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三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导读(二〇)长阿含ⓒ第三分阿摩昼经第一(1/4)阿摩昼受老师所托,探访佛陀智慧德相 如是我闻: 一时,佛①游拘萨罗②ⓓⓔ国,与大比丘③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至伊车能伽罗ⓕ拘萨罗[*]婆罗门村,即于彼伊车林中止宿④。 时,有沸伽罗娑罗ⓖⓗ婆罗门⑤,止⑥郁伽罗ⓘ村,其村丰乐,人民炽盛⑦,波斯匿⑧ⓙ王即封此村,与沸伽罗娑罗[*]婆罗门,以为梵分⑨。此婆罗门七世已来父母真正⑩,不为他人之所轻毁⑪,三部旧典⑫讽诵⑬通利⑭,种种经书皆能分别⑮,又能善解⑯大人相⑰法、祭祀仪礼,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废。其第一摩纳⑱弟子名阿摩昼ⓚ,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毁,三部旧典讽诵通利,种种经书皆能分别,亦能善解大人相法、祭祀仪礼,亦有五百摩纳弟子,教授不废,与师无异。 时,沸伽罗娑罗[*]婆罗门闻沙门⑲瞿昙⑳ⓜ释种子㉑出家成道,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至伊车能伽罗拘萨罗[*]婆罗门村,止伊车林中,有大名称㉒,流闻天下,如来㉓、至真㉔、等正觉㉕,十号㉖具足㉗,于诸天、世人、魔㉘、若魔、天、沙门㉙、婆罗门中,自身作证㉚,为他说法,上中下善,义味具足㉛,梵行㉜清净。如此真人㉝应往亲觐㉞,我今宁可观沙门瞿昙,为定有三十二相㉟,名闻流布,为称实不?审ⓝ以何缘得见佛相?复作是念言:今我弟子阿摩昼,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毁,三部旧典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尽能分别,又能善解大人相法、祭祀仪礼,唯有此人可使观佛,知相有无。 时,婆罗门即命弟子阿摩昼而告之曰:“汝往观彼沙门瞿昙,为定有三十二相,为虚妄㊱耶?” 师即报曰:“我今语㊴汝,若ⓞ有具足三十二大人相者,必趣㊵二处,无有疑也。若在家,当为转轮圣王㊶,王四天下㊷,以法治化统领民物,七宝具足:一、金轮宝㊸,二、白象宝㊹,三、绀马宝㊺,四、神珠宝㊻,五、玉女宝㊼,六、居士宝㊽,七、典兵宝㊾。王有千子,勇猛多智,降伏怨敌,兵杖㊿ⓟ不用,天下太ⓠ平,国内民物无所畏惧。若其不乐世间,出家求道,当成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以此可知瞿昙虚实。” 时,阿摩昼受师教已,即严驾⑴宝车,将⑵五百摩纳弟子,清旦⑶出村,往诣⑷伊车林。到已下车,步进诣⑸世尊所;佛坐彼立,佛立彼坐,于其中间共谈义理。佛告摩纳曰:“汝曾与诸耆旧长宿⑹大婆罗门如是论耶?” 摩纳白佛:“此为何言?” 佛告摩纳:“我坐汝立,我立汝坐,中间共论,汝师论法常ⓡ如是耶?” 摩纳白佛言:“我婆罗门论法,坐则俱坐,立则俱立,卧则俱卧。今诸沙门毁形鳏ⓢ独⑺,卑陋⑻下劣,习黑冥法,我与此辈共论义时,坐起无在。” 时,摩纳闻世尊称卿,又闻未被调伏,即生忿恚⑾,毁谤佛言:“此释种子,好怀嫉ⓣ恶,无有仪ⓤ法。” 摩纳言:“昔我一时为师少缘,在释种ⓥ迦维罗卫ⓦⓧ国。时,有众多诸释诸释ⓨ童ⓩ子,以少因缘⒁集在讲堂,遥见我来,轻慢戏弄,不顺仪法⒂,不相敬待。” 佛告摩纳:“彼诸释子还Ⓐ在本国,游戏自恣⒃,犹如飞鸟自于樔Ⓑ⒄林,出入自在。诸释种子自于本国,游戏自在,亦复如是。” 摩纳白佛言:“世有四姓——刹利⒅、婆罗门、居士⒆、首陀罗⒇,其彼三姓,常尊重、恭敬、供养婆罗门;彼诸释子义不应尔。彼释厮Ⓒ➊细、卑陋、下劣,而不恭敬我婆罗门。” 佛陀为阿摩昼说族姓本缘,调伏他的傲慢 尔时,世尊默自念言:“此摩纳子!数数➋毁骂言及厮[*]细,我今宁可说其本缘➌调伏之耶!”佛告摩纳:“汝姓何等?” 摩纳答言:“我姓声王。” 佛告摩纳:“汝姓尔者,则为是释迦奴种➍。” 时,彼五百摩纳弟子,皆举大声而语佛言:“勿说此言!谓:‘此摩纳为释迦奴种。’所以者何➎?此大摩纳,真族姓子➏,颜貌端正,辩才应机➐,广博多闻,足与瞿昙往返Ⓓ谈论。” 尔时,世尊告五百摩纳:“若汝师尽不如汝言者,当舍汝师共汝论义;若汝师有如上事如汝言者,汝等宜默,当共汝师论。” 时,五百摩纳白佛言:“我等尽默,听共师论。”时,五百摩纳尽皆默然。 尔时,世尊告阿摩昼:“乃往过去久远世时,有王名声摩ⒺⒻ。王有四子:一名面光,二名象食,三名路指,四名庄严。其王四子少有所犯,王摈出国到雪山南,住直树林Ⓖ中,其四子母及诸家属,皆追念➑之,即共集议,诣声摩[*]王所,白言:‘大王!当知我等与四子别久,欲往看视。’王即告曰:‘欲往随意。’时,母眷属➒闻王教已,即诣雪山南直树林中,到四子所。时诸母言:‘我女与汝子,汝女与我子,即相配匹➓遂成夫妇,后生男女Ⓗ,容貌端正。’ “时,声摩[*]王闻其四子诸母与女共为夫妇,生子端正,王即欢喜,而发此言:‘此真释子!真释童子Ⓘ!’能自存立,因此Ⓙ名释(释,秦言能。在直树林,故名释。释,秦言亦言直Ⓚ)。声摩[*]王即释种先也。王有青衣⓫,名曰方面,颜貌端正,与一婆罗门交通⓬,遂便有身Ⓛ⓭,生一摩纳子,堕地能言,寻语父母:‘当洗浴我,除诸秽恶;我年大已,自当报恩。’以其初生能言,故名声王。如今初生有能言者,人皆怖畏⓮,名为可畏Ⓜ;彼亦如是,生便能言,故名声王。从此已来,婆罗门种遂以声王为姓。” 又告摩纳:“汝颇从先宿耆旧⓯大婆罗门,闻此种姓⓰因缘以Ⓝ不?” 时,彼摩纳默然不对。如是再问,又复不对。佛至三问,语摩纳言:“吾问至三,汝宜速答,设⓱不答者,密迹力士⓲手执金杵⓳在吾左右,即当破汝头为七分。” 时,密迹力士手执金杵,当摩纳头上虚空中立,若摩纳不时答问,即下金杵碎摩纳首。佛告摩纳:“汝可仰观。” 摩纳仰观,见密迹力士手执金杵立虚空中,见已恐怖⓴,衣毛为竖➀,即起移坐附近世尊,依恃➁世尊为救为护,白世尊言:“世尊当问,我今当答。” 佛即告摩纳:“汝曾于先宿耆旧大婆罗门,闻说如是种姓缘不?” 摩纳答言:“我信曾闻,实有是事。” 时,五百摩纳弟子,皆各举声自相谓言:“此阿摩昼,实是释迦奴种也。沙门瞿昙所说真实,我等无状➂,怀轻慢➃心。” 佛陀替摩纳开脱奴名,以免之后被弟子轻视尔时,世尊便作是念:“此五百摩纳后必怀慢➄,称彼为奴,今当方便➅灭其奴名。”即告五百摩纳曰:“汝等诸人!慎勿称彼为奴种也。所以者何?彼先婆罗门是大仙人,有大威力,伐[*]声摩王索女,王以畏故,即以女与。”由佛此言得免奴名。 以婆罗门礼法论证刹利并未逊于婆罗门 尔时,世尊告阿摩昼曰:“云何?摩纳!若刹利女七世已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毁,若与一婆罗门为妻生子,摩纳!容貌端正,彼入刹利种,得坐受水➆诵刹利法不?” 答曰:“不得。” “得父财业不?” 答曰:“不得。” “得嗣➇父职不?” 答曰:“不得。” “云何?摩纳!若婆罗门女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毁,与刹利为妻,生一童子,颜貌端正,彼入婆罗门众中,得坐起受水不?” 答曰:“得。” “得诵婆罗门法,得父遗财,嗣父职不?” 答曰:“得。” “云何,摩纳!若婆罗门摈➈婆罗门投刹利种者,宁得坐起受水,诵刹利法不?” 答曰:“不得。” “得父遗财,嗣父职不?” 答曰:“不得。” “若刹利种摈刹利投婆罗门,宁得坐起受水,诵婆罗门法,得父遗财,嗣父职不?” 答曰:“得。” “是故,摩纳!女中刹利女胜,男中刹利男胜,非婆罗门也。”
“刹利生中胜⓷, 种姓亦纯真;
佛告摩纳:“梵天说此偈,实为善说⓹,非不善也,我所然可⓺,所以者何?我今如来、至真、等正觉,亦说此义:
“刹利生中胜, 种姓亦纯真; [校勘]ⓐ 宋、元二本无“佛说”二字。 ⓑ “姚秦三藏法师”,大正藏原为“后秦弘始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师”。 ⓒ 大正藏无“长阿含”三字,今依据宋、元二本补上。 ⓓ “拘萨罗”,大正藏原为“俱萨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拘萨罗”。[*] ⓔ “拘萨罗”,巴利本作 Kosala。 ⓕ “伊车能伽罗”,巴利本作 Icchānaṅkala。 ⓖ “沸伽罗娑罗”,宋、元、明三本作“沸伽罗沙罗”。[*] ⓗ “沸伽罗娑罗”,巴利本作 Pokkharasādi。 ⓘ “郁伽罗”,巴利本作 Ukkaṭṭha。 ⓙ “波斯匿”,巴利本作 Pascnadi。 ⓚ “阿摩昼”,巴利本作 Ambaṭṭha。 ⓛ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 “瞿昙”,巴利本作 Gotama。 ⓝ “审”,大正藏原为“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审”。 ⓞ “若”,大正藏原为“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若”。 ⓟ “仗”,大正藏原为“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仗”。[*] ⓠ “太”,大正藏原为“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太”。 ⓡ “常”,大正藏原为“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常”。 ⓢ “鳏”,宋本作“孤”。 ⓣ “嫉”,宋、元、明三本作“疾”。 ⓤ “仪”,大正藏原为“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仪”。 ⓥ “种”,大正藏原为“迦”,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种”。 ⓦ “迦维罗卫”,大正藏原为“迦维罗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迦维罗卫”。 ⓧ “迦维罗卫”,巴利本作 Kapilavatthu。 ⓨ 大正藏无“诸释”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童”,大正藏原为“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童”。 Ⓐ “还”,宋、元、明三本作“治”。 Ⓑ “樔”,明本作“巢”。 Ⓒ “厮”,宋、元、明三本作“斯”。[*] Ⓓ “返”,宋、元、明三本作“反”。 Ⓔ “声摩”,据元、明二本作“懿摩”。. Ⓕ “声摩”,巴利本作 Okkāka。 Ⓖ “直树林”,巴利本作 Sāka-saṇḍ.a。 Ⓗ “女”,大正藏原为“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女”。 Ⓘ “此真释子!真释童子”,巴利本作 Sakyā vata bho kumārā, parama-sakyā vata bho kumārā ti。 Ⓙ “此”,明本作“自”。 Ⓚ “释,秦言能。在直树林,故名释。释,秦言亦言直”,宋本作“(释秦言能)在直树林故名释释(秦言直亦是释)”,元本作“(释秦言能)在直树林故名释懿(秦言直亦是释)”,明本作“在直树林故名释懿”。 Ⓛ “身”,大正藏原为“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身”。 Ⓜ “可畏”,巴利本作 Pisāca。 Ⓝ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以”。 [注解]① 佛:觉者;自觉觉他的人。又译为佛陀。 ② 拘萨罗: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部,其首都为舍卫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国。另译为“憍萨罗”。 ③ 比丘: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 ④ 止宿:住宿。 ⑤ 婆罗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 ⑥ 止:居住。 ⑦ 炽盛:繁盛。 ⑧ 波斯匿:优婆塞名,是舍卫城的城主、拘萨罗国的国王,相传与佛陀同年纪。年长后继承王位,早年暴恶无信,后来因末利夫人的引导,笃信佛法,治理拘萨罗国及迦尸国,国威强盛。他将妹妹为韦提希夫人嫁给摩竭提国频婆娑罗王,女儿胜鬘夫人嫁给阿逾阇国友称王。又译为“胜军”。 ⑨ 梵分:国王册封给婆罗门的领地。 ⑩ 真正:真实;确实。 ⑪ 轻毁:轻慢、毁谤。 ⑫ 旧典:通常指《吠陀经》、《奥义书》、《薄伽梵歌》。 ⑬ 讽诵:背诵而熟记。 ⑭ 通利:通达没有障碍。 ⑮ 分别:分析;辨别。 ⑯ 善解:妥善的理解。 ⑰ 大人相:(相术用词)大丈夫的容貌与形相。 ⑱ 摩纳:少年或少年学生。又译为“摩那婆”、“摩纳磨”。 ⑲ 沙门:出家的修行人。古代印度原泛指传统婆罗门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⑳ 瞿昙: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后分族称释迦氏。又译为“乔达摩”。佛弟子称佛陀为“世尊”,而外道则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昙”或“沙门瞿昙”来称呼他。 ㉑ 释种子:释迦族血统的人,这里特指佛陀。 ㉒ 名称:名望与称誉。 ㉓ 如来:依于真理而来成佛,即指佛陀。“如来”是古印度对觉者的称号之一。其中“如”指真如、真实不变。 ㉔ 至真:“至真”是“应供”的另译,指应该接受供养的完美的人。 ㉕ 等正觉:完全契于真理、遍于一切的觉悟。另译作“正遍知”。 ㉖ 十号: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古来对于如何断句为如来十号,有不同的看法。一个合理的看法为,“世尊”是佛弟子对佛陀的尊称、对佛德性的总称,因此算十号之外的总称。) ㉗ 具足:具备满足。 ㉘ 魔:??害人智慧与性命、障碍善事者。这里特指妨碍修行者修行的恶鬼神。 ㉙ 沙门:出家的修行人。 ㉚ 作证:亲身体证。 ㉛ 义味具足:意义、文句都具备满足 ㉜ 梵行:清净的修行。 ㉝ 真人:至真之人、证得真理之人,指阿罗汉或佛陀。 ㉞ 觐:拜会;拜访。读音同“紧”。 ㉟ 三十二相:古印度相术认为最有福报的人的三十二个形体相貌特征,相传有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为转轮圣王,出家可成佛。 ㊱ 虚妄:不真实。 ㊲ 寻:随即。 ㊳ 验:凭证;证据。 ㊴ 语:告诉。 ㊵ 趣:归向、导向。 ㊶ 转轮圣王:以正法统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善业感召天空中飞来轮宝,四方国家看到轮宝就自行归服,因此称作转轮王。又译为“转轮王”。 ㊷ 四天下:古代印度人认为人间分成东南西北四大洲,称为四天下。 ㊸ 金轮宝:转轮王的宝器,能在转轮王前飞行引导,使转轮王所向无敌。 ㊹ 白象宝:能日行千里的白象王。 ㊺ 绀马宝:能日行千里的紫马王。“绀”是深青而微红的颜色,类似紫色。 ㊻ 神珠宝:纯净无瑕的夜明珠。 ㊼ 玉女宝:体态秾纤合度,性情端正温柔的美女。 ㊽ 居士宝:天生能见得到地中宝藏的大臣。 ㊾ 典兵宝:勇健又有智谋,善于统领军队的大臣。 ㊿ 兵杖:兵器的总称。 ⑴ 严驾:整备车马。 ⑵ 将:率领。读音同“匠”。 ⑶ 清旦:清早。 ⑷ 往诣:前往拜访。 ⑸ 诣:到、前往。 ⑹ 耆旧长宿:德高望重的年长者。 ⑺ 毁形鳏独:指婆罗门认为比丘剃除须发,出离家室。“鳏”是年老无妻或丧妻的人。读音同“官”。 ⑻ 卑陋:低贱。 ⑼ 卿:对人的敬称。 ⑽ 调伏:调教、驯服。 ⑾ 忿恚:怨恨发怒。 ⑿ 释种子:释迦族血统的人,这里指佛陀的弟子。 ⒀ 何过于卿:对你做了什么错事吗? ⒁ 以少因缘:因为一些缘故。 ⒂ 不顺仪法:不尊守礼仪、礼节。这里指其他三姓应该尊敬对待婆罗门。 ⒃ 自恣:自在;随意。 ⒄ 樔:禽鸟的窝巢。同“巢”。 ⒅ 刹利: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阶级,掌管政治及军事。又译为“刹帝利”。 ⒆ 居士: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中产阶级,从事农牧工商。又译为“毘舍”、“鞞舍”。 ⒇ 首陀罗: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奴隶阶级,为工人、农奴。又译为“工师种”。 ➊ 厮:仆役;对人轻侮的称呼。 ➋ 数数:频繁地。 ➌ 本缘:本来的因缘;事物的由来。 ➍ 种:族类。 ➎ 所以者何:为什么这么说呢?(为何是这样呢?) ➏ 族姓子:婆罗门大族的子弟。 ➐ 辩才应机:具有说法的才智,并且能掌握合适的时机。 ➑ 追念:怀念往事。 ➒ 眷属:亲友。 ➓ 配匹:配合、结婚。又作“匹配”。 ⓫ 青衣:婢女。 ⓬ 交通:往来、交往。 ⓭ 身:身孕、胎儿。 ⓮ 怖畏:畏惧害怕。 ⓯ 耆旧:德高望重的年长者。 ⓰ 种姓:家世;血统;阶级。 ⓱ 设:假若;假使。 ⓲ 密迹力士:pending for 卷四。 ⓳ 杵:兵器名。因形如杵而得名。 ⓴ 恐怖:害怕;畏惧。 ➀ 衣毛为竖:全身发麻,身上的毛都竖了起来。 ➁ 恃:依赖;依仗。 ➂ 无状:无礼。 ➃ 轻慢:对人轻忽简慢。 ➄ 慢:傲慢。 ➅ 方便:努力;采用方法以达成目标。 ➆ 得坐受水:在聚会中得到座位与水,指身分受到那一种姓的认可。 ➇ 嗣:继续;承继。如:“嗣位”、“嗣业”。 ➈ 摈:遗弃;排斥。如:“摈于门外”、“摈而不用”。 ➉ 梵天:色界初禅天当中最高层大梵天的天主,是第一位在梵天出生的天众,被后来往生梵天的天众尊为天主。此天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又译为“大梵王”、“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⓵ 躬:亲自。 ⓶ 偈:这是一种只有韵文的文学形式,例如《法句经》、《长老偈》、《长老尼偈》等。又译为“偈咃”、“偈经”,音译为“伽陀”。 ⓷ 刹利生中胜:这是梵天常称赞佛陀的四句偈。可参考《杂阿含经》卷四十四1190经“于诸种姓中,刹利两足尊,明行具足者,天人中最胜!”以及《别译杂阿含经》卷五103经“刹利二足尊,种姓真正者,明行已具足,人天中最胜。”。 ⓸ 明行悉具足:即如来十号中的“明行足”,指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与行为(戒、定等)皆圆满具足。 ⓹ 善说:言辞和意义都良善圆满。 ⓺ 然可:赞同;认同。
(2/4)摩纳白佛言:“瞿昙!何者是无上士ⓐ①,明行具足?” 佛告摩纳:“谛听②,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对曰:“唯然!愿乐欲闻③。” 善男子出家奉行的伦理与戒行 佛告摩纳:“若如来出现于世,应供④、正遍知⑤、明行足、为善逝⑥、世间解⑦、无上士、调御丈夫⑧、天人师⑨、佛、世尊⑩,于一切诸天、世人、沙门、婆罗门、天、魔、梵王中,独觉自证,为人说法。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⑪,义味具足,开清净行。若居士⑫、居士子及余种姓,闻正法者即生信乐⑬,以信乐心而作是念:‘我今在家,妻子系缚,不得清净纯修梵行;今者宁可剃除须发,服三法衣⑭,出家修道。’彼于异时⑮,舍家财产,捐弃⑯亲族,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与出家人同舍饰好⑰,具诸戒行⑱,不害众生。 “舍于刀仗[*]⑲,怀惭愧⑳心,慈念一切,是为不杀;舍窃盗心,不与㉑不取,其心清净,无私窃意,是为不盗;舍离淫欲,净修梵行,殷勤㉒精进㉓,不为欲染,洁净而住,是为不淫;舍离妄语㉔,至诚㉕无欺,不诳㉖他人,是为不妄语;舍离两舌㉗,若闻此语,不传至彼,若闻彼语,不传至此,有离别者,善为和合,使相亲敬,凡所言说,和顺知时㉘,是为不两舌;舍离恶口㉙,所言麤犷㉚,喜恼他人,令生忿结㉛,舍如是言,言则柔软ⓑ,不生怨害,多所饶益㉜,众人敬爱,乐闻其言,是为不恶口;舍离绮语㉝,所言知时,诚实如法㉞,依律灭诤㉟,有缘而言,言不虚发㊱,是为舍离绮语;舍于饮酒,离放逸处㊲,不着香华㊳璎珞㊴,歌舞倡伎㊵不往观听,不坐高床㊶,非时㊷不食,金银七宝不取不用,不娶妻妾,不畜奴婢、象马、车牛、鸡犬、猪羊、田宅、园观㊸,不为虚诈斗秤欺人,不以手拳共相牵抴㊹,亦不抵债㊺,不诬罔ⓒ㊻人,不为伪诈。舍如是恶,灭诸ⓓ诤讼㊼诸不善事,行则知时,非时不行,量腹而食无所藏积,度身而衣趣足而已,法服应器㊽常与身俱,犹如飞鸟羽翮㊾随身,比丘无余亦复如是。 “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受他信施㊿,更求储ⓔ积,衣服饮食无有厌足⑴;入我法者,无如此事。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自营生业,种植ⓕ树木,鬼神所依;入我法者,无如是事。资具享受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更作方便⑵,求诸利养⑶,象牙、杂宝、高广大床、种种纹ⓖ绣、綩ⓗ𫄧ⓘ⑷被褥⑸;入我法者,无如是事。庄严打扮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受他信施,更作方便,求自庄严⑹,酥ⓙ油摩身⑺,香水洗沐,香末ⓚ⑻自涂,香泽梳头,著好华鬘⑼,染目绀⑽色,拭面庄严,镮⑾纽ⓛ澡洁,以镜自照,杂色革屣⑿,上服纯白,刀仗[*]、侍从、宝盖⒀、宝扇、庄严宝车;入我法者,无如此事。嬉戏赌博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专为嬉戯⒁,碁⒂局博奕⒃,八道、十道、百道,至一切道⒄,种种戯笑;入我法者,无如此事。 无义绮语“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但说遮道⒅无益之言,王者、战斗、军马之事,群僚⒆、大臣、骑乘出入、游园观事,及论卧起、行步、女人之事,衣服、饮食、亲里⒇之事,又说入海采宝之事;入我法者,无如此事。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无数方便,但作ⓜ邪命➊,谄谀➋美辞,现相➌毁訾ⓝ➍,以利求利➎;入我法者,无如此事。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但共诤讼,或于园观,或在浴池,或于堂上,互相是非,言:‘我知经律,汝无所知;我趣正道,汝向邪径;以前著后,以后著前;我能忍汝,汝不能忍;汝所言说,皆不真正;若有所疑,当来问我,我尽能答。’入我法者,无如此事。 “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为使命➏,若为王、王大臣、婆罗门、居士通信使,从此诣彼,从彼至此,持此信授彼,持彼信授此,或自为,或教他为;入我法者,无如此事。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但习战阵斗诤之事,或习刀仗[*]、弓矢之事,或斗鸡犬、猪羊、象马、牛驼诸畜,或斗男女,及作众声:贝声、鼙ⓞ➐声、歌声、舞声,缘幢倒绝➑,种种技ⓟ➒戯;入我法者,无如此事。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➓,占ⓠ相⓫男女,吉凶好丑,及相畜生,以求利养;入我法者,无如此事。 邪命维生“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召ⓡ唤鬼神,或复驱遣,或能令住,种种厌ⓢ祷⓬,无数方道⓭,恐吓ⓣ于人,能聚能散,能苦能乐,又能为人安胎出衣,亦能咒⓮人使作驴马,亦能使人盲聋ⓤ喑痖⓯,现诸技ⓥ术,叉手⓰向日月,作诸苦行以求利养;入我法者,无如是事。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为人咒病,或诵恶术,或为善咒,或为医方⓱、鍼灸⓲、药石⓳,疗治众病;入我法者,无如是事。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咒水火,或为鬼咒,或诵刹利咒,或诵鸟咒,或支节咒,或ⓦ是安宅符咒,或火烧、鼠啮⓴能咒为解ⓧ,或诵别死生书,或读梦书,或相手面,或诵天文书,或诵一切音书;入我法者,无如是事。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占[*]相天时,言雨不雨,谷贵谷贱,多病少病,恐怖安隐➀,或说地动➁、彗星、日月薄ⓨ蚀ⓩ,或言星蚀[*],或言不蚀[*],如是善瑞,如是恶征;入我法者,无如是事。 “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言此国胜彼,彼国不如;或言彼国胜此,此国不如;占[*]相吉凶,说其盛衰;入我法者,无如是事。但修圣戒,无染著➂心,内怀喜乐,目虽对Ⓐ色而不取相➃,眼不为色之所拘系,坚固寂然➄,无所贪著,亦无忧患,不漏➅诸恶,坚持戒品➆,善护眼根,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御➇六触➈,护持➉调伏,令得安隐,犹如平地驾四Ⓑ马车,善调御⓵者,执鞭持控,使不失辙⓶,比丘如是,御六根马,安隐无失。彼有如是圣戒,得圣诸Ⓒ根,食知止足,亦不贪味,趣以养身,令无苦患而不贡高⓷,调和⓸其身,令故苦灭,新苦不生,有力无事,令身安乐。犹如有人以药涂疮⓹,趣使疮差⓺,不求饰好⓻,不以自高。摩纳!比丘如是,食足支身,不怀慢恣。又如膏⓼车,欲使通利以用运载,有所至到;比丘如是,食足支身,欲为行道。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士”字。 ⓑ “软”,大正藏原为“𣽈”,宋、元二本作“软”,明本作“软”,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软”。[*] ⓒ “罔”,元、明二本作“誷”。 ⓓ “诸”,大正藏原为“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诸”。 ⓔ “储”,大正藏原为“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储”。 ⓕ “植”,大正藏原为“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植”。 ⓖ “纹”,大正藏原为“文”,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纹”。 ⓗ “綩”,宋本作“菀”。 ⓘ “𫄧”,宋、元二本作“筵”。 ⓙ “酥”,元、明二本作“苏”。 ⓚ “末”,宋、元、明三本作“粖”。 ⓛ “纽”,宋本作“约”。 ⓜ “作”,明本作“在”。 ⓝ “訾”,宋、元、明三本作“呰”。 ⓞ “鼙”,宋、元、明三本作“鼓”。 ⓟ “技”,大正藏原为“伎”,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技”。 ⓠ “占”,大正藏原为“瞻”,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占”。[*] ⓡ “召”,明本作“名”。 ⓢ “厌”,大正藏原为“𧞣”,宋、元二本作“猒”,明本作“厌”,今依据明本改作“厌”。 ⓣ “吓”,宋、元、明三本作“热”。 ⓤ “盲聋”,宋、元、明三本作“聋盲”。 ⓥ “技”,宋本作“伎”。 ⓦ 宋、元、明三本无“或”字。 ⓧ “咒为解”,大正藏原为“为解咒”,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咒为解”。 ⓨ “薄”,宋、元二本作“博”。 ⓩ “蚀”,宋、元、明三本作“食”。[*] Ⓐ “对”,大正藏原为“见”,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对”。 Ⓑ “四”,明本作“驷”。 Ⓒ “诸”,大正藏原为“眼”,今依据明本改作“诸”。 [注解]① 无上士:至高无上的人。 ② 谛听:仔细地听。 ③ 愿乐欲闻:欢喜愿意听闻。 ④ 应供:应该接受供养,为如来十号之一。音译为“阿罗汉”、“阿罗诃”。 ⑤ 正遍知:完全契于真理、遍于一切的觉悟。另译作“等正觉”。 ⑥ 善逝:彻底地到达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之海。 ⑦ 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的事理。 ⑧ 调御丈夫:能调御一切可以度的人,让他们修行。“丈夫”指勇健修行的人。 ⑨ 天人师:天与人的导师。 ⑩ 世尊:世间所尊重的觉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称佛陀为“世尊”。 ⑪ 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开头、中间、结尾都是善的。又译为“初、中、后善”、“初善、中善、竟亦善”。 ⑫ 居士:在家的修行人。 ⑬ 信乐:确信和爱乐。 ⑭ 三法衣:出家人的三衣(三种袈裟),包括僧伽梨(大衣)、郁多罗僧(上衣)、安陀会(内衣)。 ⑮ 异时:某个时候。 ⑯ 捐弃:舍弃;抛弃。 ⑰ 饰好:打扮、装饰身体的行为以及用具。 ⑱ 戒行:持守戒律而不违犯的行为。 ⑲ 刀仗:兵器武器的泛称。 ⑳ 惭愧:同“惭愧”。羞耻、愧疚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 ㉑ 不与:没有经过允许。 ㉒ 殷勤:勤奋。 ㉓ 精进:勤奋上进。 ㉔ 妄语:说谎。 ㉕ 至诚:心意极为诚恳。 ㉖ 诳:说谎、欺骗。 ㉗ 两舌:挑拨离间。 ㉘ 知时:知道谈话的适当时机,详见《长部》〈梵网经〉(DN.1)中对应《长阿含》〈21 梵动经〉解说绮语的定型句翻译。 长部1经/梵网经(戒蕴品[第一])(庄春江译) 舍断杂秽语后,沙门乔达摩是离杂秽语者:适当时机之说者、事实之说者、有益之说者、如法之说者、如律之说者、有价值(有贮藏)的言语之说者:在适当时机的、有理由的、有节制的、伴随利益的。 ㉙ 恶口:骂人;口出恶言。 ㉚ 麤犷:同“粗犷”。粗野狂放。 ㉛ 忿结:因愤怒而怨恨。 ㉜ 多所饶益:很有帮助。 ㉝ 绮语:花言巧语。 ㉞ 如法:依照正法。 ㉟ 依律灭诤:依照戒律解决纷争。 ㊱ 有缘而言,言不虚发:有需要才发言,不说没必要的话。 ㊲ 放逸处:酒类及能令心神迷乱的物质。 ㊳ 香华:即香与花。“华”同“花”,植物的花朵。 ㊴ 璎珞:以玉编缀的饰品,通常挂在脖子上。 ㊵ 倡伎:戏剧音乐。 ㊶ 床:坐卧的器具。 ㊷ 非时:不是适当的时机。 ㊸ 园观:供观赏娱乐的园林。 ㊹ 抴:牵引。读音同“业”。 ㊺ 抵债:用价值相当的物品或劳力来抵偿债务。“抵”同“抵”。 ㊻ 罔:诬蔑;陷害。 ㊼ 诤讼:争执;争辩是非。 ㊽ 应器:比丘托钵及吃饭的食器。 ㊾ 翮:鸟类羽毛中的硬梗,读音同“何”。 ㊿ 信施:基于信心的布施;信徒的布施。 ⑴ 厌足:满足。 ⑵ 方便:努力;可达成目标的方法。 ⑶ 利养:财利等能滋养身体的物品。 ⑷ 綩𫄧:读音同“晚延”,古代垂覆在帽子前后的饰物。 ⑸ 被褥:棉被、床单。“褥”是坐卧时铺在身体下面的垫子。 ⑹ 庄严:打扮装饰。 ⑺ 酥油摩身:将酥油涂抹在身上。“酥油”是从牛奶提炼出来的脂肪,可供作食品或油灯燃料。 ⑻ 末:碎屑、细粉。 ⑼ 华鬘:以花结串而成的饰品。 ⑽ 绀色:深青而微红的颜色,类似紫色。 ⑾ 镮:圆形有孔可贯系东西的物品。 ⑿ 革屣:皮鞋。“屣”读音同“喜”。 ⒀ 宝盖:以珍宝装饰的伞盖,可遮阳、挡雨、挡灰尘、或作装饰。 ⒁ 戯:“戏”的异体字。 ⒂ 碁:“棋”的异体字。 ⒃ 博奕:掷骰子、下棋等游戏。 ⒄ 八道、十道、百道,至一切道:用来赌博的盘形工具,盘上有八目、十目、百千目不等。 ⒅ 遮道:障碍、阻挡修行正道。 ⒆ 僚:官吏。 ⒇ 亲里:亲戚乡里。 ➊ 邪命:不正当的谋生。 ➋ 谄谀:逢迎阿谀。 ➌ 现相:故意显示自己从他所得供养,以求利益。《长阿含》〈18 自欢喜经〉此段作“称说从他所得以示于人,更求他利”。南传作“设计(欺瞒)、攀谈、暗示、讥讽、以利得换取其他利得者”,详见《长部》〈梵网经〉(DN.1)中对应《长阿含》〈21 梵动经〉解说的定型句翻译。 长部1经/梵网经(戒蕴品[第一])(庄春江译) 又或,如一些沙门婆罗门尊师吃信施物后,他们像这样是设计(欺瞒)、攀谈、暗示、讥讽、以利得换取其他利得者,像这样,沙门乔达摩是离诡计说话者。 ➍ 毁訾:诋毁中伤。 ➎ 以利求利:用现有的利益(信施供养),谋求更多的利益(信施供养),《长阿含》〈18 自欢喜经〉此段作“称说从他所得以示于人,更求他利”,自己诉说从其他地方获得什么供养,故意让信众看,以使更多信众也供养。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以利得换取其他利得”。 ➏ 使命:为他人做信差或跑腿的工作。 ➐ 鼙:古代军队中作战时使用的战鼓。读音同“皮”。 ➑ 缘幢倒绝:在竹竿、高柱上表演种种特技,例如倒立。 ➒ 技:技艺、才能。 ➓ 自活:维生。 ⓫ 占相:为人看相。 ⓬ 厌祷:以巫术向鬼神祈祷。 ⓭ 方道:方法;途径。 ⓮ 咒:“咒”的异体字。 ⓯ 喑痖:不能说话,指哑巴。 ⓰ 叉手:双手在胸前合而为一,表示恭敬。又译为“合十”、“合掌”、“叉十”。 ⓱ 医方:医术。 ⓲ 鍼灸:一种中医疗法。为鍼法和灸法的合称。用特制的金属针,或燃烧的艾绒,刺激经脉穴道以治疗疾病。也作“针灸”。 ⓳ 药石:指疗病之药饵与砭石。即医药与医疗器具。 ⓴ 啮:啃、咬。“啮”是“啮”的异体字。 ➀ 安隐:安稳。 ➁ 地动:地震。 ➂ 染著:贪染、执著。 ➃ 取相:执著外相、表相。 ➄ 寂然:沉静无声的样子。 ➅ 漏:流入、泄漏。 ➆ 戒品:戒的品类。 ➇ 御:驾御。这边指对心的掌控。 ➈ 六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这里的“触”特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进而能生起其它心理运作,是十二因缘之一。举例而言,眼根、光线、眼识,三者接触而生“眼触”,依着眼触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运作。 ➉ 护持:保护支持。 ⓵ 调御:调整驾御。 ⓶ 辙:途径、道路。 ⓷ 贡高:自认为高人一等。 ⓸ 调和:和谐、融洽。 ⓹ 疮:皮肤上的溃疡或创伤。 ⓺ 差:同“瘥”,病痊愈。读音为“拆”作四声。 ⓻ 饰好:装饰漂亮。 ⓼ 膏:润滑、润泽。读音同“告”。
(3/4)除五盖修四念处 “摩纳!比丘如是成就圣戒,得圣诸根,食知止足,初夜①后夜②,精进觉悟。又于昼日③,若行若坐,常念一心,除众阴盖④。彼于初夜,若行若坐,常念一心,除众阴盖;及ⓐ至中夜⑤,偃右胁⑥而卧,念当时起,系想在明⑦,心无错乱;至于后夜,便起思惟,若行若坐,常念一心,除众阴盖。比丘有如是圣戒具足,得圣诸根,食知止足,初夜后夜,精勤觉悟,常念一心,无有错乱。 “云何比丘念无错乱?如是比丘内身身观⑧,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⑨;外身⑩身观、内外身身观⑪,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是为比丘念无错乱。云何一心?如是比丘若行步出入,左右顾视,屈申俯仰⑫,执持衣钵⑬,受取饮食,左右便利⑭,睡眠觉悟⑮,坐立语默,于一切时,常念一心,不失威仪⑯,是为一心。譬如有人与大众行,若在前行,若在中、后行ⓑ,常得安隐,无有怖畏。摩纳!比丘如是行步出入,——至于语默,常念一心,无有忧畏。 “比丘有如是圣戒,得圣诸根,食知止足,初夜后夜,精勤觉悟,常念一心,无有错乱,乐在静处、树下、冢间⑰。若在山窟⑱,或在露地⑲及粪聚间,至时乞食,还洗手足,安置衣钵,结跏ⓒ趺坐⑳,端身正意㉑,系念在前㉒。除去悭贪㉓,心不与俱,灭瞋恨心,无有怨结㉔,心住清净,常怀慈愍㉕;除去睡眠,系想在明,念无错乱,断除ⓓ掉ⓔ戏㉖,心不与俱。内行寂灭,灭掉[*]戏心,断除疑惑,已度疑网,其心专一,在于善法。譬如僮仆㉗,大家㉘赐姓,安隐解脱,免于仆使,其心欢喜,无复忧畏。 “又如有人举财㉙治生㉚,大得利还,还本主物,余财足用,彼自念言:‘我本举财,恐不如意,今得利还,还主本物,余财足用,无复忧畏,发大欢喜。’如人久病,从病得瘥ⓕ,饮食消化,色力充足㉛,彼作是念:‘我先有病,而今得瘥[*],饮食消化,色力充足,无复忧畏,发大欢喜。’又亦ⓖ如人久闭牢狱,安隐得出,彼自念言:‘我先拘闭,今已解脱,无复忧畏,发大欢喜。’又如有ⓗ人多持财宝,经大旷野㉜,不遭贼盗,安隐得过,彼自念言:‘我持财宝过此崄㉝难,无复忧畏发大欢喜,其心安乐。’ 入四种禅、修习神通智证 “摩纳!比丘有五盖㉞自覆,常怀忧畏亦复如是ⓘ。如负债人、久病在狱、行大旷野,自见未离,诸阴盖心,覆蔽㉟暗㊱冥㊲,慧眼㊳不明,彼即精勤舍欲㊴、恶不善法㊵,与觉、观㊶俱,离生喜、乐㊷,得入初禅㊸。彼以ⓙ喜乐润渍㊹于身,周遍㊺盈溢㊻,无不充满。如人巧浴器盛ⓚ众药㊼,以水渍之,中外ⓛ俱润㊽,无不周遍。比丘如是得入初禅,喜乐遍身,无不充满。如是,摩纳!是为最初现身㊾得乐,所以者何?斯由精进,念无错乱,乐静闲居㊿之所得也。 “彼舍ⓜ觉、观,便生为信,专念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⑴。彼已一心喜乐润渍于身,周遍盈溢,无不充满,犹如山顶深ⓝ泉水自中出,不从外来,即此池中出清净水,还自浸渍,无不周遍。摩纳!比丘如是入第二禅,定生喜、乐,无不充满,是为第二现身得乐。 “彼舍喜、住,护念不错乱,身受快乐,如圣所说,起ⓞ护念乐,入第三禅⑵。彼身无喜,以乐润渍,周遍盈溢,无不充满,譬如优钵罗ⓟ⑶花、钵头摩⑷华、拘头摩⑸花、分ⓠ陀利⑹花,始出淤泥⑺而未出水,根茎枝叶润渍水中,无不周遍。摩纳!比丘如是入第三禅。离喜、住乐,润渍于身,无不周遍,此是第三现身得乐。 “彼舍喜、乐,忧、喜先灭,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⑻,身心清净,具满盈溢,无不周遍。犹如有人沐浴清洁,以新白㲲ⓡ⑼被覆其身⑽,举体⑾清净。摩纳!比丘如是入第四禅,其心清净,充满于身,无不周遍,又入第四禅,心无增减,亦不倾动,住无爱恚⑿、无动之地。譬如密室,内外涂治⒀,坚闭户扃ⓢ⒁,无有风尘,于内燃灯无触娆⒂者,其灯焰上恬ⓣ然⒃不动。摩纳!比丘如是入第四禅,心无增减,亦不倾动,住无爱恚、无动之地,此是第四现身得乐,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不懈,念不错乱,乐静闲居之所得也。 “彼得定心,清净无秽,柔软[*]调伏,住无动地,自于身中起变化心,化作异身⒄,支节⒅具足,诸根⒆无阙⒇,彼作是观:‘此身色四大➊化成彼身,此身亦异,彼身亦异,从此身起心,化成彼身,诸根具足,支节无阙。’譬如有人鞘➋中拔刀,彼作是念:‘鞘异刀异,而刀从鞘出。’又如有人合麻为绳,彼作是念:‘麻异绳异,而绳从麻出。’又如有人箧➌中出蛇,彼作是念:‘箧异蛇异,而蛇从箧出。’又如有人从簏➍出衣,彼作是念:‘簏异衣异,而衣从簏出。’摩纳!比丘亦如是,此是最初所得胜法。所以者何?斯由精进,念不错乱,乐静闲居之所得也。 “彼已定心,清净无秽,柔软[*]调伏,住无动地,从己四大色身➎中起心,化作化身➏,一切诸根、支节具足,彼作是观:‘此身是四大合成,彼身从化而有,此身亦异,彼身亦异,此心在此身中,依此身住,至化ⓤ身中。’譬如琉璃➐、摩尼➑,莹治➒甚明,清净无秽,若以青、黄、赤𫄧➓贯之,有目之士置掌而观,知珠异𫄧异,而𫄧依于珠,从珠至珠。摩纳!比丘观心依此身住,至彼化身亦复如是,此是比丘第二胜法。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念不错乱,乐独闲居之所得也。 “彼以定心,清净无秽,柔软[*]调伏,住无动地,一心修习ⓥ神通智证,能种种变化,变化一身为无数身,以无数身还合为一;身能飞行,石壁无碍;游空如鸟,履水如地;身出烟⓫焰⓬,如大火𧂐⓭;手扪⓮日月,立至梵天⓯。譬如陶师善调和泥,随意所在,造ⓦ作何器,多所饶益。亦如巧匠善能治木,随意所造,自在能成,多所饶益。又如牙师善治象牙,亦如金师善炼ⓧ真金,随意所造,多所饶益。摩纳!比丘如是,定心清净,住无动地,随意变化,乃至手扪日月,立至梵天,此是比丘第三胜法。 “彼以心定,清净无秽,柔软[*]调伏,住无动地,一心修习[*],证天耳智⓰。彼天耳净,过于人耳,闻二种声:天声、人声。譬如城内有大讲堂,高广显敞,有聪听人居此堂内,堂内有声,不劳听功,种种悉闻;比丘如是,以心定故,天耳清净,闻二种声。摩纳!此是比丘第四胜法。 “彼以定心,清净无秽,柔软[*]调伏,住无动地,一心修习[*],证他心智⓱。彼知他心有欲无欲、有垢无垢、有痴⓲无痴、广心狭心、小心大心、定心乱心、缚心解心、上心下心,至无上心皆悉知之。譬如有人ⓨ清水自照,好恶必察;比丘如是,以心净故,能知他心。摩纳!此是比丘第五胜法。 “彼以心定,清净无秽,柔软[*]调伏,住无动地,一心修习[*]宿命智⓳证,便能忆识⓴宿命无数若干种事,能忆一生至无数生,劫数成败➀、死此生彼、名姓种族、饮食好恶、寿命长短、所受苦乐、形色相貌皆悉忆识。譬如有人,从己村落至他国邑➁,在于彼处,若行若住,若语若默,复从彼国至于余国,如是展转➂更ⓩ还本土,不劳心力,尽能忆识所行诸国,从此到彼,从彼到此,行住语默,皆悉忆之。摩纳!比丘如是,能以定心清净无秽,住无动地,以宿命智能忆宿命无数劫事,此是比丘得第一胜。无明➃永灭,大明➄法生,暗冥消灭,光曜➅法生,此是比丘宿命智明。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念无错乱,乐独闲居之所得也。 “彼以定心,清净无秽,柔软[*]调伏,住无动处,一心修习[*]见生死智➆证。彼天眼➇净,见诸众生死此生彼、从彼生此、形色好丑、善恶诸果、尊贵卑贱、随所造业报应因缘皆悉知之➈。此人身行恶,口言恶,意念恶,诽谤➉贤圣,信Ⓐ邪倒Ⓑ见⓵,身败命终,堕三恶道⓶;此人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谤贤圣,见正信行,身坏命终,生天、人中。以天眼净,见诸众生随所业缘,往来五道⓷,譬如城内高广平地,四交道头起大高楼,明目之士在上而观,见诸行人东西南北,举动所为皆悉见之。摩纳!比丘如是,以定心清净,住无动处,见生死智证。以天眼净,尽见众生所为善恶,随业受生,往来五道皆悉知之,此是比丘得第二明。断除无明,生于慧明,舍离暗冥,出智慧光,此是见众生生死智证明也。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念不错乱,乐独闲居之所得也。 “彼以定心,清净无秽,柔软[*]调伏,住不动地,一心修习[*]无漏智⓸证。彼如实⓹知苦圣谛⓺,如实知有漏⓻,有漏集Ⓒ⓼,有漏尽,如实知趣漏尽道⓽。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漏、有漏、无明漏⓾,心得解脱,已得解脱Ⓓ,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⒈。譬如清水中,有木石、鱼鳖Ⓔ水性之属东西游行,有目之士明了见之:此是木石,此是鱼鳖[*]。摩纳!比丘如是,以定心清净,住Ⓕ无动地,得无漏智证,乃至不受后有,此是比丘得第三明。断除无明,生于慧明,舍离暗冥,出大智光,是为无漏智明。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念不错乱,乐独闲居之所得也。摩纳!是为无上明行具足⒉,于汝意云何?如是明行为是,为非?” 佛告摩纳:“有人不能得无上明行具足,而行四方便,云何为四?摩纳!或有人不得无上明行具足,而持斫⒊负笼,入山求药,食树木根。是为,摩纳!不得无上明行具足,而行第一方便。云何?摩纳!此第一方便,汝及汝师行此法不?” 答曰:“不也。” 佛告摩纳:“汝自卑微,不识真伪,而更[*]诽谤,轻骂释子⒋,自种罪根,长地狱本。复次,摩纳!有人不能得无上明行具足,而手执澡瓶⒌,持杖筭Ⓖ术⒍,入山林中,食自落果。是为,摩纳!不得无上明行具足,而行第二方便,云何?摩纳!汝及汝师行此法不?” 答曰:“不也。” 佛告摩纳:“汝自卑微,不识真伪,而更[*]诽谤,轻慢释子,自种罪根,长地狱本。复次,摩纳!不得无上明行具足,而舍前采药及舍Ⓗ落果,还来向村依附人间,起草菴⒎舍,食草木叶。摩纳!是为不得明行具足,而行第三方便。云何?摩纳!汝及汝师行此法不?” 答曰:“不也。” 佛告摩纳:“汝自卑微,不识真伪,而更[*]诽谤,轻慢释子,自种罪根,长地狱本,是为第三方便。复次,摩纳!不得无上明行具足,不食药草,不食落果,不食草叶,而于村城起大堂阁⒏,诸有东西南北行人过者随力供给⒐,是为不得无上明行具足,而行第四方便。云何?摩纳!汝及汝师行此法不?” 答曰:“不也。” 佛告摩纳:“汝自卑微,不识真伪,而更[*]诽谤,轻慢释子,自种罪根,长地狱本,云何?摩纳!诸旧婆罗门及诸仙人多诸技Ⓘ术,赞叹称说⒑本所诵习⒒,如今婆罗门所可讽诵⒓称说:一、阿咤摩Ⓙ,二、婆摩Ⓚ,三、婆摩提婆Ⓛ,四、鼻波密多Ⓜ,五、伊兜濑悉Ⓝ,六、耶婆提伽Ⓞ,七、婆婆Ⓟ婆悉吒Ⓠ,八、迦叶Ⓡ,九、阿楼那,十、瞿昙,十一、首夷婆,十二、孙Ⓢ陀罗。如此诸大仙、婆罗门皆掘堑⒔建立堂阁,如汝师徒今所居止不?” 答曰:“不也。” “彼诸大仙颇起城郭Ⓣ⒕,围遶⒖舍宅,居止其中,如汝师徒今所止不?” 答曰:“不也。” “彼诸大仙颇处高床重褥⒗,綩𫄧Ⓤ⒘细软⒙,如汝师徒今所止不?” 答曰:“不也。” “彼诸大仙颇以金银、璎珞、杂色花鬘、美女自娱,如汝师徒不?彼诸大仙颇驾乘宝车,持戟Ⓥ⒚导引Ⓦ⒛,白盖㋐自覆,手执宝拂㋑,著杂色宝屣㋒,又著金鬘Ⓧ白㲲[*],如汝师徒今所服不?” 答曰:“不也。” 替人传话,不会成为被传话的人 “摩纳!汝自卑微,不识真伪,而更[*]诽谤,轻慢释子,自种罪根,长地狱本。云何?摩纳!如彼诸大仙、旧婆罗门,赞叹称说本所讽诵,如今婆罗门所可称说讽诵阿咤摩等,若传彼所说,以教他人,欲望生梵天者,无有是处㋓。犹如,摩纳!王波斯匿与人共议,或与诸王,或与大臣、婆罗门、居士共论,余细人㋔闻,入舍卫城㋕,遇人便说波斯匿王有如是语。云何?摩纳!王与是人共言议不?” 答曰:“不也。” “摩纳!此人讽诵王言以语余人,宁得为王作大臣不?” 答曰:“无有是处。” “摩纳!汝等今日传先宿、大仙、旧婆罗门语Ⓨ,讽诵教人,欲至生梵天者,无有是处。云何?摩纳!汝等受他供养,能随法行不?” 答曰:“如是,瞿昙!受他供养,当如法行。” [校勘]ⓐ “及”,大正藏原为“乃”,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及”。 ⓑ 大正藏无“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跏”,宋、元二本作“加”。 ⓓ “断除”,明本作“除断”。 ⓔ “掉”,明本作“调”。[*] ⓕ “瘥”,大正藏原为“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瘥”。 ⓖ 大正藏无“亦”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是”,大正藏原为“奴”,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是”。 ⓙ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 “盛”,宋本作“成”。 ⓛ “外”,宋本作“水”。 ⓜ “舍”,大正藏原为“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舍”。 ⓝ “深”,大正藏原为“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深”。 ⓞ 宋、元、明三本无“起”字。 ⓟ 大正藏无“罗”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分”,宋、元、明三本作“芬”。 ⓡ “㲲”,大正藏原为“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㲲”。[*] ⓢ “扃”,大正藏原为“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扃”。 ⓣ “恬”,大正藏原为“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恬”。 ⓤ “化”,大正藏原为“他”,今依据宋、元、明、碛砂藏、永乐北藏五本改作“化”。 ⓥ “习”,宋本作“集”。[*] ⓦ “在造”,大正藏原为“造在”,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在造”。 ⓧ “炼”,宋、元、明三本作“练”。 ⓨ 大正藏在“人”字之后有一“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更”,大正藏原为“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更”。[*] Ⓐ “信”,大正藏原为“言”,今依据高丽藏、碛砂藏、永乐北藏三本改作“信”。 Ⓑ “倒”,宋、元二本作“到”。 Ⓒ “有漏集”,大正藏原为“集如实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有漏集”。 Ⓓ 大正藏无“已得解脱”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鳖”,大正藏原为“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鳖”。[*] Ⓕ “住”,宋、元、明三本作“至”。 Ⓖ “筭”,明本作“策”。 Ⓗ “舍”,大正藏原为“拾”,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舍”。 Ⓘ “技”,大正藏原为“伎”,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技”。 Ⓙ “阿咤摩”,巴利本作 Atthaka。 Ⓚ “婆摩”,巴利本作 Vāmaka。 Ⓛ “婆摩提婆”,巴利本作 Vāmadeva。 Ⓜ “鼻波密多”,巴利本作 Vessāmitta。 Ⓝ “伊兜濑悉”,巴利本作 Aṅgiras。 Ⓞ “耶婆提伽”,巴利本作 Yamataggi。 Ⓟ “婆婆”,巴利本作 Bhāradvāja? Ⓠ “婆悉吒”,巴利本作 Vāseṭṭha。 Ⓡ “迦叶”,巴利本作 Kassapa。 Ⓢ “孙”,大正藏原为“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孙”。 Ⓣ “郭”,大正藏原为“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郭”。 Ⓤ “綩𫄧”,宋本作“菀筵”,元本作“綩筵”。 Ⓥ “戟”,大正藏原为“𮣃”,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戟”。 Ⓦ “引”,宋本作“胤”。 Ⓧ “金鬘”,大正藏原为“全”,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金鬘”。 Ⓨ 大正藏无“语”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①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约晚间六点至九点。古印度将一天分为八时,即昼四时、夜四时。夜四时为初夜、中夜、中夜后、后夜。(案:古印度有两种计时系统,一种是一天八时,一种是一天六时,在此采用一天八时的系统。) ② 后夜:夜晚的最后四分之一,约凌晨三点至六点。 ③ 昼日:白天。 ④ 阴盖:指“五盖”,即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这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 ⑤ 中夜:夜晚四分的第二分,约九点至十二点。 ⑥ 偃右胁:向右侧躺。“偃”是卧倒,“胁”是胸部两侧,由腋下至肋骨尽处的部位。 ⑦ 系想在明:连续不断地念著光明的相。“明想”即观想出的光明,修行人可以念著这光明的相,以摄守心念。 ⑧ 内身身观:正念安住在身体内,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身观”是“四念处”中“身念处”的另译。“内身”指自身以内。 ⑨ 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勤奋努力,觉知当下而不失念,去除世间的贪欲与忧恼。 ⑩ 外身:自身以外,有解为他人(例如不净观时,观他人不净)、也有解为身外的物理世界(例如四界分别观时,观察身外的物理世界也是由四大地、水、火、风构成的)。 ⑪ 内外身观:正念安住在自身以内及以外(不再主观地区分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观地、不执着地、如实地觉知)。 ⑫ 屈申俯仰:四肢的弯屈、伸直,弯身、起身。“申”通“伸”,舒展的意思。 ⑬ 钵:出家人盛饭食的器具。 ⑭ 便利:大小便。 ⑮ 睡眠觉悟:睡着跟醒著的时候。 ⑯ 威仪:行为的规矩、仪态。 ⑰ 冢间:坟场。 ⑱ 山窟:山洞。 ⑲ 露地:户外没有遮蔽物的地方。 ⑳ 结跏趺坐:禅坐时,将两脚盘于大腿上的坐法。 ㉑ 端身正意:正直身体,端正心念。 ㉒ 系念在前:专注于当下。 ㉓ 悭贪:吝啬与贪心。“悭”是吝啬,不舍得给别人东西;“贪”是贪心,想要更多而不满足。 ㉔ 怨结:怨恨结于心中。 ㉕ 慈愍:慈爱怜悯。 ㉖ 掉戏:即“掉举”,心浮动不安。 ㉗ 僮仆:家僮与仆役,泛指仆人。也作“童仆”。 ㉘ 大家:世家望族,此处指奴婢所事奉的主人家。 ㉙ 举财:借钱。 ㉚ 治生:营生;谋生。 ㉛ 色力充足:身体的气力充足、健康状况良好。 ㉜ 旷野:空旷的原野;野外。 ㉝ 崄:读音同“险”,地势险恶、高峻。 ㉞ 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这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 ㉟ 覆蔽:掩盖遮蔽。 ㊱ 暗:阴暗;混浊。 ㊲ 冥:幽暗。如:“幽冥”。 ㊳ 慧眼:智慧。智慧能洞察事物,因此称慧眼。 ㊴ 欲:感官欲乐。 ㊵ 恶不善法:恶的、不善的事情。 ㊶ 觉、观:“觉”又译为“寻”,是投向的注意力;“观”又译为“伺”,是持续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时将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寻”;接着将心念持续地省察呼吸,就是“伺”。 ㊷ 离生喜、乐:由舍离(欲、恶不善法)而生起喜与乐。 ㊸ 初禅:色界的四个禅定层次的第一个层次。 ㊹ 渍:浸泡。如:“腌渍”、“浸渍”。 ㊺ 周遍:遍布(全身)。 ㊻ 盈溢:布满;充裕。原意指水满溢出的样子。 ㊼ 众药:这里指各种沐浴粉。古印度以各种豆类果实磨成粉末,沾水后可清洁身体及衣服,称为澡豆。 ㊽ 中外俱润:(沐浴粉的)里里外外都湿润、充满水分。 ㊾ 现身:当生。 ㊿ 乐静闲居:喜欢处在安静的地方。 ⑴ 专念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内心澄净、专注,离于寻与伺,寻与伺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入于第二禅。《本事经》卷第四对应二禅的定型句翻译作:“寻伺静息,内净一趣,无寻无伺,定生喜乐,具足安住第二静虑。”。另参考狮子吼站的四禅解说。 ⑵ 舍喜、住,护念不错乱,身受快乐,如圣所说,起护念乐,入第三禅:离于喜,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达到圣者所说:‘舍、念、住于乐’的第三禅。 ⑶ 优钵罗:青莲花。 ⑷ 钵头摩:赤莲花。 ⑸ 拘头摩:红莲花。又译为“拘勿头”、“拘牟头”、“俱物头”。 ⑹ 分陀利:白莲花。又译为“分陀利迦”。 ⑺ 淤泥:沉积的泥土。 ⑻ 舍喜、乐,忧、喜先灭,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达到不苦不乐,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的第四禅。 ⑼ 白㲲:精细的白色毛织布。 ⑽ 被覆其身:披在身上。 ⑾ 举体:整个身体;全身。 ⑿ 恚:怨恨;愤怒。如:“恚恨”、“恚怒”。 ⒀ 涂治:治理。 ⒁ 户扃:门户的通称。 ⒂ 触娆:扰乱,“娆”读音同“饶”。 ⒃ 恬然:安静的样子。 ⒄ 化作异身:变化出另一个身。 ⒅ 支节:关节。 ⒆ 诸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⒇ 阙:亏损;短少。 ➊ 四大:古代印度人认为一切物质及物理现象,有四种组成:地大(坚固性)、水大(湿润性)、火大(温热性)、风大(移动性)。 ➋ 鞘:刀套。读音同“翘”。 ➌ 箧:放东西的箱子。如:“藤箧”、“书箧”。读音同“切”。 ➍ 簏:竹子编成的箱子。如:“字纸簏”、“书簏”。读音同“鹿”。 ➎ 色身:物质所构成的身体。 ➏ 化身:变化出来的身体。 ➐ 琉璃:青色的宝石。 ➑ 摩尼:宝珠。 ➒ 莹治:透彻光明。 ➓ 𫄧:“线”的异体字。 ⓫ 烟:“烟”的异体字。 ⓬ 焰:火苗、火花。同“焰”。 ⓭ 大火𧂐:大火堆。“𧂐”通“积”字,堆积的燃料、柴火。 ⓮ 扪:抚;摸。“扪”读音同“门”。 ⓯ 梵天:色界的初禅天之一,此天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 ⓰ 天耳智:能听到不论远近的声音的神通。又译为“天耳”、“天耳通”、“天耳智通”。 ⓱ 他心智:知道他人心里在想什么的神通。 ⓲ 痴:愚痴。无明、没有智慧。 ⓳ 宿命智:能知道宿世生命的智慧。 ⓴ 忆识:回忆;知道。 ➀ 劫数成败:(回忆宿世生命直到)宇宙的生成与败坏。“劫”是时间单位,代表极长的时间。 ➁ 邑:城市。 ➂ 展转:反复。 ➃ 无明:无智;不彻底明白佛法。也是“痴”的异名。 ➄ 大明:大智慧。 ➅ 曜:日光;光芒。 ➆ 生死智:了知自己及他人未来世的种种的智慧。 ➇ 天眼:能见到不论远近的事物的神通。又译为“天眼通”、“天眼智通”、“天眼智”。 ➈ 随所造业报应因缘皆悉知之:如实了知众生随着所造善恶业得到相应果报,并如实了知造成该善恶果报的因缘(身行、口、意的善不善行,有无谤毁圣人,是否因邪见受邪法因缘,或具足正见)。《杂阿含》885经此处的相关定型句作“随业受生如实知…,邪见受邪法因缘故,身坏命终生恶趣泥犁中”。 ➉ 诽谤:散布不实言论而损坏他人名誉。 ⓵ 邪倒见:邪僻颠倒的恶见。 ⓶ 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⓷ 五道:天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因为“六道”中阿修罗道散布于其余道中,因此经中有时说“六道”、有时说“五道”。 ⓸ 无漏智:了知四圣谛、解脱烦恼及轮回的智慧。 ⓹ 如实:如其原貌;契合真理。 ⓺ 苦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真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遇见仇人)是苦、爱别离(和所爱的离别)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五受阴是苦;无常即是苦,会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⓻ 有漏:有烦恼。其中“漏”是譬喻有所漏失。 ⓼ 集:集起;生起。 ⓽ 趣漏尽道:导向断尽烦恼的道路。 ⓾ 欲漏、有漏、无明漏:欲贪引起的烦恼(欲界众生的烦恼)、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烦恼(色界与无色界众生的烦恼)、没有智慧而让众生不能出离生死的烦恼。 ⒈ 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我不会再次出生,清净的修行已经确立,应当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会再受轮回。 ⒉ 明行具足: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与行为(戒、定等)皆圆满具足。 ⒊ 斫:以刀斧砍削。读音同“浊”。 ⒋ 释子:释迦族的人,这里指佛陀的弟子。 ⒌ 澡瓶:水瓶,可用来洗手。 ⒍ 筭术:明本做“策”术 (持杖策术),杖策是扶著拐杖、手拿拐杖的意思。该段对应的南传翻译为: 长部3经/安玻德经(戒蕴品[第一])(庄春江译) 再者,安玻德!这里,某位沙门或婆罗门是就这个无上明行具足未得到者、落下果实为食物未得到者,拿锄头、篮子后,进入林野处:‘我将是球根的根果实为食物者。’他必然只变成明行具足者的侍奉者。安玻德!这是这个无上明行具足的第二个败散口。 ⒎ 菴:茅屋。同“庵”。 ⒏ 阁:古代一种类似楼的建筑物。屋分两层,底层为支撑层,上层立于支撑平座上,四周围起,有窗,视野高阔,通风良好。常建于园林中以供休憩。亦供置物藏书用。 ⒐ 供给:供应;给予。 ⒑ 称说:述说;陈述。 ⒒ 诵习:诵读学习。 ⒓ 讽诵:背诵而熟记。 ⒔ 堑:深坑、护城河。读音同“欠”。 ⒕ 郭:两道城墙中之外墙,即外城。 ⒖ 围遶:围绕。 ⒗ 重褥:贵重的寝具。“褥”是床单、棉被、床罩的总称。 ⒘ 綩𫄧:读音同“晚延”,古代垂覆在帽子前后的饰物。 ⒙ 细软:简便易于携带的值钱物品。 ⒚ 戟:武器名。戈和矛的合体,兼有勾、啄、撞、刺四种功能。装于木柄或竹柄上。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南北朝后渐被枪取代,转而为仪仗、卫门的器物。 ⒛ 导引:引导行进的队伍。 ㋐ 盖:伞状的陈设,可遮阳、挡雨、挡灰尘、或作装饰。 ㋑ 拂:拂尘,是拂拭尘埃、蚊虫的用具。 ㋒ 屣:鞋子。如:“敝屣”。 ㋓ 无有是处:没有这样的情形。 ㋔ 细人:地位卑微之人。 ㋕ 舍卫城:舍卫城是古代中印度拘萨罗国的首都,该国的南方有另外一个国家也叫作拘萨罗国,为方便区分,后来就将舍卫的首都名作为国号,称作舍卫国。在当今印度北部近尼泊尔处。
(4/4)如来现三十二相,婆罗门师徒归依 “摩纳!汝师沸伽罗娑罗ⓐ受王村封,而与王波斯匿共论议时,说三ⓑ不要论①无益之言,不以正事共相谏晓,汝今自观汝及ⓒ师过,且置是事,但当求汝所来因缘。” 摩纳即时举目观如来身,求诸相好②,尽见余相,唯不见二相,心即怀疑。尔时,世尊默自念言:“今此摩纳不见二相,以此生疑。”即出广长舌③相,舐耳④覆面。时,彼摩纳复疑一相,世尊复念:“今此摩纳犹疑一相。”即以神力,使彼摩纳独见阴马藏⑤。尔时,摩纳尽见相已,乃于如来无复狐疑⑥,即从座起,遶佛而去。 时,沸伽罗婆罗门立于门外,遥望弟子,见其远来,逆问之言:“汝观瞿昙实具相不?功德⑦神力实如所闻不?” 即白师言:“瞿昙沙门三十二相皆悉具足,功德神力实如所闻。” 师又问曰:“汝颇与瞿昙少语议不?” 答曰:“实与瞿昙言语往返。” 师又问曰:“汝与瞿昙共论何事?” 时,摩纳如共佛论,具以白师⑧,师言:“我遂得聪明弟子致使如是者,我等将入地狱不久,所以者何?汝语诸欲胜毁呰⑨瞿昙,使之不悦,于我转疏⑩,汝与聪明弟子致使如是,使我入地狱不久。”于是,其师怀忿结心,即蹴⑪摩纳令堕⑫,师自乘车。时,彼摩纳当堕车时,即生白癞⑬。 时,沸伽罗娑罗婆罗门仰观日已,默ⓓ自念言:“今觐⑭沙门瞿昙,非是时也⑮,须待明日,当往觐问。”于明日旦⑯,严驾宝车,从五百弟子前后围遶,诣伊车林中,下车步进,到世尊所,问讯⑰已,一面坐,仰观如来身,具见诸相,唯不见二相。 婆罗门担心失去国王的封赏及名声,折衷敬礼世尊 时,婆罗门疑于二相,佛知其念,即出广长舌相,舐耳覆面。时,婆罗门又疑一相,佛知其念,即以神力,使见阴马藏。时,婆罗门具见如来三十二相,心即开悟⑱,无复狐疑,寻白佛言:“若我行时,中路遇佛,少停止乘⑲,当知我已礼敬世尊,所以者何?我受他村封,设下乘者,当失此封,恶声流布⑳。” 又白佛言:“若我下乘,解剑退盖,并除幢㉑麾㉒,澡瓶履屣,当知我已礼敬如来,所以者何?我受他封,故有五威仪,若礼拜者,即失所封,恶名流布。” 又白佛言:“若我在众见佛起者,若偏露右臂㉓,自称姓字,则知我已[*]礼敬ⓔ如来,所以者何?我受他封,若礼拜者,则失封邑,恶名流布。” 又白佛言:“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㉔,听㉕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㉖!自今已后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唯愿世尊及诸大众当受我请。”尔时,世尊默然㉗受请。 时,婆罗门见佛默然,知以许可,即从座ⓕ起,不觉礼佛遶三匝㉘而去。归设饮ⓖ食,供膳㉙既办,还白:“时到。” 尔时,世尊着衣持钵,与诸大众千二百五十人往诣其舍,就座[*]而坐。 时,婆罗门手自斟酌㉚,以种种甘膳供佛及僧,食讫㉛去钵,行澡水㉜毕,时婆罗门右手执弟子阿摩昼臂至世尊前言:“唯愿如来听其悔过!唯愿如来听其悔过!”如是至三,又白佛言:“犹如善调象马,犹有蹶㉝倒还复正路,此人如是,虽有漏失,愿听悔过。” 佛告婆罗门:“当使汝寿ⓗ命延长,现世安隐,使汝弟子白癞得除。”佛言适讫,时彼弟子白癞即除。 时,婆罗门取ⓘ一小座㉞于佛前坐,世尊即为婆罗门说法,示、教、利、喜㉟,施论、戒论、生天之论㊱,欲为秽污ⓙ,上漏为患㊲,出要㊳为上,演布㊴清净。尔时,世尊知婆罗门心已调柔㊵、清净、无垢,堪受道教,如诸佛常法㊶,说苦圣谛、苦集ⓚ圣谛㊷、苦灭圣谛㊸、苦出要谛㊹。时,婆罗门即于座上远尘离垢㊺,得法眼净㊻,犹如净洁白㲲[*],易为受染;沸伽罗ⓛ娑罗婆罗门亦复如是,见法得法㊼,决定道果,不信余道,得无所畏㊽,即白佛言:“我今再三归依佛、法及比丘僧,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尽形寿㊾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唯愿世尊及诸大众哀愍㊿我故,受七日请。”尔时,世尊默然许之。时,婆罗门即于七日中,种种供养佛及大众。尔时,世尊过七日已,游行人间⑴。 佛去未久,沸伽罗娑罗婆罗门遇病命终。时诸比丘闻此婆罗门于七日中供养佛已,便取命终,各自念:“此命终,为生何趣?”尔时,众比丘往至世尊所,礼佛已,一面坐,白佛言:“彼婆罗门于七日中供养佛已,身坏命终,当生何处?” 佛告比丘:“此族姓子诸善普集,法法具足,不违法行,断五下结⑵,于彼便ⓜ般涅槃⑶,不来此世。”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⑷。 [校勘]ⓐ 大正藏在“罗”字之后有一“门”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三”,大正藏原为“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三”。 ⓒ “汝及”,大正藏原为“及汝”,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汝及”。 ⓓ “默”,大正藏原为“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默”。 ⓔ “礼敬”,大正藏原为“敬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礼敬”。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饮”,大正藏原为“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饮”。 ⓗ “寿”,大正藏原为“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寿”。 ⓘ “取”,宋、元、明三本作“以”。 ⓙ “污”,宋、元二本作“行”。 ⓚ “苦集”,大正藏原为“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苦集”。 ⓛ “罗”,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前后文补上。 ⓜ 大正藏无“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14] 宋、元二本无“佛说”二字。 [注解]① 不要:不重要的。相当的南传经文没有这句话。 ② 相好:殊胜福报的形体相貌特征。古印度认为如来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是容易看到的,“好”是较微细难见的。 ③ 广长舌:舌头既宽且长,从口伸出可覆盖整个脸部直到发际。 ④ 舐耳:舌头可以碰到耳朵。“舐”读音同“是”,用舌头舔东西的意思。 ⑤ 阴马藏:良马平时能将阴部缩进腹内,此相指男性阴部(根部)能像良马一样隐藏于体内,又称“马阴藏相”。 ⑥ 狐疑:狐狸生性多疑,故以狐疑形容人因多疑而犹豫不决。 ⑦ 功德:行善所获得的果报、福利、功用。 ⑧ 具以白师:完整地告诉老师。 ⑨ 毁呰:诋毁;说人短处,毁谤他人。“呰”读音同“紫”。 ⑩ 转疏:变得疏远。“疏”是“疏”的异体字。 ⑪ 蹴:踢。如:“蹴踘”、“蹴球”。 ⑫ 堕:摔下车。 ⑬ 白癞:痳疯病的一种类型。《诸病源候论》卷二:“凡癞病,语声嘶破,目视不明,四肢顽痹,支节火燃,心里懊热,手脚俱缓,……手足隐疹起,往往正白在肉里,鼻有息肉,目生白珠,当瞳子,视物无所见。此名白癞。” ⑭ 觐:拜望、省候尊者或长辈。 ⑮ 非是时也:不是适当的时候。 ⑯ 旦:天刚亮的时候。如:“枕戈待旦”、“通宵达旦”。 ⑰ 问讯:问候请安。 ⑱ 开悟:解除疑惑。 ⑲ 中路遇佛,少停止乘:路上遇到佛陀,车子停在路旁边。 ⑳ 设下乘者,当失此封,恶声流布:如果我下车,将失去国王对我的封赏,并且坏名声流传散布。 ㉑ 幢:高举的圆柱状旗帜,在旗柱顶端的圆顶周围系上丝帛或布幔,垂下后呈现圆筒状。 ㉒ 麾:用来指挥的旗帜。读音同“灰”。 ㉓ 偏露右臂:将上衣挂于左肩,而露出右臂,是古代印度用以表示恭敬长者的方式之一,因这样子方便做杂务,代表当事人愿意为长者服务。 ㉔ 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向、依靠佛陀、佛法、贤圣僧众,也就是“三皈依”。按:学佛要接受三皈依,相当于上学前先向学校注册。 ㉕ 听:任由,读音为四声。这里有准许的意思。 ㉖ 优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 ㉗ 默然:沉静无声。 ㉘ 遶三匝:顺着右方(顺时钟)绕佛陀三圈,以表示礼敬。环绕一圈称为一匝。 ㉙ 膳:“膳”的异体字。饭食。如:“早膳”、“晚膳”、“用膳”。 ㉚ 手自斟酌:斟是倒酒,酌是饮酒。这里是指居士为佛陀及来应供的比丘僧亲手布菜,或倒饮用水等。 ㉛ 讫:完毕、终了。如:“付讫”、“验讫”、“收讫”。 ㉜ 行澡水:饭前洗手以及饭后漱口、洗手用水。 ㉝ 蹶:颠仆;跌倒。 ㉞ 小座:矮的座位。又译为“小床”、“卑床”。 ㉟ 示、教、利、喜:佛陀教化众生的四种方式,即开示(示)、教导(教)、鼓励(利)、使欢喜(喜)。又译为“示、教、照、喜”。 ㊱ 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布施的道理、持戒的道理、往生天界的道理。 ㊲ 欲为秽污,上漏为患:贪欲是不善的、不清净的,是粗重的烦恼、灾患。又译为“欲恶不净,上漏为患”、“欲为不净,断漏为上”、“欲为不净,苦恼之本”、“欲味、欲患”。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说明欲的过患、卑下、杂染”。 ㊳ 出要:出离;离欲。 ㊴ 演布:弘扬传授。 ㊵ 调柔:驯服、柔和。 ㊶ 常法:通例;通常的原则。 ㊷ 苦集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起因的真理;苦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 ㊸ 苦灭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止息的真理,即烦恼熄灭的涅槃。 ㊹ 苦出要谛:圣者所证的出离苦的解脱之道的真理,即“八正道”。 ㊺ 远尘离垢:远离尘垢。尘垢在此特指“见惑”(见道所断的惑),基于四圣谛的正见断了见惑,称作“得法眼净”,证得初果。 ㊻ 法眼净: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四圣谛)。初果圣者即有法眼净。 ㊼ 见法得法:见到并体证佛法。 ㊽ 不信余道,得无所畏:不会相信其他外道,信受佛法而没有任何畏惧。 ㊾ 尽形寿:终身;一辈子。 ㊿ 哀愍:悲悯。 ⑴ 游行人间:游历各个地方,随缘度化。也称作“人间游行”、“游行”、“行脚”。 ⑵ 五下结:身见(执著于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贪欲、瞋恚。断除五下分结,即为第三果圣者,这一世结束后就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⑶ 般涅槃:完全灭除烦恼、生死。“般”为“完全”。 ⑷ 奉行:遵照实行。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沸伽罗娑罗婆罗门派他最聪明的弟子阿摩昼去调查佛陀,原本只是要看佛陀是否真的有三十二相:“汝往观彼沙门瞿昙,为定有三十二相,为虚妄耶?”。结果这位弟子自视甚高,带着踢馆的心态去质疑佛陀,却反被佛陀折伏。 沸伽罗娑罗婆罗门原先的动机只在于实地调查,而不在于攻击佛陀,因此知道佛陀真得有三十二相后,对弟子阿摩昼非常生气。婆罗门怕被弟子造业的行为连累,使得佛陀也会疏远他,让他没办法得到原谅而堕入地狱:“我遂得聪明弟子致使如是者,我等将入地狱不久,所以者何?汝语诸欲胜毁呰瞿昙,使之不悦,于我转疏,汝与聪明弟子致使如是,使我入地狱不久。” 所幸原来佛陀是不在意的,受供后的祝福语让婆罗门安了心:“当使汝寿命延长,现世安隐,使汝弟子白癞得除。”佛说完后,弟子莫名其妙得到的白癞病也好了。 [进阶辨正]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