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一)第一分初大本经ⓒ第一[导读:过去七佛]依佛经中的定义,在完全没有佛法的大千世界,第一位自行觉悟、又将觉悟的修行方法广传给众生的觉者,即称为“佛”,佛在成道之前称作“菩萨”。 宇宙不断地成、住、坏、空,每尊佛所教导的佛法也终将失传,大千世界再度成为无佛世界,直到下一位自觉觉他的佛出现。这个大千世界中过去已有无数的佛,过去最近的七位佛则称为“过去七佛”,即:毘婆尸佛、尸弃佛、毘舍婆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以及约三千年前觉悟而传佛法给我们的释迦牟尼佛。 过去七佛虽然各自在无佛世界悟道,所悟的真理则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四圣谛”,又译作“四真谛”:
《长阿含经》卷一记载了过去七佛共通的一些事迹、并且提及他们所同样觉悟及教导的佛法。 (1/5)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①祇树ⓔ花林窟②ⓕ,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时,诸比丘于乞食后集花林堂,各共议言:“诸贤比丘!唯无上尊③为最奇特,神通远达,威力弘大,乃知过去无数诸佛,入于涅槃④,断诸结使⑤,消ⓖ灭戯论⑥。又知彼佛劫数多少⑦,名号、姓字,所生种族,其所饮食,寿命脩短⑧,所更⑨苦乐。又知彼佛有如是戒,有如是法,有如是慧,有如是解,有如是住。云何,诸贤!如来为善别法性,知如是事,为诸天来语,乃知此事?” 尔时,世尊⑩在闲静处,天耳清净,闻诸比丘作如是议,即从座起,诣花林堂,就座而坐。 尔时,世尊知而故问,谓:“诸比丘!汝等集此,何所语议?”时,诸比丘具以事答⑪。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出家人应做的事以平等信,出家修道⑫,诸所应行,凡有二业:一曰贤圣讲法,二曰贤圣默然⑬。汝等所论,正应如是。佛陀如何知道过去诸佛事迹如来神通,威力弘大,尽知过去无数劫事,以能善解法性故知,亦以诸天来语故知。”佛时颂⑭曰:
“比丘集法堂, 讲说贤圣论; 过去七佛简历 又告诸比丘:“汝等欲闻如来识宿命智⑳,知于过去诸佛因缘不?我当说之。” 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今正是时,愿乐欲闻㉑。善哉,世尊!以时讲说,当奉行㉒之。” 佛告诸比丘:“谛听㉓,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年代佛告诸比丘:“过去九十一劫ⓚ,时,世有佛名毘婆尸㉔ⓛ如来㉕、至真㉖,出现于世。复次,比丘!过去三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比丘!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毘舍婆ⓝ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比丘!此贤劫㉗ⓞ中有佛名拘留孙ⓟⓠ,又名拘那含ⓡ,又名迦叶㉘ⓢ。我今亦于贤劫中成最正觉㉙。”佛时颂曰:
“过九十一劫, 有毘婆尸佛; 人寿“汝等当知,毘婆尸佛时,人寿八万岁。尸弃佛时,人寿七万岁。毘舍婆佛时,人寿六万岁。拘留孙[*]佛时,人寿四万岁。拘那含佛时,人寿三万岁。迦叶佛时,人寿二万岁。我今出世,人寿百岁,少出多减㉜。”佛时颂曰:
“毘婆尸时人, 寿八万四千; 种姓“毘婆尸佛,出刹利㉝ⓣ种,姓憍陈若ⓤⓥ;尸弃佛、毘舍婆佛,种、姓亦尔。拘留孙[*]佛,出婆罗门㉞ⓦ种,姓迦叶ⓧ;拘那含佛、迦叶佛,种、姓亦尔。我今如来、至真,出刹利种,姓名曰瞿昙㉟ⓨ。”佛时颂曰:
“毘婆尸如来, 尸弃、毘舍婆, 菩提树“毘婆尸佛坐波波罗ⓩⒶ树㊲下成最正觉,尸弃佛坐分陀利Ⓑ树㊳下成最正觉,毘舍婆佛坐娑Ⓒ罗ⒹⒺ树㊴下成最正觉,拘留孙[*]佛坐尸利沙树㊵Ⓕ下成最正觉,拘那含佛坐优昙婆罗ⒼⒽ树㊶下成最正觉,迦叶佛坐尼拘类ⒾⒿ树㊷下成最正觉。我今如来、至真,坐钵多树㊸下成最正觉。”佛时颂曰:
“毘婆尸如来, 往诣婆Ⓚ罗树; 弟子数目“毘婆尸如来三会说法,初会弟子有十六万八千人,二会弟子有十万人,三会弟子有八万人。尸弃如来亦三会说法,初会弟子有十万人,二会弟子有八万人,三会弟子有七万人。毘舍婆如来二会说法,初会弟子有七万人,次会弟子有六万人。拘留孙[*]如来一会说法,弟子四万人。拘那含如来一会说法,弟子三万人。迦叶如来一会说法,弟子二万人。我今一会说法,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佛时颂曰:
“毘婆尸名观, 智慧不可量; 上首弟子“时,毘婆尸佛有二弟子:一名骞茶ⓉⓊ,二名提舍ⓋⓌ,诸弟子中最为第一。尸弃佛有二弟子:一名阿毘浮Ⓧ,二名三婆婆Ⓨ,诸弟子中最为第一。毘舍婆佛有二弟子,一名扶游Ⓩ,二名郁多摩⒜,诸弟子中最为第一。拘留孙[*]佛有二弟子,一名萨尼⒝,二名毘楼⒞,诸弟子中最为第一。拘那含佛有二弟子:一名舒槃那⒟⒠,二名郁多楼⒡⒢,诸弟子中最为第一。迦叶佛有二弟子,一名提舍⒣,二名婆罗婆⒤,诸弟子中最为第一。今我二弟子,一名舍利弗⑹⒥,二名目揵连⑺⒦,诸弟子中最为第一。”佛时颂曰:
“骞茶[*]、提舍[*]等, 毗婆尸弟子; 侍者“毗婆尸佛有执事⑻弟子,名曰无忧⒪。尸弃佛执事弟子,名曰忍行⒫。毗舍婆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寂灭⒬。拘留孙[*]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善觉⒭。拘那含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安和⒮。迦叶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善友⒯。我执事弟子,名曰阿难⑼⒰。”佛时颂曰:
“无忧与忍行, 寂灭及善觉, 俗家儿子“毗婆尸佛有子,名曰方膺。尸弃佛有子,名曰无量。毗舍婆佛有子,名曰妙觉。拘留孙[*]佛有子,名曰上胜。拘那含佛有子,名曰导师。迦叶佛有子,名曰集⒲军。今我有子,名曰罗睺罗⒀。”佛时颂曰:
“方膺、无量子, 妙觉及上胜,
俗家父母“毗婆尸佛父名槃头摩多⒳⒴,刹利王种,母名槃头摩底⒵🄐,王所治城名曰🄑槃头摩那🄒🄓。”佛时颂曰:
“遍眼父槃头, 母槃头摩底[*];
“尸弃佛父名🄔明相🄕,刹利王种,母名光曜🄖,王所治城名曰🄗光相🄘。”佛时颂曰:
“尸弃父明相, 母名曰光曜,
“毗舍婆佛父名善灯🄚,刹利王种,母名称戒🄛,王所治城名曰无喻🄜。”佛时颂曰:
“毗舍婆佛父, 善灯刹利种;
“拘留孙[*]佛父名祀得🄝🄞,婆罗门种,母名善枝🄟,王名安和,随王名故城名安和🄠。”佛时颂曰:
“祀得[*]婆罗门, 母名曰善枝;
“拘那含佛父名大德🄡,婆罗门种,母名善胜🄢,是时王名清净,随王名故城名清净🄣。”佛时颂曰:
“大德婆罗门, 母名曰善胜;
“迦叶佛父名曰梵德🄤,婆罗门种,母名曰财主🄥,是🄦时王名汲毗🄧🄨,王所治城名波罗奈🄩🄰。”佛时颂曰:
“梵德婆罗门, 母名曰财主;
“我父名净饭🄲,刹利王种,母名大化🄳🄴,王所治城名迦毗罗卫🄵。”佛时颂曰:
“父刹利净饭, 母名曰大化🄶, “此是诸佛因缘、名号、种族、所出生处,何有智者闻此因缘而不欢喜,起爱乐心?” [校勘]ⓐ “长阿含经”,巴利本作 Dīrgha-āgama,南传巴利文作 Dīgha-nikāya。 ⓑ “姚秦三藏法师”,大正藏原为“后秦弘始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师”。 ⓒ “大本经”,碛砂藏、永乐北藏、福州藏三本作“大本缘经”。 ⓓ “舍卫”,巴利本作 Sāvatthī。 ⓔ “祇树”,巴利本作 Jetavana。 ⓕ “花林窟”,巴利本作 Kareri-kuṭikā。 ⓖ “消”,宋、元、明三本作“销”。[*] ⓗ “泥洹”,宋、元、明三本作“涅槃”。 ⓘ “恋”,大正藏原为“鸾”,今依据宋本改作“恋”。 ⓙ 大正藏无“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劫”,巴利本作 Kappa。 ⓛ “毘婆尸”,巴利本作 Vipassin。 ⓜ “尸弃”,巴利本作 Sikhin。 ⓝ “毘舍婆”,巴利本作 Vessabhū。 ⓞ “贤劫”,巴利本作 Bhaddakappa。 ⓟ “拘留孙”,大正藏原为“拘楼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拘留孙”。[*] ⓠ “拘留孙”,巴利本作 Kakusandha。 ⓡ “拘那含”,巴利本作 Konāgamana. ⓢ “迦叶”,巴利本作 Kassapa。 ⓣ “刹利”,巴利本作 Khattiya。 ⓤ “憍陈若”,大正藏原为“拘利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憍陈若”。[*] ⓥ “憍陈若”,巴利本作 Koṇḍañña。 ⓦ “婆罗门”,巴利本作 Brahmaṇa。 ⓧ “迦叶”,巴利本作 Kassapa。 ⓨ “瞿昙”,巴利本作 Gotama。 ⓩ “波波罗”,宋、元、明三本作“婆罗”。 Ⓐ “波波罗”,巴利本作 Pāṭalī。 Ⓑ “分陀利”,巴利本作 Punḍarīka。 Ⓒ “裟”,大正藏原为“婆”,今依据巴利文改作“裟”。 Ⓓ “裟罗”,宋、元、明三本作“博洛叉”。 Ⓔ “裟罗”,巴利本作 Sāla。 Ⓕ “尸利沙”,巴利本作 Sirīsa。 Ⓖ “优昙婆罗”,大正藏原为“乌暂婆罗门”,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优昙婆罗”。 Ⓗ “优昙婆罗”,巴利本作 Udumbara。 Ⓘ “尼拘类”,大正藏原为“尼拘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尼拘类”。 Ⓙ “尼拘类”,巴利本作 Nigrodha。 Ⓚ “婆”,大正藏原为“波”,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婆”。 Ⓛ “娑罗”,宋、元、明三本作“博叉”。 Ⓜ “树下”,大正藏原为“沙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树下”。 Ⓝ “著”,宋本作“者”。 Ⓞ “牟”,大正藏原为“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牟”。 Ⓟ “类”,大正藏原为“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类”。 Ⓠ “结”,宋、元、明三本作“缘”。 Ⓡ “一”,明本作“二”。 Ⓢ “尽后”,宋、元、明三本作“复尽”。 Ⓣ “骞茶”,宋、元、明三本作“骞荼”。[*] Ⓤ “骞茶”,巴利本作 Khaṇḍa。 Ⓥ “提舍”,宋、元、明三本作“踬沙”。[*] Ⓦ “提舍”,巴利本作 Tissa。 Ⓧ “阿毘浮”,巴利本作 Abhibhū。 Ⓨ “三婆婆”,巴利本作 Sambhava。 Ⓩ “扶游”,巴利本作 Soṇa。 ⒜ “郁多摩”,巴利本作 Uttara。 ⒝ “萨尼”,巴利本作 Sañjīva。 ⒞ “毘楼”,巴利本作 Vidhūra。 ⒟ “舒槃那”,宋、元、明三本作“优波斯多”。 ⒠ “舒槃那”,巴利本作 Bhiyyosa。 ⒡ “郁多楼”,宋、元、明三本作“郁多罗”。 ⒢ “郁多楼”,巴利本作 Uttara。 ⒣ “提舍”,巴利本作 Tissa。 ⒤ “婆罗婆”,巴利本作 Bhāradvāja。 ⒥ “舍利弗”,巴利本作 Sāriputta。 ⒦ “目揵连”,巴利本作 Moggallāna。 ⒧ “尼”,大正藏原为“尸”,今依据碛砂藏改作“尼”。 ⒨ “舒槃”,宋本作“优婆”,元、明二本作“优波”。 ⒩ “楼”,宋本作“树”,明本作“罗”。 ⒪ “无忧”,巴利本作 Asoka。 ⒫ “忍行”,巴利本作 Khemaṁkara。 ⒬ “寂灭”,巴利本作 Upasannaka。 ⒭ “善觉”,巴利本作 Buddhija。 ⒮ “安和”,巴利本作 Sotthija。 ⒯ “善友”,巴利本作 Sabbamitta。 ⒰ “阿难”,巴利本作 Ānanda。 ⒱ “然”,宋、元、明三本作“灭”。 ⒲ “集”,宋、元、明三本作“进”。[*] ⒳ “槃头摩多”,大正藏原为“槃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槃头摩多”。 ⒴ “槃头摩多”,巴利本作 Bandhumant。 ⒵ “槃头摩底”,大正藏原为“槃头婆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槃头摩底”。[*] 🄐 “槃头摩底”,巴利本作 Bandhumatī。 🄑 宋、元、明三本无“曰”字。 🄒 “槃头摩那”,大正藏原为“槃头婆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槃头摩那”。[*] 🄓 “槃头摩那”,巴利本作 Bandhumatī。 🄔 大正藏在“名”字之后有一“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明相”,巴利本作 Aruṇa。 🄖 “光曜”,巴利本作 Pabhāvatī。 🄗 宋、元、明三本无“曰”字。 🄘 “光相”,巴利本作 Aruṇavatī。 🄙 “光相”,大正藏原为“明相”,今依据明本改作“光相”。 🄚 “善灯”,巴利本作 Suppatīta。 🄛 “称戒”,巴利本作 Yasavatī。 🄜 “无喻”,巴利本作 Anopama。 🄝 “祀得”,宋、元、明三本作“礼德”。[*] 🄞 “祀得”,巴利本作 Aggidatta。 🄟 “善枝”,巴利本作 Visākhā。 🄠 “安和”,巴利本作 Khemavatī。 🄡 “大德”,巴利本作 Yaññadatta。 🄢 “善胜”,巴利本作 Uttarā。 🄣 “清净”,巴利本作 Sobhavatī。 🄤 “梵德”,巴利本作 Brahmadatta。 🄥 “财主”,巴利本作 Dhanavatī。 🄦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汲毘”,宋、元、明三本作“波罗毘”。 🄨 “汲毘”,巴利本作 Kikin。 🄩 “波罗奈”,大正藏原为“波罗㮈”,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波罗奈”。 🄰 “波罗奈”,巴利本作 Bārāṇasī。 🄱 “汲”,宋、元、明三本作“波”。 🄲 “净饭”,巴利本作 Suddhodana。 🄳 “大化”,大正藏原为“大清净妙”,宋、元、明三本作“大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大化”。 🄴 “大化”,巴利本作 Māyā。 🄵 “迦毗罗卫”,巴利本作 Kapilavatthu。 🄶 “曰大化”,大正藏原为“大清净”,宋、元、明三本作“曰大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曰大化”。 [注解]① 舍卫国:舍卫城是古代中印度拘萨罗国的首都,该国的南方有另外一个国家也叫作拘萨罗国,为方便区分,后来就将舍卫的首都名作为国号,称作舍卫国。在当今印度北部近尼泊尔处。 ② 祇树花林窟:祇树给孤独园内的主要建筑物之一,窟前种植了迦利树(花带麝香气味的一种蔷薇),因此称为花林窟。 ③ 无上尊:即佛陀。没有人、天能超越佛陀的智慧及慈悲,因此称佛陀为无上尊。 ④ 涅槃:灭除烦恼、生死。 ⑤ 结使:烦恼。比喻烦恼如绳“结”系缚众生、驱“使”众生。 ⑥ 戯论:违反真理或不能增进善法的言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虚妄”。“戯”是“戏”的异体字。 ⑦ 劫数多少:在哪一段期间出现于世间。劫是时间单位,代表极长的时间。 ⑧ 脩短:长短。“脩”通“修”,读音同“修”,长、久、远。 ⑨ 更:经历。 ⑩ 世尊:世间所尊重的觉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称佛陀为“世尊”。 ⑪ 具以事答:完整地以事实来回答。 ⑫ 以平等信,出家修道:基于不偏不倚的信心,出家修行。又译为“正信非家,出家学道”。 ⑬ 贤圣默然:贤圣的静默,指修习禅定。 ⑭ 颂:诗颂。梵语“偈陀”中译为“颂”,合并称为“偈颂”。 ⑮ 分别:分析;辨别。 ⑯ 三佛:“三佛陀”的简写,为音译,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三菩提”,义译为正觉者。 ⑰ 般泥洹:完全涅槃,特指解脱者肉身的死亡。义译为“圆寂”、“入灭”。其中“泥洹”又译为“涅槃”。 ⑱ 受生分:受生的部分,在本经指出生时的瑞相。“分”即部分、成分的意思。 ⑲ 净眼:清净的法眼,指释迦牟尼佛。 ⑳ 宿命智:能知道宿世生命的智慧。 ㉑ 今正是时,愿乐欲闻:现在正是解说的时机,(比丘们)欢喜愿意听闻。 ㉒ 奉行:遵照实行。 ㉓ 谛听:仔细地听。 ㉔ 毘婆尸:过去七佛中,第一位的佛名。“过去七佛”是指释迦牟尼佛及其之前的六位觉者。 ㉕ 如来:依于真理而来成佛,即指佛陀。“如来”是古印度对觉者的称号之一。其中“如”指真如、真实不变。 ㉖ 至真:“至真”是“应供”的另译,指应该接受供养的完美的人。 ㉗ 贤劫:宇宙循环过程中之一阶段。指过去、现在、未来三阶段中之“现在住劫”而言。依佛典所载,现在大劫有成、住、异、灭四劫,其中住劫有千佛等贤圣出世救度众生,故称贤劫。 ㉘ 迦叶:过去七佛中,第二至六位的佛名。第七位即是释迦牟尼佛。 ㉙ 正觉:真正地觉悟、证悟。音译为“三菩提”,另译为“等觉”。 ㉚ 那维:数目字,十的二十八次方,比喻相当大的数目。又译为“那由他”。 ㉛ 释迦文:即是释迦牟尼佛。 ㉜ 少出多减:活超过一百岁的人少,活不到一百岁的人多。 ㉝ 刹利: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阶级,掌管政治及军事。又译为“刹帝利”。 ㉞ 婆罗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 ㉟ 瞿昙: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后分族称释迦氏。又译为“乔达摩”。佛弟子称佛陀为“世尊”,而外道则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昙”或“沙门瞿昙”来称呼他。 ㊱ 等正觉:完全契于真理、遍于一切的觉悟。另译作“正遍知”。 ㊲ 波波罗树:羽叶楸,为紫薇科羽叶楸属落叶乔木。又译为波罗利华树、波吒利树。 ㊳ 分陀利树:芒果树。又译为“菴罗树”。 ㊴ 娑罗树:南亚常见的龙脑香科娑罗属高大乔木。 ㊵ 尸利沙树:合欢树,为豆科落叶乔木,株高可达十米。 ㊶ 优昙婆罗树:聚果榕,为桑科榕属落叶大乔木。果实长在树干上,由没有叶子的小枝簇生,如同无花果般为隐花果,因此人们认为它不开花而结果,印度古代以优昙婆罗开出花朵(基因突变)引申为极为稀有的意思。又译为优昙钵树、优昙钵罗树、优头跋罗树。 ㊷ 尼拘类树:桑科榕属的常绿大乔木孟加拉榕,原产于印度,株高可达十八米以上,叶大片,长十至二十公分,宽六至十公分,卵形或椭圆形。枝叶繁茂,向四方蔓生,气根常自侧枝发生,深入地下,致成支柱,用以支持树体,因此一树可以成林,被称为独木林。又译为尼拘留树、尼拘树、尼拘陀树、尼拘留他树、尼拘律树。 ㊸ 钵多树:即菩提树,桑科榕属的大乔木,株高二十米以上,因为释迦牟尼佛在此树下打坐时悟道,而称为菩提树、道树、觉树、道场树,原名义译作吉祥树。 ㊹ 解脱知见:知道自己已证得了解脱的智慧。 ㊺ 神足:这里为神通的通称,包含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㊻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种智力:(1)处、非处智力:完全了知什么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处”),什么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无有是处”)。(2)业异熟智力:完全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因果业报。(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种禅定境界,这些定境要怎么入手、有哪些深浅的层次、有哪些因缘能阻碍或成就这些定境。(4)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根器好坏。(5)种种意解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各种意向。(6)种种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间与众生的各种差别、分类。(7)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么途径能通往什么结果。(8)宿住随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忆念自己及众生的过去世。(9)死生智力:完全了知众生未来世的往生去处,以及导致往生这些去处的善恶因缘。(10)漏尽智力:完全自知自证得漏尽,断尽烦恼。详见《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84经。 ㊼ 无所畏:了然于心,有自信而无所畏惧。 ㊽ 名称:名望与称誉。 ㊾ 哀愍:悲悯。 ㊿ 紫磨金:带紫色光泽的上等黄金。 ⑴ 能仁:指释迦牟尼佛,为“牟尼”的义译。 ⑵ 释种:姓释迦的一族。 ⑶ 天中天:人崇敬天,而天又崇敬佛陀,因此尊称佛陀为天中天。 ⑷ 漏尽:断尽烦恼。 ⑸ 尽后有:灭尽后续的生死,也就是不再有来生。“有”指生命的存在。 ⑹ 舍利弗:比丘名,以“智慧第一”闻名。又译为“舍利子”,因为他的母亲名叫“舍利”。 ⑺ 目揵连:比丘名,以“神通第一”闻名。又译为“大目犍连”。 ⑻ 执事:随侍在长老左右、为长老办理各种事务的人。又称为“侍者”。 ⑼ 阿难:比丘名,以“多闻第一”闻名。“阿难”是“阿难陀”的简称。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担任佛陀侍者达二十五年。 ⑽ 具足诸义趣:完整受持佛法的义理旨趣,指阿难尊者对于听闻过的佛法皆不遗忘。 ⑾ 放逸:怠惰。 ⑿ 灭度:又作般涅槃,与寂灭、入灭同义,意指命终。 ⒀ 罗睺罗:比丘名,以严持戒律、精进修道闻名,誉为“密行第一”。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儿子,又译为“罗云”。 ⒁ 丰饶:富足。 [读经拾得]七佛的简历约略整理如下:
[进阶辨正](2/5)毗婆尸佛生平;诸佛常法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吾今欲以宿命智说过去佛事,汝欲闻不?” 诸比丘对曰:“今正是时,愿乐欲闻!” 佛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比丘!当知诸佛常法①:降胎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②ⓐ降神母胎,从右胁③入,正念④不乱。当于尔时,地为震动,放大光明,普照世界,日月所不及处皆蒙大明,幽冥众生,各相睹⑤见,知其所趣。时,此光明复照魔宫,诸天、释、梵、沙门⑥、婆罗门及余众生普蒙大明,诸天光明自然不现。”佛时颂曰:
“密云聚ⓑ虚空, 电光照天下, 处胎“诸比丘!当知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在母胎时,专念不乱,有四天子,手ⓒ执戈矛ⓓ侍护其母ⓔ,人与非人不得侵娆⑦ⓕ,此是常法。”佛时颂曰:
“四方四天子, 有名称威德⑧, 母身安乐又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母身安隐⑪,无众恼患,智慧增益。母自观胎,见菩萨身诸根⑫具足,如紫磨金,无有瑕秽⑬。犹如有目之士观净琉璃⑭ⓗ,内外清彻,无众障翳⑮。诸比丘!此是诸佛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如净琉璃珠, 其明如日月; 母心清净佛告诸ⓘ比丘:“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母心清净,无众欲想,不为淫火之所烧然⑰,此是诸佛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菩萨住母胎, 天终ⓙ天福成; 母持五戒升天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其母奉持五戒⑱,梵行清净⑲,笃信仁爱⑳,诸善成就,安乐无畏,身坏命终,生忉利天㉑,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持人中尊身, 精进、戒具足, 出生地动光照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㉒,地为震动,光明普照。始入胎时,暗冥之处,无不蒙明,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太子生地动, 大光靡不照, 生时母不坐卧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时,菩萨母手攀树枝,不坐不卧㉓。时,四天子手捧ⓛ香水,于母前立言:‘唯然,天母!今生圣子,勿怀忧戚。’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佛母不坐卧, 住戒修梵行, 出生身清净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其身清净,不为秽恶之所染污ⓜ。犹如有目之士,以净明珠投白缯㉔上,两不相污,二俱净故。菩萨出胎亦复如是,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犹如净明珠, 投缯不染污; 出生行七步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要度众生生老病死。’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犹如师子㉕步, 遍观于四方; 出生泉涌澡浴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二泉涌出一温一冷,以供澡浴,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两足尊生时, 二泉自涌出; 具三十二相“太子初生,父王槃头召集相师及诸道术,令观太子,知其吉凶。时,诸相师受命而观,即前披衣,见有具相,占曰:‘有此相者,当趣㉙二处,必然无疑。若在家者,当为转轮圣王㉚,王四天下㉛,四兵㉜具足,以正法治,无有偏枉,恩及天下,七宝㉝自至,千子勇健,能伏外敌,兵仗ⓡ不用,天下太平;若出家学道,当成正觉,十号㉞具足。’时,诸相师即白王言:‘王所生子,有三十二相㉟,当趣二处,必然无疑。在家当为转轮圣王;若出家必ⓢ成正觉,十号具足。’”佛时颂曰:
“百福太子生, 相师之所说ⓣ, “是时,父王殷勤㊹再三,重问相师:‘汝等更观太子三十二相,斯名何等?’时诸相师即披太子衣,说三十二相:‘一者足安平,足下平满,蹈㊺地安隐。二者足下相轮,千辐成就㊻,光光相照。三者手足网缦,犹如鹅王㊼。四者手足柔软,犹如天衣。五者手足指纤,长无能及者。六者足跟充满,观视无厌。七者鹿腨Ⓑ肠,上下佣直㊽。八者钩锁骨,骨节相钩,犹如连锁㊾Ⓒ。九者阴马藏㊿Ⓓ。十者平立垂手过膝。十一、一一毛Ⓔ孔一Ⓕ一毛生,其毛右旋,绀⑴琉璃色。十二、毛生右旋,绀色仰靡。十三、身黄金色。十四、皮肤细软,不受尘秽。十五、两肩齐停Ⓖ,充满圆好。十六、胸有万字。十七、身长倍人。十八、七处平满⑵。十九、身长广等,如尼拘卢ⒽⒾ树⑶。二十、颊车如师子⑷。二十一、胸膺方整如师子⑸。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方整齐平。二十四、齿密无间。二十五、齿白鲜明。二十六、咽喉清净,所食众味,无不称适。二十七、广长舌,左右舐耳。二十八、梵音清彻。二十九、眼绀青色。三十、眼如牛王,眼上下俱眴⑹。三十一、眉间白毫⑺柔软细泽,引长一寻⑻,放则右旋螺如真珠。三十二、顶有肉髻⑼,是为三十二相。’”即说颂曰:
“善住柔软足, 不蹈地迹现, 天人执扇佛告比丘:“毗婆尸菩萨生时,诸天在上,于Ⓝ虚空中手执白盖⒃宝扇,以障寒暑、风雨、尘土。”佛时颂曰:
“人中未曾有, 生于二足尊; 四位奶妈“尔时,父王给四乳母:一者乳哺,二者澡浴,三者涂香⒄,四者娱乐。欢喜养育,无有懈怠Ⓞ。”于是颂曰:
“乳母有慈爱, 子生即育Ⓟ养; 受人宠爱“为童子时,举国士女视无厌足。”于是颂曰:
“多人所敬爱, 如金像始成, “为童子时,举国士女众共传抱Ⓠ,如观宝华。”于是颂曰:
“二足尊生时Ⓡ, 多人所爱敬Ⓢ; 感官清澈“菩萨生时,其目不眴➊,如忉利天Ⓣ。以不眴故,得Ⓤ名毗婆尸。”于是颂曰:
“天中天不眴, 犹如忉利天; “菩萨生时,其声清彻,柔软和雅,如迦罗频伽➋ⓋⓌ鸟声。”于是颂曰:
“犹如雪山鸟, 饮华汁而鸣; “菩萨生时,眼能彻视见一由旬。”于是颂曰:
“清净业行报, 受天妙光明; 如法治理“菩萨生时,年渐长大,在大Ⓧ正堂,以道开化➍,恩及庶民,名德远闻。”于是颂曰:
“童幼处正堂, 以道化天下; [校勘]ⓐ “兜率天”,巴利本作 Tusita。 ⓑ “聚”,宋、元、明三本作“县”。 ⓒ 大正藏无“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矛”,宋、元、明三本作“鉾”。[*] ⓔ “母”,大正藏原为“人”,宋、元、明三本作“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母”。 ⓕ “娆”,宋、元、明三本作“扰”。[*] ⓖ “侍卫”,大正藏原为“卫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侍卫”。 ⓗ “琉璃”,巴利本作 Veluriya。 ⓘ 大正藏无“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终”,明本作“中”。 ⓚ “目”,宋、元、明三本作“因”。 ⓛ “捧”,大正藏原为“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捧”。 ⓜ “染污”,大正藏原为“污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染污”。 ⓝ “持”,大正藏原为“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持”。 ⓞ “天上天下唯我为尊”,巴利本作 Aggo ‘ham asmi lokassa, jeṭṭho ‘ham asmi lokassa, seṭṭho ‘ham asmi lokassa。 ⓟ “尊尊与尊”,大正藏原为“等等与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尊尊与尊”。 ⓠ “一”,大正藏原为“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一”。 ⓡ “仗”,大正藏原为“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仗”。 ⓢ “出家必”,大正藏原为“其出家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出家必”。 ⓣ “说”,大正藏原为“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说”。 ⓤ “轮”,大正藏原为“转”,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轮”。 ⓥ “支”,大正藏原为“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支”。 ⓦ “珠毛”,大正藏原为“朱髦”,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珠毛”。 ⓧ “胭”,大正藏原为“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胭”。 ⓨ “捷”,大正藏原为“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捷”。 ⓩ “居士”,明本作“琉璃”。 Ⓐ “羁绊”,大正藏原为“䩭靽”,宋、元、圣三本作“羁靽”,明本作“羁绊”,今依据明本改作“羁绊”。[*] Ⓑ “腨”,大正藏原为“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腨”。[*] Ⓒ “连锁”,大正藏原为“锁连”,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连锁”。 Ⓓ “阴马藏”,巴利本作 Kosohita-vattaguyha。 Ⓔ 大正藏无“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一”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 “停”,大正藏原为“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停”。 Ⓗ “尼拘卢”,宋、元、明三本作“尼抱类”。 Ⓘ “尼拘卢”,巴利本作 Nigrodha。 Ⓙ “尼拘类”,大正藏原为“尼俱类”,今依据明本改作“尼拘类”。 Ⓚ “阴马”,大正藏原为“马阴”,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阴马”。 Ⓛ “行”,元、明二本作“污”。 Ⓜ “斜”,宋、元、明三本作“邪”。 Ⓝ “上于”,宋、元、明三本作“于上”。 Ⓞ “怠”,大正藏原为“倦”,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怠”。 Ⓟ “育”,大正藏原为“付”,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育”。 Ⓠ “传抱”,大正藏原为“傅抱”,宋、元、明三本作“怀抱”,高丽藏作“传抱”,今依据高丽藏改作“传抱”。[*] Ⓡ “时”,宋、元、明三本作“世”。 Ⓢ “爱敬”,大正藏原为“敬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爱敬”。 Ⓣ “忉利天”,巴利本作 Tāvatiṁsa。[*] Ⓤ 大正藏无“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迦罗频伽”,宋、元、明三本作“迦陵频伽”。 Ⓦ “迦罗频伽”,巴利本作 Karavīkā。 Ⓧ “大”,大正藏原为“天”,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大”。 [注解]① 常法:通例;通常的原则。 ② 兜率天: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译为“兜率陀天”,义译为“知足天”。 ③ 胁:胸部两侧,由腋下至肋骨尽处的部位,也可指两侧。 ④ 正念: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 ⑤ 睹:看见。睹的异体字。 ⑥ 沙门:出家的修行人。古代印度原泛指传统婆罗门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⑦ 娆:扰乱。 ⑧ 威德:声威与德行,表现在对人的影响力及受人的敬爱。 ⑨ 天帝释:欲界六天当中,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的天主。 ⑩ 眷属:亲友,此处特指佛的母亲。 ⑪ 安隐:安稳。 ⑫ 诸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⑬ 瑕秽:原指玉的斑痕,杂质。比喻事物的缺点。 ⑭ 琉璃:青色的宝石。 ⑮ 翳:遮蔽;障蔽。 ⑯ 怀妊:怀孕。 ⑰ 然:同“燃”。 ⑱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⑲ 梵行清净:清净的修行,这里指不淫欲。 ⑳ 笃信仁爱:坚定地相信做人要仁厚慈爱。 ㉑ 忉利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位于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三天。另译为“三十三天”。 ㉒ 从右胁出:从右侧出生。按:依古印度相术,出生时如果是右肩先露出、然后头再出来,称为从右胁出。另外,古印度(非佛教)传说梵天为创世者,各种性皆由梵天所化生,例如刹地利种性由梵天的右胁所化生、婆罗门种性为梵天的头顶所化生。 ㉓ 菩萨母手攀树枝,不坐不卧:菩萨的母亲手扶著树,不是坐着也不是躺着、站着生产。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像其他女子坐着或躺着生产,菩萨的母亲生菩萨不是这样,菩萨的母亲就站着生菩萨”。 ㉔ 缯:丝织品。 ㉕ 师子:即“狮子”。 ㉖ 两足尊:佛陀。佛陀是有双脚的人中最尊贵的。也有解为佛陀的福、慧两足。 ㉗ 生死本: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 ㉘ 最后边:苦的最后尽头,表示此生后就不再轮回。 ㉙ 趣:导向。 ㉚ 转轮圣王:以正法统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善业感召天空中飞来轮宝,四方国家看到轮宝就自行归服,因此称作转轮王。又译为“转轮王”。 ㉛ 四天下:古代印度人认为人间分成东南西北四大洲,称为四天下。 ㉜ 四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 ㉝ 七宝:指轮、象、马、珠、女、居士、主兵臣。 ㉞ 十号: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古来对于如何断句为如来十号,有不同的看法。一个合理的看法为,“世尊”是佛弟子对佛陀的尊称、对佛德性的总称,因此算十号之外的总称。) ㉟ 三十二相:古印度相术认为最有福报的人的三十二个形体相貌特征,相传有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为转轮圣王,出家可成佛。 ㊱ 真金:未掺入其他物质或非以其他金属涂镀而成的金子。 ㊲ 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圆外框的直木。 ㊳ 周匝:环绕一周。 ㊴ 辋:车轮的外框。 ㊵ 象宝:能日行千里的白象王。 ㊶ 由旬:长度单位,公牛挂轭行走一日的距离,约七、八公里。另译作“由延”。 ㊷ 五欲: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而起的欲望。也就是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 ㊸ 法轮:指佛法。佛法能摧破众生的烦恼,犹如巨轮能碾压经过的地方,又不停滞于一地,辗转传人,有如车轮,所以比喻为“法轮”。 ㊹ 殷勤:情意恳切、周到。 ㊺ 蹈:踏。 ㊻ 千辐成就:脚掌有许多分明的纹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辐”是车轮中连接轴心和圆外框的直木。 ㊼ 手足网缦,犹如鹅王:手指、脚指间有金黄色如丝绸、纹路如网的肉蹼,犹如雁王、鹅王。缦是丝绸。?? ㊽ 鹿腨肠,上下佣直:小腿肚上下笔直,犹如鹿王。?? ㊾ 钩锁骨,骨节相钩,犹如连锁:骨节相连如连锁般,紧密连结。“锁”是“锁”的异体字。?? ㊿ 阴马藏:马阴藏相。良马平时能将阴部缩进腹内。 ⑴ 绀:深青而微红的颜色,类似紫色。 ⑵ 七处平满:佛之两手、两足、两肩、颈项等七处肌肉平整、圆润饱满。 ⑶ 尼拘卢树:即尼拘类树。 ⑷ 颊车如师子:两颊饱满,有如狮子。“颊”指脸颊,“车”指牙关,“颊车”是一穴名,位在脸颊,用力咬牙时下巴上方会鼓起处。 ⑸ 胸膺方整如师子:上身躯干有如狮子。 ⑹ 眼如牛王,眼上下俱眴:眼如牛王般,睫毛整齐而不杂乱,眨眼时上下眼皮都会动。?? ⑺ 白毫:白毛。 ⑻ 一寻:古印度之长度单位,伸张两臂之长度为一寻。 ⑼ 顶有肉髻:头顶上有肉隆起,形状如盘起来的头发。 ⑽ 手足诸支节,中外靡不现:七处平满相。支节:关节。 ⑾ 其音如哀鸾:指梵音清澈。哀鸾:似凤凰的神鸟。?? ⑿ 佣髀形相具:下肢股骨具足纤圆、均直的形相。?? ⒀ 平立不倾身,二手摩扪膝:站直身,两手可碰到膝盖。 ⒁ 四真谛:四项圣者所证的真理:苦、集、灭、道。又译为“四圣谛”。 ⒂ 开演法句义:开示讲演佛法词句的义理。 ⒃ 盖:伞状的陈设,可遮阳、挡雨、挡灰尘、或作装饰。 ⒄ 涂香:印度夏天酷热,人体易流汗发臭,发展出以各种香如沉水、旃檀磨成粉末,拌水调和后涂抹身上,消除体臭的风俗习惯。 ⒅ 谛观:仔细观察。 ⒆ 厌足:满足。 ⒇ 展转:循环反复。 ➊ 眴:转动眼睛。 ➋ 迦罗频伽:雪山中的妙声鸟,其声美妙清澈。又名“迦陵频伽”。 ➌ 周遍:普遍。 ➍ 开化:开导、教化。 [读经拾得]本经提到毘婆尸佛出生后步行七步,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要度众生生老病死”。世俗上常见有人讨论此记载的真实与否,以及佛陀是否自吹自擂的问题。 经文是讲述过去七佛中第一位、九十一劫前的毗婆尸佛,刚出生而尚未成佛时的事迹。这年代久远,是在目前的太阳系形成之前,更早的太阳系的成、住、坏、空当中了。根据本卷经文所述,当时所谓人类的寿命八万岁,因此当时人类的身体构造,和现在的人体应该有颇大的差异。有人出生即能走路、讲话等,跟经上记载天人刚出生即可说话有些类似,如果说当时的人体介于天人和现今的人类之间,也不无可能。 由于本经提到毘婆尸佛的事迹也是诸佛常法(通例),后人(包含后出的经论)也就将此毘婆尸佛的事迹视为释迦牟尼佛的事迹,然而是否释迦牟尼佛出生时的事迹和毘婆尸佛的事迹完全一模一样,就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天上天下”即世界,“天上天下唯我为尊”可说即“世尊”的意思,搭配“要度众生生老病死”,点出诸佛出世的目的,而不是自吹自擂。 [进阶辨正](3/5)出门游观 见老苦“于时,菩萨欲出游观,告敕①御者②严驾③宝车,诣④彼园林,巡行游观。御者即便严驾讫⑤已,还白:‘今正是时。’太子即乘宝车诣彼园观。于其中路见一老人,头白齿落,面皱身偻⑥,拄杖羸⑦步,喘息而行。太子顾问侍者:‘此为何人?’答曰:‘此是老人。’又问:‘何如为老?’答曰:‘夫老者生寿向⑧尽,余命无几⑨,故谓之老。’太子又问:‘吾亦当尔,不免此患耶ⓐ?’答曰:‘然,生必有老,无有豪贱。’于是,太子怅然不悦⑩,即告侍者回驾还宫,静默思惟:‘念此老苦,吾亦当然ⓑ。’”佛于是颂曰:
“见老命将尽, 拄杖而羸步; “尔时,父王问彼侍者:‘太子出游,欢乐不耶?’答曰:‘不乐。’又问其故,答曰:‘道逢老人,是以不乐。’尔时,父王默自思念:‘昔日相师占相太子,言当出家,今者不悦,得无尔乎?当设方便⑪,使处深宫,五欲娱乐,以悦其心,令不出家。’即更ⓒ严饰⑫宫馆,简择⑬ⓓ婇女⑭以娱乐之。”佛于是颂曰:
“父王闻此言, 方便严宫馆; 见病苦“又于后时,太子复命御者严驾出游。于其中路逢一病人,身羸腹大,面目黧黑⑮,独卧粪秽ⓔ,无人瞻视⑯,病甚苦毒,口不能言。顾问御者:‘此为何人?’答曰:‘此是病人。’问ⓕ曰:‘何如为病?’答曰:‘病者,众痛迫切,存亡无期,故曰病也。’又曰:‘吾亦当尔,不ⓖ免此患耶?’答曰:‘然。生则有病,无有贵贱。’于是,太子怅然不悦,即告御者回车还宫。静默思惟:‘念此病苦,吾亦当然ⓗ。’”佛于是颂曰:
“见彼久病人, 颜色为衰损; “尔时,父王复问御者:‘太子出游,欢乐不耶?’答曰:‘不乐。’又问其故,答曰:‘道逢病人,是以不乐。’于是父王默自思念ⓘ:‘昔日相师占相太子,言当出家,今日不悦,得无尔乎?吾当更设方便,增诸伎乐⑰,以悦其心,使不出家。’即复严饰宫馆,简择[*]婇女以娱乐之。”佛于是颂曰:
“色声香味触, 微妙可悦乐, 见死苦“又于异时⑱,太子复敕御者严驾出游。于其中路逢一死人,杂色缯幡⑲前后导引,宗族亲里悲号哭泣,送之出城。太子复问:‘此为何人?’答曰:‘此是死人。’问曰:‘何如为死?’答曰:‘死者,尽也。风先火次,诸根坏败,存亡异趣,室家离别,故谓之死。’太子又问御者:‘吾亦当尔,不免此患耶?’答曰:‘然,生必有死,无有贵贱。’于是,太子怅然不悦,即告御者回车还宫,静默思惟:‘念此死苦,吾亦当然。’”佛时颂曰:
“始见人有ⓙ死, 知其复更生; “尔时,父王复问御者:‘太子出游,欢乐不耶?’答曰:‘不乐。’又问其故,答曰:‘道逢死人,是故不乐。’于是父王默自思念:‘昔日相师占相太子,言当出家,今日不悦,得无尔乎?吾当更设方便,增诸伎乐以悦其心,使不出家。’即复严饰宫馆,简择[*]婇女以娱乐之。”佛于是颂曰:
“童子有名称, 婇女众围遶⑳; [校勘]ⓐ “耶”,宋、元、明三本作“也”。 ⓑ “然”,大正藏原为“有”,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然”。 ⓒ “更”,大正藏原为“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更”。 ⓓ “简择”,宋、元、明三本作“简拣”。[*] ⓔ “秽”,大正藏原为“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秽”。 ⓕ 宋、元、明三本无“问”字。 ⓖ “不”,大正藏原为“未”,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 “然”,大正藏原为“尔”,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然”。 ⓘ “默自思念”,大正藏原为“默然思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默自思念”。 ⓙ “人有”,大正藏原为“有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人有”。 ⓚ “欲”,宋、元、明三本作“乐”。 [注解]① 敕:吩咐。 ② 御者:驾驭车马的人。 ③ 严驾:整备车马。 ④ 诣:拜访。 ⑤ 讫:完毕、终了。 ⑥ 偻:驼背。 ⑦ 羸:衰弱。读音同“雷”。 ⑧ 向:临近、接近。 ⑨ 余命无几:剩余生命没有多少。 ⑩ 怅然不悦:失意、不快乐。 ⑪ 方便:努力;可达成目标的方法。 ⑫ 严饰:装饰、打扮。 ⑬ 简择:选择、挑选。 ⑭ 婇女:宫女。 ⑮ 黧黑:黑色。 ⑯ 瞻视:照顾。 ⑰ 伎乐:音乐。 ⑱ 异时:另外一次。 ⑲ 缯幡:狭长、垂直悬挂的旗帜。 ⑳ 围遶:围绕。 [读经拾得]毗婆尸佛所见的四门,是老病死沙门,而不像释迦牟尼佛见生老病死。毗婆尸佛没有经历多余的苦行与找外道老师学禅定的过程就悟道了。 [导读:十二因缘]佛陀在出家前,见到了生、老、病、死的现象,为了探寻真理而出家修行,最后了悟了生、老、病、死等众苦的根源而证道。 苦的起因是什么?这是“四圣谛”中“集谛”的内容。简言之,因为没有智慧(“无明”),因为有贪爱、执著。 若作更细部的解析,可分解为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缘”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条件。 十二因缘的各支,简单解释如下:
从生、老、病、死开始一路追本溯源,最后回追到无明的过程,称为“逆观十二因缘”;至于从无明开始一支支往后分析到生、老、病、死等,则称为“顺观十二因缘”。 在后世佛教的用词中,“因”与“缘”通常分别指直接的“原因”和间接的“助缘”,两者有所区别;但在《阿含经》的翻译上,通常“因”、“缘”混用,不特别区分。 佛陀开示因缘的重点在于解释一切事物是相依而生、而灭,是无常的,因此没有不变的自我。另一方面,由于感官接触到外境时起贪爱执著,这样的因缘缠缚众生。 经中讲述因缘时,时常只举几支为例,不一定都讲十二支。这就好像防盗监视器的录影画面,有的防盗器一秒纪录十二个画面,有的一秒只记录十个,甚至只有两个画面,都可以用来抓小偷;同样地,根器特别好的人,知道十二因缘的用意是要解析并断除贪爱、执著,立刻能禅观并了知,就证知无我、悟道了。而我们一般人,则需要一步步停格分析,从头检查到尾,作较深入的了解,为修行悟道作好理智分析的准备。 本经简单记载了佛陀悟道前发现十二因缘的过程,至于十二因缘细部的探讨,可参见《杂阿含经》卷十二。 (4/5)出家求道 学习出家“又于异时,复敕①御者严驾出游,于其中路逢一沙门,法服持钵②,视地而行。即问御者:‘此为何人?’御者答曰:‘此是沙门。’又问:‘何谓沙门?’答曰:‘沙门者,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③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无所伤害,逢苦不戚④,遇乐不欣⑤,能忍如地,故号沙门。’太子曰:‘善哉,此道真正⑥永绝尘累⑦,微妙清虚,惟ⓐ是为快。’即敕御者回车就之。 “尔时,太子问沙门曰:‘剃除须发,法服持钵,何所志求?’沙门答曰:‘夫出家者,欲调伏⑧心意,永离尘垢⑨,慈育群生,无所侵娆ⓑ,虚心静寞ⓒ,唯道是务。’太子曰:‘善哉,此道最真。’寻敕御者:‘赍⑩吾宝衣并⑪及乘轝⑫,还白大王⑬,我即于此剃除须发,服三法衣⑭,出家修道。所以ⓓ然者?欲调伏心意,舍离尘垢,清净自居,以求道术。’于是,御者即以太子所乘宝车及与衣服还归父王。太子于后即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 佛告比丘:“太子见老、病人,知世苦恼,又见死人,恋世情灭;及见沙门,廓然大悟。下宝车时,步步中间转远缚著,是真出家,是真远离。时,彼国人闻太子剃除须发,法服持钵,出家修道,咸相谓言:‘此道必真,乃令太子舍国荣位,捐弃⑮所重。’于ⓕ时,国中八万四千人往就太子,求为弟子,出家修道。”佛时颂曰:
“选ⓖ择深妙法, 彼闻随出家; 离开人群“于ⓗ时,太子即便纳受,与之游行⑰,在在教化。从村至村,从国至国,所到ⓘ之处,无不恭敬四事供养⑱。菩萨念言:‘吾与大众,游行诸国,人间愦闹⑲,此非我宜。何时当得离此群众,闲静之处以求其道ⓙ,寻获志愿,于闲静处专精修道?’ 逆顺观察十二因缘复作是念:‘众生可愍,常处暗冥,受身危脆,有生、有老、有病、有死,众苦所集,死此生彼,从彼生此,缘此苦阴,流转无穷,我当何时晓了苦阴,灭生、老、死?’ “复作是念:‘生死何从?何缘而有?’即以智慧观察所由,从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缘;生从有起,有是生缘;有从取起,取是有缘;取从爱起,爱是取缘;爱从受起,受是爱缘;受从触起,触是受缘;触从六入起,六入是触缘;六入从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缘;名色从识起,识是名色缘;识从行起,行是识缘;行从痴起,痴是行缘。是为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病、死、忧、悲、苦恼,此苦盛阴,缘生而有,是为苦集。菩萨思惟苦集阴时,生智、生眼、生觉、生明、生通、生慧、生证。 十二因缘的还灭“于时,菩萨复自思惟:‘何等无故老死无?何等灭故老死灭?’即以智慧观察所由,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有无故生无,有灭故生灭;取无故有无,取灭故有灭;爱无故取无,爱灭故取灭;受无故爱无,受灭故爱灭;触无故受无,触灭故受灭;六入无故触无,六入灭故触灭;名色无故六入无,名色灭故六入灭;识无故名色无,识灭故名色灭;行无故识无,行灭故识灭;痴无故行无,痴灭故行灭。是为痴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忧、悲、苦恼灭。菩萨思惟苦阴ⓚ灭时,生智、生眼、生觉、生明、生通、生慧、生证。尔时,菩萨逆顺观十二因缘,如实知,如实见已,即于座上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⑳。”佛时颂曰:
“此言众中说, 汝等当善听, “毗婆尸佛初成道时,多修二观,一曰安隐观㉞,二曰出离观。”佛于是颂曰:
“如来无等等㉟, 多修于二观; 默然不说法“毗婆尸佛于闲静处复作是念:‘我今已得此无上法,甚深微妙,难解难见,息ⓦ灭、清净ⓧ,智者所知,非是凡愚所能及也。斯由众生异忍、异见、异受、异学㊱,依彼异见,各乐所求,各务所习㊲。是故于此甚深因缘,不能解了,然爱尽涅槃,倍复难知,我为彼ⓨ说,彼必不解,更生触扰㊳。’作是念已,即便默然不复㊴说法。 梵天请法“时,梵天王㊵知毗婆尸如来所念,即自思惟:‘今ⓩ此世间便为败坏,甚可哀愍。毗婆尸佛乃得如Ⓐ此深妙之法,而不欲说。’譬如力士屈伸臂顷㊶,从梵天宫忽然来下,立于佛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㊷。时,梵天王右膝着地,叉手㊸合掌白佛言:‘唯愿世尊以时说法!今此众生尘垢微薄,诸根猛利,有恭敬心,易可开化,畏怖后世无救之罪,能灭恶法,出生善道。’ “佛告梵王:‘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但我于闲静处默自思念:所得正法甚深微妙,若为彼说,彼必不解,更生触扰,故我默然不欲说法。我从无数阿僧祇劫㊹,勤苦不懈,修无上行,今始获此难得之法,若为淫、怒、痴众生说者,必不承用,徒自劳疲。此法微妙,与世相反,众生染欲,愚冥所覆,不能信解。梵王!我观如此,是以默然不欲说法。’ “时,梵天王复重劝请,殷勤恳恻,至于再三:‘世尊!若不说法,今此世间便为坏败,甚可哀愍。唯愿世尊以时敷演㊺,勿使众生坠落余趣!’尔时,世尊三闻梵王殷勤劝请,即以佛眼观视世界,众生垢有厚薄,根有利钝,教有难易。易受教者畏后世罪,所以Ⓑ能灭恶法,出生善道。譬如优钵罗花㊻Ⓒ、钵头摩华㊼Ⓓ、拘Ⓔ勿头华㊽、分陀利华㊾Ⓕ,或有始出污泥未至水者,或有已出与水平者,或有出水未敷开者,然皆不为水所染著,易可开敷。世界众生,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告梵王曰:‘吾愍汝等,今当开演甘露㊿法门,是法深妙,难可解知,今为信受乐听者说,不为触扰无益者说。’ [校勘]ⓐ “惟”,宋、元、明三本作“唯”。 ⓑ “娆”,宋、元、明三本作“扰”。 ⓒ “寞”,圣本作“汉”。 ⓓ “所以”,宋本作“所已”。 ⓔ 宋、元、明三本无“除”字。 ⓕ “于”,圣本作“乎”。 ⓖ “选”,大正藏原为“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选”。 ⓗ “于”,圣本作“乎于”。 ⓘ “到”,大正藏原为“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到”。 ⓙ “其道”,大正藏原为“道真”,宋本作“真道”,元、明二本作“其道”,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其道”。 ⓚ “阴”,宋、元二本作“除”。 ⓛ “如众”,宋、元、明三本作“以深”。 ⓜ “恶”,宋、元、明三本作“无”。 ⓝ “如”,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 “则”,大正藏原为“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则”。 ⓠ “著”,大正藏原为“者”,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著”。 ⓡ “获于”,大正藏原为“获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获于”。 ⓢ “阴”,大正藏原为“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阴”。 ⓣ “东”,圣本作“来”。 ⓤ “逝”,大正藏原为“游”,今依据高丽藏改作“逝”。 ⓥ “登”,圣本作“蹬”。 ⓦ “息”,圣本作“自”。 ⓧ “清净”,宋本作“静暄”,元、明二本作“静喧”,圣本作“清凉”。 ⓨ “为彼”,大正藏原为“若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为彼”。 ⓩ “今”,大正藏原为“念”,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今”。 Ⓐ “如”,大正藏原为“知”,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如”。 Ⓑ 大正藏无“所以”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优钵罗花”,巴利本作 Uppala。 Ⓓ “钵头摩华”,巴利本作 Paduma。 Ⓔ “拘”,大正藏原为“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拘”。 Ⓕ “分陀利华”,巴利本作 Puṇḍarīka。 [注解]① 敕:吩咐,“敕”的异体字,读音同“赖”。 ② 钵:出家人盛饭食的器具。 ③ 摄御:摄持、调御。 ④ 戚:忧伤、悲伤。 ⑤ 欣:喜乐。 ⑥ 真正:真实;确实。 ⑦ 尘累:世俗事务的牵累。 ⑧ 调伏:调教、驯服。 ⑨ 尘垢:指烦恼。 ⑩ 赍:拿、持,“赍”的异体字。 ⑪ 并:通“并”。 ⑫ 轝:车。同“舆”。 ⑬ 还白大王:回去告诉大王。 ⑭ 三法衣:出家人的三衣(三种袈裟),包括僧伽梨(大衣)、郁多罗僧(上衣)、安陀会(内衣)。 ⑮ 捐弃:舍弃、抛弃。 ⑯ 结缚:烦恼。 ⑰ 游行:游历各个地方,随缘度化。也称作“游行人间”、“人间游行”、“行脚”。 ⑱ 四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给资养出家人。 ⑲ 愦闹:昏乱热闹。 ⑳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㉑ 正观:正确的观察、见解(而依之修行)。 ㉒ 风吹恶流演:风吹而臭味四溢。 ㉓ 名为实义因:真实的原因。 ㉔ 因是有是无:“此有故彼有(因是有是的另一种常见表达法)”(的烦恼连结)断掉了;即此有引起彼有,烦恼之相续连结断掉了。 ㉕ 则无有诸入:没有种种烦恼渗入。 ㉖ 阴界入:五阴(色、受、想、行、识)、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十二入(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㉗ 四辩才:善于说法的四种才智,包含义辩(分别义理)、法辩(明白诸法)、辞辩(通达方言)、应辩(不畏惧说法)。又译为“四辩”。 ㉘ 色: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例如身体。 ㉙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 ㉚ 想: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么颜色;接触到一个概念、语言,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接触过相同的概念、语言,而知道这是什么概念、语言。 ㉛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㉜ 识:识知;觉知。 ㉝ 如风靡轻衣:菩萨断诸烦恼,如风吹轻的衣服一样,没有任何沾染。 ㉞ 安隐观:通于安稳观,参照 中阿含经卷第四(一八)业相应品[7]师子经第八 沙门瞿昙宗本安隐,亦为人说安隐之法?师子!族姓子所有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唯无上梵行讫,我于现法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我自安隐,亦安隐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我已安彼,便为生法,众生于生法解脱,老法、病法、死法、忧戚染污法,众生于忧戚染污法解脱。师子!是谓有事因此事故,于如实法不能谤毁,沙门瞿昙宗本安隐,亦为人说【安隐之法】。 ㉟ 如来无等等:没有能和佛陀匹配的同等人物。第一个“等”是形容词,指相等、匹配,第二个“等”是名词,指程度相同的人。 ㊱ 异忍、异见、异受、异学:异于正法的信仰、见解、接受、学习。 ㊲ 各乐所求,各务所习:各自乐于自己追求的,各自从事自己习惯、学习的。 ㊳ 触扰:困扰、麻烦。 ㊴ 不复:不再。 ㊵ 梵天王:色界初禅天当中最高层大梵天的天主,是第一位在梵天出生的天众,被后来往生梵天的天众尊为天主。此天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又译为“梵天王” 、“大梵天”、“大梵王”、“大梵天王”、“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㊶ 譬如力士屈伸臂顷:就像力士弯曲伸直手臂那样短的时间。 ㊷ 头面礼足,却住一面:以头顶礼佛陀的脚(五体投地、最高礼法),然后退下,停留在旁边。 ㊸ 叉手:双手在胸前合而为一,表示恭敬。又译为“合十”、“合掌”、“叉十”。 ㊹ 阿僧祇劫:极久远的时间。其中“阿僧祇”是一极大的数字,“劫”是一极长的时间单位。 ㊺ 敷演:陈述而加以发挥。 ㊻ 优钵罗花:青莲花。 ㊼ 钵头摩华:赤莲花。 ㊽ 拘勿头华:红莲花。又译为拘牟头华、俱物头华。 ㊾ 分陀利华:白莲花。又译为分陀利迦华。 ㊿ 甘露:印度传说中的不死药,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脱法门,因为解脱的圣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
(5/5)说法度众 度王子、大臣子“尔时,梵王知佛受请,欢喜踊跃①,遶佛三匝②,头面礼足③,忽然不现。其去未久,是时如来静默自思:‘我今先当为谁说法?’即自念言:‘当入槃头城内,先为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茶[*]开甘露法门。’于是,世尊如力士屈伸臂顷,于道树④忽然不ⓐ现,至槃头城槃头王ⓑ鹿野苑中,敷座而坐。”佛于是颂曰:
“如师子在林, 自恣⑤而游行; “毘婆尸佛告守苑人曰:‘汝可入城,语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茶[*]:宁欲知不?毘婆尸佛今在鹿野苑中,欲见卿等,宜知是时⑦。’时,彼守苑人受教而行,至彼二人所,具宣佛教。二人闻已,即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为在家人说法的次序佛渐为说法,示、教、利、喜⑧:施论、戒论、生天之论⑨,欲恶不净,上漏为患⑩,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尔时,世尊见此二人心意柔软⑪,欢喜信乐,堪受正法,于是即为说苦圣谛⑫,敷演开解⑬,分布宣释苦集圣谛⑭、苦灭圣谛⑮、苦出要圣[*]谛⑯。 “尔时,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茶[*],即于座上远离尘ⓒ垢⑰,得法眼净⑱,犹若素质易为受染。是时,地神即唱斯言:‘毗婆尸如来于槃头城鹿野苑中转无上法轮,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及余世人所不能转。’如是展转,声彻四天王⑲,乃至他化自在天⑳,须臾㉑之顷,声至梵天㉒。”佛时颂曰:
“欢喜心踊跃, 称赞于如来, “是时,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茶[*],见法得果,真实无欺,成就无畏,即白毘婆尸佛言:‘我等欲于如来法中净修梵行。’佛言:‘善来,比丘㊱!吾法清净自在,修行以尽苦际㊲。’尔时,二人即得具戒㊳。具戒未久,如来又以三事示现㊴:一曰神足㊵,二曰观他心㊶,三曰教诫㊷ⓜ,即得无漏㊸、心解脱㊹、生ⓝ无疑智㊺。 度城民“尔时,槃头城内众多人民,闻二人出家学道,法服持钵,净修梵行,皆相谓曰:‘其道必真,乃使此等舍世荣位,捐弃所重。’时,城内八万四千人往诣鹿野苑中毘婆尸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渐为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恶不净,上漏为患,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尔时,世尊见此大众心意柔软,欢喜信乐,堪受正法,于是即为说苦圣谛,敷演开解,分布宣释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圣ⓟ谛。 “时,八万四千人即于座上远尘离垢,得法眼净,犹若ⓠ素质易为受色,见法得果,真实无欺,成就无畏,即白佛言:‘我等欲于如来法中净修梵行。’佛言:‘善来,比丘!吾法清净自在,修行以尽苦际。’时,八万四千人即得具戒。具戒未久,世尊以三事教化:一曰神足,二曰观他心,三曰教诫,即得无漏、心解脱、生[*]无疑智ⓡ。前八万四千人㊻闻佛于鹿野苑中,转无上法轮,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及余世人所不能转,即诣槃头城毘婆尸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时颂曰:
“如人ⓢ救头燃, 速疾求灭处; “时,佛为说法亦复如是。尔时,槃头城有十六ⓣ万八千大比丘众,提舍比丘、骞茶比丘于大众中上升虚空,身出水火,现诸神变㊼,而为大众说微妙法。 僧众游行教化尔时,如来默自思ⓤ言:‘今此城内乃有十六万八千大比丘众,宜遣游行,各二人俱在在处处,至于ⓥ六年,还来城内说具足戒。’ “时,首陀会天㊽知如来心,譬如力士屈伸臂顷,从彼天没,忽然至此,于世尊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须臾白佛言:‘如是,世尊!此槃头城内比丘众多,宜各分布,处处游行,至于六年,乃还此城,说具足戒,我当拥护,令无伺求得其便者㊾。’尔时,如来闻此天语,默然㊿可之。 “时,首陀会天见佛默然许可,即礼佛足,忽然不现ⓦ,还至天上。其去未久,佛告诸比丘:‘今此城内,比丘众多,宜各分布,游行教化,至六年已,还集说戒。’时,诸比丘受佛教已,执持衣钵,礼佛而去。”佛时颂曰:
“佛遣ⓧ无乱众, 无欲无恋着; “时,首陀会天于一年后告诸比丘:‘汝等游行已过一年,余有五年。汝等当知,讫六年已,还城说戒。’如是至于六年,天复告言:‘六年已满,当还说戒。’时,诸比丘闻天语已,摄持衣钵,还槃头城,至鹿野苑毘婆尸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时颂曰:
“如象ⓨ善调⑵, 随意所至ⓩ; 说戒“尔时,如来于大众前上升虚空,结跏Ⓐ趺坐⑶,讲说戒经:忍辱为第一,佛说涅槃最,不以除须发害他为沙门。时,首陀会天去佛不远,以偈赞Ⓑ曰:
“‘如来大智, 微妙独尊, “说此偈已,忽然不现。” 天人也知诸佛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自思念:‘昔一时于罗阅城⑻耆阇崛山⑼,时,生是念:我所生处,无所不遍,唯除首陀会天Ⓓ,设生彼天,则不还此⑽。’我时,比丘!复生是念:‘我欲至无造Ⓔ天⑾上。’时,我如壮士屈伸臂顷,于此间没,现于彼天。时,彼诸天见我至彼,头面作礼,于一面立,而白我言:‘我等皆是毘婆尸如来弟子,从彼佛化,故来生此。’具说彼佛因缘本末。又‘尸弃佛、毘舍婆Ⓕ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皆是我师,我从受化,故来生此。’亦说诸佛因缘本末,至生阿迦尼吒⑿Ⓖ诸天,亦复如是。”佛时颂曰:
“譬如力士, 屈伸臂顷, 佛说此大因缘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校勘]ⓐ “见”,大正藏原为“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见”。 ⓑ “鹿野苑”,巴利本作 Miga-dāya。 ⓒ “离尘”,宋、元、明三本作“尘离”。 ⓓ “彼”,宋、元、明三本作“次”。 ⓔ “伦”,宋、元二本作“轮”。 ⓕ “苦”,大正藏原为“善”,宋、元、明三本作“苦”,圣本作“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苦”。 ⓖ “察”,大正藏原为“众”,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察”。 ⓗ “厄”,大正藏原为“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厄”。 ⓘ “灭苦”,大正藏原为“苦灭”,今依据高丽藏、圣本二本改作“灭苦”。 ⓙ “一切缚得”,宋、元、明三本作“于一切缚”。 ⓚ “源”,大正藏原为“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源”。 ⓛ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 “教诫”,宋、元、明三本作“教戒”。[*] ⓝ 大正藏在“生”字之后有一“死”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集”,宋本作“习”。 ⓟ 大正藏无“圣”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若”,大正藏原为“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若”。 ⓡ 大正藏在“智”字之后有一“现”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人”,宋、元、明三本作“求”。 ⓣ “十六”,宋、元、明三本作“三十四”。 ⓤ “思”,大正藏原为“念”,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思”。 ⓥ “于”,宋、元、明三本作“于”。 ⓦ “现”,圣本作“见”。 ⓧ “遣”,大正藏原为“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遣”。 ⓨ “象”,圣本作“鸟”。 ⓩ “至”,大正藏原为“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至”。 Ⓐ “跏”,大正藏原为“加”,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跏”。 Ⓑ “赞”,大正藏原为“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赞”。 Ⓒ “止”,圣本作“正”。 Ⓓ “首陀会天”,巴利本作 Suddhāvāsā。 Ⓔ “无造”,巴利本作 Aviha。 Ⓕ “毘舍婆”,大正藏原为“毘沙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毘舍婆”。 Ⓖ “阿迦尼吒”,巴利本作 Akaniṭṭha。 Ⓗ “无热”,宋、元、明三本作“无极”。 Ⓘ “无热”,巴利本作 Atappa。 Ⓙ “天”,大正藏原为“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天”。(有疑) Ⓚ “善见”,巴利本作 Sudassa。 Ⓛ “大善见”,巴利本作 Sudassin。 Ⓜ “行”,大正藏原为“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行”。 Ⓝ “比”,大正藏原为“北”,今依据碛砂藏改作“比”。 Ⓞ 大正藏无“如比天念”四字,原依宋、元、明、圣四本补上,今再依据碛砂藏、永乐北藏、洪武南藏三本改“北”字为“比”字。 Ⓟ “乱”,宋、元、明三本作“能”。 Ⓠ “具”,圣本作“见”。 Ⓡ 宋、元、明、圣四本无“佛说”二字。 Ⓢ 圣本在“一”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注解]① 踊跃:欢欣鼓舞的样子。 ② 遶佛三匝:顺着右方(顺时钟)绕佛陀三圈,以表示礼敬。环绕一圈称为一匝。 ③ 头面礼足:五体(两肘、两膝、头额)投地,以头碰触受礼者的脚或地面的最高礼法。 ④ 道树:即菩提树。 ⑤ 自恣:自在;随意。 ⑥ 罣碍:阻碍。 ⑦ 宜知是时:现在正是时候。 ⑧ 示、教、利、喜:佛陀教化众生的四种方式,即开示(示)、教导(教)、鼓励(利)、使欢喜(喜)。又译为“示、教、照、喜”。 ⑨ 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布施的道理、持戒的道理、往生天界的道理。 ⑩ 欲恶不净,上漏为患:贪欲是不善的、不清净的,是粗重的烦恼、灾患。又译为“欲为不净,断漏为上”、“欲为不净,苦恼之本”、“欲味、欲患”。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说明欲的过患、卑下、杂染”。 ⑪ 软:“软”的异体字。 ⑫ 苦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真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遇见仇人)是苦、爱别离(和所爱的离别)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五受阴是苦;无常即是苦,会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⑬ 敷演开解:解说以让义理明白。 ⑭ 苦集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起因的真理;苦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 ⑮ 苦灭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止息的真理,即烦恼熄灭的涅槃。 ⑯ 苦出要圣谛:圣者所证的出离苦的解脱之道的真理,即“八正道”。 ⑰ 远离尘垢:尘垢在此特指“见惑”(见道所断的惑),基于四圣谛的正见断了见惑,称作“得法眼净”,证得初果。 ⑱ 法眼净: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四圣谛)。初果圣者即有法眼净。 ⑲ 四天王:欲界六天的第一天,位于须弥山腰。 ⑳ 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天的最高天。此天天人能以较其低的天所变化出的欲境,自由拿来给自己娱乐,因此称为“他化自在”。又译为“他化乐天”。 ㉑ 须臾:片刻;短时间。 ㉒ 梵天:色界的初禅天之一,此天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 ㉓ 四谛:四项圣者所证的真理:苦、集、灭、道。又译为“四圣谛”、“四真谛”。 ㉔ 梵行:清净的修行。 ㉕ 阿须伦:即“阿修罗”,六道众生之一,喜爱战斗,有福报但因为瞋、慢、疑而生为阿修罗。 ㉖ 升仙名普闻:成为大仙人(佛)而名声广播。 ㉗ 平等法:一切众生皆平等,皆可成佛。 ㉘ 尽漏:断尽烦恼。 ㉙ 利养:财利等能滋养身体的物品。 ㉚ 恶趣:坏的往生处,即地狱、饿鬼、畜牲三恶道。 ㉛ 瞋恚:生气;忿怒。简称“瞋”。 ㉜ 不动:不动摇的定境,通常指第四禅或第四禅以上的定境。 ㉝ 饶益:帮助;利益。 ㉞ 天人师:天与人的导师。 ㉟ 彼岸:涅槃。 ㊱ 善来,比丘:来(出家)得真好啊,比丘! ㊲ 尽苦际:彻底地到达苦的尽头。 ㊳ 具戒:完整出家戒律。 ㊴ 三事示现:三种教化弟子的方法。又译为“三事教化”、“三种示现教化” 。 ㊵ 神足:能依意念飞行、前往不论远近的地方、或转变物质的神通。又译为“神足通”、“如意足”。 ㊶ 观他心: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么的神通。 ㊷ 教诫:开示说法教诲弟子。 ㊸ 无漏:断尽烦恼。 ㊹ 心解脱:心自由了,解脱于贪爱等束缚。 ㊺ 无疑智:即慧解脱。在其他三部阿含皆作“慧解脱”,唯独长阿含经卷一有二处作“无疑智”。 ㊻ 前八万四千人:指先前八万四千位跟着菩萨出家的国民,参见先前经文:“于时,国中八万四千人往就太子,求为弟子,出家修道”。 ㊼ 神变:为教化众生,以神通所示现的各种变化。 ㊽ 首陀会天:即五净居天,位于色界第四禅天之中,是三果圣者才能往生的五个天界,在这里特指五净居天的天人。又译为“五不还天”。 ㊾ 令无伺求得其便者:让这些修行人不会被窥伺者找到机会侵犯。 ㊿ 默然:沉静无声。 ⑴ 金翅鸟:佛经所载世界上最大的鸟,展翅有三百多万里,以吃地龙(鳄鱼之类)维生,一般人见不到,是天龙八部之一。音译为“迦楼罗”、“迦留罗”。 ⑵ 善调:善于调伏。 ⑶ 结跏趺坐:禅坐时,将两脚盘于大腿上的坐法。 ⑷ 止观:止:心专注于一处(或一境)而不散乱。音译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观:洞察。音译为“毘婆舍那”。 ⑸ 声闻:从佛听法而修行的佛弟子。另译为“弟子”。 ⑹ 贤圣八道:即“八圣道”,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圣者的道路。又译为“八正道”。 ⑺ 曜:照耀。 ⑻ 罗阅城:“王舍城”的音译,中印度摩羯陀国的首都。又译作“罗阅祇”。 ⑼ 耆阇崛山:为音译,义译为“灵鹫山”,因山顶似鹫头、且山中多鹫而得名。位于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角。 ⑽ 我所生处,无所不遍,唯除首陀会天,设生彼天,则不还此:我(释迦牟尼佛)过去生生世世在任何地方都出生过了,除了五净居天,因为在五净居天出生后不会再出生于人间而成佛。按:三果圣者才能往生五净居天,而三果圣者不再生于欲界,也就不会再生于人间,因此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还没有往生到五净居天过,否则他早证涅槃,就不会往生人间成佛了。 ⑾ 无造天:离欲界苦、色界乐,不令苦乐烦扰身心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圣者才能往生的五净居天之一。又译为“无烦天”。 ⑿ 阿迦尼吒天:为音译,义译作“色究竟天”,是色界十八天的最高天、四禅天的最高天,也是五净居天的最高天。又译为“阿伽尼吒天”、“阿迦腻吒天”。 ⒀ 二魔:内心的烦恼魔,以及外在的天魔波旬。参见《出曜经》卷十五〈利养品 14〉:“云何降二魔?一者结使魔,二者天魔。” ⒁ 无热天:意乐调柔,离于热恼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圣者才能往生的五净居天之一。 ⒂ 昼度树:刺桐树,为豆科刺桐属的落叶大乔木。在这里特指三十三天一株知名的树,义译为“香遍树”。 ⒃ 善见天:定力殊胜而所见清澈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圣者才能往生的五净居天之一。 ⒄ 如比天念:如同像其它天人般,怀着对佛陀尊敬的念头。 ⒅ 不乱大仙:不扰乱佛陀。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最前面提到,佛陀知道过去七佛的事,是靠宿命通以及天人告知。前面各段都是基于宿命通,最后一段:“彼诸天见我至彼,[……]具说彼佛因缘本末”则是天人告知。 经中记载四天王天的天人寿命相当于人间的九百万年,大致上每高一个层次的天界,天寿倍增,以人间时间来计则增为四倍。兜率天人的寿命大约相当于人间的四亿六千万年(中国古代的进位法表示为四十六亿年),弥勒菩萨在释迦牟尼佛时代往生兜率天,四亿六千万年后他兜率天寿终而往生人间时,就是未来弥勒佛下生的时代。因此只要在兜率天之上天界的天人,一生中通常经历过最少一位佛的时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