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二

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导读

(一七)长阿含第二分清净经第十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缅祇优婆塞林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尼干子命终后弟子分裂诤讼 时,有沙弥周那在波波国,夏安居已,执持衣钵,渐诣迦维罗卫缅祇园中,至阿难所,头面礼足,于一面立,白阿难言:“波波城内有尼干子,命终未久,其诸弟子分为二分,各共诤讼面相毁骂,无复上下迭相求短,竞其知见:‘我能知是,汝不能知;我行真正,汝为邪见。以前著后,以后著前,颠倒错乱,无有法则。我所为妙,汝所言非,汝有所疑,当问我。’大德阿难!时,彼国人民尼干者,闻诤讼已,生厌患心。”

阿难语周那沙弥曰:“我等有言欲启世尊,今共汝往,宣启此事,若世尊有所戒敕,当共奉行。”

尔时,沙弥周那闻阿难语已,即共诣世尊,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阿难白世尊曰:“此沙弥周那在波波国夏安居已,执持衣钵,渐来至此,礼我足,语我言:‘波波国有尼干子,命终未久,其诸弟子分为二分,各共诤讼,面相毁骂,无复上下,迭相求短,竞其知见:“我能知是,汝不能知;我行真正,汝为邪见。以前著后,以后著前,颠倒错乱,无有法则。我所言是,汝所言非,汝有所疑,当咨问我。”时,彼国人民事尼干者,闻诤讼已,生厌患心。’”

世尊告周那沙弥曰:“如是。周那!彼非法中不足听闻,此非三耶三佛所说,犹如朽塔难可色。彼虽有师,尽怀邪见;虽复有法,尽不真正,不足听采,不能出要,非是三耶三佛所说,犹如故塔不可杇[*]也。彼诸弟子有不顺其法,舍彼异见,行于正见。周那!若有人来语彼弟子:‘诸贤!汝师法正,当于中行,何以舍离?’其彼弟子信其言者,则二俱失道,获无量罪,所以者何?彼虽有法,然不真正故。周那!若师不邪见,其法真正,善可听采,能得出要,三耶三佛所说,譬如新塔易可杇[*]色。然诸弟子于此法中,不能勤修,不能成就,舍平等道,入于邪见,若有人来语彼弟子:‘诸贤!汝师法正,当于中行,何以舍离,入于邪见?’其彼弟子信其言者,则二俱正见,获无量福。所以者何?其法真正。”

佛告周那:“彼虽有师,然怀邪见;虽复有法,尽不真正,不足听采,不能出要,非三耶三佛所说,犹如朽塔不可杇[*]色。努力修行邪法依然不会成就彼诸弟子法法成就随顺其行,起诸邪见。周那!若有人来语其弟子言:‘汝师法正,汝所行是,今所修行勤苦如是,应于现法成就道果。’彼诸弟子信受其言者,则二俱失道,获无量罪。所以者何?以法不真正故。周那!若师不邪见,其法真正,善可听采,能得出要,三耶三佛所说,譬如新塔易为杇[*]色。又其弟子法法成就,随顺修行而生正见,若有人来语其弟子言:‘汝师法正,汝所行是,今所修行勤苦如是,应于现法成就道果。’彼诸弟子信受其言,二俱正见,获无量福。所以者何?法真正故。

“周那!或有导师出世,使弟子生忧;或有导师出世,使弟子无忧。云何导师出世,使弟子生忧?周那!导师新出世间,成道未久,其法具足,梵行清净,如实真要而不布现,然彼导师速取灭度,其诸弟子不得修行,皆愁忧言:‘师初出世,成道未久,其法清净,梵行具足,如实真要,竟不布现,而今导师便速灭度,我等弟子不得修行。’是为导师出世,弟子愁忧。云何导师出世,弟子无忧?谓导师出世,其法清净,梵行具足,如实真要而广流布,然后导师方取灭度,其诸弟子皆得修行,不怀忧言:‘师初出世,成道未久,其法清净,梵行具足,如实真要而广布现,然后导师方取灭度,使我弟子皆得修行。’如是,周那!导师出世,弟子无忧。”

佛告周那:“此成就梵行,谓导师出世,出家未久,名闻未广,是谓梵行支[*]不具足。周那!导师出世,出家既久,名闻广远,是谓梵行支[*]具足满。周那!导师出世,出家既久,名闻亦广,而诸弟子未受训诲,未具梵行,未至安处,未获己利,未能受法分布演说,有异论起不能如法而往灭之,未能变化成神通证,是谓梵行支[*]不具足。梵行成就圆满的要素周那!导师出世,出家既久,名闻亦广,而诸弟子尽受教训,梵行具足,至安隐处,已获己利,又能受法分别演说,有异论起能如法灭,变化具足成神通证,是为梵行支[*]具足满。

“周那!导师出世,出家亦久,名闻亦广,诸比丘尼未受训诲,未至安处,未获己利,未能受法分布演说,有异论起不能以法如实除灭,未能变化成神通证,是为梵行支[*]未具足。周那!导师出世,出家亦久,名闻亦广,诸比丘尼尽受教训,梵行具足,至安隐处,已获己利,复能受法分别演说,有异论起能如法灭,变化具足成神通证,是为梵行支[*]具足满。周那!诸优婆塞、优婆夷广修梵行,乃至变化具足成神通证,亦复如是。

“周那!若导师不在世,无有名闻,利养损减,则梵行支[*]不具足满。若导师在世,名闻利养,皆悉具足,无有损减,则梵行支[*]为具足满。若导师在世,名闻利养,皆悉具足,而诸比丘名闻利养,不能具足,是为梵行支[*]不具足。若导师在世,名闻利养,具足无损,诸比丘众亦复具足,则梵行支[*]为具足满,比丘尼众亦复如是。

“周那!我出家久,名闻广远,我诸比丘已受教诫,到安隐处,自获己利,复能受法为人演说,有异论起能如法灭,变化具足成神通证,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亦如是。周那!我以广流布梵行,——乃至变化具足成神通证。周那!一切世间所有导师,不见有得名闻利养如我如来、至真、等正觉者也。周那!诸世间所有徒众,不见有名闻利养如我众也。周那!若欲正说者,当言见不可见。云何见不可见?一切梵行清净具足,宣示布现,是名见不可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郁头蓝子在大众中而作是说:‘有见不见,云何名见不见?如刀可见,不可见。’诸比丘!彼子乃引凡夫无识之言以为譬喻,如是,周那!若欲正说者,当言见不见。云何见不见?汝当正说言:‘一切梵行清净具足,宣示流布,不可见。’周那!彼相续法不具足而可得,不相续法具足而不可得。周那!诸法中梵行,酪酥醍醐。”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于是法自作证,谓四念处、四神足、四意断、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汝等尽共和合,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于如来正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得安乐已,若有比丘说法中有作是言:‘彼所说不正,义理不正。’比丘闻已,讨论佛法的态度不可言是,不可言非,当语彼比丘言:‘云何?诸贤!我句如是,汝句如是;我义如是,汝义如是。何者为胜?何者为负?’若彼比丘报言:‘我句如是,我义如是;汝句如是,汝义如是;汝句亦胜,汝义亦胜。’彼比丘说此,亦不得非,亦不得是。当谏彼比丘,当呵当止,当共推求,如是尽共和合,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于如来正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

“得安乐已,若有比丘说法,中有比丘作是言:‘彼所说句不正,义正。’比丘闻已,不可言是,不可言非,当语彼比丘言:‘云何?比丘!我句如是,汝句如是,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若彼比丘报言:‘我句如是,汝句如是,汝句亦胜。’彼比丘说此,亦不得言是,不得言非。当谏彼比丘,当呵当止,当共推求,如是尽共和合,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于如来正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

“得安乐已,若有比丘说法,中有比丘作是言:‘彼所说句正,义不正。’比丘闻已,不可言是,不可言非,当语彼比丘言:‘云何?比丘!我义如是,汝义如是,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若彼报言:‘我义如是,汝义如是,汝义亦胜。’彼比丘说此已,亦不得言是,亦不得言非。当谏彼比丘,当呵当止,当共推求,如是比丘尽共和合,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于如来正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

十二部经“得安乐已,若有比丘说法,中有比丘作如是言:‘彼所说句正,义正。’比丘闻已,不得言非,当称赞彼言:‘汝所言是,汝所言是。’是故,比丘!于十二部经自身作证,当广流布,一曰贯经,二曰祇夜经,三曰受记经,四曰偈经,五曰法句经,六曰相应经,七曰本缘经,八曰天本经,九曰广经,十曰未曾有经,十一曰譬喻经,十二曰大教经,当善受持,称量观察,广流分布。

资生众具“诸比丘!我所制衣,若冢间衣,若长者衣贱衣;此衣足障寒暑、蚊足蔽四体。诸比丘!我所制食,若乞食,若居士食;知足此食自足,若身苦恼,众患切已,恐遂至死,故此食,知足而已诸比丘!我所制住处,若在树下,若在露地,若在房内,若楼上,若在窟穴,若在种种住处;此处自足,为障寒暑、风雨、蚊虻,下至闲静懈息之处。诸比丘!我所制药,若陈弃药,酥[*]油蜜、黑石蜜;此药自足,若身生苦恼,众患切已,恐遂至死,故听此药。”

佛陀赞同与不赞同的快乐

佛言:“或有外道梵志来作是语:‘沙门释子以众乐自娱。’若有此言,当如是报:‘汝等莫作此言,谓沙门释子以众乐自娱。所以者何?有乐自娱,如来呵责;有乐自娱,如来称誉。’若外道梵志问言:‘何乐自娱,瞿昙呵责?’设有此语,汝等当报:‘五欲功德,可爱可乐,人所贪著。云何为五?眼知色,可爱可乐,人所贪著;耳闻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可爱可乐,人所贪著。诸贤!犹是五欲缘生喜乐,此是如来、至真、等正觉之所呵责也。犹如有人故杀众生,自以为乐,此是如来、至真、等正觉之所呵责。犹如有人私窃偷盗,自以为乐,此为如来之所呵责。犹如有人犯于梵行,自以为乐,此是如来之所呵责。犹如有人故作妄语,自以为乐,此是如来之所呵责。犹如有人放荡自恣,此是如来之所呵责。犹如有人行外苦行,非是如来所说正行,自以为乐,此是如来之所呵责。’

“诸比丘!呵责五欲功德,人所贪著。云何为五?眼知色,可爱可乐,人所贪著;耳闻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可爱可乐,人所贪著;如此诸乐,沙门释子无如此乐。犹如有人故杀众生,以此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此乐。犹如有人公为盗贼,自以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是乐。犹如有人犯于梵行,自以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是乐。犹如有人故作妄语,自以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是乐。犹如有人放荡自恣,自以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是乐。犹如有人行外苦行,自以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是乐。

佛陀称赞四禅的快乐“若外道梵志作如是问‘何乐自娱,沙门瞿昙之所称誉?’诸比丘!彼若有此言,汝等当答彼言:‘诸贤!有五欲功德,可爱可乐,人所贪著。云何为五?眼知色,——乃至身知触,可爱可乐,人所贪著。诸贤!五欲因缘生乐,当速除灭。犹如有人故杀众生,自以为乐;有如此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公为盗贼,自以为乐;有如此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犯于梵行,自以为乐;有如此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故为妄语,自以为乐;有如此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放荡自恣,自以为乐;有如此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行外苦行,自以为乐;有如是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去离贪欲,无复恶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犹如有人灭于觉、观,内喜、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犹如有人除喜入舍,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一心,入第三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乐尽苦尽,忧、喜先灭,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

禅定能带来的果报功德“若有外道梵志作如是问:‘汝等于此乐中求几果功德?’应答彼言:‘此乐当有七果功德。云何为七?于现法中,得成道证,正使不成,临命终时,当成道证;若临命终复不成者,当尽五下结,中间般涅槃、生彼般涅槃、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般涅槃。诸贤!是为此乐有七功德。诸贤!若比丘在学地欲上求,求安隐处,未除五盖,云何为五?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盖、疑盖。彼学比丘方欲上求,求安隐处,未灭五盖,于四念处不能精勤,于七觉意不能勤修,欲得上人法、贤圣智慧增上,求欲知欲见者,无有是处。诸贤!学地比丘欲上求,求安隐处,能灭五盖: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戯盖、疑盖。于四念处又能精勤,于七觉意如实修行,欲得上人法、贤圣智慧增上,求欲知欲见者,则有是处。诸贤!若有比丘漏尽阿罗汉,所作已办,舍于重担,自获己利,尽诸有结使,正智解脱,不为九事。云何为九?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舍道,六者不随欲,七者不随恚,八者不随怖,九者不随痴。诸贤!是为漏尽阿罗汉所作已办,舍于重担,自获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远离九事。’

“或有外道梵志作是说言:‘沙门释子有不住法。’应报彼言:‘诸贤!莫作是说:沙门释子有不住法。所以者何?沙门释子,其法常住,不可动转,譬如门常住不动,沙门释子亦复如是,其法常住,无有移动。’或有外道梵志作是说言:‘沙门瞿昙尽知过去世事,不知未来事。’‘彼比丘、彼异学梵志智异,智观亦异,所言虚妄。如来于彼过去事,若在目前,无不知见;于未来世,生于道智。过去世事虚妄不实,不足喜乐,无所利益,佛则不;或过去事有实,无可喜乐,无所利益,佛亦不记;若过去事有实、可乐,而无利益,佛亦不记;佛陀会记说的情况若过去事有实、可乐,有所利益,如来尽知然后记之;未来、现在,亦复如是。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应时语、实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无有虚也。如来的意义佛于初夜成最正觉,及末后夜,于其中间有所言说,尽皆如实,故名如来。复次,如来所说如事,事如所说,故名如来。以何等义,名等正觉?佛所知见、所灭、所觉,佛尽觉知,故名等正觉。’

外道关于世间及自我的见解

“或有外道梵志作如是说:‘世间常存,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说言:‘此世无常,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世间有常无常,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此世间非有常非无常,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此世间有边,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世间无边,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世间有边无边,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是命是身,此实余虚。’或复有言:‘非命非身,此实余虚。’或复有言:‘命异身异,此实余虚。’或复有言:‘非异命非异身,此实余虚。’或复有言:‘如来有终,此实余虚。’或复有言:‘如来不终,此实余虚。’或复有言:‘如来终不终,此实余虚。’或复有言:‘如来非终非不终,此实余虚。’诸有此见,名本生本见,今为汝记,谓:‘此世常存,——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是为本见本生。’为汝记之。

“所谓未见未生者,我亦记之。何者未见未生[*],我所记者?色是我,从想有终,此实余虚;无色是我,从想有终;亦有色亦无色是我,从想有终;非有色非无色是我,从想有终。我有边,我无边,我有边无边,我非有边非无边,从想有终。我有乐,从想有终;我无乐,从想有终;我有苦乐,从想有终;我无苦乐,从想有终。一想是我,从想有终;种种想是我,从想有终;少想是我,从想有终;无量想是我,从想有终,此实余虚。是为邪见本见本生,我之所记。

“或有沙门、婆罗门有如是论、有如是见:‘此世常存,此实余虚,——乃至无量想是我,此实余虚。’彼沙门、婆罗门复作如是说、如是见:‘此实,余者虚妄。’当报彼言:‘汝实作此论,云此世常存?此实余虚耶?如此语者,佛所不许。所以者何?此诸见中各有结使,我以理推,诸沙门、婆罗门中,无与我等者,况欲出过?此诸邪见但有言耳,不中共论,——乃至无量想是我,亦复如是。’

“或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此世间自造。’复有沙门、婆罗门言:‘此世间他造。’或复有言:‘自造他造。’或复有言:‘非自造非他造,忽然而有。’彼沙门、婆罗门言世间自造者,是沙门、婆罗门皆因触因缘,若离触因而能说者,无有是处。所以者何?由六入身故生,由触故生受,由受故生爱,由爱故生取,由取故生有,由有故生生,由生故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阴集。若无六入则无触,无触则无受,无受则无爱,无爱则无取,无取则无有,无有则无生,无生则无老、死、忧、悲、苦恼,大患阴集。又言此世间他造,又复言此世间自造他造,又言此世间非自造非他造,忽然而有,亦复如是,因触而有,无触则无。”

佛告诸比丘:“若欲灭此诸邪恶见者,于四念处当修三行。云何比丘灭此诸恶,于四念处当修三行?比丘谓内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内外身身观,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是为灭众恶法,于四念处,三种修行。有八解脱,云何为八?色观色,初解脱。内无色想,外观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有对想,住空处,四解脱。舍空处,住识处,五解脱。舍识处,住不用处,六解脱。舍不用处,住有想无想处,七解脱。灭尽定,八解脱。”

尔时,阿难在世尊后执扇扇佛,偏露右臂,右膝着地,叉手白佛言:“甚奇!世尊!此法清净,微妙第一。当云何名?云何奉持?”

佛告阿难:“此经名为清净,汝当清净持之。”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二本无“佛说”二字。

“姚秦三藏法师”,大正藏原为“后秦弘始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师”。

大正藏无“长阿含”三字,今依据宋、元二本补上。

“众”,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高丽藏、碛砂藏二本补上。

“周那”,巴利本作 Cunda。

“波波”,巴利本作 Pāvā。

“尼干子”,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Nātha-putta。

宋、元、明三本无“人”字。

“杇”,大正藏原为“污”,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杇”。[*]

“正见”,大正藏原为“见真正”,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正见”。

“来”,宋、元、明三本作“来而”。

“无”,大正藏原为“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无”。

“广”,大正藏原为“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广”。

“然后”,大正藏原为“而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然后”。

“方取”,大正藏原为“使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方取”。

“皆”,大正藏原为“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皆”。

“支”,宋、元、明三本作“枝”。[*]

“谓”,大正藏原为“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谓”。

“诫”,宋、元、明三本作“戒”。[*]

“演说”,大正藏原为“说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演说”。

“诸”,宋、元、明三本作“谓”。

“郁头蓝子”,巴利本作 Uddaka-Rāmaputta.

大正藏在“正”字之后有一“欲”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见”,大正藏原为“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见”。

“酥”,宋本作“苏”。[*]

“得”,宋本作“法”。

“师受”,大正藏原为“受”,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师受”。

“水”,大正藏原为“师、同一”,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水”。

“正”,宋、元、明三本作“不正”。

宋本无“言”字。

“是”,宋本作“身”。

“亦”,大正藏原为“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亦”。

“流”,大正藏原为“演”,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流”。

“已”,宋、元、明三本作“止”。

“穴”,大正藏原为“内”,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穴”。

“陈弃药”,大正藏原为“大小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陈弃药”。

“鼻”,明本作“臭”。

“犹”,明本作“由”。

“五”,宋、元、明三本作“五欲”。

“身知触”,大正藏原为“意知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身知触”。

宋本无“般涅槃”三字。

大正藏无“求”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掉”,宋、元、明三本作“调”。[*]

“上”,大正藏原为“盛”,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上”。

“念”,大正藏原为“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念”。

“解脱”,大正藏原为“得解”,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解脱”。

“不住法”,巴利本作 Aṭṭhita-dhamma。

“阃”,宋、元、明三本作“阈”。

“所”,宋本作“觉”。

“有”,宋、元、明三本作“有是时”。

明本无“复”字。

大正藏在“者”字之后有一“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宋、元、明三本无“复”字。

“有终”,大正藏原为“终”,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有终”。

“本生本见”,巴利本作 Pubbanta-sahagatadiṭṭhi-nissaya。

“未见未生”,元、明二本作“末见末生”。[*]

“未见未生”,巴利本作 Aparanta-sahagata diṭṭhi-nissaya。

大正藏在“云”字之后有一“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宋、元、明三本无“此”字。

大正藏无“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无”,大正藏原为“有”,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无”。

大正藏在“偏”字之前有一“即”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臂”,大正藏原为“肩”,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臂”。

[注解]

周那:沙弥名,七岁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灭外道六十二见后证得阿罗汉果,参见《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三〈善恶品 47〉第9经。又译为“均头”、“大均头”、“纯陀”、“大纯陀”、“大周那”、“摩诃周那”。

尼干子:外道六师之一。耆那教的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须以苦行偿还,要脱离轮回,必须修苦行,等苦行成就、旧业消灭,新业不生时,生命就回复清净,舍离肉体、获得解脱。此派与其余五派相比,较类似佛教提倡修行,但主张命与非命二元论,而不是因缘论,所主张的极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对的。又译为“尼乾陀若提子”、“尼揵陀若提子”、“尼揵子”、“尼揵连陀阇提弗多罗”。

面相毁骂,无复上下:当面辱骂,成员间不再互相尊重。

知见:了知、见解。

事:侍奉;信奉。

厌患:厌恶其过患。

杇:粉刷。读音同“屋”。

随顺:依从。举例来说,“随顺父母的教导”即“依从(随着、顺着)父母的教导”。

布现:弘扬;传授。

支:要素。

己利:(在佛法中得到)自己的利益。

见不可见:看到、没看到。在本经中外道解为“看到就跟没看到一样”,佛陀解为“见到清净的梵行,不见到不清净的部分”。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当看见时,他没看见”。??

郁头蓝子:佛陀成道前的禅定师父之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树林中,修成非想非非想定。悉达多太子拜师后证得非想非非想定,发觉仍不是究竟而离开,详见《中阿含经》卷五十六〈晡利多品 3〉第204经罗摩经。又译为“郁头蓝弗”、“优蓝弗”、“优蹋蓝弗”、“郁陀罗罗摩子”、“优陀罗罗摩子”。

刃:兵器锐利的部分。俗称为“刀口”。

相续法不具足而可得,不相续法具足而不可得:相续梵行法不具足的话,可以得到;不相续梵行的法不会具足。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凡当正确说时,能说它‘全部行相具足……(中略)被善知道。’者,那就是这个,能说它‘全部行相具足、全部行相完成、不缺、不多、完全圆满的梵行被善说、被善知道。’”??

酪酥:以动物乳汁发酵、精炼而成的食品。也称为“酥酪”。

醍醐:从牛奶中发酵、精炼出来的无水奶油(英文为butter oil),乳脂肪含量接近100%,为油脂状的凝结物,甘美温润,在古代被视为纯一无杂的上等美味。

句:词句;文句。

推求:深入研究。

十二部经:将佛陀说法依据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种类的佛经。

贯经:佛陀所说法中简单散文形式的经文。又译为“契经”、“正经”,音译为“修多罗”。按:“契经”可广义地指全部的佛经,在这里则是狭义地指十二部经之一。

祇夜经:为音译,义译为“歌咏”,本意是“可以唱出来的”,但在文学形式里是指以韵文形式的偈颂来重述前面散文形式的经文。例如经中的摄颂(结集经典时将佛经中的关键名词以偈颂代表,以避免遗漏、并方便记忆,常见将每十经的关键名词整理为一摄颂),以及在《杂阿含经》以八众为说法对象的经文(八众诵)中,常见佛陀在问答后所说的偈颂。又译为“祇夜”。

受记经:原指佛陀说法中进一步详细解说教理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的部分,后转指佛陀确知地预言弟子将证得的果位或往生去处。又译为“受记”、“授记”、“记说”、“记别”、“授决”。

偈经:这是一种只有韵文的文学形式,例如《法句经》、《长老偈》、《长老尼偈》等。又译为“偈咃”、“偈”,音译为“伽陀”。

法句经:佛陀有感而发、不问自说的法。佛陀通常是应别人的请求而说法,未经他人请求而自己说出来的法即为自说经。按:一般所谓的《法句经》是大正藏第四册的一部经典,属于祇夜,这里疑似《长阿含经》译者将十二部经中的“说”译为较文绉绉的“法句”一词。又译为“说”、“自说”、“此说”、“无问自说”、“广演”,音译为“优陀那”。

相应经:过去佛的世界所发生的故事或过去转轮王的故事;过去世所发生的故事,除了“本生”(佛陀在修菩萨行的过去世的故事)和“譬喻”(佛弟子在过去世的故事)以外的。又译为“本起”、“本事”、“本末”、“如是语”,音译为“伊帝目多伽”。

本缘经:佛陀前世的故事,例如《生经》、《六度集经》等。又译为“本生经”、“生经”、“生处”,音译为“阇多伽”。

天本经:经典中说明佛陀说法及制定戒律由来的部分。另译为“因缘”,音译为“尼陀那”。

广经:广说种种甚深的法义,也指大乘经典。又译为“广解”、“方等”、“方广”,音译为“毘富罗”、“毘佛略”。

未曾有经:佛陀所说希有而不可思议的事情,例如《中阿含经》卷八卷九〈未曾有法品 4〉的经文。又译为“未曾有”、“未曾有法”,音译为“阿浮多达摩”。

譬喻经:佛弟子前世的故事,例如某些人在今世有杰出的表现,而在前世也有英雄式的善行,像这样将过去、现在以因果业报串连起来的故事。又译为“譬喻”、“证喻经”、“撰录”,音译为“阿波陀那”。

大教经:对佛陀所说经典的注释说明,例如《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2经。又译为“广普”、“论议”、“说义”,音译为“优波提舍”。

长者衣:寿衣。

足蔽四体:足够遮蔽四肢(身体)。

阁:古代一种类似楼的建筑物。屋分两层,底层为支撑层,上层立于支撑平座上,四周围起,有窗,视野高阔,通风良好。常建于园林中以供休憩。亦供置物藏书用。

窟穴:洞穴。

陈弃药:过期被抛弃的药。

石蜜:以蔗糖和牛奶为主成分的坚硬糖块。

称誉:称扬赞誉。

五欲功德: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这五种欲的功能。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五种欲”。

外苦行:外道所说的苦行。

七果:指当生证得阿罗汉果、命终时证得阿罗汉果、或证五种阿那含果(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般涅槃)。

掉戯:即“掉举”,心浮动不安。

上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脱或神通。又译为“上人之法”。

尽诸有结使:灭尽所有“生命存在”的束缚与烦恼,也就是不再有来生。“有”指生命的存在。

阃:门槛。读音同“捆”。

于未来世,生于道智:在未来世,如来以觉悟圣道所成的智慧观察。

记:即“记说”。决定说;确定说。

应时语、实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如来于)适当的时机言说、所说真实不虚、具备道理、具有利益、相应佛法、相应戒律。

如实:如其原貌;契合真理。

所说如事,事如所说:事相与所言一致。

世间常存:宇宙的主体是永恒不变的。

此世无常:宇宙的主体是无常的,会消失而一了百了。这是一种“断见”。

世间有常无常:宇宙的主体是常也是无常。

世间非有常非无常:宇宙的主体不是常也不是无常。

世间有边:宇宙有边界。

世间无边:宇宙没有边界。

世间有边无边:宇宙既是有边界、又是没有边界。

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宇宙既不是有边界、也不是没有边界。

是命是身:生命(灵魂)即是肉体,两者不可以分离。另译为“命即是身”、“彼命彼身”。这几段可以同时参考中阿含97和长阿含大缘方便经同步注释(到时候校定)。

非命非身:??不在寿命期间也不在肉体内。

命异身异:生命(灵魂)是一回事,肉体是另一回事,两者可以分离。

非异命非异身:??不是生命一回事而也不是肉体另外一回事。

如来有终:??如来死后就没了。

如来不终:??如来死后常存。

如来终不终: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

如来非终非不终:如来死后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

本生本见:关于宇宙起因的(错误)臆测。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前际俱行的见之依止”。

未见未生:关于我的未来的(错误)臆测。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后际俱行的见之依止”。

从想有终:从取像想蕴而有存在。

我有边,我无边,我有边无边,我非有边非无边:真我有边界;真我没有边界;真我既是有边界、又是没有边界;真我既不是有边界、也不是没有边界。

不中共论:不能与佛法相提并论。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最后说:“若欲灭此诸邪恶见者,于四念处当修三行”,这三行是于内、于外、于内外这三个维度来观四念住。

相较于前面外道将自我与世间切开来论述,佛陀看到的是因缘而成的自我及世间,在修四念住的身念住时是先观内身(自身以内),再观外身(自身以外),然后观内外身(自身以内及以外,不再主观地区分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观地、不执着地、如实地觉知),在修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时也是如此观察,详见《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等“念住相应”的内容。

这一经在厘清我时,从想切入,可比较中阿含97和长阿含大缘方便经后段从受切入。

[进阶辨正]

 
agama3/長阿含經第十七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5/01/08 17:5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559500694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