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七日品第ⓓ四十ⓔ之一 导读ⓕ(一)[0735b20]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众多比丘食后皆集普会讲堂①,作如是论议:“此ⓖ须弥山极为广大,非众山ⓗ之所及,甚奇!甚特!高广极峻。如是,不久当复坏败,无有遗余,依须弥山更有大山,亦复坏败。” 尔时,世尊以天耳闻众多比丘而作是论,即从ⓘ座起,往至彼讲堂所,即就坐。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在此为何等论?欲何所施行?” 诸比丘对曰:“诸人集此,论其法事,向所论说,皆自如法。” 世尊告曰:“善哉!比丘!汝等出家正应法论,亦复不舍贤圣默然。所以然者。若比丘集聚一处,当施行二事。云何为二?一者当共法论,二者当贤圣默然②。汝等论此二事,终获安隐,不失时宜。汝等向者,作何等如法之ⓙ义?” 诸比丘对曰:“今众多比丘来集此堂,作如是论ⓚ议:‘甚奇!甚特!此须弥山极高广大,然此须弥山如是不久当复ⓛ败坏,及诸四面铁围山亦当如是坏败。’向者,集此作如法论也。” 世尊告曰:“汝等欲闻此世间境界坏败之变乎?” 诸比丘白佛言:“今正是时,唯愿世尊以时演说,使众生之类心得解脱。” 世尊告ⓜ诸比丘曰:“汝等善思念之,ⓝ藏在心ⓞ怀。”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须弥山者极为广大,非众山所及。若比丘欲知须弥山,出水上高八万四千由旬,入水亦深八万四千由旬。然须弥山四种宝所造:金、银、水精、琉璃;又有四角,亦四种所造:金、银、水精、琉璃;金城银ⓟ郭,银城金[*]郭,水精城琉璃[*]郭,琉璃城水精[*]郭。然须弥山ⓠ上有五种天在彼居止,皆由ⓡ宿缘而住彼间。云何为五?所谓彼银城中,有细脚天③在彼居止;彼金城中,有尸利沙天④在彼居止;水精城中,有欢悦天⑤在彼居止;琉璃城中,有力盛天⑥在彼居止;金、银城中间,毘沙门天王⑦在彼居住,将诸阅叉⑧不可称计。金城、水精城中间,ⓢ有毘留ⓣ博叉天王⑨,将诸龙神在彼居止;水精城、琉璃城中ⓤ间,有毘留勒ⓥ叉天王⑩在彼居止;琉璃城、银城中间,有提头赖吒天王⑪在彼居止。 “比丘当知,须弥山下有阿须伦⑫居止。若阿须伦欲与三十三天共斗时,先与细脚天共斗;设得ⓦ胜,复至金城与尸利沙天共斗;ⓧ已胜尸利沙天,复至水精城与欢悦天共斗;[*]已胜ⓨ彼,复至琉璃城;[*]已胜彼天,便共三十三天共斗。 “比丘当知,须弥山顶三十三天在彼居止,昼夜照明,光自相照,故致此耳。依须弥山,日月流行,日天子城[*]郭纵广五十一由旬,月天子城[*]郭纵广ⓩ三十九由旬,最大星纵广一由旬,最小星纵广二百步。须弥山顶东、西、南、北,纵广八万四千由旬,近须弥山南有大铁围山,长八万四千里,高八万里。又此山表,有尼弥陀山围彼山;Ⓐ去尼弥陀山,复有山名佉罗山;去此山,复更有山名Ⓑ俾沙山;去此Ⓒ山,复更有山名马Ⓓ头山;复更有山名毘那耶山;次毘那耶有山名铁围大铁围山。 “铁围中间有八大地狱,一一地狱有十六隔子⑬。然彼铁围山于阎浮里地多所饶益,阎浮里地设无Ⓔ铁围山者,此间恒当臭处。铁围山表有香积山⑭,香积山侧有八万四千白象王,止住彼间,各有六牙,金银Ⓕ校饰。彼香山中有八万四千窟,诸象在彼居止,皆金、银、水精、琉璃所造。最上象者,释提Ⓖ桓因躬自乘之,最Ⓗ下者,转轮圣王乘之。香积山侧有摩陀池水,皆生Ⓘ优钵莲华、拘牟头华,然彼诸象掘根而食。摩陀池水侧复有山名[*]优阇伽罗,然彼山皆生若干种草木,鸟Ⓙ狩虫Ⓚ蠡悉在彼间。依彼山,皆有神通得道之人而Ⓛ往彼间。次复有山名般荼婆,次复有山名耆阇ⓐ崛山,此是阎浮里地所依之处。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若此世间欲坏败时,然天不降雨,所种生苗不复长大,诸有小河泉ⓑ源皆悉枯竭。一切诸行皆归无常,不得久住。比丘当知,或有是时,此四大驶河,所谓ⓒ恒伽⑮、ⓓ私头⑯、ⓔ死陀⑰、婆叉⑱,亦复枯竭而无遗余。如是,比丘!无常百变,正谓此耳。 “比丘!或有是时,若此世间有二日出时,是时百草树木皆悉ⓕ凋落。如是,比丘!无常变易,不得久停,是时诸泉源小水皆悉枯竭。比丘当知,若二日出时,尔时四大海水百由旬内皆悉枯竭,渐渐至七百由旬,水自然竭。 “比丘当知,若世间ⓖ三日出ⓗ现时,ⓘ四大海水千由旬内,水自然竭,渐渐乃至七千由旬,水自然竭。 “比丘当知,若四日出现世时,四大海水深千由旬在。如是,比丘!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不得久住。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若世间有五日出时,是时四大海水,余有七百由旬水,渐渐至百由旬。比丘当知,若五日出时,是时海水一由旬在,渐渐水竭而无遗余。若五日出时,余正有七尺水在,ⓙ五日出时,海水尽竭无有遗余。比丘当知,一切行无常,不得久住。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六日出时,此地厚六万八千由旬皆悉烟出,须弥山亦渐渐融坏。若六日出时,此三千大千国土皆悉融坏,犹如陶家烧瓦器也。是时,三千大千刹土,亦复如是,洞然火出,靡不周遍。比丘当知,若六日出时,八大地狱亦复消灭,人民命终。依须弥山五种之天,亦复命终,三十三天、ⓚ艳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复命终,宫殿皆空。若六日出时,是时须弥山及三千大千刹土,皆悉洞然而无ⓛ遗余。如是,比丘!一切行无常,不得久住。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若七日ⓜ出,是时此地虽厚六万八千由旬及三千大千刹土,皆悉火起。若复七日出时,此须弥山渐渐融坏,百千由旬自然崩落,永无有余,亦复不见尘烟之分,况见灰乎!是时,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宫殿,皆悉火然,此间火炎乃至梵天上。新生天子在彼天宫者,由来不见劫烧,见此炎光,普怀恐惧,畏为火所烧。然彼旧生天子等曾见劫烧,便来慰劳后生天子:‘汝等勿怀恐ⓝ惧,此火终不来至此间。’比丘当知,七日出时,从此间至六天,乃至三千大千刹土,悉为灰土,亦无形质之兆。如是,比丘!一切行无常,不可久保,皆归于尽。尔时,人民命终,尽生他方刹土,若生天上。设复地狱中众生宿罪[*]已毕,生天上、若他方刹土;设彼地狱众生罪未毕者,复移至他方刹土。比丘当知。若七日出时,无复日月光明、星宿之兆,是时日月[*]已灭,无复昼夜。是谓,比丘!由缘报故,致此坏败。 “比丘复当知,劫还成就时,或有是时,火还自灭,虚空之中有大云起,渐渐降雨。是时,此三千大千刹土,水遍满其中,水乃至梵天上。比丘当知,是时此水渐渐停住而自ⓞ消灭。复有风起,名曰随岚,吹此水聚著一处。是时,彼风ⓟ起千须弥山、千祇弥陀山、千尼弥陀山、千佉罗山、千伊沙山、千毘那ⓠ山、千铁围山、千大铁围山;复生八千地狱,复生千马头山、千香积山、千般荼婆山、千[*]优阇ⓦ伽山、千阎浮ⓧ提、千瞿耶尼、千弗于逮、千郁单ⓨ曰;复生千ⓩ海水;复生千四天王宫、千三十三天、千[*]艳天、千兜Ⓐ术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水灭地复还生。是时,地上自然有地肥,极为香美,胜于甘露。欲知彼地肥气味,犹如甜Ⓑ蒲桃酒。比丘当知,或有此时,光音天自相谓言:‘我等欲至阎浮Ⓒ提,观看彼地形还复之时。’光音天子来下世间,见地上有此地肥,便以指尝著口中而取食之。是时,天子食地肥多者,转无威神,又无光明,身体遂重而生骨肉,即失神足,不Ⓓ复能飞;又彼天子食地肥Ⓔ少,身体不重,亦复不失神足,亦能在虚空中飞行。 “是时,天子失神足者,皆共Ⓕ呼哭自相谓言:‘我等今日极为穷厄,复失神足。’即住世间,不能复还天上,遂食此地肥。各各相视颜色。彼时天子欲意多者,便成女人,遂行情欲,共相娱乐。是谓,比丘!初世成时,有此Ⓖ淫Ⓗ法,流布世间,是旧常之法,女人必出于世;亦复旧法,非适今也。是时,余光音天见此天子Ⓘ以堕落,皆来呵骂而告之曰:‘汝等何为行此不净之行?’是时,众Ⓙ生复作是念:‘我等当作方Ⓚ便,宜共止宿,使人不见。’转转作屋舍,自覆形体。是谓,比丘!有此因缘,Ⓛ今有屋舍。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地肥自然入地,后转生粳米,极为鲜净;亦无皮表,极为香好,令人肥白;朝收暮生,暮收朝生。是谓,比丘!ⓐ尔时始有此粳米ⓑ之名生。比丘!或有是时,人民懈怠不勤生活。彼人便作是念:‘我今何为日日收此粳米?应当二日一收。’是时,彼人二日一收粳米。尔时,人民展转怀ⓒ妊,由此转有生分⑲。 “复有众生语彼众生言:‘我等共取粳米。’是时,彼人报曰:‘吾ⓓ以取二日食粮。’此人闻已,复生此念:‘我当储四日食粮。’即时办四日食粮。复有众生语彼众ⓔ生:‘可共相将外收粳米。’此人报曰:‘吾[*]以收四日食粮。’彼人闻已,便生此念:‘吾当办八日食粮。’即办八日食储。尔时,彼粳米更不复生。 “是时,众生各生此念:‘世间有大灾患,今此粳米遂不如本,今当分此粳米。’即时分粳米。尔时众生复生此念:‘我今可自藏粳米,当盗他粳米。’是时,彼众生自藏粳米,便盗他粳米。彼主见盗粳米,语彼人曰:‘汝何故取吾粳米?今舍汝罪,后莫更犯。’尔时,世间初有此盗心。是时,复有众生闻此ⓕ语,复自生ⓖ念:‘我今可ⓗ藏此已粳米⑳,当盗他粳米。’是时,彼众生便舍己物,而取他物。彼主ⓘ见已,语彼人曰:‘汝今何为取我粳米乎?’然彼人默然不对。是时,物主即时手ⓙ拳相加,自今已后,更莫相侵。 “是时,众多人民闻众生相盗,各共ⓚ运集,自相ⓛ谓言:‘世间有此非法,各共相盗。今当立守田人,使守护田。其有众生聪明高才者,当立为ⓜ守田主。’是时,即选择ⓝ田主而语之曰:‘汝等当知,世间有此非法窃盗,汝今守田当ⓞ雇其直,诸人民来取他粳米者,即ⓟ惩其罪。’尔时,即安ⓠ田主。比丘当知,尔时,其守田者,号为刹利种,皆是旧法,非为今ⓡ法。”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始有刹利种, 姓中之上者, “尔时,其有人民侵他物者,是时刹利取[*]惩罚之。然ⓣ复彼人不改其愆,故复犯之。是时刹利之主敕作刀杖,取彼人而枭其首。尔时,世间初有此杀生。是时,众多人民闻此ⓤ教令:‘其有窃盗粳米者,刹利主即取杀之。’皆怀恐惧,衣毛皆竖,ⓥ各作草卢于中坐禅,修其梵行,而一其心,舍离家业、妻子、Ⓜ儿妇独静其志,修于梵行。因此[*]已来,而有婆罗门Ⓝ之名姓。是时,便有此二种姓出现世间。 “比丘当知,彼时由盗故便有杀生,由杀故便有刀杖。是时,刹利主告人民曰:‘其有端正Ⓞ高才者,当使统此人民。’又告之曰:‘其有人民窃盗者,Ⓟ使[*]惩其罪。’尔时,便有此毘舍种Ⓠ姓,出现于世。 “尔时,多有众生便生此念:‘今日众生之类各共杀生,皆Ⓡ由业之所致Ⓢ也,今可来往周旋以自生活。’尔时,便有首陀罗种姓,出现世间。”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初有刹利种, 次有婆罗门, “比丘当知,尔时,有此杀、盗心,无复有此自然粳米。 “尔时,便有五种谷子:一者根子,二者茎子,三者ⓦ枝子,四者ⓧ华子,五者ⓨ果子,及余所生ⓩ之种子,是谓五种之子。皆是他方刹土风吹使来,取用作种以此自济。如是,比丘!世间有Ⓐ此瑞应,便有生、老、病、死,Ⓑ致使今日有五盛阴身,不得尽于苦际,此名为劫成败时之变易也。吾与汝说,诸佛世尊常所应行,今尽与汝说之。当乐闲居静处,当念坐禅,勿起Ⓒ懈怠,今不精诚,后悔无益。此是我之教Ⓓ诲也。”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含=鋡【圣】* “含”,圣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为“含”,今依据圣本改作“鋡”。 ⓑ 四=三【圣】* “四”,圣本作“三”。 “三”,大正藏原为“四”,今依据圣本改作“三”。 ⓒ (东晋…译)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宋】【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明】 ???? ⓓ 四十之一=三十九【圣】 “四十之一”,圣本作“三十九”。 “三十九”,大正藏原为“四十之一”,今依据圣本改作“三十九”。 ⓔ 〔之一〕-【宋】【元】 宋、元二本无“之一”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之一”二字,今依据宋、元二本删去。 ⓕ ~A. VII. 62. Suriya. (1-8) & D. 27. Aggañña. ??? ⓖ 须弥~Sineru. ???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座=坐【圣】* “座”,圣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为“座”,今依据圣本改作“坐”。 ⓙ 义=议【宋】【元】【明】 “义”,宋、元、明三本作“议”。 “议”,大正藏原为“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议”。 ⓚ 义=议【圣】 “义”,圣本作“议”。 “议”,大正藏原为“义”,今依据圣本改作“议”。 ⓛ 败坏=坏败【宋】【元】【明】 “败坏”,宋、元、明三本作“坏败”。 “坏败”,大正藏原为“败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坏败”。 ⓜ 诸比…等=曰汝诸比丘【宋】【元】【明】 “诸比…等”,宋、元、明三本作“曰汝诸比丘”。 “曰汝诸比丘”,大正藏原为“诸比…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曰汝诸比丘”。 ⓝ 藏=戢【宋】【元】【明】【圣】 “藏”,宋、元、明、圣四本作“戢”。 “戢”,大正藏原为“藏”,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戢”。 ⓞ 坏=怀【宋】【元】【明】【圣】【丽-CB】【CB】 “坏”,宋、元、明、圣、丽-CB、CB六本作“怀”。 “怀”,大正藏原为“坏”,今依据宋、元、明、圣、丽-CB、CB六本改作“怀”。 ⓟ 郭=墎【圣】* “郭”,圣本作“墎”。 “墎”,大正藏原为“郭”,今依据圣本改作“墎”。 ⓠ 上=下【宋】 “上”,宋本作“下”。 “下”,大正藏原为“上”,今依据宋本改作“下”。 ⓡ 宿+(命)【宋】【元】【明】 “宿”,宋、元、明三本作“宿命”。 大正藏无“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博=波【宋】【元】【明】 “博”,宋、元、明三本作“波”。 “波”,大正藏原为“博”,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波”。 ⓤ 〔间〕-【圣】 圣本无“间”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间”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叉〕-【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叉”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胜+(已)【宋】【元】【明】 “胜”,宋、元、明三本作“胜已”。 大正藏无“已”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 彼+(天)【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彼天”。 大正藏无“天”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三=四【宋】【元】【明】 “三”,宋、元、明三本作“四”。 “四”,大正藏原为“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四”。 Ⓐ 〔去〕-【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去”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去”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俾=伊【宋】【元】【明】【圣】 “俾”,宋、元、明、圣四本作“伊”。 “伊”,大正藏原为“俾”,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伊”。 Ⓒ 〔山〕-【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山”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山”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头山+(去马头山)【宋】【元】【明】 “头山”,宋、元、明三本作“头山去马头山”。 大正藏无“去马头山”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此)+铁【宋】【元】【明】 “铁”,宋、元、明三本作“此铁”。 大正藏无“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校=挍【圣】 “校”,圣本作“挍”。 “挍”,大正藏原为“校”,今依据圣本改作“挍”。 Ⓖ 恒=桓【宋】【元】【明】【丽-CB】【CB】,=洹【圣】 ???? Ⓗ 下+(象)【宋】【元】【明】 “下”,宋、元、明三本作“下象”。 大正藏无“象”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优=忧【圣】* “优”,圣本作“忧”。 “忧”,大正藏原为“优”,今依据圣本改作“忧”。 Ⓙ 狩=兽【宋】【元】【明】 “狩”,宋、元、明三本作“兽”。 “兽”,大正藏原为“狩”,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兽”。 Ⓚ 蠡=豹【宋】,=豸【明】 ???? Ⓛ 往=住【圣】 “往”,圣本作“住”。 “住”,大正藏原为“往”,今依据圣本改作“住”。 ⓐ 崛=掘【圣】 “崛”,圣本作“掘”。 “掘”,大正藏原为“崛”,今依据圣本改作“掘”。 ⓑ 源=原【宋】 “源”,宋本作“原”。 “原”,大正藏原为“源”,今依据宋本改作“原”。 ⓒ [>恒伽]~Gaṅgā. ??? ⓓ 私=辛【宋】【元】【明】【圣】 “私”,宋、元、明、圣四本作“辛”。 “辛”,大正藏原为“私”,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辛”。 ⓔ 死=悉【宋】【元】【明】,=私【圣】 ???? ⓕ 凋=雕【宋】【元】【明】【圣】 “凋”,宋、元、明、圣四本作“雕”。 “雕”,大正藏原为“凋”,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雕”。 ⓖ 三=二【元】 “三”,元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为“三”,今依据元本改作“二”。 ⓗ 〔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是时)+四【宋】*【元】*【明】* “四”,宋、元、明三本作“是时四”。 大正藏无“是时”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时)+五【圣】 “五”,圣本作“时五”。 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艳=焰【宋】*【元】*【明】* “艳”,宋、元、明三本作“焰”。 “焰”,大正藏原为“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焰”。 ⓛ 遗=有【宋】【元】【明】 “遗”,宋、元、明三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为“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 出+(时)【宋】【元】【明】 “出”,宋、元、明三本作“出时”。 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惧=怖【宋】【元】【明】 “惧”,宋、元、明三本作“怖”。 “怖”,大正藏原为“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怖”。 ⓞ 消=销【宋】【元】【明】 “消”,宋、元、明三本作“销”。 “销”,大正藏原为“消”,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销”。 ⓟ (复)+起【宋】【元】【明】 “起”,宋、元、明三本作“复起”。 大正藏无“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耶)+山【宋】【元】【明】 “山”,宋、元、明三本作“耶山”。 大正藏无“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伽+(罗)【宋】【元】【明】 “伽”,宋、元、明三本作“伽罗”。 大正藏无“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提=地【圣】 “提”,圣本作“地”。 “地”,大正藏原为“提”,今依据圣本改作“地”。 ⓨ 曰=越【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为“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越”。 ⓩ (四)+海【宋】【元】【明】 “海”,宋、元、明三本作“四海”。 大正藏无“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术=述【宋】【元】【明】 “术”,宋、元、明三本作“述”。 “述”,大正藏原为“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述”。 Ⓑ 蒲=婆【宋】【元】【明】,=蒱【圣】 ???? Ⓒ 提观看=地看观【宋】【元】【明】,提=地【圣】 ???? Ⓓ 复能=能复【宋】【元】【明】 “复能”,宋、元、明三本作“能复”。 “能复”,大正藏原为“复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能复”。 Ⓔ 少+(者)【宋】【元】【明】 “少”,宋、元、明三本作“少者”。 大正藏无“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呼=号【宋】【元】【明】 “呼”,宋、元、明三本作“号”。 “号”,大正藏原为“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号”。 Ⓖ 淫=淫【圣】 “淫”,圣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为“淫”,今依据圣本改作“淫”。 Ⓗ 法=欲【宋】【元】【明】 “法”,宋、元、明三本作“欲”。 “欲”,大正藏原为“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欲”。 Ⓘ 以=既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既已”。 “既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既已”。 Ⓙ 生+(等)【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生等”。 大正藏无“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便〕-【圣】 圣本无“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便”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今=令【元】【明】 “今”,元、明二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为“今”,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令”。 ⓐ 尔=今【宋】 “尔”,宋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为“尔”,今依据宋本改作“今”。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妊=任【圣】 “妊”,圣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为“妊”,今依据圣本改作“任”。 ⓓ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生+(曰)【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生曰”。 大正藏无“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语+(已)【宋】【元】【明】 “语”,宋、元、明三本作“语已”。 大正藏无“已”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此)+念【宋】【元】【明】 “念”,宋、元、明三本作“此念”。 大正藏无“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藏此已=自藏【宋】【元】【明】 “藏此已”,宋、元、明三本作“自藏”。 “自藏”,大正藏原为“藏此已”,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自藏”。 ⓘ 见+(之)【宋】【元】【明】 “见”,宋、元、明三本作“见之”。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拳=卷【圣】 “拳”,圣本作“卷”。 “卷”,大正藏原为“拳”,今依据圣本改作“卷”。 ⓚ 运=云【宋】*【元】*【明】* “运”,宋、元、明三本作“云”。 “云”,大正藏原为“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云”。 ⓛ 谓=语【宋】【元】【明】 “谓”,宋、元、明三本作“语”。 “语”,大正藏原为“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语”。 ⓜ 〔守〕-【圣】 圣本无“守”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守”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雇=顾【宋】【元】【明】【圣】 “雇”,宋、元、明、圣四本作“顾”。 “顾”,大正藏原为“雇”,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顾”。 ⓟ 惩=征【圣】* “惩”,圣本作“征”。 “征”,大正藏原为“惩”,今依据圣本改作“征”。 ⓠ 〔田〕-【圣】 圣本无“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田”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今”,大正藏原为“非”,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今”。 ⓢ 待=侍【元】【明】【圣】 “待”,元、明、圣三本作“侍”。 “侍”,大正藏原为“待”,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侍”。 ⓣ 复=后【宋】【元】【明】 “复”,宋、元、明三本作“后”。 “后”,大正藏原为“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后”。 ⓤ 教=杀【宋】 “教”,宋本作“杀”。 “杀”,大正藏原为“教”,今依据宋本改作“杀”。 ⓥ 〔各〕-【宋】 宋本无“各”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各”字,今依据宋本删去。 Ⓜ 儿妇=妇儿【圣】 “儿妇”,圣本作“妇儿”。 “妇儿”,大正藏原为“儿妇”,今依据圣本改作“妇儿”。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正”,大正藏原为“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 使=便【宋】【元】【明】 “使”,宋、元、明三本作“便”。 “便”,大正藏原为“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便”。 Ⓠ 〔姓〕-【圣】 圣本无“姓”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姓”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由+(田)【元】【明】 “由”,元、明二本作“由田”。 大正藏无“田”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枝=华【宋】【元】【明】【圣】 “枝”,宋、元、明、圣四本作“华”。 “华”,大正藏原为“枝”,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华”。 ⓧ 华=果【宋】【元】【明】,=果【圣】 ???? ⓨ 果=枝【宋】【元】【圣】,=技【明】 ???? ⓩ 〔之〕-【圣】 圣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为“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 致=至【宋】【元】【明】 “致”,宋、元、明三本作“至”。 “至”,大正藏原为“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至”。 Ⓒ 懈=解【宋】,=诲【元】 ???? Ⓓ 诲=悔【宋】,=懈【元】 ???? [注解]① 普会讲堂:大众集会用的讲堂。又译为“普集讲堂”。 ② 贤圣默然:贤圣的静默,在《杂阿含经》卷十八第501经中以二禅为例。 ③ 细脚天: ④ 尸利沙天: ⑤ 欢悦天: ⑥ 力盛天: ⑦ 毘沙门天王:佛教的护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北方毘沙门天的天王。此天率领夜叉、罗刹等二神众守护道场、听闻佛法,因此又称为“多闻天王”。 ⑧ 阅叉:即“夜叉”,义译为“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类或守护正法的鬼类,行动极为迅速。 ⑨ 毘留博叉天王:意译为广目天,为西方天王,为守护西方的护法善神。常以净天眼观察护持阎浮提众生。此天王率领无量天龙及富单那诸神等眷属,承担守护佛法的任务。 ⑩ 毘留勒叉天王:意译为增长天,为南方天王。 ⑪ 提头赖吒天王:意译为持国天,为东方天王。 ⑫ 阿须伦:即“阿修罗”,六道众生之一,喜爱战斗,有福报但因为瞋、慢、疑而生为阿修罗。 ⑬ 隔子:子空间,在别经中称为十六“小地狱”。 ⑭ 香积山:阿耨大池以北的一座山,山中有各种树,散出种种香气。阿育王时代宾头卢尊者及许多阿罗汉居住在这里。又译为“香山”。 ⑮ 恒伽:恒河,是四大河之一。又译为“恒河”、“恒水”、“殑伽”。 ⑯ 私头:即今日的印度河,是四大河之一。又译为“新头”、“辛头”。 ⑰ 死陀:可能是今日的锡尔河(Syr Darya),是中亚著名内流河,注入咸海。也有学者认为是今日的叶尔羌河(Yarkand),是塔里木河四源之一。四大河之一。又译为“私陀”、“司陀”、“悉陀”、“斯陀”。 ⑱ 婆叉:即今日的阿姆河(Amu Darya),是中亚最长的河流,是内流河,历史上曾注入里海,今日注入咸海南部。四大河之一。又译为“博叉”。 ⑲ 生分:生产的因素,即怀胎。相当的《长阿含经》经文作“胞胎”。 ⑳ 我今可藏此已粳米:我现在可收藏好自己的粳米。这里的“已”疑为“己”的讹误。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关于多个太阳的出现,在《长阿含经》中有较详细的叙述:“有大黑风暴起,吹大海水,海水深八万四千由旬,吹使两披,取日宫殿,置于须弥山半,去地四万二千由旬,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二日出”。若从天文物理的观点来看,约五十到七十五亿年后太阳将成为红巨星,届时太阳将变得异常巨大,逐一吞噬包含地球在内的内侧行星。《长阿含经》的经文可解读为在红巨星吞噬各行星前,太阳黑子活跃极大期的太阳风暴(“大黑风暴”)伴随的强烈电磁波及热能,将逐一点燃较靠近太阳的行星及卫星,使得这些天体在接下来的的一段时间也成为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太阳。如果在海边来看,就像是急遽的高温加上天体形变造成的重力变化引发海啸后,从海平面下新升起了一颗太阳。 [导读:摩竭国和拔祇国]摩竭国和拔祇国位于印度的东北方,两国隔着恒河。右侧古印度地图东边的“摩揭陀国”和“跋祇国”即这两国。 悉达多太子出家行经摩竭国时,摩竭国的频婆娑罗王见到悉达多太子很欢喜,预约他成道后到王舍城接受供养,因此成为第一位听佛说法的国王,以法治化,国力愈来愈强盛。 频婆娑罗王的儿子阿阇世结交恶友提波达多,囚禁父母而篡位,继承了国力强盛的摩竭国,并吞周遭各小国。阿阇世王后来因杀害父亲频婆娑罗王的业报而全身长疮,在佛前忏悔后得痊愈,并皈依于佛陀。 拔祇国则是由离车等八个种族组成的联邦共和国,首都是毘舍离,许多人民信奉佛法,颇为富强。 佛陀晚年时,摩竭国的国王是阿阇世王,他仍保有扩张国土的野心,眼红于恒河对岸拔祇国的富强,就想要征服对方。不过由于曾见识佛陀的种种智慧及神通,因此在出兵拔祇国前,派遣大臣禹舍向佛陀咨询。 战事一触即发,究竟阿阇世王会战胜还是战败,还是会两败俱伤呢?佛陀会如何回答阿阇世王的咨询呢? 本经记载了这则历史以及当时佛陀的开示。 ⓐ(二)[0738a11]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是时,ⓒ摩竭国王ⓓ阿阇世,在群臣中而作是说:“此ⓔ拔祇国极为炽盛①,人民众多,吾当攻伐,摄彼邦土。” 是时,阿阇世王告ⓕ婆利迦②婆罗门曰:“汝今往至世尊所,持吾姓名,往问讯世尊,ⓖ礼敬承事,云:‘王阿阇世白世尊言:“意欲ⓗ攻伐[*]拔祇国,为可尔不?”’设如来有所说者,汝善思惟,来向吾说。所以然者,如来语终不有二。” 是时,婆罗门受王教敕,往至世尊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是时,婆罗门白佛言:“王阿阇世礼敬世尊,承事问讯,又复重白:‘意欲往攻伐[*]拔祇大国。’先来问佛为可尔不?” 尔时,彼婆罗门以衣覆头脚,著象牙ⓘ屐,腰带利剑,不ⓙ应说法。 是时,世尊告阿难曰:“若[*]拔祇人民修七法者,终不为外寇所坏。云何为七?若当[*]拔祇国人民,尽集一处而不散者,便不为他国所坏,是[调>谓]初法不为外寇所败。 “复次,阿难![*]拔祇国人上下和ⓚ顺,[*]拔祇人民不为外人所ⓛ擒。是谓,ⓜ阿难,第二之法不为外寇所坏。 “复次,阿难!若[*]拔祇国人亦不ⓝ淫他,着他女人色,是谓第三之法不为外寇所坏。 “复次,阿难!若[*]拔祇国不从此间而传至彼,亦复不从彼间传来至此,是谓第四之法不为外寇所坏。 “复次,阿难!若[*]拔祇国人供ⓞ养沙门、婆罗门,承事礼敬梵行人者,是谓第五之法,是时便不为外寇所ⓟ获。 “复次,阿难!若[*]拔祇国人民不贪着他财宝者,是谓第六法不为外寇所坏。 “复次,阿难!若[*]拔祇国人民皆同一心,不向神寺,专精其意,便不为外寇所坏也,是谓第七之法不为外寇所坏。是谓,阿难!彼[*]拔祇人修此七法者,终不为外人所坏。” 是时,梵志白佛言:“设当彼人成就一法,犹不可坏,何况七法而可坏乎?止!止!世尊!国事猥多③,欲还所止。”尔时,梵志即从[*]座起而去。 彼梵志ⓠ不远,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七不退转法④,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 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世尊告曰:“云何ⓡ为七不退转ⓢ之法?比丘当知,若比丘共集一处,皆共和顺,上下相奉,转进于上,修诸善法而不退转,亦不为魔所得便,是谓初法不退ⓣ转。 “复次,众僧和合顺从其教,转进于上ⓤ而不退转,不为魔王所坏,是谓第二之法不退转也。 “复次,比丘!不着事务,不修世ⓥ荣⑤,转进于上,不为魔天所得其便,是谓第三不退ⓦ转之法ⓧ也。 “复次,比丘!不讽诵杂书,终日ⓨ策役其情意⑥,转进于上,不为魔王ⓩ得其便,是谓第四不退转[*]之法[*]也。 “复次,比丘!勤修其法,除去睡眠,恒自警Ⓐ寤⑦,转进于上,不为弊魔而得其便,是谓第五不退转[*]之法。 “复次,比丘!不学算术⑧,亦不使人习之,乐闲静[*]之处,修习其法,转进于上,不为弊魔Ⓑ得其便[*]也。是谓第六不退转[*]之法。 “复次,比丘!起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习于禅行,忍诸法教⑨,转进于上,不为魔所得Ⓒ其便,是谓Ⓓ七不退转法[*]也。若有比丘成就此七法,共和Ⓔ顺者,便不为魔得其便也。” 尔时,世尊Ⓕ说此偈言:
“除去于事业, 又非思惟乱, “是故,比丘!当求方便,成此七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VII. 20. Vassakāra.,[No. 1(2), 26(142)] ???? ⓑ 罗阅城~Rājagaha.,=罗阅祇城【宋】【元】【明】 ???? ⓒ [>摩竭]~Māgadha. ??? ⓓ 阿阇世~Ajātasattu. ??? ⓔ 拔祇~Vajjī.,拔=跋【宋】*【元】*【明】* ???? ⓕ 婆利迦~Vassakāra.,迦=沙迦罗【宋】【元】【明】 ???? ⓖ 礼敬=敬礼【明】 “礼敬”,明本作“敬礼”。 “敬礼”,大正藏原为“礼敬”,今依据明本改作“敬礼”。 ⓗ (往)+攻【宋】【元】【明】 “攻”,宋、元、明三本作“往攻”。 大正藏无“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屐=跂【圣】 “屐”,圣本作“跂”。 “跂”,大正藏原为“屐”,今依据圣本改作“跂”。 ⓙ 应+(与)【宋】【元】【明】 “应”,宋、元、明三本作“应与”。 大正藏无“与”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顺+(是时)【宋】【元】【明】 “顺”,宋、元、明三本作“顺是时”。 大正藏无“是时”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擒=𤢌【圣】 “擒”,圣本作“𤢌”。 “𤢌”,大正藏原为“擒”,今依据圣本改作“𤢌”。 ⓜ 〔阿难〕-【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阿难”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阿难”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淫他=他淫【宋】,=邪淫【元】【明】,=犯淫【圣】 ???? ⓞ 养+(精进)【宋】【元】【明】 “养”,宋、元、明三本作“养精进”。 大正藏无“精进”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获=坏【宋】【元】【明】 “获”,宋、元、明三本作“坏”。 “坏”,大正藏原为“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坏”。 ⓠ (去)+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去不”。 大正藏无“去”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转+(也)【宋】【元】【明】 “转”,宋、元、明三本作“转也”。 大正藏无“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而+(行)【宋】【元】【明】 “而”,宋、元、明三本作“而行”。 大正藏无“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荣=业【宋】【元】【明】 “荣”,宋、元、明三本作“业”。 “业”,大正藏原为“荣”,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业”。 ⓦ 〔转〕-【圣】 圣本无“转”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转”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策〕-【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策”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而)+得【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而得”。 大正藏无“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寤=窹【宋】【元】【明】 “寤”,宋、元、明三本作“窹”。 “窹”,大正藏原为“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窹”。 Ⓑ (而)+得【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而得”。 大正藏无“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其便=便也【宋】【元】【明】 “其便”,宋、元、明三本作“便也”。 “便也”,大正藏原为“其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便也”。 Ⓓ (第)+七【宋】【元】【明】 “七”,宋、元、明三本作“第七”。 大正藏无“第”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顺=合【宋】【元】【明】 “顺”,宋、元、明三本作“合”。 “合”,大正藏原为“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合”。 Ⓕ 说此偈言=便说此偈【宋】【元】【明】 “说此偈言”,宋、元、明三本作“便说此偈”。 “便说此偈”,大正藏原为“说此偈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便说此偈”。 [注解]① 炽盛:繁荣。 ② 婆利迦:优婆塞名,是摩竭陀国阿阇世王的大臣,以建筑巴陵弗城防御跋耆而闻名。又译为“雨势”、“禹舍”、“雨舍”。 ③ 猥多:庞杂繁多。 ④ 七不退转法:七个能让团体兴盛不衰退的方法。又译为“七不退法”、“七不衰法”。 ⑤ 不着事务,不修世荣:不贪著经营事务,不追逐世间富贵。 ⑥ 策役其情意:(杂书)牵引、趋使思想而产生情绪。 ⑦ 警寤:戒慎、警醒。寤为醒觉的状态。?? ⑧ 不学算术:不算计、不汲汲营营。“算术”在这里特指算计、计较,出家人以解脱为目标,而不算计世俗的事。全句在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比丘有无事处山林高岩,闲居静处,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宴坐,乐住不离者,比丘必胜,则法不衰。” ⑨ 忍诸法教:安住于各种佛法之教。“忍”在此为“忍可、接受、安住”之义。???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待从中阿含对应经典的“读经拾得”转为本经的格式。 (三)[0738c20]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七使①,汝等善思念之。”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是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云何为七?一者贪欲使,二者瞋恚使,三者憍慢使,四者痴使,五者疑使,六者见使②,七者欲ⓐ世间使③。是谓,比丘!有此七使,使众生之类,永处幽暗,缠结其身,流转世间,无有休息,亦不能知生死根原。犹如彼二牛,一黑一白,共同一ⓑ轭④,共相牵引,不得相远。此众生类,亦复如是,为此贪欲使、无明使所缠结,不得相离,其余五使,亦复追从,五使适从,七使亦然。若凡夫ⓒ之人,为此七使所缚,流转生死,不得解脱,不能知苦之ⓓ元本。 “比丘当知,由此七使,便有三恶趣:地狱、畜生、饿鬼;由此七使,不能得度弊魔境界。然此七使之法复有七药。云何为七?七觉支对治七结使贪欲使者,念觉意治之;瞋恚使者,法觉意治之;邪见使者,精进觉意治之;欲世间使者,喜觉意治之;憍慢使者,猗觉意治之;疑使者,定觉意治之;无明使者,护觉意⑤治之。是谓,比丘!此ⓔ七ⓕ使用七觉意治之。 “比丘当知,我本未成佛道为菩萨行,坐道树下,便生斯念:‘欲界众生为何等所系?’复作是念:‘此众生类为七使流转生死,永不得ⓖ解;我今亦为此七使所系,不得解脱。’尔时,复作是念:‘此七使为用何治ⓗ之?’复重思惟:‘此七使者当用七觉意治[*]之,我当思惟七觉意。’ⓘ思惟七觉意时,有漏心ⓙ尽,便得解脱,后成无上正真之道,七日之中结跏趺坐,重思惟此七觉意。是故,诸比丘!若欲舍七使者,当念修行七觉意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世间使=使世间【圣】 “世间使”,圣本作“使世间”。 “使世间”,大正藏原为“世间使”,今依据圣本改作“使世间”。 ⓑ 轭=枙【宋】【元】【明】,=扼【圣】 ???? ⓒ 之人为此=人为【宋】【元】【明】 “之人为此”,宋、元、明三本作“人为”。 “人为”,大正藏原为“之人为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人为”。 ⓓ 元=原【宋】【元】【明】【圣】 “元”,宋、元、明、圣四本作“原”。 “原”,大正藏原为“元”,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原”。 ⓔ 〔七〕-【圣】 圣本无“七”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七”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使+(者)【宋】【元】【明】 “使”,宋、元、明三本作“使者”。 大正藏无“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解+(脱)【宋】【元】【明】 “解”,宋、元、明三本作“解脱”。 大正藏无“脱”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思惟…意〕-【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思惟…意”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思惟…意”四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尽便=使【宋】 “尽便”,宋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为“尽便”,今依据宋本改作“使”。 [注解]① 使:结使;烦恼。 ② 见使:邪见的结使、烦恼。 ③ 欲世间使:对于存在的欲望所形成的烦恼。 ④ 轭:在车衡两端扼住牛、马等颈背上的曲木。 ⑤ 护觉意:舍决意;舍觉支。 [对应经典]
(四)[0739a24]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种[*]之人可事、可敬,是世间无上福田。云何ⓐ为七种人?所谓七人者:一者行慈,二者行悲,三者行喜,四者行护,五者行空①,六者行无ⓑ想②,七者行无愿③。是谓七种之人可事、可敬,是世间无上福田。所以然者,其有众生行此七法ⓒ者,于现法中获其果报。” 尔时,阿难白世尊言:“何以故不说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佛,乃说此七事乎?” 世尊告曰:“行慈七人其行,与须陀洹乃至佛其事不同;虽供养须陀洹乃至佛,不现得报;然供养此ⓓ七人者,于现世得报。是故,阿难!当勤加勇猛成办七法。如是,阿难!当作是学。”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想=相【宋】【元】【明】【圣】 “想”,宋、元、明、圣四本作“相”。 “相”,大正藏原为“想”,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相”。 ⓒ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七〕-【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七”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七”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① 空:即“空三昧”,观五阴无常、本空,而入的定境。空三昧与无相三昧、无愿(无作)三昧合称为三三昧,详见《杂阿含经》卷三第80经。 ② 无想:即“无相三昧”,观色、声、香、味、触、法相断,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 ③ 无愿:即“无愿三昧”,观贪瞋痴相断,没有任何愿求、造作,而入的定境。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的七种法,包含四无量心及三三昧。 行这七种法的修行人能在今生即获得善报,而且供养行这七种法的修行人,也能在今生即获得供养的善报。
就“定”与“慧”的不同特性来看,“定”能让心量扩展到“大我”,能影响世间、较偏向入世,“慧”则能显示“无我”,看破而能解脱世间、较偏向出世。 举例来说,证得解脱智慧的阿罗汉如果还没证到高级的定境,则不见得有世间的神通,要靠多修定才能成就世间的神通。 四无量心的定力是是色界的程度,三三昧的定力是无色界的程度,都是相当高级的定力,对世间的影响力自然特别大,或许因此而能让人获得现世的善报。 而修这七种法的佛教圣者,定慧兼具,而更能让供养他们的人获得供养的现世善报。 [导读:十念]“十念”是十种能收摄心念乃至证得涅槃的禅修方法,包括:
修行十念能将心摆在能引导解脱的善念上,此时自然没有不好的念头,渐渐而能得定,再因定发慧。 修行十念有什么好处?经上说可以“出苦处昇于胜处,说一乘道净诸众生,离诸恼苦,忧悲悉灭,得真如法”(CBETA, T02, no. 99, p. 143, b21-23),“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CBETA, T02, no. 99, p. 237, c20),“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CBETA, T02, no. 125, p. 554, a9-11)。 更多关于修行十念的经文,可参考《增壹阿含经》第二卷〈广演品〉、《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0经、卷三十三第931经。 (五)[0739b10]闻如是: 一时,佛在毘舍离猕猴池侧,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是时,世尊到时,着衣持钵,及将阿难入毘舍离乞食。尔时,毘舍离城内有大长者名毘罗先,饶财多宝,不可称计;然复悭贪无惠施ⓐ之心,唯食宿福,更不造新。尔时,彼长者将诸婇女在后宫作倡ⓑ伎乐,自相娱乐。 尔时,世尊往诣彼巷,知而问阿难曰:“今闻作倡[*]伎乐为是何家?” 阿难白佛:“是毘罗先长者家。” 佛告阿难:“此长者却后七日命终,当生ⓒ涕哭地狱中。所以然者,此是常法。若断善根[*]之人,命终之时,皆生[*]涕哭地狱中。今此长者宿福[*]已尽,更不造新。” 阿难白佛言:“颇有因缘使此长者七日不命终乎?” 佛告阿难:“无此因缘得不命终ⓓ乎!昔所种行,今日[*]已尽,此不可免。” 阿难白ⓔ佛:“颇有方宜令此长者不生[*]涕哭地狱乎?” 佛告阿难:“有此方宜可使长者不入地狱耳。” 阿难白佛ⓕ言:“何等因缘使长者不入地狱?” 佛告阿难:“设此长者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者,便得免此罪也。” 阿难白佛言:“今我能使此长者出家学道。” 尔时,阿难辞世尊已,往至彼长者家,在门外立。是时,长者遥见阿难来,即出奉迎,便请使坐。时,阿难语长者曰:“今我是一切智人ⓖ边闻,然如来今记:‘汝身却后七日当ⓗ身坏命终,生[*]涕哭地狱中。’” 长者闻已,即怀恐惧,衣毛皆竖,白阿难曰:“颇有此因缘使七日[*]之中不命终乎?” 阿难告曰:“无此因缘令七日中得免命终。” 长者复白言:“颇有因缘ⓘ我今命终,不生[*]涕哭地狱中乎?” 阿难告曰:“世尊亦有此教:‘若当长者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者,便不入地狱中。’汝今可宜出家学道,得到彼岸。” 长者白言:“阿难并在前ⓙ去,我正尔当往。” 是时,阿难便舍而去。长者便作是念:“言七日者犹ⓚ常为远,吾今宜可五欲自娱乐,然后当出家学道。” 是时,阿难明日复至长者家,语长者曰:“一日[*]已过,余有六日在,可时出家。” 长者白言:“阿难并在前,正尔当寻从。”然彼长者犹故不去。 是时,阿难二日、三日,乃至六日至长者家,语长者曰:“可时出家,后悔无及。设不出家者,今日命终,当生[*]涕哭地狱中。” 长者白阿难曰:“尊者并在前,正尔当随后。” 阿难告曰:“长者!今日以何神足至彼间?方言先遣吾耶?但今欲共一时ⓛ俱往。” 是时,阿难将此长者往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白佛言:“今此长者欲得出家学道,唯愿如来当与剃除须发,使得学道。” 佛告阿难:“汝今躬可度此长者。” 是时,阿难受佛教敕,即时与长者剃除须发,教令著三法衣,使ⓜ学正法。是时,阿难教彼比丘曰:“汝当念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当修行如是之法。是谓,比丘!行此十念者,便获大果报,得甘露法味。” 是时,毘罗先修行如是法ⓝ已,即其日命终,生四天王中。 是时,阿难即ⓞ阇维①彼身,还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阿难白世尊言:“向者,比丘毘罗先者今已命终,为生何处?” 世尊告曰:“今此比丘命终生四天ⓟ王。” 阿难白佛言:“于彼命终当生何处?” 世尊告曰:“于彼命终当生三十三天,展转生[*]艳天、兜术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从彼命终复还来生,乃至四天王中。是谓,阿难!毘罗先比丘七ⓠ变周旋天人之中,最后得人身,出家学道,当尽苦际。所以然者,斯于如来有信心故。 “阿难当知,此阎浮提地南北二万一千由旬,东西七千由旬,设有人供养阎浮里地人,其福为多不?” 阿难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告阿难:“若有众生如ⓢ𤛓②牛顷,信心不绝修行十念者;其福不可量,无有能ⓣ量者。如是,阿难!当求方便,修行十念。如是,阿难!当作是学。”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之心唯食=心虽殖【宋】【元】【明】 “之心唯食”,宋、元、明三本作“心虽殖”。 “心虽殖”,大正藏原为“之心唯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心虽殖”。 ⓑ 伎=妓【宋】*【元】*【明】* “伎”,宋、元、明三本作“妓”。 “妓”,大正藏原为“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妓”。 ⓒ 涕=啼【宋】*【元】*【明】* “涕”,宋、元、明三本作“啼”。 “啼”,大正藏原为“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啼”。 ⓓ 〔乎〕-【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乎”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乎”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佛+(言)【宋】【元】【明】 “佛”,宋、元、明三本作“佛言”。 大正藏无“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边闻=阿难言【宋】【元】【明】 “边闻”,宋、元、明三本作“阿难言”。 “阿难言”,大正藏原为“边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阿难言”。 ⓗ 身坏=取【宋】【元】【明】 “身坏”,宋、元、明三本作“取”。 “取”,大正藏原为“身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取”。 ⓘ 我今=令我【圣】 “我今”,圣本作“令我”。 “令我”,大正藏原为“我今”,今依据圣本改作“令我”。 ⓙ 〔去〕-【圣】 圣本无“去”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去”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常=尚【宋】【元】【明】 “常”,宋、元、明三本作“尚”。 “尚”,大正藏原为“常”,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尚”。 ⓛ 〔俱〕-【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俱”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俱”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学=遵【宋】【元】【明】 “学”,宋、元、明三本作“遵”。 “遵”,大正藏原为“学”,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遵”。 ⓝ 已=以【宋】 “已”,宋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本改作“以”。 ⓞ 阇维=维耶【宋】【圣】,=耶维【元】【明】 ???? ⓟ 王+(中)【宋】【元】【明】 “王”,宋、元、明三本作“王中”。 大正藏无“中”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变=反【宋】【元】【明】 “变”,宋、元、明三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为“变”,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反”。 ⓡ 佛告=告曰【宋】【元】【明】 “佛告”,宋、元、明三本作“告曰”。 “告曰”,大正藏原为“佛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告曰”。 ⓢ 𤛓=捔【圣】 “𤛓”,圣本作“捔”。 “捔”,大正藏原为“𤛓”,今依据圣本改作“捔”。 ⓣ (称)+量【宋】【元】【明】 “量”,宋、元、明三本作“称量”。 大正藏无“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① 阇维:火葬。“阇”音为“蛇”。 ② 𤛓:挤牛、羊乳,读音同“克”。异体字为“𤛗”。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六)[0740a25]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说极妙之法,初、ⓒ中、竟善,义理深邃,具足得修梵行,此经名为净诸漏法,汝等善思念之。” ⓓ比丘对曰:“如是。世尊!”是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七种断烦恼的方法彼云何ⓔ名为净诸漏法?或有有漏,缘见得断;或有有漏,恭敬①得断ⓕ;或有有漏,亲近得断;或有有漏,远离得断;或有有漏,娱乐②得断;或有有漏,威仪得断;或有有漏,思惟③得断。 “彼云何有漏由见得断?于是,凡夫之人不睹圣人,不顺从如来之法,不能拥护贤圣之法,不亲近善知识,不与善知识从事。其闻法所应思惟法者亦不分别,不应思惟者而思惟之。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便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便增多;未生无明漏而生,已生无明漏便增多。此法不应思惟而思惟之。 “彼云何法应思惟,然不思惟此法?所言思惟法者,未生欲漏使不生,已生欲漏而灭之;未生有漏令不生,已生有漏而灭之;未生无明漏令不生,已生无明漏而灭之。是谓此法应可思惟而不思惟,所不应思惟者便思惟之。ⓖ应思惟者复不思惟之,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而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而增多;未生无明漏而生,已生无明漏而增多。彼人作如是思惟:‘云何有过去久远?我今当有过去久远?’或复思惟:‘无过去久远?云何当有过去久远?为谁有过去久远?云何复有当来久ⓗ远?我今当有将来久远?’或复言:‘无将来久远。云何当有将来久远?为谁有将来久远?云何有ⓘ此众生久远?此众生久远为从何来?从此命终当生何处?’彼人起此不祥之念,便兴六见,展转生邪见ⓙ想──有我见,审有此见④;无有我见,审兴此见⑤;有我见、无我见⑥,于中起审见;又复自观身,复兴此见:于己而不见己⑦;复兴此见:于无我而不见无我⑧,于中起此见。尔时,彼人复生此邪见:我者即是今世,亦是后世,常ⓚ存于世而不朽败,亦不变易,复不移动。是谓名为邪见之聚。邪见、灾患、忧、悲、苦、恼,皆由此生而不可疗治,亦复不能舍,遂增苦本,由是不为沙门之行、涅槃之道。 “又复,比丘!贤圣弟子ⓛ修其法,不失次ⓜ叙,善能拥护,与善知识共从事,彼能分别;不可思惟法亦能ⓝ知;所可思惟法亦能知之;彼所不应思惟法亦不思惟之;所应思惟法而思惟之。 “彼云何不应思惟法而不思惟之?于是,诸法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而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而增多;未生无明漏而生,已生无明漏而增多。是谓此法不应ⓞ思惟之。 “彼何等法应思惟者而思惟之?于ⓟ是,诸法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欲漏而灭之;未生有漏而不生,已生有漏而灭之;未生无明漏而不生,已生无明漏而灭之。是谓此法应ⓠ可思惟之。 “彼不应思惟者亦ⓡ不思惟之,可思惟者便思惟之,彼作如是思惟,便灭三法。云何为三?身ⓢ耶、戒盗、疑。设不知、ⓣ见,则增有漏之行;设见、闻、念、知者,则不增有漏之行;已知、已见,有漏便不生。是谓此漏见所断也。 “彼云何漏恭敬所断?于是,比丘!堪忍饥寒,勤苦风雨、蚊虻、恶言、骂辱,身生痛ⓤ脑,极为烦疼,命垂欲断,便能忍之。若不尔者,便起苦恼。设复能堪忍者,如是不生,是谓此漏恭敬所断。 “彼云何漏亲近所断?于是,比丘!持心受衣,不兴荣饰,但ⓥ欲支其形体,欲除寒热,欲令风雨不加其身,又覆形体不令外露。ⓦ又持心随时乞食,不起染著之心,但欲趣支形体,使故ⓧ痛得ⓨ差,新者不生;守护众行,无所触犯,长夜安隐而修梵行,久存于世。复持心意亲近床[*]座,亦不着荣华服饰,但欲除饥寒、风雨、蚊虻之类,趣支其形,得行道法。又复持心亲近医药,不生染著之心;于彼医药,但欲使疾病除愈故,身体得安隐。设不亲近者,则生有漏之患。若亲近,则无有漏之患,是谓此漏亲近所断。 “彼云何有漏远离所断?于是,比丘!除去乱想,犹如恶象、骆驼、牛、马、虎、狼、狗、蛇蚖、深坑、危岸、ⓩ柘Ⓐ棘、峻崖、Ⓑ湿泥,皆当远离之。莫与恶知识从事,亦复不与恶人相近,能熟思惟不去心首⑨,设不将护者,则生有漏;设拥护者,则不生有漏,是谓有漏远离所断。 “彼云何有漏娱乐所断?于是,比丘!生欲想而不舍离,设起瞋恚想,亦不舍离,设复起疾想⑩,亦不舍离,设不舍离者,则生有漏;Ⓒ能舍离者,便能不起有漏。是谓此漏娱乐所断。 “云何有漏威仪所断?于ⓐ此,比丘!若眼见色不起色想,亦不起染污之心,具足眼根,亦无缺漏而护眼根。若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意知法,都不起染污之心,亦不起想着而护意根。若不摄其威仪,则生有漏;若摄其威仪者,则无有漏之患。是谓此漏威仪所断。 “彼何等有漏思惟所断?于是,比丘!修念觉意,依无欲、依无污、依灭尽而求出要,修法觉意、精进觉意、喜觉意、猗觉意、定觉意、护觉意,依无欲、依无污、依灭尽而求出要。若不修此者,则生有漏之患;设能修者,则不生有漏之患。是谓此漏思惟所断。 “若复,比丘!于比丘中诸所有漏,见断者便见断之,恭敬断者ⓑ便恭敬断之,亲近断者亲近断之,远离断者远离断之,ⓒ威仪断者威仪断之,思惟断者思惟断之。是谓,比丘!具足一切威仪,能断ⓓ结、去爱,度于四流,渐渐越ⓔ苦。是谓,比丘!除有漏之法。诸佛世尊常所施行ⓕ慈念一切有形之类,今已施行。汝等常乐闲居树下,勤加精进,勿有懈怠。今不勤加者,后悔无益。此是我之ⓖ训教。” 尔时,ⓗ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四ⓘ [校勘]ⓐ ~M. 2. Sabbāsava.,[No. 26(10), No. 31] ???? ⓑ 我+(今)【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今”。 大正藏无“今”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中竟善义理=善中善竟善理义【宋】【元】【明】,中竟=善中【圣】 ???? ⓓ (诸)+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诸比”。 大正藏无“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大正藏无“或有有漏恭敬得断”八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所)+应【宋】【元】【明】 “应”,宋、元、明三本作“所应”。 大正藏无“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远+(过去久远为谁有过去久远云何复有当来久远)十九字【宋】【元】【明】【圣】 “”,本作“”。 大正藏无“”字,今依据本补上。 ⓘ 此+(有)【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此有”。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邪见”,大正藏原为“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邪见”。 ⓚ 存=在【圣】 “存”,圣本作“在”。 “在”,大正藏原为“存”,今依据圣本改作“在”。 ⓛ 修+(行)【宋】【元】【明】 “修”,宋、元、明三本作“修行”。 大正藏无“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叙=绪【元】【圣】 “叙”,元、圣二本作“绪”。 “绪”,大正藏原为“叙”,今依据元、圣二本改作“绪”。 ⓝ 知+(之)【宋】【元】【明】 “知”,宋、元、明三本作“知之”。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思惟者而不)+思【宋】【元】【明】 “思”,宋、元、明三本作“思惟者而不思”。 大正藏无“思惟者而不”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可+(思惟而)【宋】【元】【明】 “可”,宋、元、明三本作“可思惟而”。 大正藏无“思惟而”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不+(可)【圣】 “不”,圣本作“不可”。 大正藏无“可”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耶=邪【宋】【元】【明】 “耶”,宋、元、明三本作“邪”。 “邪”,大正藏原为“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邪”。 ⓣ (不)+见【宋】【元】【明】 “见”,宋、元、明三本作“不见”。 大正藏无“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脑=恼【宋】【元】【明】【圣】 “脑”,宋、元、明、圣四本作“恼”。 “恼”,大正藏原为“脑”,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恼”。 ⓥ 欲=使【宋】【元】【明】 “欲”,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为“欲”,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 又+(复)【宋】【元】【明】【圣】 “又”,宋、元、明、圣四本作“又复”。 大正藏无“复”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痛=疾【元】【明】 “痛”,元、明二本作“疾”。 “疾”,大正藏原为“痛”,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疾”。 ⓨ 差=瘥【宋】【元】【明】 “差”,宋、元、明三本作“瘥”。 “瘥”,大正藏原为“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瘥”。 ⓩ 柘=荆【圣】 “柘”,圣本作“荆”。 “荆”,大正藏原为“柘”,今依据圣本改作“荆”。 Ⓐ 棘=蕀【圣】 “棘”,圣本作“蕀”。 “蕀”,大正藏原为“棘”,今依据圣本改作“蕀”。 Ⓑ 湿=深【宋】【元】【明】,=涅【圣】 ???? Ⓒ (设)+能【宋】【元】【明】 “能”,宋、元、明三本作“设能”。 大正藏无“设”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为“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 〔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娱乐断者娱乐断之)+威【宋】【元】【明】 “威”,宋、元、明三本作“娱乐断者娱乐断之威”。 大正藏无“娱乐断者娱乐断之”八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结去爱=爱结【宋】【元】【明】 “结去爱”,宋、元、明三本作“爱结”。 “爱结”,大正藏原为“结去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爱结”。 ⓔ 苦=于苦际【宋】【元】【明】 “苦”,宋、元、明三本作“于苦际”。 “于苦际”,大正藏原为“苦”,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于苦际”。 ⓕ 慈=愍【宋】【元】【明】 “慈”,宋、元、明三本作“愍”。 “愍”,大正藏原为“慈”,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愍”。 ⓖ 训教=教训【宋】【元】【明】 “训教”,宋、元、明三本作“教训”。 “教训”,大正藏原为“训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教训”。 ⓗ (诸)+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诸比”。 大正藏无“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光明皇后愿文)【圣】 圣本在“??”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大正藏无“光明皇后愿文”六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注解]① 恭敬:“恭”是谦退,“敬”是尊敬,在这里特指逆来顺受,带有缩小自我以忍受的意思。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忍”,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忍受”,相当的《一切流摄守因经》经文作“忍耐”。 ② 娱乐:在这里特指去苦向乐、离恶不善法而自娱乐。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除”,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除去”,相当的《一切流摄守因经》经文作“用”。 ③ 思惟:在这里特指禅修的思惟,例如“思惟七觉意”中的用法。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思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修习”,相当的《一切流摄守因经》经文作“增行”。 ④ 有我见,审有此见:认为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推究而有这样的邪见。审指“推究”。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随其见生而生真有神”,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我的真我’之见会真实、坚固地生起”。 ⑤ 无有我见,审兴此见:认为我不存在(断灭见),推究而兴起这样的邪见。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此见生而生真无神”,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没有我的真我’之见会真实、坚固地生起”。 ⑥ 有我见、无我见:认为我有恒常不变的,也有不存在的。对应经典相当的文句及意义不同,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神见神”,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就以真我认知真我”。 ⑦ 于己而不见己:有恒常不变的自我,只是我见不到。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神见非神”,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就以真我认知非真我”。 ⑧ 于无我而不见无我:我不存在,只是我见不到我不存在。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非神见神”,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就以非真我认知真我”。 ⑨ 不去心首:(这样的想法)不离开心头。 ⑩ 疾想:伤害(他人)的念头。又译为“害想”、“害念”。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七种断烦恼的方法,在本经中的命名较为不直觉,可参考对应经典,较为易懂:
就治标的三个来看,远“离”凶险,而不会自找麻烦、自寻烦恼。然而生活上还有许多必须处理的事务,受“用”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来维持生命,能避免生活困顿造成的烦恼,也以“不是为了享受”的心态避免起贪心。但如果没有办法改善生活的困顿及环境的恶劣,也只能“忍”,逆来顺受而避免起瞋心,并精进修行以断恶修善。
有同学提问:“有漏由‘见’得断,为何解说中讲了许多‘正思惟’?” 如果没有正确的见解,就会对人事物有错误的想法,因此而起种种烦恼。 就原理来看,八正道有次第关系,因此正见(八正道的第一个)有助于正思惟(八正道的第二个),而能渐次完成八正道,断除各种烦恼。
没有正见而产生的六种邪见,本经及对应经典所列举的不太相同。由于邪见本来就是凡夫臆测错误的见解,没有标准可言,数量更是远多于六种,因此不同的传承或译者也可有不同的列举或解读,不须拘泥于何者才是其正确的定义。 本经及对应经典中所列举的六种邪见,如下表所示: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七日ⓓ品之ⓔ余 导读ⓕ(七)[0741b24]闻如是: 一时,佛在阿ⓖ逾阇江水边,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时,大均头①在闲静之处,而作是念:“颇有此义,增ⓘ益功德?为无此理?”是时,均头即从座起,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均头白佛言:“世尊!向者在闲静之处,而作是念:‘颇有此理,所行众事,得益功德耶?’我今问世尊!唯愿说之。” 世尊告曰:“可得增益功德。” 均头白佛ⓚ言:“云何得增益功德?” 世尊告曰:“增益有七事,其福不可称量,亦复无人能算计此者。云何为七?于是,族姓子、若族姓女未曾起僧伽蓝②处,于中兴立者,ⓛ此福不可计。 “复次,均头!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持床座施彼僧伽蓝者及与比丘僧,是谓,均头!第二之福不可称计。 “复次,均头!若善男子、善女人以食施彼比丘僧,是谓,均头!第三之福不可称计。 “复次,均头。若善男子、善女人以遮雨衣给施比丘僧者,是谓,均头!第四功德其福不可ⓜ量。 “复次,均头!若族姓子、ⓝ女若以药ⓞ施比丘僧者,是谓第五之福不可称计。 “复次,均头!若善男子、善女人旷野作好井者!是谓,均头!第六ⓟ之功德也,不可称ⓠ计。 “复次,均头!善男子、善女人近道作舍,使当来过去得止宿者,是谓,均头!第七功德不可称计。 “是谓,均头!七功德ⓡ之法,其福不可ⓢ量。若行,若坐,正使命终,其福随后,如影随形,其德不可称[*]计。言当有尔许③之福,亦如大海水,不可升斗量之;言当有尔许之水,此七功德亦复如是,其福不可称限。是故,均头!善男子、善女人当求方便,成办七功德。如是,均头!当作是学。” 尔时,均头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含=鋡【圣】* “含”,圣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为“含”,今依据圣本改作“鋡”。 ⓑ 五=四【圣】* “五”,圣本作“四”。 “四”,大正藏原为“五”,今依据圣本改作“四”。 ⓒ (东晋…译)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宋】【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明】,〔东晋…译〕-【圣】 ???? ⓓ 品+(第四十)【宋】【元】【明】,品+(分)【圣】 ???? ⓔ 余=二【明】 “余”,明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为“余”,今依据明本改作“二”。 ⓕ [No. 26(7)] ??? ⓖ 逾=喻【圣】 “逾”,圣本作“喻”。 “喻”,大正藏原为“逾”,今依据圣本改作“喻”。 ⓗ (是)+时【宋】*【元】*【明】* “时”,宋、元、明三本作“是时”。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增”,大正藏原为“恒”,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增”。 ⓙ 〔至〕-【圣】 圣本无“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至”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言〕-【圣】 圣本无“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言”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此+(初)【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此初”。 大正藏无“初”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计)+量【宋】【元】【明】 “量”,宋、元、明三本作“计量”。 大正藏无“计”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女若=族姓女【宋】【元】【明】,〔若〕-【圣】 ???? ⓞ 施+(与)【宋】【元】【明】 “施”,宋、元、明三本作“施与”。 大正藏无“与”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之功德也=功德【宋】【元】【明】 “之功德也”,宋、元、明三本作“功德”。 “功德”,大正藏原为“之功德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功德”。 ⓠ 计=量【宋】*【元】*【明】*【圣】 “计”,宋、元、明、圣四本作“量”。 “量”,大正藏原为“计”,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量”。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称)+量【宋】【元】【明】 “量”,宋、元、明三本作“称量”。 大正藏无“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① 大均头:比丘名,七岁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灭外道六十二见后证得阿罗汉果,参见《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三〈善恶品 47〉第9经。又译为“均头”、“纯陀”、“周那”、“摩诃周那”。 ② 僧伽蓝:为音译,义译为“僧团的园林”,是寺院的通称。又译为“僧伽蓝摩”,简称“伽蓝”。 ③ 尔许:这样。全句是说这样的福德犹如大海水是大到无法量测的。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997经:“种植园果故,林树荫清凉,桥船以济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给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长,如法戒具足,缘斯得生天。”(CBETA, T02, no. 99, p. 261, b7-11) 和本经所说有许多项相通。 [进阶辨正](八)[0741c27]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修行死想①,思惟死想。” 时,彼座上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常修行、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汝云何思惟、修行死想?” 比丘白佛言:“思惟死想时,意欲存七日,思惟七觉意,于如来法中多所饶益,死后无恨。如是,世尊!我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此非行死想之行,此名为放逸之法。” 复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能堪任修行死想。” 世尊告曰:“汝云何修行、思惟死想?” 比丘白佛言:“我今作是念:‘意欲存在六日,思ⓐ惟如来正法已,便取命终,此则有所ⓑ增益。’如是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汝亦是放逸之法,ⓒ非思惟死想也。” 复有比丘白佛言:“欲存在五日。”或言四日,或言三日、二日、一日者。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止!止!比丘!此亦是放逸之法,非为思惟死想。” 尔时,复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能堪ⓔ忍修行死想。”比丘白佛言:“我到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已,还出舍卫城,归所在,入静室中,思惟七觉意而取命终,此则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此亦非思惟、修行死想。汝等诸比丘所说者,皆是放逸之行,非是修行死想之法。” 是时,世尊重告比丘:“其能如ⓖ婆迦利②比丘者,此则名为思惟死想。彼比丘者,善能思惟死想,厌患此身恶露不净。若比丘思惟死想,系ⓗ意在前,心不移动,念出入息往还之数,于其中间思惟七觉意,则于如来法多所饶益。所以然者,一切诸行皆空、皆寂,起者、灭者皆是幻化,无有真实。是故,比丘!人命呼吸间当于出入息中思惟死想,便脱生、老、病、死、愁、忧、苦、恼。如是,比丘!当ⓘ知作如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增〕-【圣】 圣本无“增”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增”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非+(为)【宋】【元】【明】 “非”,宋、元、明三本作“非为”。 大正藏无“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能〕-【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能”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忍=任【明】 “忍”,明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为“忍”,今依据明本改作“任”。 ⓕ 食+(乞食)【宋】【元】【明】 “食”,宋、元、明三本作“食乞食”。 大正藏无“乞食”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婆=彼【圣】 “婆”,圣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为“婆”,今依据圣本改作“彼”。 ⓗ 意=念【宋】【元】【明】 “意”,宋、元、明三本作“念”。 “念”,大正藏原为“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念”。 ⓘ 知作如=作【宋】【元】【明】 “知作如”,宋、元、明三本作“作”。 “作”,大正藏原为“知作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作”。 [注解]① 死想:观察死亡必然会发生,我必定会死,而且人命呼吸间,随时可能死亡。又译为“随死念”、“念死”、“死随念”。 ② 婆迦利:比丘名,佛陀称赞他“得信解脱,意无犹豫”第一,后来他身患重病,久病厌世,举刀自杀时以四圣谛思惟五受阴而得涅槃,详见《增壹阿含经》卷十九〈四意断品 26〉第10经、《杂阿含经》卷四十七第1265经。又译作“跋迦利”、“跋迦梨”、“婆迦梨”、“薄迦梨”。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九)[0742b03]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波斯匿王即敕群臣:“速严宝羽ⓑ之车,吾欲往世尊所,礼拜问讯。” 是时,大王即出城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如来与无央ⓒ数之ⓓ众,围遶说法。是时,七尼揵ⓔ子,复有七裸形人,复有七黑梵志,复有七裸形婆罗门,去世尊不远而过。 是时,波斯匿王见此诸人去世尊不远而过,即白佛言:“观此诸人经过不住,皆是少欲知足,无有家业。今此世间阿罗汉者,此人最为上首。所以然者,于众人中极为苦行,不贪利养。” 世尊告曰:“大王!竟未识真人ⓕ罗汉,不以裸形露体名为阿罗汉。大王当知,此皆非真实之行,当念观察久远末ⓖ变①。又复当观可亲、知亲、可近、知近②。所以然者,过去久远世时有七梵志,在一处学,年极衰弊,以草为衣裳,食以果蓏③,起诸邪见,各生此念:‘我等持此苦行之法,使后作大国王,或求释、梵、四天王。’ “尔时,有阿私陀天师,是诸婆罗门祖父,知彼梵志心中所念,即从梵天上没,来至七婆罗门所。是时,阿私陀天师去天服饰,作婆罗门形,在露地经行。是时,七梵志遥见阿私陀经行,各怀瞋恚,而作是语:‘此是何等著欲之人,在我等梵行人前行,今当咒灰灭之。’是七梵志即手掬水洒彼,梵志咒曰:‘汝今速为灰土!’然婆罗门遂怀瞋恚,天师颜色倍更端正ⓗ。所以然者,慈能灭瞋。是时,七梵志便作是念:‘我等将不为禁戒退转乎④?我等正起瞋恚,彼人便ⓘ自端正[*]。’ “尔时,七人与天师便说此偈:
“‘为天乾沓和, 罗刹鬼神乎? “是时,阿私陀天ⓙ师即时报偈曰:
“‘非天乾沓和, 非鬼罗刹神, “‘我今知汝心中所念,故从梵天上来下耳。梵天去此极为玄远,彼帝释ⓚ身亦复如是,转轮圣王亦不可得,不可以此苦行作ⓛ释、梵、四天王。’ “是时,天师阿私陀便说此偈:
“‘心内若干念, 外服而麤犷ⓜ⑤, “是时,七梵志白天师曰:‘审是天师乎?’报曰:‘是也。但念ⓞ梵志不以裸形得生天上;未必修此苦行,得生梵天之处,又非露暴形体,作若干苦行,得生彼处;能摄心意,使不移动,便得ⓟ生天上。不可以卿等所习得生彼处。’大王!观察此义,不以裸形名为阿罗汉,其ⓠ凡夫之人欲知真人者,此事不然ⓡ,然复真人能分别所习凡夫之行。又复凡夫之人不能知凡夫之行,真人便能知凡夫之行。但大王知之,当方便知久远已ⓢ来,非适今也。当以观之。如是,大王!当以方便学之。” 尔时,波斯匿王白世尊言:“如来所说甚为快哉!非世人所能晓了。然国事猥ⓣ多,欲还所止。” 佛告王曰:“王宜知[*]时。” 尔时,王即从座ⓤ起,礼世尊足,便退而去。 尔时,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M. 18. Madhupiṇḍika.,[No. 26(115)]. ⓑ “宝羽”,宋、圣二本作“羽宝”,元、明二本作“羽葆”。 ⓒ “央”,圣本作“鞅”。 ⓓ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 “揵”,大正藏原为“健”,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揵”。* ⓕ “人”,明本作“阿”。 ⓖ “末”,大正藏原为“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末”。 ⓗ “正”,大正藏原为“政”,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正”。* ⓘ “便”,明本作“更”。 ⓙ 大正藏无“天”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帝释”,宋、元、明三本作“天帝”。 ⓛ “释梵”,圣本作“梵释”。 ⓜ “犷”,圣本作“穔”。 ⓝ “心”,圣本作“是”。 ⓞ “念”,大正藏原为“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念”。 ⓟ 大正藏无“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元、明三本无“其”字。 ⓡ “然然”,宋本作“然又”,元、明二本作“行又”。 ⓢ “已”,圣本作“以”。* ⓣ “猥多”,宋、元、明三本作“多猥”。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注解]① 当念观察久远末变:应该要在意观察长时间后的变化。 ② 可亲、知亲、可近、知近:可以(值得)亲近、知道要亲近。 ③ 果蓏:瓜果。“蓏”读音同“裸”,草本或蔓生植物所结的果实。 ④ 我等将不为禁戒退转乎:我们难道持戒的功力退转了吗?按:七位梵志认为苦行就是持戒,苦行就会有神通及大果报,因此神通无效时,会觉得是不是苦行出了状况? ⑤ 外服而麤犷:外表表现苦行的样子。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波斯匿王看到外道苦行的表相,就以为苦行的外道是圣人,佛陀则表示凡夫无法由表相判断圣人(“其凡夫之人欲知真人者,此事不然”),要拉长时间来看(“当念观察久远末变”)。 《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48经中,佛陀则说:“汝亦不知是阿罗汉、非阿罗汉,不得他心智故。且当亲近观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决。审谛观察,勿但终慕。当用智慧,不以不智。经诸苦难,堪能自辩;交契计挍,真伪则分。见说知明,久而则知,非可卒识,当须思惟,智慧观察。”(CBETA, T02, no. 99, p. 306, a1-7) 因此虽然凡夫无法立即由表相判断圣人,但还是可以拉长时间来看,透过观察对方戒行、观察对方如何应对苦难等等层面,较为了解对方的德性。 [导读:六入处的运作]六入处能接收六境:
“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会有视觉(“眼识”)。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而能感“受”影像,映“想”起这是影像,而有意“思”、意志活动。这个过程在《杂阿含经》中叙述为:“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在以下经文中则另译为:“若眼见色而起识想,三事相因便有更乐,已有更乐便有痛,已有痛便有所觉,已有所觉便有想,已有想便称量之”。 凡夫执著于感官欲望,有如被外境牵着走,而产生种种的烦恼(“使”):例如对于我所喜爱的,就生“贪欲”;我所喜爱的却得不到、或是违逆于我,就生“瞋恚”;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智慧,也就是“无明”。 感官接收的讯号传到最后,由意根作最后的反应,而会起心动念。当意触时如理作意而不贪染执著,断了十二因缘的锁链,就不会导致后续无常的苦了。 ⓐ(一〇)[0743a04]闻如是: 一时,佛在释翅ⓑ迦毘罗卫①国ⓒ尼拘屡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世尊食后,从尼拘屡园往至毘罗耶致聚中,在一树下坐。是时,ⓓ执杖释种出迦毘罗越至世尊所,在前默然而住。尔时,执杖释种问世尊言:“沙门作何敕教?为何等论?” 世尊告曰:“梵志当知,我之所论,非天、龙、鬼神所能及也;亦非著世,复非住世②。我之所论,正谓斯耳。” 是时,执杖释种顉ⓔ头③叹吒④已,便退而去。尔时,如来即从座起,还诣所止。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向者,在彼园中坐,有执杖释种来至我所,而问我言:‘沙门为作何等论?’吾报之曰:‘我之所论,非天、世人所能及也;亦不ⓕ著世,复非住世,我之所论,正谓斯耳。’是时,执杖ⓖ释种闻此语已,便退而去。” 尔时,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云何亦不着世,复非住世?” 世尊告曰:“如我所论者,都不着世,汝ⓗ今于欲而得解脱,断于释种狐疑,无有众想⑤。我之所论者,正谓此耳。”尔时ⓘ世尊作此语已,即起入室。 是时,诸比丘各相谓言:“世尊向所论者,略说其义,谁能堪任广说此义乎?”是时,诸比丘自相谓言:“世尊恒叹誉尊者ⓙ大迦旃ⓚ延,今唯有迦旃[*]延能说此义耳。” 是时,众多比丘语迦旃[*]延曰:“向者⑥,如来略说其义,唯愿尊者当ⓛ广演ⓜ之,事事分别,使诸人得解。” 迦旃[*]延报曰:“犹如聚落有人出于彼村,欲求真实之物⑦。彼若见大树,便取斫ⓝ杀,取其枝叶而舍之去。然今汝等亦复如是,舍如来已,来从枝求实。然彼如来皆观见之,靡不周遍,照明世间,为天、人导,如来者是法之真主,汝等亦当有此时节,自然当遇如来说此义。” 时,诸比丘对曰:“如来虽是法之真主,广演其义;然尊者为世尊记,堪任广说其义。” 迦旃[*]延报曰:“汝等谛听!善思念之。[语>吾]当演说分别其义。” 诸比丘对曰:“甚善。”是时,诸比丘从ⓞ受其教。 迦旃[*]延告曰:“今如来所言:‘我之所论,非天、龙、鬼神ⓟ所能及,亦非著世,复非住世,然我于彼而得解脱,断诸狐疑,无复犹豫。’如今众生之徒,好喜斗讼,起诸乱想。又如来言我不于中起染着心;此是贪欲ⓠ⑧、瞋恚、邪见、欲世间使⑨,憍慢使、疑使、无明使,或遇刀杖苦痛之报,与人斗讼,起ⓡ若干不善之行,起诸乱想,兴ⓢ不善行。若眼见色而起识想,三事相因便有更乐⑩,已ⓣ有更乐ⓤ便有痛,已[*]有痛便有ⓥ所觉,已[*]有所ⓦ觉便有想,已[*]有想便称量之,起若干种想着之念⑪。若ⓧ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更细滑、意知法,而起识想,三事相因便有更乐,已[*]有更乐便有痛,已[*]有痛便有ⓨ所ⓩ觉,以有觉便有想,已[*]有想便称量之,于中起若干种Ⓐ想着之念;是Ⓑ贪欲Ⓒ使、瞋恚使、邪见使、憍慢使、欲世间使、痴使、疑使,皆起刀杖之变,兴若干种Ⓓ变,不可称计。 “若有人作是说:‘亦无眼,亦无色,而有更乐。’此事不然。设复言:‘无更乐,有痛者。’此亦不然。设言:‘无痛而有想著者。’此事不然。设复有人言:‘无耳、无声,无鼻、无香,无舌、无味,无身、无细滑,无意、无法,而言有识者。’终无此理也。设言:‘无识而有更乐者。’此事不然。设:‘无更乐而言有痛者。’此事不然。设言:‘无痛而有想著者。’此事不然。若复有Ⓔ人言:‘有眼Ⓕ、有色于中起识。’此是必然。若言:‘耳声、鼻香、舌味、身细滑、意法于中起识者。’此事必然。诸贤当知,由此因缘,世尊说曰:‘我之所论,天及世人、魔、若魔天不能及者,亦不着世,复不住世,然我于欲而得解脱,断于狐疑,无复犹豫。’世尊因此缘略说其义耳。汝等若Ⓖ心不解者,更至如来所,重问此义。设如来有所说者,好念奉持。” 是时,众多比丘闻迦旃[*]延所说Ⓗ,亦不言善,复不言非,即从座起而去。自相谓言:“我等当持此义往问如来,设世尊有所说者,当奉行之。” 是时,众多比丘往至世尊所,头[而>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众多比丘以此本缘Ⓘ,具白世尊。尔时,如来告比丘曰:“迦旃[*]延比丘聪明辩才Ⓙ,广演其义,设汝等至吾所问此义,我亦当以此与汝说之。” 尔时,阿难在如来后。是时,阿难白佛言:“此经义理极为甚深,犹如有人行路渴乏Ⓚ而遇甘露,取而食之,极为香美,食无厌足。此亦如是,其善男子、善女人所至到处,闻Ⓛ此法而无厌足。”重白世尊:“此经名何等,当云何奉行。” 佛告阿难:“此经名曰甘露法味,当念奉行。”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M. 18. Madhupiṇḍika. ⓑ [>迦毘罗卫国]~Kapilavatthu. ⓒ 尼拘屡~Nigrodha. ⓓ 执杖释种~Daṇḍapāṇi Sakka. ⓔ “顉”,大正藏原为“俨”,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顉”。 ⓕ “不”,大正藏原为“非”,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 宋、元、明三本无“执杖”二字。 ⓗ “汝”,大正藏原为“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汝”。 ⓘ 大正藏无“尔时”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迦旃延~Mahākaccāna. ⓚ “旃”,大正藏原为“栴”,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旃”。* ⓛ “当”,圣本作“当何”。 ⓜ 大正藏在“演”字之后有一“说”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斫”,宋本作“破”。 ⓞ “从”,大正藏原为“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从”。 ⓟ 大正藏在“神”字之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大正藏在“欲”字之后有一“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圣本无“起”字。 ⓢ “兴”,圣本作“与”。 ⓣ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乐”,圣本作“乐想”。 ⓥ 宋本无“有”字。 ⓦ 大正藏无“所”字,今依据元、明、圣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有”,圣本作“所”。 ⓩ 大正藏无“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元、明三本无“种”字。 Ⓑ 大正藏在“是”字之前有一“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大正藏在“欲”字之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大正藏在“种”字之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眼”,宋本作“限”。 Ⓖ 大正藏无“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说”,宋、元、明三本作“言”。 Ⓘ “本缘”,大正藏原为“缘本”,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本缘”。 Ⓙ “才”,圣本作“才已”。 Ⓚ 大正藏无“渴乏”二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闻”,圣本作“以闻”。 [注解]① 释翅迦毘罗卫:古代中印度国名、城名,位于当今尼泊尔境内,是佛陀出生的地方。 ② 我之所论,非天、龙、鬼神所能及也;亦非著世,复非住世:我的主张,不是天、龙、鬼神所能触及的;既不执著于世间,也不停留于世间。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若一切世间,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使不斗诤,修习离欲清净梵志,舍离谄曲,除悔,不着有、非有,亦无想”,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在这包括天、魔、梵的世间;包括沙门、婆罗门、天、人的世代中,他保持不与世间中任何者争论,又如,他是住于已离欲缚、无疑惑、已切断后悔、对有、非有已离渴爱、诸想不潜伏的婆罗门”。 ③ 顉头:点头;头左右摆动。按:在印度将头向左右摆动相当于中国的点头。“顉”读音同“钦”。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不是不非”,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摇头”。 ④ 叹吒:叹息感慨。 ⑤ 汝今于欲而得解脱,断于释种狐疑,无有众想:你们(僧众)现在从欲贪中解脱,断了执杖释种的疑惑,而不会执著各种相。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若人所因念,出家学道,思想修习,及过去、未来、今现在法,不爱、不乐、不着、不住,是说苦边欲使,恚使、有使、慢使、无明使、见使、疑使、斗诤、憎嫉、谀谄、欺诳、妄言、两舌及无量恶不善之法,是说苦边”,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由于男子虚妄想之部分转起之故,在那里,如果没有被欢喜的、被欢迎的、被固执的,这就是贪烦恼潜在趋势的结束;这就是嫌恶烦恼潜在趋势的结束;这就是见烦恼潜在趋势的结束;这就是疑烦恼潜在趋势的结束;这就是慢烦恼潜在趋势的结束;这就是有贪烦恼潜在趋势的结束;这就是无明烦恼潜在趋势的结束;这就是拿杖、拿刀、斗诤、异执、诤论、指责、离间语、妄语的结束,在这里,这些恶不善法被无余灭”。 ⑥ 向者:刚才;不久前。 ⑦ 真实之物:这里特指“实木”,即树干中央坚实的心材。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实”,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心材”。 ⑧ 又如来言我不于中起染着心;此是贪欲:另外,佛陀说我们(僧众)不在这当中生起染着心,这染着心也就是贪欲(、瞋恚、邪见等等各式的烦恼)。 ⑨ 欲世间使:对于存在的欲望所形成的烦恼。 ⑩ 更乐:即“触”的另译,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举例而言,眼根、光线、眼识,三者接触而生“眼触”,依着眼触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运作。 ⑪ 已有想便称量之,起若干种想着之念:有了认知就思量分别,起了执著各种相的念头。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若所想便思,若所思便念,若所念便分别”,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认知则寻思;寻思则作虚妄;由于作虚妄之故,对过去、未来、现在能被眼识知之色男子虚妄想之部分转起”。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迦旃延尊者解说的重点,在于六根接触六境而生识(“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的因缘下,触生受、想、思(心的造作),念念相续,起种种分别、执著,而不得解脱。 六根接触六境时,如果能不陷入这个因缘的锁链,就能如同佛陀说的“于欲而得解脱,断于释种狐疑,无有众想”,而能“亦非著世,复非住世”。 那要怎么样才不会陷入这个因缘的锁链呢? 《杂阿含经》卷八有许多相关的经文解说,例如:
[进阶辨正]研讨:印度的点头(连结已失效 ywli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