弟子将证得的果位或往生去处。又译为“授记”、“受记”、“记说”、“记别”、“受记经”。

偈:这是一种只有韵文的文学形式,例如《法句经》、《长老偈》、《长老尼偈》等。又译为“偈咃”、“偈经”,音译为“伽陀”。

因缘:经典中说明佛陀说法及制定戒律由来的部分。另译为“天本经”,音译为“尼陀那”。

本末:过去佛的世界所发生的故事或过去转轮王的故事;过去世所发生的故事,除了“本生”(佛陀在修菩萨行的过去世的故事)和“譬喻”(佛弟子在过去世的故事)以外的。又译为“本起”、“本事”、“相应经”、“如是语”,音译为“伊帝目多伽”。

方等:广说种种甚深的法义,也指大乘经典。又译为“广解”、“广经”、“方广”,音译为“毘富罗”、“毘佛略”。

譬喻:佛弟子前世的故事,例如某些人在今世有杰出的表现,而在前世也有英雄式的善行,像这样将过去、现在以因果业报串连起来的故事。又译为“撰录”、“证喻经”,音译为“阿波陀那”。

生经:佛陀前世的故事,例如《生经》、《六度集经》等。又译为“本缘经”、“生处”、“本生经”,音译为“阇多伽”。

说:佛陀有感而发、不问自说的法。佛陀通常是应别人的请求而说法,未经他人请求而自己说出来的法即为自说经。又译为“自说”、“此说”、“无问自说”、“广演”、“法句经”,音译为“优陀那”。

广普:对佛陀所说经典的注释说明,例如《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2经。又译为“说义”、“论议”、“大教经”,音译为“优波提舍”。

未曾有法:佛陀所说希有而不可思议的事情,例如《中阿含经》卷八卷九〈未曾有法品 4〉的经文。又译为“未曾有”、“未曾有经”,音译为“阿浮多达摩”。

知摩刷:每个念头都舍离“三不善觉”:欲觉、恚觉、害觉。

知起烟:牧牛人起烟是为了驱虫,比丘说法则能为人驱除贪、瞋、痴三毒。

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十一法比对表
《杂阿含》牧牛人 《杂阿含》比丘 《增一》牧牛人十一法 《增一》比丘十一法
知色 如实知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 知色 知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知相 知过相与慧相 知相 知智相、愚相
去虫 于所起欲、瞋、害觉能离、能觉、能灭 应摩刷而摩刷 诸恶不善想起,念知舍离
能覆护其疮 守护六根 覆护疮痍 净六根
能起烟 为人分别显示所闻、所受法 随时起烟 闻法广与人说
知择路 如实知八正道 知良田茂草处 如实知八品道
知择处 于如来所知法欢喜、悦乐知所爱 闻如来所说法,心便爱乐
知度处 知修多罗、毘尼、阿毘昙,于隐密法能开发,于显露法能广问 择道行 于十二部经择而行之
知食处 知四念处及贤圣法、律 知渡要处 知四意止
不尽𤛓其乳 于所施物知限量 若𤛗牛时知留遗余 不贪饮食,能自止足
善料理能领群者 向诸明智修梵行者称誉其德,悉令宗敬、奉事、供养 随时将护可任用者 随时恭奉长老比丘

[进阶辨正]

(二)[0795a17]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成就十一法者,必能有所成长。云何为十一?于是,比丘!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诸根寂静,饮食知止足,恒修行共法,亦知其方便,分别其义,不着利养。如是,比丘!若成就此十一法者,堪任长养。所以然者,一切诸行正有十一法。”

尔时,阿难白世尊言:“何以故,正有十一法无有出者。云何为十一?”

“所谓阿练若,乞食,一处坐,一时食,正中食,不择家食守三衣,坐树下,露坐闲静之处,著纳衣,若在冢间。是谓,比丘!有人成就此十一法,便能有所至。我今复重告汝,若有人十一年中学此法,即于现身成阿那[*]含,转身便成阿罗汉。诸比丘!且舍十一年,若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年学此法者,便成二果:若阿那[*]含、若阿罗汉。且舍十二月,若能一月之中修行其法,彼比丘必成二果:若阿那[*]含、若阿罗汉。所以然者,十二因缘皆出十一法中,所谓…生、老、病、死、愁、忧、苦、恼。

“我今教诸比丘,当如迦叶比丘之比,设有人行谦苦之法,此行难及。所以然者,迦叶比丘成就此十一法。当知过去多萨阿竭成等正觉,亦成就此十一苦法。今迦叶比丘,皆愍念一切众生,若供养过去诸声闻,后身方当乃得受报,设供养迦叶者,现身便受其报;设我不成无上等正觉,后当由迦叶成等正觉。由此因缘故,迦叶比丘胜过去诸声闻,其能如迦叶比丘者,此则上行。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有=言【圣】

  “有”,圣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为“有”,今依据圣本改作“言”。

闲=闲【明】*

  “闲”,明本作“闲”。
  “闲”,大正藏原为“闲”,今依据明本改作“闲”。

纳=衲【宋】【元】【明】

  “纳”,宋、元、明三本作“衲”。
  “衲”,大正藏原为“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衲”。

愍=敏【宋】,=慜【元】【明】

  ????

[注解]

共法:指佛法中共同的教法,例如四圣谛、八圣道、三十七道品。

不择家食:乞食时沿门托钵,不分贫富之家。又作“次第乞食”。

守三衣:除三衣外,没有多余的衣服,而且三衣不离身,以免遗失。三衣即是安陀会(日常劳务或就寝时用;贴身的衣)、郁多罗僧(礼拜、听法、听戒时加披于安陀会外;上衣)、僧伽梨(外出托钵或入聚落王宫,说法教化时用;外套)。

补纳衣:出家众的衣服的来源,除了施主布施外,就是拾取被丢弃的衣物,裁剪其可用的部分,清洗后共纳成衣。从一般人不使用的意义来说,等同于“粪扫”,所以也称为“粪扫衣”。

冢间:坟场。

多萨阿竭:音译,如来十号之一;义译为“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之意。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本经中佛所说的“设我不成无上等正觉,后当由迦叶成等正觉”与《增壹阿含经》卷5〈壹入道品12〉的记载相呼应:“迦叶对曰:“我今不从如来教。所以然者,若当如来不成无上正真道者,我则成辟支佛。””(CBETA, T02, no. 125, p. 570, b5-12)
  • 由经文中“设我不成无上等正觉,后当由迦叶成等正觉”这句可知,即便佛未出世,迦叶尊者亦能靠自己成道,但因弘法能力不如佛陀般,故为辟支佛。

 

(三)[0795b20]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佛与无数众生,前后围遶而为说法。尔时,舍利弗众多比丘而经行。大目干连及大迦叶、阿那律、离越、迦旃延、满愿子,优波离、须菩提、罗云、阿难比丘,各各将众多比丘自相娱乐。提婆达兜亦复将众多比丘而自经行。

尔时,世尊见诸神足弟子,各将其众而自经行。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人根情性各各相似,善者与善共并,恶者与恶共并,犹如乳与乳相应,酥与[*]酥相应,粪除屎溺各自相应。此亦如是,众生根源所行法则各自相应,善者与善相应,恶者与恶相应。汝等颇见舍利弗比丘将诸比丘经行乎?”

诸比丘白佛言:“唯然,见之。”

佛告比丘:“如此诸人皆智慧之士。”

又告比丘:“汝等颇见目连比丘将诸比丘经行乎?”

诸比丘白佛言:“唯然,见之。”

佛告之曰:“此诸比丘皆是神足之士。”

又问:“汝等见迦叶将诸比丘而经行乎?”

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

佛告之曰:“此诸上士皆是十一头陀行法之人也。”

又问:“汝等见阿那律比丘不乎?”

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

佛告之曰:“此诸贤士皆天眼第一。”

又问:“颇见离越比丘不乎?”

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

佛告比丘:“此诸人皆是入定之士。”

又问:“汝等颇见迦旃延比丘不乎?”

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

佛告之曰:“此诸上士皆是分别义理之人。”

又问:“汝等颇见满愿子比丘不乎?”

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

佛告比丘:“此诸贤士皆是说法之人。”

又问:“汝等颇见优波[*]离将诸比丘而经行乎?”

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

佛告之曰:“此诸人皆是持禁律之人。”

又问:“汝等颇见须菩提比丘不乎?”

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

佛告之曰:“此诸上人皆是解空第一。”

又问:“汝等颇见罗云比丘不乎?”

诸比丘白佛言:“唯然,见之。”

佛告之曰:“此诸贤士皆是戒具足士。”

又问:“汝等颇见阿难比丘不乎?”

诸比丘白佛言:“唯然,见之。”

佛告比丘:“此诸贤士皆是多闻第一,所受不忘。”

又问:“汝等颇见提婆达兜比丘将诸人而经行乎?”

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

佛告之曰:“此诸人为恶之首,无有善本。”

尔时,世尊便说斯颂:

“莫与恶知识,  与愚共从事,
 当与善知识,  智者而交通。
 若人本无恶,  亲近于恶人,
 后必成恶因,  恶名遍天下。”

尔时,提婆达兜弟子三十余人,闻世尊说此偈已,便舍提婆达兜来至佛所,头面礼足,求改重罪,又白世尊:“我等愚惑不识真伪,舍善知识,近恶知识,唯愿世尊当见原恕,后更不犯。”

佛告比丘:“听汝悔过,改往修来,勿复更犯。”尔时,提婆达兜弟子承世尊教诫,在闲静之处,思惟妙义,克己行法,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出家学道者,欲修无上梵行。尔时,诸比丘皆得阿罗汉。

“比丘当知,众生根源皆自相类,恶者与恶相从,善者与善相从,过去、将来众生根源,亦复如是,以类相从,犹如以净与净相应,不净者与不净相应。是故,比丘!当学与净相应;去离不净。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干=揵【宋】【元】【明】,=健【圣】

  ????

“波”,圣本作“婆”。*

酥=苏【圣】*

  “酥”,圣本作“苏”。
  “苏”,大正藏原为“酥”,今依据圣本改作“苏”。

除=与【宋】【元】【明】

  “除”,宋、元、明三本作“与”。
  “与”,大正藏原为“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与”。

溺=尿【圣】

  “溺”,圣本作“尿”。
  “尿”,大正藏原为“溺”,今依据圣本改作“尿”。

源=无【宋】

  “源”,宋本作“无”。
  “无”,大正藏原为“源”,今依据宋本改作“无”。

乎=于【圣】

  “乎”,圣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为“乎”,今依据圣本改作“于”。

一=二【宋】【元】【明】

  “一”,宋、元、明三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为“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二”。

人+(等)【圣】

  “人”,圣本作“人等”。
  大正藏无“等”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诸)+比【圣】

  “比”,圣本作“诸比”。
  大正藏无“诸”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首=道【圣】

  “首”,圣本作“道”。
  “道”,大正藏原为“首”,今依据圣本改作“道”。

通=道【圣】

  “通”,圣本作“道”。
  “道”,大正藏原为“通”,今依据圣本改作“道”。

原=无【圣】

  “原”,圣本作“无”。
  “无”,大正藏原为“原”,今依据圣本改作“无”。

诫=戒【圣】

  “诫”,圣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为“诫”,今依据圣本改作“戒”。

闲=闲【明】

  “闲”,明本作“闲”。
  “闲”,大正藏原为“闲”,今依据明本改作“闲”。

以+(然)【宋】【元】【明】【圣】

  “以”,宋、元、明、圣四本作“以然”。
  大正藏无“然”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净”,大正藏在“去”字之前有一“净”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去〕-【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去”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去”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人根情性各各相似,善者与善共并,恶者与恶共并:根器性情相似的各个人,好人和好人同在一起,坏人和坏人同在一起。“并”通“并”,一齐。

满愿子:比丘名,以“说法第一”闻名,佛陀称赞他“能广说法,分别义理”。又译为“富楼那”、“富留那弥多罗尼子”、“满慈子”。

优波离:比丘名,佛陀称赞他“奉持戒律,无所触犯”第一。佛灭后他并主持诵出律藏。又译为“优婆离”。

禁律:即“律”,比丘、比丘尼应遵守的禁戒,由佛陀所制定。音译为毘尼、毘奈耶。

罗云:比丘名,佛陀称赞他“不毁禁戒,诵读不懈”第一。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儿子,又译为“罗云”、“罗睺罗”。

求改重罪:请求佛陀原谅,愿改正自己所犯的重大罪行。

众生根源皆自相类,恶者与恶相从,善者与善相从,过去、将来众生根源,亦复如是,以类相从:根器性情相似的众生,坏人和坏人类聚,好人和好人类聚,过去、未来的众生也是如此,物以类聚。这句是说现在的众生物以类聚,过去、未来的众生也是物以类聚。相当的《杂阿含经》经文作“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众生如其界合流、集合:下劣志向者与下劣志向者互相合流、集合;善的志向者与善的志向者互相合流、集合”。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物以类聚,因此要自己多修行,并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四)[0796a23]

闻如是:

一时,佛在拘留沙法行城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象舍利弗还舍法服,习白衣行。尔时,阿难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渐渐至象舍利弗家。尔时,象舍利弗两女人肩上,阿难遥见已,便怀愁忧不欢之想。象舍利弗见阿难已,极怀惭愧,独处而坐。

尔时,阿难乞食周讫,还出城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阿难白佛言:“向入城乞食,渐渐至象舍利弗家,见扶[*]两妇人肩上,当见之时,甚怀愁忧。”

世尊告曰:“汝见已,为生何意?”

阿难白佛言:“我念象舍利弗精进多闻,性行柔和,长与诸梵行之人说法无厌足。云何如今还舍法服,习白衣行?时我见已,甚怀愁忧,然此象舍利弗有大神力,威德无量。自念我昔曾见与释提桓因共论。云何今日习欲为恶?”

世尊告曰:“如是。阿难!如汝所言,但非阿罗汉。夫阿罗汉者,终不还舍法服,习白衣行。但今,阿难!勿怀愁,象舍利弗却后七日,当来至此间,尽有漏成无漏行。然此象舍利弗,宿行所牵,故致此耳。今行具满,当尽有漏。”

尔时,象舍利弗却后七日,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须臾,退坐白佛言:“唯然,世尊!听在末行,修沙门行。”尔时,象舍利弗比丘即得作沙门,坐上得阿罗汉。

尔时,象舍利弗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时,有梵志便生斯念:“此诸释种子,无处不有,无处不遍,又遏绝我等所行咒术。吾今当向城中人民说此沙门瑕愆。”尔时,此梵志语城中人民曰:“汝等诸人颇见象舍利弗乎?昔日自称言是阿罗汉,中还舍法服,习白衣行,与五欲相娱乐;今复更作沙门,家家乞食,佯现廉,观诸妇人,兴欲情想,还至园中,思惟女色不去心首,亦如乏驴,不任负驮,寂然卧住。此释种子亦复如是,[*]佯现乞食,观诸女色,思惟挍计。”

尔时,象舍利弗闻此梵志有恶声响,便生此念:“此人极为愚痴,兴嫉妒心;见他得利养,起悭嫉心;若己得利养,便怀欢喜,至白衣家主行诽谤。吾今当制令不为恶,无令此人受罪无量。”

尔时,象舍利弗飞在空中,告梵志曰:

“无眼无巧便,  兴意谤梵行,
 自造无益事,  久受地狱苦。”

尔时,象舍利弗说此偈已,便自退还,还归所在。

是时,城中人民闻梵志诽谤,又闻象舍利弗说偈,各生斯念:“若当如梵志语者,然后现神足难及;又我等见还舍法服,习白衣行。”是时,众多人民各各相将至象舍利弗所,头礼足下,在一面坐。尔时,众多人民问象舍利弗曰:“颇有阿罗汉还舍法服,习白衣行?”

象舍利弗报曰:“无有阿罗汉还舍法服,习白衣行。”

是时,诸人民白象舍利弗言:“阿罗汉颇由本缘而犯戒乎?”

象舍利弗报言:“以得阿罗汉,终不犯戒。”

诸人民复白言:“在学地之人,由本缘故而犯戒乎?”

象舍利弗报言:“有。若住学地之人,由本缘故而犯禁戒。”

时,诸人民复言:“尊者先[*]以是阿罗汉,复舍法服,习白衣行,于五欲自相娱乐;今复出家学道,本先有神足,今何故乃尔?”

尔时,象舍利弗便说此偈:

“游于世俗禅,  至竟不解脱,
 不得灭尽迹,  复习于五欲。
 无薪火不燃,  无根枝不生,
 石女无有胎,  罗汉不受漏。”

尔时,诸人民复问象舍利弗曰:“尊先非罗汉乎?”

象舍利弗报曰:“我先非罗汉也。诸居士当知,五通与六通,各各差别,今当说十一通。夫五通仙人欲爱已尽,若生上界,复来堕欲界。六通阿罗汉如来弟子者,得漏尽通,即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

时,诸人民复白言:“我等观察舍利弗所说,世间无有阿罗汉舍法服,习白衣行。”

时,象舍利弗报曰:“如是。如汝所言,无有阿罗汉还舍法服,习白衣行者。有十一法,阿罗汉所不习者。云何为十一?漏尽阿罗汉终不舍法服,习白衣行;漏尽阿罗汉终不习不净行;漏尽阿罗汉终不杀生;漏尽阿罗汉终不盗;漏尽阿罗汉食终不留遗余;漏尽阿罗汉终不妄语;漏尽阿罗汉终不群类相佐;漏尽阿罗汉终不吐恶言;漏尽阿罗汉终不有狐疑;漏尽阿罗汉终不恐惧;漏尽阿罗汉终不受余师,又不更受胞胎。是谓,诸贤士!漏尽阿罗汉终不处十一之地。”

尔时,诸人民白象舍利弗言:“我等闻尊者所说,观外道异学,如观空瓶而无所有,今察内法如似蜜瓶,靡不甘美,今如来正法亦复如是。今彼梵志受罪无量。”

尔时,象舍利弗飞在虚空,结加趺坐,便说此偈:

“不解彼此要,  习于外道术,
 彼此而斗乱,  智者所不行。”

尔时,拘留沙人民白象舍利弗言:“所说过多,实为难及,犹盲者得眼,耳聋者得听。今尊者所说亦复如是,无数方便而说法教。我等今日自归如来、法及比丘僧,唯愿尊者听为优婆塞,尽形寿不复杀生。”

尔时,象舍利弗与诸人民说微妙之法,令发欢喜之心,各从[*]坐起,礼足而去。

尔时,尊者阿难闻梵志谤象舍利弗,然无所至,尚不能熟视象舍利弗,况与共论!即往世尊所,以此因缘,具白如来。尔时,世尊告阿难曰:“夫论平等阿罗汉,当说象舍利弗是也。所以然者,今象舍利弗已成阿罗汉,昔所传罗汉名者今日已获,世俗五通非真实行,后必还失;六通者是真实行。所以然者,此象舍利弗先有五通,今获六通。汝亦当学及象舍利弗。此是其义,当念奉行。”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冯=凭【元】【明】,=溤【圣】

  ????

两=满【宋】*

  “两”,宋本作“满”。
  “满”,大正藏原为“两”,今依据宋本改作“满”。

悒=邑【圣】

  “悒”,圣本作“邑”。
  “邑”,大正藏原为“悒”,今依据圣本改作“邑”。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有+(舍靳)【元】【明】

  “有”,元、明二本作“有舍靳”。
  大正藏无“舍靳”二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遥见象舍利弗入城乞食)十字+便【元】【明】

  ???

自=目【圣】

  “自”,圣本作“目”。
  “目”,大正藏原为“自”,今依据圣本改作“目”。

佯=阳【圣】*

  “佯”,圣本作“阳”。
  “阳”,大正藏原为“佯”,今依据圣本改作“阳”。

贞=真【宋】

  “贞”,宋本作“真”。
  “真”,大正藏原为“贞”,今依据宋本改作“真”。

廉=兼【圣】

  “廉”,圣本作“兼”。
  “兼”,大正藏原为“廉”,今依据圣本改作“兼”。

挍=校【宋】【元】【明】

  “挍”,宋、元、明三本作“校”。
  “校”,大正藏原为“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校”。

响=向【圣】*

  “响”,圣本作“向”。
  “向”,大正藏原为“响”,今依据圣本改作“向”。

〔恶〕-【圣】

  圣本无“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恶”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礼足下=面礼足【宋】【元】【明】

  “礼足下”,宋、元、明三本作“面礼足”。
  “面礼足”,大正藏原为“礼足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面礼足”。

(耶)+象【元】【明】

  “象”,元、明二本作“耶象”。
  大正藏无“耶”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以=已【元】【明】*

  “以”,元、明二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已”。

(白)+言【元】【明】

  “言”,元、明二本作“白言”。
  大正藏无“白”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汉+(后)【圣】

  “汉”,圣本作“汉后”。
  大正藏无“后”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燃=然【圣】

  “燃”,圣本作“然”。
  “然”,大正藏原为“燃”,今依据圣本改作“然”。

胎=生【宋】【元】【明】

  “胎”,宋、元、明三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为“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生”。

(象)+舍【宋】【元】【明】

  “舍”,宋、元、明三本作“象舍”。
  大正藏无“象”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还)+舍【元】【明】【圣】

  “舍”,元、明、圣三本作“还舍”。
  大正藏无“还”字,今依据元、明、圣三本补上。

加=跏【宋】【元】【明】【圣】

  “加”,宋、元、明、圣四本作“跏”。
  “跏”,大正藏原为“加”,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跏”。

〔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耳”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我等〕-【宋】

  宋本无“我等”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我等”二字,今依据宋本删去。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已=以【宋】【圣】

  “已”,宋、圣二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以”。

〔象〕-【圣】

  圣本无“象”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象”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注解]

法行城:地名,是佛陀教化游历最西北端的城市。又译为“调牛聚落”、“调伏駮牛聚落”、“杂色牧牛聚落”,音译为“剑磨瑟昙拘楼都邑”、“剑摩瑟昙拘楼都邑”、“劫摩沙住处”。

象舍利弗:比丘名,佛陀称赞他“入水三昧,不以为难”第一。他出家前务农,有一天从出家人的钵中得到好吃的食物,想说:“我辛苦工作还得不到如此美味的食物,还是出家吧!”因此出家。曾因不恭敬长老比丘而被摩诃拘𫄨罗尊者告诫,他的亲友们向摩诃拘𫄨罗尊者说象舍利弗比丘持戒多闻,摩诃拘𫄨罗尊者则告诉其亲友如果不知道别人心中想什么,不应妄加称赞或批评,有的人在佛陀与修行人面前有惭有愧,但离开佛后与在家人相处久了后生起欲望而还俗,纵使修得禅定,却没想进一步证果,与在家人相处久了后生起欲望而还俗,详见《中阿含经》卷二十〈长寿王品 2〉第82经。后来象舍利弗比丘还俗六次、出家七次后证得阿罗汉。又译为“质多罗象子”、“质多舍利弗”。

冯两女人肩上:将双手放在两个女子肩上,即左拥右抱。“冯”通“凭”,依靠的意思。

悒:愁闷。

听在末行:请求佛陀裁决允许他出家,成为最资浅的出家人而排在最后。“听”指裁决。

寻:不久。

释种子:姓释迦的一族,在这里指佛陀的弟子。

遏绝:杜绝;阻塞断绝。

瑕愆:行为上的瑕疵及过错。

本缘:即“本生”,指过去世所造的业力因缘。

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食终不留遗余:用餐不会有剩;不浪费粮食。

不群类相佐:不结党营私。

不受余师:除了佛陀外,不再另外拜师。

不更受胞胎:不再轮回转生。

夫论平等阿罗汉,当说象舍利弗是也:要说已证平等的阿罗汉,该说象舍利弗就是。“平等”又译为“舍”,在这里是形容阿罗汉不执著。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象舍利弗尊者慈悯毁谤他的人而前往开示,因为毁谤阿罗汉会堕地狱。例如提婆达多的伴党瞿迦梨比丘,因对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生恶心毁谤,命终堕入摩诃钵昙摩地狱。可参考《杂阿含经》卷四十八第1278经
  • “五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凡夫也能修得,“六通”则多了漏尽通,是阿罗汉才能证得。阿罗汉的“三明”则为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
  • 世俗的禅定、神通再强也会退失,阿罗汉的漏尽通才能不退失。

(五)[0797b14]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说因缘之法,善思念之,修习其行。”

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因缘之法?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更乐,更乐缘,痛缘爱,爱缘,受缘,有缘生,生缘死,死缘忧、悲、苦、恼、不可称计。如是成此五阴之身。

“彼云何名为无明?所谓不知苦,不知习,不知尽,不知道,此名为无明。

“彼云何名为行?所谓行者有三种。云何为三?所谓身行、口行、意行,是谓为行。

“彼云何名为识?所谓六识身是也。云何为六?所谓眼、耳、鼻、舌、身、意识,是谓为识。

“云何名为名?所谓名者,痛、想、念、更乐、思惟,是为名。彼云何为色?所谓四大身及四大身所造色,是谓名为色。色异、名异、故曰名色

“彼云何六入?内六入。云何为六?所谓眼、耳、鼻、舌、身、意入,是谓六入。

“彼云何名为更乐?所谓六更乐身。云何为六?所谓眼、耳、鼻、舌、身、意更乐,是谓名为更乐。

“彼云何为痛?所谓三痛。云何为三?所谓乐痛、苦痛、不苦不乐痛,是谓名为痛。

“彼云何名为爱?所谓三爱身是也。欲爱、有爱、无有爱

云何为受?所谓四受是。云何为四?所谓欲受、见受、戒受、我受,是谓四受。

“彼云何为有?所谓三有。云何为三?欲有、色有、无色有,是名为有。

“彼云何为生?所谓生者,等具出,受诸有,得五阴,受诸入,是谓为生。

“彼云何为老?所谓彼彼众生,于此身分,齿落发白,气力劣竭,诸根纯熟,寿命日衰,无复本识,是谓为老。

“云何为死?所谓彼彼众生,展转受形,身体无温,无常变易,五亲分张,舍五阴身,命根断坏,是谓为死。比丘当知,故名为老、病、死。此名为因缘之法,广分别其义。诸佛如来所应施行起大慈哀,吾今已办。当念在树下露坐,若在冢间,当念坐禅,勿怀恐难。今不精勤,后悔无益。”

尔时,阿难白世尊言:“如来与诸比丘说甚深缘本,然我观察无甚深之义。”

世尊告曰:“止!止!阿难!勿兴此意。所以然者,十二因缘者极为甚深,非是常人所能明晓。我昔未觉此因缘法时,流浪生死,无有出期。又复,阿难!不但今日汝言因缘不甚深,昔日已来言不甚深也。所以然者,乃昔过去世时,有须焰阿须伦王窃生此念,欲捉日月,出大海水,化身极大,海水齐腰。

“尔时,彼阿须伦王有儿名拘那罗,自白其父:‘我今欲于海水沐浴。’须焰阿须伦报曰:‘莫乐海水中浴。所以然者,海水极深且广,终不堪[住>任]海水中浴。’时,拘那罗白言:‘我今观水齐大王腰,何以故复言甚深?’是时,阿须伦王即取儿著大海水中。尔时,阿须伦儿足不至水底,极怀恐怖。尔时,须焰告其子曰:‘我先敕汝,海水甚深,汝言无苦。唯我能在大海水洗浴,非汝所能欲洗。’

“尔时须焰阿须伦者,岂异人乎?莫作是观。所以然者,须焰者即我身是也。尔时阿须伦儿,即汝身是也。尔时海水甚深,汝言无苦;今复言十二因缘甚深之法,汝复言无是甚深。其有众生不解十二缘法,流转生死,无有出期,皆悉迷惑,不识行本,于今世至后世,从后世至今世,永在五恼之中,求出甚难。我初成佛道,思惟十二因缘,降伏魔官属,以除无明而得慧明,诸暗永除,无尘垢,又我,阿难!三转十二说此缘本时,即成觉道。以此方便,知十二缘法极为甚深,非常人所能宣畅。如是,阿难!当念甚深,奉持此十二因缘之法,当念作是学。”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死=老【宋】【元】【明】

  “死”,宋、元、明三本作“老”。
  “老”,大正藏原为“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老”。

〔缘〕-【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缘”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缘”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悲=愁【明】

  “悲”,明本作“愁”。
  “愁”,大正藏原为“悲”,今依据明本改作“愁”。

习=集【元】【明】

  “习”,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集”。

识=六【圣】

  “识”,圣本作“六”。
  “六”,大正藏原为“识”,今依据圣本改作“六”。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名)+六【宋】【元】【明】

  “六”,宋、元、明三本作“名六”。
  大正藏无“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是谓为爱)+云【元】【明】

  “云”,元、明二本作“是谓为爱云”。
  大正藏无“是谓为爱”四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家=处【宋】【元】【明】

  “家”,宋、元、明三本作“处”。
  “处”,大正藏原为“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处”。

“温”,大正藏原为“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温”。

〔深〕-【圣】

  圣本无“深”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深”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深+(也)【元】【明】【圣】

  “深”,元、明、圣三本作“深也”。
  大正藏无“也”字,今依据元、明、圣三本补上。

已=以【宋】【元】【明】【圣】

  “已”,宋、元、明、圣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以”。

念=于【宋】

  “念”,宋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为“念”,今依据宋本改作“于”。

极=及【明】

  “极”,明本作“及”。
  “及”,大正藏原为“极”,今依据明本改作“及”。

〔须〕-【圣】

  圣本无“须”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须”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汝〕-【圣】

  圣本无“汝”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汝”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欲洗=洗欲【圣】

  “欲洗”,圣本作“洗欲”。
  “洗欲”,大正藏原为“欲洗”,今依据圣本改作“洗欲”。

(如)+我【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如我”。
  大正藏无“如”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复)+尘【宋】【元】【明】

  “尘”,宋、元、明三本作“复尘”。
  大正藏无“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念〕-【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念”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念”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无明:无智;不彻底明白佛法。也是“痴”的异名。

名色:即色、受、想、行、识五阴。其中“名”是“受、想、行、识”四阴,即所有心理的运作,没有形体而只能用名字来诠释,因此称作“名”;“色”即色阴,也就是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另外也有解释“名色”为“分别色”,分别四大及其变化。

六入:眼、耳、鼻、舌、身、意。

更乐:即十二因缘中“触”的另译,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举例而言,眼根、光线、眼识,三者接触而生“眼触”,依着眼触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运作。

痛:即“受”的古译,例如可区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

受:此指“取”。即四种执取,包括:1.欲取(执取于五欲:色、声、香、味、触)。2.见取(也就是“见取见”,固执己见)。3.戒禁取:(执取“戒禁取见”。执取与解脱无关的禁戒)。4.我取(执取“身见”,自我意识太重)。详见《增壹阿含经》卷十九〈等趣四谛品27〉第2经

有:有了执取,就会受后“有”,在欲界、色界、无色界里长夜生死流转。

色异、名异、故曰名色:色和名各自不同,因此分别说为名、色。

无有爱:(断除淫欲与物质欲的)无色界众生的渴爱,即不想存在的渴爱。

欲有、色有、无色有:欲界的存在、色界的存在、无色界的存在。“有”指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

等具出家:另作“等具出处”,具足出生的因缘条件。

身体无温:身体没有了温度,即已成为冰冷的尸体。

三转十二说此缘本时,即成觉道:佛陀当年三次循序地解说四圣谛,即初转法轮,成就了觉悟之道。详见《增壹阿含经》卷十四〈高幢品 24〉第5经、《杂阿含经》卷十五第379经。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逆观十二因缘:

佛陀悟到十二因缘时,是从忧悲恼苦往前回溯的(参见杂阿含经相关记录或《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力品38〉4)。因此若从第十二个一一往前去推,会更加顺畅合理。

  • 十二因缘可以解释当下身心的因缘,也可以解释三世的轮回。

用十二因缘解释当下身心的因缘,详见《杂阿含经》卷二、三相关各经。以经中所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为例,在根缘境生识而触的当下,就已经完成了一次的十二因缘,但由于我们误认其中有我、我所,起了贪爱,造下了业,而让这些心识不断地相互攀缘、增长扩大。

每一次的十二因缘虽然当下就已经完成,但这不表示未来就不会有作用。这就好像在推骨牌,从微观的角度,每一个骨牌撞击下一个骨牌都是在一刹那间发生;从巨观的角度来看,就会看到骨牌的推动与相叠持续不断地发生,延续成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用十二因缘解释三世的轮回,则有如下的说法:

第几支 分类 名称 意义
1 过去因 无明 (过去世的)没有智慧
2 过去因 (过去世的)身行、口行、意行所造的业
3 现在果 投胎而有新的一生的识
4 现在果 名色 有胎形,初步的身心,但尚未长出六入处
5 现在果 六入处 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长成
6 现在果 出胎与外境接触;六触
7 现在果 (接触后产生)感受
8 现在因 (对于感受产生)贪爱
9 现在因 (由于贪爱,因此)执取
10 现在因 (因为执取,所以有)积集的善恶业,能感招未来的果报
11 未来果 (未来世的)出生
12 未来果 老病死忧悲恼苦 (未来世的)衰灭及苦果


一念之起,当下轮回,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了十二因缘,这些因缘累积起来,也造就了人的一生,乃至三世的轮回。

图片出自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8/NautilusCutawayLogarithmicSpiral.jpg/1920px-NautilusCutawayLogarithmicSpiral.jpg

数学或物理造诣较深的同学,也可用“碎形”或“复杂系统”的“自相似性”来理解这样的现象:鹦鹉螺切中间一小块来看,其数学构成符合黄金比例,累积起来的大块也符合黄金比例,整个螺形也是黄金比例,这就是“自相似性”。在数学上,具有自相似性的碎形的生成是基于一个不断迭代的方程式,即一种基于递回的反馈系统。类似地,人们当下的身心运作符合十二因缘的模式,而当下的因缘长久累积之后,造就了宏观的轮回生死,也具有自相似性而符合十二因缘的模式。

阿罗汉破除无明、有智慧,则在根缘境生识而触的当下,生起明触,触生受、想但不造业,也不见我、我所,而能不受后有,解脱当下的因缘及三世的轮回。

(六)[0798a25]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罗阅城中有梵志,名曰施罗,备知诸术,外道异学经籍所记,天文、地理靡不贯练,又复教授五百梵志童子。又彼城中有异学之士,名曰翅甯,多有所知,为频毘娑罗王所见爱敬,随时供养给与梵志所须之施。

尔时,如来名称远布,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度人无量,出现世间。是时,翅甯梵志兴此念:“如来名号甚为难闻,今我欲往问讯,亲近礼敬。”是时,翅甯梵志便往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梵志白世尊言:“沙门瞿昙!为姓何等?”

佛告梵志:“吾姓刹利。”

梵志问曰:“诸婆罗门各有此论:‘吾姓最豪,无有出者。’或言姓白,或言姓黑。婆罗门自称言:‘梵天所生。’今,沙门瞿昙!欲何等论说?”

佛告之曰:“梵志当知,其有婚姻嫁娶,便当求豪贵之姓。然我正法之中,无有高下、是非之名姓也。”

梵志复白言:“云何,瞿昙!生处清净,然后法得清净?”

佛告梵志:“汝用法清净,生处清净为?”

梵志又曰:“诸婆罗门各兴此论:‘吾姓最豪,无有出者。’或言姓白,或言姓黑。婆罗门自称言:‘梵天所生。’”

佛告梵志:“若当刹利适婆罗门家,设生男儿者,当从何姓?”

梵志报曰:“彼当言婆罗门种。所以然者,由父形故,得有此儿。”

佛告梵志:“若复婆罗门女出[*]适刹利家,生男儿者,彼当从何姓?”

梵志报曰:“彼人当是刹利种。所以然者,由父遗形故,得有此儿。”

佛告梵志:“熟自思惟,然后报吾。汝今所说前与后皆不相应。云何,梵志!设驴从马后生驹者,当言是马?为是驴也?”

梵志报曰:“如此之类当言驴马。所以然者,由驴遗形故,得此驹也。”

佛告梵志:“汝熟思惟,然后报吾。汝今所说前后不相应。汝前所说刹利女出[*]适婆罗门家,若生儿者,便言婆罗门种;今驴逐马生驹者,便言驴马。将不违前语乎?设复,梵志!若马逐驴生驹者,名之云何?”

梵志报曰:“当名为马驴。”

佛告之曰:“云何,梵志!马驴、驴马岂复有异乎?若复有人言宝一斛,复有人言一斛宝,此二义岂有异乎?”

梵志报曰:“此是一义。所以然者,宝一、一宝此义不异也。”

佛告梵志:“云何马驴、驴马此非一义乎?”

梵志报言:“今,沙门瞿昙!虽有斯言,然婆罗门自称言:‘吾姓最豪,无有出者。’”

佛告梵志:“汝先称誉其母,后复叹说其父。若复父亦是婆罗门种,母亦是婆罗门种,后生二儿,彼时其中一儿,多诸技术,无事不览,第二子者了无所知。是时,父母为敬待何者?为当敬待有智者?为当敬待无所知者?”

梵志报曰:“其父母应当敬待高德聪明者,不应敬待无有智者。所以然者,今此一子无事不了,无事不闲,正应敬待此子,不应敬待无智之子。”

佛告梵志:“若彼二子,一聪明者,便复兴意作杀、盗、泆十恶之法;彼一子不聪明者,守护身、口、意行,十善之法一无所犯。彼父母应当敬待何者?”

梵志报曰:“彼父母应当敬待行十善之子,彼行不善之人复敬待为?”

佛告梵志:“汝先叹其多闻,后叹其戒。云何,梵志!若复有二子,一子父专正,母不专正;一子父不专正,母专正。彼子若母正、父不正者,无事不[*]闲,博知经术。第二子父正、母不正者,既不博学,但持十善。然其父母应敬待何者?为当敬待母净父不净者?为当敬待父净母不净者?”

梵志报曰:“应当敬待母净之子。所以然者,由知经书,博诸伎术故。所谓第二子父净母不净,虽复持戒而无智慧,竟何所至?有闻则有戒。”

佛告梵志:“汝前叹说父净,不叹说母净;今复叹说母净,不叹说父净。先叹闻德,后叹禁戒;复叹说戒,后方说闻。云何,梵志!若彼二梵志子,其中一子多闻博学,兼持十善;其第二子既有智慧,兼行十恶。彼父母应当敬待何者?”

梵志报曰:“应当敬父净、母不净之子。所以然者,由其博[*]览诸经,晓诸技术,由父净生得此子,兼行十善,无所触犯,一切具足诸德本故。”

佛告之曰:“汝本说其姓,后说其闻,不说其姓;后复说戒,不说闻,后复说其闻,不说其戒。汝今叹说父母闻、戒,岂不违前言乎?”

梵志白佛言:“沙门瞿昙!虽有斯言,然婆罗门自称言:‘我姓最豪贵,无有出者。’”

世尊告曰:“诸有嫁娶之处则论姓,然我法中无有此义。汝颇闻边国远邦及余边地人乎?”

梵志报曰:“唯然,闻之,有此诸人。”

世尊告曰:“彼土人民有二种之姓。云何为二?一者人,二者奴,此二姓亦复不定。”

又问:“云何不定?”

世尊告曰:“或作人,后作奴;或作奴,后作人。然众生之类,尽同一类而无若干。若复,梵志!天地败毁,世间皆空。是时,山河石壁草木之徒,皆悉烧尽,人亦命终。若天地还欲成时,未有日月年岁之限。尔时,光音天来至此间。是时,光音天福德稍尽,无复精光,展转相视,兴起欲想。欲意偏多者便成女人,欲意少者成男子。展转交接,便成胞胎。由此因缘,故最初有人,转生四姓,流布天下。当以此方便知,人民尽出于刹利种。”

尔时,梵志白世尊言:“止,瞿昙!如偻者得伸,盲者得眼目,冥者得见明。沙门瞿昙亦复如是,无数方便与我说法。我今自归沙门瞿昙,唯愿与我说法,听为优婆塞。”

尔时,梵志复白世尊:“唯愿如来当受我请,将诸比丘众当至我家。”

尔时,世尊默然受请。是时,梵志见佛默然受请,即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还至家中,办具饮食,敷诸[*]坐具,香汁洒地,普自吐言:“如来当于此[*]坐。”

尔时,施罗梵志将五百弟子,至翅甯梵志家,遥见彼家敷好[*]坐具,见已,问翅甯梵志:“汝今欲与男女嫁娶?为欲请摩竭国频毘娑罗王乎?”

翅甯梵志报曰:“我亦不请频毘娑罗王,亦无嫁娶之事。我今欲施设大福业。”

施罗梵志问曰:“愿闻其意,欲施何福业?”

尔时,翅甯梵志报施罗梵志曰:“当知有释种子出家学道,成无上至真等正觉。我今请佛及比丘僧,是故办具种种坐具耳。”

是时,施罗梵志语翅甯梵志:“汝今言佛乎?”

报曰:“吾今言佛。”

又问:“甚奇!甚特!今乃闻佛音[*]响,如来竟为所在?吾欲见之。”

翅甯报曰:“今在罗阅城外竹园中住,将五百弟子自相娱乐,欲往见者,宜知是时。”

此梵志即将五百弟子,往至佛所。到已,共相问讯,在一面坐。尔时,施罗梵志便生此念:“沙门瞿昙为端正,身作黄金色。我等经籍亦有斯言:‘如来出世之时,实不可遇,犹如优昙钵花时时乃现。若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当趣二处:若在家者当作转轮圣王,七宝具足;若出家学道者,必成无上道,为三界世祐。’我今欲观佛三十二相。”尔时,梵志唯见三十相,而不睹二相,起狐疑犹豫,不见广长舌、阴马藏。

尔时,施罗梵志即以偈问曰:

“吾闻三十二,  大人之相好,
 今不见二相,  竟为在何所?
 贞洁阴马藏,  其相甚难喻,
 颇有广长舌,  舐耳覆面不?
 愿出广长舌,  使我无狐疑,
 又使我见之,  永无疑结网。”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

[校勘]

多=各【宋】【元】【明】

  “多”,宋、元、明三本作“各”。
  “各”,大正藏原为“多”,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各”。

翅=施【圣】

  “翅”,圣本作“施”。
  “施”,大正藏原为“翅”,今依据圣本改作“施”。

兴=与【圣】

  “兴”,圣本作“与”。
  “与”,大正藏原为“兴”,今依据圣本改作“与”。

姓=生【圣】

  “姓”,圣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为“姓”,今依据圣本改作“生”。

乎=于【圣】

  “乎”,圣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为“乎”,今依据圣本改作“于”。

女+(出)【宋】【元】【明】

  “女”,宋、元、明三本作“女出”。
  大正藏无“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适=适【宋】*【元】*【明】*

  “适”,宋、元、明三本作“适”。
  “适”,大正藏原为“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适”。

父+(遗)【宋】【元】【明】

  “父”,宋、元、明三本作“父遗”。
  大正藏无“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逐=遂【宋】*

  “逐”,宋本作“遂”。
  “遂”,大正藏原为“逐”,今依据宋本改作“遂”。

技=伎【宋】

  “技”,宋本作“伎”。
  “伎”,大正藏原为“技”,今依据宋本改作“伎”。

览=揽【圣】*

  “览”,圣本作“揽”。
  “揽”,大正藏原为“览”,今依据圣本改作“揽”。

闲=开【圣】*

  “闲”,圣本作“开”。
  “开”,大正藏原为“闲”,今依据圣本改作“开”。

杀+(兴意作杀)【圣】

  “杀”,圣本作“杀兴意作杀”。
  大正藏无“兴意作杀”四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淫=淫【宋】【元】【明】

  “淫”,宋、元、明三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为“淫”,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淫”。

泆+(行)【圣】

  “泆”,圣本作“泆行”。
  大正藏无“行”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不善=恶【宋】【元】【明】

  “不善”,宋、元、明三本作“恶”。
  “恶”,大正藏原为“不善”,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恶”。

为当=当为【宋】【元】【明】【圣】

  “为当”,宋、元、明、圣四本作“当为”。
  “当为”,大正藏原为“为当”,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当为”。

伎=技【元】【明】

  “伎”,元、明二本作“技”。
  “技”,大正藏原为“伎”,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技”。

净+(女)【圣】

  “净”,圣本作“净女”。
  大正藏无“女”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有=无【明】

  “有”,明本作“无”。
  “无”,大正藏原为“有”,今依据明本改作“无”。

说+(其)【圣】

  “说”,圣本作“说其”。
  大正藏无“其”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姓=法【宋】

  “姓”,宋本作“法”。
  “法”,大正藏原为“姓”,今依据宋本改作“法”。

或+(先)【元】【明】【圣】

  “或”,元、明、圣三本作“或先”。
  大正藏无“先”字,今依据元、明、圣三本补上。

或+(先作)【元】,+(先)【明】【圣】

  ????

毁=时【宋】【元】【明】【圣】

  “毁”,宋、元、明、圣四本作“时”。
  “时”,大正藏原为“毁”,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时”。

者+(则)【圣】

  “者”,圣本作“者则”。
  大正藏无“则”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止+(止)【元】【明】

  “止”,元、明二本作“止止”。
  大正藏无“止”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伸”,大正藏原为“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普=并【宋】【元】【明】,=并【圣】

  ????

“翅甯梵志报施罗梵志曰”十字,大正藏原为“梵志偏露右肩长跪叉手白世尊自陈姓名施罗”十九字,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翅甯梵志报施罗梵志曰”十字。

名+(名)【圣】(melon注:{{CollationBody sn='97' num='9' key='16' D}}已依元明本改过,所以{{CollationBody sn='98' num='10' key='17' D}}的经文就不存在了。也许{{CollationBody sn='98' num='10' key='17' D}}的注解也该删掉??)

  “名”,圣本作“名名”。
  大正藏无“名”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住〕-【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住”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住”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见〕-【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见”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见”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时+(时)【宋】【元】【明】

  “时”,宋、元、明三本作“时时”。
  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极)+为【宋】【元】【明】

  “为”,宋、元、明三本作“极为”。
  大正藏无“极”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正=政【圣】

  “正”,圣本作“政”。
  “政”,大正藏原为“正”,今依据圣本改作“政”。

世=家【明】

  “世”,明本作“家”。
  “家”,大正藏原为“世”,今依据明本改作“家”。

三十二=卅二相【圣】

  “三十二”,圣本作“卅二相”。
  “卅二相”,大正藏原为“三十二”,今依据圣本改作“卅二相”。

贞=真【宋】【圣】

  “贞”,宋、圣二本作“真”。
  “真”,大正藏原为“贞”,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真”。

面=耳【宋】

  “面”,宋本作“耳”。
  “耳”,大正藏原为“面”,今依据宋本改作“耳”。

网=惘【圣】

  “网”,圣本作“惘”。
  “惘”,大正藏原为“网”,今依据圣本改作“惘”。

不分卷〔增壹…译〕-【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增壹…译”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增壹…译”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六=五【圣】

  “六”,圣本作“五”。
  “五”,大正藏原为“六”,今依据圣本改作“五”。

+(光明皇后愿文)【圣】

  圣本在“??”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大正藏无“光明皇后愿文”六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注解]

施罗:比丘名,原为摩竭陀国王舍城的外道大师,后来随佛出家,佛陀称赞他“一坐一食,不移于处”第一。

或言姓白,或言姓黑:或说有的种姓是高尚的,或说有的种姓是低劣的。

汝用法清净,生处清净为乎:得法清净了,还需生处清净吗?

当以此方便知,人民尽出于刹利种:应以这个方法而知道刹帝利种是最早出现的。案:《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三中劫品 11〉记载,光音天人吃了地肥而被困在人间,变成人类后,开始有争执,为了解决争执,人们推举有威德的领袖来赏善罚恶,这些领袖就成为刹帝利种,是四种姓中第一个成立的种姓。

我等经籍亦有斯言,如来出世之时,实不可遇:如来是在无佛的时代自悟成佛的,然而佛教以外其余宗教的领袖也都自认为是觉悟者,因此典籍自然也会有记载。另外,婆罗门自认是梵天所生,这个资讯也有可能是梵天告诉他们的。

三界:众生居住的三种世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世尊问梵志的这些问题,都是要梵志自己去思惟:“种性”和人格的尊贵与否,到底有没有关连?
  • 地球人最初来自光音天的记载可参考《长阿含经》卷六第5经小缘经、《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世本缘品12〉第30经世记经等。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放牛品第四十九今分品

尔时,世尊即吐舌,左右舐耳,还复缩之。尔时,世尊即入三昧,使彼梵志见阴马藏。

时,梵志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尔时,施罗梵志白佛言:“我今婆罗门,沙门刹利种;然沙门、婆罗门皆同一道,求一解脱。唯沙门听,我等有得同一道乎?

佛告梵志:“汝有此见。”

梵志报曰:“我有斯见。”

佛告梵志:“汝当兴意向一解脱,所谓正见是也。”

梵志白佛言:“正见即是一解脱,复更有解脱乎?”

世尊告曰:“梵志!更有解脱得涅槃界,其事有八,所谓正见、正治、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谓,梵志!八种之道,得至涅槃。”

尔时,梵志白佛言:“颇有此众生知此八种道乎?”

世尊告曰:“非一百千。梵志当知,无数百千众生知此八种之道。”

梵志白佛言:“颇复有此众生不解此八种之道乎?”

世尊告曰:“有此众生其不解者,非一人也。”

梵志白佛言:“颇复有众生不得此法乎?”

佛告之曰:“有此众生不得道,如此之人十一种。云何为十一?所谓奸伪、恶语、难谏、反复、好憎性、害父母、杀阿罗汉、断善根善事、[*]反为恶、计有我、起恶念向如来,是谓,梵志!十一之人不能得此八种之道。”

当说此八种道时,时彼梵志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尔时,施罗梵志告五百弟子曰:“汝等各所好者,各自诵习,吾欲于如来所,善修梵行。”

诸弟子白曰:“我等亦复欲出家学道。”

尔时,梵志及五百弟子各各长跪,白世尊言:“唯愿世尊听出家学道。”

佛告诸梵志:“善来,比丘!于如来所善修梵行,渐尽苦原。”

如来说此语时,五百梵志即成沙门。尔时,世尊渐与五百说微妙之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出要为乐,如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习、尽、道,尔时,世尊广与诸人说之。时五百人诸漏永尽,得上人法

尔时,翅甯梵志又白:“时到,唯愿屈神。”

尔时,世尊告施罗等五百比丘:“汝等各着衣持钵。”

千比丘围绕,至城中梵志所,就座而坐。尔时,翅甯梵志见五百婆罗门皆作沙门,即语之曰:“善哉!诸人,趣道之要,莫复是过。”

尔时,施罗比丘为翅甯说此偈曰:

“此外更无法,  能胜此要者,
 如此之比像,  善者无过是。”

尔时,翅甯梵志白世尊言:“唯愿世尊小留神待时!正尔,更办饮食。”

世尊告曰:“所办饮食,但时贡之,勿惧不足。”

是时,翅甯梵志欢喜无量,躬自行食,供养佛及比丘僧。尔时,世尊饭食已讫,除去食器,以若干种华,散佛、比丘僧上,前白佛言:“唯愿世尊,男女大小尽求作优婆塞。”

尔时,梵志妇怀妊,妇人白佛言:“我有娠,亦不知是男,是女耶?亦复自归如来,听为优婆夷。”

尔时,如来与诸大众说微妙之法,即于[*]座上而说此偈:

“快哉斯福报,  所愿必得果,
 渐至安隐处,  永无忧厄患。
 死得生天上,  设使诸魔天,
 亦复不能使,  为福者堕罪。
 彼亦求方便,  贤圣之智慧,
 当尽于苦本,  长离去八难。”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便从坐起而去。

尔时,翅甯梵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唯沙门听,我等有得同一道乎:您(沙门)认为我们有办法能得到一样的解脱吗?

无反复:不知感恩。

上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脱或神通。又译为“上人之法”。

(七)[0800b27]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恒一坐而食,身体轻便,气力强盛;汝等比丘,亦当一食,身体轻便,气力强盛,得修梵行。”

尔时,跋提婆罗白世尊言:“我不堪任而一食。所以然者,气力弱劣。”

佛告之曰:“若汝至檀越家,一分食之,一分持还家。”

跋提婆罗白佛言:“我亦不堪行此法。”

世尊告曰:“听汝坏斋,通日而食。”

跋提婆罗白佛言:“我亦不堪任施行此法。”尔时,世尊默然不报。

尔时,迦留陀夷向暮日入,着衣持钵,入城乞食。尔时极为暗冥。时迦留陀夷渐[惭>渐]至长者家,又彼长者妇怀[*]妊,闻沙门在外乞食,即自持饭出惠施之。然迦留[*]陀夷颜色极黑,又彼时天欲降雨,处处电。尔时,长者妇出门见沙门颜色极黑,即时惊怖乃呼:“是鬼。”自便称唤:“咄哉!见鬼。”即时伤胎,儿寻命终。是时,迦留陀夷寻还精舍,愁忧不欢,坐自思惟,悔无所及。

尔时,舍卫城中有如此之恶声:“沙门释种子咒堕他子。”其中男女各相谓言:“今诸沙门!行无节度,食不知时,如在家白衣,有何等异?”

尔时,众多比丘闻诸人民各论此理:“沙门释种子不知节度,行来无忌。”其中,持戒比丘戒完具者,亦自怨责:“实非我等之宜,食无禁限,行无时节,实是我等之非也。”各共相将至佛所,头面礼足,以此因缘,具白世尊。

尔时,佛告一比丘:“汝往唤迦留陀夷使来。”

是时,彼比丘受佛教已,即往唤迦留[*]陀夷。时迦留[*]陀夷闻佛见呼,即来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问迦留[*]陀夷曰:“汝审昨日暮入城乞食,至长者家,使长者妇胎堕乎?”

迦留[*]陀夷白佛言:“唯然,世尊!”

佛告迦留[*]陀夷:“汝何故不别时节,又复欲雨而入城乞食;此非汝宜,然是族姓子出家学道而贪著于食。”

尔时,迦留[*]陀夷即从[*]坐起,白世尊言:“自今之后,不敢复犯,唯愿世尊听受忏悔。”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速打揵稚,集诸比丘在普会讲堂。”

阿难受佛教已。即集诸比丘集在讲堂,前白佛言:“诸比丘已集,世尊!宜知是时。”

尔时,世尊即往讲堂,在中央坐,告诸比丘:“过去久远诸佛世尊皆一坐而食,诸声闻等亦一坐而食,正使将来诸佛及弟子众,亦当一坐而食。所以然者,此是行道之要法,应当一坐而食。若能一坐而食,身体轻便,心得开解;心已得解,得诸善根;已得善根,便得三昧;已得三昧,如实而知之。云何如实而知之?所谓苦谛如实而知之;苦习谛如实而知之;苦尽谛如实而知之;苦出要谛如实而知之。汝等族姓子已出家学道,舍世八业,而不知时节,如彼贪欲之人有何差别?梵志别有梵志之法,外道别有外道之法。”

是时,优波离白世尊言:“过去如来、将来诸佛,皆一坐而食,唯愿世尊当与诸比丘限时而食。”

世尊告曰:“如来亦有此智,但未犯者,要眼前有罪,乃当制限耳。”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专一坐而食,汝等亦当一坐而食。今汝日中而食,不得过时。汝等亦当学乞食之法。云何比丘学乞食之法?于是,比丘!趣以支命,得亦不喜,不得亦不忧;设得食时,思惟而食,无有贪著之心,但欲使此身趣得存形,除去旧痛,更不造新,使气力充足。如是,比丘!名为乞食。汝等比丘,应当一坐而食。

“云何比丘一坐而食?起则犯食,更不应食。如是,比丘!名为一坐而食。汝等比丘亦当应得食而食之。云何比丘得而食之?于是,比丘!以得食已,更复有为齐此于?以食更得者不应复食。如是,比丘!得食而食之。汝等比丘,亦当应着三衣,应坐树下,坐闲静处,应露坐苦行,应着补纳衣,应在冢间,应着弊恶之衣。所以然者,叹说少欲之人。我今教汝等,当如迦叶比丘。所以然者,迦叶比丘自行头陀十一法,亦复教人行此要法。我今教诫汝等,当如面王比丘。所以然者,面王比丘著弊坏之衣,不着校饰。是谓,比丘!我之教[*]诫,当念修习。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跋提波罗及经三月不至世尊所。尔时,阿难临三月初,至跋提婆罗比丘所,而告之曰:“今诸众僧皆补[*]纳衣裳。如是如来当人间游行,今不往者,后悔无益。”

是时,阿难将跋提婆罗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并复白佛言:“唯然,世尊!听我忏悔,自今[*]已后,更不犯之。如来制禁戒,然我不受之,唯愿垂恕。”如是再三。

是时,佛告曰:“听汝悔过,后莫复犯。所以然者,我自念生死无数,或作驴、骡、骆驼、象、马、猪、羊,以草养此四大形;或在地狱中,以热铁丸啖之;或作饿鬼,恒食脓血;或作人形,食此五谷;或作天形,食自然甘露。无数劫中,形命共竞,无厌足。优波离当知,如火获薪,初无厌足,如大海水,吞流无足。今凡夫之人亦复如是,贪食无厌足。”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生死不断绝,  皆由贪欲故,
 怨憎长其恶,  愚者之所习。

“是故,跋提婆罗,当念少欲知足,无起贪想,兴诸乱念。如是,优波[*]离!当作是学。”

尔时,跋提婆罗闻如来教[*]诫已,在闲静之处,而自克责,所以族姓子,出家学道者,修无上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而知。尔时,跋提婆罗即成阿罗汉。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声闻多饮食者,所谓吉护比丘是也。”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含=鋡【圣】*

  “含”,圣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为“含”,今依据圣本改作“鋡”。

七=六【圣】

  “七”,圣本作“六”。
  “六”,大正藏原为“七”,今依据圣本改作“六”。

〔放牛…品〕十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放牛…品”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放牛…品”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第四十九今分品=分之余【圣】

  “第四十九今分品”,圣本作“分之余”。
  “分之余”,大正藏原为“第四十九今分品”,今依据圣本改作“分之余”。

阴马=马阴【宋】【元】【明】

  “阴马”,宋、元、明三本作“马阴”。
  “马阴”,大正藏原为“阴马”,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马阴”。

唯+(愿)【元】【明】

  “唯”,元、明二本作“唯愿”。
  大正藏无“愿”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八〕-【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八”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八”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反=返【宋】*【元】*【明】*【圣】

  “反”,宋、元、明、圣四本作“返”。
  “返”,大正藏原为“反”,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返”。

憎+(恶)【圣】

  “憎”,圣本作“憎恶”。
  大正藏无“恶”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是)+时【宋】【元】【明】

  “时”,宋、元、明三本作“是时”。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习=謵【圣】

  “习”,圣本作“謵”。
  “謵”,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圣本改作“謵”。

原=无【圣】

  “原”,圣本作“无”。
  “无”,大正藏原为“原”,今依据圣本改作“无”。

〔语〕-【圣】

  圣本无“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语”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人)+说【宋】【元】【明】

  “说”,宋、元、明三本作“人说”。
  大正藏无“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习=集【元】【明】

  “习”,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集”。

(所)+说【圣】

  “说”,圣本作“所说”。
  大正藏无“所”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座=坐【圣】*

  “座”,圣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为“座”,今依据圣本改作“坐”。

是过=过是【圣】

  “是过”,圣本作“过是”。
  “过是”,大正藏原为“是过”,今依据圣本改作“过是”。

饭=饮【圣】

  “饭”,圣本作“饮”。
  “饮”,大正藏原为“饭”,今依据圣本改作“饮”。

已=以【宋】【元】【明】【圣】

  “已”,宋、元、明、圣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以”。

妊=任【圣】*

  “妊”,圣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为“妊”,今依据圣本改作“任”。

娠=身【圣】

  “娠”,圣本作“身”。
  “身”,大正藏原为“娠”,今依据圣本改作“身”。

夷=塞【宋】【元】【明】【圣】

  “夷”,宋、元、明、圣四本作“塞”。
  “塞”,大正藏原为“夷”,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塞”。

苦本=安平【宋】

  “苦本”,宋本作“安平”。
  “安平”,大正藏原为“苦本”,今依据宋本改作“安平”。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三本俱以欢喜奉行为卷第四十五终次行有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五十字

  ???

~M. 65. Bhaddāli. & M. 66. Laṭukikopama.,[No. 26(194. & 192.)]

  ????

三本俱闻如是以下为卷第四十六前行宋元俱有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六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牧牛品第四十九之余三十一字,明有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六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牧牛品第四十九之二十八字

  ????

修+(行)【宋】【元】【明】

  “修”,宋、元、明三本作“修行”。
  大正藏无“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跋…罗~Bhaddāli.

  ???

“迦留”,大正藏原为“优”,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迦留”。*

抴=泄【宋】【元】【明】

  “抴”,宋、元、明三本作“泄”。
  “泄”,大正藏原为“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泄”。

哉=我【宋】【元】【明】【圣】

  “哉”,宋、元、明、圣四本作“我”。
  “我”,大正藏原为“哉”,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我”。

稚=椎【宋】【元】【明】,=捶【圣】

  ????

已=以【宋】【圣】

  “已”,宋、圣二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以”。

习=集【元】【明】

  “习”,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集”。

已=以【宋】【元】【明】【圣】*

  “已”,宋、元、明、圣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以”。

贪=食【圣】

  “贪”,圣本作“食”。
  “食”,大正藏原为“贪”,今依据圣本改作“食”。

“波”,圣本作“婆”。

智=知【圣】

  “智”,圣本作“知”。
  “知”,大正藏原为“智”,今依据圣本改作“知”。

眼=限【元】【明】

  “眼”,元、明二本作“限”。
  “限”,大正藏原为“眼”,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限”。

(知)+汝【圣】

  “汝”,圣本作“知汝”。
  大正藏无“知”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但=从【宋】

  “但”,宋本作“从”。
  “从”,大正藏原为“但”,今依据宋本改作“从”。

痛=病【宋】【元】【明】

  “痛”,宋、元、明三本作“病”。
  “病”,大正藏原为“痛”,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病”。

于=乎【宋】【元】【明】

  “于”,宋、元、明三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为“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乎”。

〔应〕-【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纳=衲【宋】*【元】*【明】*

  “纳”,宋、元、明三本作“衲”。
  “衲”,大正藏原为“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衲”。

如=知【宋】【元】【明】【圣】

  “如”,宋、元、明、圣四本作“知”。
  “知”,大正藏原为“如”,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知”。

一=二【宋】【元】【明】【圣】

  “一”,宋、元、明、圣四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为“一”,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二”。

诫=戒【圣】*

  “诫”,圣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为“诫”,今依据圣本改作“戒”。

校=挍【圣】

  “校”,圣本作“挍”。
  “挍”,大正藏原为“校”,今依据圣本改作“挍”。

波=婆【宋】【元】【明】

  “波”,宋、元、明三本作“婆”。
  “婆”,大正藏原为“波”,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婆”。

“波”,圣本作“婆”。*

兴=与【元】【明】

  “兴”,元、明二本作“与”。
  “与”,大正藏原为“兴”,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与”。

(欲)+修【宋】【元】【明】

  “修”,宋、元、明三本作“欲修”。
  大正藏无“欲”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吉=告【圣】

  “吉”,圣本作“告”。
  “告”,大正藏原为“吉”,今依据圣本改作“告”。

[注解]

跋提婆罗:比丘名,佛陀称赞他“乞食无厌足,教化无穷”,“气力强盛,无所畏难”第一。又译为“吉护”、“婆提婆罗”。

一分食之,一分持还家:一份现在吃,另一份打包带回精舍。

听汝坏斋,通日而食:那特许你不按照斋法,让你整天都能进食。“斋”在这里可能是指本经前面的“汝等比丘,亦当一食”,也就是一天只吃一餐。世尊特许这位食量很大的比丘一天能吃一餐以上。

迦留陀夷:比丘名,是一位常作错事的比丘,比丘戒中的不非时食、不坐卧高广大床、不夺畜生命等戒,都是因为迦留陀夷做了这些事,招致非议,因此佛陀加以禁止。

抴:读做ㄧㄝˋ,同“拽”。牵引。这边应该只是“闪著电”的意思。

世八业:八风??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如来亦有此智,但未犯者,要眼前有罪,乃当制限耳:可见戒律是随犯随制的。

以得食已,更复有为齐此于?以食更得者不应复食:有就吃,不要想着别家的供养可能更好。这样??(这句解释了“一坐食”的另一个意思,即起座后即不再食。待修-cathy )

面王:比丘名,佛陀称赞他“著弊恶衣,无所羞耻”第一。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本经和本品第 2 经的十一头陀行,在翻译用字上有些不同。当初在翻译阿含经时佛教译经名词还没有统一,后来唐代才有具规模的译经而统一用词,因此不同时代的经典有时是一词不同的翻译。

(八)[0801c14]

闻如是:

一时,佛在鸯艺村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人民皆称汝等为沙门。设复问:‘汝等是沙门乎?’汝等亦言:‘是沙门。’吾今告汝,沙门之行、婆罗门之行,汝等当念修习,后必成果,如实不异。所以然者,有二种沙门:有习行沙门,有誓愿沙门。

“彼云何名为习行沙门?于是,比丘行来、进止、视瞻、容貌、着衣、持钵,皆悉如法,不着贪欲、瞋恚、愚痴,但持戒精进,不犯非法,等学诸戒,是谓名为习行沙门。

“彼云何名誓愿沙门?于是,或有比丘威仪、戒律、出入、进止、行步、容貌、视瞻、举动,皆悉如法,尽有漏成无漏,于现法中身得证而自游化: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名誓愿沙门。是谓,比丘!二种沙门。”

尔时,阿难白世尊言:“彼云何名为沙门法行,婆罗门法行?”

佛告阿难:“于是,比丘饮食知足,昼夜经行,不失时节,行诸道品。

“云何比丘诸根寂静?于是,比丘若眼见色,不起想着,兴诸乱念,于中眼根而得清净,除诸恶念,不念不善之法。若耳闻声、鼻臭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意知法,不起想着,兴诸乱念,于意根而得清净。如是,比丘根得清净。

“云何比丘饮食知足?于是,比丘量腹而食,不求肥白,但欲使此身趣存而已,除去故痛,新者不生,得修梵行。犹如男女身生疮痍,随时以膏涂疮,常欲使疮愈故。今此比丘亦复如是,量腹而食,所以以膏膏车者,欲致远故,比丘量腹而食者,欲趣存命故也。如是,比丘饮食知足。

“云何比丘恒知景寤?于是,比丘初夜、后夜恒知[*]景寤,思惟三十七道之法。若昼日经行,除去恶念诸结之想,复于初夜、后夜经行,除去恶结不善之想,复于中夜右胁着地,以脚相累,唯向明之想,复于后夜,出入经行,除去不善之念。如是,比丘知时[*]景寤。如是,阿难!此是沙门要行。

“彼云何名婆罗门要行?于是,比丘苦谛如实知之,苦[*]习、苦尽、苦出要如实而知之,后以解此欲漏心、有漏心、无明漏心而得解脱,已得解脱,便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此名为婆罗门要行之法。阿难当知,此名为要行之义也。”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沙门名息心,  诸恶永已尽,
 梵志名清净,  除去诸乱想。

“是故,阿难!沙门法行、婆罗门法行,当念修行。其有众生行此诸法,然后乃称为沙门。复以何故名为沙门?诸结永息故名为沙门。复以何故名为婆罗门?尽除愚惑之法故名为梵志;亦名为刹利。复以何故名刹利?以其断淫、怒、痴故名为刹利;亦名为沐浴。以何故名为沐浴?以其洗二十一结故名为沐浴。亦名为觉。以何故名为觉?以其觉了愚法、慧法故名为觉。亦名为彼岸。以何等故名为彼岸?以其从此岸至彼岸故名为彼岸。阿难!能行此法者,然后乃名为沙门、婆罗门。此是其义,当念奉行。”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乎=于【圣】*

  “乎”,圣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为“乎”,今依据圣本改作“于”。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彼)+于【宋】【元】【明】

  “于”,宋、元、明三本作“彼于”。
  大正藏无“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所作已办〕-【圣】

  圣本无“所作已办”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所作已办”四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饮〕-【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饮”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饮”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臭=嗅【宋】【元】【明】

  “臭”,宋、元、明三本作“嗅”。
  “嗅”,大正藏原为“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嗅”。

(六)+根【圣】

  “根”,圣本作“六根”。
  大正藏无“六”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所以=如【宋】【元】【明】

  “所以”,宋、元、明三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为“所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以膏=膏车【圣】

  “以膏”,圣本作“膏车”。
  “膏车”,大正藏原为“以膏”,今依据圣本改作“膏车”。

景=警【元】,【明】【圣】*

  ????

(品)+之【元】【明】【圣】

  “之”,元、明、圣三本作“品之”。
  大正藏无“品”字,今依据元、明、圣三本补上。

唯=惟【圣】

  “唯”,圣本作“惟”。
  “惟”,大正藏原为“唯”,今依据圣本改作“惟”。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淫=淫【宋】【元】【明】

  “淫”,宋、元、明三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为“淫”,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淫”。

[注解]

二十一结:包括:瞋、恚害、睡眠、调戏、疑、怒、忌、恼、疾、憎、无惭、无愧、幻、奸、伪、诤、憍、慢、妒、增上慢、贪。详见《增一阿含经》卷六〈利养品13〉5

[对应经典]

 

(九)[0802b15]

闻如是:

一时,佛在释翅迦毘罗越尼拘留园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提婆达兜王子往至世尊所,头[而>面]礼足,在一面坐。是时,提婆达兜白佛言:“唯然,世尊!听我道次得作沙门。”

佛告提婆达兜:“汝宜在家分檀惠施。夫为沙门,实为不易。”

是时,提婆达兜复再三白佛言:“唯然,世尊!听在末行。”

佛复告曰:“汝宜在家,不宜出家修沙门行。”

尔时,提婆达兜便生此念:“此沙门怀嫉妒心,我今宜自剃头,善修梵行。何用是沙门为?”是时,提婆达兜即自退归,自剃须发,著袈裟,自称言:“我是释种子。”

尔时,有一比丘名修罗陀,头陀行乞食,著补[*]纳衣,五通清彻。是时,提婆达兜往至彼比丘所,头面礼足,前言:“唯愿尊者当与我说教,使长夜而获安隐。”

是时,修罗陀比丘即与说威仪礼节,思惟此法,舍此就彼。是时,提婆达兜如彼比丘教而不漏失。

是时,提婆达兜比丘言:“唯愿尊者当与我说神足道,我能堪任修行此道。”

尔时,比丘复与说神足之道:“汝今当学意轻重;已知心意轻重,复当分别四大:地、水、火、风之轻重;已得知四大轻重,便当修行自在三昧已行自在三昧,复当修勇猛三昧;[*]已行勇猛三昧,复当修行心意三昧已行心意三昧,复当行自戒三昧;已修行自戒三昧,如是不久便当成神足道。”

尔时,提婆达兜受师教已。自知心意轻重,复知四大轻重,尽修诸三昧,无所漏失,尔时不久便成神足之道。如是无数方便作变无量。尔时,提婆达兜名声流布四远。

是时,提婆达兜以神足力,乃至三十三天,采取种种优钵莲花、拘牟头华,奉上阿阇世太子,又告之曰:“此花是三十三天所出,释提桓因遣来奉上太子。”

尔时,王太子见提婆达兜神足如是,便随时供养,给其所须。太子复作是念:“提婆达兜神足极为难及。”时,提婆达兜复自隐形,作小儿身,在王太子膝上。时,诸婇女各作斯念:“此是何人,为是鬼耶?为是天耶?”语言未竟,便复化身,还复如故。是时,王太子及诸宫人皆称言:“此是提婆达兜。”即给与所须,又传此言:“提婆达兜名德不可具记。”

尔时,众多比丘闻已,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佛言:“提婆达兜者极大神足,能得衣裳、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

佛告比丘:“汝等勿兴此意,著提婆达兜利养,又莫钦[羡>羡]彼神足之力,彼人即当以此神足,堕坠三恶道,提婆达兜所获利养,及其神足当复秏尽。所以然者,提婆达兜自当造身、口、意行。”

尔时,复兴此念:“沙门瞿昙有神足,我亦有神足;沙门瞿昙有所知,我亦有所知,沙门瞿昙姓贵,我亦姓贵;若沙门瞿昙现一神足,我当现二;沙门现二,我当现四;彼八我十六;彼十六我三十二;随其沙门所现变化,我当转倍。”尔时,众多比丘闻提婆达兜有此语,五百余比丘至提婆达兜所,及五百比丘受太子供养。

时,舍利弗、目干连自相谓言:“我等共到提婆达兜所,听彼说法为何论说?”即共相将至提婆达兜所。

尔时,提婆达兜遥见舍利弗、目[*]干连来,即告诸比丘:“此二人是悉达弟子。”甚怀欢悦。到已,共相问讯,在一面坐。

尔时,诸比丘各兴此念:“释迦文佛弟子,今尽来向提婆达兜。”尔时,提婆达兜语舍利弗言:“汝今堪任与诸比丘说法乎?吾欲小息,又患脊痛。”

是时,提婆达兜以脚相累右胁卧,以其欢喜心故便睡眠。尔时,舍利弗、目[*]干连见提婆达兜眠,即以神足接诸比丘,飞在空中而去。

是时,提婆达兜觉寤,不见诸比丘,极怀瞋恚,并吐斯言:“吾若不报怨者,终不名为提婆达兜也。”此是提婆达兜最初犯五逆恶。提婆达兜适生此念,即时失神足。

尔时,众多比丘白世尊言:“提婆达兜比丘极有神足,乃能坏圣众。”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提婆达兜不但今坏圣众,乃过去世时恒坏圣众。所以然者,乃往过去时亦坏圣众,复兴恶念:‘我要取沙门瞿昙杀之,于三界作佛,独尊无侣。’”

是时,提婆达兜语阿阇世王:“古昔诸人寿命极长,如今遂短,备王太子一旦命终者,则唐生于世间。何不取父王害之,绍圣王位?我当取如来害之,当得作佛。新王、新佛,不亦快哉。”

尔时,阿阇世王即便差守门人,取父王闭在牢狱,自立为王,治化人民。时,诸群庶各相谓言:“此子未生则是怨家之子,因以为名阿阇世王。”

尔时,提婆达兜见阿阇世王父王已,复兴此念:“吾要当取沙门瞿昙害之。”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一小山侧。尔时,提婆达兜到耆阇[*]崛山,手擎大石长三十肘,广十五肘而掷世尊。是时,山神金毘罗鬼恒住彼山,见提婆达兜抱石打佛,即时伸手接着余处。

尔时,石碎一小片石,著如来足,即时出血。尔时,世尊见已,语提婆达兜曰:“汝今复兴意欲害如来,此是第二五逆之罪。”

尔时,提婆达兜复自思惟:“我今竟不得害此沙门瞿昙,当更求方便。”舍而去,至阿阇世所,启白王曰:“可饮黑象使醉,使害沙门。所以然者,此象凶暴必能害此沙门瞿昙。若当沙门有一切智者,明日必不来入城乞食;若无一切智者,明日入城乞食,必当为此恶象所害也。”

尔时,阿阇世王即以醇酒饮象使醉,告令国中人民曰:“其欲自安惜己命者,明日勿复城中行来。”

尔时,世尊到时,着衣持钵,入罗阅城乞食。国中男女大小四部之众,闻阿阇世王以酒饮象,欲害如来,皆共相将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佛言:“唯愿世尊莫入罗阅城乞食!何以故?王阿阇世饮象使醉,欲害如来。”

佛告诸优婆塞:“夫等正觉终不为他人所害也。”

尔时,世尊虽闻斯言,犹故入城。尔时,恶象遥见世尊来,瞋恚炽盛,奔趣如来,欲得害之。然佛见象来,即说斯偈:

“象莫害于龙,  龙象出现难,
 不以害龙故,  得生于善处。”

尔时,彼象闻如来说此偈已,即前长跪舐如来足。尔时,彼象即以悔过,心不自宁,即便命终,生三十三天。

尔时,王阿阇世及提婆达兜见象已死,惨然不悦。提婆达兜语王曰:“沙门瞿昙已取象杀。”

王报之曰:“此沙门瞿昙有大神力,多诸伎术,乃能咒此龙象杀之。”

时,王阿阇世复作是说:“此沙门必威德具足,竟不为恶象所害。”

提婆达兜报言:“沙门瞿昙有幻惑之咒,能使外道异学皆悉靡伏,何况畜生之类。”

是时,提婆达兜复作是念:“我今观察阿阇世王意欲变悔。”尔时,提婆达兜愁忧不乐,出罗阅城。

尔时,法施比丘尼遥见提婆达兜来,语提婆达兜曰:“汝今所造极为过差,今悔犹易,恐后将难。”

时,提婆达兜闻此语已倍复瞋恚,寻报之曰:“秃婢,有何过差,今易后难耶?”

法施比丘尼报曰:“汝今与恶共,并造众不善之本。”

尔时,提婆达兜炽火洞然,即以手打比丘尼杀。

尔时,提婆达兜以害真人,往至己房,告诸弟子:“汝等当知,我今[*]以兴意向沙门瞿昙。然其义理,不应以罗汉复兴恶意还向罗汉,吾今宜可向彼忏悔。”

是时,提婆达兜以此愁忧不乐,寻得重病。提婆达兜告[*]诸弟子:“我无此力,得往见沙门瞿昙!汝等当扶我至沙门所。”

尔时,提婆达兜以毒涂十指爪甲,语诸弟子:“汝等我到彼沙门所。”尔时,诸弟子即舆[*]将至世尊所。

尔时,阿难遥见提婆达兜远来,即白世尊言:“提婆达兜今来必有悔心,欲向如来求改悔过。”

佛告阿难:“提婆达兜终不得至世尊所。”

尔时,阿难再三复白佛言:“今此提婆达兜[*]已欲来至求其悔过。”

佛告阿难:“此恶人终不得至如来所,此人今日命根已熟。”

尔时,提婆达兜来至世尊所,语诸弟子:“我今不宜卧见如来,宜当下床乃见耳。”提婆达兜适下足在地,尔时地中有大火风起生,遶提婆达兜身。尔时,提婆达兜为火所烧,便发悔心于如来所,正欲称南无佛,然不究竟,这得称南无,便入地狱。

尔时,阿难[*]以见提婆达兜入地狱中,白世尊言:“提婆达兜今日[*]以取命终,入地狱中耶?”

佛告之曰:“提婆达兜不为灭尽至究竟处。今此提婆达兜兴起恶心向如来身,身坏命终,入阿鼻地狱中。”

尔时,阿难悲泣涕泪,不能自胜。佛告阿难:“汝何为悲泣乃尔?”

阿难白佛言:“我今欲爱心未尽,未能断欲,故悲泣耳。”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如人自造行,  还自观察本,
 善者受善报,  恶者受其殃。
 世人为恶行,  死受地狱苦,
 设复为善行,  转身受天禄。
 彼自招恶行,  自致入地狱,
 此非佛怨苦,  汝今何为悲?”

尔时,阿难白世尊言:“提婆达兜身坏命终,为生何处?”

佛告阿难:“今此提婆达兜身坏命终,入阿鼻地狱中。所以然者,由其造五逆恶,故致斯报。”

尔时,阿难复重白佛:“如是,世尊!如圣尊教也。[已>己]身为恶,现身入地狱,所以我今悲泣涕[*]泪者,由其提婆达兜不惜名号、姓族故,亦复不为父母、尊长,辱诸释种,毁我等门户。然提婆达兜现身入地狱,诚非其宜。所以然者,我等门族出转轮圣王位,然提婆达兜身出于王种,不应现身入地狱中。提婆达兜应当现身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此现身得受证果: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习真人迹,得阿罗汉,于无余涅槃果而般涅槃。何图持此现身入地狱中?提婆达兜在时有大威神,极有神德,乃能往至三十三天,变化自由,岂得斯人复入地狱[*]乎?不审,世尊,提婆达兜在地狱中,为经历几许年岁?”

佛告阿难:“此人在地狱中经历一劫。”

是时,阿难复重白佛言:“然劫有两种,有大劫、小劫,此人为应何劫?”

佛告阿难:“斯人当经历大劫。所谓大劫者,即贤劫,是尽劫数,行尽命终,还复人身。”

阿难白佛:“提婆达兜尽丧人根,遂复成就。所以然者,劫数长远,夫大劫者不过贤劫。”

尔时,阿难倍复悲泣哽噎不乐,复重白佛:“提婆达兜从阿鼻地狱出,当生何处?”

佛告阿难:“提婆达兜于彼命终,当生四天王上。”

阿难复问:“于彼命终当生何处?”

佛告阿难:“于彼命终展转当生三十三天、焰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

阿难复问:“于彼命终当生何处?”

佛告阿难:“于是,提婆达兜从地狱终,生善处天上,经历六十劫中不堕三[悉>恶]趣,往来天、人,最后受身,当剃除须发,著三法衣,以信坚固,出家学道,成辟支佛,名曰南无。”

尔时,阿难前白佛言:“如是,世尊!提婆达兜由其恶报,致地狱罪。为造何德,六十劫经历生死,不受苦恼,后复成辟支佛,号名曰南无?”

佛告阿难:“弹指之顷善意,其福难喻,何况提婆达兜博古明今,多所诵习,总持诸法,所闻不忘。计彼提婆达兜昔所怨仇,起杀害心向于如来;复由曩昔缘报故,有喜悦心向于如来,由此因缘报故,六十劫中不坠堕三恶趣。复由提婆达兜最后命终之时,起和悦心,称南无故,后作辟支佛,号名曰南无。”

尔时,阿难即前礼佛,重自陈说:“唯然,世尊!如神所教。”

是时,大目[*]干连前白佛言:“我今欲至阿鼻地狱中,与提婆达兜说要行,慰劳庆贺。”

佛告目连:“汝宜知之,勿复卒暴,专心正意,无兴乱想。所以然者,极恶行众生难雕、难成,然后乃堕阿鼻地狱中。又彼罪人不解人间音响,言语往来。”

尔时,目连复白佛言:“我今所解六十四音,[>言]语开通,我当以此音[*]响,往语彼人。”

佛告目连:“汝宜知是时。”是时,阿难闻斯语,欢喜踊跃,不能自胜。

时,大目连前礼佛足,绕佛三匝,即于佛前,犹如力士屈伸臂顷,即往至阿鼻地狱所。尔时,大目连当在阿鼻地狱上虚空中,弹指觉曰:“提婆达兜!”

尔时,提婆达兜默然不应。时,诸狱卒语目连曰:“汝今为唤何者提婆达兜?”

狱卒复白:“此间亦有拘楼孙佛时提婆达兜,拘那[*]含牟尼佛时提婆达兜,迦叶佛时提婆达兜,亦有在家提婆达兜,出家提婆达兜。汝今,比丘!正命何者提婆达兜?”

目连报曰:“吾今所命,释迦文佛叔父儿提婆达兜,故欲相见。”

是时,狱卒手执铁叉,或执火焰,烧炙彼身,使令觉寤。尔时,提婆达兜身体火焰炽然,高三十肘,诸狱卒告曰:“汝今愚人何为眠寐?”

尔时,提婆达兜众苦所逼,而报之曰:“汝等今日何所教敕?”

狱卒复语:“汝今仰观空中。”

寻随彼语,仰观虚空,见大目连结加趺坐,坐宝莲华,如日披云。提婆达兜见已,便说斯偈:

“是谁现天光,  如日披云出,
 犹如金山聚,  永无尘秽污?”

尔时,目连复以偈报:

“我是释师子,  瞿昙之族末,
 是彼次声闻,  名曰大目连。”

尔时,提婆达兜语目连曰:“尊者目连,何由故屈此间?此间众生造恶无量,难可开化。不作善根,命终之后来生此间。”

目连报曰:“我是佛使故来适此,欲相愍念?拔苦无本。”

尔时,提婆达兜闻佛音[*]响,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并吐此言:“唯愿尊者以时敷演,如来世尊有何言教?更不记说恶趣之[*]无乎?”

目连报曰:“提婆达兜!勿怀恐怖,地狱极苦无过斯处。彼释迦文佛如来.至真.等正觉,愍念一切蜎飞蠢动,如母爱子,心无差别。以时演义,终不失叙,亦不违类所演过量。今神口所记,汝本兴起恶念欲害世尊,复教将余人,使趣无由;由此缘报,入阿鼻地狱中,当经历一劫,终无出期。尽其劫数,行尽命终,当生四天王上,展转当生三十三天、焰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六十劫中不趣恶道,周流人、天之间,最后受身,还复人形,剃除须发,著三法衣,以信坚固,出家学道,当成辟支佛,号名曰南无。所以然者,由汝初死临断命时,称南无,故致斯号。今彼如来观此善言南无,故说名号,六十劫中作辟支佛。”

尔时,提婆达兜闻斯语已,欢喜踊跃,善心生焉,复白目连:“如来所说言教,必然不疑,愍念群生,所济无量,大慈、大悲,兼化愚惑。设我今日以右胁卧阿鼻地狱中,经历一劫,心意专正,终无劳倦。”

尔时,目连复告提婆达兜曰:“汝今云何,苦痛叵有增损乎?”

提婆达兜报曰:“我身苦痛遂增无损,今闻如来见授名号,痛犹小损,盖不足言。”

目连问曰:“汝今所患苦痛之原,为像何类?”

提婆达兜报曰:“以热铁轮我身坏,复以铁杵㕮咀我形,有黑暴象蹋蹈我身,复有火山来镇我面,昔日袈裟化为铜鍱,极为炽[*]然来着我体,苦痛之[*]原,其状如斯。”

目连报曰:“汝颇自知罪过元本,受斯苦恼不乎?吾今一一分别,卿欲闻耶?”

提婆达兜白言:“唯然。时说。”

尔时,目连便说此偈:

“汝本最胜所,  坏乱比丘僧,
 今以热铁杵,  㕮𢭏汝形体。
 然彼之大众,  第一声闻者,
 斗乱比丘僧,  今以热轮轹。
 汝本教王放,  醇酒饮黑象,
 今以群黑象,  蹋蹈汝形体。
 汝本以大石,  遥掷如来足,
 今以[*]火山报,  烧汝无遗余。
 汝本以手拳,  杀彼比丘尼,
 今被热铜叶,  卷燋不得伸
 行报终不败,  亦复不住空,
 是故当劝勉,  离此诸恶元。

“汝本提婆达兜所造元本,正谓斯耳。当自专意向佛如来,长夜之中获福无量。”

尔时,提婆达兜复白目连:“今寄目连,头面礼世尊足:‘兴居轻利游步康强。’亦复礼拜尊者阿难。”

尔时,尊者大目[*]干连放大神足,使阿鼻地狱苦痛休息。尔时,复说斯偈:

“皆称南无佛,  释师最胜者,
 彼能施安隐,  除去诸苦恼。”

尔时,地狱众生闻目连说此偈已,六万余人行尽罪毕,即彼命终生四天王上。

尔时,目连即摄神足还至所在,到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目连白世尊曰:“提婆达兜问讯敬奉无量:‘兴居轻利,游步康强。’亦复问讯阿难!并作是说:‘如来见记六十劫中成辟支佛,号名曰南无。设我以右胁卧阿鼻地狱中,终不辞劳。’”

尔时,世尊告曰:“善哉!善哉!目连,多所饶益,多所润及,愍念群盲,天、人得安,使诸如来、声闻渐至灭尽涅槃之处。是故,目连!常当勤加成就三法。所以然者,若当提婆达兜修行善法,身三、口四、意三者,彼人终身不贪利养,亦复不造五逆罪,入阿鼻地狱中。所以然者,夫人贪利养者,亦有恭敬之心向于三宝,亦复不奉持禁戒,不具足身、口、意行,当念专意身、口、意行。如是,目连,当作是学。”

尔时,目连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Vin. cul. VII. 3-4.

  ???

[>提婆达兜]~Devadatta.

  ???

(白)+言【元】【明】

  “言”,元、明二本作“白言”。
  大正藏无“白”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彼〕-【宋】,彼=是【圣】

  ????

(白)+比【元】【明】

  “比”,元、明二本作“白比”。
  大正藏无“白”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意轻重已=轻以【宋】【元】【明】【圣】

  “意轻重已”,宋、元、明、圣四本作“轻以”。
  “轻以”,大正藏原为“意轻重已”,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轻以”。

已=以【宋】*【元】*【明】*【圣】

  “已”,宋、元、明、圣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以”。

〔已行自在三昧〕-【宋】【元】【明】,已=以【圣】

  ????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秏=耗【明】

  “秏”,明本作“耗”。
  “耗”,大正藏原为“秏”,今依据明本改作“耗”。

二=三【宋】

  “二”,宋本作“三”。
  “三”,大正藏原为“二”,今依据宋本改作“三”。

四=六【宋】

  “四”,宋本作“六”。
  “六”,大正藏原为“四”,今依据宋本改作“六”。

(彼四我八)+彼【元】【明】

  “彼”,元、明二本作“彼四我八彼”。
  大正藏无“彼四我八”四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所+(到已是时提婆达兜)【元】【明】

  “所”,元、明二本作“所到已是时提婆达兜”。
  大正藏无“到已是时提婆达兜”八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舍…连~Sāriputta, Moggallāna.

  ???

干=揵【宋】【元】【明】【圣】*

  “干”,宋、元、明、圣四本作“揵”。
  “揵”,大正藏原为“干”,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揵”。

二=一【元】

  “二”,元本作“一”。
  “一”,大正藏原为“二”,今依据元本改作“一”。

胁=面【宋】

  “胁”,宋本作“面”。
  “面”,大正藏原为“胁”,今依据宋本改作“面”。

是=见【明】

  “是”,明本作“见”。
  “见”,大正藏原为“是”,今依据明本改作“见”。

并=并【圣】*

  “并”,圣本作“并”。
  “并”,大正藏原为“并”,今依据圣本改作“并”。

要+(当)【元】【明】

  “要”,元、明二本作“要当”。
  大正藏无“当”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阿阇世~Ajātasattu.

  ???

备=使【宋】【元】【明】

  “备”,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为“备”,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作〕-【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作”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作”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检”,大正藏原为“捡”,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检”。

耆阇崛山~Gijjhakūṭa-pabbata.,耆=者【明】

  ????

崛=掘【圣】*

  “崛”,圣本作“掘”。
  “掘”,大正藏原为“崛”,今依据圣本改作“掘”。

“伸”,大正藏原为“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即)+舍【宋】【元】【明】

  “舍”,宋、元、明三本作“即舍”。
  大正藏无“即”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王)+所【宋】【元】【明】

  “所”,宋、元、明三本作“王所”。
  大正藏无“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已=以【宋】【圣】

  “已”,宋、圣二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以”。

已=以【宋】【元】【明】【圣】*

  “已”,宋、元、明、圣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以”。

伎=技【元】【明】

  “伎”,元、明二本作“技”。
  “技”,大正藏原为“伎”,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技”。

类+(乎)【明】

  “类”,明本作“类乎”。
  大正藏无“乎”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是时…阿阇世〕十七字-【宋】

  宋本无“是时…阿阇世”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是时…阿阇世”六字,今依据宋本删去。

以=已【元】【明】*

  “以”,元、明二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已”。

诸=语【宋】*【元】*【明】*

  “诸”,宋、元、明三本作“语”。
  “语”,大正藏原为“诸”,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语”。

〔意〕-【宋】【元】【明】,意=言【圣】

  ????

甲=押【圣】

  “甲”,圣本作“押”。
  “押”,大正藏原为“甲”,今依据圣本改作“押”。

“舆”,宋、元、明三本作“舁”。*

来=求【宋】【元】【明】【圣】

  “来”,宋、元、明、圣四本作“求”。
  “求”,大正藏原为“来”,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求”。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来=未【宋】【元】【明】

  “来”,宋、元、明三本作“未”。
  “未”,大正藏原为“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未”。

遶=烧【元】【明】

  “遶”,元、明二本作“烧”。
  “烧”,大正藏原为“遶”,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烧”。

这=适【宋】【元】【明】

  “这”,宋、元、明三本作“适”。
  “适”,大正藏原为“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适”。

泪=零【圣】*

  “泪”,圣本作“零”。
  “零”,大正藏原为“泪”,今依据圣本改作“零”。

欲=结【圣】

  “欲”,圣本作“结”。
  “结”,大正藏原为“欲”,今依据圣本改作“结”。

(佛)+世【宋】【元】【明】

  “世”,宋、元、明三本作“佛世”。
  大正藏无“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其=恶【宋】【元】【明】

  “其”,宋、元、明三本作“恶”。
  “恶”,大正藏原为“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恶”。

苦=咎【元】【明】【圣】

  “苦”,元、明、圣三本作“咎”。
  “咎”,大正藏原为“苦”,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咎”。

身坏=以取【宋】【圣】

  “身坏”,宋、圣二本作“以取”。
  “以取”,大正藏原为“身坏”,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以取”。

果=界【元】【明】【圣】

  “果”,元、明、圣三本作“界”。
  “界”,大正藏原为“果”,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界”。

得=意【宋】【元】【明】,=亿【圣】

  ????

噎=咽【宋】【元】【明】

  “噎”,宋、元、明三本作“咽”。
  “咽”,大正藏原为“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咽”。

率=术【圣】

  “率”,圣本作“术”。
  “术”,大正藏原为“率”,今依据圣本改作“术”。

(发)+善【元】【明】

  “善”,元、明二本作“发善”。
  大正藏无“发”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忘=亡【圣】

  “忘”,圣本作“亡”。
  “亡”,大正藏原为“忘”,今依据圣本改作“亡”。

(因)+缘【圣】

  “缘”,圣本作“因缘”。
  大正藏无“因”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神所=佛神【圣】

  “神所”,圣本作“佛神”。
  “佛神”,大正藏原为“神所”,今依据圣本改作“佛神”。

宜=宣【明】

  “宜”,明本作“宣”。
  “宣”,大正藏原为“宜”,今依据明本改作“宣”。

雕=调【元】【明】

  “雕”,元、明二本作“调”。
  “调”,大正藏原为“雕”,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调”。

响=向【圣】*

  “响”,圣本作“向”。
  “向”,大正藏原为“响”,今依据圣本改作“向”。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已)+欢【元】【明】

  “欢”,元、明二本作“已欢”。
  大正藏无“已”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伸=申【圣】

  “伸”,圣本作“申”。
  “申”,大正藏原为“伸”,今依据圣本改作“申”。

楼=屡【宋】【元】【明】【圣】

  “楼”,宋、元、明、圣四本作“屡”。
  “屡”,大正藏原为“楼”,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屡”。

焰=焰【明】

  “焰”,明本作“焰”。
  “焰”,大正藏原为“焰”,今依据明本改作“焰”。

然=燃【圣】*

  “然”,圣本作“燃”。
  “燃”,大正藏原为“然”,今依据圣本改作“燃”。

加=跏【宋】【元】【明】

  “加”,宋、元、明三本作“跏”。
  “跏”,大正藏原为“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跏”。

山=出【宋】【圣】

  “山”,宋、圣二本作“出”。
  “出”,大正藏原为“山”,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出”。

报+(曰)【圣】

  “报”,圣本作“报曰”。
  大正藏无“曰”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拔=众【宋】【元】【明】

  “拔”,宋、元、明三本作“众”。
  “众”,大正藏原为“拔”,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众”。

无=元【元】,【明】【圣】*

  ????

教将=将教【宋】【元】【明】

  “教将”,宋、元、明三本作“将教”。
  “将教”,大正藏原为“教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将教”。

无由=恶源【元】【明】

  “无由”,元、明二本作“恶源”。
  “恶源”,大正藏原为“无由”,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恶源”。

〔由〕-【宋】【圣】

  宋、圣二本无“由”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由”字,今依据宋、圣二本删去。

率=术【宋】【元】【明】【圣】

  “率”,宋、元、明、圣四本作“术”。
  “术”,大正藏原为“率”,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术”。

形+(体)【圣】

  “形”,圣本作“形体”。
  大正藏无“体”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故+(故)【圣】

  “故”,圣本作“故故”。
  大正藏无“故”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名+(说名)【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名说名”。
  大正藏无“说名”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不疑=所起【宋】,=不起【圣】

  ????

生=萌【圣】

  “生”,圣本作“萌”。
  “萌”,大正藏原为“生”,今依据圣本改作“萌”。

损=折【宋】【元】【明】【圣】

  “损”,宋、元、明、圣四本作“折”。
  “折”,大正藏原为“损”,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折”。

原=源【宋】*【元】*【明】*

  “原”,宋、元、明三本作“源”。
  “源”,大正藏原为“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源”。

〔黑〕-【圣】

  圣本无“黑”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黑”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火=大【圣】*

  “火”,圣本作“大”。
  “大”,大正藏原为“火”,今依据圣本改作“大”。

镇=填【圣】

  “镇”,圣本作“填”。
  “填”,大正藏原为“镇”,今依据圣本改作“填”。

本=等【明】

  “本”,明本作“等”。
  “等”,大正藏原为“本”,今依据明本改作“等”。

蹋=噏【圣】

  “蹋”,圣本作“噏”。
  “噏”,大正藏原为“蹋”,今依据圣本改作“噏”。

拳=惓【圣】

  “拳”,圣本作“惓”。
  “惓”,大正藏原为“拳”,今依据圣本改作“惓”。

叶=鍱【元】【明】【圣】

  “叶”,元、明、圣三本作“鍱”。
  “鍱”,大正藏原为“叶”,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鍱”。

“伸”,大正藏原为“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白=曰【宋】

  “白”,宋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为“白”,今依据宋本改作“曰”。

游=履【宋】【元】【明】

  “游”,宋、元、明三本作“履”。
  “履”,大正藏原为“游”,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履”。

〔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劳=设【圣】

  “劳”,圣本作“设”。
  “设”,大正藏原为“劳”,今依据圣本改作“设”。

盲=生【宋】【元】【明】

  “盲”,宋、元、明三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为“盲”,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生”。

夫=天【宋】

  “夫”,宋本作“天”。
  “天”,大正藏原为“夫”,今依据宋本改作“天”。

“念”,大正藏原为“贪”,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念”。

[注解]

释翅迦毘罗越:古代中印度国名、城名,位于当今尼泊尔境内,是佛陀出生的地方。

尼拘留园:佛陀的道场之一,是佛陀成道后回故国为父王说法的地方。又译为“尼拘律树园”、“尼拘律园”。

听我道次:允许我加入修道的行列。“听”在这里是四声,允许的意思。

分檀惠施:分送布施。

五通清彻:精通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神足道:修神通的方法。

心意轻重:心念的状态。

四大轻重:四大(物质及物理现象的四种组成)的状态。

自在三昧:依(对禅定的、圣果的)意欲所引发的禅定。参见《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一〈苦乐品 29〉第7经。又译为“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自在三昧行尽神足”,是四神足之一。

勇猛三昧:依精进所引发的禅定。又译为“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精进三昧行尽神足”,是四神足之一。

心意三昧:依心念专注所引发的禅定。又译为“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心三昧行尽神足”,是四神足之一。

自戒三昧:依慧观所引发的禅定。又译为“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诫三昧行尽神足”,是四神足之一。

彼人即当以此神足,堕坠三恶道:这个人(提婆达兜)即将因为有神通(而贪取名闻利养所造的恶业),堕落到三恶道。

检:约束,在这里特指软禁父王。

龙象:梵文及巴利文Nāga为龙及象的合称。水中龙的力量最大,陆上象的力量最大,因此经中常以龙象比喻佛或阿罗汉。

法施:比丘尼名,为“法乐比丘尼”的另译。然而其他经中及相当的南传经文记载被提婆达多打死的为“莲华色比丘尼”(另译为优钵华色比丘尼),以“神通第一”闻名。

舆:扛抬。读音同“余”。

卒暴:心念急遽起伏。

彼罪人不解人间音响,言语往来:那边的受罪众生不懂人间的声音、人间沟通的语言。

设我今日以右胁卧阿鼻地狱中,经历一劫,心意专正,终无劳倦:假设我现在靠着右侧横躺在阿鼻地狱中(继续听法),历经一劫的时间,心念可维持不变,不会疲倦。

轹:车轮辗过。读音同“历”。

㕮咀:咀嚼;捣碎。“㕮”读音同“斧”,咀嚼。

铜鍱:铜片。“鍱”指铜或铁冶炼成的片状物,读音同“页”。

兴居轻利:生活起居轻松便利。

游步康强:走起路来健康强壮。

如来见记六十劫中成辟支佛:佛陀授记(我)经过六十劫成为辟支佛。

亦有恭敬之心:疑为“未有恭敬之心”的讹误,即没有了恭敬心。??也可能解为虽然求利养但有恭敬心。待查其余经律记载。

[对应经典]

  • Dhammapāda Aṭṭhakathā I. p.133。
  • Cullavagga VII.3-4。

[读经拾得]

  • 本经可说记载了提婆达兜堕落史,值得佛弟子引以为戒。提婆达兜学佛为求神通,贪图名闻利养而妄语,进而自尊自大,终于犯种种戒,后世许多附佛外道的堕落过程也相近。
  • 瞿昙皇室成员关系简介:

提婆达兜和阿难尊者是亲兄弟;阿那律尊者和难陀尊者是亲兄弟。而他们都是世尊的堂兄弟。世尊姨母大爱道比丘尼涅槃时,就是由世尊、阿难、难陀、罗云四位抬棺火化。

  • 提婆达兜当时是以种姓、神通、利养等优势资源,造成了僧团分裂。



  • 阿阇世王的弑父与忏悔:

很久以后,阿阇世王对他今日的行为深深忏悔。原本能证初果的他也因为害死父亲频婆娑罗王,犯下五逆罪而不能当生证果,死后入拍球地狱,很久以后会成为“除恶辟支佛”。可参考:《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力品38〉11《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八〈马血天子问八政品43〉7《长阿含经》卷十七第27经沙门果经


  • 大目干连尊者的性格相当热血,乐于照顾大家:

例如当年提婆达多的伴党瞿迦梨比丘因毁谤自己与舍利弗尊者而入地狱时,大目干连尊者也是马上入地狱开导。可参考:《增壹阿含经》卷十二〈三宝品21〉5《杂阿含经》卷四十八第1278经
另外还例如:
* 龙王生气要杀地球人,尊者以神通降伏
* 僧团因为太吵被赶走时,尊者第一时间想到要把大家集合不要走散
* 迦毘罗卫城被流离王疯狂屠城时,尊者本想以神通保护全城
* 僧团在饥荒时得不到供养,尊者本想以神通把大地翻转,让比丘们得食地肥,或帮大家去东方国土乞食

  • 本经大目干连尊者入地狱的记载呼应《地藏经》的记载,要入地狱的条件是:“若非威神,即需业力”,然后还要向狱卒问到底是哪一个人。
  • 提婆达兜在地狱所受的恶报:“以热铁轮轹我身坏,复以铁杵㕮咀我形,有黑暴象蹋蹈我身,复有火山来镇我面,昔日袈裟化为铜鍱,极为炽然来着我体,苦痛之原,其状如斯。”和他造的五逆恶业有对应关系,反映了自作自受的业报原理。

[进阶辨正]

(一〇)[0806a17]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广布其义,与人演说,当获此十一果报。云何为十一?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盗贼终不侵若身坏命终,生梵天上。是谓,比丘!能行慈心,获此十一之福。”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若有行慈心,  亦无放逸行,
 诸结渐渐薄,  转见于道迹。
 以能行此慈,  当生梵天上,
 速疾得灭度,  永至无为处。
 不杀无害心,  亦无胜负意,
 行慈普一切,  终无怨恨心。

“是故,比丘!当求方便,行于慈心,广布其义。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

[校勘]

~A. XI. 16. Mettā.,[No. 138]

  ????

“抂”,宋、元、明、圣四本作“柱”。

七=六【宋】【元】【明】【圣】

  “七”,宋、元、明、圣四本作“六”。
  “六”,大正藏原为“七”,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六”。

+(光明皇后愿文)【圣】

  圣本在“??”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大正藏无“光明皇后愿文”六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注解]

慈心解脱:发起慈心(愿给众生安乐的心),让慈心没有限制、没有边际,以无边无际的慈心遍满十方,最终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没有分别。又译为“慈无量心三昧”。

卧安:睡眠时安乐。

觉安:醒时安乐。

抂:乱的样子。读音同“狂”。

若身坏命终,生梵天上:死后可以往生梵天。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又称为“四梵住”,是梵天层次的定境,修习有成自然可往生梵天。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agama1/增壹阿含經放牛品第四十九.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2/21 20:4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2828149795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