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八难品第四十ⓓ二ⓔ之ⓕ一 导读ⓖ(一)[0747a07]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凡夫之人不闻不知ⓗ说法时节。比丘当知,有八不闻ⓘ时节,人不得修行。云何为八?若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得至涅槃、如来ⓙ之所行,然此众生在地狱中,不闻不睹,是谓初一难ⓚ也。 “若复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然此众生在畜生中,不闻不睹,是谓第二之难。 “复次,如来出现世时,广说法教,然此众生在饿鬼中,不闻不睹,是谓ⓛ此第三之难[*]也。 “复次,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然此众生在长寿天上,不闻不睹,是谓第四之难[*]也。 “复次,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然此众生在边地生,诽谤贤圣,造诸邪业,是谓第五之难。 “复次,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众生生于中国①,又且六情ⓜ不完具,亦复不别善恶之法,是谓第六之难[*]也。 “若复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众生在于中国,虽复六情完具,无所缺漏,然彼众生心识邪见:无人、无施、亦无受者,亦无善恶之报,无今世、后世,亦无父母,世无沙门、婆罗门等成就得阿罗汉者,自身作证而自游乐,是谓第七之难[*]也。 “复次,如来不出现世,亦复不说法使至涅槃者,又此众生生在中国,六情完具,堪任受法,聪明高才,闻法则解,修行正见:便有物、有施、有受者,有善恶之报,有今世、后世,世有沙门、婆罗门等修正见,取证得阿罗汉者,是谓第八之难。非梵ⓝ行所修行,是谓,比丘!有此八难,非梵行所修行。 “于是,比丘!有一时节法,梵行人所修行。云何为一?于是,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人生在中国,世智辩聪,触物皆明,修行正见,亦能分别善恶之法,有今世、后世,世有沙门、婆罗门等修正见,取证得阿罗汉者。是谓梵行人修行一法,得至涅槃。”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八难非一类, 令人不得道, “是故,比丘!当求方便,远离八难之处,莫愿其中。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含=鋡【圣】* “含”,圣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为“含”,今依据圣本改作“鋡”。 ⓑ 六=五【圣】* “六”,圣本作“五”。 “五”,大正藏原为“六”,今依据圣本改作“五”。 ⓒ (东晋…译)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宋】【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明】,〔东晋…译〕-【圣】 ???? ⓓ 〔二〕-【圣】 圣本无“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二”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之〕-【宋】【元】【圣】 宋、元、圣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圣三本删去。 ⓕ 一=八法初【宋】【元】,一+(八法初)【明】 ???? ⓖ ~A. VIII. 29. Akkhaṇa.,[No. 26(124)] ???? ⓗ 说法=而说【元】 “说法”,元本作“而说”。 “而说”,大正藏原为“说法”,今依据元本改作“而说”。 ⓘ 时=之【宋】 “时”,宋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为“时”,今依据宋本改作“之”。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而)+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而不”。 大正藏无“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行+(人)【宋】【元】【明】 “行”,宋、元、明三本作“行人”。 大正藏无“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浮大=孔浮【宋】【元】【明】 “浮大”,宋、元、明三本作“孔浮”。 “孔浮”,大正藏原为“浮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孔浮”。 ⓠ 道=导【宋】 “道”,宋本作“导”。 “导”,大正藏原为“道”,今依据宋本改作“导”。 [注解]① 中国:文化的中心,指佛陀游行教化的地区。 [对应经典]
(二)[0747c05]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八大地狱。云何为八?一者还活地狱①,二者黑绳地狱②,三者等害地狱③,四者ⓐ涕哭地狱④,五者大[*]涕哭地狱⑤,六者阿鼻地狱⑥,七者炎地狱⑦,八者大炎地狱⑧。ⓑ如是,比丘!八大地狱。”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还活及黑绳, 等害二[*]涕哭, “斯由众生罪报之缘,令彼众生受苦无量,肉血ⓓ消尽,唯有骨存。以何等故,名为还活地狱?ⓔ复有彼众生形体挺直,亦不动摇,为苦所逼,不ⓕ能移转,形体ⓖ以无肉血。是时,众生自相谓言:‘众生还活,ⓗ还活。’是时,彼众生便自还活。以此因缘,故名ⓘ为还活地狱。 “复以何ⓙ因,名为黑绳地狱?然彼众生形体筋脉皆化为ⓚ绳,以锯锯身,故名为黑绳地狱。 “复以何因缘,ⓛ名等害地狱?是时,彼众生集在一处,而枭其首,寻复还生。由此因缘,名为等害地狱。 “复以何因缘,名为[*]涕哭地狱?然彼众生善本断灭,ⓜ无毛发遗余在;在彼ⓝ地狱中,受恼无量,于中称怨唤呼,声不断绝。由此因缘,名为[*]涕哭地狱。 “复以何因缘,名为大[*]涕哭地狱?然彼众生在地狱中,受无量苦痛,不可称计;于中唤呼、ⓞ椎胸、自掴,同声唱㘁。由此因缘,名为大[*]涕哭地狱。 “复以何因缘,名为阿鼻地狱?然众生ⓟ之类杀害父母,坏佛偷婆⑩,斗乱众僧,习邪倒见,与邪见共相应,一ⓠ切不可疗治。以是之故,名为阿鼻地狱。 “复以何因缘,名为炎地狱?然众生[*]之类在彼狱中,形体烟出,ⓡ皆融烂,故名为炎地狱。 “复以何因缘,名为大炎地狱?然彼众生在此狱中,都不见罪人之遗余。ⓢ是谓,比丘!由此因缘,名为八大地狱。 “ⓣ一一地狱有十六隔子,其名ⓤ优钵地狱、钵头地狱、拘牟头地狱、分陀利地狱、未曾有地狱、永无地狱、愚惑地狱、缩聚地狱、刀山地狱、汤ⓥ火地狱、火山地狱、灰河地狱、荆棘地狱、沸屎地狱、剑树地狱、热铁丸地狱。如是ⓦ比十六隔子不可称量,使彼众ⓧ生,生地狱中。 “彼或有众生毁正见者,诽谤正法而远离之,命终之后皆生还活地狱中。诸有众生好喜杀生,便生黑绳地狱中。其有众生屠杀牛、羊及种种类,命终之后生等害地狱中。其有众生不与取,窃他物者,便生[*]涕哭地狱中。其有众生常喜淫ⓨ泆,ⓩ有复妄语,命终之后生大[*]涕哭地狱中。其有众生杀害父母,破坏神寺,斗乱圣众,诽谤圣人,习倒邪见,命终之后生阿鼻地狱中。其有众生,此间闻语,Ⓐ复传来至彼,设彼间闻,复传来至此,求人方便,彼人命终之后生炎地狱中。其有众生斗乱彼此,贪着他物,兴起悭Ⓑ疾,意怀犹豫,命终之后生大炎地狱中。其有众生造诸杂业,命终之后生十六隔Ⓒ子中。 “是时,狱卒役彼众生,苦痛难量;或ⓐ断手,或[*]断脚,或断手脚;ⓑ或截鼻,或断耳,或ⓒ断耳鼻;或取材木ⓓ押之,或以草著其腹,或取发悬之,或剥其皮,ⓔ割其肉,或分为二分,或还缝合ⓕ之,或取五[则>刖]之,或取火侧炙之,或融铁洒之,或五ⓖ磔⑪之,或ⓗ长其身,或以利斧而枭其首,寻复还生。要当人中ⓘ罪毕,然后乃ⓙ生。是时,狱卒取彼众生,大ⓚ椎碎其形体,或取脊脉剥之,ⓛ复Ⓓ驱逐使上剑树,复驱使Ⓔ使下;是时,有铁Ⓕ[口*(隹/乃)]Ⓖ乌寻复食之,复取五系之,不得动转,寻复举著大Ⓗ镬⑫汤中,加以铁叉而害其身,风吹其身,复还生如故。是时,狱卒复使众生上Ⓘ刀山、火山不令停住,Ⓙ其中受苦不可称Ⓚ计,要当人中所作罪毕,然后乃出。 “是时,罪人不堪受此苦痛,复求入热灰地狱中受Ⓛ苦无量,Ⓜ复从中出,入逆Ⓝ刺地狱,其中风吹痛不可计,复从中出,入热屎地狱中。是时,热屎地狱中有Ⓞ濡细虫,啖彼骨肉。是时,众生不堪受苦痛,复移至剑树地狱,伤坏形体,痛不可忍。 “是时,狱卒语彼众生曰:‘汝等为从何来?’是时罪人报曰:‘我曹亦复不知为从何来?’又问:‘为从何去?’报曰:‘亦复不知当何所至?’又问:‘今欲求何等?’报曰:‘吾等极患饥渴。’是时,狱卒以热铁丸著彼罪人口中,烧烂身体,痛不可堪,要当毕其罪本,然后乃命终。是时,罪人复还Ⓟ历经尔许地狱,于中受苦数千万岁,然后乃出。 “比丘当知,阎罗王便作是念:‘诸有众生身、口、意行恶,尽当受如是之罪;诸有众生身、口、意行善者,如是之比皆当生光音天⑬。’” 是时,世尊便说此偈:
“愚者常欢喜, 如彼光音天, “是时Ⓡ比丘,闻阎罗王作是教令:‘我今何日当灭昔所作罪,于此命终得受人形,生Ⓢ中国之中,与善知识共会,父母笃信佛法,于如来众中得出家学道,于现法中得尽有漏成无漏。我今重Ⓣ苦汝,勤加用意,去离八Ⓤ难处⑭,得生中国,与善知识相遇,得修梵行,所愿成果不失本誓。’是故,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离八大地狱及十六隔子者,当求方便,修八正道。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涕=啼【宋】*【元】*【明】* “涕”,宋、元、明三本作“啼”。 “啼”,大正藏原为“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啼”。 ⓑ 如是=是谓【宋】【元】【明】【圣】 “如是”,宋、元、明、圣四本作“是谓”。 “是谓”,大正藏原为“如是”,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是谓”。 ⓒ 热=赫【宋】【元】【明】 “热”,宋、元、明三本作“赫”。 “赫”,大正藏原为“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赫”。 ⓓ 消=销【宋】【元】【明】 “消”,宋、元、明三本作“销”。 “销”,大正藏原为“消”,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销”。 ⓔ 复有=又【宋】【元】【明】 “复有”,宋、元、明三本作“又”。 “又”,大正藏原为“复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 能=得【宋】【元】【明】 “能”,宋、元、明三本作“得”。 “得”,大正藏原为“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得”。 ⓖ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还活〕-【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还活”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还活”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因+(缘)【宋】【元】【明】 “因”,宋、元、明三本作“因缘”。 大正藏无“缘”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绳=𫄧【宋】 “绳”,宋本作“𫄧”。 “𫄧”,大正藏原为“绳”,今依据宋本改作“𫄧”。 ⓛ 名+(为)【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名为”。 大正藏无“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无+(有)【宋】【元】【明】 “无”,宋、元、明三本作“无有”。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椎=推【圣】 “椎”,圣本作“推”。 “推”,大正藏原为“椎”,今依据圣本改作“推”。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切=劫【宋】【元】【明】【圣】 “切”,宋、元、明、圣四本作“劫”。 “劫”,大正藏原为“切”,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劫”。 ⓡ 皆+(悉)【宋】【元】【明】 “皆”,宋、元、明三本作“皆悉”。 大正藏无“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故名大焰地狱)+是【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故名大焰地狱是”。 大正藏无“故名大焰地狱”六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然八地狱)+一【宋】【元】【明】 “一”,宋、元、明三本作“然八地狱一”。 大正藏无“然八地狱”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优钵地狱=忧【圣】 “优钵地狱”,圣本作“忧”。 “忧”,大正藏原为“优钵地狱”,今依据圣本改作“忧”。 ⓥ 火=灰【宋】【元】【明】【圣】 “火”,宋、元、明、圣四本作“灰”。 “灰”,大正藏原为“火”,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灰”。 ⓦ 比=此【明】 “比”,明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为“比”,今依据明本改作“此”。 ⓧ (身坏命终)+生【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身坏命终生”。 大正藏无“身坏命终”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泆=逸【宋】 “泆”,宋本作“逸”。 “逸”,大正藏原为“泆”,今依据宋本改作“逸”。 ⓩ 有=又【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又”。 “又”,大正藏原为“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 复传来=传使【宋】【元】【明】 “复传来”,宋、元、明三本作“传使”。 “传使”,大正藏原为“复传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传使”。 Ⓑ 疾=嫉【宋】【元】【明】【圣】 “疾”,宋、元、明、圣四本作“嫉”。 “嫉”,大正藏原为“疾”,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嫉”。 Ⓒ 子+(之)【宋】【元】【明】 “子”,宋、元、明三本作“子之”。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断+(其)【宋】*【元】*【明】* “断”,宋、元、明三本作“断其”。 大正藏无“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或截…耳〕六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或截…耳”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或截…耳”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断=截【宋】【元】【明】 “断”,宋、元、明三本作“截”。 “截”,大正藏原为“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截”。 ⓓ 押=压【宋】【元】【明】 “押”,宋、元、明三本作“压”。 “压”,大正藏原为“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压”。 ⓔ (或)+割【宋】【元】【明】 “割”,宋、元、明三本作“或割”。 大正藏无“或”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磔=搩【宋】【元】【明】【圣】 “磔”,宋、元、明、圣四本作“搩”。 “搩”,大正藏原为“磔”,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搩”。 ⓗ 长=张【宋】【元】【明】 “长”,宋、元、明三本作“张”。 “张”,大正藏原为“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张”。 ⓘ (所作)+罪【宋】【元】【明】 “罪”,宋、元、明三本作“所作罪”。 大正藏无“所作”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生=出【宋】【元】【明】【圣】 “生”,宋、元、明、圣四本作“出”。 “出”,大正藏原为“生”,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出”。 ⓚ 椎=捶【宋】【元】,=槌【明】,=推【圣】 ???? ⓛ (又)+复【宋】【元】【明】 “复”,宋、元、明三本作“又复”。 大正藏无“又”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驱逐使上剑树〕-【圣】 圣本无“驱逐使上剑树”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驱逐使上剑树”六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使〕-【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使”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口*(隹/乃)]=觜【宋】【元】【明】 “[口*(隹/乃)]”,宋、元、明三本作“觜”。 “觜”,大正藏原为“[口*(隹/乃)]”,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觜”。 Ⓖ [鸟>乌]=鸟【明】 “[鸟>乌]”,明本作“鸟”。 “鸟”,大正藏原为“[鸟>乌]”,今依据明本改作“鸟”。 Ⓗ 镬=濩【圣】 “镬”,圣本作“濩”。 “濩”,大正藏原为“镬”,今依据圣本改作“濩”。 Ⓘ 刀山火=大刀【圣】 “刀山火”,圣本作“大刀”。 “大刀”,大正藏原为“刀山火”,今依据圣本改作“大刀”。 Ⓙ 其=于【宋】【元】【明】 “其”,宋、元、明三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为“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 计=量【宋】【元】【明】 “计”,宋、元、明三本作“量”。 “量”,大正藏原为“计”,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量”。 Ⓛ 苦=痛【宋】【元】【明】【圣】 “苦”,宋、元、明、圣四本作“痛”。 “痛”,大正藏原为“苦”,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痛”。 Ⓜ 复=从【元】 “复”,元本作“从”。 “从”,大正藏原为“复”,今依据元本改作“从”。 Ⓝ 刺=剌【宋】【元】【明】 “刺”,宋、元、明三本作“剌”。 “剌”,大正藏原为“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剌”。 Ⓞ 濡=软【宋】【元】【明】 “濡”,宋、元、明三本作“软”。 “软”,大正藏原为“濡”,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软”。 Ⓟ 历经=经诸【圣】,〔历〕-【宋】【元】【明】 ???? Ⓠ 常=先【圣】 “常”,圣本作“先”。 “先”,大正藏原为“常”,今依据圣本改作“先”。 Ⓡ 比丘=罪人【宋】【元】【明】 “比丘”,宋、元、明三本作“罪人”。 “罪人”,大正藏原为“比丘”,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罪人”。 Ⓢ 中国之中=在中国【宋】【元】【明】 “中国之中”,宋、元、明三本作“在中国”。 “在中国”,大正藏原为“中国之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在中国”。 Ⓣ 苦=告【宋】【元】【明】【圣】 “苦”,宋、元、明、圣四本作“告”。 “告”,大正藏原为“苦”,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告”。 Ⓤ 〔难〕-【宋】 宋本无“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难”字,今依据宋本删去。 Ⓥ (诸)+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诸比”。 大正藏无“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① 还活地狱:即“等活地狱”。此地狱众生受苦而死,旋即再复活再受苦。(八大地狱条目应与杂阿含#1244整合之) ② 黑绳地狱:此狱众生先以黑绳秤量肢体,然后斩锯,故称黑绳。 ③ 等害地狱:此狱众生被集中起来,集体被砍掉头,然后再复活,因此叫等害地狱。 ④ 涕哭地狱:此狱众生善根断灭,无一丝一毫善根存留,于此狱中受苦无量,逼于众苦,啼哭不断,因此叫啼哭地狱。 ⑤ 大涕哭地狱:此狱众生比涕哭地狱更痛苦,于中呼喊,捶胸,嚎叫,因此叫大涕哭地狱。 ⑥ 阿鼻地狱:即“无间地狱”。无间有五义:(一)趣果无间。(二)受苦无间。(三)时无间。(四)命无间。(五)形无间。 ⑦ 炎地狱:此狱众生火随身起,炎炽周围,苦热难堪,故名炎地狱。 ⑧ 大炎地狱:大炎地狱温度比炎地狱还高,众生于此间身心内外都燃烧,烧到不见尸骨,但却不死并继续受苦。又译为“大炎”。 ⑨ 隔子:八大地狱中每一地狱各有十六小地狱。 ⑩ 偷婆:供奉舍利(遗骸)的塔,另译为𨱎婆、塔婆、窣睹波、浮屠。 ⑪ 磔:音“折”。分裂肢体的酷刑。 ⑫ 镬: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锅。 ⑬ 光音天:色界二禅天中的最高一层。光音天人不用口语沟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称为“光音”。坏劫开始的时候,宇宙发生大火灾,将光音天之下全部烧毁,但无法烧到光音天,此时光音天之下的各界众生会辗转生于光音天。 ⑭ 八难处:不得遇佛、不闻正法的八种障难:在地狱难,在饿鬼难,在畜牲难,在长寿天难,在边地之郁单越(北俱卢洲)难,盲聋喑难,世智辩聪难,生在佛前佛后难。 [对应经典]
ⓐ(三)[0748c24]闻如是: 一时,佛在毘舍离ⓑ①㮈祇园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渐渐复在人中游化②。 是时,世尊还顾观毘舍离城,寻时便说此偈:
“今观毘舍离, 更后不复睹, 是时,毘舍离城中人民,闻说此偈,普怀愁忧,从世尊后,各各堕泪,自相谓曰:“如来灭度将在不久,世间当失光明。” 世尊告曰:“止!止!诸人勿怀愁忧,应坏之物欲使不坏者,终无此理。吾先以有ⓒ四事之教,由此得作证,亦复ⓓ以四部ⓔ之众,说此四事之教。云何为四?一切行无常,是谓一法;一切行苦,是谓二法;一切行无我,是谓三法;涅槃为灭尽,是谓第四法[*]之本。如是不久,如来当取灭度。汝等当知,四法之本,普与一切众生而说其义。” 尔时,世尊欲使毘舍离城人民还归,即化作大坑,如来将ⓕ诸比丘众在ⓖ彼岸,国土人民而在此岸。是时,世尊即掷己钵在虚空中与彼人民,又告之曰:“汝等,好供养此钵,亦当供养高才法师,长夜之中获福无量。”是时,世尊与彼钵已,即时诣拘尸那竭③国。 是时,拘尸那竭国人民五百余ⓗ力士集在一处,各作此论:“我同共造奇特之事,使后命终之时,名称远布,子孙共传:‘昔日拘尸那竭力ⓘ士势叵④及。’”斯须,复作是念:“当造立何功德?尔时,去拘尸那竭国不远有大方石,长百二十步,广六十步。我等当共竖之。”尽其筋力,欲得竖立,而不克获,亦不动摇,何况能举ⓙ乎?是时,世尊便往至彼所,而告之曰:“诸童子,欲何所施为?” 时,诸童子ⓚ白佛言:“ⓛ我向者各作此论,欲移此石,使世世称传其名。施功ⓜ已来,乃经七日,然不能ⓝ令此石移转。” 佛告诸童子:“卿等欲使如来竖此石乎?” 童子报言:“今正是时,唯愿世尊当安此石。” 是时,世尊以ⓞ右手摩ⓟ抆⑤此石,举著ⓠ左手中,掷著虚空中。是时,彼石乃至梵天上。 是时,拘尸那竭力士不见此石,而白世尊曰:“此石今何所至?我等今日咸共不见。” 世尊告曰:“此石今乃至梵天上。” 童子白佛言:“此石何时当来阎浮ⓡ利地⑥上。” 世尊告曰:“我今当引譬喻,智者以譬喻自解。设复有人往梵天上,取此石投阎浮地者,十二年乃到;然今如来威神所感,正尔当还。” 如来说此语已,是时彼石寻时还来,虚空之中雨诸天华若ⓢ干百种。 是时,彼童子五百余人遥见石来,各各驰散,不安本处。佛告童子:“勿怀恐惧,如来自当知时。” 尔时,世尊舒左手[摇>遥]接彼石,著右手中而ⓣ竖之。是时,三千大千刹土六ⓤ变震动,虚空之中ⓥ神妙之天,散种种ⓦ忧钵莲华。是时,五百童子皆叹未曾有:“甚奇!甚特!如来威神实不可及,此石今长百二十步,广六十步,然以一手而安处之。” 是时,五百童子白佛言:“如来以何力移动此石,为神足⑦ⓧ之力,为用智慧[*]之力安处此石乎?” 佛告童子曰:“吾亦不用神足[*]之力,亦复不用智慧之力,吾今用父母[*]之力⑧安处此石。” 诸童子白ⓨ佛:“不审如来用父母[*]之力,其事云何?” 世尊告曰:“吾今当与汝引ⓩ譬,智者以譬喻自解。童子当知,十骆驼[*]之力,不如一凡象[*]力;Ⓐ又复十骆驼及一凡象[*]之力,不如一Ⓑ迦罗勒象力;又复十骆驼及一凡象力并迦罗勒象力,不如一鸠陀延象力Ⓒ也;正使十骆驼、一凡象Ⓓ力,乃至鸠陀延象力,不如一婆摩那象力也;复计此象之力,不如一迦泥留象力也;复计诸象之力,复不如一Ⓔ优钵象力[*]也;复计尔许象[*]之力,复不如一钵头摩象力[*]也;复计Ⓕ挍⑨尔许象力,复不如一拘牟陀象力[*]也;复取计挍之,复不如一分陀利象力[*]也;复取计Ⓖ挍,复不如一Ⓗ香象之力;复取计挍Ⓘ之,复不如一摩呵那极之力;复Ⓙ计挍之,复不如一那罗延之力;复取计挍之,复不如一转轮圣王⑩之力;复取计挍之,Ⓚ不如一阿维越致⑪之力;复取计挍之,不如一补处菩萨之力;复取计挍之,复不如一道树下坐菩萨之力;复取计挍之,复不如一如来父母遗体之力。吾今以父母之力安处此石。” 尔时,五百童子复白世尊言:“如来神足力者,其事云何?” 世尊告曰:“吾Ⓛ昔有弟子Ⓜ名目Ⓝ犍连,神足之Ⓞ中最为第一。尔时,共游在毘罗若竹园村中。尔时,国土至俭,人民相食,白骨盈路。然出家学Ⓟ士乞求难得,圣众羸瘦,气力虚竭;又复村中生民之类,皆怀饥色,无复聊赖。是时,大目[*]犍连来至我所,而白我言:‘今此毘罗若极为饥俭,乞求无处,生民困悴,无复生路。我亦躬从如来受此言教:“今此地下有自然地肥,极为香美。”唯愿世尊听许弟子,反此地肥令在上,使此人民得食啖之,又Ⓠ使圣众得充气力。’ 顾念众生而不以神通取食供僧“我尔时告目连曰:‘诸地中蠕动之虫,欲安处何所?’目连白言:‘当化一手似此地形,又以一手反此地肥,使蠕动之虫各安其所。’我尔时复告目连曰:‘汝当有何心ⓒ识欲反此地?’目连白言:‘我今反此地形,犹如力人反一树叶而无疑难[*]也。’我尔时ⓓ复语目连曰:‘止!止!目连!不须反此地肥。所以然者,众生睹此当怀恐怖,衣毛皆竖,诸佛神寺亦当毁坏。’是时,目连前白佛言:‘唯愿世尊听许圣众诣郁单ⓔ曰⑫乞食!’ 顾念后世比丘而不以神通取食供僧“佛告目连:‘此大众中无神足者,当云何诣彼乞食?’目连白佛言:‘其无神足者,我当接诣彼土。’佛告目连:‘止!止!目连!何须圣众诣彼乞食。所以然者,将来之世亦当如是饥俭,乞求难得,人无颜色。尔时,诸长者婆罗门当语比丘言:“汝等何不诣郁单越乞食?昔日释种弟子有大神足,遇此ⓕ饥俭,皆共诣郁单ⓖ曰乞食,而自存济;今日释迦弟子无有神足,亦无威神沙门之行。”便轻易比丘,使彼长者居士,普怀憍慢之心,受罪无量。目连当知,以此因缘,诸比丘众不宜尽往诣彼乞食。’ “诸童子当知,目连神足其德如是。计目连神足之力,遍三千大千刹土,无空缺处,不如世尊神足之力,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不可以譬喻为比。如来神足其德不可量也。” 诸童子白佛言:“如来智慧力者,何者是乎?” 世尊告曰:“我ⓗ昔亦有弟子名舍利弗,智慧之中最为第一,如大海水纵ⓘ横八万四千由旬,水满其中;又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入水亦如是。然阎浮里地,南北二万一千由旬,东西七千由旬,今取较之,以四大海水为墨,以须弥山为树皮,现阎ⓙ浮地草木作笔,ⓚ复使三千大千刹土人民尽能书,欲写舍利弗比丘智慧之业,然童子当知,四大海水墨、笔、人之渐渐命终,不能使舍利弗比丘智慧竭尽。如是,童子!我弟子之中智慧第一,不出舍利弗智慧之上。计此舍利弗比丘遍满三千大千刹土,无空缺处,欲比如来之智慧,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不可ⓛ以譬喻为比。如来智慧力者,其事如是。” 是时,童子复白佛言:“颇更有力出此力者乎?” 无常力强过神通力和智慧力世尊告曰:“亦有此力出诸力之上。何者是?所谓无常力是。今日如来夜半在双树间,为无常力所牵,当取灭度。” 尔时,诸童子咸共堕泪:“如来取灭度何其速哉,世丧眼目。” 尔时,君ⓜ茶罗系头比丘尼是婆ⓝ罗陀长者女,此比丘尼便作是念:“吾闻世尊取灭度不久,然日数ⓞ已尽,今宜可往至世尊ⓟ所亲觐问讯。”是时,彼比丘尼即出毘舍离城,往至世尊所,遥见如来ⓠ径将诸比丘众及五百童子,欲诣双树间。 尔时,比丘尼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言:“我闻世尊取灭度将在不久。” 世尊告曰:“如来取灭度正在今日夜半耳。” 是时,比丘尼白佛言:“我今所以出家学道,又不果所愿。然世尊舍我灭度,唯愿说微妙之法,使果其愿。” 世尊告曰:“汝今当思惟苦之原本。” 比丘尼复白佛言:“实苦,世尊!实苦,如来!” 世尊告曰:“汝观何等义而言苦乎?” 比丘尼白佛言:“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如是,世尊!我观此义已,故言谓苦。” 是时,比丘尼思惟义已,即于ⓢ座上得三达智⑬。是时,比丘尼白佛言:“我不堪见世尊取灭度,唯愿听许先取灭度。”是时,世尊默然可之。 是时,比丘尼即从[*]座起,礼世尊足,寻于佛前,身ⓣ飞虚空,作十八变:或行、或坐、或复经行,身放烟火,ⓤ踊没自由无所触碍,或出水火,遍满空中。是时,ⓥ比丘尼作无ⓦ央数之变已,即于无余涅槃⑭界而取灭度。是时,当取灭度ⓧ之日,八万天子得法眼ⓨ清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尼,智慧捷疾者。所谓君[*]茶罗比丘尼是也。” 是时,世尊告阿难曰:“汝往双树间与如来敷座,ⓩ使头北首⑮。” 对曰:“如是,世尊!”即受佛教,往双树间,与如来敷座,还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曰:“敷座已讫,使头北Ⓑ首,宜知是时。” 即时,世尊往彼树间,就所敷[*]座。是时,尊者阿难白世尊言:“有何因缘,如来敷[*]座言头北向?” 佛告阿难:“吾灭度后,佛法当在北天竺,以此因缘故,使敷座北向。” 是时,世尊分别三衣。尔时阿难白佛:“以何等故,如来今日分别三衣?” 佛告阿难:“我以当来之世檀越施主故,分别此衣耳。欲使彼人受其福,Ⓒ故分别衣Ⓓ尔。” 是时,世尊须臾之顷,口出五色光,遍照方域。尔时,阿难复白佛言:“复以何因缘,如来今日口出五色光?” 世尊告曰:“我向作是念:‘本未成道时长处地狱,吞热铁丸;或食草木,长此四大;或作ⓒ骡、驴、骆驼、象、马、猪、羊;或作饿鬼,长ⓓ四大形,有受胎之厄;或受天福,食自然甘露。我今ⓔ以成如来,以根力觉道成如来身。’由此因缘故,口出五色光[*]尔。” 是时,须臾之间口出微妙之光,胜于前光。是时,阿难白世尊言:“复以何因缘,如来重出ⓕ光胜于前者?” 世尊告曰:“我向者作是念:‘过去诸佛世尊取灭ⓖ度,遗法不久存于世。’我复重思惟:‘以何方便,使我法得久存在世?如来身者金刚之数,意欲碎此身如芥子许,流布世间,使将来ⓗ之世,信乐檀越不见如来形像者,取供养之因,ⓘ缘是福祐,当生四姓家、四天王家、三十三天、ⓙ艳天、兜术天⑯、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因此福祐,当生欲界⑰、色界⑱、无色界⑲;或复有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⑳道,若成佛道。’由此因缘ⓚ故,出斯光明[*]尔。” 是时,世尊躬自ⓛ襞僧伽梨四叠,右胁着地,脚脚相累。是时,尊者阿难悲泣涕零,不能自胜,又自考责:“既未成道,为结所缚,然ⓜ今世尊舍我灭度,当何恃怙?” 是时,世尊知而告诸比丘曰:“阿难比丘今为所在?” 诸比丘对曰:“阿难比丘今在如来床后,悲号堕泪,不能自胜,又自考责:‘既不成道,又不断结使,然今世尊舍我涅槃。’”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止!止!阿难!无为愁忧。夫物处世,应当坏败,欲使不变易者,此事不然。勤加精进,念修正法,如是不久亦当尽苦际,成无漏行。过去ⓝ世时,多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㉑亦有如此侍者。正使将来恒沙诸佛,亦当有此侍者如阿难比。转轮圣王有四未曾有法㉒。云何为四?于是,转轮圣王欲出国界时,人民见者,莫不喜悦。尔时,转轮圣王有所言教,其有闻者,靡不喜悦。闻其言教,乃无厌足。尔时,转轮圣王默然,正使ⓞ人民见王默然,亦复欢喜。是谓,比丘!转轮圣王有此四未曾有ⓟ之法。 “比丘当知,阿难今日亦有四未曾有法。云何为四?正使阿难比丘默然至大众中,其有见者,莫不ⓠ喜悦。正使阿难比丘有所说者,其闻语者,皆共欢喜,假使默然亦复如是。正使阿难比丘至四部众中,刹利㉓、婆罗门众中,入国王、居士众中,皆悉欢悦,兴恭敬心,视无厌足。正使阿难比丘有所说者,其闻法教,受无厌足。是谓,比丘!有此四未曾有ⓡ之法。” 是时,阿难白世尊ⓢ曰:“当云何与女人从事?然今比丘到时,着衣持钵,家家乞食,福度众生。” 佛告阿难:“莫与相见,ⓣ设相见莫与共语,设共语者,当专心意。”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莫与女交通, 亦莫共言语,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六ⓥ [校勘]ⓐ cf. D. 18. Mahāparinibbāna. IVV.,[Nos. 135, 136. cf. No. 1(2)]. ???? ⓑ 㮈祇=柰氏【宋】【元】【明】【圣】 “㮈祇”,宋、元、明、圣四本作“柰氏”。 “柰氏”,大正藏原为“㮈祇”,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柰氏”。 ⓒ (此)+四【宋】【元】【明】 “四”,宋、元、明三本作“此四”。 大正藏无“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以=与【宋】【元】【明】【圣】 “以”,宋、元、明、圣四本作“与”。 “与”,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与”。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于)+彼【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于彼”。 大正藏无“于”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力〕-【圣】 圣本无“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力”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士〕-【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士”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士”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之)+乎【宋】【元】【明】 “乎”,宋、元、明三本作“之乎”。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即)+白【宋】【元】【明】 “白”,宋、元、明三本作“即白”。 大正藏无“即”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我+(等)【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等”。 大正藏无“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 令=使【宋】【元】【明】 “令”,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为“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 右=左【明】 “右”,明本作“左”。 “左”,大正藏原为“右”,今依据明本改作“左”。 ⓟ 抆=提【宋】,=扪【元】【明】 ???? ⓠ 左=右【宋】【元】【明】 “左”,宋、元、明三本作“右”。 “右”,大正藏原为“左”,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右”。 ⓡ 利=里【宋】【元】【明】 “利”,宋、元、明三本作“里”。 “里”,大正藏原为“利”,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里”。 ⓢ 干=千【宋】【元】【明】 “干”,宋、元、明三本作“千”。 “千”,大正藏原为“干”,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千”。 ⓣ 竖+(立)【宋】【元】【明】 “竖”,宋、元、明三本作“竖立”。 大正藏无“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变=反【宋】【元】【明】 “变”,宋、元、明三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为“变”,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反”。 ⓥ 神妙之=诸神妙【宋】【元】【明】,(诸)+神【圣】 ???? ⓦ 忧=优【宋】【元】【明】 “忧”,宋、元、明三本作“优”。 “优”,大正藏原为“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优”。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佛+(言)【宋】【元】【明】 “佛”,宋、元、明三本作“佛言”。 大正藏无“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譬+(喻)【宋】【元】【明】 “譬”,宋、元、明三本作“譬喻”。 大正藏无“喻”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又=有【圣】 “又”,圣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为“又”,今依据圣本改作“有”。 Ⓑ 迦=加【圣】 “迦”,圣本作“加”。 “加”,大正藏原为“迦”,今依据圣本改作“加”。 Ⓒ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力〕-【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优=忧【圣】 “优”,圣本作“忧”。 “忧”,大正藏原为“优”,今依据圣本改作“忧”。 Ⓕ 〔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挍+(之)【宋】【元】【明】 “挍”,宋、元、明三本作“挍之”。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香=雪【宋】【元】【明】 “香”,宋、元、明三本作“雪”。 “雪”,大正藏原为“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雪”。 Ⓘ 之+(复不如一香象之力复取计校之)十三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无“”字,今依据本补上。 Ⓙ (取)+计【宋】【元】【明】 “计”,宋、元、明三本作“取计”。 大正藏无“取”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复)+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复不”。 大正藏无“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昔+(日)【宋】【元】【明】 “昔”,宋、元、明三本作“昔日”。 大正藏无“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名+(曰)【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名曰”。 大正藏无“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犍=揵【宋】【元】【明】【圣】* “犍”,宋、元、明、圣四本作“揵”。 “揵”,大正藏原为“犍”,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揵”。 Ⓞ 中=力【宋】【元】【明】 “中”,宋、元、明三本作“力”。 “力”,大正藏原为“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力”。 Ⓟ 士=道【宋】【元】【明】 “士”,宋、元、明三本作“道”。 “道”,大正藏原为“士”,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道”。 Ⓠ 使=复【圣】 “使”,圣本作“复”。 “复”,大正藏原为“使”,今依据圣本改作“复”。 ⓒ 识=议【圣】 “识”,圣本作“议”。 “议”,大正藏原为“识”,今依据圣本改作“议”。 ⓓ 〔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曰=越【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为“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越”。 ⓕ 饥=饥【圣】 “饥”,圣本作“饥”。 “饥”,大正藏原为“饥”,今依据圣本改作“饥”。 ⓖ 曰=越【宋】【元】【明】【圣】 “曰”,宋、元、明、圣四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为“曰”,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越”。 ⓗ 昔+(日)【宋】【元】【明】【圣】 “昔”,宋、元、明、圣四本作“昔日”。 大正藏无“日”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横=广【宋】【元】【明】【圣】 “横”,宋、元、明、圣四本作“广”。 “广”,大正藏原为“横”,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广”。 ⓙ 浮+(里)【宋】【元】【明】 “浮”,宋、元、明三本作“浮里”。 大正藏无“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茶=荼【宋】*【元】*【明】*【圣】 “茶”,宋、元、明、圣四本作“荼”。 “荼”,大正藏原为“茶”,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荼”。 ⓝ 〔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罗”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 〔所〕-【圣】 圣本无“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所”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径〕-【宋】【元】【明】,径=经【圣】 ???? ⓡ 〔离〕-【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离”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离”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座=坐【圣】* “座”,圣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为“座”,今依据圣本改作“坐”。 ⓣ 飞+(在)【宋】【元】【明】 “飞”,宋、元、明三本作“飞在”。 大正藏无“在”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踊=俑【明】 “踊”,明本作“俑”。 “俑”,大正藏原为“踊”,今依据明本改作“俑”。 ⓥ (彼)+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彼比”。 大正藏无“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央=鞅【宋】,=殃【圣】 ????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使头北首〕-【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使头北首”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使头北首”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曰=言【宋】【元】【明】【圣】 “曰”,宋、元、明、圣四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为“曰”,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言”。 Ⓑ 首=向【宋】【元】【明】 “首”,宋、元、明三本作“向”。 “向”,大正藏原为“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向”。 Ⓒ 故+(故)【宋】【元】【明】【圣】 “故”,宋、元、明、圣四本作“故故”。 大正藏无“故”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尔=耳【宋】【元】【明】【圣】* “尔”,宋、元、明、圣四本作“耳”。 “耳”,大正藏原为“尔”,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耳”。 ⓒ 骡驴=驴骡【明】 “骡驴”,明本作“驴骡”。 “驴骡”,大正藏原为“骡驴”,今依据明本改作“驴骡”。 ⓓ 四大=此四大或作人【宋】【元】【明】 “四大”,宋、元、明三本作“此四大或作人”。 “此四大或作人”,大正藏原为“四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此四大或作人”。 ⓔ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妙)+光【宋】【元】【明】 “光”,宋、元、明三本作“妙光”。 大正藏无“妙”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度+(时)【宋】【元】【明】 “度”,宋、元、明三本作“度时”。 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缘〕-【圣】 圣本无“缘”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缘”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艳=炎【宋】,=焰【元】【明】 ???? ⓚ 故+(故)【圣】 “故”,圣本作“故故”。 大正藏无“故”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襞=擗【圣】 “襞”,圣本作“擗”。 “擗”,大正藏原为“襞”,今依据圣本改作“擗”。 ⓜ 今=复【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复”。 “复”,大正藏原为“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复”。 ⓝ 〔世〕-【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世”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人民=民人【宋】【元】【明】 “人民”,宋、元、明三本作“民人”。 “民人”,大正藏原为“人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民人”。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喜=欢【宋】【元】【明】 “喜”,宋、元、明三本作“欢”。 “欢”,大正藏原为“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欢”。 ⓡ 〔之〕-【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曰=言【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为“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 设+(与)【宋】【元】【明】 “设”,宋、元、明三本作“设与”。 大正藏无“与”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便=更【元】 “便”,元本作“更”。 “更”,大正藏原为“便”,今依据元本改作“更”。 ⓥ +(光明皇后愿文)【圣】 圣本在“??”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大正藏无“光明皇后愿文”六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注解]① 毘舍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译为“毘耶离”、“鞞舍离”、“广严城”。 ② 游化:到处游行教化。 ③ 拘尸那竭:古代印度末罗国的城名,在中印度的东北方,佛陀在此城的娑罗园双树间圆寂。又作拘尸、拘夷那竭、鸠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按:拘尸那竭城是末罗国末罗种族的发源地,在这里是以发源地代国名。 ④ 叵:“不可”二字的合音。读音同“颇”。 ⑤ 抆:擦拭。音同“问”。 ⑥ 阎浮利地: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们居住于此。另译为“南赡部洲”、“阎浮洲”、“阎浮提”。 ⑦ 神足:能依意念飞行、前往不论远近的地方、或转变物质的神通。又译为“神足通”、“如意足”。 ⑧ 父母之力:天生的(父母给的)力气。这段是说佛陀天生力气就很大,不必神通就能将石头以肌肉的力量抛至梵天。 ⑨ 挍:“校”的异体字,指比较、估量。 ⑩ 转轮圣王:以正法统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善业感召天空中飞来轮宝,四方国家看到轮宝就自行归服,因此称作转轮王。又译为“转轮王”。 ⑪ 阿维越致:又作阿鞞跋致,译为不退转,指不退转于成佛之进路。菩萨阶位名。 ⑫ 郁单曰: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寿千岁,是四大洲中果报最殊胜的大同世界,但没有佛法。另译为“北俱卢洲”、“郁单越”、“郁多罗提舍”。 ⑬ 三达智:三明,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尽明(漏尽神通)。 ⑭ 无余涅槃:完全断绝烦恼、生死,指解脱者的去世。 ⑮ 北首:头在北,脚朝南。 ⑯ 兜术天: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译为“兜率天”、“兜率陀天”,义译为“知足天”。 ⑰ 欲界:有淫欲和食欲的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天道的欲界诸天以下统称为欲界,欲天的最高天是魔天,以下包含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⑱ 色界:离于淫欲和食欲,身体及宫殿等物质(色)相当殊胜精致的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包含天道的色界十八天。 ⑲ 无色界:超越物质的世界,是没有感官之欲的渴爱、没有物质的渴爱,但还有精神的渴爱的有情众生所处的境界。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包含天道的无色界四天。 ⑳ 辟支佛:没有老师教导而自己觉悟解脱,且不为大众说法的圣者。又译为“独觉”、“缘觉”。 ㉑ 多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佛陀。“多萨阿竭”为“如来”的音译,“阿罗呵”为“应供”的音译,“三耶三佛”为“等正觉”的音译,是如来十号的前三个,这里以这三个称号来代表佛陀。 ㉒ 未曾有法:希有而值得赞叹的事。 ㉓ 刹利: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阶级,掌管政治及军事。又译为“刹帝利”。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八难品ⓓ第四十二ⓔ之二 “当云何与车ⓕ那①比丘从事?” 世尊告曰:“当以梵法罚之。” 阿难白ⓖ佛:“云何梵法罚之?” 默摈恶性比丘世尊告曰:“不应与车[*]那比丘有所说,亦莫言善,复莫言恶,然此比丘亦复不向汝当有所说。” 阿难白佛言:“设不究事者,此则犯罪不重乎?” 世尊告曰:“但不与语,即是梵法之罚;然由不改者,当将诣众中诸人共弹使出,莫与说戒,亦莫与法会从事。”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欲与彼怨家, 而报其怨者, 是时,拘尸那竭人民闻如来当取灭度,克在夜半。是时,国土人民往至双树间。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人民白世尊言:“今闻如来当取灭度,我等当云何兴敬?” 是时,世尊顾视阿难。是时,阿难即作是念:“如来今日身体疲倦,欲使我ⓗ旨授彼ⓘ义。”是时,阿难右膝着地,长跪叉手,白世尊言:“今有二种之姓,一名婆阿陀,二名须拔陀,今来自归如来圣众:‘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自今ⓚ已后不复杀生!’复有名帝奢,二名ⓛ优波帝奢,复有名ⓜ佛舍,二名鸡头,如是之比皆来归如来:‘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自今之后不复杀生,奉持五戒!’” 是时,世尊广ⓝ为说法,发遣使归。是时,五百摩罗③众即从ⓞ座起,绕佛三匝,便退而去。尔时,世尊告阿难曰:“吾最后受证弟子,所谓拘尸那竭五百摩罗是也。” 尔时,须拔④梵志从ⓟ彼国来至拘尸那竭国,遥见五百人来,即问之曰:“汝等为从何来?” 五百人报曰:“须拔当知,如来今日当取灭度,在双树间。” 是时,须拔便作是念:“如来出现于世甚为难遇,如来出世时时⑤乃有,如优昙钵华亿劫乃出。我今少多有疑不解诸法,唯彼瞿昙沙门能解我狐疑。我今可往至彼瞿昙所,而问此义。” 是时,须拔梵志至双树间,到阿难所,白阿难曰:“吾闻世尊今日当取灭度,为审尔不?” 阿难报曰:“审有其事。” 须拔白言:“然我今日犹有狐疑,唯愿听许白世尊此言:‘余人不解六师所说,为得见沙门瞿昙所说乎?’” 阿难白言:“止!止!须拔!勿娆如来。” 如是再三,复白阿难曰:“如来出世甚不可遇,如优昙钵华时时乃有,如来亦复如是,时时乃出,然我今观如来足能解我狐疑,我今所问义者盖不足言。又今,阿难!不与我往白世尊。又闻如来却ⓠ观无穷,前睹无极,然今日ⓡ独不见接纳。” 是时,世尊以天耳ⓢ遇闻须拔向阿难作如是论。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止!止!阿难!勿遮须拔梵志。所以然者,此来问义多所饶益,若我说法者即得度脱。” 是时,阿难语须拔言:“善哉!善哉!如来今听在内ⓣ问法。”是时,须拔闻此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又复须拔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尔时,须拔白世尊言:“我今欲有所问,唯愿听许!” 是时,世尊告须拔曰:“今正是时,宜可时问。” 是时,须拔白佛言:“诸异沙门,瞿昙!知诸算术,多所过度。所谓不兰迦叶、阿夷ⓤ耑、瞿耶楼、ⓥ胝休迦旃、先毘卢持、尼揵子等,如此之ⓦ比,知ⓧ三世事乎?为不ⓨ解耶?其六师之中复有胜如来乎?” 尔时,世尊告曰:“止!止!须拔,勿问此义,何烦问此胜如来乎?然我今日在此座上,当与汝说法,善思念之。” 须拔白佛言:“今当为问深义,唯愿世尊以时说之。” 尔时,世尊告曰:“我初学道时年二十九,欲度人民故,ⓩ三十五年在外道中学,自是[*]已来更不见沙门、婆罗门,其大众中无八贤圣道者,则无沙门四果。是谓,须拔,世间空虚,更无真人得道者也。以其贤圣法中有贤圣法者,则有沙门四果之报。所以然者,因有沙门四果之报,皆由贤圣八品道也。若须拔!若我不得无上正真之道,皆由不得贤圣八品道;以其得贤圣八品道,故成佛道。是故,须拔,当求方便,成贤圣道。” 然须拔复白佛言:“我亦乐闻贤圣八品道,唯愿演说!” 世尊告曰:“所谓八道者,等见、等治、等语、等命、等业、等方便、等念、等三昧。是谓,须拔,贤圣八品道。” 是时,须拔即于座上得法眼净。尔时,须拔语阿难言:“Ⓐ尔我今快得善利⑥,唯愿世尊听为沙门。” 阿难报言:“汝今自往至世尊所,求作沙门。” 是时,须拔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言:“唯愿世尊听作沙门。”尔时,须拔即成沙门身,著三法衣。时须拔仰观世尊颜,即于座上有漏心得解脱。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我最后弟子之中,所谓须拔是也。” 尔时,须拔白佛言:“我今闻世尊夜半当取Ⓑ般涅槃,唯愿世尊先听我取涅槃,我不堪见如来先取灭度。” 尔时,世尊默然可之。所以然者,过去恒沙诸佛世尊,最后取证弟子先取[*]般涅Ⓒ槃,如来Ⓓ后取灭度。此是诸佛世尊常法,非适今日Ⓔ也! 是时,须拔见世尊[*]已可之,即在如来前,正身正意⑦,系念在前⑧,于无余涅槃界而取灭度。是时,此地六Ⓕ变振动。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一切行无常, 生者必有Ⓖ死, 是时,世尊告阿难曰:“自今[*]已后敕诸比丘!不得ⓐ卿仆相向,大称尊,小ⓑ称贤,相视当如兄弟,自今ⓒ已后不得称父母所作字。” 是时,阿难白世尊言:“如今诸比丘当云何自称名号?” 世尊告曰:“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称长老,大比丘ⓓ向小比丘称姓字,又诸比丘欲立字者,当依三尊。此是我之教ⓔ诫。” 是时,阿难闻世尊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车那:悉达多太子出家修道时,驾马车载太子出城的仆从。佛陀成道六年后,随佛出家,但自恃出身贵族而轻贱诸比丘,爱骂人,是结党不守戒律的六位恶比丘之一。佛灭度后从阿难学道,终证阿罗汉,参见《杂阿含经》卷十第262经。又译为“车匿”、“阐陀”。 ② 欲与彼怨家,而报其怨者,恒念莫与语,此恶无过者:要应对可恶的(破戒)比丘,就不要跟他说话,没有比这更大的惩罚了。 ③ 摩罗:为音译,义译是“力士”,也是拘尸那竭城当地人的族名,后来也作国名。又译为“末罗”。 ④ 须拔:比丘名,是佛陀灭度前最后一位亲自教导而证得阿罗汉果的弟子。又译为“须跋陀罗”。 ⑤ 时时:在这里特指“是时”,指特定的时间。 ⑥ 快得善利:真是受益良多。 ⑦ 正身正意:挺直身体,端正心念。 ⑧ 系念在前:专注于当下。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导读ⓕ(四)[0752c24]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鹿野苑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是时,ⓗ波呵罗阿须伦①及牟提轮天子,非时②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是时,如来问阿须伦曰:“汝等甚乐大海中乎?” 阿须伦白佛言:“实乐,非为不乐。” 世尊告曰:“大海之中有何奇特之法,汝等见已,于中娱乐?” 阿须伦白佛言:“大海之中有八未曾有ⓝ之法,诸阿须伦娱乐其中。云何为八?于是,大海之中极深且广,是谓初未曾有[*]之法。 “复次,大海有此神德,四大江河,一一河者将从五百以投大海,便失ⓞ本名字,是谓第二ⓟ之法也。 “复次,大海皆同一味,是谓第三[*]之法也。 “复次,大海以时潮ⓠ贺③,不失时节,是谓第四未曾有[*]之法。 “复次,大海鬼神所居,有形之类无不在大海中者,是谓第五未曾有[*]之法。 “复次,大海之中皆容极大之形,百ⓡ由旬ⓢ形,乃至七千由旬形,亦不逼迮,是谓第六未曾有[*]之法。 “复次,大海之中出若干种珍宝,ⓣ砗璩、玛瑙、真珠、ⓤ琥珀、水精、琉璃,是谓第七未曾有[*]之法。 “复次,大海之中下有金沙,又有须弥山,四宝所成,是谓第八未曾有[*]之法。此名八未曾有[*]之法,使诸阿须伦娱乐其中。” 是时,阿须伦ⓥ白世ⓦ尊:“如来法中有何奇特,使诸比丘见已,娱乐其中?” 佛告阿须伦曰:“有八未曾有[*]之法,使诸比丘娱乐其中。云何为八?又我法中戒律具足,无放逸行,是谓初未曾有[*]之法。诸比丘见已,娱乐其中,如彼大海极深且广。 “复次,我法中有四种姓,于我法中作沙门,不录前名,更作余字,犹如彼ⓧ海,四大江河皆投于海而同一味,更无余名,是ⓨ谓第二未曾有[*]之法。 “复次,我法中施设禁戒,ⓩ相Ⓐ随亦不越叙Ⓑ④,是谓第三未曾有[*]之法。 “复次,我法中皆同一味,所谓贤圣八品道Ⓒ味,是谓第四未曾有[*]之法也,如彼大海悉同一味。 “复次,我法中种种法充满其中,所谓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真直行,诸比丘见已,娱乐其中,如彼大海诸神居其中,是谓Ⓔ第五未曾有之法。 “复次,我法中有种种珍宝。所谓念觉意宝、法觉意宝、精进觉意宝、喜觉意宝、猗觉意宝、定觉意宝、护觉意宝,是谓第六未曾有[*]之法。诸比丘见已,娱乐其中,如彼大海出种种珍宝。 “复次,我法中诸有众Ⓕ生类,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于无余涅槃界而取灭度。然我法中无有增减,如彼大海,诸河投之无有增减,是谓第七未曾有[*]之法,诸比丘见已,娱乐其中。 “复次,我法中有金刚三昧,有灭尽三昧,一切光明三昧,得不起三昧,种种三昧不可称计,诸比丘见已娱乐,如彼大海下有金沙,是谓第八未曾有[*]之法。诸比丘见已,娱乐其中。于我法中有此八未曾有[*]之法,诸比Ⓖ丘ⓐ甚自娱乐。” 是时,阿须伦白世尊曰:“如来法中使有一未曾有法者,胜彼海中八未曾有[*]之法,百倍、千倍不可为比,所谓贤圣八道是也。善ⓑ哉,世尊!快说斯言。” 尔时,世尊ⓒ暂与说法,所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漏为大患,出要为妙。尔ⓓ时,ⓔ以见彼心开意解,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习、尽、道,尽与说之。 尔时,阿须伦便作是念:“应有五谛,今世尊但说四谛,与诸天说五谛。”是时,天子即于座上得法眼净,ⓖ阿须伦白世尊言:“善哉!世尊!快说斯言,今欲还所在。” 世尊告曰:“宜知是时。”即从座起,头面礼足,复道而去。 时,天子语阿须伦曰:“汝今所念极为不善,云:‘如来与诸天说五谛,与我说四谛。’所以然者,诸佛世尊终无二言,诸佛终不舍众生,说法亦无懈倦,说法亦复无尽,亦复不选择人与说法,平等心而说ⓗ法,有四谛,苦、[*]习、尽、道。汝今莫作是念,ⓘ而呰如来言有五谛。” 是时,阿须伦报曰:“我今所造不善,自当忏悔!要当至如来所ⓙ便问此义。” 尔时,阿须伦及天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含=鋡【圣】* “含”,圣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为“含”,今依据圣本改作“鋡”。 ⓑ 七=六【圣】[>*] “七”,圣本作“六”。 “六”,大正藏原为“七”,今依据圣本改作“六”。 ⓒ (东晋…译)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译【宋】【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明】,-【圣】 ???? ⓓ 第四十二之二=分之余【圣】 “第四十二之二”,圣本作“分之余”。 “分之余”,大正藏原为“第四十二之二”,今依据圣本改作“分之余”。 ⓔ 之=二余【宋】【元】 “之”,宋、元二本作“二余”。 “二余”,大正藏原为“之”,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二余”。 ⓕ 那=匿【元】【明】【圣】* “那”,元、明、圣三本作“匿”。 “匿”,大正藏原为“那”,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匿”。 ⓖ 佛+(言)【宋】【元】【明】【圣】 “佛”,宋、元、明、圣四本作“佛言”。 大正藏无“言”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旨=指【元】【明】 “旨”,元、明二本作“指”。 “指”,大正藏原为“旨”,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指”。 ⓘ 义=仪【圣】 “义”,圣本作“仪”。 “仪”,大正藏原为“义”,今依据圣本改作“仪”。 ⓙ 优=忧【圣】* “优”,圣本作“忧”。 “忧”,大正藏原为“优”,今依据圣本改作“忧”。 ⓚ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 优=忧【宋】【元】【明】【圣】 “优”,宋、元、明、圣四本作“忧”。 “忧”,大正藏原为“优”,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忧”。 ⓜ 佛=弗【宋】【元】【明】【圣】 “佛”,宋、元、明、圣四本作“弗”。 “弗”,大正藏原为“佛”,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弗”。 ⓝ 〔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座=坐【圣】* “座”,圣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为“座”,今依据圣本改作“坐”。 ⓟ 彼=波波【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波波”。 “波波”,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波波”。 ⓠ 观=睹【宋】【元】【明】【圣】 “观”,宋、元、明、圣四本作“睹”。 “睹”,大正藏原为“观”,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睹”。 ⓡ 独=犹【宋】【元】【明】【圣】 “独”,宋、元、明、圣四本作“犹”。 “犹”,大正藏原为“独”,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犹”。 ⓢ 遇=遥【宋】【元】【明】【圣】 “遇”,宋、元、明、圣四本作“遥”。 “遥”,大正藏原为“遇”,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遥”。 ⓣ 问=闻【宋】【元】【明】 “问”,宋、元、明三本作“闻”。 “闻”,大正藏原为“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闻”。 ⓤ 耑=湍【宋】【元】【明】【圣】 “耑”,宋、元、明、圣四本作“湍”。 “湍”,大正藏原为“耑”,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湍”。 ⓥ 胝=般【宋】,=波【元】【明】 ???? ⓦ 比=辈【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辈”。 “辈”,大正藏原为“比”,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辈”。 ⓧ 〔三〕-【圣】 圣本无“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三”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解=详【宋】【元】【明】【圣】 “解”,宋、元、明、圣四本作“详”。 “详”,大正藏原为“解”,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详”。 ⓩ 三=二【宋】【元】【明】【圣】 “三”,宋、元、明、圣四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为“三”,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二”。 Ⓐ 〔尔〕-【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尔”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般〕-【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般”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般”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槃+(然后)【宋】【元】【明】 “槃”,宋、元、明三本作“槃然后”。 大正藏无“然后”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后=而【宋】【元】【明】 “后”,宋、元、明三本作“而”。 “而”,大正藏原为“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而”。 Ⓔ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变振=反震【宋】【元】【明】 “变振”,宋、元、明三本作“反震”。 “反震”,大正藏原为“变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反震”。 Ⓖ 死=尽【宋】 “死”,宋本作“尽”。 “尽”,大正藏原为“死”,今依据宋本改作“尽”。 ⓐ 卿仆=经心【宋】【元】【明】 “卿仆”,宋、元、明三本作“经心”。 “经心”,大正藏原为“卿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经心”。 ⓑ (者)+称【宋】【元】【明】【圣】* “称”,宋、元、明、圣四本作“者称”。 大正藏无“者”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已〕-【宋】【元】【明】,=以【圣】 ???? ⓓ 向=称【宋】【元】【明】【圣】 “向”,宋、元、明、圣四本作“称”。 “称”,大正藏原为“向”,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称”。 ⓔ 诫=戒【宋】【元】【明】【圣】 “诫”,宋、元、明、圣四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为“诫”,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戒”。 ⓕ ~A. VIII. 19. Asurinda.,[No. 26(35)] ???? ⓖ 〔大〕-【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大”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大”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波呵罗阿须伦~Pahārāda asurinda.,波=婆【宋】【元】【明】【圣】 ????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本=大【圣】 “本”,圣本作“大”。 “大”,大正藏原为“本”,今依据圣本改作“大”。 ⓟ 之法也=未曾有法【宋】*【元】*【明】*【圣】 “之法也”,宋、元、明、圣四本作“未曾有法”。 “未曾有法”,大正藏原为“之法也”,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未曾有法”。 ⓠ “潮”,大正藏原为“朝”,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潮”。 ⓡ 由旬~Yojana. ??? ⓢ 形+(千由旬形)【宋】【元】【明】 “形”,宋、元、明三本作“形千由旬形”。 大正藏无“千由旬形”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砗璩玛瑙=车璩马璁【圣】 “砗璩玛瑙”,圣本作“车璩马璁”。 “车璩马璁”,大正藏原为“砗璩玛瑙”,今依据圣本改作“车璩马璁”。 ⓤ 琥=虎【圣】 “琥”,圣本作“虎”。 “虎”,大正藏原为“琥”,今依据圣本改作“虎”。 ⓥ 白=曰【元】 “白”,元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为“白”,今依据元本改作“曰”。 ⓦ 尊+(曰)【圣】 “尊”,圣本作“尊曰”。 大正藏无“曰”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大)+海【宋】【元】【明】 “海”,宋、元、明三本作“大海”。 大正藏无“大”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谓=名【宋】【元】【明】 “谓”,宋、元、明三本作“名”。 “名”,大正藏原为“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名”。 ⓩ 相随=随其教戒【宋】【元】【明】 “相随”,宋、元、明三本作“随其教戒”。 “随其教戒”,大正藏原为“相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随其教戒”。 Ⓐ 随+(其教式)【圣】 “随”,圣本作“随其教式”。 大正藏无“其教式”三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叙”,圣本作“绪”。 Ⓒ 味+(是也)【宋】【元】【明】【圣】 “味”,宋、元、明、圣四本作“味是也”。 大正藏无“是也”二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意+(止四意)【宋】【元】【明】 “意”,宋、元、明三本作“意止四意”。 大正藏无“止四意”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第〕-【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第”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第”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生+(之)【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生之”。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丘+(于其中)【宋】【元】【明】 “丘”,宋、元、明三本作“丘于其中”。 大正藏无“于其中”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甚〕-【碛砂】 碛砂本无“甚”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甚”字,今依据碛砂本删去。 ⓑ 哉+(善哉)【宋】【元】【明】 “哉”,宋、元、明三本作“哉善哉”。 大正藏无“善哉”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暂=渐【宋】【元】【明】 “暂”,宋、元、明三本作“渐”。 “渐”,大正藏原为“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渐”。 ⓓ 时+(世尊)【宋】【元】【明】【圣】 “时”,宋、元、明、圣四本作“时世尊”。 大正藏无“世尊”二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习=集【元】【明】【圣】* “习”,元、明、圣三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集”。 ⓖ (时)+阿【宋】【元】【明】【圣】 “阿”,宋、元、明、圣四本作“时阿”。 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法〕-【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而呰=勿咎【宋】【元】【明】 “而呰”,宋、元、明三本作“勿咎”。 “勿咎”,大正藏原为“而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勿咎”。 ⓙ 便=更【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更”。 “更”,大正藏原为“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更”。 [注解]① 阿须伦:即“阿修罗”,六道众生之一,喜爱战斗,有福报但因为瞋、慢、疑而生为阿修罗。 ② 非时:特指“非人之时”,天人拜访人间的时段,特指“后夜”(夜晚的最后四分之一,约凌晨三点至六点)。 ③ 以时潮贺:形容按著时间的涨潮,犹如定时朝拜祝贺。 ④ 越叙:不按次序。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比丘们“于法娱乐其中”,对于修行有高度兴趣,能安住于佛法,像阿修罗于海中娱乐。 ⓐ(五)[0753c11]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天地大动有八因缘。云何为八?比丘当知,此阎浮里地,南北二万一千由旬,东西七千由旬,厚六万八千由旬,水厚八万四千由旬,火厚八万四千由旬,火下有风厚六万八千由旬,风下际有金刚轮,过去诸佛世尊舍利尽在彼间。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大风正动,火亦复ⓑ动;火已动,水便动;水已动,地便动,是谓第一因缘使地大动。 “复次,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来下,在母胎中,是时地亦大动,是谓第二因缘使地大动。 “复次,菩萨降神出母胎时,是时ⓓ天地大动,是谓第三因缘使地大动。 “复次,菩萨出家学道,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是时天地大动,是谓第四因缘使地大动。 “复次,若如来入无余涅槃界而取灭度,是时天地大动,是谓第五因缘使地大动。 “复次,有大神足比丘心得自在,随ⓔ意欲行无数变化,或分身为百千之数,复还为一,飞行虚空,石壁皆过,踊ⓕ没①自由,观地无地想ⓖ,了悉空无,是时地为大动,是谓第六因缘地为大动。 “复次,诸天有ⓗ大神足,神德无量,从彼命终还生彼间,由宿福行,具足诸德,舍本天形,得作帝释、若梵天王。时地为大动,是谓第七因缘地为大动。 “复次,若众生命终福尽,是时诸国王不乐本邦,各各相攻伐,或饥俭死者,或刀刃死者,是时天地大动,是谓第八因缘使地大动。如是,比丘!有八因缘使天地大动。”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VIII. 70. Bhumicāla.,[No. 26(36)]. ⓑ “亦复”,大正藏无“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圣本作“已亦”。 ⓒ 兜术~Tusitā. ⓓ 大正藏无“是时”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在随”,宋、元、明三本作“由”。 ⓕ “踊”,元本作“涌”。 ⓖ “想”,宋、元、明三本作“相”。 ⓗ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① 踊没:跃出、沉没。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中记载地震成因的第一种:“大风正动,火亦复动;火已动,水便动;水已动,地便动”,从现代地球科学来看,有合理的对应现象: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分别代表坚固性、湿润性、温热性、移动性,是古代印度人认为物质的四种特性。固体中的地大特别明显,液体中的水大特别明显,热能即火大,动能即风大。 人们是居住在露出海面的地壳上,而地下有地下水层,支撑着地表,因此超抽地下水的地方就会地层下陷。更大范围来看,地壳的底部是岩浆,大陆板块在岩浆上的缓慢漂移,造就了火山、地震等现象。再大范围来看,整个地球是在太空的空间中,由万有引力支配其运动。这样的关系类似于本经相当的《中阿含经》卷九〈未曾有法品 4〉第36经所说:“此地止水上,水止风上,风依于空。”(至于本经的版本:“此阎浮里地[……],水厚八万四千由旬,火厚八万四千由旬,火下有风厚六万八千由旬,风下际有金刚轮”则较难解读。) 佛经中的“风大”指移动性、动能。地球在宇宙中的转动及其动能,是板块漂移的根本原因,即地震成因中的“大风正动”。 板块漂移的磨擦同时将动能转换为热能,即“火亦复动”,融化了岩石成为岩浆,板块于是能在岩浆上移动,造成了地震,这个过程当中地下水层也常参与而产生交互作用,都算是“水已动,地便动”。 ⓐ(六)[0754a12]闻如是: 一时,尊者ⓑ阿那律①游在四佛所居ⓒ之处。 是时,阿那律在闲静之处,便作是念:“诸释迦文佛弟子之中,戒德、智慧成就者皆依戒律,于此正法中而得长养;诸声闻[*]之中不具足戒律者,斯等之类皆离正法,不与戒律相应。如今此二法,戒与闻何者为胜?我今可以此因缘之本,往问如来是ⓓ事如何?”阿那律复作是念:“八大人念此法,知足ⓔ者之所行,非无厌者之所行;少欲者之所行,非为多欲者之所行;此法,应闲居者之所行,非在愦闹之所行;此法,持戒人之所行,非犯戒者之所行;三昧者之所行,非乱者之所行;智慧者之所行,非愚者之所行;多闻者之所行,非少闻者之所行。”是时,阿那律思惟此八大人念:“ⓕ今我可往至世尊所,而问此义。”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是时,王波斯匿请如来及比丘僧,夏坐②九十日。是时,阿那律渐渐人间将③五百比丘游化,转至舍卫国,到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时,阿那律白世尊言:“ⓖ我在闲静[*]之处,思惟此义:‘戒与闻,此二法何者最胜乎?’” 是时,世尊与阿那律便说此偈:
“戒胜闻胜耶? 汝今起狐疑。 “所以然者,阿那律当知,若比丘持戒胜多闻戒成就者,便得定意;已得定意,便获智慧;已得智慧,便得多闻;已得多闻,便得解脱;已得解脱,于无余涅槃而取灭度。以此明之,戒为最胜。” 是时,阿那律向世尊说此八大人念。佛告阿那律曰:“善哉!善哉!阿那律!汝今所念者,正是大人之所思惟也。少欲知足、在闲居之处、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多闻成就。汝今,阿那律!当建是意,思惟八大人念。云何为八?此法精进者之所行,非懈怠者之所行。所以然者,弥勒菩萨应三十劫当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我以精进之力超越成佛。 “阿那律知之,诸佛世尊皆同一类,同其戒律、解脱、智慧而无有异,亦复同空,无相、愿,有三十二相④、八十种好⑤,而庄严其身,视无厌足,无能见顶⑥者,皆悉不异。唯有精进不同,于过去当来诸佛世尊,精进者,吾最为胜。是故,阿那律!此第八大人之念,此为最为上,为尊为贵,为无有喻。犹如由乳有酪⑦,由酪有ⓘ酥⑧,由酥有醍醐⑨,然复醍醐于中最上,为无有比。此亦如是,精进之念,于八大人念中最上,实无有比! “是故,阿那律!ⓙ当奉八大人念,亦当与四部众分别其义。设当八大人念流布在世者,ⓚ令我弟子皆当成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所以然者,我法,少欲者之所行,非多欲者所行也;我法,知足者之所行,非无厌者[*]之所行也;我法,闲居者之所行,非众中者[*]之所行也;我法,持戒者之所行,非犯戒者[*]之所行也;我法,定者之所行,非乱者所行也;我法,智者之所行,非愚者[*]之所行也;我法,多闻者之所行,非少闻者所行也;我法,精进者之所行,非懈怠者所行也。是故,阿那律!四部之众当求方便,行此八大人念。如是,阿那律!当作是学。” 尔时,阿那律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VIII. 30. Anuruddha.,[No. 26(74). No.46] ???? ⓑ 阿那律~Anuruddha. ??? ⓒ 〔之〕-【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事如何=时【宋】【元】【明】【圣】 “事如何”,宋、元、明、圣四本作“时”。 “时”,大正藏原为“事如何”,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时”。 ⓔ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今我=我今【圣】 “今我”,圣本作“我今”。 “我今”,大正藏原为“今我”,今依据圣本改作“我今”。 ⓖ 我=又我世尊【宋】【元】【明】【圣】 “我”,宋、元、明、圣四本作“又我世尊”。 “又我世尊”,大正藏原为“我”,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又我世尊”。 ⓗ 于=与【元】 “于”,元本作“与”。 “与”,大正藏原为“于”,今依据元本改作“与”。 ⓘ 酥=苏【圣】* “酥”,圣本作“苏”。 “苏”,大正藏原为“酥”,今依据圣本改作“苏”。 ⓙ 当+(念)【宋】【元】【明】 “当”,宋、元、明三本作“当念”。 大正藏无“念”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令=今【宋】【元】【明】【圣】 “令”,宋、元、明、圣四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为“令”,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今”。 [注解]① 阿那律:比丘名,以“天眼第一”闻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译为“阿那律陀”。 ② 夏坐:在印度夏季三个月的雨季中,出家众禁止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又译为“结夏安居”、“结夏坐”、“夏安居”。 ③ 将:率领。读音同“匠”。 ④ 三十二相:古印度相术认为最有福报的人的三十二个形体相貌特征,相传有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为转轮圣王,出家可成佛。 ⑤ 八十种好:佛的形象上所具有的八十个微细、不易立刻辨识的美好形貌特征。 ⑥ 无能见顶:莫测高深;仰之弥高。 ⑦ 酪:以动物乳汁发酵所制成的软质干酪(英文为cheese)。 ⑧ 酥:在动物乳汁发酵过程中取出的浮皮煎出油去渣而成的奶油为生酥(英文为cream),生酥进一步发酵所产生的乳酪为熟酥(英文为butter)。 ⑨ 醍醐:将熟酥置于盘上以温火加热,所滴融出的无水奶油(英文为butter oil),乳脂肪含量接近100%,为油脂状的凝结物,甘美温润,在古代被视为纯一无杂的上等美味。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以下八种念头是有成就的人的想法:
相当的《中阿含经》、《阿那律八念经》、和南传经文和本经所载不太一样,没有持戒、多闻这两项,而是正念、不戏(论)。佛陀在阿那律尊者的七念外,强调“不戏论”作为第八念,并且进一步表示依此而证得各种禅定乃至涅槃。 几部对应经典的用词对照如下:
一种趣味的解读是佛陀知道阿那律尊者想着这些,因此叫他不要想太多而要赶紧精进用功,以实证禅定乃至涅槃。因此在本经中说“精进”最重要。 ⓐ(七)[0754c14]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八部之众,汝等当知。云何为八?所谓刹利众、婆罗门众、长者众、沙门众、四天王众、三十三天众、魔ⓑ众、梵天[*]众。比丘当知,我曩昔ⓒ已来至刹利众中,共相问讯,言谈讲论,亦复无人与我等者,独步无侣①,亦无ⓓ俦匹;少欲知足,念不错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多闻成就,精进成就。 “复自忆念,至婆罗门众中、长者众中、沙门众中、四天王众中、三十三天众中、魔王众中、梵天王众中,共相问讯,言谈讲论,独步无侣,亦无[*]俦ⓔ匹,于中最尊,亦无等伦;少欲知足,意不错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多闻成就、精进成就。ⓕ我当尔时,在八部众中独步无侣,与尔许众生作大覆盖。是时,八部之众无能见顶,亦不敢瞻颜,何况当共论ⓖ议乎。所以然者,我亦不见天上、人中、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众中,有能成就此八法者,除如来存不论之。是故,比丘!当求方便,行此八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VIII. 69. Parisā. ??? ⓑ (王)+众【宋】*【元】*【明】* “众”,宋、元、明三本作“王众”。 大正藏无“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 俦=畴【宋】*【元】*【明】* “俦”,宋、元、明三本作“畴”。 “畴”,大正藏原为“俦”,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畴”。 ⓔ 匹=疋【圣】 “匹”,圣本作“疋”。 “疋”,大正藏原为“匹”,今依据圣本改作“疋”。 ⓕ 我当=当我【宋】【元】【明】 “我当”,宋、元、明三本作“当我”。 “当我”,大正藏原为“我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当我”。 ⓖ 议=义【圣】 “议”,圣本作“义”。 “义”,大正藏原为“议”,今依据圣本改作“义”。 [注解]① 独步无侣: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本经说佛陀和八部之众言谈讲论,在相当的《中阿含经》及南传《增支部尼柯耶》经文有较详细的说明,例如《中阿含经》卷九〈未曾有法品 4〉第36经地动经:“我往诣无量百千刹利众,共坐谈论,令可彼意,共坐定已,如彼色像,我色像亦然;如彼音声,我音声亦然;如彼威仪礼节,我威仪礼节亦然;若彼问义,我答彼义。复次,我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即彼处没,我既没已,彼不知谁,为人,为非人?阿难!如是甚奇!甚特!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成就功德,得未曾有法。如是梵志众、居士众、沙门众。”(CBETA, T01, no. 26, p. 478, a9-18) 也就是说佛陀有能力可以“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早课的课诵本及二时临斋仪上写道“千百亿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或许也是基于这类记载。 在世俗的角度,也可说佛陀基于佛法的修证,能在各领域都出类拔萃,做什么像什么,达成四摄法当中的“同事”(与他人共事;又译为“同利”),以接引他人,也类似《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68经所说:“同利最胜者,谓阿罗汉以阿罗汉、阿那含以阿那含、斯陀含以斯陀含、须陀洹以须陀洹、净戒者以净戒而授于彼。”(CBETA, T02, no. 99, p. 185, a7-10) (八)[0755a07]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阿那邠邸①长者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是时,世尊告长者曰:“长者家中广施不乎?” 长者白佛:“贫家惠施,昼夜不断,四城门中,及大市中,家中行路,及佛、比丘僧,是为八处惠施。如是,世尊!其有所须,须衣ⓐ惠衣,须食与食,国中珍宝终不违逆,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悉给施之。亦有诸天来至我所,在虚空中而告我曰:‘分别尊卑,此者持戒,此者犯戒,与此获福,与彼无报。’然我心正无有彼此,不起增减之心,普等慈心于一切众生。ⓑ有其众生依命根存形,有食则存,非食命不济。施惠一切众生,其报无量,受其ⓒ果报,无ⓓ有增减。” 佛告长者:“善哉,ⓔ善哉!长者!平等施者福第一尊。然众生之心复有胜②,如施持戒人胜犯戒者。” 是时,虚空神、天,称庆无量,即ⓕ时而说此偈:
“佛说择施尊, 愚众有ⓖ增减, “然今世尊所说极为快哉,施持戒人,胜犯戒者。” 尔时,世尊告阿那邠邸长ⓗ者:“今当与汝说贤圣之众,善思念之,抱在心怀。或施少获福多,或施多获福多。” 阿那邠邸长者白佛言:“唯愿世尊敷演其义!云何施少获福多?云何施多获福多?” 佛告长者:“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须陀洹、得须陀洹。是谓,长者!贤圣之众,施少获福多,施多获福多。”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四向成就人, 四者成果实, “过去久远诸佛世尊,亦复有此ⓙ贤圣之众,如我今日无异;正使当来诸佛世尊出现于世者,亦得如此贤圣之众。是故,长者!欢喜悦心,供ⓚ养圣众。” 是时,世尊与彼长者说微妙法,立不退转ⓛ之地。长者闻ⓜ法已,喜庆无量,即从ⓝ坐起,头面礼足,绕佛三匝,便退而去。 是时,阿那邠邸长者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惠=与【宋】【元】【明】 “惠”,宋、元、明三本作“与”。 “与”,大正藏原为“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与”。 ⓑ 有其=又且【宋】【元】【明】,=又具【圣】 ???? ⓒ 果报=报果【宋】【元】【明】 “果报”,宋、元、明三本作“报果”。 “报果”,大正藏原为“果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报果”。 ⓓ 〔有〕-【圣】 圣本无“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有”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善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善哉”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善哉”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时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时而”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时而”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增减=减增【圣】 “增减”,圣本作“减增”。 “减增”,大正藏原为“增减”,今依据圣本改作“减增”。 ⓗ 者+(曰)【宋】【元】【明】 “者”,宋、元、明三本作“者曰”。 大正藏无“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尔=是【宋】【元】【明】【圣】 “尔”,宋、元、明、圣四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为“尔”,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是”。 ⓙ 贤圣=圣贤【宋】【元】【明】 “贤圣”,宋、元、明三本作“圣贤”。 “圣贤”,大正藏原为“贤圣”,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圣贤”。 ⓚ 养=奉【宋】【元】【明】 “养”,宋、元、明三本作“奉”。 “奉”,大正藏原为“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奉”。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法〕-【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注解]① 阿那邠邸:优婆塞名,是舍卫城的长者,波斯匿王的主藏吏。为城中富豪,秉性仁慈,因常帮助孤苦无依的人,人誉为“给孤独”,“阿那邠邸”是音译,又译为“须达多”。曾和波斯匿王长子祇陀太子共同捐献园林给僧团,即祇树给孤独园。“邠”读音同“宾”。 ② 众生之心复有胜:众生的心也有优劣的差别。 ③ 佛说择施尊,愚众有增减,求其良福田,何过如来众:佛陀说优先布施有修行的尊者,人们的愚昧与否有差别,要找到优良的福田,没有比佛陀带领的圣众还好的。 [对应经典]
ⓐ(九)[0755b18]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以财物惠施,获八功德。云何为八?八种有功德的布施一者ⓑ随时惠施,非为非时①;二者[*]鲜洁惠施,非为秽浊②;三者[*]手自斟酌,不使他人③;四者[*]誓愿惠施,无憍恣心④;五者[*]解脱惠施,不望其报⑤;六者[*]惠施求灭,不求生天⑥;七者[*]施求良田,不施荒地⑦;八者[*]然持此功德,施惠ⓒ众生,不自为己。如是,比丘!善男子、善女人,以财物惠施,获八功德。”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智者随时施, 无有悭贪心, “是故,比丘!欲求其果报者,当行此八事。其报ⓓ无量,不可称ⓔ计,获甘露⑧之宝,渐至灭度。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VI I>VIII]. 37. Sappurisa. ⓑ 宋本无〔一者〕〔二者〕至〔八者〕等记数,圣本无〔六者〕〔七者〕〔八者〕。* ⓒ “施惠”,大正藏原为“惠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施惠”。 ⓓ “报”,宋本作“诸”。 ⓔ “称”,大正藏原为“胜”,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称”。 [注解]① 随时惠施,非为非时:在适当的时机布施,而不在错误的时机。 ② 鲜洁惠施,非为秽浊:布施好的、清洁的东西,而不是坏的、不清洁的东西。 ③ 手自斟酌,不使他人:亲手办理布施,而不是役使他人。 ④ 誓愿惠施,无憍恣心:发愿要布施,因此布施时不骄傲(只是做发愿做的事)、不放纵(依发愿而做)。 ⑤ 解脱惠施,不望其报:布施时无所求,不期望回报。 ⑥ 惠施求灭,不求生天:布施回向证得涅槃,而不求升天享乐。 ⑦ 施求良田,不施荒地:布施给修行人(如同农夫在良田播种,往后则能收成),而不布施给恶人(以避免助长恶人造恶)。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他审察后施与”。 ⑧ 甘露:印度传说中的不死药,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脱法门,因为解脱的圣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所说八种有功德的布施,及相当的南传经文,列表整理如下:
(一〇)[0755c08]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趣泥犁①之[*]路,向涅槃之[*]道,善思念之,无令漏失。” 诸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诸比丘从佛受教。 佛告比丘:“彼云何趣泥犁之[*]路,向涅槃之[*]道?邪见趣泥犁ⓐ路,正见向涅槃之[*]道;邪治趣泥犁之路,正治向涅槃之[*]道;邪语趣泥犁之[*]路,正语向涅槃之[*]道;邪业趣泥犁之[*]路,正业向涅槃之[*]道;邪命趣泥犁之路,正命向涅槃之[*]道;邪方便趣泥犁之[*]路,正方便向涅槃之[*]道;邪念趣泥犁之[*]路,正念向涅槃之[*]道;邪定趣泥犁之[*]路,正定向涅槃之[*]道。是谓,比丘!趣泥犁之[*]路,向涅槃之[*]道。诸佛世尊常所应说法,今已毕ⓑ矣!汝等乐在闲居之ⓒ处,树下露坐,念行善法,无起懈慢。今不勤ⓓ行,后悔无及。”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非时.泥犁.道 须伦天.地动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七ⓔ [校勘]ⓐ “犁”,圣本作“犁之”。 ⓑ “毕”,大正藏原为“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毕”。 ⓒ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勤”,圣本作“懃”。 ⓔ +(光明皇后愿文)【圣】 圣本在“??”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大正藏无“光明皇后愿文”六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注解]① 泥犁:地狱。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八正道是向涅槃的道路,相反的则是向地狱的道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