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一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苦乐品第二十

导读

(一)[0655a06]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有四人出现于世。云何为四?或有人先苦而后乐;或有人先乐而后苦;或有人先苦而后苦;或有人先乐[*]而后乐。

云何人先苦而后乐?或有一人生卑贱家,或杀人种、或工师种、或邪道家生,及余贫匮之家,衣食不充,彼人便生彼家。然复彼人无有邪见,彼便有此见:有施、有受者,有今世、有后世,有沙门、婆罗门,有父、有母,世有阿罗汉等受教者,亦有善恶果报。若彼有极富之家,以知昔日施德之报,不放逸报。彼若复见无衣食家者,知此人等不作施德,恒值贫贱。我今复值贫贱,无有衣食,皆由日不造福故,诳惑世人,行放逸法,缘此恶行之报,今值贫贱,衣食不充。若复见沙门、婆罗门修善法者,便向忏悔,改往所作;若复所有之遗余,与人等分。彼身坏命终,生善处;若生人中,多财饶宝,无所乏短。是谓此人先苦而后乐。

“何等人先乐而后苦?于是,或有一人生豪族家,或刹利种、或长者种、或大姓家,及诸富贵之家,衣食充足,便生彼家。然彼人恒怀邪见,与边见共相应,彼便有此见:无施、无受者,亦无今世、后世之报,亦无父母,世无阿罗汉,亦无有得证者,亦复无有善恶之报。彼人有此邪见,若复见有富贵之家,而作是念:‘此人久有此财宝耳。’男者久是男,女者久是女,畜生者久是畜生。不好布施,不持戒律。若彼见沙门、婆罗门奉持戒者,起瞋恚心:‘此人虚伪,何处当有福报之应?’彼人身坏命终之后,生地狱中;若得作人,在贫穷家生,无有衣食,身体裸露,衣食不充。是谓此人先乐而后苦。

“何等人先苦[*]而后苦?于是,有人生贫贱家,或杀人种、或工师种,及诸下劣之家,无有衣食,而此人生彼家。然复彼人身抱邪见,与边见共相应,彼人便有此见:无施、无有受者,亦无今世、后世善恶之报,亦无父母,世无阿罗汉。不好布施,不奉持戒。若复见沙门、婆罗门,即兴瞋恚向贤圣人;彼人见贫者,言久来有是;见富者,言久来有是;见父者,昔者是父,见母者,昔者是母。彼若身坏命终,生地狱中;若生人中,极为贫贱,衣食不充,是谓此人先苦而后苦。

“彼云何人先乐而后乐?彼或有一人生富贵家,或刹利种、或梵志种、或生国王种、或长者种生,及诸饶财多宝家生,所生之处无有乏短,彼人便生此家。然后彼人有正见,无有邪见,彼便有此见:有施、有受者,有今世、后世,世有沙门、婆罗门,亦有善恶之报,有父、有母,世有阿罗汉。彼人若复见富贵之家饶财多宝者,便作是念:‘此人昔日布施之所致。’若复见贫贱之家,‘此人昔者,皆由不布施故。故我今可随时布施,莫后更生贫贱之家,然常好喜施惠于人。’彼人若见沙门、道士者,随时问讯可否之宜,供给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尽惠施之。若复命终之后,生善处天上;若人中,生富贵之家,饶财多宝,是谓此人先乐[*]而后乐。”

是时,有一比丘白世尊曰:“我观今世众生先苦而后乐,或有众生于今世先乐而后苦,或有众生于今世先苦[*]而后苦,或有众生先乐[*]而后乐。”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有此因缘,使众生之类先苦而后乐,亦复有此众生先乐而后苦,亦复有此众生先苦[*]而后苦,亦复有众生先乐[*]而后乐。”

比丘白佛:“复以何因缘先乐而后苦?复以何因缘先苦而后乐?复以何因缘先苦[*]而后苦?复以何因缘先乐[*]而后乐?”

世尊告曰:“比丘当知,若人寿百岁,正可十十耳。若使寿终冬、夏、春、秋。若复,比丘!百岁之中作诸功德,百岁之中造诸恶业,作诸邪见,彼于异时,或冬受乐,夏受苦。若百岁之中,功德具足,未曾有短;若复在中百岁之内,作诸邪见,造不善行,先受其罪,后受其福。若复少时作福,长时作罪;后生之时少时受福,长时受罪。若复少时作罪,长复作罪,彼人后生之时先苦[*]而后苦。若复于少时作诸功德,分檀布,彼于后生先乐[*]而后乐。是谓,比丘!以此因缘先苦而后乐,亦由此因缘先乐而后苦,亦由此因缘先苦而后苦,亦由此因缘先乐而后乐。”

比丘白佛言:“唯愿,世尊!若有众生欲先乐而后乐,当行布施,求此先乐而后乐。”

世尊告曰:“如是,比丘!如汝所言,若有众生欲成涅槃及阿罗汉道乃至佛道,当于中行布施,作诸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含=鋡【圣】*

  “含”,圣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为“含”,今依据圣本改作“鋡”。

(东晋…译)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宋】【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明】,〔东晋…译〕十三字-【圣】

  ????

九=八【圣】

  “九”,圣本作“八”。
  “八”,大正藏原为“九”,今依据圣本改作“八”。

而后=后亦【圣】*

  “而后”,圣本作“后亦”。
  “后亦”,大正藏原为“而后”,今依据圣本改作“后亦”。

(彼)+云【元】【明】

  “云”,元、明二本作“彼云”。
  大正藏无“彼”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之=乏【宋】

  “之”,宋本作“乏”。
  “乏”,大正藏原为“之”,今依据宋本改作“乏”。

见+(者)【宋】

  “见”,宋本作“见者”。
  大正藏无“者”字,今依据宋本补上。

〔有〕-【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有”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彼〕-【圣】

  圣本无“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彼”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德之=之德【宋】【元】【明】

  “德之”,宋、元、明三本作“之德”。
  “之德”,大正藏原为“德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之德”。

曩=往【圣】

  “曩”,圣本作“往”。
  “往”,大正藏原为“曩”,今依据圣本改作“往”。

日=昔【宋】【元】【明】【圣】

  “日”,宋、元、明、圣四本作“昔”。
  “昔”,大正藏原为“日”,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昔”。

之遗=乏匮【宋】【元】【明】

  “之遗”,宋、元、明三本作“乏匮”。
  “乏匮”,大正藏原为“之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乏匮”。

处+(天上)【宋】【元】【明】

  “处”,宋、元、明三本作“处天上”。
  大正藏无“天上”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天上)+人【圣】

  “人”,圣本作“天上人”。
  大正藏无“天上”二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心〕-【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心”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心”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穷=贱【宋】【元】【明】

  “穷”,宋、元、明三本作“贱”。
  “贱”,大正藏原为“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贱”。

后=复【宋】【元】【明】

  “后”,宋、元、明三本作“复”。
  “复”,大正藏原为“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复”。

正=等【宋】【元】【明】

  “正”,宋、元、明三本作“等”。
  “等”,大正藏原为“正”,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等”。

(世)+有【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世有”。
  大正藏无“世”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故〕-【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故”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饮=饭【圣】*

  “饮”,圣本作“饭”。
  “饭”,大正藏原为“饮”,今依据圣本改作“饭”。

床+(敷)【明】,床+(蓐)【圣】

  ????

(在)+人【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在人”。
  大正藏无“在”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此)+众【宋】【元】【明】【圣】

  “众”,宋、元、明、圣四本作“此众”。
  大正藏无“此”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乐=苦【宋】【元】【明】

  “乐”,宋、元、明三本作“苦”。
  “苦”,大正藏原为“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苦”。

苦=乐【宋】【元】【明】

  “苦”,宋、元、明三本作“乐”。
  “乐”,大正藏原为“苦”,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乐”。

苦=乐【宋】【元】【明】

  “苦”,宋、元、明三本作“乐”。
  “乐”,大正藏原为“苦”,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乐”。

乐=苦【宋】【元】【明】

  “乐”,宋、元、明三本作“苦”。
  “苦”,大正藏原为“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苦”。

“作”,大正藏原为“在”,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作”。

施+(长复作诸功德分段布施)十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无“”字,今依据本补上。

〔亦〕-【圣】

  圣本无“亦”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亦”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愿=然【宋】【元】【明】

  “愿”,宋、元、明三本作“然”。
  “然”,大正藏原为“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然”。

[注解]

分檀布施:分送物资而布施。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世尊说明, 这一世到下一世的变化, 有四种情况:

1. 先苦后乐: 这一世贫困匮乏, 抱持正见 (有轮回转世, 有善恶果报, 烦恼断尽得涅槃), 行善, 布施, 下一世富足安乐.

2. 先乐后苦: 这一世富足安乐, 抱持邪见 (没有轮回转世, 没有善恶果报, 不知烦恼断尽得涅槃), 作恶, 不布施, 下一世贫困匮乏, 甚至转生地狱.

3. 先苦后苦: 这一世贫困匮乏, 抱持邪见 (没有轮回转世, 没有善恶果报, 不知烦恼断尽得涅槃), 作恶, 不布施, 下一世贫困匮乏, 甚至转生地狱.

4. 先乐后乐: 这一世富足安乐, 抱持正见 (有轮回转世, 有善恶果报, 烦恼断尽得涅槃), 行善, 布施, 下一世富足安乐, 甚至转生天上.

比丘和世尊进一步讨论到, 如果把时间轴从两世拉到一世, 在今世, 同样有这四种情况: 先苦后乐, 先乐后苦, 先苦后苦, 先乐后乐.

(二)[0656a06]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人出现于世。云何为四?或有人身乐心不乐;或有人心乐身不乐;或有人心亦不乐身亦不乐;或有人身亦乐心亦乐。

“彼何等人身乐心不乐?于是,作福凡夫人,于四事供养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无所短乏,但不免饿鬼、畜生、地狱道,亦复不[*]免恶趣中。是谓此人身乐心不乐。

“彼何等人心乐身不乐?所谓阿罗汉不作功德,于是四事供养之中,不能自办,终不能得,但[*]免地狱、饿鬼、畜生之道,犹如罗汉唯喻比丘。是谓此人心乐身不乐。

“彼何等人身亦不乐心亦不乐?所谓凡夫之人不作功德,不能得四事供养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恒不免地狱、饿鬼、畜生道。是谓此人身亦不乐心亦不乐。

“彼何等人身亦乐心亦乐?所谓作功德阿罗汉,四事供养无所短乏,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复免地狱、饿鬼、畜生道。所谓尸婆比丘是。是谓,比丘!世间有此四人。是故,比丘!当求方便,当如尸婆[*]罗比丘。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床+(敷)【宋】*【元】*【明】*,床+(蓐)【圣】

  ????

短乏=乏短【宋】【元】【明】

  “短乏”,宋、元、明三本作“乏短”。
  “乏短”,大正藏原为“短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乏短”。

免=勉【圣】*

  “免”,圣本作“勉”。
  “勉”,大正藏原为“免”,今依据圣本改作“勉”。

唯喻=维渝【圣】,唯=维【宋】【元】【明】

  ????

恒=复【宋】【元】【明】【圣】

  “恒”,宋、元、明、圣四本作“复”。
  “复”,大正藏原为“恒”,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复”。

“婆”,大正藏原为“波”,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婆”。*

〔当〕-【圣】

  圣本无“当”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当”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注解]

尸婆罗:比丘名,佛陀称赞他“功德盛满,所适无短”第一。

[对应经典]

 

(三)[0656a29]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说四梵之福。云何为四?若有信善男子、善女人,未曾起偷婆处,于中能起偷婆者,是谓初梵之福也。复次,信善男子、善女人,补治故寺者,是谓第二受梵之福也。复次,[*]信善男子、善女人,和合圣众者,是谓第三受梵之福。复次,若多萨阿竭初转法轮时,诸天、世人劝请转法轮,是谓第四受梵之福,是谓四受梵之福。”

尔时,有异比丘白世尊言:“梵天之福竟为多少?”

世尊告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今当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

世尊告曰:“阎浮里地东西七千由旬,南北二万一千由旬,地形像车,其中众生所有功德,正可与一轮王功德等。

瞿耶尼纵广三十二万里,地形如半月。比丘当知,阎浮地人民,及一[*]轮王之德,比彼人者,与彼一人德等。

“复次,比丘!弗于逮里地纵广三十六万里,地形方正,计阎浮里地及瞿耶尼二方之福,故不如彼弗于逮一人之福。

“比丘当知,郁单纵广四十万里,地形如月满,计三方人民之福,故不如郁单曰一人之福。

“比丘当知,计四天下人民之福,故不如四天王之德;计四天下人民之福及四天王,故不如三十三天之福;计四天下及四天王、三十三天,故不如释提桓因一人之福;计四天下及四天王及三十三天及释提桓因,故不如一艳天之福;计四天下及四天王、三十三天、释提桓因及艳天,故不如一兜术天福;计从四天下至兜术天之福,故不如一化自在天之福;计从四天下至化自在天之福,故不如一他化自在天之福;计从四天下至他化自在天之福,故不如一梵天王之福。

“比丘当知,此是梵天之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其福者,此是其量也。是故,比丘!欲求梵天福者,当求方便,成其功德。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信〕-【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信”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信”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受〕-【宋】

  宋本无“受”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受”字,今依据宋本删去。

福+(也)【宋】【元】【明】

  “福”,宋、元、明三本作“福也”。
  大正藏无“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言=曰【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为“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转)+轮【圣】*

  “轮”,圣本作“转轮”。
  大正藏无“转”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里地〕-【圣】,里=人民【宋】【元】【明】

  ????

里=之【元】【明】

  “里”,元、明二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为“里”,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之”。

曰=越【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为“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越”。

〔及〕-【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及”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天+(之)【宋】【元】【明】【圣】

  “天”,宋、元、明、圣四本作“天之”。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注解]

四梵之福:四种能体验梵天喜乐的善业。

偷婆:供奉舍利(遗骸)的塔。

多萨阿竭:译为如来,佛陀十号之一。

艳天:欲界六天的第三天。又译为“夜摩天”、“焰摩天”。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和合圣众者,是谓第三受梵之福”可参考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10第40经阿难经第二

《阿毘达磨俱舍论》卷第十八:“经说四人能生梵福。一为供养如来驮都建窣堵波于未曾处。二为供养四方僧伽造寺施园四事供给。三佛弟子破已能和。四于有情普修慈等。”

(四)[0656c09]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之类有四种食,长养众生。何等为四?所谓抟食或大、或小,更乐食念食识食,是谓四食。

“彼云何名为抟食?彼[*]抟食者,如今人中所食,诸入口之物可食啖者,是谓名为抟食。

云何名更乐食?所谓更乐食者,衣裳、伞盖、杂香华、熏火及香油,与妇人集聚,诸余身体所更乐者,是谓[*]名为更乐之食。

“彼云何名[*]为念食?诸意中所念想、所思惟者,或以口说,或以体触,及诸所持之法,是谓名为念食。

“彼云何为识食?所念识者,意之所知,梵天为首,乃至有想、无想天,以识为食,是谓[*]名为识食。

“是谓,比丘!有此四食,众生之类以此四食,流转生死,从今世至后世。是故,诸比丘!当共舍离此四食。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抟=揣【宋】【元】*【圣】

  “抟”,宋、元、圣三本作“揣”。
  “揣”,大正藏原为“抟”,今依据宋、元、圣三本改作“揣”。

〔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名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名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名为”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彼)+云【宋】【元】【明】

  “云”,宋、元、明三本作“彼云”。
  大正藏无“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伞=散【圣】

  “伞”,圣本作“散”。
  “散”,大正藏原为“伞”,今依据圣本改作“散”。

诸=语及【圣】

  “诸”,圣本作“语及”。
  “语及”,大正藏原为“诸”,今依据圣本改作“语及”。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所)+想【宋】【元】【明】

  “想”,宋、元、明三本作“所想”。
  大正藏无“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为=名【宋】【元】【明】

  “为”,宋、元、明三本作“名”。
  “名”,大正藏原为“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名”。

[注解]

抟食:物质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食物为抟食。“抟”读音同“团”。

更乐食:“更乐”为“触”的异译。根、境、识三者接触而生喜乐、长养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体触摸细滑,都是更乐食。

念食:以思考、意志而维系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粮”。

识食:有识阴的识知、觉知作用,而资益身心。即《杂阿含经》卷二第39经所形容“取阴俱识”。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有四种型态的食物, 可滋养身心, 称为四食:

1. 抟食: 食物, 可滋养身体.

2. 触食: 接触, 可因此感到快乐, 长养身心.

3. 念食: 思考, 可丰富心灵. 例如阅读, 增加知识.

4. 识食: 觉知, 可丰富心灵. 例如欣赏美景.

对于四食的贪爱及执著, 导致众生流转于生死, 不得解脱.

因此应该要舍离对于四食的贪爱及执著, 以达到究竟的自在与安乐.

(五)[0656c26]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辩。云何为四?所谓义辩、法辩、辞辩、应辩。

“彼云何名为义辩?所谓义辩者,彼彼之所说,若天、龙、鬼神之所说,皆能分别其义,是谓名为义辩也。

“彼云何名为法辩?十二部经如来所说,所谓契经、祇夜、本末、偈、因缘、授决、已说、造颂、生经、方等、合集、未曾有,及诸有为法、无为法,有漏法、无漏法,诸法之实不可沮坏,所可总持者,是谓名为法辩。

“彼云何名为辞辩?若前众生,长短之语,男语,女语,佛语,梵志、天、龙、鬼神之语,阿须伦、迦留罗甄陀罗彼之所说,随彼根原与其说法,是谓名为辞辩。

“彼云何名为应辩?当说法时,无有怯弱,无有畏惧,能和悦四部之众,是谓名为应辩。

“我今当教敕汝,当如摩诃拘𫄨罗。所以然者,拘𫄨罗有此四辩,能与四部之众广分别说。如我今日观诸众中,得四辩才,无有出拘𫄨罗。若此四辩,如来之所有,是故,当求方便,成四辩才。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辞=报【宋】*

  “辞”,宋本作“报”。
  “报”,大正藏原为“辞”,今依据宋本改作“报”。

实=宝【圣】

  “实”,圣本作“宝”。
  “宝”,大正藏原为“实”,今依据圣本改作“宝”。

〔所〕-【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所”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原=元【宋】【元】【明】【圣】

  “原”,宋、元、明、圣四本作“元”。
  “元”,大正藏原为“原”,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元”。

罗+(者)【宋】【元】【明】

  “罗”,宋、元、明三本作“罗者”。
  大正藏无“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若=如【圣】

  “若”,圣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为“若”,今依据圣本改作“如”。

故+(诸比丘)【宋】【元】【明】

  “故”,宋、元、明三本作“故诸比丘”。
  大正藏无“诸比丘”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四辩:善于说法的四种才智,包含义辩(分别义理)、法辩(明白诸法)、辞辩(通达方言)、应辩(不畏惧说法)。又译为“四辩才”。

迦留罗:义译金翅鸟,以吃地龙(鳄鱼之类)维生。体型很大,展翅有三百多万里。又译为“迦楼罗”。

甄陀罗:义译歌神,是头上长角的人形天众,有美妙音声能作歌舞。又译为“紧那罗”、“人非人”。

摩诃拘𫄨罗:比丘名,佛陀称赞他“得四辩才,触难答对”第一。他是舍利弗的舅舅,从佛出家前又被称为“长爪梵志”。“摩诃”为音译,义译为“大”,加在人名前可作尊称,例如用以和资历较浅的同姓名人士区分。

[对应经典]

 

(六)[0657a18]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事终不可思惟。云何为四?众生不可思议;世界不可思议;龙国不可思议;佛国境界不可思议。所以然者,不由此处得至灭尽涅槃。

“云何众生不可思议?此众生为从何来?为从何去?复从何起,从此终当从何生?如是,众生不可思议。

“云何世界不可思议?诸有邪见之人:世界断灭、世界不断灭,世界有边、世界无边,是命、是身,非命、非身,梵天之所造,诸大鬼神作此世界[邪>耶]?”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梵天造人民,  世间鬼所造,
 或能诸鬼作,  此语谁当定?
 欲恚之所缠,  三者俱共等,
 心不得自在,  世俗有灾变。

“如是,比丘!世间不可思议。

“云何龙界不可思议?云何此雨为从龙口出耶?所以然者,雨不从龙口出也。为从眼、耳、鼻出耶,此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雨渧不从眼、耳、鼻出,但龙意之所念,若念恶亦雨,若念善亦雨,亦由行本而作此雨。所以然者,今须弥山腹有天,名曰大力,知众生心之所念,亦能作雨,然雨不从彼天口出,眼、耳、鼻出也。皆由彼天有神力故,而能作雨。如是,比丘!龙境界不可思议。

“云何佛国境界不可思议?如来身者,为是父母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如来身者,清净无秽受诸天气。为是人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以过人行。如来身者,为是身,此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如来身者,不可造作,非诸天所及。如来寿为短耶?此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如来有四神足。如来为长寿耶?此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然复如来故兴世间周旋,与善权方便相应。如来身者,不可摸则,不可言长、言短。音声亦不可法则,如来梵音,如来智慧、辩才不可思议,非世间人民之所能及。如是佛境界不可思议。

“如是。比丘!有此四处不可思议,非是常人之所思议。然此四事无善根本,亦不由此得修梵行,不至休息之处,乃至不到涅槃之处,但令人狂惑,心意错乱,起诸疑结。

“所以然者,比丘当知,过去久远,此舍卫城中有一凡人,便作是念:‘我今当思议世界。’是时,彼人出舍卫城,在一华池水侧,结跏趺坐,思惟世界:‘此世界云何成?云何败?谁造此世界?此众生类为从何来?为从何出?为何时生?’是时,彼人思议,此时便见池水中有四种兵出入。是时,彼人复作是念:‘我今狂惑,心意错乱,世间无者,我今见之。’时,彼人还入舍卫城,在里巷之中作是说:‘诸贤当知,世界无者,我今见之。’

“是时,众多人报彼人曰:‘云何世间无者,汝今见之?’时,此人报众多人曰:‘我向者作是思惟:“世界为从何生?”便出舍卫城,在华池侧,作是思[*]议:“世界为从何来?谁造此世界?此众生类从何而来?为谁所生?若命终者当生何处?”我当思[*]议,此时,便见池水中有四种兵出入,世界无者,我今见之。’是时,众多人报彼人曰:‘如汝实狂愚,池水之中那得四种兵?诸世界狂愚之中,汝最为上!’

“是故,比丘!我观此义已,故告汝等耳。所以然者,此非善本功德,不得修梵行,亦复不得至涅槃处。然思[*]议此者,则令人狂,心意错乱。然比丘当知,彼人实见四种之兵。所以然者,昔日诸天与阿须伦共斗,当共斗时,诸天得胜,阿须伦不如。是时,阿须伦便怀恐怖,化形极使小,从藕根孔中过。佛眼之所见非余者所及。

是故,诸比丘!当思[*]议四谛。所以然者,此四谛者,有义、有理,得修梵行,行沙门法,得至涅槃。是故,诸比丘!舍离此世界之法,当求方便,思[*]议四谛。知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IV. 77. Acintita.

  ???

惟=议【宋】【元】【明】

  “惟”,宋、元、明三本作“议”。
  “议”,大正藏原为“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议”。

去=生【宋】【元】【明】

  “去”,宋、元、明三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为“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生”。

〔灭〕-【圣】

  圣本无“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灭”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界=间【宋】

  “界”,宋本作“间”。
  “间”,大正藏原为“界”,今依据宋本改作“间”。

灾=此【圣】

  “灾”,圣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为“灾”,今依据圣本改作“此”。

间=界【元】【明】

  “间”,元、明二本作“界”。
  “界”,大正藏原为“间”,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界”。

渧=滴【宋】*【元】*【明】*

  “渧”,宋、元、明三本作“滴”。
  “滴”,大正藏原为“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滴”。

出+(也)【宋】【元】【明】【圣】

  “出”,宋、元、明、圣四本作“出也”。
  大正藏无“也”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行本=本行【宋】【元】【明】

  “行本”,宋、元、明三本作“本行”。
  “本行”,大正藏原为“行本”,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本行”。

能作=作此【宋】【元】【明】

  “能作”,宋、元、明三本作“作此”。
  “作此”,大正藏原为“能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作此”。

无+(瑕)【宋】【元】【明】

  “无”,宋、元、明三本作“无瑕”。
  大正藏无“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天【元】【明】

  “大”,元、明二本作“天”。
  “天”,大正藏原为“大”,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天”。

身+(耶)【宋】【元】【明】

  “身”,宋、元、明三本作“身耶”。
  大正藏无“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兴=与【宋】【元】【明】【圣】

  “兴”,宋、元、明、圣四本作“与”。
  “与”,大正藏原为“兴”,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与”。

声=响【宋】【元】【明】【圣】

  “声”,宋、元、明、圣四本作“响”。
  “响”,大正藏原为“声”,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响”。

惟=议【宋】*【元】*【明】*

  “惟”,宋、元、明三本作“议”。
  “议”,大正藏原为“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议”。

此世界云何=云何世界【宋】

  “此世界云何”,宋本作“云何世界”。
  “云何世界”,大正藏原为“此世界云何”,今依据宋本改作“云何世界”。

议=惟【圣】*

  “议”,圣本作“惟”。
  “惟”,大正藏原为“议”,今依据圣本改作“惟”。

〔而〕-【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而”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愚=惑【宋】

  “愚”,宋本作“惑”。
  “惑”,大正藏原为“愚”,今依据宋本改作“惑”。

最为=为最【宋】【元】【明】

  “最为”,宋、元、明三本作“为最”。
  “为最”,大正藏原为“最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为最”。

〔当共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当共斗”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当共斗”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使〕-【圣】

  圣本无“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使”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是故诸=如是【宋】【元】【明】

  “是故诸”,宋、元、明三本作“如是”。
  “如是”,大正藏原为“是故诸”,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如是”。

知=如【宋】【元】【明】【圣】

  “知”,宋、元、明、圣四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为“知”,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如”。

[注解]

渧:“滴”的古代俗写。

不可摸则:不能复制。“摸”在此同“模”,式样。“则”指准则。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这四种“不可思议”的内容类似于“无记”。因为它们对解脱毫无益处,因此并不值得加以思惟、议论或回答。
  • “十四无记”包括:世间常、世间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有边、无边、边无边、非边非无边,命即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三十四第962经

(七)[0658a05]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神足。云何为四?自在三昧行尽神足心三昧行尽神足精进三昧行尽神足诫三昧行尽神足

“彼云何为自在三昧行尽神足?所谓诸有三昧,自在意所欲,心所乐,使身体轻便,能隐形极细,是谓第一神足。

“彼云何心三昧行尽神足?所谓心所知法,遍满十方,石壁皆过,无所罣碍,是谓名为心三昧行尽神足。

“彼云何名为精进三昧行尽神足?所谓此三昧无有懈惓,亦无所畏,有勇猛意,是谓名为精进三昧行尽神足。

“彼云何名为诫三昧行尽神足?诸有三昧,知众生心中所念,生时、灭时,皆悉知之。有欲心、无欲心,有瞋恚心、无瞋恚心,有愚痴心、无愚痴心,有疾心、无疾心,有乱心、无乱心,有少心、无少心,有大心、无大心,有量心、无量心,有定心、无定心,有解脱心、无解脱心,一切了知,是谓名为诫三昧行尽神足。

如是,比丘!有此四神足,欲知一切众生心中所念者,当修行此四神足。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诫=戒【元】【明】

  “诫”,元、明二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为“诫”,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戒”。

〔神足〕-【圣】

  圣本无“神足”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神足”二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有)+心【宋】【元】【明】

  “心”,宋、元、明三本作“有心”。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名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名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名为”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惓=倦【宋】【元】【明】

  “惓”,宋、元、明三本作“倦”。
  “倦”,大正藏原为“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倦”。

一切=皆悉【宋】【元】【明】【圣】

  “一切”,宋、元、明、圣四本作“皆悉”。
  “皆悉”,大正藏原为“一切”,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皆悉”。

如是=是故诸【宋】【元】【明】

  “如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故诸”。
  “是故诸”,大正藏原为“如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是故诸”。

[注解]

自在三昧行尽神足:依“意欲”所引发的禅定,止息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其中“自在”是指由(对禅定的、圣果的)意欲而引发的禅定;“行尽”可解为止息各种造作;“神足”又译为“如意足”,即神通的基础。又译为“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欲定心成就断如意足”、“欲定如意足”、“欲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欲定精勤不懈灭行成就以修神足”、“自在三昧神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欲定勤行成就神足”。

心三昧行尽神足:依“心念专注”所引发的禅定,止息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心三昧”又译为“心定”、“意定”。

精进三昧行尽神足:依“精进”所引发的禅定,止息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精进三昧”又译为“精进定”、“勤定”。

诫三昧行尽神足:依“慧观”所引发的禅定,止息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其中“诫”有警惕的意思,或许因为“观”的修法会时时警惕以认出、标记当前的状态,而在《增壹阿含经》中译为“诫”。“诫三昧”又译为“思惟定”、“观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举例说明四神足的特性。

四神足的基本内容为:

  1. 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 以欲(善法欲)为先导而努力修定……
  2. 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 以精进(Just Do It)为先导而努力修定……
  3. 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 以心意(常指“止”)为先导而努力修定……
  4. 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 以思惟(常指“观”)为先导而努力修定……

这些是入手处的不同。

对应到本经来看:

  1. 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即本经中的“自在三昧行尽神足”,也就是“意所欲,心所乐”,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神通”举例。
  2. 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即此经中的“精进三昧行尽神足”,也就是“无有懈惓,亦无所畏,有勇猛意”。
  3. 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即本经中的“心三昧行尽神足”,由于心能不受物质的限制,因此强调“心所知法,遍满十方”,再举例“石壁皆过,无所罣碍”。前者看似跟天眼通有关,后者看似跟神足通有关,也都只是举例。
  4. 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即本经中的“诫三昧行尽神足”,因为有“观”,从自己的心念开始观照,自己心念观纯熟后扩展至众生就成为本经中所说的“知众生心中所念”。

本经中提到的神通都只是符合该项入手处特性的神通的举例,而不是四神足的基本定义。也就是说,本经并不是将四神足定义为神足通、天眼通、他心通,以及精进。

[进阶辨正]

(八)[0658a27]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爱起之法。若比丘爱起时便起。云何为四?比丘缘衣服故便起爱;由乞食故便起爱;由床坐故便起爱;由医[乐>药]故比丘便起爱。是谓,比丘!有此四起爱之法,有所染著。

“其有比丘着衣裳者,我不说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衣时,便起瞋恚,兴想着念。其有比丘著是食者,我不说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乞食时,便兴瞋恚,兴想着念。其有比丘着床座者,不说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床座时,便起瞋恚,兴想着念。其有比丘著医药者,我不说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医药时,便兴瞋恚,起想着念。

“比丘当知,我今当说衣裳二事,亦当亲近,亦当不亲近。云何亲近?云何不亲近?若得衣裳,极爱着衣者起不善法,此不可亲近;若复得衣裳起善法心不爱着,此可亲近。若乞食时起不善法,此不可亲近;若乞食时起善法,此可亲近。若得床座时起不善法,此不可亲近;若得床座时起善法,[亦>此]可亲近,医药亦尔。

“是故,诸比丘!当亲近善法,除去恶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欲使檀越施主,获其功德,受福无穷,得甘露灭。”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衣裳用布施,  饮食床卧具,
 于中莫起爱,  不生诸世界。”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IV. 9. Taṇhuppāda.

  ???

爱起=起爱【宋】*【元】*【明】*

  “爱起”,宋、元、明三本作“起爱”。
  “起爱”,大正藏原为“爱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起爱”。

坐=座【元】【明】

  “坐”,元、明二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座”。

〔比丘〕-【明】

  明本无“比丘”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比丘”二字,今依据明本删去。

座=坐【宋】【圣】*

  “座”,宋、圣二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为“座”,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坐”。

(我)+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我不”。
  大正藏无“我”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起=兴【宋】【元】【明】

  “起”,宋、元、明三本作“兴”。
  “兴”,大正藏原为“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兴”。

灭=城【宋】,=味【元】【明】

  ????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九)[0658b26]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有四大河水从阿耨达泉出。云何为四?所谓恒伽新头婆叉私陀。彼恒伽水牛头口出向东流,新头南流师子口出,私陀西流象口中出,婆叉北流从马口中出。是时,四大河水遶阿耨达泉已,恒伽入东海,新头入南海,婆叉入西海,私陀入北海。

“尔时,四大河入海已,无复本名字,但名为海。此亦如是。有四姓。云何为四?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种,于如来所,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无复本姓,但言沙门释迦子。所以然者,如来众者,其犹大海,四谛其如四大河,除去结使,入于无畏涅槃城。

“是故,诸比丘!诸有四姓,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彼当灭本名字,自称释迦弟子。所以然者,我今正是释迦子,从释种中出家学道。比丘当知,欲论生子之义者,当名沙门释种子是。所以者何?生皆由我生,从法起,从法成。是故,比丘!当求方便,得作释种子。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水+(东流)【宋】【元】【明】

  “水”,宋、元、明三本作“水东流”。
  大正藏无“东流”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向东流〕-【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向东流”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向东流”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中〕-【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中”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剃=剔【圣】

  “剃”,圣本作“剔”。
  “剔”,大正藏原为“剃”,今依据圣本改作“剔”。

(弟)+子【宋】【元】【明】

  “子”,宋、元、明三本作“弟子”。
  大正藏无“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者何=然者【宋】【元】【明】

  “者何”,宋、元、明三本作“然者”。
  “然者”,大正藏原为“者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然者”。

求=来【元】

  “求”,元本作“来”。
  “来”,大正藏原为“求”,今依据元本改作“来”。

[注解]

阿耨达泉:义译为“无热恼池”,位于雪山山顶,香醉山以南,是四条大河的发源地,住有阿耨达龙王。又译为“阿耨达池”、“阿耨大池”、“阿耨大萨罗”。

恒伽:恒河,是四大河之一。又译为“恒河”、“恒水”、“殑伽”。

新头:即今日的印度河,是四大河之一。又译为“辛头”、“私头”。

婆叉:即今日的阿姆河(Amu Darya),是中亚最长的河流,是内流河,历史上曾注入里海,今日注入咸海南部。四大河之一。又译为“博叉”。

私陀:可能是今日的锡尔河(Syr Darya),是中亚著名内流河,注入咸海。也有学者认为是今日的叶尔羌河(Yarkand),是塔里木河四源之一。四大河之一。又译为“司陀”、“死陀”、“悉陀”、“斯陀”。

[对应经典]

 

(一〇)[0658c18]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等心。云何为四?慈、悲、喜、护,以何等故名为梵堂?比丘当知,有梵、大梵名千,无与等者,无过上者,统千国界,是彼之堂,故名为梵堂。比丘!此四梵堂所有力势,能观此千国界,是故名为梵堂。

“是故,诸比丘!若有比丘欲度欲界之天,处无欲之地者,彼四部之众当求方便,成此四梵堂。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

[校勘]

〔一〕-【圣】

  圣本无“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一”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光明皇后愿文)【圣】

  圣本在“??”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大正藏无“光明皇后愿文”六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agama1/增壹阿含經苦樂品第二十九.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19 17:4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678888320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