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七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林品第五(有十经)(第二小土城诵)

 二林、观心二  达、奴波、法本
 优陀罗、蜜丸  瞿昙弥在后

导读

(一〇七)中阿含林品林经第一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无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脱便得解脱,诸漏不尽而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则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不利修行,诸生活具易得,则应离开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若无正念不得正念,其心不定不得定心,若不解脱不得解脱,诸漏不尽不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然不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彼比丘应作是观:‘我出家学道,不为衣被故,不为饮食、床榻、汤药故,亦不为诸生活具故。然我依此林住,或无正念不得正念,其心不定不得定心,若不解脱不得解脱,诸漏不尽不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然不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彼比丘如是观已,可舍此林去。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无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脱便得解脱,诸漏不尽而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则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有利修行,诸生活具难得,则可依住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或无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脱便得解脱,诸漏不尽而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则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难可得。彼比丘应作是观:‘我出家学道,不为衣被故,不为饮食、床榻、汤药故,亦不为诸生活具故。然依此林住,或无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脱便得解脱,诸漏不尽而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则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难可得。’彼比丘如是观已,可住此林。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无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脱便得解脱,诸漏不尽而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则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不利修行,诸生活具难得,则速离开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或无正念不得正念,其心不定不得定心,若不解脱不得解脱,诸漏不尽不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然不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难可得。彼比丘应作是观:‘我依此林住,或无正念不得正念,其心不定不得定心,若不解脱不得解脱,诸漏不尽不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然不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难可得。’彼比丘如是观已,即舍此林,夜半而去,莫与彼别。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无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脱便得解脱,诸漏不尽而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则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有利修行,诸生活具易得,则可久住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或无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脱便得解脱,诸漏不尽而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则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彼比丘应作是观:‘我依此林住,或无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脱便得解脱,诸漏不尽而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则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彼比丘如是观已,依此林住,乃可终身至其命尽,如依林住,塜间、村邑、依于人住亦复如是。”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林经第一竟(千一百六十五字)

[校勘]

“五”,明本作“十”。

宋、元、明三本将“第二小土城诵”六字置于“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之后。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经”,明本作“经上”。

“得”,宋、元、明三本作“修”。

大正藏在“不”字之后有一“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塜”,宋、元、明三本作“冢”。

明本无“林经第一竟”五字。

宋、元、明三本无“千一百六十五字”七字。

[注解]

十经:林经、林经、自观心经、自观心经、达梵行经、阿奴波经、诸法本经、优陀罗经、蜜丸喻经、瞿昙弥经。

依一林住:住在某一树林修行。依著树林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修行与生活供应。

易不难得:容易、不难得到。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世尊说明如何挑选修行的场所。

如果在一个场所修行,无法得到正念、定心、解脱、断尽烦恼、涅槃,即使在这边很容易得到生活所需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应该离开这个地方,因为无助于得到解脱。

如果在一个场所修行,能够得到正念、定心、解脱、断尽烦恼、涅槃,即使在这边很不容易得到生活所需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则适合待在这个地方修行,因为有助于得到解脱。

如果在一个场所修行,无法得到正念、定心、解脱、断尽烦恼、涅槃,而且在这边很不容易得到生活所需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应该迅速离开这个地方,因为无助于得到解脱。

如果在一个场所修行,能够得到正念、定心、解脱、断尽烦恼、涅槃,而且在这边很容易得到生活所需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则适合终身待在这个地方修行,因为有助于得到解脱。

(一〇八)中阿含林品林经第二(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不达修行目标,诸生活具易得,则应离开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不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彼比丘应作是观:‘我出家学道,不为衣被故,不为饮食、床榻、汤药故,亦不为诸生活具故。然我依此林住,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不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彼比丘如是观已,可舍此林去。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达修行目标,诸生活具难得,则可依住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难可得。彼比丘应作是观:‘我出家学道,不为衣被故,不为饮食、床榻、汤药故,亦不为诸生活具故。然我依此林住,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难可得。’彼比丘如是观已,可住此林。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不达修行目标,诸生活具难得,则速离开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不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难可得。彼比丘应作是观:‘我依此林住,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不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难可得。’彼比丘如是观已,即舍此林,夜半而去,莫与彼别。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达修行目标,诸生活具易得,则可久住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彼比丘应作是观:‘我依此林住,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彼比丘如是观已,依此林住,乃可终身至其命尽,如依林住,冢间、村邑、依于人住亦复如是。”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林经第二竟(八百三十一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经”,明本作“经下”。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如”,大正藏原为“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冢”,宋、元、明三本作“冡”。

明本无“林经第二竟”五字。

宋、元、明三本无“八百三十一字”六字。

[注解]

沙门义:沙门的修行目标。其中“义”可以是“利益”,也可以是“意义”的意思。指断除贪嗔痴。

[对应经典]

 

(一〇九)中阿含林品自观心经第三(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不能善观于他心者,当自善观察于己心,应学如是。云何比丘善自观心?比丘者,若有此观,必多所饶益:我为得内止,不得最上慧观法耶?我为得最上慧观法,不得内止耶?我为不得内止,亦不得最上慧观法耶?我为得内止,亦得最上慧观法耶?

“若比丘观已,则知我得内止,不得最上慧观法者,彼比丘得内止已,当求最上慧观法,彼于后时得内止,亦得最上慧观法。若比丘观已,则知我得最上慧观法,不得内止者,彼比丘住最上慧观法已,当求内止,彼于后时得最上慧观法,亦得内止。若比丘观已,则知我不得内止,亦不得最上慧观法者,如是比丘不得此善法,为欲得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犹人为火烧头、烧衣,急求方便救头、救衣。如是,比丘不得此善法,为欲得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彼于后时即得内止,亦得最上慧观法。若比丘观已,则知我得内止,亦得最上慧观法。彼比丘住此善法已,当求漏尽智通作证。所以者何?我说不得畜一切衣,亦说得畜一切衣。云何衣我说不得畜?若畜衣便增长恶不善法、衰退善法者,如是衣我说不得畜。云何衣我说得畜?若畜衣便增长善法、衰退恶不善法者,如是衣我说得畜。如衣、饮食、床榻村邑亦复如是,我说不得狎习一切人,亦说得狎习一切人。云何人我说不得狎习?若狎习人便增长恶不善法、衰退善法者,如是人我说不得狎习。云何人我说得与狎习?若狎习人便增长善法、衰退恶不善法者,如是人我说得与狎习。

“彼可习法知如真、不可习法亦知如真。彼可习法、不可习法知如真已,不可习法便不习,可习法便习,彼不可习法不习,可习法习已,便增长善法,衰退恶不善法。是谓比丘善自观心,善自知心,善取善舍。”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自观心经第三竟(六百三十五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经”,明本作“经上”。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大正藏无“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明本无“自观心经第三竟”三字。

宋、元、明三本无“六百三十五字”三字。

[注解]

饶益:帮助;利益。

内止:内心入定。“止”又译为止息、奢摩他。

最上慧观法:洞察现象的最高智慧(于苦集灭道如实知)。“观”又译为毘婆舍那。“最上慧观法”又译为“增上慧”。

漏尽智通作证:证得漏尽通。“漏尽通”是六神通之一,指灭除一切烦恼、得到解脱的成就。

畜衣:积聚袈裟。

狎习:亲近(他人)。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想要了解他人的心怎么想吗?可先善观察自心。
  • 戒相的取舍,可根据让恶法或善法增加来判定。例如生活上多一些衣服好,还是少一些衣服好?如果多一些衣服让我们的恶法增加,就是不好的;如果多一些衣服让我们的善法增加,就是好的。

c.f.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Help/D/F14GBQBD&num=31

  • 参照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一三)提到的“择法觉分”:

“有择善法、择不善法。彼善法择,即是择法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 彼不善法择,即是择法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

当我们只读到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一三),可能会以为这善法或恶法的选择是固定不变,对你我他的标准都是一样,

但由中阿含经卷二十七(109经)就可得知,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是以善法或恶法增加与否来作为选择的原则。

(一一〇)中阿含林品自观心经第四(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不能善观于他心者,当自善观察于己心,应学如是。云何比丘善自观心?比丘者,若有此观,必多所饶益:我为多行,为多行无增[*]伺?我为多行瞋恚心,为多行无瞋恚心?我为多行睡眠缠,为多行无睡眠缠?我为多行贡高,为多行无掉[*]贡高?我为多行疑惑,为多行无疑惑?我为多行身诤,为多行无身诤?我为多行秽污心,为多行无秽污心?我为多行信,为多行不信?我为多行精进,为多行懈怠?我为多行念,为多行无念?我为多行定,为多行无定?我为多行恶慧,为多行无恶慧?

“若比丘观时,则知我多行增[*]伺、瞋恚心、睡眠缠、掉[*]贡高、疑惑、身诤、秽污心、不信、懈怠、无念、无定、多行恶慧者,彼比丘欲灭此恶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犹人为火烧头、烧衣、急求方便救头、救衣。如是,比丘欲灭此恶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若比丘观时,则知我多行无增[*]伺、无瞋恚心、无睡眠缠、无掉[*]贡高、无疑惑、无身诤、无秽污心、有信、有进、有念、有定、多行无恶慧者。彼比丘住此善法已,当求漏尽智通作证。所以者何?我说不得畜一切衣,亦说得畜一切衣。云何衣我说不得畜?若畜衣便增长恶不善法、衰退善法者,如是衣我说不得畜。云何衣我说得畜?若畜衣便增长善法、衰退恶不善法者,如是衣我说得畜。如衣,饮食、床榻村邑亦复如是,我说不得狎习一切人,亦说得狎习一切人。云何人我说不得狎习?若狎习人便增长恶不善法、衰退善法者,如是人我说不得狎习。云何人我说得与狎习?若狎习人便增长善法、衰退恶不善法者,如是人我说得与狎习。

“彼可习法知如真,不可习法亦知如真。彼可习法、不可习法知如真已,不可习法便不习,可习法便习,彼不可习法不习,可习法习已,便增长善法,衰退恶不善法。是谓比丘善自观心,善自知心,善取善舍。”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自观心经第四竟(六百六十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经”,明本作“经下”。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增”,宋本作“憎”。[*]

“掉”,大正藏原为“调”,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掉”。[*]

“此”,宋本作“北”。

明本无“自观心经第四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无“六百六十字”五字。

[注解]

增伺:欲贪。“伺”指“等待机会”,“增伺”即为“加强寻求机会”,在《中阿含经》中“增伺”一词特指欲贪。“我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一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知此法,我见此法”。

恶慧:缺乏智慧。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的内容相当于《中阿含经》卷23第95经,及卷27第109经的集成。

(一一一)中阿含林品达梵行经第五(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拘楼瘦,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文有义,具足清净,显现梵行,谓名达梵行,能尽诸漏。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世尊告曰:“汝等当知漏,知漏所因生,知漏有报,知漏胜如,知漏灭尽,知漏灭道。汝等当知觉,知觉所因生,知觉有报,知觉胜如,知觉灭尽,知觉灭道。汝等当知想,知想所因生,知想有报,知想胜如,知想灭尽,知想灭道。汝等当知欲,知欲所因生,知欲有报,知欲胜如,知欲灭尽,知欲灭道。汝等当知业,知业所因生,知业有报,知业胜如,知业灭尽,知业灭道。汝等当知苦,知苦所因生,知苦有报,知苦胜如,知苦灭尽,知苦灭道。

“云何知漏?谓有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是谓知漏。云何知漏所因生?谓无明也。因无明则便有漏,是谓知漏所因生。云何知漏有报?谓无明缠者,为诸漏所渍,彼因此受报,或得善处,或得恶处,是谓知漏有报。云何知漏胜如?谓或有漏生地狱中,或有漏生畜生中,或有漏生饿鬼中,或有漏生天上,或有漏生人间,是谓知漏胜如。云何知漏灭尽?谓无明灭,漏便灭,是谓知漏灭尽。云何知漏灭道?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是谓知漏灭道。若比丘如是知漏,知漏所因生,知漏受报,知漏胜如,知漏灭尽,知漏灭道者,是谓达梵行,能尽一切漏。

“云何知觉?谓有三觉: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觉,是谓知觉。云何知觉所因生?谓更乐也。因更乐则便有觉,是谓知觉所因生。云何知觉有报?谓爱也。爱为觉报,是谓知觉有报。云何知觉胜如?谓比丘者,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乐欲、苦欲、不苦不乐欲,乐无欲、苦无欲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是谓知觉胜如。云何知觉灭尽?谓更乐灭,觉便灭,是谓知觉灭尽。云何知觉灭道?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是谓知觉灭道。若比丘如是知觉,知觉所因生,知觉有报,知觉胜如,知觉灭尽,知觉灭道者,是谓达梵行,能尽一切觉。

“云何知想?谓有四想。比丘者,小想亦知,大想亦知,无量想亦知,无所有处想亦知,是谓知想。云何知想所因生?谓更乐也。因更乐则便有想,是谓知想所因生。云何知想有报?谓说也。随其想便说,是谓知想有报。云何知想胜如?谓或有想想色,或有想想声,或有想想香,或有想想味,或有想想触,是谓知想胜如。云何知想灭尽?谓更乐灭想便灭,是谓知想灭尽。云何知想灭道?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是谓知想灭道。若比丘如是知想,知想所因生,知想有报,知想胜如,知想灭尽,知想灭道者,是谓达梵行,能尽一切想。

“云何知欲?谓有五欲功德,可爱、可喜、美色、欲想应、甚可乐。云何为五?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是谓知欲。云何知欲所因生?谓更乐也。因更乐则便有欲,是谓知欲所因生。云何知欲有报?谓随欲种爱乐着而住彼,因此受报有福处、无福处、不动处,是谓知欲有报。云何知欲胜如?谓或有欲欲色,或有欲欲声,或有欲欲香,或有欲欲味,或有欲欲触,是谓知欲胜如。云何知欲灭尽?谓更乐灭欲便灭,是谓知欲灭尽。云何知欲灭道?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是谓知欲灭道。若比丘如是知欲,知欲所因生,知欲受报,知欲胜如,知欲灭尽,知欲灭道者,是谓达梵行,能尽一切欲。

“云何知业?谓有二业:思、已思业,是谓知业。云何知业所因生?谓更乐也。因更乐则便有业,是谓知业所因生。云何知业有报?谓或有业黑、有黑报,或有业白、有白报,或有业黑白、黑白报,或有业不黑不白、无报,业业尽,是谓知业有报。云何知业胜如?谓或有业生地狱中,或有业生畜生中,或有业生饿鬼中,或有业生天上,或有业生人间,是谓知业胜如。云何知业灭尽?谓更乐灭业便灭,是谓知业灭尽。云何知业灭道?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是谓知业灭道。若比丘如是知业,知业所因生,知业有报,知业胜如,知业灭尽,知业灭道者,是谓达梵行,能尽一切业。

“云何知苦?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是谓知苦。云何知苦所因生?谓爱也。因爱生苦,是谓知苦所因生。云何知苦有报?谓或有苦微迟灭,或有苦微疾灭,或有苦盛迟灭,或有苦盛疾灭,苦苦尽,是谓知苦有报。云何知苦胜如?谓不多闻愚痴凡夫,不遇善知识,不御圣法身生觉极苦甚重苦,命将欲绝,出此从外,更求于彼。或有沙门、梵志,持一句咒,或二、三、四、多句咒,或持百句咒,彼治我苦,如是因求生苦,因习生苦,苦灭,是谓知苦胜如。云何知苦灭尽?谓爱灭苦便灭,是谓知苦灭尽。云何知苦灭道?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是谓知苦灭道。若比丘如是知苦,知苦所因生,知苦有报,知苦胜如,知苦灭尽。知苦灭道者,是谓达梵行,能尽一切苦。”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达梵行经第五竟(一千六百四十二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漏”,巴利本作 Āsava。

“胜如”,巴利本作 Vemattatā。

“觉”,巴利本作 Vedanā。

“想”,巴利本作 Saññā。

“欲”,巴利本作 Kāma。

“业”,巴利本作 Kamma。

“更乐”,巴利本作 Phassa。

“知”,大正藏原为“如”,今依据前后文改做“知”。

大正藏在“法”字之后有一“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彼”,宋本作“术”。

“习”,元、明二本作“集”。

明本无“达梵行经第五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无“一千六百四十二字”八字。

[注解]

初妙、中妙、竟亦妙:初中后善的意思;开头、中间、结尾都是善的。

有文有义:有正确的意义、有正确的词句。

达梵行:洞察的精神生活。

胜如:优劣。

无所有处想:以无所处为所缘的想。

随欲种爱乐着而住彼:随着欲望的种类生起爱乐,执著而紧握着它。

思、已思业:“思”是意志活动、使心造作的精神作用,是最常见的一种行阴。“已思业”是“思”后(透过身口意)造业。

业黑:恶业。

业白:善业。

业黑白:恶业与善业相杂。

苦微迟灭:微小而缓慢消失的苦。

苦盛迟灭:强大而缓慢消失的苦。

不御圣法:不以圣法调御自己;不修行圣法。

身生觉极苦甚重苦:身体生起、感觉到极大的苦、非常重的苦。

出此从外:离于这个(佛法)而外求(外道咒术)。

[对应经典]

 

(一一二)中阿含林品阿奴波经第六(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跋耆瘦,在阿奴波跋耆都邑。

尔时,世尊则于晡时从宴坐起,堂上来下,告曰:“阿难!共汝往至阿夷罗和河浴。”

尊者阿难白曰:“唯然。”

于是,世尊将尊者阿难往至阿夷罗和[*]帝河,脱衣岸上,便入水浴,浴已还出,拭体着衣。尔时,尊者阿难执扇扇佛。于是,世尊回顾告曰:“阿难!提和[*]达哆以放逸故,堕极苦难,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阿难!汝不曾从诸比丘闻,谓我一向记提和[*]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耶?”

尊者阿难白曰:“唯然。”

尔时,有一比丘语尊者阿难:“世尊以他心智知提和[*]达哆心故,一向记提和[*]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耶?”

世尊告曰:“阿难!彼比丘或有小,或有中,或有大,或年少不自知。所以者何?如来已一向记彼故有疑惑。阿难!我不见此世,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谓我一向记如提和[*]达哆。所以者何?阿难!我一向记提和[*]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阿难!若我见提和[*]达哆有白净法如一毛许,我便不一向记提和[*]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阿难!我以不见提和[*]达哆有白净法如一毛许,是故我一向记提和[*]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

“阿难!犹去村不远有大深厕,或人堕中,没在其底。若人来,为起大慈哀,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彼人来已,旋转视之而作是说:‘此人可得一处如毛发许,粪所不污,令我得捉挽出之耶?’彼遍观视,不见此人有一净处如毛发许,粪所不污,可得手捉挽出之也。如是,阿难!若我见提和[*]达哆有白净法如一毛者,我不一向记提和[*]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阿难!以我不见提和[*]达哆有白净法如一毛许,是故我一向记提和[*]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

于是,尊者阿难啼泣,以手抆泪,白曰:“世尊!甚奇!甚特!谓世尊一向记提和[*]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

世尊告曰:“如是。阿难!如是。阿难!我一向记提和[*]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阿难!若汝从如来闻大人根智分别者,必得上信如来而怀欢喜。”

于是,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时。善逝!今正是时。若世尊为诸比丘说大人根智分别者,诸比丘从世尊闻,当善受持。”

世尊告曰:“阿难!谛听,善思念之,我今为汝说大人根智分别。”尊者阿难受教而听。

世尊告曰:“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灭,不善法已生,余有善根而不断绝,从此善根当复更生善,如是此人得清净法。阿难!犹如平旦日初出时,暗灭明生。阿难!于意云何?日转昇上,至于食时,暗已灭,明已生耶?”

尊者阿难白曰:“尔也。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灭,不善法已生,余有善根而不断绝,从是善根当复更生善,如是此人得清净法。阿难!犹如谷种,不坏不破,不腐不剖,不为风热所伤,秋时密藏,若彼居士善治良田,以种洒中,随时雨溉。阿难!于意云何?此种宁得转增长不?”

尊者阿难白曰:“尔也。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灭,不善法已生,余有善根而不断绝,从是善根当复更生善,如是此人得清净法。阿难!是谓如来大人根智,如是如来正知诸法本。

“复次,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灭,不善法已生,余有善根而未断绝,必当断绝,如是此人得衰退法。阿难!犹如下晡日垂没时,明灭暗生。阿难!于意云何?彼日已没,明已灭,暗已生耶?”

尊者阿难白曰:“尔也。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灭,不善法已生,余有善根而未断绝,必当断绝,如是此人得衰退法。阿难!犹如谷种,不坏不破,不腐不剖,不为风热所伤,秋时密藏。若彼居士善治良田,以种洒中,雨不随时。阿难!于意云何?此种宁得转增长耶?”

尊者阿难白曰:“不也。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灭,不善法已生,余有善根而未断绝,必当断绝,如是此人得衰退法。阿难!是谓如来大人根智,如是如来正知诸法本。

“复次,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我不见此人有白净法如一毛许,此人恶不善法一向充满秽污,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如是此人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阿难!犹如种子,腐坏破剖,为风热所伤,秋时不密藏,若彼居士,非是良田,又不善治,便下种子,雨不随时。阿难!于意云何?此种宁得转增长耶?”

尊者阿难白曰:“不也。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我不见此人有白净法如一毛许,此人恶不善法一向充满秽污,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如是此人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阿难!是谓如来大人根智,如是如来正知诸法本。”

于是,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已说如此三种之人,宁可更说异三种人耶?”

世尊告曰:“可说也。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不善法,亦成就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不善法而生善法。此人不善法已灭,善法已生,余有不善根而不断绝,从是不善根当复更生不善,如是此人得衰退法。阿难!犹如燃火,始然之时,尽然一焰,彼或有人益以燥草,足以槁木。阿难!于意云何?彼火宁转增炽盛耶?”

尊者阿难白曰:“尔也。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不善法,亦成就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不善法而生善法,此人不善法已灭,善法已生,余有不善根而不断绝,从是不善根当复更生不善,如是此人得衰退法。阿难!是谓如来大人根智,如是如来正知诸法本。

“复次,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成就不善法,亦成就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不善法而生善法,此人不善法已灭,善法已生,余有不善根而未断绝,必当断绝,如是此人得清净法。阿难!犹如然火炽然之时,尽然一焰[*],彼或有人从此盛火,置平净地,或著石上。阿难!于意云何?彼火宁转增炽盛耶?”

尊者阿难白曰:“不也。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不善法,亦成就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不善法而生善法,此人不善法已灭,善法已生,余有不善根而未断绝,必当断绝,如是此人得清净法。阿难!是谓如来大人根智,如是如来正知诸法本。

“复次,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我不见此人有黑业如一毛许,此人善法一向充满与乐乐报,必生乐处而得长寿,如是此人即于现世必得般涅槃。阿难!犹如火炭,久灭已冷,彼或有人虽益以燥草,足以槁木。阿难!于意云何?彼死火炭宁可复得炽然之耶?”

尊者阿难白曰:“不也。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我不见此人有黑业如一毛许,此人善法一向充满与乐乐报,必生乐处而得长寿,如是此人即于现世必得般涅槃。阿难!是谓如来大人根智,如是如来正知诸法本。

“阿难!前说三人者,第一人得清净法,第二人得衰退法,第三人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后说三人者,第一人得衰退法,第二人得清净法,第三人即于现世得般涅槃。阿难!我已为汝说大人根智,如尊师所为弟子起大慈哀,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我今已作。汝等当复自作,至无事处、山林树下、空安静处,宴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进,莫令后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训诲。”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阿奴波经第六竟(二千六百四十六字)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千五百八十二字)第二小土城诵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明本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

“和”,大正藏原为“惒”,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和”。[*]

“阿夷罗和帝”,巴利本作 Aciravatī。

“提和达哆”,巴利本作 Devadatta。

“大人根智”,巴利本作 Purisindriyañāṇa。

“彼”,宋、元、明三本作“使”。

“焰”,大正藏原为“𤈷”,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焰”。[*]

明本无“阿奴波经第六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无“二千六百四十六字”八字。

宋、元、明三本无“七千五百八十二字”八字。

大正藏无“第二小土城诵”六字,今依据宋、元二本补上。

[注解]

大人根智:大人为修行有成就的人,根为善根,智为智慧或理解。大人根智是了解“修行有成就的人的善根”的知识。

尔也:是这样的。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做好、坏事,善根(五根等)不灭,会再上升。

做好、坏事,不善根(三毒等)不灭,会再下堕。

本经重视善根、不善根的作用。

c.f. 如来十力。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七.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08/29 10:15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5226387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