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十三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六根缘生的身心运作;六入处相应 (5/5)]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可以引发身心的运作,以眼所缘生的五阴为例:

  • 眼的色:眼根(可能包括视网膜、视神经)。
  • 眼接收的色:光线反映出影像(眼睛见到的通常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
  • 眼识:产生视觉,识别到光线。
  • 眼触生受:感受光线。
  • 眼触生想:对光线进行取相(只取人看得到的光线,不会取红外线、紫外线、或是声波等人眼不认得的境)。
  • 眼触生行:意愿要看得更加清楚(由意根接着缘起)。

此时即有视觉。视觉(眼识)只是单纯地“看到”影像,还没有搀杂人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是在此讯息(成为法境)传到意根时,由意识加以识别、意触生想加以取相、意触生行而有意志造作,人脑才识别出画面的意义。

眼根通俗的讲法是眼睛,而根据佛学及生理学,精确的来看可能包括视网膜、视神经等组织;眼接收的色,通俗的来讲是影像,而根据物理学精确的说法是光线。同学们只要了解在修行上身心运作的原理即可,不必拘泥于生理学或物理学的用词,本书中也不特别加以区分。

感官接收的讯号传到最后,由意根作最后的反应,而会起心动念。当意触时如理作意而不生爱,断了十二因缘的锁链,就不会导致后续无常的苦了。生活上如此,禅定也是一样。

本卷属于《杂阿含经》的“六入处相应”,是解说六入处的相关经文。

(三〇四)[0086c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谛听,善思,有六六法。何等为六六法?谓六内入处、六外入处六识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

“何等为六内入处?谓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何等为六外入处?色入处、声入处、香入处、味入处、触入处、法入处。云何六识身?谓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云何六触身?谓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云何六受身?谓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云何六爱身?谓眼触生爱、耳触生爱、鼻触生爱、舌触生爱、身触生爱、意触生爱。

“若有说言眼是我,是则不然。所以者何?眼生灭故,若眼是我者,我应受生死,是故说眼是我者,是则不然。如是若色、若眼识、眼触、眼触生受若是我者,是则不然。所以者何?眼触生受是生灭法,若眼触生受是我者,我复应受生死,是故说眼触生受是我者,是则不然,是故眼触生受非我。如是耳、鼻、舌、身、意触生受非我。所以者何?意触生受是生灭法,若是我者,我复应受生死,是故意触生受是我者,是则不然,是故意触生受非我。

“如是,比丘!当如实知眼所作、智所作、寂灭所作,开发神通,正向涅槃。云何如实知见眼所作,乃至正向涅槃?如是,比丘!眼非我,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观察非我。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名如实知见眼所作,乃至正向涅槃,是名六六法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纯一满净:完全清净。

眼生灭故,若眼是我者,我应受生死:眼睛是会因缘生灭的,如果眼睛是我的话,则眼睛坏死时,我应会随着死去。

生灭法: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由因缘离散而消灭的事物;有生就有灭。

眼所作、智所作、寂灭所作:眼的造作(因缘生灭),智慧的作用(灭除因缘相续),涅槃的作用(不受后有)。

内觉:内在感受。“觉”在这边是指“受”。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什么是“六六法”?

本经说的“六六法”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各依“根、境、识、触、受、爱”等六个缘生的项目来解说。

其实六根缘生的项目不见得要分为六个,例如常见的经文“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这句当中就将六根缘生的项目分为“根、境、识、触、受、想、思”七个,多了“想”、“思”,而少了“爱”。(当中的“思”和“爱”都是行阴的例子。)

因此“六六法”并不算是专有名词,只是本经为六根各自举例六个缘生的项目,作为观察身心运作的下手处。

  • 六六法无我

如果说眼睛是我,那是不成立的。因为眼睛是因缘生、因缘灭,如果眼睛是我,眼睛坏死时,我应该会随之死去。

进一步探讨,当光进入眼睛,产生视觉,并随之产生感受,如果说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是我,那也是不成立的。因为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是因缘生、因缘灭,如果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是我,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消失时,我应该会随之死去。

同理可证,耳闻声而起的感受、鼻嗅香而起的感受、舌尝味而起的感受、身触物而起的感受、意识法而起的感受,都不是我。

如此,如实观察并了知“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而起的种种因缘相续都不是我,能够开启智慧,趣向涅槃。

[进阶辨正]

(三〇五)[0087a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六分别六入处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何等为六分别六入处经?谓于眼入处不如实知见者,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于眼染著,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皆生染著。如是耳、鼻、舌、身、意,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生染著。如是染着相应、愚暗、顾念结缚其心长养五受阴,及当来有爱,贪、喜悉皆增长,身心疲恶,身心烧然,身心炽然,身心狂乱,身生苦觉;彼身生苦觉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增长,是名纯一大苦阴聚集。

“诸比丘!若于眼如实知见,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如实知见;见已于眼不染著,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染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如实知见,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于意不染著。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染;不染著故,不相杂、不愚暗、不顾念、不系缚,损减五受阴,当来有爱,贪、喜,彼彼染著悉皆消灭,身不疲苦,心不疲苦,身不烧,心不烧,身不炽然,心不炽然,身觉乐,心觉乐;身心觉乐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消灭,如是纯大苦聚阴灭。

“作如是知、如是见者,名为正见修习满足,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前说正语正业正命清净修习满足,是名修习八圣道清净满足。八圣道修习满足已,四念处修习满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修习满足。

若法应知、应了者,悉知、悉了。若法应知、应断者,悉知、悉断。若法应知、应作证者,悉皆作证。若法应知、应修习者,悉已修习。何等法应知、应了,悉知、悉了?所谓名色。何等法应知、应断?所谓无明有爱。何等法应知、应证?所谓、解脱。何等法应知、应修?所谓。若比丘于此法应知、应了,悉知、悉了。若法应知、应断者,悉知、悉断。若法应知、应作证者,悉知、悉证。若法应知、应修者,悉知、悉修,是名比丘断爱结缚,正无间等,究竟苦边。诸比丘!是名六分别六入处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爱”,大正藏原为“受”,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爱”。

大正藏在“烧”字之前有一“坏”字,今依据元、明二本删去。

“明”,大正藏原为“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明”。

“止”,大正藏原为“正”,今依据相当的南传经文和《瑜伽师地论》改作“止”。

[注解]

结缚其心:烦恼绑住他的心。“结”指烦恼,又译为“结使”。

当来有爱:对未来存在的渴爱;导致来生的渴爱。其中的“有”即是十二因缘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炽然:猛烈燃烧的样子,这里形容烦恼像火烧般逼迫身心。

纯一大苦阴聚:全是大苦的积聚。又译为“纯大苦聚”、“纯大苦聚阴”。其中“阴”是“积聚”的意思,与“聚”是同义复词。

相杂:互相混和;被束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被束缚”。

彼彼染著:到处贪染、执著。

四正勤:正确地勤奋于四个层面:(1)已生恶令断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

四如意足:基于四种因素产生禅定、成就神通:(1)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2)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五根: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个根本:(1)信根、(2)精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五力:由五根实修而发挥出的具体力量,即:(1)信力、(2)精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若法应知、应了者,悉知、悉了:那些应该证知、应该了知的法,都证知、都了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他的这二法和合俱行:止与观。他以证智遍知那些应该以证智遍知的法”。

作证:亲身体证。

名色:即色、受、想、行、识五阴。其中“名”是“受、想、行、识”四阴,“色”即色阴。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五取蕴”。

有爱:对存在的渴爱。这里的“有”即是十二因缘中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止:心专注于一处(或一境)而不散乱。音译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观:洞察。音译为“毘婆舍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教我们观察自己的身心是如何的生起、灭去。感官接触外境时的贪瞋痴是如何缘起的?知道贪瞋痴是如何缘起的,也就可知道如何减少贪瞋痴的再次生起。

借由在生活中一次一次地观察,自然会知道自己习气是如何养成的,也就知道如何趋善避恶、趋吉避凶。

自己最重的恶习为何?怎样会加重这个恶习?怎样能减弱或避免这个恶习?佛陀是大医王,而借由佛陀教导的佛法,佛弟子都要能够自己的习气自己医。

(三〇六)[0087c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见而得见法?”作是思惟已,从禅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见而得见法?’”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有二法。何等为二?眼、色为二……”如是广说,乃至“非其境界故。”所以者何?陷于因缘的锁链而会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眼、色,此等法名为人,于斯等法作人想、众生那罗、摩㝹阇、摩那婆、士夫、福伽罗、耆婆、禅头

“又如是说:‘我眼见色,我耳闻声,我鼻嗅香,我舌尝味,我身觉触,我意识法。’彼施设又如是言说:‘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分齐。’比丘!是则为想,是则为志,是则言说,此诸法皆悉无常有为思愿缘生;若无常、有为、思愿缘生者,彼则是苦。又复彼苦生,亦苦住,亦苦灭,亦苦数数出生,一切皆苦。若复彼苦无余断、尽、离欲灭、息、没,余苦更不相续,不出生,是则寂灭,是则胜妙。所谓舍一切有余、一切爱尽、无欲、灭尽、涅槃。耳、鼻、舌……身触缘,生身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是无色阴,身根是色阴,此名为人……”如上说,乃至“灭尽,涅槃。”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为人……”如上广说,乃至“灭尽、涅槃。”若有于此诸法,心随入住解脱不退转,于彼所起系着无有。比丘!如是知、如是见,则为见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触”字。

“夫”,大正藏原为“其”,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夫”。

“离欲”,宋、元、明三本作“欲离”。

“无有”,宋、元、明三本作“有无”。

[注解]

云何知、云何见:如何知道、如何见解?

见法:见到真理。

如是广说,乃至非其境界故:此段的完整经文详见卷八第213经

此四无色阴、眼、色,此等法名为人:这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加上前述的眼、色(色阴),这样的现象被称为“人”。

那罗、摩[少/兔]阇、摩那婆、士夫、福伽罗、耆婆、禅头:这些名词皆为“人”的别称,其中“那罗”又译为“士”,“摩[少/兔]阇”即“人类”,“摩那婆”又译为“摩纳”、“儒童”,即少年,“福伽罗”又译为“补特伽罗”、“众生”,“耆婆”指生命,“禅头”指人或有情。

寿分齐:寿命的尽头。“分齐”指分际、界限。

是则为想,是则为志,是则言说:这些是想出来的名字,这些是自称如此,这些是世俗的讲法。

思愿缘生:以意欲为条件所生。又译为“心缘生”。

数数:频繁地。

无余断:彻底地断除。又译为“永断无余”。

吐:吐出;摒弃。

有余:还有余留的。这里特指还有余留的执著。

四大:古代印度人认为一切物质及物理现象,有四种组成:地大(坚固性)、水大(湿润性)、火大(温热性)、风大(移动性)。不过在佛教的观点,四大并非不可分割、永存的,四大彼此也是互为因缘、无常的。一个东西的地大特别明显时,我们称它为地,但它其实还是有其他三大的特性,只是不那么明显。

于此诸法,心随入住解脱不退转,于彼所起系着无有我:对这些事物,心能随即进入稳定地解脱而不退失,在这些事物上纵使有执著也不起我见。本经说的“见法”通常是初果圣者的程度,但初果圣者还有贪、瞋、痴等烦恼残存,因此这句提到“于彼所起系着”是可能的,然而初果圣者已断身见,纵使有执著也不起我见。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陷于因缘的锁链而会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佛陀表示在“缘眼、色生眼识”等一连串的因缘相生中,人们将缘生缘灭的五阴当作一个实体,称为“人”、称为“众生”;又因为六根的运作,例如我看了什么、我听了什么等等,进而推想出有实在的“我”。这些我、人、众生,迟早都会消逝,人们将之称作寿命的长短。

佛陀觉悟后发现这些都只有因缘的生灭,都是无常的,没有不变的实体。不陷于因缘的锁链,自然就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

(三〇七)[0088a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名为见法?”思惟已,从禅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名为见法?’今问世尊,唯愿解说。”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有二法,眼、色,缘生眼识……”如上广说。“尊者!如所说偈:

“眼色二种缘,  生于心心法
 识触及俱生,  受想等有因
 非我非我所,  亦非福伽罗,
 亦非摩㝹阇,  亦非摩那婆,
 是则为生灭,  苦阴变易法
 于斯等作想,  施设于众生。
 那罗摩㝹阇,  及与摩那婆,
 亦余众多想,  皆因苦阴生。
 诸业爱无明,  因积他世阴
 余沙门异道,  异说二法者。
 彼但有言说,  闻已增痴惑,
 贪爱息无余,  无明没永灭。
 爱尽众苦息,  无上佛明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明”,大正藏原为“眼”,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明”。

[注解]

心心法:心指五阴中的识阴,心法(又译为“心所有法”)指五阴中的受、想、行阴。经中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行)”,有识阴才会缘生受、想、行阴,因此后世将识阴称为心王,受、想、行阴称为心所有法。

识触及俱生,受想等有因:经中常说诸如“缘眼、色,生眼,三事和合,触俱生、思”,然后造成一连串的相续及轮回。此偈中的识、触、俱生、受、想即出自前述经文,而“有”指生命的存在,即轮回的存在。“有因”即“造成生命(轮回)的存在的原因”。

苦阴:具有苦的特性的五阴。

他世阴:后世的五阴。

[对应经典]

 

(三〇八)[0088b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天、世人于色染著爱乐住,彼色若无常、变易、灭尽,彼诸天、人则生大苦;于声、香、味、触、法染著爱乐住,彼法变易、无常、灭尽,彼诸天、人得大苦住。

如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于色不复染著爱乐住,彼色变易、无常、灭尽,则生乐住;于声、香、味、触、法,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不复染著爱乐住,彼色变易、无常、灭尽,则生乐住。所以者何?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此受集、此受灭、此受味、此受患、此受离如实知,于彼色因缘生厄碍、厄碍尽已,名无上安隐涅槃。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如实知已,彼法因缘生厄碍,厄碍尽已,名无上安隐涅槃。”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于色声香味,  触法六境界,
 一向生喜悦,  爱染深乐着。
 诸天及世人,  唯以此为乐,
 变易灭尽时,  彼则生大苦。
 唯有诸贤圣,  见其灭为乐,
 世间之所乐,  观察悉为怨。
 贤圣见苦者,  世间以为乐,
 世间之所苦,  于圣则为乐。
 甚深难解法,  世间疑惑生,
 大暗所昏没,  盲冥无所见。
 唯[*]有智慧者,  发朦开大明
 如是甚深句,  非圣孰能知,
 不还受身者,  深达谛明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受”字之前有一“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大正藏无“此受味”三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疑”,宋、元、明三本作“[序-予+疑]”。

[注解]

色集:色境的起因。

色灭:色境的消灭。

色味:色境的滋味。

色患:色境的祸患。

色离:色境的出离。

于色不复染著爱乐住,彼色变易、无常、灭尽,则生乐住:若对色境不沉溺在因贪爱而有的快乐中,则无论色怎么样改变或消失,依然能保持着安乐的状态。

于彼色因缘生厄碍、厄碍尽已:于前述色境因缘而生的束缚障碍消尽了。其中“厄碍”指束缚、障碍。

发朦开大明:启发了模糊不清(的凡夫),开显了大放光明(的智慧)。

深达谛明了:深刻地通达、真实不虚地明白了知。“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杂阿含经》卷二第41、42、58等经有以色阴(不是色境)为例定义味、患、离:“缘色生喜乐,是名色味;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CBETA, T02, no. 99, p. 14, c21-23)
  • 色境的集、灭、味、患、离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色集:美景是由四大因缘而生。
  色灭:美景的四大缘灭即消逝。
  色味: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色患:美景消逝让人苦恼。
  色离:见美不贪著,见丑不嫌恶。

  • 问:六根各自缘生的五阴的“味”,有什么禅修时可应用的例子?

六根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根境触后,常使人心意动摇,产生后续的五阴。六根各自缘生的五阴,如何让人味着?可以参考下表中的例子:

六根 色味 受味 想味 行味 识味
眼(见食物) 影像发生 有没看见 要不要看清 意愿要看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食物
耳(听音乐) 声响发生 有没听见 要不要听清 意愿要听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音乐
鼻(闻香水) 香味发生 有没闻到 要不要闻闻 意愿要闻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香味
舌(吃蛋糕) 滋味发生 吃得出来 要不要尝尝 意愿要尝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好吃
身(摸羊毛) 碰触发生 有没东西 是否可触摸 意愿要摸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柔软
意(想助人) (无色) 乐于助人 开始想助人 意愿要想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好事


在一个事件发生时,六根缘生的色、受、想、行、识不断的交替出现,直到事件终了。

色、受、想、行、识不一定全有,但最后一定会经由“意”,才会有意识的苦或乐。例如眼根接触影像、生眼识,而“看到”后,所看到的讯息由意根加以认知(意识)、执取。

这个过程,《中阿含经》卷五十八〈晡利多品3〉第211经大拘𫄨罗经是说:“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为彼尽受境界,意为彼依。”(CBETA, T01, no. 26, p. 791, b15-17)

也就是说,意根是由六根提供讯息,所谓“缘意、法,生意识”,这个“法”就是六根传来的“讯息”。佛教的论中一般认为前一刹那的意识,成为下一刹那的意根,接收了前一个刹那的法境(受、想、思),如此念念生灭、念念相续。

这是每天无时无刻的起心动念,由意而执取,也能由意而舍弃。若意识能舍、能无我,就是解脱自在。如卷八第229经所说:“云何无漏法?谓出世间意,若法、若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出世间者,是名无漏法。””(CBETA, T02, no. 99, p. 56, a13-16)

打坐时想要专心,但念头一直不由自主的乱跑,是因为意根染著了哪些味?

[进阶辨正]

(三〇九)[0088c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瞻婆揭伽池侧。

尔时,尊者鹿纽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有第二住,有一一住。彼云何第二住?云何一一住?”

佛告鹿纽:“善哉,善哉,鹿纽!能问如来如是之义。”

佛告鹿纽:“若眼识色可爱、乐、念、可意,长养于欲;彼比丘见已,喜乐、赞叹、系着住,爱乐、赞叹、系着住已,心转欢喜,欢喜已深乐,深乐已贪爱,贪爱已厄碍。欢喜、深乐、贪爱、厄碍者,是名第二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鹿纽!有如是像类比丘,正使空闲独处,犹名第二住。所以者何?爱喜不断不灭故,爱欲不断、不知者,诸佛如来说第二住。

“若有比丘,于可爱、乐、念、可意,长养于欲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乐、不赞叹、不系着住,不喜乐、不赞叹、不系着住已,不欢喜,不欢喜故不深乐,不深乐故不贪爱,不贪爱故不厄碍。不欢喜、深乐、贪爱、厄碍者,是名为一一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鹿纽!如是像类比丘,正使处于高楼重阁,犹是一一住者。所以者何?贪爱已尽、已知故,贪爱已尽、已知者,诸佛如来说名一一住。”

尔时,尊者鹿纽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贪”,大正藏原为“贫”,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贪”。

[注解]

瞻婆: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鸯伽国的首都,位于恒河南岸。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鸯伽国又称为瞻波国,为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摩竭陀国的东北边,曾隶属于摩竭陀国。又译为“瞻波”、“占波”。

揭伽池:瞻婆国的莲花池名,池旁的树林是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场所之一。又译为“伽伽池”。

第二住:有别人同住;不好(不是第一)的止住。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与伴同住”。

一一住:独自而住;最好的止住。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独住”。

可爱、乐、念、可意:可爱的、让人快乐的、让人思念的、让人惦记的。

厄碍:束缚、障碍。又作“轭碍”,“轭”是在车衡两端扼住牛、马等颈背上的曲木,在此比喻为束缚、限制。

正使:纵使。

[对应经典]

 

(三一〇)[0089a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瞻婆国揭伽池侧。

尔时,尊者鹿纽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鹿纽:“善哉,善哉,鹿纽!能问如来如是之义。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佛告鹿纽:“若眼见可爱、乐、可意、可念,长养于欲之色;见已,彼说赞叹、系着、欣悦,赞叹、系着已,则欢喜集,欢喜集已则苦集。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鹿纽!若有比丘,眼见可爱、乐、可念、可意,长养于欲之色;见已不欣悦、不赞叹、不系着,不欣悦、不赞叹、不系着故,不欢喜集,不欢喜集故则苦灭。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

尔时,尊者鹿纽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尔时,尊者鹿纽闻佛说法教诫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于”字。

“诫”,宋、元、明三本作“戒”。[*]

“住”,宋、元、明三本作“法”。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说凡夫“欢喜集已则苦集”,承继前两经所说凡夫染著事物而生乐,当事物变化时就生苦,俗话说的“乐极生悲”也是一个例子。圣者则不染著,因此能常保安乐。

(三一一)[0089b0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富楼那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富楼那:“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如是之义。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有比丘,眼见可爱、可乐、可念、可意,长养欲之色;见已欣悦、赞叹、系着,欣悦、赞叹、系着已欢喜,欢喜已乐着,乐着已贪爱,贪爱已厄碍。欢喜、乐着、贪爱、厄碍故,去涅槃远。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富楼那!若比丘,眼见可爱、乐、可念、可意,长养欲之色;见已不欣悦、不赞叹、不系着,不欣悦、不赞叹、不系着故不欢喜,不欢喜故不深乐,不深乐故不贪爱,不贪爱故不厄碍。不欢喜、不深乐、不贪爱、不厄碍故,渐近涅槃。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佛告富楼那:“我已略说法教,汝欲何所住?”

富楼那尊者善学忍辱富楼那白佛言:“世尊!我已蒙世尊略说教诫[*],我欲于西方输卢那人间游行。”

佛告富楼那:“西方输卢那人凶恶、轻躁、弊暴、好骂。富楼那!汝若闻彼凶恶、轻躁、弊暴、好骂、毁辱者,当如之何?”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若彼西方输卢那国人,面前凶恶、诃骂、毁辱者。我作是念:‘彼西方输卢那人贤善智慧,虽于我前凶恶、弊暴、好骂、毁辱我,犹尚不以手、石而见打掷。’”

佛告富楼那:“彼西方输卢那人但凶恶、轻躁、弊暴、骂辱,于汝则可脱,复当以手、石打掷者,当如之何?”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西方输卢那人以手、石加于我者,我当念言:‘输卢那人贤善智慧,虽以手、石加我,而不用刀杖。’”

佛告富楼那:“若当彼人脱以刀杖而加汝者,复当云何?”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若当彼人脱以刀杖,而加我者,当作是念:‘彼输卢那人贤善智慧,虽以刀杖而加于我,而不见杀。’”

佛告富楼那:“假使彼人脱杀汝者,当如之何?”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若西方输卢那人脱杀我者,当作是念:‘有诸世尊弟子,当厌患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药,或以绳自系,或投深坑;彼西方输卢那人贤善智慧,于我朽败之身,以少作方便,便得解脱。’”

佛言:“善哉,富楼那!汝善学忍辱,汝今堪能于输卢那人间住止,汝今宜去度于未度,安于未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尔时,富楼那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尔时,尊者富楼那夜过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出,付嘱卧具,持衣钵去,至西方输卢那人间游行。到已,夏安居,为五百优婆塞说法,建立五百僧伽蓝绳床、卧褥、供养众具悉皆备足。三月过已,具足三明,即于彼处入无余涅槃

[校勘]

“富楼那”,巴利本作 Puṇṇa。

宋、元、明三本无“可”字。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西方输卢那”,巴利本作 Sunāparantaka。

大正藏无“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富楼那:比丘名,以“说法第一”闻名,佛陀称赞他“能广说法,分别义理”。又译为“富留那弥多罗尼子”、“满慈子”、“满愿子”。

输卢那:古印度国名,位于当时的西印度,其首都曾为古代印度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靠近当今印度孟买北方的纳拉索帕拉镇。又译为“输那”。

脱:倘若。

少作方便:费较少的力气。

堪能:有能力。

付嘱卧具:将目前自己睡觉的地方与用品交付给他人。“卧具”是坐、卧时的资具用品,如床榻、被褥等。

夏安居:在印度夏季三个月的雨季中,出家众禁止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又译为“结夏安居”、“结夏坐”、“夏坐”。

僧伽蓝:为音译,义译为“僧团的园林”,是寺院的通称。又译为“僧伽蓝摩”,简称“伽蓝”。

出自见量法师“漫谈四分律中的绳床”一文,青松萌芽期刊第3期,民国86年9月

绳床:以木板作骨架,并铺上绳子织成的垫子的椅子或床。

三明: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尽明(漏尽神通)。

无余涅槃:完全断绝烦恼、生死,指解脱者的去世。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富楼那尊者的忍辱波罗蜜

本经中,佛陀向富楼那尊者开示了六根应对六境不起贪爱执著而能解脱,富楼那尊者听完后,正准备前往西边的输卢那地区随缘渡化。

佛陀警告富楼那尊者,输卢那人性情暴恶爱骂人,要是被骂该怎么办?

富楼那尊者回答说他不会介意,而且还会庆幸输卢那人只是骂他而没有打他。

佛陀又进一步问,如果输卢那人打你、砍你、甚至杀死你的话,那又怎么办?

富楼那尊者说他不会介意,若是输卢那人杀他,则刚好可以早点解脱。

佛陀因此大大称赞富楼那尊者,说道:“善哉,富楼那!汝善学忍辱,汝今堪能于输卢那人间住止,汝今宜去度于未度,安于未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富楼那尊者就启程到输卢那,感召到五百位在家居士听他说法,大兴佛法,三个月后他具足了三明,就在输卢那入无余涅槃。

富楼那尊者是修行人行忍辱的榜样,更是修忍辱而到彼岸(忍辱波罗蜜)的实例。他的忍辱也可说是基于六根应对六境时不贪爱执著的修行,不贪爱也就没有瞋恚,不会被境界触扰。

[进阶辨正]

(三一二)[0089c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罗迦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摩[*]罗迦舅言:“诸年少聪明利根,于我法、律出家未久,于我法、律尚无懈怠,而况汝今日年耆根熟,而欲闻我略说教诫[*]。”

摩[*]罗迦舅白佛言:“世尊!我虽年耆根熟,而尚欲得闻世尊略说教诫[*]。唯愿世尊为我略说教诫[*],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乃至自知不受后有。”第二、第三亦如是请。

佛告摩[*]罗迦舅:“汝今且止。”如是再三,亦不为说。

尔时,世尊告摩[*]罗迦舅:“我今问汝,随意答我。”

佛告摩[*]罗迦舅:“若眼未曾见色,汝当欲见,于彼色起欲、起爱、起念、起染著不?”

答言:“不也,世尊!”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如是说。”

佛告摩[*]罗迦舅:“善哉,善哉,摩[*]罗迦舅!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而说偈言:

“若汝非于彼,  彼亦复非此,
 亦非两中间,  是则为苦边。”

摩[*]罗迦舅白佛言:“已知,世尊!已知,善逝!。”

佛告摩[*]罗迦舅:“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尔时,摩[*]罗迦舅说偈白佛言:

“若眼已见色,  而失于正念,
 则于所见色,  而取爱念相。
 取爱乐相者,  心则常系着,
 起于种种爱,  无量色集生。
 贪欲恚害觉,  令其心退减,
 长养于众苦,  永离于涅槃。
 见色不取相,  其心随正念,
 不染恶心爱,  亦不生系着。
 不起于诸爱,  无量色集生,
 贪欲恚害觉,  不能坏其心。
 小长养众苦,  渐次近涅槃,
 日种尊所说,  离爱般涅槃
 若耳闻诸声,  心失于正念,
 而取诸声相,  执持而不舍。
 鼻香舌尝味,  身触意念法,
 忘失于正念,  取相亦复然。
 其心生爱乐,  系着坚固住,
 起种种诸爱,  无量法集生。
 贪欲恚害觉,  退减坏其心,
 长养众苦聚,  永离于涅槃。
 不染于诸法,  正智正念住,
 其心不染污,  亦复不乐着。
 不起于诸爱,  无量法集生,
 贪瞋恚害觉,  不退减其心。
 众苦随损减[*], 渐近般涅槃,
 爱尽般涅槃,  世尊之所说。”

是名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摩罗迦舅:“汝真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如汝所说偈:

“若眼见众色,  忘失于正念,
 则于所见色,  而取爱念相。”

如前广说。

尔时,尊者摩[*]罗迦舅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尔时,尊者摩[*]罗迦舅于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已,于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成阿罗汉,心得解脱。

[校勘]

“摩”,宋、元、明三本作“磨”。[*]

“摩罗迦”,巴利本作 Mālukya。

“减”,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减”。[*]

[注解]

摩罗迦舅:比丘名。舍卫城人,波斯匿王的财务官之子,后随佛出家,曾问佛陀“世有常、无常,世有底、无底”等问题,即《箭喻经》的发问者。又译为“鬘童子”、“摩罗鸠摩罗”。

年耆根熟:年老、感官老化。

若眼未曾见色,汝当欲见,于彼色起欲、起爱、起念、起染著不:对于你过去不曾眼见过的色,你会应该想要看,而且对于那个(没见过的)色生起欲望、贪爱、惦记、染著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若汝眼识未见、未曾见色,汝亦不见、不希求见者,汝于彼起欲、起贪、起爱否?”

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看到就只是看到,听到就只是听到,感觉就只是感觉,知道就只是知道,不生起贪、瞋、痴等烦恼。其中“见、闻、觉、识”又译为“见、闻、觉、知”,“见”是眼识的作用,“闻”是耳识的作用,“觉”是鼻、舌、身三识的作用,“识(知)”是意识的作用。

若汝非于彼,彼亦复非此,亦非两中间,是则为苦边:如果你不在那个上面,那个也不在你这边,也不在两者的中间,这样就是苦的尽头。这是比喻没有根、境、识和合的染著。

贪欲恚害觉:即贪欲的意向、瞋恚的意向、加害别人的意向。这里“觉”是“寻”的旧译,是投向的注意力。

不染恶心爱:不沾染会劣化心识的贪爱。

小长养众苦:尽量少增长各种苦。这里的“小”也可能是“不”的讹误。

日种: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印度神话传说释迦族的远祖,是由甘蔗中孕育,之后甘蔗经过日晒裂开而出生,因此称为“日种”、“甘蔗种”。音译为“瞿昙”。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老年的鬘童子

有同学问:“为什么佛陀要泼摩罗迦舅的冷水后,才向他开示法义?”

因为这位“摩罗迦舅”就是爱问不着边际的问题的“鬘童子”,他曾问佛陀“世有常、无常,世有底、无底”等问题,还想说若佛陀不向他解说,他就要离开,可参见《中阿含经》卷六十第221经箭喻经

这位问题宝宝问到年老了,还是没有得道。照常理来看,如果他继续以往的习气而不发奋努力的话,不管佛陀再怎么向他开示,恐怕也难以对他有实际的效果。

因此佛陀先泼他的冷水,冷酷地指出他年纪一大把了,更难有所成就。等到他着急了,佛陀才以问答的方式引导他的见解,破除他的执著。而佛陀教他的下手处:“看到就只是看到,听到就只是听到,感觉就只是感觉,知道就只是知道”,自然也能对治他爱乱想的个性。由于佛陀的因材施教,摩罗迦舅终于证得阿罗汉。

  • 相关的教法

本经所载“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的教法,南传《小部尼柯耶.优陀那》〈觉品1〉第10经巴希亚经中佛陀也曾对外道巴希亚开示过:“巴希亚,你要如此的修习:
每当你看到影像的时候,只看到就好了;
每当你听到声音的时候,只听到就好了;
每当你五官感知的时候,只感知就好了……
每当你脑中认知的时候,只认知就好了。
那么,巴希亚,在这当中没有‘我’的存在。这当中没有‘我’的时候,你既不在这里、也不在远处、也不在中间。这就是苦的熄灭。”

不随色、声、香、味、触、法相续,心不随境转,这样的概念在佛经以及禅修教法中颇为常见,例如《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非常品 51〉第8经:“不起于色,亦不依色而起于识;不起于声,不依声而起于识;不起香,不依香而起于识;不起于味,不依味而起于识;不起细滑,不依细滑而起于识;不起意,不依意而起于识;不起今世、后世,不依今世、后世而起于识;不起于爱,莫依爱而起于识。”

甚至如果想要了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务必细读本经。

(三一三)[0090b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经法,诸比丘崇向,而于经法异信、异欲、异闻、异行思惟、异见审谛忍正知而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看到就只是看到,不起贪心眼见色已,觉知色而不觉色贪,我先眼识于色有贪,而今眼识于色无贪如实知。若比丘眼见于色已,觉知色而不起色贪,觉我先眼识有贪,而言今眼识于色无贪如实知者,诸比丘!于意云何?彼于此为有信、有欲、有闻、有行思惟、有审谛忍不?”

答言:“如是,世尊!”

“归于此法,如实正知所知所见不?”

答言:“如是,世尊!”

“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

“诸比丘!是名有经法,比丘于此经法崇向,异信、异欲、异闻、异行思惟、异见审谛忍,正知而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注解]

经法:佛经、佛法。

崇向:崇敬、心向。

异信、异欲、异闻、异行思惟、异见审谛忍:除了信仰以外、除了(自己的)偏好以外、除了(古老的)口传以外、除了理性深思以外、除了深思后接受的见解以外。

[读经拾得]

大多人信宗教,是因为相信它、喜欢它、听信传说、理性深思它、或思考之后接受它。

佛陀教的解脱法不只是概念,而是能借由修行,亲自证知真理、证得涅槃。

(三一四)[0090c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断欲,断眼欲已,眼则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永不复生。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三一五)[0090c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眼生、住、转、出,则苦生、病住、老死出。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若眼灭、息、没,苦生则灭,病则息,死则没。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生、住、转、出:生起、持续、缘生、显现。其中“转”指依因缘而生起。又译为“生、住、成就、显现”。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生起、持续、再生、显示”。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眼生、住、转、出”、“眼灭、息、没”,并不是指长出眼睛或眼睛坏掉。经中常用“眼”代表眼见所缘生的一连串因缘,例如“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CBETA, T02, no. 99, p. 54, c22-24)

也可参考前一经所说:“当断欲,断眼欲已,眼则已断、已知”,“断眼”并不是要挖掉眼睛,而是断除眼欲。

[进阶辨正]

[导读:无常、苦、无我]

凡夫执著世间以为常、执著感受以为乐、执著身心以为有我。

以六根为例,凡夫可能以为六根是恒常的、是快乐的、有我。

如果六根是恒常的,那么六根不应该会受逼迫痛苦,但是六根会受逼迫、会痛苦,可见六根不是恒常的。

如果六根总是快乐的,则不应该会有痛苦,可见六根不总是快乐的。

如果六根是我,应该能完全的自主,我想使眼成为什么样子、眼就成为那样;我想使眼不成为什么样子、眼就不成为那样,但六根无法自主,因此六根无我。

(三一六)[0091a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眼无常,若眼是常者,则不应受逼迫苦,亦应说于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眼无常故,是故眼受逼迫苦生,是故不得于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若眼是常者,则不应受逼迫苦,亦应说于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如果眼是恒常不变的,那么不应该会受逼迫痛苦。而且应该能说我想使眼成为什么样子、眼就成为那样;我想使眼不成为什么样子、眼就不成为那样。

 

(三一七)[0091a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眼苦,若眼是乐者,不应受逼迫苦,应得于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眼是苦故,受逼迫苦,不得于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一八)[0091a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眼非我,若眼是我者,不应受逼迫苦,应得于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眼非我故,受逼迫苦,不得于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三经,外六入处三经,亦如是说。

 

[进阶辨正]

[导读:十二入处是一切]

十二入处包含了人的身心乃至一切的外境,因此佛陀说十二入处是“一切”(本卷第319经),十二入处因缘生“一切有”(本卷第320经)、“一切法”(本卷第321经)。另一方面,人是透过六入处看世界的,所接触的都是六入处所感知的世界,因此佛陀说六入处因缘是“世间”(卷九第230经)。

佛陀更进一步地分析,一切无常、苦、空、非我、贪瞋痴火烧然(卷八第196、197经),世间是危脆败坏的(卷九第231经),世间是空(卷九第232经)等等。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里里外外,何处不如此呢?

(三一九)[0091a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生闻婆罗门往诣佛所,共相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所谓一切者,云何名一切?”

佛告婆罗门:“十二入处是一切一切者,谓十二入处,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一切。若复说言此非一切,沙门瞿昙所说一切,我今舍,别立余一切者,彼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时,生闻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奉行

[校勘]

“奉行”,宋、元、明三本作“从座起去”。

[注解]

生闻:不曾听过的,即“某人”。“生”指“不熟悉”,“闻”指听过。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说十二入处是“一切”,可以解释为何《中阿含经》卷二十八〈林品5〉第113经诸法本经说:“一切诸法以欲为本”(CBETA, T01, no. 26, p. 602, c4)

接下来二经解释“一切有”、“一切法”,意义皆类似。

(三二〇)[0091b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生闻婆罗门往诣佛所,面相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所谓一切有,云何一切有?”

佛告生闻婆罗门:“我今问汝,随意答我。婆罗门!于意云何?眼是有不?”

答言:“是有,沙门瞿昙!”

“色是有不?”

答言:“是有,沙门瞿昙!”

“婆罗门!有色、有眼识、有眼触、有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

答言:“有,沙门瞿昙!”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如是广说,乃至“非其境界故。”

佛说此经已,生闻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校勘]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明本改作“座”。[*]

 

(三二一)[0091b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生闻婆罗门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沙门瞿昙!所谓一切法,云何为一切法?”

佛告婆罗门:“眼及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为一切法。若复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门瞿昙所说一切法,我今舍,更立一切法者,此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痴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佛说此经已,生闻婆罗门闻佛说已,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如生闻婆罗门所问三经,有异比丘所问三经、尊者阿难所问三经、世尊法眼法根法依三经,亦如上说。

 

[导读:六入处集是苦集]

六根对六境而生六识的过程,如卷十一第273经所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

这是说“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会有视觉(“眼识”)。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而能感“受”影像,映“想”起这是影像,而有意“思”、意志活动。

这也是苦的集起的过程,如卷八第218经所说:“云何苦集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

以下各经分别提到这些名词,例如“六识”即是依照六根的哪一根所缘生的识,来将识区分为六种(六识身;这里“身”是指“种类”的意思)。触、受、想等等心理运作也都可依照是六根的哪一根所缘生的,而区分为六种:

  • 第322经:六内入处、六外入处的解说。
  • 第323经:六内入处:眼、耳、鼻、舌、身、意。
  • 第324经:六外入处:色、声、香、味、触、法。
  • 第325经: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 第326经:六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 第327经:六受:眼受、耳受、鼻受、舌受、身受、意受。
  • 第328经:六想:眼想、耳想、鼻想、舌想、身想、意想。
  • 第329经:六思:眼思、耳思、鼻思、舌思、身思、意思。
  • 第330经:六爱:眼爱、耳爱、鼻爱、舌爱、身爱、意爱。


以下这两经则形容六境能让人执著:

  • 第331经:六顾念:色顾念、声顾念、香顾念、味顾念、触顾念、法顾念。
  • 第332经:六覆:色覆、声覆、香覆、味覆、触覆、法覆。

“六识”乃至“六爱”等词在佛经中常出现,但“六顾念”及“六覆”这两个词并非专有名词,在其他经中不会再出现。

(三二二)[0091c0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眼是内入处,世尊略说,不广分别。云何眼是内入处?”

佛告彼比丘:“眼是内入处,四大所造净色不可见有对。耳、鼻、舌、身内入处亦如是说。”

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意是内入处,不广分别。云何意是内入处?”佛告比丘:“意内入处者,若心、意、识非色,不可见,无对,是名意内入处。”

复问:“如世尊说,色外入处,世尊略说,不广分别。云何?世尊!色外入处。”

佛告比丘:“色外入处,若色四大造,可见,有对,是名色是外入处。”

复白佛言:“世尊说声是外入处,不广分别。云何声是外入处?”

佛告比丘:“若声四大造,不可见,有对。如声,香、味亦如是。”

复问:“世尊说触外入处,不广分别。云何触外入处?”

佛告比丘:“触外入处者,谓四大及四大造色,不可见,有对,是名触外入处。”

复问:“世尊说法外入处,不广分别。云何法外入处?”

佛告比丘:“法外入处者,十一入所不摄,不可见,无对,是名法外入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无“云何法外入处”六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注解]

世尊略说,不广分别:佛陀只有简单说,没有详细解释。意思是希望佛陀能进一步说明。

净色:细微的色。色是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

不可见:看不到。

有对:有障碍性。

非色:不是物质或物理世界的现象。

无对:没有障碍性。

四大造色:由地水火风四大所造成的各种物质及物理现象。

十一入所不摄:以上十一入处之外的(都是法外入处)。

[读经拾得]

* 六内入处和六外入处的性质,整理如下表:

六内入处 是否是色? 可不可见? 有没有对?
四大所造净色 不可见 有对
四大所造净色 不可见 有对
四大所造净色 不可见 有对
四大所造净色 不可见 有对
四大所造净色 不可见 有对
若心、意、识,非色 不可见 无对


六外入处 是否是色? 可不可见? 有没有对?
四大所造 可见 有对
四大所造 不可见 有对
四大所造 不可见 有对
四大所造 不可见 有对
四大及四大造色 不可见 有对
(以上)十一入所不摄 不可见 无对


  • 前五根不可见

有同学问:“眼睛、耳朵、乃至身体是可以被看见的,为何此经中说眼根乃至身根不可见?”

古代论师将前五根区分为“浮尘根”及“胜义根”,“浮尘根”是指外观的眼睛、耳朵等构造,是可以被看见的。但真正关键的视觉、听觉的感官是“胜义根”,依于“浮尘根”而藏于体内,因此看不到。

举例而言,眼根的“胜义根”在生理学的用词为视网膜、视神经等组织;身根的“胜义根”在生理学的用词为触觉受器、压觉受器、热觉受器、及触觉神经系统,都是在外观上难以直接看到的。

  • 意根无对

意根的功能,和现代所谓的大脑功能相近,因此有同学就问道:“脑是占空间且具有障碍性的,那为何意根是无对?”

意根是心作为感官,可能在身体上的投射为大脑的运作。意根可以比喻为电脑软件,软件和硬件搭配才能运作,但软件本身是不占空间、不具障碍性的抽象的程式语言逻辑运算。意根虽然在身体上可能反映为大脑的运作,但身体的大脑(硬件)不算是意根(软件)。

[进阶辨正]

(三二三)[0091c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内入处。谓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明本在“处”字之后有“云何为六”四字。

[对应经典]

 

(三二四)[0091c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外入处。云何为六?谓色是外入处,声、香、味、触、法是外入处,是名六外入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三二五)[0092a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识身。云何为六?谓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是名六识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三二六)[0092a0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触身。云何为六触身?谓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是名六触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三二七)[0092a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受身。云何为六?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六受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无“谓”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宋本无“触”字。

[对应经典]

 

(三二八)[0092a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想身。云何为六?谓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是名六想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三二九)[0092a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思身。云何为六?谓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六思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三三〇)[0092a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爱身。云何为六爱身?谓眼触生爱,耳、鼻、舌、身、意触生爱,是名六爱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以上各经所提的名相以及彼此间的逻辑关系整理于下图,提供同学们复习经文时作为参考:

上图中橘色线条表示名相的定义,蓝色线条表示名相间的因果关系。

(三三一)[0092b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顾念。云何为六?谓色顾念、声顾念、香顾念、味顾念、触顾念、法顾念,是名六顾念。”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顾念:爱顾、眷念。

 

(三三二)[0092b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覆。云何为六?谓色有漏是取心覆藏;声、香、味、触、法有漏、是取,心覆藏。是名六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有漏:有烦恼。其中“漏”是譬喻有所漏失。

是取:是执取(执著)。

心覆藏:心被覆盖。

 

[导读:十二入处与四圣谛]

在前面的经文中,佛陀说明了十二入处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而苦是从何而来?能如何解脱?

这就是佛陀悟到的四个真理(“四圣谛”):

  1. 苦:无常即是苦、会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2. 集:苦的起因,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
  3. 灭:苦的止息。
  4. 道: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

第333经着重在十二入处的苦圣谛,十二入处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因此无常、苦、空、非我,不须要执著。

第334经讲解了十二入处的集圣谛,分析六根生起因缘而缠缚众生的过程。

第335经则关于十二入处的灭圣谛,也为佛教所说的“空”下了基本定义。佛教为何说世间空?十二入处为什么是空?若要了解“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是什么意思,务必细读此经。

本卷的最后几经则和十二入处的道圣谛相关,可说是于十二入处修习解脱之道的片段。

(三三三)[0092b1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未来眼无常,况现在眼,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眼,不欣未来眼,于现在眼生厌、离欲、灭尽向。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如无常。如是苦、空、非我,亦如是说。如内入处四经、外入处四经,亦如是说。

[校勘]

“是”,宋、元、明三本作“上”。

[对应经典]

 

(三三四)[0092b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为汝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谛听,善思,谓有因、有缘、有缚法经。

“云何有因、有缘、有缚法经?谓眼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眼因、眼缘、眼缚?谓眼业因、业缘、业缚,业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业因、业缘、业缚?谓业爱因、爱缘、爱缚,爱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爱因、爱缘、爱缚?谓爱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无明有因、有缘、有缚。何等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谓无明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缘、不正思惟缚,不正思惟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缘、不正思惟缚,谓缘眼、色,生不正思惟,生于痴。

缘眼、色,生不正思惟,生于痴,彼痴者是无明,痴求欲名为爱,爱所作名为业。如是,比丘!不正思惟因无明,无明因爱,爱因为业,业因为眼。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名有因、有缘、有缚法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缚”字之后大正藏有一“业”字,今依据前后文删去。

宋本无“为”字。

“明”之下大正藏有“为爱”二字,今依据前后文删去。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不正思惟:不正确的思惟;不如理的思惟。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什么是无明的原因?

有同学问:“无明缘行等等十二因缘。但什么缘无明?”

要了解无明为什么是十二因缘的第一位,可从佛陀悟道时的情境来看。佛陀是先看到有老病死,于是思惟什么造成老病死?生。什么造成出生?生命的存在(有)。什么造成有?执取。什么造成取?贪爱。……往前一直追,最后发现这些通通都是无明造成的,破了无明就断了十二因缘的锁链。因此对于凡夫,十二因缘每支都带无明,而不是说无明是第一因。

而本经也指出,无明也是有因有缘的,即“不正思惟”。

  • 眼因缘缚的次第

本经提到眼因缘缚的次第为:

  1. 缘眼、色时,不正思惟、痴、无明;
  2. 爱;
  3. 业;
  4. 眼根因缘缚。

经文中“谓眼有因、有缘、有缚……”这段是逆观因缘,从结果倒推回原因,而“缘眼、色,生不正思惟,生于痴……”这段是顺观因缘,从原因推导到结果。

也可对应其他经中常见的根境识和合的因缘过程:

  1. 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有“痴”则“无明”)触,触俱生受、想、思(含“不正思惟”);
  2. 缘受“爱”;
  3. 缘爱取(造“业”);
  4. 缘取有,缘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眼因缘缚”)。

关于“无明触”,可参见卷二第45经,整个根境识和合的过程,则可参见卷八第213经卷八第218经卷十一第273经

(三三五)[0092c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第一义空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第一义空:空的基本定义;空的究竟真理。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眼生起的时候,并不是从别的地方过来;眼灭去的时候,并不是到别的地方去了。就像这样,眼并不是永恒实存的,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生起之后彻底灭去。

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有业力的运作,而没有主宰的“我”,这个(五)阴灭去了,不同的(五)阴接着生起。其中“作者”指造作的主宰者、永恒的“我”。

除俗数法:只有世俗上的现象;只有世间因缘和合的现象。“俗数法”指世俗上的现象、约定俗成的称呼,相当的《增壹阿含经》经文译为“假号法、因缘法”。

集起:因缘(条件)聚集而生起。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

视网膜、光线等条件都具足,我们才有视觉、才能看到东西;当条件不具足时,例如没有光线,自然就没有视觉、看不到东西。(为简化讨论,姑且不将没有光线时看到一片漆黑的情况称为有视觉。)

那没有视觉、看不到东西时,视觉跑去哪儿了?视觉没有跑去哪边,单纯就是因为条件不具足,视觉就灭去了。

同理,有视觉、看得到东西时,视觉也不是从哪个地方跑过来,单纯就是因为条件具足,视觉就生起了。

这个道理,在本经中描述为:(视觉生起时不是从哪个地方跑过来),(视觉没有跑去哪边)[……])

这个道理,在本经中描述为:

经文 白话举例
眼生时无有来处 视觉生起时不是从哪个地方跑过来。
灭时无有去处 视觉灭去时没有跑去哪边。
除俗数法 只有世俗上的现象称作“视觉”;“视觉”只是约定俗成的名称,用来描述条件具足而看到东西,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称作“视觉”而跑过来、跑过去。


(“眼”通常指“眼根”,不过在六入处相关的进阶经文中,也会把眼所缘生的身心运作都用“眼”一言以蔽之。以上为了方便理解,以视觉作为例子来说明,但若要用“眼根”说明也可。)

  • 有业报而无作者

世间有业力的运作,而没有一个真正的主宰。业力就像万有引力等自然现象,背后并没有主宰者在控制它,条件具足,事情就会发生。

身、心皆是持续变化的。在物质层面,从小到大的细胞组织持续地老死汰换,身体中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在精神层面更是如此,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思想会有很大的差别,甚至每一刹那的念头都在变化。身、心都是因缘而生,自然也会因缘而灭。

在因缘的分析下可发现没有真正主宰的“我”,“我”的概念只是粗略、暂时的世俗现象,遑论连生病时都会受到影响的六根感官,更不会实存有“我”。以“眼”为例,一堆相续的身心作用形成视觉的缘起,“眼”及视觉都不是固定的,只是世俗上将之视为一个单位。

大多人初步理解“空”时,是以渐进推理式的理解,例如推论有因缘生灭,因为会灭去所以是空。而本经则直指空的第一义是“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不必等到因缘灭了才空,当下就是空、每一刹那生灭的五阴都无我。打个比方,电影《骇客任务》(The Matrix)主角尼欧(Neo)发觉其世界是由计算机程序码构成的,那个世界虽然感官上觉得实在,却是由计算机程序码的因缘所建构而当下即空,并非世界败坏后才是由计算机程序码建构、才是空。

也因此,佛教修行的究竟并不是要体验空,而是证知所有的体验都是空。

  • 本经及无常、苦、空、无我

五阴是“无常”的,这人人都可观察,无常的变化中没有真正的主宰,所以“无我”。

这样有业报而无作者,本经称为“第一义空”。此“空”并不是指一切皆无,而是世间皆为因缘会合,十二因缘的最后一支即是“纯大苦聚”。

因此本经和无常、苦、空、无我也是贯通的。

  • “第一义空”的对应经典

本经中描述“第一义空”的经文,也有其余的对应经典,若在文字上仍有疑义,可以对读参考:

《增壹阿含经》卷三十〈六重品37〉第7经:“云何名为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时则起,亦不见来处,灭时则灭,亦不见灭处;除假号法、因缘法。”(CBETA, T02, no. 125, p. 713, c15-18)

《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非常品51〉第8经:“若眼起时则起,亦不知来处;若眼灭时则灭,亦不知去处。无有而眼生,已有而眼灭,皆由合会诸法因缘。[……]名为空行第一之法也。”(CBETA, T02, no. 125, p. 819, c14-24)

《佛说胜义空经》:“云何名胜义空?谓:眼生时而无少法有所从来;又眼灭时亦无少法离散可去。诸苾刍!其眼无实,离于实法。以要而言:有业有报,作者不可得,此蕴既终,复他蕴摄;别法合集,因缘所生。”(CBETA, T15, no. 655, p. 807, a1-5)

  • 因缘刹那间生灭

初学者常以为因缘是一个生一个,依时间先后而生。其实若就经典的本义来看,因缘在刹那间即完成,不一定要有时间之分。

经中常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俱生”即表示一起发生,也就是六根各自缘生的色、受、想、行、识,一刹那即完成。卷十一第273经中即比喻“譬如两手和合相对作声”,拍手没有办法区分哪只手先碰到、哪只手后碰到,而是两手同时碰到,拍在一起的同时产生了声音。在因果上来说,是因为有手拍掌而有声音,而在时间来看,在一刹那间即完成了因缘。

一个常见的误解:“既然‘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那么眼识是在受、想、行之前就发生的?”其实眼识与色、受、想、行一起发生,不分时间的先后。

举个进阶的例子,“一打针就痛得哇哇叫”这样的一件事,已包含了“身根”及“意根”的运作:皮肤感受针头的碰触是基于身根缘生的受、想、行、识,意根接收了身识的讯息(成为法境)而有意识,并俱生受、想、行(“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也就是说皮肤感受到打针后的反应是基于意根缘生的受、想、行、识,并且意根的因缘运作也是在一刹那间即完成。

在这个牵涉到身根及意根的例子中,身根的受只是单纯地接受碰触,如果碰触太强,则会刺痛(苦受),但皮肤不会哇哇叫。而意根生受则会进一步地由意识的判断,而有不同的反应及造作,例如打针时通常大人刺痛一下就过了,有的小孩则会呼天抢地。如果意根生受时没有执著,就趋向解脱。

在事情发生后,有的人还会一直回想,愈想愈多,作更多的思考。这些已是意根在下一个刹那的运作了:佛教的论一般认为前一个刹那的意识,成为下一个刹那的意根(也就是说,将前一个刹那的“念头”当作下一个刹那的“念头”的根),接收了前一个刹那的法境(受、想、思),而缘生新的受想行识,这新的意根生受想行识,也在刹那间生了而又灭了。如此每一刹那都产生新的意识的生灭,取代先前的意识。

巨观来说,我们会觉得有些时刻是受,有些时刻是想,有些时刻是行,但在微观来说,通常每一刹那都有受想行识生起,只是有些我们感受没有那么明显。

因此本经说“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因缘在刹那间即完成而“生已尽灭”,下一个刹那时已是“异阴相续”,不同于前一个眼的因缘了,所以“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卷十一第273经也表示“诸行(所有由因缘而生的事物)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因缘和合的法在刹那间生灭。

影片档案在播放时,每秒通常是播出约25至30帧不连续的影像,但由于人眼的限制、视觉暂留,就以为画面所示是完全连续的,而不知每25至30分之一秒就跳出一幅新影像,也合乎佛经中说的“诸识法如幻”。

在当下就可以完成一个起心动念的轮回。在禅修当中,可以更细微的观察到因缘的起灭,并从当下就断了因缘。解脱十二因缘的锁链,不必等到来世,当下就可以体证,也就是《杂阿含经》卷一即提到的“现法涅槃”。

[进阶辨正]

[导读:心受的喜、忧、舍]

“受”可区分为“乐受”、“苦受”、“舍受”(即“不苦不乐受”),也可区分为“身受”与“心受”。其中身受为生理的感受,由身体所引起,也就是由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缘生,心受则为心理的感受,由心理所引起,也就是由意根所缘生。

有的经中则将遇舒适的境界时心的乐受特别称为“喜受”,遇违逆的境界时心的苦受特别称为“忧受”。因此将受区分为五种:(身)乐受、(身)苦受、(心)喜受、(心)忧受、舍受,如下图所示:

乐受 苦受 舍受
喜受 忧受

凡夫执著于受而造业,以下第336经讲的“六喜行”即是心遇舒适的境界时的造作,第337经的“六忧行”则是心遇违逆的境界时的造作,第338经的“六舍行”则是心遇不苦不乐的境界时的造作。

这六喜行、六忧行、六舍行,在《中阿含经》卷四十二〈根本分别品2〉第162经分别六界经中,总称为“十八意行”。

第339至342经讲的“六常行”,则是六根对六境时没有贪、瞋、痴,而能舍心(放下一切而没有执著)并且保持正念(清澈觉知)、正智(清晰理解)。

(三三六)[0092c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喜行。云何为六?如是。比丘!若见色喜,于彼色处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喜,于彼法处行。诸比丘!是名六喜行。”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眼”,大正藏原为“现”,今依据前后文改作“眼”。

[注解]

六喜行:六根对六境时,心遇舒适的境界而有的造作。例如眼见美女而心摆在美女上。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喜悦近伺察”。

眼见色喜,于彼色处行:眼睛见到了色时觉得喜欢,而在那色境上造作。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以眼见色后,顺喜悦处近伺察色”。相当的《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经文作“眼见色已顺喜处色近行”。

[对应经典]

  • 参考 南传《长部尼柯耶》第33经。

 

(三三七)[0093a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忧行。云何为六?诸比丘!若眼见色忧,于彼色处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忧,于彼法处行。诸比丘!是名六忧行。”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法处”,宋、元二本作“处法”。

[注解]

六忧行:六根对六境时,心遇违逆的境界而有的造作。例如耳听警报而心摆在警报上。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忧近伺察”。

[对应经典]

  • 参考 南传《长部尼柯耶》第33经。

[读经拾得]

有同学问:“身处负面的情境时,特别容易想骂人。这是属于受阴(意根的“忧受”),还是行阴(意根的“忧行”)?”

身心的运作是因缘和合的,处在一个令人忧恼的环境时,意根会有“忧受”,此时凡夫会本能地起“忧行”,甚至进而起瞋心骂人而造业。“受”只是单纯的感受,而“行”则是造作、造业,会造成后续的苦果。

有修行练习正念的人,则在“忧受”时,会有自觉而正思惟,试着以更有智慧的方法应对。

例如来人做错了事,许多人会生气骂人,修行人则会(心念处)发现起了瞋心而失去客观性,或(念戒)警觉到骂人会犯戒。有了正思惟,就能用更周全、更有效的方法应对。

从神经科学对大脑运作机制的研究来看,一般人在遇到负面的情境时,大脑的运作很容易退回动物的本能反应。正念的练习则能加强“左前额叶皮质”抑制脑中“杏仁核”(和负面的情绪及压力有关)活化的回路,帮助个体即时从挫折中恢复。这样的练习有助于改善大脑的结构,也可说修行是一种心智的锻炼,持续地锻炼有助于如实知见,并作出恰当反应。

[进阶辨正]

(三三八)[0093a1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舍行。云何为六?诸比丘!谓眼见色舍,于彼色处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舍,于彼法处行,是名比丘六舍行。”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六舍行:六根对六境时,心遇不苦不乐的境界时有的造作。例如鼻嗅空气时心摆在空气没味道上。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平静近伺察”。

[二] 眼见色舍,于彼色处行:眼睛见到了色时觉得不苦不乐,而在那色境上造作。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以眼见色后,顺平静处近伺察色”。相当的《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经文作“眼見色已顺舍处色近行”。

[对应经典]

  • 参考 南传《长部尼柯耶》第33经。

[读经拾得]

  • 在其他经中通常区分受为乐、苦、舍(不苦不乐)三种,但在这几经却将心受特别区分为喜、忧、舍,是否会矛盾?

其实不会,卷十七第485经中佛陀就说了:“我有时说一受,或时说二受,或说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时说无量受。”其中的“三受”就是“乐、苦、不苦不乐”受,“五受”就是“(身)乐、(心)喜、(身)苦、(心)忧、舍”受,佛陀并表示不同的分类法只要能正确地理解,就不会矛盾。

  • 有同学问:“舍受、舍行、舍无量心有何关系?”

“舍受”是不苦不乐的感受,属于五阴中的受阴;“舍行”是由舍受而有的造作,属于五阴中的行阴;“舍无量心”是四无量心之一,是种修定的方法,也可指依此方法而达成的心的状态,属于五阴中的识阴,

凡夫通常因为“舍受”而作“舍行”,但不会因此有“舍无量心”,“舍无量心”是要特别修定才能达成的。另一方面,苦受、乐受、舍受皆可以“舍无量心”应对。例如有“苦受”的人,若修“舍无量心”,则可等视众生,止息因苦受而起的瞋心。

[进阶辨正]

(三三九)[0093a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为六?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是名比丘六常行。”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如是我闻”,元本作“如我是闻”。

宋、元二本无“为”字。

“舍心住正念正智”,大正藏原为“正念正智舍心住”,今依据明本改作“舍心住正念正智”。

[注解]

六常行:六根对六境时,没有贪、瞋、痴,能放下一切而没有执著,并且保持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又译为“六妙行”、“六恒住”。

[读经拾得]

本经的“六常行”与前一经的“六舍行”是不同的层次。

第336经“六喜行”的喜是遇到顺己意的境界而有,第337经“六忧行”的忧是遇到逆己意的境界而有,第338经“六舍行”的舍是遇到不顺也不逆己意的境界而有,但在遇到顺或逆己意的境界时,恐怕就不能舍了。而本经的“六常行”则是舍心住正念、正智,即使遇到顺境或逆境,也不会喜爱或忧愁。

六舍行时感到不苦不乐,纵使心肠如石头般无知无觉,仍有痴,还是会造业。六常行时舍心住正念、正智,没有贪、瞋、痴,而不造业。

凡夫基于生物本能或制约而对感受作出各种反应,即由喜受、忧受、舍受而生六喜行、六忧行、六舍行。圣者则不被生物本能或制约所限制,而是根据智慧采取行动。

[进阶辨正]

(三四〇)[0093a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为六?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世间难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四一)[0093a2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为六?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世间难得,所应承事、恭敬、供养,则为世间无上福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承事:听从、侍奉。

福田:能生福德的田地,譬喻供养应当供养的修行人能获得福报,如同农夫在田中播种,往后则能收成。

 

(三四二)[0093b0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为六?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当知是舍利弗等。舍利弗比丘眼见色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舍利弗比丘成就此六常行故,世间难得,所应承事、恭敬、供养,则为世间无上福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成就”,宋、元、明三本作“来说”。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三.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17 19:29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64860630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