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经等趣四谛品第二十ⓑ七导读ⓒ(一)[0643a26]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是ⓓ谓,比丘!我等常所说法,所谓四谛,以无数方便而观察此法,分别其义,广与人演。云何为四?所谓苦谛之法,以无数方便而观察此法,分别其义,广与人演;以无数方便说[*]习、尽、道谛,而观察此法,分别其义,广与人演。 “汝等比丘,当亲近舍利弗比丘,承事供养。所以然者,彼舍利弗比丘以无数方便,说此四谛,广与人演。当舍利弗比丘与诸众生及四部众,分别其义,广与人演,时不可计众生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汝等比丘,当亲近舍利弗、目ⓔ犍连比丘,承事供养。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众生之父母,ⓕ以生已长养令大者,目[*]犍连比丘!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与人说法要,成四谛;目犍连比丘与人说法要,成第一义,成无漏ⓖ行。汝等当亲近舍利弗、目[*]犍连比丘。”世尊作是语已,还入静室。 世尊去未久,尔时舍利弗告诸比丘:“其有能得四谛法者,彼人快得善利。云何为四?所谓苦谛,以无数方便广演其义。云何为苦谛?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苦、所求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苦谛。云何苦[*]习谛?所谓爱结是也。云何为尽谛?所谓尽谛者,爱欲结永尽无余,是谓尽谛。云何为道谛?所谓贤圣八品道是。正见、正治、正语、正方便、正命、正业、正念、正定,是谓道谛也。彼众生快得善利,乃能闻此四谛之法。” 尔时,尊者舍利弗当说此法,无量不可计众生闻此法时,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我等亦快得善利,世尊与我说法,安处福地①。” “是故,四部之众,求于方便,行此四谛。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增壹阿含经〕-【明】 明本无“增壹阿含经”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增壹阿含经”五字,今依据明本删去。 ⓑ 七=六【圣】 “七”,圣本作“六”。 “六”,大正藏原为“七”,今依据圣本改作“六”。 ⓒ ~M. 141. Sacchavibhaṅga.,[No. 26(31), No. 32.] ???? ⓓ 谓=诸【宋】【元】【明】【圣】 “谓”,宋、元、明、圣四本作“诸”。 “诸”,大正藏原为“谓”,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诸”。 ⓔ 犍=揵【圣】* “犍”,圣本作“揵”。 “揵”,大正藏原为“犍”,今依据圣本改作“揵”。 ⓕ 〔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行+(法)【宋】【元】【明】 “行”,宋、元、明三本作“行法”。 大正藏无“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① 安处福地:安乐地处于有福德的地方。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二)[0643c02]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众多比丘入舍卫城。时,众多比丘便作是念:“然我等乞食日犹故早,我等可往至外道异学村与共ⓑ论义。” 是时,众多比丘便往至外道村中。到已,共相问讯,在一面坐ⓒ已,在一面坐。尔时,异学问道人曰:“沙门瞿昙与诸弟子而说此法:‘汝等比丘,尽当学此法,悉当了知,以了知已,当共奉行。’我等ⓓ亦与诸弟子而说此法:‘汝等尽当而学此法,悉当了知,以了知已,当共奉行。’沙门瞿昙与我等有何等异?有何增减?所谓彼说法,我亦说法,彼教诲,我亦教诲。” 尔时,众多比丘闻此语已,亦不言是,复不言非,即从坐起而去。尔时,众多比丘自相谓曰:“我等当以此义,往白世尊!” 尔时,众多比丘入舍卫城乞食,ⓔ食已,收摄衣钵,以ⓕ尼师檀著左肩上,往诣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众多比丘以此因缘,具白世尊。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彼外道作此问者,汝等当以此语报彼曰:‘为一究竟①?为众多究竟乎?’或能彼梵志平等说者,应作是说:‘是一究竟,非众多究竟。’彼究竟者,为是有欲究竟?为无欲究竟?所谓彼究竟者,谓无欲究竟。云何彼究竟者,有恚究竟?为无恚究竟?所谓彼究竟者,无恚究竟,非有恚究竟。云何有痴究竟?无痴究竟?所谓彼究竟者,无痴究竟。云何彼究竟者,为是有爱究竟?为无爱究竟?所谓彼究竟者,无爱究竟。云何彼究竟ⓖ者,有ⓗ受究竟?为无[*]受究竟?所谓彼究竟者,无[*]受究竟。云何彼究竟者,为是智者?为非智者?所谓智者所究竟。此究竟者,为是怒者②所究竟?为非怒者所究竟?所谓此究竟,彼当作是说,非怒者所究竟。 “比丘!有此二见,云何为二见?了知有、无二见的本末,而行平等法所谓有见、无见。诸有沙门、婆罗门不知此二见之本末,彼便有欲心、有瞋恚心、有愚痴心、有爱心、ⓘ有受心,彼是无知。彼有怒心,不与行相应③,彼人不脱生、老、病、死、愁、忧、苦、恼,辛酸万端不脱于苦。诸有沙门、婆罗门如实而知之,彼便无愚痴、瞋恚之心,恒与行相应,便得脱生、老、病、死。今说苦之ⓙ元本。如是,比丘!有此妙法,斯名平等之法。诸不行平等法者,则堕五见④。 “今当说四受,云何为四受⑤?所谓欲受、见受、戒受、我受,是谓四受。若有沙门、婆罗门尽知欲受之名,彼虽知欲受之名,复不相应者,彼尽分别诸受之名,先分别欲受之名,而不分别见受、戒受、我受之名。所以然者,以彼沙门、婆罗门不能分别此三受之名。是故,或有沙门、婆罗门尽分别此诸受,彼便分别欲受、见受,不分别戒受、我受。所以然者,以彼沙门、婆罗门不能分别二受。若使沙门、婆罗门尽能分别诸受,或复有不具者,彼便能分别欲受、见受、戒受,不分别我受。所以然者,以彼沙门、婆罗门不能分别我受故。是故,复有沙门、婆罗门尽分别诸受,然复有不具者。 “此名四受,有何等义?云何分别?所谓四受者,由爱而生。如是,比丘!有ⓚ是妙法所应分别。若有不行此诸受,此不名为平等。所以然者,诸法之义难了难解。如此非法之义者,非三耶三佛之所说也。比丘当知,如来尽能分别一切诸受,以能分别一切诸受,则与相应,则能分别欲受、见受、我受、戒受。是故,如来尽分别诸受,则与法共相应,无有相违。 “此四受由何而生?然此四受由爱而生,由爱而长。成就此受,彼便不能起于诸受;ⓛ以不起诸受,则不恐惧,[*]以不恐惧,便般涅槃: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造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如是,比丘!有此妙法,如实ⓜ而知之,具足诸法、法行之本。所以然者,以其此法极微妙故,诸佛之所说,则于诸行无有缺漏。于是,比丘!有初沙门、第二沙门、第三沙门、第四沙门,更无复有沙门出此上者、能胜此者,作如是师子之吼。” 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M. 11. Sīhanāda.,[No. 26(103).] ⓑ 论义=论议【宋】【元】【明】 “论义”,宋、元、明三本作“论议”。 “论议”,大正藏原为“论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论议”。 ⓒ 〔已在一面坐〕-【宋】【元】【明】,已=以【圣】 ???? ⓓ 〔亦〕-【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亦”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亦”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尼师檀=尼师坛【宋】【元】【明】,=居师檀【圣】 ???? ⓖ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受=爱【圣】* “受”,圣本作“爱”。 “爱”,大正藏原为“受”,今依据圣本改作“爱”。 ⓘ 〔有受心〕-【圣】 圣本无“有受心”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有受心”三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元本=原本【宋】【元】【明】 “元本”,宋、元、明三本作“原本”。 “原本”,大正藏原为“元本”,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原本”。 ⓚ 是=此【宋】【元】【明】【圣】 “是”,宋、元、明、圣四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为“是”,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此”。 ⓛ 以=已【宋】*【元】*【明】*【圣】 “以”,宋、元、明、圣四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已”。 ⓜ 〔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① 一究竟:一个至高无上的境界。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一究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目标是一个”。 ② 怒者:有愤怒的。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有憎、有诤者”,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偏爱与反对者”。 ③ 不与行相应:不相应于正行(符合正道的行为)。 ④ 五见:五种邪见:(1)身见(执著于五阴有“我”的见解)、(2)边见(常见、断见)、(3)邪见(否认有因果、业报)、(4)见取见(执著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见解)、(5)戒禁取见(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⑤ 四受:即“四取”,四种执取:(1)欲取(执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2)见取(执著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见解)、(3)戒禁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4)我取(执著于“有我”的论点)。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经文作“四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四种取”。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有”、“无”二见,能开展出“五见”,五见则又能开展出外道的六十二见。所以,广义而言,“有”、“无”二见可说涵括了一切邪见。如来则离于“有”、“无”二边,说于中道、平等之法。 若能对“有”、“无”二见的苦、集、灭、道、味、患、离如实知,则能无贪、无瞋、无痴、无爱无受、有慧说慧、无憎、无诤,而能达到究竟解脱。 无论任何学派,若不能说出断“四取”(本经中译为“四受”,与“五见”几乎重叠)的教法,就不能算是好的学习方式。 如来如实知证:这四种执取,都是根源于“爱”(对应经典中为“无明”),断了这四取,则能究竟解脱。若能依照佛法的修证,则有四种不同果位的解脱圣者。
这一经中,是弟子来请问外道和佛法的差别,对照到《中阿含经》卷3〈16业相应品伽蓝经6〉,则是有A教派和B教派互相攻击对方,只说自己最好,所以弟子就来请世尊评评理,看到底谁说的才对。 对此问题,在此经中,世尊并不去说他们的“见”(世界观与教条)是错的,而是说无论相信的是什么,都不应该贪染五欲(欲取),不应该固执己见(见取),不应该自我意识太重(我取),以及执著没道理的禁戒(戒禁取)。 就好像世尊对待苦行和邪盛大会的态度也不是完全反对,而是说能断三毒的苦行是好的,不造恶业、没有三毒的邪盛大会也是值得称许的。 可见世尊对于众生,都是应机教化:破邪、显正,或默然。不忙着说谁是谁非,而是说出能够让人解脱的佛法。(Chakwos)
ⓐ(三)[0644b19]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阿那邠邸①长者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问长者曰:“云何,长者!汝家中恒布施耶?” 长者白佛:“贫家②恒行布施,又饮食麁弊,不与常同③。” 世尊告曰:“ⓒ若布施之时,若好、若丑,若多、若少,布施要件:用心、发愿、信心然不用心意,复不发愿,复无信心,由此行报,所生之处不得好食。意不贪乐④,意亦复不乐着于好衣裳,亦复不乐着ⓓ好田业,心亦不着五欲之中,正使有仆从奴婢,亦复不受其教。所以然者,正由其中不用心故,故受其报。ⓔ若长者布施之时,若好、若丑,若多、若少,当至诚用心,勿有增损,ⓕ废后世桥梁。彼若所生之处,饮食自然,七财具足,心恒ⓖ乐五欲之中,正使有奴婢使人,ⓗ恒受其教。所以然者,由于中发欢喜心故。 “长者当知,过去久远有梵志名ⓘ毘罗摩,饶财多宝,真珠、虎珀、ⓙ砗璩、玛瑙、水精、琉ⓚ璃,好喜布施。尔时,布施之时,用八万四千银钵盛满碎金,复有八万四千金钵盛满碎银,作如是施。复以八万四千金银澡ⓛ罐施。复以八万四千牛,皆以金银覆角,皆作如是布施。复以八万四千玉女布施,衣裳自覆。复以八万四千卧具,皆用氍氀文绣ⓜ毾[登*毛]自覆。复以八万四千衣裳布施。复以八万四千龙象布施,皆ⓝ用金银ⓞ挍饰。复以八万四千匹马布施,皆[*]用金银鞍勒自ⓟ副。复以八万四千车布施,作如是大施。复以八万四千房舍布施,于四城门中布施,须食与食,须衣与衣,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皆悉与之。 “长者当知,彼毘罗摩虽作是布施,不如作一房舍,持用布施ⓡ招提僧⑤,此福不可计量。正使彼作如是ⓢ施,及作房舍持用施招提僧,不如受三自归佛、法、圣众,此福不可称计。正使彼人作如是施,及作房舍,又ⓣ受三自归,虽有此福,犹不如受持五戒。正使彼人作如是施,及作房舍,受三自归,受持五戒,虽有此福,故不如弹指之顷慈愍众生,此福功德不可称ⓤ计。 “正使彼人作如是施,作僧房舍,受三自归,奉持五戒,及弹指之顷慈愍众生,虽有此福,故不如须臾之间,起于世间不可乐想,ⓥ此福功德不可称量。然彼所作功德,我尽证明,作僧房舍,我亦知此福;受三自归,我亦知此福;受持五戒,我亦知此福;弹指之顷慈愍众生,我亦知此福;须臾之间,起于世间不可乐想,我亦知此福。 “尔时,彼婆罗门作如是大施者,岂ⓦ是异人乎?莫作是观ⓧ也。所以然者,尔时施主者,即我身是也。长者当知,过去久远所作功德,信心不断,不起著⑥想。是故,长者!若欲布施之时,若多、若少,若好、若丑,欢喜惠施,勿起想着,手自布施,莫使他人,发愿求报,后求受福,长者当获无穷之福。如是,长者!当作是学。” 尔时,长者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IX. 20. Velāma.,[Nos. 26(155), 72-74] ???? ⓑ 阿那邠邸长者~Anāthapiṇḍika. ??? ⓒ 〔若〕-【圣】 圣本无“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若”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好〕-【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好”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若+(此)【宋】【元】【明】 “若”,宋、元、明三本作“若此”。 大正藏无“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废=发【圣】 “废”,圣本作“发”。 “发”,大正藏原为“废”,今依据圣本改作“发”。 ⓖ 乐+(著)【宋】【元】【明】 “乐”,宋、元、明三本作“乐着”。 大正藏无“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恒受其教=受其教令【宋】【元】【明】 “恒受其教”,宋、元、明三本作“受其教令”。 “受其教令”,大正藏原为“恒受其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受其教令”。 ⓘ 毘罗摩~Velāma. ??? ⓙ 砗璩玛=车璩马【圣】 “砗璩玛”,圣本作“车璩马”。 “车璩马”,大正藏原为“砗璩玛”,今依据圣本改作“车璩马”。 ⓚ 璃=离【圣】 “璃”,圣本作“离”。 “离”,大正藏原为“璃”,今依据圣本改作“离”。 ⓛ 罐=灌【圣】 “罐”,圣本作“灌”。 “灌”,大正藏原为“罐”,今依据圣本改作“灌”。 ⓜ 毾=毾【圣】 “毾”,圣本作“毾”。 “毾”,大正藏原为“毾”,今依据圣本改作“毾”。 ⓝ 用=以【宋】*【元】*【明】* “用”,宋、元、明三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用”,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 挍=文【圣】 “挍”,圣本作“文”。 “文”,大正藏原为“挍”,今依据圣本改作“文”。 ⓟ 副=覆【元】【明】 “副”,元、明二本作“覆”。 “覆”,大正藏原为“副”,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覆”。 ⓠ 饮=饭【圣】 “饮”,圣本作“饭”。 “饭”,大正藏原为“饮”,今依据圣本改作“饭”。 ⓡ 〔招提僧〕-【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招提僧”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招提僧”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布)+施【宋】【元】【明】 “施”,宋、元、明三本作“布施”。 大正藏无“布”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受〕-【圣】 圣本无“受”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受”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计=量【宋】【元】【明】【圣】 “计”,宋、元、明、圣四本作“量”。 “量”,大正藏原为“计”,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量”。 ⓥ 此=其【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其”。 “其”,大正藏原为“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其”。 ⓦ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① 阿那邠邸:优婆塞名,是舍卫城的长者,波斯匿王的主藏吏。为城中富豪,秉性仁慈,因常帮助孤苦无依的人,人誉为“给孤独”,音译“阿那邠邸”,又译为“须达多”。曾和波斯匿王长子祇陀太子共同捐献园林给僧团,即祇树给孤独园。“邠”读音同“宾”。 ② 贫家:谦称,类似于“寒舍”。 ③ 又饮食麁弊,不与常同:然而(所布施的)饮食粗糙,不像一般的水准。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但为至麤,不能好也。糠饭麻羹,姜菜一片”,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但是粗敝的碎米饭和酸粥”。 ④ 意不贪乐:无法享受到快乐。 ⑤ 招提僧:游化四方的僧人。 ⑥ 著:黏着;执著。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世尊也经常告诉弟子,要求,就求解脱的果报,这种果报比较实在,因为布施之功德也可能只是单纯的升天而已。(mage) 另外,《地藏菩萨本愿经》当中也提到,当我们行善事时,若能将功德回向给所有众生,而不是只回向给亲人,则这样的福报是“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mage)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2〈10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复次,地藏!未来世中,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 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 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 。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CBETA, T13, no. 412, p. 787, a8-14)
“我今以此因缘故。说此八关斋法。当发誓愿。无愿不果。所以然者。若彼女人作是誓愿。即于彼劫成其所愿也。若长老比丘不发誓
ⓘ 愿者。终不成佛道。誓愿之福不可称记。得至甘露灭尽之处。”(CBETA, T02, no. 125, p. 758, c5-10)
物质上的大施 < 作房舍,施给行脚僧 < 自己受三皈依 < 自己受五戒 < 对众生弹指顷起慈心 < 须臾顷起“世间不可乐想”。
(四)[0645a16]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日初出之时,人民之类普共田作,百鸟悲鸣,婴孩ⓐ哀唤。我今,比丘当知,此是譬喻,当解其义。此义云何当解?若日初出之时,此譬如来出世。人民之类普共田作,此譬如檀越施主,随时供给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百鸟悲鸣者,此高德法师之喻,能ⓒ与四部之众说微妙之法。婴孩[*]唤呼者,此弊魔波旬之喻。是故,诸比丘!如日初出,如来出世,除去暗冥,靡不照明。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孩”,大正藏原作“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孩”。圣本作“咳”。* ⓑ 饭=饮【宋】【元】【明】【圣】 “饭”,宋、元、明、圣四本作“饮”。 “饮”,大正藏原为“饭”,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饮”。 ⓒ 与=以【宋】【元】【明】【圣】 “与”,宋、元、明、圣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与”,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以”。 [注解][对应经典]
(五)[0645a28]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弥勒菩萨至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弥勒菩萨白世尊言:“菩萨摩诃萨成就几法,而行檀①波罗蜜,具足六波罗蜜②,疾成无上正真之道?” 佛告弥勒:“若菩萨摩诃萨行四法本,具足六波罗蜜,疾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云何为四?于是,菩萨惠施佛、辟支佛,下及凡人,皆悉平均不选择人,恒ⓑ作斯念:‘一切由食而存,无食则丧。’是谓菩萨成就此初法,具足六度。 “复次,菩萨若惠施之时,头、目、髓、脑,国、财、妻、子,欢喜惠施,不生著ⓒ想。由如应死之人临时还活,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尔时,菩萨发心喜悦,亦复如是,布施誓愿不生想着。 “复次,弥勒!菩萨布施之时,普及一切,不自为己使成无上正真之道,是谓成就此三法,具足六度。 “复次,弥勒!菩萨摩诃萨布施之时,作是思惟:‘诸有众生之类,菩萨最为上首,具足六度,了诸法本。何以故?以ⓓ诸根寂静,思惟禁戒,不ⓔ兴瞋恚,修行慈心,勇猛ⓕ精进,增其善法,除不善法,恒若一心,意不错乱,具足辩才,法门终不越次,使此诸施具足六度,成就檀波罗蜜。’ “若菩萨摩诃萨行此四法,疾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是故,弥勒!若菩萨摩诃萨欲施之时,当发此誓愿,具足诸行。如是,弥勒!当作是学。” 尔时,弥勒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在=却【圣】 “在”,圣本作“却”。 “却”,大正藏原为“在”,今依据圣本改作“却”。 ⓑ 作=施【宋】【元】【明】 “作”,宋、元、明三本作“施”。 “施”,大正藏原为“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施”。 ⓒ 想=相【圣】 “想”,圣本作“相”。 “相”,大正藏原为“想”,今依据圣本改作“相”。 ⓓ “以”,大正藏原为“食已”,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 兴=与【宋】【元】【明】 “兴”,宋、元、明三本作“与”。 “与”,大正藏原为“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与”。 ⓕ 精进=精勤【宋】【元】【明】 “精进”,宋、元、明三本作“精勤”。 “精勤”,大正藏原为“精进”,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精勤”。 [注解]① 檀:布施。 ② 六波罗蜜:“波罗蜜”是“解脱、彼岸”之意。又作“六度波罗蜜”,指六种能帮助我们过度到彼岸的方法,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佛陀回答:菩萨布施时,要满足四个要素,如此能够具足六波罗蜜,成就无上的智慧: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 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 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 菩萨。”(CBETA, T08, no. 235, p. 751, b5-1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 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 其福德不可思量。”(CBETA, T08, no. 235, p. 749, a12-16)
另外,也可参考: ⓐ(六)[0645b26]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出世有四无所畏,如来得此四无所畏,便于世间无所著,在大众中而师子吼①转于梵轮。 “云何为四?我今ⓑ已办此法,正使沙门、婆罗门、魔、若魔天,蜎飞蠕动之类,在大众中言我不成此法,此事不然。于中得无所畏,是为第一无所畏。 “如我今日诸漏ⓒ已尽,更不受胎。若有沙门、婆罗门,众生之类,在大众中言我诸漏未尽者,此事不然。是谓第二无所畏。 “我今已离愚暗法,欲使还就愚暗之法者,终无ⓓ此处。若复沙门、婆罗门、魔、若魔天,众生之类,在大众中言我还就愚暗之法者,此事不然。是谓如来三无所畏。 “诸贤圣出要之法,尽于苦际,欲使不出要者,终无[*]此处。若有沙门、婆罗门、魔、若魔天,众生之类,在大众中言如来不尽苦际者,此事不然。是谓如来四无所畏。 “如是,比丘!如来四无所畏,在大众之中,能师子吼转于梵轮。ⓔ如是,比丘!当求方便,成四无所畏。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IV. 8. Vesārajja. ??? ⓑ 已=以【宋】【元】【明】【圣】 “已”,宋、元、明、圣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以”。 ⓒ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 此处=此事【宋】*【元】*【明】* “此处”,宋、元、明三本作“此事”。 “此事”,大正藏原为“此处”,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此事”。 ⓔ 如是=是故【宋】【元】【明】 “如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故”。 “是故”,大正藏原为“如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是故”。 [注解]① 狮子吼:以百兽之王狮子的吼声,形容圣者说法内容真实且具震撼力。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第三无所畏的《增壹阿含经》可能由于译文解读的不同,而与其他经典中的定义不同。待注解。 ⓐ(七)[0645c18]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有四人,聪明勇ⓑ悍,博古明今,法法成就①。云何为四?比丘多闻博古明今,在大众中最为第一。比丘尼多闻博古明今,在大众中最为第一,优婆塞多闻博古明今,在大众中最为第一,优婆斯多闻博古明今,在大众中最为第一。是谓,比丘!有此四人在大众中最为第一。”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勇[*]悍无所畏, 多闻能说法, “是故,诸比丘!当学博古明今,法法成就。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IV. 7. Sobheti. ??? ⓑ 悍=捍【宋】*【圣】 “悍”,宋、圣二本作“捍”。 “捍”,大正藏原为“悍”,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捍”。 [注解]① 今有四人,聪明勇悍,博古明今,法法成就:聪明勇敢、学识渊博、依著佛法的次第修行有成。相当的《杂阿含经》经文作“有四种善好调伏众[……]若才辩无畏,多闻通达法,行法、次法向,是则为善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这四种聪明的、已被教导的、有自信的、多闻的、持法的、法随法行的人”。 [对应经典]
(八)[0646a07]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金翅鸟。云何为四?有卵生金翅鸟,有胎生金翅鸟,有湿生金翅鸟,有化生金翅鸟,是四种金翅鸟。如是,比丘!有四种龙。云何为四?有卵生龙,有胎生龙,有湿生龙,有化生龙。是谓,比丘!有四种龙。 “比丘当知,若彼卵生金翅鸟欲食龙时,上铁叉树上,自投于海;而彼海水纵广二十八万里,下有四种龙宫,有卵种龙,有胎种龙,有湿种龙,有化种龙。是时,卵种金翅鸟,以大翅ⓐ搏水两向,取卵种龙食之;设当向胎种龙者,金翅鸟身即当ⓑ丧亡。尔时,金翅鸟[*]搏水取龙,水犹未合,还上铁叉树上。 “比丘当知,若胎生金翅鸟欲食龙时,上铁叉树上,自投于海;然彼海水ⓒ纵广二十八万里,[*]搏水下至值胎种龙。若值ⓓ卵生龙者,亦能捉之衔出海水;若值湿生龙者,鸟身即死。 “比丘当知,若湿生金翅鸟欲食龙时,上铁叉树上,自投于海。彼若得卵生龙、胎生龙、湿生龙,皆能捉之;设值化生龙者,鸟身即死。 “若,比丘!化生金翅鸟欲食龙时,上铁叉树上,自投于海;然彼海水[*]纵广二十八万里,[*]搏水下至值卵种龙、胎种龙、湿种龙、化种龙,皆能捉之,海水未合之顷,还上铁叉树上。 “比丘当知,若使龙王ⓔ身事佛者,是时金翅鸟不能食啖。所以然者,如来恒行四等之心,以是故鸟不能食龙。云何为四等?如来恒行慈心,恒行悲心,恒行喜心,恒行护心。是谓,比丘!如来恒有此四等心,有大筋力,有大勇猛,不可沮坏。以是之故,金翅之鸟不能食龙。是故,诸比丘!当行四等之心。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搏=擗【宋】【圣】*,=辟【元】【明】* ???? ⓑ 丧亡=死【宋】【元】【明】 “丧亡”,宋、元、明三本作“死”。 “死”,大正藏原为“丧亡”,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死”。 ⓒ 纵广=广纵【圣】* “纵广”,圣本作“广纵”。 “广纵”,大正藏原为“纵广”,今依据圣本改作“广纵”。 ⓓ 卵生+(胎生)【宋】【元】【明】【圣】 “卵生”,宋、元、明、圣四本作“卵生胎生”。 大正藏无“胎生”二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身=有【宋】【元】【明】 “身”,宋、元、明三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为“身”,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注解][对应经典]
(九)[0646b11]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善知识惠施之时,有四事功德。云何为四?知时而施,非不知时;自手惠施,不使他人;ⓐ布施常ⓑ净洁,非不净洁;施极微妙,不有秽浊。善知识ⓒ惠施之时,有此四功德。 “是故,诸比丘!善男子、善女人布施之时,当具此四功德。[*]以ⓓ具此功德,获大福业,得甘露灭①。然此福德不可称量,言当有尔许福业,虚空所不能容受。犹如海水不可ⓔ计量,言一ⓕ斛、半[*]斛、一合、半合,称数之名,但其福业不可具陈。如是,善男子、善女人所作功德不可称计,获大福业,得甘露灭,言当有尔许福德。是故,ⓖ比丘,善男子、善女人当具此四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布〕-【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布”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布”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净洁+(施)【宋】【元】【明】 “净洁”,宋、元、明三本作“净洁施”。 大正藏无“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惠施=施惠【宋】【元】【明】 “惠施”,宋、元、明三本作“施惠”。 “施惠”,大正藏原为“惠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施惠”。 ⓓ 具+(足)【宋】【元】【明】 “具”,宋、元、明三本作“具足”。 大正藏无“足”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计=斗【宋】【元】【明】,=升【圣】 ???? ⓕ 斛=[百*升]【圣】* “斛”,圣本作“[百*升]”。 “[百*升]”,大正藏原为“斛”,今依据圣本改作“[百*升]”。 ⓖ (诸)+比丘【宋】【元】【明】 “比丘”,宋、元、明三本作“诸比丘”。 大正藏无“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① 甘露灭:涅槃。又译为“甘露灭尽之处”。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布施时的要点:
(一〇)[0646b27]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有四种之人,可敬可贵,世之福田。云何为四?所谓持信、奉法、身证、见到。 “彼云何名为持信人?或有一人受人教ⓐ诫,有笃信心,意不疑难,有信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亦信如来语,亦信梵志语,恒信他语,不ⓒ任己智。是谓名为持信人。 “彼云何名为奉法人?于是,有人分别于法,不信他人,观察于法,有耶?无耶?实耶?虚耶?彼便作是念:‘此是如来语,此是梵志语。’以ⓓ是知如来ⓔ诸法者,便奉持之;诸有外道语者,而远离之。是谓名为奉法ⓕ人。 “彼云何为身证人?于是,有人身自作证,亦不信他人,亦不信如来语,诸尊所说言教亦复不信,但任己性而游①。是谓名为身证ⓖ人。 “彼云何名为见到人?于是,有人断三结,成须陀洹不退转法,彼有此见便有惠施,有受者,有善恶之报,有今世、ⓗ后世,有父,有母,有阿罗汉ⓘ等受教者,身信作证而自游化。是谓名为见到人。 “是谓,比丘!有此四人,当念除上三人,念修身证之法②。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九ⓙ [校勘]ⓐ 诫=戒【圣】 “诫”,圣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为“诫”,今依据圣本改作“戒”。 ⓑ (于是如来)+至真【宋】【元】【明】 “至真”,宋、元、明三本作“于是如来至真”。 大正藏无“于是如来”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任=住【宋】 “任”,宋本作“住”。 “住”,大正藏原为“任”,今依据宋本改作“住”。 ⓓ 是知=知是【宋】【元】【明】 “是知”,宋、元、明三本作“知是”。 “知是”,大正藏原为“是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知是”。 ⓔ 诸=语【宋】【元】【明】【圣】 “诸”,宋、元、明、圣四本作“语”。 “语”,大正藏原为“诸”,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语”。 ⓕ (之)+人【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之人”。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人=又【宋】 “人”,宋本作“又”。 “又”,大正藏原为“人”,今依据宋本改作“又”。 ⓗ (有)+后世【宋】【元】【明】 “后世”,宋、元、明三本作“有后世”。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我)+等【宋】【元】【明】 “等”,宋、元、明三本作“我等”。 大正藏无“我”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光明皇后愿文)【圣】 圣本在“??”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大正藏无“光明皇后愿文”六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注解]① 任己性而游:信任自己所证的而行事。 ② 当念除上三人,念修身证之法:应该要重视的是从另三种人进而修行以自身得证。这里的“除上三人”是形容“除了三种人之外的(第四种人)”,也就是描述“身证”。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佛陀说明有四种修行者:
这四种修行人,只要走在正道上,都是世间的福田,而都要以亲身得证为目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