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建 2022.2.12: 常见到网上对于《中阿含经》的这两段经文争执,有网友以之否定咒语,虽然看起来有点断章取义之嫌。不知同学们依经律的看法如何呢? 《中阿含经》卷四十七第181经: 若见谛人生极苦甚重苦,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断命,舍离此内,更从外求。或有沙门、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脱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尽者,终无是处。 若凡夫人舍离此内,更从外求,或有沙门、梵志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脱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尽者,必有是处。 《中阿含经》卷五十四第201经: 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身生疹患,生甚重苦,乃至命欲断,舍此更求外:‘颇有彼沙门、梵志,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句,持此咒令脱我苦。’是谓求苦、习苦、得苦尽耶?”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Chakwos Liu 2022.2.12: 印顺导师表示部派佛教普遍承认修行人祝福的效果,叫做“真实语”。 原理上是说因为修行人口业清净,不说虚假的话,因此他说出来的祝福就会有力量。 这个祝福以梵语或巴利语说出来,叫做咒愿,对于其他国家的人就是咒语了。 戒律中也有记载当时有的出家弟子接受完供养就走,被人讥闲说连外道都不如,因此佛陀制戒规定弟子在接受完供养后,要咒愿回向祝福施主。 但佛教对于负面的咒,咒咀一类的,当然是反对了。 David Chiou 2022.2.12: 的确,由修行人回向他人的咒愿是普世的祝福。 另外,佛教修定法门中也常用咒语,这些咒语内容大多是三宝名号,祈请三宝加被。除了可用作专注心力的所缘,由于诸天护法在佛陀说法时曾发愿护持受持佛法的修行人,因此持诵这些咒语时也可能引起天龙八部的关照。但前提是持诵者本身够清净,让诸天护法想要帮忙凑和一些善缘,否则若持诵者三毒增上,不要说诸天了,连一般人都不会想要帮他,毕竟帮他实现愿望反而是害了他。 在北传之外,其实南传佛教在从信众出生到死亡的各婚丧喜庆场合,都有邀请僧众咒愿回向的习俗。南传《大护卫经》即包含许多经,记载各种护咒,在出家、接受布施、诵戒日、结夏安居日等场合有念诵护卫经的传统,许多寺院则将护卫经列入每日的课诵。南传《弥兰陀王问经》则记载并认可防护咒的使用,显示了上座部佛教自初期即有咒语的使用。《香光庄严》杂志第37期所翻译的〈消灾佛教〉一文,则以学术角度描述当今缅甸寺院持诵咒语的普遍情形。 回到这两段《中阿含经》经文,讲的是“见谛人”,证法眼净、证得初果以上的圣人,自然是以出世间的更高标准来看,而不是以一般在家人的世俗角度来看。 另一方面,对应的南传《中部尼柯耶》经文都没有这两段话,也就是说这两段话是《中阿含经》独有的,不排除这两段例子原先可能是传抄《中阿含经》的部派的注释。因此:
不过现在民间世俗上对于咒语的观点和佛教经律的观点差别也很大就是了,常有人宣传持咒就可以不用功、不努力就能升官、发财、抄捷径、快成佛,这可能观念不是很正确,要先学习佛经中的因果论。行者应该先秤一秤自己的福德和智慧如何,是否德行真得能感动人天来帮忙?是否资粮真得够福禄双全?这才是佛弟子的观察角度。 Chakwos Liu 2022.2.12: 这边还有一个问题:“舍此更求外”的“此”该怎么解释比较好? 阿建 2022.2.12:
舍掉自己“对佛法的努力修行”,而求“外面的外道咒术”。 我的脑补。 chakwos 2022.2.12:
或是舍弃自己不努力持咒,而要别人帮他持 :Q root 2022.2.12: 持咒有没有办法和观空和观因缘观自性正见作连结呢? 也就是一持咒空正见就升起? 可看看大悲咒是怎么教人操作的 Paul 2022.2.12:
其实我觉得这应该才是持咒的正确的“操作方式”,好比佛随念,心里念“阿罗汉”,有时很快就会清净下来,并不是这三个字有什么特殊功能,而是所缘放到了阿罗汉的功德,随即想到了佛法所教导的无常苦空无我,自然就提起正知正见。 David Chiou 2022.2.13: 如果想要更了解佛教经律对咒语的态度的同学,也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九第252经的读经拾得,有较多的解说,大家以前在“研讨:《杂阿含经》对蛇的护咒”中也有蛮多的讨论。 简言之,佛教不否认咒语、尤其是善意的咒愿,在世间的作用,毕竟咒语也是世间五明之中的内容。 但佛教不以咒语为究竟,佛教主张要靠四圣谛才能彻底解决苦。对于“极苦甚重苦,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断命”的苦,其他的方法不管是持咒、麻药、采用各种技术等等,都是方便法,或许对于世间止“痛”有用,但不是息“苦”,苦的止息还是要基于四圣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