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导读:因缘是什么]为什么会轮回?简言之,因为没有智慧(“无明”),因为有贪爱、执著。 若作更细部的解析,可分解为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缘”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条件。 十二因缘的各支,简单解释如下:
在后世佛教的用词中,“因”与“缘”通常分别指直接的“原因”和间接的“助缘”,两者有所区别;但在《阿含经》的翻译上,通常“因”、“缘”混用,不特别区分,常简称为“缘”。例如“爱缘取”代表由于有“爱”,因此而有“取”。 佛陀开示因缘的重点在于解释一切事物是相依而生、而灭,是无常的,因此没有不变的自我。另一方面,由于感官接触到外境时起贪爱执著,这样的因缘缠缚众生。 经中讲述因缘时,时常只举几支为例,不一定都讲十二支。像以下第97经就跳过了“六入处”支(也可说与“触”支合并为一),并且追溯到“识”支为止,没继续追溯回“行”支、“无明”支。这就好像防盗监视器的录影画面,有的防盗器一秒纪录十二个画面,有的一秒只记录十个,甚至只有两个画面,都可以用来抓小偷;同样地,根器特别好的人,知道十二因缘的用意是要解析并断除贪爱、执著,立刻能禅观并了知,就证知无我、悟道了。而我们一般人,则需要一步步停格分析,从头检查到尾,作较深入的了解,为修行悟道作好理智分析的准备。 第97经记载阿难觉得因缘和智慧(明)看起来都太简单了,佛陀则跟他说:“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缘起很深奥、智慧也很深奥。”然后跟阿难解说什么是十二因缘。由于本经内容较长,因此特别用斜体字标题分段,以方便阅读。 (九七)中阿含ⓔ因品大因经第一我闻如是: 尔时,尊者阿难闲居独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此缘起甚奇,极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观见至浅至浅。”于是,尊者阿难则于晡时从宴坐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曰:“世尊!我今闲居独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此缘起ⓗ甚奇,极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观见至浅至浅。’” 世尊告曰:“阿难!汝莫作是念,此缘起至浅至浅。所以者何?此缘起极甚深,明亦甚深。阿难!于此缘起不知如真,不见如实,不觉不达故。令ⓘ彼众生如织机相锁,如ⓙ蔓草,多有稠ⓚ乱,匆匆喧闹,从此世至彼世,从彼世至此世,往来不能出过生死。阿难!是故知此缘起极甚深,明亦甚深。 老死←生←有←受(取)←爱 “阿难!若有问者:‘老死有缘耶ⓛ?’当如是答:‘老死有缘。’若有问者:‘老死有何缘?’当如是答:‘缘于生ⓜ也。’阿难!若有问者:‘生有缘耶?’当如是答:‘生亦有缘。’若有问者:‘生有何缘?’当如是答:‘缘于有ⓝ也。’阿难!若有问者:‘有有缘耶?’当如是答:‘有亦有缘。’若有问者:‘有有何缘?’当如是答:‘缘于受ⓞ也。’阿难!若有问者:‘受有缘耶?’当如是答:‘受亦有缘。’若有问者:‘受有何缘?’当如是答:‘缘于爱ⓟ也。’阿难!是为缘爱有受,缘受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缘老死有愁戚,啼哭、忧苦、懊恼皆缘老死有,如此具足纯生大苦阴。 “阿难!缘生有老死者,此说缘生有老死,当知所谓缘生有老死。阿难!若无生,鱼、鱼种,鸟、鸟种,蛟④ⓠ、蛟[*]种,龙、龙种,神、神种,鬼、鬼种,天、天种,人、人种,阿难!彼彼众生随彼彼处,若无生,各各无生者,设使离生,当有老死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老死因、老死习、老死本、老死缘者,谓此生也。所以者何?缘生故则有老死。 “阿难!缘有有生者,此说缘有有生,当知所谓缘有有生。阿难!若无有,鱼、鱼种,鸟,鸟种,蛟[*]、蛟[*]种,龙、龙种,神、神种,鬼、鬼种,天、天种,人、人种。阿难!彼彼众生随彼彼处无有,各各无有者,设使离有,当有生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生因、生习、生本、生缘者,谓此有也。所以者何?缘有故则有生。 “阿难!缘受有有者,此说缘受有有,当知所谓缘受有有。阿难!若无受,各各无受者,设使离受,当复有有,施设⑤有有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有因、有习、有本、有缘者,谓此受也。所以者何?缘受故则有有。 “阿难!缘爱有受者,此说缘爱有受,当知所谓缘爱有受。阿难!若无爱,各各无爱者,设使离爱,当复有受立于受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受因、受习、受本、受缘者,谓此爱也。所以者何?缘爱故则有受。 “阿难!是为缘爱有求⑥ⓡ,缘求有利⑦ⓢ,缘利有分ⓣ⑧,缘分有染欲ⓤ,缘染欲有著⑨ⓥ,缘著有悭⑩ⓦ,缘悭有家ⓧ⑪,缘家有守⑫ⓨ。阿难!缘守故便有刀杖,斗诤、谀谄、欺诳、妄言、两舌,起无量恶不善之法,有如此具足纯生大苦阴。阿难!若无守,各各无守者,设使离守,当有刀杖、斗诤、谀谄、欺诳、妄言、两舌,起无量恶不善之法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刀杖、斗诤、谀谄、欺诳、妄言、两舌,起无量恶不善之法。因是习、是本、是缘者,谓此守也。所以者何?缘守故则有刀杖、斗诤、谀谄、欺诳、妄言、两舌,起无量恶不善之法,有如此具足纯生大苦阴。 “阿难!缘家有守者,此说缘家有守,当知所谓缘家有守。阿难!若无家,各各无家者,设使离家,当有守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守因、守习、守本、守缘者,谓此家也。所以者何?缘家故则有守。 “阿难!缘悭有家者,此说缘悭有家,当知所谓缘悭有家。阿难!若无悭,各各无悭者,设使离悭,当有家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家因、家习、家本、家缘者,谓此悭也。所以者何?缘悭故则有家。 “阿难!缘著有悭者,此说缘著有悭,当知所谓缘著有悭。阿难!若无著,各各无著者,设使离著,当有悭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悭因、悭习、悭本、悭缘者,谓此著也。所以者何?缘著故则有悭。 “阿难!缘欲有著者,此说缘欲有着,当知所谓缘欲有着。阿难!若无欲,各各无欲者,设使离欲,当有着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著因、著习、著本、著缘者,谓此欲也。所以者何?缘欲故则有着。 “阿难!缘分有染欲者,此说缘分有染欲,当知所谓缘分有染欲。阿难!若无分,各各无分者,设使离分,当有染欲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染欲因、染欲习、染欲本、染欲缘者,谓此分也。所以者何?缘分故则有染欲。 “阿难!缘利有分者,此说缘利有分,当知所谓缘利有分。阿难!若无利,各各无利者,设使离利,当有分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分因、分习、分本、分缘者,谓此利也。所以者何?缘利故则有分。 “阿难!缘求有利者,此说缘求有利,当知所谓缘求有利。阿难!若无求,各各无求者,设使离求,当有利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利因、利习、利本、利缘者,谓此求也。所以者何?缘求故则ⓩ有利。 “阿难!缘爱有求者,此说缘爱有求,当知所谓缘爱有求。阿难!若无爱,各各无爱者,设使离爱,当有求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求因、求习、求本、求缘者,谓此爱也。所以者何?缘爱故则有求。 “阿难!欲爱Ⓐ及有爱Ⓑ,此二法因觉Ⓒ、缘觉致来。 觉(受)←更乐(触) “阿难!若有问者:‘觉有缘耶?’当如是答:‘觉亦有缘。’若有问者:‘觉有何缘?’当如是答:‘缘更乐Ⓓ⑬也。’当知所谓缘更乐有觉。阿难!若无有眼更乐,各各无眼更乐者,设使离眼更乐,当有缘眼更乐生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觉耶?” 答曰:“无也。” “阿难!若无耳、鼻、舌、身、意更乐,各各无意更乐者。设使离意更乐,当有缘意更乐生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觉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觉因、觉习、觉本、觉缘者,谓此更乐也。所以者何?缘更乐故则有觉。 更乐(触)←名色 “阿难!若有问者:‘更乐有缘耶?’当如是答:‘更乐有缘。’若有问者:‘更乐有何缘?’当如是答:‘缘名色⑭Ⓔ也。’当知所谓缘名色有更乐。阿难!所行、所缘有名身⑮,离此行、离此缘有有对更乐耶⑯?” 答曰:“无也。” “阿难!所行、所缘有色身⑰,离此行、离此缘有增语更乐耶⑱?” 答曰:“无也。” “设使离名身及色身,当有更乐施设更乐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更乐因、更乐习、更乐本、更乐缘者,谓此名色也。所以者何?缘名色故则有更乐。 名色↔识 “阿难!若有问者:‘名色有缘耶?’当如是答:‘名色有缘。’若有问者:‘名色有何缘?’当如是答:‘缘于Ⓕ识Ⓖ也。’当知所谓缘识有名色。阿难!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 答曰:“无也。” “阿难!若识入胎即出者,名色会精⑲耶?” 答曰:“不会。” “阿难!若幼童男童女、识初断坏不有者,名色转增长耶?” 答曰:“不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名色因、名色习、名色本、名色缘者,谓此识也。所以者何?缘识故则有名色。 “阿难!若有问者:‘识有缘耶?’当如是答:‘识亦有缘。’若有问者:‘识有何缘?’当如是答:‘缘名色也。’当知所谓缘名色有识。阿难!若识不得名色,若识不立、不倚Ⓗ名色者,识宁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苦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识因、识习、识本、识缘者,谓此名色也。所以者何?缘名色故则有识。阿难!是为缘名色有识,缘识亦有名色,由是增语,增语说传,传说可施设有,谓识、名色共俱也。 无我:受 “阿难!云何有一见有神⑳耶?” 尊者阿难白世尊曰:“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唯愿说之,我今闻已,得广知义。” 佛便告曰:“阿难!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其义。”尊者阿难受教而听。 佛言:“阿难!或有一见觉是神㉑,或复有一不见觉是神,见神能觉,然神法能觉㉒。或复有一不见觉是神,亦不见神能觉、然神法能觉,但见神无所觉㉓。阿难!若有一见觉是神者,应当问彼:‘汝有三觉: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觉,汝此三觉为见何觉?是神耶?’阿难!当复语彼:‘若有觉乐觉者,彼于尔时二觉灭:苦觉、不苦不乐觉,彼于尔时唯觉乐觉。乐觉者,是无常法、苦法、灭法。若乐觉已灭,彼不作是念,非为神灭耶㉔?’阿难!若复有一觉苦觉者,彼于尔时二觉灭:乐觉、不苦不乐觉,彼于尔时唯觉苦觉。苦觉者,是无常法、苦法、灭法。若苦觉已灭,彼不作是念,非为神灭耶?阿难!若复有一觉不苦不乐觉者,彼于尔时二觉灭:乐觉、苦觉,彼于尔时唯觉不苦不乐觉。不苦不乐觉者,是无常法、苦法、灭法。若不苦不乐觉已灭,彼不作是念,非为神灭耶?阿难!彼如是无常法但杂Ⓘ苦乐,当复见觉是神耶?” 答曰:“不也。” “阿难!是故彼如是无常法但杂[*]苦乐,不应复见觉是神也。阿难!若复有一不见觉是神,然神能觉,见神法能觉者,应当语彼:‘汝若无觉者Ⓙ,不可得,不应说是我所有㉕。’阿难!彼当复如是见觉不是神,然神能觉,见神法能觉耶?” 答曰:“不也。” “阿难!是故彼不应如是见觉非神,神能觉,见神法能觉。阿难!若复有一不见觉是神,亦不见神能觉、然神法能觉,但见神无所觉者,应当语彼:‘汝若无觉都不可得,神离觉者,不应神清净㉖。’阿难!彼当复见觉非神,亦不见神能觉、神法能觉,但见神无所觉耶?” 答曰:“不也。” “阿难!是故彼不应如是见觉非神,亦不见神能觉、神法能觉,但见神无所觉,是谓有一见有神也。阿难!云何有一不见有神耶?” 尊者阿难白世尊曰:“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唯愿说之,我今闻已,得广知义。” 佛便告曰:“阿难!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其义。”尊者阿难受教而听。 佛言:“阿难!或有一不见觉是神,亦不见神能觉,然神法能觉,亦不见神无所觉。彼如是不见已,则不受此世间,彼不受已,则不疲劳,不疲劳已,便般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难!是谓增语,增语说传,传说可施设有,知是者,则无所受。阿难!若比丘如是正解脱者,此不复有见如来终,见如来不终,见如来终、不终,见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是谓有一不见有神也。阿难!云何有一有神施设而施设耶?” 尊者阿难白世尊曰:“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唯愿说之,我今闻已,得广知义。” 佛便告曰:“阿难!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其义。”尊者阿难受教而听。 无我:色 佛言:“阿难!或有一少色是神施设而施设。或复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设而施设,无量色是神施设而施设。或复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设而施设,亦非无量色是神施设而施设,少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或复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设而施设,亦非无量色是神施设而施设,亦非少无色㉗是神施设而施设,无量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 “阿难!若有一少色是神施设而施设者,彼今少色是神施设而施设,身坏命终,亦如是说、亦如是见,有神若离少色时,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阿难!如是有一少色是神施设而施设,如是有一少色是神见着而著。 “阿难!若复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设而施设,无量色是神施设而施设者,彼今无量色是神施设而施设,身坏命终,亦如是说、亦如是见,有神若离无量色时,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阿难!如是有一无量色是神施设而施设,如是无量色是神见着而著。 “阿难!若复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设而施设,亦非无量色是神施设而施设,少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者,彼今少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身坏命终,亦如是说、亦如是见,有神若离少无色时,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阿难!如是有一少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如是有一少无色是神见着而著。 “阿难!若复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设而施设,亦非无量色是神施设而施设,亦非少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无量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者,彼今无量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身坏命终,亦如是说、亦如是见,有神若离无量无色时,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阿难!如是有一无量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如是有一无量无色是神见着而著,是谓有一有神施设而施设也。 “阿难!云何有一无神施设而施设耶?” 尊者阿难白世尊曰:“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唯愿说之,我今闻已,得广知义。” 佛便告曰:“阿难!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其义。”尊者阿难受教而听。 佛言:“阿难!或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设而施设,亦非无量色是神施设而施设,亦非少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亦非无量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阿难!若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设而施设者,彼非今少色是神施设而施设,身坏命终,亦不如是说、亦不如是见,有神若离少色时,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阿难!如是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设而施设,如是有一非少色是神不见着而著。 “阿难!若复有一非无量色是神施设而施设者,彼非今无量色是神施设而施设,身坏命终,亦不如是说、亦不如是见,有神若离无量色时,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阿难!如是有一非无量色是神施设而施设,如是有一非无量色是神不见着而著。 “阿难!若复有一非少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者,彼非今Ⓜ少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身坏命终,亦不如是说、亦不如是见,有神若离少无色时,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阿难!如是有一非少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如是有一非少无色是神不见着而著。 “阿难!若复有一非无量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者,彼非今无量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身坏命终,亦不如是说、亦不如是见,有神若离无量无色时,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阿难!如是有一非无量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如是有一非无量无色是神不见着而著。阿难!是谓有一无神施设而施设也。 慧解脱阿罗汉不染著七识住及二处 “复次,阿难!有七识住Ⓞ㉘及二处Ⓟ。云何七识住?有色众生若干身、若干想,谓人及欲天,是谓第一识住。复次,阿难!有色众生若干身、一想,谓梵天初生不夭寿,是谓第二识住。复次,阿难!有色众生一身、若干想,谓晃昱天㉙Ⓠ,是谓第三识住。复次,阿难!有色众生一身、一想,谓遍净天Ⓡ,是谓第四识住。复次,阿难!有无色众生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是无量Ⓢ空处成就游Ⓣ,谓无量空处天,是谓第五识住。复次,阿难!有无色众生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是无量[*]识处成就游Ⓤ,谓无量识处天,是谓第六识住。复次,阿难!有无色众生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游Ⓥ,谓无所有处天,是谓第七识住。 “阿难!云何有二处,有色众生无想无觉,谓无想天Ⓦ,是谓第一处。复次,阿难!有无色众生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谓非有想非无想处天,是谓第二处。 “阿难!第一识住者,有色众生若干身、若干想,谓人及欲天。若有比丘知彼识住、知识住习Ⓨ,知灭、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难!此比丘宁可乐彼识住,计著住彼识住耶?” 答曰:“不也。” “阿难!第二识住者,有色众生若干身、一想,谓梵天初生不夭寿。若有比丘知彼识住、知识住习[*],知灭、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难!此比丘宁可乐彼识住,计著住彼识住耶?” 答曰:“不也。” “阿难!第三识住者,有色众生一身、若干想,谓晃昱天。若有比丘知彼识住、知识住习[*],知灭、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难!此比丘宁可乐彼识住,计著住彼识住耶?” 答曰:“不也。” “阿难!第四识住者,有色众生一身、一想,谓遍净天。若有比丘知彼识住、知识住习[*],知灭、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难!此比丘宁可乐彼识住,计著住彼识住耶?” 答曰:“不也。” “阿难!第五识住者,无色众生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是无量[*]空处成就游,谓无量空处天。若有比丘知彼识住、知识住习[*],知灭、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难!此比丘宁可乐彼识住,计著住彼识住耶?” 答曰:“不也。” “阿难!第六识住者,无色众生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是无量[*]识处成就游,谓无量识处天。若有比丘知彼识住、知识住习[*],知灭、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难!此比丘宁可乐彼识住,计著住彼识住耶?” 答曰:“不也。” “阿难!第七识住者,无色众生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游,谓无所有处天。若有比丘知彼识住、知识住习[*],知灭、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难!此比丘宁可乐彼识住,计著住彼识住耶?” 答曰:“不也。” “阿难!第一处者,有色众生无想无觉,谓无想天。若有比丘知彼处、知彼处习[*],知灭、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难!此比丘宁可乐彼处,计著住彼处耶?” 答曰:“不也。” “阿难!第二处者,无色众生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谓非有想非无想处天。若有比丘知彼处、知彼处习[*],知灭、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难!此比丘宁可乐彼处,计著住彼处耶?” 答曰:“不也。” “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慧解脱。 俱解脱阿罗汉更具足八解脱定力 “复次,阿难!有八解脱。云何为八?色观色,是谓第一解脱。复次,内无色想外观色,是谓第二解脱。复次,净解脱身作证成就游,是谓第三解脱。复次,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是无量空处成就游,是谓第四解脱。复次,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是无量识处成就游,是谓第五解脱。复次,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游,是谓第六解脱。复次,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是谓第七解脱。复次,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解脱身作证成就游,及慧观诸漏尽知,是谓第八解脱。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及此八解脱,顺逆身作证成就游,亦慧观诸漏尽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俱解脱。” 佛说如是。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因经第一竟Ⓩ(五千四百七十二字)⒜ [校勘]ⓐ “四”,明本作“九”。 ⓑ 宋、元二本将“第二小土城诵”六字置于“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四”之后。 ⓒ “处”,大正藏原为“止”,今依据前后经文改作“处”。 ⓓ “二苦”,宋、元、明三本作“处二”。 ⓔ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拘楼瘦”,巴利本作 Kurūsu。 ⓖ “剑磨瑟昙”,巴利本作 Kammāsadhamma。 ⓗ “缘起”,巴利本作 Paṭicca-samuppāda。 ⓘ “令”,大正藏原为“念”,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 大正藏在“如”字之后有一“蕴”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稠”,大正藏原为“调”,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稠”。 ⓛ “老死有缘耶”,巴利本作 Atthi idappaccayā jarā-maraṇam。 ⓜ “生”,巴利本作 Jāti。 ⓝ “有”,巴利本作 Bhava。 ⓞ “受”,巴利本作 Upādāna。 ⓟ “爱”,巴利本作 Taṇhā。 ⓠ “蛟”,大正藏原为“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蛟”。[*] ⓡ “求”,巴利本作 Pariyesanā。 ⓢ “利”,巴利本作 Lābha。 ⓣ “分”,巴利本作 Vinicchaya。 ⓤ “染欲”,巴利本作 Chanda-rāga。 ⓥ “著”,巴利本作 Ajjhosāna。 ⓦ “悭”,巴利本作 Pariggaha。 ⓧ “家”,巴利本作 Macchariya。 ⓨ “守”,巴利本作 Ārakkha。 ⓩ “则”,大正藏原为“别”,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则”。 Ⓐ “欲爱”,巴利本作 Kāma-taṇhā。 Ⓑ “有爱”,巴利本作 Bhava-taṇhā。 Ⓒ “觉”,巴利本作 Vedanā。 Ⓓ “更乐”,巴利本作 Phassa。 Ⓔ “名色”,巴利本作 Nāmarūpa。 Ⓕ “于”,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识”,巴利本作 Viññāna。 Ⓗ “倚”,宋本作“猗”。 Ⓘ “杂”,大正藏原为“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杂”。[*] Ⓙ 大正藏在“者”字之下有一“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作”,宋本作“非”。 Ⓛ “更”,元本作“臾”。 Ⓜ “今”,元本作“令”。 Ⓝ “作如是”,明本作“如是作”。 Ⓞ “七识住”,巴利本作 Satta viññānaṭṭhitiyo。 Ⓟ “二处”,巴利本作 Dve āyatanāni。 Ⓠ “晃昱天”,巴利本作 Ābhassara。 Ⓡ “遍净天”,巴利本作 Subbakiṇṇā。 Ⓢ “无量”,大正藏无此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无量空处成就游”,巴利本作 Akāsânancâyatanucircpagā。 Ⓤ “无量识处成就游”,巴利本作 Viññāṇañcâyatanupagā。 Ⓥ “无所有处成就游”,巴利本作 Ākiñcaññâyatanucircpagā。 Ⓦ “无想天”,巴利本作 Asaññasattâyatana。 Ⓧ “非有想非无想处”,巴利本作 Nevasaññā-nâsaññâyatana。 Ⓨ “习”,元、明二本作“集”。[*] Ⓩ 明本无“大因经第一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无“五千四百七十二字”八字。 [注解]① 十经:大因经、念处经、苦阴经、苦阴经、增上心经、念经、师子吼经、优昙婆逻经、愿经、想经,共十经 ② 拘楼瘦:在拘楼国中。其中“拘楼”是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恒河上游西岸,相当于现今的德里所在,“搜”为地方的复数语尾。又译为“拘留搜”、“拘留沙”、“拘流沙”。 ③ 剑磨瑟昙拘楼都邑:剑磨瑟昙这个拘楼国的都市,是佛陀教化游历最西北端的城市。又译为“剑摩瑟昙拘楼都邑”、“劫摩沙住处”,义译为“调牛聚落”、“调伏駮牛聚落”、“杂色牧牛聚落”、“法行城”。 ④ 蛟:能发洪水、有鳞的龙类,相传蛟为单角,龙有双角。 ⑤ 施设:安立;描述。 ⑥ 求:寻求。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遍求”。 ⑦ 利:获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得到”。 ⑧ 分:分别。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决断”。 ⑨ 著:黏着;执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取著”。 ⑩ 悭:吝啬。。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悭吝”。 ⑪ 家:私有财产。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字。 ⑫ 守:守护。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守护”。 ⑬ 更乐:即十二因缘中“触”的另译,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举例而言,眼根、光线、眼识,三者接触而生“眼触”,依着眼触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运作。 ⑭ 名色:即色、受、想、行、识五阴。其中“名”是“受、想、行、识”四阴,即所有心理的运作,没有形体而只能用名字来诠释,因此称作“名”;“色”即色阴,也就是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 ⑮ 名身:“名”这类,即心理的运作,没有形体而只能用名字来诠释,因此称作“名”。这边的“身”是指种类,只是虚拟的比喻,而不是指身体。 ⑯ 所行、所缘有名身,离此行、离此缘有有对更乐耶:心理的运作产生后续的造作、原因,如果没有这样的造作、这样的原因,能够有眼对色境的触、耳对声境的触、鼻对香境的触、舌对味境的触、身对触境的触吗?其中“有对更乐”指有障碍性的触,即需要有对应物质(有质碍)的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相当的南传经文意义不太相同,为“凡以行相、特征、相、说示为色身的安立,当那些行相、特征、相、说示都不存在时,对名身的有对触是否还能被了知呢?”这边南传经文似乎较为合理。 ⑰ 色身:“色”这类,即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这边的“身”是指种类,只是虚拟的比喻,而不是指身体。 ⑱ 所行、所缘有色身,离此行、离此缘有增语更乐耶: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产生后续的造作、原因,如果没有这样的造作、这样的原因,能有意触可言吗?其中“增语”即名(称),“增语更乐”指心理运作的触,即意触。相当的南传经文意义不太相同,为“凡以行相、特征、相、说示为名身的安立,当那些行相、特征、相、说示都不存在时,对色身的名称触是否还能被了知呢?”这边南传经文似乎较为合理。 ⑲ 名色会精:身心与精子结合。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名色将出生”。 ⑳ 有神:有我。 ㉑ 觉是神:“感受”是“我”。 ㉒ 不见觉是神,见神能觉,然神法能觉:不认为感受是我,认为我能够感受,而且我自然就能够感受。相当的南传经文为“受不是我的真我,我的真我也不是无感受的,我的真我感受,我的真我是受法。” ㉓ 不见觉是神,亦不见神能觉、然神法能觉,但见神无所觉:不认为感受是我,也不认为我能够感受、我自然就能够感受,但认为我没有感受。相当的南传经文为“受不是我的真我,我的真我是无感受的。” ㉔ 若乐觉已灭,彼不作是念,非为神灭耶:当乐受消灭了的时候,(将受视为我的)那个人难道不会想说:“不是我消灭了吧。”按:因为此人将受视为我,而受是无常的,我就是无常的,而不是婆罗门教认为恒常、自在、不变的我。 ㉕ 汝若无觉者,不可得,不应说是我所有:你如果没有感受的话,就不可能了,因此不应该说“这是我所有的”。按:例如有人神经坏了,感受不到身体的苦乐,那么“我能够感受,而且我自然就能够感受”的主张就错了,因为这个人没有感受,并非自然就能够感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果受完全地、全部地无余灭,以一切受不存在,以受灭,该处是否有‘我是这个’呢?” ㉖ 汝若无觉都不可得,神离觉者,不应神清净:你如果没有感受的话,就不可能了,因为我没有感受的话就不应该(有办法修行使得)我清净。按:如果我没有感受,就不能感受我是否清净,也就没办法修行使得我清净。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果一切都不被感受之处是否有‘我是这个’呢?” ㉗ 少无色:若把五阴(名+色) 画一个圈,则切掉色以外的(也就是名,或受想行识)当中的少量或多量?? ㉘ 七识住:七种心识的住处;心识贪爱攀缘的七种境界 (1) 欲界的人及天(若干身、若干想) (2) 色界的初禅天(例如梵天初生时若干身、一想) (3) 色界的二禅天(例如光音天一身、若干想) (4) 色界的三禅天(例如遍净天一身、一想) (5) 无色界的空入处天 (6) 无色界的识入处天 (7) 无色界的无所有入处天。这是因为识要攀缘名色才能生长,识所攀缘的名色则可归纳为这七种。至于欲界的三恶道、色界的四禅天、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处天,则不是识所贪爱的境界,或者不会增长识,因此不在七识住中。 ㉙ 晃昱天:即“光音天”,色界第二禅天中的最高一层。光音天人不用口语沟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称为“光音”。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为了分析老、死的根源,从老、死一路追本溯源,最后回追到无明的过程,称为“逆观十二因缘”。 本经中,佛陀要阿难观察什么是“老、死”的原因? “生”(出生)是老、死的原因,有出生才有老死,没有出生自然没有老死可言。 接着观察什么是“有”的原因? “有”(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是“生”的原因。 什么是“有”的原因? “取”(执取)是“有”的原因。 什么是“取”的原因? “爱”(贪爱)是“取”的原因。 因此如果真能没有贪爱,就不再有执著,也就不会积集业力而导致后续的身心运作甚至下一世的出生,自然就能解脱身心的苦及下一世的轮回了。 这即是本经“老死←生←有←受(取)←爱”这一段所说。 本经接着举例,有贪爱所以有寻求,有寻求所以有好处,有好处所以有分别,有分别所以染欲,有染欲所以有执著,有执著所以有吝啬,有吝啬所以有私有财产,有私有财产所以有守护,有守护所以有刀杖等等恶法。这部分只是举例贪爱可能造成的一连串后果,有无穷无尽的后果,大家都可自己写出贪爱的各种后果,不限于本经经文所说。因此相当的南传经文在本段的举例不完全一样,并不会影响法义。 接着,经文继续往前追溯十二因缘,在此就不一一说明。 十二因缘甚深,本经将十二因缘浓缩在一经内解说,听法的对象则是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对于一般人可能特别难懂。如有意进一步理解十二因缘,可参考《杂阿含经》卷十二,有较完整的解说。
有同学提问:本经的这两段是否相抵触?
一段说名色缘识, 一段又说识缘名色。 其实两者都是正确的。《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88经:“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CBETA, T02, no. 99, p. 81, b8) 也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二第39经深入分析“四识住”。 经上说“识”和“名色”是“辗转相依”,因此说“名色”在“识”之前、或“识”在“名色”之前,就看从什么角度。 比喻来说,一个圆圈上,说哪一点在哪一点之前?都只是相对的,A点在B点之前,也可以说A点在B点之后。不过要注意的是这边的“识”、“名色”都是新生的,辗转相依而生出新的“名色”和“识”,因此也是无常的。而不是说有一个不变的“识”生另一个不变的“名色”。 图解如下: 名色1生识1 ⇒ 识1生名色2 ⇒ 名色2生识2 ⇒ 识2生名色3 ...... “名色”和“识”是不断刹那地相生然后灭去,所以《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35经说“此阴灭已,异阴相续”(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不变的实体。
有同学提问:“本经中为何佛陀说明逆观十二因缘,只追溯到‘识’支,之后并没有继续追溯到‘行’支及‘无明’支,而是讲‘无我’?” 或许因为“无我”的智慧即能破除“无明”,而避免造业(“行”),因此纵使没有说明“行”支及“无明”支,讲“无我”也能达到断除十二因缘锁链的效果。 如同导读所提,十二因缘的重点在于解释一切事物是因缘生灭而无常,不一定都讲十二支,能达到效果即可。
通俗上说众生有身、心。从五阴来看,身即色阴,心即受想行识阴。 以上关于七识住的经文中的身、想,其实就是指身、心,以“想”作为心的代表来说明。
无色界的众生没有可观察到的身体,只有心识,因此身形的区别在无色界没有意义,就只区分其心识的四种不同的层次了。
本经举出几种跟“受”及“色”有关的有我见解并加以破斥,不过本经所举的例子文字较隐晦难解,相当的南传经文翻译也不太相同,可见南北传译者的解读也不太相同。这是因为各种“有我”的看法都是邪见,只是人们因为某些理由产生的错误见解,因此并没有“标准”的有我见解可言,不必拘泥于哪种有我的解读才是“标准”,只要确保最后的结论是“无我”即可。 如果想要阅读对于“无我”更具逻辑性的系统解说,可参见《杂阿含经》卷五第109经。 [进阶辨正](九八)中阿含ⓐ因品念处经第二(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拘楼瘦ⓒ,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若有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①,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②。若有未来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我今现在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我亦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 “云何为四?观身如身念处,观觉如觉念处,观心如心念处,观法ⓕ如法念处。身念处云何观身如身念处?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③。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④,屈伸低仰ⓘ,仪容庠序⑤,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⑥。犹木工师、木工弟子,彼持墨绳,用絣ⓙ于木,则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齿齿相著,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犹二力士捉一羸人,处处旋捉ⓚ,自在打锻。如是比丘齿齿相著,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觉ⓛ一切身⑦息入,觉ⓜ一切身息出,觉[*]止身行⑧息入,觉[*]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离生喜乐⑨,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团ⓞ,水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定生喜乐⑩,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如山泉,清净不浊,充满流溢,四方水来,无缘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流溢于外,渍山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无喜生乐⑪,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犹青莲华,红、赤、白莲,水生水长,在于水底,彼根茎华叶悉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⑫,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犹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从头至足,于其身体无处不覆⑬。如是比丘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忆所念,如前后亦然,如后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暗之所覆。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善受观相,善忆所念。犹如有人,坐观卧人,卧观坐人⑭。如是比丘善受观相,善忆所念。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我此身中有发、毛ⓠ、爪、齿、麁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痰ⓢ、小便。’犹如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蔓ⓣ菁⑮、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我此身中有发、毛[*]、爪、齿、麁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痰[*]、小便。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犹如屠儿杀牛ⓤ,剥皮布地于ⓥ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观身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观彼死尸,或一、二日,至六、七日,乌鸱所啄,豺狼所食,火烧埋ⓦ地,悉腐烂坏,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骸骨⑯青色,烂腐余ⓧ半,骨锁ⓨ在地,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离皮肉血,唯筋相连,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节解散,散在诸方,足骨、腨ⓩ骨、髀骨、髋骨、脊骨、肩骨、颈骨、髑髅骨,各在异处,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白如螺,青犹鸽色,赤若血涂,腐坏碎末Ⓐ,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身如身者,是谓观身如身念处。 “受念处云何观觉如觉念处?比丘者,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觉。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乐食⑰、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乐欲、苦欲、不苦不乐欲。乐无欲觉Ⓒ、苦无欲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无欲觉。如是比丘观内觉如觉,观外觉如觉,立念在觉,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觉如觉。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觉如觉者,是谓观觉如觉念处。 “心念处云何观心如心念处?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有恚,无恚,有痴,无痴,有秽污,无秽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脱心知不解脱心如真,有解脱心知解脱心如真。如是比丘观内心如心,观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心如心。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心如心者,是谓观心如心念处。 “法念处云何观法如法念处?眼缘色生内结⑱,比丘者,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缘法生内结,比丘者,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内六处。 “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欲知有欲如真,内实无欲知无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掉Ⓓ悔。内实有疑知有疑如真,内实无疑知无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五盖也。 “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念觉支知有念觉支如真,内实无念觉支知无念觉支如真,若未生念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择Ⓔ法、精进、喜、息、定。比丘者,内实有舍觉支知有舍觉支如真,内实无舍觉支知无舍觉支如真,若未生舍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舍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七觉支。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法如法者,是谓观法如法念处。 “若有比丘、比丘尼七年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得阿那含Ⓖ,置七年,六五四三二一年。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月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得阿那含,置七月,六五四三二一月。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得阿那含,置七日七夜,六五四三二,置一日一夜。若有比丘、比丘尼少少须臾顷立⑲、心正住四念处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昇进,暮行如是,朝必得昇进。”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念处经第二竟Ⓗ(三千一百三十七字)Ⓘ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八千六百九字)Ⓙ(第二小土城诵)Ⓚ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 “拘楼瘦”,巴利本作 Kurūsu。 ⓓ “剑磨瑟昙”,巴利本作 Kammāsadhamma。 ⓔ “四念处”,巴利本作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a。 ⓕ “观觉如觉念处观心如心念处观法”十四字,大正藏原为“如是观觉、心、法”,宋、元二本作“如是觉心观法”,明本作“观觉如觉念处观心如心念处观法”,今依据明本补上。 ⓖ “寤”,大正藏原为“寐”,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寤”。 ⓗ “知”,元、明二本作“如”。 ⓘ “仰”,大正藏原为“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仰”。 ⓙ “絣”,大正藏原为“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絣”。 ⓚ “旋捉”,大正藏原为“捉旋”,今依据高丽藏改作“旋捉”。 ⓛ “觉”,大正藏原为“学”,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觉”。[*] ⓜ “觉”,大正藏原为“学”,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觉”。[*] ⓝ “渍”,宋本作“清”。 ⓞ “团”,大正藏原为“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团”。 ⓟ “有”,大正藏原为“见”,今依据高丽藏改作“有”。 ⓠ “毛”,大正藏原为“髦”,今依据明本改作“毛”。[*] ⓡ “麁细”,宋本作“尘网”。[*] ⓢ “痰”,大正藏原为“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痰”。[*] ⓣ “蔓”,宋本作“蒿”,元、明二本作“菘”。 ⓤ “牛”,元、明二本作“生”。 ⓥ “于地”,大正藏原为“地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于地”。 ⓦ “埋”,宋本作“理”。 ⓧ “余”,大正藏原为“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余”。 ⓨ “锁”,大正藏原为“璅”,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锁”。 ⓩ “腨”,大正藏原为“䏝”,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腨”。 Ⓐ “末”,大正藏原为“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末”。 Ⓑ “今我”,宋、元、明三本作“我今”。 Ⓒ 大正藏无“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掉”,大正藏原为“调”,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掉”。 Ⓔ 大正藏无“择”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有余”,巴利本作 Upādisesa。 Ⓖ “阿那含”,巴利本作 Anāgamin。 Ⓗ 明本无“念处经第二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无“三千一百三十七字”八字。 Ⓙ 宋、元、明三本无“八千六百九字”三字。 Ⓚ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注解]① 羸:衰弱。读音同“雷”。 ② 无上正尽之觉:佛陀的智慧,又译为“无上正等正觉”。 ③ 眠寤:睡醒。 ④ 正知出入,善观分别:清楚觉知自己的每个行为举止。 ⑤ 庠序:安详肃穆。“庠”通“详”。 ⑥ 治断灭止:特指灭止恶念,可参考卷20的:《中阿含经》卷20〈2 长寿王品〉:“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CBETA, T01, no. 26, p. 555, a24-25) ⑦ 学一切身:觉察著一切身。 ⑧ 学止身行:使身行宁静著。 ⑨ 离生喜乐: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指初禅的境界。按:《中阿含经》将初禅至四禅的层次列于身念处的段落,相当的《增壹阿含经》经文及南传经文,则都将初禅至四禅的层次列于法念处的段落。 ⑩ 定生喜乐:依定而生起喜与乐,指第二禅的境界。 ⑪ 无喜生乐:停止了喜,但还保有乐,指第三禅的境界。 ⑫ 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达成并保持着以清净的心全心投入而遍满一切的境界,指第四禅的境界。“成就游”指达成并保持着,“意解”在这里可能同“胜解”,可指全心投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进入后住于(由舍而念遍净的)第四禅”。 ⑬ 被七肘衣或八肘衣,从头至足,于其身体无处不覆:被很大件的衣服,从头到脚完全包覆。“肘”是长度单位,由手肘到中指顶端的距离,约四十多公分,“七肘衣”将近三米长。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以白布从头(将身体)完全罩住”。 ⑭ 善受观相,善忆所念。犹如有人,坐观卧人,卧观坐人:对于所观的对象,好好地掌握、好好地忆念,有如观察他人般客观地观察自己,坐着时观察躺着的身体,躺着时观察坐着的身体。这可以解为以智慧观察行、住、坐、卧,例如改变姿势时觉知正在改变姿势,观察身体从躺着变成坐着时,不论躺或坐都是无常的;或是修空三昧的人,在行、住、坐、卧当中观察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暂态,所以本质皆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以慧善加掌握、善加作意、善加领会、善加洞察前后想”。 ⑮ 蔓菁:大头菜。 ⑯ 乐食:世俗的乐。这里“食”指“世俗的”。 ⑰ 如本见息道骸骨:如同之前所见墓地里的尸体骨骇。“息道”又译为“息止道”,指墓地。“本见”指“原来所见;之前所见”,因为修不净观时,需先到墓地观看尸体,记住其不净的模样,然后回去取相作观,所以说“本见”。 ⑱ 内结:内心的结缚(烦恼)。 ⑲ 须臾顷立:片刻将心稳固(于四念处上)。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名为“念处经”,其中身念处的部分和《中阿含经》卷二十〈长寿王品 2〉第81经念身经大同小异。 修习四念处,能断五盖、培养七觉支,最终将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本经提到:“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忆所念,如前后亦然,如后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暗之所覆。”,“光明禅相”可参见卷十七〈长寿王品 2〉第72经长寿王本起经,念光明想的修法可进一步参考南传《相应部尼科耶》〈神足相应51〉第20经解析经: 【节录该经的读经拾得】 [进阶辨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