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导读(八九)秽品比丘请经第三(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迦兰哆园,与大比丘众俱,受夏坐①。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告诸比丘:“诸贤!若有比丘请诸比丘,诸尊!语我、教我、诃我,莫难于我。所以者何?诸贤!或有一人戾语②,成就戾语法,成就戾语法故,令诸梵行者不语彼,不教、不诃而难彼人。诸贤!何者戾语法?若有成就戾语法者,诸梵行者不语彼,不教、不诃而难彼人。诸贤!或有一人恶欲、念欲。诸贤!若有人恶欲、念欲者,是谓戾语法。如是染行染③、不语结④住,欺诳谀谄,悭贪嫉妒,无惭无愧,瞋弊恶意,瞋恚ⓑ语言,诃比丘诃⑤,诃比丘轻慢,诃比丘发露⑥,更互相避而说外事,不语、瞋恚、憎嫉炽盛,恶朋友、恶伴侣,无恩、不知恩⑦。诸贤!若有人无恩、不知恩者,是谓戾语法。诸贤!是谓诸戾语法。若有成就戾语法者,诸梵行者不语彼,不教、不诃而难彼人,诸贤!比丘者,当自思量。 “诸贤!若有人恶欲、念欲者,我不爱彼;若我恶欲、念欲者,彼亦不爱我。比丘如是观,不行恶欲、不念欲者,当学如是。如是染行染、不语结住,欺诳谀谄,悭贪嫉妒,无惭无愧,瞋弊恶意,瞋恚ⓒ语言,诃比丘诃ⓓ,诃比丘轻慢,诃比丘发露,更互相避而说外事,不语、瞋恚、憎嫉炽盛,恶朋友、恶伴侣,无恩、不知恩。诸贤!若有人无恩ⓔ、不知恩[*]者,我不爱彼;若我无恩[*]、不知恩[*]者,彼亦不爱我。比ⓕ丘如是观,不行无恩[*]、不知恩[*]者,当学如是。 “诸贤!若比丘不请诸比丘,诸尊!语我、教我、诃我,莫难于我。所以者何?诸贤!或有一人善语,成就善语法,成就善语法故,诸梵行者善语彼,善教、善诃,不难彼人。诸贤!何者善语法?若有成就善语法者,诸梵行者善语彼,善教、善诃,不难彼人。诸贤!或有一人不恶欲、不念欲。诸贤!若有人不恶欲、不念欲者,是谓善语法。如是不染行染、不ⓖ不语结住,不欺诳谀谄,不悭贪嫉妒,不无惭无愧,不瞋弊恶意,不瞋恚[*]语言,不诃比丘诃,不诃比丘轻慢,不诃比丘发露,不更互相避而说外事,不不语、瞋恚、憎嫉炽盛,不恶朋友、恶伴侣,不无恩、不知恩。诸贤!若有人不无恩、不知恩者,是谓善语法。诸贤!是谓诸ⓗ善语法。若有成就善语法者,诸梵行者善语彼ⓘ,善教、善诃,不难彼人。诸贤!比丘者当自思量。 “诸贤!若有人不恶欲、不念欲者,我爱彼人;若我不恶欲、不念欲者,彼亦爱我。比丘如是观,不行恶欲、不念欲者,当学如是。如是不染行染、不不语结住,不欺诳谀谄,不悭贪嫉妒,不无惭无愧,不瞋弊恶意,不瞋恚[*]语言,不诃比丘诃,不诃比丘轻慢,不诃比丘发露,不更互相避而说外事,不不语、瞋恚、憎嫉炽盛,不恶朋友、恶伴侣,不无恩、不知恩。诸贤!若有人不无恩、不知恩者,我爱彼人;若我不无恩、不知恩者,彼亦爱我。比丘如是观,不无恩、不知恩者,当学如是。 “诸贤!若比丘如是观者,必多所饶益,我为恶欲、念欲,为不恶欲、念欲耶?诸贤!若比丘观时,则知我是恶欲、念欲者,则不欢悦,便求欲断。诸贤!若比丘观时,则知我无恶欲、不念欲者,即便欢悦,我自清净,求学尊法,是故欢悦。诸贤!犹有目人以镜自照,则见其面净及不净。诸贤!若有目人见面有垢者,则不欢悦,便求欲洗。诸贤!若有目人见面无垢者,即便欢悦我面清净,是故欢悦。 “诸贤!若比丘观时,则知我行恶欲、念欲者,则不欢悦,便求欲断。诸贤!若比丘观时,则知我不行恶欲、不念欲者,即便欢悦,我自清净,求学尊法,是故欢悦。如是我为染行染,为不染行染;为不语结住,为不不语结住;为欺诳谀谄,为不欺诳谀谄;为悭贪嫉妒,为不悭贪嫉妒;为无惭无愧,为不无惭无愧;为瞋弊恶意,为不瞋弊恶意;为瞋恚[*]语言,为不瞋恚[*]语言;为诃比丘诃,为不诃比丘诃;为诃比丘轻慢,为不诃比丘轻慢;为诃比丘发露,为不诃比丘发露;为更互相避,为不更互相避;为说外事,为不说外事;为不语、瞋恚、憎嫉炽盛,为不不语、瞋恚、憎嫉炽盛;为恶朋友、恶伴侣,为不恶朋友、恶伴侣;为无恩、不知恩,为不无恩,不知恩耶?诸贤!若比丘观时,则知我无恩、不知恩者,则不欢悦,便求欲断。诸贤!若比丘观时,则知我不无恩、不知恩者,即便欢悦,我自清净,求学尊法,是故欢悦。诸贤!犹有目人以镜自照,则见其面净及不净。诸贤!若有目人见面有垢者,则不欢悦,便求欲洗。诸贤!若有目人见面无垢者,即便欢悦我面清净,是故欢悦。 “诸贤!如是若比丘观时,则知我无恩、不知恩者,则不欢悦,便求欲断。诸贤!若比丘观时,则知我不无恩、不知恩者,即便欢悦,我自清净,求学尊法,是故欢悦。因欢悦故,便得欢喜。因欢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觉乐。因觉乐故,便得定心。诸贤!多闻圣弟子因定心故,便见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故,便得厌。因厌故,便得无欲。因无欲故,便得解脱。因解脱故,便得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尊者大目揵连所说如是。彼诸比丘闻尊者大目揵连所说,欢喜奉行。 比丘请经第三竟ⓚ(千五百六十三字)ⓛ [校勘]ⓐ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宋、元二本置于“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之后。 ⓑ “恚”,明本作“瞋”。[*] ⓒ “恚”,大正藏原为“瞋”,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恚”。[*] ⓓ 大正藏无“诃”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 “恩”,大正藏原为“思”,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恩”。[*] ⓕ “比”,宋、元、明三本作“若比”。 ⓖ 大正藏无“不”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宋、元、明三本无“诸”字。 ⓘ “彼”,宋、元、明三本作“教”。 ⓙ 宋、元、明三本无“因”字。 ⓚ 明本无“比丘请经第三竟”七字。 ⓛ 宋、元、明三本无“千五百六十三字”七字。 [注解]① 受夏坐:在印度夏季三个月的雨季中,出家众禁止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又译为“结夏安居”、“结夏坐”、“夏安居”。 ② 戾语:说话忤逆、不顺从。“戾”读作“利”,违背、凶狠暴烈。 ③ 行染:生活行为受染污。 ④ 不语结:覆盖自己的过失而不坦白,这种烦恼。“不语”即覆盖自己的过失而不坦白。 ⑤ 诃比丘诃:被呵责的比丘,以呵责回应呵责者。 ⑥ 发露:表白自己所犯的过失。 ⑦ 无恩、不知恩:不施恩于他人,不知道要报恩。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要找到善知识、亲近善知识之前,自己要先成为能受教的人才行。 修行上如此,日常生活上、工作上也是如此。 (九〇)中阿含ⓐ秽品知法经第四(第二小土城诵)ⓑ尔时,尊者周那ⓒ③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说:‘我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④。’然彼贤者心生恶增[*]伺而住,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无恶欲、恶见;然彼贤者心生恶欲、恶见而住⑤。诸梵行人知彼贤者不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⑥。所以者何?以彼贤者心生增[*]伺而住,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无恶欲、恶见。所以者何?以彼贤者心生恶欲、恶见而住。 “诸贤!犹人不富自称说富,亦无国封说有国封,又无畜牧说有畜牧,若欲用时,则无金、银、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无畜牧、米谷,亦无奴婢。诸亲朋友往诣彼所,而作是说:‘汝实不富自称说富,亦无国封说有国封,又无畜牧说有畜牧,然欲用时,则无金、银、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无畜牧、米谷,亦无奴婢。’如是。诸贤!若有比丘作如是说:‘我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然彼贤者心生恶增[*]伺而住,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无恶欲、恶见;然彼贤者心生恶欲、恶见而住。诸梵行人知彼贤者不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贤者心不向增[*]伺尽、无余涅槃,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无恶欲、恶见。所以者何?以彼贤者心不向恶见法尽、无余涅槃。 “诸贤!或有比丘不作是说:‘我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然彼贤者心不生恶增[*]伺而住,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无恶欲、恶见,然彼贤者心不生恶欲、恶见而住。诸梵行人知彼贤者实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贤者心不生恶增[*]伺而住,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无恶欲、恶见。所以者何?以彼贤者心不生恶欲、恶见而住。 “诸贤!犹人大富自说不富,亦有国封说无国封,又有畜牧说无畜牧,若欲用时,则有金、银、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谷,亦有奴婢。诸亲朋友往诣彼所,作如是说:‘汝实大富自说不富,亦有国封说无国封,又有畜牧说无畜牧,然欲用时,则有金、银、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谷,亦有奴婢。’如是。诸贤!若有ⓔ比丘不作是说:‘我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然彼贤者心不生恶增[*]伺而住,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无恶欲、恶见,然彼贤者心不生恶欲、恶见而住。诸梵行人知彼贤者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贤者心向增[*]伺尽、无余涅槃,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无恶欲、恶见。所以者何?以彼贤者心向恶见法尽、无余涅槃。” 尊者周那所说如是。彼诸比丘闻尊者周那所说,欢喜奉行。 知法经第四竟ⓕ(八百八十一字)ⓖ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 “周那”,巴利本作 Cunda。 ⓓ “增”,宋本作“憎”。[*] ⓔ 宋、明二本无“有”字。 ⓕ 明本无“知法经第四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无“八百八十一字”六字。 [注解]① 拘舍弥: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蹉国(拔沙国)的首都,相当于现今的 Kosam,位于恒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跋蹉国又称为拘睒弥国。另译为“拘睒弥”、“俱睒弥”、“拘深”。 ② 瞿师罗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瞿师罗长者所布施。另译为“瞿沙罗园”、“瞿师园”。 ③ 周那:比丘名,七岁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灭外道六十二见后证得阿罗汉果,参见《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三〈善恶品 47〉第9经。又译为“大周那”、“摩诃周那”、“均头”、“大均头”、“纯陀”、“大纯陀”。 ④ 增伺:欲贪。“伺”指“等待机会”,“增伺”即为“加强寻求机会”,在《中阿含经》中“增伺”一词特指欲贪。“我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一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知此法,我见此法”。 ⑤ 然彼贤者心生恶增伺而住,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无恶欲、恶见;然彼贤者心生恶欲、恶见而住:然而这位修行人心中生起并维持着严重的欲贪,或是像这样自称没有诤讼但是心中生起并维持着严重的诤讼,或是像这样自称没有恚恨但是心中生起并维持着严重的恚恨……(以“如是”后面的烦恼,一一取代前句中的“增伺”,而成为新的句子。) ⑥ 诸梵行人知彼贤者不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清净的修行人们知道那位修行人没有看透诸法而去除欲贪。也就是说智者知道那个人没见道、有欲贪。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表里不一、自称很厉害的人,终究会被人看破。智者要能够看穿这样的人。 [进阶辨正](九一)中阿含ⓐ秽品周那问见经第五(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拘舍弥,在瞿师罗园。 于是,尊者大周那ⓒ则于晡时从宴坐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白曰:“世尊!世中诸见生而生,谓计有神,计有众生,有人、有寿、有命、有世①。世尊!云何知,云何见,令此见得灭、得舍离,而令余见不续,不受耶?” 彼时,世尊告曰:“周那!世中诸见生而生,谓计有神,计有众生,有人、有寿、有命、有世。周那!若使诸法灭尽无余者,如是知、如是见,令此见得灭、得舍离,而令余见不续、不受,当学渐损ⓓ。 “周那!于圣法、律中,何者渐损?比丘者,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彼作是念:‘我行渐损②。’周那!于圣法、律中,不但是渐损,有四增上心③现法乐居ⓔ④,行者从是起而复还入ⓕ,彼作是念:‘我行渐损。’周那!于圣法、律中,不但是渐损,比丘者度一切色想,至得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彼作是念:‘我行渐损。’周那!于圣法、律中不但是渐损,有四息解脱⑤,离色得无色,行者从是起当为他说,彼作是念:‘我行渐损。’ “周那!于圣法、律中不但是渐损。周那!他有恶欲、念欲,我无恶欲、念欲,当学渐损。周那!他有害意瞋,我无害意瞋,当学渐损。周那!他有杀生、不与取、非梵行,我无非梵行,当学渐损。周那!他有[*]增伺、诤意、睡眠所缠、掉ⓖ贡高而有疑惑,我无疑惑,当学渐损。周那!他有瞋结、谀谄、欺诳、无惭、无愧,我有惭愧,当学渐损。周那!他有慢,我无慢,当学渐损。周那!他有增[*]慢⑥,我无增[*]慢,当学渐损。周那!他不多闻,我有多闻,当学渐损。周那!他不观诸善法,我观诸善法,当学渐损。周那!他行非法恶行,我行是法妙行,当学渐损。周那!他有妄言、两舌、麤言、绮语、恶戒,我无恶戒,当学渐损。周那!他有不信、懈怠、无念、无定而有恶慧,我无恶慧,当学渐损。 “周那!若但发心念欲求学诸善法者,则多所饶益,况复身、口行善法耶?周那!他有恶欲、念欲,我无恶欲、念欲,当发心。周那!他有害意瞋,我无害意瞋,当发心。周那!他有杀生、不与取、非梵行,我无非梵行,当发心。周那!他有增[*]伺、诤意、睡眠所缠、掉[*]贡高而有疑惑,我无疑惑,当发心。周那!他有瞋结、谀谄、欺诳、无惭、无愧,我有惭愧,当发心。周那!他有慢,我无慢,当发心。周那!他有增[*]慢,我无增[*]慢,当发心。周那!他不多闻,我有多闻,当发心。周那!他不观诸善法,我观诸善法,当发心。周那!他行非法恶行,我行是法妙行,当发心。周那!他有妄言、两舌、麤言、绮语、恶戒,我无恶戒,当发心。周那!他有不信、懈怠、无念、无定而有恶慧,我无恶慧,当发心。 “周那!犹如恶道与正道对,犹如恶度与正度对。如是,周那!恶欲者与非恶欲为对。害意瞋者与不害意瞋为对。杀生、不与取、非梵行者与梵行为对。增[*]伺、诤意、睡眠、掉[*]贡高⑦、疑惑者与不疑惑为对。瞋结、谀谄、欺诳、无惭、无愧者与惭愧为对。慢者与不慢为对。增[*]慢者与不增[*]慢为对。不多闻者与多闻为对。不观诸善法者与观诸善法为对。行非法恶行者与行是法妙行为对。妄言、两舌、麤言、绮语、恶戒者与善戒为对。不信、懈怠、无念、无定、恶慧者与善慧为对。 “周那!或有法黑⑧,有黑报,趣至恶处。或有法白,有白报,而得昇上。如是,周那!恶欲者,以非恶欲为昇上。害意瞋者,以不害意瞋为昇上。杀生、不与取、非梵行者,以梵行为昇上。增[*]伺、诤意、睡眠、掉[*]贡高、疑惑者,以不疑惑为昇上。瞋结、谀谄、欺诳、无惭、无愧者,以惭愧为昇上。慢者,以不慢为昇上。增[*]慢者,以不增[*]慢为昇上。不多闻者,以多闻为昇上。不观诸善法者,以观诸善法为昇上。行非法恶行者,以行是法妙行为昇上。妄言、两舌、麤言、绮语、恶戒者,以善戒为昇上。不信、懈怠、无念、无定、恶慧者,以善慧为昇上。 “周那!若有不自调御,他不调御欲调御者,终无是处⑨。自没溺,他没溺欲拔出者,终无是处。自不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终无是处。周那!若有自调御,他不调御欲调御者,必有是处。自不没溺,他没溺欲拔出者,必有是处。自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必有是处。如是。周那!恶欲者,以非恶欲为般涅槃。害意瞋者,以不害意瞋为般涅槃。杀生、不与取、非梵行者,以梵行为般涅槃。增[*]伺、诤意、睡眠、掉[*]贡高、疑惑者,以不疑惑为般涅槃。瞋结、谀谄、欺诳、无惭、无愧者,以惭愧为般涅槃。慢者,以不慢为般涅槃。增ⓗ慢者,以不增[*]慢为般涅槃。不多闻者,以多闻为般涅槃。不观诸善法者,以观诸善法为般涅槃。行非法恶行者,以行是法妙行为般涅槃。妄言、两舌、麤言、绮语、恶戒者,以善戒为般涅槃。不信、懈怠、无念、无定、恶慧者,以善慧为般涅槃。 “是为,周那!我已为汝说渐损法,已说发心法,已说对法⑩,已说昇上法,已说般涅槃法。如尊师所为弟子起大慈哀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者,我今已作。汝ⓘ等亦当复自作,至无事处山林树下空安静处,坐禅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进,莫令后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训诲。” 佛说如是。尊者大周那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周那问见经第五竟ⓙ(千五百七十五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 “大周那”,巴利本作 Mahā-Cunda。 ⓓ “渐损”,巴利本作 Sallekha。 ⓔ “居”,宋本作“号”。 ⓕ “入”,宋本作“人”。 ⓖ “掉”,大正藏原为“调”,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掉”。[*] ⓗ “增”,宋、元二本作“憎”。[*] ⓘ “汝”,宋、元二本作“法”。 ⓙ 明本无“周那问见经第五竟”八字。 ⓚ 宋、元、明三本无“千五百七十五字”七字。 [注解]① 世中诸见生而生,谓计有神,计有众生,有人、有寿、有命、有世:在世界上观察到各种生(与灭),所以有神、众生、人、寿命、 世间等等的概念。 ② 我行渐损:我的造作渐渐减少。 ③ 四增上心:四种提升的心境,指四禅。又译为“四种增上心法”、“四增心法”。 ④ 现法乐居:当生保持着安乐、幸福。另译作“现法乐住”、“见法乐住”。 ⑤ 四息解脱:即无色界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⑥ 增慢:即增上慢。特别强烈的傲慢,特指未得未证而自认为已得已证。“增上”即“加强”的意思。 ⑦ 掉贡高:即五盖中的“掉举”、“掉悔”,指浮动不安的心理状态,和“惛沈”相反。在《中阿含经》中译为“掉贡高”。 ⑧ 法黑:行恶法者。 ⑨ 若有不自调御,他不调御欲调御者,终无是处:如果不能先调伏自己,而想要去调伏那些也不能调伏自己的人,这终究是不可能的。 ⑩ 对法:相对的法;对治的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回避法门”。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周那问佛在世界上观察到各种生(与灭),所以形成神、众生、人、寿命、 世间等等的概念。 如何令此见得灭、得舍离,而令余见不续,不受耶?
渐损法、发心法可以对应到四正勤。 本经说“若有不自调御,他不调御欲调御者,终无是处”,即“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无论如何自己应该要努力修行。这是讲调御,例如不会数学的人很难教人数学,不过还是可行善的,例如穷人还是可捐钱助人。 (九二)中阿含ⓐ秽品青白莲华喻经第六(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或有法从身灭,不从口灭;或有法从口灭,不从身灭;或有法不从身口灭,但以慧见灭。 “云何法从身灭,不从口灭?比丘者,有不善身行充满,具足受持着身,诸比丘见已,诃彼比丘:‘贤者!不善身行充满,具足受持,何为着身?贤者!可舍不善身行,修习善身行。’彼ⓒ于后时,舍不善身行,修习善身行,是谓法从身灭,不从口灭。 “云何法从口灭,不从身灭?比丘者,不善口行充满,具足受持着口,诸比丘见已呵彼比丘:‘贤者!不善口行充满,具足受持,何为着口?贤者!可舍不善口行,修习善口行。’彼于后时,舍不善口行,修习善口行,是谓法从口灭,不从身灭。 “云何法不从身口灭,但以慧见灭?增[*]伺不从身口灭,但以慧ⓓ见灭,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恶欲、恶见,不从身口灭,但以慧见灭。是谓法不从身口灭,但以慧见灭。 “如来或有观,观他人心,知此人不如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得灭增[*]伺。所以者何?以此人心生恶增[*]伺而住,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得灭恶欲、恶见。所以者何?以此人心生恶欲、恶见而住。知此人如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得灭增[*]伺。所以者何?以此人心不生恶增[*]伺而住,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得灭恶欲、恶见。所以者何?以此人心不生恶欲、恶见而住。犹如青莲华,红、赤、白莲花,水生水长,出水上,不着水。如是,如来世间生、世间长,出世间行,不着世间法。所以者何?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出一切世间。” 尔时,尊者阿难执拂侍佛。于是,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此经当名何?云何受持?” 于是,世尊告曰:“阿难!此经名为“青白莲华喻”,汝当如是善受持诵。”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共受此青白莲花喻经,诵习守持。所以者何?此青白莲华喻经,如法有义,是梵行本,致通、致觉,亦致涅槃。若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应当受此青白莲华喻经,善讽诵持。” 佛说如是。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青白莲华喻经ⓔ第六竟ⓕ(七百三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 “行彼”,宋、元、明三本作“彼行”。 ⓓ “慧”,元、明二本作“善”。 ⓔ 宋、元二本无“经”字。 ⓕ 明本无“青白莲华喻经第六竟”九字。 ⓖ 宋、元、明三本无“七百三字”四字。 [注解][对应经典]
(九三)中阿含ⓐ秽品水净梵志经第七(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郁鞞罗尼连然河岸,在阿耶和罗尼拘类树下,初得道时。 于是,有一水净梵志,中后仿佯①往诣佛所ⓒ。世尊ⓓ遥见水净梵志来,因水净梵志故,告诸比丘:“若有二十一秽ⓔ污于心者,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云何二十一秽?邪见心秽、非法欲心秽、恶贪心秽、邪法心秽、贪心秽、恚心秽、睡眠心秽、掉ⓕ悔心秽、疑惑心秽、瞋缠心秽、不语结心秽、悭心秽、嫉心秽、欺诳心秽、谀谄心秽、无惭心秽、无愧心秽、慢心秽、大慢心秽、憍慠心ⓖ秽、放逸心秽。若有此ⓗ二十一秽污于心者,必至恶处,生地狱中。犹垢腻衣持与染家,彼染家得,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渍极浣,令净此垢腻衣。染家虽治,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渍极浣令净,然此污衣故有秽色。如是,若有二十一秽污于心者,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云何二十一秽?邪见心秽、非法欲心秽、恶贪心秽、邪法心秽、贪心秽、恚心秽、睡眠心秽、掉[*]悔心秽、疑惑心秽、瞋缠心秽、不语结心秽、悭心秽、嫉心秽、欺诳心秽、谀谄心秽、无惭心秽、无愧心秽、慢心秽、大慢心秽②、憍傲心[*]秽、放逸心秽。若有此二十一秽污于心者,必至恶处,生地狱中。 “若有二十一秽不污心者,必至善处,生于天上。云何二十一秽?邪见心秽、非法欲心秽、恶贪心秽、邪法心秽、贪心秽、恚心秽、睡眠心秽、掉[*]悔心秽、疑惑心秽、瞋缠心秽、不语结心ⓘ秽、悭心秽、嫉心秽、欺诳心秽、谀谄心秽、无惭心秽、无愧心秽、慢心秽、大慢心秽、憍傲心秽、放逸心秽。若有此二十一秽不污心者,必至善处,生于天上。犹如白净波罗奈衣持与染家,彼染家得,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渍极浣令净;此白净波罗奈衣,染家虽治,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渍极浣令净,然此白净波罗奈衣本已净而复净。如是若有二十一秽不污心者,必至善处,生于天上。云何二十一秽?邪见心秽、非法欲心秽、恶贪心秽、邪法心秽、贪心秽、恚心秽、睡眠心秽、掉[*]悔心秽、疑惑心秽、瞋缠心秽、不语结心秽、悭心秽、嫉心秽、欺诳心秽、谀谄心秽、无惭心秽、无愧心秽、慢心秽、大慢心秽、憍傲心秽、放逸心秽。若有此二十一秽不污心者,必至善处,生于天上。 “若知邪见是心秽者,知已便断。如是非法欲心秽、恶贪心秽、邪法心秽、贪心秽、恚心秽、睡眠心秽、掉[*]悔心秽、疑惑心秽、瞋缠心秽、不语结心秽、悭心秽、嫉心秽、欺诳心秽、谀谄心秽、无惭心秽、无愧心秽、慢心秽、大慢心秽、憍傲心秽,若知放逸是心秽者,知已便断,彼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梵志!是谓洗浴内心,非浴外身。” 尔时,梵志语世尊曰:“瞿昙!可诣多水河浴。” 世尊问曰:“梵志!若诣多水河浴者,彼得何等?” 梵志答曰:“瞿昙!彼多水河浴ⓛ者,此是世间斋洁之相ⓜ、度相[*]、福相[*]。瞿昙!若诣多水河浴者,彼则净除于一切恶。” 尔时,世尊为彼梵志而说颂曰:
“妙好首梵志, 若入多水河, 梵志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我今自归佛、法及比丘众,唯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 佛说如是。好首水净梵志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水净梵志经第七竟ⓠ(一千二百一十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 宋、元、明三本无“所”字。 ⓓ “世尊”,宋、元、明三本作“尊世尊”。 ⓔ “秽”,巴利本作 Upakkilesa。 ⓕ “掉”,大正藏原为“调”,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掉”。[*] ⓖ “憍傲心”,大正藏原为“慢傲心”,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憍傲心”。[*] ⓗ “此”,元本作“比”。 ⓘ “结心”,大正藏原为“心心”,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结心”。 ⓙ “一”,大正藏原为“十”,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一”。 ⓚ “心”,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高丽藏补上。 ⓛ 大正藏无“浴”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相”,宋、元、明三本作“想”。[*] ⓝ “不与”,大正藏原为“与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不与”。 ⓞ “言”,大正藏原为“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 “依”,大正藏原为“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依”。 ⓠ 明本无“水净梵志经第七竟”八字。 ⓡ 宋、元、明三本无“一千二百一十字”七字。 [注解]① 仿佯:游荡;遨游。 ② 大慢心秽:增上慢。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参见 增壹阿含经中的二十一心结 [进阶辨正](九四)中阿含ⓐ秽品黑比丘经第八(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东园鹿母堂。 是时,黑ⓒ比丘鹿母子常憙斗诤,往诣佛所。世尊遥见黑比丘来,因黑比丘故,告诸比丘:“或有一人常喜斗诤,不称止诤。若有一人常喜斗诤,不称止诤者,此法不可乐,不可爱喜,不能令爱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习,不能令摄持,不能令得沙门,不能令得一意①,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恶欲,不称止恶欲。若有一人恶欲,不称止恶欲者,此法不可乐,不可爱憙,不能令爱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习,不能令摄持,不能令得沙门,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污戒②,不称持戒③。若有一人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污戒、不称持戒者,此法不可乐,不可爱憙,不能令爱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习,不能令摄持,不能令得沙门,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有瞋缠、有不语结、有悭嫉、有谀谄欺诳、有无惭无愧,不称惭愧。若有一人有瞋缠、有不语结、有悭嫉、有谀谄欺诳、有无惭无愧、不称惭愧者,此法不可乐,不可爱憙,不能令爱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习,不能令摄持,不能令得沙门,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经劳诸梵行,不称经劳诸梵行④。若有一人不经劳诸梵行,不称经劳诸梵行者,此法不可乐,不可爱憙,不能令爱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习,不能令摄持,不能令得沙门,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观诸法,不称观诸法。若有一人不观诸法,不称观诸法者,此法不可乐,不可爱憙,不能令爱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习,不能令摄持,不能令得沙门,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宴坐,不称宴坐。若有一人不宴坐,不称宴坐者,此法不可乐,不可爱憙,不能令爱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习,不能令摄持,不能令得沙门,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此人虽作是念:‘令诸梵行者供养、恭敬、礼事于我。’然诸梵行者不供养、恭敬、礼事于彼。所以者何?彼人有此无量恶法,因彼有此无量恶法故,令诸梵行者不供养、恭敬、礼事于彼。犹如恶马系在枥养,虽作是念:‘令人系我著安隐处,与我好饮食、好看视我。’然人不系着安隐处,不与好饮食、不好看视。所以者何?彼马有恶法,谓极麤弊、不温良故,令人不系着安隐处,不与好饮食、不好看视。如是,此人虽作是念:‘令诸梵行者供养、恭敬、礼事于我。’然诸梵行者不供养、恭敬、礼事于彼。所以者何?彼人有此无量恶法,因彼有此无量恶法故,令诸梵行者不供养、恭敬、礼事于彼。 “或有一人不憙斗诤,称誉止诤。若有一人不憙斗诤,称誉止诤者,此法可乐、可爱、可憙,能令爱念,能令敬重,能令修习,能令摄持,能令得沙门,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恶欲,称誉止恶欲。若有一人不恶欲,称誉止恶欲者,此法可乐、可爱、可憙,能令爱念,能令敬重,能令修习,能令摄持,能令得沙门,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污戒,称誉持戒。若有一人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污戒,称誉持戒者,此法可乐、可爱、可喜,能令爱念,能令敬重,能令修习,能令摄持,能令得沙门、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无瞋缠、无不语结、无悭嫉、无谀谄欺诳、无无ⓔ惭无愧,称誉惭愧。若有一人无瞋缠、无不语结、无悭嫉、无谀谄欺诳、无无[*]惭无愧,称誉惭愧者,此法可乐、可爱、可喜,能令爱念,能令敬重,能令修习,能令摄持,能令得沙门,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经劳诸梵行,称誉经劳诸梵行。若有一人经劳诸梵行,称誉经劳诸梵行者,此法可乐、可爱、可喜,能令爱念,能令敬重,能令修习,能令摄持,能令得沙门,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观诸法,称誉观诸法。若有一人观诸法,称誉观诸法者,此法可乐、可爱、可憙,能令爱念,能令敬重,能令修习,能令摄持,能令得沙门,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宴坐,称誉宴坐。若有一人宴坐,称誉宴坐者,此法可乐、可爱、可憙,能令爱念,能令敬重,能令修习,能令摄持,能令得沙门,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此人虽不作是念:‘令诸梵行者供养、恭敬、礼事于我。’然诸梵行者供养、恭敬、礼事于彼。所以者何?彼人有此无量善法,因彼有此无量善法故,令诸梵行者供养、恭敬、礼事于彼。犹如良马系在枥养,虽不作是念:‘令人系我著安隐处,与我好饮食、好看视我。’然人系彼著安隐处,与好饮食、好看视之。所以者何?彼马有善法,谓软调好、极温良故,令人系着于安隐处,与好饮食、好看视之。如是,此人虽不作是念:‘令诸梵行者供养、恭敬、礼事于我。’然诸梵行者供养、恭敬、礼事于彼。”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黑比丘经第八竟ⓕ(一千五百二十七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 “黑”,巴利本作 Kālaka。 ⓓ “能”,大正藏原为“得”,今依据高丽藏改作“能”。 ⓔ 宋、元、明三本无“无”字。 ⓕ 明本无“黑比丘经第八竟”七字。 ⓖ 明本无“一千五百二十七字”八字。 [注解]① 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专心一致, 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导向一趣;不导向一性;不导向独居”。 ② 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污戒:毁犯禁戒、越过禁戒、不守禁戒、破坏禁戒、污染禁戒。这几个词都是形容破戒。 ③ 不称持戒:不称赞持戒。 ④ 不经劳诸梵行,不称经劳诸梵行:没有敬礼同梵行者,也不称赞敬礼同梵行者的行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是同梵行者们的承迎者、非承迎的称赞者”。??待确认“经劳”意义。 [对应经典]
(九五)中阿含ⓐ秽品住法经第九(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说退善法不住、不增,我说住善法不退、不增,我说增善法不退、不住①。云何退善法不住、不增?比丘者,若有笃信②、禁戒、博闻、布施、智慧、辩才,阿含③及其所得,彼人于此法退、不住、不增,是谓退善法不住、不增。云何住善法不退、不增?比丘者,若有笃信、禁戒、博闻、布施、智慧、辩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于此法住不退、不增,是谓住善法不退、不增。云何增善法不退、不住?比丘者,若有笃信、禁戒、博闻、布施、智慧、辩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于此法增不退、不住ⓒ,是谓增善法不退、不住。 “比丘者作如是观,必多所饶益:‘我为多行增ⓓ伺,为多行无增[*]伺?我为多行瞋恚心,为多行无瞋恚心?我为多行睡眠缠④,为多行无睡眠缠?我为多行掉ⓔ贡高,为多行无掉[*]贡高?我为多行疑惑,为多行无疑惑?我为多行身诤⑤,为多行无身诤?我为多行秽污心,为多行无秽污心?我为多行信,为多行不信?我为多行精进,为多行懈怠?我为多行念,为多行无念?我为多行定,为多行无定?我为多行恶慧,为多行无恶慧?’ “若比丘观时,则知我多行增[*]伺、瞋恚心、睡眠缠、掉[*]贡高、疑惑、身诤、秽污心、不信、懈怠、无念、无定、多行恶慧者,彼比丘欲灭此恶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⑥。犹人为火烧头、烧衣⑦,急求方便救头、救衣。如是比丘欲灭此恶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若比丘观时,则知我多行无增ⓕ伺、ⓖ无瞋恚心、无睡眠缠、无掉[*]贡高、无疑惑、无身诤、无秽污心、有信、有进、有念、有定、多行无恶慧者,彼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广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犹人为火烧头、烧衣,急求方便救头、救衣。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广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住法经第九竟ⓙ(六百三十一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 “不住”,元本作“是谓”。 ⓓ “增”,宋本作“憎”。[*] ⓔ “掉”,大正藏原为“调”,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掉”。[*] ⓕ “增”,大正藏原为“贪”,宋本作“憎”,元、明二本作“增”,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增”。[*] ⓖ 大正藏在“无”字之前有一“若”字,今依据高丽藏删去。 ⓗ 宋、元、明三本无“极”字。 ⓘ “故”,宋、元、明三本作“方”。 ⓙ 明本无“住法经第九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无“六百三十一字”六字。 [注解]① 我说退善法不住、不增,我说住善法不退、不增,我说增善法不退、不住:我说退失善法者,善法不维持、不增进;我说维持善法者,善法不退失、不增进;我说增进善法者,善法不退失、不维持。 ② 笃信:坚定的信心。 ③ 阿含:音译自 agama,义译是“传(承)”,指释迦牟尼佛所传来的法。 ④ 睡眠缠:即五盖中的“睡眠盖”,被睡眠缠覆于心。 ⑤ 身诤:暴躁的行为;由身体行动产生诤论的行为,例如与人争吵。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身暴躁”。 ⑥ 忍不令退:安住在修行上,不让修行退步。 ⑦ 犹人为火烧头、烧衣:犹如有人被火烧着了头、烧着了衣服。 [对应经典]参考南传《增支部尼柯耶》〈第十集〉第17、18经Nātha经?? [读经拾得]
要如何愈修愈好?本经教我们的次第为:增加善法⇒知道心的状态(烦恼与善法)⇒采用方法灭去烦恼。 第一段经文的意义类似于:“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善法要不就是增进、要不就是维持、要不就是退失,因此要修行增加善法。增加善法而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状态,包含烦恼的状态以及善法的状态。知道有哪些烦恼,则可采用方法,精进修行,正念正智,以灭去烦恼。 因此本经也可说提供了“四正勤”(正确地勤奋于四个层面: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的一种具体实践方法。因此本经所教能够愈修愈好的方法只是举例,而非唯一的标准,像《杂阿含经》卷三十一第879经也提供另一种方法,借由善护六根、守护定相、修四念处、精进修行,来实践“四正勤”。和本经相较,两经提供的实践方法都重视精勤不退、正念(四念处)、正智(善护六根),以及采用方法灭去烦恼(三十七道品)。
本经说比丘应增加的善法包括(1)笃信、(2)禁戒、(3)博闻、(4)布施、(5)智慧、(6)辩才,(7)阿含及其所得。 前五者即“在家五法”(信、戒、闻、施、慧),也就是佛教徒应该具足的五个条件。出家人还要弘扬佛法,因此也要(6)练习辩才,以及(7)增加对经文的理解。
本经教导佛弟子要观心省察的项目有:(1)贪欲(增伺)、(2)瞋恚、(3)昏沉与睡眠(睡眠缠)、(4)掉举(掉贡高)、(5)疑、(6)身诤、(7)行秽污心、(8)信、(9)精进、(10)念、(11)定、(12)慧。 前五项为五盖(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第六项代表有烦恼的身行,第七项是有烦恼的心行。这七项可说含摄一切的烦恼,因为五盖之外的烦恼姑且都可算入第六项、第七项中。 后五项为五根(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个根本),有了五根能够增上种种其他的善法。 也就是说,观察自心时,要觉知五盖等身心的烦恼(前七项),然后进一步觉知五根等善法(后五项)。修行得力时,前七项要愈来愈少,后五项要愈来愈多。 这跟修四念处时心念处以及法念处的部分修行内容相似: 修心念处时,要觉知当下心念是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等等状态,客观地分析心念的变化,不只要知道什么时候做错了,也要知道什么时候做对了,两者对心念处都一样重要。正如照镜子能让人发现要如何增进自己的外貌,照见自己的心镜能让人发现如何增进心的状态。 修法念处在观察五盖时,要知道五盖的有与无,认出一个盖现前的同时,也应该认出导致生起这个盖的原因,以及能除去它的原因,自然就能找到调伏五盖的方法,而愈修愈好。 相当的南传经文中所列出的观心省察的项目略有不同,而为:(1)贪婪、(2)瞋害心、(3)惛沈睡眠、(4)掉举、(5)疑、(6)无愤怒、(7)心不被污染、(8)内在法的欣悦、(9)得到内心的止、(10)得到观法增上慧。 虽然项目及数量都不同,在修行的原理上则一致:前半为烦恼、后半为善法,都要观察有与无。修行得力时,前半要愈来愈少,后半要愈来愈多。南北传所列举项目的不同,也应证了前面提到本经所教的方法只是举例,并非唯一的标准。 (九六)中阿含ⓐ秽品无经第十(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舍梨子告诸比丘:“诸贤!若有比丘、比丘尼未闻法者不得闻,已闻法者便忘失,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广布诵习、慧之所解,彼不复忆,知而不知①。诸贤!是谓比丘、比丘尼净法衰退②。 “诸贤!若有比丘、比丘尼未闻法者便得闻,已闻法者不忘失,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广布诵习,慧之所解,彼常忆念,知而复知。是谓比丘、比丘尼净法转增。 “诸贤!比丘者当作如是观:‘我为有增[*]伺,为无有增[*]伺?我为有瞋恚心,为无有瞋恚心?我为有睡眠缠,为无有睡眠缠?我为有掉[*]贡高,为无有掉[*]贡高?我为有疑惑,为无有疑惑?我为有身诤,为无有身诤?我为有秽污心,为无有秽污心?我为有信,为无有信?我为有进,为无有进?我为有念,为无有念?我为有定,为无有定?我为有恶慧,为无有恶慧?’ “诸贤!若比丘观时,则知我有增[*]伺、有瞋恚心、有睡眠缠、有掉[*]贡高、有疑惑、有身诤、有秽污心,无信、无进、无念、无定,有恶慧者。诸贤!彼比丘欲灭此恶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诸贤!犹人为火烧头、烧衣,急求方便救头、救衣。诸贤!如是比丘欲灭此恶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诸贤!若比丘观时,则知我无增[*]伺、无瞋恚心、无睡眠缠、无掉[*]贡高、无有疑惑、无有身诤、无秽污心,有信、有进、有念、有定、无恶慧者,彼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广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犹人为火烧头、烧衣,急求方便救头、救衣。诸贤!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广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尊者舍梨子所说如是,彼诸比丘闻尊者舍梨子所说,欢喜奉行。 无经第十竟ⓔ(五百六十八字)ⓕ 中阿含ⓖ秽品第三ⓗ竟ⓘ(万六千一百四十字)ⓙ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八千六百五十八字)ⓚ(第二小土城诵)ⓛ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 “令”,宋、元二本作“念”。 ⓓ 宋、元、明三本无“速”字。 ⓔ 明本无“无经第十竟”五字。 ⓕ 宋、元、明三本无“五百六十八字”六字。 ⓖ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三”,明本作“八”。 ⓘ 大正藏原将“中阿含秽品第三竟(万六千一百四十字)”置于卷末,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置于“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八千六百五十八字)(第二小土城诵)”之前行。 ⓙ 宋、元、明三本无“万六千一百四十字”八字。 ⓚ 宋、元、明三本无“八千六百五十八字”八字。 ⓛ 大正藏原将“第二小土城诵”六字置于“中阿含秽品第三竟(万六千一百四十字)”后,今依据宋、元二本改置于“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八千六百五十八字)”后,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注解]① 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广布诵习、慧之所解,彼不复忆,知而不知:如果使得有佛法是本来已经在修行、多作诵念学习、以智慧理解了,这些佛法不再记得,原先知道的变成不知道了。 ② 净法衰退:在正法上退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退失法”。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佛陀表示听闻佛法要能不忘,才能在正法上进步。“未闻法者便得闻”即要学习佛法,“已闻法者不忘失”即要复习佛法。 从学佛“闻、思、修”的次第来看,要先“闻”法,“未闻法者便得闻”,依据所闻法“思”考、消化、吸收,也有助于“已闻法者不忘失”,才能接着正确地修行。 闻法后,要如何才能愈修愈好?接下来的段落即跟前一经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