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一)第一分初大本经第一

[导读:过去七佛]

依佛经中的定义,在完全没有佛法的大千世界,第一位自行觉悟、又将觉悟的修行方法广传给众生的觉者,即称为“佛”,佛在成道之前称作“菩萨”。

宇宙不断地成、住、坏、空,每尊佛所教导的佛法也终将失传,大千世界再度成为无佛世界,直到下一位自觉觉他的佛出现。这个大千世界中过去已有无数的佛,过去最近的七位佛则称为“过去七佛”,即:毘婆尸佛、尸弃佛、毘舍婆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以及约三千年前觉悟而传佛法给我们的释迦牟尼佛。

过去七佛虽然各自在无佛世界悟道,所悟的真理则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四圣谛”,又译作“四真谛”:

  1. 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遇见仇人)是苦、爱别离(和所爱的离别)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会令人执著的五阴是苦;无常即是苦,会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2. 集:苦的起因,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
  3. 灭:苦的止息,叫做“涅槃”。
  4. 道: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

《长阿含经》卷一记载了过去七佛共通的一些事迹、并且提及他们所同样觉悟及教导的佛法。

(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祇树花林窟,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时,诸比丘于乞食后集花林堂,各共议言:“诸贤比丘!唯无上尊为最奇特,神通远达,威力弘大,乃知过去无数诸佛,入于涅槃,断诸结使,消戯论。又知彼佛劫数多少,名号、姓字,所生种族,其所饮食,寿命脩短,所苦乐。又知彼佛有如是戒,有如是法,有如是慧,有如是解,有如是住。云何,诸贤!如来为善别法性,知如是事,为诸天来语,乃知此事?”

尔时,世尊在闲静处,天耳清净,闻诸比丘作如是议,即从座起,诣花林堂,就座而坐。

尔时,世尊知而故问,谓:“诸比丘!汝等集此,何所语议?”时,诸比丘具以事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出家人应做的事以平等信,出家修道,诸所应行,凡有二业:一曰贤圣讲法,二曰贤圣默然汝等所论,正应如是。佛陀如何知道过去诸佛事迹如来神通,威力弘大,尽知过去无数劫事,以能善解法性故知,亦以诸天来语故知。”佛时曰:

“比丘集法堂,  讲说贤圣论;
 如来处静室,  天耳尽闻知。
 佛日光普照,  分别法界义;
 亦知过去事,  三佛般泥洹
 名号姓种族,  受生分亦知;
 随彼之处所,  净眼皆记之。
 诸天大威力,  容貌甚端严;
 亦来启告我,  三佛般泥洹
 记生名号姓,  哀恋音尽知;
 无上天人尊,  记于过去佛。”

过去七佛简历

又告诸比丘:“汝等欲闻如来识宿命智,知于过去诸佛因缘不?我当说之。”

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今正是时,愿乐欲闻。善哉,世尊!以时讲说,当奉行之。”

佛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年代佛告诸比丘:“过去九十一劫,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比丘!过去三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比丘!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毘舍婆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比丘!此贤劫中有佛名拘留孙,又名拘那含,又名迦叶。我今亦于贤劫中成最正觉。”佛时颂曰:

“过九十一劫,  有毘婆尸佛;
 次三十一劫,  有佛名尸弃;
 即于彼劫中,  毘舍如来出。
 今此贤劫中,  无数那维岁;
 有四大仙人,  愍众生故出:
 拘留孙[*]、那含、  迦叶、释迦文

人寿“汝等当知,毘婆尸佛时,人寿八万岁。尸弃佛时,人寿七万岁。毘舍婆佛时,人寿六万岁。拘留孙[*]佛时,人寿四万岁。拘那含佛时,人寿三万岁。迦叶佛时,人寿二万岁。我今出世,人寿百岁,少出多减。”佛时颂曰:

“毘婆尸时人,  寿八万四千;
 尸弃佛时人,  寿命七万岁;
 毘舍婆时人,  寿命六万岁;
 拘留孙[*]时人,  寿命四万岁;
 拘那含时人,  寿命三万岁;
 迦叶佛时人,  寿命二万岁;
 如我今时人,  寿命不过百。

种姓“毘婆尸佛,出刹利种,姓憍陈若;尸弃佛、毘舍婆佛,种、姓亦尔。拘留孙[*]佛,出婆罗门种,姓迦叶;拘那含佛、迦叶佛,种、姓亦尔。我今如来、至真,出刹利种,姓名曰瞿昙。”佛时颂曰:

“毘婆尸如来,  尸弃、毘舍婆,
 此三等正觉,  出憍陈若[*]姓。
 自余三如来,  出于迦叶姓。
 我今无上尊,  导御诸众生;
 天人中第一,  勇猛姓瞿昙。
 前三等正觉,  出于刹利种;
 其后三如来,  出婆罗门种;
 我今无上尊,  勇猛出刹利。

菩提树“毘婆尸佛坐波波罗下成最正觉,尸弃佛坐分陀利下成最正觉,毘舍婆佛坐下成最正觉,拘留孙[*]佛坐尸利沙树下成最正觉,拘那含佛坐优昙婆罗下成最正觉,迦叶佛坐尼拘类下成最正觉。我今如来、至真,坐钵多树下成最正觉。”佛时颂曰:

“毘婆尸如来,  往诣婆罗树;
 即于彼处所,  得成最正觉。
 尸弃分陀树,  成道灭有原。
 毘舍婆如来,  坐娑罗树下;
 获解脱知见, 神足无所碍。
 拘留孙[*]如来,  坐尸利树下
 一切智清净,  无染无所著
 拘那含牟尼, 坐乌暂树下;
 即于彼处所,  灭诸贪忧恼。
 迦叶如来坐,  尼拘类树下;
 即于彼处所,  除灭诸有本。
 我今释迦文,  坐于钵多树。
 如来十力尊, 断灭诸使
 摧伏众魔怨,  在众演大明。
 七佛精进力,  放光灭暗冥;
 各各坐诸树,  于中成正觉。

弟子数目“毘婆尸如来三会说法,初会弟子有十六万八千人,二会弟子有十万人,三会弟子有八万人。尸弃如来亦三会说法,初会弟子有十万人,二会弟子有八万人,三会弟子有七万人。毘舍婆如来二会说法,初会弟子有七万人,次会弟子有六万人。拘留孙[*]如来一会说法,弟子四万人。拘那含如来一会说法,弟子三万人。迦叶如来一会说法,弟子二万人。我今一会说法,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佛时颂曰:

“毘婆尸名观,  智慧不可量;
 遍见无所畏, 三会弟子众。
 尸弃光无动,  能灭诸结使;
 无量大威德,  无能测量者;
 彼佛亦三会,  弟子普共集。
 毘舍婆断结,  大仙人要集;
 名闻于诸方,  妙法大名称
 二会弟子众,  普演深奥义。
 拘留孙[*]一会,  哀愍疗诸苦;
 导师化众生,  一会弟子众。
 拘那含如来,  无上亦如是;
 紫磨金色身, 容貌悉具足;
 一会弟子众,  普演微妙法。
 迦叶一一毛,  一心无乱想;
 一语不烦重, 一会弟子众。
 能仁意寂灭, 释种沙门上;
 天中天最尊, 我一会弟子。
 彼会我现义,  演布清净教;
 心常怀欢喜,  漏尽尽后
 毘婆、尸弃三, 毘舍婆佛二,
 四佛各各一,  仙人会演说。

上首弟子“时,毘婆尸佛有二弟子:一名骞茶,二名提舍,诸弟子中最为第一。尸弃佛有二弟子:一名阿毘浮,二名三婆婆,诸弟子中最为第一。毘舍婆佛有二弟子,一名扶游,二名郁多摩,诸弟子中最为第一。拘留孙[*]佛有二弟子,一名萨尼,二名毘楼,诸弟子中最为第一。拘那含佛有二弟子:一名舒槃那,二名郁多楼,诸弟子中最为第一。迦叶佛有二弟子,一名提舍,二名婆罗婆,诸弟子中最为第一。今我二弟子,一名舍利弗,二名目揵连,诸弟子中最为第一。”佛时颂曰:

“骞茶[*]、提舍[*]等,  毗婆尸弟子;
 阿毗浮、三婆,  尸弃佛弟子。
 扶游、郁多摩,  弟子中第一,
 二俱降魔怨,  毗舍婆弟子。
 萨尼、毗楼等,  拘楼孙弟子;
 舒槃、郁多楼, 拘那含弟子;
 提舍、婆罗婆,  迦叶佛弟子;
 舍利弗、目连,  是我第一子。

侍者“毗婆尸佛有执事弟子,名曰无忧。尸弃佛执事弟子,名曰忍行。毗舍婆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寂灭。拘留孙[*]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善觉。拘那含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安和。迦叶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善友。我执事弟子,名曰阿难。”佛时颂曰:

“无忧与忍行,  寂灭及善觉,
 安和、善友等, 阿难为第七。
 此为佛侍者,  具足诸义趣
 昼夜无放逸, 自利亦利他。
 此七贤弟子,  侍七佛左右;
 欢喜而供养,  寂然灭度

俗家儿子“毗婆尸佛有子,名曰方膺。尸弃佛有子,名曰无量。毗舍婆佛有子,名曰妙觉。拘留孙[*]佛有子,名曰上胜。拘那含佛有子,名曰导师。迦叶佛有子,名曰集军。今我有子,名曰罗睺罗。”佛时颂曰:

“方膺、无量子,  妙觉及上胜,
 导师、集[*]军等,  罗睺罗第七,
 此诸豪贵子,  绍继诸佛种;
 爱法好施惠,  于圣法无畏。

俗家父母“毗婆尸佛父名槃头摩多,刹利王种,母名槃头摩底🄐,王所治城名曰🄑槃头摩那🄒🄓。”佛时颂曰:

“遍眼父槃头,  母槃头摩底[*];
 槃头摩那[*]城,  佛于中说法。

“尸弃佛父名🄔明相🄕,刹利王种,母名光曜🄖,王所治城名曰🄗光相🄘。”佛时颂曰:

“尸弃父明相,  母名曰光曜,
 于光相🄙城中, 威德降外敌。

“毗舍婆佛父名善灯🄚,刹利王种,母名称戒🄛,王所治城名曰无喻🄜。”佛时颂曰:

“毗舍婆佛父,  善灯刹利种;
 母名曰称戒,  城名曰无喻。

“拘留孙[*]佛父名祀得🄝🄞,婆罗门种,母名善枝🄟,王名安和,随王名故城名安和🄠。”佛时颂曰:

“祀得[*]婆罗门,  母名曰善枝;
 王名曰安和,  居在安和城。

“拘那含佛父名大德🄡,婆罗门种,母名善胜🄢,是时王名清净,随王名故城名清净🄣。”佛时颂曰:

“大德婆罗门,  母名曰善胜;
 王名曰清净,  居在清净城。

“迦叶佛父名曰梵德🄤,婆罗门种,母名曰财主🄥,是🄦时王名汲毗🄧🄨,王所治城名波罗奈🄩🄰。”佛时颂曰:

“梵德婆罗门,  母名曰财主;
 时王名汲🄱毗, 在波罗奈城。

“我父名净饭🄲,刹利王种,母名大化🄳🄴,王所治城名迦毗罗卫🄵。”佛时颂曰:

“父刹利净饭,  母名曰大化🄶
 土广民丰饶,  我从彼而生。

“此是诸佛因缘、名号、种族、所出生处,何有智者闻此因缘而不欢喜,起爱乐心?”

[校勘]

“长阿含经”,巴利本作 Dīrgha-āgama,南传巴利文作 Dīgha-nikāya。

“姚秦三藏法师”,大正藏原为“后秦弘始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师”。

“大本经”,碛砂藏、永乐北藏、福州藏三本作“大本缘经”。

“舍卫”,巴利本作 Sāvatthī。

“祇树”,巴利本作 Jetavana。

“花林窟”,巴利本作 Kareri-kuṭikā。

“消”,宋、元、明三本作“销”。[*]

“泥洹”,宋、元、明三本作“涅槃”。

“恋”,大正藏原为“鸾”,今依据宋本改作“恋”。

大正藏无“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劫”,巴利本作 Kappa。

“毘婆尸”,巴利本作 Vipassin。

“尸弃”,巴利本作 Sikhin。

“毘舍婆”,巴利本作 Vessabhū。

“贤劫”,巴利本作 Bhaddakappa。

“拘留孙”,大正藏原为“拘楼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拘留孙”。[*]

“拘留孙”,巴利本作 Kakusandha。

“拘那含”,巴利本作 Konāgamana.

“迦叶”,巴利本作 Kassapa。

“刹利”,巴利本作 Khattiya。

“憍陈若”,大正藏原为“拘利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憍陈若”。[*]

“憍陈若”,巴利本作 Koṇḍañña。

“婆罗门”,巴利本作 Brahmaṇa。

“迦叶”,巴利本作 Kassapa。

“瞿昙”,巴利本作 Gotama。

“波波罗”,宋、元、明三本作“婆罗”。

“波波罗”,巴利本作 Pāṭalī。

“分陀利”,巴利本作 Punḍarīka。

“裟”,大正藏原为“婆”,今依据巴利文改作“裟”。

“裟罗”,宋、元、明三本作“博洛叉”。

“裟罗”,巴利本作 Sāla。

“尸利沙”,巴利本作 Sirīsa。

“优昙婆罗”,大正藏原为“乌暂婆罗门”,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优昙婆罗”。

“优昙婆罗”,巴利本作 Udumbara。

“尼拘类”,大正藏原为“尼拘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尼拘类”。

“尼拘类”,巴利本作 Nigrodha。

“婆”,大正藏原为“波”,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婆”。

“娑罗”,宋、元、明三本作“博叉”。

“树下”,大正藏原为“沙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树下”。

“著”,宋本作“者”。

“牟”,大正藏原为“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牟”。

“类”,大正藏原为“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类”。

“结”,宋、元、明三本作“缘”。

“一”,明本作“二”。

“尽后”,宋、元、明三本作“复尽”。

“骞茶”,宋、元、明三本作“骞荼”。[*]

“骞茶”,巴利本作 Khaṇḍa。

“提舍”,宋、元、明三本作“踬沙”。[*]

“提舍”,巴利本作 Tissa。

“阿毘浮”,巴利本作 Abhibhū。

“三婆婆”,巴利本作 Sambhava。

“扶游”,巴利本作 Soṇa。

“郁多摩”,巴利本作 Uttara。

“萨尼”,巴利本作 Sañjīva。

“毘楼”,巴利本作 Vidhūra。

“舒槃那”,宋、元、明三本作“优波斯多”。

“舒槃那”,巴利本作 Bhiyyosa。

“郁多楼”,宋、元、明三本作“郁多罗”。

“郁多楼”,巴利本作 Uttara。

“提舍”,巴利本作 Tissa。

“婆罗婆”,巴利本作 Bhāradvāja。

“舍利弗”,巴利本作 Sāriputta。

“目揵连”,巴利本作 Moggallāna。

“尼”,大正藏原为“尸”,今依据碛砂藏改作“尼”。

“舒槃”,宋本作“优婆”,元、明二本作“优波”。

“楼”,宋本作“树”,明本作“罗”。

“无忧”,巴利本作 Asoka。

“忍行”,巴利本作 Khemaṁkara。

“寂灭”,巴利本作 Upasannaka。

“善觉”,巴利本作 Buddhija。

“安和”,巴利本作 Sotthija。

“善友”,巴利本作 Sabbamitta。

“阿难”,巴利本作 Ānanda。

“然”,宋、元、明三本作“灭”。

“集”,宋、元、明三本作“进”。[*]

“槃头摩多”,大正藏原为“槃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槃头摩多”。

“槃头摩多”,巴利本作 Bandhumant。

“槃头摩底”,大正藏原为“槃头婆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槃头摩底”。[*]

🄐 “槃头摩底”,巴利本作 Bandhumatī。

🄑 宋、元、明三本无“曰”字。

🄒 “槃头摩那”,大正藏原为“槃头婆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槃头摩那”。[*]

🄓 “槃头摩那”,巴利本作 Bandhumatī。

🄔 大正藏在“名”字之后有一“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明相”,巴利本作 Aruṇa。

🄖 “光曜”,巴利本作 Pabhāvatī。

🄗 宋、元、明三本无“曰”字。

🄘 “光相”,巴利本作 Aruṇavatī。

🄙 “光相”,大正藏原为“明相”,今依据明本改作“光相”。

🄚 “善灯”,巴利本作 Suppatīta。

🄛 “称戒”,巴利本作 Yasavatī。

🄜 “无喻”,巴利本作 Anopama。

🄝 “祀得”,宋、元、明三本作“礼德”。[*]

🄞 “祀得”,巴利本作 Aggidatta。

🄟 “善枝”,巴利本作 Visākhā。

🄠 “安和”,巴利本作 Khemavatī。

🄡 “大德”,巴利本作 Yaññadatta。

🄢 “善胜”,巴利本作 Uttarā。

🄣 “清净”,巴利本作 Sobhavatī。

🄤 “梵德”,巴利本作 Brahmadatta。

🄥 “财主”,巴利本作 Dhanavatī。

🄦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汲毘”,宋、元、明三本作“波罗毘”。

🄨 “汲毘”,巴利本作 Kikin。

🄩 “波罗奈”,大正藏原为“波罗㮈”,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波罗奈”。

🄰 “波罗奈”,巴利本作 Bārāṇasī。

🄱 “汲”,宋、元、明三本作“波”。

🄲 “净饭”,巴利本作 Suddhodana。

🄳 “大化”,大正藏原为“大清净妙”,宋、元、明三本作“大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大化”。

🄴 “大化”,巴利本作 Māyā。

🄵 “迦毗罗卫”,巴利本作 Kapilavatthu。

🄶 “曰大化”,大正藏原为“大清净”,宋、元、明三本作“曰大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曰大化”。

[注解]

舍卫国:舍卫城是古代中印度拘萨罗国的首都,该国的南方有另外一个国家也叫作拘萨罗国,为方便区分,后来就将舍卫的首都名作为国号,称作舍卫国。在当今印度北部近尼泊尔处。

祇树花林窟:祇树给孤独园内的主要建筑物之一,窟前种植了迦利树(花带麝香气味的一种蔷薇),因此称为花林窟。

无上尊:即佛陀。没有人、天能超越佛陀的智慧及慈悲,因此称佛陀为无上尊。

涅槃:灭除烦恼、生死。

结使:烦恼。比喻烦恼如绳“结”系缚众生、驱“使”众生。

戯论:违反真理或不能增进善法的言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虚妄”。“戯”是“戏”的异体字。

劫数多少:在哪一段期间出现于世间。劫是时间单位,代表极长的时间。

脩短:长短。“脩”通“修”,读音同“修”,长、久、远。

更:经历。

世尊:世间所尊重的觉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称佛陀为“世尊”。

具以事答:完整地以事实来回答。

以平等信,出家修道:基于不偏不倚的信心,出家修行。又译为“正信非家,出家学道”。

贤圣默然:贤圣的静默,指修习禅定。

颂:诗颂。梵语“偈陀”中译为“颂”,合并称为“偈颂”。

分别:分析;辨别。

三佛:“三佛陀”的简写,为音译,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三菩提”,义译为正觉者。

般泥洹:完全涅槃,特指解脱者肉身的死亡。义译为“圆寂”、“入灭”。其中“泥洹”又译为“涅槃”。

受生分:受生的部分,在本经指出生时的瑞相。“分”即部分、成分的意思。

净眼:清净的法眼,指释迦牟尼佛。

宿命智:能知道宿世生命的智慧。

今正是时,愿乐欲闻:现在正是解说的时机,(比丘们)欢喜愿意听闻。

奉行:遵照实行。

谛听:仔细地听。

毘婆尸:过去七佛中,第一位的佛名。“过去七佛”是指释迦牟尼佛及其之前的六位觉者。

如来:依于真理而来成佛,即指佛陀。“如来”是古印度对觉者的称号之一。其中“如”指真如、真实不变。

至真:“至真”是“应供”的另译,指应该接受供养的完美的人。

贤劫:宇宙循环过程中之一阶段。指过去、现在、未来三阶段中之“现在住劫”而言。依佛典所载,现在大劫有成、住、异、灭四劫,其中住劫有千佛等贤圣出世救度众生,故称贤劫。

迦叶:过去七佛中,第二至六位的佛名。第七位即是释迦牟尼佛。

正觉:真正地觉悟、证悟。音译为“三菩提”,另译为“等觉”。

那维:数目字,十的二十八次方,比喻相当大的数目。又译为“那由他”。

释迦文:即是释迦牟尼佛。

少出多减:活超过一百岁的人少,活不到一百岁的人多。

刹利: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阶级,掌管政治及军事。又译为“刹帝利”。

婆罗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

瞿昙: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后分族称释迦氏。又译为“乔达摩”。佛弟子称佛陀为“世尊”,而外道则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昙”或“沙门瞿昙”来称呼他。

等正觉:完全契于真理、遍于一切的觉悟。另译作“正遍知”。

波波罗树:羽叶楸,为紫薇科羽叶楸属落叶乔木。又译为波罗利华树、波吒利树。

分陀利树:芒果树。又译为“菴罗树”。

娑罗树:南亚常见的龙脑香科娑罗属高大乔木。

尸利沙树:合欢树,为豆科落叶乔木,株高可达十米。

优昙婆罗树:聚果榕,为桑科榕属落叶大乔木。果实长在树干上,由没有叶子的小枝簇生,如同无花果般为隐花果,因此人们认为它不开花而结果,印度古代以优昙婆罗开出花朵(基因突变)引申为极为稀有的意思。又译为优昙钵树、优昙钵罗树、优头跋罗树。

尼拘类树:桑科榕属的常绿大乔木孟加拉榕,原产于印度,株高可达十八米以上,叶大片,长十至二十公分,宽六至十公分,卵形或椭圆形。枝叶繁茂,向四方蔓生,气根常自侧枝发生,深入地下,致成支柱,用以支持树体,因此一树可以成林,被称为独木林。又译为尼拘留树、尼拘树、尼拘陀树、尼拘留他树、尼拘律树。

钵多树:即菩提树,桑科榕属的大乔木,株高二十米以上,因为释迦牟尼佛在此树下打坐时悟道,而称为菩提树、道树、觉树、道场树,原名义译作吉祥树。

解脱知见:知道自己已证得了解脱的智慧。

神足:这里为神通的通称,包含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种智力:(1)处、非处智力:完全了知什么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处”),什么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无有是处”)。(2)业异熟智力:完全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因果业报。(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种禅定境界,这些定境要怎么入手、有哪些深浅的层次、有哪些因缘能阻碍或成就这些定境。(4)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根器好坏。(5)种种意解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各种意向。(6)种种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间与众生的各种差别、分类。(7)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么途径能通往什么结果。(8)宿住随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忆念自己及众生的过去世。(9)死生智力:完全了知众生未来世的往生去处,以及导致往生这些去处的善恶因缘。(10)漏尽智力:完全自知自证得漏尽,断尽烦恼。详见《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84经。

无所畏:了然于心,有自信而无所畏惧。

名称:名望与称誉。

哀愍:悲悯。

紫磨金:带紫色光泽的上等黄金。

能仁:指释迦牟尼佛,为“牟尼”的义译。

释种:姓释迦的一族。

天中天:人崇敬天,而天又崇敬佛陀,因此尊称佛陀为天中天。

漏尽:断尽烦恼。

尽后有:灭尽后续的生死,也就是不再有来生。“有”指生命的存在。

舍利弗:比丘名,以“智慧第一”闻名。又译为“舍利子”,因为他的母亲名叫“舍利”。

目揵连:比丘名,以“神通第一”闻名。又译为“大目犍连”。

执事:随侍在长老左右、为长老办理各种事务的人。又称为“侍者”。

阿难:比丘名,以“多闻第一”闻名。“阿难”是“阿难陀”的简称。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担任佛陀侍者达二十五年。

具足诸义趣:完整受持佛法的义理旨趣,指阿难尊者对于听闻过的佛法皆不遗忘。

放逸:怠惰。

灭度:又作般涅槃,与寂灭、入灭同义,意指命终。

罗睺罗:比丘名,以严持戒律、精进修道闻名,誉为“密行第一”。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儿子,又译为“罗云”。

丰饶:富足。

[读经拾得]

七佛的简历约略整理如下:

佛名 又译 义译 年代 人寿 种姓 俗姓 菩提树 弟子数目
毘婆尸 胜观 过去九十一劫 八万岁刹帝利憍陈若波波罗 三会三十四万八千
尸弃 式弃、式诘 持髻 过去三十一劫 七万岁刹帝利憍陈若分陀利 三会二十五万
毘舍婆 毘舍罗婆、毘湿波浮一切胜过去三十一劫 六万岁刹帝利憍陈若娑罗 二会十三万
拘留孙 拘屡孙、迦罗迦孙提 灭累 现在贤劫 四万岁婆罗门迦叶 尸利沙 一会四万
拘那含 拘那含牟尼、迦那迦牟尼金色仙现在贤劫 三万岁婆罗门迦叶 优昙婆罗 一会三万
迦叶 饮光 现在贤劫 二万岁婆罗门迦叶 尼拘类 一会二万
释迦牟尼 释迦文 能仁 现在贤劫 百岁 刹帝利瞿昙 钵多 一会千二百五十


  • 出家修行的人应做的事:张嘴时讲法,闭嘴时修习禅定。
  • 佛陀知道过去七佛的事,是靠宿命通以及天人告知。
  • 过去七佛中有四位在贤劫出生,未来将下生的弥勒佛也是在贤劫当中,相较于早先没有佛出世的许多劫,贤圣出世地如此密集而称为“贤劫”。依据佛经中对于劫的定义,并参考现今天文物理的推估,这四位贤劫出生的佛应该出生于地球上,经中也有提到释迦牟尼佛时仍有过去佛的零星遗迹。
  • 菩提树即佛陀证悟时坐在底下打坐的那种树,因此每位佛的菩提树是不同种类的树。
  • 诸佛皆已累积无量功德福业,因此诞生于贵族家中,不是文化地位崇高的婆罗门族,就是掌权的刹帝利王族。

[进阶辨正]

(2/5)

毗婆尸佛生平;诸佛常法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吾今欲以宿命智说过去佛事,汝欲闻不?”

诸比丘对曰:“今正是时,愿乐欲闻!”

佛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比丘!当知诸佛常法降胎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从右入,正念不乱。当于尔时,地为震动,放大光明,普照世界,日月所不及处皆蒙大明,幽冥众生,各相见,知其所趣。时,此光明复照魔宫,诸天、释、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众生普蒙大明,诸天光明自然不现。”佛时颂曰:

“密云聚虚空,  电光照天下,
 毗婆尸降胎,  光明照亦然;
 日月所不及,  莫不蒙大明,
 处胎净无秽,  诸佛法皆然。

处胎“诸比丘!当知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在母胎时,专念不乱,有四天子,手执戈矛侍护其母,人与非人不得侵,此是常法。”佛时颂曰:

“四方四天子,  有名称威德
 天帝释所遣,  善守护菩萨。
 手常执戈矛[*],  侍卫不去离,
 人非人不娆[*],  此诸佛常法。
 天神所拥护,  如天女卫天,
 眷属怀欢喜,  此诸佛常法。”

母身安乐又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母身安隐,无众恼患,智慧增益。母自观胎,见菩萨身诸根具足,如紫磨金,无有瑕秽。犹如有目之士观净琉璃,内外清彻,无众障。诸比丘!此是诸佛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如净琉璃珠,  其明如日月;
 仁尊处母胎,  其母无恼患。
 智慧为增益,  观胎如金像;
 母怀妊安乐,  此诸佛常法。”

母心清净佛告诸比丘:“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母心清净,无众欲想,不为淫火之所烧,此是诸佛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菩萨住母胎,  天终天福成;
 其母心清净,  无有众欲想。
 舍离诸淫欲,  不染不亲近;
 不为欲火燃,  诸佛母常净。”

母持五戒升天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其母奉持五戒梵行清净笃信仁爱,诸善成就,安乐无畏,身坏命终,生忉利天,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持人中尊身,  精进、戒具足,
 后必受天身,  此缘名佛母。”

出生地动光照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地为震动,光明普照。始入胎时,暗冥之处,无不蒙明,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太子生地动,  大光靡不照,
 此界及余界,  上下与诸方,
 放光施净目,  具足于天身,
 以欢喜净音,  转称菩萨名。”

生时母不坐卧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时,菩萨母手攀树枝,不坐不卧。时,四天子手捧香水,于母前立言:‘唯然,天母!今生圣子,勿怀忧戚。’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佛母不坐卧,  住戒修梵行,
 生尊不懈怠,  天人所奉侍。”

出生身清净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其身清净,不为秽恶之所染污。犹如有目之士,以净明珠投白上,两不相污,二俱净故。菩萨出胎亦复如是,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犹如净明珠,  投缯不染污;
 菩萨出胎时,  清净无染污。”

出生行七步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要度众生生老病死。’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犹如师子步,  遍观于四方;
 堕地行七步,  人师子亦然。
 又如大龙行,  遍观于四方;
 堕地行七步,  人龙亦复然。
 两足尊生时,  安行于七步;
 观四方举声,  当尽生死苦。
 当其初生时,  无尊尊与尊
 自观生死本,  此身最后边。”

出生泉涌澡浴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二泉涌出一温一冷,以供澡浴,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两足尊生时,  二泉自涌出;
 以供菩萨用,  遍眼浴清净。
 二泉自涌出,  其水甚清净;
 一温一清冷,  以浴一切智。

具三十二相“太子初生,父王槃头召集相师及诸道术,令观太子,知其吉凶。时,诸相师受命而观,即前披衣,见有具相,占曰:‘有此相者,当二处,必然无疑。若在家者,当为转轮圣王,王四天下四兵具足,以正法治,无有偏枉,恩及天下,七宝自至,千子勇健,能伏外敌,兵仗不用,天下太平;若出家学道,当成正觉,十号具足。’时,诸相师即白王言:‘王所生子,有三十二相,当趣二处,必然无疑。在家当为转轮圣王;若出家必成正觉,十号具足。’”佛时颂曰:

“百福太子生,  相师之所说
 如典记所载,  趣二处无疑。
 若其乐家者,  当为转轮王,
 七宝难可获,  为王宝自至。
 真金具,  周匝持,
 轮能飞遍行,  故名为天轮。
 善调七支住,  高广白如雪,
 能善飞虚空,  名第二象宝
 马行周天下,  朝去暮还食,
 珠毛孔雀胭,  名为第三宝。
 清净琉璃珠,  光照一由旬
 照夜明如昼,  名为第四宝。
 色声香味触,  无有与等者,
 诸女中第一,  名为第五宝。
 献王琉璃宝,  珠玉及众珍,
 欢喜而贡奉,  名为第六宝。
 如转轮王念,  军众速来去,
 捷疾如王意,  名为第七宝。
 此名为七宝,  轮、象、马纯白,
 居士、珠、女宝,  典兵宝为七。
 观此无有厌,  五欲自娱乐,
 如象断羁绊,  出家成正觉。
 王有如是子,  二足人中尊,
 处世转法轮,  道成无懈怠。

“是时,父王殷勤再三,重问相师:‘汝等更观太子三十二相,斯名何等?’时诸相师即披太子衣,说三十二相:‘一者足安平,足下平满,地安隐。二者足下相轮,千辐成就,光光相照。三者手足网缦,犹如鹅王。四者手足柔软,犹如天衣。五者手足指纤,长无能及者。六者足跟充满,观视无厌。七者鹿腨肠,上下佣直。八者钩锁骨,骨节相钩,犹如连锁。九者阴马藏。十者平立垂手过膝。十一、一一毛孔一一毛生,其毛右旋,琉璃色。十二、毛生右旋,绀色仰靡。十三、身黄金色。十四、皮肤细软,不受尘秽。十五、两肩齐停,充满圆好。十六、胸有万字。十七、身长倍人。十八、七处平满。十九、身长广等,如尼拘卢。二十、颊车如师子。二十一、胸膺方整如师子。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方整齐平。二十四、齿密无间。二十五、齿白鲜明。二十六、咽喉清净,所食众味,无不称适。二十七、广长舌,左右舐耳。二十八、梵音清彻。二十九、眼绀青色。三十、眼如牛王,眼上下俱眴。三十一、眉间白毫柔软细泽,引长一寻,放则右旋螺如真珠。三十二、顶有肉髻,是为三十二相。’”即说颂曰:

“善住柔软足,  不蹈地迹现,
 千辐相庄严,  光色靡不具。
 如尼拘类树,  纵广正平等。
 如来未曾有,  秘密阴马藏。
 金宝庄严身,  众相互相暎,
 虽顺俗流行,  尘土亦不污。
 天色极柔软,  天自然覆,
 梵音、身紫金,  如华始出池。
 王以问相师,  相师敬报王。
 称赞菩萨相,  举身光明具。
 手足诸支节,  中外靡不现。
 食味尽具足,  身正不倾斜
 足下轮相现,  其音如哀鸾
 佣髀形相具,  宿业之所成。
 臂肘圆满好,  眉目甚端严。
 人中师子尊,  威力最第一。
 其颊车方整,  卧胁如师子。
 齿方整四十,  齐密中无间。
 梵音未曾有,  远近随缘到。
 平立不倾身,  二手摩扪膝。
 手齐整柔软,  人尊美相具。
 一孔一毛生,  手足网缦相。
 肉髻、目绀青,  眼上下俱眴。
 两肩圆充满,  三十二相具。
 足跟无高下,  鹿腨[*]肠纤佣。
 天中天来此,  如象绝羁绊[*];
 解脱众生苦,  处生老病死。
 以慈悲心故,  为说四真谛
 开演法句义,  令众奉至尊。”

天人执扇佛告比丘:“毗婆尸菩萨生时,诸天在上,于虚空中手执白宝扇,以障寒暑、风雨、尘土。”佛时颂曰:

“人中未曾有,  生于二足尊;
 诸天怀敬养,  奉宝盖宝扇。

四位奶妈“尔时,父王给四乳母:一者乳哺,二者澡浴,三者涂香,四者娱乐。欢喜养育,无有懈怠。”于是颂曰:

“乳母有慈爱,  子生即育养;
 一乳哺一浴,  二涂香娱乐。
 世间最妙香,  以涂人中尊。

受人宠爱“为童子时,举国士女视无厌足。”于是颂曰:

“多人所敬爱,  如金像始成,
 男女共谛观,  视之无厌足

“为童子时,举国士女众共传抱,如观宝华。”于是颂曰:

“二足尊生时,  多人所爱敬
 展转共传抱[*],  如观宝花香。

感官清澈“菩萨生时,其目不,如忉利天。以不眴故,得名毗婆尸。”于是颂曰:

“天中天不眴,  犹如忉利天;
 见色而正观,  故号毗婆尸。

“菩萨生时,其声清彻,柔软和雅,如迦罗频伽鸟声。”于是颂曰:

“犹如雪山鸟,  饮华汁而鸣;
 其彼二足尊,  声清彻亦然。

“菩萨生时,眼能彻视见一由旬。”于是颂曰:

“清净业行报,  受天妙光明;
 菩萨目所见,  周遍一由旬。

如法治理“菩萨生时,年渐长大,在大正堂,以道开化,恩及庶民,名德远闻。”于是颂曰:

“童幼处正堂,  以道化天下;
 决断众事务,  故号毗婆尸。
 清净智广博,  甚深犹大海;
 悦可于群生,  使智慧增广。

[校勘]

“兜率天”,巴利本作 Tusita。

“聚”,宋、元、明三本作“县”。

大正藏无“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矛”,宋、元、明三本作“鉾”。[*]

“母”,大正藏原为“人”,宋、元、明三本作“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母”。

“娆”,宋、元、明三本作“扰”。[*]

“侍卫”,大正藏原为“卫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侍卫”。

“琉璃”,巴利本作 Veluriya。

大正藏无“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终”,明本作“中”。

“目”,宋、元、明三本作“因”。

“捧”,大正藏原为“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捧”。

“染污”,大正藏原为“污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染污”。

“持”,大正藏原为“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持”。

“天上天下唯我为尊”,巴利本作 Aggo ‘ham asmi lokassa, jeṭṭho ‘ham asmi lokassa, seṭṭho ‘ham asmi lokassa。

“尊尊与尊”,大正藏原为“等等与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尊尊与尊”。

“一”,大正藏原为“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一”。

“仗”,大正藏原为“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仗”。

“出家必”,大正藏原为“其出家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出家必”。

“说”,大正藏原为“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说”。

“轮”,大正藏原为“转”,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轮”。

“支”,大正藏原为“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支”。

“珠毛”,大正藏原为“朱髦”,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珠毛”。

“胭”,大正藏原为“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胭”。

“捷”,大正藏原为“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捷”。

“居士”,明本作“琉璃”。

“羁绊”,大正藏原为“䩭靽”,宋、元、圣三本作“羁靽”,明本作“羁绊”,今依据明本改作“羁绊”。[*]

“腨”,大正藏原为“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腨”。[*]

“连锁”,大正藏原为“锁连”,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连锁”。

“阴马藏”,巴利本作 Kosohita-vattaguyha。

大正藏无“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无“一”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停”,大正藏原为“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停”。

“尼拘卢”,宋、元、明三本作“尼抱类”。

“尼拘卢”,巴利本作 Nigrodha。

“尼拘类”,大正藏原为“尼俱类”,今依据明本改作“尼拘类”。

“阴马”,大正藏原为“马阴”,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阴马”。

“行”,元、明二本作“污”。

“斜”,宋、元、明三本作“邪”。

“上于”,宋、元、明三本作“于上”。

“怠”,大正藏原为“倦”,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怠”。

“育”,大正藏原为“付”,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育”。

“传抱”,大正藏原为“傅抱”,宋、元、明三本作“怀抱”,高丽藏作“传抱”,今依据高丽藏改作“传抱”。[*]

“时”,宋、元、明三本作“世”。

“爱敬”,大正藏原为“敬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爱敬”。

“忉利天”,巴利本作 Tāvatiṁsa。[*]

大正藏无“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迦罗频伽”,宋、元、明三本作“迦陵频伽”。

“迦罗频伽”,巴利本作 Karavīkā。

“大”,大正藏原为“天”,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大”。

[注解]

常法:通例;通常的原则。

兜率天: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译为“兜率陀天”,义译为“知足天”。

胁:胸部两侧,由腋下至肋骨尽处的部位,也可指两侧。

正念: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

睹:看见。睹的异体字。

沙门:出家的修行人。古代印度原泛指传统婆罗门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娆:扰乱。

威德:声威与德行,表现在对人的影响力及受人的敬爱。

天帝释:欲界六天当中,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的天主。

眷属:亲友,此处特指佛的母亲。

安隐:安稳。

诸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瑕秽:原指玉的斑痕,杂质。比喻事物的缺点。

琉璃:青色的宝石。

翳:遮蔽;障蔽。

怀妊:怀孕。

然:同“燃”。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梵行清净:清净的修行,这里指不淫欲。

笃信仁爱:坚定地相信做人要仁厚慈爱。

忉利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位于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三天。另译为“三十三天”。

从右胁出:从右侧出生。按:依古印度相术,出生时如果是右肩先露出、然后头再出来,称为从右胁出。另外,古印度(非佛教)传说梵天为创世者,各种性皆由梵天所化生,例如刹地利种性由梵天的右胁所化生、婆罗门种性为梵天的头顶所化生。

菩萨母手攀树枝,不坐不卧:菩萨的母亲手扶著树,不是坐着也不是躺着、站着生产。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像其他女子坐着或躺着生产,菩萨的母亲生菩萨不是这样,菩萨的母亲就站着生菩萨”。

缯:丝织品。

师子:即“狮子”。

两足尊:佛陀。佛陀是有双脚的人中最尊贵的。也有解为佛陀的福、慧两足。

生死本: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

最后边:苦的最后尽头,表示此生后就不再轮回。

趣:导向。

转轮圣王:以正法统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善业感召天空中飞来轮宝,四方国家看到轮宝就自行归服,因此称作转轮王。又译为“转轮王”。

四天下:古代印度人认为人间分成东南西北四大洲,称为四天下。

四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

七宝:指轮、象、马、珠、女、居士、主兵臣。

十号: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古来对于如何断句为如来十号,有不同的看法。一个合理的看法为,“世尊”是佛弟子对佛陀的尊称、对佛德性的总称,因此算十号之外的总称。)

三十二相:古印度相术认为最有福报的人的三十二个形体相貌特征,相传有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为转轮圣王,出家可成佛。

真金:未掺入其他物质或非以其他金属涂镀而成的金子。

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圆外框的直木。

周匝:环绕一周。

辋:车轮的外框。

象宝:能日行千里的白象王。

由旬:长度单位,公牛挂轭行走一日的距离,约七、八公里。另译作“由延”。

五欲: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而起的欲望。也就是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

法轮:指佛法。佛法能摧破众生的烦恼,犹如巨轮能碾压经过的地方,又不停滞于一地,辗转传人,有如车轮,所以比喻为“法轮”。

殷勤:情意恳切、周到。

蹈:踏。

千辐成就:脚掌有许多分明的纹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辐”是车轮中连接轴心和圆外框的直木。

手足网缦,犹如鹅王:手指、脚指间有金黄色如丝绸、纹路如网的肉蹼,犹如雁王、鹅王。缦是丝绸。??

鹿腨肠,上下佣直:小腿肚上下笔直,犹如鹿王。??

钩锁骨,骨节相钩,犹如连锁:骨节相连如连锁般,紧密连结。“锁”是“锁”的异体字。??

阴马藏:马阴藏相。良马平时能将阴部缩进腹内。

绀:深青而微红的颜色,类似紫色。

七处平满:佛之两手、两足、两肩、颈项等七处肌肉平整、圆润饱满。

尼拘卢树:即尼拘类树。

颊车如师子:两颊饱满,有如狮子。“颊”指脸颊,“车”指牙关,“颊车”是一穴名,位在脸颊,用力咬牙时下巴上方会鼓起处。

胸膺方整如师子:上身躯干有如狮子。

眼如牛王,眼上下俱眴:眼如牛王般,睫毛整齐而不杂乱,眨眼时上下眼皮都会动。??

白毫:白毛。

一寻:古印度之长度单位,伸张两臂之长度为一寻。

顶有肉髻:头顶上有肉隆起,形状如盘起来的头发。

手足诸支节,中外靡不现:七处平满相。支节:关节。

其音如哀鸾:指梵音清澈。哀鸾:似凤凰的神鸟。??

佣髀形相具:下肢股骨具足纤圆、均直的形相。??

平立不倾身,二手摩扪膝:站直身,两手可碰到膝盖。

四真谛:四项圣者所证的真理:苦、集、灭、道。又译为“四圣谛”。

开演法句义:开示讲演佛法词句的义理。

盖:伞状的陈设,可遮阳、挡雨、挡灰尘、或作装饰。

涂香:印度夏天酷热,人体易流汗发臭,发展出以各种香如沉水、旃檀磨成粉末,拌水调和后涂抹身上,消除体臭的风俗习惯。

谛观:仔细观察。

厌足:满足。

展转:循环反复。

眴:转动眼睛。

迦罗频伽:雪山中的妙声鸟,其声美妙清澈。又名“迦陵频伽”。

周遍:普遍。

开化:开导、教化。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毘婆尸佛出生后步行七步,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要度众生生老病死”。世俗上常见有人讨论此记载的真实与否,以及佛陀是否自吹自擂的问题。

经文是讲述过去七佛中第一位、九十一劫前的毗婆尸佛,刚出生而尚未成佛时的事迹。这年代久远,是在目前的太阳系形成之前,更早的太阳系的成、住、坏、空当中了。根据本卷经文所述,当时所谓人类的寿命八万岁,因此当时人类的身体构造,和现在的人体应该有颇大的差异。有人出生即能走路、讲话等,跟经上记载天人刚出生即可说话有些类似,如果说当时的人体介于天人和现今的人类之间,也不无可能。

由于本经提到毘婆尸佛的事迹也是诸佛常法(通例),后人(包含后出的经论)也就将此毘婆尸佛的事迹视为释迦牟尼佛的事迹,然而是否释迦牟尼佛出生时的事迹和毘婆尸佛的事迹完全一模一样,就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天上天下”即世界,“天上天下唯我为尊”可说即“世尊”的意思,搭配“要度众生生老病死”,点出诸佛出世的目的,而不是自吹自擂。

[进阶辨正]

(3/5)

出门游观

见老苦“于时,菩萨欲出游观,告御者严驾宝车,彼园林,巡行游观。御者即便严驾已,还白:‘今正是时。’太子即乘宝车诣彼园观。于其中路见一老人,头白齿落,面皱身,拄杖步,喘息而行。太子顾问侍者:‘此为何人?’答曰:‘此是老人。’又问:‘何如为老?’答曰:‘夫老者生寿尽,余命无几,故谓之老。’太子又问:‘吾亦当尔,不免此患耶?’答曰:‘然,生必有老,无有豪贱。’于是,太子怅然不悦,即告侍者回驾还宫,静默思惟:‘念此老苦,吾亦当然。’”佛于是颂曰:

“见老命将尽,  拄杖而羸步;
 菩萨自思惟,  吾未免此难。

“尔时,父王问彼侍者:‘太子出游,欢乐不耶?’答曰:‘不乐。’又问其故,答曰:‘道逢老人,是以不乐。’尔时,父王默自思念:‘昔日相师占相太子,言当出家,今者不悦,得无尔乎?当设方便,使处深宫,五欲娱乐,以悦其心,令不出家。’即更严饰宫馆,简择婇女以娱乐之。”佛于是颂曰:

“父王闻此言,  方便严宫馆;
 增益以五欲,  欲使不出家。

见病苦“又于后时,太子复命御者严驾出游。于其中路逢一病人,身羸腹大,面目黧黑,独卧粪秽,无人瞻视,病甚苦毒,口不能言。顾问御者:‘此为何人?’答曰:‘此是病人。’问曰:‘何如为病?’答曰:‘病者,众痛迫切,存亡无期,故曰病也。’又曰:‘吾亦当尔,不免此患耶?’答曰:‘然。生则有病,无有贵贱。’于是,太子怅然不悦,即告御者回车还宫。静默思惟:‘念此病苦,吾亦当然。’”佛于是颂曰:

“见彼久病人,  颜色为衰损;
 静默自思惟,  吾未免此患。

“尔时,父王复问御者:‘太子出游,欢乐不耶?’答曰:‘不乐。’又问其故,答曰:‘道逢病人,是以不乐。’于是父王默自思念:‘昔日相师占相太子,言当出家,今日不悦,得无尔乎?吾当更设方便,增诸伎乐,以悦其心,使不出家。’即复严饰宫馆,简择[*]婇女以娱乐之。”佛于是颂曰:

“色声香味触,  微妙可悦乐,
 菩萨福所致,  故娱乐其中。

见死苦“又于异时,太子复敕御者严驾出游。于其中路逢一死人,杂色缯幡前后导引,宗族亲里悲号哭泣,送之出城。太子复问:‘此为何人?’答曰:‘此是死人。’问曰:‘何如为死?’答曰:‘死者,尽也。风先火次,诸根坏败,存亡异趣,室家离别,故谓之死。’太子又问御者:‘吾亦当尔,不免此患耶?’答曰:‘然,生必有死,无有贵贱。’于是,太子怅然不悦,即告御者回车还宫,静默思惟:‘念此死苦,吾亦当然。’”佛时颂曰:

“始见人有死,  知其复更生;
 静默自思惟,  吾未免此患。

“尔时,父王复问御者:‘太子出游,欢乐不耶?’答曰:‘不乐。’又问其故,答曰:‘道逢死人,是故不乐。’于是父王默自思念:‘昔日相师占相太子,言当出家,今日不悦,得无尔乎?吾当更设方便,增诸伎乐以悦其心,使不出家。’即复严饰宫馆,简择[*]婇女以娱乐之。”佛于是颂曰:

“童子有名称,  婇女众围遶
 五欲以自娱,  如彼天帝释。

[校勘]

“耶”,宋、元、明三本作“也”。

“然”,大正藏原为“有”,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然”。

“更”,大正藏原为“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更”。

“简择”,宋、元、明三本作“简拣”。[*]

“秽”,大正藏原为“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秽”。

宋、元、明三本无“问”字。

“不”,大正藏原为“未”,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然”,大正藏原为“尔”,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然”。

“默自思念”,大正藏原为“默然思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默自思念”。

“人有”,大正藏原为“有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人有”。

“欲”,宋、元、明三本作“乐”。

[注解]

敕:吩咐。

御者:驾驭车马的人。

严驾:整备车马。

诣:拜访。

讫:完毕、终了。

偻:驼背。

羸:衰弱。读音同“雷”。

向:临近、接近。

余命无几:剩余生命没有多少。

怅然不悦:失意、不快乐。

方便:努力;可达成目标的方法。

严饰:装饰、打扮。

简择:选择、挑选。

婇女:宫女。

黧黑:黑色。

瞻视:照顾。

伎乐:音乐。

异时:另外一次。

缯幡:狭长、垂直悬挂的旗帜。

围遶:围绕。

[读经拾得]

毗婆尸佛所见的四门,是老病死沙门,而不像释迦牟尼佛见生老病死。毗婆尸佛没有经历多余的苦行与找外道老师学禅定的过程就悟道了。

[导读:十二因缘]

佛陀在出家前,见到了生、老、病、死的现象,为了探寻真理而出家修行,最后了悟了生、老、病、死等众苦的根源而证道。

苦的起因是什么?这是“四圣谛”中“集谛”的内容。简言之,因为没有智慧(“无明”),因为有贪爱、执著。

若作更细部的解析,可分解为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缘”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条件。

十二因缘的各支,简单解释如下:

第几支 名称 意义 举例
1 无明 没有智慧 不如实知四圣谛
2 造作、造业 身行(身体的造作)、口行(言语的造作)、意行(意念的造作)
3 识知、觉知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4 名色 即色、受、想、行、识五阴
5 六入处 (观察五阴的感官是)眼、耳、鼻、舌、身、意,六个可对外境反应的感官
6 (感官、外境、识三者的)接触 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7 (接触后产生)感受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8 (对于感受产生)贪爱 欲爱(欲界众生感官之欲的渴爱)、色爱(断除淫欲的色界众生的渴爱)、无色爱(断除淫欲与物质欲的无色界众生的渴爱)
9 (由于贪爱,因此)执取 欲取(执著欲贪)、见取(执著邪见)、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我语取(执著认为“有我”)
10 (因为执取,所以有)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 欲有(欲界的存在)、色有(色界的存在)、无色有(无色界的存在)
11 (生命存在而)出生 众生的出生、身心的产生
12 老病死忧悲恼苦 (出生后,自然会有)衰灭及苦果


前者不一定直接产生后者,也可能只是后者成立的间接条件;但能确定的是,若没有前者,后者就不会生起。

从生、老、病、死开始一路追本溯源,最后回追到无明的过程,称为“逆观十二因缘”;至于从无明开始一支支往后分析到生、老、病、死等,则称为“顺观十二因缘”。

在后世佛教的用词中,“因”与“缘”通常分别指直接的“原因”和间接的“助缘”,两者有所区别;但在《阿含经》的翻译上,通常“因”、“缘”混用,不特别区分。

佛陀开示因缘的重点在于解释一切事物是相依而生、而灭,是无常的,因此没有不变的自我。另一方面,由于感官接触到外境时起贪爱执著,这样的因缘缠缚众生。

经中讲述因缘时,时常只举几支为例,不一定都讲十二支。这就好像防盗监视器的录影画面,有的防盗器一秒纪录十二个画面,有的一秒只记录十个,甚至只有两个画面,都可以用来抓小偷;同样地,根器特别好的人,知道十二因缘的用意是要解析并断除贪爱、执著,立刻能禅观并了知,就证知无我、悟道了。而我们一般人,则需要一步步停格分析,从头检查到尾,作较深入的了解,为修行悟道作好理智分析的准备。

本经简单记载了佛陀悟道前发现十二因缘的过程,至于十二因缘细部的探讨,可参见《杂阿含经》卷十二

(4/5)

出家求道

学习出家“又于异时,复御者严驾出游,于其中路逢一沙门,法服持,视地而行。即问御者:‘此为何人?’御者答曰:‘此是沙门。’又问:‘何谓沙门?’答曰:‘沙门者,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无所伤害,逢苦不,遇乐不,能忍如地,故号沙门。’太子曰:‘善哉,此道真正永绝尘累,微妙清虚,惟是为快。’即敕御者回车就之。

“尔时,太子问沙门曰:‘剃除须发,法服持钵,何所志求?’沙门答曰:‘夫出家者,欲调伏心意,永离尘垢,慈育群生,无所侵娆,虚心静寞,唯道是务。’太子曰:‘善哉,此道最真。’寻敕御者:‘吾宝衣及乘还白大王,我即于此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所以然者?欲调伏心意,舍离尘垢,清净自居,以求道术。’于是,御者即以太子所乘宝车及与衣服还归父王。太子于后即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

佛告比丘:“太子见老、病人,知世苦恼,又见死人,恋世情灭;及见沙门,廓然大悟。下宝车时,步步中间转远缚著,是真出家,是真远离。时,彼国人闻太子剃除须发,法服持钵,出家修道,咸相谓言:‘此道必真,乃令太子舍国荣位,捐弃所重。’于时,国中八万四千人往就太子,求为弟子,出家修道。”佛时颂曰:

“选择深妙法,  彼闻随出家;
 离于恩爱狱,  无有众结缚

离开人群“于时,太子即便纳受,与之游行,在在教化。从村至村,从国至国,所到之处,无不恭敬四事供养。菩萨念言:‘吾与大众,游行诸国,人间愦闹,此非我宜。何时当得离此群众,闲静之处以求其道,寻获志愿,于闲静处专精修道?’

逆顺观察十二因缘复作是念:‘众生可愍,常处暗冥,受身危脆,有生、有老、有病、有死,众苦所集,死此生彼,从彼生此,缘此苦阴,流转无穷,我当何时晓了苦阴,灭生、老、死?’

“复作是念:‘生死何从?何缘而有?’即以智慧观察所由,从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缘;生从有起,有是生缘;有从取起,取是有缘;取从爱起,爱是取缘;爱从受起,受是爱缘;受从触起,触是受缘;触从六入起,六入是触缘;六入从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缘;名色从识起,识是名色缘;识从行起,行是识缘;行从痴起,痴是行缘。是为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病、死、忧、悲、苦恼,此苦盛阴,缘生而有,是为苦集。菩萨思惟苦集阴时,生智、生眼、生觉、生明、生通、生慧、生证。

十二因缘的还灭“于时,菩萨复自思惟:‘何等无故老死无?何等灭故老死灭?’即以智慧观察所由,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有无故生无,有灭故生灭;取无故有无,取灭故有灭;爱无故取无,爱灭故取灭;受无故爱无,受灭故爱灭;触无故受无,触灭故受灭;六入无故触无,六入灭故触灭;名色无故六入无,名色灭故六入灭;识无故名色无,识灭故名色灭;行无故识无,行灭故识灭;痴无故行无,痴灭故行灭。是为痴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忧、悲、苦恼灭。菩萨思惟苦阴灭时,生智、生眼、生觉、生明、生通、生慧、生证。尔时,菩萨逆顺观十二因缘,如实知,如实见已,即于座上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时颂曰:

“此言众中说,  汝等当善听,
 过去菩萨观,  本所未闻法。
 老死从何缘?  因何等而有?
 如是正观已,  知其本由生。
 生本由何缘?  因何事而有?
 如是思惟已,  知生从有起。
 取彼取彼已,  展转更增有;
 是故如来说,  取是有因缘。
 如众秽恶聚,  风吹恶流演
 如是取相因,  因爱而广普。
 爱由于受生,  起苦罗网本;
 以染著因缘,  苦乐共相应。
 受本由何缘?  因何而有受?
 如是思惟已,  知受由触生。
 触本由何缘?  因何而有触?
 如是思惟已,  触由六入生。
 六入本何缘?  因何有六入?
 如是思惟已,  六入名色生。
 名色本何缘?  因何有名色?
 如是思惟已,  名色从识生。
 识本由何缘?  因何而有识?
 如是思惟已,  知识从行生。
 行本由何缘?  因何而有行?
 如是思惟已,  知行从痴生。
 如是因缘者,  名为实义因
 智慧方便观,  能见因缘根。
 苦非贤圣造,  亦非无缘有,
 是故变易苦,  智者所断除。
 若无明灭尽,  是时则无行;
 若无有行者,  则亦无有识;
 若识永灭者,  亦无有名色;
 名色既已灭,  则无有诸入;
 若诸入永灭,  则亦无有触;
 若触永灭者,  则亦无有受;
 若受永灭者,  则亦无有爱;
 若爱永灭者,  则亦无有取;
 若取永灭者,  则亦无有有;
 若有永灭者,  则亦无有生;
 若生永灭者,  无老病苦阴;
 一切都永尽,  智者之所说。
 十二缘甚深,  难见难识知;
 唯佛能善觉,  因是有是无
 若能自观察,  则无有诸入
 深见因缘者,  更不外求师。
 能于阴界入,  离欲无染著
 堪受一切施,  净报施者恩。
 若得四辩才,  获于决定证;
 能解众结缚,  断阴无放逸。
 ,  犹如朽故车;
 能谛观此法,  则成等正觉。
 如鸟游虚空,  东西随风逝
 菩萨断众结,  如风靡轻衣
 毗婆尸闲静,  观察于诸法;
 老死何缘有?  从何而得灭?
 彼作是观已,  生清净智慧;
 知老死由生,  生灭老死灭。

“毗婆尸佛初成道时,多修二观,一曰安隐观,二曰出离观。”佛于是颂曰:

如来无等等,  多修于二观;
 安隐及出离,  仙人度彼岸。
 其心得自在,  断除众结使;
 登山观四方,  故号毘婆尸。
 大智光除冥,  如以镜自照;
 为世除忧恼,  尽生老死苦。

默然不说法“毗婆尸佛于闲静处复作是念:‘我今已得此无上法,甚深微妙,难解难见,息灭、清净,智者所知,非是凡愚所能及也。斯由众生异忍、异见、异受、异学,依彼异见,各乐所求,各务所习。是故于此甚深因缘,不能解了,然爱尽涅槃,倍复难知,我为彼说,彼必不解,更生触扰。’作是念已,即便默然不复说法。

梵天请法“时,梵天王知毗婆尸如来所念,即自思惟:‘今此世间便为败坏,甚可哀愍。毗婆尸佛乃得如此深妙之法,而不欲说。’譬如力士屈伸臂顷,从梵天宫忽然来下,立于佛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时,梵天王右膝着地,叉手合掌白佛言:‘唯愿世尊以时说法!今此众生尘垢微薄,诸根猛利,有恭敬心,易可开化,畏怖后世无救之罪,能灭恶法,出生善道。’

“佛告梵王:‘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但我于闲静处默自思念:所得正法甚深微妙,若为彼说,彼必不解,更生触扰,故我默然不欲说法。我从无数阿僧祇劫,勤苦不懈,修无上行,今始获此难得之法,若为淫、怒、痴众生说者,必不承用,徒自劳疲。此法微妙,与世相反,众生染欲,愚冥所覆,不能信解。梵王!我观如此,是以默然不欲说法。’

“时,梵天王复重劝请,殷勤恳恻,至于再三:‘世尊!若不说法,今此世间便为坏败,甚可哀愍。唯愿世尊以时敷演,勿使众生坠落余趣!’尔时,世尊三闻梵王殷勤劝请,即以佛眼观视世界,众生垢有厚薄,根有利钝,教有难易。易受教者畏后世罪,所以能灭恶法,出生善道。譬如优钵罗花钵头摩华勿头华分陀利华,或有始出污泥未至水者,或有已出与水平者,或有出水未敷开者,然皆不为水所染著,易可开敷。世界众生,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告梵王曰:‘吾愍汝等,今当开演甘露法门,是法深妙,难可解知,今为信受乐听者说,不为触扰无益者说。’

[校勘]

“惟”,宋、元、明三本作“唯”。

“娆”,宋、元、明三本作“扰”。

“寞”,圣本作“汉”。

“所以”,宋本作“所已”。

宋、元、明三本无“除”字。

“于”,圣本作“乎”。

“选”,大正藏原为“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选”。

“于”,圣本作“乎于”。

“到”,大正藏原为“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到”。

“其道”,大正藏原为“道真”,宋本作“真道”,元、明二本作“其道”,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其道”。

“阴”,宋、元二本作“除”。

“如众”,宋、元、明三本作“以深”。

“恶”,宋、元、明三本作“无”。

“如”,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则”,大正藏原为“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则”。

“著”,大正藏原为“者”,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著”。

“获于”,大正藏原为“获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获于”。

“阴”,大正藏原为“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阴”。

“东”,圣本作“来”。

“逝”,大正藏原为“游”,今依据高丽藏改作“逝”。

“登”,圣本作“蹬”。

“息”,圣本作“自”。

“清净”,宋本作“静暄”,元、明二本作“静喧”,圣本作“清凉”。

“为彼”,大正藏原为“若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为彼”。

“今”,大正藏原为“念”,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今”。

“如”,大正藏原为“知”,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如”。

大正藏无“所以”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优钵罗花”,巴利本作 Uppala。

“钵头摩华”,巴利本作 Paduma。

“拘”,大正藏原为“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拘”。

“分陀利华”,巴利本作 Puṇḍarīka。

[注解]

敕:吩咐,“敕”的异体字,读音同“赖”。

钵:出家人盛饭食的器具。

摄御:摄持、调御。

戚:忧伤、悲伤。

欣:喜乐。

真正:真实;确实。

尘累:世俗事务的牵累。

调伏:调教、驯服。

尘垢:指烦恼。

赍:拿、持,“赍”的异体字。

并:通“并”。

轝:车。同“舆”。

还白大王:回去告诉大王。

三法衣:出家人的三衣(三种袈裟),包括僧伽梨(大衣)、郁多罗僧(上衣)、安陀会(内衣)。

捐弃:舍弃、抛弃。

结缚:烦恼。

游行:游历各个地方,随缘度化。也称作“游行人间”、“人间游行”、“行脚”。

四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给资养出家人。

愦闹:昏乱热闹。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正观:正确的观察、见解(而依之修行)。

风吹恶流演:风吹而臭味四溢。

名为实义因:真实的原因。

因是有是无:“此有故彼有(因是有是的另一种常见表达法)”(的烦恼连结)断掉了;即此有引起彼有,烦恼之相续连结断掉了。

则无有诸入:没有种种烦恼渗入。

阴界入:五阴(色、受、想、行、识)、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十二入(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四辩才:善于说法的四种才智,包含义辩(分别义理)、法辩(明白诸法)、辞辩(通达方言)、应辩(不畏惧说法)。又译为“四辩”。

色: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例如身体。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

想: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么颜色;接触到一个概念、语言,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接触过相同的概念、语言,而知道这是什么概念、语言。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识:识知;觉知。

如风靡轻衣:菩萨断诸烦恼,如风吹轻的衣服一样,没有任何沾染。

安隐观:通于安稳观,参照 中阿含经卷第四(一八)业相应品[7]师子经第八 沙门瞿昙宗本安隐,亦为人说安隐之法?师子!族姓子所有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唯无上梵行讫,我于现法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我自安隐,亦安隐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我已安彼,便为生法,众生于生法解脱,老法、病法、死法、忧戚染污法,众生于忧戚染污法解脱。师子!是谓有事因此事故,于如实法不能谤毁,沙门瞿昙宗本安隐,亦为人说【安隐之法】。

如来无等等:没有能和佛陀匹配的同等人物。第一个“等”是形容词,指相等、匹配,第二个“等”是名词,指程度相同的人。

异忍、异见、异受、异学:异于正法的信仰、见解、接受、学习。

各乐所求,各务所习:各自乐于自己追求的,各自从事自己习惯、学习的。

触扰:困扰、麻烦。

不复:不再。

梵天王:色界初禅天当中最高层大梵天的天主,是第一位在梵天出生的天众,被后来往生梵天的天众尊为天主。此天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又译为“梵天王” 、“大梵天”、“大梵王”、“大梵天王”、“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譬如力士屈伸臂顷:就像力士弯曲伸直手臂那样短的时间。

头面礼足,却住一面:以头顶礼佛陀的脚(五体投地、最高礼法),然后退下,停留在旁边。

叉手:双手在胸前合而为一,表示恭敬。又译为“合十”、“合掌”、“叉十”。

阿僧祇劫:极久远的时间。其中“阿僧祇”是一极大的数字,“劫”是一极长的时间单位。

敷演:陈述而加以发挥。

优钵罗花:青莲花。

钵头摩华:赤莲花。

拘勿头华:红莲花。又译为拘牟头华、俱物头华。

分陀利华:白莲花。又译为分陀利迦华。

甘露:印度传说中的不死药,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脱法门,因为解脱的圣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

 

(5/5)

说法度众

度王子、大臣子“尔时,梵王知佛受请,欢喜踊跃遶佛三匝头面礼足,忽然不现。其去未久,是时如来静默自思:‘我今先当为谁说法?’即自念言:‘当入槃头城内,先为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茶[*]开甘露法门。’于是,世尊如力士屈伸臂顷,于道树忽然不现,至槃头城槃头王鹿野苑中,敷座而坐。”佛于是颂曰:

“如师子在林,  自恣而游行;
 彼佛亦如是,  游行无罣碍

“毘婆尸佛告守苑人曰:‘汝可入城,语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茶[*]:宁欲知不?毘婆尸佛今在鹿野苑中,欲见卿等,宜知是时。’时,彼守苑人受教而行,至彼二人所,具宣佛教。二人闻已,即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为在家人说法的次序佛渐为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恶不净,上漏为患,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尔时,世尊见此二人心意柔,欢喜信乐,堪受正法,于是即为说苦圣谛敷演开解,分布宣释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圣[*]谛

“尔时,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茶[*],即于座上远离尘,得法眼净,犹若素质易为受染。是时,地神即唱斯言:‘毗婆尸如来于槃头城鹿野苑中转无上法轮,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及余世人所不能转。’如是展转,声彻四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须臾之顷,声至梵天。”佛时颂曰:

“欢喜心踊跃,  称赞于如来,
 毘婆尸成佛,  转无上法轮。
 初从树王起,  往诣槃头城,
 为骞茶[*]提舍[*],  转四谛法轮。
 时骞茶[*]提舍[*],  受佛教化已,
 于净法轮中,  梵行无有上。
 彼忉利天[*]众,  及以天帝释,
 欢喜转相告,  诸天无不闻。
 佛出于世间,  转无上法轮;
 增益诸天众,  减损阿须伦
 升仙名普闻,  苦智离世边;
 于诸法自在,  智慧转法轮。
 观察平等法,  息心无垢秽;
 以离生死厄,  智慧转法轮。
 灭苦离诸恶,  出欲得自在;
 离于恩爱狱,  智慧转法轮。
 正觉人中尊,  二足尊调御;
 一切缚得解,  智慧转法轮。
 教化善导师,  能降伏魔怨;
 彼离于诸恶,  智慧转法轮。
 无漏力降魔,  诸根定不懈;
 尽漏离魔缚,  智慧转法轮。
 若学决定法,  知诸法无我;
 此为法中上,  智慧转法轮。
 不以利养故,  亦不求名誉;
 愍彼众生故,  智慧转法轮。
 见众生苦厄,  老病死逼迫;
 为此三恶趣,  智慧转法轮。
 断贪瞋恚痴,  拔爱之根源
 不动而解脱,  智慧转法轮。
 难胜我已胜,  胜已[*]自降伏;
 已[*]胜难胜魔,  智慧转法轮。
 此无上法轮,  唯佛乃能转;
 诸天魔释梵,  无有能转者。
 亲近转法轮,  饶益天人众;
 此等天人师,  得度于彼岸

“是时,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茶[*],见法得果,真实无欺,成就无畏,即白毘婆尸佛言:‘我等欲于如来法中净修梵行。’佛言:‘善来,比丘!吾法清净自在,修行以尽苦际。’尔时,二人即得具戒。具戒未久,如来又以三事示现:一曰神足,二曰观他心,三曰教诫,即得无漏心解脱、生无疑智

度城民“尔时,槃头城内众多人民,闻二人出家学道,法服持钵,净修梵行,皆相谓曰:‘其道必真,乃使此等舍世荣位,捐弃所重。’时,城内八万四千人往诣鹿野苑中毘婆尸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渐为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恶不净,上漏为患,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尔时,世尊见此大众心意柔软,欢喜信乐,堪受正法,于是即为说苦圣谛,敷演开解,分布宣释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圣谛。

“时,八万四千人即于座上远尘离垢,得法眼净,犹若素质易为受色,见法得果,真实无欺,成就无畏,即白佛言:‘我等欲于如来法中净修梵行。’佛言:‘善来,比丘!吾法清净自在,修行以尽苦际。’时,八万四千人即得具戒。具戒未久,世尊以三事教化:一曰神足,二曰观他心,三曰教诫,即得无漏、心解脱、生[*]无疑智前八万四千人闻佛于鹿野苑中,转无上法轮,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及余世人所不能转,即诣槃头城毘婆尸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时颂曰:

“如人救头燃,  速疾求灭处;
 彼人亦如是,  速诣于如来。

“时,佛为说法亦复如是。尔时,槃头城有十六万八千大比丘众,提舍比丘、骞茶比丘于大众中上升虚空,身出水火,现诸神变,而为大众说微妙法。

僧众游行教化尔时,如来默自思言:‘今此城内乃有十六万八千大比丘众,宜遣游行,各二人俱在在处处,至于六年,还来城内说具足戒。’

“时,首陀会天知如来心,譬如力士屈伸臂顷,从彼天没,忽然至此,于世尊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须臾白佛言:‘如是,世尊!此槃头城内比丘众多,宜各分布,处处游行,至于六年,乃还此城,说具足戒,我当拥护,令无伺求得其便者。’尔时,如来闻此天语,默然可之。

“时,首陀会天见佛默然许可,即礼佛足,忽然不现,还至天上。其去未久,佛告诸比丘:‘今此城内,比丘众多,宜各分布,游行教化,至六年已,还集说戒。’时,诸比丘受佛教已,执持衣钵,礼佛而去。”佛时颂曰:

“佛遣无乱众,  无欲无恋着;
 威如金翅鸟,  如鹤舍空池。

“时,首陀会天于一年后告诸比丘:‘汝等游行已过一年,余有五年。汝等当知,讫六年已,还城说戒。’如是至于六年,天复告言:‘六年已满,当还说戒。’时,诸比丘闻天语已,摄持衣钵,还槃头城,至鹿野苑毘婆尸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时颂曰:

“如象善调, 随意所至
 大众如是,  随教而还。

说戒“尔时,如来于大众前上升虚空,结跏趺坐,讲说戒经:忍辱为第一,佛说涅槃最,不以除须发害他为沙门。时,首陀会天去佛不远,以偈赞曰:

“‘如来大智,  微妙独尊,
  具足,  成最正觉。
  愍群生故,  在世成道,
  以四真谛,  为声闻说。
  苦与苦因,  灭苦之谛,
  贤圣八道,  到安隐处。
  毘婆尸佛,  出现于世,
  在大众中,  如日光。’

“说此偈已,忽然不现。”

天人也知诸佛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自思念:‘昔一时于罗阅城耆阇崛山,时,生是念:我所生处,无所不遍,唯除首陀会天,设生彼天,则不还此。’我时,比丘!复生是念:‘我欲至无造上。’时,我如壮士屈伸臂顷,于此间没,现于彼天。时,彼诸天见我至彼,头面作礼,于一面立,而白我言:‘我等皆是毘婆尸如来弟子,从彼佛化,故来生此。’具说彼佛因缘本末。又‘尸弃佛、毘舍婆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皆是我师,我从受化,故来生此。’亦说诸佛因缘本末,至生阿迦尼吒诸天,亦复如是。”佛时颂曰:

“譬如力士,  屈伸臂顷,
 我以神足,  至无造天。
 第七大仙,  降伏二魔
 无热见,  叉手敬礼。
 如昼度树,  释师远闻,
 相好具足,  到善见
 犹如莲华,  水所不着,
 世尊无染,  至大善见
 如日初出,  净无尘翳,
 明若秋月,  诣一究竟。
 此五居处,  众生行净,
 心净故来,  诣无烦恼。
 净心而来,  为佛弟子,
 舍离染取,  乐于无取。
 见法决定,  毘婆尸子,
 净心善来,  诣大仙人,
 尸弃佛子,  无垢无为,
 以净心来,  诣离有尊。
 毘舍婆[*]子,  诸根具足,
 净心诣我,  如日照空。
 拘留孙[*]子,  舍离诸欲,
 净心诣我,  妙光焰盛。
 拘那含子,  无垢无为,
 净心诣我,  光如月满。
 迦叶弟子,  诸根具足,
 净心诣我,  如比天念
 不乱大仙, 神足第一,
 以坚固心,  为佛弟子。
 净心而来,  为佛弟子,
 礼敬如来,  具启人尊。
 所生成道,  名、姓、种族,
 知见深法,  成无上道。
 比丘静处,  离于尘垢,
 精勤不懈,  断诸有结。
 此是诸佛,  本末因缘,
 释迦如来,  之所演说。”

佛说此大因缘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校勘]

“见”,大正藏原为“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见”。

“鹿野苑”,巴利本作 Miga-dāya。

“离尘”,宋、元、明三本作“尘离”。

“彼”,宋、元、明三本作“次”。

“伦”,宋、元二本作“轮”。

“苦”,大正藏原为“善”,宋、元、明三本作“苦”,圣本作“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苦”。

“察”,大正藏原为“众”,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察”。

“厄”,大正藏原为“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厄”。

“灭苦”,大正藏原为“苦灭”,今依据高丽藏、圣本二本改作“灭苦”。

“一切缚得”,宋、元、明三本作“于一切缚”。

“源”,大正藏原为“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源”。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教诫”,宋、元、明三本作“教戒”。[*]

大正藏在“生”字之后有一“死”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集”,宋本作“习”。

大正藏无“圣”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若”,大正藏原为“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若”。

大正藏在“智”字之后有一“现”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人”,宋、元、明三本作“求”。

“十六”,宋、元、明三本作“三十四”。

“思”,大正藏原为“念”,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思”。

“于”,宋、元、明三本作“于”。

“现”,圣本作“见”。

“遣”,大正藏原为“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遣”。

“象”,圣本作“鸟”。

“至”,大正藏原为“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至”。

“跏”,大正藏原为“加”,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跏”。

“赞”,大正藏原为“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赞”。

“止”,圣本作“正”。

“首陀会天”,巴利本作 Suddhāvāsā。

“无造”,巴利本作 Aviha。

“毘舍婆”,大正藏原为“毘沙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毘舍婆”。

“阿迦尼吒”,巴利本作 Akaniṭṭha。

“无热”,宋、元、明三本作“无极”。

“无热”,巴利本作 Atappa。

“天”,大正藏原为“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天”。(有疑)

“善见”,巴利本作 Sudassa。

“大善见”,巴利本作 Sudassin。

“行”,大正藏原为“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行”。

“比”,大正藏原为“北”,今依据碛砂藏改作“比”。

大正藏无“如比天念”四字,原依宋、元、明、圣四本补上,今再依据碛砂藏、永乐北藏、洪武南藏三本改“北”字为“比”字。

“乱”,宋、元、明三本作“能”。

“具”,圣本作“见”。

宋、元、明、圣四本无“佛说”二字。

圣本在“一”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注解]

踊跃:欢欣鼓舞的样子。

遶佛三匝:顺着右方(顺时钟)绕佛陀三圈,以表示礼敬。环绕一圈称为一匝。

头面礼足:五体(两肘、两膝、头额)投地,以头碰触受礼者的脚或地面的最高礼法。

道树:即菩提树。

自恣:自在;随意。

罣碍:阻碍。

宜知是时:现在正是时候。

示、教、利、喜:佛陀教化众生的四种方式,即开示(示)、教导(教)、鼓励(利)、使欢喜(喜)。又译为“示、教、照、喜”。

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布施的道理、持戒的道理、往生天界的道理。

欲恶不净,上漏为患:贪欲是不善的、不清净的,是粗重的烦恼、灾患。又译为“欲为不净,断漏为上”、“欲为不净,苦恼之本”、“欲味、欲患”。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说明欲的过患、卑下、杂染”。

软:“软”的异体字。

苦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真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遇见仇人)是苦、爱别离(和所爱的离别)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五受阴是苦;无常即是苦,会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敷演开解:解说以让义理明白。

苦集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起因的真理;苦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

苦灭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止息的真理,即烦恼熄灭的涅槃。

苦出要圣谛:圣者所证的出离苦的解脱之道的真理,即“八正道”。

远离尘垢:尘垢在此特指“见惑”(见道所断的惑),基于四圣谛的正见断了见惑,称作“得法眼净”,证得初果。

法眼净: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四圣谛)。初果圣者即有法眼净。

四天王:欲界六天的第一天,位于须弥山腰。

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天的最高天。此天天人能以较其低的天所变化出的欲境,自由拿来给自己娱乐,因此称为“他化自在”。又译为“他化乐天”。

须臾:片刻;短时间。

梵天:色界的初禅天之一,此天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

四谛:四项圣者所证的真理:苦、集、灭、道。又译为“四圣谛”、“四真谛”。

梵行:清净的修行。

阿须伦:即“阿修罗”,六道众生之一,喜爱战斗,有福报但因为瞋、慢、疑而生为阿修罗。

升仙名普闻:成为大仙人(佛)而名声广播。

平等法:一切众生皆平等,皆可成佛。

尽漏:断尽烦恼。

利养:财利等能滋养身体的物品。

恶趣:坏的往生处,即地狱、饿鬼、畜牲三恶道。

瞋恚:生气;忿怒。简称“瞋”。

不动:不动摇的定境,通常指第四禅或第四禅以上的定境。

饶益:帮助;利益。

天人师:天与人的导师。

彼岸:涅槃。

善来,比丘:来(出家)得真好啊,比丘!

尽苦际:彻底地到达苦的尽头。

具戒:完整出家戒律。

三事示现:三种教化弟子的方法。又译为“三事教化”、“三种示现教化” 。

神足:能依意念飞行、前往不论远近的地方、或转变物质的神通。又译为“神足通”、“如意足”。

观他心: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么的神通。

教诫:开示说法教诲弟子。

无漏:断尽烦恼。

心解脱:心自由了,解脱于贪爱等束缚。

无疑智:即慧解脱。在其他三部阿含皆作“慧解脱”,唯独长阿含经卷一有二处作“无疑智”。

前八万四千人:指先前八万四千位跟着菩萨出家的国民,参见先前经文:“于时,国中八万四千人往就太子,求为弟子,出家修道”。

神变:为教化众生,以神通所示现的各种变化。

首陀会天:即五净居天,位于色界第四禅天之中,是三果圣者才能往生的五个天界,在这里特指五净居天的天人。又译为“五不还天”。

令无伺求得其便者:让这些修行人不会被窥伺者找到机会侵犯。

默然:沉静无声。

金翅鸟:佛经所载世界上最大的鸟,展翅有三百多万里,以吃地龙(鳄鱼之类)维生,一般人见不到,是天龙八部之一。音译为“迦楼罗”、“迦留罗”。

善调:善于调伏。

结跏趺坐:禅坐时,将两脚盘于大腿上的坐法。

止观:止:心专注于一处(或一境)而不散乱。音译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观:洞察。音译为“毘婆舍那”。

声闻:从佛听法而修行的佛弟子。另译为“弟子”。

贤圣八道:即“八圣道”,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圣者的道路。又译为“八正道”。

曜:照耀。

罗阅城:“王舍城”的音译,中印度摩羯陀国的首都。又译作“罗阅祇”。

耆阇崛山:为音译,义译为“灵鹫山”,因山顶似鹫头、且山中多鹫而得名。位于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角。

我所生处,无所不遍,唯除首陀会天,设生彼天,则不还此:我(释迦牟尼佛)过去生生世世在任何地方都出生过了,除了五净居天,因为在五净居天出生后不会再出生于人间而成佛。按:三果圣者才能往生五净居天,而三果圣者不再生于欲界,也就不会再生于人间,因此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还没有往生到五净居天过,否则他早证涅槃,就不会往生人间成佛了。

无造天:离欲界苦、色界乐,不令苦乐烦扰身心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圣者才能往生的五净居天之一。又译为“无烦天”。

阿迦尼吒天:为音译,义译作“色究竟天”,是色界十八天的最高天、四禅天的最高天,也是五净居天的最高天。

二魔:内心的烦恼魔,以及外在的天魔波旬。参见《出曜经》卷十五〈利养品 14〉:“云何降二魔?一者结使魔,二者天魔。”

无热天:意乐调柔,离于热恼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圣者才能往生的五净居天之一。

昼度树:刺桐树,为豆科刺桐属的落叶大乔木。在这里特指三十三天一株知名的树,义译为“香遍树”。

善见天:定力殊胜而所见清澈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圣者才能往生的五净居天之一。

如比天念:如同像其它天人般,怀着对佛陀尊敬的念头。

不乱大仙:不扰乱佛陀。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最前面提到,佛陀知道过去七佛的事,是靠宿命通以及天人告知。前面各段都是基于宿命通,最后一段:“彼诸天见我至彼,[……]具说彼佛因缘本末”则是天人告知。

经中记载四天王天的天人寿命相当于人间的九百万年,大致上每高一个层次的天界,天寿倍增,以人间时间来计则增为四倍。兜率天人的寿命大约相当于人间的四亿六千万年(中国古代的进位法表示为四十六亿年),弥勒菩萨在释迦牟尼佛时代往生兜率天,四亿六千万年后他兜率天寿终而往生人间时,就是未来弥勒佛下生的时代。因此只要在兜率天之上天界的天人,一生中通常经历过最少一位佛的时代。

 
agama3/長阿含經第一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10 15:5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997270584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