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六根缘生的身心运作;六入处相应 (5/5)]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可以引发身心的运作,以眼所缘生的五阴为例:
此时即有视觉。视觉(眼识)只是单纯地“看到”影像,还没有搀杂人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是在此讯息(成为法境)传到意根时,由意识加以识别、意触生想加以取相、意触生行而有意志造作,人脑才识别出画面的意义。 眼根通俗的讲法是眼睛,而根据佛学及生理学,精确的来看可能包括视网膜、视神经等组织;眼接收的色,通俗的来讲是影像,而根据物理学精确的说法是光线。同学们只要了解在修行上身心运作的原理即可,不必拘泥于生理学或物理学的用词,本书中也不特别加以区分。 感官接收的讯号传到最后,由意根作最后的反应,而会起心动念。当意触时如理作意而不生爱,断了十二因缘的锁链,就不会导致后续无常的苦了。生活上如此,禅定也是一样。 本卷属于《杂阿含经》的“六入处相应”,是解说六入处的相关经文。 (三〇四)[0086c23]如是我闻: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①,梵行清白。谛听,善思,有六六法。何等为六六法?谓六内入处、六外入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 “何等为六内入处?谓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何等为六外入处?色入处、声入处、香入处、味入处、触入处、法入处。云何六识身?谓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云何六触身?谓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云何六受身?谓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云何六爱身?谓眼触生爱、耳触生爱、鼻触生爱、舌触生爱、身触生爱、意触生爱。 “若有说言眼是我,是则不然。所以者何?眼生灭故,若眼是我者,我应受生死②,是故说眼是我者,是则不然。如是若色、若眼识、眼触、眼触生受若是我者,是则不然。所以者何?眼触生受是生灭法③,若眼触生受是我者,我复应受生死,是故说眼触生受是我者,是则不然,是故眼触生受非我。如是耳、鼻、舌、身、意触生受非我。所以者何?意触生受是生灭法,若是我者,我复应受生死,是故意触生受是我者,是则不然,是故意触生受非我。 “如是,比丘!当如实知眼所作、智所作、寂灭所作④,开发神通,正向涅槃。云何如实知见眼所作,乃至正向涅槃?如是,比丘!眼非我,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⑤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观察非我。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名如实知见眼所作,乃至正向涅槃,是名六六法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纯一满净:完全清净。 ② 眼生灭故,若眼是我者,我应受生死:眼睛是会因缘生灭的,如果眼睛是我的话,则眼睛坏死时,我应会随着死去。 ③ 生灭法: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由因缘离散而消灭的事物;有生就有灭。 ④ 眼所作、智所作、寂灭所作:眼的造作(因缘生灭),智慧的作用(灭除因缘相续),涅槃的作用(不受后有)。 ⑤ 内觉:内在感受。“觉”在这边是指“受”。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说的“六六法”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各依“根、境、识、触、受、爱”等六个缘生的项目来解说。 其实六根缘生的项目不见得要分为六个,例如常见的经文“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这句当中就将六根缘生的项目分为“根、境、识、触、受、想、思”七个,多了“想”、“思”,而少了“爱”。(当中的“思”和“爱”都是行阴的例子。) 因此“六六法”并不算是专有名词,只是本经为六根各自举例六个缘生的项目,作为观察身心运作的下手处。
如果说眼睛是我,那是不成立的。因为眼睛是因缘生、因缘灭,如果眼睛是我,眼睛坏死时,我应该会随之死去。 进一步探讨,当光进入眼睛,产生视觉,并随之产生感受,如果说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是我,那也是不成立的。因为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是因缘生、因缘灭,如果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是我,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消失时,我应该会随之死去。 同理可证,耳闻声而起的感受、鼻嗅香而起的感受、舌尝味而起的感受、身触物而起的感受、意识法而起的感受,都不是我。 如此,如实观察并了知“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而起的种种因缘相续都不是我,能够开启智慧,趣向涅槃。 [进阶辨正](三〇五)[0087a2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六分别六入处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何等为六分别六入处经?谓于眼入处不如实知见者,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于眼染著,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皆生染著。如是耳、鼻、舌、身、意,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生染著。如是染着相应、愚暗、顾念、结缚其心①,长养五受阴,及当来有爱ⓐ②,贪、喜悉皆增长,身心疲恶,身心烧ⓑ然,身心炽然③,身心狂乱,身生苦觉;彼身生苦觉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增长,是名纯一大苦阴聚④集。 “诸比丘!若于眼如实知见,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如实知见;见已于眼不染著,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染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如实知见,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于意不染著。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染;不染著故,不相杂⑤、不愚暗、不顾念、不系缚,损减五受阴,当来有爱,贪、喜,彼彼染著⑥悉皆消灭,身不疲苦,心不疲苦,身不烧,心不烧,身不炽然,心不炽然,身觉乐,心觉乐;身心觉乐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消灭,如是纯大苦聚阴灭。 “作如是知、如是见者,名为正见修习满足,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前说正语、正业、正命清净修习满足,是名修习八圣道清净满足。八圣道修习满足已,四念处修习满足,四正勤⑦、四如意足⑧、五根⑨、五力⑩、七觉分修习满足。 “若法应知、应了者,悉知、悉了⑪。若法应知、应断者,悉知、悉断。若法应知、应作证⑫者,悉皆作证。若法应知、应修习者,悉已修习。何等法应知、应了,悉知、悉了?所谓名色⑬。何等法应知、应断?所谓无明及有爱⑭。何等法应知、应证?所谓明ⓒ、解脱。何等法应知、应修?所谓止ⓓ⑮、观⑯。若比丘于此法应知、应了,悉知、悉了。若法应知、应断者,悉知、悉断。若法应知、应作证者,悉知、悉证。若法应知、应修者,悉知、悉修,是名比丘断爱结缚,正无间等,究竟苦边。诸比丘!是名六分别六入处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爱”,大正藏原为“受”,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爱”。 ⓑ 大正藏在“烧”字之前有一“坏”字,今依据元、明二本删去。 ⓒ “明”,大正藏原为“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明”。 ⓓ “止”,大正藏原为“正”,今依据相当的南传经文和《瑜伽师地论》改作“止”。 [注解]① 结缚其心:烦恼绑住他的心。“结”指烦恼,又译为“结使”。 ② 当来有爱:对未来存在的渴爱;导致来生的渴爱。其中的“有”即是十二因缘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③ 炽然:猛烈燃烧的样子,这里形容烦恼像火烧般逼迫身心。 ④ 纯一大苦阴聚:全是大苦的积聚。又译为“纯大苦聚”、“纯大苦聚阴”。其中“阴”是“积聚”的意思,与“聚”是同义复词。 ⑤ 相杂:互相混和;被束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被束缚”。 ⑥ 彼彼染著:到处贪染、执著。 ⑦ 四正勤:正确地勤奋于四个层面:(1)已生恶令断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 ⑧ 四如意足:基于四种因素产生禅定、成就神通:(1)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2)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⑨ 五根: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个根本:(1)信根、(2)精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⑩ 五力:由五根实修而发挥出的具体力量,即:(1)信力、(2)精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⑪ 若法应知、应了者,悉知、悉了:那些应该证知、应该了知的法,都证知、都了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他的这二法和合俱行:止与观。他以证智遍知那些应该以证智遍知的法”。 ⑫ 作证:亲身体证。 ⑬ 名色:即色、受、想、行、识五阴。其中“名”是“受、想、行、识”四阴,“色”即色阴。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五取蕴”。 ⑭ 有爱:对存在的渴爱。这里的“有”即是十二因缘中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⑮ 止:心专注于一处(或一境)而不散乱。音译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⑯ 观:洞察。音译为“毘婆舍那”。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佛陀教我们观察自己的身心是如何的生起、灭去。感官接触外境时的贪瞋痴是如何缘起的?知道贪瞋痴是如何缘起的,也就可知道如何减少贪瞋痴的再次生起。 借由在生活中一次一次地观察,自然会知道自己习气是如何养成的,也就知道如何趋善避恶、趋吉避凶。 自己最重的恶习为何?怎样会加重这个恶习?怎样能减弱或避免这个恶习?佛陀是大医王,而借由佛陀教导的佛法,佛弟子都要能够自己的习气自己医。 (三〇六)[0087c18]如是我闻: 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见①而得见法②?”作是思惟已,从禅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见而得见法?’”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有二法。何等为二?眼、色为二……”如是广说,乃至“非其境界故③。”所以者何?陷于因缘的锁链而会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眼、色,此等法名为人④,于斯等法作人想、众生、那罗、摩㝹阇、摩那婆、士夫ⓑ、福伽罗、耆婆、禅头⑤。 “又如是说:‘我眼见色,我耳闻声,我鼻嗅香,我舌尝味,我身觉触,我意识法。’彼施设又如是言说:‘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分齐⑥。’比丘!是则为想,是则为志,是则言说⑦,此诸法皆悉无常、有为、思愿缘生⑧;若无常、有为、思愿缘生者,彼则是苦。又复彼苦生,亦苦住,亦苦灭,亦苦数数⑨出生,一切皆苦。若复彼苦无余断⑩、吐⑪、尽、离欲ⓒ、灭、息、没,余苦更不相续,不出生,是则寂灭,是则胜妙。所谓舍一切有余⑫、一切爱尽、无欲、灭尽、涅槃。耳、鼻、舌……身触缘,生身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是无色阴,身根是色阴,此名为人……”如上说,乃至“灭尽,涅槃。”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四大⑬,士夫所依,此等法名为人……”如上广说,乃至“灭尽、涅槃。”若有于此诸法,心随入住解脱不退转,于彼所起系着无有ⓓ我⑭。比丘!如是知、如是见,则为见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触”字。 ⓑ “夫”,大正藏原为“其”,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夫”。 ⓒ “离欲”,宋、元、明三本作“欲离”。 ⓓ “无有”,宋、元、明三本作“有无”。 [注解]① 云何知、云何见:如何知道、如何见解? ② 见法:见到真理。 ③ 如是广说,乃至非其境界故:此段的完整经文详见卷八第213经。 ④ 此四无色阴、眼、色,此等法名为人:这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加上前述的眼、色(色阴),这样的现象被称为“人”。 ⑤ 那罗、摩[少/兔]阇、摩那婆、士夫、福伽罗、耆婆、禅头:这些名词皆为“人”的别称,其中“那罗”又译为“士”,“摩[少/兔]阇”即“人类”,“摩那婆”又译为“摩纳”、“儒童”,即少年,“福伽罗”又译为“补特伽罗”、“众生”,“耆婆”指生命,“禅头”指人或有情。 ⑥ 寿分齐:寿命的尽头。“分齐”指分际、界限。 ⑦ 是则为想,是则为志,是则言说:这些是想出来的名字,这些是自称如此,这些是世俗的讲法。 ⑧ 思愿缘生:以意欲为条件所生。又译为“心缘生”。 ⑨ 数数:频繁地。 ⑩ 无余断:彻底地断除。又译为“永断无余”。 ⑪ 吐:吐出;摒弃。 ⑫ 有余:还有余留的。这里特指还有余留的执著。 ⑬ 四大:古代印度人认为一切物质及物理现象,有四种组成:地大(坚固性)、水大(湿润性)、火大(温热性)、风大(移动性)。不过在佛教的观点,四大并非不可分割、永存的,四大彼此也是互为因缘、无常的。一个东西的地大特别明显时,我们称它为地,但它其实还是有其他三大的特性,只是不那么明显。 ⑭ 于此诸法,心随入住解脱不退转,于彼所起系着无有我:对这些事物,心能随即进入稳定地解脱而不退失,在这些事物上纵使有执著也不起我见。本经说的“见法”通常是初果圣者的程度,但初果圣者还有贪、瞋、痴等烦恼残存,因此这句提到“于彼所起系着”是可能的,然而初果圣者已断身见,纵使有执著也不起我见。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佛陀表示在“缘眼、色生眼识”等一连串的因缘相生中,人们将缘生缘灭的五阴当作一个实体,称为“人”、称为“众生”;又因为六根的运作,例如我看了什么、我听了什么等等,进而推想出有实在的“我”。这些我、人、众生,迟早都会消逝,人们将之称作寿命的长短。 佛陀觉悟后发现这些都只有因缘的生灭,都是无常的,没有不变的实体。不陷于因缘的锁链,自然就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 (三〇七)[0088a21]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名为见法?”思惟已,从禅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名为见法?’今问世尊,唯ⓐ愿解说。”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有二法,眼、色,缘生眼识……”如上广说。“尊者!如所说偈:
“眼色二种缘, 生于心心法①,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 “明”,大正藏原为“眼”,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明”。 [注解]① 心心法:心指五阴中的识阴,心法(又译为“心所有法”)指五阴中的受、想、行阴。经中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行)”,有识阴才会缘生受、想、行阴,因此后世将识阴称为心王,受、想、行阴称为心所有法。 ② 识触及俱生,受想等有因:经中常说诸如“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然后造成一连串的相续及轮回。此偈中的识、触、俱生、受、想即出自前述经文,而“有”指生命的存在,即轮回的存在。“有因”即“造成生命(轮回)的存在的原因”。 ③ 苦阴:具有苦的特性的五阴。 ④ 他世阴:后世的五阴。 [对应经典]
(三〇八)[0088b15]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天、世人于色染著爱乐住,彼色若无常、变易、灭尽,彼诸天、人则生大苦;于声、香、味、触、法染著爱乐住,彼法变易、无常、灭尽,彼诸天、人得大苦住。 “如来于色、色集①、色灭②、色味③、色患④、色离⑤如实知,如实知已,于色不复染著爱乐住,彼色变易、无常、灭尽,则生乐住⑥;于声、香、味、触、法,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不复染著爱乐住,彼色变易、无常、灭尽,则生乐住。所以者何?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此受ⓐ集、此受灭、此受味ⓑ、此受患、此受离如实知,于彼色因缘生厄碍、厄碍尽已⑦,名无上安隐涅槃。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如实知已,彼法因缘生厄碍,厄碍尽已,名无上安隐涅槃。”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于色声香味, 触法六境界,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受”字之前有一“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大正藏无“此受味”三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 “疑”,宋、元、明三本作“[序-予+疑]”。 [注解]① 色集:色境的起因。 ② 色灭:色境的消灭。 ③ 色味:色境的滋味。 ④ 色患:色境的祸患。 ⑤ 色离:色境的出离。 ⑥ 于色不复染著爱乐住,彼色变易、无常、灭尽,则生乐住:若对色境不沉溺在因贪爱而有的快乐中,则无论色怎么样改变或消失,依然能保持着安乐的状态。 ⑦ 于彼色因缘生厄碍、厄碍尽已:于前述色境因缘而生的束缚障碍消尽了。其中“厄碍”指束缚、障碍。 ⑧ 发朦开大明:启发了模糊不清(的凡夫),开显了大放光明(的智慧)。 ⑨ 深达谛明了:深刻地通达、真实不虚地明白了知。“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色集:美景是由四大因缘而生。
六根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根境触后,常使人心意动摇,产生后续的五阴。六根各自缘生的五阴,如何让人味着?可以参考下表中的例子:
色、受、想、行、识不一定全有,但最后一定会经由“意”,才会有意识的苦或乐。例如眼根接触影像、生眼识,而“看到”后,所看到的讯息由意根加以认知(意识)、执取。 这个过程,《中阿含经》卷五十八〈晡利多品3〉第211经大拘𫄨罗经是说:“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为彼尽受境界,意为彼依。”(CBETA, T01, no. 26, p. 791, b15-17) 也就是说,意根是由六根提供讯息,所谓“缘意、法,生意识”,这个“法”就是六根传来的“讯息”。佛教的论中一般认为前一刹那的意识,成为下一刹那的意根,接收了前一个刹那的法境(受、想、思),如此念念生灭、念念相续。 这是每天无时无刻的起心动念,由意而执取,也能由意而舍弃。若意识能舍、能无我,就是解脱自在。如卷八第229经所说:“云何无漏法?谓出世间意,若法、若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出世间者,是名无漏法。””(CBETA, T02, no. 99, p. 56, a13-16) 打坐时想要专心,但念头一直不由自主的乱跑,是因为意根染著了哪些味? [进阶辨正](三〇九)[0088c18]如是我闻: 尔时,尊者鹿纽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有第二住③,有一一住④。彼云何第二住?云何一一住?” 佛告鹿纽:“善哉,善哉,鹿纽!能问如来如是之义。” 佛告鹿纽:“若眼识色可爱、乐、念、可意⑤,长养于欲;彼比丘见已,喜乐、赞叹、系着住,爱乐、赞叹、系着住已,心转欢喜,欢喜已深乐,深乐已贪爱,贪爱已厄碍⑥。欢喜、深乐、贪ⓐ爱、厄碍者,是名第二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鹿纽!有如是像类比丘,正使⑦空闲独处,犹名第二住。所以者何?爱喜不断不灭故,爱欲不断、不知者,诸佛如来说第二住。 “若有比丘,于可爱、乐、念、可意,长养于欲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乐、不赞叹、不系着住,不喜乐、不赞叹、不系着住已,不欢喜,不欢喜故不深乐,不深乐故不贪爱,不贪爱故不厄碍。不欢喜、深乐、贪爱、厄碍者,是名为一一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鹿纽!如是像类比丘,正使处于高楼重阁,犹是一一住者。所以者何?贪爱已尽、已知故,贪爱已尽、已知者,诸佛如来说名一一住。” 尔时,尊者鹿纽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贪”,大正藏原为“贫”,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贪”。 [注解]① 瞻婆: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鸯伽国的首都,位于恒河南岸。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鸯伽国又称为瞻波国,为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摩竭陀国的东北边,曾隶属于摩竭陀国。又译为“瞻波”、“占波”。 ② 揭伽池:瞻婆国的莲花池名,池旁的树林是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场所之一。又译为“伽伽池”。 ③ 第二住:有别人同住;不好(不是第一)的止住。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与伴同住”。 ④ 一一住:独自而住;最好的止住。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独住”。 ⑤ 可爱、乐、念、可意:可爱的、让人快乐的、让人思念的、让人惦记的。 ⑥ 厄碍:束缚、障碍。又作“轭碍”,“轭”是在车衡两端扼住牛、马等颈背上的曲木,在此比喻为束缚、限制。 ⑦ 正使:纵使。 [对应经典]
(三一〇)[0089a1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瞻婆国揭伽池侧。 尔时,尊者鹿纽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鹿纽:“善哉,善哉,鹿纽!能问如来如是之义。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佛告鹿纽:“若眼见可爱、乐、可意、可念,长养于欲之色;见已,彼说赞叹、系着、欣悦,赞叹、系着已,则欢喜集,欢喜集已则苦集。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鹿纽!若有比丘,眼见可爱、乐、可念、可意,长养于ⓐ欲之色;见已不欣悦、不赞叹、不系着,不欣悦、不赞叹、不系着故,不欢喜集,不欢喜集故则苦灭。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 尔时,尊者鹿纽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于”字。 ⓑ “诫”,宋、元、明三本作“戒”。[*] ⓒ “住”,宋、元、明三本作“法”。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说凡夫“欢喜集已则苦集”,承继前两经所说凡夫染著事物而生乐,当事物变化时就生苦,俗话说的“乐极生悲”也是一个例子。圣者则不染著,因此能常保安乐。 (三一一)[0089b01]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富楼那ⓐ①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富楼那:“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如是之义。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有比丘,眼见可爱、可ⓑ乐、可念、可意,长养欲之ⓒ色;见已欣悦、赞叹、系着,欣悦、赞叹、系着已欢喜,欢喜已乐着,乐着已贪爱,贪爱已厄碍。欢喜、乐着、贪爱、厄碍故,去涅槃远。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富楼那!若比丘,眼见可爱、乐、可念、可意,长养欲之色;见已不欣悦、不赞叹、不系着,不欣悦、不赞叹、不系着故不欢喜,不欢喜故不深乐,不深乐故不贪爱,不贪爱故不厄碍。不欢喜、不深乐、不贪爱、不厄碍故,渐近涅槃。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佛告富楼那:“我已略说法教,汝欲何所住?” 富楼那尊者善学忍辱富楼那白佛言:“世尊!我已蒙世尊略说教诫[*],我欲于西方输卢那ⓓ②人间游行。” 佛告富楼那:“西方输卢那人凶恶、轻躁、弊暴、好骂。富楼那!汝若闻彼凶恶、轻躁、弊暴、好骂、毁辱者,当如之何?”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若彼西方输卢那国人,面前凶恶、诃骂、毁辱者。我作是念:‘彼西方输卢那人贤善智慧,虽于我前凶恶、弊暴、好ⓔ骂、毁辱我,犹尚不以手、石而见打掷。’” 佛告富楼那:“彼西方输卢那人但凶恶、轻躁、弊暴、骂辱,于汝则可脱,复当以手、石打掷者,当如之何?”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西方输卢那人脱③以手、石加于我者,我当念言:‘输卢那人贤善智慧,虽以手、石加我,而不用刀杖。’” 佛告富楼那:“若当彼人脱以刀杖而加汝者,复当云何?”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若当彼人脱以刀杖,而加我者,当作是念:‘彼输卢那人贤善智慧,虽以刀杖而加于我,而不见杀。’” 佛告富楼那:“假使彼人脱杀汝者,当如之何?”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若西方输卢那人脱杀我者,当作是念:‘有诸世尊弟子,当厌患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药,或以绳自系,或投深坑;彼西方输卢那人贤善智慧,于我朽败之身,以少作方便④,便得解脱。’” 佛言:“善哉,富楼那!汝善学忍辱,汝今堪能⑤于输卢那人间住止,汝今宜去度于未度,安于未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尔时,富楼那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尔时,尊者富楼那夜过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出,付嘱卧具⑥,持衣钵去,至西方输卢那人间游行。到已,夏安居⑦,为五百优婆塞说法,建立五百僧伽蓝⑧,绳床⑨、卧褥、供养众具悉皆备足。三月过已,具足三明⑩,即于彼处入无余涅槃⑪。 [校勘]ⓐ “富楼那”,巴利本作 Puṇṇa。 ⓑ 宋、元、明三本无“可”字。 ⓒ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 “西方输卢那”,巴利本作 Sunāparantaka。 ⓔ 大正藏无“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① 富楼那:比丘名,以“说法第一”闻名,佛陀称赞他“能广说法,分别义理”。又译为“富留那弥多罗尼子”、“满慈子”、“满愿子”。 ② 输卢那:古印度国名,位于当时的西印度,其首都曾为古代印度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靠近当今印度孟买北方的纳拉索帕拉镇。又译为“输那”。 ③ 脱:倘若。 ④ 少作方便:费较少的力气。 ⑤ 堪能:有能力。 ⑥ 付嘱卧具:将目前自己睡觉的地方与用品交付给他人。“卧具”是坐、卧时的资具用品,如床榻、被褥等。 ⑦ 夏安居:在印度夏季三个月的雨季中,出家众禁止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又译为“结夏安居”、“结夏坐”、“夏坐”。 ⑧ 僧伽蓝:为音译,义译为“僧团的园林”,是寺院的通称。又译为“僧伽蓝摩”,简称“伽蓝”。 ⑨ 绳床:以木板作骨架,并铺上绳子织成的垫子的椅子或床。 ⑩ 三明: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尽明(漏尽神通)。 ⑪ 无余涅槃:完全断绝烦恼、生死,指解脱者的去世。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佛陀向富楼那尊者开示了六根应对六境不起贪爱执著而能解脱,富楼那尊者听完后,正准备前往西边的输卢那地区随缘渡化。 佛陀警告富楼那尊者,输卢那人性情暴恶爱骂人,要是被骂该怎么办? 富楼那尊者回答说他不会介意,而且还会庆幸输卢那人只是骂他而没有打他。 佛陀又进一步问,如果输卢那人打你、砍你、甚至杀死你的话,那又怎么办? 富楼那尊者说他不会介意,若是输卢那人杀他,则刚好可以早点解脱。 佛陀因此大大称赞富楼那尊者,说道:“善哉,富楼那!汝善学忍辱,汝今堪能于输卢那人间住止,汝今宜去度于未度,安于未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富楼那尊者就启程到输卢那,感召到五百位在家居士听他说法,大兴佛法,三个月后他具足了三明,就在输卢那入无余涅槃。 富楼那尊者是修行人行忍辱的榜样,更是修忍辱而到彼岸(忍辱波罗蜜)的实例。他的忍辱也可说是基于六根应对六境时不贪爱执著的修行,不贪爱也就没有瞋恚,不会被境界触扰。
[进阶辨正](三一二)[0089c2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摩ⓐ罗迦ⓑ舅①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摩[*]罗迦舅言:“诸年少聪明利根,于我法、律出家未久,于我法、律尚无懈怠,而况汝今日年耆根熟②,而欲闻我略说教诫[*]。” 摩[*]罗迦舅白佛言:“世尊!我虽年耆根熟,而尚欲得闻世尊略说教诫[*]。唯愿世尊为我略说教诫[*],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乃至自知不受后有。”第二、第三亦如是请。 佛告摩[*]罗迦舅:“汝今且止。”如是再三,亦不为说。 尔时,世尊告摩[*]罗迦舅:“我今问汝,随意答我。” 佛告摩[*]罗迦舅:“若眼未曾见色,汝当欲见,于彼色起欲、起爱、起念、起染著不③?” 答言:“不也,世尊!”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如是说。” 佛告摩[*]罗迦舅:“善哉,善哉,摩[*]罗迦舅!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④。”而说偈言:
“若汝非于彼, 彼亦复非此, 摩[*]罗迦舅白佛言:“已知,世尊!已知,善逝!。” 佛告摩[*]罗迦舅:“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尔时,摩[*]罗迦舅说偈白佛言:
“若眼已见色, 而失于正念, 是名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摩罗迦舅:“汝真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如汝所说偈:
“若眼见众色, 忘失于正念, 如前广说。 尔时,尊者摩[*]罗迦舅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尔时,尊者摩[*]罗迦舅于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已,于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成阿罗汉,心得解脱。 [校勘]ⓐ “摩”,宋、元、明三本作“磨”。[*] ⓑ “摩罗迦”,巴利本作 Mālukya。 ⓒ “减”,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减”。[*] [注解]① 摩罗迦舅:比丘名。舍卫城人,波斯匿王的财务官之子,后随佛出家,曾问佛陀“世有常、无常,世有底、无底”等问题,即《箭喻经》的发问者。又译为“鬘童子”、“摩罗鸠摩罗”。 ② 年耆根熟:年老、感官老化。 ③ 若眼未曾见色,汝当欲见,于彼色起欲、起爱、起念、起染著不:对于你过去不曾眼见过的色,你会应该想要看,而且对于那个(没见过的)色生起欲望、贪爱、惦记、染著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若汝眼识未见、未曾见色,汝亦不见、不希求见者,汝于彼起欲、起贪、起爱否?” ④ 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看到就只是看到,听到就只是听到,感觉就只是感觉,知道就只是知道,不生起贪、瞋、痴等烦恼。其中“见、闻、觉、识”又译为“见、闻、觉、知”,“见”是眼识的作用,“闻”是耳识的作用,“觉”是鼻、舌、身三识的作用,“识(知)”是意识的作用。 ⑤ 若汝非于彼,彼亦复非此,亦非两中间,是则为苦边:如果你不在那个上面,那个也不在你这边,也不在两者的中间,这样就是苦的尽头。这是比喻没有根、境、识和合的染著。 ⑥ 贪欲恚害觉:即贪欲的意向、瞋恚的意向、加害别人的意向。这里“觉”是“寻”的旧译,是投向的注意力。 ⑦ 不染恶心爱:不沾染会劣化心识的贪爱。 ⑧ 小长养众苦:尽量少增长各种苦。这里的“小”也可能是“不”的讹误。 ⑨ 日种: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印度神话传说释迦族的远祖,是由甘蔗中孕育,之后甘蔗经过日晒裂开而出生,因此称为“日种”、“甘蔗种”。音译为“瞿昙”。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有同学问:“为什么佛陀要泼摩罗迦舅的冷水后,才向他开示法义?” 因为这位“摩罗迦舅”就是爱问不着边际的问题的“鬘童子”,他曾问佛陀“世有常、无常,世有底、无底”等问题,还想说若佛陀不向他解说,他就要离开,可参见《中阿含经》卷六十第221经箭喻经。 这位问题宝宝问到年老了,还是没有得道。照常理来看,如果他继续以往的习气而不发奋努力的话,不管佛陀再怎么向他开示,恐怕也难以对他有实际的效果。 因此佛陀先泼他的冷水,冷酷地指出他年纪一大把了,更难有所成就。等到他着急了,佛陀才以问答的方式引导他的见解,破除他的执著。而佛陀教他的下手处:“看到就只是看到,听到就只是听到,感觉就只是感觉,知道就只是知道”,自然也能对治他爱乱想的个性。由于佛陀的因材施教,摩罗迦舅终于证得阿罗汉。
本经所载“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的教法,南传《小部尼柯耶.优陀那》〈觉品1〉第10经巴希亚经中佛陀也曾对外道巴希亚开示过:“巴希亚,你要如此的修习: 不随色、声、香、味、触、法相续,心不随境转,这样的概念在佛经以及禅修教法中颇为常见,例如《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非常品 51〉第8经:“不起于色,亦不依色而起于识;不起于声,不依声而起于识;不起香,不依香而起于识;不起于味,不依味而起于识;不起细滑,不依细滑而起于识;不起意,不依意而起于识;不起今世、后世,不依今世、后世而起于识;不起于爱,莫依爱而起于识。” 甚至如果想要了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务必细读本经。 (三一三)[0090b2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经法①,诸比丘崇向②,而于经法异信、异欲、异闻、异行思惟、异见审谛忍③,正知而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看到就只是看到,不起贪心眼见色已,觉知色而不觉色贪,我先眼识于色有贪,而今眼识于色无贪如实知。若比丘眼见于色已,觉知色而不起色贪,觉我先眼识有贪,而言今眼识于色无贪如实知者,诸比丘!于意云何?彼于此为有信、有欲、有闻、有行思惟、有审谛忍不?” 答言:“如是,世尊!” “归于此法,如实正知所知所见不?” 答言:“如是,世尊!” “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 “诸比丘!是名有经法,比丘于此经法崇向,异信、异欲、异闻、异行思惟、异见审谛忍,正知而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注解]① 经法:佛经、佛法。 ② 崇向:崇敬、心向。 ③ 异信、异欲、异闻、异行思惟、异见审谛忍:除了信仰以外、除了(自己的)偏好以外、除了(古老的)口传以外、除了理性深思以外、除了深思后接受的见解以外。 [读经拾得]大多人信宗教,是因为相信它、喜欢它、听信传说、理性深思它、或思考之后接受它。 佛陀教的解脱法不只是概念,而是能借由修行,亲自证知真理、证得涅槃。 (三一四)[0090c19]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断欲,断眼欲已,眼则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永不复生。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三一五)[0090c25]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眼生、住、转、出①,则苦生、病住、老死出。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若眼灭、息、没,苦生则灭,病则息,死则没。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生、住、转、出:生起、持续、缘生、显现。其中“转”指依因缘而生起。又译为“生、住、成就、显现”。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生起、持续、再生、显示”。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本经提到“眼生、住、转、出”、“眼灭、息、没”,并不是指长出眼睛或眼睛坏掉。经中常用“眼”代表眼见所缘生的一连串因缘,例如“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CBETA, T02, no. 99, p. 54, c22-24) 也可参考前一经所说:“当断欲,断眼欲已,眼则已断、已知”,“断眼”并不是要挖掉眼睛,而是断除眼欲。 [进阶辨正][导读:无常、苦、无我]凡夫执著世间以为常、执著感受以为乐、执著身心以为有我。 以六根为例,凡夫可能以为六根是恒常的、是快乐的、有我。 如果六根是恒常的,那么六根不应该会受逼迫痛苦,但是六根会受逼迫、会痛苦,可见六根不是恒常的。 如果六根总是快乐的,则不应该会有痛苦,可见六根不总是快乐的。 如果六根是我,应该能完全的自主,我想使眼成为什么样子、眼就成为那样;我想使眼不成为什么样子、眼就不成为那样,但六根无法自主,因此六根无我。 (三一六)[0091a0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眼无常,若眼是常者,则不应受逼迫苦,亦应说于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①。以眼无常故,是故眼受逼迫苦生,是故不得于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若眼是常者,则不应受逼迫苦,亦应说于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如果眼是恒常不变的,那么不应该会受逼迫痛苦。而且应该能说我想使眼成为什么样子、眼就成为那样;我想使眼不成为什么样子、眼就不成为那样。
(三一七)[0091a09]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眼苦,若眼是乐者,不应受逼迫苦,应得于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眼是苦故,受逼迫苦,不得于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一八)[0091a16]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眼非我,若眼是我者,不应受逼迫苦,应得于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眼非我故,受逼迫苦,不得于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三经,外六入处三经,亦如是说。
[进阶辨正][导读:十二入处是一切]十二入处包含了人的身心乃至一切的外境,因此佛陀说十二入处是“一切”(本卷第319经),十二入处因缘生“一切有”(本卷第320经)、“一切法”(本卷第321经)。另一方面,人是透过六入处看世界的,所接触的都是六入处所感知的世界,因此佛陀说六入处因缘是“世间”(卷九第230经)。 佛陀更进一步地分析,一切无常、苦、空、非我、贪瞋痴火烧然(卷八第196、197经),世间是危脆败坏的(卷九第231经),世间是空(卷九第232经)等等。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里里外外,何处不如此呢? (三一九)[0091a2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生闻①婆罗门往诣佛所,共相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所谓一切者,云何名一切?” 佛告婆罗门:“十二入处是一切一切者,谓十二入处,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一切。若复说言此非一切,沙门瞿昙所说一切,我今舍,别立余一切者,彼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时,生闻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奉行ⓐ。 [校勘]ⓐ “奉行”,宋、元、明三本作“从座起去”。 [注解]① 生闻:不曾听过的,即“某人”。“生”指“不熟悉”,“闻”指听过。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说十二入处是“一切”,可以解释为何《中阿含经》卷二十八〈林品5〉第113经诸法本经说:“一切诸法以欲为本”(CBETA, T01, no. 26, p. 602, c4)。 接下来二经解释“一切有”、“一切法”,意义皆类似。 (三二〇)[0091b0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生闻婆罗门往诣佛所,面相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所谓一切有,云何一切有?” 佛告生闻婆罗门:“我今问汝,随意答我。婆罗门!于意云何?眼是有不?” 答言:“是有,沙门瞿昙!” “色是有不?” 答言:“是有,沙门瞿昙!” “婆罗门!有色、有眼识、有眼触、有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 答言:“有,沙门瞿昙!”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如是广说,乃至“非其境界故。” 佛说此经已,生闻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校勘]ⓐ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明本改作“座”。[*]
(三二一)[0091b15]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生闻婆罗门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沙门瞿昙!所谓一切法,云何为一切法?” 佛告婆罗门:“眼及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为一切法。若复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门瞿昙所说一切法,我今舍,更立一切法者,此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痴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佛说此经已,生闻婆罗门闻佛说已,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如生闻婆罗门所问三经,有异比丘所问三经、尊者阿难所问三经、世尊法眼法根法依三经,亦如上说。
[导读:六入处集是苦集]六根对六境而生六识的过程,如卷十一第273经所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 这是说“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会有视觉(“眼识”)。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而能感“受”影像,映“想”起这是影像,而有意“思”、意志活动。 这也是苦的集起的过程,如卷八第218经所说:“云何苦集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 以下各经分别提到这些名词,例如“六识”即是依照六根的哪一根所缘生的识,来将识区分为六种(六识身;这里“身”是指“种类”的意思)。触、受、想等等心理运作也都可依照是六根的哪一根所缘生的,而区分为六种:
“六识”乃至“六爱”等词在佛经中常出现,但“六顾念”及“六覆”这两个词并非专有名词,在其他经中不会再出现。 (三二二)[0091c01]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眼是内入处,世尊略说,不广分别①。云何眼是内入处?” 佛告彼比丘:“眼是内入处,四大所造净色②,不可见③,有对④。耳、鼻、舌、身内入处亦如是说。” 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意是内入处,不广分别。云何意是内入处?”佛告比丘:“意内入处者,若心、意、识非色⑤,不可见,无对⑥,是名意内入处。” 复问:“如世尊说,色外入处,世尊略说,不广分别。云何?世尊!色外入处。” 佛告比丘:“色外入处,若色四大造,可见,有对,是名色是外入处。” 复白佛言:“世尊说声是外入处,不广分别。云何声是外入处?” 佛告比丘:“若声四大造,不可见,有对。如声,香、味亦如是。” 复问:“世尊说触外入处,不广分别。云何触外入处?” 佛告比丘:“触外入处者,谓四大及四大造色⑦,不可见,有对,是名触外入处。” 复问:“世尊说法外入处,不广分别。云何法外入处ⓐ?” 佛告比丘:“法外入处者,十一入所不摄⑧,不可见,无对,是名法外入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无“云何法外入处”六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注解]① 世尊略说,不广分别:佛陀只有简单说,没有详细解释。意思是希望佛陀能进一步说明。 ② 净色:细微的色。色是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 ③ 不可见:看不到。 ④ 有对:有障碍性。 ⑤ 非色:不是物质或物理世界的现象。 ⑥ 无对:没有障碍性。 ⑦ 四大造色:由地水火风四大所造成的各种物质及物理现象。 ⑧ 十一入所不摄:以上十一入处之外的(都是法外入处)。 [读经拾得]* 六内入处和六外入处的性质,整理如下表:
有同学问:“眼睛、耳朵、乃至身体是可以被看见的,为何此经中说眼根乃至身根不可见?” 古代论师将前五根区分为“浮尘根”及“胜义根”,“浮尘根”是指外观的眼睛、耳朵等构造,是可以被看见的。但真正关键的视觉、听觉的感官是“胜义根”,依于“浮尘根”而藏于体内,因此看不到。 举例而言,眼根的“胜义根”在生理学的用词为视网膜、视神经等组织;身根的“胜义根”在生理学的用词为触觉受器、压觉受器、热觉受器、及触觉神经系统,都是在外观上难以直接看到的。
意根的功能,和现代所谓的大脑功能相近,因此有同学就问道:“脑是占空间且具有障碍性的,那为何意根是无对?” 意根是心作为感官,可能在身体上的投射为大脑的运作。意根可以比喻为电脑软件,软件和硬件搭配才能运作,但软件本身是不占空间、不具障碍性的抽象的程式语言逻辑运算。意根虽然在身体上可能反映为大脑的运作,但身体的大脑(硬件)不算是意根(软件)。 [进阶辨正](三二三)[0091c23]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内入处ⓐ。谓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明本在“处”字之后有“云何为六”四字。 [对应经典]
(三二四)[0091c2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外入处。云何为六?谓色是外入处,声、香、味、触、法是外入处,是名六外入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三二五)[0092a03]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识身。云何为六?谓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是名六识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三二六)[0092a08]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触身。云何为六触身?谓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是名六触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三二七)[0092a13]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受身。云何为六?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六受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无“谓”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本无“触”字。 [对应经典]
(三二八)[0092a18]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想身。云何为六?谓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是名六想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三二九)[0092a23]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思身。云何为六?谓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六思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三三〇)[0092a28]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爱身。云何为六爱身?谓眼触生爱,耳、鼻、舌、身、意触生爱,是名六爱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三三一)[0092b04][注解]① 顾念:爱顾、眷念。
(三三二)[0092b09]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覆。云何为六?谓色有漏①、是取②,心覆藏③;声、香、味、触、法有漏、是取,心覆藏。是名六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有漏:有烦恼。其中“漏”是譬喻有所漏失。 ② 是取:是执取(执著)。 ③ 心覆藏:心被覆盖。
[导读:十二入处与四圣谛]在前面的经文中,佛陀说明了十二入处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而苦是从何而来?能如何解脱? 这就是佛陀悟到的四个真理(“四圣谛”):
第333经着重在十二入处的苦圣谛,十二入处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因此无常、苦、空、非我,不须要执著。 第334经讲解了十二入处的集圣谛,分析六根生起因缘而缠缚众生的过程。 第335经则关于十二入处的灭圣谛,也为佛教所说的“空”下了基本定义。佛教为何说世间空?十二入处为什么是空?若要了解“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是什么意思,务必细读此经。 本卷的最后几经则和十二入处的道圣谛相关,可说是于十二入处修习解脱之道的片段。 (三三三)[0092b1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未来眼无常,况现在眼,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眼,不欣未来眼,于现在眼生厌、离欲、灭尽向。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如无常。如是苦、空、非我,亦如是说。如内入处四经、外入处四经,亦如是ⓐ说。 [校勘]ⓐ “是”,宋、元、明三本作“上”。 [对应经典]
(三三四)[0092b21]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为汝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谛听,善思,谓有因、有缘、有缚法经。 “云何有因、有缘、有缚法经?谓眼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眼因、眼缘、眼缚?谓眼业因、业缘、业缚,业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业因、业缘、业缚ⓐ?谓业爱因、爱缘、爱缚,爱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爱因、爱缘、爱缚?谓爱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无明有因、有缘、有缚。何等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谓无明不正思惟①因、不正思惟缘、不正思惟缚,不正思惟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缘、不正思惟缚,谓缘眼、色,生不正思惟,生于痴。 “缘眼、色,生不正思惟,生于痴,彼痴者是无明,痴求欲名为爱,爱所作名为业。如是,比丘!不正思惟因无明ⓒ,无明因爱,爱因为业,业因为眼。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名有因、有ⓓ缘、有缚法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缚”字之后大正藏有一“业”字,今依据前后文删去。 ⓑ 宋本无“为”字。 ⓒ “明”之下大正藏有“为爱”二字,今依据前后文删去。 ⓓ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① 不正思惟:不正确的思惟;不如理的思惟。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有同学问:“无明缘行等等十二因缘。但什么缘无明?” 要了解无明为什么是十二因缘的第一位,可从佛陀悟道时的情境来看。佛陀是先看到有老病死,于是思惟什么造成老病死?生。什么造成出生?生命的存在(有)。什么造成有?执取。什么造成取?贪爱。……往前一直追,最后发现这些通通都是无明造成的,破了无明就断了十二因缘的锁链。因此对于凡夫,十二因缘每支都带无明,而不是说无明是第一因。 而本经也指出,无明也是有因有缘的,即“不正思惟”。
本经提到眼因缘缚的次第为:
经文中“谓眼有因、有缘、有缚……”这段是逆观因缘,从结果倒推回原因,而“缘眼、色,生不正思惟,生于痴……”这段是顺观因缘,从原因推导到结果。 也可对应其他经中常见的根境识和合的因缘过程:
(三三五)[0092c1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①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第一义空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②,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③,除俗数法④。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⑤。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第一义空:空的基本定义;空的究竟真理。 ②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眼生起的时候,并不是从别的地方过来;眼灭去的时候,并不是到别的地方去了。就像这样,眼并不是永恒实存的,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生起之后彻底灭去。 ③ 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有业力的运作,而没有主宰的“我”,这个(五)阴灭去了,不同的(五)阴接着生起。其中“作者”指造作的主宰者、永恒的“我”。 ④ 除俗数法:只有世俗上的现象;只有世间因缘和合的现象。“俗数法”指世俗上的现象、约定俗成的称呼,相当的《增壹阿含经》经文译为“假号法、因缘法”。 ⑤ 集起:因缘(条件)聚集而生起。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视网膜、光线等条件都具足,我们才有视觉、才能看到东西;当条件不具足时,例如没有光线,自然就没有视觉、看不到东西。(为简化讨论,姑且不将没有光线时看到一片漆黑的情况称为有视觉。) 那没有视觉、看不到东西时,视觉跑去哪儿了?视觉没有跑去哪边,单纯就是因为条件不具足,视觉就灭去了。 同理,有视觉、看得到东西时,视觉也不是从哪个地方跑过来,单纯就是因为条件具足,视觉就生起了。 这个道理,在本经中描述为:(视觉生起时不是从哪个地方跑过来),(视觉没有跑去哪边)[……]) 这个道理,在本经中描述为:
世间有业力的运作,而没有一个真正的主宰。业力就像万有引力等自然现象,背后并没有主宰者在控制它,条件具足,事情就会发生。 身、心皆是持续变化的。在物质层面,从小到大的细胞组织持续地老死汰换,身体中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在精神层面更是如此,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思想会有很大的差别,甚至每一刹那的念头都在变化。身、心都是因缘而生,自然也会因缘而灭。 在因缘的分析下可发现没有真正主宰的“我”,“我”的概念只是粗略、暂时的世俗现象,遑论连生病时都会受到影响的六根感官,更不会实存有“我”。以“眼”为例,一堆相续的身心作用形成视觉的缘起,“眼”及视觉都不是固定的,只是世俗上将之视为一个单位。 大多人初步理解“空”时,是以渐进推理式的理解,例如推论有因缘生灭,因为会灭去所以是空。而本经则直指空的第一义是“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不必等到因缘灭了才空,当下就是空、每一刹那生灭的五阴都无我。打个比方,电影《骇客任务》(The Matrix)主角尼欧(Neo)发觉其世界是由计算机程序码构成的,那个世界虽然感官上觉得实在,却是由计算机程序码的因缘所建构而当下即空,并非世界败坏后才是由计算机程序码建构、才是空。 也因此,佛教修行的究竟并不是要体验空,而是证知所有的体验都是空。
五阴是“无常”的,这人人都可观察,无常的变化中没有真正的主宰,所以“无我”。 这样有业报而无作者,本经称为“第一义空”。此“空”并不是指一切皆无,而是世间皆为因缘会合,十二因缘的最后一支即是“纯大苦聚”。 因此本经和无常、苦、空、无我也是贯通的。
本经中描述“第一义空”的经文,也有其余的对应经典,若在文字上仍有疑义,可以对读参考: 《增壹阿含经》卷三十〈六重品37〉第7经:“云何名为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时则起,亦不见来处,灭时则灭,亦不见灭处;除假号法、因缘法。”(CBETA, T02, no. 125, p. 713, c15-18) 《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非常品51〉第8经:“若眼起时则起,亦不知来处;若眼灭时则灭,亦不知去处。无有而眼生,已有而眼灭,皆由合会诸法因缘。[……]名为空行第一之法也。”(CBETA, T02, no. 125, p. 819, c14-24) 《佛说胜义空经》:“云何名胜义空?谓:眼生时而无少法有所从来;又眼灭时亦无少法离散可去。诸苾刍!其眼无实,离于实法。以要而言:有业有报,作者不可得,此蕴既终,复他蕴摄;别法合集,因缘所生。”(CBETA, T15, no. 655, p. 807, a1-5)
初学者常以为因缘是一个生一个,依时间先后而生。其实若就经典的本义来看,因缘在刹那间即完成,不一定要有时间之分。 经中常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俱生”即表示一起发生,也就是六根各自缘生的色、受、想、行、识,一刹那即完成。卷十一第273经中即比喻“譬如两手和合相对作声”,拍手没有办法区分哪只手先碰到、哪只手后碰到,而是两手同时碰到,拍在一起的同时产生了声音。在因果上来说,是因为有手拍掌而有声音,而在时间来看,在一刹那间即完成了因缘。 一个常见的误解:“既然‘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那么眼识是在受、想、行之前就发生的?”其实眼识与色、受、想、行一起发生,不分时间的先后。 举个进阶的例子,“一打针就痛得哇哇叫”这样的一件事,已包含了“身根”及“意根”的运作:皮肤感受针头的碰触是基于身根缘生的受、想、行、识,意根接收了身识的讯息(成为法境)而有意识,并俱生受、想、行(“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也就是说皮肤感受到打针后的反应是基于意根缘生的受、想、行、识,并且意根的因缘运作也是在一刹那间即完成。 在这个牵涉到身根及意根的例子中,身根的受只是单纯地接受碰触,如果碰触太强,则会刺痛(苦受),但皮肤不会哇哇叫。而意根生受则会进一步地由意识的判断,而有不同的反应及造作,例如打针时通常大人刺痛一下就过了,有的小孩则会呼天抢地。如果意根生受时没有执著,就趋向解脱。 在事情发生后,有的人还会一直回想,愈想愈多,作更多的思考。这些已是意根在下一个刹那的运作了:佛教的论一般认为前一个刹那的意识,成为下一个刹那的意根(也就是说,将前一个刹那的“念头”当作下一个刹那的“念头”的根),接收了前一个刹那的法境(受、想、思),而缘生新的受想行识,这新的意根生受想行识,也在刹那间生了而又灭了。如此每一刹那都产生新的意识的生灭,取代先前的意识。 巨观来说,我们会觉得有些时刻是受,有些时刻是想,有些时刻是行,但在微观来说,通常每一刹那都有受想行识生起,只是有些我们感受没有那么明显。 因此本经说“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因缘在刹那间即完成而“生已尽灭”,下一个刹那时已是“异阴相续”,不同于前一个眼的因缘了,所以“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卷十一第273经也表示“诸行(所有由因缘而生的事物)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因缘和合的法在刹那间生灭。 影片档案在播放时,每秒通常是播出约25至30帧不连续的影像,但由于人眼的限制、视觉暂留,就以为画面所示是完全连续的,而不知每25至30分之一秒就跳出一幅新影像,也合乎佛经中说的“诸识法如幻”。 在当下就可以完成一个起心动念的轮回。在禅修当中,可以更细微的观察到因缘的起灭,并从当下就断了因缘。解脱十二因缘的锁链,不必等到来世,当下就可以体证,也就是《杂阿含经》卷一即提到的“现法涅槃”。 [进阶辨正][导读:心受的喜、忧、舍]“受”可区分为“乐受”、“苦受”、“舍受”(即“不苦不乐受”),也可区分为“身受”与“心受”。其中身受为生理的感受,由身体所引起,也就是由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缘生,心受则为心理的感受,由心理所引起,也就是由意根所缘生。 有的经中则将遇舒适的境界时心的乐受特别称为“喜受”,遇违逆的境界时心的苦受特别称为“忧受”。因此将受区分为五种:(身)乐受、(身)苦受、(心)喜受、(心)忧受、舍受,如下图所示:
凡夫执著于受而造业,以下第336经讲的“六喜行”即是心遇舒适的境界时的造作,第337经的“六忧行”则是心遇违逆的境界时的造作,第338经的“六舍行”则是心遇不苦不乐的境界时的造作。 这六喜行、六忧行、六舍行,在《中阿含经》卷四十二〈根本分别品2〉第162经分别六界经中,总称为“十八意行”。 第339至342经讲的“六常行”,则是六根对六境时没有贪、瞋、痴,而能舍心(放下一切而没有执著)并且保持正念(清澈觉知)、正智(清晰理解)。 (三三六)[0092c2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喜行①。云何为六?如是。比丘!若眼ⓐ见色喜,于彼色处行②。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喜,于彼法处行。诸比丘!是名六喜行。”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眼”,大正藏原为“现”,今依据前后文改作“眼”。 [注解]① 六喜行:六根对六境时,心遇舒适的境界而有的造作。例如眼见美女而心摆在美女上。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喜悦近伺察”。 ② 眼见色喜,于彼色处行:眼睛见到了色时觉得喜欢,而在那色境上造作。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以眼见色后,顺喜悦处近伺察色”。相当的《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经文作“眼见色已顺喜处色近行”。 [对应经典]
(三三七)[0093a0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忧行①。云何为六?诸比丘!若眼见色忧,于彼色处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忧,于彼法处ⓐ行。诸比丘!是名六忧行。”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法处”,宋、元二本作“处法”。 [注解]① 六忧行:六根对六境时,心遇违逆的境界而有的造作。例如耳听警报而心摆在警报上。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忧近伺察”。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有同学问:“身处负面的情境时,特别容易想骂人。这是属于受阴(意根的“忧受”),还是行阴(意根的“忧行”)?” 身心的运作是因缘和合的,处在一个令人忧恼的环境时,意根会有“忧受”,此时凡夫会本能地起“忧行”,甚至进而起瞋心骂人而造业。“受”只是单纯的感受,而“行”则是造作、造业,会造成后续的苦果。 有修行练习正念的人,则在“忧受”时,会有自觉而正思惟,试着以更有智慧的方法应对。 例如来人做错了事,许多人会生气骂人,修行人则会(心念处)发现起了瞋心而失去客观性,或(念戒)警觉到骂人会犯戒。有了正思惟,就能用更周全、更有效的方法应对。 从神经科学对大脑运作机制的研究来看,一般人在遇到负面的情境时,大脑的运作很容易退回动物的本能反应。正念的练习则能加强“左前额叶皮质”抑制脑中“杏仁核”(和负面的情绪及压力有关)活化的回路,帮助个体即时从挫折中恢复。这样的练习有助于改善大脑的结构,也可说修行是一种心智的锻炼,持续地锻炼有助于如实知见,并作出恰当反应。 [进阶辨正](三三八)[0093a10]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舍行①。云何为六?诸比丘!谓眼见色舍,于彼色处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舍,于彼法处行,是名比丘六舍行。”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六舍行:六根对六境时,心遇不苦不乐的境界时有的造作。例如鼻嗅空气时心摆在空气没味道上。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平静近伺察”。 [二] 眼见色舍,于彼色处行:眼睛见到了色时觉得不苦不乐,而在那色境上造作。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以眼见色后,顺平静处近伺察色”。相当的《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经文作“眼見色已顺舍处色近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其实不会,卷十七第485经中佛陀就说了:“我有时说一受,或时说二受,或说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时说无量受。”其中的“三受”就是“乐、苦、不苦不乐”受,“五受”就是“(身)乐、(心)喜、(身)苦、(心)忧、舍”受,佛陀并表示不同的分类法只要能正确地理解,就不会矛盾。
“舍受”是不苦不乐的感受,属于五阴中的受阴;“舍行”是由舍受而有的造作,属于五阴中的行阴;“舍无量心”是四无量心之一,是种修定的方法,也可指依此方法而达成的心的状态,属于五阴中的识阴, 凡夫通常因为“舍受”而作“舍行”,但不会因此有“舍无量心”,“舍无量心”是要特别修定才能达成的。另一方面,苦受、乐受、舍受皆可以“舍无量心”应对。例如有“苦受”的人,若修“舍无量心”,则可等视众生,止息因苦受而起的瞋心。 [进阶辨正](三三九)[0093a16]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常行①。云何为ⓑ六?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是名比丘六常行。”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如是我闻”,元本作“如我是闻”。 ⓑ 宋、元二本无“为”字。 ⓒ “舍心住正念正智”,大正藏原为“正念正智舍心住”,今依据明本改作“舍心住正念正智”。 [注解]① 六常行:六根对六境时,没有贪、瞋、痴,能放下一切而没有执著,并且保持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又译为“六妙行”、“六恒住”。 [读经拾得]本经的“六常行”与前一经的“六舍行”是不同的层次。 第336经“六喜行”的喜是遇到顺己意的境界而有,第337经“六忧行”的忧是遇到逆己意的境界而有,第338经“六舍行”的舍是遇到不顺也不逆己意的境界而有,但在遇到顺或逆己意的境界时,恐怕就不能舍了。而本经的“六常行”则是舍心住正念、正智,即使遇到顺境或逆境,也不会喜爱或忧愁。 六舍行时感到不苦不乐,纵使心肠如石头般无知无觉,仍有痴,还是会造业。六常行时舍心住正念、正智,没有贪、瞋、痴,而不造业。 凡夫基于生物本能或制约而对感受作出各种反应,即由喜受、忧受、舍受而生六喜行、六忧行、六舍行。圣者则不被生物本能或制约所限制,而是根据智慧采取行动。 [进阶辨正](三四〇)[0093a2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为六?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世间难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四一)[0093a29]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为六?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世间难得,所应承事①、恭敬、供养,则为世间无上福田②。”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承事:听从、侍奉。 ② 福田:能生福德的田地,譬喻供养应当供养的修行人能获得福报,如同农夫在田中播种,往后则能收成。
(三四二)[0093b08]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为六?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当知是舍利弗等。舍利弗比丘眼见色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舍利弗比丘成就ⓐ此六常行故,世间难得,所应承事、恭敬、供养,则为世间无上福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成就”,宋、元、明三本作“来说”。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