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因缘是什么;因缘相应 (1/3)]

为什么会有苦的集起?简言之,因为没有智慧(“无明”),因为有贪爱、执著。

若作更细部的解析,可分解为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缘”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条件。

十二因缘的各支,简单解释如下:

第几支 名称 意义 举例
1 无明 没有智慧 不如实知四圣谛
2 造作、造业 身行(身体的造作)、口行(言语的造作)、意行(意念的造作)
3 识知、觉知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4 名色 即色、受、想、行、识五阴
5 六入处 (观察五阴的感官是)眼、耳、鼻、舌、身、意,六个可对外境反应的感官
6 (感官、外境、识三者的)接触 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7 (接触后产生)感受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8 (对于感受产生)贪爱 欲爱(欲界众生感官之欲的渴爱)、色爱(断除淫欲的色界众生的渴爱)、无色爱(断除淫欲与物质欲的无色界众生的渴爱)
9 (由于贪爱,因此)执取 欲取(执著欲贪)、见取(执著邪见)、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我语取(执著认为“有我”)
10 (因为执取,所以有)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 欲有(欲界的存在)、色有(色界的存在)、无色有(无色界的存在)
11 (生命存在而)出生 众生的出生、身心的产生
12 老病死忧悲恼苦 (出生后,自然会有)衰灭及苦果


前者不一定直接产生后者,也可能只是后者成立的间接条件;但能确定的是,若没有前者,后者就不会生起。

在后世佛教的用词中,“因”与“缘”通常分别指直接的“原因”和间接的“助缘”,两者有所区别;但在《阿含经》的翻译上,通常“因”、“缘”混用,不特别区分,常简称为“缘”。例如“爱缘取”代表由于有“爱”,因此而有“取”。

佛陀开示因缘的重点在于解释一切事物是相依而生、而灭,是无常的,因此没有不变的自我。另一方面,由于感官接触到外境时起贪爱执著,这样的因缘缠缚众生。

经中讲述因缘时,时常只举几支为例,不一定都讲十二支。这就好像防盗监视器的录影画面,有的防盗器一秒纪录十二个画面,有的一秒只记录十个,甚至只有两个画面,都可以用来抓小偷;同样地,根器特别好的人,知道十二因缘的用意是要解析并断除贪爱、执著,立刻能禅观并了知,就证知无我、悟道了。而我们一般人,则需要一步步停格分析,从头检查到尾,作较深入的了解,为修行悟道作好理智分析的准备。

《杂阿含经》“因缘相应”的内容为现今版本的本卷、卷十四、和卷十五第 365~370 经,当中佛陀为我们开示什么是因缘。

[导读:因缘与烦恼的关系]

第283、284、286经中,佛陀为我们分析烦恼是如何从小树长大到根深蒂固的因缘,并教导我们如何能制止烦恼壮大,甚至让烦恼不再生出。

(二八三)[0079a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结所系随生味着顾念、心缚,则生;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如人种树,初小软弱,爱护令安,以粪土,随时溉灌,冷暖调适,以是因缘,然后彼树得增长大。如是,比丘!结所系法味着将养,则生恩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若于结所系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缚著,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犹如种树,初小软[*]弱,不爱护,不令安隐,不壅粪土,不随时溉灌,冷暖不适,不得增长;若复断根、截枝,段段斩截,分分解析,风飘日炙,以火焚烧,烧以成粪,或以疾风,或投之流水。比丘!于意云何?非为彼树断截其根,乃至焚烧,令其磨灭,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耶?”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于结所系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缚著,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软”,宋本作“渐”。[*]

[注解]

结所系:烦恼所系缚的。“结”指烦恼,又译为“结使”。

法:事物。“法”在这里是广义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无形、真实、虚妄的事物或道理。

味着:爱乐贪著。

顾念:爱顾、眷念。

爱:(对于结所系法的)贪爱。

纯大苦聚:全都是大苦的积聚。

集:集起;生起。

壅:用泥土或肥料培养植物的根部。

随顺无常观:依从“无常观”。“无常观”即观察、思惟一切都是无常的。

住生灭观:保持在“生灭观”。“生灭观”即观察、思惟一切都是有生即有灭的。

飏:通“扬”,风吹。

于未来世成不生法:不会在未来世再次出生。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本经提到十二因缘其中的第八支至十二支:

爱 → 取 → 有 → 生 → 老病死忧悲恼苦

也就是说,贪“爱”,而执“取”,执取而“有”了善恶业,而产“生”后续的身心变化。以下粗略举两个生活上的例子:

  • 花瓶打破了

家中一个精美的花瓶打破了!由于对这个花瓶的喜“爱”,执“取”(我语取)认为这花瓶是“我所有”的却毁坏了,因为“有”这业力而产“生”忧悲恼苦的感觉。

如果有智慧,就知道花瓶是身外之物,设法解决问题,而不会心痛。

  • 执著于美味

对于喜爱美味的人而言,由于对美味贪“爱”,因此执“取”(欲取)想要保留或持续美味,由于执著在美味上,就“有”了必须要美食的缠缚,产“生”的心已变成美味的奴隶,担忧没有美味、吃到难吃的食物则会苦恼。

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了十二因缘,这些因缘也造就了人的一生,以及无尽的轮回。

(二八四)[0079b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所取法随生味着、顾念、心缚其心驱驰,追逐名色 ,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缘,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譬大树根干、枝条、柯叶、华果,下根深固,壅以粪土,溉灌以水,彼树坚固,永世不朽。如是,比丘!于所取法随生味着、顾念、心缚,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若于所取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厌观,心不顾念,无所缚著,识则不驱驰、追逐名色,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则纯大苦聚灭,犹如种树,不随时爱护令其安隐,不壅粪土,不随时溉灌,冷暖不适,不得增长;若复断根、截枝,段段斩截,分分解析,风飘日炙,以火焚烧,烧以成粪,或飏以疾风,或投之流水。比丘!于意云何?非为彼树断截其根,乃至焚烧,令其磨灭,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耶?”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于所取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缚著,识不驱驰、追逐名色,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心缚”,大正藏原为“缚心”,今依宋、元、明三本改作“心缚”。

“恼、苦”,宋、元、明三本作“苦、恼”。

“如是如是”,大正藏原为“如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将“如是”补上。

“喜”,大正藏原为“善”,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喜”。

[注解]

所取法:所会执著的事物。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九第240经:“云何所取法?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所取法。云何取法?谓欲贪,是名取法。”(CBETA, T02, no. 99, p. 58, a3-5)

驱驰:奔走。

名色:即色、受、想、行、识五阴。其中“名”是“受、想、行、识”四阴,即所有心理的运作,没有形体而只能用名字来诠释,因此称作“名”;“色”即色阴,也就是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如何看待所会执著的事物?

上一经及本经说明,若对于事物起贪爱执著的心,身心的运作让感官(“六入处”)起作用,感官接“触”外境后,产生了觉“受”,觉受可能导致贪“爱”,因贪爱而执“取”,因执取而“有”身、口、意的造作,因此“生”起后续的身心变化以及“苦”。

若能善加修行无常观、生灭观、无欲观、灭观、厌观,则这一串产生苦的因缘即不生。实修上,这些观法可以各用一炷香的时间打坐思惟,例如打坐观身、受、心等等,由粗至细地观察身心的无常,也可以日日修习并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观照。

  • 本经与十二因缘的对应

本经经文中“若于所取法随生味着、顾念、心缚”是在没有智慧之下的造作,可约略对应到十二因缘的 (1) 无明及 (2) 行;“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可约略对应到 (3) 识及 (4) 名色;接下来的“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即是十二因缘剩下的各支。

  • 当下的十二因缘,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1. 无明:没有智慧、看不清真相;
  2. 行:任何一个动作行为或意念;
  3. 识:识知;
  4. 名色:外观;
  5. 六入处:眼睛;
  6. 触:眼识看到外观;
  7. 受:觉得好看;
  8. 爱:贪爱所看到的;
  9. 取:执取要继续看;
  10. 有:有了要继续看的业力;
  11. 生:产生执取好看的身心;
  12. 老死:结束。

[进阶辨正]

[导读:因缘是如何被发现的?]

佛陀在出家前,见到了生、老、病、死的现象,为了探寻真理而出家修行,最后了悟了生、老、病、死的根源而证道。

从生、老、病、死开始一路追本溯源,最后回追到无明的过程,称为“逆观十二因缘”;至于从无明开始一支支往后分析到生、老、病、死等,则称为“顺观十二因缘”。

第285及287经中,佛陀分享了他如何“逆观十二因缘”而洞察十二因缘的过程,并说明十二因缘并非他的发明,而是他的发现,佛陀及过去诸佛都走过相同的真理之道。

(二八五)[0079c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生如是念:‘世间难入,所谓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若受生,然诸众生,生、老、病、死,上及所依,不如实知。’

“我作是念:‘何法有故有?何法缘故?’即正思惟,起无间等,知:‘有故有,缘故。’

“复思惟:‘何法有故有?何法缘故?’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有故有,缘故有。’

“又作是念:‘复何缘?何法有故有?何法缘故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取法味着、顾念、心缚,爱欲增长,彼有故有;爱故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诸比丘!于意云何?譬如缘膏油及,灯明得烧,数增油、炷,彼灯明得久住不?”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诸比丘!于色取味着、顾念、爱缚增长;爱缘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我时复作是念:‘何法无故无此老、病、死?何法灭故老、病、死灭?’即正思惟,起如实无间等:‘无生则无老、病、死,生灭故则老、病、死灭。’

“复作是念:‘何法无故无生?何法灭故生灭?’即正思惟,起如实无间等:‘有无故生无,有灭故生灭。’

“又复思惟:‘何法无故有无?何法灭故有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观:‘取无故有无,取灭故有灭。’

“又作是念:‘何法无故取无?何法灭故取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观:‘所取法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著,爱则灭;彼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诸比丘!于意云何?譬如油、炷然灯,若不增油治炷,非彼灯明未来不生、尽、磨灭耶?”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如是,诸比丘!于所取法观察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著,爱则灭;爱灭则取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无“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生”,宋、元、明三本作“生法”。

大正藏无“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宿命:过去世,在这里特指这辈子过去的事。

成正觉:成佛。其中“正觉”指佛的真正觉悟的智慧。

禅思:独坐而专心思惟。

世间难入:世间陷于苦难。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已陷入实在苦难的世间”。

迁:去世;往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去世”。

生、老、病、死,上及所依:生、老、病、死的之前以及其原因。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老、死苦的出离”。

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缘故生有:有了什么事物,因此而有“生(出生)”?缘于什么事物,因此而有“生(出生)”?此句中的“有”是动词,指存在,“生”是名词,指十二因缘的第十一支。(为协助读者理解,这几段经文中十二因缘的名词以底线标示。)

正思惟:正确地思惟;如理地思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理作意”。

无间等:洞察。没有任何间隔、差距地以智慧观察。又译作“现观”。

有有故生有,有缘故生有:有了“有(生命的存在)”因此而有“生(出生)”,缘于“有(生命的存在)”因此而有“生(出生)”。此句中第一、四个“有”是名词,指十二因缘的第十支,第二、三、五个“有”是动词,指存在,“生”是名词,指十二因缘的第十一支。

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缘故有有:有了什么事物,因此而有“有(生命的存在)”?缘于什么事物,因此而有“有(生命的存在)”?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记载佛陀逆观十二因缘的第八支至十二支:

佛陀在未成佛前,静坐观察什么是生、老、病、死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有”(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是生、老、病、死的原因。

佛陀接着观察什么是“有”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取”(执取)是“有”的原因。

佛陀接着观察什么是“取”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爱”(贪爱)是“取”的原因。

因此如果真能没有贪爱,就不再有执著,也就不会积集业力而导致后续的身心运作甚至下一世的出生,自然就能解脱身心的苦及下一世的轮回了。

知道是什么是贪爱的原因,也较有机会断除贪爱,在第287经中佛陀即进一步分析什么是贪爱的原因。

[进阶辨正]

[导读:十二因缘的还灭]

理论上,十二因缘中只要有一支断了,下一支就不生,而可从中切断十二因缘的锁链,这称为十二因缘的“还灭”。佛教的重点不只在于十二因缘造成流转生死的现象,更在于十二因缘的还灭、解脱。

然而十二因缘并不是每一支都能下手断除的,例如已“生”了,就无法不“老死”。一般认为原理上可在触、受、爱、取这几支下手,有智慧而不陷入十二因缘的锁链,即可灭掉后续的苦果。例如守护六根不攀缘,而减少六入处与六境接“触”,或在身体“受”苦时内心不随着起烦恼,“受”乐时不贪“爱”、不执“取”,断了十二因缘的锁链,就不会导致忧悲恼苦。如果每个当下都能够洞察(“无间等”)地断除十二因缘锁链,即可不受后“有”,解脱了。

实务上,贪爱执著不见得说断就能断,因此佛陀教导修行的方法,即“八圣道”,是让佛弟子能一步步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

  1. 正见:正确的见解;布施是善的、咒愿(祝福)是善的、供养是善的、有善行恶行、有善恶业报、有轮回、有父母(要孝顺)、有众生轮回受生(非断灭见)、有办法证得涅槃,以及四圣谛等出世间的智慧。
  2. 正志:正确的意向;离于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
  3. 正语:正确的言语;不说妄语、恶口、两舌、绮语。
  4. 正业:正确的行为;不做杀生、偷盗、邪淫的事。
  5. 正命:正当的谋生;以不违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
  6. 正方便:正确的努力;已生的恶令断,未生的恶令不起,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长。
  7. 正念: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
  8. 正定:正确的禅定。

“八圣道”又名“八正道”,在卷二十八有进一步的说明。

(二八六)[0080b0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如上广说。差别者:“譬如载十束、二十束、三十束、四十束、五十束、百束、千束、百千束,积聚烧然,作大火聚,若复有人增其干草樵薪,诸比丘!于意云何?此火相续长夜炽然不?”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如是,诸比丘!于所取法味着、顾念、心缚著,增其爱缘取,取缘有,乃至纯大苦聚集。诸比丘!若彼火聚炽然,不增樵草。诸比丘!于意云何?彼火当灭不?”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诸比丘!于所取法观察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缚著,爱则灭,爱灭则取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樵:柴。

炽然:猛烈燃烧的样子。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卷中对于十二因缘的还灭并没有多作举例,有兴趣多加深入的同学也可搭配着读卷三第63~68经,有助于理解十二因缘的还灭。

(二八七)[0080b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我时作是念:‘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

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广说。

“我复作是思惟:‘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我时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古仙人道迹,古仙人从此迹去,我今随去。’譬如有人游于旷野,披荒觅路,忽遇故道古人行处,彼则随行,渐渐前进,见故城邑、故王宫殿、园观浴池、林木清净。彼作是念:‘我今当往白王令知。’即往白王:‘大王当知,我游旷野,披荒求路,忽见故道古人行处,我即随行;我随行已,见故城邑、故王宫殿、园观浴池、林流清净,大王可往居止其中。’王即往彼,止住其中,丰乐安隐,人民炽盛。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迳、古仙人迹,古仙人去处,我得随去,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我于此法自知自觉,成等正觉,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外道沙门、婆罗门、在家、出家,彼诸四众闻法正向信乐知法善梵行增广,多所饶益开示显发。”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故”,大正藏原为“古”,今依据高丽藏改作“故”。

[注解]

齐识而还:追查生命的缘起,到“识”的界限而返回;从“名色”追查到“识”后就折返回“名色”;只是“老死”到“识”的范围。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识转回,往前不超越名色,就这个范围而生、老、衰、死、再生”。这是因为“识”和“名色”辗转相依,成为一个循环,可参考本卷第288经所解释的“识缘名色[……]展转相依,而得生长”,以及卷二第39经所说的“四识住”。

古仙人道:过去的诸佛所走过的道路。

迳:小路,通“径”。

道迹:途径。

八圣道: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圣者的道路。又译为“八正道”。

正见:正确的见解;布施是善的、咒愿(祝福)是善的、供养是善的、有善行恶行、有善恶业报、有轮回、有父母(要孝顺)、有众生轮回受生(非断灭见)、有办法证得涅槃,以及四圣谛等出世间的智慧。

正志:正确的意向;离于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又译为“正治”、“正思”、“正思惟”。

正语:正确的言语;不说妄语、恶口、两舌、绮语。

正业:正确的行为;不做杀生、偷盗、邪淫的事。

正命:正当的谋生;以不违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

正方便:正确的努力;已生的恶令断,未生的恶令不起,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长。另译为“正精进”、“正勤”。

正念: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

正定:正确的禅定。

自知自觉:亲自证知、亲自觉悟。

等正觉:完全契于真理、遍于一切的觉悟。另译作“正遍知”。

优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

优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外道:佛教以外的宗教。另译作“异学”。

四众:比丘(受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比丘尼(受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优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优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正向:正确地趣向涅槃。

信乐:确信和爱乐。

知法善:知道佛法的完善。

多所饶益:很有帮助。

开示显发:解说以让义理明白。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追查生老病死的原因,追查到识

佛陀在未成佛前,静坐观察什么是老、病、死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有“生”(出生),才会有老、病、死。

什么是“生”的原因?“有”(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

什么是“有”的原因?“取”(执取)。

什么是“取”的原因?“爱”(贪爱)。

什么是“爱”的原因?“受”(感受)。

什么是“受”的原因?“触”(感官、外境、识的接触)。

什么是“触”的原因?要有“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六个可对外境反应的感官)。

什么是“六入处”的原因?有“名色”(五阴,包含认知的对象)则六入处才能起作用。

什么是“名色”的原因?“识”(识知、觉知)能引生五阴。

  • 齐识而还,不能过彼

追查到“识”就难以突破了,经中形容为“齐识而还,不能过彼”。

这是因为如本卷第288经所述的“识”和“名色”辗转相依,成为一个循环,追查“名色”的原因找到“识”,追查“识”的原因又找到“名色”。

若只问“何法有故因缘有?”,单看“有”这一边,就容易误以为“识”是究竟、无法超越“识”。这也就是轮回会一直延续下去没有尽头的现象:只要有身心的运作(名色)就会继续增长攀缘的觉知(识),只要有攀缘的觉知就会产生更多身心的运作,因此“识”和“名色”辗转相生、没有尽头。

但佛陀毕竟不是省油的灯,不执著在“有”这一边,进一步思惟:“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如何才能把这些都灭掉,以解脱轮回?这次佛陀突破了“识”,发现“识”和“名色”辗转相依的循环是由“造业”(“行”)而来。要如何灭“行”呢?就是要灭除“无明”。

(二八八)[0081a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𫄨罗耆阇崛山

尔时,尊者舍利弗晡时从禅觉,诣尊者摩诃拘𫄨罗,共相问讯庆慰已,于一面坐。语尊者摩诃拘𫄨罗:“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

尊者摩诃拘𫄨罗语尊者舍利弗言:“仁者且问,知者当答。”

尊者舍利弗问尊者摩诃拘𫄨罗:“云何?尊者摩诃拘𫄨罗!有老不?”

答言:“有。”

尊者舍利弗复问:“有死不?”

答言:“有。”

复问:“云何?老死自作耶?为他作耶?为自他作耶?为非自非他无因作耶?”

答言:“尊者舍利弗!老死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亦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生缘故有老死。”

“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为自作、为他作、为自他作、为非自他无因作?”

答言:“尊者舍利弗!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名色缘识生。”

复问:“彼识为自作、为他作、为自他作、为非自非他无因作?”

答言:“尊者舍利弗!彼识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识缘名色生。”

尊者舍利弗复问:“识与名色相依而生长尊者摩诃拘𫄨罗!先言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名色缘识生,而今复言名色缘识,此义云何?

尊者摩诃拘𫄨罗答言:“今当说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

尊者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尊者摩诃拘𫄨罗!世尊声闻中,智慧明达,善调无畏,见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证者,谓尊者摩诃拘𫄨罗,乃有如是甚深义辩,种种难问,皆悉能答,如无价宝珠,世所顶戴,我今顶戴尊者摩诃拘𫄨罗亦复如是。我今于汝所,快得善利,诸余梵行数诣其所,亦得善利,以彼尊者善说法故。我今以此尊者摩诃拘𫄨罗所说法故,当以三十种赞叹称扬随喜。”

尊者摩诃拘𫄨罗说:“老死厌患、离欲、灭尽,是名法师;说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厌患、离欲、灭尽,是名法师;若比丘于老死厌患、离欲、灭尽向,是名法师;乃至识厌患、离欲、灭尽向,是名法师;若比丘于老死厌患、离欲、灭尽,不起诸心善解脱,是名法师;乃至识厌患、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法师。”

尊者摩诃拘𫄨罗语尊者舍利弗言:“善哉,善哉,于世尊声闻中,智慧明达,善调无畏,见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证者,谓尊者舍利弗,能作如是种种甚深正智之问,犹如世间无价宝珠,人皆顶戴,汝今如是,普为一切诸梵行者之所顶戴、恭敬、奉事。我于今日快得善利,得与尊者共论妙义。”

时,二正士更相随喜,各还所住。

[校勘]

“摩诃拘𫄨罗”,巴利本作 Mahākoṭṭhita。

“慰”,宋、元、明三本作“慰慰”。

“与”,元、明二本作“以”。

“自”,宋、元、明三本作“自作”。

“然”,宋、元、明三本作“然后”。

“非自他作”,宋、元、明三本作“非自非他”。[*]

“缘”,大正藏原为“增”,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缘”。

[注解]

舍利弗:比丘名,以“智慧第一”闻名。又译为“舍利子”,因为他的母亲名叫“舍利”。

摩诃拘𫄨罗:比丘名,佛陀称赞他“得四辩才,触难答对”第一。他是舍利弗的舅舅,从佛出家前又被称为“长爪梵志”。“摩诃”为音译,义译为“大”,加在人名前可作尊称,例如用以和资历较浅的同姓名人士区分。

王舍城灵鹫山一带略图。取自http://www.xiule.com/board/d197413.htm

耆阇崛山:为音译,义译为“灵鹫山”,因山顶似鹫头、且山中多鹫而得名。位于摩竭提国王舍城东北角。

晡时:黄昏时分,约下午三点至五点多。

庆慰:庆贺慰问。

自作:自己所作。指世间苦乐等一切,都是我自己所作的。例如“常见论”执著认为常住不变的“我”造作了一切。

他作:他人所作。指世间苦乐等一切,都是他人(例如造物主大梵天)所作的。例如执著认为大梵(造物主、大我)创造一切。

自他作:部分是自己所作,部分是他人所作。

非自非他无因作:不是自己所作、不是他人所作,没有原因而自然发生。

彼名色缘识生:那“名色”是缘起于“识”而产生的;“识”是“名色”的原因、条件。

名色缘识:有“名色”,因此而有“识”;“名色”是“识”的原因、条件。就六根来看,因为应对了六境(在名色的范畴内),六识才会产生。从人身来看,因为有身心(在名色的范畴内),六识才能增长。

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犹如三支芦苇立在空地上,彼此支撑,才能直立。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譬如两芦束,相互依持则能直立”。

甘露法:用甘露(不死药)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脱法门;又作甘露法门、甘露门。

具足身作证:具备满足,亲身体证。

快得善利:真是受益良多。

灭尽向:即“向灭尽”,朝向灭除烦恼、生死。

心善解脱:心彻底地解脱。

善调无畏:善于调伏,无所畏惧。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识与名色彼此“展转相依,而得生长”,表示身心的运作(名色)会增长觉知(识),而觉知也会产生更多的身心运作,因此识和名色辗转相生没有尽头。

这个现象在卷二第39经中,将识比喻为种子,种在色、受、想、行的土壤中,如果再加上贪喜、像水一般地灌溉润泽,识就会愈长愈大。

举例而言,一个学生在没看过金庸小说之前,不会对金庸小说有特别的感觉。但看了一部金庸小说,上瘾了,就想要看更多的金庸小说,对小说的偏好和读小说的行为像滚雪球般,最后成为金庸小说迷。在这个例子中,读小说的身心运作增长了对于小说的喜爱及觉知,对小说的喜爱及觉知又促成更多读小说的身心运作。对金庸小说的识(觉知)在读小说的色、受、想、行当中,由于有贪喜,就“展转相依,而得生长”。

看电影也是如此,本来没有特别想看电影的人,可能在看了一部特定类型的片子后有了喜好,就想看更多该类型的片子,终于培养出对于该类电影的嗜好。

除了生活中的例子,在巨观上来看,识与名色的辗转相生也造成了难以止尽的生死轮回。

[进阶辨正]

[导读:因缘能如何应用?]

第 289 及 290 经以因缘分析身心随时都在变化,不应执著为我,并且要练习觉知“触支”及“受支”,拆解种种感受产生的原因。

第 291 经则表示可练习断“爱支”,观察世间可爱的的事物,其后患如同疾病、脓疮、毒刺、凶器。

第 292 经要我们以十二因缘思量观察如何能彻底地断尽苦,当中提到凡夫不管是作善的、恶的、不善不恶的行为,都是基于“无明”而造作,断“无明”才能断尽苦、彻底解脱生死轮回。

[导读:五阴与我]

在佛经的用语中,人的身心及世间的一切可区分为:

  • 色:物质(例如身体)及物理世界的现象。
  •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
  • 想: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么颜色。
  •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 识:识知;觉知。

以上色、受、想、行、识五项,合称“五阴”或“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

凡夫执著认为在五阴中有恒常不变的“我”。举例而言,就“身体”与“我”的关系而言,凡夫可能误认:

  • 身体是“我”:身体就是恒常不变的“我”,至于受、想、行、识都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东西。
  • 身体异“我”:身体之外有恒常不变的“我”。例如以为“识”甚至所谓的“灵魂”是“我”,而身体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东西。
  • 身体和“我”互相含摄:“我”处于身体之中,或是身体处于“我”之中。例如认为有造物主(大我)遍于一切物质(也包括身体)之中,一切物质都有造物主在其中,但造物主却又不是物质。

以上三类认为有“我”的见解,佛经中称为“色是我”、“色异我”、“相在”。

佛陀则发现五阴都是因缘生灭的,一切的身心运作中没有不变的“我”。例如人的身体属于色阴,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内的细胞早因新陈代谢而不一样了,物理世界也是一直迁流变化的,没有恒常不变的色阴。心理也是如此,刹那生灭,更没有恒常不变的“我”。

执著于五阴而引起烦恼实在不智。于是佛陀教导我们如何认清真相,修证无我的智慧,才能彻底地放下自我(无我),也不挂念身外之物(无我所),断除烦恼执著,解脱生死轮回,获得真正的自由。

若想要深入了解五阴相关的法义,也可参见《杂阿含经》卷一等“阴相应”的内容。

(二八九)[0081c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四大身厌患、离欲、背舍,而非识。所以者何?见四大身有增、有减、有取、有舍,而于心、意、识,愚痴无闻凡夫不能生厌、离欲、解脱。所以者何?彼长夜于此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所相在。’是故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彼生厌、离欲、背舍。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心意识须臾生灭无常四大色身或见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少。彼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犹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异生、异灭。

“多闻圣弟子于诸缘起善思惟观察,所谓乐触缘生乐受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彼乐触灭,乐触因缘生受亦灭、止、清凉、息、没。如乐受,苦触……喜触……忧触……舍触因缘生舍受,舍受觉时,如实知舍受觉;彼舍触灭,彼舍触因缘生舍受亦灭、止、清凉、息、没。彼如是思惟:‘此受触生、触乐、触缚彼彼触乐故,彼彼受乐,彼彼触乐灭,彼彼受乐亦灭、止、清凉、息、没。’如是,多闻圣弟子于色生厌,于受、想、行、识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少”,大正藏原为“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少”。

“刻”,大正藏原为“克”,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刻”。[*]

[注解]

愚痴无闻凡夫于四大身厌患、离欲、背舍,而非识:有愚笨没有见识的凡人对于四大所构成的身体厌其过患、离于爱欲、舍离以解脱,但却不对心识如此(厌其过患、离于爱欲、舍离以解脱)。其中“四大”是古代印度人认为一切物质及物理现象的四种组成:地大(坚固性)、水大(湿润性)、火大(温热性)、风大(移动性),“四大身”指“四大所构成的身体”,也就是肉体。

心、意、识:在《阿含经》中通常心、意、识三者相通,三者同列是以同义字重复以使语意更加充实的用法。依作用可区分三者,心是精神作用的中心,有“集起”的意思,意指“思量”作用,识指“了别、认识”作用。

保惜系我:保护、爱惜,执著为我。

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其实照理来说,)愚笨没有见识的凡人宁可对于四大所构成的身体执著是我、我所拥有的,也不应该于心识执著是我、我所拥有的。

若善消息或复少过:如果善于照顾,或许还能略为超过(一百岁)。其中“消息”是“照顾”的意思。

须臾:片刻;短时间。

异生、异灭:不断地变异生灭。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依一个生起,依另一个被灭”。

缘起:由因缘(种种条件)而生起。

乐触缘生乐受:在能让人快乐的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时,生起快乐的感受。

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觉知到快乐的感受时,如其原貌地了知快乐的感受。

此受触生、触乐、触缚:这感受是依触而生、依触而乐、被触所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有的人因为见到了身体会增减、会变化,而认知到身体的过患,不再将身体视为恒常的我,却转而将心识视为恒常的我,执著在灵魂永生之类的概念上。

佛陀则表示,身体起码还能撑个几十年,心识却是不断地变异生灭,不应该将心识执著是我、或我所拥有的。

明了佛法的佛弟子会好好思惟观察缘起,以了解心识的缘生缘灭,在本经中即举观察十二因缘的触支、受支为例。

若要作学理上的分析,本经第一段的“彼长夜于此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可说相当于十二因缘中的无明、行、识三支,“四大身”及“心意识”可说相当于名色支,有这些因缘才有本经第二段的触支、受支。

[进阶辨正]

(二九〇)[0082a0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四大色身生厌、离欲、背舍,但非识。所以者何?四大色身现有增减、有取、有舍,若心、若意、若识,彼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识生厌、离欲、背舍,长夜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彼生厌、离欲、背[*]舍。

“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色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见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少过。彼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不停,种种转变,异生异灭。譬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种种变易,异生、异灭。

“多闻圣弟子于诸缘起思惟观察,所谓乐触缘生乐受,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彼乐触灭,乐因缘生乐受亦灭、止、清凉、息、没。如乐受,苦触……喜触……忧触……舍触因缘生舍受,舍受觉时,如实知舍受觉;彼舍触灭,舍触因缘生舍受亦灭、止、清凉、息、没。譬如两木相磨,和合生火;若两木离散,火亦随灭,如是,诸受缘触集;触生触集,若彼彼触集故,彼彼受亦集;彼彼触集灭故,彼彼受集亦灭、止、清凉、息、没。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解脱,于受、想、行、识解脱,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解脱,我说彼于苦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背”,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心猿意马 经中常说“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88, a14-15),每一刹那缘生的意识都是新的,已经不同于前一个意识。本经以比喻说明,心、意、识不断地生灭变异,就好像猴子在树上荡来荡去,不断地放掉旧枝条、随即抓取新枝条:“譬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种种变易,异生异灭。”

在佛教的论中,一般认为前一刹那的意识成为下一刹那的意根,这也符合本经中“放一取一”的比喻。

每次辗转缘生的意根与意识都是新的、不同于前一个意识,所以意识也是无常、无我的。

(二九一)[0082a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说内触法,汝等为不?”

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稽首礼足,合掌白佛言:“世尊!所说内触法,我已取也。”时,彼比丘于佛前如是如是自记说。如是如是世尊不悦。

尔时,尊者阿难在佛后执扇扇佛,佛告阿难:“如圣法、律内触法,异于此比丘所说。”

阿难白佛:“今正是时,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贤圣法、律内触法,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阿难:“善哉,谛听,当为汝说。此诸比丘取内触法,应如是思惟:‘若众生所有种种众苦生,此苦何因、何集、何生、何触?’作如是取时,当知此苦亿波提因、亿波提集、亿波提生、亿波提转

“复次,比丘内触法,又亿波提何因、何集、何生、何触?彼取时当复知亿波提爱因、爱集、爱生、爱触

“复次,比丘取内触法,当复知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触。如是取时当知世间所念谛正之色于彼爱生而生、系而系、住而住

“若诸沙门、婆罗门于世间所念谛正之色,作常想、恒想、安隐想、无病想、我想、我所想而见,则于此色爱增长;爱增长已,亿波提增长,亿波提增长已,苦增长;苦增长已,则不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不解脱苦。譬如路侧清凉池水,香味具足,有人以毒著中,阳春之月,诸行路者风热渴逼,竞来欲饮。有人语言:‘士夫!此是清凉池,色香味具足,然中有毒,汝等勿饮。若当饮者,或令汝死,或近死苦。而彼渴者不信而饮,虽得美味,须臾或死,或近死苦。’如是,沙门婆罗门见世间可念端正之色,作常见、恒见、安隐见、无病见、我、我所见,乃至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若诸沙门、婆罗门于世间可念端正[*]之色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彼爱则离,爱离故亿波提离,亿波提离故则苦离,苦离故则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离。譬如路侧清凉池水,香味具足,有人以毒著中,阳春之月,诸行路者风热渴逼,竞来欲饮,有人语言:‘此水有毒!汝等勿饮,若当饮者,或令汝死,或近死苦。’彼则念言:‘此水有毒,若当饮者,或令我死,或近死苦,我且忍渴,食干𪎊饭,不取水饮。’如是,沙门、婆罗门于世间可念之色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乃至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故,阿难!于此法如是见、如是闻、如是觉、如是知,于过去、未来亦如此道。如是观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亿波提因、亿波提集、亿波提生、亿波提转”,巴利本作 Upadhinidānaṃ upadhisamudayaṃ upadhijātikaṃ upadhipabhavaṃ。

大正藏无“池”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正”,大正藏原为“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如”,宋、元、明三本作“于”。

[注解]

内触法:内心触发的原理。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内在的探查”。

取:得到;把握。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把握”。

记说:决定说;确定说。这里特指这位比丘有自信地解说。

何因、何集、何生、何触:什么是其原因?什么是其集起?什么产生它?什么触发它?其中“何触”又译为“何转”,“转”指依因缘而生起。

亿波提:为音译,义译为“依著”、“有余”,指生命存在的基础。阿罗汉自知不受“后有”,即自证已无“亿波提”。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依著”。

爱因、爱集、爱生、爱触:“爱”是原因、“爱”而集起、“爱”而产生、“爱”而触发。

世间所念谛正之色:世间可爱的美好的事物。“谛”疑为“端”的讹误。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当世间中可爱的、令人满意的色”。

于彼爱生而生、系而系、住而住:对于美好的事物,有贪爱生起才生起(贪爱),(有贪爱)系着才系着(贪爱),保持(在贪爱上)才保持(在贪爱上)。

如病、如痈、如刺、如杀:(譬喻色境的后患)如同疾病、脓疮、毒刺、凶器。

𪎊:一种将米、麦炒熟后磨粉制成的干粮。读音同“炒”。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内触法

内心触发的原理,是觉察在面对可爱的境界时,如果有贪爱就会产生后有,导致不可避免的苦;如果观察、思惟此可爱境界的过患,而不起贪爱,就不会产生后有,也就不会有苦。

本经以十二因缘的“名色”支、“爱”支、“有”支、“苦”支来举例,虽然跳过了中间的“六入、触、受”与“取”支,但实际上这几支仍是发生了,例如要有“六入处”才看得到色境,只不过在本经的举例中没有特别提出来而已。

  • 有毒的饮料喝不喝?

当我们看到美色时,是否产生贪爱执著,进而作常想、恒想、安隐想、无病想、我想、我所想?佛陀说这样的问题,就好像是口渴时见到了清凉甘甜、却被下毒的池水,此时要喝还是不喝?

面对美色时,而能够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不起贪爱执著、进而修行解脱,这就好像能忍住干渴的人,虽然一开始会比较苦,但却避免因为喝了毒水而丧命的灾祸。

《杂阿含经》卷十八第490经:“欲者,谓眼所识色可爱、乐、念,染着色。耳声、鼻香、舌味、身所识触可爱、乐、念,染著触。阎浮车!此功德非欲,但觉想思惟者。”(CBETA, T02, no. 99, p. 127, b5-7) 美色本身只是世间的现象,凡夫心中错误的取相所导致的贪欲,才会带来后患。

[进阶辨正]

(二九二)[0082c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云何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众生所有众苦,种种差别,此诸苦何因、何集、何生、何触?思量取因、取集、取生、取触。若彼取灭无余,众苦则灭,彼所乘苦灭道迹如实知,修行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取灭。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取何因、何集、何生、何触?思量彼取爱因、爱集、爱生、爱触。彼爱永灭无余,取亦随灭,彼所乘取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爱灭。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则思量彼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触。彼受永灭无余,则爱灭,彼所乘爱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受灭。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受触因、触集、触生、触缘。彼触永灭无余,则受灭,彼所乘触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触何因、何集、何生、何触?当知彼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触。彼六入处灭无余,则触灭,彼所乘六入处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六入处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六入处名色因、名色集、名色生、名色触。名色永灭无余,则六入处灭,彼所乘名色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名色灭。

“复次,比丘思量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名色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名色识因、识集、识生、识触。彼识欲灭无余,则名色灭,彼所乘识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识灭。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识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识行因、行集、行生、行触,作诸福行善识生;作诸不福不善行,不善识生;作无所有行,无所有识生,是为彼识行因、行集、行生、行触。彼行欲灭无余,则识灭,彼所乘行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行灭。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行无明因、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触。彼福行无明缘,非福行亦无明缘,非福不福行亦无明缘。

“是故当知,彼行无明因、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触。彼无明永灭无余,则行灭,彼所乘无明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无明灭。”

佛告比丘:“于意云何?若不乐无明而生明,复缘彼无明作福行、非福行、无所有行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多闻圣弟子不乐无明而生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如是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说,汝亦知此。于彼彼法起彼彼法,生彼彼法,灭彼彼法,灭、止、清凉、息、没。若多闻圣弟子无明离欲而生明,身分齐受所觉,身分齐受所觉时如实知;若寿分齐受所觉,寿分齐受所觉时如实知;身坏时寿命欲尽,于此诸受一切所觉灭尽无余。譬如力士取新熟瓦器,乘热置地,须臾散坏,热势悉灭。如是,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身分齐受所觉如实知,寿分齐受所觉如实知,身坏命终,一切受所觉悉灭无余。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乘”字。

大正藏在“处”字之后有一“欲”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宋、元、明三本无“灭”字。

“明”,宋、元、明三本作“明无明”。

[注解]

正尽苦:彻底地断尽所有的苦。

究竟苦边:到达苦的尽头。

向次法:次第的修行法;“向”著一个、下一个(“次”)的次第修行“法”。

福行:有福的行为;能感召福报的行为。

善识:良善的心识。

不福不善行:能感召恶报的作恶行为,即“非福行”。

无所有行:心中一无所有、不善不恶的行为。也可以指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对象(所缘)的行为。

非福行:能感召恶报的行为。

非福不福行:既非福行、也非不福行,即“无所有行”。

身分齐受:身体终结的感受。“分齐”即分际、界限。

寿分齐受:寿命终结的感受。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行缘识”的因果关系,本经举例为“作诸福行,善识生;作诸不福不善行,不善识生;作无所有行,无所有识生”,行善得善识、作恶得恶识,作无所有的行为得到无所有的识。

但凡夫不管是作善的、恶的、不善不恶的行为,都仍是基于无明而造作,如经中说:“彼福行无明缘,非福行亦无明缘,非福不福行亦无明缘。”即使像是入于无色定的凡夫、或无色界的众生,好像什么事也没做,却仍是一种基于无明的行为,犹不能脱离轮回。

(二九三)[0083c0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异比丘:“我已度疑,离于犹豫,拔邪见刺,不复退转,心无所著故,何处有我?为彼比丘说法;为彼比丘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所谓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

“如是说法,而彼比丘犹有疑惑、犹豫,先不得得想、不获获想、不证证想,今闻法已,心生忧苦、悔恨、、障碍。所以者何?有生而有灭,不生而不灭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是名比丘诸行苦寂灭、涅槃。因集故苦集,因灭故苦灭,断诸迳路,灭于相续,相续灭灭,是名苦边。比丘!彼何所灭?谓有余苦,彼若灭、止、清凉、息、没,所谓一切取灭、爱尽、无欲、寂灭、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世”,宋、元、明三本作“世坐”。

“朦”,大正藏原为“蒙”,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朦”。

[注解]

度疑:超越、克服了疑惑。

邪见: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见解。

出世:超出世俗;出离世间。

空相应:相应于空的;符合于空的。

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有了这个因此而有那个,这个生起因此那个生起。指十二因缘的各支相依生起,终究造成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也说明一切身心乃至生命的现象是由因缘所生,并非没有起因而独自存在。另译为“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先不得得想、不获获想、不证证想:之前(对缘起法)没有得到却自以为得到了,没有获得却自以为获得了,没有证得却自以为证得了。

朦没:迷糊不清楚。

有为:有造作的;因缘而生的。“为”是“造作”的意思。

无为:无造作的;不是由因缘而生的(因此也不会随因缘而灭)。例如涅槃。

相续灭灭:相续的因缘彻底灭尽。

[对应经典]

 

(二九四)[0083c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若黠慧者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如是内有识身,外有名色,此二缘生六触入处六触所触故,智者生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何等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愚夫、黠慧彼于我所修诸梵行者,有何差别?”

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演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彼愚痴无闻凡夫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不断,爱缘不尽,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此愚痴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若黠慧者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断,爱缘尽;无明断,爱缘尽故,身坏命终,更不复受;不更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彼身坏命终,更不复受;更不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于我所修诸梵行,种种差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无“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宋、元二本无“所”字。

[注解]

识身:有识的身体,即身与心。

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在内有这个有识的身体,在外有名色(的境界),这身内和外境两者的因缘而接触。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依此身与外之名色,如是依此二者,有触”。

六触入:“六触入处”的略称。由“六触”进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触使人心意动摇、产生贪爱。六触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这里的“触”特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是十二因缘之一。

因起种种:因而生起种种(的身心)。相当的南传经文没这四个字。

黠慧:聪明有智慧。“黠”读音同“狭”,聪明的意思。

彼于我所修诸梵行:他们在我(佛陀)这边作各种清净的修行。在此特指前述的“黠慧”的人。

法根、法眼、法依:佛法的根源,佛法的导引,佛法的依归。

受身:(陷于轮回而)投生。又译为“受生”。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对应到十二因缘的识、名色、六入处、触这几支

本经所说:“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包含了十二因缘的无明、行(爱缘系)、识、名色、六入处(在身内)、触这几支。

本卷第284经:“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包含了十二因缘的识、名色、六入处、触这几支。

这些经文将“名色”解释为可追逐的、身外的,也就是可以对应感知到的“六境”: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法境。前五者是物质的,也就是“色”,第六个“法境”是心理的,也就是“名”,因此“六境”也是一种“名色”。

《杂阿含经》卷三第68经等许多经都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尤其在十二因缘相关经文反复提及,但这个过程是对应到当下身心的十二因缘的哪几支?由于名色可对应到六境,而能合理推测根、境、识和合生触的过程可对应到识、名色、六入处、触这几支,如下图所示。

自此,对相关经文已熟悉的同学,就可找出当下的身心的十二因缘各支之间的关系,可由哪些《杂阿含经》经文对应解说了。

不过,在根、境、识和合生触的过程中,识是在六入处及名色之后,为什么十二因缘中 (3) 识是在 (4) 名色 (5) 六入处之前呢?这个议题牵涉到较复杂的逻辑,可参考卷十五第366经的“读经拾得”,或本经的“进阶辨正”。

[进阶辨正]

[导读:当下的因缘与三世的轮回]

在《杂阿含经》中,十二因缘主要用来解释当下身心的因缘;在其他的经论中,也有以十二因缘来解释三世的轮回。

用十二因缘解释当下身心的因缘,详见《杂阿含经》卷二、三相关各经。以经中所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为例,在根缘境生识而触的当下,就已经完成了一次的十二因缘,但由于我们误认其中有我、我所,起了贪爱,造下了业,而让这些心识不断地相互攀缘、增长扩大。

每一次的十二因缘虽然当下就已经完成,但这不表示未来就不会有作用。这就好像在推骨牌,从微观的角度,每一个骨牌撞击下一个骨牌都是在一刹那间发生;从巨观的角度来看,就会看到骨牌的推动与相叠持续不断地发生,延续成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用十二因缘解释三世的轮回,则有如下的说法:

第几支 分类 名称 意义
1 过去因 无明 (过去世的)没有智慧
2 过去因 (过去世的)身行、口行、意行所造的业
3 现在果 投胎而有新的一生的识
4 现在果 名色 有胎形,初步的身心,但尚未长出六入处
5 现在果 六入处 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长成
6 现在果 出胎与外境接触;六触
7 现在果 (接触后产生)感受
8 现在因 (对于感受产生)贪爱
9 现在因 (由于贪爱,因此)执取
10 现在因 (因为执取,所以有)积集的善恶业,能感招未来的果报
11 未来果 (未来世的)出生
12 未来果 老病死忧悲恼苦 (未来世的)衰灭及苦果


一念之起,当下轮回,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了十二因缘,这些因缘累积起来,也造就了人的一生,乃至三世的轮回。

图片出自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8/NautilusCutawayLogarithmicSpiral.jpg/1920px-NautilusCutawayLogarithmicSpiral.jpg

数学或物理造诣较深的同学,也可用“碎形”或“复杂系统”的“自相似性”来理解这样的现象:鹦鹉螺切中间一小块来看,其数学构成符合黄金比例,累积起来的大块也符合黄金比例,整个螺形也是黄金比例,这就是“自相似性”。在数学上,具有自相似性的碎形的生成是基于一个不断迭代的方程式,即一种基于递回的反馈系统。类似地,人们当下的身心运作符合十二因缘的模式,而当下的因缘长久累积之后,造就了宏观的轮回生死,也具有自相似性而符合十二因缘的模式。

阿罗汉破除无明、有智慧,则在根缘境生识而触的当下,生起明触,触生受、想但不造业,也不见我、我所,而能不受后有,解脱当下的因缘及三世的轮回。

(二九五)[0084a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身非汝所有,亦非余人所有。谓六触入处,本修行愿,受得此身。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彼多闻圣弟子于诸缘起善正思惟观察:‘有此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所谓此有故,有当来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是名有因有缘世间集。谓此无故,六识身无,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无,谓此无故,无有当来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若多闻圣弟子于世间集、世间灭如实正知善见、善觉、善入,是名圣弟子招此善法、得此善法、知此善法、入此善法,觉知、觉见世间生灭,成就贤圣出离、贯穿、正尽苦,究竟苦边。所以者何?谓多闻圣弟子世间集灭如实知,善见、善觉、善入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知”,宋、元、明三本作“智”。[*]

“贤圣”,明本作“圣贤”。

“贯穿”,大正藏原为“实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贯穿”。

[注解]

此身:这个身体。可注意本经经文稍后“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当中的“身”则不是指身体,而是指种类、集合。

本修行愿:以往所作的行为和欲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是旧业,应该被看作被造作的、被思所制造的”。

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缘(条件)使得世间聚集而生起。

善见、善觉、善入:彻底地观察、理解、证悟。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身体不是自己(例如恒常不变的灵魂)所拥有,也不是其他人(例如造物主)所拥有,而是由过去六根接触六境时、身心造作的因缘相续所生的。

[进阶辨正]

(二九六)[0084b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因缘法缘生法

因缘法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缘生法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生故,有老、病、死、忧、悲、恼、苦。此等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如是随顺缘起,是名缘生法。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缘生法。

圣弟子不求过去世,不求未来世,不着我见、众生见、寿者见多闻圣弟子于此因缘法、缘生法正[*]知善见,不求前际,言:‘我过去世若有、若无?我过去世何等类?我过去世何如?’不求后际:‘我于当来世为有、为无?云何类?何如?’内不犹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为前?谁终当云何之?此众生从何来?于此没当何之?’若沙门、婆罗门起凡俗见所系,谓说我见所系、说众生见所系、说寿命见所系、忌讳吉庆见所系,尔时悉断、悉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是名多闻圣弟子于因缘法、缘生法如实正知,善见、善觉、善修、善入。”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因缘法:事物是依于条件而生起的法则。又译为“缘起法”。

缘生法:依缘(条件)而生的事物。

法住、法界:真理是稳固的、真理维持其特性。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那个界住立、法安住性”。

法住、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真理是稳固的、真理是空的、真理是真实(真如)的、真理自然就是这样(不是由谁所订定的)、真理不离开真实、真理无异于真实。如,意为“真实”。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法安住性、法决定性、真实性、特定条件性、无误性、无例外性”。

审谛:精确。

前际:过去。

后际:未来。

我见:执著于有“我”的见解。

众生见:执著于众生实有的见解,不了知众生是因缘生灭的。又译为“众生相”、“众生想”、“有情论”。

寿命见:执著于寿命长短的见解,不了知寿命是因缘生灭的。又译为“寿者相”、“寿命想”、“命者论”。

忌讳吉庆见:执著于无益解脱的吉凶禁忌。又译为“吉凶论”。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本经说明了圣弟子不求过去世、不求未来世,心不犹豫,不着我见、众生见、寿命见,呼应《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CBETA, T08, no. 235, p. 751, b27-28)、“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CBETA, T08, no. 235, p. 750, b7)
  • 本经中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佛陀只是发现本来就存在的真理,本卷第299经也说:“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CBETA, T02, no. 99, p. 85, b24-26)

[进阶辨正]

[导读:因缘与中道]

许多人执著于世间的“有”,认为自己的灵魂、或造物主、或万物,可以永恒的存在。这种见解,称为“常见”。

也有人执著于世间的“无”,认为杀人放火都没关系,反正人死后就一了百了,只是早死晚死的差别。这种见解,称为“断见”。

佛陀则告诉我们,执著于“常见”、“断见”都不能解脱,要观世间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因为了知世间是因缘而生,所以不落入“断见”,因为了知世间会因缘而灭,所以不落入“常见”,这就是所谓“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即出自本卷第297、300、301经,及卷十第262经。

由于不知道因缘法,外道产生了五花八门的邪见,例如有外道主张“命即是身”,认为生命即是身体,也就是将肉体认为是“我”,生命的一切就是肉体机能的展现。如此一来肉体死亡后就一了百了,属于“断见”。另外也有外道主张“命异身异”,认为生命是一回事、身体是另一回事,也就是认为有个灵魂一类的东西才是“我”,肉体不是“我”,两者可以分离,灵魂不需要肉体即可独自长存,属于“常见”。

佛陀则发现身心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肉体败坏后还是会由于因缘而轮回,因此不能说“命即是身”;身体和心理交互影响、互相缘生,不能单独存在,并没有一个恒常不变且可独自长存的灵魂作为自我,因此不能说“命异身异”。(附带一提,人摸不到鬼的形体,并不是因为鬼只有灵魂没有身体,而是因为鬼和人的身体组成不同,就像不同频率的电台不互相干扰。)

知道缘起缘灭的中道,就不会落入这些邪见,也才能确实地对症下药,断除因缘的锁链而解脱轮回。

(二九七)[0084c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清净,梵行清白,所谓大空法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大空法经云何为大空法经?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纯大苦聚集。

“缘生老死者,若有问言:‘彼谁老死?老死属谁?’彼则答言:‘我即老死,今老死属我,老死是我。’所言:‘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此则一义,而说有种种。若见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无有。若复见言:‘命异身异。’梵行者所无有。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缘生老死。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缘无明故有行。

“若复问言:‘谁是行?行属谁?’彼则答言:‘行则是我,行是我所。’彼如是:‘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彼见命即是身者,梵行者无有;或言命异身异者,梵行者亦无有。离此二边,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所谓缘无明行。

“诸比丘!若无明离欲而生明,彼谁老死?老死属谁者?老死则断,则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若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彼谁生?生属谁?乃至谁是行?行属谁者?行则断,则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若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彼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是名大空法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见”字之后有“所知”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是”,宋、元、明三本无“是”字。

[注解]

拘留搜:在拘留国中。其中“拘留”是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恒河上游西岸,相当于现今的德里所在,“搜”为地方的复数语尾。又译为“拘楼瘦”、“拘留沙”、“拘流沙”。

调牛聚落:地名,是佛陀教化游历最西北端的城市。又译为“调伏駮牛聚落”、“杂色牧牛聚落”、“法行城”,音译为“剑磨瑟昙拘楼都邑”、“剑摩瑟昙拘楼都邑”、“劫摩沙住处”。

初、中、后善:开头、中间、结尾都是善的。

善义善味:意义正确,文句正确。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有了这个因此而有那个,这个生起因此那个生起。说明一切事物由因缘所成立,皆具有相依相待的关系。

命即是身:生命(灵魂)即是肉体,两者不可以分离。另译为“彼命彼身”、“是命是身”。

命异身异:生命(灵魂)是一回事,肉体是另一回事,两者可以分离。

此则一义,而说有种种:这些都是同样的(因为不了解因缘),而产生种种不同的说法。

彼梵行者所无有:(佛教的)清净的修行人没有这种见解。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则无梵行生活”。

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对于常见与断见二边,心不认同,而是正确地向着中道。“中道”指不走极端、不偏不倚的观念或行为。

根本:这里指生死流转的根源。

[对应经典]

 

(二九八)[0085a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缘起法,法说义说。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缘起法法说。

十二因缘各支的解说云何义说?谓缘无明行者。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暗、无明、大冥,是名无明。

“缘无明行者,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缘行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缘识名色者,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缘名色六入处者,云何为六入处?谓六内入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缘六入处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缘触受者,云何为受?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缘受爱者,彼云何为爱?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缘爱取者,云何为取?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缘取有者,云何为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缘有生者,云何为生?若彼彼众生,彼彼身种类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阴、得界、得入处、得命根,是名为生。缘生老死者,云何为老?若发白露顶,皮缓根熟,支弱背偻,垂头呻吟,短气前输,柱杖而行,身体黧黑,四体班駮,暗钝垂熟,造行艰难羸劣,是名为老。云何为死?彼彼众生,彼彼种类没、迁移、身坏、寿尽、火离、命灭,舍阴时到,是名为死。此死及前说老,是名老死。是名缘起义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生”字之前有一“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柱”,宋、元、明三本作“任”。

[注解]

法说:佛法的原理。例如如实知见的缘起法。

义说:义理的分别。例如缘起各支的个别解说。

习不习:该亲近、不该亲近。另译作“可习法、不可习法”。

身行、口行、意行:身体的造作、言语的造作、意念的造作。“行”指造作;业;潜在形成力。

不苦不乐受:不是苦、也不是乐的感受。又译为“舍受”。

欲爱、色爱、无色爱:欲界众生(感官之欲)的渴爱、(断除淫欲的)色界众生的渴爱、(断除淫欲与物质欲的)无色界众生的渴爱。

欲取、见取、戒取、我取:执著欲贪,执著邪见(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见解),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执著认为“有我”。其中“取”即执著。

欲有、色有、无色有:欲界的存在、色界的存在、无色界的存在。“有”表示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

四体:四肢。

造行艰难羸劣:动作、行为艰难瘦弱。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将十二因缘展开,一一举例解说各支的意义,整理如下表:

第几支 名称 解说
1 无明 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暗、无明、大冥
2 身行、口行、意行
3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4 名色 五阴
5 六入处 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
6 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7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8 欲爱、色爱、无色爱
9 欲取、见取、戒取、我取
10 欲有、色有、无色有
11 出生
12 老死 若发白露顶,皮缓根熟,支弱背偻,垂头呻吟,短气前输,柱杖而行,身体黧黑,四体班駮,暗钝垂熟,造行艰难羸劣;彼彼众生,彼彼种类没、迁移、身坏、寿尽、火离、命灭,舍阴时到


(二九九)[0085b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谓缘起法为世尊作,为余人作耶?”

佛告比丘:“佛陀只是发现本来就存在的真理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奉行”,宋、元、明三本作“随喜作礼而去”。

 

 

(三〇〇)[0085c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庆慰,庆慰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瞿昙!为自作自觉耶?”

佛告婆罗门:“我说此是无记,自作自觉,此是无记。”

“云何?瞿昙!他作他觉耶?”

佛告婆罗门:“他作他觉,此是无记。”

婆罗门白佛:“云何?我问自作自觉,说言无记;他作他觉,说言无记,此义云何?”

佛告婆罗门:“非自作自觉、非他作他觉,因缘说离于断常二边自作自觉则堕常见,他作他觉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彼婆罗门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校勘]

“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巴利本作 Ete ubho ante anupagamma majjhena Tathāgato dhammaṃ deseti。

[注解]

自作自觉:自己所作、自己所受。指世间苦乐等一切,都是我自己所作的,造业者即受报者。

无记:不加以讨论或回答。

他作他觉:他人所作、(另外的)他人所受。指世间苦乐等一切,都是他人所作的,造业者和受报者不同。

常见:认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变的见解。例如认为有“真我”或“造物主”永恒不变的见解。又称为“有见”。

断见:断灭的见解。例如认为“人死后尘归尘、土归土,一无所有”的见解。又称为“断灭见”、“无见”。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卷先前第288经也说苦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而是因缘生灭。

这些外道认为的“自作自觉”、“他作他觉”,都是以“我”为中心,而对世间的本质进行臆测。佛教则是从缘起来看世间,了知世间因缘生、因缘灭,而不是以“我”为中心。

(三〇一)[0085c1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那梨聚落深林中待宾舍。

尔时,尊者𨅖陀迦旃延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正见。云何正见?云何世尊施设正见?”

佛告𨅖陀迦旃延:“何谓正见世间有二种依:若有、若无,为取所触;取所触故,或依有、或依无。若无此取者,心境系着使不取、不住、不计我。苦生而生,苦灭而灭,于彼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自知,是名正见,是名如来所施设正见。所以者何?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无者不有;世间灭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者无有,是名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尊者𨅖陀迦旃延闻佛所说,不起诸漏,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注解]

那梨聚落:村落名,位于跋耆国拘利村至鞞舍离的路上,附近有牛角娑罗林。又译为“那梨迦聚落”、“那陀村”、“那提”。

施设:安立;描述。

为取所触:被执取所引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为攀住、执取、黏着所束缚”。

心境系着使不取、不住、不计我:对于心接触境而执著的烦恼,不执取、不依著、不思量为“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对攀住、执取、心的依处、执持、烦恼潜在趋势不攀取、不紧握,不固持‘我的真我’”。

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无者不有:契合真理地正确知道、见到世间的集起,就不会有“世间无”的见解(断见)。

[对应经典]

 

(三〇二)[0086a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出耆阇崛山,入王舍城乞食。

时,有阿支罗迦叶为营小事,出王舍城,向耆阇崛山,遥见世尊。见已,诣佛所,白佛言:“瞿昙!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

佛告迦叶:“今非论时,我今入城乞食,来还则是其时,当为汝说。”

第二亦如是说,第三复问:“瞿昙!何为我作留难?瞿昙!云何有异?我今欲有所问,为我解说。”

佛告阿支罗迦叶:“随汝所问。”

阿支罗迦叶白佛言:“云何?瞿昙!苦自作耶?”

佛告迦叶:“苦自作者,此是无记。”

迦叶复问:“云何?瞿昙!苦他作耶?”

佛告迦叶:“苦他作者,此亦无记。”

迦叶复问:“苦自他作耶?”

佛告迦叶:“苦自他作,此亦无记。”

迦叶复问:“云何?瞿昙!苦非自非他无因作耶?”

佛告迦叶:“苦非自非他无因作者,此亦无记。”

迦叶复问:“云何无因作者?瞿昙!所问苦自作耶?”答言:“无记。”“他作耶?自他作耶?非自非他无因作耶?”答言:“无记。”“今无此苦耶?”

佛告迦叶:“非无此苦,然有此苦。”

迦叶白佛言:“善哉,瞿昙!说有此苦,为我说法,令我知苦见苦。”

佛告迦叶:“若受即自受者,我应说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则他作,若受自受他受,复与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说,若不因自他,无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说。离此诸边,说其中道,如来说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阿支罗迦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时,阿支罗迦叶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度,于正法、律心得无畏,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我从今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尽寿作优婆塞,证知我。”

阿支罗迦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时,阿支罗迦叶辞世尊去不久,为护犊牸牛所触杀,于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

尔时,世尊入城乞食。时,有众多比丘亦入王舍城乞食,闻有传说:“阿支罗迦叶从世尊闻法,辞去不久,为牛所触杀,于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诸比丘乞食已,还出,衣钵,洗足,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众多比丘入城乞食,闻阿支罗迦叶从世尊闻法、律,辞去不久,为护犊牛所触杀,于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世尊!彼生何趣?何处受生?彼何所得?”

佛告诸比丘:“彼已见法、知法、次法、不受于法,已般涅槃,汝等当往供养其身。”

尔时,世尊为阿支罗迦叶授第一记

[校勘]

“阿支罗迦叶”,巴利本作 Acela-Kassapa。

“与”,元、明二本作“以”。

大正藏无“无因作者”四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若”,宋、元、明三本作“苦”。

“授”,大正藏原为“受”,今依据明本改作“授”。[*]

[注解]

留难:阻留、刁难。

护犊牸牛:保护小牛的母牛。“犊”读作“独”,幼牛。“牸”读作“子”,母牛。

般涅槃:“般”为完全,“涅槃”为灭除烦恼、生死。这里特指解脱者的去世。

第一记:记说为最高成就者,即“阿罗汉”。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阿支罗迦叶问佛陀:“苦是自作的吗?是他作的吗?是自他作的吗?是无因作的吗?”佛陀对于这些问题都不予回答。

有人会想说:“‘自他作’是指‘部分是自己所作,部分是他人所作’,好像还算合理,为什么佛陀也不回答?”

无论是“自作”、“他作”还是“自他作”,都是以“我”为中心而对世间的本质进行臆测;佛陀则不以自己或他人的“我”为中心,而是以“缘起”来看世间,了知世间是因缘生、因缘灭。

因为阿支罗迦叶所问的问题本身就错了,所以佛陀没有回答。然而阿支罗迦叶并没有因此恼羞成怒,反而更谦逊地向佛陀请教,直到问对了问题,终于搞懂了因缘法,证得了阿罗汉。

(三〇三)[0086b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于路见玷牟留外道出家有所营,至耆阇崛山游行,遥见世尊,往诣其所,共相庆慰,共相庆慰已,于一面住,白佛言:“瞿昙!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解说不?”

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今非论时,须入城乞食,来还当为汝说。”

第二说亦如是。第三复请:“沙门瞿昙!将于我所作留难不?欲有所问,为我解说。”

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随汝意问,当为汝说。”

玷牟留外道出家即问:“沙门瞿昙!苦乐自作耶?”

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说苦乐自作者,此是无记。”

复问:“沙门瞿昙!苦乐他作耶?”

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说苦乐他作者,此是无记。”

复问:“沙门瞿昙!苦乐自他作耶?”

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说苦乐自他作者,此是无记。”

复问:“瞿昙!苦乐非自非他无因作耶?”

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说苦乐非自非他无因作者,此是无记……”广说如上阿支罗迦叶经,乃至世尊为玷牟留外道出家授[*]第一记

[校勘]

“少”,大正藏原为“小”,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少”。

大正藏无“沙门”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在“乐”字之后有一“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外道出家:泛称佛弟子以外的出家人,另译作“异学”。

少有所营:有些事情要办。

[对应经典]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二.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2/01 15:35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24339199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