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五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梵志品第ⓒ二(有十ⓓ经)(第三念诵)
雨势、歌罗、数 瞿默、象迹喻 [导读:摩竭陀国和跋祇国]摩竭陀国和跋耆国位于印度的东北方,两国隔着恒河。右侧古印度地图东边的“摩揭陀国”和“跋祇国”即这两国。 悉达多太子出家行经摩竭陀国时,摩竭国的频婆娑罗王见到悉达多太子很欢喜,预约他成道后到王舍城接受供养,因此成为第一位听佛说法的国王,如法治化,国力愈来愈强盛。 频婆娑罗王的儿子阿阇世结交恶友提波达多,囚禁父母而篡位,继承了国力强盛的摩竭陀国,并吞周遭各小国。阿阇世王后来因杀害父亲频婆娑罗王的业报而全身长疮,在佛前忏悔后得痊愈,并皈依于佛陀。 跋耆国则是由离车等八个种族组成的联邦共和国,首都是毘舍离,许多人民信奉佛法,颇为富强。 佛陀晚年时,摩竭陀国的国王是阿阇世王,他仍保有扩张国土的野心,眼红于恒河对岸跋耆国的富强,就想要征服对方。不过阿阇世王曾见识佛陀的种种智慧及神通,因此在出兵跋耆国前,派遣大臣雨势向佛陀咨询。 战事一触即发,究竟阿阇世王会战胜还是战败,还是会两败俱伤呢?佛陀会如何回答阿阇世王的咨询呢? 接下来这经记载了这则历史以及当时佛陀的开示。 (一四二)中阿含ⓖ梵志品雨势经第一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在鹫岩山ⓗ①中。 尔时,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②,与跋耆ⓚ③相憎,常在眷属数作是说:“跋耆国人有大如意足④,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我当断灭跋耆人种,破坏跋耆,令跋耆人遭无量厄。” 于是,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闻世尊游王舍城,在鹫岩山中,便告大臣雨势ⓛ⑤曰:“我闻沙门瞿昙游王舍城,在鹫岩山中。雨势!汝往至沙门瞿昙所,汝持我名问讯圣体安快无病,气力如常耶?当作是语:‘瞿昙!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问讯圣体安快无病,气力如常耶?瞿昙!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与跋耆相憎,常在眷属数作是说:“跋耆国人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我当断灭跋耆人种,破坏跋耆,令跋耆人遭无量厄。”沙门瞿昙当何所说?’雨势!若沙门瞿昙有所说者,汝善受持。所以者何?如是之人,终不妄说。” 大臣雨势受王教已,乘最好乘,与五百乘俱出王舍城,即便往诣鹫岩山中。登鹫岩山,下车步进,往诣佛所,便与世尊共相问讯,却坐一面,白曰:“瞿昙!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问讯圣体安快无病,气力如常耶?瞿昙!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与跋耆相憎,常在眷属数作是说:‘跋耆国人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我当断灭跋耆人种,破坏跋耆,令跋耆人遭无量厄。’沙门瞿昙当何所说?” 世尊闻已,告曰:“雨势!我昔曾游于跋耆国,彼国ⓜ有寺名遮和ⓝ罗ⓞⓟ。雨势!尔时我为跋耆国人说七不衰法⑥,跋耆国人则能受行七不衰法。雨势!若跋耆国人行七不衰法而不犯者,跋耆必胜,则为不衰。” 大臣雨势白世尊曰:“沙门瞿昙略说此事,不广分别,我等不能得解此义,愿沙门瞿昙广分别说,当令我等得知此义。” 世尊告曰:“雨势!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广说此义。”大臣雨势受教而听。 是时,尊者阿难执拂侍佛,世尊回顾问曰:“阿难!颇闻跋耆数数集会,多聚集⑦耶?”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我闻跋耆数数集会,多聚集也。” 世尊即告大臣雨势:“若彼跋耆数数集会,多聚集者,跋耆必胜,则为不衰。” 世尊复问尊者阿难:“颇闻跋耆共俱集会,俱作跋耆事,共俱起⑧耶?”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我闻跋耆共俱集会,俱作跋耆事,共俱起也。” 世尊复告大臣雨势:“若彼跋耆共俱集会,俱作跋耆事,共俱起者,跋耆必胜,则为不衰。” 世尊复问尊者阿难:“颇闻跋耆未施设者不更施设,本所施设而不改易,旧跋耆法善奉行⑨耶?”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我闻跋耆未施设者不更施设,本所施设而不改易,旧跋耆法善奉行也。” 世尊复告大臣雨势:“若彼跋耆未施设者不更施设,本所施设而不改易,旧跋耆法善奉行者,跋耆必胜,则为不衰。” 世尊复问尊者阿难:“颇闻跋耆不以力势而犯他妇、他童女⑩耶?”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我闻跋耆不以力势而犯他妇、他童女也。” 世尊复告大臣雨势:“若彼跋耆不以力势而犯他妇、他童女者跋耆必胜,则为不衰。” 世尊复问尊者阿难:“颇闻跋耆有名德尊重者,跋耆悉共宗敬、恭奉、供养,于彼闻教则受⑪耶?”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我闻跋耆有名德尊重者,跋耆悉共宗敬、恭奉、供养,于彼闻教则受。” 世尊复告大臣雨势:“若彼跋耆有名德尊重者ⓢ,跋耆悉共宗敬、恭奉、供养,于彼闻教则受者,跋耆必胜,则为不衰。” 世尊复问尊者阿难:“颇闻跋耆所有旧寺,跋耆悉共修饰,遵奉、供养、礼事,本之所施常作不废,本之所为不减损⑫耶?”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我闻跋耆所有旧寺,跋耆悉共修饰,遵奉、供养、礼事,本之所施常作不废,本之所为不减损也。” 世尊复告大臣雨势:“若彼跋耆所有旧寺,跋耆悉共修饰,遵奉、供养、礼事,本之所施常作不废,本之所为不减损者,跋耆必胜,则为不衰。” 世尊复问尊者阿难:“颇闻跋耆悉共拥护诸阿罗诃,极大爱敬,常愿未来阿罗诃者而欲令来,既已来者乐恒久住,常使不乏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⑬耶?”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我闻跋耆悉共拥护诸阿罗诃,极大爱敬,常愿未来阿罗诃者而欲令来,既已来者乐恒久住,常使不乏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 世尊复告大臣雨势:“若彼跋耆悉共拥护诸阿罗诃,极大爱敬,常愿未来阿罗诃者而欲令来,既已来者乐恒久住,常使不乏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者,跋耆必胜,则为不衰。雨势!跋耆行此七不衰法,诸受持此七不衰法者,跋耆必胜,则为不衰。” 于是,大臣雨势即从坐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瞿昙!设彼跋耆成就一ⓣ不衰法者,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不能伏彼,况复具七不衰法耶?瞿昙!我国事多,请退还归。” 世尊报曰:“欲去随意。” 于是,大臣雨势闻佛所说,则善受持,起绕世尊三匝而去。 大臣雨势去后不久。于是,世尊回顾告曰:“阿难!若有比丘依鹫岩山处处住者,宣令一切尽集讲堂,一切集已,便来白我。” 尊者阿难即受佛教:“唯然。世尊!”是时,尊者阿难便行宣令:“若有比丘依鹫岩山处处住者,今令一切尽集讲堂。”一切集已,还诣佛所,稽首作礼,却住一面,白曰:“世尊!我已宣令:‘若有比丘依鹫岩山处处住者,悉令一切尽集讲堂。’今皆已集,唯愿世尊自知其时。” 于是,世尊将尊者阿难往诣讲堂,于比丘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今为汝说七不衰法,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白曰:“唯然。” 佛言:“云何为七?若比丘数数集会,多聚集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若比丘共齐集会,俱ⓤ作众事,共俱起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若比丘未施设事不更施设,本所施设而不改易,我所说戒善奉行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若比丘此‘未来有爱,喜、欲共俱,爱乐彼彼ⓥ’有起不随⑭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若比丘有长老上尊俱学梵行,比丘悉共宗敬、恭奉、供养,于彼闻教则受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若比丘有无事处山林高岩,闲居静处,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宴ⓦ坐,乐住不离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若比丘悉共拥护诸梵行者,至重爱敬,常愿未来诸梵行者而欲令来,既已来者乐恒久住,常使不乏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 于是,世尊复告诸比丘曰:“我为汝等更说七不衰法,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白曰:“唯然。” 佛言:“云何为七?若比丘尊师,恭敬、极重供养、奉事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若比丘法、众⑮、戒、不放逸、供给⑯、定,恭敬、极重供养、奉事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我为汝等更说七不衰法,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白曰:“唯然。” 佛言:“云何为七?若比丘不行于业,不乐于业,不习业⑰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不行哗说,不乐哗说,不习哗说⑱者;不行聚会,不乐聚会,不习聚会者;不行杂合,不乐杂合,不习杂合⑲者;不行睡眠,不乐睡眠,不习睡眠者;不为利,不为誉,不为他人行梵行者;不为暂尔,不为德胜,于其中间舍方便,令德胜⑳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我为汝等更说七不衰法,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白曰:“唯然。” 佛言:“云何为七?若比丘成就信财、戒财、惭财、愧财、博ⓨ闻财、施财,成就慧财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我为汝等更说七不衰法,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白曰:“唯然。” 佛言:“云何为七?若比丘成就信力、精ⓩ进力、惭力、愧力、念力、定力,成就慧力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我为汝等更说七不衰法,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白曰:“唯然。” 佛言:“云何为七?若比丘修念觉支Ⓐ,依舍离、依无欲、依灭尽,趣向出要,择Ⓑ法、精进、喜、息、定;修舍觉支[*],依舍离、依无欲、依灭尽,趣向出要法Ⓒ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我为汝等更说七不衰法,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白曰:“唯然。” 佛言:“云何为七?七灭诤若比丘应与面前律㉑与面前律,应与忆律㉒与忆律,应与不痴律㉓与不痴律,应与自发露㉔与自发露,应与居㉕与居,应与展转㉖与展转,众中起诤,当以如弃粪扫止诤㉗法止之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今为汝等说六慰劳法㉘,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白曰:“唯然。” 佛言:“云何为六?以慈身业向诸梵行,是慰劳法,爱法乐法,令爱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摄,得沙门,得Ⓓ一心,得精进,得涅槃。如是慈口业、慈意业。若有法利,如法得利,自所饭食,至在钵中,如是利分,布施诸梵行,是慰劳法。爱法乐法,令爱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摄,得沙门,得一心,得精进,得涅槃。若有戒不缺、不穿、无秽、无黑,如地不随他,圣所称誉,具善受持,如是戒分,布施诸梵行,是慰劳法。爱法乐法,令爱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摄,得沙门,得一心,得精进,得涅槃。若有见是圣出要,明了深达,能正尽苦,如是见分,布施诸梵行,是慰劳法。爱法乐法,令爱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摄,得沙门,得一心,得精进,得涅槃。我向所言六慰劳法者,因此故说。”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雨势Ⓔ经第一竟Ⓕ(三千七字)Ⓖ [校勘]ⓐ “含”,圣本作“鋡”。[*] ⓑ 圣本无“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十三字。 ⓒ “第”,明本作“第十”。 ⓓ “十”,大正藏原为“一十”,宋、元二本作“十一”,明本作“二十”,圣本作“十”,今依据圣本改作“十”。 ⓔ “何”,圣本作“阿”。 ⓕ “和”,大正藏原为“惒”,今依据圣本改作“和”。 ⓖ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鹫岩山”,巴利本作 Gijjhakūṭa pabbata。 ⓘ “陀”,圣本作“他”。[*] ⓙ “未生怨鞞陀提子”,巴利本作 Ajātasattu Vedehiputta。 ⓚ “跋耆”,巴利本作 Vajjī。 ⓛ “雨势”,巴利本作 Vassakāra。 ⓜ 圣本无“国”字。 ⓝ “和”,大正藏原为“惒”,今依据圣本改作“和”。 ⓞ “罗”,大正藏原为“逻”,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罗”。 ⓟ “遮和罗”,巴利本作 Sārandada。 ⓠ 圣本无“阿难执拂侍佛,世尊回顾问曰:“阿难!颇闻䟦耆数数集会,多聚集耶?”尊者”二十八字。 ⓡ “白”,圣本作“句”。 ⓢ 元、明、圣三本无“者”字。 ⓣ “一”,明本作“七”。 ⓤ “俱”,圣本作“具”。 ⓥ 圣本无“彼”字。 ⓦ “宴”,圣本作“燕”。 ⓧ “时”,圣本作“持”。 ⓨ 圣本无“博”字。 ⓩ 宋、元、明、圣四本无“精”字。 Ⓐ “支”,圣本作“枝”。[*] Ⓑ “择”,圣本作“释”。 Ⓒ 大正藏无“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圣本无“得”字。 Ⓔ “势”,宋本作“舍”。 Ⓕ 明本无“雨势经第一竟”六字。 Ⓖ 宋、元、明、圣四本无“三千七字”四字。 [注解]① 鹫岩山:即灵鹫山。因山顶似鹫头、且山中多鹫而得名。位于摩竭陀国王舍城东北角。音译“耆阇崛山”。 ② 未生怨鞞陀提子:即阿阇世王,优婆塞名,摩竭陀国王舍城的统治者,父亲是频婆娑罗王,母亲是韦提希(鞞陀提)夫人,在怀胎时命相师都说此儿会害其父,因此名为阿阇世,意思是“未生以前结怨”(“未生怨”)。长大后被立为太子,却结交恶友提波达多,囚禁父母,自立为王,并吞诸小国,建立统一印度的基础,并与波斯匿王交战数次。后因杀害父亲频婆娑罗王的业报而全身长疮,在佛前忏悔后得痊愈,并皈依于佛陀,成为佛教的大护法,并在佛灭后护持第一次的经典结集。又译为“阿阇世毘提希子”、“韦提希子阿阇世”。 ③ 跋耆: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摩竭陀国的北方,当今印度东北部,是由八个种族组成的联邦共和国,又称为“金刚国”,首都是毘舍离。又译为拔耆、跋祇、跋阇。 ④ 有大如意足: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超级有能力。 ⑤ 雨势:优婆塞名,是摩竭陀国阿阇世王的大臣,以建筑巴陵弗城防御跋耆而闻名。又译为“禹舍”、“雨舍”、“婆利迦”。 ⑥ 七不衰法:七个能让国家或团体兴盛不衰退的方法。又译为“七不退法”、“七不退转法”。 ⑦ 数数集会,多聚集:频繁地集会,讨论政事。《长阿含经》译为“数相集会,讲议正事”。 ⑧ 俱作跋耆事,共俱起:同心协力地作国事。《长阿含经》译为“君臣和顺,上下相敬”。 ⑨ 旧跋耆法善奉行:好好地遵守国家固有的法律。《长阿含经》译为“奉法晓忌,不违礼度”。 ⑩ 不以力势而犯他妇、他童女:不仗势调戏、侵犯他人的妻子及女儿。《长阿含经》译为“闺门真正洁净无秽,至於戏笑,言不及邪”。 ⑪ 有名德尊重者,跋耆悉共宗敬、恭奉、供养,于彼闻教则受:共同尊敬奉养有德的师长。《长阿含经》译为“孝事父母,敬顺师长”。 ⑫ 所有旧寺,跋耆悉共修饰,遵奉、供养、礼事,本之所施常作不废,本之所为不减损:整修、供奉旧有的寺庙,不中断在寺庙的布施和礼仪。《长阿含经》译为“恭于宗庙,致敬鬼神”。 ⑬ 悉共拥护诸阿罗诃,极大爱敬,常愿未来阿罗诃者而欲令来,既已来者乐恒久住,常使不乏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都共同护持圣者,极为爱戴恭敬,常希望有圣者来,已来的圣者则能安住,供养生活上各种所须,不虞馈乏。《长阿含经》译为“宗事沙门,敬持戒者,瞻视护养,未尝懈惓”。 ⑭ 此‘未来有爱,喜、欲共俱,爱乐彼彼’有起不随:每当有“对未来存在的渴爱,伴随着贪欲、喜爱,到处喜爱、执著”,则不随顺,而离欲。《长阿含经》译为“净修梵行,不随欲态”。 ⑮ 众:即“比丘众”,僧团。 ⑯ 供给:给予、布施。《中阿含经》卷十五〈王相应品 1〉第69经作“布施”,相当的《长阿含经》经文作“父母”。 ⑰ 不行于业,不乐于业,不习业:不造作业、不乐于造作业、不学习造作业。《长阿含经》译为“乐于少事,不好多为”。 ⑱ 不行哗说,不乐哗说,不习哗说:不喧哗、不乐于喧哗、不学习喧哗。《长阿含经》译为“乐于静默,不好多言”。 ⑲ 不行杂合,不乐杂合,不习杂合:不混杂、不乐于混杂、不学习混杂(在家或外道的人事物)。《长阿含经》译为“不与恶人而为伴党”。 ⑳ 不为暂尔,不为德胜,于其中间舍方便,令德胜:不是为了暂时的修行成果,不是为了德性更高,但在修行的道路上舍去权宜的方法,持续地让德性更高。《长阿含经》没有相当的句子,《增壹阿含经》译为“起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习于禅行,忍诸法教”。 ㉑ 面前律:以面对面的对质来止诤。本项及以下的“七灭诤”可见《中阿含经》卷五十二第196经。【以下七条有待仔细研究确认。】 ㉒ 忆律:以回忆事情的发生经过来止诤。 ㉓ 不痴律:若比丘精神失常而犯戒,则不加怪罪,等他病愈行为恢复正常。 ㉔ 自发露:以公开显现而止诤。 ㉕ 居:有人犯戒但不忏悔,如同在原地打转时,以宣告该人坏品格而止诤。 ㉖ 展转:以多位比丘相劝或多数决而止诤。 ㉗ 如弃粪扫止诤:当小诤讼拖太久未解决可能会引起更多诤讼时,以像掩覆草在粪上以盖住气味的方法,不计前嫌互相道歉而止诤。(注:“粪”作动词时是“弃、扫”之义,“粪扫”通常就是“扫除”之义,未必与粪便相关。此条在律部大都是说“如草布/覆地”、“草掩”等。ywliu) ㉘ 六慰劳法:六个让僧团和睦相处的原则。又译为“六和敬”、“六重之法”。 [对应经典]待加上 [读经拾得]
阿阇世王在出兵跋耆国前,派大臣雨势向佛陀咨询。 佛陀询问阿难尊者,跋耆国人是否具有“七不衰法”:
阿难尊者一一给予肯定的回复。大臣雨势听了后回报阿阇世王,阿阇世王就打消了侵略的计划,改攻为守,在恒河此岸建立了华氏城。 跋耆国人的七不衰法中,前三者为良好的政治(众人之事),包括勤劳地集会沟通论政,根据集会的结论同心协力地执行,并且尊重以前所制的法律,不会朝令夕改而让人民无所适从。 第四个为不犯他妇女,这是不邪淫戒的内容,也显示有权势的人不欺负弱势。妇女得以安居,民众的家庭也才稳固。 后三者则备妥了未来的资粮,包括尊重长者而有助于传承社会经验,尊重塔庙而慎终追远,尊重阿罗汉而植下大福田。 前四者能让人民现世安乐,后三者能让人民后世安乐,现世、后世都安乐了,国家自然愈来愈强盛。 另一方面,这七不衰法也显示了国家的凝聚力,从人民之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法规、个人与异性、个人与长辈、个人与鬼神、到个人与圣者间,如果都有凝聚力,自然能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国家。
在说了能让国家不败的“七不衰法”后,佛陀也说了能让僧团不坏的七不衰法,第一组为:
这七项大致为跋耆的七不衰法升华为僧团应用的版本,前三者关于僧团事务的处理,第四者为内心不贪著,后三者关于出世的修习。
本经所提到能让国家及僧团不败的七不衰法,各对应经典内容不尽相同,整理比对列表如下: 跋耆国人的七不衰法:
其中《增壹阿含经》有三法似乎对应到其它经后续的七不衰法中。 以下各表格中的“主题名”及“结果”皆承继上表,因此不赘录。 比丘的七不衰法之二:
这七个都能长养法身慧命,因此应当恭敬。除了“不放逸”以外的六个,在《长阿含经》卷九称为“六增法”。 比丘的七不衰法之三:
比丘的七不衰法之四:
这七个在《长阿含经》卷九称为“七增法”。 比丘的七不衰法之五:
《长阿含经》和南传《长部尼柯耶》的内容则不相同,是关于厌离生死世间的七想,《长阿含经》卷九称为“七生法”。 比丘的七不衰法之六:
比丘的七不衰法,由前到后,大致是从初学渐近到成就的阶段。 《中阿含经》接下来还有列出七不衰法之七,即在僧团中妥善执行律制的七灭诤法:应与面前律与面前律、应与忆律与忆律、应与不痴律与不痴律、应与自发露与自发露、应与居与居、应与展转与展转、众中起诤,当以如弃粪扫止诤法止之。这一段是对应经典所没有的。 六慰劳法:
《长阿含经》接下来还有列出六不退法之二,即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这一段是对应经典所没有的。
因为跋耆国具足七不衰法,阿阇世王警觉到自己无法攻下跋耆国,所以转攻为守,派大臣雨势在跋耆国对岸建立了华氏城,如法治化,以作防御。依据《长阿含经》,佛陀后来也为华氏城的人民说法,让他们能长治久安。 华氏城即后来印度孔雀王朝的首都,孔雀王朝成为史上第一个统一印度的帝国,其第三代统治者阿育王更成就了印度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时期。 如果当初阿阇世王攻打跋耆国,而非着重于国内的励经图治,只会两败俱伤,也就不会有华氏城的兴起。正由于阿阇世王听从佛陀的教诲,而种下了后世强盛的种子。 在两国的竞争中,佛陀并没有选边站,只有平等地以佛法教导各国怎么如法治化,才能长治久安。 (一四三)中阿含[*]ⓐ梵志品伤歌罗ⓑ经第二(第三念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伤歌罗[*]ⓓ摩纳①中后彷徉,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白曰:“瞿昙!我欲有所问,听乃敢陈。” 世尊告曰:“摩纳!若有疑者,恣汝所问。” 伤歌罗[*]摩纳即便问曰:“瞿昙!梵志如法行乞财物,或自作斋②,或教作斋③。瞿昙!若自作斋,教作斋者,彼一切行无量福迹④ⓔ,以因斋故。沙门瞿昙弟子随族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自调御,自息止,自灭讫。如是沙门瞿昙弟子随族行一福迹[*],不行无量福迹⑤[*],因学道故。” 尔时,尊者阿难执拂侍佛。于是,尊者阿难问曰:“摩纳!此二ⓕ道迹[*],何者最上、最妙、最胜耶?” 伤歌罗[*]摩纳语曰:“阿难!沙门瞿昙及阿难,我俱恭敬、尊重、奉祠。” 尊者阿难复语曰:“摩纳!我不问汝恭敬、尊重、奉祠谁;我但问汝此二道迹[*],何者最上、最妙、最胜耶?” 尊者阿难至再三问曰:“摩纳!此二道迹[*],何者最上、最妙、最胜耶?” 伤歌罗[*]摩纳亦再三语曰:“阿难!沙门瞿昙及阿难,我俱恭敬、尊重、奉祠。” 尊者阿难复语曰:“摩纳!我不问汝恭敬、尊重、奉祠谁;我但问汝此二道迹,何者最上、最妙、最胜耶?” 于是,世尊便作是念:“此伤歌罗[*]摩纳为阿难所屈,我宁可救彼。” 世尊知已,告曰:“摩纳!昔日王及群臣普集大会,共论何事?以何事故共集会耶?” 伤歌罗[*]摩纳答曰:“瞿昙!昔日王及群臣普集大会,共论如此事:‘何因何缘,昔沙门瞿昙施设少戒,然诸比丘多得道者?何因何缘,今沙门瞿昙施设多戒,然诸比丘少得道耶?’瞿昙!昔日王及群臣普集大会,共论此事,以此事故共集会耳。” 尔时,世尊告曰:“摩纳!我今问汝,随所解答。于意云何?若使有一沙门梵志自行如是道、如是迹[*],行此道、行此迹[*]已,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为他说,我自行如是道、如是迹[*],行此道、行此迹[*]已,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汝等共来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迹[*],行此道、行此迹[*]已,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迹[*],行此道、行此迹[*]已,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为他说,他为彼ⓖ说,如是展转无量百千。于摩纳意云何?我弟子随族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行一福迹[*],不行无量福迹[*],因学道故耶?” 伤歌罗[*]摩纳答曰:“瞿昙!如我解沙门瞿昙所说义,彼沙门瞿昙弟子随族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行无量福迹[*],不行一福迹[*],因学道故。” 世尊复告伤歌罗[*]曰:“有三示现:如意足示现⑥、占念示现⑦、教训示现⑧。摩纳!云何如意足示现?有一沙门梵志,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于如意足心得自在,行无量如意足之ⓗ功德,谓分一为众,合众为一,一则住一,有知有见,不碍石壁,犹如行空。没地如水,履ⓘ水如地,结跏ⓙ趺坐,上升虚空,犹如鸟翔。今此日月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以手扪摸⑨,身至梵天。摩纳!是谓如意足示现。 “摩纳!云何占念示现?有一沙门梵志,以他相占他意⑩,有是意、如是意、实有是意,无量占不少占,彼一切真谛而无有虚设。不以他相占他意者,但以闻天声及非人声而占他意⑪,有是意、如是意、实有是意,无量占不少占,彼一切真谛而无有虚设。不以他相占他意,亦不闻天声及非人声占他意者,但以他念、他思、他说,闻声已,占他意⑫,有是意、如是意、实有是意,无量占不少占,彼一切真谛而无有虚设。不以他相占他意,亦不以闻天声及非人声占他意,亦不以他念、他思、他说,闻声已占他意者,但以见他入无觉无观定,见已,作是念:‘如此贤者不念不思,如意所愿。’彼贤者从此定觉ⓚ,如是念。彼从此定觉[*]即如是如是念,彼亦占过去,亦占未来,亦占现在⑬,久所作、久所说,亦占安静处、住安静处,亦占至心、心所有法。摩纳!是谓占念示现。 “摩纳!云何教训示现?有一沙门梵志自行如是道、如是迹[*],行此道、行此迹[*]已,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为他说:‘我自行如是道、如是迹[*],行此道、行此迹[*]已,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汝等共来,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迹[*],行此道、行此迹[*]已,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迹[*],行此道、行此迹[*]已,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为他说,他为彼[*]说,如是展转无量百千。摩纳!是谓教训示现。此三示现,何者示现最上、最妙、最胜耶?” 伤歌罗[*]摩纳答曰:“瞿昙!若有沙门、梵志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于如意足心得自在,乃及身至梵天者,瞿昙!此自作自有,自受其报。瞿昙!于诸示现,此示现大法。瞿昙!若有沙门、梵志以他相占他意,乃至占心、心所有法者。瞿昙!此亦自作自有,自受其报。瞿昙!于诸示现,此亦示现大法。瞿昙!若有沙门、梵志自行如是道、如是迹[*],行此道、行此迹[*]已,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为他说,他为彼[*]说,如是展转无量百千者。瞿昙!于三示现,此示现最上、最妙、最胜。” 世尊复问伤歌罗[*]曰:“于三示现,称叹何示现?” 伤歌罗[*]摩纳答曰:“瞿昙!于三示现,我称说沙门瞿昙。所以者何?沙门瞿昙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心得自在,乃及身至梵天;沙门瞿昙以他相占他意,乃至占心、心所有法;沙门瞿昙示现如是道、如是迹[*],行此道、行此迹[*]已,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沙门瞿昙为他说,他为彼[*]说,如是展转无量百千。瞿昙!是故于三示现,我称叹沙门瞿昙!” 于是,世尊告曰:“摩纳!汝善达此ⓜ论。所以者何?我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于如意足心得自在,乃及身至梵天。摩纳!我以他相占他意,乃至占心、心所有法。摩纳!我自行如是道、如是迹[*],行此道、行此迹[*]已,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我为他说,他为彼[*]说,如是展转无量百千。摩纳!是故汝善达此论,汝当ⓝ如是善受善持ⓞ。所以者何?此所说义,应当如是。” 于是,伤歌罗[*]摩纳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世尊!我今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唯ⓟ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 佛说如是。伤歌罗[*]摩纳、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伤歌罗[*]经第二竟ⓡ(二千二百五十二字)ⓢ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罗”,大正藏原为“逻”,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罗”。[*] ⓒ 明本无“第三念诵”四字。 ⓓ “伤歌罗”,巴利本作 Saṅgārava。 ⓔ “迹”,圣本作“迹”。[*] ⓕ “二”,元本作“一”。 ⓖ “彼”,大正藏原为“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 “之”,宋本作“心”。 ⓘ “履”,大正藏原为“覆”,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履”。 ⓙ “跏”,大正藏原为“加”,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跏”。 ⓚ “觉”,大正藏原为“寤”,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觉”。[*] ⓛ “真”,圣本作“汝等共来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迹行此道行此迹已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迹行此道行此迹已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尽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更受有知如真”共一百十九字。 ⓜ 圣本无“此”字。 ⓝ “当”,宋本作“常”。 ⓞ “持”,宋、元、明三本作“受”。 ⓟ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 “说”,大正藏原为“设”,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说”。 ⓡ 明本无“伤歌罗经第二竟”四字。 ⓢ 宋、元、明、圣四本无“二千二百五十二字”八字。 [注解]① 摩那:“青年”的音译。又译为“摩那婆”、“摩纳磨”。 ② 作斋:在这里特指祭祀。按:“斋”原指婆罗门教在祭祀前一天的斋戒沐浴,引申指“祭祀”,在佛教则取其“清净”的意思。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祭祀”。 ③ 教作斋:教他人祭祀。 ④ 彼一切行无量福迹:那些(自己祭祀以及被教祭祀的)所有人都造作了无边无际的福报。 ⑤ 行一福迹,不行无量福迹:造作了一个福报,没有造作无边无际的福报。 ⑥ 如意足示现:展示神足通。神足通是能依意念飞行、前往不论远近的地方、或转变物质的神通。又译为“神足变化示现”。 ⑦ 占念示现:展示他心通。他心通是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么的神通。又译为“他心示现”。 ⑧ 教训示现:开示说法教诲弟子。又译为“教诫示现”。 ⑨ 扪摸:抓取。“扪”读音同“门”。 ⑩ 以他相占他意:借由察言观色,而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么。 ⑪ 以闻天声及非人声而占他意:借由天人告知或鬼神告知,而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么。 ⑫ 以他念、他思、他说,闻声已,占他意:借由与他人的互动,(将心比心)感知他人的念头、思考、诉说,听到声音了,而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么。按:他念、他思、他说是由内心念头向外发声的过程,修行人也可闻声后由外向内回溯至他人的心念。 ⑬ 见他入无觉无观定,见已,作是念:‘如此贤者不念不思,如意所愿。’彼贤者从此定觉,如是念。彼从此定觉即如是如是念,彼亦占过去,亦占未来,亦占现在:(旁人)见到修行者入无觉无观定(第二禅),见到后,(旁人)想着:“这位贤者不起念头、不思考,只照着他的意愿(入定)。”那位贤者出定后,就(知道旁人)这么想。那位贤者出定后,就(知道旁人)这么想、这么想,他能够知道(旁人)过去的想法、以及未来的想法、以及现在的想法。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年轻人伤歌罗说:“婆罗门教中自己祭祀且教他人祭祀,大家都能有福报,因此有无边无际的福报。佛弟子出家修道,则只让自己有福报。” 阿难尊者反问他:“祭祀与修道,哪一个最殊胜?”伤歌罗或许是没把握、或许不敢正面冲突,就答非所问,说释迦牟尼佛和阿难都好。 佛陀知道他答不出来,而帮他解围,借由国王及大臣刚好讨论的议题:“为什么以前戒少时,得道的佛弟子多;现在戒多了,得道的佛弟子反而少了?”来向他开示:修行解脱道,比起祭祀这些表相来得更为重要。再者,修行解脱道,是治本之道,又可带领更多人解脱,比起自己一人因为祭祀得福,自然来得更好。 佛陀也借由询问伤歌罗:“神足教诫、他心教诫、教训教诫哪个最好?”以作进一步地分析。神足教诫和他心教诫都只能使当事人得益,况且对方也可能觉得只是巧合或是外道的法术,而教训教诫能使所有辗转听闻法义的人通通得益,因此教训教诫是最好的。 借由这样的讨论,伤歌罗领会到修道比祭祀更重要,也皈依三宝,成为佛弟子。 现世仍常见某些不讲究修行的宗教,宣称该宗教对于慈善甚至政治都有很多贡献,不像佛教只顾自己修行。本经的问答则破除了这种谬见,从自心下手,才能由根本上由内而外利益众生。 《杂阿含经》卷三十二第906经记载大迦叶尊者也问过佛陀这个问题:“为何以前制的戒少而乐于清净修行的人多,现在制的戒多但乐于清净修行的人少?”佛陀回答是因为众生身口意恶业多、善法退减。根据戒律“随犯随制”的原则,这时制定的戒条自然会较多。 另外,《杂阿含经》卷八第197经也有解说本经提到的三种示现。 (一四四)中阿含[*]ⓐ梵志品算数目揵连经第三(第三念诵)ⓑ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东园鹿子母堂。 尔时,算数梵志目揵连ⓒ中后彷徉,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白曰:“瞿昙ⓓ!我欲有所问,听乃敢陈。” 世尊告曰:“目揵连!恣汝所问,莫自疑难。” 算数目揵连则便问曰:“瞿昙!此鹿子母堂渐次第作,转后成讫。瞿昙!此鹿子母堂隥ⓔ梯①,初升一隥ⓕ,后二、三、四。瞿昙!如是此鹿子母堂渐次第上。瞿昙!此御象者,亦渐次第调御成讫,谓因钩故。瞿昙!此御马者,亦渐次第调御成讫,谓因䩙ⓖ故。瞿昙!此刹利亦渐次第至成就讫,谓因捉弓箭故。瞿昙!此诸梵志亦渐次第至成就讫,谓因学经书故。瞿昙!我等学算数,以算数存命,亦渐次第至成就讫。若有弟子,或男或女,始教一一数,二、二、三、三、十、百、千、万,次第至上。瞿昙!如是我等学算数,以算数存命,渐次至成就ⓗ讫。沙门瞿昙!此法、律中,云何渐次第作至成就讫?” 世尊告曰:“目揵连!若有正说渐次第作,乃至成就ⓘ讫。目揵连!我法、律中谓正说。所以者何?目揵连!我于此法、律渐次第作至成就讫。目揵连!若年少比丘初来学道,始入法、律者,如来先教:‘比丘!汝来身护命清净,口、意护命清净。’目揵连!若比丘身护命清净,口、意护命清净者,如来复上教:‘比丘!汝来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目揵连!若比丘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者,如来复上教:‘比丘!汝来观内身如身,莫念欲相应念,至观觉、心、法如法,莫念ⓙ非法相应念。’ “目揵连!若比丘观内身如身,不念欲相应念,至观觉ⓚ、心、法如法,不念非法相应念者,如来复上教:‘比丘!汝来守护诸根,常ⓛ念闭塞,念欲明达,守护念心而得成就,恒起正知,若眼见色,然不受相,亦不味色,谓忿诤故②,守护眼根。心中不生贪伺、忧戚、恶不善法,趣向彼故,守护眼根。如是耳、鼻、舌、身,若意知法,然不受相,亦不味法,谓忿诤故,守护意根。心中不生贪伺、忧戚、恶不善法,趣向彼故,守护意根。’ “目揵连!若比丘守护诸根,常念闭塞,念欲明达,守护念心而得成就,恒起正知,若眼见色,然不受相,亦不味色,谓忿诤故,守护眼根。心中不生贪伺、忧戚、恶不善法,趣向彼故,守护眼根。如是耳、鼻、舌、身,若意知法,然不受相,亦不味法,谓忿ⓜ诤故,守护意根。心中不生贪伺、忧戚、恶不善法,趣向彼故,守护意根者,如来复上教:‘比丘!汝来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申ⓝ低仰,仪容庠序③,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正知之。’ “目揵连!若比丘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申[*]低仰,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正知者,如来复上教:‘比丘!汝来独住远离,在无事处,或至树下空安静ⓢ处、山岩石室、露地穰积,或至林中,或ⓣ在冢ⓤ间。汝已在无事处,或至树下空安静[*]处,敷尼师坛ⓥ,结跏ⓦ趺坐,正身正愿,反ⓧ念不向,断除贪伺ⓨ,心无有诤。见他财物、诸生活具,莫起贪伺,欲令我得,汝于贪伺净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掉ⓩ悔、断疑、度惑,于诸善法无有犹豫,汝于疑惑净除其心。汝断此五盖、心秽、慧羸④、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目揵连!若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者,目揵连!如来为诸年少比丘多有所益,谓训诲教诃。目揵连!若有比丘、长老、上尊、旧学梵行,如来复上教,谓究竟讫一切漏尽。” 算数目揵连即复问曰:“沙门瞿昙!一切弟子如是训诲,如是教诃,尽得究竟智必涅槃耶?” 世尊答曰:“目揵连!不一向得,或有得者,或不Ⓐ得者。” 算数目揵连复更问曰:“瞿昙!此中何因何缘,有涅槃、有涅槃道?沙门瞿昙现在导Ⓑ师,或有比丘如是训诲,如是教诃,得究竟涅槃Ⓒ,或复不得耶?” 世尊告曰:“目揵连!我还问汝,随所解答。目揵连!于意云何?汝知王舍城处,谙Ⓓ彼道耶?” 算数目揵连答曰:“唯然。我知王舍城处,亦谙[*]彼道。” 世尊问曰:“目揵连!若有人来欲见彼王,至王舍城。其人问汝:‘我欲见王,至王舍城,算数目揵连知王舍城处,谙[*]彼道径,可示语我耶?’汝告彼人曰:‘从此东行至彼某村,从某村去当至某邑,如是展转至王舍城。若王舍城外有好园林,其地平正,楼观浴池,若干华树,侠Ⓔ长流河,又有清泉尽见尽知。’彼人闻汝语,受汝教已,从此东行,须臾不久,便舍Ⓕ正道,从恶道还。若王舍城外有好园林,其地平正,楼观浴池,若干华树,侠[*]长流河,又有清泉,彼尽不见,亦不知也。 “复有人来欲见彼王,至王舍城。其人问汝:‘我欲见王,至王舍城。算数目揵连知王舍城处,谙[*]彼道径,可示语我耶?’汝告彼人曰:‘从此东行至彼Ⓖ某村,从某村去当至某邑,如是展转至王舍城。若王舍城外有好园林,其地平正,楼观浴池,若干华树,侠[*]长流河,又有清泉,尽见尽知。’彼人闻汝语,受汝教已,即从此东行至彼某村,从某村去得至某邑,如是展转至王舍城。若王舍城外有好园林,其地平正,楼观浴池,若干华树,侠[*]长流河,又有清泉,尽见尽知。 “目揵连!此中何因何缘,有彼王舍城,有王舍城道?汝现在导[*]师,彼第一人随受汝教,于后不久,舍平正道,从恶道还。若王舍城外有好园林,其地平正,楼观浴池,若干华树,侠[*]长流河,又有清泉,彼尽不见,亦不知耶?彼第二人随受汝教,从平正道展转得至于王舍城,若王舍城外有好园林,其地平正,楼观浴池,若干华树,侠[*]长流河,又有清泉,彼尽见尽知耶?” 算数目揵连答曰:“瞿昙!我都无事,有彼王舍城,有王舍城道。我现在导[*]师,彼第一人不随我教,舍平正道,从恶道还,若王舍城外有好园林,其地平正,楼观浴池,若干华树,侠[*]长流河,又有清泉,彼尽不见,亦不知耳Ⓗ?彼第二人随顺我教,从平正道展转得至于王舍城,若王舍城外有好园林,其地平正,楼观浴池,若干华树,侠[*]长流河,又有清泉,彼尽见尽知耳[*]?” 世尊告曰:“如是。目揵连!我亦无事,有彼涅槃、有涅槃道。我为导[*]师,为诸比丘如是训诲,如是教诃,得究竟涅槃,或有不得。目揵连!但各自随比丘所行。尔时世尊便记彼行,谓究竟漏尽耳。” 算数目揵连白曰:“瞿昙!我已知。瞿昙!我已解。瞿昙!犹如良地有娑罗林,彼中有守娑罗林人,明健Ⓘ不懈,诸娑罗根以时锄掘,平高填下,粪沃溉灌,不失其时。若其边有秽恶草生长Ⓙ,尽拔弃之;若有横曲Ⓚ不调直者,尽𭃞Ⓛ治之;若有极好中直树者,便拥护养Ⓜ,随时锄掘,粪沃溉灌,不失其时。如是良地娑罗树林转茂盛好。瞿昙!如是有人谀Ⓝ谄、欺诳、极不庶几无信、懈怠、无念、无定、恶慧、心狂、诸根掉Ⓞ乱,持戒宽缓,不广修沙门。瞿昙!如是之人不能共事。所以者何?瞿昙!如是人者,秽污梵行。瞿昙!若复有人不有谀[*]谄,亦不欺诳,庶几有信,精进不懈,有念、有定,亦有智慧,极恭敬戒,广修沙门。瞿昙!如是之人,能共事也。所以者何?瞿昙!如是人者,清净梵行。 “瞿昙!犹诸根香,沈香为第一。所以者何?瞿昙!彼沈香者,于诸根香为最上故。瞿昙!犹诸娑罗树香⑤,赤栴Ⓟ檀为第一。所以者何?瞿昙!赤栴[*]檀者于诸娑罗树香为最上故。瞿昙!犹诸水华,青莲华为第一。所以者何?瞿昙!青莲华者于诸水华为最上故。瞿昙!犹诸陆华,修摩那花为第一。所以者何?瞿昙!修摩那花者于诸陆花为最上故。瞿昙!犹如世中诸有论士,沙门瞿昙为最第一。所以者何?沙门瞿昙论士能伏一切外道异学⑥故。世尊!我今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唯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 佛说如是。算数目揵连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算数目揵连经第三竟Ⓡ(二千三百五十四字)Ⓢ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七千六百一十三字)Ⓣ(第三念诵)ⓊⓋ [校勘]ⓐ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第三念诵”四字。 ⓒ “算数梵志目揵连”,巴利本作 Gaṇaka-Moggallāna brāhmaṇo。 ⓓ “瞿昙”,巴利本作 Gotama。 ⓔ “隥”,大正藏原为“缄”,元、明二本作“隥”,圣本作“减”,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隥”。 ⓕ “隥”,宋、圣二本作“橙”。 ⓖ “䩙”,宋本作“衒”,圣本作“衔”。 ⓗ “至成就”,大正藏原为“第至成”,宋、元、明三本作“至成就”,圣本作“至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至成就”。 ⓘ 大正藏无“就”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念”,圣本作“令”。 ⓚ “觉”,圣本作“学”。 ⓛ “常”,元、明二本作“应”。 ⓜ “忿”,大正藏原为“念”,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忿”。 ⓝ “申”,大正藏原为“伸”,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申”。[*] ⓞ “僧伽梨”,巴利本作 Saṁghāṭī。 ⓟ “觉”,大正藏原为“寤”,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觉”。[*] ⓠ “观”,圣本作“觉”。 ⓡ “眠”,大正藏原为“眼”,今依据前后文改作“眠”。 ⓢ “静”,宋、元、明、圣四本作“靖”。[*] ⓣ 大正藏在“或”字之后有一“住”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冢”,圣本作“冢”。 ⓥ “坛”,大正藏原为“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坛”。 ⓨ “跏”,大正藏原为“加”,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跏”。 ⓧ “反”,大正藏原为“及”,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反”。 ⓨ “伺”,圣本作“向”。 ⓩ “掉”,大正藏原为“调”,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掉”。 Ⓐ “不”,圣本作“有不”。 Ⓑ “导”,圣本作“道”。[*] Ⓒ “究竟涅槃”,巴利本作 Accantaniṭṭhā。 Ⓓ “谙”,圣本作“暗”。[*] Ⓔ “侠”,元、明二本作“▆”。[*] Ⓕ “便舍”,圣本作“更念”。 Ⓖ “彼”,圣本作“使”。 Ⓗ “耳”,大正藏原为“耶”,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耳”。[*] Ⓘ “健”,宋本作“揵”,元本作“徤”。 Ⓙ 大正藏无“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圣本无“曲”字。 Ⓛ “𭃞”,宋、圣二本作“落”。 Ⓜ “拥护养”,大正藏原为“权养护”,宋、元、明三本作“拥护养”,圣本作“拥养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拥护养”。 Ⓝ “谀”,圣本作“谕”。[*] Ⓞ “掉”,圣本作“调”。 Ⓟ “栴”,圣本作“旃”。[*] Ⓠ “自”,圣本作“身”。 Ⓡ 明本无“算数目揵连经第三竟”九字。 Ⓢ 宋、元、明、圣四本无“二千三百五十四字”八字。 Ⓣ 宋、元、明、圣四本无“七千六百一十三字”八字。 Ⓤ 明本无“第三念诵”四字。 Ⓥ 圣本在“诵”字之后有“性空佛海德佛空王佛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十七字及光明皇后愿文。 [注解]① 隥梯:阶梯。 ② 若眼见色,然不受相,亦不味色,谓忿诤故:当眼根见到色境时,不执著于所见的相,也不回味、爱着于色境,就没有瞋恨、冲突的原因。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以眼见色后,不要成为相的执取者、细相的执取者”。 ③ 庠序:安详肃穆。“庠”通“详”。 ④ 羸:衰弱。读音同“雷”。 ⑤ 娑罗树香:树心材的香。“娑罗”为“树心材”的音译。 ⑥ 异学:泛称佛弟子以外的修行者,另译作“外道”。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中所举的修学次第是: 初来学道 → 身、口、意护命清净 → 观身、受、心、法 → 身念处莫念欲相应念、法念处莫念非法相应念 → 守护诸根……守护念心而得成就,恒起正知 → 行住坐卧皆正知之 → 断五盖 → 得正定 → 漏尽。 分析本经,可知八正道的前六个正道可帮助第七个正道(正念,也就是四念处),而成为正定的基础,并终究导致漏尽。 《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36经中佛陀也列举了类似的次第: 从佛闻法得净信心 → 出家学道 → 正业、正语、正命、持戒 → 守护根门,护心正念 → 贤圣戒律成就,善摄根门,行住坐卧正智、正念 → 断五盖。 有同学问:“为什么这经佛陀说的修法次第,没有特别讲述四圣谛这些佛法与外道不共的部分?” 这是因为佛陀对于刚接触佛法的人,说法是有次第性的,如同许多经典记载的,先说“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再说“欲为不净,断漏为上,出家为要”,等到听法的人心开意解后,才说“诸佛所可常说法者,苦、集、灭、道”等解脱法。本经的算数梵志刚接触佛法,等皈依三宝后,自然会再学习四圣谛的细节。 另一方面,本经说的次第是大的项目,其中一些次第的细部内容即有关于四圣谛的修习,例如“法念处”的修行内容即包含培养七觉支、觉悟四圣谛,因此算数梵志实际从佛修行时自然会学到四圣谛。 [进阶辨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