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杂阿含经卷十八第490经有句话:“此功德非欲,但觉想思惟者是” 白话怎么翻译,比较精确? “欲”在南传阿毗达摩算是一种行阴吗?


Heaven: 欲是一种心所,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解释如下:

六、欲(chanda):在此欲是指欲行动(kattu-kamata),即要实行某件事或要获取某些成就。 应分别此“欲”(chanda)与属 于不善的贪(lobha)或贪欲(raga)。 后两者肯定是不善;但前者则不定,当它与善心所配合时,即能作为追求良善目的的善欲。 其特相是欲行动;作用是寻找目标;现起是需要目标;近因是所希求的目标。它可比喻为把心之手伸向目标。

不过, 单就一个欲字, 也可能是上文中的 “贪欲”(raga), 也是心所.

五、贪(lobha):贪是第一个不善因,包括一切自私的欲念、渴求、执著与执取。 其特相是执著目标;作用是黏着目标,如肉黏着热锅;现起是不能舍弃;近因是认为导致束缚之法有乐味。

看了一下上下文, 本经的欲应该是指贪欲(爱欲)吧.

那一句的 “功德” 应该就是指色声香味触这五类, 意思是色声香味触...等并不是爱欲. 但当你对他们念念不忘时,这才是欲.

其实我也翻的不好, 觉想思惟不知怎么翻才会比较精准, 只能说应该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

有点像黑牛白牛那一经所说的.


David: 在南传阿毗达摩中,既然“欲”是一种心所,那么应该就是行阴的一种了(因为52种心所除了受、想外,其他都为行阴所摄)。 不过这样看来,南传阿毗达摩的分类,跟这经的字面意义不同? 因为这经字面上较像“思”心所(“觉想思惟者”), 就我片面所知,南传阿毗达摩将思心所视为另一种行阴,而和欲或贪心所是不同的? 所以可能无法直接由字面来看。

我比对了一下对应经典,这边的“觉”在别的对应经典(SN 1.34、MN 2.18)有译为“寻”。

另一方面,这经的叙述只提前五根的五欲功德,跳过了意根,也代表不经过意根的话就没有“欲”,还是要有意根的造作才算欲。

Anderson也发现在卷二十八第752经中,“觉想思惟”是译“贪欲觉想”。

那这样这“觉想思惟”或“贪欲觉想”要怎么翻译为白话最为精确?

其实意思大家都知道,只是若要一字一字去比对然后翻译,希望尽量谨慎,因此将理路搞得更清楚些


Anderson:

对照《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非常品51〉第6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宁常眠寐,不于觉寤之中思惟乱想,身坏命终,生于恶趣。 宁以火烧铁锥而烙于眼,不以视色兴起乱想。兴想比丘为识所败; 比丘已为识所败,必当趣三恶道:地狱、畜生、饿鬼。

“今我所以说者何?彼人宁当睡眠,不于觉寤之中思惟乱想; 宁以利锥刺坏其耳;不以听声兴起乱想。兴想比丘为识所败, 宁恒睡眠,不于觉寤起于乱想。

“宁热钳坏其鼻根,不以闻香兴起乱想。兴想比丘为识所败; 已为识所败,便堕三恶趣:地狱、畜生、饿鬼。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综合这几经的关键词:觉想思惟、贪欲觉想、思惟乱想、兴起乱想来看, 个人觉得觉想思惟的词性是中性的,并且“觉想”与“思惟”可能是两个近义词堆叠使用。

卷二十八第752经,是用“贪欲”来举例觉想的内容,事实上当然也会有瞋恚觉想,痴欲觉想。

觉想的“觉”有译为寻vitaka,想则是心中取相,那组合起来看就是“去想”,与增壹经的“兴起乱想”也兜得起来。

白话注解,我的想法:

兴起乱想:生起具有贪瞋痴的想法。

觉想思惟:去想令我们贪爱的事物。


Anderson: 刚刚整理卷十八503经,找到觉想与思惟两词可以互通的经文:

尊者目揵连语尊者舍利弗:“我不以神通力诣世尊所,世尊不以神通力来至我所, 然我于舍卫国王舍城中闻,世尊及我俱得天眼、天耳故。我能问世尊:‘所谓殷勤精进ⓐ。云何名为殷勤精进?’ 世尊答我言:‘目揵连,若此比丘昼则经行、若坐,以不障碍法自净其心。初夜若坐、经行,以不障碍法自净其心。 于中夜时,出房外洗足,还入房,右胁而卧,足足相累,系ⓑ念明相,正念、正知,作起思惟③。 于后夜时,徐觉徐起,若坐亦经行,以不障碍法自净其心,目揵连,是名比丘殷勤精进。’”

注解3:作起思惟。 常常在同样意思的地方,译成“作起觉想”。


Heaven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中 “寻” 的说明:

一、寻(vitakka):在讨论禅那时已介绍过寻,即五禅支的第一个。寻把心投向目标。 其特相是把心投向或导向目标;作用是全面地撞击目标;现起是把心导向目标。 虽然注释里没有提及它的近因,但可知目标即是它的近因。

一般的寻只是把心投向目标。然而,通过培育定,寻则能变成禅支。其时它名为“安止”(appana), 即把心安止于目标。寻亦称为“思惟”(sankappa),且分为“邪思惟”(micchasankappa)与“正思惟”(sammasankappa)两种。 后者是八圣道的第二道分。

庄春江的阿含辞典有如下解释:

寻:6.思 惟;想(vitakka)。

因为 “寻” 是 “觉” 的旧译, 所以

寻 = 觉 = 想 (不是想蕴的想) = 思惟

这算是基本上的定义.

所以寻(思惟) 是很一般的行蕴, 几乎随时都会有, 因为它的作用就是 “把心投向目标” , 几乎我们六根的作用都离不开他.

但只有在初禅时, 它的目标是不变的, 这时它有不同的力量, 此时才能称为 “禅支”, 一般的寻不能称为禅支.

只有在二禅以上, 生起的禅心才会没有 “寻” 心所(也没有伺), 只有在此时才没有寻, 所以寻是很常见的.

*** *** ***

所以若光是“觉想思惟”,这真的是很中性的用词,就是去想(心投向目标)的动作。

所以,“此功德非欲,但觉想思惟者是”

意思应该是这五境并不是欲,但一直去想,那就是欲了。

当然,这里的思惟应该是邪思惟,而不是正思惟。

若借用 Anderson 的解释,我的想法如下:

觉想思惟:觉、想、思惟是同义复词,意即将心投向目标,此处是指去想令我们贪爱的事物。

不过我不知上面的解释会不会更令人头大? XD

而且这样这解释就不能适用在所有地方了, 因此这是要前后文才能搭起来的.


David:

另外也请帮忙看一下以下这则拾得,是否够严谨:

  • 有同学问:“为何本经只说对五根对五境后的欲,而不说意根对法境的贪?”

眼、耳、鼻、舌、身等五种感官接收的讯号传到最后,由意根作最后的反应,而会起心动念,因此五根识五境时的欲也都可说是意根对法境的贪。

另一方面,五欲是最明显的,超越了五欲也就超越了欲界。至于对法境的执著也是一种贪,这些都要能超越才能解脱轮回。


Heaven:

我想上文应该是可以的。

看着这部经, 我想当初应该没有那么深奥的想法. :)

我自己猜想, 也许当时一般人就是以为世间种种色就是贪欲的来源.

所以问的人也没指出欲的范围, 舍利弗尊者就先说这五境色不是欲.

而是对此五境的贪想才是欲.

*** *** ***

不过若要用阿毗达摩的角度来谈,则在十二处的分类中,法尘的主要内容就是“受想行蕴”,也就是 52 心所。

而 “贪欲” 本身就是 52 心所之一,是行蕴所摄。

所以严格来说,可以说五境色不是欲,但不能说法尘不是欲,因为 “欲” 正是法尘其中之一。

不过,我想最初的经文应该没有那么多的考量在其中吧。


David:

作了二个修改:

1. 将“觉想思惟”中间加上顿号成为“觉、想、思惟”。

2. 注释为
[十九] 此功德非欲,但觉、想、思惟者是:这些感官的功能并不是贪欲,因此而念念不忘才是贪欲。其中“觉”(寻)、“想”、“思惟”都是指将心投向目标,也就是去想所贪爱的事物,三者并列是以同义词重复以使语意更加充实的用法。

以前grace有指正我说国文上“同义复词”特指二个词重复,因此三个词并列时不能说是“同义复词”XD


David:

还有个小地方得仔细分辨,虽然不影响意义:

是“觉、想、思惟”还是“觉想、思惟”?

我查了一下,《杂阿含经》还蛮常用“觉想”这个词的,也就是“寻想”的意思。若照以下这句:

《杂阿含经》卷31:“修者、思惟者、忆念者、觉想者、思量者、梵行者、神力者、智者、识者、慧者、分别者、念处、正勤、根、力、觉、道、止观、念身、正思惟求,亦如是说。”(CBETA, T02, no. 99, p. 225, a26-29)

在此处将“觉想”视为一词,似乎较好? 也就是“觉想”一律就是“觉”的意思,这样这边的“想”也就不会跟想阴的想混为一谈了。

如果有“觉、想、思惟”觉为三个词更好的论点,也还请提出,谢谢!


David:

我想了一下,就标为“觉想、思惟”,因为纵使觉想是同义复词,也几乎没见过经中标点将“觉想”标为“觉、想”的,而“觉想思惟”四个字混在一起又有点混乱。因此就标点习惯来看,暂时决定标点为“觉想、思惟”,除非 Heaven 有不同的看法。


Heaven:

我觉得标这样可以. :)

我对这本来就不是很了解, 以前 CBETA 也为 “色受想行识” 要不要用顿号隔开而伤脑筋. 用了会觉得太乱了....

我想若大家都能懂, 不分隔也是可以的.

 
agama/什麼是_此功德非欲_但覺想_思惟者是.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1761593818665