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二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根本分别品第二(有十经)(第四分别诵)

 分别六界.处  观法.温泉林
 释中禅室尊  阿难说.意行
 拘楼瘦无诤  鹦鹉.分别业

导读

(一六二)中阿含根本分别品分别六界经第一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摩竭提国,往诣王舍城宿。于是,世尊往至陶家,语曰:“陶师!我今欲寄陶屋一宿,汝见听耶?”

陶师答曰:“我无所违。然有一比丘先已住中,若彼听者,欲住随意。”

尔时,尊者弗迦罗娑利先已在彼住陶屋中。于是,世尊出陶师家入彼陶屋,语尊者弗迦罗[*]娑利曰:“比丘!我今欲寄陶屋一宿,汝见听耶?”

尊者弗迦罗[*]娑利答曰:“君!我无所违。且此陶屋草座已敷,君欲住者,自可随意。”

尔时,世尊从彼陶屋出外洗足讫,还入内,于草座[*]上敷尼师坛结跏趺坐,竟夜默然静坐定意,尊者弗迦逻娑利亦竟夜默然静[*]坐定意。彼时,世尊而作是念:“此比丘住止寂静,甚奇!甚特!我今宁可问彼比丘:‘汝师是谁?依谁出家学道受法?’”

世尊念已,问曰:“比丘!汝师是谁?依谁出家学道受法?”

尊者弗迦罗[*]娑利答曰:“贤者!有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觉无上正尽觉,彼是我师,依彼出家学道受法。”

世尊即复问曰:“比丘!曾见师耶[*]?”

尊者弗迦罗[*]娑利答曰:“不见。”

世尊问曰:“若见师者,为识不耶[*]?”

尊者弗迦罗[*]娑利答曰:“不识。然,贤者!我闻世尊、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是我师,依彼出家学道受法。”

彼时,世尊复作是念:“此族姓子依我出家学道受法,我今宁可为说法耶[*]?”

世尊念已,语尊者弗迦罗[*]娑利曰:“比丘!我为汝说法,初善、中善、竟亦善,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谓分别六界,汝当谛听,善思念之。”

尊者弗迦罗[*]娑利答曰:“唯然。”

名词定义

佛告彼曰:“比丘!人有六界聚、六触处、十八意行四住处。若有住彼,不闻忧戚事,不闻忧戚事已,意便不憎、不忧、不劳,亦不恐怖。如是有教,不放逸慧,守护真谛,长养惠。比丘!当学最上,当学至寂,分别六界。

“如是,比丘!人有六界聚,此说何因?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比丘!人有六界聚者,因此故说。

“比丘!人有六触处,此说何因?谓比丘眼触见色,耳触闻声,鼻触嗅香,舌触尝味,身触觉触,意触知法。比丘!人有六触处者,因此故说。

“比丘!人有十八意行,此说何因?谓比丘眼见色,观色喜住,观色忧住,观色舍住,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观法喜住,观法忧住,观法舍住。比丘!此六喜观、六忧观、六舍观,合已十八行。比丘!人有十八意行者,因此故说。

“比丘!人有四住处,此说何因?谓真谛住处、慧住处、施住处、息住处。比丘!人有四住处者,因此故说。

分别六界的修法

“云何比丘不放逸慧?地界若有比丘分别身界,今我此身有内地界而受于生,此为云何?谓发、毛、爪、齿、麤细肤、皮、肉、骨、筋、肾、心、肝、肺、脾、大肠、胃、粪。如斯之比,此身中余在内,内所摄坚,坚性住内,于生所受,是谓比丘内地界也。比丘!若有内地界及外地界者,彼一切总说地界,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观,知其如真,心不染著于此地界,是谓比丘不放逸慧。

“复次,比丘不放逸慧。水界若有比丘分别身界,今我此身有内水界而受于生,此为云何?谓脑髓、眼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淡、小便,如斯之比,此身中余在内,内所摄水,水性润内,于生所受,是谓比丘内水界也。比丘!若有内水界及外水界者,彼一切总说水界,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观,知其如真,心不染著于此水界,是谓比丘不放逸慧。

“复次,比丘不放逸慧。火界若有比丘分别此身界,今我此身有内火界而受于生,此为云何?谓热身、暖身、烦闷身、温壮,谓消饮食,如斯之比,此身中余在内,内所摄火,火性热内,于生所受,是谓比丘内火界也。比丘!若有内火界及外火界者,彼一切总说火界,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观,知其如真,心不染著于此火界,是谓比丘不放逸慧。

“复次,比丘不放逸慧。风界若有比丘分别身界,今我此身有内风界而受于生,此为云何?谓上风、下风、胁风、掣缩风、蹴风、非道风、节节行息出风、息入风。如斯之比,此身中余在内,内所摄风,风性动内,于生所受,是谓比丘内风界也。比丘!若有内风界及外风界者,彼一切总说风界,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观,知其如真,心不染著于此风界,是谓比丘不放逸慧。

“复次,比丘不放逸慧。空界若有比丘分别身界,今我此身有内空界而受于生,此为云何?谓眼空、耳空、鼻空、口空、咽喉动摇,谓食啖含,安徐咽住,若下过出。如斯之比,此身中余在内,内所摄空,在空不为肉、皮、骨、筋所覆,是谓比丘内空界也。比丘!若有内空界及外空界者,彼一切总说空界,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观,知其如真,心不染著于此空界,是谓比丘不放逸慧。

“比丘!识界若有比丘于此五界知其如真,知如真已,心不染彼而解脱者,唯有余识,此何等识?乐识、苦识、喜识、忧识、舍识。比丘!因乐更乐故生乐觉,彼觉乐觉,觉乐觉已,即知觉乐觉。若有比丘灭此乐更乐,灭此乐更乐已,若有从乐更乐生乐觉者,彼亦灭、息、止,知已冷也。比丘!因苦更乐故生苦觉,彼觉苦觉,觉苦觉已,即知觉苦觉。若有比丘灭此苦更乐,灭此苦更乐已,若有从苦更乐生苦觉者,彼亦灭、息、止,知已冷也。比丘!因喜更乐故生喜觉,彼觉喜觉,觉喜觉已,即知觉喜觉。若有比丘灭此喜更乐,灭此喜更乐已,若有从喜更乐生喜觉者,彼亦灭、息、止,知已冷也。

“比丘!因忧更乐故生忧觉,彼觉忧觉,觉忧觉已,即知觉忧觉者。若有比丘灭此忧更乐,灭此忧更乐已,若有从忧更乐生忧觉者,彼亦灭、息、止,知已冷也。比丘!因舍更乐故生舍觉,彼觉舍觉,觉舍觉已,即知觉舍觉。若有比丘灭此舍更乐,灭此舍更乐已,若有从舍更乐生舍觉者,彼亦灭、息、止,知已冷也。比丘!彼彼更乐故生彼彼觉,灭彼彼更乐已,彼彼觉亦灭,彼知此觉从更乐,更乐本,更乐习,从更乐生,以更乐为首,依更乐行。

“比丘!犹如火母,因钻及人方便热相故,而生火也。比丘!彼彼众多林木相离分散,若从彼生火,火数热于生数受,彼都灭止息,则冷樵木也。如是,比丘!彼彼更乐故生彼彼觉,灭彼彼更乐故彼彼觉亦灭,彼知此觉从更乐,更乐本,更乐习,从更乐生,以更乐为首,依更乐行。舍而能提升定境若比丘不染此三觉而解脱者,彼比丘唯存于舍,极清净也。比丘!彼比丘作是念:‘我此清净舍,移入无量空处,修如是心,依彼、住彼、立彼、缘彼、系缚于彼。我此清净舍,移入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修如是心,依彼、住彼、立彼、缘彼、系缚于彼。’

“比丘!犹工炼金上妙之师,以火烧金,锻令极薄,又以火燷数数足火熟炼[*]令净,极使柔软而有光明。比丘!此金者,于金师以数数足火熟炼[*]令净,极使柔软而有光明已,彼金师者,随所施设,或缠缯彩,严饰新衣,指镮、臂钏、璎珞宝鬘,随意所作。如是,比丘!彼比丘作是念:‘我此清净舍移入无量空处,修如是心,依彼、住彼、立彼、缘彼、系缚于彼。我此清净舍移入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修如是心,依彼、住彼、立彼、缘彼、系缚于彼。’

观无常、苦而能提升定慧彼比丘复作是念:‘我此清净舍,依无量空处者,故是有为。若有为者,则是无常,若无常者,即是苦也。若是苦者,便知苦,知苦已,彼此舍不复移入无量空处。我此清净舍,依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者,故是有为。若有为者,则是无常,若无常者,即是苦也。若是苦者,便知苦,知苦已,彼此舍不复移入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比丘!若有比丘于此四处以慧观之,知其如真,心不成就,不移入者。彼于尔时不复有为,亦无所思,谓有及无,彼受身最后觉,则知受身最后觉,受命最后觉,则知受命最后觉,身坏命终,寿命已讫,彼所觉一切灭、息、止,知至冷也。

成就四住处

“比丘!譬如燃灯,因油因炷,彼若无人更增益油,亦不续炷,是为前已灭讫,后不相续,无所复受。如是,比丘!受身最后觉,则知受身最后觉,受命最后觉,则知受命最后觉,身坏命终,寿命已讫,彼所觉一切灭、息、止,知至冷也。比丘!是谓比丘第一正慧,谓至究竟灭讫,漏尽比丘成就于彼,成就第一正慧处。比丘!此解脱住真谛,得不移动,真谛者,谓如法也,妄言者,谓虚妄法。比丘!成就彼第一真谛处

“比丘!彼比丘施设苦本必有怨家,彼于尔时放舍、吐离、解脱、灭讫。比丘!是谓比丘第一正惠施,谓舍离一切世尽,无欲、灭、息、止,比丘成就于彼,成就第一惠[*]施处。比丘!彼比丘心为欲、恚、痴所秽,不得解脱。比丘!此一切淫、怒、痴尽,无欲、灭、息、止,得第一息。比丘!成就彼者成就第一息处。

“比丘!我者是自举,我当有是亦自举,我当非有非无是亦自举,我当色有是亦自举,我当无色有是亦自举,我当非有色非无色是亦自举,我当有想是亦自举,我当无想是亦自举,我当非有想非无想是亦自举。是贡高、是憍傲、是放逸,比丘!若无此一切自举、贡高、憍傲、放逸者,意谓之息。比丘!若意息者,便不憎、不忧、不劳、不怖。所以者何?彼比丘成就法故,不复有可说憎者。若不憎则不忧,不忧则不愁,不愁则不劳,不劳则不怖,因不怖便当般涅槃,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说此法已,尊者弗迦罗[*]娑利远尘离垢,诸法眼生。于是,尊者弗迦罗[*]娑利见法得法,觉白净法,断疑度惑,更无余尊,不复由他,无有犹豫,已住果证,于世尊法得无所畏,即从座起,稽首佛足,白曰:“世尊!我悔过。善逝!我自首。如愚如痴,如不定,如不善解,不识良田,不能自知。所以者何?以我称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为君也。唯愿世尊听我悔过,我悔过已,后不更作。”

世尊告曰:“比丘!汝实愚痴,汝实不定,汝不善解,谓称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为君也。比丘!若汝能自悔过,见已发露,护不更作者,比丘!如是则于圣法、律中益而不损,谓能自悔过,见已发露,护不更作。”

佛说如是。尊者弗迦罗娑利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分别六界经第一竟(三千一百三十一字)

[校勘]

大德寺本无“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九字。

大德寺本无“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十三字。

“根本分别品”,大德寺本作“中阿鋡根本分别品”。

“第二”,明本作“第十三”。

“诵”,大德寺本作“诵卷四十二”。

“鹉”,元本作“鹅”。

“含”,大德寺本作“鋡”。

宋、元、明三本无“中阿含”三字。

“提”,大正藏原为“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提”。

“陶家”,巴利本作 Kumbhakāra。

“耶”,大德寺本作“邪”。[*]

“弗迦罗”,大正藏原为“弗迦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弗迦罗”。[*]

“弗迦罗”,巴利本作 “Pukkusāti”。

“座”,大德寺本作“坐”。[*]

“坛”,大正藏原为“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坛”。

“静”,大正藏原为“靖”,今依据大德寺本改作“静”。[*]

“静”,大正藏原为“靖”,今依据宋、元、明、大德寺四本改作“静”。

“娑”,大正藏原为“裟”,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娑”。

“不放逸慧”,巴利本作 Paññaṃ nappamajjeyya。

“惠”,大德寺本作“慧”。[*]

“人有六界聚”,巴利本作 Chadhāturo ayaṃ puriso ti。

“六触处”,巴利本作 Chaphassāyatana。

“嗅”,大德寺本作“臭”。

“十八意行”,巴利本作 Aṭṭhādasamanopavicāra。

“观色喜住”,巴利本作 Somanassaṭ ṭhānīyaṃ rūpaṃ upavicarati。

“者”,圣本作“麤”。

“四住处”,巴利本作 Caturādhiṭṭhāna。

“麤细”,宋、元二本作“尘网”。

“水”,大德寺本作“外”。

“髓”,大正藏原为“膜”,宋、元、明三本作“髓”,大德寺本作“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髓”。

“涎”,大德寺本作“▆”。

“痰”,大正藏原为“淡”,宋本作“澹”,元、明二本作“痰”,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痰”。

“壮”,大正藏原为“庄”,宋、元、明三本作“壮”,圣本作“在”,大德寺本无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壮”。

大正藏无“行”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大德寺五本补上。

圣、大德寺二本无“含”字。

“因乐更乐故生乐觉,彼觉乐觉,觉乐觉已,即知觉乐觉”,巴利本作 Sukhavedanīyaṃ phassaṃ paṭicca uppajjati sukhā vedanā. Sosukhaṃ vedanaṃ vediyamāno sukhaṃ vedanaṃ vediyāmīti pajānāti。

大正藏无“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乐”,大正藏原为“药”,今依据前后文改作“乐”。

圣本无“觉”字。

“炼”,大正藏原为“炼”,宋、圣、大德寺三本作“练”,元、明二本作“炼”,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炼”。[*]

“燷”,宋、圣二本作“𣠩”,元本作“𭐌”,明本作“㨫”,大德寺本作“灆”。

“缠”,大正藏原为“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缠”。

“镮”,大德寺本作“环”。

“则”,圣本作“到”。

“第一真谛处”,巴利本作 Parama saccādhiṭṭhāna。

“设苦”,大正藏原为“说施若”,宋本作“设若”,元、明二本作“设苦”,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设苦”。

“正惠施”,元、明二本作“正慧施”。

“正惠施”,巴利本作 Ariya cāga。

“息”,巴利本作 Upasama。

“迦罗”,圣本作“加罗”。[*]

大正藏在“法”字之后有一“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惑”,大德寺本作“或”。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座”。

“君”,巴利本作 Avuso。

“迦罗”,大正藏原为“迦逻”,宋、元、明、圣四本作“加罗”,大德寺本作“迦罗”,今依据大德寺本改作“迦罗”。

明本无“分别六界经第一竟”八字。

“三千一百三十一字”,宋、大德寺二本作“三千一百三十字”,元、明、圣三本无“三千一百三十一字”八字。

[注解]

陶家:制作陶器的人。

十经:指第162经~171经,分别为:分别六界经、分别六处经、分别观法经、温泉林天经、释中禅室尊经、阿难说经、意行经、拘楼瘦无诤经、鹦鹉经、分别大业经,共十经。

我无所违:对我不妨碍。

族姓子:原义为婆罗门大族的子弟,引申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译为“善男子”。

有义有文:有正确的意义、有正确的词句。

人有六界聚:人是地界(坚固性)、水界(湿润性)、火界(温热性)、风界(移动性)、空界(空间)、识界(觉知)这六类组成的积聚。“界”指差别、分类,“聚”是积聚。

十八意行:以意识为近缘所生起的十八种意的伺察,这里的“行”为“伺察”(“伺”的加强语气)的对译,“十分专注地观察”的意思,经文的说明内容也作“观”。又译为“十八受”、“十八意近行”。相当的《佛说蓱沙王五愿经》经文作“志十八转”,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十八种意的近伺察”。

四住处:四种可依止、立足的基础。相当的《佛说蓱沙王五愿经》经文作“四坚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四种依处”。

长养惠施:南传作“应该使舍弃增大”,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应该锻炼断念”。

六喜观、六忧观、六舍观:于六根的每一根,对会使其起喜、忧、舍的境界(六境),作专注地观察。“喜、忧、舍”,《杂阿含经》第465经和相对应的南传经文译文皆同,《杂阿含经》第460经译作“喜、苦、不苦不乐”,《相应部三五相应一二九经》译作“乐、苦、舍”。

分别身界:解析身体的组成。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对界分别”。

受于生:执著于生存。

热身、暖身、烦闷身、温壮身:身体的热度、暖和、闷热、体热蓄积。

上风、下风、胁风、掣缩风、蹴风、非道风、节节行风:往上移动(例如形成声音)的风、往下移动的风、腹部(例如消化系统蠕动)的风、收缩(例如贬眼)的风、踏踩(移动关节)的风、不正常的风、行走于四肢的风。“风”代表移动性。“胁”指两肋腹部。“掣”读音同“撤”,牵制的意思。“蹴”读音同“促”,踏踩、踢的意思。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上行风、下行风、腹部中的风、腹腔中的风、随行于四肢的风”。

息出风、息入风:呼气、吸气。

乐识、苦识、喜识、忧识、舍识:(身体)乐的感受的觉知、(身体)苦的感受的觉知、(心理)喜的感受的觉知、(心理)忧的感受的觉知、舍(不苦、不乐)的感受的觉知。按:经中有时将感受区分为乐受、苦受、舍受三种,有时则进一步依是由身体或心理所引发的,区分为身体引发的乐受、苦受,心理引发的喜受、忧受,以及不苦不乐的舍受,总共五种。三受或五受只是分类方式的不同。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识知‘乐’,识知‘苦’,识知‘不苦不乐’”。

更乐:即“触”的另译,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举例而言,眼根、光线、眼识,三者接触而生“眼触”,依着眼触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运作。

灭、息、止,知已冷也:消灭、平息、停止,知道后就冷静了。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它被灭,它被平息。”。

三觉:三种感受,指“五受”中(心理)喜的感受、(心理)忧的感受、舍的感受这三者,也可以指“三受”中乐的感受、苦的感受、舍的感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数数:频繁地。

虚妄法:相对于解脱、涅槃,世间是虚伪、迷惑凡夫的,而称为虚妄法。

彼比丘施设苦本必有怨家:那位比丘(以前)安住在苦上时一定有结怨的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以前,当他是无智者时,他是依著的进入者、受持者”。

第一正惠施:cāga可译为“施舍(惠施)”及“舍弃”,本经中的“惠施”应指“舍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最高圣舍弃,即:一切依著的断念”。

自举:自己抬举自己;骄傲自大。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思量”。

当有:未来(世)存在。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借宿陶师家中的弗迦罗娑利尊者以前从未见过佛陀,只是辗转学到佛法,但他的定力被佛陀所赞许,进而传授他更深的法义。这是佛学上很有名的一个例子,表示依法自修的佛弟子,虽然有不同的传承路径,仍可有所成果。
  • 本经中佛陀先简单介绍“六界聚”、“六触处”、“十八意行”、“四住处”这四个名词的定义,了解了这四个名词即能理解后面修习方法中反复提到的“六界”、“触”、“喜、忧、舍”所指为何,然后佛陀进一步教导“分别六界”的修法,以成就“四住处”、获得解脱。
  • 本经定义水大为“(湿)润性”,和南传论中定义水大为“凝结性”不同,或许只是从不同角度的描述。

(一六三)中阿含根本分别品分别六处经第二(第四分别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谓分别六处经。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白曰:“世尊!唯当受教。”

佛言:“汝等六处当知内也,六更乐处当知内,十八意行当知内,三十六刀当知内,于中断彼成就是,无量说法当知内,三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无上调御士者,调御士趣一切方,是谓分别六处经事。

六入处

“六处当知内者,此何因说?谓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六处当知内者,因此故说。

六触

“六更乐处当知内者,此何因说?谓眼更乐为见色,耳更乐为闻声,鼻更乐为嗅香,舌更乐为尝味,身更乐为觉触,意更乐为知法,六更乐处当知内者,因此故说。

十八意行

“十八意行当知内者,此何因说?比丘者,眼见色已,分别色喜住,分别色忧住,分别色舍住,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分别法喜住,分别法忧住,分别法舍住,是谓分别六喜、分别六忧、分别六舍,总说十八意行,十八意行当知内者,因此故说。

三十六刀

“三十六刀当知内者,此何因说?有六喜依著,有六喜依无欲,有六忧依著,有六忧依无欲,有六舍依著,有六舍依无欲。

“云何六喜依著?云何六喜依无欲?眼见色已生喜,当知二种,或依著,或依无欲。云何喜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爱色、欲相应乐,未得者欲得,已得者忆已生喜,如是喜,是谓喜依著。云何喜依无欲?知色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色无常、苦、灭法,忆已生喜,如是喜,是谓喜依无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喜,当知二种,或依著,或依无欲。云何喜依著?意知法可喜、意念、爱法、欲相应乐,未得者欲得,已得者忆已生喜,如是喜,是谓喜依著。云何喜依无欲?知法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法无常、苦、灭法,忆已生喜,如是喜,是谓喜依无欲。

“云何六忧依著?云何六忧依无欲?眼见色已生忧,当知二种,或依著,或依无欲。云何忧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爱色、欲相应乐,未得者不得,已得者过去、散坏、灭、变易、生忧,如是忧,是谓忧依著。云何忧依无欲?知色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色无常、苦、灭法,忆已作是念:‘我何时彼处成就游,谓:处诸圣人成就游。’是为上具触愿恐怖,知苦忧生忧。如是忧,是谓忧依无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忧,当知二种,或依著,或依无欲。云何忧依著?意知法可喜、意念、爱法、欲相应乐,未得者不得,已得者过去、散坏、灭、变易、生忧,如是忧,是谓忧依著。云何忧依无欲?知法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法无常、苦、灭法,忆已作是念:‘我何时彼处成就游?谓:处诸圣人成就游。’是为上具触愿恐怖,知苦忧生忧。如是忧,是谓忧依无欲。

“云何六舍依著?云何六舍依无欲?眼见色已生舍,当知二种,或依著,或依无欲。云何舍依著?眼知色生舍,彼平等、不多闻、无智慧、愚、痴、凡夫,为色有舍,不离色,是谓舍依著。云何舍依无欲?知色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色无常、苦、灭法,忆已舍住。若有至意修习舍,是谓舍依无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舍,当知二种,或依著,或依无欲。云何舍依著?意知法生舍,平等、不多闻、无智慧、愚、痴、凡夫,为法有舍,不离法,是谓舍依著。云何舍依无欲?意知法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法无常、苦、灭法,忆已舍住。若有至意修习舍,是谓舍依无欲。是为六喜依著、六喜依无欲、六忧依著、六忧依无欲、六舍依著、六舍依无欲,总说三十六刀,当知内者,因此故说。

有所依而进一步断除执著

于中断彼成就是者,此何因说?谓此六喜依无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谓此六喜依著,灭彼、除彼、吐彼,如是断彼也。谓此六忧依无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谓此六忧依著,灭彼、除彼、吐彼,如是断彼也。谓此六舍依无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谓此六舍依著,灭彼、除彼、吐彼,如是断彼也。谓此六忧依无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谓此六喜依无欲,灭彼、除彼、吐彼,如是断彼也。谓此六舍依无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谓此六忧依无欲,灭彼、除彼、吐彼,如是断彼也。

“有舍无量更乐,若干更乐,有舍一更乐,不若干更乐。云何有舍无量更乐,若干更乐?若舍为色、为声、为香、为味、为触,此舍无量更乐,若干更乐。云何舍一更乐,不若干更乐?谓舍或依无量空处,或依无量识处,或依无所有处,或依非有想非无想处,此舍一更乐,不若干更乐,谓此舍有一更乐,不若干更乐。取是、依是、住是也,谓此舍有无量更乐,若干更乐。灭彼、除彼、吐彼,如是断彼也。取无量、依无量、住无量,谓此舍有一更乐,不若干更乐。取是、依是、住是也,谓此舍有无量更乐,若干更乐。灭彼、除彼、吐彼,如是断彼也,于中断彼成就是者,因此故说。

无量说法

“无量说法当知内者,此何因说?如来有四弟子,有增上行、有增上意、有增上念、有增上慧,有辩才成就第一辩才,寿活百岁,如来为彼说法满百年,除饮食时、大小便时、睡眠息时及聚会时,彼如来所说法,文句法句观义,以慧而速观义,不复更问于如来法。所以者何?如来说法无有极不可尽法,文句法句观义,乃至四弟子命终,犹如四种善射之人,挽彊俱发,善学善知,而有方便,速彻过去。如是,世尊有四弟子,有增上行、有增上意、有增上念、有增上慧,有辩才成就第一辩才,寿活百岁,如来为彼说法满百年,除饮食时、大小便时、睡眠息时及聚会时。彼如来所说法,文句法句观义,以慧而速观义,不复更问于如来法。所以者何?如来无极不可尽,无量说法当知内者,因此故说。

圣人的三意止

“三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者。此何因说?若如来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乐。若彼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顺行,不立于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违世尊教,不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为忧戚也。但世尊舍无所为,常念常智,是谓第一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也。

“复次,如来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乐。若彼弟子恭敬顺行而立于智,其心归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违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为欢喜也。但世尊舍无所为,常念常智,是谓第二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也。

“复次,如来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乐。或有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顺行,不立于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违世尊教,不能得定者。或有弟子恭敬顺行而立于智,其心归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违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为忧戚,亦不欢喜,但世尊舍无所为,常念常智,是谓第三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也,三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者,因此故说。

无上调御士把人调御到哪里

“无上调御士者,谓调御士趣一切方者。此何因说?谓[*]调御士者,此说调御士趣一方,或东方、或南方、或西方、或北方;调御象者,调御象趣一方,或东方,或南、西、北方;调御马者,调御马趣一方,或东方,或南、西、北方;调御牛者,调御牛趣一方,或东方,或南、西、北方也。无上调御士者,调御士趣一切方,于中方者色观色,是谓第一方。内无色想,外观色,是谓第二方。净解脱身触成就游,是谓第三方。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是无量空处成就游,是谓第四方。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是无量识处成就游,是谓第五方。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是无所有处成就游,是谓第六方。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是谓第七方。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尽身触成就游,慧观漏尽断智,是谓第八方。无上调御士者,调御士趣一切方者,因此故说。”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分别六处经第二竟(二千五百一十二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明本无“第四分别诵”五字。

“在”,宋本作“安”。

“三十六刀”,巴利本作 Chattiṃsa sattapādā。

“方”,大德寺本作“方便”。

“爱”,宋、元、明三本作“受”。

“眼知色可喜、意念、爱色、欲相应乐”,巴利本作 Cakkhuviññeyyānam rūpānaṃ iṭṭhānaṃ kantānaṃ manāpānaṃ manoramānaṃ lokāmissapatisamyuttānaṃ paṭilābham。

“生”,圣本作“坐”。

“有舍无量更乐,若干更乐”,巴利本作 Atthi bhikkave upekhā nānattā nānattasitā。

“有舍一更乐,不若干更乐”,巴利本作 Atthi upekhāekattā ekattasitā。

“依无量空处”,巴利本作 Akāsānañcāyatananissitā。

“依无量识处”,巴利本作 Viññaṇañcāyatananissitā。

“依无所有处”,巴利本作 Ākiñcaññāyatananissitā。

“依非有想非无想处”,巴利本作 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nissitā。

“意止”,巴利本作 Satipaṭṭhāna。

“谓”,明本作“为”。

圣本无“教也,三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十八字。

大正藏无“谓”字,今依据宋、元、明、大德寺四本补上。[*]

“对”,圣本作“碍”。[*]

明本无“分别六处经第二竟”八字。

“二千五百一十二字”,宋、大德寺二本作“二千五百一十字”,元、明、圣三本无“二千五百一十二字”八字。

[注解]

当知内: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应该体会”。

三十六刀:三十六种分类,其中“刀”是量词,是计算切割次数的单位。也有人认为“三十六刀”可能是“三十六句”的讹误。相当的南传经文为“三十六种众生足迹”,《杂阿含经》第485经及《相应部尼柯耶》SN.36.22 译为“三十六受”,《阿毘达磨俱舍论》及《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译为“三十六师句”。

于中断彼成就是:有所依靠而进一步断除那些(执著),以有所成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在那里,依止这个,请你们舍断那个”。

三意止:不管所教导的众生受教、不受教、或有的受教有的不受教,圣人的意念都不动摇。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圣者亲近的三个念住”。

上具触愿恐怖:南传的相当经文作“对无上解脱现起热望”,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一个人产生最高释放的渴望”。

四弟子:这边是假设有四位佛弟子具有超强学习能力,除了吃喝拉撒睡外都在听佛说法,一听就懂而不须重复教,佛陀说法说到这些弟子活到一百岁而老死后都说不完。这是形容佛陀可以无穷尽地说无量的佛法。相关的经典中也有将“四弟子”作“四众弟子”。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在本经中,佛陀要弟子们从六处、六更乐处、十八意行、三十六刀等层层去体会如何从有所依靠,突破到断除执著,乃至于有所成就(于中断彼成就)的境界。在这过程中,弟子们除了能领略到佛法的无边无尽(无量说法)、佛陀为悲悯众生而说法的心境(三意止)外,更能顺着佛陀的调御,顺利迈向八解脱之路。

[进阶辨正]

(一六四)中阿含根本分别品分别观法经第三(第四分别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谓分别观法经。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白曰:“世尊!唯当受教。”

佛陀略说

佛言:“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出外洒散心不住不受而恐怖。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不出外不洒散,心住内,不受不恐怖,如是不复生、老、病、死,是说苦边。”佛说如是已即从座起,入室宴坐。

于是,诸比丘便作是念:“诸贤!当知世尊略说此义,不广分别,即从座[*]起,入室宴[*]坐:‘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出外洒散,心不住内,不受而恐怖。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不出外不洒散,心住内,不受不恐怖,如是不复生、老、病、死,是说苦边。’”彼复作是念:“诸贤!谁能广分别世尊向所略说义?”彼复作是念:“尊者大迦旃常为世尊之所称誉,及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广分别世尊向所略说义。诸贤!共往诣尊者大迦旃[*]延所,请说此义,若尊者大迦旃[*]延为分别者,我等当善受持。”

比丘请大迦旃延尊者广说

于是,诸比丘往诣尊者大迦旃[*]延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白曰:“尊者大迦旃[*]延!当知世尊略说此义,不广分别,即从座[*]起,入室宴[*]坐:‘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出外洒散,心不住内,不受而恐怖。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不出外不洒散,心住内,不受不恐怖,如是不复生、老、病、死,是说苦边。’我等便作是念:‘诸贤!谁能广分别世尊向所略说义?’我等复作是念:‘尊者大迦旃[*]延常为世尊之所称誉,及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广分别世尊向所略说义。’唯愿尊者大迦旃[*]延为慈愍故而广说之。”

尔时,尊者大迦旃[*]延告曰:“诸贤!听我说喻,慧者闻喻则解其义。诸贤!犹如有人欲得求,为求实故,持斧入林,彼见大树成根、茎、节、枝、叶、花、实,彼人不触根、茎、节、实,但触枝叶。诸贤所说亦复如是,世尊现在,舍来就我而问此义。所以者何?诸贤!当知世尊是眼、是智、是义、是法、法主、法将,说真谛义,现一切义,由彼世尊。诸贤!应往诣世尊所而问此义:‘世尊!此云何?此何义?’如世尊说者,诸贤等当善受持。”

时,诸比丘白曰:“唯然。尊者大迦旃[*]延!世尊是眼、是智、是义、是法、法主、法将,说真谛义,现一切义,由彼世尊,我等应往诣世尊所而问此义:‘世尊!此云何?此何义?’如世尊说者,我等当善受持。然尊者大迦旃[*]延常为世尊之所称誉,及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广分别世尊向所略说义。唯愿尊者大迦旃[*]延为慈愍故而广说之。”

心是否攀缘外境而散乱

尊者大迦旃[*]延告诸比丘:“诸贤等!共听我所说。诸贤!云何比丘心出外洒散?诸贤!比丘眼见色,识食色相,识着色乐相,识缚色乐相,彼色相味结缚心出外洒散;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识食法相,识着法乐相,识缚法乐相,彼法相味结缚心出外洒散。诸贤!如是比丘心出外洒散。如何让心不向外攀缘散乱诸贤!云何比丘心不出外洒散?诸贤!比丘眼见色,识不食色相,识不着色乐相,识不缚色乐相,彼色相味不结缚心,不出外洒散;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识不食法相,识不着法乐相,识不缚法乐相,彼法相味不结缚心,不出外洒散。诸贤!如是比丘心不出外洒散。

心是否执著于定境

“诸贤!云何比丘心不住内?诸贤!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彼识著离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复次,诸贤!比丘、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彼识着定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复次,诸贤!比丘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得第三禅成就游。彼识著无喜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复次,诸贤!比丘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彼识著舍及念清净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

“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是无量空处成就游,彼识著空智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是无量识处成就游,彼识著识智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是无所有处成就游,彼识著无所有智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彼识著无想智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诸贤!如是比丘心不住内。

“诸贤!云何比丘心住内?诸贤!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彼识不着离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复次,诸贤!比丘觉、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彼识不着定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复次,诸贤!比丘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室,得第三禅成就游。彼识不着无喜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复次,诸贤!比丘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识不着舍及念清净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

“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是无量空处成就游。彼识不着空智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是无量识处成就游,彼识不着识智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是无所有处成就游。彼识不着无所有智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彼识不着无想智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诸贤!如是比丘心住内也。

心是否执著于五阴而恐惧

“诸贤!云何比丘不受而恐怖?诸贤!比丘不离色染,不离色欲,不离色爱,不离色渴。诸贤!若有比丘不离色染,不离色欲,不离色爱,不离色渴者,彼欲得色、求色、着色、住色,色即是我,色是我有,彼欲得色、着色、住色,色即是我,色是我有已,识扪摸色。识扪摸色已,变易彼色时,识转于色。识转于色已,彼生恐怖法,心住于中,因心不知故,便怖惧烦劳,不受而恐怖;如是觉、想、行。比丘不离识染,不离识欲,不离识爱,不离识渴。诸贤!若有比丘不离识染,不离识欲,不离识爱,不离识渴者,彼欲得识、求识、著识、住识,识即是我,识是我有,彼欲得识、求识、著识、住识,识即是我,识是我有已,识扪摸识。识扪摸识已,变易彼识时,识转于识。识转于识已,彼生恐怖法,心住于中,因心不知故,便怖惧烦劳,不受而恐怖。诸贤!如是比丘不受恐怖。

“诸贤!云何比丘不受不恐怖。诸贤!比丘离色染,离色欲,离色爱,离色渴。诸贤!若有比丘离色染、离色欲、离色爱、离色渴者,彼不欲得色,不求色、不着色、不住色,色非是我,色非我有。彼不欲得色,不求色,不着色,不住色,色非是我,色非我有已,识不扪摸色。识不扪摸色已,变易彼色时,识不转于色。识不转于色已,彼不生恐怖法,心不住中,因心知故,便不怖惧,不烦劳,不受,不恐怖;如是觉、想、行。比丘离识染,离识欲,离识爱,离识渴。诸贤!若有比丘离识染,离识欲,离识爱,离识渴者,彼不欲得识,不求识,不着识,不住识,识非是我,识非我有,彼不欲得识,不求识,不着识,不住识,识非是我,识非我有已,识不扪摸识。识不扪摸识已,变易彼识时,识不转于识。识不转于识已,彼不生恐怖法,心不住中,因心知故,便不怖惧,不烦劳,不受,不恐怖。诸贤!如是比丘不受不恐怖。

“诸贤!谓世尊略说此义,不广分别,即从座[*]起,入室宴[*]坐。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出外洒散,心不住内,不受而恐怖。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不出外不洒散,心住内,不受不恐怖,如是不复生、老、病、死,是说苦边。此世尊略说,不广分别义,我以此句、以此文广说如是。诸贤!可往向佛具陈,若如世尊所说义者,诸贤等便可受持。”

于是,诸比丘闻尊者大迦旃[*]延所说,善受持诵,即从坐起,绕尊者大迦旃[*]延三匝而去,往诣佛所,稽首作礼,却坐一面,白曰:“世尊!向世尊略说此义,不广分别,即从座[*]起,入室宴[*]坐。尊者大迦旃[*]延以此句、以此文而广说之。”

世尊闻已,叹曰:“善哉,善哉,我弟子中有眼、有智、有法、有义。所以者何?谓师为弟子略说此义,不广分别,彼弟子以此句、以此文而广说之,如迦旃[*]延比丘所说,汝等应当如是受持。所以者何?以说观义应如是也。”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分别观法经第三竟(二千七百五十一字)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二(八千三百九十四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明本无“第四分别诵”五字。

“住”,元本作“生”。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明本改作“座”。[*]

“宴”,大正藏原为“燕”,今依据宋、元、明、大德寺四本改作“宴”。[*]

“旃”,今依据宋、元二本作“栴”。[*]

“尊者大迦旃延”,巴利本作 Ayasmā Mahā-kaccāna。

“世尊是眼、是智、是义、是法、法主、法将,说真谛义,现一切义,由彼世尊”,巴利本作 Bhagavā jānaṃ.jānāti passaṃ passati cakkhubhūto ñāṇabhūto dhammabhūto brahmabhūto vattā pavattā atthassa ninnetā amatassa dātā dhammasāmī Tathāgato。

“有觉、有观”,巴利本作 Savitakkaṃ Savicāraṃ。

“离生喜、乐”,巴利本作 Nivekaja pītisukha。

元本无“丘”字。

“觉”,元、明二本作“喜觉”。

“静”,宋、元、明、圣四本作“靖”。[*]

“内静、一心”,巴利本作 Ekodibhāva。

大正藏无“处”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宋、元、明、大德寺四本无“不缘彼”三字。

“彼”,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高丽藏补上。

“识”,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高丽藏补上。

明本无“分别观法经第三竟”八字。

“二千七百五十一字”,宋本作“二千七百四十六字”,元、明、圣三本无“二千七百五十一字”八字。

“八千三百九十四字”,宋本作“八千四百一十六字”,元、明、圣三本无“八千三百九十四字”八字。

圣本在“字”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注解]

心出外洒散:心攀缘外境而散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识在外被散乱、被分散”。

心不住内:心不往内(更深入的定境)安住。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心在内被定住”。

不受而恐怖:当有让人难以接受的变化时,则心生恐惧。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经由不执取而战栗”,智髻比丘长老英译为“由于执著而扰动”。

苦边:苦的尽头。

大迦旃延:比丘名,以“善解经律,而能论义”闻名。又作“摩诃迦旃延”、“迦旃延”。

实:此处特指树干中央坚实的心材。

识食色相:南传作“识成为色相的随行者”。

识著离味:觉知执著于(初禅的)“远离(五欲)”的滋味。

内静、一心:内心止静、专注。

识着定味:觉知执著于(第二禅的)“定”的滋味。

离于喜欲:不再贪恋于追求“喜”的欲望。

舍无求游:安住在...的状态。

室:乐住;住于快乐。

识著无喜味:觉知执著于(第三禅的)“离于喜(而安住于舍)”的滋味。

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

不离色染,不离色欲,不离色爱,不离色渴:没有离于色的染著、没有离于色的欲望、没有离于色的贪爱、没有离于色的渴爱。

彼欲得色、求色、着色、住色:他想要得到色、追求色、执着色、依止色。

扪摸:抓取。“扪”读音同“门”。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以比喻要我们在三个层次观察心的执著:

  1. 是否攀缘外境而散乱:心是否在六根应对六境时执著,有如心跑去外面游玩。
  2. 是否执著于定境:心是否执著于定境的滋味,而无法更深入。
  3. 是否执著五阴而有恐惧:当五阴变异时,是否执著五阴、认为五阴是我,而心生恐惧。

第一层次观察六根应对六境,偏向修戒的层次;第二层次观察四禅八定,偏向修定的层次;第三层次观察不执著于五阴、五阴无我,偏向修慧的层次。修行人要一步一步分别观察,减轻执著,提升心的层次。

最终能达成:“心不住中,因心知故,便不怖惧,不烦劳,不受,不恐怖”,这也可说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的基石。

[进阶辨正]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二.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21 14:2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382188796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