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诸天相应 (3/4)]

《杂阿含经》“诸天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卷三十六第995~1022经、卷二十二、本卷、和卷四十九第1294~1318经,是和诸天众有关的经文。

(一二六七)[0348b0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白佛言:“世尊!比丘,比丘度驶流耶?”

佛言:“如是,天子!”

天子复问:“无所攀缘,亦无所住,度驶流耶?”

佛言:“如是,天子!”

天子复问:“无所攀缘,亦无所住而度驶流,其义云何?”

佛言:“天子!我如是如是抱,如是如是直进,则不为水之所。如是如是不抱,如是如是不直进,则为水所㵱。如是,天子!名为无所攀缘,亦无所住而度驶流。”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时”,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高丽藏补上。

“言”,宋、元、明三本作“告”。

[注解]

驶流:迅速的水流。

㵱:漂流。“㵱”读音同“瞟”。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是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第一经,对南传佛弟子应该算是相当重要的一经。

经中提到,一位身放光明的天子以渡河作为譬喻,向佛陀问到如何而能达到解脱彼岸。在天子的譬喻中,面对湍急的流水,要从此岸游泳到彼岸,如果一直紧抱(攀缘)著漂流物当游泳圈,那么只会跟着漂流物一起任由流水漂移,无法到达彼岸;而如果只是想要停留在瞬息万变的河中(住),最终也会因为抵抗水流精疲力竭而沉入水中,也无法达到彼岸。天子先是向佛陀确认,比丘是“无所攀缘,亦无所住”而渡生死彼岸的吗?确认之后天子又问佛陀,要如何怎么样才能“无所攀缘,亦无所住”的渡彼岸。

  • 横渡生死之流

佛陀回答天子,的确是“无所攀缘,亦无所住”而渡洪流,但比丘所抱持的并不是无常的事物,而是正确的知见以及修行方法(如是如是抱);比丘们倚靠着正确的知见,明白无常的事物不可依靠、无常中也没有安全的逗留处,所以能够不攀缘、不停留地朝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前进(如是如是直进),最终能够到达彼岸。

《杂阿含经》中有许多能让我们“如是如是抱”的正确知见与方法,比如卷二十八第785经所说能够转生善趣的世间正见,以及能够导向涅槃的出世间正见;世尊也时常教导弟子适宜的修行方法,比如应该要断五盖,舍五欲,修五根,成就五分法身(卷36第1002经),除此之外,阿含经中常提到的三十七道品皆是渡生死之流的方法,这些善法都是以“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为原则(卷二第36经),透过正确地观察自己的身心、依照“四念处”来修证佛法(卷二十四第639经),这才是渡河的依靠。

佛陀在《杂阿含经》卷31第882经中比喻,世间一切善法如同植物,以不放逸为大地而得以生长,所以有了正确的修行方法之后,还必需精进不放逸的实践。对照本经在《别译杂阿含经》的对应经典(卷九第180经),佛陀回答天子:“若我懈怠,必为沉没,若为沉没,必为所漂。若我精进,必不沉没;若不沉没,不为所漂。”,可见并不是什么都不做、都不学,就能自动渡过生死急流的。

  • 无所攀缘,亦无所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CBETA, T08, no. 235, p. 749, c22-23) 与本经所说“无所攀缘,亦无所住”相呼应,实际上这也是《阿含经》中常提到的不要陷于十二因缘的锁链,如《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92经:“多闻圣弟子不乐无明而生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如是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CBETA, T02, no. 99, p. 83, b15-17)

补充:

比对(一二六九)

“一切戒具足,  智慧善正受,  内思惟系念,  度难度诸流。  不乐于欲想,  超越于色结,  不系亦不住,  于染亦不着。”

不攀缘于欲想、不住于色界的结缚,也不黏着于杂染;内在思惟系念佛法,而能度过生死流。

参考文献:‘瑜伽师地论’卷19:

[谁超越暴流?昼夜无惛昧?于无攀无住,甚深无减劣?]

[圆满众尸罗,具慧善安定,内思惟系念,能度极难度。

诸欲想离染,亦超色界结,彼无攀无住,甚深无减劣。]

云何于诸欲想而得离染?谓于下分诸结已断已知。 云何超于色界诸结?谓于色系上分诸结已断已知。 云何于无攀无住甚深中无有减劣?谓于无色界,或已离欲、或未离欲,已得非想非非想处,堪能有力入灭尽定,学与无学俱容有此故,不定言超无色结。

补充: 五上分结: pañcannaṃ uddhambhāgiyānaṃ saṃyojanānaṃ: 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为证得第四果(阿罗汉果)的圣者(解脱者)所断除的烦恼,另译作“五上结”。 (庄春江阿含辞典)

参考连结: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0/10/sn-111.html

[进阶辨正]

c.f. yifertw.blogspot.tw/2010/10/sn-111.html, yifertw.blogspot.tw/2014/01/sn-111-1.html

(一二六八)[0348b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白佛言:“比丘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耶?”

佛告天子:“我悉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天子白佛:“比丘云何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

佛告天子:“爱喜灭尽,我心解脱;心解脱已,故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注解]

决定解脱:相对应的南传经文为“解脱”。

广解脱:相对应的南传经文为“已解脱”。

极广解脱:相对应的南传经文为“远离”。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

(Russ)

“决定解脱”一词对照的巴利文为 nimokkhaṃ,这个字等于 vimokkhaṁ 解脱,亦有涅槃之意。注释书中则称 nimokkhaṃ 为解脱之“道”。

“广解脱”对照的巴利文为 pamokkhaṃ,考虑其词性意思是“未来已经能令解脱的”,注释书解释为解脱之“果”,所以可能是指证了初果到四果的圣者。

“极广解脱”对照的巴利文为 vivekan”ti,vivekan 的意思是断离(detachment)于身心造作以及五阴。

根据以上的资料,“所著、所集”虽然在尼柯耶中没有对应的片段,不过我觉得很接近四圣谛中的“苦谛、集谛”;“决定解脱”讲的是有通往涅槃的(可决定)之法,接近“道谛”;最后的“广解脱、极广解脱”是讲“灭谛”的两种不同状态。

所以天子问佛陀的是:您为什么知道众生的苦、集、道、灭?佛陀回答说,因为这一条古仙人道我一路走来,什么风景都已经见过啦 (卷十二第287经)

[进阶辨正]

(一二六九)[0348c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谁度于诸流?  昼夜勤精进,
 不攀亦不住,  何染而不着?”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一切戒具足,  智慧善正受
 内思惟系念,  度难度诸流。
 不乐于欲想,  超越于色结
 不系亦不住,  于染亦不着。”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染”,宋、元、明三本作“时”。

[注解]

色结:执取色而导致结缚。

[对应经典]

 

(一二七〇)[0348c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时,有拘迦尼,是光明天女,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山谷。

时,拘迦尼天女而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佛告天女:“如是,如是。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时,拘迦尼天女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入于僧中,敷尼师坛,于大众前坐,告诸比丘:“昨日夜后,有拘迦尼天女,容色绝妙,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我即答言:“如是,天女!如是,天女!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说是语时,拘迦尼天女闻我所说,欢喜随喜,稽首我足,即没不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拘迦尼”,大正藏原为“拘迦那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拘迦尼”。

“坛”,圣本作“檀”。[*]

“拘迦尼”,大正藏原为“拘迦那”,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拘迦尼”。

“绝妙”,宋、元、明三本作“妙绝”。

[注解]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不造“身、口、意”恶业。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不亲近(从事)会导致苦果、不相应于善法的事。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设自不乐苦,莫作损减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光明天女”或许来自色界二禅天。
三界 共28天 另名
无色界 非想非非想处
无所有处(无所有入处)
无边识处(识入处)
无边空处(空入处)
色界 色究竟天
善现天
善见天
无热天
无烦天 四禅天
无想天
广果天
福生天
无云天
遍净天
无量净天 三禅天
少净天
光音天(极光净天)
无量光天 二禅天
少光天
大梵天
梵辅天 初禅天
梵众天
欲界 他化自在天 (波旬家)
化乐天(乐变化天)
兜率陀天 (所有阎浮提世界当来下生佛居处)
夜摩天(须焰摩天)
三十三天(忉利天)
四天王天
地球表面

(一二七一)[0349a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尔时,尊者阿难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四句法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四句法经。”

尔时,尊者阿难即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诸比丘!是名四句法经。”

尔时,有一异婆罗门,去尊者阿难不远,为诸年少婆罗门受诵经。时,彼婆罗门作是念:“若沙门阿难所说偈,于我所说经,便是非人所说。”

时,彼婆罗门即往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沙门阿难所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如是等所说,则是非人语,非为人语。”

佛告婆罗门:“如是,如是,婆罗门!是非人语,非为人语也。时,有拘迦尼天女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我时答言:‘如是,如是,如天女所言: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是故,婆罗门!当知此所说偈,是非人所说,非是人所说也。”

佛说此经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足而去。

[校勘]

“法经”,宋、元、明、圣四本作“经法”。

“面”,宋、元、明三本作“而”。

“是”,圣本作“我”。

[注解]

若沙门阿难所说偈,于我所说经,便是非人所说:出家的修行人阿难所说的这个偈颂、向我所说的经,难道是更高层次的众生说的(不是一般人类能说的)。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如此偈义,义味深远,非是人作,必是非人之所宣说,当往问佛”。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不是佛,也能说佛法。然而佛灭后,是否为佛法,应以“四依法”及“四大教法”作验证

由本经可知,只要是符合正法、律的,不管是否为佛亲口所说,都会被佛认可为佛法。因为“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杂阿含经》卷30第854经》)

不过,很不幸地,这也容易被附佛外道曲解,说“佛未说的法,如林中树叶那么多;已说之法,只如手上的叶子那么少”(《杂阿含经》卷15第404经》)所以他就随便乱说自己说的也是“佛未说的佛法”。

佛世时,我们还可以如本经中的婆罗门,随时往诣佛所,有问题马上问;然而当今佛已入灭,所以我们就必须以四大教法,谨慎验证对方所说的是否为佛法,还是只是唬人的。

“四大教法”,在《长阿含经》卷三第2经游行经,说得非常清楚,大意如下:

“不管是谁来告诉你:‘这个法,是我从(1)佛、(2)和合众僧、多闻耆旧、(3)众多持戒比丘、(4)某一个持戒比丘那边,亲耳听来的!’

我们都应该抱持这样的态度:‘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

也就是抱着尊重对方的态度,回归到佛经中,依经解经,依法而不依人。何况现在我们有 CBETA ,附佛外道要随便乱唬人就更难啦!(笑)

(一二七二)[0349b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时,有拘迦那娑天女,是光明天女,起大电光炽然,归佛、归法、归比丘僧,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普照山谷,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尔时,世尊告天女言:“如是,如是,天女!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尔时,拘迦那娑天女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入僧中,敷尼师坛[*],于大众前坐,告诸比丘:“于昨后夜,拘迦那娑天女,光明之天女,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我时答言:‘如是,天女!如是,天女!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拘迦那天女,  电光炎炽然,
 敬礼佛法僧,  说偈义饶益。”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空”,圣本作“伪”。[*]

宋、元、明三本无“后”字。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谁比较亮?

《杂阿含经》卷40第1116经提到,释提桓因的光芒,就连出现在白天都很亮。和本经光明天女的“起大电光炽然”、“其身光明普照山谷”不知哪位比较亮呢?:p

[0295b24]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天帝释晨朝来诣佛所。稽首佛足。
以帝释神力。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精舍。

(一二七三)[0349c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时,有拘迦那娑天女,光明之天女,放电光明,炎照炽然,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普照山谷,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我能广分别,  如来正法律,
 今且但略说,  足以表其心。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佛告天女:“如是,天女!如是,天女!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时,拘迦那娑天女闻佛所说,欢喜稽首,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入于僧前,于大众中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昨后夜时,拘迦那娑天女来诣我所,恭敬作礼,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我能广分别,  如来正法律,
 今且但略说,  足以表我心。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我时答言:‘如是,天女!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时,彼天女闻我所说,欢喜随喜,稽首我足,即没不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拘迦那娑”,巴利本作 Kokanadā。

“光明之天女”,巴利本作 Pajjunnassa dhītā。

“以”,大正藏原“已”,今依据高丽藏改作“以”。

“空”,大正藏原为“伪”,今依据明本改作“空”。[*]

[注解]

[对应经典]

 

(一二七四)[0350a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时,有拘迦那娑天女、朱庐陀天女,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一切猕猴池侧。

时,朱庐[*]陀天女说偈白佛:

“大师等正觉,  住毘舍离国,
 拘迦那朱庐[*],  稽首恭敬礼。
 我昔未曾闻,  牟尼正法律,
 今乃得亲见,  现前说正法。
 若于圣法律,  恶慧生厌恶,
 必当堕恶道,  长夜受诸苦。
 若于圣法律,  正念律仪备,
 彼则生天上,  长夜受安乐。”

拘迦那娑天女复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佛告天女:“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时,彼天女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入僧中,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昨后夜时,有二天女,容色绝妙,来诣我所,为我作礼,退坐一面。朱庐[*]陀天女而说偈言:

“‘大师等正觉,  住毘舍离国,
  我拘迦那娑,  及以朱卢[*]陀。
  如是二天女,  稽首礼佛足,
  我昔未曾闻,  牟尼正法律。
  今乃见正觉,  演说微妙法,
  若于正法律,  厌恶住恶慧。
  必堕于恶道,  长夜受大苦,
  若于正法律,  正念律仪备。
  生善趣天上,  长夜受安乐。’

“拘迦那娑天女复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我时答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  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  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  非义和合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庐”,大正藏原为“卢”,宋本作“序-予+虐”,元、明、圣三本作“庐”,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庐”。[*]

大正藏无“那”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无“娑”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注解]

[对应经典]

 

(一二七五)[0350c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无触不报触,  触则以触报
 以触报触故,  不瞋不招瞋。”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不于不瞋人,  而加之以瞋,
 清净之正士,  离诸烦恼结。
 于彼起恶心,  恶心还自中,
 如逆风扬尘,  还自其身。”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不”,大正藏原为“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注解]

无触不报触,触则以触报:不接触,则不会有相对应的业报;接触,则会有相对应的业报。相对应的《别译杂阿含经》为“不触者勿触,触者必还报”。

不瞋不招瞋:自己不瞋恚,则不会招致他人的瞋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天子说“以触报触”,有人动我一下,我就要动他一下,这就是“冤冤相报”。天人为了不想被报负,才不瞋、不触挠他人。而佛陀则表示清净的修行人没有烦恼,不仅不触挠没有瞋心的人,对于有恶心而来找麻烦的人也不起瞋心、不冤冤相报,有恶心的人则自招报应。
  • 恶言如逆风扬尘,自坌其身

《杂阿含经》卷42第1154经中,有一位婆罗门一直骂佛,还用土丢佛。佛心胸宽大,自然并不在意,为婆罗门说了这样的偈。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
时,健骂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遥见世尊,作麁恶不善语,瞋骂呵责,把土
坌佛。时有逆风,还吹其土,反自坌身。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人无瞋恨,  骂辱以加者,
 清净无结垢,  彼恶还归己,
 犹如土坌彼,  逆风还自污。”

(一二七六)[0350c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愚痴人所行,  不合于黠慧,
 自所行恶行,  为自恶知识。
 所造众恶行,  终获苦果报。”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既作不善业,  终则受诸恼,
 造业虽欢喜,  啼哭受其报。
 造诸善业者,  终则不热恼,
 欢喜而造业,  安乐受其报。”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知”,圣本作“智”。

“哭”,大正藏原为“泣”,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哭”。

[注解]

[对应经典]

 

(一二七七)[0351a1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不可常言说,  亦不一向听,
 而得于道迹,  坚固正超度。
 思惟善寂灭,  解脱诸魔缚,
 能行说之可,  不可不应说。
 不行而说者,  智者则知非,
 不行己所应,  不作而言作。
 是则同贼非, 名为不善业。”

尔时,世尊告天子言:“汝今有所嫌责耶?”

天子白佛:“悔过,世尊!悔过,善逝!”

尔时,世尊熙怡微笑。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我今悔其过,  世尊不纳受,
 内怀于恶心,  抱怨而不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言说悔过辞,  内不息其心,
 云何得息怨?  何名为修善?”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谁不有其过?  何人无有罪?
 谁复无愚痴?  孰能常坚固?”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可”,大正藏原为“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可”。

“名为不善业”,大正藏原无此句,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抱”,圣本作“于”。

[注解]

孰能常坚固:谁能够永远地坚定?《杂阿含经》本句后疑似缺了一段,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还有一段:“尔时,世尊以偈答曰:‘如来婆伽婆,正智得解脱,彼无诸愆过,亦复无得失,彼已离愚痴,能具于正念。’”相当的南传经文则也有一段:“如来、佛陀,一切生存类的怜愍者,他不存在罪过,他没有走入歧途,他不走向迷妄,他是经常正念的慧者。对忏悔罪过者们,如果不接受者,更愤怒、严重的瞋恚,他存敌意,那敌意我不欢喜,我原谅你们的罪过。”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真正的忏悔要发自内心

佛陀对于犯了过错的人,总是慈心勉励只要诚心忏悔,未来世即可得律仪成就。即使是盗法出家的重罪,在面对须深的忏悔时,世尊也是一样地劝勉:

《杂阿含经》卷14第347经

佛告须深:“受汝悔过,汝当具说:‘我昔愚痴、不善、无智,于正法、律盗密出家,今
日悔过,自见罪、自知罪,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所以者何?凡人
有罪,自见、自知而悔过者,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

然而,本经中的天子起初只是嘴上说忏悔,心中仍有怨念,佛陀则微笑不受。

当今我们虽已无法亲在佛前求忏悔,然而在拜忏时,心中还是得将恶心及怨念都忏悔、弃舍,才是真正的悔过。

  • 世尊微笑

世尊累劫修行,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行住坐卧威仪具足,绝不会无因缘而笑,《杂阿含经》中,就非常少见到世尊微笑的记载。

《杂阿含经》卷31第872经

尊者阿难即受教,以伞盖覆灯,随佛后行,至一处,世尊微笑。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
不以无因缘而笑,不审世尊今日何因何缘而发微笑?”

(一二七八)[0351b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瞿迦梨比丘,是提婆达多伴党,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瞿迦梨比丘:“瞿迦梨!汝何故于舍利弗、目揵连清净梵行所,起不清净心?长夜当得不饶益苦。”

瞿迦梨比丘白佛言:“世尊!我今信世尊语,所说无异,但舍利弗、大目揵连心有恶欲。”如是第二、第三说,瞿迦梨比丘——提婆达多伴党于世尊所再三说中,违反不受,从座起去。去已,其身周遍生诸疱疮,皆如栗,渐渐增长,皆如桃李。

时,瞿迦梨比丘患苦痛,口说是言:“极烧!极烧!”脓血流出,身坏命终,生大钵昙摩地狱

时,有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时,一天子白佛言:“瞿迦梨比丘——提婆达多伴党今已命终。”时,第二天子作是言:“诸尊当知,瞿迦梨比丘命终堕地狱中。”第三天子即说偈言:

“士夫生世间,  斧在口中生,
 还自斩其身,  斯由其恶言。
 应毁便称誉,  应誉而便毁,
 其罪生于口,  死堕恶道中。
 博弈亡失财,  是非为大咎,
 毁佛及声闻,  是则为大过。”

彼三天子说是偈已,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来入僧中,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昨后夜时,有三天子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第一天子语我言:‘世尊!瞿迦梨比丘——提婆达多伴党今已命终。’第二天子语余天子言:‘瞿迦梨比丘命终堕地狱中。’第三天子即说偈言:

“‘士夫生世间,  斧在口中生,
  还自斩其身,  斯由其恶言。
  应毁便称誉,  应誉而便毁,
  其罪口中生,  死则堕恶道。’

“说是偈已,即没不现。诸比丘!汝等欲闻生阿浮陀地狱众生其寿齐限不?”

诸比丘白佛:“今正是时,唯愿世尊为诸大众说阿浮陀地狱众生寿命齐限。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譬如拘萨罗国,四斗为一阿罗,四阿罗为一独笼那,十六独笼那为一阇摩那,十六阇摩那为一摩尼,二十摩尼为一佉梨,二十佉梨为一仓,满中芥子。若使有人百年百年取一芥子。如是乃至满仓芥子都尽,阿浮陀地狱众生寿命犹故不尽。如是二十阿浮陀地狱众生寿等一尼罗浮陀地狱众生寿,二十尼罗浮陀地狱众生寿等一阿吒吒地狱众生寿,二十阿吒吒地狱众生寿等一阿波波地狱众生寿,二十阿波波地狱众生寿等一阿休休地狱众生寿,二十阿休休地狱众生寿等一优钵罗地狱众生寿,二十优钵罗地狱众生寿等一钵昙摩地狱众生寿,二十钵昙摩地狱众生寿等一摩诃钵昙摩地狱众生寿。

“比丘!彼瞿迦梨比丘命终堕摩诃钵昙摩地狱中,以彼于尊者舍利弗、大目揵连比丘生恶心、诽谤故。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于被烧燋柱所,尚不欲毁坏,况毁坏有识众生?’”佛告诸比丘:“当如是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瞿迦梨”,巴利本作 Kokāliya。

“梨”,圣本作“梨比丘”。

“去”,圣本作“起去”。

“疱”,大正藏原为“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疱”。

“钵昙摩地狱”,巴利本作 Padumaniraya。

宋、元、明三本无“时”字。

圣本无“子”字。

“阿浮陀”,巴利本作 Abbuda。

“斗”,圣本作“升”。

圣本无“百年”二字。

“尼罗浮陀”,巴利本作 Nirabbuda。

“阿吒吒”,巴利本作 Aṭaṭa。

“阿波波”,巴利本作 Ababa。

“阿休休”,巴利本作 Ahaha。

“优钵罗”,巴利本作 Uppalaka。

“被”,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宋、元、圣三本改作“被”。

“柱”,大正藏原为“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柱”。

[注解]

齐限:界限。

芥子:芥菜的种子,体积微小,常用来比喻极小的东西。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本经说明毁谤圣者的恶报。
  • 和本经相似度很高的偈
《杂阿含经》卷44第1194经

时,彼梵天(善梵天、别梵天?)为迦吒务陀低沙比丘(即是本经中的瞿迦梨比丘)故,说偈言:

“夫士生世间,  利斧在口中;
 还自斩其身,  斯由恶言故。
 应毁者称誉,  应誉而反毁;
 恶口增其过,  所生无安乐。
 博弈酒丧财,  其过失甚少;
 恶心向善逝,  是则为大过!
 地狱有百千,  名尼罗浮地,(尼罗浮地=泥犁?)
 三十有六百,  及五阿浮陀;
 斯皆谤圣狱,  口意恶愿故。”



  • “三天子”是哪三位?

由于本经和1194经的这段偈相似度太高,不知本经中的“三天子”,和1194经中的那三位天子—-大梵天王(善梵天)、善臂别梵天(别梵天)、婆句梵天,有没有关系齁?:p

  • 黑白颠倒、胡乱称赞,也是绮语的恶言。

“应毁便称誉,应誉而便毁,其罪口中生,死则堕恶道”。

  • 一摩诃钵昙摩地狱(莲花地狱)众生的寿命 vs 一劫

摩诃钵昙摩地狱(莲花地狱)众生的寿命=?年

◎一阿浮陀地狱众生寿命=1638.4亿年

  *一仓芥子=4X4X16X16X20X20=1,638,400斗。
   一斗姑且算1千颗芥子好了,1,638,400X1千=16亿3840万颗芥子。

  *每100年取一颗芥子=16亿3840万X100年=1638.4亿年。


◎一摩诃钵昙摩地狱(莲花地狱)众生寿命=一阿浮陀地狱众生寿命X20的7次方=12.8亿倍

  *1638.4亿年X12.8亿倍=2 * 10 的 20 次方年

一劫=?年

《杂阿含经》卷34第948经

[0242b22]佛言:“可说,比丘!譬如铁城,方一由旬,高下亦尔,满中芥子,有人百年取
一芥子,尽其芥子,劫犹不竟。如是,比丘!其劫者,如是长久。

(一二七九)[0352a1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世间负处,慧者当远避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退落堕负处,  云何而得知?
 唯愿世尊说,  云何负处门?”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胜处易得知,  负处知亦易,
 乐法为胜处,  毁法为负处。
 爱乐恶知识,  不爱善知识,
 善友生怨结,  是名堕负门。
 爱乐不善人,  善人反憎恶,
 欲恶不欲善,  是名负处门。
 斗秤以欺人,  是名堕负门。
 博弈耽嗜酒,  游轻著女色,
 费丧于财物,  是名堕负门
 女人不自守,  舍主随他行,
 男子心放荡,  舍妻随[*]外色,
 如是为家者,  斯皆堕负门。
 老妇得少夫,  心常怀嫉妒
 怀嫉卧不安,  是则堕负门。
 老夫得少妇,  堕负处亦然。
 常乐着睡眠,  知识同游戏,
 怠堕好瞋恨,  斯皆堕负门。
 多财结朋友,  酒食奢不节,
 多费丧财物,  斯皆堕负门。
 少财多贪爱,  生于刹利家
 常求为王者,  是则堕负门。
 求珠珰璎珞,  革屣履伞盖,
 庄严自悭惜,  是则堕负门。
 受他丰美食,  自悭惜其财,
 食他不反报,  是则堕负门。
 沙门婆罗门,  屈请入其舍,
 悭惜不时施,  是则堕负门。
 沙门婆罗门,  次第行乞食,
 呵责不欲施,  是则堕负门。
 若父母年老,  不及时奉养,
 有财而不施,  是则堕负门。
 于父母兄弟,  椎而骂辱,
 无有尊卑序,  是则堕负门。
 佛及弟子众,  在家与出家,
 毁不恭敬,  是则堕负门。
 实非阿罗汉,  罗汉过自称,
 是则世间贼,  堕于负处门。
 此世间负处,  我知见故说,
 犹如险怖道,  慧者当远避。”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秤”,圣本作“穪”。

“门”,圣本作“处”。

“随”,圣本作“堕”。[*]

“为家者”,宋本作“家为着”。

“妒”,大正藏原为“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妒”。

“少”,大正藏原为“小”,宋本作“出”,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少”。

“家”,大正藏原为“心”,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家”。

“及”,圣本作“随”。

“椎”,大正藏原为“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椎”。

“打”,圣本作“朾”。

“呰”,明本作“訾”。

“险”,大正藏原为“崄”,今依据圣本改作“险”。

[注解]

堕负处:被人问倒,落入败方。

[对应经典]

 

(一二八〇)[0352c0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谁屈下随?  谁高举随举
 云何童子戏,  如童块相掷?”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爱下则随下,  爱举则随举
 爱戏于愚夫,  如童块相掷。”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随”,大正藏原为“而屈”,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随”。

大正藏在“举”字之后有一“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屈下随下:恭敬顺从。对应《别译杂阿含经》为“谁名为敬顺”。

高举随举:骄傲轻慢。对应《别译杂阿含经》为“谁名为陵邈”。

如童块相掷:如同孩童互相丢掷土块。对应《别译杂阿含经》为“如小儿弄土”。

爱下则随下,爱举则随举:对应《别译杂阿含经》为“男子若敬顺,女人必陵邈。男子若陵邈,女人必敬顺。”

爱戏于愚夫:对应《别译杂阿含经》为“女人孾愚戏。”

[对应经典]

 

(一二八一)[0352c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决定以遮遮,  意妄想而来,
 若人遮一切,  不令其逼迫。”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决定以遮遮,  意妄想而来,
 不必一切遮,  但遮其恶业。
 遮彼彼恶已,  不令其逼迫。”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注解]

遮遮:遮止所应该要遮止的。

[对应经典]

 

(一二八二)[0353a0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得名称?  云何得大财?
 云何得流闻?  云何得善友?”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持戒、布施、真实、恩惠的功德
持戒得名称,  布施得大财,
 真实得[*]流闻,  息恶得善友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得”,大正藏原为“德”,今依据明本改作“得”。[*]

“息恶”,大正藏原为“恩惠”,宋本作“意慧”,元、明、圣三本作“息恶”,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息恶”。

[注解]

真实:说真实的话,不妄语。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实语”。

息恶得善友: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普施众皆亲”。

[对应经典]

 

[导读:在家居士的理财观念]

出家人以解脱为业,因此不赚钱、不蓄财;在家人则要有居家生活,需要赚钱谋生。

佛陀在《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表示:“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等为四?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CBETA, T02, no. 99, p. 23, a26-28)

“方便具足”即努力工作以种种技能谋生,“守护具足”即管好财物以避免不必要的减损,“正命具足”即以正当的方法谋生,该花的钱就花、不该花的钱不花。四个能让在家人此生安乐的方法中,有三个都与理财有关,可见正确理财的重要性。

我们应如何正确地求财?取得财物后该如何分配?如何避免财物不必要的减损?对财物应避免怎样的心态?佛陀都曾向居士们一一开示,整理如下:

◎ 正确的求财方法

在家居士需要营生求财,才能照顾自己及他人,但该怎么求财呢?

以下第1283经说“始学功巧业,方便集财物”,《中阿含经》卷三十三〈大品1〉第135经善生经也说:“初当学技术,于后求财物。”(CBETA, T01, no. 26, p. 642, a2) 也就是要先有一技之长,努力工作。

《增支部尼柯耶》集4〈轮品4〉第31经轮经则提到要赚大钱的话,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好的地点,依止善人、正确的愿求、过去行善的福德。

最好以怎样的心态求财呢?《中阿含经》卷三十〈大品1〉第126经行欲经这么说:“居士!若有一行欲人,如法以道求索财物,彼如法以道求财物已,自养安隐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供养沙门、梵志,令昇上与乐俱而受乐报,生天长寿。得财物已,不染不着,不缚不缴,不缴已染著,见灾患,知出要而用者,此行欲人于诸行欲人为最第一。”(CBETA, T01, no. 26, p. 615, c9-15)

要如法求财、不能违法,得到财物后除了自养外,也要分享及供养,进而不染著于财物,知道财物的无常,而作妥善的运用。

若要追本溯缘,不作贪、瞋、怖、痴的行为,即能多福禄,如《中阿含经》卷三十三〈大品1〉第135经善生经所说:“人因四事故,便得多福。云何为四?不行欲、不行恚、不行怖、不行痴。”(CBETA, T01, no. 26, p. 639, b13-14)

举例而言,不贪而能投资进退有节,不瞋有慈心而和气生财,不怖才能积极进取做事,不痴则智慧清明,自然洞烛机先。经中也常提到清净布施、慈心、斋戒能成就后世的大福报。

◎ 适当的财物分配

如法获取财物后,该如何作资产配置呢?《中阿含经》卷三十三〈大品1〉第135经、《长阿含经》卷十一第16经善生经、《杂阿含经》卷四十八第1283经中都有记载佛陀为善生童子开示的方向,将个人所得大致分为四份:一份供应生活所需(饮食)、一份要存起来,二份作赚钱的资本(例如一份投入工作所需、一份则可投资或借给他人)。第1283经也有相关的说明。详情可参考之前的讨论串 → http://0rz.tw/ofBe5 (本段待进一步整理。)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亦提供过去久远时某一长者的财物分配法,也可作为参考。

一分财宝,常求息利以赡家业;
一分财宝,以充随日供给所须;
一分财宝,惠施孤独以修当福;
一分财宝,拯济宗亲往来宾旅。

两者相较下,可以发觉无论怎么分配,日常生活的费用需保留,发展事业的费用亦需保留,剩下的则是看要存在地上的银行,或是天上的银行(布施),随个人所好。 ^_^

◎ 聪明地避免财物减损

获取并配置好财物后,也要减少财物不必要的损失。佛陀告诫我们有六种错误的行为会破财,见《中阿含经》卷三十三〈大品1〉第135经善生经:“居士子!求财物者,当知有六非道。云何为六?一曰种种戏求财物者为非道。二曰非时行求财物者为非道。三曰饮酒放逸求财物者为非道。四曰亲近恶知识求财物者为非道。五曰常喜妓乐求财物者为非道。六曰懒惰求财物者为非道。”(CBETA, T01, no. 26, p. 639, b18-23)

十赌九输,纵使赢了也不安稳。生活不正常,工作不稳且难以建立信用。放逸于灯红酒绿或混迹于狐群狗党,随时就会出事。纵欲或懒惰自然坐吃山空,累积不了财富。

《杂阿含经》卷三十二第914经提到了九个造成财物减损的原因:“王所逼、贼所劫、火所焚、水所漂、藏自消减、抵债不还、怨憎残破、恶子费用、[……]无常。”(CBETA, T02, no. 99, p. 230, c6-9) 以下第1283经中佛陀也教我们“不付老子财,不寄边境民,不信奸狡人,及诸悭悋者,亲附成事者,远离不成事”。

佛弟子并不会傻傻地让人将钱财偷走或抢走,而会适切地守护财物。

◎ 错误的贪着心态

虽然钱财是生活所需,但成为金钱的奴隶或因多财而放逸也会深受其害,如《杂阿含经》卷四十六第1232经中说:“彼诸世人得胜财利,于财放逸,而起贪著,作邪行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得不饶益苦。”(CBETA, T02, no. 99, p. 336, c3-5)

无法节制自己而乱花钱,或是过于吝啬而不肯花钱,都不出贪及痴,《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即说:“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优昙钵华,无有种子,愚痴贪欲,不顾其后。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钱财能自称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CBETA, T02, no. 99, p. 23, b16-21)

《杂阿含经》卷四十六第1232经即记载一位长者多财巨富,但是完全不肯花钱而生活得像个穷人,也不帮助他人、施与他人,这就是因为太贪而对自己及他人都吝啬,受不到福报的利益,福报用完即堕三恶道。

了解财物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正确看待财富的因缘生灭,自然能妥善地运用及累积钱财,而得到现世的安乐。

(一二八三)[0353a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人所作,  智慧以求财,
 等摄受于财,  若胜若复劣?”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始学功巧业,  方便集财物,
 得彼财物已,  当应作四分,
 一分自食用,  二分营生业,
 余一分藏密,  以拟于贫乏。
 营生之业者,  田种行商贾,
 牧牛羊蕃息,  邸舍以求利,
 造屋舍床卧,  六种资生具
 方便修众具,  安乐以存世,
 如是善修业,  黠慧以求财,
 财宝随顺生,  如众流归海。
 如是财饶益,  如蜂集众味,
 昼夜财增长,  犹如蚁积堆。
 不付老子财,  不寄边境民
 不信奸狡人,  及诸悭悋者,
 亲附成事者,  远离不成事,
 能成事士夫,  犹如火炽然。
 善友贵重人,  者,
 同气亲兄弟,  善能相摄受。
 居亲眷属中,  若牛王,
 各随其所应,  分财施饮食。
 寿尽而命终,  当生天受乐。”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蕃”,大正藏原为“兴”,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蕃”。

“敏”,明异本作“敦”。

“循”,大正藏原为“修”,今依据宋、元、明、明异四本改作“循”。

“摽”,圣本作“𢷋”。

[注解]

等摄:

功巧业:工艺、技术,例如士农工商等行业所需的工作能力。

资生具:能资助活命的东西,例如衣服、饮食、卧具(床榻)、汤药(医药)、房舍、财宝。

不付老子财,不寄边境民:财物不托付给老人及小孩,不寄放于(不熟识、随时可能离开的)边境人民保管。

奸狡:奸诈狡猾。

敏密:聪敏,思虑周延。

循良:奉公守法。

摽显:表明、显示。“摽”同“标”。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自炽然 vs 自洲自依

本经提到:“能成事士夫,犹如火炽然”。

根据佛光电子大藏经的解释,自洲(attadipa)(巴),巴利文之 dipa 有二义:一、灯,二、洲,相当于梵文之 dipa(灯)及 dvipa(洲),故“自洲”于他经亦有作“自灯”。

例如《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38、639经中提到,我们应该“依著四念处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而“自洲自依”在《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中,则翻成“自炽然”。

所以,本经中的“能成事士夫,犹如火炽然”这句话,会不会接近于:“能成事的人,就像河流中的小岛一样,值得依靠”,这样?

(一二八四)[0353b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六天女对弹琴人自说升生天的因缘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拘萨罗国有弹琴人,名曰麁牛,于拘萨罗国人间游行,止息野中。时,有六广大天宫天女,来至萨罗麁牛弹琴人所,语麁牛弹琴人言:‘阿舅!阿舅!为我弹琴,我当歌舞。’麁牛弹琴者言:‘如是,姊妹!我当为汝弹琴,汝当语我汝是何人?何由生此?’天女答言:‘阿舅!且弹琴,我当歌舞,于歌颂中,自说所以生此因缘。’彼拘萨罗国麁牛弹琴人即便弹琴,彼六天女即便歌舞。

“第一天女说偈歌言:

“‘若男子女人,  胜妙衣惠施,
  施衣因缘故,  所生得殊胜。
  施所爱念物,  生天随所欲,
  见我居宫殿,  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  回向中之最。’

“第二天女复说偈言:

“‘若男子女人,  胜妙香惠施
  爱念可意施,  生天随所欲。
  见我处宫殿,  乘虚[*]而游行,
  天身若金聚,  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  回向中之最。’

“第三天女复说偈言:

“‘若男子女人,  以食而惠施,
  可意爱念施,  生天随所欲。
  见我居宫殿,  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  回向中之最。’

“第四天女复说偈言:

“‘忆念余生时,  曾为人婢使,
  不盗不贪嗜,  勤修不懈怠。
  量腹自节身,  分餐救贫人,
  今见居宫殿,  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  供养中为最。’

“第五天女复说偈言:

“‘忆念余生时,  为人作子妇,
  嫜姑性狂暴,  常加麁涩言。
  执节修妇礼,  卑逊而奉顺,
  今见处宫殿,  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  供养中为最。’

“第六天女复说偈言:

“‘昔曾见行路,  比丘比丘尼,
  从其闻正法,  一宿受斋戒
  今见处天,  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  回向中之最。’

“尔时,拘萨罗国麁牛弹琴人而说偈言:

“‘我今善来此,  拘萨罗林中,
  得见此天女,  具足妙天身。
  既见又闻说,  当增修善业,
  缘今修功德,  亦当生天上。’

“说是语已,时诸天女即没不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憍”,圣本作“拘”。

“虚”,大正藏原为“空”,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虚”。[*]

“惠施”,圣本作“施惠”。

“天”,元本作“大”。

“懈”,明本作“解”。

“嫜姑”,圣本作“章妪”。

“涩”,圣本作“惚”。

“路”,大正藏原为“迹”,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路”。

“天”,圣本作“宫”。

“宫”,大正藏原为“殿”,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宫”。

“时”,大正藏原为“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时”。

[注解]

憍萨罗: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部,其首都为舍卫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国。

麁牛:弹琴人的名字。

阿舅:对人的尊称,“您”、“先生”的意思。

嫜姑:公婆。

麁涩:粗恶;粗糙。

一宿受斋戒:受了一个晚上的斋戒。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六天女获得升天之报的原因,可归纳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 这六位天女是乘UFO来地球的?

本经提到,这六位天女向弹琴人自述自己生天的因缘,大家都提到:“见我居宫殿,乘空而游行。”《别译杂阿含经》则是说:“汝观我宫殿,乘空自在行。”《杂阿含经》卷50第1345经,梵天王来地球诣见世尊的方式,也是“乘其宫殿”。

所以,也许这些“宫殿”就是我们地球人说的UFO吧。

[进阶辨正]

(一二八五)[0354a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法起应灭?  何生应防护?
 何法应当离?  等观何得乐?”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瞋恚起应灭,  贪生逆防护,
 无明应舍离,  等观真谛乐。
 欲生诸烦恼,  欲为生苦本,
 调伏烦恼者,  众苦则调伏。
 调伏众苦者,  烦恼亦调伏。”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注解]

[对应经典]

 

(一二八六)[0354b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若人行放逸,  愚痴离恶慧,
 禅思不放逸,  疾得尽诸漏。”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非世间众事,  是则之为欲,
 心法驰觉想,  是名士夫欲
 世间种种事,  常在于世间,
 智慧修禅思,  爱欲永潜伏。
 信为士夫伴,  不信则不度,
 信增其名称,  命终得生天。
 于身虚空想,  名色不坚固,
 不著名色者,  远离于积聚。
 观此真实义,  如解脱哀愍,
 由斯智慧故,  世称叹供养。
 能断众杂相,  超绝生死流,
 超度诸流已,  是名为比丘。”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相”,圣本作“想”。

[注解]

非世间众事,是则之为欲,心法驰觉想,是名士夫欲:世间的一切外境,不脱色、声、香、味、触,这些并不能叫“欲”(它们只是物质);一旦眼、耳、鼻、舌、身对于这些物质产生了主观的贪爱执著,则色、声、香、味、触才叫做“欲”,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五欲”。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无贪不为“欲”

本经说“非世间众事,是则之为欲,心法驰觉想,是名士夫欲。”卷二十八第752经也说“然彼(色、声、香、味、触)非欲,于彼贪著者,是名为欲。”

卷十八第490经也说:“此功德非欲,但觉想思惟者”,其偈诵也与本经的偈同义:“非彼爱欲使,世间种种色,唯有觉想者,是则士夫欲。彼诸种种色,常在于世间,调伏爱欲心,是则黠慧者。”(CBETA, T02, no. 99, p. 127, b7-12)

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同样一个东西,某些人就迷,某些人就不迷。为什么会迷,而无法放下?

本经所述,如同《杂阿含经》卷九第250经讲“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人不一定就会被物所绑住,物也不一定就会被人所绑住。“于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由于有欲贪的关系,才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五阴的身心现象是生活在世间自然会有的,如果没有欲贪、执著,就只是五阴,有了执著才会成为“五受阴(五取蕴)”。如果没有欲贪,就不会被物所役了,海阔天空,自由自在。

  • “名色”有多不坚固?

本经提到:“于身虚空想,名色不坚固”。

名色,就是五阴。名 = 受、想、行、识阴。色 = 色阴。

世尊以聚沫、水上泡、春焰、芭蕉、幻象,为五阴的虚幻不坚固做了非常精准传神的比喻。

《杂阿含经》卷10第265经

“观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时焰,  诸行如芭蕉,
 诸识法如幻,  日种姓尊说。

(一二八七)[0354c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与何人同处,  复与谁共事,
 知何等人法,  为胜非恶?”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与正士同游,  正士同其事,
 解知正士法,  是则胜非恶。”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在”,大正藏原为“住”,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在”。

“名”,宋、元、明、圣四本作“各”。

[注解]

名为胜非恶:叫做殊胜的,不是恶劣的。

正士:追寻正道的人。

[对应经典]

 

(一二八八)[0354c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悭悋生于心,  不能行布施,
 明智求福者,  乃能行其惠。”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怖畏不行施,  常得不施怖
 怖畏于饥渴,  悭悋从怖生
 此世及他世,  常痴饥渴畏
 死则不随无,  独往无资粮
 少财能施者,  多财难亦舍
 难舍而能舍,  是则为难施。
 无知者不觉,  慧者知难知
 以法养妻子,  少财净心施
 百千盛会,  所获其福利,
 比前如法施,  十六不及一。
 打缚恼众生,  所得诸财物,
 惠施安国土,  是名有罪施。
 方之平等施,  称量所不及,
 如法不行非,  所得财物施。
 难施而行施,  是应贤圣施,
 所住常获福,  寿终上生天。”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悋”,大正藏原为“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悋”。

“无”,大正藏原为“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无”。

“邪”,大正藏原为“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邪”。

“百千邪盛会”,巴利本作 Sataṃ sahassānaṃ sahassayāginaṃ。

“住”,大正藏原为“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住”。

[注解]

怖畏不行施,常得不施怖:因为畏惧而不作布施,会常得到不作布施导致的畏惧。(不布施则未来没有福报,未来没有福报则常畏惧。)

怖畏于饥渴,悭悋从怖生:因为畏惧于饥渴所以吝啬。

常痴饥渴畏:时常愚痴地畏惧于饥渴。(因为不知道要布施才能在未来世摆脱饥渴,所以这里说吝啬的人愚痴。)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饥穷苦难计”,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所怖畏饥渴,常触痴悭人”。

死则不随死,独往无资粮:(吝啬的业报)不会因死亡而消失,(吝啬的人)只能自己孤独往生而没有来世的福报资粮。

少财能施者,多财难亦舍:有的人财产稀少而能布施,有的人财产很多却难像前者般施舍。

无知者不觉,慧者知难知:没有智慧的人不知不觉(佛法、善法),有智慧的人则知道难知的(佛法、善法)。

净心施:心念清净的布施。(例如布施无贪而不求回报,无瞋而不比较谁施得多,无痴而不执著。)

邪盛会:祭祀。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设祀”,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牲祭”。

如法不行非:如法求财,不以非法的手段求财。

所住: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布施不在金额,而在发心

布施,就是舍悭贪,无论自己是富有或贫穷,“难舍而能舍”都是难能可贵的。本经提到,若贫穷而能“净心施”,哪怕金额很少,其福报却很大,是百千个邪盛大会这种“有罪施”也无法相比的。

也可对照《杂阿含经》卷46第1234经,世尊说,百千个邪盛大会所得的功德,也不如正信三宝的十六分之一。

  • 肉体死了,业力照样跟随

本经提到:“死则不随死,独往无资粮”,意即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若怕布施会让自己挨饿受渴而吝啬不布施,这样只会让自己来生没有福报资粮。

这呼应了《杂阿含经》卷四十六第1233经提到的—--

“唯有罪福业,  若人已作者,
 是则己之有,  彼则常持去。
 生死未曾舍,  如影之随形,
 如人少资粮,  涉远遭苦难。

(一二八九)[0355a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金婆罗山金婆罗鬼神住处石室中。

尔时,世尊金枪刺足,未经几时,起身苦痛;能得舍心,正智、正念,堪忍自安,无退减想。

彼有山神天子八人,作是念:“今日世尊住王舍城金婆罗山金婆罗鬼神住处石室中,金枪[*]刺足,起身苦痛而能舍心正念、正智,堪忍自安,无所退减,我等当往面前赞叹。”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第一天神说偈叹言:

“沙门瞿昙,  人中师子,  身遭苦痛,
 堪忍自安,  正智正念,  无所退减。”

第二天子复赞叹言:

“大士之大龙,  大士之牛王,
 大士夫勇力,  大士夫良马,
 大士夫上首,  大士夫之胜。”

第三天子复赞叹言:

“此沙门瞿昙,  士夫分陀利,
 身生诸苦痛,  而能行舍心,
 正智正念住,  堪忍以自安,
 而无所退减。”

第四天子复赞叹言:“若有于沙门瞿昙士夫分陀利所说,违反嫌责,当知斯等长夜当得不饶益苦,唯除不知真实者。”

第五天子复说偈言:

“观彼三昧定,  善住于正受,
 解脱离诸尘,  不踊亦不没
 其心安隐住,  而得心解脱。”

第六天子复说偈言:

“经历五百岁,  诵婆罗门典,
 精勤修苦行,  不解脱离尘,
 是则卑下类,  不得度彼岸。”

第七天子复说偈言:

“为欲之所迫,  持戒之所缚,
 勇悍行苦行,  经历于百年,
 其心不解脱,  不离于尘垢,
 是则卑下类,  不度于彼岸。”

第八天子复说偈言:

“心居憍慢欲,  不能自调伏,
 不得三昧定,  牟尼之正受,
 独一居山林,  其心常放逸,
 于彼死魔军,  不得度彼岸。”

时,彼山神天子八人各各赞叹已,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枪”,大正藏原为“枪”,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枪”。[*]

“刺”,宋、元二本作“剌”。

大正藏此处校勘作“(无空间)以下及第三天子赞叹言【圣】”。

“悍”,大正藏原为“捍”,今依据明本改作“悍”。

[注解]

金婆罗鬼神:名为金婆罗的护持佛法的鬼神部众,即药叉大将的一部,本经所载的山神天子也是其部众。又译为“钦婆罗夜叉”、“金毘罗神”、“宫毘罗大将”。

世尊金枪刺足:依据《十诵律》卷三十六记载,此事件即恶比丘提婆达兜雇人在佛陀经行时从山上推大石头欲压死佛陀,护持佛法的金婆罗鬼神见状将石头推开,但碎片仍割伤了佛陀。

舍心:放下一切而没有执著的心。

不踊亦不没:不矜高也不卑下。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世尊金枪刺足

单就字面上的意义,若要解为“世尊被金属的枪矛刺伤脚部”似乎不合理。对照到《别译杂阿含经》卷14第287经,“金枪”另作“佉陀罗”。查了CBETA,有其他经典提到,“佉陀罗”是一种木材,坚实而可作炭。举例如下。

《杂宝藏经、卷10、(一一七)罗睺罗因缘》

诸人皆言。此事最良。即掘火坑。以【佉陀罗木】。积于坑中。以火焚之。
即将耶输陀罗。至火坑边。
《大般涅槃经、卷5、如来性品第四之二》

又解脱者名曰坚实。如【佉陀罗】栴檀沈水其性坚实。解脱亦尔其性坚实。
性坚实者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
《佛说大乘十法经》

[0767b09]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善巧秘密语。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
如来所说诸甚深经中秘密之教。彼不随说取。何者是秘密之教。如来记诸
声闻。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非如所说。佛语阿难。吾患背痛不随说
取。退老患朽败为我访觅。侍者不随说而取。汝目连往至耆婆医王所。取
诸妙药。不应如说取。如来共诸外道尼揵子等。诤其诸伎。不应如说取。
【如来佉陀罗刺刺足】者。是事不应如说而取。提婆达多是如来久远害者
怨家。不应随说而取。如来入舍梨耶婆罗门村。空钵而出。不应如说而取。
旃遮及孙陀利谤佛者。不应随说而取。须那国毘罗若婆罗门。请佛至已食
麦。亦不应如说而取。

尔时净无垢宝月王光菩萨摩诃萨白佛言。

(一二九〇)[0355c0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广无过于地,  深无于海,
 高无过须弥,  大士无毘纽。”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广无过于爱,  深无逾于腹
 高莫过憍慢,  大士无胜佛。”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注解]

毘纽:那罗延天的别名。那罗延是力气很大的天神名字。

深无逾于腹:没有比肚腹还深的地方。(因为口腹之欲是无底洞。)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一二九一)[0355c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物不能烧?  何风不能吹?
 水灾坏天地,  何物不流散?
 恶王及盗贼,  强劫人财物,
 何男子女人,  不为其所夺?
 云何珍宝藏,  终竟不亡失?”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福火不能烧,  福风不能吹,
 水灾坏天[*]地,  福水不流散。
 恶王及盗贼,  强夺人财宝,
 若男子女人,  福不被劫夺。
 乐报之宝藏,  终竟不亡失。”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校勘]

“不能”,大正藏原为“火不”,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不能”。

“水”,大正藏原为“火”,今依据高丽藏改作“水”。

“天”,大正藏原为“大”,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天”。[*]

“不能”,大正藏原为“所不”,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不能”。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福报抢不走

本经表示行善所得的福报,无论火灾、风灾、水灾、盗贼,都抢不走。

“罪报”也一样,就算死了也不会因此消失,如本卷第1288经所述。

这和俗谚:“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是类似的意思。

To incorporat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permalink/559153047591869/

[进阶辨正]

(一二九二)[0356a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谁当持资粮?  何物贼不劫?
 何人劫而?  何人劫不遮?
 何人常来诣,  智慧者喜乐?”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信者持资粮,  福德劫不夺,
 贼劫夺则遮,  沙门夺欢喜,
 沙门常来诣,  智慧者欣乐。”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注解]

遮:阻挡。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也可对照《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1015经:“正戒善至老,净信善建立,智慧为人宝,功德贼不夺。””(CBETA, T02, no. 99, p. 265, b11-12)

(一二九三)[0356a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一切相映障,  知一切世间,
 乐安慰一切,  唯愿世尊说,
 云何是世间,  最为难得者?”

时,世尊说偈答言:

为主而行忍,  无财而欲施,
 遭难而行法,  富贵修远离

 如是四法者,  是则为最难。”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校勘]

“是”,明本作“尔”。

圣本在“现”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注解]

为主而行忍,无财而欲施,遭难而行法,富贵修远离:作为掌权者而能行忍辱,没有钱而想要布施,遭遇困境而坚持如法行事,身处富贵而能离欲求解脱。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于他得自在,忍彼触恼难。贫穷能布施,危厄持戒难。盛年处荣贵,舍欲出家难。”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第1270经当中六天女过去世曾造的善因,是从较容易实行的到较难实行的,本经则进一步描绘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当中更难得的,难行能行。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八.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2/21 12:31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26690006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