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三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阴相应 (3/5)]

本卷属于《杂阿含经》的“阴相应”,是解说五阴的相关经文。

(五九)[0015b10]

如是我闻:

一时,舍卫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受阴,受阴。观此五受阴,是生灭法。所谓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云何色集?云何色灭?云何受、想、行、识集?云何受、想、行、识灭?爱喜集是色集,爱[*]喜灭是色灭;集是受、想、行集,触灭是受、想、行灭;名色集是识集,名色灭是识灭。比丘!如是色集、色灭,是为色集、色灭;如是受、想、行、识集,受、想、行、识灭,是为受、想、行、识集,受、想、行、识灭。”

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二本无“识”字。

“爱”,宋、元、明三本作“受”。[*]

“行”,明本作“行识”。

“行”,宋、元、明三本作“行识”。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如同第41经,此经所举的因果例子可列表如下:

因缘
爱喜
名色

“爱喜”其实不只能缘生色,也能缘生受、想、行、识,此经中只是以色为举例。参见卷二第58经:“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CBETA, T02, no. 99, p. 14, b21-22))。

六根接收到六境,而会有六识。六根、六境、六识三者接“触”,而能生起感“受”、心中映“想”、反应及造作(“行”)。因此触集是受想行集。这个过程,在卷三第68经、卷八第218~229经、卷十一第273经、及卷三,都有进一步的分析:“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另一方面,“名色”可缘生“识”、“识”也可缘生“名色”,识与名色是辗转相依的,可见卷十二第288经:“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CBETA, T02, no. 99, p. 81, b8)

重点还是在如法的体会及实修上,了解五受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灭,而不执著。照此经所说,则可举例:没有贪爱 → 没有色 → 没有识 → 没有触 → 没有受、想、行。五受阴不生,而不落轮回。

以后读到“十二因缘”时,还可见到佛陀对相关因缘的运作更详细的解说。

[进阶辨正]

[导读:四果]

佛法的修习不只是在信仰及实践的层次,还可以亲身体证解脱。以解脱的程度来衡量,修道的阶位可略分为四果,果位愈高,已断的烦恼愈多、剩余轮回的束缚愈少:

果位 条件 轮回的束缚
须陀洹果 断身见、戒取、疑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断身见、戒取、疑,贪瞋痴薄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阿罗汉果 断五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贪瞋痴永尽、烦恼永尽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其中一些名词的简略意义如下:

  • 身见:执著于有“我”。
  •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 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 欲贪:欲界众生的贪爱。
  • 瞋恚:生气。
  • 愚痴:无智;无明。


在证须陀洹果以前,趣向须陀洹果的修行路上,还区分为“随信行”、“随法行”这两种修行人,前者随着对佛法的清净信心而修行,后者随着修证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都能不堕恶道。

以下第60经、61经、64经,即会提到相关的一些名称或概念。

(六〇)[0015b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所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善哉,比丘不乐于色,不赞叹色,不于色,不于色。善哉,比丘不乐于受、想、行、识,不赞叹识,不取于识,不着于识。所以者何?若比丘不乐于色,不赞叹色,不取于色,不着于色,则于色不乐,心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乐于识,不赞叹识,不取于识,不着于识,则于识不乐,心得解脱。若比丘不乐于色,心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乐,心得解脱,不灭不生,平等舍住正念、正智

“彼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前际俱见,永尽无余;前际俱见,永尽无余已;后际俱见,亦永尽无余;后际俱见,永尽无余已;前后际俱见,永尽无余,无所封著。无所封著者,于诸世间都无所;无所取者,亦无所求;无所求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平等舍住:平等地舍去贪著,并稳固在此状态。其中“住”是“稳固”的意思。

正念、正智: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其中“正念”是“八正道”之一,“正智”又译为“正知”,在这里即“解脱知见”。

前际俱见:对过去世的种种看法。例如“我过去世存在吗?我过去世不存在吗?我过去世是什么呢?我过去世的情形如何呢?”其中“前际”是“过去世”的意思,“前际、中际、后际”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封著:黏着、执著。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六一)[0015c1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复次,彼色是无常、苦、变易之法。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

“云何受受阴?谓六受。何等为六?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受阴。复次,彼受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云何想受阴?谓六想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想,乃至意触生想,是名想受阴。复次,彼想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云何行受阴?谓六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思,乃至意触生思,是名行受阴。复次,彼行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意识身,是名识受阴。复次,彼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比丘!若于此法以智慧思惟、观察、分别,是名信行超昇离生凡夫地,未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比丘!若于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观察、忍,是名随法行;超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比丘!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三结断知,谓身见、戒取、疑。比丘!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后究竟苦边

“比丘!若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不起心漏,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受”字。

“是名随”,宋本作“名随是”。

“未”,宋本作“来”。

[注解]

有余:还有余留的。这里特指还有余留的执著。

涅槃:灭除烦恼、生死。

身:这里指“种类”。

分别:分析;辨别。

忍:忍可;接受、安住。

随信行:随着对佛法的清净信心而修行。是“须陀洹向”的阶段。

超昇离生:超昇入圣道,朝向出离生(死)的方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正性决定”。又译为“正性离生”。

须陀洹果:见到真理,而断身见(执著于有“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的圣人,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初果,又称为预流果。

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只要在证果前没有死亡的话,迟早能得到须陀洹果。

增上智慧:更高的智慧。

随法行:随着修证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是“须陀洹向”的阶段。

三结:身见、戒取、疑。

断知:(舍断而)彻底地了知。

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必定正趣三菩提:必定正确地趋向正觉,指初果圣者不会退转,迟早会证得涅槃。趣通“趋”,指行动归向。三菩提为音译,另译作“三佛”,义译为“正觉”,指真正的觉悟。

七有天人往生,然后究竟苦边: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到达苦的尽头(涅槃)。

不起心漏:心中不生起烦恼。

阿罗汉:断尽烦恼、不再轮回的四果圣人。

逮得己利:达到、获得佛法对自己的利益。“逮”是“达到”的意思。

有结:后有(轮回、不得解脱)的束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五阴,又称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因为感官的功能是一系列的累积作用而来。初学者常无法将五阴衔接得很好,例如认为色(有个蛋糕)受(眼根看见蛋糕)想(意根浮现蛋糕好吃)行(动手拿来吃)识(舌识的确好吃),但这样子的五阴解法对于实修比较没有直接的帮助,也没有把握住“积聚”的根本意涵。因为在这种解法下,看见蛋糕和其它的动作反应分属不同的感官、分属不同的时间点,而不是同个感官的五阴积聚。

佛陀教导我们分析的五阴,则是在一刹那间即积聚完成。“色”是指四大(地、水、火、风)所构成的一切事物,以“识别到热”为例,当环境的温度升高时,是四大中的火大增加,这时人的身心反应可对应到五阴:

  • 身根(皮肤)接收的色:温度上升。
  • 身识:产生触觉,识别是热。
  • 身触生受:感受热能(若过热,会不适而有苦受)。
  • 身触生想:对热取相(只量热能,不量光线、声音等境界)。
  • 身触生行:产生反应。

这一系列的累积就是五阴,因此而能识别到热。

身识只是单纯的觉知温度,还没有搀杂人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是在此讯息传到意根时,由意识加以识别、意触生想加以取相温度的高低、意触生行而有意志造作,因此意根缘生的五阴也在一刹那间即积聚完成。如果此时对于温度不执著,就不会因温度上升这个现象而有后续的身心造作。

[进阶辨正]

(六二)[0016a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生我见系着,使心系着而生贪欲。比丘!多闻圣弟子有慧有,于此五受阴不为见我系着,使心结缚而起贪欲。

系着我见而生贪欲云何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见我系着,使心结缚而生贪欲?比丘!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见色是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如是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说我系着,使心结缚而生贪欲。

“比丘!云何圣弟子有慧有明,不说我系着,使结缚心而生贪欲?圣弟子不见色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不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多闻圣弟子有慧有明,于五受阴不见我系着,使结缚心而生贪欲,若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正观皆悉无常。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正观皆悉无常。”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我见:执著于有“我”的见解。

(色)异我:色之外有“我”。(而色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

(色、我)相在:“我”是色的一部分,或色是“我”的一部分。

正观:正确的观察、见解(而依之修行)。

 

[导读:十二因缘的还灭]

理论上,十二因缘中只要有一支断了,下一支就不生,而可从中切断十二因缘的锁链,这称为十二因缘的“还灭”。佛教的重点不只在于十二因缘造成流转生死的现象,更在于十二因缘的还灭、解脱。

然而十二因缘并不是每一支都容易下手断除的,例如已“生”了,就无法不“老死”。一般认为原理上可在触、受、爱、取这几支下手,有“明”以照见五阴,即可灭掉后续的苦果。

前面第62经讲述了什么是“明”,接下来几经则列举“还灭”的一些重点:

  • 第63经:解说如何将“明”应用在“触”的过程中。
  • 第64经:提到如何让辗转相依的“识、名色”不再增长。
  • 第65经:如实观察“受”支,就能灭“爱”支。
  • 第66、67经:如实观察五阴,就能灭“爱”支。
  • 第68经:灭“触”支。

而断除十二因缘的锁链。

实务上,贪爱执著不见得说断就能断,因此佛陀教导修行的方法,即“八圣道”,是让佛弟子能一步步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在卷二十八有进一步的说明。

(六三)[0016b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比丘!若沙门婆罗门有我,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计有我。何等为五?诸沙门、婆罗门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计我,无明分别,如是观不离我所;不离我所者,入于诸根;入于诸根已,而生于触;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生苦乐,从是生此等及余。谓六触身,云何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无明触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言有、言无、言有无、言非有非无、言我最胜、言我相似,我知、我见。

于无明离欲而生于明复次,比丘!多闻圣弟子住六触入处,而能厌离无明,能生于明。彼于无明离欲而生于明,不有、不无、非有无、非不有无、非有我胜、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我知、我见。作如是知、如是见已,所起前无明触灭,后明触集起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为”字。

[注解]

计:思量分别。

诸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六触入:“六触入处”的略称。“六触入处”指由“六触”进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触使人心意动摇、产生贪爱的过程、时空、或情境。六触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这里的“触”特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是十二因缘之一。

六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这里的“触”特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进而能生起其它心理运作,是十二因缘之一。举例而言,眼根、光线、眼识,三者接触而生“眼触”,依着眼触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运作。

意界、法界、无明界:六根的意根这一类(意界)、六境的法境这一类(法界)、无明这一类。(在卷八会解说,有意根、法界,就有意识,这三者和合生触。这时如果是在无明的状况下,就是无明触。)

厌离:舍弃。

集起:因缘(条件)聚集而生起。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生起”。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凡夫所经历的十二因缘,通常每一支都带有无明的成分。佛陀则教导我们,若离开了无明,“无明触”就变成“明触”,也就不是心意动摇、产生贪爱的“六触入处”,而不会起烦恼。

(六四)[0016c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

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起,出讲堂,于堂阴中大众前,敷座而坐。尔时,世尊叹优陀那

“法无有吾我,  亦复无我所;
 我既非当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脱此,  则断下分结。”

时,有一比丘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无吾我,亦无有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

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计色是我、异我、相在;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见者。此色是无常,受、想、行、识是无常;色是苦,受、想、行、识是苦;色是无我,受、想、行、识是无我;此色非当有,受、想、行、识非当有;此色坏有,受、想、行、识坏有;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当有。如是解脱者,则断五下分结。”

时,彼比丘白佛言:“世尊!断五下分结已,云何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二俱非当生,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比丘!识于此处,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增进广大生长。

“若作是说:‘更有异法,识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若增进广大生长’者,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所以者何?比丘!离色界贪已,于色意生缚亦断,于色意生缚断已,识攀缘亦断,识不复住,无复增进广大生长;受、想、行界离贪已,于受、想、行意生缚亦断,受、想、行意生缚断已,攀缘亦断,识无所住,无复增进广大生长。识无所住故不增长,不增长故无所为作,无所为作故则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脱,解脱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比丘!我说识不住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除欲、见法、涅槃、灭尽、寂静、清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生灭以不乐  及三种分别
 贪著等观察  是名优陀那

[校勘]

“优陀那”,巴利本作 Udāna。

“法……结”,巴利本作 Nocassa noca me siyā na bhavissatīti。 Evam adhimuccamāno bhikkhu chindeyya orambhāgiyāni saññojanānīti。

“二”,元本作“一”。

“问”,宋、元、明三本作“闻”。

“受”,宋、元、明三本作“受界”。

[注解]

鹿子母讲堂:即“鹿母讲堂”,佛陀的道场之一,是由鹿母出资设立的大讲堂,在舍卫城。

优陀那偈:佛陀不问自说的感性语。

非当有:不是应当要有的;不是永存的。

比丘解脱此: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比丘胜解此”,指比丘彻底了解“法无有吾我,亦复无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的意义。

下分结:即“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除五下分结,即为第三果圣者。

亦非知者,亦非见者:在觉知的这个也不是我、在看到的这个也不是我。按:这是“识阴非我”的举例,参见卷六第133经将识阴举例为“见”(眼识的作用)、“闻”(耳识的作用)、“觉”(鼻舌身三识的作用)、“识(知)”(意识的作用),这里的例子则更精简为“知、见”。

漏尽:断尽烦恼。

意生缚:意识所生的结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前半段讲如何“断五下分结”,也就是证三果。本经后半段讲如何进一步证得四果阿罗汉,彻底断除三毒,尤其是愚痴(无明),而得解脱。

本经中所说的“四识住”,可参见卷二第39经的说明。有同学问说:“五阴既然是积聚起来的,为何说‘四识住’,看似‘识’和‘色受想行’是不同组?”其实五阴在因缘中本来就有不同的次序,例如“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在因缘中因为有“色”,而有“识”,再有“受、想、行(思是最主要的行)”,刹那间积聚完成。

[进阶辨正]

(六五)[0017a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云何如实观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行、识,此是识集、此是识灭。

“云何色集,受、想、行、识集?愚痴无闻凡夫于苦、乐、不苦不乐受,不如实观察;此受集、受灭、受、受、受离不如实观察故,于受乐着生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从集而生,是名色集,是名受、想、行、识集。

“云何色灭,受、想、行、识灭?多闻圣弟子受诸苦、乐、不苦不乐受,如实观察,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如实观察故,于受乐着灭,著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皆悉得灭,是名色灭,受、想、行、识灭。

“是故,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比丘!禅思住,内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实观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观察,如是分别、种种分别、知、广知、种种知、亲近、亲近修习、入、触、证二经,亦如是广说

[校勘]

“恼、苦”,宋、元、明三本作“苦、恼”。[*]

宋、元、明三本无“受”字。

[注解]

方便禅思:努力于禅修。

不苦不乐受:不是苦、也不是乐的感受。又译为“舍受”。

纯大苦聚:全都是大苦的积聚。

广说:详细说明。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及以下各经皆讲明要能如实观察,得先“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有禅定的基础。禅定的原理,可参考卷十四第347经的导读

[进阶辨正]

(六六)[0017b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已,如实观察。云何如实观察?如实观察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

“云何色集?云何受、想、行、识集?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不如实观察色集、色味、色患、色离故,乐彼色,赞叹爱着,于未来世色复生。”受、想、行、识亦如是广说。“彼色生,受、想、行、识生已,不解脱于色,不解脱于受、想、行、识。我说彼不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纯大苦聚,是名色集,受、想、行、识集。

“云何色灭,受、想、行、识灭?多闻圣弟子如实观察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不乐于色,不赞叹色,不乐着色,亦不生未来色。”受、想、行、识亦如是广说。“色不生,受、想、行、识不生故,于色得解脱,于受、想、行、识得解脱。我说彼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聚,是名色灭,受、想、行、识灭。

“是故,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实观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观察,如是乃至作证十二经,亦应广说。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如实知”三字。

“苦”,宋、元、明三本作“苦、纯大苦”。

 

[对应经典]

 

(六七)[0017c1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已,如实观察。云何如实观察?如实知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

“云何色集,受、想、行、识集?愚痴无闻凡夫不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故,乐着彼色,赞叹于色;乐着于色,赞叹色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识集。

“云何色灭,受、想、行、识灭?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故,不乐着色,不赞叹色;不乐着、赞叹色故,爱乐灭;爱乐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云何多闻圣弟子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知彼故不乐着彼识,不赞叹于识;不乐着、赞叹识故,乐爱灭;乐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皆悉得灭。比丘!是名色灭,受、想、行、识灭。

“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观察,乃至作证十二经,亦如是广说。

[校勘]

“住”,明本作“在”。

宋、元、明三本在“灭”字之后尚有“云何多闻圣弟子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知彼故不乐着彼识,不赞叹于识;不乐着、赞叹识故,乐爱灭;乐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八十三字。

 

[读经拾得]

此经举例断“爱”,即可灭掉十二因缘后续的苦果:
借由止观如实知五阴、不执著五阴 → 爱灭 → 取灭 → 有灭 →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进阶辨正]

(六八)[0018a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云何如实观察?如实知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

“云何色集,受、想、行、识集?缘眼及色眼识生,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乃至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如是,缘耳、鼻、舌、身、意,缘意及法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如是乃至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识集。

“云何色灭,受、想、行、识灭?缘眼及色眼识生,三事和合生触,触灭则受灭,乃至纯大苦聚灭,如是耳、鼻、舌、身、意,缘意及法意识生,三事和合生触,触灭则受灭、爱灭,乃至纯大苦聚灭,是名色灭,受、想、行、识灭。

“是故,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观察,乃至作证十二经,亦如是广说。

 受与生及乐  亦说六入处
 一一十二种  禅定三昧

[校勘]

“及”,大正藏原为“乃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及”。

宋、元、明三本无“缘意”二字。

“爱”,宋、元、明三本作“受”。

[注解]

三事和合生触:感官(根)、外境、识,三者和合而生“触”。例如眼根、光线、眼识,三者接触而生“眼触”。

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感官。

三昧: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又译为“三摩地”、“三摩提”,义译为“等持”。

受与生及乐,亦说六入处,一一十二种,禅定三昧经:这是将《杂阿含经》第65经至第68经的关键字整理出来,以方便记忆的摄颂。

[读经拾得]

本经指出,若“触”灭,即可灭掉十二因缘后续的苦果:
触灭 → 受灭 → 爱灭 → 取灭 → 有灭 →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既然触是要三事和合才会生起,抽掉其中一事也就可不生触。例如若在禅定中“关掉”六入处,就能暂时不生触。

另外,有同学曾问:“有‘眼’、‘色’,就有‘眼识’了,为什么佛经中在分析这个流程时,又要多一个‘触’?”

这是因为佛经中以此“触”的提出,强调“眼”、“色”、“眼识”三者都要有,后续的因缘才会产生。

[导读:五阴的四圣谛及十二因缘]

四圣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其中苦谛、集谛与十二因缘的流转相关。灭谛、道谛与十二因缘的还灭相关。

以下几经即在讲说五阴的四圣谛及十二因缘。

(六九)[0018a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身集趣道有身集灭道。云何有身集趣道?愚痴无闻凡夫,见不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故,乐色、叹色、着色、住色;乐色、叹色、着色、住色故,爱乐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纯大苦聚生。如是受、想、行、识广说,是名有身集趣道。比丘!有身集趣道,当知即是苦集趣道。

“云何有身集灭道?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故,于色不乐、不叹、不着、不住;不乐、不叹、不着、不住故,彼色爱乐灭;爱乐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苦、恼,纯大苦聚灭。如色,受、想、行、识亦如是,是名有身灭道迹。有身灭道迹,则是苦灭道迹,是故说有身灭道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当说”,“有”及“当知”,亦如是说

[校勘]

“有身集趣道”,巴利本作 Sakkāyasamudayagāmini。

宋、元、明三本无“集”字。

宋、元、明三本无“则”字。

“苦、恼”,宋、元、明三本作“恼、苦”。

[注解]

有身:由五阴构成的我。音译为萨迦耶。举例而言,执著于“五阴是我”的见解,则称为身见、有身见、萨迦耶见。

有身集趣道:趋向“由五阴构成的我的集起”的途径。

有身集灭道:灭除“由五阴构成的我的集起”的途径。

道迹:途径。

如“当说”,“有”及“当知”,亦如是说:把这段经文的“当说”,用“有”及“当知”分别置换,就是另外两篇经文。

[对应经典]

 

(七〇)[0018b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身苦有身集边有身灭边。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云何有身苦[*]边?谓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是名有身苦[*]边。云何有身集边?谓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着,是名有身集边。云何有身灭边?即此受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着无余断、吐、尽、离欲、灭、寂、没,是名有身灭边。是故当说有身苦[*]边、有身集边、有身灭边。”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当说,有及当知,亦如是说。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我”字。

大正藏无“苦”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有身边”,巴利本作 Sakkāyanta。

“云何”,宋、元、明三本作“何等”。

“受”,元、明二本作“爱”。

宋、元、明三本无“爱”字。[*]

“受”,宋、元、明三本作“爱”。

“吐”,宋本作“苦”。

[注解]

边:原意是“尽头、边界”,这里引申为“部分”的意思。

有身集边:“由五阴构成的我”集起的部分。

有身灭边:“由五阴构成的我”灭除的部分。

受当来有爱:对未来存在的渴爱。其中的“有”即是十二因缘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此词是以“受当来有”形容这种“爱”。

贪、喜俱:伴随着贪欲、喜爱。

彼彼乐着:到处喜爱、执著。“彼”指“那个、那里”,“彼彼”引申为“到处”的意思。

无余断:彻底地断除。又译为“永断无余”。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七一)[0018b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身、有身集、有身灭、有身灭道迹。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有身?谓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是名有身。云何有身集?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染著,是名有身集。云何有身灭?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着无余断、吐、尽、离欲、灭,是名有身灭。

“云何有身灭道迹?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灭道迹。是名当说有身、有身集、有身灭、有身灭道迹。”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余如是说。差别者:“当知有身,当知断有身集,当知证有身灭,当知修断有身道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当说,有及当知,亦如是说。又复差别者:“比丘知有身,断有身集,证有身灭,修断有身道,是名比丘断爱欲缚诸结等法,修无间等,究竟苦边。”

又复差别者:“是名比丘究竟边际,究竟离垢,究竟梵行纯净上士。”

又复差别者:“是名比丘阿罗汉尽诸有漏,所作已作,已舍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解脱。”

又复差别者:“是名比丘断关、度堑,超越境界,脱诸防逻,建圣法幢。”

又复差别者:“云何断关?谓断五下分结。云何度堑?谓度无明深堑。云何超越境界?谓究竟无始生死。云何脱诸防逻?谓有爱尽。云何建圣法幢?谓我慢尽。”

又复差别者:“是名比丘断五枝成六枝[*],守护一依四种弃舍诸谛离诸求净诸觉身行息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纯一立梵行,无上士。”

 其道有三种  实觉亦三种
 有身四种说  罗汉有六种

[校勘]

“枝”,元、明二本作“支”。[*]

[注解]

无间等:洞察。没有任何间隔、差距地以智慧观察。又译作“现观”。

边际:尽头。

梵行:清净的修行。

纯净上士:完全清净的上等人。

尽诸有漏:断尽所有的烦恼。

断关、度堑,超越境界,脱诸防逻,建圣法幢:突破关口,渡过壕沟,超越疆界,脱离各巡逻者(的巡察范围),建立圣法的旗帜。按:这是以战士打胜仗比喻修行人超脱轮回。

有爱:对存在的渴爱。这里的“有”即是十二因缘中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断五枝:断除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成六枝:成就对六根的守护;当六根对六境时,不喜不忧而安住于舍,有正念、正知。

守护一:以正念守护心。

依四种:依于四种事;《成实论》表示可解读四种事为着粪扫衣、常行乞食、依树下坐、服陈弃药,也可解读为熟思而远离(恶象、恶马等)、熟思而习近(衣服、饮食等)、熟思而除遣(散乱、疲劳等)、熟思而忍受(寒热等)。相当的南传经文解释为后者。相当的《增壹阿含经》经文解释作四如意足

弃舍诸谛:舍弃外道以为真实的各种邪见。

离诸求:远离种种的希求、执著。

净诸觉:没有不善的意向;舍断欲的意向(欲觉)、恶意的意向(恚觉)、加害的意向(害觉)。

身行息:身体的各种造作都止息,例如第四禅呼吸止息。也有解为身体轻安(平静、轻松)。

纯一:没有杂质;没有任何缺失。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文中约略提到的比喻:“断关、度堑,超越境界,脱诸防逻,建圣法幢”,以及“断五枝,成六枝,守护一,依四种,弃舍诸谛,离诸求,净诸觉,身行息,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纯一立梵行,无上士。”在卷十五第387经第388经的“读经拾得”有较为详细的比对。

[进阶辨正]

(七二)[0019a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说所知法、智及智者。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所知法?谓五受阴。何等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是名所知法。

什么是智与智者云何为智?调伏贪欲、断贪欲、贪欲,是名为智。

“云何智者?阿罗汉是。阿罗汉者,非有他世死非无他世死非有无他世死非非有无他世死,广说无量,诸数永灭

“是名说所知法、智及智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非有他世死:非“死后有来世”。

非无他世死:非“死后无来世”。

非有无他世死:非“死后有来世、也无来世”。

非非有无他世死:非“死后并非有来世、也并非无来世”。

诸数永灭:已不在轮回之数,不再受后有。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为什么阿罗汉“非有他世死、非无他世死、非有无他世死、非非有无他世死”?

不能说阿罗汉死后有来世(非有他世死),这很容易理解。

但是为什么不能说阿罗汉死后没有来世(非无他世死)?你认为呢?

这议题在经中多次出现,例如卷五第104经、106经,卷三十二第905经,有较详细的讨论。

[进阶辨正]

(七三)[0019a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重担、取担舍担、担者。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重担?谓五受阴。何等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云何取担?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着。

“云何舍担?若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着永断无余已、灭已,吐、尽、离欲、灭、没。

“云何担者?谓士夫是,士夫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族,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命齐限

“是名为重担、取担、舍担、担者。”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已舍于重担,  不复应更取,
 重任为大苦,  舍任为大乐,
 当断一切爱,  则尽一切行,
 晓了有余境,  不复转还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取担”,巴利本作 Bhārādāna。

“舍担”,巴利本作 Bhāranikkhepana。

“担者”,巴利本作 Bhārahāra。

[注解]

取担:拿起重担,这里用以譬喻四圣谛的“集谛”。

舍担:放下重担,这里用以譬喻四圣谛的“灭谛”。

士夫:人。音译为“补特伽罗”。

寿命齐限:寿命的尽头;寿终。

不复转还有:不会再受轮回。即阿罗汉的“不受后有”。

[对应经典]

 

(七四)[0019b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愚痴无闻凡夫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故,于色所乐、赞叹、系着住,色缚所缚,内缚所缚,不知根本,不知津济,不知出离,是名愚痴无闻凡夫。以缚生,以缚死,以缚从此世至他世;于彼亦复以缚生,以缚死,是名愚痴无闻凡夫。随自在,入魔网中,随魔所化,魔缚所缚,为魔所牵。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故,不贪喜色,不赞叹,不系着住,非色缚所缚,非内缚所缚,知根本,知津济,知出离,是名多闻圣弟子。不随缚生,不随缚死,不随缚从此世至他世,不随魔自在,不入魔手,不随魔所作,非魔所缚,解脱魔缚,离魔所牵;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患”,宋、元、明三本作“尽”。

“不”,宋、元、明三本作“有”。

“津济”,大正藏原为“边际”,今依据本经下文改为“津济”。

“魔”,巴利本作 Māra。

[注解]

色缚所缚,内缚所缚:被色系缚所束缚,被内心的系缚所束缚。

根本:这里指生死流转的根源。

津济:渡口,意谓由生死此岸渡脱到涅槃彼岸。

[对应经典]

 

(七五)[0019b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比丘于色、离欲、灭、不起、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如是受、想、行、识,厌、离欲、灭、不起、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比丘亦于色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比丘!如来、应、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有何差别?”

比丘白佛:“如来为法根、为法眼、为法依,唯愿世尊为诸比丘广说此义,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佛与阿罗汉的差别如来、应、等正觉未曾闻法,能自觉法,通达无上菩提,于未来世开觉声闻而为说法,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比丘!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别道、说道、通道,复能成就诸声闻教授教诫;如是说正顺欣乐善法,是名如来、罗汉差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复能”,宋、元、明三本作“能复”。

[注解]

如来、应、等正觉:佛陀。如来、应(供)、等正觉(又译为“正遍知”)是如来十号的前三个,此处以这三个称号来代表佛陀。

无上菩提: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智。

声闻:从佛听法而修行的佛弟子。另译为“弟子”。

正顺:正确的、适合的。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前半表明了佛与阿罗汉的解脱没有差别,与《中阿含经》卷三十六〈梵志品2〉第145经瞿默目揵连经呼应:“梵志瞿默目揵连即问曰:‘阿难,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脱,此三解脱有何差别?有何胜如?’ 尊者阿难答曰:‘目揵连,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脱,此三解脱无有差别,亦无胜如。’”(CBETA, T01, no. 26, p. 655, c27-p. 656, a3)

此经后半则表明了佛陀与阿罗汉的差别,在于佛陀是这个世界、这个时期,第一位无师自悟佛法并教导给众生的觉者,而所有的声闻众乃至阿罗汉,则是听闻佛陀讲说佛法后,照着修行而得以解脱。在卷二十六第684经,则进一步阐述有“如来十力”,是佛陀超越声闻众的能力。

[进阶辨正]

(七六)[0019c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汝等比丘当观察于色,观察色已,见有我、异我、相在不?”

诸比丘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无我,无我者则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若苦者,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当作是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观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观察已,于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者,则无所著;无所著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七七)[0019c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断欲、断阴、得断知、根本断当断色欲贪,欲贪断已,则色断;色断已,得断知;得断知已,则根本断。如截多罗树,未来不复更生。如是受、想、行、识欲贪断,乃至未来世不复更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截多罗树头”,巴利本作 Tālāvatthukatā。

[注解]

多罗树照片,取自 Wikipedia 上 Borassus flabelliformis 照片

多罗树:扇椰子,为棕榈科乔木,此树的树干截断后即无法再发芽生长。在纸发明前,东南亚国家的人民将佛经刻写于此树的叶子保存,称为贝叶经。又译为“贝多罗树”。

[对应经典]

 

(七八)[0020a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色起、住、出,则苦于此起,病于此住,老、死于此出;受、想、行、识亦如是说。比丘!若色灭、息、没,苦于此灭,病于此息,老、死于此没;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灭、息、没:尽灭、寂止、灭没。是以同义字重复以使语意更加充实的用法。

[对应经典]

 

(七九)[0020a1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未来色尚无常,况复现在色。多闻圣弟子如是观察已,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于现在色厌、离欲、灭寂静;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比丘!若无过去色者,多闻圣弟子无不顾过去色;以有过去色故,多闻圣弟子不顾过去色。若无未来色者,多闻圣弟子无不欣未来色;以有未来色故,多闻圣弟子不欣未来色。若无现在色者,多闻圣弟子不于现在色生厌、离欲、灭尽向;以有现在色故,多闻圣弟子于现在色生厌、离欲、灭尽向。受、想、行、识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常,苦、空、非我三经,亦如是说。

[校勘]

“以”,宋本作“已”。[*]

“有”,大正藏原为“欲”,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有”。

[注解]

灭尽向:即“向灭尽”,朝向灭除烦恼、生死。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的南传译本,以及和本经意义雷同的《杂阿含经》卷一第8经、《中阿含经》“跋地罗帝偈”,都没有提到三世“色”的“有”或“无”。

[进阶辨正]

[导读:圣法印]

佛陀所阐述的真理可以透过禅定实证,其中的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这三种禅定,搭配佛法的智慧可以证得解脱,而能称作“三解脱门”。这三解脱门有实作的方法、明确的目标、和验证的条件,让每个人都能一步步实证佛法解脱的境地。由于是可以透过确实的流程让每个人都亲自验证的,佛陀就将修习这三解脱门证得的知见称为“圣法印”。

禅定的练习,在古印度已相当普遍,而佛教即将禅定修习加上四圣谛的智慧观察,证无我、无我所,而能解脱。

(八〇)[0020a25]

阿难菩提树,由阿难求得佛陀的许可后,由给孤独尊者在祇树给孤独园种下。照片取自 wikipedia。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说圣法印见清净。谛听,善思。若有比丘作是说:‘我于空三昧未有所得,而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莫作是说。所以者何?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若有比丘作是说:‘我得空,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此则善说。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斯有是处。云何为圣弟子及见清净?”

比丘白佛:“佛为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诸比丘闻说法已,如说奉行。”

佛告比丘:“空三昧的修法若比丘于空闲处树下坐,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

无相三昧的修法复有正思惟三昧,观色相断,声、香、味、触、法相断,是名无相。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无作(无愿)三昧的修法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贪相断,瞋恚、痴相断,是名无所有。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

“复作是观察:‘若、若而生识者,彼识因、缘,为常、为无常?’

“复作是思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

“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是名比丘当说圣法印、知见清净……”如是广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者”,宋、元、明三本作“断”。

“相”,宋本作“想”。

大正藏无“我”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正思惟三昧”,宋、元、明三本作“思惟”。

[注解]

圣法印:正法的印记;证入解脱的印记。如同印章可证实一个人的身分,佛法的印章就是“法印”,可用以证实正法。

见清净:正确、清净的见解。

无相:不念一切相(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法相等)。

无所有:断除贪瞋痴、没有任何造作。又译为“无作”。

离慢:离于我慢;没有自我中心的傲慢。

知见:了知、见解。

无有是处:没有这样的情形。

云何为圣弟子及见清净:参考前后文及本经异译,这里的“弟子”疑为“法印”的讹误。

正思惟三昧:意向正确的三昧。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的对应经典有《佛说法印经》及《佛说圣法印经》,这两部经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值得对三三昧有兴趣的同学深入研究。

综合这几部对应经典的内容,圣法印的几个重点整理如下:

三三昧 观法重心 解脱五阴的次第 三法印
空三昧 观五阴无常、本空 〔色、受〕 诸行无常
无相三昧 观六境(色声香味触法)灭尽,离诸有想〔,无我相、无我所相〕 诸法无我
无作(无愿)三昧 观无所有、贪瞋痴断〔,观因缘生灭、无我、无我所〕 行、识〔,五蕴皆空,证法寂灭〕 涅槃寂灭

(本表为综合第80经及其对应经典而整理,细部的次第,例如上表内中括弧〔〕的部分,不同的经论略有出入,请以实修印证为依归。)

这里所讲的“圣法印”,也可以对应到用以判别是否为佛陀正法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灭”,如其余经律中所说:

  • 《杂阿含经》卷十第262经:“诸比丘语阐陀言: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CBETA, T02, no. 99, p. 66, b12-14)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九:“诸行皆无常,诸法悉无我,寂静即涅槃,是名三法印。”(CBETA, T23, no. 1442, p. 670, c2-3)

[进阶辨正]

(八一)[0020b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耶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有离车名摩诃男,日日游行,往诣佛所。时,彼离车作是念:“若我早诣世尊所者,世尊及我知识比丘皆悉禅思,我今当诣七菴罗阿耆毘外道所。”即往诣彼富兰那迦叶住处。

时,富兰那迦叶——外道众主,与五百外道前后围遶,高声嬉戏,论说俗事。时,富兰那迦叶遥见离车摩诃男来,告其眷属,令寂静住:“汝等默然!是离车摩诃男是沙门瞿昙弟子,此是沙门瞿昙白衣弟子,毘耶离中最为上首,常乐静寂,赞叹寂静,彼所之诣寂静之众,是故汝等应当寂静。”

时,摩诃男诣彼众富兰那所,与富兰那共相问讯,相慰劳已,却坐一面。时,摩诃男语富兰那言:“我闻富兰那为诸弟子说法:‘无因、无缘众生有垢,无因、无缘众生清净。’世有此论,汝为审有此,为是外人相毁之言?世人所撰,为是法、为非法,颇有世人共论、难问、嫌责以不?”

富兰那迦叶言:“实有此论,非世妄传。我立此论,是如法论,我说此法,皆是顺法,无有世人来共难问而呵责者。所以者何?摩诃男!我如是见、如是说:‘无因、无缘众生有垢,无因、无缘众生清净。’”

时,摩诃男闻富兰那所说,心不喜乐,呵骂已,从座起去,向世尊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以向与富兰那所论事,向佛广说。

佛告离车摩诃男:“彼富兰那为出意语不足记也。如是富兰那愚痴,不辨、不善、非因而作是说:‘无因、无缘众生有垢,无因、无缘众生清净。’所以者何?有因、有缘众生有垢,有因、有缘众生清净。

“摩诃男!何因、何缘众生有垢,何因、何缘众生清净?摩诃男!若色一向是苦,非乐、非随乐、非乐长养、离乐者,众生不应因此而生乐着。摩诃男!以色非一向是苦,乐、随乐、乐所长养、不离乐,是故众生于色染著;染著故系,系故有恼。摩诃男!若受、想、行、识一[*]向是苦,非乐、非随乐、非乐长养、离乐者,众生不应因此而生乐着。摩诃男!以识非一向是苦,乐[*]、随乐、乐所长养、不离乐,是故众生于识染著;染著故系,系故生恼。摩诃男!是名有因、有缘众生有垢。

“摩诃男!何因、何缘众生清净?摩诃男!若色一向是乐,非苦、非随苦、非忧苦长养、离苦者,众生不应因色而生厌离。摩诃男!以色非一向乐,是苦、随苦、忧苦长养、不离苦,是故众生厌离于色;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摩诃男!若受、想、行、识一向是乐,非苦、非随苦、非忧苦长养、离苦者,众生不应因识而生厌离。摩诃男!以受、想、行、识非一向乐,是苦、随苦、忧苦长养、不离苦,是故众生厌离于识;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摩诃男!是名有因、有缘众生清净。

时,摩诃男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而退。

 知法及重担  往诣、观、欲贪
 生及与略说  法印、富兰那

[校勘]

“毘耶离”,巴利本作 Vesālī。

“离车”,巴利本作 Licchavi。

“ 摩诃男”,巴利本作 Mahāli。

“富兰那迦叶”,巴利本作 Pūraṇa Kassapa。

“静寂”,宋、元、明三本作“寂静”。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辨”,宋、元、明三本作“辩”。

大正藏在“一”字之前有一“非”字,今依据本经下文及巴利本删去。[*]

大正藏在“乐”字之前有一“非”字,今依据本经下文及巴利本删去。[*]

[注解]

毘耶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译为“毘舍离”、“鞞舍离”、“广严城”。

重阁讲堂:佛陀的道场之一,在毘舍离城北边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讲堂。又译为“高楼台观”、“大林精舍”。

离车:古代居住在毘舍离城的刹帝利种族名。佛世时此种族实施共和制,颇为富强,佛陀涅槃后,此族的民众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养。

知识:认识的人;朋友。

阿耆毘:“邪命”的音译,即以邪法生活。这里形容以邪法生活的外道。

外道:佛教以外的宗教。另译作“异学”。

富兰那迦叶:外道六师之一,否认善、恶的业报,认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种种恶事不会有罪报;作种种善事,也不会有好报。可说是无因果、无道德论者。又译为“不兰迦叶”。

白衣:在家人。古印度的在家人多穿白色衣服,因此以“白衣”称之。

汝为审有此:你是真有这样的论点吗?审是知道、推究的意思,引申为推究事情是否为真。

顺法:顺着正法。

出意语:虚浮不实的话。

不足:不值得。

长养:生长、滋养。

一向乐:一直都是安乐的。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法中所说的众生“清净”,在于心的解脱。

[进阶辨正]

(八二)[0021a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支提竹园精舍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多闻圣弟子于何所而见无常、苦?”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为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诸比丘闻已,当如说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多闻圣弟子于色见无常、苦,于受、想、行、识,见无常、苦。比丘!色为是常、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无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观察,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故:‘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三)[0021b1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耶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多闻圣弟子于何所见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正观,如实知见?”

比丘白佛:“世尊为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诸比丘闻已,如说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多闻圣弟子于色见非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正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告诸比丘:“色为是常、为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告比丘:“若无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有我、异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正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观察,于色得解脱,于受、想、行、识得解脱。我说彼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纯大苦聚。”

佛说此经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我”字。

“又”,宋、元、明三本作“复”。

 

[对应经典]

 

(八四)[0021c0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是无常,无常则苦,苦则非我;非我者,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是名正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观察;如是观察,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八五)[0021c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比丘!于何所不见我、异我、相在?”

比丘白佛:“世尊为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诸比丘闻已,如说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于色不见有我、异我、相在不?于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色为是常、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佛言:“比丘!若无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多闻圣弟子观察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如是观察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八六)[0022a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无常色有常者,彼色不应有病、有苦,亦不应于色有所求,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常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不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于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无常为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是我、异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实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正观于色,正观已,于色生厌、离欲、不乐、解脱;受、想、行、识,生厌、离欲、不乐、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八七)[0022a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是苦。若色非是苦者,不应于色有病、有苦生,亦不欲令如是,亦不令不如是。以色是苦,以色是苦故,于色病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色为常、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无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于色得解脱,于受、想、行、识得解脱;我说彼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纯大苦聚。”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非”字。

“得”,明本作“行”。

“恼、苦”,宋、元、明三本作“苦、恼”。

“说”,宋、元、明三本作“说已”。

 

[对应经典]

 

杂阿含经卷第三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2/22 17:4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022115707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