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八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导读

(二一〇)晡利多品法乐比丘尼经第九(第五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毘舍佉优婆夷往诣法乐比丘尼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白法乐比丘尼曰:“贤圣!欲有所问,听我问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毘舍佉!欲问便问,我闻已当思。”

身见来自于五盛阴

毗舍佉优婆夷便问曰:“贤圣!自身,说自身。云何为自身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世尊说五盛阴,自身色盛阴,觉、想、行、识盛阴,是谓世尊说五盛阴。”

毗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毗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云何为自身见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不多闻愚痴凡夫不见善知识,不知圣法,不御圣法,彼见色是神,见神有色,见神中有色,见色中有神也。见觉、想、行、识是神,见神有识,见神中有识,见识中有神也。是谓自身见也。”

毗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毗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云何无身见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多闻圣弟子见善知识,知圣法,善御圣法,彼不见色是神,不见神有色,不见神中有色,不见色中有神也。不见觉、想、行、识是神,不见神有识,不见神中有识,不见识中有神也。是谓无身见也。”

毗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云何灭自身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色盛阴断无余,舍、吐、尽、不染、灭、息、没也。觉、想、行、识盛阴断无余,舍、吐、尽、不染、灭、息、没也。是谓自身灭。”

毗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毗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阴说阴,盛阴说盛阴,阴即是盛阴,盛阴即是阴耶?为阴异、盛阴异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或阴即是盛阴,或阴非盛阴。云何阴即是盛阴?若色有漏有受,觉、想、行、识有漏有受,是谓阴即是盛阴。云何阴非盛阴?色无漏无受,觉、想、行、识无漏无受,是谓阴非盛阴。”

毗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毗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三学含括八圣道

复问曰:“贤圣!云何八支圣道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八支[*]圣道者,正见乃至正定,是谓为八,是谓八支[*]圣道。”

毗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毗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八支[*]圣道有为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如是八支[*]圣道有为也。”

毗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毗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有几聚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有三聚。戒聚、定聚、慧聚。”

毗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毗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八支[*]圣道三聚,为三聚摄八支[*]圣道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非八支[*]圣道摄三聚。三聚摄八支[*]圣道。戒定慧三学含括八圣道正语、正业、正命,此三道支[*]圣戒聚所摄。正念、正定,此二道支[*]圣定聚所摄。正见、正志、正方便,此三道支[*]圣慧聚所摄。是谓非八支[*]圣道摄三聚,三聚摄八支[*]圣道。”

毗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毗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灭有对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灭无对也。”

毗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毗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禅定

复问曰:“贤圣!初禅有几支[*]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初禅有五支[*],初禅五支觉、观、喜、乐、一心,是谓初禅有五支[*]。”

毗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毗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云何定?云何定相?云何定力?云何定功?云何修定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若善心得一者,是谓定也。四念处,是谓定相也。四正断,是谓定力也。四如意足,是谓定功也。若习此诸善法数数专修精勤者,是谓修定也。”

毗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灭尽定

复问曰:“贤圣!有几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

法乐比丘尼答曰:“有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云何为三?一者寿,二者暖,三者识,是谓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

毘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若死及入灭尽定者,有何差别?”

法乐比丘尼答曰:“死者寿命灭讫,温暖已去,诸根败坏。比丘入灭尽定者,寿不灭讫,暖亦不去,诸根不败坏,若死及入灭尽定者,是谓差别。”

毘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若入灭尽定及入无想定者,有何差别?”

法乐比丘尼答曰:“比丘入灭尽定者,想及知灭。入无想定者,想知不灭。若入灭尽定及入无想定者,是谓差别。”

毘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若从灭尽定起及从无想定起者,有何差别?”

法乐比丘尼答曰:“比丘从灭尽定起时,不作是念:‘我从灭尽定起。’比丘从无想定起时,作如是念:‘我为有想,我为无想?’若从灭尽定起及从无想定起者,是谓差别。”

毘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比丘入灭尽定时,作如是念:‘我入灭尽定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比丘入灭尽定时,不作是念:‘我入灭尽定。’然本如是修习心,以是故如是趣向。”

毘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比丘从灭尽定起,作如是念:‘我从灭尽定起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比丘从灭尽定起时,不作是念:‘我从灭尽定起。’然因此身及六处缘命根,是故从定起。”

毘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比丘从灭尽定起已,心何所乐,何所趣,何所顺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比丘从灭尽定起已,心乐离、趣离、顺离。”

毘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有几觉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有三觉: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觉。此何缘有耶?缘更乐有。”

毘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云何乐觉?云何苦觉?云何不苦不乐觉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若乐更乐所触生,身心乐善觉,是觉谓乐觉也。若苦更乐所触生,身心苦不善觉,是觉谓苦觉也。若不苦不乐更乐所触生,身心不苦不乐,非善非不善觉,是觉谓不苦不乐觉。”

毘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乐觉者,云何乐?云何苦?云何无常?云何灾患?云何使耶?苦觉者,云何乐?云何苦?云何无常?云何灾患?云何使耶?不苦不乐觉者,云何乐?云何苦?云何无常?云何灾患?云何使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乐觉者,生乐住乐,变易苦,无常者即是灾患,欲使也。苦觉者,生苦住苦,变易乐,无常者即是灾患,恚使也。不苦不乐觉者,不知苦、不知乐,无常者即是变易,无明使也。”

毘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一切乐觉欲使耶?一切苦觉恚使耶?一切不苦不乐觉无明使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非一切乐觉欲使也,非一切苦觉恚使也,非一切不苦不乐觉无明使也。可减轻三毒的出世间三受云何乐觉非欲使耶?若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是谓乐觉非欲使也。所以者何?此断欲故。云何苦觉非恚使耶?若求上解脱乐,求愿悒悒生忧苦,是谓苦觉非恚使也。所以者何?此断恚故。云何不苦不乐觉非无明使耶?乐灭、苦灭,忧、喜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是谓不苦不乐觉非无明使也。所以者何?此断无明故。

毗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毗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乐觉者有何对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乐觉者以苦觉为对。”

毗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毗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苦觉者有何对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苦觉者以乐觉为对。”

毘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乐觉苦觉者有何对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乐觉苦觉者以不苦不乐为对。”

毘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不苦不乐觉者有何对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不苦不乐觉者以无明为对。”

毘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无明者有何对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无明者以明为对。”

毘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明者有何对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明者以涅槃为对。”

毘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圣!涅槃者有何对耶?”

法乐比丘尼告曰:“君欲问无穷事,然君问事不能得穷我边也。涅槃者,无对也。涅槃者,以无罥过、罥[*]罥[*]灭讫。以此义故,从世尊行梵行。”

于是,毘舍佉优婆夷闻法乐比丘尼所说,善受善持,善诵习已,即从座起,稽首礼法乐比丘尼足,绕三匝而去。

于是,法乐比丘尼见毘舍佉优婆夷去后不久,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与毘舍佉优婆夷所共论者,尽向佛说,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我如是说、如是答,非为诬谤世尊耶?说真实、说如法、说法次法耶?于如法中,非有相违、有诤、有咎耶?”

世尊答曰:“比丘尼!汝如是说、如是答,不诬谤我,汝说真实,说如法、说法次法,于如法中而不相违,无诤无咎也。比丘尼!若毘舍佉优婆夷以此句、以此文来问我者,我为毘舍佉优婆夷亦以此义、以此句、以此文而答彼也。比丘尼!此义如汝所说,汝当如是持。所以者何?此说即是义故。”

佛说如是。法乐比丘尼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法乐比丘尼经第九竟(三千四十九字)

[校勘]

明本无“第五后诵”四字。

“毘舍佉优婆夷”,巴利本作 Visākha upāsikā。

“法乐比丘尼”,巴利本作 Dhammadinnā bhikkhunī。

“彼”,宋、圣二本作“彼彼”。

“支”,宋、圣二本作“枝”。[*]

“定”,大正藏原为“断”,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定”。

大正藏在“法”字之后有一“服”字,今依据元、明二本删去。

“修定”,大正藏原为“定修”,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修定”。

圣本无“有”字。

“耶”,圣本作“也”。

“触”,圣本作“独”。

“灾”,圣本作“不”。

“悒悒”,宋、圣二本作“邑邑”。

“忧喜”,大正藏原为“喜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忧喜”。

“贤圣”,大正藏原为“圣贤”,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贤圣”。

“罥”,宋、圣二本作“緭”,元、明二本作“纬”。[*]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坐”,宋、元二本作“住”。

大正藏无“无”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明本无“法乐比丘尼经第九竟”九字。

宋、元、明、圣四本无“三千四十九字”六字。

[注解]

毘舍佉:优婆夷名,是东园鹿母讲堂的捐赠者,也是知名的佛教女大施主。又译为“鹿母”、“鹿子母”。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毘舍佉优婆塞”,则为另一人,相传是法乐比丘尼出家前的丈夫。

法乐:比丘尼名,以“分别义趣,广说分部”闻名,常向女信众深入的讲述法义,也曾渡化波斯匿王的战将修习慈心三昧、不战而胜。是义译,又译为“法乐”、“法与”、“施法”,又音译为“昙摩提那”、“达摩提那”。

五盛阴:色、受、想、行、识合称“五阴”,有执著的五阴,又称为“五盛阴”。“盛”读音同“成”。参见《杂阿含经》卷二第55、58经。又译为“五受阴”、“五取蕴”。

自身见:即“身见”,执著于五阴有“我”的见解。

见色是神,见神有色,见神中有色,见色中有神:认为色阴是“我”,或认为色阴是“我”所拥有的,或认为色阴是“我”的一部分,或认为“我”是色阴的一部分。又译为“见色是我、色异我、我中色、色中我”。

色盛阴断无余:有执著的色阴已断除而没有剩余。

为阴异、盛阴异耶:“阴”和“盛阴”是相异的吗?

或阴即是盛阴,或阴非盛阴:在某些状况下“阴”即是“盛阴”,在某些状况下“阴”并不是“盛阴”。

若色有漏有受:如果对于色阴有烦恼、有执著。“受”指执著。

有为:有造作的;因缘而生的。“为”是“造作”的意思。

三聚:三种类聚,即“三学”,戒学、定学、慧学。

摄:含括。

灭有对耶:寂灭(涅槃)有相对的事物吗?其中“有对”指有相对、对比,例如有相反的事物、或有互补的事物。

初禅有五支:初禅有五个要素、部分。

定相:定的前兆,即四念住,因为正念(四念住)可生正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定的前兆”。

定力:尽力地修定,即四正勤。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定的资助”。

定功:定的功能、作用,即四如意足,为依定而发起应用。

善心得一:心良善而得到统一;心专住于一境而不散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心一境性”。

有几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有几个条件支持生命,丧失它们身体即死亡,尸身只能抛弃于墓地间,如果木头般没有情识活动?

一者寿,二者暖,三者识:寿命(业力造成的生命持续期间)、体温(肉体)、心识(精神)。这三个须互相依持,生命才得以持续。

灭尽定:灭了想阴、受阴的禅定境界。又译为“灭受想定”、“想受灭正受”。

无想定:厌弃“想”而追求“没有想”,灭一切心想的禅定。是外道所修的定,不能解脱。 ??or 即“无相三昧”,观色、声、香、味、触、法相断,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详见《杂阿含经》卷三第80经、卷十八第502经。按:经中记载“无想定”是外道的定,“无相心定”或“无相三昧”是佛教修行的定,但古代“想”、“相”两字常混用,在不同时代的翻译中容易混淆,本经中的“无想定”特指佛教修行的“无相心定(无相三昧)”,而不是外道的“无想定”。又译为“无相心定”、“无相三昧”、“无相心正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无相定”。

因此身及六处缘命根:留意由于生命而运作的这个身体、身体的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所传来的刺激(而引导出定)。“命根”为生命的持续力、寿命。

心乐离、趣离、顺离:心喜好出离、趣向出离、顺从出离。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心是倾向远离的、斜向远离的、坡斜向远离的”。

欲使:贪欲为背后潜在的烦恼。

悒悒:忧愁郁闷的样子。“悒”读音同“亦”。

以无罥过、罥罥灭讫:没有互相牵绊、附着的因缘,所有因缘生灭都灭尽。罥是捕取鸟兽的器具。??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哪里有欲贪,哪里就有五盛阴

本经的“云何阴即是盛阴?若色有漏有受,觉、想、行、识有漏有受,是谓阴即是盛阴。云何阴非盛阴?色无漏无受,觉、想、行、识无漏无受,是谓阴非盛阴。”一段,在《杂阿含经》中也有一则内涵相似的问答,此经的“盛阴”在《杂阿含经》译为“受阴”:

《杂阿含经》卷二:“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CBETA, T02, no. 99, p. 14, b25-26)

五阴并不就是执著,也不是五阴之外有执著,而是哪里有欲贪,哪里就有五受阴或五盛阴(执著的五阴)。

  • 减轻三毒的出世间三受

一般人的乐受导致贪心,苦受导致瞋心,不苦不乐受时有痴心,如本经说:“乐觉者,生乐住乐,变易苦,无常者即是灾患,欲使也。苦觉者,生苦住苦,变易乐,无常者即是灾患,恚使也。不苦不乐觉者,不知苦、不知乐,无常者即是变易,无明使也。”

修行时的出世间乐受却能减轻欲贪,因为禅定的乐比五欲的乐还细致;修行时的出世间苦受,则是为了断瞋恚的目标;出世间的不苦不乐受,也就是第四禅的受,最终有助于断无明。本经“非一切乐觉欲使也,非一切苦觉恚使也,非一切不苦不乐觉无明使也”这一段即有加以说明。

待整合:

“乐觉者生乐住乐,变易苦,无常者即是灾患,欲使也。苦觉者生苦住苦,变易乐,无常者即是灾患,恚使也。不苦不乐觉者不知苦、不知乐,无常者即是变易,无明使也。”    毘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毘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复问曰:“贤圣!一切乐觉欲使耶?一切苦觉恚使耶?一切不苦不乐觉无明使耶?”法乐比丘尼答曰:

“非一切乐觉欲使也,非一切苦觉恚使也,非一切不苦不乐觉无明使也。云何乐觉非欲使耶?若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是谓:乐觉非欲使也,所以者何?此断欲故。云何苦觉非恚使耶?若求上解脱乐,求愿悒悒生忧苦,是谓:苦觉非恚使也,所以者何?此断恚故。云何不苦不乐觉非无明使耶?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是谓:不苦不乐觉非无明使也,所以者何?此断无明故。”

这部经是先说乐受有欲使(贪随眠)、苦受有恚使(瞋随眠)、不苦不乐受有无明使(无明随眠),先说明三受是“无常者即是灾患”、“无常者即是变易”的缘起正观。

然后说修止得初禅,这时候得定心解脱是伏住不起贪烦恼,进而能有止、有观的如实知见:“乐觉者生乐住乐,变易苦,无常者即是灾患”,观乐受无常缘起而舍断贪烦恼,是基于初禅的止观力而成就“乐觉非欲使也,所以者何?此断欲故。”

然而成就禅定后,若以止观之力未能断贪烦恼,那就还是凡夫一个,或是以止观之力未能究竟断烦恼,这时候“求上解脱乐,求愿悒悒生忧苦”,洞察“苦觉者生苦住苦,变易乐,无常者即是灾患”,进而基于止观之力,如实了知诸受无常因缘生,定慧成就断瞋烦恼,也就是“苦觉非恚使也,所以者何?此断恚故”。

成就四禅后,洞察不苦不乐受“无常者即是变易”,如实谛观不苦不乐受缘生缘灭,基于四禅的止观断无明烦恼,即是“不苦不乐觉非无明使也,所以者何?此断无明故。”这时得无上解脱。

南传版本的经文有细微的不同:相当的南传经文中,初禅后“以那个舍断贪”,也就是说证得初禅 + 舍断贪,这个“舍断贪”不是用来描述证得初禅,而是证得初禅后再多舍断贪。因此是没有贪的。证得四禅后,“以那个舍断无明”。这是说四禅 + 断无明,而“舍断无明”不是描述四禅。四禅时只剩不苦不乐受,因此在四禅时舍断无明,就是背后没有无明的不苦不乐受。

  • 本经所述和此经相近: [灭尽定的各现象] <杂阿含、二一、五六八>

 

(二一一)中阿含[*]晡利多品大拘𫄨罗经第十(第五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迦兰哆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则于晡时从宴坐起,往诣尊者大拘𫄨罗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

尊者舍利弗[*]语曰:“贤者拘𫄨罗!欲有所问,听我问耶?”

尊者大拘𫄨罗白曰:“尊者舍利弗[*]!欲问便问,我闻已当思。”

善与不善

尊者舍利弗[*]问曰:“贤者拘𫄨罗!不善者说不善,不善根者说不善根。何者不善,何者不善根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身恶行,口、意恶行,是不善也。贪、恚、痴,是不善根也。是谓不善,是谓不善根。”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善者说善,善根者说善根。何者为善,何者为善根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身妙行,口、意妙行,是善也。不贪、不恚、不痴,是善根也。是谓为善,是谓善根。”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智慧与识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智慧者说智慧,何者智慧?”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知知是故说智慧。知何等耶?知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苦灭、知此苦灭道如真,知知[*]是故说智慧。”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识者说识,何者识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识识故说识。识何等耶?识色,识声、香、味、触、法,识识是故说识。”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智慧及识,此二法为合为别,此二法可得别施设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此二法合不别,此二法不可别施设。所以者何?智慧所知,即是识所识。是故此二法合不别,此二法不可别施设。”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知者汝以何等知?”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知者我以智慧知。”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智慧有何义,有何胜,有何功德?”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智慧者有厌义、无欲义、见如真义。”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正见和其因缘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云何正见?”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知苦如真,知苦集[*]、灭、道如真者,是谓正见。”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几因几缘生正见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二因二缘而生正见。云何为二?一者从他闻,二者内自思惟。是谓二因二缘而生正见。”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有几支摄正见,得心解脱果、慧解脱果,得心解脱功德、慧解脱功德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有五支[*]摄正见,得心解脱果、慧解脱果,得心解脱功德、慧解脱功德。云何为五?一者真谛所摄,二者戒所摄,三者博闻所摄,四者止所摄,五者观所摄。是谓有五支[*]摄正见,得心解脱果、慧解脱果,得心解脱功德、慧解脱功德。”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云何生当来有?”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愚痴凡夫无知、不多闻,无明所覆,爱结所系,不见善知识,不知圣法,不御圣法,是谓生当来有。”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云何不生当来有?”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若无明已尽,明已生者,必尽苦也。是谓不生于当来有。”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受、想、思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有几觉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有三觉: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觉:此缘何有耶?缘更乐有。”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此三法为合为别?此三法可别施设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觉、想、思,此三法合不别,此三法不可别施设。所以者何?觉所觉者,即是想所想,思所思。是故此三法合不别,此三法不可别施设。”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涅槃无有对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灭者有何对?”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灭者无有对。”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五根与意根的因缘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有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自境界,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自境界谁为彼尽受境界,谁为彼依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自受境界,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为彼尽受境界,意为彼依。”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意者依何住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意者依寿,依寿住。”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寿者依何住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寿者依暖,依暖住。”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寿及暖,此二法为合为别?此二法可得别施设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寿及暖,此二法合不别,此二法不可别施设。所以者何?因寿故有暖,因暖故有寿,若无寿者则无暖,无暖者则无寿。犹如因油因炷,故得燃灯,彼中因焰故有光,因光故有焰[*],若无焰[*]者则无光,无光者则无焰[*]。如是因寿故有暖,因暖故有寿,若无寿者则无暖,无暖者则无寿。是故此二法合不别,此二法不可别施设。”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有几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有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云何为三?一者寿,二者暖,三者识。此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若死及入灭尽定者,有何差别?”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死者寿命灭讫,温暖已去,诸根败坏。比丘入灭尽定者,寿不灭讫,暖亦不去,诸根不败坏。死及入灭尽定者,是谓差别。”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灭尽定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若入灭尽定及入无想定者,有何差别?”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比丘入灭尽定者,想及知灭。比丘入无想定者,想知不灭。若入灭尽定及入无想定者,是谓差别。”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若从灭尽定起及从无想定起者,有何差别?”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比丘从灭尽定起时,不如是念:‘我从灭尽定起。’比丘从无想定起时,作如是念:‘我为有想,我为无想?’从灭尽定起及从无想定起者,是谓差别。”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比丘入灭尽定时先灭何法?为身行,为口、意行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比丘入灭尽定时,先灭身行,次灭口行,后灭意行。”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比丘从灭尽定起时,先生何法?为身行,口、意行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比丘从灭尽定起时,先生意行,次生口行,后生身行。”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比丘从灭尽定起时触几触?”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比丘从灭尽定起时触三触。云何为三?一者不移动触,二者无所有触,三者无相触。比丘从灭尽定起时触此三触。”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各种定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空、无愿、无相,此三法异义、异文耶?为一义、异文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空、无愿、无相,此三法异义、异文。”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有几因几缘生不移动定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有四因四缘生不移动定。云何为四?若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是谓四因四缘生不移动定。”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有几因几缘生无所有定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有三因三缘生无所有定。云何为三?若比丘度一切色想,至得无所有处成就游,是谓有三因三缘生无所有定。”

尊者舍利弗[*]子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有几因几缘生无想定?”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有二因二缘生无想定。云何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无想界。是谓二因二缘生无想定。”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有几因几缘住无想定耶?”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有二因二缘住无想定。云何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无想界。是谓二因二缘住无想定。”

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者拘𫄨罗!”尊者舍利弗[*]叹已,欢喜奉行。

复问曰:“贤者拘𫄨罗!有几因几缘从无想定起?”

尊者大拘𫄨罗答曰:“有三因三缘从无想定起。云何为三?一者念一切想[*],二者不念无想界,三者因此身因六处缘命根,是谓三因三缘,从无想定起。”

如是,彼二尊更相称叹善哉善哉,更互所说,欢喜奉行。从座起去。

尊者大拘𫄨罗经第十竟(三千七十五字)

中阿含晡利多品第三竟(三万四百四十五字)(第五后诵)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八(六千一百二十四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明本无“第五后诵”四字。

“迦”,宋、元、圣三本作“加”。

“哆”,宋本作“陀”。

“利弗”,大正藏原为“黎子”,宋、元、明三本作“利弗”,圣本作“梨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利弗”。[*]

“宴”,大正藏原为“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大拘𫄨罗”,巴利本作 Mahākoṭṭhita。

“舍利弗”,巴利本作 Sāriputta。

大正藏无“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知”,大正藏原为“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知”。[*]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集”。[*]

“识是”,圣本作“是识”。

“厌”,宋、元、明三本作“有厌”。

宋、元、明三本无“苦”字。

“支”,宋、圣二本作“枝”。[*]

“五根异行异境界”,巴利本作 Pañc’ indriyāni nānāvisayāni nānāgocarāni。

“焰”,大正藏原为“𤈷”,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焰”。[*]

“想”,圣本作“相”。[*]

圣本无“二”字。

“因”,宋、元、明三本作“及”。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明本无“尊者大拘𫄨罗经第十竟”十字。

宋、元、明、圣四本无“三千七十五字”六字。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三”,明本作“十七”。

宋、元、明、圣四本无“三万四百四十五字”八字。

明本无“第五后诵”四字。

圣本在“诵”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宋、元、明三本无“六千一百二十四字”八字。

大正藏原将“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八(六千一百二十四字)”置于“中阿含晡利多品第三竟(三万四百四十五字)(第五后诵)”前行,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置于卷末。

[注解]

知知:知道这些“知”,即知道“苦集灭道”??

识识:识知这些“识”,即识知“色声香味触法”??

智慧所知,即是识所识:“智慧所知,即是识所识”,南传作“凡了知者,则识知,凡识知者,则了知”(Yaṃ……pajānāti taṃ vijānāti, yaṃ vijānāti taṃ pajānā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一个人聪明地理解的,他认知,一个人认知的,他聪明地理解”(what one wisely understands, that one cognizes, and what one cognizes, that one wisely understands)。按:《破斥犹豫》说,凡行种类(saṅkhāragataṃ)以无常等理趣毘婆舍那识(vipassanāviññāṇaṃ)识知,而毘婆舍那慧(vipassanāpaññāpi)就在那里了知。长老说,[识与慧]两者同时生起与停止,共用单一感官处与对象(share a single sense base and object),然而两者不是不可分割的连结,因为慧总是(always)需要识,没有慧,识[也]能生起(consciousness can occur without wisdom)。@庄春江。阿建:智慧与识的分别,似乎是重要的?

智慧者有厌义、无欲义、见如真义:智慧有放下执取(非一般理解的讨“厌”)、离开欲望、如实知见的涵义??南传作:慧的目的是证智、遍知、舍断(“证知”(abhijān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直接的理解”(direct knowledge, directly knowing),或“记得”(recall),并说,只有解脱阿罗汉才适合说“遍知(parijānāti, 动词)”,而只有初果以上的圣者(有学),才适合说“证知(abhijānāti, 动词)”(SN.22.23),或“有证智的”(abhiñña, 形容词)。@庄春江)

心解脱功德:见心解脱、慧解脱 辞条?? 待连结杂阿含

施设:以言语分别、安立,使听者可以知道某事物的存在。庄春江:“施设(SA)”,南传作“安立;公告”(paññāpeti, paññapeti, paññatti, paññāpanāya,另译为“施设;制定;宣说;告知;使知”),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描述;使之知道”(describe, make known)。

五根:此处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个感官,即“六根”当中的前五个。

此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自境界:这五根有各自不同的行处、各自不同的境界。其中“行处”指感官的所缘(对象),例如眼根缘色、耳根缘声,“境界”指感官所应对的外境,例如眼根对应色境、耳根对应声境。

谁为彼尽受境界,谁为彼依耶:谁最后替它们(五根)接受境界?谁是它们(五根)的依靠呢?第一个“为”是四声,替的意思,第二个“为”是二声,是的意思。

意为彼尽受境界,意为彼依:意根最后替眼、耳、鼻、舌、身五根接受境界,意根是五根的依靠。

先灭身行,次灭口行,后灭意行:参考相当的《中部尼柯耶》经文、《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8经及相当的《相应部尼柯耶》经文、《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等经论,疑为“先灭口行,次灭身行,后灭意行”的讹误。其中“口行”以寻、伺为代表,“身行”以呼、吸为代表,“意行”以受、想为代表。这里是说入灭尽定前,先在二禅时没有了寻伺,然后才在四禅时没有了呼吸,然后才没有了受阴及想阴。

一者不移动触,二者无所有触,三者无相触:不移动对应四禅,无所有触对应无所有定,无相触对应无相定,此处或许是说在出灭尽定时会经过上述三种定境??

有四因四缘生不移动定。云何为四?若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有四个因缘能生起不动摇的定境。哪四个因缘?修习色界定当中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这四个阶段。“不移动定”又称“不动定”,通常指第四禅或第四禅以上的定境。相当的南传经文为“为了不苦不乐心解脱的等至,有四缘。学友,这里,比丘从乐的舍断与从苦的舍断,之前诸喜悦、忧的灭没,进入后住于不苦不乐,由平静而念遍净的第四禅。”

有三因三缘生无所有定。云何为三?若比丘度一切色想,至得无所有处成就游:有三个因缘能生起无所有处定。哪三个因缘?修习无色界定当中的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这三个阶段。相当的南传经文没有这一句。

因此身因六处缘命根:留意由于生命而运作的这个身体、身体的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所传来的刺激(而引导出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说“意为彼尽受境界,意为彼依”,背后的原理是:

五根提供讯息给意根,所谓“缘意、法,生意识”,这个“法”就是感官传来的“讯息”。佛教的论中一般认为前一刹那的意识,成为下一刹那的意根,接收了前一个刹那的法境,这样相续下去。也就是说,五根缘生的感官经验会经由意根,最后成为法境,缘生后续更多的心理造作。如果没有意根,五根缘生的感官经验就没后续了,因此意根是五根的依靠。

待加入注释: 大拘𫄨罗和舍利弗是舅甥的关系。

本经中大拘𫄨罗和舍利弗问答联想的套路,可参见下图所示: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八.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0/31 12:51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1107845306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