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一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导读

(一六一)梵志品梵摩经第十(第四分别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鞞陀提国,与大比丘众俱。

尔时,弥萨罗梵志,名曰梵摩,极大富乐,资财无量,畜牧产业不可称计,封户食邑种种具足丰饶,弥萨罗乃至水草木,谓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特与梵封。梵志梵摩有一摩纳,名优多罗,为父母所举,受生清净,乃至七世父母不绝种族,生生无恶,博闻总持,诵过四典经,深达因、缘、正、文、戏五句说。

听闻佛陀名声

梵志梵摩闻有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游鞞陀提国,与大比丘众俱。彼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十方,彼沙门瞿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于此世,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彼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

听闻佛陀形相

复次,闻彼沙门瞿昙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处真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隐。若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梵志梵摩闻已,告曰:“优多罗!我闻如是:‘彼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游鞞陀提国,与大比丘众俱。’优多罗!‘彼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十方,彼沙门瞿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于此世,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彼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

“复次,优多罗!‘彼沙门瞿昙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处真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隐。若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优多罗!汝受持诸经,有三十二大人之相,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处真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隐。若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优多罗答曰:“唯然。!我受持诸经,有三十二大人之相,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处真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隐。若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验证三十二大人相

梵志梵摩告曰:“优多罗!汝往诣彼沙门瞿昙所,观彼沙门瞿昙为如是,为不如是?实有三十二大人相耶?”

优多罗摩纳闻已,稽首梵志梵摩足,绕三匝而去,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观世尊身三十二相。彼见世尊身有三十相,于二相疑惑,阴马藏及广长舌。世尊念曰:“此优多罗于我身观三十二相,彼见有三十相,于二相疑惑,阴马藏广长舌。我今宁可断其疑惑。”世尊知已,即如其像作如意足,如其像作如意足已,令优多罗摩纳见我身阴马藏及广长舌。

于是,世尊即如其像作如意足,如其像作如意足已,优多罗摩纳见世尊身阴马藏及广长舌。广长舌者,从口出舌,尽覆其面。优多罗摩纳见已,而作是念:“沙门瞿昙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处真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隐。若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优多罗摩纳复作是念:“我宁可极观威仪礼节,及观游行所趣。”于是,优多罗摩纳寻随佛行,于夏四月观威仪礼节,及观游行所趣。优多罗摩纳过夏四月,悦可世尊威仪礼节,及观游行所趣,白曰:“瞿昙!我今有事,欲还请辞。”

世尊告曰:“优多罗!汝去随意。”

优多罗摩纳闻世尊所说,善受善持,即从座起,绕三匝而去,往诣梵志梵摩所。稽首梵志梵摩足,却坐一面。

梵志梵摩问曰:“优多罗!实如所闻,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十方,为如是,为不如是?实有三十二大人相耶?”

优多罗摩纳答曰:“唯然。尊!实如所闻,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十方,沙门瞿昙如是,非不如是,实有三十二相。尊!沙门瞿昙足安平立,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足下生轮,轮有千辐,一切具足,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足指纤长,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足周正直,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足跟踝后两边平满,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足两踝𦟛,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身毛上向,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手足网缦,犹如鹅王,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

“复次,尊!沙门瞿昙手足极妙,柔弱濡软,犹兜罗华,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肌皮濡[*]细,尘水不着,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一一毛,一一毛者,身一一孔一毛生,色若绀青,如螺右旋,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鹿腨肠,犹如鹿王,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阴马藏,犹良马王,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身形圆好,犹尼拘类树,上下圆相称,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身不阿曲,身不曲者,平立伸手以摩其膝,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

“复次,尊!沙门瞿昙身黄金色,如紫磨金,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身七处满,七处满者,两手、两足、两肩及颈,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其上身大,犹如师子!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师子颊车,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脊背平直,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两肩上连,通颈平满,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四十齿,平齿不疏、齿白、齿通味第一味,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梵音可爱,其声犹如迦罗毘伽,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

“复次,尊!沙门瞿昙广长舌,广长舌者,舌从口出,遍覆其面,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承泪处满,犹如牛王,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眼色绀青,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顶有肉髻,团圆相称,发螺右旋,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眉间生毛,洁白右萦,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是谓,尊!沙门瞿昙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

“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处真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隐。若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威仪

“复次,尊!我见沙门瞿昙着衣、已着衣,被衣、已被衣,出房、已出房,出园、已出园,行道至村间,入村、已入村,在巷,入家、已入家,正床、已正床,坐、已坐,澡手、已澡手,受饮食、已受饮食,食、已食,澡手咒愿,从座[*]起,出家、已出家,在巷,出村、已出村,入园、已入园,入房、已入房。尊!沙门瞿昙着衣齐整,不高不下,衣不近体,风不能令衣远离身。尊!沙门瞿昙被衣齐整,不高不下,衣不近体,风不能令衣远离身。尊!沙门瞿昙常著新衣,随顺于圣,以刀割截,染作恶色,如是彼圣染作恶色,彼持衣者,不为财物,不为贡高,不为自饰,不为庄严,但为障蔽蚊虻、风日之所触故,及为惭愧,覆其身故。

“彼出房时,身不低仰,尊!沙门瞿昙出房时,终不低身,尊!沙门瞿昙若欲行时,先举右足,正举正下,行不扰乱,亦无恶乱。行时两踝终不相,尊!沙门瞿昙行时不为尘土所坌。所以者何?以本善行故,彼出园时,身不低仰。尊!沙门瞿昙出园时,终不低身,往到村间,身极右旋,观察如龙,遍观而观,不恐不怖,亦不惊惧,观于诸方。所以者何?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故,彼入村时,身不低仰。尊!沙门瞿昙入村时,终不低身,彼在街巷不低视,亦不仰视,唯直正视,于中不碍所知所见。

“尊!沙门瞿昙诸根常定。所以者何?以本善行故,彼入家时,身不低仰。尊!沙门瞿昙入家时,终不低身。尊!沙门瞿昙回身右旋,正床而坐,彼于床上不极身力坐,亦不以手案坐床,彼坐床已,不悒悒,不烦恼,亦复不乐。受澡水时,不高不下,不多不少,彼受饮食,不高不下,不多不少。尊!沙门瞿昙受食平钵,等羹饭食。尊!沙门瞿昙,齐整徐著口中,抟[*]食未至,不豫张口,及在口中三嚼而咽,无饭及羹亦不断碎,有余在口,复内后抟[*]]]

“尊!吃饭只是为维持生命以修行沙门瞿昙以三事清净,食欲得味,不欲染味彼食,不为财物,不为贡高,不为自饰,不为庄严,但欲存身,久住无患,用止故疹,不起新病,存命无患,有力快乐。饭食已讫,受澡手水,不高不下,不多不少。受澡钵水,不高不下,不多不少。彼洗手净已,其钵亦净,洗钵净已,其手亦净,拭手已,便拭钵,拭钵已,便拭手,彼洗拭钵已,安著一面,不近不远,不数观钵,亦不为钵。彼不毁呰此食,亦不称誉彼食,但暂默然已。为诸居士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即从座起,便退而还,彼出家时,身不低仰。

“尊!沙门瞿昙出家时,终不低身。彼在街巷不低视,亦不仰视,唯直正视,于中不碍所知所见。尊!沙门瞿昙诸根常定。所以者何?以本善行故,彼出村时,身不低仰。尊!沙门瞿昙出村时,终不低身,彼入园时,身不低仰。尊!沙门瞿昙入园时,终不低身。彼中食后,收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坛著于肩上,入房宴坐。尊!沙门瞿昙饶益世间故,入房宴[*]坐。尊!沙门瞿昙则于晡时从宴[*]坐起,面色光泽。所以者何?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故。

“尊!沙门瞿昙口出八种音声,一曰甚深,二曰毘摩楼簸,三曰入心,四曰可爱,五曰极满,六曰活瞿,七曰分了,八曰智也。多人所爱,多人所乐,多人所念,令得心定。尊!沙门瞿昙随众说法,声不出众外,唯在于众,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即从座[*]起,归还本所。尊!沙门瞿昙其像如是,但有殊胜复过于是。尊!我欲诣彼沙门瞿昙,从学梵行。”

梵志梵摩告曰:“随意。”

学生随佛出家

于是,优多罗摩纳稽首梵志梵摩足,绕三匝而去,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白曰:“世尊!愿从世尊学道受具足,成就比丘,得从世尊修行梵行。”

于是,世尊度优多罗摩纳,令学道受具足。度优多罗摩纳,令学道受具足已,游行鞞陀提国,与大比丘众俱,展转进前,到弥萨罗,住弥萨罗大天㮈林

居民皈依佛陀

彼弥萨罗梵志、居士闻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出家学道,游行鞞陀提国,与大比丘众俱,展转来至此弥萨罗,住大天㮈林。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十方,沙门瞿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于此世,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彼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若有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敬重礼拜,供养承事者,快得善利,我等宁可共往见彼沙门瞿昙!礼拜供养。

彼弥萨罗梵志、居士各与等类眷属相随,从弥萨罗出,北行至大天㮈林,欲见世尊礼拜供养。往诣佛已,或有弥萨罗梵志、居士稽首佛足,却坐一面,或有与佛共相问讯,却坐一面,或有叉手向佛,却坐一面,或有遥见佛已,默然而坐。彼弥萨罗梵志、居士各各坐已,佛为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默然而住。

老师皈依佛陀

梵志梵摩闻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出家学道,游行鞞陀提国,与大比丘众俱,展转来至此弥萨罗国,住大天㮈林。彼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十方,彼沙门瞿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于此世,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彼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若有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敬重礼拜,供养承事者,快得善利,我宁可往见沙门瞿昙!礼拜供养。

梵志梵摩告御者曰:“汝速严驾!讫还欲往诣沙门瞿昙!”

御者受教,即速严驾讫,还白曰:“严驾已毕,尊自知时。”于是,梵摩乘极贤妙车,从弥萨罗出,北行至大天㮈林,欲见世尊礼拜供养。

尔时,世尊在无量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梵志梵摩遥见世尊在无量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见已,恐怖。于是,梵摩即避在道侧,至树下住,告一摩纳:“汝往诣彼沙门瞿昙,为我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作如是语:‘瞿昙!我师梵摩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瞿昙!我师梵摩欲来见沙门瞿昙!’”

于是,摩纳即受教行,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白曰:“瞿昙!我师梵摩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瞿昙!我师梵摩欲来见沙门瞿昙!”

世尊告曰:“摩纳!令梵志梵摩安隐快乐,令天及人、阿修罗、揵沓和、罗刹及余种种身安隐快乐。摩纳!梵志梵摩欲来随意。”

于是,摩纳闻佛所说,善受善持,即从座起,绕佛三匝而去,还诣梵志梵摩所,白曰:“尊!我已通沙门瞿昙,彼沙门瞿昙今住待尊,唯尊知时。”

梵志梵摩即从车下,步诣佛所。彼众遥见梵志梵摩来,即从座起,开道避之。所以者何?以有名德及多识故。

梵志梵摩告彼众曰:“诸贤!各各复坐,我欲直往见沙门瞿昙。”于是,梵摩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

尔时,梵摩不坏二根,眼根及耳根。梵志梵摩坐已,谛观佛身三十二相,彼见三十相,于二相有疑,阴马藏及广长舌。梵志梵摩即时以偈问世尊曰:

“如我昔曾所闻,  三十二大人相,
 于中求不见二,  尊沙门瞿昙身。
 为有阴马藏不?  一切人尊深密,
 云何为人最尊,  不现视微妙舌?
 若尊有广长舌,  唯愿令我得见,
 今实有疑惑心,  愿调御决我疑。”

世尊作是念:“此梵志梵摩求我身三十二相,彼见三十,于二有疑,阴马藏及广长舌,我今宁可除彼疑惑。”世尊知已,作如其像如意足,作如其像如意足已,梵志梵摩见世尊身阴马藏及广长舌,于中广长舌者,舌从口出,尽覆其面。世尊止如意足已,为梵志梵摩说此颂曰:

“谓汝昔曾所闻,  三十二大人相,
 彼一切在我身,  满具足最上正。
 调御断于我疑,  梵志发微妙信。
 至难得见闻,  最上正尽觉。
 出世为极难,  最上正尽觉,
 梵志我正觉,  无上正法王。”

梵志梵摩闻已,而作是念:“此沙门瞿昙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谓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处真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隐。若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于是,世尊而作是念:“此梵志梵摩长夜无谀谄、无欺诳,所欲所问者,一切欲知非为触娆,彼亦如是,我宁可说彼甚深阿毘昙。”世尊知已,为梵志梵摩即说颂曰:

“现世乐法故,  饶益为后世,
 梵志汝问事,  随本意所思。
 彼彼诸问事,  我为汝断疑。”

老师问佛法义

 世尊既许问,  梵志梵摩故,
 便问世尊事,  随本意所思

“云何为梵志,  三达有何义?
 以何说无著,  何等正尽觉?”

尔时,世尊以颂答曰:

“灭恶不善法,  立住释梵行,
 修习梵志行,  以此为梵志。
 明达于过去,  见乐及恶道,
 得尽无明
,  知是立牟尼。
 善知清净心,  尽脱淫怒痴,
 成就于三明,  以此为三达。
 远离不善法,  正住第一义
 第一世所敬,  以此为无著。
 饶益天及人,  与眼灭坏诤,
 普知现视尽,  以此为正觉。”

于是,梵摩即从座起,欲稽首佛足,彼时大众同时俱发高大音声:“沙门瞿昙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所以者何?此弥萨罗国所有梵志、居士者,梵志梵摩于彼最第一,谓出生故。梵志梵摩为父母所举,受生清净,乃至七世父母不绝种族,生生无恶,彼为沙门瞿昙极下意敬作礼,供养奉事。沙门瞿昙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所以者何?此弥萨罗国所有梵志、居士者,梵志梵摩于彼最第一,谓学书故。梵志梵摩博闻总持,诵过四典经,深达因、缘、正、文、戏五句说。彼为沙门瞿昙极下意尊敬作礼,供养奉事。

“沙门瞿昙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所以者何?此弥萨罗国所有梵志、居士者,梵志梵摩于彼最第一,谓财物故。梵志梵摩极大富乐,资财无量,畜牧产业不可称计,封户食邑种种具足丰饶,弥萨罗乃至水草木,谓王摩竭提未生怨鞞陀提子特与梵封,彼为沙门瞿昙极下意尊敬作礼,供养奉事。沙门瞿昙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所以者何?此弥萨罗国所有梵志、居士者,梵志梵摩于彼最第一,谓寿命故。梵志梵摩极大长老,寿命具足,年百二十六,彼为沙门瞿昙极下意尊敬作礼,供养奉事。”

是时,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大众心之所念,世尊知已,告梵志梵摩:“止!止!梵志!但心喜足,可还复坐,为汝说法。”

梵志梵摩稽首佛足,却坐一面,世尊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如诸佛法,先说端正[*]法,闻者欢悦,谓说施、说戒、说生天法,毁呰欲为灾患,生死为秽,称叹无欲为妙,道品白净。为说是已,佛知彼有欢喜心、具足心、柔软心、堪耐心、昇上心、一向心、无疑心、无盖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谓如诸佛所说正心,世尊具为彼说苦、集、灭、道。梵志梵摩即于座上见四圣谛,苦、集[*]、灭、道,犹如白素,易染为色。如是梵摩即于座[*]上见四圣谛,苦、集[*]、灭、道。

于是,梵摩见法得法,觉白净法,断疑度惑,更无余尊,不复由他,无有犹豫,已住果证,于世尊法得无所畏,即从座[*]起,稽首佛足:“世尊!我今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唯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

时,梵志梵摩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唯愿明日垂顾受请,及比丘众。”世尊为梵志梵摩故,默然而受。

梵志梵摩知世尊默然受已,稽首佛足,绕三匝而去,还归其家。即于其夜施设肴馔极妙上味、种种丰饶食啖含消,施设已讫,平旦敷床,至时唱曰:“世尊!饮食已办,唯圣知时。”

于是,世尊过夜平旦,着衣持钵,比丘翼从,世尊在前,往诣梵志梵摩家,于比丘众前敷座而坐。梵志梵摩知世尊及比丘众众坐已定,自行澡水,以上味肴馔、种种丰饶食啖含消,自手斟酌,令极饱满,食讫收器,行澡水竟,取一小床,坐受咒愿。

梵志梵摩坐已,世尊为彼说咒愿曰:

咒火第一斋,  通音诸音本
 王为人中尊,  海为江河长,
 月为星中明,  明照无过日,
 上下维诸方,  及一切世间,
 从人乃至天,  唯佛最第一。”

于是,世尊为梵志梵摩说咒愿已,从座起去,弥萨罗国住经数日,摄衣持钵,则便游行至舍卫国,展转进前,到舍卫国,住胜林给孤独园。于是,众多比丘舍卫乞食时,闻彼弥萨罗梵志梵摩以偈问佛事,彼便命终。诸比丘闻已,食讫,中后收举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坛著于肩上,往诣佛所,稽首作礼,却住一面,白曰:“世尊!我等众多比丘平旦着衣,持钵入舍卫乞食时,闻彼弥萨罗梵志梵摩以偈问佛事,彼便命终。世尊!彼至何处,为生何许,后世云何?”

世尊答曰:“比丘!梵志梵摩极有大利,最后知法,为法故不烦劳我。比丘!梵志梵摩五下分结尽,生彼得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尔时,世尊记说梵摩得阿那含。

佛说如是。梵志梵摩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梵摩经第十竟🄐(六千七百七十六字)🄑

中阿含🄒梵志品第一竟🄓(三万四百五十四字)🄔(第四分别诵)🄕🄖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一(六千七百七十六字)🄗🄘

[校勘]

“第十”,明本作“第二十”。

明本无“第四分别诵”五字。

“鞞陀提”,巴利本作 Videha。

“弥萨罗”,巴利本作 Mithilā。

“梵志”,巴利本作 Brāhmaṇa。

“梵摩”,巴利本作 Brahmāyu。

“丰饶”,大正藏原为“食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丰饶”。

“四典经”,巴利本作 Tiṇṇa veda。

“士”,大正藏原为“土”,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士”。

“正”,大正藏原为“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优多罗”,巴利本作 Uttara。

圣本无“法”字。

大正藏在“尊”字之前有一“世”字,今依据明本删去。

“相”,明本作“之相”。

“摩纳”,巴利本作 Mānava。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明本改作“座”。[*]

“𦟛”,宋本作“𦢚”。

“鹅”,大正藏原为“雁”,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鹅”。

“濡”,大正藏原为“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濡”。[*]

“腨”,大正藏原为“𨄔”,元、明、圣三本作“腨”,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腨”。

“伸”,圣本作“申”。

“颈”,大正藏原为“项”,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颈”。

“平”,大正藏原为“牙”,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平”。

“迦罗毘伽”,巴利本作 Karavīka-bhāṇi。

“裟”,大正藏原为“娑”,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裟”。

“不”,元本作“人”。

“踝”,宋本作“腂”。

“掁”,宋本作“撑”,圣本作“棠”。

“饭”,大正藏原为“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饭”。

“抟”,圣本作“揣”。[*]

“贡”,圣本作“切”。

“患”,宋、元、明、圣四本作“恶”。

“澡”,大正藏原为“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澡”。

“暂”,大正藏原为“惭”,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暂”。

“然”,圣本作“然食”。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坛”,大正藏原为“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坛”。

“宴”,圣本作“燕”。[*]

“簸”,圣本作“薮”。

“归还”,大正藏原为“还归”,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归还”。

“大天㮈林”,巴利本作 Makhādevambavana。

“士”,元本作“寺”。

“讫还”,大正藏原为“我今”,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讫还”。

“世”,元本作“出”。

“见”,宋、元、明三本作“欲见”。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座”。

“座”,圣本作“坐”。

“宝”,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前后文补上。

“杖”,大正藏原为“枝”,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杖”。

“裟”,大正藏原为“娑”,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裟”。

“谀”,圣本作“谕”。

“说”,圣本作“请”。

“既”,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既”。

“世尊既许问,梵志梵摩故,便问世尊事,随本意所思”,巴利本作 Athakho Brahmāyu brāhmaṇo Bhagavanta gāthāhiṃ ajjhabhāsi。

“三达”,巴利本作 Tevijja。

“尽”,圣本作“真”。

“释”,大正藏原为“择”,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释”。

“行”,大正藏原为“正”,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行”。

“尽无明”,大正藏原为“无明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尽无明”。

“讫”,大正藏原为“说”,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讫”。

“为正”,大正藏原为“正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为正”。

“座”,宋本作“坐”。

圣本无“尊”字。

“丰饶”,大正藏原为“食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丰饶”。

“提”,大正藏原为“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提”。

“特”,宋、元、明、圣四本作“待”。

“喜”,圣本作“意”。

“堪受”,大正藏原为“受佛”,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堪受”。

“心”,大正藏原为“要”,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心”。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集”。[*]

“座”,圣本作“坐”。[*]

“犹如白素,易染为色。如是”,巴利本作 Seyyathāpi nāma suddham vattham apagatakāḷakaṃ sammadeva rajanaṃ patigaṇheyya, evaṃ evaṃ。

“叉”,大正藏原为“又”,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叉”。

“味”,元、明二本作“法”。

“饮”,大正藏原为“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饮”。

“进前”,大正藏原为“前进”,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进前”。

“坛”,大正藏原为“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坛”。

“我”,宋本作“众”。

🄐 明本无“梵摩经第十竟”六字。

🄑 “六千七百七十六字”,宋本作“六千七百六十四字”,元、明、圣三本无“六千七百七十六字”八字。

🄒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第一竟”,明本作“第二十竟”。

🄔 “三万四百五十四字”,明本无“三万四百五十四字”八字。

🄕 大正藏原无“第四分别诵”五字,今依据宋、元二本补上。

🄖 圣本在“诵”字之后有“性空佛海德佛药王佛天王佛观世音菩萨药王菩萨”二十一字及光明皇后愿文。

🄗 宋、元、明、圣四本无“六千七百七十六字”八字。

🄘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一(六千七百七十六字)”,大正藏原将“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一(六千七百七十六字)”十七字置于“中阿含梵志品第一竟(三万四百五十四字)(第四分别诵)”前行,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置卷末。

[注解]

弥萨罗:中印度的古城,是鞞陀提国的首都,属于跋耆族。《中阿含经》卷十四第67经记载,佛陀在过去世曾于此城的林中作转轮圣王,之后出家修行但没有解脱。又译为“弥梯罗”、“弥𫄨罗”。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净的修行)的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音译为“婆罗门”。

食邑:古代君主赏赐臣子封地,即以此地租税作为其俸禄。

摩竭陀: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恒河中游南岸地区,首府是王舍城。另译为“摩竭提”。

摩纳:少年或少年学生。又译为“摩那婆”、“摩纳磨”。

四典经:即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为古印度婆罗门教根本圣典。

释种子:释迦族血统的人,这里特指佛陀。

初妙、中妙、竟亦妙:从开始、中间、到最后都是善的。

三十二大人之相:古印度相术认为最有福报的人的三十二个形体相貌特征,相传有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为转轮圣王,出家可成佛。

转轮王:以正法统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善业感召天空中飞来轮宝,四方国家看到轮宝就自行归服,因此称作转轮王。又译为“转轮圣王”。

四种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

汝受持诸经,有三十二大人之相:你读过各种婆罗门经典,里面就有记载“三十二大人之相”。

尊:相当的南传经文为“亲爱的梵摩”。在下文当中也见到优多罗多次称梵摩为“尊”。

阴马藏:指男性阴部(根部)像马一样隐藏于体内。

广长舌:舌头既广且长,从口伸出可覆盖整个脸部直到发际。

手足网缦:手、足的指间,有如网络般交错的纹路。

师子颊车:两颊丰满,如同狮子颊。

绀青:颜色青而含赤。

掁:读音“成”,碰触。

髀:膝部以上的大腿骨,或指大腿。

悒悒:不安。

抟食:进食。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为抟食。“抟”读音同“团”。

抟食未至,不豫张口,及在口中三嚼而咽,无饭及羹亦不断碎有余在口,复内后抟:不在食物还没送到嘴巴前就先张开嘴巴(嘴馋),食物送入口中后,咀嚼三次才咽下(细嚼慢咽),等到口中没有剩饭、剩粥、或其他残渣时,才会再将食物送到口中(再吃一口食物)。

用止故疹:因此而止住旧有的疾病。

八种音声:形容佛陀说话声音的八种特色,《一切经音义》解说为“极好、柔软、和适、尊慧、不女、不误、深远、不竭”,南传作“流畅、明了、美妙、和雅、充满、不乱、甚深、广博”。

大天㮈林:大天芒果林,曾为释迦牟尼佛前世大天转轮圣王的根据地,详见《中阿含经》卷十四〈王相应品 1〉第67经大天㮈林经。

快得善利:真是受益良多。

不坏二根,眼根及耳根:眼和耳都健康;耳聪目明,

阿毘昙:为音译,其中“阿毘”指殊胜,“阿毘昙”字面直译为“胜法”,又译为“论”,指为阐明法义的问答论议,后来也指佛弟子对经的论述。又译作“阿毘达磨”。

三达: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尽明(漏尽神通)。又译为“三明”、“三达明”。以此对照婆罗门的三明:七代(宿世)血统、诸吠陀经典、外貌端正。对照经典有《杂阿含886经》《长阿含三明经》《长部13经》

明达于过去,见乐及恶道,得尽无明讫:通晓过去世(宿命明),见到未来世往生去处为乐的善道或苦的恶道(天眼明),得以灭尽了无明(漏尽明)。

第一义:第一的义理;究竟的真理。

下意:谦卑。

他心智:知道他人心里在想什么的神通。

咒火第一斋,通音诸音本:祭祀时所供的火(能烧尽一切)是最清净的,通用的音韵是各种发音的根本。

五下分结:身见(执著于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贪欲、瞋恚。断除五下分结,即为第三果圣者。

[对应经典]

  • 待加上:中部91经

[读经拾得]

  • 释迦牟尼佛像的发型

本经提到“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剃除须发,著袈裟衣”,可见佛陀在世时对一般人的形象为标准的佛教出家人,剃除须发、穿着袈裟。其他经律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例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85经:“尔时,世尊新剃须发,于后夜时结跏趺坐,直身正意,系念在前,以衣覆头。”(CBETA, T02, no. 99, p. 155, c1-2)

因为婆罗门教的修行人蓄发的较多,有的外道会以“秃头沙门”、“剃头沙门”来骂佛陀,例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57经:“火与婆罗门遥见佛来,作是念:‘秃头沙门何故数来,贪美食耶?’”(CBETA, T02, no. 99, p. 308, a7-9)

佛陀强调他也是僧众的一分子,经中也有记载许多人遇到佛陀却不知道他是释迦牟尼佛,只知道他是僧团的一分子。僧众的穿着都很朴素,佛陀平日穿着也如此,因此外人才分不出来。

那么为何北传、南传、藏传,包含全世界的博物馆,都少见比丘形象的释迦牟尼佛像呢?

因为佛世时不流行造佛像,当时的弟子通常以菩提树代表佛陀成道,法轮代表佛陀说法,足印代表佛陀游化,佛塔代表佛陀涅槃,礼佛通常就礼佛陀本人,或是礼这些象征物,自然很少真正的佛陀造像。(至于网络谣言号称诸如大英博物馆所收录佛陀在世时的绘像,其实都是假的。)

佛像是在像法时期才开始盛行的,佛像旨在让人有忆念佛陀的目标,但是塑像并不等同佛陀。此时距离佛陀的时代已过了约五百年,塑造佛像的艺术家只能从经典中提到佛陀的“三十二相”找寻灵感,其中的“顶上肉髻”相在本经也记载为:“顶有肉髻,团圆相称,发螺右旋”就具相化成为“螺丝发型”,搭配犍陀罗、秣菟罗等地的造像艺术,而有了典雅庄严的佛像。因此释迦牟尼佛像上的“螺丝发型”其实不是头发,更不是发型,而是“顶上肉髻”相的视觉化。

佛陀刚出生还没头发时,就被看出有三十二相。三十二相是古印度的命相用语,为凸显特定表征的讲法,不是写实的叙述。就如同中国古代命相所说的“断掌”并不是说手掌断掉了。根据命相用语所作的视觉化,自然不会是精确的佛陀形象。至于婆罗门命相用语的原义如何?经过了几千年,许多已不可考。

无论如何,所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发型如何都不影响佛陀的慈悲与智慧,佛像只要能让人忆念佛陀,就能发挥其功效,而在念佛时我们心中去除贪瞋痴、生起慈悲与智慧,就是佛像最大的价值。

[进阶辨正]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一.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9/14 23:55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669578552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